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良种板栗园更新改造试验

陈年良种板栗园更新改造试验

一、老龄良种栗园更新改造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延菊,张序,王玉霞,孙庆田,田长平,李芳东,张福兴[1](2020)在《烟台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了烟台地区桃产业的现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对烟台桃产业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发展新优特品种,优化品种结构;加强科技攻关,促进成果转化;创建标准化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强化科技推广,全面提升从业者的技术素质;加强品种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苗木经营市场;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甘心仪[2](2019)在《广西隆林县油茶低产林改造措施对比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茶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利用南方丘陵山地发展油茶等木本食用油料产业,对于舒缓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帮助特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2017年,中国油茶种植面积达到437万hm2,但每公顷茶油产量仅137kg。全国各地油茶林的低产原因不同,其低产林改造的措施也不一样。本文依托隆林县油茶低产林改造项目,以隆林县油茶低产林为研究对象,开展全面垦复、施肥改造、疏伐改造、嫁接换冠、截干回缩、预栽更新等6项不同低产林改造措施的对比试验研究,探讨适宜该地区的油茶低产林改造模式和相关技术措施,为隆林县大面积油茶低产林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6项低产林改造措施实施后,对树高的影响从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全面垦复、施肥改造、疏伐改造、嫁接换冠、截干回缩、预栽更新。多重比较结果表明:6项低产林改造措施中,全面垦复和施肥改造处理的油茶树高比对照组高,但其差异不显着;嫁接换冠、截干回缩、预栽更新等改造措施的树高平均值显着矮于对照组。(2)全面垦复改造和施肥改造对油茶冠幅增大有显着的影响,其南北冠幅和东西冠幅均显着大于对照组。(3)各项改造措施对油茶果实产量、茶籽产量和茶油产量的影响都显着高于对照组,其中施肥对产量的提升影响最大,产量显着高于除全面垦复外的其他处理。(4)对不同改造措施下油茶各生长指标及产量进行隶属函数分析,通过综合评价不同处理组的油茶生长及产量情况,结果显示不同改造措施组与未实施改造的对照组的隶属平均值大小不一,各处理组的隶属平均值按大到小来排序,分别是:施肥改造>全面垦复>截干回缩>预栽更新>嫁接换冠>CK>疏伐改造。由此可知,6种低改措施对于油茶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都能起到促进的作用。并且在各处理组的比较中可知,施肥对于油茶林各项生长指标和产量影响最大。

秦德智[3](2016)在《低产老栗树高产品种嫁接更新改造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辽宁省宽甸县是我国北方板栗主产区,现有栗树85万亩,目前仍有300多万株40年生以上的老龄栗树,这些老栗树多为自然生长的实生树,树冠高大,内膛空虚,主干和主枝"光杆"现象严重,仅有少量枝条开花结果,产量低、品质差。为合理利用这一资源,我们从2005年开始进行低产老栗树硬枝嫁接的更新改造,嫁接第2年即可恢复50%以上的枝量,第3年完全恢复树冠,实现立体结果,第4年

黄开勇[4](2016)在《杉木种子园衰退母树截干后的生理响应及其复壮效应》文中研究指明杉木是我国主要的用材树种,其种子园营建技术水平在我国林木良种选育体系中一直居于领先地位。目前杉木已全面进入第3代育种水平,但是第3代种子园良种供应量尚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求。由于早期建设的杉木12代种子园大都进入老化衰退期,如何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使老龄衰退种子园母树得以复壮,延长经营期限,已成为林业科技工作者关注和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以广西全州县咸水林场1987年完成嫁接的杉木第1代种子园老龄衰退母树为研究对象,研究截干后老龄衰退母树的生理响应、复壮效应和经济效益,以期为杉木老龄衰退种子园的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杉木衰退母树个体在截干后均具萌发能力,约4个月后即可萌发新枝。截面高度是影响新枝萌发的最主要因素,新枝萌发能力与截面高度呈反比,距基部越近越有利于新枝的萌发和生长。对截面进行覆膜保水,可使新萌嫩枝的存活率从40.0%提高到98.0%以上,提高幅度1倍以上。(2)截干后新萌枝条的叶片气孔特征有显着变化,其气孔器长度和宽度一定时期内随枝龄增加呈增大趋势,至枝龄3a时较未截干母树分别提高2.2%2.8%和2.6%9.8%。研究同时发现,叶绿素含量与枝条年龄呈正相关关系,枝龄越大则叶绿素含量越高,截干后新萌枝条的枝龄得到幼化,因而叶绿素含量较未截干的老枝低。可溶性糖、淀粉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与枝条年龄亦呈正相关关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枝龄呈正相关关系,随着枝条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过氧化物酶(POD)则相反,其含量与枝龄呈负相关关系,此两种酶在枝条中的活性表现为相互抑制的关系,呈此长彼消规律。(3)截干显着促进新萌枝条的光合能力,相较于未截干母树的老枝,截干后所萌发新枝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23.9%、84.0%、51.8%和22.8%。研究也发现,枝龄越小,其光合能力越强。从枝条方向看,东面枝叶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高于南面和西面两个方向,南面次之,西面最差。因此在种子园实际经营过程中,应注意树冠枝条的管理。(4)截干后,在8月生长旺盛期,母树N、P、K、Cu、Zn、Fe和B含量分别平均提高15.3%、17.0%、27.0%、239.7%、62.9%、45.2%和46.3%;在12月生长减缓期,母树N、P、K、Cu、Zn和Fe含量分别平均提高4.6%、11.9%、11.8%、19.4%、15.4%和37.1%,表明截干可以达到促进杉木母树衰退个体复壮的目的。(5)截干可有效促进老龄衰退母树恢复和提高球果产量的能力,种子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母树在截干后的首次挂果即比该种子园近3a产量均值有所增加,增加幅度为35.6%。球果果长和果径分别提高2.9%和1.6%,种子千粒重、优良度、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数量等指标也得到显着提高,提高幅度分别为17.1%、82.7%、134.4%、130.3%和24.9%。同时发现,赤霉素含量与母树或母枝年龄呈负相关关系,与未截干相比,截干母树种子的赤霉素含量更高,提高幅度约12.6%,因而相应的种子发芽效果更好。(6)在遗传基础相对一致的情况下,种子的播种品质将影响子代造林的表现。截干母树种子的播种品质优于不截干母树种子,因而其造林效果相对较好,2a生和3a生时其树高生长量分别提高了4.6%和8.7%。(7)杉木大龄种子园不改造、截干复壮和更新重建3种方式的中短期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截干模式最优,改造不到4a即可获利且逐年超出未改造模式,短期的内部收益率高达33.44%,是重建模式的2.5倍以上,表明截干改造大龄杉木种子园是更新改造过渡期间的一种有效方式。综上所述,对杉木大龄种子园的衰退母树采取截干处理,可使其新萌枝条得到幼化,叶片生理特征得到改善,不但其新萌枝条所结球果、种子产量得到提高,且种子的品质、实际育苗和造林效果也得到相应改善。因此,截干措施对杉木衰退母树的生理响应积极、复壮效应明显。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丰富我国林木种子园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体系。

