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伴海洛因依赖1例报告

精神障碍伴海洛因依赖1例报告

一、海洛因依赖伴发精神障碍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陈静[1](2019)在《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者脑白质结构及执行控制网络特征与精神症状相关性的多模态MRI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虽然药物滥用是多年来全球性社会安全与公共卫生问题,但近年来,毒品使用种类发生了明显变化。据2017年度国家禁毒委统计:近两年我国传统毒品(如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滥用人员比例下降,新型合成毒品(以甲基苯丙胺(Methamphtamine,MA)为主,俗称“冰毒”)滥用人员比例持续上升,合成毒品滥用已取代传统毒品越居首位,更为严重的是吸食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摘自2017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临床研究发现,与传统毒品使用障碍不同的是,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者(Methamphetamine use disorder individuals,MAUDI)会出现更为显着的精神依赖,导致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和精神症状,对吸食者本人及社会公共安全均造成严重危害。现阶段,因为缺乏有效的临床干预治疗手段,临床工作中对于MAUDI出现的精神症状常套用抗精神病的药物治疗方案,由于伴发精神症状的MAUDI发病所涉及的关键脑区及核心神经环路目前仍不清楚,治疗疗效仍值得商榷,因而给临床针对“MA所致精神症状”患者的治疗带来极大难题。综上所述,积极开展“MA使用障碍及其所致精神症状的潜在神经机制研究,明确伴发精神症状的MAUDI脑结构与网络改变的确切定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与医学问题。目的本研究针对伴有精神症状的MAUDI,分别采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执行控制网络(executive control network,ECN)分析的多模态技术,探讨MA使用障碍组(MA组)和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s,HC组)间脑白质结构和大脑ECN内部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差异特征;结合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90,SCL-90),分析脑结构及功能改变与MA导致的精神症状间的相关关系。旨在了解伴发精神症状的MAUDI脑白质结构及功能改变的潜在神经基础,深入解析MA所致精神症状的潜在神经机制,为临床有效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可靠的神经影像学依据和新的思路。方法实验一:通过社区和戒毒所招募男性MAUDI志愿者25例(MA组),临床特征相匹配的男性健康志愿者25名(HC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所有被试进行精神症状评估。运用3.0T磁共振进行影像学数据采集,通过DTI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分析技术(tract based spatial statistic,TBSS)分析MAUDI脑白质扩散张量参数变化特征,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大脑白质差异脑区内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径向扩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RD)和轴向扩散系数(axial diffusivity,AD)与临床精神症状的关系。实验二:招募男性MAUDI志愿者19例(MA组),男性健康志愿者20名(HC组)。影像检查前通过症状自评量表对2组被试进行临床精神症状评测。采用3.0T磁共振设备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采集,利用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方法进行ECN提取,比较MA组与HC组间ECN脑内FC差异,并分析其与症状自评量表各项精神症状评分的相关关系。结果实验一:MA组与HC组组间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吸烟时间、吸烟量的临床人口学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1.行为学结果:MA组SCL-90各项精神症状评分均高于HC组,特别是在SCL-90总分、焦虑、恐怖、强迫症状、敌对、偏执及人际关系敏感等多项精神症状评分中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2.