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氮冷冻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74例分析

液氮冷冻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74例分析

一、液氮冷冻治疗74例皮肤基底细胞癌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皮肤肿瘤研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皮肤肿瘤学组[1](202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诊疗专家共识(2021)》文中研究表明皮肤鳞状细胞癌是非黑素瘤皮肤癌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以及诊断技术、Mohs显微描记手术、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发展,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诊疗取得了较大进展。该共识在国内外近期文献及诊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诊疗现状,重点阐述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表现及分型、病理活检及报告规范、风险等级评估、分级分期以及规范化治疗等,为临床医生的诊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王鹏[2](2021)在《薯蓣皂苷介导ATM/p53信号通路调控皮肤癌A431细胞凋亡和迁移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天然产物薯蓣皂苷抗皮肤癌的药理学作用,并对其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材料和方法:1.在体内动物实验中,4-6周龄的BALB/C裸鼠适应性饲养一周后,将皮肤癌细胞株荧光素酶标记的皮肤癌细胞Luc-A431以5×107个/m L悬浮于0.5 m L高压灭菌处理的PBS缓冲液中,皮下注射到小鼠腋下区域,密切关注成瘤情况,随后将接种裸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薯蓣皂苷给药高、低剂量(80和20mg/kg)给药组共三组,每组5只,连续灌喂给药26天,计算肿瘤体积。最后一次给药后,进行小动物活体成像实验。实验中将建模成功的空白组及给药组(80mg/kg)裸鼠分别注射配制好的荧光素钾盐溶液。随后立即进行异氟烷吸入麻醉,置于成像仪暗箱平台。软件调节成像背景以及视野,等待5分钟至裸鼠体内荧光强度达到峰值,进行拍照,完成成像操作,最后对成像图片进行发光面积的计算。在病理学组织检测分析中,将肿瘤组织包埋在石蜡中,用切片机将其切成5(?)m切片,随后通过脱蜡,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封片和镜检等步骤进行染色分析,观察肿瘤组织的损伤情况。在免疫组化分析实验中,使用免疫组化二步法试剂盒进行检测,通过脱蜡和水化,抗原修复,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滴加封闭用正常山羊血清工作液,孵育一抗,滴加生物素标记山羊抗兔Ig G聚合物,滴加辣根酶标记工作液并进行DAB显色,复染,脱水封片等步骤,最后进行并进行显微镜拍照,观察组织情况。在组织的的免疫荧光分析实验中,将福尔马林固定的肿瘤组织包埋在石蜡中,切成5(?)m切片。将覆盖有p53抗体的组织切片放置于避光湿盒中4摄氏度下过夜,接着加入带有荧光标记的二抗在37摄氏度孵育1小时。细胞核经DAPI(5.0(?)g/m L)染色。免疫荧光的样品通过免疫荧光显微镜随机选择5处拍照,分析图像结果。最后通过western blot实验考察薯蓣皂苷对下游调控细胞迁移、细胞凋亡和DNA损伤信号通路相关蛋白RHO、cdc42、MMP2、MMP9、Cleaved caspase-3/9、Bax,Bcl-2表达的影响。2.在薯蓣皂苷对皮肤癌A431细胞凋亡作用研究实验中,采用MTT法检测薯蓣皂苷对皮肤癌A431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分别配制不同浓度(0.7、1.4、2.9、5.8和11.6(?)M)薯蓣皂苷处理皮肤癌A431细胞不同时间(12、24和36h)后,加入MTT(10mg/ml)10(?)l,37℃孵育4h后,弃上清并加入150(?)l DMSO溶解甲瓒,然后用酶标仪上测定OD值,记录实验结果。同时采用明场条件下的细胞白照实验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平板克隆实验中将对数生长期的皮肤癌A431细胞按2×105个细胞每孔接种于6孔板中,给药组每3天用浓度分别为2.9、5.8和11.6(?)M的薯蓣皂苷处理,空白组每3天更换新鲜培养基。培养2到3周后弃去上清液,4%多聚甲醛室温固定并用1%结晶紫溶液染色。最后用相机对各组进行拍照记录并计算克隆形成率。TUNEL实验和彗星实验考察薯蓣皂苷对皮肤癌A431细胞凋亡和DNA损伤的影响。TUENL实验皮肤癌A431细胞中给予不同浓度的薯蓣皂苷(1.4、2.9、5.8(?)M),过夜孵育后加入浓度为1.0(?)g/m L溶于PBS的吖啶橙(AO)和溴化乙锭(EB)各20(?)L,最后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记录染色和分析凋亡情况。彗星实验中收集对数生长的皮肤癌A431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薯蓣皂苷(2.9、5.8和11.6(?)M)处理24 h,按照彗星电泳检测试剂盒的步骤进行制片,铺胶、细胞裂解和电泳等步骤后最后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照相,任意选取视野后用分析软件Comet assay software project(CASP)进行分析。在凋亡分子机制探究实验中,首先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凋亡蛋白的表达,用含1%PMSF的RIPA裂解缓冲液裂解细胞,BCA蛋白分析试剂盒测定蛋白质浓度。蛋白通过10-12%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并转移到PVDF膜。PVDF膜经封闭,特异性一抗孵育,TBST洗涤三次,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二抗孵育后通过增强型化学发光底物检测试剂盒进行ECL显色。最后考察薯蓣皂苷对下游调控细胞凋亡和DNA损伤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TM,p53、PARP、Cleaved caspase-3/9、Bax,Bcl-2表达的影响。在免疫荧光实验中,收集对数生长期的A431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薯蓣皂苷(1.4、2.9、5.8(?)M)处理24h。样本用PBS清洗后加入4%的多聚甲醛于室温中固定,用0.2%的Triton-X100通透液进行处理。之后将细胞用脱脂奶粉进行封闭处理,加入一抗并4℃孵育过夜。次日,用PBS清洗两次后再加入二抗FITC-conjugatedgoat anti-rabbit Ig G(1:100)室温避光孵育1h。最后DAPI(1.0μg/m L)染色15min,PBS清洗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照相。在p53si RNA体外转染实验中p53 si RNA和control si RNA分别溶解后与lipofectamin 2000试剂混合形成脂质体抑制剂复合物。转染24 h后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程度和DNA损伤程度以及p53、PARP、Cleaved-Caspase3/9、Bax、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3.在薯蓣皂苷对皮肤癌A431细胞迁移和侵袭作用研究实验中,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薯蓣皂苷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中用移液枪在长满皮肤癌A431细胞的板底上垂直划过形成一条没有细胞的划痕,之后给予不同浓度的薯蓣皂苷(2.9、5.8和11.6(?)M)处理24 h过夜后,用4%的多聚甲醛固定并在显微镜下观察,通过划痕宽度的改变来判断细胞迁移的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中将胰酶消化后的皮肤癌A431细胞离心弃上清,加入不含胎牛培养液使其重悬,在上室加200(?)L(3×104个/室)细胞悬液,随后给药组给予不同浓度的薯蓣皂苷(2.9、5.8和11.6(?)M)的不加胎牛血清的培养基,小室下面为加500(?)L新鲜培养基,其中包含10%胎牛血清。