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主要展览一览(二)

2002年主要展览一览(二)

一、2002年主要展览会综览表(2)(论文文献综述)

史晓玲[1](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指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张希[2](2020)在《运河停漕与鲁西经济社会变迁(1901-1937)》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对水利政策影响下的社会史考察。选取经历运河停漕这一历史事件后的鲁西区域作为研究对象,这样一个具有与众不同背景的区域,为探索考察社会的经济变迁、文化生活和生态环境诸多方面内容,提供了一个极为广阔和开放的研究平台。通过将运河放置在社会发展的脉络中进行审视,利用视角转换、脉络梳理和史料挖掘,多方面考察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运河停漕折射出的鲁西区域社会发展景象,探究山东运河区域社会与整个中国社会变迁相吻合的共有时代趋势,以及在运河兴衰影响作用下呈现出的独特变迁过程。试图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填充运河停漕与区域社会研究的学术体系,以及探究由此形成的区域社会独特的历史发展路径。本文分为七章,加上绪论与结语共分九个部分,每一部分既独立成篇,同时又与其他章节存在逻辑关系,共同构成了整篇论文的主体。绪论部分主要是学术史回顾,对此前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与探讨,同时对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范围和写作方法进行说明与介绍。第一章,将鲁西社会经济的变迁置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时代背景下,历史地辩证地分析导致漕粮河运结束的内外部要素,从多角度立体透视和分析运河停漕的动议及实施过程。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运河停漕前后,为应对运河停漕这一宏大国家政策的时代转折,从中央到地方的水利管理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随之进行了一系列的适应性调整。第三章,通过地方史料的挖掘,整理和分析了山东南运湖河疏浚事宜筹办处以及山东运河工程局围绕地方实际展开的水利治理活动,肯定现代科学技术为水利事业带来的崭新理念。第四章,通过剖析环境变迁与水利纠纷之间的关系,将水利纠纷放在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展示村际、县际、省际相邻利害关系群体之间的博弈,对环境变迁、资源整合、民众心理等诸多因素对解决水利纠纷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第五章,主要叙述了在自然灾害及兵匪变乱因素的影响下,当社会平衡被打破之后,对鲁西民众的社会心理和生产生活造成的巨大影响。第六章,在新式交通工具兴起的背景下,对运河停漕、航运发展、铁路开通、公路兴筑后的区域社会做出分析,希望以此勾勒出乡村与城市、中心与边缘、鲁西地区与其他地区各层次的动态轨迹,探索鲁西地区寻找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实施路径。第七章,通过士绅活动、民众生活、风俗改良等作为切入点,梳理鲁西地方社会治理中传统与现代并行的应对举措,其中既有政府行政的强制力量,也有士绅民众的自觉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民众信仰观念、行为准则以及生活方式的现代转型。

王锦阳[3](2019)在《从模块到模式:商业模式的理论定位与实用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业模式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门新兴管理学科。关于商业模式的理论定位、概念定义、模型类别等都依然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传统管理理论的局限性体现在孤岛式、碎片化,不同管理理论模块对企业商业活动的不同方面进行描述,有盲人摸象之感,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由此引发了人们期待有一个系统化、全息化的概念可以更全面地解释一个企业的商业活动与规律,即商道或生意经。本文通过对商业模式逻辑结构与核心要素的研究确定了商业模式的理论边界,商业模式的对象是企业,商业模式不是战略,商业不是盈利模式等结论。另一方面,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确立了商业模式神奇三角理论为商业模式的通用定义、模型。商业模式的通用定义就是为客户(who)创造价值(what)并为企业及利益相关者通过有竞争优势的商业活动(how)获取价值(why)的商业逻辑,即谁(who)是你的客户、你卖什么(what)产品、你如何(how)生产产品,以及你的公司为什么(why)能够盈利的经济原因。商业模式的通用模型就是上述的“商业模式神奇三角”。并基于商业模式神奇三角理论对阿里巴巴集团的整体商业模式进行了解析,以实证商业模式神奇三角理论的通用性与实用性。论文第一章为绪论,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思路与方法做了说明。第二章将商业模式理论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第三章对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理论边界进行了辨析,并论述了商业模式神奇三角理论的核心内容与主流商业模式理论的共性。第四章确定了商业模式神奇三角理论的通用定义、模型与理论意义。第五章为商业模式神奇理论的实证应用。全面解析了阿里巴巴集团的商业模式。第六章为结论。

吴嘉祺[4](2017)在《民国时期上海艺术设计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为从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这三十八年间,上海这座城市中所进行的早期艺术设计教育。通过对在近代工商业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上海专业的美术学校、工业学校、私人机构、工商企业内部等机构对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进行深入完整的研究。最后希望能找出民国时期上海的艺术设计教育是如何发生及形成的?在从初等至高等教育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各级各类各阶段的艺术设计教育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构和关系?以及讨论研究不同层次的设计教育模式之间各自的特点。第一章绪论部分一方面通过对民国时期一些教育形式名称的阐述,明确了它们与艺术设计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后面的论述扫清了概念上的障碍。另一方面主要是对当前有关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一个评述,归纳出三种不同的研究范式:第一是对于专业艺术院校中所开设的图案、工艺等与设计相关的教育的研究;第二是对一些社会团体、私人画室及工商企业机构内部等对设计人员培养的研究;第三则是对那些在上海设计教育中起过重要影响作用的教育家的研究。并且指出了当前的研究成果还存在着哪些不足,也是我在后面的论文中要着重解决的。第二章主要是概述了我国近代设计教育的一个发端。从清末鸦片战争以后,上海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渐开始发展,并且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资产阶级教育开始取代传统的封建教育体系。并且随着西洋美术的传入中国,与传统的中国美术教育之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从而导致了我国美术教育从教学功能到教学形式再到教学方法的全面蜕变。第三章主要详细分析了普通教育阶段图画手工课程中的设计教育内容。从清末的图画课中的“几何画”和“用器画”开始,到民国时期的图案教育,中小学阶段的设计教育内容比重一再增加。这种变革中的教学标准,体现了我国普通教育中的图画手工课程包括设计教育,正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教学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与完善。中小学中设计教学的不断演进,跟工商企业对于设计人才的需求,以及跟社会整体设计教育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民国时期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章是关于高等艺术院校中所开展的艺术设计教育的论述。首先是对图案学科建立过程的详细分析,明确了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在我国的正式确立。其次从国家对于实用人才需求的导向,社会上对于艺术设计功能的认识,以及学校创办者整体办学思路三方面分析了高校中图案学科以实用为导向的教学宗旨和课程设置;最后是对于高校中教师队伍的结构的研究以及这些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研究。第五章是通过对民国时期上海一些美术机构、工商企业以及大量的业余教育机构中艺术设计教育的分析,明确了这样的教学形式带来的好处是学习的自由度较大、细化的课程,可以按需选择、有利于社会平等的大众化教育。但也明显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缺乏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的弊端。

