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表示几种不平行关系的情况

“和”表示几种不平行关系的情况

一、“And”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几种情况(论文文献综述)

王瑞鑫[1](2021)在《山西万荣方言参考语法》文中指出本文研究山西运城万荣方言语法,具有参考语法的特点。全文一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第二章为音系部分,第三章到第十一章讨论万荣方言中与语法结构相关的系列问题,第十二章对万荣方言的整体特点做以概括。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山西万荣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同时对参考语法及万荣方言的研究现状、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理论框架等做了简要介绍。第二章主要关注万荣方言的音系,包括万荣方言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儿化韵系统、连读变调系统以及文白异读现象等。第三章主要讨论了万荣方言的词、词类和构词、构形法。文章分别从构词和构形两个角度对各个词类的形成进行了探讨。第四章主要内容是名词性短语。除了对传统句法结构意义上的名词性短语结构进行讨论之外,还重点关注了万荣方言中的领属结构。第五章主要考察指示与称代范畴。对万荣方言中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分别做了意义和功能上的分类。第六章讨论万荣方言中的谓词性短语。对万荣方言中各种结构类型的谓词性短语做了列举概括。第七章讨论万荣方言中的简单句。除了讨论完整句和非完整句的句法构成外,还探讨了万荣方言中动词谓语句的各类句式等。第八章介绍了万荣方言的句类和语气词。对万荣方言中的四大句类和语气词所能出现的语境、表达的不同语气等都做了分类描写,还探讨了语气词结合使用的情况。第九章概括了万荣方言中的时体系统,对表示不同时态的时标记、动作完成不同情况的体标记,以及时标记和体标记的共现情况都做了分析和探讨。第十章讨论了万荣方言中的从句和关联复句的标记及模式,尝试对万荣方言中的复句关联标记模式概括出一个蕴含性等级序列。第十一章描写了万荣方言中的话题标记,对不同话题标记前所能出现的成分及结构,以及每个话题标记所表示的不同语义色彩都做了分析和探讨。第十二章是大结论部分,整体概括万荣方言在各章节内容中所呈现出来的具有特色的地方以及相对应的特点。

王敏辰[2](2021)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语强调句式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强调是语言的一种重要功能,而强调句式是实现强调的一种主要方式。学界对于强调句式在强调系统内的地位认识不足,未能全面梳理强调句式与其他强调手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也没有形成强调句式的统一界定。与此同时,强调句式的对比研究局限在句法领域,而语义及语用方面的讨论还不够。有鉴于此,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指导,构建强调语义模型,明确强调句式在强调语义系统中的地位及本质特点,并从句法、语义和语篇三个层面对英汉语强调句式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以期揭示英汉语强调句式的异同及其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基于元功能思想,本研究指出强调是语义层面的概念,它以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等三大元功能为基础,帮助增强语言的元功能强度,包括概念意义的语义强度、人际意义的情态强度以及言语内容在语篇中的信息强度等等。换言之,强调功能不是自主功能,而是服务于元功能的附加功能。从级阶角度看,强调功能发生在语言的任何表达层面,包括语音/文字层、词汇语法层和语篇层,其中词汇语法层可以进一步分为词组层和小句层。总的来说,本研究以元功能为基础,从语言的三个连续层次建构了强调语义模型。就强调句式而言,它作为强调功能的体现方式之一,处于词汇语法层次系统的小句层面,与其他层面或者小句层面的其他强调手段相比,强调句式具有四个区别性特征:其一,强调句式位于或趋于小句层强调实现方式的“词汇-语法”连续统的语法极端。其二,强调句式具有特定的句法结构;其三,强调句式的标记词无实际语义,也不自带对比重音。其四,强调句式不受制于语篇分布规则,其强调功能属于结构的必要功能。基于以上特点,本研究从元功能角度,对强调句式作出如下界定:强调句式指的是语言在词汇语法层通过特定的句法结构凸显小句中某个成分或者部分内容,增强该成分的信息强度,并同时强化凸显成分的经验意义或者人际意义,从而引起或者提醒听话者/读者注意被强化的经验意义或者人际意义。接着,按照凸显成分的功能语义范畴,强调句式被分为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和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前者包括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环境成分凸显型强调句式和情形凸显型强调句式,后者包括判断凸显型强调句式和评价凸显型强调句式。根据“语义为中心,形式体现意义”的功能描述思想,英汉语各类强调句式在句法和语义上有如下异同:就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而言,英语和汉语都可以凸显以下几类经验成分,即动作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交流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等六种过程所期待的参与者角色,跨度、位置、方式、原因、或然、伴随、角色和角度等八种环境成分,以及动作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交流过程和行为过程所建构的情形。此外,强调句式与既定意义相同的原式小句具有两种可能的语义关系,一是强调句式与原式小句的经验意义相同,二是强调句式是原式小句发生概念隐喻的结果,这可能会引起原始经验意义发生改变。除共性外,英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和汉语经验凸显型的主要差异在于二者的主要强调标记的句法功能和语法性质差异。英语中,强调标记“be”具有两种句法功能,分别是“it be x that/wh-疑问词……”(“x”代表凸显成分)结构中与“it”组成强势语气成分的操作词和“wh-疑问词……bex”结构(包括其变形形式“all/the-名词词组+be+x”)中的主要动词。汉语中,关键强调标记“是”与次要强调标记“的”组成四种句法结构,分别为“是1…x…的”“……的是2 x”“是2x的”和“是3x的”。在此,“是1”发挥操作词功能,“是2”发挥谓体功能,“是3”发挥推断状语功能。语法性质上,英语的强调标记“be”具有限定性,且位置固定,凸显成分紧随其后,而汉语的强调标记“是”无限定性,位置多变,可与凸显成分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就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而言,英语和汉语的凸显成分语义范畴一致,涉及六类判断意义,即可能性、惯常性、真实性、明显性、义务性、意愿性,和七类评价意义,即情绪反应、认知反应、行为规范、行为人属性、潜力、实体价值和环境。然而,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强调产生机制不同,这同时引起体现形式上的差异。英语中,表示判断/评价意义的凸显成分与被判断/评价项目以两个独立命题的形式呈现,并且凸显成分由主位引发语“it be”引出而成为主位焦点,因此英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结构为:it[主语]+be[主要动词]+x[补语]+被判断/评价项目[补语]。汉语中,存在三种强调方式:一是添加传信语气词“是”和“的”以增强肯定语气,其中“是”位于谓体之前,“的”位于句尾,它们不会改变原式小句的基本句法结构;二是使用“的字结构”使人际意义经验化,以强化命题或者提议的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强调结构为“被判断/评价项目[主语]+是[谓体]+x-的[补语]”;三是通过“连x都/也y”结构蕴含的非常规判断意义,加强事件真实性或者评价的正确性。在这种结构中,“连”发挥介谓体的功能,用来引出部分凸显内容“x”从语篇角度,本研究考察了英汉语强调句式在小说、新闻和剧本三类语篇中的分布情况。研究发现,英汉语强调句式的总体分布情况相同:剧本语篇>小说语篇>新闻语篇。从语体角度看,在英语书面语篇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出现频率高于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在口语语篇中情况相反,而在汉语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出现频率始终低于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局部来看,英汉语强调句式的分布特征有三:其一,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在英语和汉语任何语篇类型中都是最为常见的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其二,英汉语各类强调句式在每类语篇中的常见性等级序列不同;其三,英汉语各类强调句式在每类语篇中的出现总频率不同。在小说和剧本中,英语强调句式的总频率低于汉语,而在新闻中,却高于汉语。