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辛基大学理学院入学考试数学题

赫尔辛基大学理学院入学考试数学题

一、赫尔辛基大学理学院入学考试数学试题(论文文献综述)

林丰[1](2020)在《谢义炳与中国近现代气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文中认为20世纪20年代,着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开始在中国的高校中开设气象学,至此我国的气象高等教育事业才慢慢开始发展。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气象教育通过竺可桢等气象学家的艰难开创,又经过了涂长望、赵九章、李宪之等一批气象学家的巩固发展,等到新中国建国的时候气象教育学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个时候从国外回来的新一批气象学者,他们是中国气象事业的第三代领军人物。在他们的努力下,现代大气科学将数理基础理论融合到了气象学中,并成功的从地理学科中独立出来。本文着重介绍了现代气象学与物理学科的融合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谢义炳教授。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急缺气象人才,又恰逢抗美援朝的特殊环境。就在这样中国现代气象教育事业刚刚起步之时,谢义炳来到了清华大学的气象系。在他的建议下,1952年院系调整时清华大学的气象系并入了北京大学的物理系,从此开启了气象学与物理学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新时代。本文对谢义炳的生平、气象科研成就以及气象教育成果都有涉及,研究了他从国内到国外的整个教育求学经历,主要聚焦在他留美期间受芝加哥气象学派影响的这一特殊经历。通过研究谢义炳在不同时期所受的气象学教育,并且结合他回国后众多的工作实例,分析其个人的科学精神,梳理其对气象高等教育的巨大贡献及深远影响。本篇文章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写了谢义炳教育思想的萌芽。谢义炳在他家庭及早期教育的影响下,很早地就有了教育兴国的想法。第二章写了谢义炳在国内外接触不同的气象学教育,以及经历的一些气象实践活动。从他在国内接受李宪之、涂长望等的气象教育,到他出国后参与了芝加哥学派最前沿的气象学研究,这对他回国后将现代气象学教学引入中国有着重要影响。第三章通过谢义炳留学归国后进行的气象专业改革、三峡工程的论证以及参与“75.8北方暴雨”研究这三项代表性的工作,反应了他作为新一代的气象学家实事求是、坚持自我、迎难而上的科学精神。第四章写气象专业改革后,北京大学大量的引入现代气象学的课程,完善了现代气象教育,并且通过北大大量的气象人才培养对整个中国的气象高等事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范惠姣[2](2018)在《中芬小学教师教育比较研究 ——以赫尔辛基大学教育学院与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为例》文中认为小学教育阶段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基础,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小学教育阶段不同于其他教育阶段,有其自身的特点,关注的应该是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不是一味地寻求知识的提升。因此,培养的小学教师应该注重综合性学科以及教育教学技能和理念的培养。而我国高等院校对小学教师的培养缺乏针对性,甚至有的院校将小学教师按照中学教师的模式来培养,而且在培养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芬兰的基础教育享誉世界,优质的基础教育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由于芬兰近几年在PISA测试中的良好表现,芬兰的教师教育备受关注,而且芬兰的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培养方式不同,培养的小学教师是全科型教师,中学是学科型教师,而且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的培养方式。因此,值得我国借鉴。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法和比较法对芬兰和我国小学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机构、培养模式、招生制度、课程设置、学位授予与教师资格、监督与管理这七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与梳理。并以芬兰的赫尔辛基大学教育学院与我国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为例,介绍了这两所院校在培养小学教师时的培养目标、招生制度、课程设置、教学实习和学生的毕业与就业情况,最后进行对比,得出芬兰小学教师教育的特点与优势。总体上来说,芬兰的小学教师教育就是主修教育学课程,各种研究方法的学习为小学教师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之后通过教学实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具有研究思维和研究能力的小学教师。对芬兰小学教师教育的研究,可以对我国小学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些借鉴,比如各方合作,培养研究型而不只是会教学的老师,还要提高生源质量,合理安排课程与教学实习等。在借鉴的过程中还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学教师教育。

张珈敏[3](2018)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挑战,知识生产方式呈现出以创新、创意为主题的新趋势。环境设计教育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重实践与创新的综合性学科门类,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也面临着创新改革。本文以高校环境设计教育为研究对象,以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背景作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知识生产“模式1”、“模式2”“模式3”的概念和演进,概括了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市场化与商业化、大众化与情景化、全球化与多元化、创新化与弥散化特点,分析了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对于传统环境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环境设计的知识创新与创业、环境设计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社会服务的影响。对高校环境设计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招生情况、国内外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案例、环境设计专业(在校学生、往届学生、教育工作者)教育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目前环境设计教育现状,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下,试图找到高校环境设计教育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从招考形式的灵活化改革、课程体系多元化设置、教学方式创新化实践、培养模式复合化建设、教师梯队合理化构建、教学管理系统化应用六个大的方面探索对策,其中招考形式包括数量与质量的统一、内容与培养目标的一致;课程体系包括跨学科和超学科、地域特色化、国际化的引入;教学方式包括情境化教学、实验性教学、信息现代化教学的尝试;培养模式包括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协同机制、工作室规范化、教-学-研-产一体化的建设;教学管理包括教学管理系统化高水平化、教学评价体系规范化的建设。从以上方面具体探索对策,以促进高校环境设计教育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的发展和变革。

蔡军[4](2018)在《导学关系对博士生科研投入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博士生导师与博士生之间的关系(简称导学关系)是指在博士生教育过程中,博士生与直接导师(第一导师)之间的互动、影响和互信状态,它以学术、科研活动为基础,主要包括师生在交往过程中的角色、位置、行为。博士生科研投入是指博士生(包括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时间的博士)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的认知、行为和情感的程度和状态。研究导学关系、博士生科研投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机制是改善培养条件,改革培养模式,组织培养资源,为博士生专业发展、能力提升创造优越培养环境的基础。基于人际环形模型理论、信任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结合我国博士生教育的问题与现状,提出了本研究的核心问题:导学关系如何影响博士生科研投入?围绕核心问题提出三个相关研究问题,开展调查和分析。问题一,导学关系的特征是什么?问题二,博士生科研投入的特征是什么?问题三,导学关系如何影响博士生的科研投入?基于人际环形模型理论、信任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假设:导学关系信任度与博士生科研投入呈正相关;导学关系影响度与博士生科研投入呈负相关;导学关系信任度与博士生自我科研效能感存在正相关;导学关系影响度与博士生自我科研效能感存在负相关;博士生自我科研效能感与博士生科研投入存在正相关。为了验证相关假设,本研究设计了两个互为补充的研究,一个是对博士生科研投入、导学关系及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另一个是对南京某高校N科研团队学生对老师的信任问题和广州某高校G科研团队老师对学生的信任问题进行现象学研究,采用了量化分析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F检验、多元回归分析和现象学研究等方法。本研究分七章对相关问题进行逐项分析和综合研究。第一章呈现了研究缘起、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研究问题、概念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导学关系和博士生科研投入相关文献进行分类和整理,由此提出了本研究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思路。第三章论述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梳理了人际环形模型的基本特征,人际环形模型与同类模型的比较特征,人际环形模型在国内外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本章还收集整理了与信任内涵分析、功能分析、影响分析、分类、测量相关的理论。最后梳理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主要概念界定、效能感来源和效能感测量相关的理论。第四章对研究设计进行了简要说明,包括提出假设、建构模型、调查问卷设计和质性访谈设计等。第五章通过描述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F检验和对个别博士生的访谈资料分析,研究了导学关系的基本状况、导学关系的差异特征、博士生科研投入的基本状况、博士生科研投入的差异特征。第六章通过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中介效应分析,分析了导学关系对博士生科研投入影响的特征和机制。本章还通过对南京某大学N科研团队、广州某大学G团队的现象学研究,分析了导学关系中信任的来源、影响因素、变化轨迹和意义。第七章系统分析了导学关系如何影响博士生的科研投入,结合博士生教育过程中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本研究主要结论包括导学关系特征、博士生科研投入特征、导学关系对博士生投入的影响特征三个方面的结论。导学关系呈现五个特征,主要包括:第一,导学关系呈现了结构的差异性特征。在结构上的差异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信任和影响方面的差异。信任包括导师对学生的信任和学生对导师的信任。导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以学生的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为基础的。而学生对导师的信任是以对导师的学术能力特征和品行特征为基础,是受博士生培养制度和管理因素影响极大的信任。