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丹园考古三大新发现

志丹园考古三大新发现

一、志丹苑考古三大新发现(论文文献综述)

祁冰[1](2020)在《长城地带中段夏商时期遗存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标题中“长城地带中段”所指代的范围大体相当于今内蒙古中南部、陕北、晋西地区。众所周知,夏商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并巩固、东亚地区青铜文明滥觞与发展的关键阶段。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文化环境,长城地带中段地区在这一过程中既是文化发展的策源地之一,也是人群、技术交流融合的大熔炉。本文从该区域夏商时期的考古遗存入手,在梳理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基础上,探讨其发展动因、对外影响,进而尝试从社会、经济角度观察长城地带中段青铜时代早期的文明进程。本文的内容共分为以下七章。第一章为绪论,笔者在对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进行说明的前提下,详细梳理了相关考古学研究史,总结了以往研究的成果和不足,进而引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介绍了研究方法。第二章和第三章,全面考查了区域内夏商时期各类考古遗存的文化内涵、分期与年代、发展与源流。将区域内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演进历程分为三阶段,年代分别约相当于夏纪年时期、商代前期、商代后期,再根据各阶段所呈现出的具体特点,将一、二阶段合并为“发展期”、将第三阶段归属于“鼎盛期”。第四章,整合前文所取得的认识,探讨区域内文化格局演进及相关问题。认为其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是本地原先的文化传统受到外来因素冲击的结果,同时气候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这一过程。笔者还强调了长城地带中段地区在整个欧亚草原地带青铜文明进程中所起到的推进作用。第五章,结合文献记载及以往研究,总结了区域内考古学文化于西周早期走向衰落的原因,兼论商代后期各类遗存的族群归属问题。指出商周王朝对西北地区以“鬼方”为代表的诸族群的攻伐战争,特别是周人的大规模军事征服和移民政策,是导致当地考古学文化进程“中衰”的一个重要原因。第六章,尝试利用相关材料及研究成果,从经济、社会的角度观察区域内夏商时期的文明进程。通过综合分析当地社会阶层、生业形态、信仰习俗的发展过程,推测长城地带中段夏商时期的社会形态整体上应该处在由“酋邦社会”向“早期国家”过渡的阶段。第七章为结语,罗列了本文的主要收获和结论,并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和将来值得重视的相关课题。

马伊明[2](2019)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北部边疆地带边防设施的考古学研究》文中认为战国秦汉时期北疆地带是中原王朝管理的重要区域,这一地区的边防设施在承袭前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学界研究的推进和深入,要求我们从历史学角度分析边防体系与王朝兴衰的关系,从考古学角度探索历代边防设施在构筑方式上的创新。本文探讨的主要对象是战国秦汉时期北疆地带的边防设施,包括长城防御系统、交通驿递系统、烽堠通讯系统和军队驻防系统。拟对这时期这地区的边防设施体系的空间地理分布、构建特点进行综合研究。本文分为五章逐一探讨:第一章,首先探讨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在北疆地带长城的走向、现存遗迹情况。战国时期边防设施工程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发展的基础,秦汉边防体系都受其影响。遂有必要对燕、赵、秦三国在北疆地带构筑的长城的走向,构筑特点和沿线障塞分布现状进行讨论。第二章,重点剖析秦始皇时期在北疆地带构筑的边防设施情况。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举全国之力营造秦万里长城,将郡县制推向北疆地带,修筑秦直道便捷中央与边疆的交通。本章试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报告对秦始皇长城的起点、走向,秦直道的经行地等问题阐述笔者的观点,对沿线设施遗迹进行考古学分析。第三章,主要探索西汉时期在北疆地带的军事防御工程。汉武帝时代,驱逐匈奴,西汉疆域扩大至整个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打通通往西域的大门。西汉新筑阴山北麓长城和河西汉塞,从现存遗迹来看构筑方式各有特点。西汉政府将地方行政制度推至北疆地带,置都尉--部都尉体系。本章运用考古类型学对西汉新筑长城墙体进行归类,确定部分都尉治所的地理位置,结合考古资料分析治城的平面布局和军事作用。第四章,讨论东汉时期长城防御体系和驻防城防御体系。以往学界对东汉长城的研究不够深入,没有将文献记载和考古调查有效结合来探明东汉长城的分布和兴筑方式。本章结合历史记载和考古报告推测,东汉北疆长城防线呈东南走向,起自辽西郡、经右北平郡、渔阳郡、上谷郡、代郡,止于雁门郡北部地带。现存遗迹的密集程度反映出东汉政府对北疆防线十分重视。第五章,归纳总结战国至秦汉时期北疆地带边防设施的分布发展情况和构筑特点。早期的边防设施多依托山地、河流的走向构筑,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这一时期长城墙体构筑类型可分为石筑、土筑和土石混筑三大类,构筑材料基本与沿途地貌相关。烽燧系统起军事前哨的作用,障城发挥军事支援和牵制敌军的功能,构成严密的军事防御系统。战国秦汉北疆地带的边防设施体系不仅具有军事作用,也对中原和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影响。通过本专题研究,战国秦汉时期北疆地带边防设施的沿革与空间分布情况可基本的得到还原;对考古发掘报告信息的整理归纳,亦能真实展示边防设施的构造特点、军事聚落的分布特点,让我们对古代军事戍防体系、边疆经营政策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本专题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复原战国至秦汉时期军事防御工程的沿革和创新,对其构筑模式的分析,期待对当今的国防建设、边疆治理提供借鉴。

付亚瑞[3](2019)在《长江下游地区宋元时期沿海港市遗存的考古学研究 ——以出土瓷器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已开始进行对外交流,经隋唐五代时期的发展,宋元时期的对外交流更为频繁,对外贸易极其繁盛。对外贸易可以通过海路运输和陆路运输两种形式来实现,相比于陆路来说,海路运输有其优势,比如,运输量大,运输成本相对较低。港口作为海路运输中的重要一环,在海路运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长江下游地区位于中国沿海地区的中间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宋元时期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手工业发展繁荣,随着宋室南迁,其区位优势更加明显。为增加税收,中央政府积极推动对外贸易,并设置市舶机构对其进行管理。一时间,杭州、明州(庆元)、青龙镇、上海镇、刘家港等港口相继出现,对外贸易如火如荼。瓷器与同为对外贸易中大宗商品的茶叶、丝绸相比,以其易保存的特征得以为后世所见,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瓷器的流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港口间的联系,因此以瓷器为载体进行长江下游地区沿海港市遗存的考古学研究,对于研究宋元时期该地区港口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概述,首先,列举长江下游地区港口码头类遗址以及市区的墓葬、窖藏、遗址等资料;其次,概述关于长江下游地区港口的研究成果;最后,阐述选题原因。第二章概述长江下游地区港口码头类遗址出土瓷器的材料,并尝试分析考古材料所见的港口兴衰。第三章通过概述港口所在市区的墓葬、窖藏、遗址等出土瓷器的材料,并和港口码头类遗址出土的瓷器进行对比,以观察一个地区的消费用瓷和贸易瓷之间的联系。第四章为相关问题研究,首先,说明瓷器的运输路线,以此为线索分析港口之间的联系;其次,以相关沉船出土的瓷器材料为线索,分析宋元时期长江下游诸港口在海外贸易中发挥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部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局限性。