刘长书,曹尚银,冯义彬,高登涛,刘磊[5](2015)在《扁核酸枣根蘖育苗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50年生扁核酸枣为试验材料,对其根蘖育苗进行试验研究。由根颈向外树冠半径1/2处、树冠外缘俯视投影处以及树冠外缘投影加树冠半径1/2处分别挖环状沟断根促生根蘖,以自然根蘖为对照。结果表明,在树冠下挖环状沟利用根蘖育苗技术经济效益显着,达1 791.8元/667m2,对根蘖苗生长影响表现为差异显着,根系总数量及长度大于5cm的根数均多于其他处理和对照。由此得出,利用根蘖苗更新老枣园切实可行;由根颈向外挖环状沟根蘖苗数量和生长情况呈低→高→低趋势,在树冠外缘俯视投影处挖环状沟效果最佳。

孔瀚正[6](2014)在《海南植胶区生态环境现状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在天然橡胶大规模替代自然植被的背景下,许多人质疑大规模植胶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生态过程必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为了促进海南天然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开展植胶区当前的土壤养分、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功能等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研究。本研究一方面通过资料收集,全面掌握海南植胶区立地环境情况和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另外,选取一定有代表意义样地进行实地调查和定位观测,并与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桉树林进行比较,对胶园土壤养分、胶林生物多样性、胶园水土保持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植胶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天然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海南植胶区植胶立地环境总体上布局基本合理。海南植胶区胶园分布总体上主要集中在海拔350米以下的广大山丘和平原地,定植坡度基本控制在25度以下,立地环境较为合理。(2)海南植胶区天然橡胶品系搭配不甚合理,树龄结构有待改善。特别是海南农垦种植的橡胶品系以RRIM600和PR107为主,占垦区总面积的94.16%,属于老品系且比较集中。老胶园占总面积的60%以上,胶园更新严重滞后。(3)植胶区胶园土壤具有较高的土壤养分循环能力。胶园土壤全氮、全钾和有机质含量均比桉树林高。海南植橡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质含量依次为:幼龄胶园>老龄胶园>次生林>桉树林。(4)胶园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林下生物多样性对比发现,天然橡胶林的生物多样性比桉树人工林更高,而且林下生物多样性随着树龄的增大而增加。(5)胶园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保持水土能力。胶园生态系统在减少土壤冲刷、提高水土保持能力方面都比其它人工经济林具有更强大的功能。(6)层次分析法结果表明,海南植胶区生态环境总体质量较好。橡胶林综合生态环境明显优于桉树林,而且胶园生态环境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得以改善。为了促进天然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加注意合理规划天然橡胶种植区域,优化品种与树龄结构;采用合理施肥措施,进行胶园土壤改良;同时严格执行栽培操作规程,走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之路。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7](2014)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蜂业、烟叶、茶叶、桑蚕、中药材5个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鲁政办发[2014]3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加快发展品牌特色农业,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促进我省农业转型升级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山东省蜂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

王少明[8](2011)在《海南橡胶集团天然橡胶生产潜力的研究》文中指出天然橡胶是基础工业原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种重要战略物资,在地域和产品性能上具有不可替代性,是一种典型的资源约束型产业。我国既是世界天然橡胶生产大国,更是天然橡胶进口和消费大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天然橡胶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进口依存度迅速攀升。五十多年来,经我国广大农垦人的不懈努力,在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北纬18-24度地区成功建立了天然橡胶种植基地,在理论和实践上推进了天然橡胶行业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受自然条件限制,面临适宜种植面积有限、自然灾害较频繁、区域发展不平衡、生产潜力不高等问题。从生产的角度而言,天然橡胶生产潜力完全依靠增加土地、劳力和资金等传统生产要素投入来提升生产潜力增加产量的生产阶段已经结束。如何优化天然橡胶生产资源配置,实现天然橡胶最大生产潜力,成为我国许多经济学家、企业管理者不得不研究的课题。海南橡胶集团作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企业、上市公司,具有典型的研究意义。本文从生产潜力的界定入手,以相关农业生产潜力理论为基础,参照一些农业生产潜力指标体系及其估算模型,沿着“理论剖析一>现状分析一>实践检验”的研究主线,立足于海南橡胶集团天然橡胶产业的实际背景,从理论分析和实践检验两个方面,通过对海南橡胶集团天然橡胶生产流程进行全面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橡胶树在海南的生长习性和产量情况,从天然橡胶在海南种植所处气候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进而分析各生产要素对天然橡胶生产潜力的影响。从植胶规模、技术应用、品种改良、管理方式、社会环境等方面对天然橡胶生产潜力进行系统的研究。最后提出了关于提升天然橡胶生产潜力的发展意见。本文认为海南橡胶集团的天然橡胶生产潜力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的天然橡胶生产潜力的发展方向应从优化生产潜力布局、提高科技应用率、深化体制改革等方面去努力挖掘橡胶生产潜力。通过变革现有管理机制和技术体系,重新组合现有生产要素,优化要素间的搭配来提升天然橡胶的生产潜力,以获取更高的橡胶产量和经济效益。

