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斯坦贝克小说《愤怒的葡萄》中的意象

论斯坦贝克小说《愤怒的葡萄》中的意象

一、斯坦贝克小说《愤怒的葡萄》中的意象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程子玥[1](2020)在《翻译的副文本与时代场域的互动 ——以The Grapes of Wrath的译介研究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译文的副文本逐渐成为翻译研究的焦点之一,因为不同的时期的译本序、译后记等往往作为译者或介绍者重塑作者及作品精神世界的工具,从而引导特定时期读者的理解方向。本文聚焦于The Grapes of Wrath在中国不同时期的译介,发现不同时期的译本正文内容差异虽不大,但由于中国政治环境的变化,翻译的副文本却差别巨大且特点鲜明。因此,本文借助布迪厄的场域理论,选择不同时代具有代表性的译本(特别是副文本)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时间跨越抗日战争时期、建国后、改革开放后、新世纪,以纵向的历时性的研究思路,分析特定时代下翻译的副文本对译本的解读,探究译本扮演的时代角色。研究发现,不同时代翻译的副文本强调的重点各有所异,发生的变化与时代背景相互照应,译本功能受到特定时代场域下政治、经济的影响。副文本从一开始作为译者将译本阐释为时代空间所接受的主导思潮的工具,变成权威人士相对中肯的评价直到最后基本隐身,这与时代的互动也见证了文学翻译从一开始服务于政治,到后来忠于文学价值的过程。

钟紫悦[2](2019)在《“尘”及其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和修辞阐释 ——兼析《全唐诗》中的“尘~/~尘”》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从语义和修辞两个角度入手,探讨“尘”及其参构语词,兼析《全唐诗》中的“尘/尘”。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概述“尘”及其参构语词现有研究成果,发现已有成果较少系统梳理“尘”及其参构语词的语义;也较少从修辞角度探讨特定语用环境中的“尘/尘”的语义,据此选定本文研究切入点。第一章依据辞书释义尝试梳理、归纳出“尘”的8个义项:尘1(尘土,灰尘),尘2(蒙尘,污染),尘3(人间,俗事),尘4(踪迹,事迹),尘5(战事,祸乱),尘6(久远,长久),尘7(用作自谦之词),尘8(计量单位)。同时统计出《汉语大词典》中共483个“尘”参构语词,其中双音节311个,三音节44个,四音节67个,五音节1个,并将其按单义语词和多义语词进行分类,分析其语义特征。第二章提取《全唐诗》中“尘/尘”分类统计“尘”的固定语义,发现“尘”的8个义项在《全唐诗》中的使用分布为尘1、尘3、尘4、尘5多于尘2、尘6、尘7、尘8,总体上的使用频率为尘1>尘3>尘5>尘4>尘2>尘7>尘6>尘8。第三章同时分析及阐释《全唐诗》中“尘/尘”在特定语用环境中生成的临时语义,如“离别”“漂泊”“坚贞爱情”“思乡情深”“愁情怨绪”“战争苦痛”等。论文的结语部分,总结全文主要观点和不足之处。希望本文的尝试能够为汉语词义——修辞研究,以及词义——修辞分析介入文学研究,提供粗浅的探讨个案。

赵越[3](2019)在《对宏大叙事创造性消解与多元重建 ——《伊甸之东》叙事范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伊甸之东》于1952年出版,是美国现代作家约翰·斯坦贝克创作后期的一部重要长篇家世小说,描写了在美国南北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长达半个世纪的大背景下,特拉斯克和汉密尔顿两个家族三代人的命运沉浮。该作品象征主义手法和现实主义手法交替应用,形象展现了渺小的人类与宏大历史现实的对比,力图体现人类善良与邪恶的斗争,传递着约翰·斯坦贝克的善恶观和人的自我选择意识。斯坦贝克在《伊甸之东》中对宏大叙事进行了创造性消解,并积极致力于一种现代多元叙事范式的建立。本文将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细致分析人物性格与主题处理,结合斯坦贝克的文学风格和创作原则,把握文学时代背景,分析《伊甸之东》对于宏大叙事的创造性消解以及对现代多元叙事的新重建。论文的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战争、爱情、美国梦三方面阐释《伊甸之东》文本对宏大叙事的创造性消解。第二章通过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分析,指出其救赎主题、心灵成长主题、生态主题和叙事视角等多个角度的叙事重建。第三章深入探讨作品中蕴含的自由与爱的主题,指出《伊甸之东》的聚合性。第四章重新回到作家作品所在的时代,阐发《伊甸之东》叙事艺术探索的背景与意义。