谢青[4](2019)在《夏商周冶铸遗址中的祭祀遗存研究》文中提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在先秦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因而,对祭祀行为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先秦中国的整个社会情况,甚至是思想观念。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考古工作中已经发现了较多的夏商周冶铸祭祀遗存,以往学术界对此类遗存虽然进行了一定研究,但与夏商周时期其他类型的祭祀遗存相比,学术界对冶铸遗址中的祭祀遗存关注相对较少,研究也相对薄弱。因此,本文在全面梳理相关考古材料的基础上,对夏商周时期冶铸遗址中祭祀遗存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能够探明冶铸祭祀遗存的祭祀形式、对象、方法及原因,总结其发展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冶铸业的角度探讨早期国家和王权在发展过程中所反映的社会组织和控制问题。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对文章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学术史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同时指出目前的研究现状与不足,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目的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梳理了夏商周冶铸遗址中祭祀遗存的考古发现。根据冶铸祭祀遗存的辨识方法,按照年代分期对相关祭祀遗存的考古发现进行介绍。其中,夏代在3处遗址中发现至少有26处祭祀遗存;商代早期在5处遗址中发现至少有15处祭祀遗存;商代中期在5处遗址中发现至少有45处祭祀遗存;商代晚期在6处遗址中发现至少有29处祭祀遗存;西周时期在4处遗址中发现至少有23处祭祀遗存;东周时期在8处遗址中发现至少有15处祭祀遗存。第三部分是有关冶铸祭祀遗存的分析。首先,结合冶铸祭祀遗存使用的祭品不同,将夏商周冶铸遗址中的祭祀遗存分为人牲、祭牲、卜骨卜甲、筮数易卦、谷物、器物六类,并对每一类型的特征进行概括。其次,对从冶铸祭祀遗存的祭祀对象、方法和原因进行解读,其中祭祀对象有新铸成之器、火神、地只社神、行业神和难以确定五类;祭祀行为采用了斩首、土埋、肢解砍切、烧燎四种方法;祭祀原因总结为三个方面:(1)工匠们为祈祷铜器和铁器的冶铸成功;(2)顺应社会风气习俗、顺应时代潮流的产物;(3)源于维护统治、巩固王权的需要。最后,在冶铸祭祀遗存的分析基础之上,对其发展特征进行总结。第四部分对冶铸祭祀遗存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在前文研究基础之上,将夏商周时期的冶铸祭祀遗存与矿冶遗址和其他手工业遗址中的祭祀遗存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了各自的特征。同时,从冶铸业的角度探讨早期国家和王权在发展过程中所反映的社会组织和控制问题。第五部分为结语。总结了本文主要结论,同时,还指出了本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宋建,肖宇[5](2018)在《天行健 勉于学——宋建先生访谈录》文中认为肖宇:宋先生,您好!感谢您接受《南方文物》的专访,首先向您介绍一下此次访谈的缘起。中国古代有一个很好的学术史传统,《史记·儒林列传》和《汉书·儒林传》确立了以学者类传记录学术史的范式。考古学自20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是一门研究古代历史的年轻学科,几代学者筚路蓝缕、薪火相传,从物质文化史的角度开创了对古代中国的认识,在研究实践的基础上丰富了考古学的理论方法。现在,我们需要以某种方式记录这门学科的发展,多维度地构

孟洋洋[6](2018)在《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研究》文中提出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自然环境,使这里成为农牧交错地带,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碰撞和交融的前沿地带。此区域地缘政治格局复杂、战略地位重要。各政权在此争夺激烈,军事活动频繁。特别是农耕民族进入此区域后,纷纷依托自然地理形势构建军事驻防体系。诸如构筑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创置地方军事机构、在军事价值较高之地建筑军事驻防城、进行区域交通道路建设等。各政权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军事活动不但关系着各自兴衰,更是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对战国秦汉时期发生在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七场重大战争的军事地理考察,对重要地理节点有了明确判断。诸如,原阳骑邑,即今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镇二十家村古城;赵国榆中,即今鄂尔多斯高原东部丘陵沟壑区;阳山,即今狼山;卫青所循榆溪旧塞,在今乌拉山西段以南、黄河以北区域;梓岭,即今狼山东段摩楞河口以东的分水岭;牧师城,为西汉增山县故城,即今东胜区泊江海子镇城梁村古城;大城塞,即今杭锦旗敖楞布拉格古城;满夷谷,实际是秦汉高阙的别称,即今狼山两狼山谷;定襄郡桐过县黄河津渡,北魏称作“君子津”,即今准格尔旗牛龙湾西侧黄河渡口;西河属国故城,即今达拉特旗吉格斯太镇城圪梁古城;虎泽即今东胜区泊江海子镇的阿日善音淖尔;南匈奴句龙部叛乱始发地在雁门郡;谷城,为西汉谷罗县故城,即今伊金霍洛旗莫日古庆古城;天山,亦称祁连山,即今山西管涔山东北部支脉;桥门,即今安塞县鸦行山的垭口;走马水,即今大理河;奢延泽,即今靖边县海则滩乡北部洼地;落川,即今宁夏苦水河;令鲜水,当今宁夏红柳沟;灵武谷,非唐以降贺兰山灵武谷,在今同心县预旺镇山间谷地。军事驻防城是历史军事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战国秦汉时期在鄂尔多斯高原有众多驻防城。其中,战国时期有云中城、九原城、肤施城、阳周城等;秦代在沿用战国时期驻防城基础上,又沿黄河设置富平、渠搜、河阴等驻防城;西汉在鄂尔多斯高原重要的军事驻防城可分为三类,即边郡部都尉府治城、属国都尉府治城和其它都尉府治城;东汉则有使匈奴中郎将府、度辽将军府和右校尉府治城等驻防城。这些驻防城位于战略要地,扼守交通要冲,发挥着重要军事作用。构筑长城军事防御工程体系是鄂尔多斯高原重要的军事活动。赵国阴山南麓长城是集墙体、障城、烽燧、塞墙、塞壕为一体,又有云中城、九原城等城镇作为后方基地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战国秦长城鄂尔多斯高原段分为两支:一支构筑于秦惠文王时期,由靖边县南部循白于山向东延伸至绥德县黄河附近终止,并未循无定河延伸至肤施县城附近。另一支构筑于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及其后数年,由靖边县南循分水岭、河川台地向东北延伸至达拉特旗敖包梁终止,并未抵达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黄河附近。由敖包梁循东胜梁分为东西两支的长城遗迹应是赵国构筑。秦朝在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修缮战国北长城、“城河上为塞”、构筑桌子山和阴山长城。