景楠[5](2015)在《设计原理传承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家具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传统家具曾给予西方现代设计师以灵感和启迪,诞生了一批卓越的家具作品。中国设计领域自20世纪90年代初始将传统家具的现代化设计问题列为研究的热点,但目前仍存在相关理论研究系统性欠缺、实践应用的切入点模糊和创新效率不高等问题。研究以传统和现代家具设计原理的共通性为视角,在现有传统家具和西方现代家具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家具展开研究。研究的目的是剖析传统家具中体现思想规律与本质的设计原理,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家具的设计原理传承演变方式,提出基于设计原理传承的传统家具现代化设计方法。研究对中国传统和现代家具的设计思想和方法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对中国现代家具产业的转型和设计的发展具有应用价值。结合“传承的溯源”、“传承的流变”和“传承的汇聚”三大部分构建了设计原理传承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家具研究的系统模式。“传承的溯源”部分包括第二和第三章:通过与经典现代设计思想和作品的比较,提取了传统家具功能、结构和形式,以及三者“一体化设计”整体观的设计原理,同时应用数量化理论Ⅰ类对传统家具展开感性意象研究。“传承的流变”部分包括第四、五、六和七章:通过与传统家具设计原理的比较,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代家具展开传承研究,尤其对“东西方家具”实例展开传承和感性意象研究。“传承的汇聚”部分包括第八章:应用表意的能指和所指系统对相关家具研究进行比较和评价,突出了设计原理传承研究可行性和特点。论证了传统家具的朴素人体工学和实用性、力学与美学兼顾的榫卯工艺和现代结构、形式中的现代美学和关联设计对现代家具的启发意义,明确了传统家具中“一体化设计”整体观对现代家具的促进作用,揭示了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家具从沿袭、迷茫到革新的传承演变方式,提出了由现代意象认知展开的传统家具设计元素的应用途径与方法,以及基于意象认知共通性的传统家具现代化设计评价方法,提出了由“含蓄意指”、所指的衍生和移位、能指的多样性和所指的交叉性结合而成的、针对家具研究的比较和评价方法,为中国家具设计师提供了实践和方法依据。研究的内容和主线是围绕传统家具的设计原理及其传承展开的。得出的结论、方法和达成的目的是为促进传统家具现代化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而服务的。研究的过程是在注重理论突破的基础上进行个案与方法的论证,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

岳婷婷[6](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847年,容闳、黄宽、黄胜三位中国少年在美国教师布朗的资助下,由香港马礼逊学校前往美国留学,掀开了中国近代留美教育的序幕。此后的百余年间,留美教育几经潮起潮落,绵延不断。近代留美生大多以潜心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己任,文化品位高、知识结构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迫于当时的国际局势与中美关系,中国政府决定停止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留美教育被迫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改革开放的启动与中美关系的改善,特别是邓小平做出“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重要指示,留美教育得以恢复。1978年底首批公派访问学者启程赴美,标志着留美教育正式重启。改革开放以来,留美教育持续稳步发展,中国迎来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新一轮留美热潮。伴随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与两国留学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的留美教育大致经历了恢复与迅速发展(1978-1988年)、遭遇顿挫与回暖(1989-1997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1998-2006年)、深入发展与繁荣(2007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留美教育的发展虽偶有挫折,但总趋势是向上发展的。美国始终是中国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国,中国也逐渐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之一。总体而言,留美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是中美两国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留美教育恢复之初,两国间的学术联系因长期封闭而一时难以建立起来,为了解决留学生派遣渠道不畅的问题,两国政府、一批中美热心教育事业的科学家以及民间各种基金会组织,都承担起牵线搭桥的工作,发起实施了多个赴美留学项目,选送了数千名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赴美深造,从而使赴美留学工作打开了局面。当代留美生的数量多、质量高、领域广。从留学规模看,1978年以来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学者已逾146万人,占同期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近一半;从留学层次看,留美生中攻读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多数,学历水平整体较高;从留学领域看,选择读科学、技术、工程、商科等专业的留美生人数最多。此外,中美两国趋向宽松的留学政策及中国国内出国留学热的持续升温,使留美生的队伍日益庞大,人员构成日益复杂,留美教育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留学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赴美留学成为许多学生毕业时的常规选择;留美本科生人数激增,留美中学生也显着增加;留美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更加注重从自身需求和兴趣出发;留学渠道从单一的国家选拔资助,发展为自行申请、校际合作、联合培养等多种选择。总之,留美教育正朝向大众化、低龄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留美教育的持续发展、留美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二者与中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留美生为美国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为推动美国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留美生的学费和日常消费促进了所在学校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大量留美生毕业后留在美国创新创业,成为当今美国华人华侨专业人士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提升了华裔族群在美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留美回国人员凭借其在各行各业的杰出表现,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代海归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奋战在中国教育、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和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作为沟通中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留美生已经成为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郭柳生[7](2015)在《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的量化研究 ——以贝德士《中国基督徒名录》为中心》文中认为美国传教士贝德士(Miner Searle Bates)所遗留的《贝德士文献》(Bates ’ Paper)是中国基督教史、南京大屠杀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等方面的重要史料。《中国基督徒名录》(Bates’List)作为文献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为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人物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在修订和补充基督徒信息的基础上,利用计量史学的研究方法,对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人物进行量化分析,有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和重新认知这个特殊群体,这对推动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大有裨益。通过对中国基督徒精英的性别、家庭、地域、活动年代、所属教派、教育经历与职业选择等基本信息的量化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并总结出这个群体的一些基本特征:(1)男女比例悬殊,精英信徒以男性为主;(2)主要出身城乡普通家庭,尤其是第一代基督徒几乎全部出身贫苦或耕读之家;(3)集中分布在沿海、沿江等通商口岸地区,在地域上呈现从沿海--内陆--边疆依次递减的分布特点;(4)主要活跃于清末民初及二十世纪前半期,1949年后受制于政治环境而归于沉寂;(5)在教派归属上,主要分布在圣公会、卫理会、长老会、公理会等英美差会,同时在本色化运动的推动下,中华基督教会日益显示重要地位;(6)大多数基督徒接受过现代高等教育,又以教会大学毕业生居多,留学欧美、日本的高等学府的亦不在少数,知识素养普遍很高,是近代中国精英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7)在职业选择上具有多样性和现代性,活跃于军政、文化教育、宗教、新闻出版、工商、医疗卫生、财政金融、司法、工程建筑等各界,并成为这些新兴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取得了在当时条件下令人赞叹的成就,在艰难的社会环境下推动了社会发展,对民国时期中国的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总而言之,对中国基督徒的认知不能再停留在片面的"吃教者"形象,而应站在本土视角和现代化视域下重新审视他们与近代社会的互动关系,修正或补充他们在近代社会上的群体面相,从而形成更全面、更客观的新认知。