余谦[4](2019)在《论约翰·斯坦贝克小说中的死亡书写》文中提出约翰·斯坦贝克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一生笔耕不辍,创作颇丰,不仅在小说创作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戏剧、散文等方面也颇有建树。他在作品中频繁地书写了人物的死亡,形成了极具有个人特色的死亡书写。他笔下人物的死亡在他不同的创作时期中具有各自独特的意义和美学价值。本文以其小说作品中的死亡书写为研究对象,从其在文本中的具体表现、实质、作者人生经历、作品内涵等方面来探讨死亡书写的美学价值以及现实意义,进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斯坦贝克小说创作中的价值取向以及深刻内涵。斯坦贝克笔下的死亡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展开,他在文学创作中聚焦于各种矛盾激发的社会问题,描写了许多因反抗现实压迫而死亡的人物,也描写了特殊社会时期,个体精神负罪导致的死亡,同时,斯坦贝克还关注顺其自然的死亡,通过一些平凡的小人物,展示了在不可抵挡的衰老和疾病面前死亡作为生命的必然归宿的客观性,以及神秘的客观命运对生命主体的无情毁灭。斯坦贝克笔下死亡结局的差异性,无不体现了他对于现实死亡现象敏锐细致的观察体验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思考。斯坦贝克的一生横跨了二十世纪的三分之二,期间他的个人经历以及社会状况都根深蒂固地影响到了他对死亡的关注和思考,进而促使其完成个性化的死亡主题创作。童年的创伤性记忆和重病的阴影让他产生对死亡的惊悸与畏惧,而成年后深入底层的社会经历直接成为其创作资料,并且奋战死亡前线的记者经历让他对死亡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反思。同时期社会底层极度贫瘠的生存状况和绝望、压抑的精神氛围都让斯坦贝克将创作实现聚焦于死亡这一普遍而又不普通的社会现象。斯坦贝克小说中的死亡书写在美学的角度上展示出了独特的审美价值,他对笔下人物的死亡赋予了独特的悲剧性意义,其间展现出个体意志在生存权利被剥夺和尊严与自由受到侵害时呈现出的崇高美感,同时在肯定死亡的生死观念上传达出唯有爱与善能超越死亡的困顿。

樊林[5](2018)在《斯坦贝克作品中《圣经》元素的运用》文中研究表明斯坦贝克是根植于西方社会的平民作家,自小就受《圣经》文化的熏陶,《圣经》中的原型对他的文学创作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魔力,体现在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从主题元素、结构元素、场景元素、人物元素和语言元素等五个角度阐述《圣经》元素在他的作品中的充分运用。

