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南宁)肥料质量检测中心成立

农业部(南宁)肥料质量检测中心成立

一、农业部肥料质检中心(南宁)挂牌成立(论文文献综述)

吴良勇[1](2020)在《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以三江稻田鲤鱼为例》文中认为地理标志在保护农耕文化遗产、推动区域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和打造地方农产品品牌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广西自2000年注册了第一件地理标志开始,其地理标志产业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截至2019年9月,广西共注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277件,其中有252件为地理标志农产品。目前,广西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研究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的发展,探寻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意见,为推动广西地方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发展,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走访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开展研究,梳理了广西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的现状,同时以三江稻田鲤鱼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业为例,分析其产业模式、产品特点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其具有因地制宜的生态生产模式,在产业发展中充分与地域文化和特色产业联动的优势;但是也存在产业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没有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缺少管理和指导人才和地理标志未得到充分利用等问题。再由个例到整体,总结出广西在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发展方面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多样独特的区域文化等优势,同时存在农业产业化难度大、发展不均衡不充分、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和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等不足之处。通过分析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同时考量广西三江县稻田养鱼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归纳出加强产业融合与文化注入、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加强市场监管、注重发展模式的运用与创新、转变宣传和营销理念、注重横向发展和加强地理标志的发掘和培育等针对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陆漫[2](2020)在《良庆区火龙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火龙果是近年来崛起势头猛烈的一种热带水果。2019年,南宁市火龙果种植面积约9667ha,产量约150,000t。南宁市是广西最大火龙果生产基地,良庆区在南宁市重点推进火龙果生产进程中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增,病虫害问题持续存在且日益严重。因此,加强对良庆区火龙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十分迫切。本文对良庆区火龙果产业发展情况、种植户基本情况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良庆区乃至广西火龙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良庆区火龙果产区,主要以“公司+生产种植基地+农户”、“公司+生产种植基地”和“生产种植基地+合作社+农户”三种种植模式带动发展火龙果生产,辖区内所有大规模生产经营者和大部分火龙果种植户(合作社)在对火龙果进行病虫害防治时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以生态调控和物理防治措施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在生态调控应用上,采用设施化栽培和梯带水土保持、淋灌、滴灌等技术,同时注重选用抗病品种、无病毒苗木、栽培管理等措施;在物理防治应用上,使用振频式杀虫灯、诱捕器、黄板和白色尼龙网防虫袋等技术产品。2019年,良庆区火龙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面积累计达3255ha,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减少2-3次/年,获得显着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良庆区火龙果产区,火龙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推广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生产经营者(种植户)存在绿色防控意识不强、选种更新引进盲目、栽培管理技术落后、经营规模发展局限等问题;政府部门推广不明显,合理布局规划缺乏、激励政策目录不全、监管体系有待加强等现象需改善;社会市场供应不足,存在技术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等矛盾,使得火龙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距离全面推广的任务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七个方面提出对策:(1)深入宣传引导,增强绿色防控意识;(2)合理布局规划,扩大绿色防控辐射面;(3)推广高产栽培,提高绿色防控水平;(4)发展规模经营,加快绿色防控应用;(5)统筹政策支持,确保绿色防控落地;(6)严格责任管理,保障绿色防控资源;(7)创新技术集成,发挥绿色防控成效。本文还就如何建立绿色防控长效机制、如何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服务农业现代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张黔生[3](2019)在《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对于一项农产品来说,只有质量安全得到了保证,守住了健康的底线,才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随着普洱茶产业的发展以及涉茶人员的不断增加,普洱茶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不同山头、不同树种、不同加工工艺都使得普洱茶价格产生了很大差别,这使得普洱茶的竞争,逐渐聚焦在质量方面。我国《食品安全法》的颁布、茶叶食品安全标准的建设、茶叶生产领域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以及茶产品日常质量安全监管等政策措施的制定,为普洱茶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如何将各个环节的标准、体系、政策进行有效、合理地链接,构建一套可供操作的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体系,与种植农户、加工企业、销售者、政府部门等密切相关,也关系到每一位消费者的切身利益。鉴于此,提出针对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研究,在分析可追溯行为管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涉及普洱茶质量安全各利益相关者可追溯行为的管控体系。具体研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分析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责任主体。在综述相关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普洱茶发展现状及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应用SCP理论进行普洱茶产业发展的分析,从普洱茶产业链视角确定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责任主体,基于MARS模型分析各责任主体的影响因素。第二,明确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影响因素。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必然受到来自于产业链上不同主体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对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影响又因主体的不同而产生差异。首先通过从动机、能力、角色感知和情境因素四个方面提取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影响因素,构建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然后分别针对种植者、生产者、销售者和监管者四类责任主体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这四类责任主体的影响因素差异性,最后提取四类责任主体共性影响因素,为下一章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模型设计奠定基础。第三,构建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模型。一个可供操作的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模型是提升普洱茶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前提。基于上一章的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法检验各指标对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关联系数,明确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关键影响因素,以种植者、生产者、销售者和监管者四类责任主体为中心,从点-线-面构建包括核心层、中间层和表面层的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模型。第四,以云南景迈山古树普洱茶为例,进行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实施研究。在概述景迈山古树普洱茶的基础上,进行核心层、中间层和表面层的建设分析,检验在探讨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的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模型的合理性和实践性,通过景迈山的古树茶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实施策略和实施过程分析,基于8D理论进行质量改进,从而实现管控目的。论文的创新在于把政府宏观管理与产业链的内部控制相结合,融入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因素,明确管控的关键要素、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以个体要素突破带动全局,通过实验法体现整个管控模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系统实现全要素、全时段、全过程的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值得农副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借鉴。