“城河上为塞”即在榆中至北河的黄河东岸建筑县城,利用黄河天险进行防御。桌子山长城也是“河上塞”组成部分。秦朝在狼山、查石太山和大青山新筑长城作为鄂尔多斯高原的外围防线,至汉代也被利用。秦汉阴山长城沿线的障城及其南侧的众多郡县城镇是该防御工程体系的重要支撑点。交通路线对于军事行动和驻防体系具有支撑作用。鄂尔多斯高原交通网络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三个阶段。战国时期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区域的交通路线初步形成,而西部和中部偏西区域却未形成明显大道。秦朝开凿直道等,大力开发鄂尔多斯高原交通,奠定了此区域交通网络基本格局。汉代鄂尔多斯高原道路更加密集,形成四条东西向、三条南北向交通大道的交通网络骨架。在此骨架内,又有诸多以郡城或重要军政据点为节点、通向各方的道路。此区域交通网络的形成与演变,受各政权军事活动、自然地理环境、政区地理分布、民族地理分布和军事地理格局等因素综合影响。战国秦汉时期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既是一个因应军事对抗、政治形势、民族关系诸多因素而构建的中长时段动态过程,也是一个依托自然地理环境和军事地形不断变化的空间进程。赵国攻取“榆中”占据鄂尔多斯高原东部丘陵沟壑区;进取“阴山”,并在其南麓构筑长城防御工程体系。秦国亦在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构筑长城防御工程体系。秦朝击退匈奴后,凭借黄河天险“城河上为塞”,依托阴山山脉筑长城,形成鄂尔多斯高原的外围防线;又开凿直道,将沿途郡县、战国秦长城防线紧密衔接,形成具有层次和战略纵深的军事驻防体系。汉初,利用赵国北长城和战国秦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并在战略高地和河川谷道置城屯戍,控扼交通,形成以防御为主的军事驻防体系。汉武帝时期,在鄂尔多斯高原形成外围有诸长城防御工程体系屏障,内地有边郡部都尉府和属国都尉府驻于军事要地协助,攻守兼顾、以攻为主的军事驻防体系,实现此区域战略地位的转变。其后,除汉宣帝罢塞外列城外,该军事驻防体系并无太大变化。至新莽时期,该军事驻防体系受匈奴冲击和新室放弃双重影响而逐渐消亡。东汉时期,经光武重构、明帝完善,至和帝永元年间,在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以使匈奴中郎将府和度辽将军府为领导核心,以右校尉府、上郡属国都尉府和西河郡属国都尉府为辅助,以南匈奴为“扞戍”的军事驻防体系。至东汉后期在诸多民族武力冲击下走向解体。通过对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城、长城防御工程体系、交通网络和重大战争诸军事地理要素的微观剖析,对该时段此区域军事驻防体系建构与演变的宏观研究,可见战国秦汉时期此区域的军事活动规模具有由小趋大的阶段性,军事驻防体系具有明显的空间演变性。此区域的军事活动深受自然地理环境、地缘政治、军事形势和民族地理分布等因素综合影响。

薛程[7](2018)在《中国长城墙体建造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历代长城墙体在建造过程中跨越了不同的地形地貌,由多种类型墙体组成。依据墙体建造特点,本文将长城墙体分为版筑夯土墙体、堆筑墙体、草墙墙体、土坯墙体、石砌墙体、砖砌墙体、山险墙体、柞木墙体等。文中运用考古类型学、文化人类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研究方法对长城墙体建造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复原了长城墙体的修建过程。同时,在墙体建造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对长城墙体建造背后的管理体系进行了相关研究,使本文对长城墙体建造技术的研究呈体系化。长城版筑夯土墙体主要使用夯具进行建造,为了对版筑技术进行科学的研究,本文对长城墙体夯筑所用的夯头进行了考古学研究,并对历代夯头的发展演变进行了梳理。同时,本文采用社会学的数据统计方法尝试总结陕西境内长城版筑夯土墙体夯层在各朝代的变化规律,希望对特定区域内无法定性的长城版筑夯土墙体提供一种判断其年代性质的辅助依据。通过对长城墙体建造技术的研究可知,历代长城墙体在建造过程中主要遵循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长城墙体得以历经千年之久依然雄伟的矗立在巍峨大地上,与当地自然环境的相互适应密不可分。同时,长城作为一种军事防御设施,军事防御是长城墙体修建的主要目的。因此,长城墙体在建造时,除了“因地制宜”之外,最适合军事防御的墙体修建形式当为首选。长城墙体在建造过程中,各种建造技术的应用是长城地带南北间技术文化交流的一种呈现。长城作为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交融的载体,长城墙体建造技术的多样性是两种文明相互交流在长城墙体建造过程中最好的体现。

岳连建,丁岩,种建荣,王占奎,孙周勇,孙战伟,杨磊,李彦峰,邵晶,马明志,张鹏程,许卫红,于春雷,马金磊,郭小宁,陈刚[8](2018)在《2008~2017年陕西夏商周考古综述》文中研究表明近十年来,随着西安老牛坡遗址、清涧辛庄遗址、周原遗址、周公庙遗址、丰镐遗址、宝鸡石鼓山墓地、澄城刘家洼墓地以及战国魏、秦长城遗址等重大考古发掘和调查项目的相继开展,陕西夏商周考古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同时,陕西三代考古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骄人成绩,出版考古报告8部、学术专着3部,青铜器与金文着录3部,发表考古发掘简报及研究论文数十篇,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不仅为学界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而且对认识陕西夏商周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推动夏商周考古及历史的深入研究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敏[9](2018)在《陕西北朝佛教石窟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实地调查,陕西地区共发现北朝佛教石窟和摩崖摩崖造像龛群57处,集中分布于陇右经陕北再向西北直达平城和经洛阳、长安通往陕北和甘肃的两条古道附近。本文采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陕西地区石窟寺进行分类排队,找出前后发展演变关系,进而对其进行分期和年代探讨。将其分为七个阶段,年代上包括北魏、西魏、北周至隋初。第一、二期开窟数量少、规模小、造像题材单一,洞窟形制、造像题材和风格等方面表现出云冈模式向此地的辐射扩张。同时保留了这一区域部族造像的传统,造像风格较为敦厚、矮壮。第三期延续早期造像题材,以摩崖大像和大型立佛龛为代表,数量较少,首次出现道教题材。造像风格在兼具云冈太和时期健壮风格的同时,部分造像已略显清秀、身躯修长,开启北魏晚期风貌。第四期和第五期是陕西北朝石窟的急剧变化期。石窟数量急剧增加,但其规模依然不大、且窟龛难分。洞窟形制和造像题材多样,大量新题材涌现。受云冈影响的因素减弱,以龙门为代表的河洛新风和以长安、耀县为中心的本地造像传统交融。造像一改前三期的部族健壮模式,转为秀骨清像、褒衣博带。但较宽的平行线纹作为服饰装饰依旧是本地部族造像的传统。第六期以摩崖龛像居多,造像特点则是面相方圆,肩宽体短、厚胸鼓腹。第七期因新经北周武帝的灭佛法难,洞窟和摩崖龛像数量急剧减少,逐步衰落。造像特点是宽肩厚臂,身躯修长、衣纹和下摆衣襞简疏,已初具隋初造像特色。同时,各期石窟造像题材与内容符合北魏境内大范围的总体佛教思想的国家统一性,深受北朝一代法华思想的影响。可以说,陕西地区北朝佛教石窟,虽然在大的特征上多受中心地区影响,但均显示出这一区域的明显地域性特征:佛道融合、胡汉交融、传统与民间技艺并存。虽多数石窟和摩崖龛像地处偏远山区,仍能反映出佛教信仰在北朝时期深入各边远乡村。居住在这里的少数部族与发达区域的人们一样对佛教投入热情,开凿龛像,表达愿望。