在影响维度上,呈现两个特征,一是导师在学术能力和学术威望方面影响的隐蔽性和持久性,二是导师在人际交往特征影响方面的情景性和短暂性。综合量化分析结果和质性研究结果,师生两个群体在判断什么是理想的导学关系的问题上具有一致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差异性。在导师看来,有利于博士生成长、有利于科研项目顺利开展的导学关系是应该首选的师生关系。而博士生理解的理想中的师生关系,则是把师生之间交往的和谐程度放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博士生也把与导师交往的时间成本因素放在了一个相对较为重要的位置上。第二,院校培养因素、团队文化因素对导学关系的信任度、影响度影响显着。而博士生的学术背景因素、工作背景因素对导学关系的信任度和影响度影响不显着。第三,导学关系的整体信任状态较好,导师与博士生之间的“不信任”状态和“非常信任”的极端状态表现不明显。“源于导师的信任”与“源于博士生的信任”在程度上存在差异,前者略低于后者。导学关系的“影响度”整体得分较低,影响主要是来自于导师,影响与导师是否干预博士生有关,非干预性影响得分高于干预性影响。第四,博士生对导师的信任感发生于认同感、承诺、博士生身份认知等因素,博士生对导师的信任受制度因素影响,师生良性互动是博士生对导师产生信任的条件和基础。博士生对导师的信任与否、博士生对导师的信任程度多深、博士生对导师信任的态度是否恒定等问题与现象所反映的是博士生对科学价值的判断与偏好。导师对博士生信任的基石是学生的能力与责任心,团队对科研质量的诉求影响导师对博士生的信任,导师的信任强化博士生的自我科研效能感,导师对博士生的信任受制于外界压力。师生交往和信任变化的过程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的内容包括:独立、自由精神,科学、批判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人文社会关怀精神)与现实发生冲突的过程。第五,导学关系的综合性特征。导学关系通过师生互动、师生之间的角色与关系性质与状态来得以体现。导学关系受院校培养因素、团队文化影响而呈现多样性和差异性。导学关系在时间维度上体现出了易变的特征,主要体现为随时间的变化,师生之间的信任模式和信任程度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信任是导学关系的核心要素,它起源于博士生的科研价值判断和价值倾向。师生之间信任变化是独立、自由精神,科学、批判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人文社会关怀精神等大学精神与社会现实冲突磨合和彼此消融的结果,由此而形成了产生于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个特殊场景下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师生关系,它不同于企业中的师徒关系,也不同于中小学、本科、硕士阶段的师生关系。博士生科研投入呈现四个特征,主要包括:第一,博士生科研投入的分类和排序特征。博士生科研投入分为三类,分别为科研认知投入、科研情感投入、科研行为投入。根据对418位博士生调查统计结果,按均值由大到小降序排列为:科研认知投入、科研情感投入、科研行为投入。标准差由小到大升序排序为:科研认知投入、科研情感投入和科研行为投入,反映了这三类指标的离散情况。第二,博士生科研投入的整体特征。从博士生科研投入的结果来看,博士生发表文章数量和质量偏少,参与横向项目的博士生多于没有参与横向项目的博士生。多数博士生没有独立主持过科研项目。博士生在对科研属性的认识和理解上,主要倾向于认为科研是人生的一段经历,这也是博士生最为普遍的想法,较少博士生把科研作为一项正式工作来看待。而很少有博士生把做科研作为求职和升迁的工具。在对科研状态的认知和理解方面,博士生更倾向于认为科研活动具有学科开放性,较多博士生认为从事科研活动与博士生论文写作没有关系,科研活动仅是为了完成项目,而认为自己所从事的科研项目的功利性质较强。在自己所从事的科研项目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紧密程度上,得分均值相对较低。博士生在对自己所从事的科研项目的性质评价方面,把学科价值、学科方法放在首位,博士生也比较注重科研活动短期目的和科研活动的社会意义,而对科研项目的学术性、科研活动的丰富程度、科研活动的实践性等等关注相对较少。从博士生科研参与的活力度来看,均值为3.04,博士生在搜集资料方面得分较高,而在与学术同行交流方面,则显得活力不够。在对科研投入自评打分方面,博士生自评科研持久性特征得分相对较高,而在对科研奉献特征方面得分次之,在专注特征方面则得分最低。第三,博士生科研投入的差异特征。F检验结果表明,导学关系中的信任因素对于博士生科研投入的各个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信任度越高,则博士生科研情感投入得分越高,相应地,博士生科研认知投入得分也更高。检验结果还表明,信任度越高,博士生科研行为投入越高。F检验结果表明,导学关系的影响度对于博士生科研投入的三个维度得分高低不具有预测作用。第四,博士生所从事的科研活动整体上是在导师指导或管理下的科研活动,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就两个科研团队比较而言,G科研团队的科研活动完成项目的目的性更强一些,科研活动过程涉及到了更多管理的成份,在活动内容上也较多地涉及到了博士生与导师之间、博士生与博士生之间,科研团队与实验单位之间以及实验成果鉴别、应用单位之间的关系。而N团队更强调团队成员个人与导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较少涉及团队成员协作完成科研项目的信息。导学关系对博士生科研投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导学关系与博士生科研投入的相关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导学关系信任度与博士生认知性科研投入呈正相关;导学关系信任度与博士生行为性科研投入呈正相关;导学关系信任度与博士生情感性科研投入呈正相关。第二,导学关系对博士生科研投入的影响机制。博士生自我科研效能感在博士生科研投入与导学关系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博士生自我科研效能感在博士生科研投入与导学关系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其中,直接效应为0.18,间接效应为0.31,总效应为0.49。第三,导学关系对博士生科研投入影响的过程性特征。导学关系影响博士生科研投入的过程,是师生信任生成并产生作用的过程。科研投入过程中的探索的动机、活动的目的、方法的认定、事实的选择、体系的建构、理论的评价等因素都与科研价值和科研倾向有关。这些因素会影响博士生对导师的信任程度。博士生对导师的信任感不断形成的过程,也是博士生认同感、科研承诺、科研身份认知逐渐形成的过程。导学关系要对博士生的科研投入产生影响,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良性的师生互动是博士生对导师产生信任的条件和基础。而非良性师生互动则会成为在博士生和导师之间建立信任的大敌。博士生科研投入的过程,也是博士生与导师不断交往和持续互动的过程,两个过程是同步的、交叉的。故博士生科研投入的过程,也是导师清晰了解博士生的能力和责任心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博士生和导师对科研质量都会有不同程度和不同层次的诉求,而对科研质量的诉求,会因为博士生与导师的差异程度和磨合程度而对师生之间的信任产生不同影响。第四,导学关系对博士生科研投入影响的意义。导学关系影响博士生科研投入的过程,导学关系影响博士生的自我科研效能感进而影响博士生的科研投入的过程。导学关系对博士生自我科研效能感的影响路径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途径特点本身有关,导学关系主要是因师生之间的信任而起作用,师生之间的信任会给博士生带来成功的体验,能让博士生有机会看到导师在科研过程中的成功,让博士生在参与科研活动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有所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让导师有更多的机会通过口头交流的形式来向博士生传递取得学业和科研成功的相关程序信息和策略信息。由于师生之间的信任,博士生也更容易消化和吸收导师所传递的学科信息,增强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和自信。导学关系影响博士生科研投入的过程,也是独立、自由精神,科学、批判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人文社会关怀精神多种精神因素交织的过程,这些因素又与现实形成冲突和矛盾,给博士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带来影响。在逐项分析和综合思考导学关系、博士生科研投入的独立特征和二者的相互关系产生条件、促变因素和诱变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博士生教育当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博士生教育所面临的博士生培养政策上的困局,培养模式上的问题,提出两方面的建议。第一,要充分利用和深度挖掘博士生自我科研效能感的价值,重视博士生效能感信息,从不同途径搜集并利用博士生效能感信息,充分发挥博士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提升博士生传承文化的责任感,增强博士生的文化自信。第二,确保师生在信任中互动,关注博士生多样化科研需求,给予博士生个性化指导,建立立体化师生交流平台,整合博士生的学习与科研资源,完善博士生培养机制,确保师生在信任中互动。分析从博士生招生到博士生培养各个环节中与信任相关的要素。加强招生多元化改革,保证师生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确保师生之间的信任基础。完善制度,确保博士生和导师在学术指导、科研指导、科研合作、成果利益分配等问题上有清晰的界定。有了明确的界定,导师有可靠的依据对博士生的能力和努力程度加以判断,导师也明确了自己在指导博士生过程中必须扮演的角色,必须履行的职责。有了清晰的界定,博士生也对攻读学位过程中应该努力的目标、应该完成的任务有清晰的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信任导师,建立良好的导学关系,本研究建议建立导师公开述职制度。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在逐步加强落实相关制度,对导师的指导实施监督和评估。但导师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存在不足,博士生没有知情权,博士生也缺少机会参与对导师的评价。一旦导师公开述职,导师指导过程中的问题也就透明化,博士生对导师的信任也就演变成了公开的信任、透明的信任,减少了其间的盲目性。基于对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的综合分析结果,建议对博士生的学习、科研实施常态化和制度化的评价,并在这一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淘汰机制。在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一旦导师对博士生的管理和控制行为在严格的制度下实行,师生之间的信任的制度化成分就会增多,理性化程度就会提升,其重心是让导师更好地了解博士生,形成深度信任,建立良好导学关系。为了让导师更好地了解博士生,建议建立博士生定期汇报制度,汇报博士生的学业进展、科研进展。由于不同学科、不同学校存在管理上的差异,建立和实施定期汇报制度时,可以在硬性规定的基础上增加灵活机动的成份。一旦博士生有了定期向导师汇报的责任和义务,师生之间沟通的渠道也就建立起来了,也就不会出现本研究所发现的导师对博士生信任不足的现象。此外,还需要对师生共同发表科研成果、合作开展科研活动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明确。鼓励师生之间公平、高效的合作,利于博士生的成长,也利于更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产生。为了升级师生之间的信任水平,提高导学关系质量,建议完善“双导师制”和“导师组制”。导师在责任明确、易于沟通、默契合作、互为监督的氛围下工作,导师之间有良好信任,也促使师生之间信任水平的提升、信任模式的转变。本研究是在研究生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的形势下做的对导学关系和博士生科研投入的研究。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多种量化数据分析方法,同时,也采用了访谈资料分析和现象学观察和反思等适合于教育学研究的研究方法,发现了导学关系的信任度和影响度特征,认识到了师生交往对形成导学关系基本特征的作用,证实了导学关系中的信任因素在提升博士生的自我科研效能感,改善博士生参与科研活动现状方面所起的作用,探索了通过完善制度、建立机制确保师生互信、改善导学关系、激发博士生自我科研效能感、促使博士生提高科研投入度的机制。由于研究经费和研究时间受限,本研究在量化研究过程中选择样本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随机抽样。在样本量上也仅限于418个有效样本。因而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在推广上具有局限性,只是局部反映了我国博士生教育中导学关系的现状与特征、博士生科研投入的特征和导学关系对博士生科研投入的影响状态。不能完全反映我国博士生教育的真实情况。本研究设计了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对导学关系和博士生科研投入的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量化研究部分和质性研究部分分析的重点都是学校这个场域内发生的师生关系和博士生科研投入行为,分析时,把师生关系从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影响因素中剥离出来,这种分析思路容易发现研究对象所存在的某些特点,但是,师生关系是众多社会关系的一种,师生关系不能完全与社会上其它复杂的关系完全分离开来,师生关系与其它社会关系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存在于学校之外的社会关系如何影响师生关系和博士生科研投入,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在下一步研究中,我们将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手段,积极吸收大数据的分析和统计思想的最新科研成果,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导学关系和博士生科研投入及其相互作用的过程进行模拟,更为真实形象地反映导学关系的结构变化、博士生行为模式的变化、导学关系及博士生科研行为的共变情况。对导学关系和博士生科研投入进行深层次、宽视野的分析,得出更接近于真实和本质的结论,总结博士生教育的问题和规律,为下一步制定研究生教育政策,解决研究生教育中的问题,提供理论与思想依据,提高博士生教育的质量,为中国的腾飞和发展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

