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月末沙龙“诗歌读书会”介绍

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月末沙龙“诗歌读书会”介绍

一、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月末沙龙“读诗会”活动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梅家玲[1](2019)在《战火中的文学声音:战争时代的“诗朗诵”与“朗诵诗”》文中研究表明听的诗歌与看的诗歌确有不同之处;有时候同一首诗看起来并不觉得好,听起来却觉得很好,笔者这里想到的是艾青先生的《大堰河》;自己多年前看过这首诗,并没有注意它,可是在三十四年昆明西南联大的五四周朗诵晚会上听到闻一多先生朗诵这首诗,从他的抑扬顿挫里体会了那深刻的情调,一种对于母性的不幸的人的爱,会场里上千的听众也都体会到这种情调,从当场热烈的掌声以及笔者后来跟在场的人的讨论可以证实,这似乎是那晚上最精彩的节目之一。

李润霞,薛媛元[2](2020)在《2016年中国新诗纪事》文中认为[说明]1.《2016年中国新诗纪事》(后简称《纪事》)是关于诗歌史实的年度编年大事记,所记为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内发生的有关诗歌活动、诗歌现象、诗歌创作、诗歌会议、诗歌评奖、诗刊发布等与诗歌有关的史事,地域主要以内地(大陆)为主,也涵盖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的部分诗歌史实。2.《纪事》力求客观叙述,不做主观评价。对于特殊事件,保留刊载该信息的刊物上原有的评语。记录均依照当时的用字用语和作者的署名,除一些作者的笔名后面用括号注出该作者的常用名外,不做任何改动。作品发表和出版时间,均以所刊载的报刊标明的出刊时间和所着书籍的版权页的记录为准。