总的来看,英汉语强调句式在语篇中的分布情况主要受到以下两点影响:首先,三类语篇特点造成了上述的总体分布特征。就小说语篇和剧本语篇而言,它们描述完整的故事,涉及多个事件、多种视角等,这为各类强调句式的出现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新闻报道遵循“篇幅最小化、信息最大化”的原则,更常使用强调词汇而非强调句式,因此新闻语篇中强调句式出现频率低于小说语篇和剧本语篇。其次,英汉语强调句式的主客观特点决定了它们在不同语篇中的出现频率差异。由于英语强调句式具有明显的客观性,它符合新闻语篇客观、严谨的文风,因而英语强调句式更常出现在新闻语篇中,而汉语强调句式具有明显的主观性,这不符合新闻语篇特点,所以它较少出现在新闻语篇中,而更常出现在不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语篇中。然后,从话语生成和发展角度,本研究指出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在语篇中主要发挥以下几种话语功能:修正话语、发起话题、延续话题、转换话题和总结话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主要发挥四种功能,即主导观点、推动观点、对照观点和总结观点。最后,本研究发现了引起英汉强调句式异同的历时因素、认知因素和思维因素。历时上,英语强调标记“be”和汉语强调标记“是”的起源不同,这导致了二者的语法性质差异。“be”的发展路线为:动词→系动词→强调标记,“是”的发展路线为:指示代词→系动词→强调标记。相比而言,“be”具有动词起源,所以含有动词的屈折变化的特点,而“是”由指示代词发展而来,没有动词来源,既没有限定性,也不发生屈折变化。认知上,英汉民族都按照舞台模型感知强调现象。不同的是,英语民族将凸显成分置于固定的图形位置,按照从图形到背景的顺序进行认知,而汉语民族运用强调标记激活无固定位置的凸显成分,按照自然顺序进行认知。思维模式上,英语强调句式在客体思维、分析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影响下,具有客观性、“强调部分-非强调部分”二分性和抽象性等特点,而汉语强调句式在主体思维、整体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作用下,呈现主观性、整体把握性和具体性等特点。总而言之,本论文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建设与汉外对比研究”(19ZDA319)的部分研究成果,建构了强调语义模型,并基于元功能思想提出了强调句式的界定以及分类,这将有助于深入强调结构在语义方面的理论研究。另外,通过对英语和汉语强调句式的对比性描述和解释,本研究揭示了英汉语言的相关特点,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比领域的发展,为语篇分析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尹吉鹏[3](2020)在《湖南沅陵乡话语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沅陵乡话主要分布在沅陵县城周边的县乡。沅陵乡话不同于湘语、西南官话,也不是少数民族语言的分支,而属于濒危的汉语方言。目前乡话归属不明,而乡话研究多以语音为主,语法研究多集中于个别词缀、介词等方面,缺乏对乡话内部片区语法现象系统的挖掘。因此,本文拟以沅陵县乌宿乡清水坪村为方言点展开调查,尽可能地揭示沅陵乡话的语法特点,论文共10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沅陵乡话的基本情况、乡话研究现状、沅陵清水坪乡话音系、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语料来源与体例说明。第二章:名词。乡话中词缀“崽”是典型的小称标记,既可以附着在名词后表示事物小称,也可以附着在数量词后表数量小称。其他词缀,如“头”、“?[n?0]里/上”、“?[?i?0]头”、“?[ku0]”在乡话中功能也较为突出。此外,本章也介绍了沅陵乡话中的方位表达和动物名词的词序表达。第三章:动词和形容词。本章主要介绍动词重叠和不同的动态表达,如完成态、已然态、经历态、持续态、进行态;乡话中的动词“得”功能多样,既保留“获得”义作一般动词,也能前置于谓词性成分前充当能愿动词,而且还可以位于补语位置表示程度或可能。另外,本章也介绍乡话中形容词的重叠和其他程度表达。第四章:数词和量词。数词“二”与“三”分别有两种不同的表达。“二”可以读作“两[?uo35]”和“二[212]”,前者主要表基数,后者主要表序数。“三”可以读作“三[suo55]”和“?[s?55]三”,前者表基数,后者表序数。不过,“二”“三”这两种不同表达在一些情况下也有功能交叠的情况。另外,量词“条”和量词“?[p?53]颗”在乡话中都属于通用量词,能和各类事物搭配,不过,“?[p?53]颗”是从颗粒义量词演变而来,因此在与事物搭配时往往具有一定的指小功能。第五章:副词。本章着重讨论“不”、“硬”、“尽”、“及时”这几个副词。乡话中的“不[p?212]”兼有主观否定和客观否定的功能,并与借入的否定词“不[pu212]”在某些功能上交叠。“硬”作为语气副词主要凸显不同语气。“尽”位于动词前常用作时间副词,表示行为动作的持续,并凸显说话人的不满。“及时”在乡话中已由形容词和时间副词衍生出语气副词的用法,表示侥幸语气。第六章:代词。本章详细讨论了沅陵乡话中人称代词、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的基本情况,其中指示代词语序不同,功能也不同。泛指指示词和小称指示词前置有定指、类指、话题的功能;后置时主要表类指、话题功能。第七章:介词和连词。本章介绍乡话中“跟[k?e55]”、“?[tɑ33]”、“?[k?u35]”、“到[t?u33]”、“邀[i?u55]”五个词的介、连词功能。其中“跟[k?e55]”和“?[tɑ33]”是乡话中典型的处置标记,用来引介处置对象。“跟[k?e55]”、“?[k?u35]”、“邀[i?u55]”遵循相似的虚化路径,已由其伴随介词用法衍生出并列连词用法。第八章:助词。本章将沅陵乡话助词分为结构助词、时态助词和语气助词三类,并介绍这三类助词使用情况和基本特点。第九章:句法研究。本章主要介绍乡话中疑问句、处置句、被动句、双宾句和比较句的基本使用情况。第十章:结论。这一章是对全文的基本认识以及研究的不足。

张欢[4](2020)在《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指:在两汉汉语中,逻辑上满足充分条件,语义上表达条件语义关系,形式上采用条件标记的句子的集合。本文选取西汉《史记》《淮南子》《盐铁论》《新序》《新书》等5部文献;东汉《论衡》《东观汉记》《风俗通义》《潜夫论》《金匮要略》等5部文献,并参考乐府民歌及出土文献语料,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条件标记进行穷尽式计量研究,旨在探讨各类条件语义范畴的形式特征及在两汉时期的演变历程。在研究方法上,将传统的三个平面理论与语法化、词汇化、认知语言学及构式等新理论相结合,力图勾勒出两汉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的全面貌。该范畴依据不同的句法位置,可划分为两个类别:偏句标记和主句标记。条件句的假设性来源于条件偏句,因此,重点探讨偏句标记构成的条件语义范畴。偏句标记包括单音节否定词来源标记、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来源标记、单音节动词及副词和连词语义来源标记、多音节复合词标记。主句标记则主要关注其句法特征及作用。各类标记形式具有一些逻辑、句法、语义及语用上的共性特征,这是条件句成立的基础。在逻辑层面上,均表示充分条件,且十分依赖充分条件的逻辑关系。在句法层面上,从句法组成角度看,标记形式对条件句语义的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从句法位置角度看,两汉汉语条件偏句和主句之间的位置不能调换;从句法表现角度看,条件语义范畴在时态、语气、情态及体特征上均呈现出一些特征,如缺乏时体标记,而借用曲折形式表达条件语义等。在语义层面上,偏句语义具有假设性、指称性、话题性、时间性及系统性等;主句具有主观性等。在语用层面上,条件语义范畴常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单音节否定词标记之所以可用于条件语义范畴的表达,是因为否定词标记与条件语义范畴具有密切的关系,如二者都是有标记的形式等。而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也有自身句法、语义特征,如该范畴中的动词指向极性语义等;否定词条件标记“微”“不”“弗”“未”“非”“无”“否”也各具特色,如标记“微”用于违实假设等。通过对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的研究,可以发现条件范畴和否定范畴在形式和语义关系上具有诸多相通之处。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标记可用于条件语义范畴,而此前学界并未将其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指称性标记与条件标记具有密切关系,如指称性标记与条件标记交叠,且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具有一定特色,如条件偏句具有指称性,用于可能假设等。指称性助词标记“夫”“其”“彼”“之”“而”“者”“所”在条件语义范畴中也呈现出一些特征,如标记“者”只能位于小句末,位置固定,且经历了由代词向语气词发展的过程;标记“之”的指称性较弱,常与其他条件标记结合;标记“其”用于指称主语的性质和状态等。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在两汉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中占有重要位置。其中,动词语义来源类标记共13个,依据句法位置,可分为:句首、谓语前类“若”“如”“犹”“即”“有”“或”;句首类“使”“令”“假”“设”“试”“及”“就”,其中“若”“如”“犹”来源于动词比况义,“有”“或”来源于动词存在义,“使”“令”“设”“试”来源于动词致使义,“假”来源于动词虚假义,“即”“及”来源于动词时间义。