许江[5](2017)在《产品设计专业“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划为艺术学下的“产品设计”专业,不再是原有意义上的艺术学与工学共有的“工业设计”专业。探索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科定位、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都显得迫切而重要。通过对国内外产品设计教育现状与模式的考察与调研,尤其侧重对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的产品设计与工业设计专业办学情况的研究与分析,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野中郁次郎等人的“SECI知识创造模型理论”及斯凯莫等人“两种暗默知识”的观点,深入探讨了产品设计专业的知识结构特征,对SECI知识创造模型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产品设计知识的创造模式,是一种由“暗默知识与形式知识之间的社会化相互作用”与“自我超越的知识与形式知识之间的社会化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双知识螺旋创造模式,构建了产品设计知识创造的双螺旋模型理论,为产品设计“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学科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同时对其理论支撑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进行深度的剖析,对产品设计专业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进行了相关的论述。研究指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促进产品设计双螺旋知识的创新与迭代。针对学生知识创造过程中的知识碎片化问题,探讨了“递进型”课程的培养模式,论述了“递进型”课程培养模式与“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提出了产品设计专业“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假设。“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进一步落脚在教学活动设计、课程设计以及教学效果评价模式三个层面予以考察研究;以产品设计综合表达课程、企业竞赛合作课程、产品开发设计工作坊为例,分低阶、中阶、高阶三个层次对产品设计专业“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进行实践验证。作为设计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设计专业的教育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科属性与特征;有益于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对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并形成有效的教学与学习方法同样具有意义。

苗耘[6](2017)在《基于文献的大学排名应用行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198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美国最好大学”排名的发布和2003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发布,排名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从最初为那些即将进入大学的学生提供择校指导,发展到今天被高校、政府、用人单位以及捐赠者等多方主体广泛关注和应用,但也引起了诸多争议。已有研究虽然已经对学生、教师、高校、政府以及用人单位等不同主体在行为过程中“是否应用排名”、“如何应用排名”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对多应用主体的应用行为、原因/目的、应用产生的影响以及应用过程中排名所体现价值的系统性、综合性研究较少。为全面了解各主体应用大学排名的行为、原因/目的、产生的影响等现状,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分类分析,本研究选择对1994-2014年间发表的130篇学术性文献进行质性的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大学排名被考生和家长、高校、政府和拨款机构以及其他应用主体等广泛应用于学生的择校,高校的内部管理、公共关系、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政府的高等教育改革、经费分配,用人单位的毕业生招聘等17个类别的50种具体应用行为中。各主体应用大学排名的原因/目的可分为主体应用的目的和排名本身的原因二个类别10种具体原因/目的。从应用主体来看,提升高校名次、高校竞争资源、提升机构或个人的声誉和地位、获取高等教育信息和数据、改善高等教育质量是各主体应用大学排名的主要目的。从排名本身来看,排名指标的导向性、广泛的影响力、简单易获取的特征、能够提供高等教育相关数据、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是排名本身所具有的能够满足应用主体需求的内在特征。各主体应用排名产生的影响可以分为消极影响、积极影响和有争议的影响等三个类别10种具体影响。其中,排名应用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高校内部管理的挑战、高校根本任务和初始教育目标的偏离,以及教学和科研发展的不平衡等方面。排名应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高校外部关系的改善、以及排名方法的改善等方面。排名应用有争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招生与择校、学生的学习经历以及高校排名名次的影响等方面。在上述样本文献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还依据哲学价值理论,结合媒体报道、政策报告等其他类型的文献,对50种具体应用行为的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估和案例分析,将其分为合理应用为主、合理应用与滥用并存、滥用为主和误用为主等多种价值类型。结果显示,不管是从不同价值类型的应用行为的数量本身来看、还是考虑在样本文献中的重要程度后不同价值类型行为的比例,合理应用为主的行为所占的比例均最高,说明大学排名在各主体的应用行为中所发挥的价值总体上是较为积极的。但仍有部分应用主体或将大学排名错误地当做追求目标,或放大大学排名的信息工具价值,对大学排名进行误用和滥用。

张赫[7](2016)在《校友调查和校友捐赠的国际比较研究 ——基于“大学—校友”共同体》文中研究说明校友是大学教育的产品,也是大学不可或缺的资源,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表明校友对大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我国目前大学校友工作遭遇了不少困难,一方面,校友事务繁杂、结构主线不清晰、工作人手缺乏,亟待学校投入更多资源;另一方面,从大学来看,校友工作起色不大,对大学贡献不显着,又不可能投入更多的资源。若从这个二元矛盾中突围,须跳出现有的校友工作的思路和框架,重新梳理大学与校友的关系,根据大学与校友关系的本质明确工作重点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助力大学发展。在“大学-校友”共同体中,“传播真理、培育人才”是大学永恒的根本使命,是不同时代大学凝聚校友这一群松散自由人的力量源泉;大学只有先对校友付出,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服务,才能期待校友在成功后的回馈。面对校友可能提供的多元且分散的资源,大学不可能全部开发利用,否则更加剧了大学校友工作弥散、混乱的局面,本文从“校友能普遍为大学提供的”、“需由大学校友会去主导开发的”、“能有效推动大学发展的”三个标准对校友所能提供的资源进行筛选,并归结为两类:(1)通过校友调查搜集的校友信息反馈,成为大学未来改进的依据(2)实施专业的校友捐赠活动,获取大学当下发展所需的资金。针对校友信息反馈的获取,论文比较了英国、西班牙、荷兰、德国和美国五个国家自上世纪开始的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校友调查的发展脉络和方向,探究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1)校友调查能有效评估大学质量,但不能单独成为行政决策的依据;(2)校友调查应在大学层面展开并落实于实践的改进才是有效的;(3)掌握校友信息并承担与校友日常联络工作的校友会应参与校友调查,有助于调查结果的反馈及灵活、多元的调查的开展。针对校友的财、物资源的获取,本文以大学捐赠中研究和行动开展最早、发展最为成熟、效果最为显着的美国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剥离美国大学捐赠的文化、社会、法律以及教育历史发展的影响之后,深入分析美国校友捐赠特征研究结果,研究得到适合于引借到中国大学校友捐赠中的外在影响因素与内在心理动机。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可迁移至我国校友工作的10个实施维度的模型:(1)培育未来校友的捐赠习惯;(2)汇聚校友资源提升培养质量;(3)改进宣传提升大学形象;(4)优化校友会组织和管理;(5)建设校友完善数据库;(6)校友数据分类管理;(7)建立各类校友共同体;(8)开展多元的校友服务;(9)捐赠后的联络与服务;(10)设计有吸引力的捐赠项目。并结合文献研究和一系列大学成功募捐的案例明确每一个维度的策略和具体方法。最后,论文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在校友调查、校友捐赠以及校友会工作方面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结合校友调查及捐赠的比较研究的结论,运用信息化手段设计大学与校友的互动平台,探索我国校友工作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庞沫迪[8](2015)在《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在尊重本国的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全球化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种应对措施。它要求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具体多样的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为载体,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以及他们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以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本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进而达到促进本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实现人类相互理解与尊重的目的。