中腐协秘书处[4](2018)在《中国腐植酸行业六十年大事记》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是我国腐植酸环境友好产业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年份。为了纪念中国腐植酸环境友好产业走过的60年,我们通过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并向全行业同仁广泛征集相关素材,归纳、汇总了中国腐植酸环境友好产业发展60年的大事记,共286项(包括重要事件215项,四大腐植酸化学会议23项,腐植酸类图书/专辑38项,腐植酸宣言、倡议书、自律公约10项)。现按各类型的时间顺序编排于后。

吕丽兰[5](2017)在《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剖析问题,提出对策。本文主要针对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借鉴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先进管理经验,提出目前适合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对策。具体取得了如下成果:第一,本文对比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情况,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提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对策:重视农产品的标准化管理和监督工作,使用信息化追溯技术作为主要的监管手段,使用更加完善的法律和法规保障监管工作取得成效等,为推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更进一步提供参考。第二,分析了目前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建设情况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发展框架,初步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验检测机构体系、农业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但是相关法律法规仍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机构设置人员不足,资金明显缺乏足够的投入、检测技术水平有限、相应法律法规和投入品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第三,提出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对策主要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增加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体系的资金投入,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建设和投入,加强质量追溯体系的建设,推进产地准出制度,重视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程,加强对人员队伍培养和建设力度等,探讨出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思路和对策。研究成果可为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发展的决策提供有利参考,为保障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借鉴。

陆小改[6](2017)在《县域肥料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以山西迈乐肥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例》文中提出县域经济的核心主体是县域中小型企业,本文利用案例重点研究了县域肥料企业的生存状况与发展策略。县域肥料企业贴近农村生产资料市场,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前沿,具有大型肥料企业完全不同的经营发展特征,是理解“三农”问题,探索解决之道的重要典型。本文研究对此进行了相关文献的准备,利用经济管理理论对案例进行了解析。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相关研究成果,探讨了山西迈乐的发展成长过程,总结归纳其发展过程中规律性的特征;本文依据前人研究选择了有关企业评价指标,并设计了调查问卷和数据收集表,实地调查研究迈乐肥业公司;运用迈克尔.波特五力模型对迈乐肥业公司进行深入研究,对财务数据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比研究内蒙赤峰市相关肥料企业和其他主要新型肥料公司的发展状况,依此对迈乐肥业公司的发展战略提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建议和发展路径设计;最后得出结论:首先,县域肥料企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缓解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其次,新型肥料市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县域肥料企业可从创新与营销方面加强投入;迈乐肥业通过新三板挂牌的方式增加融资渠道,可有效提高企业的投资价值,拓宽发展前景。

国务院[7](2017)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国发[2016]7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2016年12月24日"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