李恒[10](2018)在《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40年时间,中国因改革开放的推动,在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变革。体现在城市建设方面,即城镇化运动于全国大部分省市地区的轰轰烈烈开展。该进程对于推动城乡快速前进、提升居民物质生活水准等方面起到了强有力的帮助作用,但与之同步发生的,还有我国广袤国土上丰富的地域环境和生存环境的快速变革。由于建设方式及手段的同质化,导致了富含区域特色的地域景观多样性显着缺失。地域景观代表和象征着特定地理环境中人与自然的融合,是当地人民经过千百年来的持续营建而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属于我国本土文化的根本组成部分,绝不可轻易忽视甚至肆意践踏。面对如今中国的发展现状,站在历史的角度重新出发,进行不同地区的地域景观研究,深入剖析其变迁过程及格局特征,吸收古人对于处理人地关系的方式和经验。这些均对当下和未来的城乡发展、地域景观保护及传承有着重要意义,也是风景园林学科扎根土地、面向新形势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内容。成都平原是我国众多地理区划中的组成部分,因为自然条件优越、人文气息厚重,“天府”美名传承千年,造就了特殊的地域景观风貌。本论文从风景园林学为统领的视角出发,选取古代(1911年之前)的成都平原及其之上的八邑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历史各阶段主要进程后,以自然环境为根本基础,把地域景观体系划分为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两个层级分别研究。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者的形成,后者的不同差异又是前者的重要部分,两个层级的结合能够更深入和详细的理解地域景观的格局特征。区域地域景观从自然山水入手,结合现有文献、各地方志、舆图、军事测绘图、老照片等资料进行深入解析,梳理在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和城乡发展四个层级耦合叠加影响下的区域地域景观。其中水利建设从总体发展变迁、水利设施、管理维护展开;农业生产从总体发展、农田建设、耕作制度展开;城乡体系依旧从总体发展出发,总结体系特色和相应的营建方式。邑境地域景观的关注焦点是在区域基础上选取的八个典型城邑及其周围邑境环境,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受到了区域环境的深刻影响,格局、发展变迁与之保持着整体同步下的些许差异。而在此基础上的城邑营建,涵盖望山观水、因势筑城、城水交融和城景汇聚四个方面,其确立的景观又是邑境景观的代表。特别是“八景”的提炼总结,反映着城邑与邑境、邑境与区域的相互联系,文章根据上述梳理进行了体系特征的概括。在详细研究、剖析了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的各自发展过程后,对其体系特征进行总结,包括尺度层级、营建内容的差异及融合对比三方面。继而再梳理出清末至今区域地域景观体系特征的变迁要点,并提出三项有关当今及未来地域景观保护的策略原则和五项意见措施,希望能够重新唤起现代人对地域景观的珍视。本论文最后,从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和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五个方面对全文进行总结。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成果的创新。在搜集、整理了丰富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风景园林学为综合视角的成都平原地域景观研究。2、研究思路的创新。在区域尺度的基础上将各邑境析出,探究邑境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完成了区域地域景观-邑境地域景观-城邑景观三个层级的融合,实现了地域景观多层级、多阶段的分析研究。

二、志丹苑考古三大新发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志丹苑考古三大新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1)长城地带中段夏商时期遗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1.1 时间范围
        1.1.2 空间范围
    1.2 自然环境
    1.3 文化传统与时代特征
    1.4 考古发现与研究简史
        1.4.1 第一阶段
        1.4.2 第二阶段
        1.4.3 第三阶段
    1.5 研究现状和不足
    1.6 研究目的及方法
第2章 夏纪年至商代前期遗存
    2.1 大口二期文化
        2.1.1 文化内涵辨识
        2.1.2 分期与年代
        2.1.3 发展和源流
    2.2 朱开沟文化
        2.2.1 文化内涵辨识
        2.2.2 分期与年代
        2.2.3 发展与源流
    2.3 吕梁山区的东太堡文化遗存
        2.3.1 文化内涵辨识
        2.3.2 分期与年代
        2.3.3 发展与源流
    2.4 吕梁山区南段的夏纪年至商代前期遗存
        2.4.1 文化内涵辨识
        2.4.2 发展与源流
第3章 商代后期遗存
    3.1 李家崖文化
        3.1.1 文化内涵辨识
        3.1.2 分期与年代
        3.1.3 发展与源流
    3.2 吕梁山区其他商代后期遗存
    3.3 西岔文化
        3.3.1 文化内涵辨识
        3.3.2 分期与年代
        3.3.3 发展与源流
    3.4 西坬渠类型
        3.4.1 文化内涵辨识
        3.4.2 年代推断
        3.4.3 发展与源流
    3.5 晋陕铜器群
        3.5.1 文化内涵辨识
        3.5.2 出土情景及材料筛选
        3.5.3 分期与年代
        3.5.4 发展与源流
    3.6 黑豆嘴类型
        3.6.1 文化内涵辨识
        3.6.2 出土情景及材料筛选
        3.6.3 分期与年代
        3.6.4 发展与源流
第4章 文化格局的演进
    4.1 文化谱系及发展脉络
    4.2 演进特征及发展动因
    4.3 对外影响及历史作用
    4.4 本章总结
第5章 文化传统的衰落与人群流向
    5.1 族群归属
    5.2 历史背景
    5.3 原因推测
    5.4 人群流向
    5.5 本章总结
第6章 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6.1 聚落形态
        6.1.1 聚落布局
        6.1.2 聚落等级
        6.1.3 小结
    6.2 社会分层
        6.2.1 墓葬
        6.2.2 房址
        6.2.3 小结
    6.3 生业形态
        6.3.1 以往观点辨析
        6.3.2 阶段性特征
        6.3.3 小结
    6.4 手工业门类
        6.4.1 阶段性特征
        6.4.2 新兴技术的来源分析
        6.4.3 小结
    6.5 信仰习俗
        6.5.1 瓮棺葬
        6.5.2 卜骨
        6.5.3 其他相关遗迹
        6.5.4 小结
    6.6 本章总结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收获
    7.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邻境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编年概述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战国至秦汉时期北部边疆地带边防设施的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战国时期北疆地带的边防设施体系
    第一节 燕国北疆地带边防设施体系
        一、燕北长城的走向