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逐渐增强,世界各国开始注重与提升各自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将其作为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砝码和国家教育政策的优先考虑事项。芬兰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自上个世纪末起,芬兰就颁布多个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政策,设置专门的实施机构和保障体系,如今已取得了显着的成绩。本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具体而言,本研究从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背景出发,深入考察分析其制定的核心战略内容及在实践中的运行和实施成效,继而分析其实施的价值趋向、取得的经验以及仍然存在的不足,最后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背景。该部分基于芬兰发展的历史以及国内外形势予以详尽分析。欧洲一体化价值的取向、博洛尼亚进程对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芬兰自身发展的市场化需求以及芬兰政府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视,为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第二部详细描述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施过程。该部分主要阐释了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实施的保障体系以及实施的多元举措。分别对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进行了分析,以及如何建立保障体系以保证有效的实施,实施的多元举措则通过多种实施的方式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进一步分析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取得的成效。该部分主要论述了芬兰高等教育实施取得的积极影响。芬兰高校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创造了多样性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形式、增加了目标群体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流动量以及建立了多元化的国际化交流合作伙伴,并通过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高等教育改革进一步分析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所取得的具体成效。第四部分重在对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评价。该部分通过价值取向、发展中取得的经验以及依然存在的不足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价值取向分为内部和外部价值取向两个方面;经验通过观念、实施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不足中分析了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现存的问题。第五部分得出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的启示。在综合分析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背景、战略内容、具体实施、价值取向、取得的经验及现存的不足的基础上,该部分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这些建议主要包括:培养高校的国际化观念、改革高等教育的学位和学分制度、重视留学生教育、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

蒋惠玲[9](2015)在《美国一流私立研究型大学内部治理研究》文中认为大学治理是“大学内外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重大事务决策的结构与过程”。它至少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大学外部治理-大学外部诸多因素与大学互动从而实现对大学整体的治理;大学内部治理--大学内部不断应对变化着的环境因素和资源约束、诸多利益相关者和其他治理主体对自身的治理。大学的内部治理包括两个向度:大学为应对外部环境中波动性的变化,减少其对大学组织的冲击,运用各种策略手段进行的治理,对于那些不可逆转的持续性变化,大学发展出新的经常性的治理安排来应对,这些治理安排包括对外的某种持续性战略,如与利益相关者互动的关系、汲取资源的方式、应对环境变化的一般性策略等;另一方面大学也进行内部关系的调整,如人事安排、组织架构、规章制度、权力配置等。上述两个治理向度说明:大学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其内部治理的调整既可能是自组织的需要,也可能源于更大的外部系统所致。美国一流私立(非营利)研究型大学内部的共治体系主要由顶层的董事会组织、大学内部领导组织、教师合议组织构成。各校董事会通过自组织,吸纳有特质的董事、架构董事会及下属委员会、服从制度环境的规范,确保董事履行基本法定义务。经董事会慎重选任的大学校长是大学首席行政官,为大学教育与行政领导,主管大学所有事务,负责实现大学的办学安全与效益。校长引领的领导团队体现出科层性的特点,团队结构体现出学术与行政的相互渗透性。教师共治组织主要关注与学术研究、教师、学术规训相关的制度与规范。尽管各校教师共治组织功能不同,存在模式不同,分布的层级也不同,但它是教师与行政人员沟通、完善校内制度的重要机构。通过内部治理使得组织在市场机制主导的体制中顽强生存并实现卓越,大学首先需要实现的,是获取办学最需要的经费与人才。各私立大学办学资产充裕,年办学收入来源多样,财务状况稳定。管理专业化成为各校获取办学经费与学校资产的重要保障,大学内部学术力量与专业力量成为各校获取经费资源的重要力量,联邦税法成为私立大学获取捐助最有利的外部条件。大学通过搜寻获得新教师,通过建议与指导、提供学术研究所需时间、提供教学与研究所需资源3个途径支持教师的学术工作,通过明确的职级评审制度推动教师发展,通过教师生活质量调研等多种途径留任教师、稳定教师队伍。大学的巨额经费有利于加强学校的“造血”功能,也有利于学校获取办学所需土地、建筑、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大学通过治理教师,提升学术力量。卓越的教师质量、专业质量、学院质量使得大学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强大的经济实力、丰富的学术资源有助于大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质生源。大学使命将校内具有不同态度、价值观和期望值的不同质性的群体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功能更完善的、以学术为核心特质的大系统,共同体成员基于使命,通过对话确定战略目标,推动大学发展。作为规范之下的行为者,大学的制度体系-微观的影响行动者行为选择的操作规则,用于影响操作规则的制度规范,用于设计制度规范的道德准则-规范着不同质性的群体。大学服从制度体系的行为有利于其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联接大学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董事会、以校长为首的行政团队、拥有学术权力的教师群体,以上三个权力主体构成个体大学系统内部共治组织的分系统,他们拥有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在两个向度上发挥作用、改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善行政力量的主要方式是以严格的等级制为依托,尽管大学也会从校外系统中寻求人才,但是通过自上而下的任命方式授予组织中的个体法定的权力、委托-定的职责,是这一权力向度改善行政力量的主要模式。学术性行政领导因其扎根于学科的身份,与构成教师共治组织的个体在学系这一基层汇聚,学系演绎的学术治理机制,自下而上改变着个体大学的学术力量。这两种力量在大学提升办学能力中发挥重要角色,大学仰仗这两种力量获取经费与资产、构建师资力量、获取优质生源、规范办学行为,使得大学有更大的能力向社会输送可以引领新生代的人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通过前沿研究向社会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与我国普通民办高校不同的是,发端于殖民地学院的美国私立大学群体,自办学开始,就有明确的办学目的-培养信仰虔诚的牧师、治事练达的政府及公共事务管理人员、学术渊博的从事知识研究与探索的人才,确保殖民地学院成为“学习的场所”一直是自我延续的董事会的职责,在竞争中求生存的历练则造就了私立学院顽强的生命力。我国普通民办高校在公立高校一统天下的环境中问世,缺乏历史继承的普通民办高校带给学术界令人不安的事实是,它实际上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投资领域。普通民办高校群体若要实现与公办高校共同发展的境界,应该拥有至少可与一流公立大学匹敌的民办大学。对于希望突破自我、以成为大学为办学目标的普通民办高校而言,其办学者和治校者需要有明确的大学理念、办学理念和治校理念,应理性对待大学自治,整合校内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以多样化、民主化和国际化的视角办学。

陆挺[10](2014)在《追求诗意的人生境界—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当下市场经济带来的人心浮躁、物质欲求膨胀带来的失衡环境,引发大学生人格缺失、创造力匮乏、心理失衡等诸方面问题。这些似乎均与今天大学重以艺术教育为核心内容的人文教育的缺失有关。教育的本质在于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全面的人,即通过文化来实现人文化成,由此决定大学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本,实现人自身的全面成长。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如何坚守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如何接续中华优秀的教育传统?可谓任重而道远。近年,国家乃至全国各大学已经开始重视包含艺术教育在内的人文教育特别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但是,以为艺术教育仅是技巧的教育,并未突出艺术教育的人文内涵的弊端尚未得到明显改观。特别是面对非艺术专业学生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尚缺乏统一的规划领导,缺乏自上而下的设计,缺乏“受尊重性”乃至被边缘化,未能形成制度化的规范运作模式。而在研究领域,处于专业教育和师范艺术教育之间的大学非艺术专业的普通艺术教育长期少有人进行专题研究,研究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博士论文目前尚处于空白。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经验的调查和总结,结合自身从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多年的实践体验,从大学教育、艺术教育的本质、特点与高等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出发,提出回归大学教育文化本质的根本命题,试图重构中国大学以全人教育为目标的艺术教育理念框架与实践机制,将最终落脚点定位在帮助学生追寻诗意的人生境界。研究理路是:以教育实践调查与基础理论研究为基石,以“自下而上”的实证研究与“自上而下”的理论思考结合,进行理论观照下的现实研究,采用案例研究、访谈观察、文献搜集、比较分析以及调查统计等多种方法,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并且探究制度策略建构,从而为中国大学特别是以理工科大学为背景的综合大学推进以全人教育为目标的艺术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与可操作性经验。研究结论认为,大学教育应回归中华文化传统,学习西方经验,坚持中国气派,办出大学特色,使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完善人生,追寻诗意的人生境界,完成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历史使命,使伟大中国在激烈的文化冲突中得以“安身立命”。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在大量翔实的调查研究资料和自身工作实践体验的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始终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提出的问题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重建和新建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思路适合中国大学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二、赫尔辛基大学理学院入学考试数学试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赫尔辛基大学理学院入学考试数学试题(论文提纲范文)