刘红[9](2011)在《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木种苗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改善林分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和木材供给,维持森林遗传多样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物学稳定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种苗发展决定着我国营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是,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种质资源保护不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良种选育推广薄弱,扶持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不强,与发展现代林业和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以林木遗传育种和林木良种管理工程科学、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采用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专题研究、典型案例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现场调查、访谈与文献法相结合,林业学科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建林木种苗发展的理论技术体系、研发生产供应管理体系、技术经济政策体系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世界林木种苗发展特点,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机,中国林木种苗发展典型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城乡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阐述了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林木种苗发展的系统工程论”的构想及其体系作为基础的现代林木种苗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以及林木种苗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林木种苗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了用心探索。笔者建议,林木种苗事业建设是国家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中国的林木种苗事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长期的国家林木种苗发展体系和保障机制,即:科技创新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体系、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从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种苗技术要求特点出发,按主导功能和生产目的,将林木种苗建设划分为公益性种子建设工程(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木良种选育、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等工程)、商品性苗木培育工程(包括,绿化观赏苗木培育、造林绿化的各类种植材料培育等工程)和兼融性种苗建设工程(包括,林木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工程)三大类,进而制定不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叶德林[10](2010)在《浅析勐腊分公司胶园现状及提高橡胶产量水平的途径》文中指出概述云南农垦勐腊橡胶分公司历年来的产胶趋势及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橡胶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提出提高干胶产量的可能性及解决的途径,促进天然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老龄良种栗园更新改造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龄良种栗园更新改造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烟台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烟台地区桃产业概况
    1.1 区域分布
    1.2 品种结构
    1.3 品质提升
    1.4 优果优价
    1.5 产销拓展
2 存在问题
    2.1 品种结构不合理
    2.2 传统栽培模式仍占主导
    2.3 产业规模化程度较低
    2.4 样板园少,难起到全面示范作用
    2.5 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苗木市场不规范
    2.6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有待完善
3 发展对策
    3.1 发展新优特品种,调整优化品种结构
    3.2 加强科技攻关,促进成果转化
    3.3 创建标准化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3.4 强化科技推广,全面提升从业者的技术素质
    3.5 加强品种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苗木经营市场
    3.6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2)广西隆林县油茶低产林改造措施对比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油茶的栽培和生长特性
        1.2.1 油茶的形态特征
        1.2.2 油茶生长特性
        1.2.3 油茶栽培技术要点
    1.3 我国油茶的发展历程
        1.3.1 油茶起源
        1.3.2 油茶产业发展
        1.3.3 油茶品种和良种建设
        1.3.4 广西百色市油茶产业的发展
        1.3.5 存在的问题
    1.4 低产林改造研究进展
        1.4.1 低产林的定义
        1.4.2 经济林低产改造研究
        1.4.3 油茶低产的原因
        1.4.4 油茶低产改造的研究
    1.5 油茶林低产改造及丰产技术
        1.5.1 疏伐
        1.5.2 截干回缩
        1.5.3 嫁接换冠
        1.5.4 施肥
        1.5.5 预栽更新
        1.5.6 垦复
        1.5.7 病虫害防治
    1.6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6.1 课题来源
        1.6.2 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1.6.3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试验方案
        2.2.1 疏伐改造试验方法