以上标记均是在条件义语境影响下,从上一层级的动词语义经过重新分析,语法化为条件标记的。副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共17个,可分为语气副词类和时间副词类,其中语气副词类“诚”“果”“苟”“信”“必”“当”“允”,原是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当其从强调其后动词变为修饰整句时,就从语气副词语法化为了条件标记,这是由语气副词的句法特点及语境决定的。时间副词类按照时间语义分为4类:过去时间副词,如“傥(倘)”“尚”“尝”“向”;现在时间副词,“适”“正”“常”;将来时间副词,如“将”“欲”;其他时间副词“时”——时间与条件具有密切的关系,时间词常常转化为条件语义关系。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共5个,形式较少,西汉、东汉使用频率相当。这是因为“第”“则”“且”“乃”是用法多样的虚词,用于条件句是一种借用标记,不具有稳定性。但是“虽”用于条件句的频率较高,因为“虽”语义单一,是条件句的专用标记。多音节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较为丰富,包括“倘类”“向类”“设类”“如类”“若类”“使类”“假类”“苟类”“其他类”“三音节”等10个小类别。其中,绝大多数标记来源于句法结构联合关系的词汇化,仅有“自非”“不则”“一旦”“不然”“不者”来源于跨层结构的词汇化。在句法层面上,该类标记一般位于句首位置,且并不是任意组合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语义层面上,几个音节在表达条件语义上都起作用,并不是其中一个起条件标记作用,另一个作为附着成分。同时,双音节条件标记大多用于违实假设。两汉汉语偏句标记与主句标记共现的频率较低,约为25.39%,主句标记对条件句条件语义的形成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主句标记有“则”“必”“固”“而”“故”“即”“尚”“亦”“犹”“乃”“斯”“既”“是则”等,在条件句中起到“凸显条件语义”“归纳结果”“增强因果联系”的作用。通过对西汉条件标记和东汉条件标记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否定词条件标记使用数量相当,而指称性条件标记使用数量西汉多于东汉,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标记、多音节复合词条件标记使用数量均是东汉高于西汉。上古汉语条件句以意合形式为主,到了中古汉语时期,有标记的形式逐渐增多,并逐渐取代了意合表达形式,这也间接证明了西汉更靠近上古,而东汉更靠近中古。除此之外,两汉条件标记研究成果将此前5种来源类型增至9种,分别是:1.比况义2.致使义3.语气副词4.否定词标记5.指称性标记6.存在义7.连词义8.时间词9.虚假义。丰富了条件标记的来源形式,厘清了部分条件标记的发展脉络。综上,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植根两汉汉语,将标记形式聚合成一类进行研究,有利于发现条件句的共性及个案标记的特征,有利于发现汉语史过渡时期语言的发展变化,更有利于发现条件范畴与其他范畴之间的关系,对于汉语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李璐[5](2020)在《系统功能视角下现代汉语后修饰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汉语后修饰语是学界历来研究的难点问题。前人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始终未能在该现象的界定层面达成一致。同时,以往研究在后修饰语的描写层面不够系统深入,就其产生的解释层面尚存不足。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在结合学界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至上”“自同一层面”的三维研究模式,对后修饰语进行界定与分类描写,并对后修饰语的产生加以阐释,为现代汉语建构相对全面、完整的后修饰语系统。首先,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层次、元功能、系统与语境思想为依据,在回顾前人研究并尊重汉语实际的基础之上,对后修饰语现象进行了界定。研究指出,后修饰语是指名词词组中位于中心词之后表达“有定”的成分。在语义上,主要是通过详述、延伸、增强等方式对中心词从不同方面进行扩展,以协助名词词组实现所指的“事物有定”。在形式上,后修饰语系统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次级系统,即发生位移的限定词、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以及同位结构的后位。由此,本研究分别对三个次级系统的语义功能、句法功能,以及各次级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考察,在佐证本研究对后修饰语界定完善的同时,实现对汉语后修饰语更加系统和深入的描写。发生位移的限定词,在语义上均是通过增强的方式对中心词进行扩展,具体包括界定其指示、明确其数量、明晰其比例、确定其顺序、凸显其极性、圈定其类型、锁定其时间和空间位置。由此,发生位移的限定词在理论上可以分为7类,即发生位移的指示限定词、发生位移的数量限定词、发生位移的比例限定词、发生位移的序数限定词、发生位移的最高级限定词、发生位移的种类限定词和发生位移的时空限定词。它们各自又可以根据表达的不同语义,被划分为更加细致的次类别,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有定”或“无定”特性。然而在句法上,各类发生位移的限定词内部,只有倾向于表达“有定”特性的,才可以视为后修饰语,而倾向于表达“无定”特性的则不能在句法中出现。总体上,句法中出现的上述七类发生位移的限定词,它们均表达“有定”且可以视为后修饰语。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在语义上是通过延伸的方式对中心词进行扩展,其语义功能可以刻画为一个以“描写”和“分类”为两级的连续统。这两种语义功能呈现为等级性,它们之间是此消彼长的牵制关系。由此,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可以分为“分类性语义功能为主导”和“描写性语义功能为主导”的两类。其中,前者倾向于表达“有定”,而后者则倾向于表达“无定”。在句法上,通过对比两类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研究指出只有“分类性语义功能主导”的(即倾向于表达“有定”)才能视为后修饰语,而“描写性语义功能主导”的则被视为独立小句的谓体。同位结构的后位,在语义上是通过增强、延伸和详述三种方式对中心词(即前位)进行扩展,它与前位之间是“语义共指”的关系。首先,按照“语义共指”关系的不同实现方式,同位结构的后位可分为两类,即“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的后位和“语义蕴含”类同位结构的后位。其中,前者可以划分为“绝对的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的后位,和“相对的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的后位。后者则可以划分为“前位>后位”的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的后位,和“前位<后位”的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的后位。此外,同位结构的后位中还存在一种特殊的类型,即修辞同位结构的后位。根据其中“实际所指”与“修辞所指”的位置关系,修辞同位结构的后位可以划分为“修辞所指+实际所指”类修辞同位结构的后位,和“实际所指+修辞所指”类修辞同位结构的后位。总的来看,同位结构的后位是对中心词语义的详述(对前位内容的明确)、延伸(对前位本质/属性的描写)及增强(即对前位本身或数量的强调)。在句法上,同位结构内部均呈现为从属关系。其中,只有表现为:(1)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的后位,(2)“前位<后位”的语义蕴含类同位结构的后位,以及(3)“实际所指+修辞所指”类同位结构的后位,才能视为后修饰语。鉴于在封闭的同位结构内,前、后位可以实现相互限定与说明,因而后位一定程度上均可以看作是“有定”的。其次,后修饰语系统内部此三个次级系统之间,以及后修饰语系统与后修饰语系统外部之间,均存在并协与互补的关系。在后修饰语系统内部,三个次级系统有各自表达的语义功能,但在本质上又具有统一性,即均是对中心词逻辑语义的扩展,以实现名词词组所指的“事物有定”,只不过在方式上有所不同。因此,当次级系统类型的解读出现歧义时,可以按照“同位结构的后位>发生位移的限定词>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的让步顺序,择取“有定性”程度高的次级系统做出相应的功能句法分析。在后修饰语系统外部,后修饰语与名词词组、小句以及语篇中的成分属于不同的语言层次,但本质上均可以协助名词词组表达“事物有定”。只不过,后修饰语与后修饰语系统外部成分之间遵循“协作”的原则,包括同类性质的相互叠加和异类性质的相互配合。因此,后修饰语还需要依据系统内部的“让步”原则和系统外部的“协作”原则共同作出判断。最后,后修饰语的产生是语言系统各个层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具体来说,(1)语音/音系层面对音韵美感的追求,(2)词汇—语法层面对句式变化的要求,以及句法核心存在尽早确认的倾向,(3)语义层面对语义的强调,以及语义存在精密化发展的趋势,(4)语境层面语篇连贯,以及古汉语时期汉语句式的遗留,五四运动前后外来句式的影响,均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后修饰语的出现。