赵星辰[6](2017)在《圣经原型视角下《愤怒的葡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西方文学两大来源之一的希伯来文学及其经典文本《圣经》对后世西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20世纪出现的原型批评理论成为解读文学作品的一种重要的理论方法。20世纪30年代,美国作家斯坦贝克的长篇小说《愤怒的葡萄》深受《圣经》的影响,为此,本文尝试从圣经原型入手对《愤怒的葡萄》进行解析研究。作为圣经文学研究的权威学者诺思洛普·弗莱反复强调,文学研究的过程始于对作品的反复研读,直到对文本达到总体把握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往后站,从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把握作品,不能局限于一部作品中的一个人物,一个意象,一种叙事模式,而是将作品放到历时和同时语境之中,审视文本中的人物、意象、主题、叙事与其它作品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寻找出共同的或不同的原型。弗莱认为圣经是欧美文学原型的本源,圣经中的故事、人物形象、主题、文类、意象等结构要素,在后世文学中反复出现,成为能够清晰辨认的形式单元,这种单元最终被界定为原型。本文尝试运用弗莱的观点对《愤怒的葡萄》进行解析。文章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文献综述主要梳理总结了学界对《愤怒的葡萄》的研究现状,对这些观点进行总结和批判,从而找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思路;然后介绍了弗莱等学者的原型理论;最后分析约翰·斯坦贝克使用圣经原型进行创作的背景。第二部分分析了《愤怒的葡萄》中故事情节与圣经中《出埃及记》中以色列出埃及的相似之处:(1)俄州的旱灾与以色列民族在埃及的困境,(2)移民西部之旅与以色列民族四十年旷野路,(3)加州艰难生存与以色列民族定居迦南,(4)罗撒香的弃婴与利未人的弃婴摩西,(5)逃匿于丛林的汤姆与逃亡米甸的摩西,并探讨了圣经中的故事原型在文本中的借用和变型以及产生变化的原因,最后的分析从两个方面指向圣经中的民族英雄摩西,笔者认为作者运用出埃及的故事呼唤一位新的民族英雄的出现。第三部分分析了《愤怒的葡萄》中的主题对圣经主题的借用:旅行主题,强调乔德一家和流民者精神之旅的意义,实现了从“我”到“我们”集体主义思想的转变,以及旅途中规章制度的确立,法律意识的形成;被排斥的长子,是《旧约·圣经》中的主题类型之一,《愤怒的葡萄》中这一主题主要体现在诺亚身上,作者展开对现行社会制度的反思和批判,表达了调整和变革制度的希望;泛罪论的思想主题,这一思想主要通过牧师凯西、约翰伯伯、利斯贝思三个人物体现出来,他们认为人一切的行为都是有罪的,这一思想的反面便是无罪,作者使用反讽手法表达了对美国当代社会罪感消亡现象的批判。第四部分分析了《愤怒的葡萄》中人物形象的圣经原型,约翰·斯坦贝克根据圣经里面在后世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人物作为原型进行小说人物的塑造,第一个人物是牧师凯西,他第一次代人受过走向监狱,第二次替人牺牲,是典型的“替罪羊”原型;第二个人物是汤姆,圣经中的彼得经历了对信仰的背叛与回归,与文本中汤姆效法凯西投身革命斗争具有相似之处,都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小人物心理世界的关注;第三个人物是乔德大妈,乔德大妈在西行途中掌管着整个家庭事务,发挥着支柱作用,和圣经中的利百加一样都属于积极主动的女性人物,并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了乔德大妈的处境和抗争。第五部分分析了《愤怒的葡萄》中的意象原型,葡萄意象具有双重含义,既象征富饶、希望,又象征着象征愤怒、惩罚,作者运用这一意象表达了对人类动力欲望的批判,呼吁人类向神学生态主义的回归;洪水意象象征毁灭性力量,但是在毁灭中蕴含着拯救和变革的契机;路意象首先象征着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冲突,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出路的探讨;动物意象分析蛇作为恶魔意象,标志着恶的结果。第六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指出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有何特色,论文存在的问题,今后应当努力的方向。

方杰[7](2014)在《应景的宣传抑或永恒的艺术——《愤怒的葡萄》充满争议的经典化之路》文中提出斯坦贝克的代表作《愤怒的葡萄》问世大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深受读者大众的喜爱,但围绕它的争议也一直持续至今。争议的焦点是:它究竟是应景的宣传还是永恒的艺术。本文试图重构这部现代经典的产生以及有关争议的语境,展示其充满争议的经典化之路。