影像学结果:相比HC组(FA值:0.74±0.02),MA组在胼胝体膝部右侧份FA值减低(0.70±0.04,P<0.05,经TFCE及FWE校正;体素大小为56),同时此差异脑区的RD值增高(P<0.05),AD值降低(P>0.05)。3.相关性分析结果:组间白质差异脑区FA值与SCL-90中的敌对评分呈正相关(r=0.450,P=0.024),RD值与敌对及偏执评分呈负相关(敌对:r=-0.590,P=0.002;偏执:r=-0.438,P=0.028)。实验二:2组组间临床人口学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1.行为学结果:MA组SCL-90的各项评分均高于HC组,在SCL-90总分、焦虑、强迫症状、敌对、偏执、人际关系敏感及附加项目等多项精神症状评分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影像学结果:MA组与HC组组间ECN内部FC差异显着。与HC组相比,MA组左执行控制网络(left executive control network,LECN)的左额叶、左枕中回FC增强,右执行控制网络(right executive control network,RECN)的左尾状核FC减弱(单体素P<0.001,经GRF校正后P<0.05,体素阈值>30)。3.相关性分析结果:LECN左额叶平均Z值与SCL-90的精神病性及附加项目评分呈负相关(精神病性:r=-0.494,P=0.032;附件项目:r=-0.458,P=0.049);RECN左尾状核平均Z值与附加项目评分呈负相关(r=-0.569,P=0.011)。结论1.MAUDI与健康志愿者在SCL-90多项精神症状评分中存在显着差异,表明MA能够导致使用障碍者临床精神症状的发生。神经影像学发现,MAUDI胼胝体膝部右侧份FA值、AD值降低,RD值升高,证明MA破坏了大脑连合纤维的完整性,同时这种白质结构的损伤与多项精神核心症状评分存在相关关系,提示其可能是MA所致精神症状发生的潜在神经生物学基础之一。2.MAUDI ECN内部多个脑区FC发生异常,提示MA使用障碍可导致吸食者认知功能损害,同时ECN大脑内部FC的改变与相应精神症状存在相关关系,推测,MAUDI临床精神症状的出现,可能与ECN内部FC的异常改变有关。本实验结论为MA所致精神障碍潜在脑结构及功能网络的神经机制研究拓展了新思路。

彭素芳[2](2019)在《药物依赖者血清代谢组学特征及疗效相关生物标记物研究》文中认为背景物质依赖的诊断和治疗主要依靠医生经验,缺乏客观标记物。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系的代谢网络的一种新技术,能够反映机体综合的代谢状况,更贴切的反应临床条件下的病理生理过程,有望通过这种技术发现物质成瘾的诊疗生物标记物。对合成毒品的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是一种温和无创的物理疗法,研究发现其能够有效减轻物质依赖者的渴求程度,但疗效缺乏客观生物标记物,且影响因素不明。对传统阿片类毒品的治疗,主要采用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其疗效的影响因素众多,结果并不一致。目的1.探索甲基苯丙胺成瘾患者血清代谢组学特点。寻找可能作为生物标记物的差异代谢产物及可能的调控机制网络,并对调控基因及酶的表达水平进行验证。2.探索甲基苯丙胺成瘾患者r TMS治疗前后血清代谢组学特点,探索可能作为疗效标记物的差异代谢产物,以及疗效影响因素。3.探索MMT治疗海洛因依赖的疗效影响因素。方法1.入组40例重度甲基苯丙胺成瘾患者,社会招募健康对照38例。入组接受MMT治疗的海洛因依赖患者24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评估相关量表。2.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合(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技术检测被试血清代谢组学特征。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建立调控网络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对模型中的调控酶的表达进行检测,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对模型中的调控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3.将甲基苯丙胺成瘾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r TMS干预及伪刺激,采用GC-MS技术检测干预前后被试血清代谢组学特征。寻找特征性的治疗标记物。并分析影响疗效(渴求)的因素。4.对入组的MMT门诊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分析M1阿片受体(M1 opioid receptor,OPRM1)、ATP结合盒亚家族B成员1(ATP-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B member 1,ABCB1)基因多态性和脱落情况及吗啡尿检阴性率的相关性,分析MMT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1.在甲基苯丙胺成瘾组被试中,相对于健康对照被试,共检测出35种差异表达的代谢产物(p<0.05),其中21中代谢产物能够查询到通路,分布在4条显着改变的通路上:(1)精氨酸合成,(2)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3)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4)嘌呤代谢(p<0.05)。