一、大学物理自选实验预约计算机管理的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黄世娟,黄品文,鲍伟成,魏东[1](2020)在《一种开放式智能化“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与初步实践——基于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现状调研》文中研究说明在教育现代化大背景下,调研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了一种将互联网+智能手机APP融入课堂"教""学""做""评"各个环节的教学模式,建立整合实验预约、电子资源、实验过程监管、实验报告自动评阅等多平台的系统,构建"线上课前预习、课中实验操作和数据实时反馈、课后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及视频翻转制作"的综合量化评价体系,积累平台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该教学模式初步在该校开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反馈。
张勇,宋逸俏,陶霞,张建福[2](2019)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专业分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指出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后,在教育改革建设中实现中国工程教育质量与国际接轨成为当下高校工科教育的重要工作。为了保证实现工科专业毕业生能够达到时代需求的标准,笔者探讨了该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这项工作中根据调查问卷问卷调查表及教师商议研讨的结果,提出了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私人订制"型物理实验培养计划,增加综合型、设计类创新性实验,成立课后科研小组等改革措施。通过构建物理实验的专业分类教学体系,加强基础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培养出符合行业既定标准的高质量工科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马建军[3](2017)在《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研究 ——基于微课开发案例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继舒尔曼提出学科教学知识(PCK)之后,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逐渐成为教师知识的一个核心要素,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有效地促进教师TPACK的发展,逐渐成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的热点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教师知识体系的建构,也关系到教师的专业成长,更进一步说,甚至关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前景和未来。本研究以微课开发项目为基础,旨在探究参与到活动中的师范生的TPACK发展。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探究参与微课开发的师范生的TPACK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微课开发从哪些方面促使了这些变化的产生,影响参与者TPACK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研究对象是研究者以招募的方式从所在师范大学里物理教育专业中产生的八名大二师范生。他们每人都经历了二轮个人访谈和四轮微课开发循环,涉及微课的设计、制作、点评、修改和提交等环节。研究者通过访谈、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研究资料,利用Nvivo 11.0质性资料分析软件进行资料编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学科知识教学的微课开发项目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师范生在课堂教学中整合技术运用的思想意识和知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他们对于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之间密切联系的理解,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TPACK水平的发展。本研究共包括四个主要部分,包括:导论和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研究历程和主要研究发现;研究结论和反思。首先,本研究对国内外TPACK研究、微课开发的理论和实践等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梳理出相关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并对选题的缘由、主要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等进行了阐述。其次,在案例研究设计及实施策略的部分,我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资料收集手段,着重描述了本研究的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案。研究历程和研究主要发现是本文的主体部分,详细描述了案例研究方案的整合实施过程细节,并采用TPACK框架对研究发现进行分类呈现。最后,在研究资料呈现和分析的基础上,验证了研究假设一假设四,对竞争性研究假设予以反证,从而得出本研究的四个研究结论和一个总结论,并验证了研究结论的效度和信度。同时,研究者也对整个研究活动进行对了深入的反思,提出了几点启示和建议。本研究在理论层面上,进一步验证和丰富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理论框架,使其具备了师范生、微课开发等这些血和肉的融入;在实践层面上,为师范生乃至在职教师的课堂技术整合的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基于微课开发的路径。
王合英,陈宜保,孙文博,张留碗[4](2016)在《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清华大学实验物理教学中心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物理实验教学,改进了实验教学组织和管理方式,形成了分层次、多模式的开放研究型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物理教学中心网站预约实验、提交报告;教师可以在网上指导学生实验、对实验教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维护人员可以对实验仪器进行远程维护和诊断。该文还讨论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实验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和未来发展问题。