在37℃、5%CO2条件下24 h过夜后取出小室,PBS清洗后用结晶紫染色30 min,显微镜随机选取视野来进行拍照并且对细胞进行计数。随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迁移和侵袭相关蛋白的表达,用含1%PMSF的RIPA裂解缓冲液裂解细胞,BCA蛋白分析试剂盒测定蛋白质浓度。蛋白通过10-12%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并转移到PVDF膜。PVDF膜经封闭,特异性一抗孵育,TBST洗涤三次,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二抗孵育后通过增强型化学发光底物检测试剂盒进行ECL显色。最后考察薯蓣皂苷对下游调控细胞迁移侵袭信号通路相关蛋白RHO、cdc42、MMP2、MMP9表达的影响。在p53si RNA体外转染实验中p53 si RNA和control si RNA分别溶解后与lipofectamin 2000试剂混合形成脂质体抑制剂复合物。转染24 h后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以及RHO、cdc42等迁移侵袭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体内移植瘤实验结果表明薯蓣皂苷能有效抑制裸鼠瘤体积和重量的变化,80mg/kg薯蓣皂苷治疗后接种皮肤癌A431细胞,裸鼠瘤体积和重量分别减少了80.4%和73.3%。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薯蓣皂苷能显着上调靶蛋白p-ATM、p53、PARP和cleaved-caspase-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薯蓣皂苷能显着上调p53、PARP、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显着下调RHO、cdc42、MMP2、MMP9和Bcl2表达水平。2.MTT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薯蓣皂苷处理组中薯蓣皂苷显着降低了皮肤癌A431细胞活力;平板克隆实验证明薯蓣皂苷能抑制细胞增殖能力,TUNEL实验的彗星电泳实验表明薯蓣皂苷能诱导皮肤癌A431细胞凋亡及DNA损伤。进一步p53si RNA转染实验结果表明薯蓣皂苷对皮肤癌A431凋亡和DNA损伤的药理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p53介导的迁移侵袭信号通路产生的。3.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证明薯蓣皂苷能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体外分子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薯蓣皂苷调节皮肤癌A431细胞中Rho、cdc42、MMP2、MMP9等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发生。进一步p53si RNA转染实验结果表明薯蓣皂苷对皮肤癌A431迁移侵袭药理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p53介导的迁移侵袭信号通路产生的。结论1.薯蓣皂苷能显着抑制皮肤癌A431细胞荷瘤裸鼠肿瘤的生长。薯蓣皂苷通过调控ATM/p53通路,调节皮肤癌A431细胞中p53、caspase等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诱导肿瘤组织中细胞的凋亡;通过调节Rho、cdc42等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肿瘤组织中细胞迁移和侵袭。2.薯蓣皂苷能显着促进皮肤癌A431细胞的凋亡和DNA损伤产生,且呈剂量依赖性。并且这种作用是通过调控凋亡和DNA损伤相关蛋白ATM、p53、PARP、Cleaved-Caspase3/9、Bax、Bcl-2的表达实现的。3.薯蓣皂苷能显着抑制皮肤癌A43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发生,且呈剂量依赖性。并且这种作用是通过调控迁移和侵袭相关蛋白Rho、cdc42、MMP2、MMP9的表达实现的。综上所述,薯蓣皂苷具有很好的抗皮肤癌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上调p-ATM和p53表达,进而调控细胞凋亡、细胞迁移和DNA损伤蛋白信号通路来实现的。总之,薯蓣皂苷在抗皮肤癌方面具有较大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时晓萱[3](2021)在《基底鳞状细胞癌10例临床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基底鳞状细胞癌(Basosquamouscarcinoma,BSC),是指癌巢中同时存在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特征的一种肿瘤,生长较快,侵袭转移情况远强于基底细胞癌。由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理诊断亦可因局部取材、切片的限制无法明确诊断,因此BSC误诊、漏诊率高。BSC少见且临床认识不足,其多以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的形式被报道,目前尚无肿瘤分期标准、分型标准及治疗方法。研究目的分析基底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对此种肿瘤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探索可能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病例分析和文献复习两个部分。(一)病例分析:收集2016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皮肤科就诊,并经两位经验丰富的病理专家通过病理确诊为BSC的10例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常规组织病理特点,并应用抗体BerEP4和EMA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特点。(二)文献复习: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检索BSC相关文献并加以筛选,提取文献中单个病人资料(individual patient data,IPD),应用Graphpad Prism 7.0软件对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肿瘤大小、转移、浸润情况及预后等行进行统计关联分析及作图。应用频数、百分比、均数±标准差、中位数等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等方法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一、10例基底鳞状细胞癌病例分析1.一般资料:1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4:1,就诊时年龄为53至81岁,平均年龄63.8±11.2岁。9例患者皮损位于头面部,1例皮损多发于头部和躯干。9例皮损单发的肿瘤最大直径为1.0cm~3.5cm(中位数为1.5cm)。皮损外观无明显特异性,多为黑色斑块,类似基底细胞癌表现,其中60%患者的皮损可见较为浅表的溃疡,均未见局部侵袭性溃疡。2.影像学检查及转移情况:共有6例患者于我院进行淋巴结超声、全身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发现1例患者疑似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转移至颅骨),1例皮损多发的患者疑似淋巴结转移。3.治疗及预后:1例患者接受Mohs显微描记手术,4例患者接受扩大切除手术,切缘5mm,皮损多发的患者接受了部分肿瘤切除手术,术后给予阿维A、烟酰胺口服治疗,随访未发现皮损进展及原位复发、转移。4.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所有HE染色的病理切片镜下观察均可见基底细胞癌成分和鳞状细胞癌成分。4例(40%)病理表现呈混合型模式,6例(60%)呈中间型模式。分别以皮脂腺和小汗腺作为EMA和Ber-EP4免疫组化染色的阳性对照组,与BSC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比较,半定量H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免疫组化染色切片,组织整体呈现出对Ber-EP4和EMA染色弱阳性,两种肿瘤成分无明显染色强度的分界线。二、文献复习通过文献检索纳入1990年1月至2020年12月国内外BSC临床资料较为完整的病例共62例进行分析。