2.选取“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通路上的差异代谢产物建立调控网络模型,共发现有13个调控基因,通过29个中间蛋白,调控4种关键酶的表达,并最终影响3个代谢产物的表达量。3.采用ELISA对模型中的调控酶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发现4种调控酶的表达在两组间无差异(p>0.05)。采用Q-PCR对模型中的调控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发现有5个基因表达有显着差异,分别为DLG2,PLA2G4,PDE4D,PDE4B,EPHB2(p<0.05)。4.经过r TMS干预后,成瘾被试的线索诱发渴求水平下降,并有8种代谢产物的表达发生了显着改变(p<0.05),分别为:a-生育酚(干预后为干预前的1.3倍),5-羟赖氨酸(0.8倍),癸酰基肉毒碱(1.8倍),甘油酸(1.2倍),苹果酸(1.3倍),己酸(1.4倍),富马酸(1.2倍),a-酮异戊酸(1.1倍)。其中3种代谢产物的表达较基线时发生了逆转,分别为a-生育酚、甘油酸、富马酸。这三种代谢产物有作为疗效标记物的潜力。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r TMS干预、a-生育酚、戒断时长、PSS10得分是渴求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5.OPRM1基因的rs562859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维持组和脱失组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维持组A等位基因及AA基因型显着多于脱失组,G等位基因及GG基因型显着少于脱失组(p<0.05)。其余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及ACBC1基因SNP位点未发现在两组间存显着差异(p>0.05)。OPRM1基因位点rs3192723GG携带者的吗啡尿检阴性率显着低于GA/AA携带者;rs562859AA携带者的吗啡尿检阴性率显着高于AG/GG携带者(p<0.05),未发现其他SNP及ACBC1基因SNP的吗啡尿检阴性率在各基因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Logist回归分析显示:ABCB1基因rs2032582(GG)位点,首次吸毒年龄、海洛因日平均剂量、尼古丁使用年限、BIS非计划性得分影响MMT治疗依从性。OPRM 1基因rs3192723(GG)和rs2236259(TT)位点影响吗啡尿检阳性率的高低。结论1.甲基苯丙胺成瘾对人的产生长远的影响,血清L-谷氨酰胺、丙酮酸、L-天冬氨酸有望作为成瘾生物标记物;a-生育酚、甘油酸、富马酸有望成为r TMS治疗的外周生物标记物。2.谷氨酸代谢通路受到广泛的基因调控,涉及信号转导、神经系统发育、细胞膜转运、突触发育、可塑性极稳定性等方面。说明甲基苯丙胺对人体的影响广泛,并不仅限于几个神经递质。3.OPRM1、ABCB1基因型及首次吸毒年龄、海洛因日平均剂量、尼古丁使用年限、冲动性能够影响MMT疗效。

周士慧[3](2018)在《经方治疗毒品戒断的文献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中医药戒毒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其中运用经方戒毒的文献资料少之又少。为挖掘经方控制毒品戒断症状,更好发挥经方的辨证论治优势,本文对近代以来中医药戒毒文献理论做了归纳和梳理,以期为经方戒毒提供思路和理论基础。方法:利用图书馆现有古籍资料和电子化数据库搜集中医药戒毒文献理论资料和戒毒经方文献,对中医药戒毒文献理论归纳整理的同时对目前搜集到的戒毒经方文献做了分析和整理,结合本校课题中医经方对毒品戒断干预效果及机理研究,进一步论证了经方在治疗毒品戒断中的临床疗效。成果:在对戒毒经方文献整理归纳的同时,发现戒毒经方中偏于温中补阳的较多;其次为养血安神、调畅情志;再次为阴阳双补、通腑泻浊、滋阴清热。戒毒经方中的药物多使用补气温里、健脾安神的药物,在稽延性戒断期和康复期吸毒患者多表现为气血亏虚、阳虚阴盛;气血亏虚无以养心神则容易出现情绪障碍和睡眠障碍。结论:中医药戒毒资源丰富、剂型种类多样,经济安全,无成瘾性,为戒毒工作开辟的广阔的前景,尤其中医药戒毒具有抗心瘾、抗焦虑、断瘾快,抗复吸等特点,更是引起了大量中医戒毒工作者的注意。经方戒毒以其特有的辨证论治治疗思路在以往的文献记载中都发挥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校课题中医经方干预毒品戒断中抑郁情绪的临床观察已取得较好临床效果,且无副作用,经济安全,服用方便,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吴强,郭月锋,连卓[4](2017)在《海洛因依赖与人格障碍的共病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评估海洛因依赖者中人格障碍的发生率,探讨海洛因依赖者的人格障碍共病情况。方法: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人格障碍临床定式访谈量表(SCID-II)对120例海洛因依赖者和12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人格障碍的评估。结果:海洛因依赖患者中人格障碍的共病率是79.2%,且73.3%的患者同时符合两种或以上的人格障碍。患者中最常见的人格障碍是边缘型、反社会型、偏执型、强迫型,男性海洛因依赖者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发生率显着高于女性(χ2=11.98,P<0.01)。结论:海洛因依赖者中人格障碍的共病现象非常普遍。