        2.2.2 截干回缩改造试验方法
        2.2.3 嫁接换冠改造试验方法
        2.2.4 施肥改造试验方法
        2.2.5 预栽更新改造试验方法
        2.2.6 全面垦复改造试验方法
        2.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低产改造措施对油茶树高的影响
    3.2 不同低产改造措施对油茶南北冠幅的影响
    3.3 不同低产改造措施对油茶东西冠幅的影响
    3.4 不同低产改造措施对油茶鲜果产量的影响
    3.5 不同低产改造措施对油茶茶籽产量的影响
    3.6 不同低产改造措施对油茶茶油产量的影响
    3.7 油茶各生长指标及产量的隶属函数模糊综合评价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5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杉木种子园衰退母树截干后的生理响应及其复壮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 种子园建园材料的选择与配置
        1.2.2 种子园密度管理
        1.2.3 母树树体管理
        1.2.4 药物处理
        1.2.5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截干措施对枝条萌发的影响
    2.1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3 新枝萌发及生长情况调查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截干后母树新枝萌发数量与质量
        2.2.2 不同处理对母树新枝条萌发的影响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截干对叶片气孔特征及其内含物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截干处理
        3.1.3 实验材料
        3.1.4 试验测定方法及指标
        3.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叶片气孔器参数
        3.2.2 杉木叶片气孔器特征对3个因素的响应
        3.2.3 对枝条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4 对枝条叶片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3.2.5 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3.2.6 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3.2.7 对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截干后母树叶片的光合特性
    4.1 研究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截干处理
        4.1.3 试验材料
        4.1.4 试验条件和方法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截干与否母树光合速率 (Pn) 的光响应曲线
        4.2.2 截干与否母树的光合特性比较
        4.2.3 相同无性系母树新枝与老枝的光合特性比较
        4.2.4 不同朝向的枝条光合特性比较
        4.2.5 相关性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截干后母树叶片营养元素的变化规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概况
        5.1.2 截干处理
        5.1.3 试验材料
        5.1.4 试验方法及指标测定
        5.1.5 养分含量净变化值计算
        5.1.6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截干对母树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
        5.2.2 枝条类型对母树养分含量的影响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截干对种子产量及其播种品质的影响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地概况
        6.1.2 截干处理
        6.1.3 试验材料
        6.1.4 试验方法
        6.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截干处理对球果和种子产量的增益分析
        6.2.2 截干处理对杉木球果形状大小的影响
        6.2.3 截干处理对杉木母树种子质量的影响
        6.2.4 截干处理对杉木母树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
        6.2.5 截干处理对杉木母树苗木生长指标的影响
        6.2.6 对场圃育苗合格成苗数量的影响
        6.2.7 对种子产量的影响
        6.2.8 对不同来源种子品质及其内含物含量的差异分析
    6.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不同来源种子对其幼林生长的影响
    7.1 研究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与方法
        7.1.2 试验设计及造林
        7.1.3 数据调查与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不同种质来源在贝江河林场试验点的生长差异分析
        7.2.2 不同种质来源在咸水林场试验点的生长差异分析
        7.2.3 截干与否母树子代的生长差异分析
        7.2.4 相同母树新老枝条种子造林对比
        7.2.5 不同种质来源幼龄林分生长量秩次分析
    7.3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大龄种子园不同改造方式的中短期经济效益评析
    8.1 数据来源与处理
        8.1.1 资料来源
        8.1.2 数据处理
    8.2 分析与评价方法
        8.2.1 净现值
        8.2.2 内部收益率
        8.2.3 成本-效益分析
    8.3 结果与分析
        8.3.1 计算期内的静态经济指标
        8.3.2 计算期内的动态评价结果
        8.3.3 中长期动态经济指标预测
    8.4 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与讨论
        9.1.1 结论
        9.1.2 讨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5)扁核酸枣根蘖育苗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试验调查与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 同 繁 育 方 式 对 苗 木 产 量 及 效 益 的影响
    2.2 不同位置环状沟断根对根蘖苗生长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6)海南植胶区生态环境现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研究内容
        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 橡胶园维持地力研究现状
        2 橡胶园土壤养分研究现状