杨安文[3](2020)在《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诗歌历来是文学的重镇。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之传统文化的中国当代诗歌,既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当代诗人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当代诗人不断进行着汉语语言自身的试验,不断尝试语言的自我解放和边界突破,展现出中国当代诗歌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领域独特的风貌和价值。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外文学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当代诗歌应该大力展现其独特魅力和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多关注中国古典诗歌,而对中国当代诗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后朦胧”诗歌的海外译介更是关注不够。柏桦被普遍认为是“后朦胧”诗人杰出代表,是国内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本研究以诗人柏桦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译介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及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管窥中国当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接受的总体现状,探究其在海外的传播途径及接受规律,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的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模式、方法与策略。同时,从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视角,采用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方法,以柏桦诗歌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开展诗歌翻译对比研究和诗歌翻译变异研究,从语言学层面分析诗歌翻译的策略运用,探究国内外诗歌译者在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差异,寻求既能保留中国当代诗歌本真和特色、又能为英语世界所接受的翻译策略,并从翻译阐释学的理论视角探析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以各种语言出版、发表的柏桦作品译介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和爬梳。通过对柏桦生平、创作历程、各时期诗学观和诗歌特点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建构国内柏桦形象,并以此作为译介研究背景参照,重点以第一手外文材料为文献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译介、传播和接受状况。研究发现柏桦诗歌海外译介呈现出诸多特点。第一,柏桦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较多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究其原因,除了柏桦自身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国内诗坛的声名与影响因素之外,还与外语专业出身的柏桦所具有的强烈的对外译介和交流意识有关。第二,柏桦早期诗歌在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译介和发表较早,在英语国家则稍晚。这与当时旅居欧洲国家的知名诗人北岛和张枣的大力引荐密切相关,尤其是北岛及其主导的海外文学杂志《今天》及“今天”基金会,对推动包括柏桦在内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柏桦诗歌译介涉及的译者人数较多,但专注于柏桦诗歌翻译且与其配合默契的译者很少。柏桦目前在海外发表或出版的译诗反响平平,没有带来犹如原诗给国内读者带来的冲击和感受,这至少应当部分归结为翻译问题。笔者认为,许多译诗没能体现柏桦诗歌中独特的声音和气质,没有彰显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第四,从翻译主体来看,柏桦诗歌翻译大部分是由外国汉学家译者或诗人译者独立完成,中外译者合作翻译很少。然而,外国译者独立翻译完成的译本或多或少反映出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存在障碍。就汉语诗歌翻译而言,以译入语为母语的外国译者原本就不多,要想寻得一位中文语言能力强、翻译技艺高超同时还能配合默契的理想译者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使外国译者值得依靠,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译介也不能完全指望他们,国内译者必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笔者并不赞同由国内译者单独翻译,但认为基于彼此信任、理解和良性沟通的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是理想的翻译模式。第五,柏桦诗歌对外译介在网络媒介的利用方面还远远不够。这也是绝大部分中国当代诗人对外译介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当代诗歌要想更好地为海外读者所了解和接受,就必须努力克服外语障碍,利用好网络媒介与外国读者和诗人加强直接的互动交流。其次,本研究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接受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就翻译文本的选择来看,外国译者选择翻译的诗歌文本与柏桦推荐翻译的诗歌文本之间存在不小差异,这既反映了外国读者(译者)独立的审美判断,也反映出他们异国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因此,就对外译介的角度来说,译者(或编者)在做翻译选本的时候,不能完全站在自身的审美角度,还要适度考虑外国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野。