任洁敏[8](2014)在《时代飞轮下的挣扎——论约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文中研究表明《愤怒的葡萄》是美国现代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的作品,发表于一九三九年。由于他"通过现实主义的、富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感的观察",一九六二年该作获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作品描写美国三十年代经济恐慌期间大批农民破产、逃荒的故事,小说饱含美国农民的血泪、愤慨和斗争,可以说是美国现代农民的史诗,也是美国现代文学的一部名着。本文拟从约翰·斯坦贝克的创作背景以及表现主题出发对其代表作《愤怒的葡萄》进行分析,意在指出在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社会大背景之下,处于社会底层的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暴露出美国社会和经济制度的弊病,以及在这深刻的时代烙印之下,广大劳苦人民虽仍在困境中挣扎但依旧逆流挺进,勇敢生活,为生存而斗争。

陈奇佳[9](2013)在《因贫称义——论斯坦贝克作品的悲剧主题》文中研究表明斯坦贝克高度关注人类在贫苦物质条件下的生存状态。除了因社会体制造成的贫穷,他的作品还描写了各种类型的贫困生存方式。他突出强调的是在这种贫困生存中不可被贬抹的人类尊严。这和19世纪以来欧美文学主流关于贫困的书写有着根本的不同。他借助基督教文化传统、东方文化、印第安文化等思想资源,试图阐明:贫困的生活可以成为人类——尤其是现代人获得自我救赎的一个必要条件。他的作品由此建构了一个可称为"因贫称义"的悲剧主题。

李嘉[10](2013)在《斯坦贝克作品中的《圣经》原型》文中研究指明约翰?斯坦贝克的作品获得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但鲜有人对斯坦贝克的作品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圣经原型分析。本论文将对斯坦贝克作品中的《圣经》原型进行分析。以圣经人物、圣经意象、和圣经故事与斯坦贝克小说的联系为基点,从全新角度对斯坦贝克作品进行解读,并深入挖掘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人物形象的《圣经》原型,按照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主要将其分为善的原型与恶的原型,其中善的原型主要包括基督原型和摩西原型,恶的原型主要指撒旦原型和该隐原型。第二部分是故事的《圣经》原型,主要是以《圣经》中耳熟能详的故事作为原型,包括出埃及记、该隐与亚伯的故事、撒旦的诱惑。第三部分是意象的《圣经》原型,《圣经》中葡萄和伊甸园这两个重要的意象也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第四部分是《圣经》原型的艺术价值,主要从社会历史时代、清教文化传统及个人艺术修养三个方面进行探寻。

二、斯坦贝克小说《愤怒的葡萄》中的意象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斯坦贝克小说《愤怒的葡萄》中的意象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翻译的副文本与时代场域的互动 ——以The Grapes of Wrath的译介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关于The Grapes of Wrath的文学批评研究
        (二)国内关于The Grapes of Wrath的译介研究
    三、理论视角:场域理论和翻译的副文本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第一章 抗战时期的首译:呼应抗战情绪和《大地》的“民族解放式作品”
    一、抗战时期的译介初衷
    二、上海“孤岛”时期的译介:《怒火之花》
    三、大后方重庆的译介:《愤怒的葡萄——美国的大地》
第二章 中美冷战时期的再版:批判资本主义的“进步文学”
    一、20世纪50年代末:政治话语高于诗学标准
    二、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愤怒的葡萄》:修改的副文本
    三、原文语境中的“社会煽动性”变为“进步性”
第三章 改革开放时期和新世纪的译介:文学价值的重生
    一、改革开放时期的译介:作品价值的重新定位
        (一)英美文学翻译新高潮
        (二)《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之《愤怒的葡萄》
    二、21世纪的译介:文学经典的传承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译介活动
        (二)The Grapes of Wrath出版八十周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20 世纪40 年代至今The Grapes of Wrath在中国的译本