        3 橡胶园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4 胶园水土流失的研究现状
        5 橡胶园固碳释氧研究现状
        6 植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现状
        7 橡胶园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
下篇 研究内容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1 海南植胶区概况
        1.1 海南植胶区气候特点
        1.2 海南植胶区地形地貌
        1.3 海南岛植胶区土壤特征
        1.4 海南岛植胶区自然资源概况
        1.5 海南植胶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简介
        2 定位观测设置
        3 调查监测
        3.1 调查时间
        3.2 数据收集
        3.3 土壤样品采样与化验
        3.4 林下生物多样性调查
        3.5 胶园水土流失定点观测
        4 数据处理
        5 海南植胶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1 海南植胶区胶园立地环境现状分析
        2 海南植胶区胶园品系结构
        2.1 海南农垦胶园品系结构
        2.2 海南地方胶园品系结构
        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含量比较分析
        3.1 不同类型林地土壤养分比较分析
        4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林下生物多样性比较分析
        4.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林下生物多样性分析
        4.2 干湿条件林下生物多样性差异比较分析
        4.3 不同地形条件林下生物多样性比较分析
        5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比较
        6 海南植胶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与讨论
        1.1 海南植胶区植胶立地环境总体上布局合理
        1.2 天然橡胶品系搭配不甚合理,树龄结构有待改善
        1.3 胶园土壤具有较高的土壤养分循环能力
        1.4 胶园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
        1.5 胶园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保持水土能力
        1.6 海南植胶区生态环境总体质量较好
        2 对策和建议
        2.1 合理规划天然橡胶种植区域,优化品种与树龄结构
        2.2 土地开垦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山水园林路综合治理
        2.3 合理施肥,进行胶园土壤改良
        2.4 提高科技研发能力,提高橡胶产业的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的比例
        2.5 严格执行栽培操作规程,走环境友好型生态胶园之路
        2.6 以国有农场为先导和示范,国有、民营共同发展
展望
    1. 本研究意义
    2. 本研究不足之处
    3. 本研究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8)海南橡胶集团天然橡胶生产潜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生产潜力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1.4.1 生产潜力的概念界定
        1.4.2 生产潜力的相关理论
        1.4.3 生产潜力的研究概况
第2章 海南橡胶集团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公司概况
    2.2 橡胶生产概况
    2.3 橡胶生产流程
    2.4 橡胶生产技术现状
第3章 海南橡胶集团天然橡胶产业生产形势分析
    3.1 橡胶生产影响因素
        3.1.1 自然灾害
        3.1.2 病虫为害
        3.1.3 经营管理
        3.1.4 市场机制
        3.1.5 财务和税收政策
    3.2 海南橡胶天然橡胶生产劣势分析
        3.2.1 天然橡胶种植区域布局不合理
        3.2.2 低产胶园比例较高
        3.2.3 优良新品种推广应用率低
    3.3 海南橡胶天然橡胶生产优势分析
        3.3.1 胶林资源优势
        3.3.2 生产规模优势
        3.3.3 生产技术优势
        3.3.4 丰富的生产管理和组织经验
    3.4 海南橡胶集团天然橡胶对比分析
第4章 海南橡胶集团天然橡胶产业生产潜力分析
    4.1 自然环境潜力分析
    4.2 技术应用潜力分析
        4.2.1 品种改良的潜力分析
        4.2.2 胶园建设新技术应用的潜力分析
        4.2.3 新割制技术应用的潜力分析
        4.2.4 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的潜力分析
    4.3 生产管理潜力分析
    4.4 社会环境潜力分析
    4.5 市场潜力分析
第5章 海南橡胶集团橡胶生产潜力发展和建议
    5.1 橡胶生产潜力发展空间
        5.1.1 优化种植结构上仍有空间
        5.1.2 提高单产上仍有潜力
        5.1.3 总产量发展上空间巨大
    5.2 橡胶生产潜力发展要素
    5.3 橡胶生产潜力发展方向
    5.4 橡胶生产潜力发展建议
        5.4.1 调整植胶布局,优化生产潜力结构
        5.4.2 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力度
        5.4.3 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
        5.4.4 争取和利用好国家对天然橡胶产业的支持政策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1.1 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背景
        1.1.2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及供应体系概况
        1.1.3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的主要经验
        1.1.4 林木育种和苗木培育科学研究进展
        1.1.5 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目前需要研究的重点
        1.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2 研究技术路线
        1.2.3 研究方法
2 林木种苗发展比较研究
    2.1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2.1.1 第一阶段:号召动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
        2.1.2 第二阶段:研究试点阶段(1960年代初~1978年)
        2.1.3 第三阶段:基地生产阶段(1978~1999年)