1.性别及年龄:男性患者33例(53.23%),女性患者29例(46.77%),男女比例为1.14:1。患者最小年龄6岁,最大年龄90岁,中位年龄62.5岁,平均就诊时年龄为62.32±17.96岁,年龄>50岁的患者共计46例,占患者总数的74.19%,男女患者年龄组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文献未特别说明发病年龄或仅提供大致的病程时间,最终仅57例可推算大致发病年龄,平均发病年龄为57.20±18.54,从发现皮损至诊断明确最长为25年,最短仅为1个月,平均为5.02年,中位时间为3年。2.发病相关诱因:共20例(32.26%)患者肿瘤继发于其他皮肤疾病或存在发病诱因:继发于着色干皮病(3例)、皮肤外伤或感染(7例)、白化病(1例)、疣状表皮发育不良(2例)、表皮囊肿(1例)、放射性皮炎(1例)、砷角化病(1例)、巨大汗孔角化病(1例),3例有长期日光暴露史;42例(67.74%)无明显发病诱因。3.发病部位:45例(72.58%)患者皮损位于头面部,9例(14.52%)位于四肢,5例(8.06%)皮损位于躯干,1例(1.61%)位于肛门,2例(3.23%)患者皮损为全身多发。4.皮损大小及临床表现:22例(35.48%)患者肿瘤最大直径小于3cm,40例(64.52%)肿瘤最大直径大于3cm(多发BSC的患者皮损大小认为超过3cm)。肿瘤的外观可与BCC、SCC相似。36例(58.06%)患者皮损存在浅表溃疡,26例无溃疡(41.94%)。5.发病部位与肿瘤局部侵袭浸润情况:62例中共有30例(占总数48.38%)存在局部侵袭浸润,可累及周围器官、神经、血管、肌肉、皮肤、骨。发病部位与局部侵袭浸润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6.肿瘤转移情况:共32例患者完善了影像学检查评估肿瘤转移情况,其中22例(68.75%)未发现转移,7例(21.88%)仅存在淋巴结转移,3例(9.37%)存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7.病理表现与肿瘤局部侵袭浸润:共有54例于文献报告中描述了肿瘤的病理表现并配有病理图片,其中混合型34例(62.96%),中间型15例(27.78%),余下5例(9.26%)两种类型并存,病理类型与肿瘤侵袭浸润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8.治疗与预后:共有41例详细记录了治疗方式及随访状态,平均随访时间为15个月。其中28例患者接受了标准切除手术,4例出现局部复发,1例出现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复发率为14.28%;1例进行了标准切除手术+淋巴结清扫,随访未复发;3例进行了标准切除手术+术后放疗,1例未复发,2例出现复发转移并死亡;2例进行了标准切除手术+淋巴结清扫+术后放疗,随访未复发;1例进行了标准切除手术+vismodegib治疗+化疗,随访出现局部复发;2例患者接受了 Mohs显微外科描记术,随访均未复发;2例患者接受了 vismodegib治疗,随访均未复发;2例存在严重浸润转移累及多个器官且感染严重的患者仅接受了支持治疗,不久死亡。9.影响肿瘤转移及预后的因素:性别与肿瘤转移及预后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肿瘤的转移、预后关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超过3cm提示肿瘤转移、预后不良可能性大;皮损中出现溃疡与肿瘤转移、预后关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出现肿瘤转移、预后不良可能性大。人种与肿瘤是否存在局部侵袭浸润、转移关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欧美患者相较于亚洲患者出现肿瘤和局部侵袭浸润及转移可能性大。但人种与预后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BSC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男性多见,可继发于外伤、物理刺激、其他皮肤肿瘤及皮肤遗传病。2.BSC好发于头面部曝光部位,临床表现与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相似,误诊率高,诊断依赖组织病理。3.肿瘤病理混合型多见,中间型相对少见。肿瘤组织均可被Ber-EP4和EMA免疫组化染色标记为阳性,两种肿瘤成分染色差异不明显,在整体呈现出对Ber-EP4和EMA染色弱阳性。4.BSC局部侵袭浸润能力强,可累及局部器官、神经、血管、肌肉、骨等;发病部位、肿瘤病理类型与局部侵袭浸润关联无统计学意义。5.BSC淋巴结转移多见,远处转移相对较少,可见于肺、骨等器官;皮损存在溃疡、肿瘤最大直径大于3cm者出现肿瘤转移及预后不良可能性大;性别与肿瘤转移无统计学关联。欧美患者更倾向于出现肿瘤局部浸润与转移。6.手术扩大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还可配合局部放疗、淋巴结清扫术等治疗;Vismodegib可作为预后不良BSC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陈瑞丽[4](2021)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对球形孢子丝菌杀伤作用的体外研究及碘化钾对其杀伤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孢子丝菌病(Sporotrichosis)是一种常见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皮损表现多样,主要累及皮肤、皮下组织及淋巴组织,偶见内脏、骨骼等系统性感染,迁延不愈。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报道,其病原体申克孢子丝菌复合体(Sporothrix schenckii complex)的主要致病型包括申克孢子丝菌(Sporothrix schenckii)、巴西孢子丝菌(Sporothrix brasiliensis)和我国主要流行的球形孢子丝菌(Sporothrix globosa)。孢子丝菌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方法也十分有限,以碘化钾和抗真菌药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为主,疗程一般为3-6个月。碘化钾价格低廉,疗效确切,可能会引起皮疹、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长时间应用抗真菌药物可能会引起患者肝肾功能障碍、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甚至出现耐药菌株导致治疗失败。其他治疗方法包括温热疗法、液氮冷冻治疗、物理治疗等。黑素作为孢子丝菌重要的毒力因子,可帮助真菌抵御逆环境,如极端温度、酸碱、紫外线、电离辐射等,降低菌株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对治疗也有一定影响。近年来有光动力疗法治疗(phtodynamic therapy,PDT)孢子丝菌病的报道,但相关研究十分有限。本研究采用临床分离的球形孢子丝菌野生株Mel+、培养基中含三环唑(tricyclazole,TCZ)以抑制黑素合成的球形孢子丝菌TCZ-Mel+、使用紫外线诱变法获得的不产黑素的白化突变株Mel-和分离自7位孢子丝菌病患者皮损处的球形孢子丝菌,选用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作光敏剂、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红光作为光源,探讨了威伐光、红光和LED红光等物理治疗手段及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的杀伤作用、黑素的保护作用及ALA-PDT的杀伤机制、碘化钾(potassium iodide,KI)对ALA-PDT杀伤作用的增强,旨在探索孢子丝菌病的新型治疗方法,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本研究第一部分以威伐光、红光和54、108、162J/cm2的LED红光分别照射球形孢子丝菌Mel+分生孢子后培养并计算其存活率,另外照射培养基中含三环唑的球形孢子丝菌TCZ-Mel+和白化突变株Mel-分生孢子以观察黑素对菌株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威伐光照射后Mel+分生孢子存活率为78.9%,显着低于对照组,表明在体外实验中威伐光照射对球形孢子丝菌有杀伤作用,而红光和LED红光则没有。威伐光、红光和LED红光对TCZ-Mel+和Mel-均有不同程度的杀伤效果,但比较三株菌的存活率,在威伐光、红光及162J/cm2的LED红光照射后,TCZ-Mel+和Mel-分生孢子存活率显着低于Mel+分生孢子,提示黑素可帮助菌株抵抗照光过程中的杀伤作用。