(2)“尘”及其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和修辞阐释 ——兼析《全唐诗》中的“尘~/~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现有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节 本文选题意义、写作思路及语料来源
第一章 “尘”及其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
    第一节 “尘”的辞书释义及各义项的关系梳理
    第二节 “尘”参构的单义语词
    第三节 “尘”参构的多义语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全唐诗》中“尘~/~尘”固定语义及修辞阐释
    第一节 《全唐诗》中“尘1”固定语义及修辞阐释
    第二节 《全唐诗》中“尘3”固定语义及修辞阐释
    第三节 《全唐诗》中“尘4”固定语义及修辞阐释
    第四节 《全唐诗》中“尘5”固定语义及修辞阐释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唐诗》中“尘~/~尘”临时语义及修辞阐释
    第一节 “以尘象征离别”临时语义及修辞阐释
    第二节 “以尘象征漂泊”临时语义及修辞阐释
    第三节 “以尘象征坚贞爱情”临时语义及修辞阐释
    第四节 “以尘表愁情怨绪”临时语义及修辞阐释
    第五节 “以尘表思乡情深”临时语义及修辞阐释
    第六节 “以尘表战争苦痛”临时语义及修辞阐释
    第七节 “以尘喻雪”临时语义及修辞阐释
    第八节 “以尘喻花”临时语义及修辞阐释
    第九节 “以尘指代茶”临时语义及修辞阐释
    第十节 “以尘婉指死亡”临时语义及修辞阐释
    第十一节 “以尘形容美妙歌声”临时语义及修辞阐释
    第十二节 “尘”其它临时语义及修辞阐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第一节 本文主要观点
    第二节 本文不足之处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对宏大叙事创造性消解与多元重建 ——《伊甸之东》叙事范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第一章 创造性消解宏大叙事
    第一节 宏大叙事的界定
    第二节 《伊甸之东》创造性的消解
        一、战争主题
        二、爱情神话
        三、美国梦主题
第二章 多元叙事重建
    第一节 “复调”理论的引入
    第二节 《伊甸之东》的多元叙事建构
        一、自由选择主题
        二、心灵成长主题
        三、融入自然主题
    第三节 多元视角与复调性叙事
第三章 爱与自由的聚合性
    第一节 聚合性的相关解释
    第二节 《伊甸之东》的爱与和谐
        一、和谐主题
        二、东方人物主题
第四章 《伊甸之东》叙事艺术探索的原因与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论约翰·斯坦贝克小说中的死亡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现状
        0.1.1 国外研究
        0.1.2 国内研究
    0.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1章 斯坦贝克小说中死亡书写的类型及实质
    1.1 反抗而死:英勇者之赞歌
        1.1.1 反抗中走向死亡
        1.1.2 死亡中实现价值
    1.2 负罪而亡:怯弱者之悼歌
        1.2.1 物质压抑下的自我解脱
        1.2.2 欲念侵蚀后的道德自救
    1.3 自然死亡:平凡者之哀歌
        1.3.1 生命的必然归宿
        1.3.2 神秘的客观命运
第2章 斯坦贝克小说中死亡书写的成因
    2.1 斯坦贝克心中的死亡
        2.1.1 童年初印象:惊悸
        2.1.2 成年后感悟:愤怒
    2.2 社会与死亡
        2.2.1 物质世界:贫瘠年代的死亡阴云
        2.2.2 精神园地:绝望与欲望的双重变奏
第3章 斯坦贝克小说中死亡书写的美学价值
    3.1 死亡的悲剧性与崇高美
        3.1.1 悲剧性:正面价值的毁灭
        3.1.2 崇高美:死亡与意志的博弈
    3.2 死亡的超越美
        3.2.1 肯定死亡:向死而生
        3.2.2 超越死亡:真、善、美的完美境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6)圣经原型视角下《愤怒的葡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二)学界对神话和原型的界定
    (三)圣经文学传统
    (四)约翰·斯坦贝克使用圣经原型的背景
一、《愤怒的葡萄》中圣经故事原型
    (一)出埃及的故事情节
        1.俄州的旱灾与以色列民在埃及的困境
        2.移民西部之途与以色列民四十年旷野路
        3.加州艰难生存与以色列民定居迦南
        4.罗撒香的弃婴与利未人的弃婴摩西
        5.逃匿于丛林的汤姆与逃亡米甸的摩西
    (二)多视角下文本意义的生成
二、《愤怒的葡萄》中圣经主题原型
    (一)旅行主题原型
        1.《旧约》中旅行叙事主题
        2.精神之旅的意义——从“我”到“我们”思想的转变
    (二)“被排斥的长子”主题
        1.《旧约·圣经》中的主题类型之一
        2.文本中诺亚作为“被排斥的长子”
        3.圣经和文本中主题意义探究
    (三)泛罪论的思想主题
        1.牧师凯西的泛罪论思想
        2.约翰伯伯的泛罪论思想
        3.利斯贝思的泛罪论思想
        4.当代罪感的消亡
    (四)善与恶相对立的主题
        1.小人物的善与雇主的恶之间的对立
        2.小人物的二重人格分裂
        3.青草镇收容所的善与农民联合会的恶
三、《愤怒的葡萄》圣经人物原型
    (一)牧师凯西——“替罪羊”原型
        1.“替罪羊”原型梳理
        2.《愤怒的葡萄》中的“替罪羊”——牧师凯西
    (二)彼得与汤姆·乔德
        1.彼得和汤姆对信仰的背叛与回归
        3.小人物内心的钟摆
    (三)利百加与乔德大妈
        1.旧约中的利百加
        2.文本中的乔德大妈
        3.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人物形象
    (四)罗撒香
        1.名字的隐喻
        2.宗教仪式原型
        3.母系社会的文化选择
四、《愤怒的葡萄》圣经意象原型
    (一)具有多重语境的葡萄意象
        1.乐园意象——象征富饶和希望
        2.恶魔意象——象征愤怒和惩罚
        3.表达了作者对人类欲望动力的批判
        4.呼唤人类向生态神学主义的回归
    (二)具有双重语境的洪水意象
        1.恶魔意象——象征毁灭性力量
        2.神启意象——象征制度的变革和拯救契机
    (三)城市意象:公路和道路意象
    (四)动物意象:蛇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8)时代飞轮下的挣扎——论约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创作背景——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革
三、表现主题——生命的亮色与人生的希望
四、结语