(1)谢义炳与中国近现代气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三)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谢义炳教育思想的萌芽
    第一节 拥有教育传承的家庭背景
        一、谢义炳家庭背景的介绍
        二、谢义炳家庭背景的影响
    第二节 经历民国期间的教学变革
        一、民国前期混乱的基础教育
        二、民国晚期有序的基础教育
        三、民国时期教育变革的影响
第二章 谢义炳气象研究方向的调整
    第一节 国内高校学习期间的气象研究方向
        一、清华及西南联大的气象教育
        二、浙江大学的气象教育
        三、国内气象教育对谢义炳的影响
    第二节 国外高校留学期间的气象研究方向
        一、芝加哥大学的气象学派
        二、芝加哥大学的气象教育
        三、国外气象教育对谢义炳的影响
第三章 谢义炳的气象工作经历
    第一节 谢义炳改组气象专业
        一、气象专业改组的原因
        二、气象专业改组的经过
        三、气象专业改组前后对比
        四、气象专业改组体现的科学精神
    第二节 谢义炳论证三峡工程
        一、三峡工程的建设背景
        二、三峡工程的论证依据
        三、三峡问题的处理体现的科学精神
    第三节 谢义炳参与暴雨研究
        一、谢义炳与暴雨研究的起因
        二、75.8北方暴雨研究经过
        三、北方暴雨研究体现的科学精神
第四章 谢义炳对气象高等教育的影响
    第一节 气象高等教育的学科优化
        一、学科优化的起因
        二、学科优化的过程
        三、学科优化的影响
    第二节 气象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
        一、气象人才培养的迫切性
        二、气象人才培养的方式
        三、气象人才培养的成果
    第三节 气象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
        一、气象教育要立足前沿
        二、气象事业要赶超国际
        三、气象研究要坚持独立自主
结论
参考文献
    (一)论文
    (二)着作
    (三)其他资料
附录
    附录一 北京大学气象专业1953-1956年毕业生名单[]
    附录二 北京大学气象专业1952-1993年招生人数
    附录三 谢庄、刘式达采访稿
硕士学位攻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中芬小学教师教育比较研究 ——以赫尔辛基大学教育学院与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由
    2.选题意义
    3.相关概念界定
    4.研究现状综述
    5.研究方法
    6.内容及创新点、难点
第1章 中芬小学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1.1 芬兰小学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1.1.1 20世纪70年代教育改革之前的芬兰小学教师教育
        1.1.2 综合学校改革之后的芬兰小学教师教育
        1.1.3 博洛尼亚进程中的芬兰小学教师教育
    1.2 中国小学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
        1.2.1 中师学历的小学教师教育
        1.2.2 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教育
        1.2.3 本硕学历的小学教师教育
第2章 中芬小学教师教育的现状
    2.1 芬兰小学教师教育的现状
        2.1.1 培养目标
        2.1.2 培养机构
        2.1.3 培养模式
        2.1.4 招生制度
        2.1.5 课程设置
        2.1.6 学位授予与教师资格
        2.1.7 监督与管理
    2.2 中国小学教师教育的现状
        2.2.1 培养目标
        2.2.2 培养机构
        2.2.3 培养模式
        2.2.4 招生制度
        2.2.5 课程设置
        2.2.6 学位授予与教师资格
        2.2.7 监督与管理
第3章 中芬小学教师教育的案例比较
    3.1 赫尔辛基大学教育学院
        3.1.1 培养目标:研究型
        3.1.2 招生制度:综合考核,高淘汰
        3.1.3 课程设置:重视教育类课程
        3.1.4 教学实习: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3.1.5 毕业与就业:就业率高
    3.2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3.2.1 培养目标:知识型
        3.2.2 招生制度:考核单一
        3.2.3 课程设置:重视学科课程
        3.2.4 教学实习:时间短而集中
        3.2.5 毕业与就业:就业率一般
    3.3 两所学校小学教师教育的比较
        3.3.1 培养目标的比较
        3.3.2 招生制度的比较
        3.3.3 课程设置的比较
        3.3.4 教学实习的比较
        3.3.5 毕业与就业的比较
第4章 芬兰小学教师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4.1 芬兰小学教师教育取得成功的原因探析
        4.1.1 理论支撑
        4.1.2 外部支撑
    4.2 芬兰小学教师教育的启示
        4.2.1 各方通力合作,提升师范生的研究能力
        4.2.2 严格制定师范生的入学标准,增加面试与心理测试
        4.2.3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科学规划课程
        4.2.4 合理安排实习时间,改进实习内容
        4.2.5 严格小学教师学历,积极培养全科教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1.7 技术路线
2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概述
    2.1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演进
    2.2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特点
    2.3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对环境设计专业教育发展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现状调查
    3.1 我国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招生情况分析
    3.2 国内外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案例分析
    3.3 环境设计专业教育问卷调查
    3.4 本章小结
4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4.1 招考形式的固化
    4.2 培养模式缺乏创新
    4.3 教学软硬件设施不够完备
    4.4 专业师资队伍结构有待完善
    4.5 教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4.6 教学评价体系不够规范
    4.7 本章小结
5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教育改革
    5.1 招考形式“灵活化”改革
    5.2 课程体系“多元化”设置
    5.3 教学方式“创新化”实践
    5.4 培养模式“复合化”建设
    5.5 教师梯队“合理化”构建
    5.6 教学管理“系统化”应用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局限性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导学关系对博士生科研投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热点问题引发思考
        二、对博士生与导师群体开展研究具有潜在价值
        三、博士生科研行为涉及多个极具研究价值的问题
        四、社会转型和发展为开展研究带来契机
        五、个人兴趣推动本研究
    第二节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一) 梳理了中外博士生教育的相关文献
        (二) 研制了适合于调查博士生科研实情的工具
        (三) 分析、回答了提高博士生教育质量的几个焦点问题
        二、实践意义
        (一) 有助于博士生教育质量调查的舆情功能
        (二) 有益于高校教育管理政策调整的智库功能
        (三) 有助于博士生成长的导向功能
        (四) 可呈现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的预测功能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一、核心问题
        二、子问题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 导学关系
        (二) 博士生科研投入
        (三) 影响
        (四) 信任
        (五) 博士生自我科研效能感
    第四节 研究方法设计
        一、认识论与方法论层面的研究设计
        二、操作层面的研究设计
        (一) 研究技术路线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原则与研究伦理
        (四) 本研究论文框架设计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博士生科研投入的相关研究
        一、文献概述
        (一) 科研投入的内涵
        (二) 科研投入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三) 作为结果变量的科研投入研究
        (四) 作为前因变量的科研投入研究
        (五) 科研投入研究的主要问题与主题
        二、特征评析
    第二节 关于博士生导学关系的相关研究
        一、文献概述
        (一) 相关文献对师生关系的外延和内涵的讨论
        (二) 对不同环境下的“师生关系”的分析与测量
        (三) 对师生关系的影响的分析与测量
        二、特征评析
    第三节 关于“导学关系与科研投入关系”的相关研究
        一、文献概述
        二、特征评析
    第四节 文献研究总结与评论
        一、文献研究发现
        (一) 研究思想演变的基本脉络
        (二) 研究方法的整体特征
        (三) 研究的主题特征
        二、对本研究的启示
        (一) 提出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二) 选择独特有效的研究视角
        (三) 形成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思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人际环形模型理论
        一、人际环形模型的基本特征
        二、人际环形模型与同类模型的特征比较
        三、人际环形模型的应用
        四、人际环形模型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 信任理论
        一、信任的定义、作用与影响
        二、信任的分类
        三、测量信任
        四、信任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节 自我效能感理论
        一、自我效能感内涵
        二、自我效能感的产生机制
        三、一般性效能感和特殊效能感
        四、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建构模型、提出研究假设
        一、建构模型
        二、研究假设
    第二节 量化分析设计
        一、问卷结构设计与内容选择
        (一) 国内外现有问卷存在的问题