本实验第二部分研究了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的体外杀伤效果及黑素的作用。首先以0、0.3M、0.6M、1.19M浓度的ALA和0、54、108、162J/cm2的LED红光摸索对球形孢子丝菌Mel+分生孢子和酵母细胞的杀伤效率;以同样条件处理TCZ-Mel+和Mel-分生孢子,观察黑素的防护作用;7株球形孢子丝菌分生孢子和酵母细胞与1.19M ALA共孵育后给予162J/cm2 LED红光照射以观察ALA-PDT对其他球形孢子丝菌的杀伤效果;采用CCK-8法检测经ALA-PDT处理后的HaCaT细胞活性以评价ALA-PDT的安全性。结果表明,1.19M ALA和162J/cm2 LED红光联合作用时对Mel+分生孢子杀伤作用最强,达97.38%,对酵母细胞100%杀伤,酵母细胞对ALA-PDT的杀伤作用更敏感。比较同样条件下Mel+、TCZ-Mel+和Mel-三株菌的存活率,TCZ-Mel+和Mel-的存活率低于Mel+,表明黑素保护菌株抵抗ALA-PDT的杀伤。1.19M ALA和162J/cm2 LED红光联合作用对另外7株球形孢子丝菌及2株参考菌株的分生孢子和酵母细胞也有同样的抗菌活性。经ALA-PDT处理的HaCaT细胞活性与未处理组无明显差异,ALA-PDT对HaCaT细胞无明显杀伤作用。本研究第三部分进一步探索了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的杀伤机制。采用DCFH-DA探针检测1.19M ALA和162J/cm2 LED红光共同作用后Mel+分生孢子生成ROS水平,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ALA-PDT后Mel+分生孢子形态与超微结构,彗星实验检测ALA-PDT后Mel+分生孢子DNA损伤水平。结果显示,经ALA-PDT处理的Mel+分生孢子荧光强度明显增加;扫描电镜下可见分生孢子表面粗糙,有毛刺和突起,形态凹陷;透射电镜下可见分生孢子外层黑素脱失,细胞结构疏松,细胞器被破坏;彗星实验观察到ALA-PDT处理的Mel+分生孢子拖尾率增加,表明DNA损伤水平升高。本研究第四部分研究了KI对ALA-PDT杀伤球形孢子丝菌的影响。本实验中ALA浓度为0.6M,LED红光剂量为108J/cm2,通过在ALA-PDT前或后添加KI及加入不同浓度的KI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确定KI加入的时间和浓度;在ALA-PDT前加入100m M KI,观察对Mel+分生孢子及另外7株球形孢子丝菌杀伤作用的影响;采用DCFH-DA探针检测加入KI后Mel+分生孢子的ROS产量。结果显示,在ALA-PDT前添加KI,且KI浓度为100m M时对ALA-PDT抗菌活性增强效果较好;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Mel+杀伤效果为12.06%,加入100m M KI后,杀伤效率提高至50.5%,在对另外7株球形孢子丝菌的实验上也观察到杀伤效果的增强;加入KI的ALA-PDT过程中ROS产量明显减少。本研究显示威伐光和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有杀伤作用,黑素在威伐光、红光和162J/cm2的LED红光照射及ALA-PDT过程中帮助菌株抵御杀伤效果,ALA-PDT通过生成大量ROS产生杀伤作用,导致分生孢子超微结构破坏和DNA损伤,KI可增强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的杀伤效果,为孢子丝菌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文立德(WALEED MOHAMMED HAMOOD AL-DUMAINI)[5](2021)在《ALA-PDT治疗肿瘤性及炎症性皮肤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在肿瘤性皮肤病及炎症性皮肤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从疗效、不良反应、复发率、创伤性、美容、病人满意度多方面评价ALA-PDT在皮肤病治疗的利弊,从而指导皮肤科医师选择和实施最佳治疗方案。方法1、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来自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部,于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临床诊断或病理诊断为皮肤肿瘤、尖锐湿疣、中重度痤疮及秃发性毛囊炎等患者50名。2、所有患者均接受2~6次ALA-PDT治疗,并记录皮疹改变,同时评价临床疗效、副作用、复发率、美容效果、皮肤损伤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1、疗效观察:(1)非黑色素性皮肤肿瘤8例,其中术后鳞状细胞癌4例,治愈2例,显效2例,总有效率100%;基底细胞癌1例,治愈;多发性日光性角化1例,治愈;Bowen病1例,显效,乳房外Paget病1例,有效。(2)尖锐湿疣38例,治愈29例,显效6例,总有效率92%。(3)重度痤疮、毛囊炎4例,其中重度痤疮3例,显效,有效率100%;秃发性毛囊炎1例,治愈。不同疾病类型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不良反应:13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6%。主要表现为轻度烧灼感、红斑、发红、糜烂、恶心呕吐、局部肿胀、外周色素改变。其中轻度烧灼感6例,发生率12%;烧灼痛伴糜烂3例,发生率6%;局部及外周色素改变3例,发生率6%;局部红斑3例,发生率6%;恶心呕吐1例,发生率2%。3、创伤评估与处理:(1)疼痛评估与处理:50例患者中有2例疼痛评分为2分(当注意到疼痛时会有轻微的疼痛感),均无需处理。其余48名患者的评分为0(无痛)。(2)功能评估:50例患者均为Ⅲ级(满意,功能不受限,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无局部异常)。4、美容效果评估:50例患者中,1级2例,占4%,在治疗部位的表面和边缘有局限性红斑或显着的棕色色素斑;2级2例,占4%,有很薄的疤痕或无疤痕;其余为3级,占92%,无疤痕和色素改变。5、复发率(RR):本研究共有9例复发。皮肤肿瘤组,其中Bowen病1例,复发率为100%,Paget病1例,复发率为100%;日光性角化、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无复发。生殖器疣组38例中复发6例为15.79%,其中尿道口尖锐湿疣3例,复发率为7.9%,肛管尖锐湿疣1例,复发率为2.6%,宫颈尖锐湿疣1例复发率,2.6%,阴茎尖锐湿疣1例,复发率为2.6%;外阴尖锐湿疣无复发;痤疮和毛囊炎组仅1例炎性囊性痤疮复发;斑秃性毛囊炎无复发。6、患者满意度调查:32例为5分(非常满意),占64%;15例为4分(满意),占30%;3例为3分(一般),占6%。患者总满意率为94%。结论1、ALA-PDT是一种新型的非侵入性的光化学疗法,可以广泛运用于皮肤疾病的治疗。2、对于肿瘤性和炎症性皮损,尤其是大面积皮损,联合治疗可取得更好的疗效,并减少复发率;因此,建议首先应用一种或多种其他方式(手术、冷冻治疗、电灼、局部化疗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然后进行ALA-PDT治疗。3、ALA-PDT治疗的副作用发生率低,仅有轻度疼痛、烧灼感、糜烂、外周色素改变等不良反应。4、ALA-PDT治疗是一种无创性疗法,美容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PDT治疗也适用于特殊患者群体,例如器官移植受者、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特殊部位(头皮、面部、生殖器)的肿瘤和炎症病变以及老年患者,尤其是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患者,不能忍受其他创伤治疗。