总体而言,本研究创新性地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对现代汉语中的后修饰语现象进行了界定与分类描写,并对后修饰语的产生加以阐释,为现代汉语建构了相对完整的后修饰语系统。从理论层面来看,本研究的成果有利于丰富汉语后修饰语的相关研究,提升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词组层面的精密度,推进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本土化进程。从实践层面来看,本研究也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刘立峰[6](2020)在《凌云壮语参考语法》文中认为本论文是一篇以百色凌云壮语为研究对象的参考语法,是在田野实地调查基础上,对凌云壮语的语音、词汇、句法结构和语义范畴等进行地全面、系统的共时描写。全文一共分为10章。第1章为绪论部分,第2章为音系部分,第3章到第8章讨论与句法结构相关的系列问题,第9章讨论语义范畴,最后一章是全文的总结。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凌云及凌云壮语,以及文献综述,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2章主要描写凌云壮语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以及音节结构。第3章讨论凌云壮语的词、词类和构词法。第4章讨论做论元的名词及名词性短语。包括名词性短语的扩展形式:受定语修饰和并列;描写和讨论凌云壮语的外延性定语(包括“量名指”短语、“数量名”短语、领属定语等)、内涵性定语、多项定语共现的语序以及名词性成分的并列。第5章讨论做谓语的谓词性短语。描写凌云壮语动词、形容词和状态词等谓词,讨论动补结构、动宾结构、连动结构等谓词性结构,介绍谓词性成分的指称化以及并列。第6章描写凌云壮语的简单句。描写凌云壮语简单句中论元关系的整合及调整和副词性的修饰语,论凌云壮语的话题成分和焦点表达。第7章考察凌云壮语的复杂句和复合句,描写分析凌云壮语的补足语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和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包括关系从句和同位语从句)、补语从句;介绍凌云壮语的主从复杂句、主次复杂句和并列复合句。第8章介绍凌云壮语的句类,考察凌云壮语的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以及与句类密切相关的句末语气词。第9章讨论凌云壮语的否定、体、情态、量、比较和比拟等语义范畴。第10章总结

杨刚[7](2020)在《三级递进句研究》文中认为学界对递进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级递进,较少关注三级递进。因此,本文主要以三级递进句“(不仅)X,而且Y,甚至Z”为例,综合运用“表—里—值”小三角理论和“主观视点”理论系统考察该句式在现代汉语中的状态。基于语料库的封闭统计和计量分析表明,在1381条用例中,预递标存在9种有标形式和1种无标形式。递进标记间的搭配距离主要活跃在“7±6”(字)的区间;区间较大,信息量较多,这应该是该句式多见于书面语而少用于口语的原因之一。三个递进标记间的搭配距离多半呈增加状态。各分句成分有不同程度的变换和移位。一般可根据预递标和主语的先后次序来判断该主语是分句主语还是全句主语。各级分句可分别构成“平列型组配、前两级优先型组配、后两级优先型组配”三种递进模块。语表的句式结构也有顺递、反递和反逼三种类型。句式的递进内容主要分布在“结果、行为、评价、种类、范围、其他、混合”等七个类别中。在“结果”类中,句式多用于不良后果间的递进。根据分句间是否具有语义上的包含关系,可将句式划分为“均为包含、均为并列、先并列再包含、先包含再并列”四种逻辑语义关系,包含关系对应张大或收缩式递进,并列关系对应推移式递进。句式存在单向、多向和反向三个递进方向。不同递进方式和方向可按不同顺序进行搭配,形成十二种语义动向。每种语义动向都有对应的图式。受分句成分异同变换的影响,三级递进句的话题也有所改变,存在各分句话题不同的情况。当各分句成分均不相同时,句式的信息焦点一般是“甚至”所约束的焦点,且这时全句的语义焦点也在第三级分句;当各分句有相同成分时,相同成分是旧信息,所以全句的信息焦点是不同的成分。焦点标记和分句顺序都可以影响句式的信息焦点与语义焦点。语用分布上,该句式多用于肯定意思、客观陈述或已然事实的层层递进。各级分句可形成六种语用序列。句式内部有四种关联结构:纯主观并列型、先并列再差比型、先差比再并列型、纯客观差比型。关联结构与易位类型没有对应关系。句式存在“单线、双线交互和多线”三种线性递进方式。句中各级分句实际上形成了多种量级序列,根据能成功转换的数量可分为固定序列、一对一转换序列和一对多转换序列。固定序列构成单线递进句,分句不可易位。一对一转换序列构成双线交互递进句,部分分句可易位。一对多转换序列构成多线递进句,各分句可根据语用需求相对自由地易位。信息属性、句间关系、音节韵律、句内成分、背景语境等多种因素都可以限制分句的易位。

吴泓[8](2019)在《认知—功能视角下的现代汉语“对”字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现代汉语中由介词“对”构成的介词短语作状语的句子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称为“对”字句。本文将在认知-功能视角下对现代汉语“对”字句中出现的介词“对”的语法功能、各构成成分的准入特征以及各成分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同时,将两种否定性“对”字句、“对”字句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进行对比,在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对其异同展开解释。将从心理扫描方式、识解方式、突显方式、主观性、主观化、概念整合、移情、原型范畴、配价、语义偏移、扩展等角度进行认知、功能的解释与说明。本文还关注“对……(Neg)VP/AP”结构的隐喻和转喻功能,探寻其形成的理据和条件。全文共分为6部分。第1章是绪论。我们对以往的介词研究做了简单回顾,对于在介词研究方面有影响力的主要着作进行了介绍与说明。并对介词研究的各类情况简单进行了概括。主要介绍了以往学术界对于介词“对”和“对”字句的研究情况,并对其作出述评。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符号及其他说明。第2章是关于肯定性“对”字句“X+对+Y+Z”的探讨。对“X”“Y”“Z”的句法语义属性展开全面的描写,探索了“X”“Y”的生命度属性和指称化特征以及“Z”的准入条件。分析了介词“对”的语义功能,“对”由动词到介词的演变路径,“对”的语法化程度高低与“Z”的动词性强弱的关联性,还有介词“对”在现代汉语中的功能扩展,“对”与“X”“Y”“Z”的关联性等问题。第3章是关于否定性“对”字句的研究。“对”字句有两种否定形式:A式否定句“X+Neg+对+Y+Z”和B式否定句“X+对+Y+Neg+Z”。本章中,我们对这两种否定句的准入条件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双式允准型”否定内部A式和B式具有不同的心理扫描方式;“单式选择型”否定体现了不同的突显方式。我们建立了介词“对”、“Z”的语义特征和两种否定式之间的序位关联性。最后提出了两种否定句在现实非现实范畴存在的“扭曲关系”。第4章是关于肯定性“对”字句与否定性“对”字句的对称与不对称比较研究。我们分别考察了肯定性“对”字句与A式否定句、肯定性“对”字句与B式否定句的对称与不对称。获得了肯定句中“Z”的复杂形式所决定的是否允准A式或B式出现的相关结论,也归纳了只有A式或B式否定句而没有对应的肯定句出现的限制条件。运用数学领域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说明了“对”字句肯定式与否定式在语法语义结合时呈现出的多样性情况。运用韵律句法的相关理论解释了“对”字句中肯定与否定不对称的一些问题。第5章是关于“对……(Neg)VP/AP”结构的隐喻和转喻功能的研究。分析了“对……(Neg)VP/AP”的隐喻功能、转喻功能以及隐喻始源域中的转喻延伸现象和隐喻目标域中的转喻延伸现象,说明了隐喻和转喻在“对”字句中的共同作用。并以“对……不客气”为例,进行了转喻功能的个案研究。结语部分对全篇论文所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总结,给出了本文的主要观点。我们尝试从认知-功能视角对现代汉语“对”字句进行全面的研究,以期能为后续的“对”字句研究提供一些例证和参考。此外,还总结了本文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研究的努力方向。

袁耀辉[9](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提出《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李樱君[10](2019)在《“不X也X”多角度分析》文中指出现代汉语中存在着一种颇具特色的表达方式“不X也X”,比如“不漂亮也漂亮”。从表面上看,该格式前半段否定了“X”,后半段又肯定了“X”,其实它是一种表达转折义的格式,其在形式上对比鲜明,在语言表达上显示出丰富性和生动性。本文通过收集语料,分析语言事实,主要从五个方面对“不X也X”进行分析和论述。第一章是“不X也X”的构成及句法功能。“不X也X”格式中的“不”用在性质形容词、动词和极少部分名词的前面表示否定;“也”在该结构中表示关联和委婉语气;“X”可以是形容词、动词和名词,且以单音节、双音节为主。“不X也X”格式在句中可以充当谓语、定语、补语和主语,或者以复句的分句形式出现,或者独立成句。第二章是“不X也X”的语义关系。我们认为“不X也X”表达一种转折义,它的内部语义包括主观-客观转折、客观-客观转折、客观-主观转折和主观-主观转折。“不X也X”的外部语义关系也具有多样性,它与前后分句之间存在假设、因果、条件、递进、并列、让步、转折这七种语义关系。第三章是“不X也X”的语用特征。“不X也X”具有反预期、主观表达、焦点凸显和信息转换的语用特征。第四章是“不X也X”的生成机制。“不X也X”在句法、语义及语用上均存在一定的独立性。句法上,它是由复句紧缩而来,最终实现形式的固定。语义上,“不X”和“X”这两个语义接口通过语义对接,形成表转折义的“不X也X”,它的逻辑关系十分严密紧实,语义上的对立性也尤为突出。语用因素,我们主要是从语言经济原则、语用推理、语境吸收和视角切换这四个方面作简要的论述。第五章是“不X也X”的相关结构研究。“不X也得X”表达的是“毫无选择,非这样做不可”的语义,带有“非X不可”的语义特征。“说X也不X”表面上肯定,本质却是委婉否定,前后略显轻微转折,隐含温和辩驳。它们和“不X也X”结构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主要从语法、语义、语用和对举式等方面体现出来。最后是结语部分,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本文的不足。