        (二) 博士生科研投入问卷内容与维度设计
        二、问卷调查程序设计
        (一) 变量设置
        (二) 变量使用的排除性说明
        (三) 测量工具
        (四) 对导学关系的测量操作设计
        (五) 对博士生科研投入的测量操作
        三、预测问卷信效度检验
        (一) 预测问卷的效度
        (二) 预测卷信度检验分析
        四、正式问卷施测
        五、对问卷中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第三节 质性分析设计
        一、质性分析的目的
        二、质性分析的方法
        三、访谈问题提纲与问题设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导学关系与博士生科研投入现状分析
    第一节 导学关系的现状分析
        一、导学关系基本状况分析
        二、导学关系差异分析
        (一) 婚姻状态差异分析
        (二) 性别差异分析
        (三) 年龄差异分析
        (四) 发文数量差异分析
        (五) 主持科研项目状况差异分析
        (六) 学位性质差异分析
        (七) 跨学科性质差异分析
        (八) 参与科研项目状况差异分析
        (九) 工作经历差异分析
        (十) 年级差异分析
        (十一) 学科文化性质差异分析
        (十二) 招生入学性质差异分析
        (十三) 学习背景差异分析
        (十四) 工作背景差异分析
        三、本节分析结果小结
    第二节 博士生科研投入现状分析
        一、博士生科研投入基本状况分析
        二、博士生科研投入差异分析
        (一) 信任度差异分析
        (二) 影响度差异分析
        三、本节分析结果小结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导学关系对博士生科研投入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导学关系对博士生科研投入影响的回归分析
        一、线性关系假设检验
        二、多重共线性问题检验
        三、回归结果
    第二节 博士生科研效能感的中介效应分析
    第三节 导学关系中的信任分析——现象学的视角
        一、问题
        二、情境
        (一) 广州某高校科研团队
        (二) 南京某高校科研团队
        三、基本操作、效度及研究伦理
        四、方法论基础
        五、信任来源与影响因素——基于N科研团队的分析
        (一) 认同感唤起博士生对导师的信任
        (二) 承诺激发博士生对导师的信任
        (三) 身份认知诱生博士生对导师的信任
        (四) 培养制度因素左右博士生对导师的信任
        (五) 师生良性互动是博士生对导师产生信任的条件和基础
        (六) 反思:信任的来源、本质与功能
        六、信任变化轨迹及意义发现—基于对G科研团队的分析
        (一) 学生的能力与责任心是导师对博士生产生信任的基石
        (二) 导师对博士生的信任受制于对科研质量诉求的差异性
        (三) 导师的信任强化博士生的自我科研效能感
        (四) 导师对博士生的信任受制于外界的压力
        (五) 反思:信任的变化、意义和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导学关系的现状与特征
        二、博士生科研投入的现状与特征
        三、导学关系对博士生科研投入的影响
        (一) 量化分析对假设的验证情况
        (二) “影响”的机制
        (三) “影响”的过程
        (四) “影响”的意义
    第二节 建议
        一、充分利用和深度挖掘博士生自我科研效能感的价值
        (一) 重视博士生效能感信息
        (二) 从不同途径搜集并利用博士生效能感信息
        (三) 充分发挥博士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
        (四) 提升博士生的传承文化的责任感
        (五) 增强博士生的文化自信
        二、确保师生在信任中互动
        (一) 呼唤研究生教育的灵魂复苏
        (二) 关注博士生多样化科研需求
        (三) 给予博士生个性化指导
        (四) 建立立体化师生交流平台,整合博士生的学习与科研资源
        (五) 完善博士生培养机制,确保师生在信任中互动
    第三节 本研究贡献、局限与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博士生科研活动参与影响因素调查
附录2 博士生导师访谈提纲
附录3 博士生访谈提纲
致谢

(5)产品设计专业“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理论基础
        1.3.1 研究对象及涉及的相关术语界定
        1.3.2 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
        1.4.2 国外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综述
        1.4.3 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启示
    1.5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产品设计专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2.1 国内产品设计专业教育现状调查
        2.1.1 国内产品设计专业教育的现状概述
        2.1.2 中国(大陆)本科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教育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2.1.3 中国(大陆)本科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教育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2.2 国外产品设计专业教育举例——以美、德、日等发达国家为例
        2.2.1 国外产品设计专业的办学现状概述
        2.2.2 美国产品设计专业的教育概况
        2.2.3 德国产品设计专业的办学理路
        2.2.4 日本产品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
    2.3 国内外产品设计专业教育现状解析
        2.3.1 国内产品设计教育取得的成绩
        2.3.2 国内产品设计教育的不足
        2.3.3 发达国家产品设计专业教育的特色与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品设计专业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相关理论溯源
    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3.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特征
        3.1.3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3.2 产品设计专业知识的创造模式
        3.2.1 SECI模型的基本构成
        3.2.2 产品设计专业的知识结构
        3.2.3 产品设计中的暗默知识与形式知识
        3.2.4 产品设计中的两类暗默知识
        3.2.5 自我超越的知识创造过程
    3.3 产品设计专业知识创造的过程
        3.3.1 产品设计知识转换的双SECI模式
        3.3.2 产品设计知识创造的促进条件
        3.3.3 产品设计知识创造过程的五个阶段
        3.3.4 对SECI模型的扩展:双螺旋知识创造模型的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品设计专业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4.1 “项目驱动式(PBL)”教学模式理论体系
        4.1.1 “项目驱动式(PBL)”教学模式的概念
        4.1.2 “项目驱动式(PBL)”教学模式的内容
        4.1.3 “项目驱动式(PBL)”教学模式的特征
        4.1.4 “项目驱动式(PBL)”教学模式的价值
    4.2 产品设计专业教育引入 “项目驱动式(PBL)”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4.2.1 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科特色
        4.2.2 产品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精 “艺”良 “工”,行知并重
        4.2.3 产品设计专业实践对 “项目驱动式(PBL)”教学的呼唤
    4.3 日本多摩美术大学 “项目驱动式(PBL)”教学模式运用举例
        4.3.1 “项目驱动式(PBL)”教学模式的设定
        4.3.2 教学模式对应的课程系统
        4.3.3 教学成果及启示
    4.4 “递进型”课程培养模式与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4.4.1 “递进型”课程的培养模式
        4.4.2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品设计专业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构建之教学活动设计
    5.1 “递进项目驱动式”模式下的教学目标分析
        5.1.1 造型与工程相贯通的设计综合表达能力
        5.1.2 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的设计思维能力
        5.1.3 以创新为核心的设计精神
    5.2 “递进项目驱动式”模式下教学内容分析
        5.2.1 新型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以知识创新为导向(KCO)
        5.2.2 民间设计教育的兴起与高校 “开门办学”的新机遇
        5.2.3 虚实项目的有机结合
    5.3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下的师生角色
        5.3.1 “三模块”培养模式下的产品设计专业师资配置探讨
        5.3.2 从 “知识传递”到 “学习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
        5.3.3 从 “被动学习”到 “主动创造”——学生知识获取策略的转变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产品设计专业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构建之课程设计
    6.1 产品设计专业的课程模块
        6.1.1 国内主流设计院校产品设计专业的课程模块
        6.1.2 “三模块”课程设计的优势与不足
        6.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课程设计
    6.2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设计目标
        6.2.1 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6.2.2 培育学生团队意识及协作能力
        6.2.3 激发学生自我知识螺旋的更新迭代
    6.3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内容建设
        6.3.1 建设自组织学习团队
        6.3.2 创建知识共享平台
        6.3.3 项目驱动式学习的引入:在实践中学习与创造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产品设计专业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构建之教学评价模式
    7.1 产品设计专业教学评价模式的重构
        7.1.1 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
        7.1.2 从单一性走向多样性
        7.1.3 从终结性评价走向形成性评价
        7.1.4 从量评走向质评
    7.2 产品设计专业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评价内容
        7.2.1 以个体产品设计专业知识创新过程为评价的核心
        7.2.2 以 “艺工结合”与课程衔接效度为评价的基础