黄鑫,张树全[5](2015)在《开放式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公安海警学院实行开放式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四个模块加四个阶段"的渐进开放式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新模式。
吴岚,曾春平,彭海鹰[6](2014)在《“卓越计划”背景下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卓越计划"提出的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要求,结合大学物理实验教学,通过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勇于创新的教育理念,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师专业素质水平,探索一条适应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张闪,刘虎,崔建坡,冀建利,李洋,高凤菊,郑乔,李国科,张变芳,史严[7](2014)在《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规划的制定》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围绕省级物理实验中心建设规划的制定,分析了石家庄铁道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以及学校的人才培养战略,制定出以"把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打造成为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第一级台阶"为核心的发展规划。
梅孝安,苏卡林,周菊林,李蓓,周华林,曾业战[8](2011)在《大学物理实验预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文章介绍了湖南理工学院大学物理实验室大学物理实验网上预约系统的实现基础、数据库设计、安全性设计、界面设计等,实现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的网络化和智能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卢军,陈建军,谭佐军,谢静[9](2011)在《基于ASP.NET和SQL的大学物理实验选课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为适应实验室中心化管理的需求、促进开放式教学和管理,选择ASP.NET与c#语言作为开发工具,使用SQLServer数据库,研究开发了基于B/S模式的大学物理实验预约管理系统,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可伸缩性、安全性以及可维护性。
余雪里,李端勇,张昱,秦平力[10](2010)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的综合成绩评定》文中研究指明分析了在实验预约系统下大学物理实验课成绩评定的主要方式以及存在的弊端;结合大学物理实验课的特点,给出了基于可信权因子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综合成绩评定方法,使大学物理实验成绩评定更公正合理、客观准确.
二、大学物理自选实验预约计算机管理的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物理自选实验预约计算机管理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专业分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现有开放式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矛盾 |
2 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措施 |
3 结语 |
(3)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研究 ——基于微课开发案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电化”新技术运用于学校教学的时代要求 |
二、技术、教学法、学科内容整合的国际趋势 |
三、个人学术背景和职业经历形成的研究兴趣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视角和理论基础 |
一、研究视角 |
二、理论基础 |
第二章 研究现状、探索空间及研究思路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技术发展对学校教学变革之影响的研究(宏观层面) |
二、关于教师技术素养与学科教学有效性之关系的研究(中观层面) |
三、关于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研究(微观层面) |
第二节 概念解读 |
一、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及其各构成因子 |
二、教师知识和教师专业发展 |
三、微课及微课开发 |
第三节 探索空间及研究思路 |
一、探索空间 |
二、问题聚焦、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三章 研究设计及实施方案 |
第一节 研究准备 |
一、基本情况 |
二、研究合作者及任务分工 |
三、参与者招募及分组 |
四、前期研究基础 |
五、活动建模 |
第二节 主要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手段 |
一、主要研究方法 |
二、资料收集手段 |
第三节 资料整理、编码与分析方案 |
一、分析单位界定 |
二、编码方案 |
三、资料分析方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历程 |
第一节 活动的准备(第一阶段) |
一、拟定活动方案 |
二、首次见面,商定活动方案 |
第二节 活动的实施(第二阶段) |
一、第一轮个人访谈 |
二、微课开发循环 |
三、第二轮个人访谈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发现及阐释 |
第一节 师范生技术整合思想意识的发展 |
一、认识到在物理课堂中整合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二、形成在课堂中主动整合技术的意识 |
三、认识到微课(或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的局限性 |
四、认识影响物理课堂中技术整合的因素 |
第二节 师范生技术整合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
一、能够根据教学的境脉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技术工具 |
二、根据教学境脉调整技术运用的方式和策略 |
三、形成对课堂中技术运用效果进行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
第三节 师范生微课开发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
一、优化微课设计 |
二、形成对于物理微课开发与应用的深层理解 |
第四节 TPACK相关因子水平的发展 |
一、学科教学法知识(PCK) |
二、技术教学法知识(TPK) |
三、技术知识(TK)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研究的效度和信度估价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关于研究设计 |