        二、燕国北疆地带防御设施的考古学分析
    第二节 赵国北疆地带边防设施体系
        一、赵国北疆地带防御系统
        二、赵国北疆地带防御设施的考古学分析
    第三节 秦国北疆地带边防设施体系
        一、秦昭王长城的走向
        二、秦国北疆地带防御设施的考古学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秦朝时期北疆地带的边防设施体系
    第一节 秦朝北疆长城防御工程的构建与分布
        一、长城防御工程体系
        二、长城沿线防御设施的考古学分析
    第二节 北疆地带的交通邮驿系统
        一、秦直道的走向与起止地
        二、秦直道沿线的古城、关隘
    第三节 秦朝北疆地带的行政组织系统
        一、北疆地带的郡级建制
        二、北疆地带的县级建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汉时期北疆地带的边防设施体系
    第一节 西汉在北疆地带的军事防御工程
        一、长城防御系统
        二、烽燧通讯系统
        三、长城沿线障城的地望---以石门障、光禄城、支就城为例
    第二节 西汉北疆地带部都尉治城体系
        一、部都尉治城城址考证
        二、部都尉城址的考古学分析
    第三节 西汉北疆地带的边防设施的考古学分析
        一、长城的墙体类别
        二、长城的附属设施---虎落、天田、壕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汉时期北疆地带的边防设施体系
    第一节 东汉北疆地带长城防御系统
        一、古代典籍的记载
        二、东汉初期北疆防御线的考古学观察
    第二节 东汉北疆驻防城防御体系
        一、北疆驻防城体系的变化
        二、高级驻防机构----度辽将军府、使匈奴中郎将府、护乌桓校尉府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战国至秦汉时期北疆地带边防设施的特点
    第一节 战国至秦汉时期北疆地带边防设施的分布特点
        一、边防设施的构造充分利用着自然地形
        二、边防设施的空间分布随国家统一而变化
    第二节 战国至秦汉时期北疆地带边防设施的构筑特点
        一、长城墙体
        二、烽燧
        三、障城
    第三节 战国秦汉时期北疆地带边防设施的发展
        一、边防设施的构成不断丰富多样
        二、构筑边防设施的建材种类较前增多
        三、边防设施的军事功能进一步完备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长江下游地区宋元时期沿海港市遗存的考古学研究 ——以出土瓷器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考古发现和相关研究概述
        一、考古发现
        二、相关研究
        三、选题意义
        四、概念界定
第二章 港口码头类遗址出土瓷器
    一、浙江杭州
    二、浙江宁波
    三、上海
    四、江苏苏州太仓
第三章 港口所在地区的墓葬、窖藏、居住址等出土瓷器
    一、浙江杭州市区
    二、浙江宁波市区
    三、上海市区
    四、苏州地区
    五、小结
第四章 相关问题研究
    一、主要窑口瓷器的运输路线以及港口在瓷器运输中的作用
    二、长江下游诸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4)夏商周冶铸遗址中的祭祀遗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本文涉及时间的界定
        二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 研究历史
        二 研究现状与不足
    第三节 选题目的、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 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冶铸遗址中祭祀遗存的考古发现
    第一节 夏代冶铸遗址中祭祀遗存的发现概况
        一 夏代初期
        二 二里头时期
    第二节 商代冶铸遗址中祭祀遗存的发现概况
        一 商代早期
        二 商代中期
        三 商代晚期
    第三节 周代冶铸遗址中祭祀遗存的发现概况
        一 西周时期
        二 东周时期
第二章 冶铸遗址中祭祀遗存的分析
    第一节 冶铸祭祀遗存的表现形式
        一 人牲类
        二 祭牲类
        三 卜骨卜甲类
        四 筮数易卦类
        五 谷物类
        六 器物类
    第二节 冶铸祭祀遗存的解读
        一 祭祀对象
        二 祭祀方法
        三 祭祀原因
    第三节 冶铸祭祀遗存的发展特征
        一 时空层面
        二 祭品层面
第三章 冶铸祭祀遗存相关问题的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矿冶遗址中的祭祀遗存
    第二节 其他手工业作坊遗址中的祭祀遗存
        一 制陶作坊中的祭祀遗存
        二 制骨作坊中的祭祀遗存
    第三节 冶铸祭祀遗存反映的社会组织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夏商周时期冶铸遗址中的祭祀遗存统计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6)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主旨、结构和方法
第一章 鄂尔多斯高原的地理形势
    第一节 鄂尔多斯高原的自然地理形势
        一、地势地貌
        二、水系
        三、气候和植被
    第二节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的人文地理形势
        一、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政区分布
        二、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民族分布
    小结
第二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重大战争的地理考察
    第一节 战国时期赵国攻取“榆中”战争的空间进程
        一、赵国“原阳骑邑”的地理位置何在
        二、赵国“榆中”的地理位置考实
        三、赵武灵王进军路线蠡测
    第二节 秦代蒙恬北征匈奴战争的地理考察
        一、历史文献对蒙恬北击匈奴战争的记载
        二、蒙恬北击匈奴战争涉及的地理问题
    第三节 西汉元朔二年卫青攻取“河南地”战争的战场考察
        一、卫青攻取“河南地”的军政背景
        二、卫青攻取“河南地”战争时空进程的文献记载
        三、卫青攻取“河南地”战争的相关地理问题剖析
    第四节 东汉永元年间平定逢侯叛乱的军事地理剖析
        一、逢侯武装叛乱的历史背景
        二、逢侯叛逃塞外的空间进程
    第五节 东汉永初年间戡定南匈奴单于檀叛乱的军事地理探析
        一、南匈奴单于栾提檀发动武装叛乱的原因
        二、南匈奴单于栾提檀叛乱的时间进程
        三、南匈奴单于檀叛乱相关历史地理问题
    第六节 东汉永和年间句龙吾斯叛乱的军事地理探索
        一、句龙吾斯叛乱的时间进程
        二、句龙吾斯叛乱相关历史地理问题
    第七节 东汉建宁元年夏秋段颎追击东羌叛众路线考述
        一、由桥山至奢延泽寻觅东羌叛众
        二、由奢延泽至泾阳追击东羌叛众
    小结
第三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重要驻防城
    第一节 战国和秦代鄂尔多斯高原的驻防城探索
        一、战国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的赵、秦两国驻防城