        7.2.3 以实践教学成效为课程验收标准
    7.3 产品设计专业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评价方法
        7.3.1 直接评价
        7.3.2 间接评价
        7.3.3 互动式评价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产品设计专业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实践
    8.1 产品设计专业初阶课程教学实践——以 “产品设计综合表达”为例
        8.1.1 产品设计综合表达相关概念与课程内容的界定
        8.1.2 产品设计综合表达教学内容规划与展开
        8.1.3 产品设计综合表达课程教学方式探索
    8.2 产品设计专业中阶课程教学实践——以某企业设计竞赛合作课程为例
        8.2.1 企业竞赛合作课程情况概述
        8.2.2 企业竞赛合作课程教学实施与展开
        8.2.3 企业竞赛合作课程教学方式探索
    8.3 产品设计专业高阶课程教学实践——以 “产品开发设计”工作坊为例
        8.3.1 产品开发设计工作坊课程概述
        8.3.2 工作坊教学实施与展开
        8.3.3 工作坊课程教学方式探索
    8.4 本章小结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中国(大陆)本科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教育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附录 2: 中国(大陆)本科工业设计(产品设计)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 3: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基于文献的大学排名应用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国家性排名的出现
        1.1.2 大学排名的国际化
        1.1.3 大学排名产生的争议和影响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大学排名
        1.2.2 应用与价值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关于各主体应用大学排名的行为及其分类的研究
        1.3.2 关于各主体应用大学排名的原因/目的及其分类的研究
        1.3.3 关于各主体应用大学排名产生的影响及其分类的研究
        1.3.4 关于各主体应用大学排名的价值评估的研究
        1.3.5 文献述评
    1.4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意义
    1.5 论文主要章节安排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路线与方法
        2.1.1 研究路线
        2.1.2 研究方法
    2.2 数据的来源与收集
        2.2.1 内容分析数据的来源与收集
        2.2.2 问卷调查数据的来源与收集
    2.3 样本文献内容的筛选与编码
        2.3.1 内容分析材料的筛选
        2.3.2 编码框架的确定
        2.3.3 正式编码与验证
    2.4 有关样本文献中应用行为分类及其重要程度的分析方法
        2.4.1 应用行为分类
        2.4.2 重要程度赋权
第3章 各主体应用大学排名的行为及其分类
    3.1 考生和家长应用大学排名的行为
        3.1.1 考生和家长的视角
        3.1.2 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视角
        3.1.3 排名名次与招生结果之间相关性分析的视角
    3.2 高校应用大学排名的行为
        3.2.1 内部管理(不含招生以及学费和奖学金政策)
        3.2.2 招生以及学费和奖学金政策
        3.2.3 公共关系(不含与排名机构的关系)
        3.2.4 与排名机构的关系
        3.2.5 战略规划
        3.2.6 人才培养
        3.2.7 科学研究
    3.3 政府和拨款机构应用大学排名的行为
        3.3.1 重点建设与重大改革
        3.3.2 质量保障与评价
        3.3.3 拨款和经费分配
        3.3.4 留学与移民政策
        3.3.5 政党间的政治博弈
    3.4 其他主体应用大学排名的行为
        3.4.1 企业
        3.4.2 校友和捐赠者
        3.4.3 高等教育相关组织
        3.4.4 公众和媒体
    3.5 结果与讨论
第4章 各主体应用大学排名的原因/目的及其分类
    4.1 从应用主体看排名被应用的目的
        4.1.1 提升高校名次
        4.1.2 高校竞争资源
        4.1.3 提升声誉或地位
        4.1.4 获取信息和数据
        4.1.5 提高和改善高等教育质量
    4.2 从排名本身看排名被应用的原因
        4.2.1 排名指标的导向性
        4.2.2 排名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
        4.2.3 排名填补信息空白
        4.2.4 排名简单易获取
        4.2.5 排名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4.3 从应用主体和排名本身看排名被批评和抵制的原因/目的
        4.3.1 从应用主体看排名被批评和抵制的目的
        4.3.2 从排名本身看排名被批评和抵制的原因
    4.4 结果与讨论
第5章 各主体应用大学排名产生的影响及其分类
    5.1 消极影响
        5.1.1 高校内部管理的挑战
        5.1.2 高校根本任务和价值的偏离
        5.1.3 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不平衡
    5.2 积极影响
        5.2.1 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5.2.2 高校外部关系的改善
        5.2.3 排名方法的完善
    5.3 有争议的影响
        5.3.1 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
        5.3.2 对招生与择校的影响
        5.3.3 对学生学习经历的影响
        5.3.4 对高校排名名次的影响
    5.4 结果与讨论
第6章 对各主体应用大学排名行为的价值评估及其案例分析
    6.1 对大学排名应用行为的价值评估
        6.1.1 对大学排名应用行为的价值评估标准
        6.1.2 对大学排名应用行为的价值评估结果
        6.1.3 对价值评估结果的深度分析
    6.2 不同价值类型应用行为的案例分析
        6.2.1 合理应用为主行为的案例分析
        6.2.2 误用和滥用为主行为的案例分析
        6.2.3 非直接应用行为的案例分析
    6.3 关于应用主体合理应用大学排名的讨论
第7章 对大学排名应用的反思——排名的视角
    7.1 排名机构对大学排名的预期应用与实际应用的比较
        7.1.1 超出排名机构预期的应用行为
        7.1.2 基本符合排名机构预期的应用行为
        7.1.3 USNWR排名的预期应用与实际应用的案例比较
    7.2 对完善和改进大学排名方法的反思——欧洲多维排名的案例
        7.2.1 大学排名的局限性及其发展趋势
        7.2.2 排名的目的与设计理念
        7.2.3 排名的指标体系
        7.2.4 排名的数据获取方式及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7.2.5 排名的结果展示与预期应用
    7.3 对大学排名机构和相关国际组织的建议
        7.3.1 对排名机构的建议
        7.3.2 对排名国际组织的建议
第8章 结束语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与局限性
        8.2.1 创新点
        8.2.2 局限性
    8.3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排名机构对大学排名预期应用的调查问卷
缩略语清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7)校友调查和校友捐赠的国际比较研究 ——基于“大学—校友”共同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校友是影响大学排名的重要因素
        二、校友调查是大学改进的重要依据
        三、校友捐赠是大学经费的重要来源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历史及现状分析
        二、国内研究历史及现状分析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论文的主要创新
    第六节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欧洲校友调查的发展
    第一节 英国开展的校友调查
        一、英国校友调查的三种类型
        二、英国校友调查结果的使用
        三、英国校友调查中存在局限
    第二节 西班牙开展的校友调查
        一、西班牙校友调查总体概况
        二、校友调查问卷的搜集方式
        三、校友调查内容及结果应用
        四、校友调查的相关实践案例
    第三节 荷兰开展的校友调查
        一、对综合能力评价所面临的困境
        二、高等教育毕业生综合能力评估模型开发
        三、校友调查的开展及对结果的讨论和使用
    第四节 德国开展的校友调查
        一、校友调查研究促进课程改革
        二、校友调查及研究结果的启示
        三、专业机构主导的校友调查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校友调查的演变
    第一节 推动美国校友调查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美国校友调查的三种传统方法
        一、校友成就调查
        二、参与度和综合能力调查
        三、校友捐赠调查
    第三节 美国各州对校友调查的主导和实施
    第四节 俄亥俄大学校友调查结果应用于高校决策案例
        一、校友调查的设计与执行
        二、对校友调查结果的研究
        三、结果在大学层面的应用
    第五节 IUPUIS利用校友调查制订本科生学习要求的案例
        一、校友调查问卷的开发过程
        二、校友调查的实施与改进
        三、校友调查明确责任并促进发展
    第六节 大学质量指标:校友调查问责向本科生捐赠率转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校友调查的信息资源利用比较研究
    第一节 欧洲校友调查的启示
        一、来自英国的启示
        二、来自西班牙的启示
        三、来自荷兰的启示
        四、来自德国的启示
    第二节 美国校友调查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影响美国大学校友捐赠的因素研究
    第一节 影响校友捐赠的外显因素
        一、影响因素1:成就校友成功的学校生涯
        二、影响因素2:大学在校友心目中的形象
        三、影响因素3:校友个人的基本情况的影响
    第二节 影响校友捐赠的内在动机
        一、利他主义的捐赠动机
        二、理性主义的捐赠动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促进校友捐赠的实施模型构建
    第一节 维度1:汇聚校友资源提升培养质量
    第二节 维度2:校友宣传提升大学形象
        一、传统的校友宣传工作——校友刊物
        二、新媒体助力校友宣传
    第三节 维度3:优化校友会的组织与管理
        一、确定校友会的工作预算
        二、提升校友会工作人员的素质
    第四节 维度4:建设完善的校友数据库
        一、建设校友数据库的原则
        二、校友数据的搜集与更新
        三、建设校友数据库的困难
    第五节 维度5:校友数据分类管理
    第六节 维度6:建立各类校友共同体
        一、校友分会组织的实践案例
        二、收取会费的会员制校友会
    第七节 维度7:提供多元校友服务
        一、开展校友活动
        二、其他校友服务
    第八节 维度8:捐赠后的联络与服务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启示及结合信息技术开展校友工作的构想
    第一节 我国校友信息资源的利用星星之火尚未燎原
        一、我国大学实施校友调查的综述