宋树立[5](2003)在《阿片类药物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中医证候学及其计量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阿片类物质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是又称迁延性戒断症状,属中医断瘾后诸症范畴,是指急性戒断综合征之后(如果不予治疗,自然过程一般为7至10天)持续存在的一组综合征,包括精神症状(情绪焦虑、药物渴求)和躯体症状(躯体不适、睡眠障碍)是导致复吸的因素之一,对稽延性戒断症状的处理也就成为从医学角度干预复吸的一个作用点。目前西药治疗方法有阿片类药物替代治疗、非阿片类药物对症治疗、阿片类药物拮抗剂治疗和对症治疗,在减轻症状、预防复吸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伴随一些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此类病证,有较完整的理论认识和确切的临床经验,多样的治疗手段和丰富的药物资源,正在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十分活跃。但目前缺乏对稽延性戒断症状临床治疗和辨证用药的宏观规律性研究,尚未形成规范化的诊断标准,对观测指标、疗效判定标准、临床试验等,都缺乏统一的、科学的要求。西医正在探讨制定稽延性症状评定量表,但不能反映中医学特点,难以起到指导中医临床的作用。本课题开展阿片类药物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中医证候学及其计量诊断的研究,主要目的是通过文献、理论研究,对以往证候研究经验进行总结,通过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运用临床流行病调查学和计量诊断学等方法,统计分析调研资料,确立稽延性戒断症状的中医证候分类和诊断标准。研究不仅符合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的总体发展趋势,而且将对中医药治疗稽延性戒断症状的临床实践和中药新药开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方法:(1)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系统整理清代以来中医药有关戒毒的文献,深入戒毒机构进行走访了解,筛选出阿片类物质依赖稽延期常见中医症状,初步建立中医证候学概念和诊断标准。(2)设计中医稽延性戒断症状量表:包括一般资料、症状资料、症状分级标准及证候判别标准等4项内容,并请相关专家进行初步鉴定。(3)预试验:进行小样本临床流行病学预试验,检验量表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行性。(4)修订量表:在预试验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专家咨询,修订完善量表,使证候分类和诊断标准既符合中医学证治规律,反映稽延性戒断症状的中医学特点,又有较强的临床 ___一可操作性。(5)多中心、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填写量表。(6)运用临床流行病调查学(DME)和计量诊断学等方法,统计分析量表资料,确立稽延性戒断症状的中医证候分类和计量诊断标准。 结果:门)稽延性戒断症状基本证候要素及其演变规律。7类基本证候要素是热毒证,血瘀证,气郁证,气虚证,血虚证,阳虚证和阴虚证,从跨度为120天的5次调查结果看,热毒证至调查终止时,始终处于较高水平,阳虚证始终处于最低水平,阴虚证呈明显下降趋势,血瘀证、气虚证、血虚证均略呈下降趋势,而气郁证无明显变化c说明不经任何药物治疗;潮热盗汗、阳萎遗精、消瘦疲乏等躯体症状会较快地得到改善,而焦虑抑郁、渴求毒品等精神症状会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出现;是医学于预的重点环节。(2)证候组合规律。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病例表现为二证至四证组合,其中最常见的中医证候组合是毒瘀蕴结,气血亏虚型(热毒证+气虚证+血虚证,或瘀血证+气虚证+血虚证),毒瘀蕴结,气阴不足型(热毒证+气虚证+阴虚证,或瘀血证+气虚证+阴虚证统),毒瘀蕴结,阴虚火旺型(热毒证+阴虚证,或瘀血证+阴虚证),毒瘀蕴结,阴阳两虚型(热毒证+阴虚证+阳虚证和瘀血证+阴虚证+阳虚证)。随着时问的推移,在组合形式上,四证、五证组合逐渐减少,单证、二证组合所占比例逐渐升高;在组合形态上,由阴虚证、阳虚证构成的组合逐渐减少,热毒证、瘀血证、气虚证、血虚证、气郁证等单证所占比例相对增加,提示后者是诊断和治疗稽延性戒断症状的关键因素。(3)稽延性戒断症状的中医证候计量诊断探讨。以稽延期常见的21项症状为观察指标,参照多指标多类线性判别法对7种基本证候要素建立了多指标多类线性判别函数式,参照最大似然对4种常见证型建立了诊断指数表,并将其诊断结果与原拟参照标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评价其诊断效能。线性判别函数式的回代结果、证型诊断指数表的回顾性检验和前瞻性检验结果令人满意。其中诊断指数表的回顾性检验显示:门)对毒瘀蕴结,气血亏虚型诊断的灵敏度91.79儿 特异度95.80儿 误诊率4.20儿 漏诊率8.21丸 灵敏度和特异度匀较高,误诊率和漏诊率较低,检出非患者的能力略高于诊断患者的能力;(2)对毒瘀蕴结,气阴不足诊断的灵敏度93.52儿 特异度88.77丸 误诊率11.23儿漏诊率6.48儿 诊断患者的能力略高于检出非患者的能力;(3)对毒瘀蕴结。阴虚火旺诊断的灵敏度——89.76%,特异度94 78%;误诊率5.52%,漏诊率10.24%,检出非患者的能力略高于诊断患者的能力;(4)对毒瘀蕴结,阴阳两虚诊断的灵敏度89.34%,特异度94.85%,误诊率5.15儿 漏诊率10.66兄 检出非患者的能力略高于诊断患者的能力。诊断指数