杨瑶[6](2021)在《SHARPIN在不同组织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参与基底细胞癌发生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Shank相关RH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SHARPIN)是一种线性泛素链相关蛋白,在身体的多种组织和器官中表达,并参与了 NF-κB和JNK等信号通路。近期较多研究发现SHARPIN与多种肿瘤如肾癌、肝癌、前列腺癌、骨肉瘤、乳腺癌等的发生和发展有关联,通过细胞增殖、凋亡、器官发育、免疫、炎性反应等功能起重要作用,这就提示SHARPIN是一种肿瘤相关促进或抑制基因。目前尚无从组织蛋白水平研究不同组织恶性肿瘤中SHARPIN的表达情况,本课题拟对不同组织来源恶性肿瘤中SHARPIN的表达进行研究并深入探索其参与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研究目的1.明确SHARPIN在多种组织恶性肿瘤中的表达;2.评估SHARPIN在多种恶性肿瘤中的亚细胞定位情况;3.深入探索SHARPIN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内容和方法1.样本收集总共收集了 11种不同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包括肝内胆管细胞癌(ICC),肝细胞癌(HCC),肺癌,食道癌,喉癌和胰腺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嫌色性肾细胞癌(CRCC),基底细胞癌(BCC),鳞状细胞癌(SCC),以及相应上述肿瘤组织对应的正常组织。2.SHARPIN在不同组织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变化研究该部分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技术,检测SHARPIN蛋白分别在各种组织来源恶性肿瘤和其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使用H score评分对每个肿瘤样本和相应的正常组织进行半定量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3.SHARPIN在不同组织恶性肿瘤中的亚细胞定位情况研究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SHARPIN在不同组织来源恶性肿瘤中的定位情况;4.探索SHARPIN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收集BCC的相关临床资料分析SHARPIN表达变化与年龄、性别、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并行细胞周期实验,明确细胞周期情况,并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实验结果1.SHARPIN表达变化与不同组织来源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研究1.1 SHARPIN表达升高的恶性肿瘤:1)SHARPIN在ICC、HCC、肺癌、食道癌、喉癌、胰腺癌、乳腺癌、CRCC、子宫内膜癌9种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较相应正常组织均表现出表达升高;2)SHARPIN在皮肤BCC、SCC中显示出表达降低。1.2 SHARPIN在不同组织来源恶性肿瘤中的亚细胞定位情况在ICC、HCC、喉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CRCC、SCC中,SHARPIN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而在细胞核中不表达或仅显示微弱信号;在肺癌和食道癌,SHARPIN主要在细胞核中表达,在细胞质中仅显示弱或无信号。SHARPIN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表达但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的恶性肿瘤包括乳腺癌和BCC。2.SHARPIN在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作用机制研究SHARPIN在BCC中的表达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和不同病理分型之间的表达无明显差异;SHARPIN沉默后BCC细胞周期中的S期细胞明显增多,Cyclin D1和CDK4表达升高,p-c-JUN表达升高,GLI2表达也升高,PTCH1和PTCH2表达降低。结论1.SHARPIN的表达在非皮肤来源的ICC、HCC、肺癌、食道癌、喉癌、胰腺癌、乳腺癌、CRCC、子宫内膜癌9种恶性肿瘤中上调,而在非黑色素性皮肤肿瘤(non-melanoma skin cancer,NMSC)中下调,表明 SHARPIN 在源自不同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中可能起癌基因或抑癌基因作用。本研究募集的恶性肿瘤中,SHARPIN也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在细胞核中没有或只有微弱的表达;肺癌和食道癌除外,其恶性细胞具有异常大的细胞核且基本没有细胞质,因此,SHARPIN表达于细胞核中,在细胞质中无表达。推测SHARPIN主要在细胞质中起作用。2.SHARPIN在BCC中的表达不受年龄段、性别和病理分型的影响;SHARPIN低表达激活GLI2,抑制PTCH1和PTCH2表达,促进c-JUN磷酸化,促使Cyclin D1和CDK4高表达,导致BCC的S期细胞比例增多,加快BCC细胞增殖。

黄丹,王紫薇,鞠梅[7](2021)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诊疗新动向》文中研究说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是世界上最普遍的病毒感染之一,在不同种族、性别、年龄的人群中广泛传播。高危型HPV感染除了导致女性宫颈癌外,还可引起阴茎癌、肛门癌和口腔癌等HPV相关癌症。低危型以及皮肤型HPV感染引起肛门生殖器疣、皮肤疣、呼吸道乳头瘤等疾病,是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需要面对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HPV感染引起的疾病根据病情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激光、光动力疗法以及药物治疗。在发展中国家普及HPV疫苗的接种是宫颈癌防控工作的核心,而HPV疫苗对于多种HPV相关皮肤和黏膜疾病表现出的治疗作用还在研究中。

战胜霞[8](2021)在《皮肤镜在慢Mohs显微描记手术治疗基底细胞癌手术切缘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是皮肤科最常见的非黑素细胞性皮肤恶性肿瘤,大多见于老年人,国际上推荐的首选治疗BCC的手术方法是莫氏显微描记手术(Mohs micrographic surgery,MMS)。慢莫氏显微描记手术(Slow Mohs micrographic surgery,s MMS)是在MMS的基础上改良的手术方法,是一种使用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的技术,以类似于MMS的方式对组织进行定向,进行完整的手术切缘分析。但因其手术费用高、手术时间长,限制了在国内的的进一步开展,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辅助界定基底细胞癌手术边界的新手段。目的评估皮肤镜检查对采用s MMS治疗BCC手术切缘确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采用皮肤镜确定BCC手术切缘是否可以减少s MMS最终手术切除次数及减少组织损伤。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病理诊断为BCC的病例共102例,分成病例组与对照组。病例组术前采用皮肤镜观察并确定BCC手术边界,在皮肤镜界定的边界基础上参照传统s MMS手术切缘进行切除,分别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照组采用s MMS进行切除,比较两者之间最终手术切除次数差异,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研究纳入BCC患者102例,10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64.5岁(30-88岁),平均发病年龄56.3岁(0-84岁),平均病程8.6年(0.17年-68年),两组间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以是否为多次手术为因变量(0=单次,1=多次),性别、年龄、发病年龄、病程、肿瘤长度、肿瘤宽度、肿瘤分型分别为自变量,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宽度(OR=1.565,P=0.031)是行多次手术的可能危险因素。3.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最终手术切除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3)。结论虽然我们最终研究结果并未证实皮肤镜可以减少s MMS最终手术切除次数,但本研究提出了改进s MMS的实用建议。随着皮肤镜在临床的普及,其操作简便使患者更易于接受,且皮肤镜检测BCC边界优于肉眼观察,这意味着皮肤镜技术在划定BCC边界上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尽管如此,仍需要更大样本的BCC患者进行研究以证实这一观点。