此外,从海外学者对柏桦诗歌的研究现状来看,他们的研究普遍紧密结合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关注诗歌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总体呈现出意识形态解读的倾向,体现出外国读者典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他者”想象。中国当代诗歌在国际社会接受的过程中,遭遇意识形态偏见不可避免,我们需要以更加优秀的诗歌文本来予以消解。然而,外国读者对“古典”和“异国”的偏好却值得我们重视,这正是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说的世界诗歌不能丢失的所谓“民族性”或“本土性”的体现,反映了外国读者的阅读期待。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的同时,也注重文本细读,强调诗歌研究必须深入诗歌文本,不能重“语境”轻文本,不能忽视诗歌本体(诗歌的语言、内容、形式、音韵等)的研究。再次,本研究以柏桦诗歌英译为例开展了多译本对比研究、翻译变异研究以及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研究,并从阐释学理论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建构的意义。研究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差异明显,对原文的理解各有不同,对原诗的形式、内容、情感、节奏和意境的传递各有高下。中国译者对原诗文本的理解、音乐性的感知与转换表现出明显优势,外国译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结构的有效转换上具有优势。但在笔者看来,真正实现了诗意的有效转换,传递了原诗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诗人独特而丰满的思想情感的译文则仅来自少数具有“创造性”特质的翻译,如霍布恩的译文。笔者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视角分析了霍布恩译本在中西文学传统和思维方式上体现出的文化过滤以及文化误读、误译,强调要正确认识诗歌翻译中的“变异”现象。笔者认为,恰恰是译本的“变异”——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造就了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让原作在异国文学中获得新生。此外,笔者还从阐释学理论的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构建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诗人、译者、评论者和读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诗歌翻译,留给译者创造性阐释和语言转换的充足空间。最后,本研究运用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学场域理论分析了柏桦诗歌近期在海外译介和接受状况不如早期的原因。笔者认为,柏桦停止写诗15年以及其复出后大量创作和发表诗歌对其海外象征资本的积累带来了不利影响。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诗人们要想在海外诗歌场域获得有利占位、得到较多认可,就必须有效积累象征资本。一方面,诗人的文学生产活动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或迎合大众口味,应以“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为目标,诗歌产品当以高质量为第一要素,少而精的作品发表或出版会更有利于象征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诗人们应积极、主动且持续地开展对外诗歌交流,包括参与中外诗人互译项目,参加各类国际诗歌节和诗歌探讨会,与海外汉学家、诗人以及诗歌译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国政府文化机构、出版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则应该为当代诗人、诗歌译者和学者的海外交流和翻译实践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的良性发展。本研究首次对柏桦诗歌在国内的传播与研究以及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系统、全面、完整的梳理和分析。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将柏桦这位极具代表性也颇具独特个性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贡献,诗学探索与创新,及其作品丰富的诗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为立体、完整地呈现在中外读者面前。同时,透过柏桦海外译介研究这一个案,笔者力求管中窥豹,力图为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法。本研究寄望于促进中国当代诗歌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增进海外文学界、诗歌界、汉学界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了解,提升当代诗歌在海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当代诗歌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借以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建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王宁[4](2019)在《梁宗岱和朱光潜诗歌功能理论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梁宗岱、朱光潜二人是新诗发展历程中重要的诗论家。在新诗的现代化进程中,梁宗岱和朱光潜在诗学功能理论中体现出的共性和个性展现了诗学理论的多样性以及批评家自身的独立性。他们的诗学功能观从不同角度进行相互补充,共同拓宽了诗歌的审美境界,既有利于新诗的发展,又推动了诗歌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本文试图将梁宗岱和朱光潜二者的诗学功能理论进行比较。本文共分为五章。前三章分别以诗歌的抒情功能观、启蒙功能观、审美功能观为切入点,系统论述梁宗岱和朱光潜的功能观,并对二者的功能观进行比较。第四章对他们的思想理论来源进行厘清。梁宗岱、朱光潜都受到传统诗学以及西方思想的影响,并创造性地将这些思想融会贯通,中西互鉴。而在中西诗学的影响下他们的诗歌功能理论又呈现出了不同的气象,这种中西交互思维中体现的差异又与他们的人格气质相关。第五章则分析了对比二人诗歌功能理论的意义。从新诗发展的角度看,二者的功能观提供了新的可能的创作模式并完善了诗歌功能理论的图景,推动了诗歌功能理论的发展。从诗歌现代化的进程中看,推动了诗歌观念和诗歌技艺的现代化发展。