二、“And”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几种情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nd”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几种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万荣方言参考语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参考语法及山西方言的研究概述
        1.1.1 参考语法及其研究综述
        1.1.2 山西方言的研究概述
    1.2 万荣县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1.2.1 地理位置
        1.2.2 历史沿革
    1.3 运城及万荣方言的研究概述
        1.3.1 语音方面
        1.3.2 词汇、语法方面
    1.4 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1.4.1 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1.4.2 研究意义
        1.4.3 语料来源
第二章 万荣方言音系
    2.1 万荣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及特点
        2.1.1 万荣方言的声韵调系统
        2.1.2 万荣方言的声韵调特点
    2.2 万荣方言的儿化系统
    2.3 万荣方言的连读变调系统
    2.4 万荣方言的文白异读
    2.5 万荣方言语音上的内部差异
    2.6 符号体例及说明
第三章 构词与构形
    3.1 词类与构词法概说
        3.1.1 词类概说
        3.1.2 词的形态概说
    3.2 复合式构词法
    3.3 附加式构词与构形
        3.3.1 前附式
        3.3.2 后附式
        3.3.3 附缀
    3.4 重叠式构词与构形
        3.4.1 名词的构词与构形
        3.4.2 动词的构词与构形
        3.4.3 形容词的构词与构形
        3.4.4 副词的构词与构形
    3.5 合音词和分音词
        3.5.1 分音词
        3.5.2 合音词
    3.6 小结
第四章 指示与称代
    4.1 人称代词
        4.1.1 三身代词的读音与意义分类
        4.1.2 三身代词的功能分类
        4.1.3 叠置现象
        4.1.4 非三身代词
        4.1.5 人称代词的语用特点
        4.1.6 小结
    4.2 指示代词
        4.2.1 指示代词的读音与意义分类
        4.2.2 指示代词的功能分类
        4.2.3 指示代词与结构助词的语法共性
        4.2.4 指示代词的回指用法
        4.2.5 指示代词的叠置
        4.2.6 小结
    4.3 疑问代词
        4.3.1 疑问代词的表现形式
        4.3.2 疑问代词的疑问用法
        4.3.3 疑问代词的语用特点
        4.3.4 小结
第五章 名词性短语
    5.1 概说
    5.2 名词性短语
        5.2.1 定中短语
        5.2.2 联合短语
        5.2.3 指量短语
        5.2.4 数量短语
        5.2.5 同位短语
        5.2.6 “的”字短语
        5.2.7 方位短语
        5.2.8 小结
    5.3 领属结构
        5.3.1 概述
        5.3.2 万荣方言领属结构的基本构成
        5.3.3 身体器官/物品名词领属的特点
        5.3.4 亲属关系领属的特点
        5.3.5 “人称代词+其他集体领属”的特点
        5.3.6 小结
第六章 谓词性短语
    6.1 概说
    6.2 主谓短语
    6.3 动宾短语
        6.3.1 受事宾语
        6.3.2 施事宾语
        6.3.3 中性宾语
    6.4 状中短语
        6.4.1 状语标记
        6.4.2 副词作状语
        6.4.3 动词作状语
        6.4.4 形容词作状语
        6.4.5 介词短语作状语
        6.4.6 时间名词作状语
        6.4.7 框式状语
    6.5 联合短语
    6.6 中补短语
        6.6.1 结果补语
        6.6.2 程度补语
        6.6.3 情态补语
        6.6.4 数量补语
        6.6.5 时地补语
        6.6.6 趋向补语
        6.6.7 可能补语
    6.7 介词短语
        6.7.1 前置介词
        6.7.2 后置介词
    6.8 连谓短语
        6.8.1 一般连动式
        6.8.2 “有”类连动式
    6.9 兼语短语
        6.9.1 使令式
        6.9.2 爱恨式
        6.9.3 选定式
        6.9.4 “有”字式
        6.9.5 兼语连谓连用/套合式
    6.10 小结
第七章 简单句及其构成
    7.1 完整句与非完整句的基本结构
        7.1.1 完整句
        7.1.2 非完整句
    7.2 动词谓语句的各类句式
        7.2.1 “叫”字句
        7.2.2 连谓句
        7.2.3 兼语句
        7.2.4 双宾句
        7.2.5 存现句
        7.2.6 领有句:有字句
        7.2.7 系词句
        7.2.8 比较句
        7.2.9 比况句
        7.2.10 “动”/“去”字句
    7.3 小结
第八章 句类、语气
    8.1 句类概说
        8.1.1 陈述句
        8.1.2 祈使句
        8.1.3 感叹句
        8.1.4 疑问句
    8.2 语气词
        8.2.1 单音节语气词
        8.2.2 语气词的结合
    8.3 小结
第九章 时体系统
    9.1 关于汉语体的研究及其定义
    9.2 万荣方言中的体标记
        9.2.1 实现体“唠_了[lau~0]”
        9.2.2 经历体“过[kuγ~(33)]”
        9.2.3 起始体“起[k~hei~(55)]”
        9.2.4 进行体/持续体标记“着[tsγ~0]”
        9.2.5 继续体标记“下去[xa~(33)t(?)~hi~0]”
        9.2.6 结果体标记“下[xa~(33)]”
        9.2.7 短时体
    9.3 万荣方言中的时系统
        9.3.1 过去时标记“去(?)”
        9.3.2 现在时标记“啦[la~0]”和“哩[li~0]”
        9.3.3 将来时标记“也[ia~0]”
    9.4 体标记和时标记的共现
        9.4.1 现在时已然态标记“啦[la~0]”和体标记的共现情况
        9.4.2 现在时正然态标记“哩[li~0]”与体标记“着(?)”的共现情况
        9.4.3 将来时“也[ia~0]”与体标记“唠[lau~0]”的共现情况
    9.5 小结
第十章 复杂句与复合句
    10.1 从句
        10.1.1 补足语从句
        10.1.2 定语从句
        10.1.3 补语从句
    10.2 复句及其关联标记模式
        10.2.1 定义
        10.2.2 假设复句的关联标记及关联标记模式
        10.2.3 因果、目的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10.2.4 条件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10.2.5 转折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10.2.6 并列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10.2.7 递进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10.2.8 选择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10.2.9 顺承复句的关联标记与关联标记模式
    10.3 小结
第十一章 话题标记
    11.1 定义
    11.2 万荣方言中的话题标记
        11.2.1 “呢(?)”