        二、秦代鄂尔多斯高原的驻防城
    第二节 西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重要驻防城
        一、边郡部都尉府治城
        二、边郡属国都尉府治城
        三、其它军事机构驻地
    第三节 东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机构驻地
        一、使匈奴中郎将府治城
        二、度辽将军府治城
        三、右校尉府治城
    小结
第四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长城工程体系
    第一节 赵国北长城的建造与分布
        一、赵国北长城的走向
        二、赵国北长城沿线障城
        三、赵国北长城北侧的塞墙和塞壕
        四、赵国北长城后方的郡县城镇
    第二节 战国秦长城的建造与分布
        一、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战国秦长城遗迹走向
        二、战国秦长城北段走向与终点问题
        三、靖边县南部至达拉特旗敖包梁段长城修筑时间
    第三节 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及其毗邻区长城诸问题
        一、秦长城的构筑年代辩析
        二、秦代“河上塞”的位置辩析
        三、秦汉阴山长城的走向
        四、秦汉阴山长城沿线的军事据点
    小结
第五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网络
    第一节 战国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格局
        一、赵国对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及毗邻区道路的开发
        二、秦国对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区域道路的开发
    第二节 秦代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格局
        一、秦直道相关问题探讨
        二、秦直道沿途岔路与鄂尔多斯高原其它道路
    第三节 汉代鄂尔多斯高原的交通网络
        一、汉代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及毗邻区的交通道路
        二、汉代鄂尔多斯高原中部的交通道路
        三、汉代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及毗邻区的交通道路
        四、汉代关中通往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的交通线
    小结
第六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驻防体系的建构与演变
    第一节 战国时期秦、赵两国在鄂尔多斯高原的驻防体系
        一、赵国进入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与军事布防
        二、秦国北进鄂尔多斯高原与军事布防
    第二节 秦代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建构与演变
        一、秦始皇三十三年前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的军事驻防体系
        二、秦始皇晚期鄂尔多斯高原及毗邻区的军事驻防体系
        三、秦末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瓦解
    第三节 西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建立与分布
        一、西汉初期鄂尔多斯高原局部军事驻防体系的建立
        二、西汉武帝时期鄂尔多斯高原驻防体系的发展与分布
        三、西汉昭帝至新莽时期军事驻防体系的变化
    第四节 东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重构与演变
        一、东汉光武帝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初步重建
        二、东汉明帝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完善
        三、东汉和帝时期军事驻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四、东汉中期军事驻防体系的变化
        五、东汉后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的衰微
    小结
第七章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特征、影响因素和启示
    第一节 战国秦汉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时空特征
        一、鄂尔多斯高原军事活动规模由小趋大的阶段性时间特征
        二、鄂尔多斯高原军事驻防体系横向扩展的空间特征
    第二节 战国秦汉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影响因素
        一、地缘条件因素
        二、军政形势因素
        三、民族地理因素
        四、自然地理因素
    第三节 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演变的启示
        一、在当代国防建设方面
        二、在人地关系方面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中国长城墙体建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基本情况介绍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1.3 研究理念
        1.1.4 创新点
    1.2 学术界研究概况
        1.2.1 文献综述
        1.2.2 前人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问题说明
        1.4.1 概念界定
        1.4.2 部分问题说明
        1.4.3 论文不足说明
第二章 长城土质墙体建造技术研究
    2.1 长城版筑夯土墙体建造技术研究
        2.1.1 版筑技术发展历史简述
        2.1.2 长城版筑夯土墙体分布与自然环境关系分析
        2.1.3 长城版筑夯土墙体土壤特性分析
        2.1.4 长城版筑夯土墙体类型学研究
        2.1.5 长城版筑夯土墙体建造工序研究
        2.1.6 小结
    2.2 长城堆筑墙体建造技术研究
        2.2.1 堆筑技术发展历史简述
        2.2.2 长城堆筑墙体材料分析
        2.2.3 长城堆筑墙体建造工序研究
        2.2.4 小结
    2.3 长城土坯墙体建造技术研究
        2.3.1 土坯建造技术发展历史简述
        2.3.2 长城土坯墙体分布与自然环境关系分析
        2.3.3 长城土坯墙体类型学研究
        2.3.4 土坯墙体建造工序研究
        2.3.5 小结
第三章 长城草墙墙体建造技术研究
    3.1 草墙墙体发展历史简述
    3.2 长城草墙墙体分布与自然环境关系分析
        3.2.1 长城草墙所处区域地质构造
        3.2.2 长城草墙所处区域地形地貌概要
        3.2.3 长城草墙所处区域地貌特征
        3.2.4 长城草墙所处区域气候特征
    3.3 长城草墙墙体建造材料分析
        3.3.1 红柳特性研究
        3.3.2 芦苇的特点研究
    3.4 长城草墙墙体类型学研究