        2.1.4 第四阶段:依法治种阶段(2000~2009年)
    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空间比较研究
        2.2.1 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
        2.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发展特点比较
    2.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的SWOT分析
        2.3.1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优势分析
        2.3.2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机遇分析
        2.3.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不足与危机分析
    2.4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方向
        2.4.1 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2.4.2 建立林木良种生产和良种苗木培育扶持制度
        2.4.3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利用
        2.4.4 加快林木良种选育进程
        2.4.5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2.4.6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林木良种和种苗质量意识
    2.5 本章小节
3 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发展理论体系研究
    3.1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3.1.1 概念
        3.1.2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形成
        3.1.3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3.2 林木种苗发展与中国林业分工理论
        3.2.1 中国林业分工理论内涵
        3.2.2 林业分工理论对林木种苗发展的指导意义
    3.3 林木种苗发展与现代林业理论
        3.3.1 世界各国现代林业思想
        3.3.2 中国现代林业理论内涵
        3.3.3 用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3.4 林木种苗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3.4.1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3.4.2 生态文明理论内涵
        3.4.3 林业和林木种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
    3.5 林木种苗发展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
        3.5.1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3.5.2 系统创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3.5.3 霍尔三维结构(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
        3.5.4 用系统工程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3.6 林木种苗发展与西方经济学理论
        3.6.1 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
        3.6.2 分析
    3.7 林木种苗发展与公共管理理论
        3.7.1 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涵
        3.7.2 公共政策理论
        3.7.3 公共财政理论
        3.7.4 行政法理论
    3.8 林木种苗发展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3.8.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内涵
        3.8.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基础
        3.8.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
    3.9 林木种苗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3.9.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9.2 科学发展观
        3.9.3 林木种苗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3.10 战略管理理论与国家种苗发展体系
        3.1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3.10.2 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构想
    3.11 本章小节
4 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
    4.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4.1.1 研究背景
        4.1.2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4.1.3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4.1.4 主要启示
    4.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4.2.1 研究背景
        4.2.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核心内容
        4.2.3 浙江省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4.2.4 林木良种创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成效分析
        4.2.5 主要启示
    4.3 河南省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基地发展典型研究
        4.3.1 研究背景
        4.3.2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发展历程
        4.3.3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经营形式及主要特点
        4.3.4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成效分析
        4.3.5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主要经验
        4.3.6 主要启示
    4.4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4.4.1 研究背景