        11.2.2 “吧[pa~0]”
        11.2.3 “些(?)”
        11.2.4 “唠(着)(?)”
        11.2.5 “盲=(?)”
        11.2.6 “嘅[kai~0]”
        11.2.7 “去(?)”
        11.2.8 “也[ia~0]”
    11.3 小结
第十二章 结论
    12.1 本文的结论
    12.2 创新与不足
    12.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语强调句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术语缩写表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3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英语强调句式的研究
        2.2.1 英语强调句式的句法研究
        2.2.2 英语强调句式的语义-语用研究
    2.3 汉语强调句式的研究
        2.3.1 汉语强调句式的句法研究
        2.3.2 汉语强调句式的语义-语用研究
    2.4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对比研究
    2.5 小结
3 理论基础
    3.1 引言
    3.2 基本理论
        3.2.1 元功能思想
        3.2.2 功能句法理论
    3.3 强调句式的描写
        3.3.1 强调语义模型
        3.3.2 强调句式的界定
        3.3.3 强调句式的分类
        3.3.4 强调句式的分析框架
    3.4 小结
4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
    4.1 引言
    4.2 英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4.2.1 英语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
        4.2.2 英语环境成分凸显型强调句式
        4.2.3 英语情形凸显型强调句式
    4.3 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4.3.1 汉语参与者角色凸显型强调句式
        4.3.2 汉语环境成分凸显型强调句式
        4.3.3 汉语情形凸显型强调句式
    4.4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分析
        4.4.1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形式对比
        4.4.2 英汉语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语义对比
    4.5 小结
5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
    5.1 引言
    5.2 英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5.2.1 英语判断凸显型强调句式
        5.2.2 英语评价凸显型强调句式
    5.3 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句法-语义分析
        5.3.1 汉语判断凸显型强调句式
        5.3.2 汉语评价凸显型强调句式
    5.4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对比分析
        5.4.1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形式对比
        5.4.2 英汉语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语义对比
    5.5 小结
6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语篇考察
    6.1 引言
    6.2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语篇分布
        6.2.1 语料说明
        6.2.2 数据统计
        6.2.3 总体分布异同
        6.2.4 局部分布异同
        6.2.5 小结
    6.3 英汉语强调句式的话语功能
        6.3.1 经验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话语功能
        6.3.2 人际凸显型强调句式的话语功能
    6.4 英汉语多重强调现象
    6.5 小结
7 英汉语强调句式异同释因
    7.1 引言
    7.2 历时因素
    7.3 认知因素
    7.4 思维因素
    7.5 小结
8 结语
    8.1 引言
    8.2 主要研究发现
    8.3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湖南沅陵乡话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沅陵方言概况
    1.3 乡话研究概况
    1.4 沅陵乡话音系
        1.4.1 声母
        1.4.2 韵母
        1.4.3 声调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语料来源与体例说明
        1.6.1 语料来源
        1.6.2 体例说明
2 名词
    2.1 名词概述
    2.2 词缀
        2.2.1 崽
        2.2.2 头、□[n?~0]_(里/上)、□[?i?~0]_头、□[ku~0]
    2.3 方位表达
        2.3.1 上
        2.3.2 下
        2.3.3 内、外
        2.3.4 前、后
        2.3.5 其他方位概念
    2.4 动物名词的性别表达
    2.5 本章小结
3 动词和形容词
    3.1 动词
        3.1.1 动词概述
        3.1.2 动词重叠
        3.1.3 动词的动态表达
        3.1.4 特殊动词“得”
    3.2 形容词
        3.2.1 形容词概述
        3.2.2 形容词重叠
        3.2.3 形容词的程度表达
    3.3 本章小结
4 数词和量词
    4.1 数词
        4.1.1 数词概述
        4.1.2 数词“两[?uo~(35)]”与“二[η~('212)]”
        4.1.3 数词“三[suo~(55)]”与“□[s?η~(55)]_三”
    4.2 量词
        4.2.1 量词概述
        4.2.2 量词“条”
        4.2.3 量词“□[p?~(53)]_颗”
    4.3 本章小结
5 副词
    5.1 副词概述
    5.2 不
    5.3 硬
    5.4 尽
    5.5 及时
        5.5.1 “及时”的句法语义分析
        5.5.2 “及时”的语法化
    5.6 本章小结
6 代词
    6.1 人称代词
        6.1.1 第一人称
        6.1.2 第二人称
        6.1.3 第三人称
        6.1.4 非三身代词
    6.2 疑问代词
        6.2.1 何个
        6.2.2 什个、什个时候、何□[?~hi~(53)]
        6.2.3 何些、好多、几
        6.2.4 何里、何面、何□[p~hi~(53)]
        6.2.5 何□[pi~(53)]、□□[?i~(35)pi~(53)]、□□[mi~(53)?~hi~0]、为什个
        6.2.6 好
    6.3 指示代词
        6.3.1 指示代词特点
        6.3.2 泛指指示词的语序与功能
        6.3.3 小称指示词的语序和功能
    6.4 本章小结
7 介词和连词
    7.1 介词
        7.1.1 介词概述
        7.1.2 □[tɑ~(33)]
        7.1.3 跟
        7.1.4 □[k?u~(35)]
        7.1.5 到
        7.1.6 邀
    7.2 连词
        7.2.1 连词概述
        7.2.2 “跟”、“□[k?u~(35)]”、“邀”
    7.3 本章小结
8 助词
    8.1 助词概述
    8.2 结构助词
    8.3 动态助词
    8.4 语气助词
    8.5 本章小结
9 句法研究
    9.1 疑问句
    9.2 处置句
    9.3 被动句
    9.4 双宾句
    9.5 比较句
    9.6 本章小结
10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
        0.1.1 客观上的重要性
        0.1.2 主观上的重要性
    0.2 研究对象及相关术语界定
        0.2.1 条件句
        0.2.2 条件标记
        0.2.3 语义范畴
    0.3 条件语义范畴研究综述
        0.3.1 条件、假设、让步定义及关系研究概况
        0.3.3 条件标记研究概况
    0.4 语料的选择
        0.4.1 两汉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语料概述
        0.4.2 两汉语料选取原则
        0.4.3 两汉语料选取范围及版本
第一章 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逻辑、句法、语义及语用分析
    1.1 逻辑关系分析
    1.2 句法分析
        1.2.1 句法组成
        1.2.2 句法位置关系
        1.2.3 句法表现
    1.3 语义分析
        1.3.1 偏句语义分析
        1.3.2 主句语义分析
        1.3.3 偏句与主句语义关系分析
    1.4 语用分析
    1.5 小结
第二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否定词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2.1 否定词用于条件语义范畴动因探析
        2.1.1 条件句的语义特征因素
        2.1.2 否定词与条件句相通性因素
        2.1.3 非现实语义特征因素
        2.1.4 意合语法特征因素
    2.2 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2.2.1 多省略形式
        2.2.2 有标记的否定
        2.2.3 动词、名词的极性语义
        2.2.4 多受事主语句
    2.3 否定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研究
        2.3.1 接小句、体词性或谓词性成分
        2.3.2 接谓词性成分
        2.3.3 接体词性成分
        2.3.4 单独成句
    2.4 小结
第三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指称性助词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3.1 指称性标记用于条件语义范畴动因探析
        3.1.1 条件句中的指称性因素
        3.1.2 指称性标记和条件句标记重叠因素
        3.1.3 条件语义明晰因素
    3.2 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3.2.1 高指称性
        3.2.2 主句的论断性与主观性
        3.2.3 正反系统性语义
        3.2.4 表示可能假设
    3.3 指称性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研究
        3.3.1 句首指称性条件标记
        3.3.2 主谓之间指称性标记
        3.3.3 小句末指称性标记
        3.3.4 句首或谓语前指称性标记
    3.4 小结
第四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上)
    4.1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4.1.1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标记分类
        4.1.2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条件语义范畴特点分析