何国庆,吴乐平,王湘黔,贾良春,郭鹏祥,杨秀林[6](2000)在《海洛因依赖者脱毒过程中并发精神障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发生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 ,以利于治疗和预防。方法··:通过对826例入所强制戒毒的海洛因依赖者进行调查 ,对符合CCMD -2 -R相应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分类研究。结果··:发现其中81例在脱毒过程中并发严重的精神障碍 ,患病率为9.79%。病种以癫痫样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分裂样精神病和严重病态人格为主(81.48%)。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并发的精神障碍有增多和呈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脱毒治疗中应予以注意。

吴乐平,何国庆,王湘黔,黄莉,郭鹏祥,杨秀林,贾良春[7](2000)在《海洛因依赖者并发精神障碍81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 82 6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其中 81例并发有严重的精神障碍 ,患病率为 9.81%。病种以癫痫样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分裂样精神病和严重病态人格为主 ,占 81.4 8% ,表明海洛因依赖伴发的精神障碍有增多和呈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王石斌,陈晗晖,孙海明,江海峰,赵敏[8](2007)在《冰毒滥用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冰毒滥用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提供诊断及治疗临床经验。方法:分析了2005年6月-2006年7月在上海市自愿戒毒中心住院治疗的25例冰毒滥用伴发精神障碍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报道3例典型病例来描述冰毒滥用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结果:精神障碍与冰毒滥用密切相关,症状表现以幻觉、妄想为主,精神障碍持续时间较短,多数停止使用冰毒后2周内缓解,预后较好。结论:冰毒滥用可伴发各种精神障碍,临床上应加以重视、注意鉴别诊断。

王继中,苏亚玲[9](2005)在《海洛因依赖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的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的临床特点。方法选用简明精神病量表筛选出海洛因依赖患者120例,按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激活性、思维障碍和敌对猜疑等5个因子及其等级(A和B级)进行临床分析。结果①120例患者焦虑抑郁因子达100%,其中疑病妄想和自责自罪妄想占25%;②思维障碍因子占52.5%,其中以幻觉和妄想为主占13.3%;③缺乏活力因子占33.3%,其中情感平淡和交流障碍7.5%;④敌对猜疑因子占17.5%,其中由心境抑郁和敌对情绪影响行为的患者4.2%;⑤激活性因子占2.5%。结论根据海洛因依赖患者精神症状的特点有必要拟订合理的治疗方案以解除躯体依赖;采用心理等方式治疗顽固妄想,才能更加有效的实施戒断依赖,使其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朱梅[10](2019)在《海洛因滥用导致神经系统损伤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 海洛因依赖人群样本库建立[目的]建立长期海洛因依赖人群样本库,总结人口学特征,分析外周血生化指标的改变,为海洛因依赖患者戒治研究逐步储备研究资源。[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对1509名海洛因依赖患者(Herion dependent patients,HDPs)进行职业、吸食种类、戒毒次数、吸毒史、患病情况等统计调查;感染HIV等病毒或梅毒,699名海洛因依赖者被排除,最终选择年龄在30~50岁区间的555名HDPs与105名健康对照者,比较外周血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初步建立海洛因依赖患者的人群数据,发现海洛因依赖患者外周血白/球蛋白比、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尿酸、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总胆固醇、总胆红素、总胆汁酸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海洛因依赖人群分布复杂,吸食方式多样,滥用病程不一,但海洛因依赖者与正常人外周血的血生化指标存在显着差异。