刘淋红[9](2021)在《1002例皮肤恶性肿瘤回顾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并探讨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发病特征、发病年龄、临床诊断、病理诊断、复发率、淋巴结转移率、皮肤镜诊断以及治疗情况,分析皮肤恶性肿瘤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四川地区皮肤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与预防提供事实依据与诊疗思路,进一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皮肤科、整形外科、烧伤科、乳腺外科、泌尿外科经过我院组织病理活检,参照皮肤病理诊断标准确诊的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病历资料。从中筛选出符合皮肤恶性肿瘤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002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率的比较使用卡方检验;因皮肤恶性肿瘤多数发生于年龄较大患者,为排除样本非正态分布对统计学分析的干扰,对不同病种患者中位年龄的比较时使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不同病种平均病程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1.病种构成、性别及年龄、平均病程比较:此次入选病例共1002例,男469例,女533例,男女比例为0.88:1,其中发现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和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的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且不同病种在男女之间患病情况存在显着差异(χ2=27.73,P=0.000,<0.05)。病例数最多的依次为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511例,占50.60%;CSCC143例,占14.27%;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utaneous malignant melanoma,CMM)111例,占11.08%;佩吉特病(Paget’s diease,PD)75例,占7.49%;鲍温病(Bowen’s diease,BD)61例,占6.09%;DFSP(41例),占4.09%;其他包括疣状癌(Verrucous carcinoma)33例,占3.29%;皮肤淋巴瘤(Cutaneous lymphoma)50例,占4.99%;高分化血管肉瘤(Highly differentiated angiosarcoma)3例,占0.30%;腺样囊性癌3例,占0.30%;汗腺癌(Cidradhoma carcinoma)2例,占0.20%;基底鳞状细胞癌(Bas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BSCC)2例,占0.20%;外毛根鞘癌2例,占0.20%。所有患者中发病时最大年龄98岁,最小年龄6岁,平均年龄(63.93±15.02)岁,中位年龄为66岁。BCC、CSCC、CMM、PD、BD发病时的中位年龄分别依次为68岁、71岁、63岁、61岁及70岁,存在显着差异(P=0.000,<0.05)。所有患者发病平均病程为(58.42±3.92)月,其中CMM的平均病程最长,为(101.24±14.84)月,PD平均病程最短,为(21.79±3.23)月,且不同种类的平均病程存在显着差异(P=0.000,<0.05)。所有患者中0-19岁之间有5人,20-39岁之间有58人,40-59岁之间有282人,60岁及以上有657人。DFSP患者中60岁及以上患者只有4人,占其9.8%,其余病种都是60岁及以上年龄阶段最多。2.不同病种主要发病部位、临床符合率比较:BCC主要好发于头面部(87.27%),CSCC也好发于头面部(55.24%),CMM主要发病部位为足(56.75%)、手(12.61%),PD主要好发部位为乳房(68.42%),BD头面部为主(77.04%),DFSP以躯干为主(86.04%)。本研究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总符合率47.30%,其中最高是PD,为85.52%,最低为少见皮肤恶性肿瘤8.33%,其余BCC、SCC、CMM、BD、DFSP的符合率分别为60.27%、62.94%、75.68%、16.39%、11.62%,不同病种临床与组织病理诊断符合率有显着差异(P=0.000,<0.05)。3.所有皮肤恶性肿瘤患者中,CSCC的复发率最高13.98%,DFSP未见复发。BCC和DFSP也未见淋巴结转移患者,其他种类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最高,16.67%。4.此次CMM患者中浅表扩散型CMM70例,结节性CMM11例,恶性雀斑样CMM6例,肢端雀斑样CMM24例。根据Clark分级标准进行Clark分级:Ⅰ级1例,Ⅱ级4例,Ⅲ级7例,Ⅳ级20例,Ⅴ级8例。5.CMM患者生存情况:其中15例CMM患者无法取得联系,其余96例患者共死亡43例,总生存率为55.20%(53/96)。6.皮肤镜结果:确诊CMM患者有70人皮肤镜诊断为CMM,皮肤镜诊断符合率为91.01%,高于临床诊断符合率75.68%,二者相比具有显着差异(χ2=8.05,P=0.005)。7.2017-2019年我院确诊的皮肤恶性肿瘤病例数呈上升趋势。结论:1.发病率最高的皮肤恶性肿瘤是BCC(51.60%),其次是CSCC(14.27%)、CMM(11.08%)、PD(7.49%)、BD(6.09%)。2.此次入选病例共1002例,男女比例为0.88: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3.最常见的前五位皮肤恶性肿瘤患者均在60岁以上患病的人数最多。常见皮肤恶性肿瘤以老年人为主,对老年患者长期不愈皮损应警惕恶性肿瘤的发生,必要时活检以明确,同时加强对常见皮肤恶性肿瘤的普及教育。4.BCC和CSCC好发于头面部,CMM好发于四肢肢端,PD好发于乳房和外阴,BD好发于头面部。5.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总符合率47.30%,其中最高是PD为85.52%,少见皮肤恶性肿瘤的符合率最低。6.CSCC的复发率最高,为13.98%;CSCC的转移率也居首位为10.40%,BCC和DFSP未发现淋巴结转移。7.CMM足部最多见,占63.06%,当足部出现色素痣等疑似表现需要警惕,最好进一步检查以明确。8.CMM预后差,死亡率高,是皮肤恶性肿瘤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9.皮肤镜相比肉眼检查明显提高了CMM诊断率,降低了误诊率。10.2017-2019年我院确诊的皮肤恶性肿瘤病例数呈上升趋势。11.手术切除仍然是皮肤恶性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方式。

魏阳[10](2020)在《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回顾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皮肤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是一种来源于皮肤基底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临床较多见,多发生于中老年人。BCC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临床误诊率较高,破坏性大,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底细胞癌的研究已达分子水平,研究表明紫外线等外界因素可造成DNA间接损伤,诱导DNA突变和错误表达,从而触发致癌机制。为了进一步增加整形外科临床医生对BCC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率,避免不必要的临床检查,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BCC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手术治疗方式和术后随访情况做综合分析,为临床医生诊断和治疗该病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70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由整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均经过病理科组织病理确诊。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灶分布区域、临床表现(长径、颜色、形状、分界、质地和触压痛)、病理类型、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符合率、手术治疗方式和预后情况等资料,应用相应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临床结论。