周晓萌[8](2014)在《日伪统治时期东北村屯特殊形态:铁道爱护村研究(1933-1945年)》文中认为铁道爱护村是日伪统治时期,由关东军控制,满铁组织实施的将铁道沿线两侧五千米范围内的全部农村改造成以维护东北铁道安全,保证军事、经济运输,为日本提供情报为目的,具有军事性、经济性和思想奴化性的特殊基层行政村。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武装占领东北,并通过伪满政权攫取了东北铁路修筑权与经营权。日本利用铁路修筑权,拓宽侵略范围,深入东北农村腹地,利用铁路经营权掠夺所需的经济资源和运送军事物资。铁路运输不仅帮助日本强化在东北的政治殖民统治,铁路部门本身也直接参与军事殖民活动。东北抗日军民展开破坏铁路的斗争。尽管日伪政府采取各种手段、措施,阻碍、镇压东北军民的破路斗争,但收效甚微。日伪政府为了维护通过铁路进行的经济掠夺与军事扩张,1933年6月,关东军决议通过满铁铁路总局对铁路沿线居民推广铁道爱护村运动。1935年,从日本内地迁移而来的日本村民与东北退役的日本军人在铁道沿线两侧两千米范围内设立的铁道自警村也属于铁道爱护村范畴。纵观铁道爱护村发展的整个历程,满铁铁路总局力图将铁道爱护村这一形式扩展到其掌控的所有东北铁路沿线乃至整个伪满洲国。其在铁道爱护村发展过程中,打破原有农村以血缘和家庭关系维系的“户”的家庭模式,按年龄和性别将铁道爱护村划分为若干组织。1938年铁道爱护村改称铁道爱护团,其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铁道爱护村的发展过程亦是走向组织化的过程。铁道爱护村一经建立,满铁铁路总局便将爱路警备工作确定为铁道爱护村发展的核心宗旨,在将原有村屯农业性质弱化的基础上,逐步强化作为警备铁道的村屯性质,企图将村民从对土地的依附状态转向对铁路的依附状态,使之彻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铁道爱护村”,铁道爱护村呈现出“警主农次”的特有村屯形态。宣传工作与警备工作并重,其贯穿铁道爱护村发展始终,成为满铁铁路总局引导铁道爱护村发展的重要舆论导向,并通过这种逐步渗透宣传的“软侵略”奴化铁道爱护村村民。日伪通过铁道爱护村运动,达到了政治殖民统治、经济掠夺、军事运输和思想奴化的目的,铁道爱护村所在地成为日本获取抗日信息的“情报站”和宣扬殖民思想的“讲授地”。这些行为大大加深了铁道爱护村的殖民特征,使铁道爱护村成为集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殖民特性于一体的特殊村屯。

储竞争[9](2014)在《抗战时期的国族主义与甘宁青少数族群的国家认同》文中提出国族主义是持续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导思想,不了解国族主义则无法认清中国近现代史。而欲了解国族主义,就必须在代表性时空中,解读它在实践主客体之间的复杂互动。为此,本文以抗战时期(1931-1945)的甘宁青为时空背景,以国族主义指导下的民族国家建构实践为对象,考察甘宁青各少数族群对战时民族国家建构的反应与认同选择。抗战时期,在日本的步步紧逼下,国人试图通过边疆民族国家建构的推进,提升边疆各族群的国家认同,从而形成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抗战格局,在此过程中甘宁青三省以其独特的历史与地理,成为民族国家建构的主要对象之一。对于国家认同,中外学术界一般认为它包括国家的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两个方面,但本文强调国家认同还应包括国家的“经济利益认同”,所谓“经济利益认同”,是指族群因可见或预见的经济利益,而对一定的社会组织与体系产生认同的思想与行为。考察战时甘宁青的民族国家建构过程,我们发现,在此建构中知识精英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通过“国族式的旅行”及书写,从历史、文化及血缘上把甘宁青各少数族群建构成为中华民族的天然构成;与此同时,他们还为民族国家建构在甘宁青的推进提供大量全面而具体的计划、建议。这种知识精英对民族国家建构事业的广泛参与,无疑是中国近代国族主义运动的一大亮点。作为民族国家建构的主要实践主体,国民政府从国家的政治认同、经济利益认同、文化认同三个方面齐头并进,培养甘宁青各少数族群的国家认同。首先,在政治认同方面。在国民政府的国家意识宣传下,甘宁青各少数族群对于抽象化的“中国”,表现出普遍的认同。但面对具象化的国家政权时,由于地方性政治、军事力量的存在,分割了国家政治认同的的资源,使得地方政治体系成为少数族群政治认同的主要对象。国民政府曾试图通过对三省军事与政治的统一,来确立中央政治体系在少数族群政治认同中的唯一性,但抗战的压力使得国民政府的军事政治力量捉襟见肘无力实现这一目标;其次,在经济利益认同方面。国民政府试图通过经济开发改善三省民生,通过国货与法币的流通形成一体化的经济,建构对国家的经济认同。但事实上,抗战产生的财政压力以及地方实力派对经济的垄断,使得经济开发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加之政权内卷化对地方经济的破坏,三省经济民生陷于绝境,经济认同无从谈起;再者,在文化认同方面。国民政府在统一的国族新文化建设中,无论是对双语教育的推行、寺庙教育的改良,还是对成吉思汗符号的占有,都能以尽量尊重地方族群文化为前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一方面受抗战影响,新的国族文化建设缺乏充足的财力、人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地方实力派也借发展文教之名,培养对其政治统治有利的文化环境,使得国族文化认同建构的总体成绩并不乐观。通过考察抗战时期民族国家建构在甘宁青的实践,可以看出,抗日战争对中国国族主义的勃兴以及中华民族的觉醒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正是在抗战的刺激下,大批知识精英与国民政府联合对甘宁青少数族群进行的民族国家建构,提高了各少数族群对中华民族的认知与认同,从而增强了他们对抽象化国家的认同感;但是,还应看到战争对民族国家建构同样具有阻碍作用。由于抗战的压力,国民政府缺乏足够的力量与时间去完善甘宁青三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最终使得三省少数族群对具象化的国家即国家政权的认同处于很低的水平。虽然国民政府对甘宁青三省的民族国家建构成果并不理想,但考察这一建构过程,仍可使我们获得许多珍贵的经验性认知与启示:第一,族群关系是影响族群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良好族群关系的建立,不但需要恰当的“民族政策”,更依赖“民族政策”的执行力;第二,国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并不总是存在一致性,抽象化的国家与具象化的国家政权,也不完全耦合,认同主体对两者的认同虽互相关联,但同样存在矛盾;第三,在国家认同的三大体系中,政治认同是前提、经济利益认同是根本、文化认同是保障;第四,少数族群之间以及族群内部的差异性,使得国家认同在各认同主体的认同层次结构中处于不同的级序。