张琴,张涛,张番,郑晓,李阳,汪洋,刘颖[8](2015)在《2015,农资行业火了的……》文中研究说明乙未年,站上"羊"关大道新起点,迎着幸福我们一起奔跑!忘不了,2015年年初,中国农资传媒与行业的约定。一年来,农资市场并没有业内想象的那样让农资企业喜气洋洋,然而,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倒逼下,农资人的心是火热的,彰显出了良好的精气神儿,迸发出了难得的激情和活力,因为2015年,在农资行业火了的还不少。您瞧:火了的政策代表方向,火了的人代表业内主流声音,火了的事代表行业大势所趋,火了的肥代表差异化之路日渐清晰,火了的农药行业代表创新发展是主基调,火了的"会"代表行业难点和热点。众人拾柴火焰高。年终岁尾,用一个"火"字盘点农资行业,不只是一次年度梳理,更多的是让农资人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一丝暖意,平添一份信心。让我们携手共进,为行业持续发展添薪加火,共同迎接2016。

何美丽[9](2014)在《蔬菜供应链中的话语权问题研究 ——以北京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蔬菜价格波动和质量安全问题成为社会热点。本文对北京蔬菜供应链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实地调研,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探讨蔬菜供应链中的话语权形成与嬗变及其影响效果,揭示蔬菜价格波动与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蔬菜供应链本质上是“权力”传播链,相关主体的话语经“权力”传播链传递并对受体产生特定的影响效果,产生了话语权,形成对受体的影响、控制、支配的权力,受体的“反抗”或转变推动话语权的转移与嬗变,同时政府和新闻媒介也推动了供应链中话语权的历史变迁。从北京以批发市场为核心、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到“农超对接”的蔬菜供应链,话语权布局不断调整,在缩短供应环节、减少成本、平抑菜价、稳定蔬菜供应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从本质上来讲,蔬菜供应链中的话语权布局整体上并未变革,话语权始终由批发市场及批发商、龙头企业或超市等主体掌握,因此获得更多议价权与合作利益,但蔬菜安全上的话语权被利益“绑架”而“虚化”,陷入无效或低效状态,造成蔬菜安全隐患。菜农与消费者一直缺失话语权与议价权,还可能被转嫁市场经营风险及其损失,“种菜的不挣钱,吃菜的不便宜”,呈“两头哭中间笑”的利益分配格局,唯以“弱者的武器”来反抗,导致蔬菜“劣币驱逐良币”而加剧蔬菜滞销与安全问题。在“农消对接”中菜农及农业合作社与消费者基本实现了话语权对等,却难以成为大众化蔬菜供应的主要形式。因此,单纯的蔬菜供应链结构优化与创新无法根本破解蔬菜价格频繁波动、蔬菜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的迷局。此外,政府的话语权行使不到位,所实施的一轮又一轮的平抑物价措施反倒使菜农成为最终“受伤者”。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当前我国蔬菜供应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蔬菜市场竞争格局已形成,但市场机制对于菜农与消费者的话语权形成失灵;现行蔬菜供应政策培育的是蔬菜市场经营的垄断力量和话语权控制主体;蔬菜质量安全问题单一地归咎于农民是进一步对农民话语权的剥夺;政府并非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与保障的唯一主体。

江垣德[10](2014)在《广西农业行政执法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和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农业行政执法开始引起大家关注,但已有研究很少对农业行政执法有效性作出明确的判断。基于既有研究方面的缺位,本研究从分析农业行政执法有关概念入手,在把握农业行政执法活动和农业行政执法运行机制与农业行政执法体系的关系基础上,对广西农业行政执法体系的历史与现状以及影响农业行政执法有效性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进而又采用SWOT分析方法研究了提高广西农业行政执法有效性的具体战略,研究结果认为:第一,农业行政执法有效性是综合衡量农业行政执法活动是否完成、农业行政执法活动与法律规范期望结果方向是否相同、农业行政执法效果与法律规范期望结果方向是否相同、农业行政执法效果是否达到法律规范期望结果以及农业行政执法成本大小的指标,是可以通过某种数量形式反映出来的。农业行政执法有效性=活动农业行政执法有效性+效果农业行政执法有效性-农业行政执法成本系数。第二,农业行政执法活动受农业行政执法运行机制所制约,而农业行政执法的运行机制又取决于农业行政执法体系,配置不科学、制度不合理、分工不明确、运转不协调、不能充分发挥整体功能的农业行政执法体系会制约农业行政执法运行机制进而影响农业行政执法的有效性;当前广西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农业行政执法基本原则执行不到位、农业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机构分散、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滥用农业行政执法职权、农业行政执法行为不规范、农业行政执法程序不正当、农业行政执法监督不到位等多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广西农业行政执法仅处于基本有效阶段。第三,广西农业行政执法体系的优势在于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基本建立健全、执法经费已要求列入财政预算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执法职能明确;劣势在于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农业行政执法主体分散和执法监督不到位;机遇来源于依法治国方略深入实施、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挑战则来自公众农业法制观念薄弱和执法依据不完善。第四,基于SWOT的分析,深化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综合素质、规范农业行政执法行为、完善农业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和加强农业普法力度是提高广西农业行政执法有效性应当首先实施的战略,可以通过合并农业行政管理机关、明确其执法职权、科学设置内设机构、整合配置执法职能等手段,深化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通过严格录用标准、实行持证上岗、注意加强培训、动态划分等级等办法,提升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防止农业行政执法职权滥用和确保农业行政执法的内容合法、程序正当并符合具体的法定形式来规范农业行政执法行为,维护农业行政执法的社会形象和执法权威;通过强化农业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充分发挥行政监察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以及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对农业行政执法的监察监督作用,建立起一套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全方位的农业行政执法监督体系,促进依法行政、公正执法;通过抓住重点对象、采取多种形式、建立长效机制等办法,保证农业普法教育持续有效进行。