结果:(1)流行病学:170例患者中,男性67例(39.4%),女性103例(60.6%),男女比例为0.65:1。诊断为BCC的年龄范围为30岁至104岁(中位年龄62岁)。病程时间范围为1月至70年,病程中位数为8年。病灶长径范围为0.2cm~7.0cm,平均长径为1.62cm。170例患者的184个病灶中,头面部为病灶分布最多部位,占167个(90.8%),其次是躯干10个(5.4%),四肢6个(3.3%),骶尾部1个(0.5%),生殖器未见病变累及。(2)术前诊断和手术治疗:170例患者病灶数共计184个,术前诊断为基底细胞癌的病灶数为109个,符合率为59.24%,所有患者病灶均经手术治疗,切除病灶后直接缝合的72个(39.1%),切除术后行局部皮瓣转移术31个(16.9%),手术切除后行游离皮片移植术81个(44.0%)。(3)临床病理:结节型112个(60.87%),微小结节型3个(1.63%),浅表型13个(7.07%),色素型38个(20.65%),硬化型1个(0.54%),角化型13个(7.07%),腺样型5个(2.71%)。(4)预后和随访:170例病例行手术切除后,162例I期愈合。术后间隔6个月至1年经门诊或电话随访,3例术后复发,2例失访,未复发165例,术后术区恢复情况,15例出现瘢痕增生。结论:1.皮肤基底细胞癌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男女发病人数比例为0.65:1。病灶多分布在头面部,以单发为主,发病主要与紫外线暴露有关。2.本病病理分型以结节型为主,其次为色素型和浅表型。术前诊断符合率为59.24%。多与色素痣、鳞状上皮细胞癌、慢性溃疡、脂溢性角化病等混淆。3.手术切除是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主要治疗方式,可采取直接切除缝合、切除加局部皮瓣转移和切除加游离皮片移植三种术式,术后复发率低。

二、液氮冷冻治疗74例皮肤基底细胞癌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液氮冷冻治疗74例皮肤基底细胞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薯蓣皂苷介导ATM/p53信号通路调控皮肤癌A431细胞凋亡和迁移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薯蓣皂苷对皮肤癌裸鼠移植瘤的抑癌作用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薯蓣皂苷对皮肤癌A431细胞凋亡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论文三 薯蓣皂苷对皮肤癌A431细胞迁移侵袭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创新性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一 薯蓣皂苷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皮肤癌的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3)基底鳞状细胞癌10例临床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10例基底鳞状细胞癌分析
    2.1 临床资料整理
    2.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3 结果
        2.3.1 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
        2.3.2 影像学检查及预后
        2.3.3 病理特点
        2.3.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第3章 文献复习
    3.1 研究方法
        3.1.1 文献检索与纳入标准
        3.1.2 资料提取与分析方法
    3.2 结果
        3.2.1 性别与年龄
        3.2.2 发病诱因
        3.2.3 发病部位
        3.2.4 皮损大小及临床表现
        3.2.5 发病部位与局部侵袭浸润情况
        3.2.6 肿瘤转移情况
        3.2.7 病理表现与肿瘤局部侵袭浸润
        3.2.8 治疗与预后
        3.2.9 性别与肿瘤转移及预后
        3.2.10 肿瘤大小、皮损溃疡与肿瘤转移、预后
        3.2.11 人种与肿瘤特点
第4章 讨论
    4.1 疾病的提出与认识
    4.2 临床表现及侵袭转移能力
    4.3 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组化
    4.4 治疗与管理
    4.5 组织起源假说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第5章 结论与局限性
    5.1 结论
    5.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对球形孢子丝菌杀伤作用的体外研究及碘化钾对其杀伤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孢子丝菌病的研究现状
        1.1.1 孢子丝菌病的病原体研究
        1.1.2 孢子丝菌的黑素研究
        1.1.3 孢子丝菌病的传播及流行
        1.1.4 孢子丝菌病的治疗
    1.2 光动力治疗的研究进展
        1.2.1 光动力治疗的历史和起源
        1.2.2 光动力治疗的机制研究
        1.2.3 光敏剂
        1.2.4 光源
        1.2.5 临床应用
        1.2.8 总结和展望
第2章 威伐光、红光、LED光对球形孢子丝菌的杀伤及黑素的保护作用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2 主要试剂与配制方法
    2.3 实验方法
        2.3.1 PDA斜面培养基的配制
        2.3.2 PDA平皿培养基的配制
        2.3.3 含三环唑的PDA斜面培养基和平皿的制备
        2.3.4 菌株及培养条件
        2.3.5 菌丝相孢子悬液的制备
        2.3.6 光源的准备
        2.3.7 威伐光、红光及LED光对球形孢子丝菌Mel+的杀伤效果
        2.3.8 黑素的保护作用
        2.3.9 统计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威伐光、红光和LED光对Mel+的杀伤作用
        2.4.2 在威伐光、红光及LED光照射过程中黑素对菌株的保护作用
    2.5 讨论
    2.6 小结
第3章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对球形孢子菌的杀伤效果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2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3.3 实验方法
        3.3.1 SDA斜面培养基的配制
        3.3.2 BHI琼脂斜面培养基的配制
        3.3.3 光敏剂
        3.3.4 光源的准备
        3.3.5 菌株与培养条件
        3.3.6 球形孢子丝菌菌丝相孢子和酵母细胞的制备
        3.3.7 不同剂量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菌丝相及酵母相杀伤效果的评价
        3.3.8 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及参考菌株的杀伤效果评价
        3.3.9 在ALA-PDT过程中黑素的保护作用
        3.3.10 安全性评价
        3.3.11 统计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菌丝相分生孢子的杀伤作用
        3.4.2 ALA-PDT对 Mel+菌株酵母细胞的杀伤作用
        3.4.3 ALA-PDT对球形孢子丝菌临床菌株菌丝相分生孢子和酵母相及参考菌株的杀伤作用评价
        3.4.4 在ALA-PDT过程中黑素对Mel+分生孢子的保护作用
        3.4.5 ALA-PDT的安全性评价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杀伤球形孢子丝菌机制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2 主要试剂与配制方法
    4.3 实验方法
        4.3.1 光动力过程中ROS产量的检测