王荣华[10](2014)在《危机下的转机 ——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时间为经,以西北五省和主要领域为纬,主要论述在战前与战时各省在交通、水利、移民垦殖及工业四个开发呼声最高,成效最为显着,对西北地区影响最巨的经济开发活动。本研究力图以危机的视角,通过文本来考察和分析经济开发的背景、起因、过程、结果和特点,探究其未臻理想的原因。本研究所论述的危机包含西北地区内部危机与外部危机及其互相交织的各种危机。战前西北最严重的内部危机是1928-1933年大旱灾,但此一时期尤其是1931年以前,国民政府对西北的政策以救济旱灾为主,而少有实际举措。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外患日益严重,国家危机逐渐明朗化并日渐加深,为了应对此一危机,国民政府提出了“开发西北”的口号,出现了第一次开发热潮。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面临的危机更加严峻。为了救亡图存,早日取得战争胜利,恢复统治区域,国民政府只能在战争状态对控制下的西南与西北予以有限度的开发建设。战争初期的工厂内迁为后方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新生力量,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进步。进入相持阶段后,对外军事压力稍有纾缓,而此时国共合作出现裂痕,国民政府对中国共产党扎根的西北地区的注意力迅速上升。滇缅路被切断后,西北国际通道重要性增加,西北的政治地位再次被提升。在国民政府的努力下,新疆问题也得到解决,开发亦属必然。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忙于战后复员与接收,对于西北经济建设无暇顾及,内战风云急起,各项经济举措及计划只能让位于“更大的”政治,无形中大大放缓了建设的步伐或停顿下来。本文认为,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是一项国民政府主导下的时间较长、范围广阔、门类众多、成效较大、影响深远的活动。从目的性而言,并不是纯粹的经济活动,而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对西北地区而言,社会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过度强调军事性掩盖了开发的经济性,亦折射出军事性对经济性的妨碍与消解。就时间而言,是近代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这一过程未因战争而中断,成果更为显着。就开发领域来说,在传统模式中注入了新的时代因素,虽然规模有限,但开创性不容忽视,并且这些领域都是步入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必要元素,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石,符合历史发展潮流。西北经济开发未能取得当时人们期许的更大成效,其原因有如下诸端:第一缺乏一个民主、高效的政府及和平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来保证开发活动有序、顺利地进行,这是最根本的原因;第二,西北地区自然条件较差,无交通区位优势,经济情势要想在短期内有根本改观殊不可能;第三,国民政府及西北各地方政府无力投巨资进行这一需巨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活动;第四,虽然制定了各种计划,但缺乏统一的领导机关和系统的机构来指导开发;第五,极强的军事性妨碍了经济开发的效果;第六,各级各类教育落后,专业人才缺乏;第七,国民政府兼顾西南与西北开发,而开发西北与开发西南相比,并不占优。国民政府时期乃至近代以来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轨迹显示出,西北乃至后发展地区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中央政府的重视程度,及其背后各种各样的危机,危机在西北地区的经济开发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危机越严重,西北地位的重要性上升越快,则越能得到中央政府的重视,随之开发的力度也越大,取得的开发成果也越丰富。反之则越小,以至于无。交织在一起的重重危机促成了经济开发活动,即所谓“危机下的转机”。西北及后发展地区没有持续地被中央政府重视甚至被长期漠视,没有持续的政策支持,因此得不到持续的发展,这是导致西北逐渐落后的主要原因,而一旦被重视,则会极大地推动这一地区的快速发展。