        二、我国大学实施的有影响的校友调查案例
        三、教育部主导的毕业生就业调查
    第二节 我国大学的校友捐赠工作逐步受到重视
        一、我国校友捐赠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二、我国校友捐赠工作开展中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 我国大学校友会开展工作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一、我国高校校友会目前开展的主要工作
        二、我国大学校友会工作中的现实困境
    第四节 以信息技术带动我国校友工作跨越式发展
        一、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校友工作跨越式发展的可能
        二、“大学-校友”共同体信息化互动平台方案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由
    (二) 概念界定
    (三) 研究综述
    (四) 理论基础
    (五) 研究方案
    (六)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一、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
    (一) 欧洲一体化文化价值的取向
    (二) 博洛尼亚进程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促进
    (三) 芬兰高等教育发展市场化的需求
    (四) 芬兰政府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视
二、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核心内容
    (一) 战略目标
    (二) 实施条件
    (三) 多元举措
三、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取得的成效
    (一) 实施效果
    (二) 实施个案
四、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评价
    (一) 价值取向
    (二) 改革经验
    (三) 存在问题
五、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启示
    (一) 培养高校国际化观念,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
    (二) 建立学分转换制度,推动学分互认发展
    (三) 拓宽留学生培养规模,重视来华留学生教育
    (四) 加快国际合作办学发展,扩大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情况

(9)美国一流私立研究型大学内部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二、相关概念辨析及研究范围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特点
第一章 私立大学的内部治理组织
    第一节 大学董事会组织
        一、大学董事会成员构成
        二、大学董事会职责
        三、大学董事会履行职责的途径
    第二节 大学内部领导组织
        一、大学校长
        二、大学校长的领导团队
        三、大学的教师共治组织
第二章 私立大学的资源获取
    第一节 大学经费资源的获取
        一、大学经费资源的特点
        二、大学获取经费资源的特点
    第二节 大学师资力量的建设
        一、大学教师的职称与聘用
        二、大学建设师资力量的途径
    第三节 大学优质生源的获取
        一、大学的本科生招生
        二、大学的研究生招生--以MD招生为例
第三章 私立大学的资源分配
    第一节 大学经费资源的分配
        一、大学的年办学开支
        二、大学的总资产分配
    第二节 大学的学生经济援助
        一、大学的学生援助体系
        二、大学的学生援助管理
        三、大学的学生援助特点--以本科生获助情况为例
    第三节 大学的学术资源提供
        一、大学高质量的学术资源
        二、大学丰富的学位教育
第四章 私立大学治理行为的规范
    第一节 以战略目标统一行为
        一、通过对话确定战略目标
        二、通过战略目标统一行为
    第二节 以制度约束行为
        一、以制度约定权责
        二、以制度设定学术自由的边界
结论与启示
    一、美国一流私立(非营利)研究型大学内部治理特点
    二、对我国普通民办高校办学的启示
附录A 全美各类高校各层次分布情况
附录B 斯坦福大学教师生活质量调研
附录C 本研究中24所大学的使命陈述
附录D 纽约大学政策
附录E 上榜私立大学中英文名称对照
参考文献
后记

(10)追求诗意的人生境界—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二、课题研究现状综述
    三、所涉相关概念的内涵界定
    四、研究框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大学教育的文化本位与历史观照
    第一节 大学教育的文化本位
        一、教育的文化本质
        二、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
        三、现代大学教育的生态特性
    第二节 中国大学教育的困境与问题
        一、中国大学的产生及其发展
        二、中国大学教育的问题与症结
    第三节 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历史观照与现实问题
        一、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历史观照
        二、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第二章 艺术与艺术教育的本质及其功能
    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及其功能
        一、艺术的本质
        二、艺术的功能
    第二节 艺术教育的本质及其功能
        一、艺术教育的本质
        二、艺术教育的功能
        三、艺术教育的特色
第三章 美国大学作为通识教育核心内容的艺术教育
    第一节 哈佛大学的艺术教育:分布必修课程模式
        一、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历程
        二、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三、哈佛大学校园艺术教育
        四、哈佛大学艺术教育的特点
    第二节 芝加哥大学的艺术教育:经典阅读模式
        一、芝加哥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二、芝加哥大学艺术教育特色
        三、芝加哥大学艺术教育的思想基础
        四、芝加哥大学艺术教育的启示
    第三节 麻省理工学院的艺术教育:分布集中模式
        一、麻省理工学院艺术教育的历程
        二、麻省理工学院艺术教育课程
        三、麻省理工学院艺术教育特点
        四、麻省理工学院艺术教育的启示
    第四节 哥伦比亚大学的艺术教育:必修型的核心课程模式
        一、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二、哥伦比亚大学艺术教育特点
        三、哥伦比亚大学艺术教育的启示
    第五节 美国大学作为通识教育核心内容的艺术教育的启示
        一、美国大学艺术教育的特点
        二、美国大学重视艺术教育的原因
        三、美国大学艺术教育的启示
第四章 中国大学作为人文教育核心内容的艺术教育
    第一节 清华大学:“由技入道”的艺术教育范例
        一、清华大学艺术教育概述
        二、清华大学艺术教育的内容与体系
        三、清华大学艺术教育的特色
    第二节 北京大学:“由理入道”的艺术教育范例
        一、北京大学艺术教育实践概述
        二、北京大学艺术教育的内容与体系
        三、北京大学艺术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第三节 东南大学:“艺文融通”的艺术教育范例
        一、东南大学艺术教育概述
        二、东南大学艺术教育的内容与体系
        三、东南大学艺术教育的特点
        四、东南大学艺术教育实践反馈
    第四节 香港城市大学:弘扬传统文化的艺术教育范例
        一、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教育概述
        二、香港城市大学艺术教育的内容
        三、香港城市大学艺术教育的启示
第五章 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理念框架与实践机制探索
    第一节 中西方大学艺术教育比较与思考
        一、中西方艺术教育的历史观照
        二、中西方大学艺术教育实践比较
        三、中国大学办学理念探索
    第二节 中国大学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一、课程设置理念
        二、课程体系层次
        三、课程内容规划
        四、课程资源保障
        五、课程讲授方式
    第三节 中国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意义
        二、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
        三、物质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
第六章 中国大学艺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与中国特色
    第一节 中华教育传统的回归与重塑
    第二节 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最高目标:追寻诗意的人生境界
        一、何为人生境界?
        二、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追寻诗意的人生境界
    第三节 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特色使命
        一、树立大学生的根基意识
        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
        三、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赫尔辛基大学理学院入学考试数学试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谢义炳与中国近现代气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D]. 林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2]中芬小学教师教育比较研究 ——以赫尔辛基大学教育学院与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为例[D]. 范惠姣. 河北大学, 2018(01)
  • [3]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研究[D]. 张珈敏.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2)
  • [4]导学关系对博士生科研投入的影响研究[D]. 蔡军. 南京大学, 2018(02)
  • [5]产品设计专业“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研究[D]. 许江. 江南大学, 2017(12)
  • [6]基于文献的大学排名应用行为研究[D]. 苗耘.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7]校友调查和校友捐赠的国际比较研究 ——基于“大学—校友”共同体[D]. 张赫.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2)
  • [8]芬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D]. 庞沫迪. 西南大学, 2015(12)
  • [9]美国一流私立研究型大学内部治理研究[D]. 蒋惠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2)
  • [10]追求诗意的人生境界—中国大学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陆挺. 东南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赫尔辛基大学理学院入学考试数学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