第二章 海洛因依赖导致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的相关基因和代谢物的表达[目的]研究长期海洛因依赖(HDPs)导致神经退行性变患者的转录组和代谢组数据变化特征。[方法]对16个长期HDPs和25个HCs的血液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对HDPs与2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CA2)、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s)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meta分析;对51例男性海洛因依赖者血清进行代谢组测序,与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海洛因依赖患者外周血RNA测序,数据比较发现,HDPs、SCA及PTSD的上、下调差异表达基因明显重叠。2.正负模式下,在HDPs和HCs组血清中共筛选到15个差异代谢物。部分代谢物上调,部分下调。其中鞘脂类代谢物上调显着,HDPs组和HCs组血清中鞘脂类代谢物合成存在极显着差异。3.TNF α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显着上调介导SPHK调节S1P1;显着上调的鞘脂类代谢产物通过Cdase调节S1P。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提示,海洛因滥用与神经退行性改变密切相关,均可导致SPHK及其磷酸化产物S1P上调。[结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长期依赖海洛因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差异表达基因高度重叠;海洛因依赖者的脂肪酸代谢、核苷酸代谢及谷胱甘肽代谢受到扰乱,引起神经功能退行性变。转录组和代谢组的组学数据分析发现,SPHK及其磷酸化产物S1P上调,通过介导AKT通道上调,从而参与到由PI3K/AKT信号通道介导的成瘾及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的机制中。第三章 海洛因给药小鼠神经系统损伤及相关基因的表达[目的]研究海洛因给药小鼠脑皮质、海马以及前叶的病理特征,进行RNA测序,验证给药戒断后神经系统损伤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对正常组和海洛因给药组小鼠丘脑和皮质进行病理检查。提取滥用小鼠及正常小鼠的脑皮质、海马以及前叶进行转录组测序;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不给药;海洛因给药组(T),连续给药8天;海洛因给药后戒断1天组(JD-1),给药8天,第9天开始不给药,第10天取全血;海洛因给药后戒断7天组(JD-7)组,给药8天,第9-15不给药,第16天取全血。提取各组RNA,利用q-PCR检测关键基因的表达。[结果]1.HE染色结果表明:未给药大鼠丘脑表现出正常的形态特征,而海洛因给药小鼠(16d和24d)均可见胶质细胞增生,皮质神经元减少。2.与Normal组相比,给药组小鼠转录组测序TNFα,SPHK和S1P1表达量显着性升高。与给药组相比,JD-1和JD-7组小鼠TNFα,SPHK和S1P1表达量显着性降低。3.与Normal组相比,给药组小鼠白细胞ZFP36,CXCL1,CXCL5,CXCR4和THBS1表达量显着性升高。与给药组相比,JD-1和JD-7组小鼠白细胞ZFP36,CXCL1,CXCL5,CXCR4和THBS1表达量显着性降低。[结论]海洛因给药小鼠的胶质细胞增生,皮质神经元减少;脑皮质,海马和前叶转录组测序发现,TNF α通路里各信号显着上调后最终导致S1P1上调;关键基因ZFP36、CXCL1、CXCL5、CXCR4、THBS1与海洛因成瘾及戒断密切相关,或可作为临床判断是否成瘾、是否戒断提供新的评价方法。

二、海洛因依赖伴发精神障碍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洛因依赖伴发精神障碍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者脑白质结构及执行控制网络特征与精神症状相关性的多模态MRI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者脑白质扩散张量特征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数据采集
        1.3 DTI数据处理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行为学资料与精神症状评分
        2.2 DTI相关参数结果
        2.3 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第二部分 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者执行控制网络功能连接改变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数据采集