二、2002年主要展览会综览表(2)(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主要展览会综览表(2)(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运河停漕与鲁西经济社会变迁(1901-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三、研究现状与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复故还是从新:积重难返下的停漕改折
    第一节 漕运政策调整的外部因素
        一、黄河铜瓦厢改道的冲击
        二、漕粮海运的日渐活跃
        三、各方博弈后开出的“救时方”
    第二节 漕运政策调整的自身原因
        一、日渐衰败的管理制度
        二、吏蠹民瘼的漕粮弊政
        三、难以维系的济运保运
    第三节 漕运政策调整的深远影响
        一、政府治水预算大幅削减
        二、民众生存空间受到侵蚀
        三、经济发展重心逐渐转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中央到地方:运河停漕前后管理规制的演替
    第一节 管理制度的时空对比与分析
        一、管理机构的调整
        二、管理方式的变化
    第二节 社会秩序控制体系的发展与演变
        一、卫所裁撤后的屯田处置
        二、水域秩序的管理变革
        三、因时调整下的因地制宜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探索与实践:民国山东运河的地方治理
    第一节 山东南运湖河疏浚事宜筹办处的治水思路及实施
        一、以施工测量为先导的治水策略
        二、以涸复地亩为目标的工程建设
    第二节 山东运河工程局的治水思路及实施
        一、整理前人文献成果
        二、运河治理前期查勘
        三、实施综合治理工程
    第三节 民国山东水利工程的成效与不足
        一、水利工程取得的明显成效
        二、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邻为壑:水利纠纷与社会内部秩序互动
    第一节 水利治理体系引发社会关注
        一、山东水利问题的多方表达
        二、政策调整背后的经济因素
    第二节 堤内堤外:以武城县甘泉郑口两村案为例
        一、甘泉郑口两村诉讼案件始末
        二、堤内堤外水利纠纷案件分析
        三、“避水纠纷”呈现出的类型特征
    第三节 33.6公尺与35.1公尺之争:由来已久的苏鲁运河纷争
        一、山东疏浚运河引起江苏抗议
        二、江苏修建大堤引发山东不满
        三、难以调和的区域矛盾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患与内乱:水环境系统变迁与地方动乱
    第一节 运河区域灾害频仍
        一、多重交织的自然灾害
        二、迁徙逃离的无奈之举
    第二节 土匪叛乱中民众的应对
        一、土匪聚集的社会根源
        二、匪患造成的严重后果
        三、官民应对的策略措施
    第三节 兵燹带给民众的深重灾难
        一、兵与匪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对地方社会造成的破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运河之外:寻找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
    第一节 新式交通工具的驱动作用
        一、艰难生存的航运业
        二、铁路运输业的勃兴
        三、新式公路的建设与管理
    第二节 寻求经济增长新的发展路径
        一、谋求贸易方式的转变
        二、夹缝中求生的工商业者
        三、依托优势产业寻找生机
    第三节 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的新模式
        一、科学技术指导下的新型棉花种植
        二、棉花运销带动下的花行产业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因时而异:乡村社会治理中的秩序整合
    第一节 但得蜜成甘众口:热心家乡发展的士绅阶层
        一、关注参与日常事务
        二、积极推动各项事业
    第二节 现代化的压力:乡村危机下的民众生活水平分析
        一、乡村民众面临的诸多挑战
        二、鲁西民众的实际生活水平
    第三节 被动改变与主动选择:新生活下的老风俗
        一、延续多年的传统民间信仰
        二、民国祀神之风仍大有市场
        三、政府改良风俗的多种手段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从模块到模式:商业模式的理论定位与实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第二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商业模式理论纵览
    第一节 管理百年理论纵览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管理思想的时代背景
        二、20世纪30-40年代主要管理思想的时代背景
        三、20世纪50年代主要管理思想的时代背景
        四、20世纪60年代主要管理思想的时代背景
        五、20世纪70年代主要管理思想的时代背景
        六、20世纪80年代主要管理思想的时代背景
        七、20世纪90年代主要管理思想的时代背景
        八、百年管理学派的主要管理思想、学派总结
    第二节 商业模式理论背景
    第三节 商业模式概念的文献回顾
        一、逻辑结构类
        二、要素与模式结构类
第三章 商业模式核心要素与理论边界辨析
    第一节 商业模式的对象是企业
    第二节 商业模式不是战略
    第三节 商业模式不是盈利模式
    第四节 全局观下的商业模式定义与模型
        一、黄金圈法则
        二、共演战略黄金法则
        三、商业模式的神奇三角理论
        四、商业模式神奇三角的理论共性
第四章 商业模式的通用定义、模型与理论意义
第五章 商业模式神奇三角理论的实证应用
    第一节 阿里巴巴公司的战略与独特的企业文化
    第二节 以商业模式神奇三角解析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
        一、阿里巴巴业务版图与商业模式范式
        二、阿里巴巴八种商业模式的解析
    第三节 阿里巴巴集团商业模式的总结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理论意义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4)民国时期上海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与一些概念的说明
        一、研究的意义
        二、与艺术设计相关概念的说明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专业艺术院校中设计教育的研究
        二、对于业余设计教育机构的研究
        三、设计教育家的研究
        四、相关的研究方法
        五、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上海近代设计教育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上海近代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一、上海城市经济的近代化
        二、上海城市文化的发展
        三、资产阶级教育的兴起
    第二节 中西美术教育之间的激烈碰撞
        一、西式美术教育的传入及设计教育的滥觞
        二、美术留(游)学生与上海近代设计教育
    第三节 美术教育的全面蜕变
        一、教学功能: 从单一技能传授到艺术素养的培养
        二、教学形式: 从师徒制到学校教育
        三、教学方法: 从程式化到“写生便化”
    小结
第三章 普通教育阶段的设计教育
    第一节 中小学图画手工课程标准的演进
        一、清末癸卯学制余绪下的早期课程标准
        二、壬戌学制颁布后的图画手工课程标准
    第二节 中小学图画手工课程中有关设计教学的探索
        一、图案教育方法的探索
        二、手工教学方法的探索
    第三节 中小学美术设计教师的培养
        一、师范教育标准的确立