    4.2 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分类研究
    4.3 动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4.3.1 句首、谓语前类条件标记概貌及研究
        4.3.2 句首、谓语前动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探源
        4.3.3 位于句首类条件标记概貌及研究
        4.3.4 位于句首动词语义来源类条件标记探源
第五章 两汉汉语单音节动词、副词、连词语义来源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下)
    5.1 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1.1 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句法、语义分析
        5.1.2 语气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1.3 语气副词语义特征到条件标记语法化研究
        5.1.4 时间副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1.5 时间副词语义特征到条件标记语法化研究
    5.2 连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2.1 连词语义来源类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5.2.2 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5.2.3 连词语义来源类条件语义范畴特点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两汉汉语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研究
    6.1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发展成因探析
    6.2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句法、语义分析
    6.3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及分类描写
        6.3.1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条件语义范畴概貌
        6.3.2 多音节复合词标记型条件标记分类描写
    6.4 小结
第七章 两汉汉语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研究
    7.1 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作用
    7.2 条件语义范畴主句标记形式特征
    7.3 条件句主句标记形式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及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附表及插图清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5)系统功能视角下现代汉语后修饰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视角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6 本文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1920s-1950s初的后修饰语研究
    2.3 1950s末-1990s末的后修饰语研究
    2.4 2000 s至今的后修饰语研究
    2.5 小结
3 理论基础
    3.1 引言
    3.2 层次的思想
    3.3 元功能的思想
    3.4 系统的思想
    3.5 语境的思想
    3.6 小结
4 汉语后修饰语的潜势系统及语义功能
    4.1 引言
    4.2 后修饰语的潜势系统
    4.3 后修饰语的语义功能
    4.4 小结
5 发生位移的限定词
    5.1 引言
    5.2 发生位移的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5.2.1 发生位移的指示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5.2.2 发生位移的数量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5.2.3 发生位移的比例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5.2.4 发生位移的序数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5.2.5 发生位移的最高级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5.2.6 发生位移的类型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5.2.7 发生位移的时空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5.3 发生位移的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5.3.1 发生位移的指示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5.3.2 发生位移的数量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5.3.3 发生位移的比例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5.3.4 发生位移的序数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5.3.5 发生位移的最高级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5.3.6 发生位移的类型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5.3.7 发生位移的时空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5.4 小结
6 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
    6.1 引言
    6.2 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的语义功能
        6.2.1 修饰语语义功能的回顾
        6.2.2 修饰语语义功能的再思考
    6.3 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的句法功能
        6.3.1 “分类性语义功能主导”的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
        6.3.2 “描写性语义功能主导”的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
    6.4 小结
7 同位结构的后位
    7.1 引言
    7.2 同位结构后位的语义功能
        7.2.1 “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后位的语义功能
        7.2.2 “语义蕴含”类同位结构后位的语义功能
    7.3 同位结构后位的句法功能
        7.3.1 “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后位的句法功能
        7.3.2 “语义蕴含”类同位结构后位的句法功能
    7.4 小结
8 后修饰语系统的并协与互补
    8.1 引言
    8.2 后修饰语系统内部的并协与互补
    8.3 后修饰语系统外部的并协与互补
        8.3.1 名词词组层面句法成分的影响
        8.3.2 小句层面句法成分的影响
        8.3.3 语篇层面语境的影响
    8.4 小结
9 后修饰语的产生
    9.1 引言
    9.2 语音/音系层面因素
    9.3 词汇—语法层面因素
    9.4 语义层面因素
    9.5 语境层面因素
    9.6 小结
10 总结
    10.1 研究发现
    10.2 研究贡献
    10.3 研究局限
    10.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凌云壮语参考语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凌云简介
        1.1.1 地理位置
        1.1.2 凌云的建置沿革
        1.1.3 凌云壮语的系属
    1.2 凌云壮语研究综述
        1.2.1 壮语语法的研究现状
        1.2.2 凌云壮语语法研究现状
    1.3 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1.3.1 理论及框架基础
        1.3.2 语料来源
第2章 凌云壮语音系
    2.1 声韵调系统
        2.1.1 声母系统
        2.1.2 韵母系统
        2.1.3 声调系统
    2.2 音节结构
第3章 凌云壮语的词、词类及构词法
    3.1 词及其判定标准
        3.1.1 词的判断标准
        3.1.2 凌云壮语词的构成
    3.2 词类及其操作性定义
        3.2.1 开放性词类
        3.2.2 封闭性词类
    3.3 构词法
        3.3.1 复合构词法
        3.3.2 派生构词法
第4章 凌云壮语的名词和名词性短语
    4.1 名词
        4.1.1 名词的分类
        4.1.2 光杆名词的指称
    4.2 人称代词
        4.2.1 三身代词
        4.2.2 旁指代词
        4.2.3 统称代词
        4.2.4 反身代词
    4.3 量指结构修饰名词
        4.3.1 指示词
        4.3.2 量词
        4.3.3 定指“量+名+指”结构
    4.4 数词、量词修饰名词
        4.4.1 数词
        4.4.2 数量结构修饰名词
        4.4.3 “量(名)一”结构
    4.5 领属结构
        4.5.1 领属结构类型
        4.5.2 亲属-集体关系领属的表达
        4.5.3 所有权关系领属的表达
    4.6 内涵性定语
        4.6.1 粘合式内涵性定语
        4.6.2 组合式内涵性定语
    4.7 多项定语的共现及语序
        4.7.1 多项黏合式定语的内部语序
        4.7.2 多项定语共现的语序
    4.8 同位结构
        4.8.1 由人称代词参与构成的同位结构
        4.8.2 指示成分复指
    4.9 名词及名词短语的并列
        4.9.1 并列标记
        4.9.2 有无标记使用的差异
第5章 凌云壮语的谓词及谓词性短语
    5.1 动词及其重叠
        5.1.1 动词
        5.1.2 动词的重叠
    5.2 形容词及其重叠
        5.2.1 形容词的类别
        5.2.2 形容词重叠
        5.2.3 形容词句法功能
        5.2.4 形容词短语
    5.3 动补结构
        5.3.1 “补语”的性质
        5.3.2 结果补语
        5.3.3 趋向补语
        5.3.4 程度补语
    5.4 动宾结构
        5.4.1 名词性宾语
        5.4.2 谓词性宾语
    5.5 连动结构
        5.5.1 由普通动词构成的连动结构
        5.5.2 由tau3“来”和pai1“去”构成的连动结构
        5.5.3 由mi2“有”构成的连动结构
        5.5.4 由t(?)?1“是”构成的连动结构
第6章 凌云壮语的简单句及其构成
    6.1 简单句的主要类型
        6.1.1 完整句
        6.1.2 非完整句
    6.2 动词谓语句
        6.2.1 及物性
        6.2.2 存在句
        6.2.3 领有句
        6.2.4 系词句
    6.3 论元关系的调整
        6.3.1 致使结构
        6.3.2 被动结构
        6.3.3 相互结构
    6.4 旁格成分和加接成分
        6.4.1 介宾状语
        6.4.2 副词状语
    6.5 话题
        6.5.1 话题成分及其构成
        6.5.2 话题结构的结构类型