二、对微课开发活动实施过程的反思 |
三、对研究者本人研究活动的反思 |
第三节 研究启示 |
一、对师范生培养的启示 |
二、对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启示 |
三、对教育研究者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附录9 |
附录10 |
后记 |
(4)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信息技术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注入新活力 |
1.1 开发实验教学网络管理和应用平台 |
1.2 实施自主开放的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 |
1.2.1 开放实验预约 |
1.2.2 成绩统计及教学规律研究 |
1.3 为学生的抽象思维配上了“魔力可视镜” |
1.4 改变传统的实验预习和师生交流方式 |
1.5 实现实验仪器的远程维护和诊断 |
2 信息技术辅助物理实验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
3 信息技术辅助实验物理教学的发展 |
3.1 基于物联网的综合实验教学平台 |
3.2 实验物理教学MOOC |
3.3 开发深入进行原理展示的虚拟仿真实验 |
3.4 基于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的教学分析平台 |
4 结语 |
(5)开放式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对实验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 |
三、对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设计 |
四、渐进开放式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 |
五、结语 |
(6)“卓越计划”背景下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目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
1.1 学生方面 |
1.2 教学方面 |
2 物理实验教与学的改革探索 |
3 实验项目的改革和物理实验中心的开放式创新型管理 |
4 实验教师队伍的培养 |
5 结束语 |
(7)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规划的制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存在的问题 |
1.1 教学体系需要进行优化调整 |
1.2 物理实验开放式教学应向全开放发展 |
1.3 学生在课程阶段缺少创新意识的训练及创新动力激发的机会 |
1.4 实验教学的手段需要改进 |
1.5 现有硬件条件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 |
2 物理实验中心发展定位 |
3 物理实验中心建设目标 |
3.1 建立合理优化的实验教学体系 |
3.2 建立现代化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 |
3.3 建设仪器设备齐全、开放服务、资源共享的实验教学环境 |
3.4 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师队伍 |
3.5 建立现代化的高效管理机制 |
4 基本原则 |
4.1 坚持物理实验教学的基础地位 |
4.2 坚持以物理实验的思想、方法、手段为教学核心 |
4.3 坚持物理实验与工程技术相结合 |
4.4 坚持物理实验室开放 |
5 重点建设内容 |
5.1 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
5.1.1 丰富实验课程体系 |
5.1.2 优化“多层次” |
5.2 实验教学内容建设 |
5.2.1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突出工程技术因素 |
5.2.2 增加数字化测量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5.2.3 增加计算机通用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的基本方法 |
5.3 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
5.4 实验教学环境建设 |
5.4.1 全开放实验室 |
5.4.2 物理实验创新平台建设 |
5.4.3 物理实验导学与实验预约及查询系统 |
5.4.4 实验室布局 |
5.4.5 实验室文化氛围 |
5.5 实验教学智能化管理 |
6 结束语 |
(8)大学物理实验预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 系统实现基础 |
(二) 数据库设计 |
(三) 安全性设计 |
(四) 系统功能及界面设计 |
四、大学物理自选实验预约计算机管理的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开放式智能化“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与初步实践——基于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现状调研[J]. 黄世娟,黄品文,鲍伟成,魏东. 科技与创新, 2020(24)
- [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专业分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张勇,宋逸俏,陶霞,张建福. 科技资讯, 2019(27)
- [3]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研究 ——基于微课开发案例的分析[D]. 马建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4]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王合英,陈宜保,孙文博,张留碗.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6(08)
- [5]开放式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探讨[J]. 黄鑫,张树全. 公安海警学院学报, 2015(04)
- [6]“卓越计划”背景下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探索[J]. 吴岚,曾春平,彭海鹰.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S2)
- [7]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规划的制定[J]. 张闪,刘虎,崔建坡,冀建利,李洋,高凤菊,郑乔,李国科,张变芳,史严.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07)
- [8]大学物理实验预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梅孝安,苏卡林,周菊林,李蓓,周华林,曾业战. 大众科技, 2011(06)
- [9]基于ASP.NET和SQL的大学物理实验选课系统设计[J]. 卢军,陈建军,谭佐军,谢静. 大学物理实验, 2011(01)
- [10]大学物理实验课的综合成绩评定[J]. 余雪里,李端勇,张昱,秦平力. 物理通报,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