    3.5 长城草墙墙体建造工序研究
        3.5.1 地基修建
        3.5.2 墙体修建过程
    3.6 小结
第四章 长城石砌墙体建造技术研究
    4.1 石砌墙体发展历史简述
        4.1.1 仰韶时期
        4.1.2 龙山时期
        4.1.3 小结
    4.2 长城石砌墙体分布与自然环境关系分析
        4.2.1 长城石砌墙体所处地质构造
        4.2.2 长城石砌墙体地形地貌概要
        4.2.3 长城石砌墙体所处地区地貌特征
        4.2.4 长城石砌墙体所处地区气候特征
    4.3 长城石砌墙体建筑材料分析
        4.3.1 花岗岩
        4.3.2 石灰岩
        4.3.3 砂岩
    4.4 长城石砌墙体类型学研究
    4.5 长城石砌墙体建造工序研究
        4.5.1 石料的加工制作
        4.5.2 地基修建
        4.5.3 单面石墙墙体建造
        4.5.4 双面石墙墙体建造
        4.5.5 垛口建造
        4.5.6 排水设施修建
    4.6 小结
第五章 长城砖砌墙体建造技术研究
    5.1 砖的发展历史简述
        5.1.1 新石器时期
        5.1.2 商周时期
        5.1.3 春秋战国时期
    5.2 长城砖砌墙体分布与自然环境关系分析
        5.2.1 长城砖砌墙体所处区域的地质构造
        5.2.2 长城砖砌墙体分布区域地形地貌概要
        5.2.3 长城砖砌墙体分布区域地貌特征
        5.2.4 长城砖砌墙体分布区域气候特征
    5.3 青砖烧制与粘合剂材料分析
        5.3.1 青砖烧制
        5.3.2 黏合剂材料分析
    5.4 长城砖砌墙体的类型学研究
    5.5 长城砖砌墙体建造工序研究
        5.5.1 条石的制作与运输
        5.5.2 青砖的运输
        5.5.3 长城砖砌墙体建造工序研究
    5.6 小结
第六章 长城其他墙体建造技术研究
    6.1 山险墙体建造技术研究
        6.1.1 山险墙发展历史简述
        6.1.2 山险墙建造工序研究
    6.2 柞木墙体建造技术研究
    6.3 壕堑建造技术研究
    6.4 山险、河险说明
第七章 历代夯具发展演变研究
    7.1 夯具发展历史简述
        7.1.1 史前时期
        7.1.2 历史时期
    7.2 河卵石夯具发展演变
        7.2.1 河卵石与石杵夯具的分类研究
        7.2.2 河卵石与石杵夯具相关问题研究
    7.3 集束夯发展演变
        7.3.1 集束夯形制复原研究
        7.3.2 集束夯相关问题研究
    7.4 秦汉时期夯头研究
        7.4.1 秦汉夯头的形制分析
        7.4.2 石质夯头相关问题研究
        7.4.3 铁质夯头相关问题研究
    7.5 三国至隋唐时期夯头研究
        7.5.1 三国至隋唐时期夯头形制分析
        7.5.2 三国至隋唐时期夯头相关问题研究
    7.6 五代至元朝夯头研究
        7.6.1 五代至元朝夯头形制分析
        7.6.2 五代至元朝夯头相关问题研究
    7.7 明清时期夯头研究
        7.7.1 明清时期夯头相关问题分析
        7.7.2 清代夯头“大硪”研究
    7.8 小结
第八章 长城夯土墙体夯层特点研究—以陕西境内夯土墙体为例
    8.1 陕西境内长城版筑夯土墙体分布情况概述
    8.2 陕西境内早期长城夯筑墙体夯层特点研究
        8.2.1 战国秦昭王长城夯层厚度研究
        8.2.2 陕西战国魏长城夯层厚度研究
        8.2.3 明代长城夯土墙体夯层厚度研究
    8.3 陕西境内长城夯土墙体夯窝特点研究
        8.3.1 秦昭王长城夯土墙体夯窝特点分析
        8.3.2 魏长城夯土墙体夯窝特点分析
        8.3.3 明长城夯土墙体夯窝特点分析
        8.3.4 小结
    8.4 陕西境内夯土墙体夯层包含物分析
        8.4.1 秦昭王长城夯土墙体夯层包含物分析
        8.4.2 明长城夯土墙体夯层包含物分析
    8.5 陕西境内历代长城夯层特点对比分析
第九章 长城墙体修建管理体系研究——以汉、明长城为例
    9.1 汉长城修建管理体系研究
        9.1.1 人员组织管理体系
        9.1.2 后勤管理系统
    9.2 明长城修建管理体系研究
        9.2.1 管理体系
        9.2.2 人员构成
        9.2.3 经费来源
    9.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2008~2017年陕西夏商周考古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夏代考古发现与研究
    (一) 夏代遗存的相关发现
        1. 关中地区
        2. 陕北地区
        3. 陕南地区
    (二) 研究的进展
二、商代考古发现与研究
    (一) 商代遗存的相关发现
        1. 关中地区的商文化
        2. 有关先周文化的发现
        3. 陕北地区商代文化的发现
    (二) 相关的研究情况
三、西周考古发现与研究
    (一) 都邑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1. 周原遗址
        2. 丰镐遗址
    (二) 封国采邑考古的发现及线索
        1. 周公庙遗址
        2. 宝鸡石鼓山商周遗址
        3. 凤翔水沟遗址
        4. 华县东阳遗址
    (三) 其它西周聚落与墓地
    (四) 西周考古的相关研究
四、东周考古发现与研究
    (一) 关中东周遗存的发现
        1. 关中西部地区
        2. 关中东部地区
    (二) 陕北东周遗存的发现
        1. 宜川虫坪塬春秋遗址
        2. 黄陵县寨头河战国墓地
        3. 米脂县卧虎湾春秋战国墓地
        4. 其他发现
    (三) 陕南东周遗存的发现
        1. 汉江上游地区2014年在南郑龙岗寺遗址
        2. 洛河上游地区2011年、2014年两度对洛
    (四) 战国长城资源的调查
        1. 魏长城
        2. 秦长城
    (五) 相关的研究
五、青铜器与古文字研究
    (一) 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
    (二) 甲骨文与金文的发现与研究
        1. 甲骨文
        2. 金文
六、未来十年的研究与工作重点
    (一) 研究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考古发掘报告的系统整理。
        2. 加强手工业生产技术体系研究。
        3. 聚落与社会的研究。
        4. 传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
        5. 青铜器与古文字的研究。
        6. 多学科综合研究。
    (二) 考古工作的重点

(9)陕西北朝佛教石窟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四节 陕西北朝石窟研究综述
第一章 窟龛型式、分期与年代
    第一节 类型与分组
        一、洞窟型、式的划分
        二、造像龛型、式的划分
        三、造像型、式的划分
        四、造像组合与题材的分类
        五、分组
    第二节 分期与年代
第二章 造像题材内容考证与佛教信仰
    第一节 造像题材内容考证
    第二节 “佛道融合”信仰
    第三节 少数部族与陕西北朝石窟的营建
第三章 陕西北朝石窟与其他地域及石窟的关系
    第一节 与云冈石窟的关系
    第二节 与以龙门石窟为代表的中原地区的关系
    第三节 与关中地区的关系
    第四节 与秦陇地区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一: 陕西北朝石窟统计表
附录二: 陕西北朝造像龛统计表