李润霞,薛媛元[5](2018)在《2012年新诗纪事》文中研究表明[说明]1.《2012年中国新诗纪事》(以下简称《纪事》)是关于诗歌史实的年度编年大事记,所记为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内发生的有关诗歌活动、诗歌现象、诗歌创作、诗歌会议、诗歌评奖、诗刊发布等与诗歌有关的史事,地域主要以中国内地为主,也涵盖台湾、香港和澳门的部分诗歌史实。2.《纪事》力求客观叙述,不做主观评价。对于特殊事件,保留

李润霞,薛媛元[6](2017)在《2014年新诗纪事》文中研究指明[说明]1.《2014年新诗纪事》(以下简称《纪事》)是关于诗歌史实的年度编年大事记,所记为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内发生的有关诗歌活动、诗歌现象、诗歌创作、诗歌会议、诗歌评奖、诗刊发布等与诗歌有关的史事,地域主要以中国大陆为主,也涵盖台湾、香

李润霞,薛媛元[7](2017)在《2013年新诗纪事》文中研究表明[说明]1.《2013年新诗纪事》(以下简称《纪事》)是关于诗歌史实的年度编年大事记,所记为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内发生的有关诗歌活动、诗歌现象、诗歌事件、诗歌创作、诗歌会议、诗歌评奖、诗刊发布等与诗歌有关的史事,地域主要以中国大陆为主,也涵

张立华[8](2017)在《梁宗岱诗论的生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梁宗岱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具有三重身份,他既是现代诗坛的旗帜性人物,也是翻译界的翘楚和诗论领域的先锋,而在文学史屮他的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挖掘。直到2()世纪80年代,随着其着译的重印和整理才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梁宗岱的诗论主要集中在《诗与真》和《诗与真二集》两本着作中,《梁宗岱文集》评论卷所收录的《非古复古与科学精神》《屈原》,《宗岱的世界》诗文卷收录的《从滥用名词说起》《“从滥用名词说起”的余波——致李健吾先生》《杂感》《论神思》,以及部分轶文《释“象征主义”》,《论诗之应用》和《谈抗战诗歌》2等。本文的整体研究思路是在中国现代诗学发生论这个研究的大背景下,从“生成机制”这个概念出发研究梁宗岱诗论的生成能够更全面地探讨梁宗岱诗论的全貌,进一步探讨其诗论、诗歌创作、翻译活动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以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关注其诗论生成的各要素之间的发展流变以及发挥的重要价值,以梁宗岱诗论生成机制研究最终探讨其诗论对中国现代诗学的建构意义以及文学史地位。通过梁宗岱个体的文化语境考察其知识结构,辨识其文化身份以及在西方文化语境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具有个性色彩的文化特征。以大量的史料作为论证的依据,从梁宗岱所处时代的文学生产要素以及其具体理论产生的直接动因探究其诗论的生成;从其创作的语言与价值追求层面考察其与诗论生成的关系,从翻译对象的选取以及“诗人译诗”这个特定的文学翻译现象论证其风格与诗论的融合;最终落脚点将以生成机制这个视角重新考察梁宗岱的诗论,以其诗论的文学价值反观中国现代诗论的发生,从而从这种生成机制的发展模式中寻求新的研究方向,寻求其诗论研究的价值和文学史意义,为当下新诗现代性建设提供具有理论性质的具体案例。