二、农业部肥料质检中心(南宁)挂牌成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部肥料质检中心(南宁)挂牌成立(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以三江稻田鲤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处理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地理标志的概念
    2.2 地理标志农产品与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概念辨析
    2.3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沿革
    2.4 地理标志保护模式
    2.5 我国当下的地理标志体系
    2.6 我国地理标志登记现状
3 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现状
    3.1 登记现状
        3.1.1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3.1.2 农产品地理标志
    3.2 发展现状
    3.3 广西地理标志发展的相关政策
4 三江稻田鲤鱼发展的现状
    4.1 广西三江县农业概况
    4.2 广西三江县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概况
    4.3 三江县稻田鲤鱼的产业发展现状
        4.3.1 稻田养鱼概述
        4.3.2 三江县标准化种稻养鱼的推广情况
        4.3.3 稻田养鱼示范区建设情况
        4.3.4 三江稻田鲤鱼生产的主要技术模式
        4.3.5 产出情况
    4.4 广西三江县稻田养鱼效益分析
        4.4.1 经济效益
        4.4.2 生态效益
        4.4.3 社会效益
    4.5 三江县稻田鲤鱼的特点
        4.5.1 优良的产品品质
        4.5.2 创新的生产模式
        4.5.3 独特的文化背景
    4.6 三江县稻田鲤鱼生产情况调查
        4.6.1 数据来源
        4.6.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4.6.3 政府政策落实情况
        4.6.4 生产情况
        4.6.5 农户参与稻田养鱼的积极性及面临的困难
    4.7 消费者对三江县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知及认可情况调查
        4.7.1 数据来源
        4.7.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4.7.3 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购买倾向
        4.7.4 消费者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知情况
        4.7.5 消费者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可情况
    4.8 发展经验
        4.8.1 因地制宜的生态生产模式
        4.8.2 与地域文化和特色产业联动
    4.9 存在问题
        4.9.1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4.9.2 没有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
        4.9.3 缺少管理和指导人才
        4.9.4 地理标志未得到充分利用
5 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的境况分析
    5.1 优势与潜力
        5.1.1 优越的地理区位
        5.1.2 丰富的农业资源
        5.1.3 多样独特的区域文化
    5.2 不足与挑战
        5.2.1 农业产业化难度大
        5.2.2 发展不均衡不充分
        5.2.3 市场监管力度不够
        5.2.4 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6 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6.1 加强产业融合与文化注入
    6.2 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
    6.3 加强市场监管
    6.4 注重发展模式的运用与创新
    6.5 转变宣传和营销理念
    6.6 注重纵深发展
    6.7 加强地理标志的发掘和培育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良庆区火龙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火龙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定义
    1.3 国内外火龙果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1.3.1 火龙果病虫害概况
        1.3.2 火龙果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1.4 良庆区的自然资源及农业生产概况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归纳
    2.2 调查方式
    2.3 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良庆区火龙果种植户的基本情况
        3.1.1 年龄构成
        3.1.2 受教育程度
        3.1.3 种植年限
        3.1.4 种植面积
        3.1.5 兼业情况
        3.1.6 合作社成员情况
    3.2 良庆区火龙果产业发展情况
        3.2.1 种植历史和规模
        3.2.2 种植品种及分布
        3.2.3 苗木来源
        3.2.4 栽培模式
        3.2.5 管理情况
        3.2.6 组织化情况
        3.2.7 精深加工情况
        3.2.8 销售情况
        3.2.9 政策扶持情况
    3.3 良庆区火龙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发展现状
        3.3.1 园区建设情况
        3.3.2 无病毒苗木应用情况
        3.3.3 病虫害发生情况
        3.3.4 农药使用情况
        3.3.5 获取农资信息情况
        3.3.6 资金投入情况
        3.3.7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认知情况
        3.3.8 获取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信息渠道情况
        3.3.9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情况
        3.3.10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情况
        3.3.11 对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效果满意度
        3.3.12 培训情况
        3.3.13 政府农业部门对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参与情况
    3.4 良庆区火龙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效益分析
        3.4.1 经济效益
        3.4.2 社会效益
        3.4.3 生态效益
    3.5 良庆区火龙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3.5.1 绿色防控意识不强
        3.5.2 选种更新引进盲目
        3.5.3 栽培管理技术落后
        3.5.4 经营规模发展局限
        3.5.5 政府激励政策缺乏
        3.5.6 监管体系不健全
        3.5.7 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
    3.6 对策