        二、上海艺术师范教育中的设计教育
    小结
第四章 培养全面型设计人才的艺术院校
    第一节 艺术院校中图案学科的建立与调整
        一、图案教育的兴起
        二、图案学科的初步建立
        三、图案学科的调整与完善
    第二节 图案学科的教学宗旨与课程设置
        一、以实用为导向的教学宗旨
        二、日趋完善的课程设置与不断优化的课程结构
    第三节 教师队伍与有关图案教学的研究
        一、上海艺术院校中设计教师的构成
        二、图案教学的研究
    小结
第五章 学校教育有益补充的业余设计培训
    第一节 美术社团及企业中的设计教育
        一、上海最早的职工业余补习学校——白鹅绘画补习学校
        二、商务印书馆对设计人才的培养
    第二节 遍地开花的业余设计教育
        一、大众化的职业补习学校
        二、形式多样的业余培训机构
    小结
结语民国时期上海艺术设计教育的历史反思
    一、民国时期上海艺术设计教育的历史贡献
    二、民国时期上海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三、民国时期上海艺术设计教育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民国时期上海艺术设计教育年表(1912-1949)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设计原理传承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家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相关概念说明
        1.2.0 原理和设计原理
        1.2.1 关于设计原理的传承
        1.2.2 基于传统和现代设计原理共通性的研究模式
        1.2.3 中国传统家具中的设计原理概述
    1.3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3.1 研究的背景
        1.3.2 研究的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4.1 国内研究现状及综述
        1.4.2 国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4.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5 课题提出的目的
    1.6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确立
    1.7 课题研究的框架和内容
        1.7.1 课题研究的主要框架
        1.7.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8 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传统家具的设计原理研究一:功能、结构和形式
    2.1 传统家具功能中的设计原理
        2.1.1 传统家具的人体工学
        2.1.2 传统家具的实用性功能
    2.2 传统家具结构中的设计原理
        2.2.1 兼顾力学与美学的榫卯工艺
        2.2.2 传统家具的现代结构
    2.3 传统家具形式中的设计原理
        2.3.1 传统家具形式的关联设计
        2.3.2 传统家具形式的现代美学
        2.3.3 基于现代美学的官帽椅线型感性意象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传统家具的设计原理研究二:“一体化设计”整体观
    3.1 “一体化设计”整体观概述
    3.2 家具源起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
        3.2.1 家具与建筑的同源性和同步性
        3.2.2 建筑对家具发展的影响
    3.3 从“矮型家具”到“高型家具”的“一体化设计”
        3.3.1 “矮型家具”的发展
        3.3.2 “高型家具”的发展
    3.4 外来家具影响下的“一体化设计”
        3.4.1 文化交流和外来家具
        3.4.2 胡床的影响
        3.4.3 绳床的影响
        3.4.4 其他外来家具的影响
    3.5 民间创新家具中的“一体化设计”
        3.5.1 民间家具的地位和研究价值
        3.5.2 民间家具的设计思想
        3.5.3 民间家具的创新精神
    3.6 小结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家具与设计原理传承
    4.1 背景与概况:传统的延续和现代的萌芽
    4.2 传统功能与现代空间
        4.2.1 单体成套家具的使用灵活性
        4.2.2 多功能组合家具的空间适应性
    4.3 传统结构与板式工艺
        4.3.1 覆面板结构
        4.3.2 板式拆装结构
        4.3.3 通用部件结构
        4.3.4 折叠结构
    4.4 传统形式的特征延续
        4.4.1 传统线型和线脚的借鉴和应用
        4.4.2 带有传统形式特征的脚架应用
        4.4.3 其他传统形式特征的借鉴和应用
    4.5 雏形阶段的“一体化设计”成果
        4.5.1 20世纪80年代的椅凳类
        4.5.2 20世纪80年代的桌几类
        4.5.3 20世纪80年代的柜架类
    4.6 小结
第五章 20世纪90年代中国现代家具与设计原理传承
    5.1 传承背景与概况:传统的困境与现代的迷茫
    5.2 传统功能与多样化需求
    5.3 榫卯结构优势的弱化
    5.4 传统形式的突破
    5.5 成长阶段的“一体化设计”成果
        5.5.1 20世纪90年代的椅凳类
        5.5.2 20世纪90年代的桌几类
        5.5.3 20世纪90年代的柜架类
    5.6 小结
第六章 21世纪中国现代家具与设计原理传承
    6.1 背景与概况:扎根传统的现代革新
    6.2 传统功能介入现代情感
        6.2.1 单体家具中的文化介入
        6.2.2 多动能家具中的趣味体现
    6.3 榫卯与现代结构的融合
    6.4 传统形式的审美衍生
    6.5 成熟阶段的“一体化设计”成果
        6.5.1 21世纪的椅凳类
        6.5.2 21世纪的桌几类
        6.5.3 21世纪的柜架类
    6.6 中国现代家具设计原理传承的演变方式及比较
    6.7 小结
第七章 “东西方家具”实例研究
    7.1 “东西方家具”的品牌创建及发展概况
        7.1.1 “东西方家具”品牌创建的背景
        7.1.2 “东西方家具”的品牌文化
    7.2 设计师和制作者的思想和理念
        7.2.1 北欧设计师的功能主义
        7.2.2 中国设计师对传承的探索
        7.2.3 制作者对传统工艺的践行
    7.3 “东西方家具”与设计原理传承
        7.3.1 人体工学和“朴实性”功能的集大成
        7.3.2 榫卯与现代结构的优势互补
        7.3.3 “简朴”与“简约”的形式融合
        7.3.4 “东西方家具”的“一体化设计”整体观
        7.3.5 基于设计评价的“东西方家具”感性意象研究
    7.4 小结
第八章 相关家具研究的表意梳理
    8.1 表意及其应用
    8.2 “中国风”的表意解读
    8.3 “中国风”的发展背景
        8.3.1 欧洲审美趣味对“中国风”的影响
        8.3.2 漆家具的输出对“中国风”的影响
    8.4 “中国风”家具
        8.4.1 巴洛克和洛可可的“中国风”家具
        8.4.2 奇彭代尔的“中国风”家具
    8.5 “中国主义”的表意解读
    8.6 “中国主义”的发展背景
        8.6.1 西方收藏热对“中国主义”的影响
        8.6.2 硬木家具的输出对“中国主义”的影响
    8.7 “中国主义”家具
        8.7.1 北欧设计师的“中国主义”家具
        8.7.2 其他西方设计师的“中国主义”家具
    8.8 “新中式”的表意解读
    8.9 “新中式”的发展背景
        8.9.1 民族文化对“新中式”的影响
        8.9.2 建筑发展对“新中式”的影响
    8.10 “新中式”家具
    8.11 “中国风”、“中国主义”和“新中式”
    8.12 其他相关家具研究的梳理
        8.12.1 仿古设计和复古设计
        8.12.2 中式新古典主义
        8.12.3 调研与反思
    8.13 小结
主要结论
研究展望