(10)斯坦贝克作品中的《圣经》原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人物形象的《圣经》原型
    第一节 善的原型
    第二节 恶的原型
第二章 故事的《圣经》原型
    第一节 出埃及记
    第二节 该隐杀弟
    第三节 撒旦的诱惑
第三章 意象的《圣经》原型
    第一节 葡萄
    第二节 伊甸园
第四章 采用《圣经》原型的原因探究
    第一节 社会历史时代
    第二节 清教文化传统
    第三节 个人艺术修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四、斯坦贝克小说《愤怒的葡萄》中的意象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翻译的副文本与时代场域的互动 ——以The Grapes of Wrath的译介研究为例[D]. 程子玥.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2]“尘”及其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和修辞阐释 ——兼析《全唐诗》中的“尘~/~尘”[D]. 钟紫悦.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3]对宏大叙事创造性消解与多元重建 ——《伊甸之东》叙事范式研究[D]. 赵越. 青岛大学, 2019(02)
  • [4]论约翰·斯坦贝克小说中的死亡书写[D]. 余谦. 湘潭大学, 2019(02)
  • [5]斯坦贝克作品中《圣经》元素的运用[A]. 樊林. 东北亚外语论坛(2018 NO.4 总第8期), 2018
  • [6]圣经原型视角下《愤怒的葡萄》研究[D]. 赵星辰.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7]应景的宣传抑或永恒的艺术——《愤怒的葡萄》充满争议的经典化之路[J]. 方杰. 语言教育, 2014(04)
  • [8]时代飞轮下的挣扎——论约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J]. 任洁敏.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4(10)
  • [9]因贫称义——论斯坦贝克作品的悲剧主题[J]. 陈奇佳. 江淮论坛, 2013(03)
  • [10]斯坦贝克作品中的《圣经》原型[D]. 李嘉. 烟台大学, 2013(03)

标签:;  ;  ;  ;  ;  

论斯坦贝克小说《愤怒的葡萄》中的意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