        1.3 数据分析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人口学及精神症状评分
        2.2 ECN功能连接
        2.3 相关性分析结果
    3 讨论
创新点与局限性及展望
    一、创新点
    二、局限性及展望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2)药物依赖者血清代谢组学特征及疗效相关生物标记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绪论
第一部分 :甲基苯丙胺成瘾者血清代谢组学特点及调控机制探索
    1.1 前言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工具
        1.2.3 主要仪器及试剂
        1.2.4 研究方法
        1.2.5 研究流程图
        1.2.6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1.3 结果
        1.3.1 一般人口学资料及ATS使用特点
        1.3.2 尼古丁、酒精依赖情况及情绪、应激感受、冲动性特质
        1.3.3 GC-MS分析结果
        1.3.4 代谢通路分析
        1.3.5 谷氨酸代谢调控网络
        1.3.6 调控基因表达
        1.3.7 调控酶的表达
    1.4 讨论
        1.4.1 一般人口学资料及各量表得分
        1.4.2 代谢组学改变
        1.4.3 调控基因的表达
        1.4.4 调控酶的表达
第二部分 :重复经颅磁刺激干预甲基苯丙胺成瘾的生物标记物及疗效影响因素探索
    2.1 前言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研究工具
        2.2.3 主要仪器
        2.2.4 研究方法
        2.2.5 研究流程图
        2.2.6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
        2.3.1 一般人口学资料及ATS使用情况
        2.3.2 rTMS干预及伪刺激前后代谢产物变化
        2.3.3 rTMS干预后渴求变化的影响因素
    2.4 讨论
        2.4.1 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甲基苯丙胺使用情况
        2.4.2 rTMS干预和伪刺激后代谢组学改变
        2.4.3 rTMS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部分 美沙酮维持治疗海洛因成瘾的疗效相关因素研究
    3.1 前言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工具
        3.2.3 主要仪器
        3.2.4 研究方法
        3.2.5 研究流程图
        3.2.6 统计方法
    3.3 结果
        3.3.1 一般人口学资料
        3.3.2 OPRM1和ABCB1 基因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
        3.3.3 MMT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3.4 讨论
研究结论
研究创新点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经方治疗毒品戒断的文献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中医药戒毒文献理论研究
    1.近代中医药戒毒文献理论研究
        1.1 毒品的概念和分类
        1.2 近代医家对阿片的认识
        1.3 近代医家对阿片成瘾病因病机证候的认识
        1.4 近代医家对阿片成瘾治则治法的认识
        1.5 近代医家戒烟方药
    2.现代中医药戒毒文献理论研究
        2.1 中医学对毒品成瘾病因病机认识
        2.2 中医学对毒品成瘾证候学认识
        2.3 中医学对毒品成瘾辨证论治认识
        2.4 中医药戒毒治疗原则
        2.5 中药戒毒临床与实验研究
第二部分 经方治疗毒品戒断综合征的研究
    1.毒品戒断综合征
        1.1 传统毒品戒断综合征
        1.2 新型毒品戒断综合征
    2.六经辨证治疗毒品戒断综合征
    3.戒毒经方的方药分析
    4.经方干预甲基苯丙胺抑郁情绪的研究
        4.1 毒品戒断中精神障碍
        4.2 毒品戒断中情绪障碍(负性情绪)
        4.3 中医情志理论在毒品戒断中的运用
        4.4 经方干预甲基苯丙胺抑郁情绪的临床观察
        4.5 现代医学对毒品致神经毒性的认识
第三部分 关于复吸与心瘾的现代研究
    1.复吸
    2.心瘾
结论
问题与展望
本课题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4)海洛因依赖与人格障碍的共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海洛因依赖组