论文创新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东西方家具”参与展览和设计项目一览表
附录二:“东西方家具”代表性作品展示
附录三:采访摘要
附录四:传统官帽椅线型的感性意象研究样本及线型元素分类
附录五:“东西方家具”的感性意象研究样本
附录六: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回声——改革开放之前的留美教育概述
    一、近代留美教育发展概况(1847-1949)
    二、近代留美教育和留美生的特点
    三、建国初期的归国留美生与留美教育的中断
第三章 复兴——改革开放以后留美教育的重启
    第一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动因
        一、大时代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与中美建交
        二、中国决定恢复派遣留美生的内驱力
        三、美国愿意接纳中国留学生的内驱力
    第二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过程
        一、邓小平关于留学问题的若干重要指示
        二、扩大派遣留学人员政策的出台
        三、中美会谈与两国教育交流文件的签署
    第三节 首批公派留美人员的派遣及意义
        一、选派过程
        二、留学实践
        三、历史影响
第四章 轨迹——留学政策与留美教育发展历程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政策沿革
        一、1978-1985 年:恢复与起步阶段
        二、1986-1991 年:调整与完善阶段
        三、1992 年至今:规范与加速发展阶段
    第二节 赴美留学相关政策的变革与发展
        一、在华举办“赴美留学考试”政策及其实施
        二、美国留学政策演变及其对留美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新时期留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一、1978-1988 年:恢复与快速发展时期
        二、1989-1997 年:遭遇顿挫与回暖时期
        三、1998-2006 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
        四、2007 年至今:深入发展与繁荣时期
第五章 拓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项目留学
    第一节 政府留学项目——富布赖特项目的恢复
    第二节 学科留学项目
        一、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
        二、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
        三、中美化学研究生项目(CGP)
        四、数学与经济学留学项目
        五、学科留学项目的影响
    第三节 基金留学项目
        一、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留美项目
        二、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
第六章 数据——留美学人的规模与结构之分析
    第一节 留美学人的规模
        一、中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二、美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第二节 留美学人的内部构成
        一、留学性质
        二、经费财源
        三、个人情况——性别、年龄、来源城市、婚姻状况
    第三节 留美学人的文化结构
        一、研习科系
        二、留学层次与学术水平
        三、地域分布
    第四节 精英群体—留美博士
        一、规模
        二、内部构成
        三、毕业去向
第七章 调适——跨文化留学实践的酸甜苦辣咸
    第一节 最初的美国印象
    第二节 文化碰撞下的留学实践
        一、语言关
        二、生活关
        三、学业关
        四、社交关
        五、情感关
第八章 抉择——新时期留美学人的滞留与回归
    第一节 田园将芜胡不归?
        一、留美人员的滞留概况
        二、滞留原因及影响分析
    第二节 异邦之龙——从留学生到新移民
        一、以留美学人为主的专业团体
        二、风云人物——海外留美学子杰出代表
    第三节 留学回国政策与归国留美生
        一、1978 年后留学归国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概况
        三、留美回国人员对国内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第九章 互动——留美归国学人与当代中国发展
    第一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高等教育
        一、高等院校的归国留美学人概况
        二、留美学人与高校发展
        三、留美学人与大学管理
    第二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科技
        一、留美学人的科技创业
        二、留美学人的科技角色
        三、留美精英与两院院士
    第三节 留美学人与创业中国
        一、漫漫归国创业路
        二、创业园中的留美学人
        三、留美学人归国创业的评价
    第四节 留美学人与人文社会科学
        一、部分优秀留美学人分析
        二、留美学人的角色定位——部分学科统计
        三、留美学人与当代艺术
结论
附录A
附录B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的量化研究 ——以贝德士《中国基督徒名录》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前史
        1、贝德士及其《中国基督徒名录》的研究
        2、包克强关于民国基督徒精英的研究
        3、中国基督教史的量化研究
        4、海内外关于中国基督徒的研究
    三、研究问题与方法
        1、研究问题
        2、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研究困难
        1、创新点
        2、研究困难
第一章 贝德士与《中国基督徒名录》
    一、贝德士生平
    二、《中国基督徒名录》介绍
        (一) 《名录》的内容、来源
        (二) 《名录》的局限性与研究价值
    三、《名录》的人数界定与数据采集
        (一) 《名录》的实际辑录人数
        (二) 研究数据的采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督徒精英基本背景分析
    一、性别比例
    二、家庭出身
    三、地域分布
    四、活动年代
    五、所属教派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督徒精英受教育情况分析
    一、受教育程度
    二、国内教育
        (一) 高等教育
        (二) 传统教育与近代初、中等教育
    三、留学教育
        (一) 留学国家
        (二) 留学教育:以美国为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督徒精英的职业选择
    一、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的职业分布
    二、基督徒教育工作者
    三、军政界基督徒精英
        (一) 早期基督徒革命者
        (二) 民初及国民政府时期的基督徒官员
    四、神职人员与教会机构工作者
    五、其他基督徒精英:新闻出版、工商、医疗卫生等
        (一) 新闻出版界基督徒精英
        (二) 基督徒商人
        (三) 医疗卫生界基督徒精英
    本章小结
结语:重新认识中国基督徒
    一、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的群体特征
    二、基督徒精英与中国现代化
    三、基督徒精英与中国基督教本色化
    四、历史的遗产:1949年以后的中国基督徒精英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国基督徒名录》(中文修订版)
附录二:贝德士大事年记
后记