        3.6.1 深入宣传引导,增强绿色防控意识
        3.6.2 合理布局规划,扩大绿色防控辐射面
        3.6.3 推广高产栽培,提高绿色防控水平
        3.6.4 发展规模经营,加快绿色防控应用
        3.6.5 统筹政策支持,确保绿色防控落地
        3.6.6 严格责任管理,保障绿色防控资源
        3.6.7 创新技术集成,发挥绿色防控成效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如何建立绿色防控长效机制
        4.1.2 如何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服务农业现代化
    4.2 结论
    4.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良庆区小规模火龙果产业发展现状及绿色防控技术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3)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责任主体研究
        1.3.2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影响因素研究
        1.3.3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模型构建
        1.3.4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实施研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1.1 结构-行为-绩效理论
        2.1.2 MARS模型、结构方程与灰色关联
    2.2 文献综述
        2.2.1 农产品质量安全综述
        2.2.2 茶叶质量安全综述
        2.2.3 可追溯系统研究综述
        2.2.4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责任主体研究
    3.1 普洱茶发展概况
        3.1.1 普洱茶的历史
        3.1.2 普洱茶的市场发展
        3.1.3 普洱茶的生产组织模式
    3.2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现状及问题
        3.2.1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现状
        3.2.2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存在的问题
    3.3 基于结构-行为-绩效范式的普洱茶发展分析
        3.3.1 普洱茶的市场结构分析
        3.3.2 普洱茶的市场行为分析
        3.3.3 普洱茶的市场绩效分析
        3.3.4 SCP框架下的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分析
    3.4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责任主体
        3.4.1 普洱茶产业链
        3.4.2 四个责任主体
        3.4.3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分析
        3.4.4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影响因素研究
    4.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4.2 研究设计
        4.2.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4.2.2 相关指标分解
        4.2.3 问卷设计的原则与发放
    4.3 问卷数据统计与检验
        4.3.1 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4.3.2 信效度分析和相关因子分析
    4.4 结构方程模型建模分析
        4.4.1 模型建立
        4.4.2 研究模型路径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模型构建
    5.1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关键影响因素
        5.1.1 灰色关联方法
        5.1.2 影响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灰色关联评价
    5.2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模型设计
        5.2.1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模型构建思路
        5.2.2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核心层
        5.2.3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中间层
        5.2.4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表面层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实施研究—以景迈山古树普洱茶为例
    6.1 景迈山古树普洱茶概况
        6.1.1 景迈山古树茶简介
        6.1.2 景迈山古树茶茶叶收购方式
        6.1.3 景迈山古树普洱茶加工概况
    6.2 景迈山古树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核心层建设
        6.2.1 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责任主体选择
        6.2.2 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策略
    6.3 景迈山古树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中间层建设
        6.3.1 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可追溯信息采集
        6.3.2 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可追溯信息采集证明
    6.4 景迈山古树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的表面层建设
        6.4.1 问题初步了解
        6.4.2 质量改进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问卷调查表
    附录 A1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管控体系研究(种植者)
    附录 A2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管控体系研究(生产者)
    附录 A3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管控体系研究(经销商)
    附录 A4 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管控体系研究(政府监管部门、协会)
附录 B 景迈山古树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实施的相关原始记录和像片
附录 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 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4)中国腐植酸行业六十年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要事件 (215项)
二、四大腐植酸化学会议 (23项)
    (一) 第一次至第四次全国腐植酸化学学术讨论会
    (二) 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
    (三) 第一届至第四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
    (四) 第一至二届全国土肥和谐大会
三、腐植酸类图书/专辑 (38项)
    (一) 腐植酸类图书
    (二) 腐植酸类专辑
四、腐植酸产业宣言、倡议书、自律公约 (10项)