        1.1.2 正常对照组
    1.2 方法
    1.3 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人格障碍患病情况比较
    2.2 海洛因依赖者人格障碍种数的分布情况
    2.3 不同性别的海洛因依赖者人格障碍患病情况比较
3 讨论

(5)阿片类药物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中医证候学及其计量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综述一 中医学关于阿片类物质依赖断瘾后诸症的理论认识与临床治疗
    综述二 现代医学关于阿片类物质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的理论研究与临床治疗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
    阿片类物质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中医证候分析和治疗规律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阿片类药物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中医证候学及其计量诊断研究
        前言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冰毒滥用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资料收集
    1.1 研究对象
    1.2 资料收集:
2结果
    2.1 临床资料
    2.2 冰毒滥用伴发精神症状情况
    2.3 治疗情况
    2.4 典型病例
3讨论

(10)海洛因滥用导致神经系统损伤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海洛因依赖人群样本库建立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海洛因依赖导致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的相关基因和代谢物的表达
    前言
    第一部分: 海洛因依赖导致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的转录组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二部分: 海洛因依赖导致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的的代谢组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海洛因给药小鼠神经系统损伤及相关基因的表达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海洛因依赖伴发精神障碍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甲基苯丙胺使用障碍者脑白质结构及执行控制网络特征与精神症状相关性的多模态MRI研究[D]. 陈静.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2]药物依赖者血清代谢组学特征及疗效相关生物标记物研究[D]. 彭素芳.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3]经方治疗毒品戒断的文献理论研究[D]. 周士慧.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海洛因依赖与人格障碍的共病研究[J]. 吴强,郭月锋,连卓.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08)
  • [5]阿片类药物依赖稽延性戒断症状中医证候学及其计量诊断研究[D]. 宋树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3(03)
  • [6]海洛因依赖者脱毒过程中并发精神障碍分析[J]. 何国庆,吴乐平,王湘黔,贾良春,郭鹏祥,杨秀林.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000(03)
  • [7]海洛因依赖者并发精神障碍81例分析[J]. 吴乐平,何国庆,王湘黔,黄莉,郭鹏祥,杨秀林,贾良春.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00(04)
  • [8]冰毒滥用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J]. 王石斌,陈晗晖,孙海明,江海峰,赵敏.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07(02)
  • [9]海洛因依赖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的临床分析[J]. 王继中,苏亚玲. 中国康复, 2005(02)
  • [10]海洛因滥用导致神经系统损伤的机理研究[D]. 朱梅.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精神障碍伴海洛因依赖1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