(10)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城乡发展模式的剧变
        1.2.2. 传统文化认知的消逝
        1.2.3. 未来城镇发展的讨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相关研究概况
        1.4.1. 历史地理学
        1.4.2. 人居环境学
        1.4.3. 风景园林学
        1.4.4. 成都平原相关研究
    1.5. 概念辨析
        1.5.1. 地域景观
        1.5.2. 景观体系
    1.6. 研究对象与范围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范围
    1.7. 研究方法与内容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内容
2. 成都平原区域环境背景
    2.1. 成都平原流域
        2.1.1. 岷江水系
        2.1.2. 都江堰水系
        2.1.3. 沱江水系
    2.2. 地理环境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土壤
    2.3. 社会环境
        2.3.1. 人口迁移
        2.3.2. 科学技术
        2.3.3. 传统风俗
    2.4. 经济环境
        2.4.1. 农业生产
        2.4.2. 商业贸易
        2.4.3. 来往交通
    2.5. 文化环境
        2.5.1. 哲学思想
        2.5.2. 宗教信仰
    2.6. 小结
3. 成都平原区域历史发展概述
    3.1. 古蜀时期—包容开放,独立繁荣
    3.2. 秦汉三国时期—融入中原,奠定基础
    3.3. 两晋南北朝时期—相对稳定,承前启后
    3.4. 隋唐宋时期—持续发展,迎来巅峰
    3.5. 元明清时期—两次衰退,战后重生
    3.6. 小结
4. 成都平原区域地域景观解析
    4.1. 自然山水
        4.1.1. 叙山
        4.1.2. 叙水
    4.2. 水利建设
        4.2.1. 总体发展
        4.2.2. 水利设施
        4.2.3. 管理维护
    4.3. 农业生产
        4.3.1 总体发展
        4.3.2. 农田建设
        4.3.3. 耕作制度
    4.4. 城乡体系
        4.4.1. 总体发展
        4.4.2. 体系特色
        4.4.3. 营建方式
    4.5. 小结
5. 成都平原邑境地域景观解析
    5.1. 成都
        5.1.1. 自然山水
        5.1.2. 水利建设
        5.1.3. 农业生产
        5.1.4. 城邑营建
        5.1.5 成都十景
        5.1.6. 景观体系特征
    5.2. 都江堰
        5.2.1. 自然山水
        5.2.2. 水利建设
        5.2.3. 农业生产
        5.2.4. 城邑营建
        5.2.5. 灌阳十景
        5.2.6. 景观体系特征
    5.3. 崇州
        5.3.1. 自然山水
        5.3.2. 水利建设
        5.3.3. 农业生产
        5.3.4. 城邑营建
        5.3.5. 崇庆八景
        5.3.6. 景观体系特征
    5.4. 大邑
        5.4.1. 自然山水
        5.4.2. 水利建设
        5.4.3. 农业生产
        5.4.4. 城邑营建
        5.4.5. 晋原八景
        5.4.6. 景观体系特征
    5.5. 邛崃
        5.5.1. 自然山水
        5.5.2. 水利建设
        5.5.3. 农业生产
        5.5.4. 城邑营建
        5.5.5. 临邛八景
        5.5.6. 景观体系特征
    5.6. 唐昌
        5.6.1. 自然山水
        5.6.2. 水利建设
        5.6.3. 农业生产
        5.6.4. 城邑营建
        5.6.5. 崇宁八景
        5.6.6. 景观体系特征
    5.7. 新都
        5.7.1. 自然山水
        5.7.2. 水利建设
        5.7.3. 农业生产
        5.7.4. 城邑营建
        5.7.5. 新都八景
        5.7.6. 景观体系特征
    5.8. 广汉
        5.8.1. 自然山水
        5.8.2. 水利建设
        5.8.3. 农业生产
        5.8.4. 城邑营建
        5.8.5. 汉州八景
        5.8.6. 景观体系特征
    5.9. 小结
6.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与发展保护
    6.1.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
        6.1.1. 尺度层级
        6.1.2. 营建内容
        6.1.3. 融合对比
    6.2. 景观体系发展保护
        6.2.1. 变迁要点
        6.2.2. 原则措施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
        7.1.2. 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
        7.1.3. 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
        7.1.4. 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
        7.1.5. 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
    7.2. 创新点
    7.3. 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一: 成都平原城镇地貌分布详情
附录二: 清代成都平原水利建设详情
附录三: 八邑历代重要景观发展沿革
附录四: “台湾内政部典藏地图数位化影像制作专案计画”成都平原范围图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志丹苑考古三大新发现(论文参考文献)

  • [1]长城地带中段夏商时期遗存研究[D]. 祁冰. 吉林大学, 2020(03)
  • [2]战国至秦汉时期北部边疆地带边防设施的考古学研究[D]. 马伊明.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3]长江下游地区宋元时期沿海港市遗存的考古学研究 ——以出土瓷器为中心[D]. 付亚瑞. 吉林大学, 2019(10)
  • [4]夏商周冶铸遗址中的祭祀遗存研究[D]. 谢青. 郑州大学, 2019(08)
  • [5]天行健 勉于学——宋建先生访谈录[J]. 宋建,肖宇. 南方文物, 2018(04)
  • [6]战国秦汉时期鄂尔多斯高原军事地理研究[D]. 孟洋洋.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7]中国长城墙体建造技术研究[D]. 薛程. 西北大学, 2018(02)
  • [8]2008~2017年陕西夏商周考古综述[J]. 岳连建,丁岩,种建荣,王占奎,孙周勇,孙战伟,杨磊,李彦峰,邵晶,马明志,张鹏程,许卫红,于春雷,马金磊,郭小宁,陈刚. 考古与文物, 2018(05)
  • [9]陕西北朝佛教石窟寺研究[D]. 张敏. 兰州大学, 2018(09)
  • [10]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D]. 李恒.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志丹园考古三大新发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