        4.3.2 光动力过程中NAC的保护作用
        4.3.3 扫描电镜
        4.3.4 透射电镜
        4.3.5 彗星实验
        4.3.6 统计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ALA-PDT后 Mel+分生孢子ROS生成水平
        4.4.2 ALA-PDT处理后Mel+分生孢子超微结构的改变
        4.4.3 彗星实验
    4.5 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碘化钾对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的增强效果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和试剂
        5.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2 主要试剂
    5.3 实验方法
        5.3.1 ALA的配制及光源的准备
        5.3.2 KI的配制
        5.3.3 KI对 ALA-PDT杀伤球形孢子丝菌效果的影响
        5.3.4 KI添加顺序对ALA-PDT效果的影响
        5.3.5 KI浓度对ALA-PDT杀伤效果的影响
        5.3.6 KI对 ALA-PDT过程中ROS生成的影响
        5.3.7 KI对 ALA-PDT杀伤其他球形孢子丝菌临床菌株效果的影响
        5.3.8 统计分析
    5.4 实验结果
        5.4.1 KI对 ALA-PDT的影响
        5.4.2 KI添加顺序对ALA-PDT的影响
        5.4.3 KI浓度对ALA-PDT的影响
        5.4.4 KI对 ALA-PDT过程中ROS生成的影响
        5.4.5 KI对 ALA-PDT杀伤其他球形孢子丝菌临床菌株效果的影响
    5.5 讨论
    5.6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ALA-PDT治疗肿瘤性及炎症性皮肤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临床分组
    2.2 方法
        2.2.1 ALA-PDT治疗
        2.2.2 评价指标
        2.2.3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疗效观察
        3.1.1 非黑色素瘤皮肤肿瘤组
        3.1.2 生殖器疣(尖锐湿疣)
        3.1.3 痤疮和毛囊炎
    3.2 不良反应
        3.2.1 发生不良事件情况
        3.2.2 不良事件的处理
    3.3 创伤性评估
        3.3.1 疼痛评估
        3.3.2 功能评估
    3.4 美容效果评估
    3.5 复发情况
    3.6 患者满意调查: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ALA-PDT 疗法在皮肤病治疗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6)SHARPIN在不同组织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参与基底细胞癌发生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SHARPIN表达变化在不同组织恶性肿瘤中的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四、实验结论
第二部分 进一步深入研究SHARPIN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的作用
    一、材料与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三、讨论
    四、实验结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皮肤基底细胞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成果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7)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诊疗新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1 HPV概述
    1.1 分型与致病性
    1.2 流行病学特征
    1.3 HPV检测方法
2 HPV与女性
3 HPV对其他人群的影响
    3.1 HPV对男性的影响
    3.2 HPV对儿童的影响
    3.3 HPV对老年人的影响
4 治疗
    4.1 局部破坏性治疗
    4.2 抗增殖剂治疗
    4.3免疫疗法
    4.4 HPV疫苗
    4.5 治疗进展
5 小结

(8)皮肤镜在慢Mohs显微描记手术治疗基底细胞癌手术切缘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观察指标
        1.6 研究器材和仪器
    2.手术方法
    3.统计分析
    4.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皮肤镜在常见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9)1002例皮肤恶性肿瘤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皮肤表现(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典型病例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皮肤基底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四、液氮冷冻治疗74例皮肤基底细胞癌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皮肤鳞状细胞癌诊疗专家共识(2021)[J].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皮肤肿瘤研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皮肤肿瘤学组.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08)
  • [2]薯蓣皂苷介导ATM/p53信号通路调控皮肤癌A431细胞凋亡和迁移作用及机制研究[D]. 王鹏.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3]基底鳞状细胞癌10例临床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D]. 时晓萱. 山东大学, 2021(09)
  • [4]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对球形孢子丝菌杀伤作用的体外研究及碘化钾对其杀伤效果的影响[D]. 陈瑞丽. 吉林大学, 2021(01)
  • [5]ALA-PDT治疗肿瘤性及炎症性皮肤病的临床研究[D]. 文立德(WALEED MOHAMMED HAMOOD AL-DUMAINI). 南昌大学, 2021(01)
  • [6]SHARPIN在不同组织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参与基底细胞癌发生的机制研究[D]. 杨瑶.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7]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诊疗新动向[J]. 黄丹,王紫薇,鞠梅.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1(03)
  • [8]皮肤镜在慢Mohs显微描记手术治疗基底细胞癌手术切缘中的应用[D]. 战胜霞.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9]1002例皮肤恶性肿瘤回顾性分析[D]. 刘淋红.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10]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回顾性研究[D]. 魏阳. 郑州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液氮冷冻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74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