(8)日伪统治时期东北村屯特殊形态:铁道爱护村研究(1933-194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现状述评
    二、 选题意义
    三、 探索创新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日本攫取东北铁路权
    一、 九一八事变前俄日瓜分东北铁路权
        (一) 沙俄修筑及霸占中东铁路权
        (二) 铁路权益下日俄间的对抗与“联合”
    二、 日本对东北路权的经营与侵蚀
        (一) “满铁”与关东都督府的建立
        (二) 日本对东北路权的侵蚀
    三、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全面垄断东北路权
        (一) 日本初步垄断东北路权
        (二) 日本全面垄断东北路权
第二章 铁道爱护村的创立及延展
    一、 东北抗日军民与日军的交通战
        (一) 东北抗日军民的破路斗争
        (二) 日伪政府“护利”目的下的防卫政策
    二、 铁道爱护村的设立与延展
        (一) 铁道爱护村的设立
        (二) 铁道爱护村的扩展
        (三) 铁道爱护团的强化
    三、 爱护村体系下的铁道自警村
        (一) 铁道自警村的设立
        (二) 爱护村体系下的自警村
第三章 家庭结构分化与模范铁道爱护村
    一、 家庭结构分化
        (一) 铁道爱护村系统内的家庭结构分化
        (二) 铁道爱护团成员融入“国民组织化”
    二、 “模范铁道爱护村”的“示范”作用
        (一) “模范铁道爱护村”的改造
        (二) “模范铁道爱护村”农业改良政策
第四章 铁道爱护村特征剖析
    一、 “警主农次”的村屯特征
        (一) 警备工作扩大化
        (二) 铁道爱护村军事警备性的强化
        (三) 农业主导地位的丧失
    二、 日伪政府“软侵略”式奴化宣传
        (一) 宣传方针及方式的设定
        (二) 无孔不入的奴化宣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抗战时期的国族主义与甘宁青少数族群的国家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旨趣
    第二节 概念阐释
        一、认同及其相关概念
        二、族群、国族、国族主义与民族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一、国族主义、国家认同研究
        二、甘宁青社会的研究
    第四节 思路方法与资料概况
        一、思路与方法
        二、资料概况
第一章 思想与场景:国族主义和甘宁青概况
    第一节 中国近代国族主义思想的产生及流变
        一、初期国族主义思想的理论争锋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族主义理论
    第二节 甘宁青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一、甘宁青的历史及人口
        二、甘宁青的自然地理环境
    第三节 甘宁青的少数族群概况
        一、少数族群的空间分布
        二、少数族群的社会特征
    小结
第二章 旅行与爱国:甘宁青旅行书写与国族建构
    第一节 国难背景下的甘宁青旅行
        一、边疆危机与国族主义式旅行
        二、甘宁青旅行、考察热的兴起
    第二节 书写:国族想象的工具
        一、甘宁青历史与危机的书写
        二、书写策略与国族建构
    第三节 开发:国族建构的途径
        一、甘宁青开发的条件
        二、甘宁青开发思想
    小结
第三章 一体与多元:政治认同的一体化理想与多元化现实
    第一节 国家意识宣传与政治认知转变
        一、国民政府的国家意识宣传
        二、少数族群的政治认知
    第二节 比较中的选择一:在日本与中国之间
        一、蒙藏两族在抗战中的表现
        二、回族对抗战的参与
    第三节 比较中的选择二:在中央/国族与地方/族群之间
        一、军事的统一与挑战:以四马拒孙为中心的博弈
        二、政治一体化的困境:以改土归流为重点的分析
    小结
第四章 利国与利民:国家利益与族群利益的抉择
    第一节 民生与民心:甘肃经济开发下的迎拒
        一、国家主导的经济开发
        二、经济开发下的民生
    第二节 发展与垄断:战时宁青两省的经济民生
        一、中央补助下的经济建设
        二、经济垄断下的民生
    第三节 国货与国人:经济一体化目标中的国货与法币
        一、国民政府对国货与法币的推行
        二、甘宁青国货、法币的流通状态
    小结
第五章 共相与殊相:国族建构下的文化统一与整合
    第一节 支持与控制:边疆教育的不同境遇
        一、边疆教育在甘肃夏河的推进
        二、青海边疆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统一与并存:文化统一中的语言与宗教
        一、边疆教育中的语言问题
        二、甘宁青宗教教育与宗教问题
    第三节 文化与符号:“成陵西迁”与国族建构
        一、身份转换与成陵西迁
        二、祭祀仪式与国族想像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10)危机下的转机 ——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区域的界定
    二、资料状况与研究现状
    三、论文创新之处
    四、本文研究路径
第一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西北社会
    第一节 西北自然概况和资源蕴藏
        一、西北自然概况
        二、西北资源蕴藏
    第二节 民国以来纷乱扰攘的西北政局
        一、濒临战区、更替频繁的陕西政局
        二、民元后甘肃政局的变迁
        三、宁夏、青海独立设省
        四、政变阴影下的新疆政局
    第三节 西北经济社会概况
        一、自然条件较差,各种灾害频繁
        二、交通落后,工商业不发达
        三、苛捐杂税繁重,摊派严重,高利贷盛行
        四、鸦片的毒害
        五、教育落后,风气闭塞
    小结
第二章 危机袭来时的经济开发(1927.4-1937.7)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经济开发
    第二节 救济旱灾而非开发经济(1927.4-1931.9)
    第三节 “甜蜜的事业”:民间的主张、声势与活动
        一、开发主张
        二、浩大的声势
        三、毕竟是民间:软弱无力的活动
    第四节 一箭多雕: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经济的动机与姿态
        一、30年代初的国内外形势
        二、官方开发西北的言论、主张与举措
        三、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经济动因分析
    第五节 西北经济开发的主要成果
        一、交通
        二、农田水利
        三、移民垦殖
        四、工业
    小结
第三章 危机高涨下的战时经济开发(1937.7-1945.8)
    第一节 抗战全面爆发,危机空前高涨
        一、抗战经济损失概况
        二、危机再次催生经济开发热潮
    第二节 工厂内迁:西北工业的春天
    第三节 战时主要建设成就
        一、交通
        二、农田水利
        三、移民垦殖
        四、工业
    第四节 战后经济开发的余波
    小结
第四章 评价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是经济开发,还是政治开发?
    第二节 原因分析
    小结
结语
征引文献
    一、档案资料
    二、着作
    三、报刊
    四、文史资料
    五、英文资料
表格索引
后记

四、2002年主要展览会综览表(2)(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2]运河停漕与鲁西经济社会变迁(1901-1937)[D]. 张希. 山东大学, 2020(01)
  • [3]从模块到模式:商业模式的理论定位与实用价值[D]. 王锦阳. 厦门大学, 2019(12)
  • [4]民国时期上海艺术设计教育研究[D]. 吴嘉祺.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5]设计原理传承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家具研究[D]. 景楠. 江南大学, 2015(01)
  • [6]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D]. 岳婷婷. 南开大学, 2015(01)
  • [7]近代中国基督徒精英的量化研究 ——以贝德士《中国基督徒名录》为中心[D]. 郭柳生.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8]日伪统治时期东北村屯特殊形态:铁道爱护村研究(1933-1945年)[D]. 周晓萌.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4(01)
  • [9]抗战时期的国族主义与甘宁青少数族群的国家认同[D]. 储竞争.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10]危机下的转机 ——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研究[D]. 王荣华. 南京大学, 2014(03)

标签:;  ;  ;  ;  

2002年主要展览一览(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