        4.4.2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核心内容
        4.4.3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成效分析
        4.4.4 主要启示
    4.5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4.5.1 研究背景
        4.5.2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4.5.3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成效分析
        4.5.4 主要启示
    4.6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典型研究
        4.6.1 研究背景
        4.6.2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核心内容
        4.6.3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典型案情分析
        4.6.4 主要启示
    4.7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
        4.7.1 研究背景
        4.7.2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核心内容
        4.7.3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成效分析
        4.7.4 主要启示
    4.8 本章小节
5 国家林木种苗供需研究
    5.1 全国林木种苗供需现状
        5.1.1 林木种子供需情况
        5.1.2 苗木供需情况
        5.1.3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1.4 种苗生产供应应对措施
    5.2 发展趋势分析
        5.2.1 结构优化——品种多样化
        5.2.2 追求质量——品质优良化
        5.2.3 多元体制——分工合理化
        5.2.4 市场运作——运作市场化
        5.2.5 法制环境——管理规范化
        5.2.6 强化服务——服务社会化
    5.3 需求预测
        5.3.1 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现代林业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品种丰富的良种壮苗
        5.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林木种苗发挥更大作用
        5.3.3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更高要求
        5.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木种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5.3.5 城市绿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拓展了林木种苗的发展空间
        5.3.6 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造林对林木种苗生产和供应提出了紧迫和艰巨任务
    5.4 本章小节
6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6.1 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6.1.1 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6.1.2 确认识和把握林木种苗发展的十大关系
        6.1.3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
        6.1.4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体系(种苗"四化"的指导方针和种苗"四大体系"建设)
    6.2 战略布局与战略目标
        6.2.1 战略布局
        6.2.2 战略目标
        6.2.3 战略途径
    6.3 战略重点
        6.3.1 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推广体系
        6.3.2 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6.3.3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
        6.3.4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6.4 本章小节
7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
    7.1 国家林木种苗科技发展战略问题
        7.1.1 战略目标
        7.1.2 战略重点
        7.1.3 战略措施
    7.2 公益性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战略问题
        7.2.1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战略问题
        7.2.2 林木良种繁育战略问题
        7.2.3 林木种子贮备战略问题
    7.3 苗木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7.3.1 战略目标
        7.3.2 战略布局和重点
        7.3.3 战略措施
    7.4 兼容性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4.1 重点林木采种基地发展战略问题
        7.4.2 重点国有苗圃发展战略问题
    7.5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5.1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与现状
        7.5.2 战略目标
        7.5.3 战略重点
        7.5.4 战略措施
    7.6 国家林木种苗区域发展战略问题
        7.6.1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2 油茶产业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3 城市绿化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6.5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7.7 林木种苗发展的监管和服务战略问题
        7.7.1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问题
        7.7.2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问题
    7.8 本章小节
8 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8.1 现行政策回顾及理论分析
        8.1.1 林业政策取向与种苗建设
        8.1.2 林木种苗发展政策回顾
        8.1.3 当前林木种苗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