(5)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涵义
    1.2 国外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研究现状概况
        1.2.1 法规管理方面
        1.2.2 标准体系方面
        1.2.3 检验检测方面
        1.2.4 质量认证体系方面
    1.3 我国其他省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概况
    1.4 综合评述
2 研究方法与内容
    2.1 研究方法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技术路线
3 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3.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状况
    3.2 政策制度建设情况
    3.3 执法监管情况
    3.4 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情况
    3.5 农业标准化建设情况
    3.6 风险监测建设现状
    3.7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情况
4 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的挑战
    4.1 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4.1.1 监管体系有待加强
        4.1.2 监管制度有待完善
    4.2 监管及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不足
    4.3 农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4.3.1 农业标准不完善
        4.3.2 农业标准框架尚未建立
        4.3.3 资金投入不足
    4.4 投入品涉及面广执法监管难度大
    4.5 开展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溯源工作难度大
    4.6 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消费风险隐患
5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对策
    5.1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政策
    5.2 完善农业投入品行政执法制度
    5.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检测体系建设
        5.3.1 增加机构编制,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5.3.2 加强现有人员队伍的培训力度
        5.3.3 强化市级检测能力,同时引入社会化服务
        5.3.4 确保检测工作有效开展
        5.3.5 完善监测与风险评估工作
        5.3.6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平台
        5.3.7 加大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
    5.4 加大力度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
        5.4.1 扎实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登记)
        5.4.2 大力发展农业品牌
        5.4.3 成立自治区级农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5.5 加快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5.6 加大宣传培训
    5.7 借鉴监管先进经验
        5.7.1 先进标准化工作
        5.7.2 健全的法律体系
        5.7.3 农业“技术壁垒”化
6 结论与创新点
    6.1 结论
    6.2 建议
    6.3 研究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6)县域肥料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以山西迈乐肥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研究述评及肥料市场概况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1.1 国外县域经济与企业发展相关研究
        1.4.1.2 国际肥料供应商的市场销售策略与农业服务
        1.4.2 国内研究概况
        1.4.2.1 国内对县域经济与企业发展研究
        1.4.2.2 国内肥料供应商的市场销售策略与农业服务
        1.4.2.3 研究述评
2 迈乐肥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企业基本情况
    2.2 企业市场区划和定位
    2.3 迈乐肥业的财务经营状况及融资方式分析
        2.3.1 盈利能力状况
        2.3.2 资产质量状况
        2.3.3 债务风险
        2.3.4 企业增长情况
        2.3.5 小结及融资渠道分析
    2.4 迈乐肥业宏观环境分析
        2.4.1 政策环境分析
        2.4.2 科技环境分析
    2.5 企业对地方经济和“三农”问题的贡献
3 五力模型分析迈乐肥业竞争环境
    3.1 供应商议价能力
    3.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3.3 新进入者的威胁
    3.4 替代品的威胁
    3.5 现存同业竞争者
        3.5.1 与内蒙古相关肥料企业对比分析
        3.5.2 与其他土壤调理剂企业对比分析
    3.6 小结
4 迈乐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4.1 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2 企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与说明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蔬菜供应链中的话语权问题研究 ——以北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研究旨趣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话语与话语权
    1.4 蔬菜供应链中的话语与话语权
    1.5 研究设计
    1.6 小结
    注释
第二章 蔬菜供应链的发展变迁与北京蔬菜供应链
    2.1 蔬菜供应链的界定
    2.2 蔬菜供应链的发展变迁
    2.3 北京蔬菜供应链的典型模式
    2.4 小结
    注释
第三章 蔬菜供应链中话语权的产生与嬗变
    3.1 政府对蔬菜生产与供应的话语权产生与嬗变
    3.2 蔬菜供应链中的话语权形成与嬗变
    3.3 新闻媒介对蔬菜供应链的话语权的嬗变
    3.4 小结
    注释
第四章 北京传统蔬菜供应链中的话语权布局与合作
    4.1 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蔬菜供应链中的合作关系
    4.2 产地批发市场的话语权布局与合作关系
    4.3 销地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的话语权布局与合作关系
    4.4 菜农的话语权布局与合作行为和蔬菜质量安全合作
    4.5 小结
    注释
第五章 北京现代蔬菜供应链中的话语权布局与合作
    5.1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蔬菜供应链中话语权布局与合作关系
    5.2 “农超对接”中的话语权布局与合作关系
    5.3 消费者在蔬菜供应链中的话语权
    5.4 “农消对接”中的话语权布局与合作关系
    5.5 其它相关主体对蔬菜供应链的话语权分析
    5.6 小结
    注释
第六章 北京蔬菜供应链中的话语权布局与利益分配
    6.1 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蔬菜供应链中话语权布局与利益分配
    6.2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蔬菜供应链中话语权布局与利益分配
    6.3 “农超对接”中的话语权布局与利益分配
    6.4 “农消对接”中的话语权布局与利益分配
    6.5 小结
    注释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基于话语权对蔬菜生产与供应相关问题的讨论
    7.3 小结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蔬菜物流企业访谈提纲
    附录2:蔬菜生产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3:北京蔬菜消费行为与质量安全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4:《人民日报》中蔬菜生产与供应问题的相关新闻梳理
    附件5:论文研究过程摘要
个人简历