        6.5.3 话题化的规则
        6.5.4 话题的话语功能
    6.6 焦点结构
        6.6.1 整句焦点
        6.6.2 成分焦点
第7章 凌云壮语的复杂句及复合句
    7.1 名词从句
        7.1.1 主语从句
        7.1.2 宾语从句
    7.2 定语从句
        7.2.1 关系从句
        7.2.2 同位语从句
    7.3 补语从句
        7.3.1 结果补语从句
        7.3.2 程度补语从句
    7.4 主从关系和主次关系
        7.4.1 时间小句
        7.4.2 原因小句
        7.4.3 目的小句
        7.4.4 条件小句
        7.4.5 让步小句
    7.5 并列复合句
        7.5.1 连接复合句的手段
        7.5.2 等立关系
        7.5.3 选择关系
        7.5.4 承接关系
        7.5.5 递进关系
        7.5.6 取舍关系
        7.5.7 转折关系
第8章 凌云壮语的句子功能类型
    8.1 疑问句
        8.1.1 是非问
        8.1.2 特指问
        8.1.3 选择问
        8.1.4 回声问
    8.2 祈使句
        8.2.1 肯定性祈使
        8.2.2 否定性祈使
    8.3 感叹句
        8.3.1 (?)in1“真”
        8.3.2 to~6“够”
        8.3.3 h(?)u~6ni~4“这么”
        8.3.4 V+(?)2
    8.4 语气词
        8.4.1 表交际功能的语气词
        8.4.2 表主观态度的语气词
        8.4.3 语气词的连用
第9章 凌云壮语的语义范畴
    9.1 否定范畴
        9.1.1 形态特征
        9.1.2 句法、语义功能
    9.2 时体范畴
        9.2.1 完整体
        9.2.2 完成体和经历体
        9.2.3 起始体
        9.2.4 持续/进行体
        9.2.5 将始体
        9.2.6 反复体
        9.2.7 再次体
        9.2.8 短时/轻说/随意体
        9.2.9 尝试体
    9.3 情态范畴
        9.3.1 情态范畴
        9.3.2 动力情态及其表现
        9.3.3 道义情态及其表现
        9.3.4 认识情态及其表现
        9.3.5 传信
        9.3.6 情态词的连用顺序
    9.4 比较和比拟
        9.4.1 差比
        9.4.2 等比和比拟
第10章 结语
    10.1 本文研究重点回顾
    10.2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10.2.1 创新之处
        10.2.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词
附录二 长篇语料
致谢

(7)三级递进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对象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理论背景与方法
    1.4 语料来源与标注
第二章 研究现状
    2.1 递进句式的有关研究
    2.2 递进标记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语表特点的计量分析
    3.1 递进标记的搭配及距离
        3.1.1 递进标记的搭配与省略
        3.1.2 递进标记间的搭配距离
    3.2 分句成分的异同与变换
        3.2.1 主语的异同与移位
        3.2.2 谓语成分的异同情况
        3.2.3 限定成分的增删与移位
    3.3 分句组配的层次和模块
        3.3.1 各分句平列组配模块
        3.3.2 前两级优先组配模块
        3.3.3 后两级优先组配模块
第四章 语里内容和递进图式
    4.1 递进内容及其频数统计
    4.2 句式的递进基础与方式
    4.3 语义动向的可视化设计
第五章 语用价值的多维考察
    5.1 句式的话题与信息焦点
    5.2 分句的语用分布及倾向
        5.2.1 肯定句与否定句
        5.2.2 已然事实和未然推断
        5.2.3 客观陈述和主观表达
    5.3 分句的语用序列及类型
第六章 分句关联与易位转换
    6.1 关联结构与线性递进
        6.1.1 内部关联结构
        6.1.2 线性递进方式
    6.2 量级序列和易位类型
    6.3 限制易位的有关因素
        6.3.1 信息属性限制易位
        6.3.2 句间关系限制易位
        6.3.3 音节韵律限制易位
        6.3.4 其他因素的限制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8)认知—功能视角下的现代汉语“对”字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1.1 有关介词的研究
        1.1.2 有关介词“对”和“对”字句的研究
    1.2 选题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1.5 符号及其他说明
第2章 肯定性“对”字句
    2.1 “X+对+Y+Z”中的“X”和“Y”
        2.1.1 体词性“X”“Y”的生命度属性
        2.1.2 谓词性“X”“Y”的指称化问题
    2.2 “X+对+Y+Z”中的“Z”
        2.2.1 “Z”进入“对”字句的句法条件
        2.2.2 “Z”的语义类型
        2.2.3 “Z”进入“对”字句的限制条件
    2.3 “对”的语义特征、功能演变及其与“X”“Y”“Z”的内部关联性
        2.3.1 “对”的语义特征
        2.3.2 “对”由动词到介词的演变
        2.3.3 介词“对”的功能演变与“Z”部分的内部关联性
        2.3.4 “对”与“X”“Y”“Z”的内部关联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否定性“对”字句
    3.1 否定式A和否定式B双式允准型
        3.1.1 双式允准型否定的特征
        3.1.2 否定式A与否定式B的认知心理扫描方式
    3.2 否定式A或否定式B单式选择型
        3.2.1 A式“X+不+对+Y+Z”
        3.2.2 B式“X+对+Y+不+Z”
    3.3 否定式A与否定式B并存原因的历时探讨
    3.4 介词“对”、“Z”的语义特征和否定词之间的序位关联性
    3.5 A式否定句与B式否定句的语义、语用功能比较
        3.5.1 语义功能建构
        3.5.2 语用功能比较
    3.6 否定性“对”字句中的现实(realis)与非现实(irrealis)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对”字句肯定式与否定式的对称不对称
    4.1 肯定句与A式否定句的对称与不对称
        4.1.1 肯定句与A式否定句的对称情况
        4.1.2 肯定句与A式否定句的不对称情况
    4.2 肯定句与B式否定句的对称与不对称
        4.2.1 肯定句与B式否定句的对称情况
        4.2.2 肯定句与B式否定句的不对称情况
    4.3 肯定式与否定式的语法语义结合多样性
    4.4 韵律句法对“对”字句肯否形式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对...(Neg)VP/AP”的隐喻和转喻功能研究
    5.1 有关隐喻和转喻的相关研究
        5.1.1 有关隐喻的相关研究
        5.1.2 有关转喻的相关研究
        5.1.3 隐喻与转喻的互通性运用
    5.2 “对...(Neg)VP/AP”的隐喻和转喻功能
        5.2.1 “对...(Neg)VP/AP”的隐喻功能
        5.2.2 “对...(Neg)VP/AP”的转喻功能
        5.2.3 “对……(Neg)VP/AP”隐喻转喻功能的联合运用
    5.3 “对...不客气”转喻功能的个案研究
        5.3.1 “不客气”的语义内涵和句法功能
        5.3.2 “对...不客气”的转喻功能研究
        5.3.3 “对...不客气”转喻功能的本质特征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基本结论及创新之处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9)《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不X也X”多角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二、研究现状
        (一)对汉语转折范畴的研究
        (二)对“不X也X”格式的研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语料来源
第一章 “不X也X”的构成及句法功能
    第一节 “不X也X”的构成成分
        一、“不X也X”中的常项
        二、“不X也X”中的变项
    第二节 “不X也X”的句法功能
        一、作句子成分
        二、作复句中的分句
        三、独立成句
第二章 “不X也X”的语义关系
    第一节 “不X也X”的内部语义关系
        一、主观-客观转折
        二、客观-客观转折
        二、客观-主观转折
        四、主观-主观转折
    第二节 “不X也X”的外部语义关系
        一、因果类
        二、并列类
        三、转折类
第三章 “不X也X”的语用特征
    第一节 反预期
        一、与说话者的预期相反
        二、与受话者的预期相反
    第二节 主观表达
        一、表示接受
        二、表示不满
        三、表示劝解
        四、表示讽刺
    第三节 焦点凸显
        一、窄焦点
        二、宽焦点
    第四节 信息转换
第四章 “不X也X”的生成机制
    第一节 “不X也X”形成的句法解释
        一、复句的紧缩
        二、形式的固定
    第二节 “不X也X”形成的语义解释
        一、紧缩项的语义对接
        二、添加项“也”的影响
    第三节 “不X也X”形成的语用解释
        一、语言经济原则
        二、语用推理
        三、语境吸收
        四、视角转换
第五章 “不X也X”的相关结构
    第一节 “不X也 X”与“不X也得X”的比较
        一、句法
        二、语义
        三、对举式
    第二节 “不X也 X”与“说X(也)不X”的比较
        一、句法
        二、语义
        三、语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And”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几种情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万荣方言参考语法[D]. 王瑞鑫. 山西大学, 2021
  • [2]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语强调句式对比研究[D]. 王敏辰.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3]湖南沅陵乡话语法研究[D]. 尹吉鹏.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两汉汉语标记型条件语义范畴研究[D]. 张欢. 吉林大学, 2020(08)
  • [5]系统功能视角下现代汉语后修饰语研究[D]. 李璐.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6]凌云壮语参考语法[D]. 刘立峰.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三级递进句研究[D]. 杨刚.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认知—功能视角下的现代汉语“对”字句研究[D]. 吴泓. 吉林大学, 2019(02)
  • [9]《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10]“不X也X”多角度分析[D]. 李樱君.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和”表示几种不平行关系的情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