        8.1.4 理论分析
    8.2 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苗事业发展国家支持体系
        8.2.1 林木良种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8.2.2 林木种苗财政支持建议
        8.2.3 广泛的民间投入机制
    8.3 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研究
        8.3.1 我国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现状
        8.3.2 基本思路
        8.3.3 建立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8.4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系和多元化运行机制研究
        8.4.1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制现状
        8.4.2 基本思路
        8.4.3 主要任务和内容
        8.4.4 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机制的建议
    8.5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8.5.1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现状
        8.5.2 基本思路
        8.5.3 健全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
    8.6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研究
        8.6.1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现状
        8.6.2 基本思路
        8.6.3 完善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的建议
    8.7 本章小节
9 结论
    9.1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时空和内外部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方向
    9.2 初步建立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理论技术体系,为构建林木种苗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9.3 通过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建立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典型模式
    9.4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供需状况,预测了林木种苗发展趋势
    9.5 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战略,构建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框架
    9.6 理清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分别提出了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
    9.7 完善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体系,提出了林木种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
    1 发表的论文
    2 编着的书籍
    3 获得的奖项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Abstract

(10)浅析勐腊分公司胶园现状及提高橡胶产量水平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 采胶技术
2 历年产胶趋势及胶园现状
    2.1 产胶趋势
    2.2 胶园现状
3 干胶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
    3.1 胶园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肥力下降
    3.2 死皮率高, 死皮树多
    3.3 自然灾害频繁
    3.4 品种配置不合理
    3.5 老胶园更新改造减少产量
    3.6 橡胶产品流失现象难以控制
4 提高产量的可能性及途径
    4.1 加快老龄低产胶园更新改造步伐, 高标准建设二代胶园
    4.2 调整橡胶品种种植结构
    4.3 加大胶园管理投入
    4.4 充分挖掘产胶潜力, 研究死皮树的防治和复割技术
    4.5 推广“气刺微割”采胶技术, 提高采胶科技含量
    4.6 建立和完善管理措施, 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
    4.7 提高胶工割胶技能水平, 充分发挥胶树产胶潜力
    4.8 建立激励机制, 有效调动基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4.9 切实加强护林保胶管理, 控制橡胶产品流失
    4.10 建立健全病虫害监测和预警防控体系

四、老龄良种栗园更新改造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烟台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李延菊,张序,王玉霞,孙庆田,田长平,李芳东,张福兴. 烟台果树, 2020(02)
  • [2]广西隆林县油茶低产林改造措施对比试验研究[D]. 甘心仪.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3]低产老栗树高产品种嫁接更新改造技术[J]. 秦德智.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6(04)
  • [4]杉木种子园衰退母树截干后的生理响应及其复壮效应[D]. 黄开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1)
  • [5]扁核酸枣根蘖育苗试验研究[J]. 刘长书,曹尚银,冯义彬,高登涛,刘磊. 中国南方果树, 2015(01)
  • [6]海南植胶区生态环境现状的比较研究[D]. 孔瀚正. 海南大学, 2014(01)
  • [7]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蜂业、烟叶、茶叶、桑蚕、中药材5个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J].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4(08)
  • [8]海南橡胶集团天然橡胶生产潜力的研究[D]. 王少明.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1)
  • [9]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 刘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10]浅析勐腊分公司胶园现状及提高橡胶产量水平的途径[J]. 叶德林. 热带农业科技, 2010(04)

标签:;  ;  ;  ;  ;  

陈年良种板栗园更新改造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