(10)广西农业行政执法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逻辑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程序
    1.6 本研究创新点
    1.7 本研究的不足与困难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2 理论基础
    2.3 文献综述
第三章 农业行政执法活动、运行机制及其体系分析
    3.1 农业行政执法活动分析
    3.2 农业行政执法运行机制分析
    3.3 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分析
    3.4 农业行政执法体系与农业行政执法运行机制的关系
    3.5 农业行政执法体系与农业行政执法活动的关系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西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4.1 广西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发展历程
    4.2 广西农业行政执法体系现状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西农业行政执法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与评估
    5.1 影响广西农业行政执法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5.2 各主要因素对广西农业行政执法有效性影响情况分析
    5.3 广西农业行政执法有效性评估
    5.4 影响广西农业行政执法有效性的原因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西农业行政执法体系SWOT分析
    6.1 广西农业行政执法体系的优势分析(S)
    6.2 广西农业行政执法体系的劣势分析(W)
    6.3 广西农业行政执法体系面临的发展机遇分析(O)
    6.4 广西农业行政执法体系面临的威胁分析(T)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SWOT分析的广西农业行政执法有效性思考
    7.1 深化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管理体制改革
    7.2 提高农业行政执法人员综合素质
    7.3 规范农业行政执法行为
    7.4 完善农业行政执法监督体系
    7.5 加强农业普法力度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农业行政执法调查问卷(执法者)
    附录B:农业行政执法调查问卷(执法对象)
    附录C:农业行政执法调查问卷(消费者)
    附录D:广西农业行政强制措施一览表
作者简介

四、农业部肥料质检中心(南宁)挂牌成立(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以三江稻田鲤鱼为例[D]. 吴良勇. 广西大学, 2020(07)
  • [2]良庆区火龙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D]. 陆漫. 广西大学, 2020(07)
  • [3]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行为管控研究[D]. 张黔生.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4]中国腐植酸行业六十年大事记[J]. 中腐协秘书处. 腐植酸, 2018(01)
  • [5]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D]. 吕丽兰. 广西大学, 2017(06)
  • [6]县域肥料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以山西迈乐肥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例[D]. 陆小改.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7]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的通知[J].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7(05)
  • [8]2015,农资行业火了的……[J]. 张琴,张涛,张番,郑晓,李阳,汪洋,刘颖. 中国农资, 2015(49)
  • [9]蔬菜供应链中的话语权问题研究 ——以北京为例[D]. 何美丽.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10]广西农业行政执法有效性研究[D]. 江垣德.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农业部(南宁)肥料质量检测中心成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