李润霞,薛媛元[9](2014)在《2011年新诗纪事》文中指出说明:1.《2011年新诗纪事》是关于诗歌史实的年度编年大事记,所记为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内发生的有关诗歌活动、诗歌现象、诗歌创作、诗歌会议、诗歌评奖、诗刊发布等与诗歌有关的史事,地域主要以中国大陆为主,也涵盖台湾、香港和澳门的部分诗歌史实。2.《纪事》力求客观叙述,不做主观评价。对于特殊事件,保留刊载该信息的刊物上原有的评语。记录均依照当时的用字用语和作者的署名,除一些作者的笔名后面用括号注出该作者的常用名外,不做任何改动。作品发表和出版时间,均以所刊载的报刊标明的出刊时间和所着书籍的版权页记录为准。

罗小凤[10](2012)在《王光明诗歌批评的几点启示》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下文学批评普遍遭遇尴尬与诟病的语境中,王光明的诗歌批评既疏离了媒体批评的商业性与网络批评的随意性等缺陷,也疏离了学院派的枯燥、死板等弊病,出示了独特的批评风度。他坚守着边缘的批评身份和独立的批评品格,在批评中注重文本细读、散开问题、诗性与理性的契合,形成了独特的批评理念和话语方式,其批评路径对于当下诗歌批评发展的偏向与危机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月末沙龙“读诗会”活动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月末沙龙“读诗会”活动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3)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2章 柏桦诗歌创作及国内研究
    2.1 柏桦生平
    2.2 柏桦诗歌创作
        2.2.1 诗歌创作概况
        2.2.2 诗歌创作“表达”期
        2.2.3 诗歌创作“往事”期
        2.2.4 诗歌创作“逸乐”期
    2.3 柏桦诗歌国内研究综述
        2.3.1 柏桦早期作品研究
        2.3.2 柏桦近期作品研究
    2.4 柏桦作品在港台
        2.4.1 香港
        2.4.2 台湾
第3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
    3.1 译介概况
        3.1.1 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3.1.2 在非英语世界的译介
    3.2 译介主体
        3.2.1 译者背景
        3.2.2 译者类型
        3.2.3 翻译模式
    3.3 文本选择
        3.3.1 文本选择概况
        3.3.2 文本选择的缘由探析
    3.4 传播媒介
        3.4.1 出版机构
        3.4.2 网络媒介
    3.5 社会文化语境
        3.5.1 早期:1988-2007
        3.5.2 近期:2008年至今
第4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接受
    4.1 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4.1.1 接受概况
        4.1.2 以菲奥娜为中心
        4.1.3 以戴迈河为中心
    4.2 在非英语世界的接受
        4.2.1 在法国的接受
        4.2.2 在德国的接受
        4.2.3 在其他国家的接受
    4.3 中外不同视域下的柏桦研究
        4.3.1 访谈对比分析
        4.3.2 研究内容差异
    4.4 不同语境下的柏桦评价
        4.4.1 中国大陆评价
        4.4.2 中国港台评价
        4.4.3 海外评价
第5章 柏桦诗歌翻译研究
    5.1 多译本对比分析:以英译本为例
        5.1.1 文本概述
        5.1.2 文本形式分析
        5.1.3 译本对比分析
        5.1.4 译者风格评析
    5.2 柏桦诗歌翻译中的变异:以霍布恩英译为例
        5.2.1 变异研究理论基础
        5.2.2 译者背景及其翻译实践
        5.2.3 霍布恩英译中的变异
    5.3 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案例述评
        5.3.1 《望气的人》译文对比
        5.3.2 《一切黑》译文对比
第6章 柏桦诗歌海外译介的理论阐释与当代意义
    6.1 从文学场域理论看柏桦诗歌译介与接受
        6.1.1 早期与近期接受状况对比分析
        6.1.2 文学场域理论与思维范式变革
    6.2 从阐释学理论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当代意义
        6.2.1 译者的角色与任务
        6.2.2 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启示
        6.2.3 诗歌翻译与诗歌意义建构
    6.3 中国当代诗歌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6.3.1 海外汉学家看中国当代诗歌:理性的启示
        6.3.2 中国当代诗歌海外译介:策略与路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柏桦着作及获奖简介
附录2 :柏桦受邀参加国际诗会活动情况
附录3 :柏桦早期与海外汉学家译者的通信情况
附录4 :德国汉学家白嘉琳对柏桦的访谈原稿
附录5 :笔者对部分汉学家译者的访谈稿
附录6 :柏桦译诗发表情况统计表
附录7 :尚未出版的柏桦诗歌英译篇目统计
附录8 :柏桦2016年在巴黎七大诗歌研讨会的演讲稿
附录9 :多译本对比研究诗歌中英文本材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梁宗岱和朱光潜诗歌功能理论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诗论研究概况
    二、诗歌功能理论概述
    三、选题的创新和研究方法
    四、选题的依据及价值
第一章 诗歌的抒情功能
    第一节 梁宗岱的抒情功能观:“依微拟义”和“思想知觉化”
    第二节 朱光潜的抒情功能观:一切艺术都是抒情的
    第三节 抒情功能观比较
第二章 诗歌的启蒙功能
    第一节 梁宗岱的启蒙功能观:文学不独是民众的享受品
    第二节 朱光潜的启蒙功能观:造出避风息凉的处所
    第三节 启蒙功能观比较
第三章 诗歌的审美功能
    第一节 梁宗岱的审美功能观:形式是文艺作品永生的原理
    第二节 朱光潜的审美功能观:作诗决不如说话
    第三节 审美功能观比较
第四章 理论渊源探索
    第一节 人格的影响
        一、人格的形成
        二、人生的选择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吸收
        一、传统道家思想的影响
        二、传统诗学的影响
    第三节 中西视野下的功能观
        一、梁宗岱:西方象征主义的吸收与创新
        二、朱光潜:“直觉——表现”说的融汇创造
第五章 梁宗岱、朱光潜诗歌功能理论的价值
    第一节 新诗史上的意义
        一、新的创作范式
        二、诗歌功能的补充和发展
    第二节 诗学现代化进程中的意义
        一、诗歌观念现代化
        二、诗歌技艺现代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8)梁宗岱诗论的生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研究综述
        (一) 纵向研究现状
        (二) 横向研究现状
        (三) 比较研究现状
    二、选题的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三、选题的价值及意义
第一章 梁宗岱诗论的生成机制要素
    第一节 梁宗岱成长的文化环境
        一、本土的文学启蒙
        二、西方的文学接受
        三、动态的社交关系
    第二节 诗论生成的社会环境
        一、传播媒介的支撑
        二、文学团体的构建
        三、文艺沙龙的传播
    第三节 诗歌理论的生成环境
        一、诗歌理论的论争
        二、诗学问题的切磋
        三、诗学活动的推进
第二章 梁宗岱诗论生成与其创作的关系
    第一节 古典与现代的诗歌体裁与诗论品格
        一、《晚祷》自由体诗中的现代性
        二、《芦笛风》古体诗中的古典性
        三、诗论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品格
    第二节 诗歌创作追求与批评标准的一致性
        一、真实性的双重感应
        二、创造性的审美追求
        三、直觉式的灵魂体验
    第三节 诗论的诗性批评特征
        一、诗化的批评语言
        二、气势磅礴的笔锋
        三、真实的情感体验
第三章 梁宗岱诗论生成与其翻译的关系
    第一节 翻译要素与诗论的契合
        一、翻译对象的选取倾向
        二、翻译创作的风格延续
        三、翻译作品的艺术理想
    第二节 “诗人译诗”的风格特征与诗论的融合
        一、诗意译者的自觉性
        二、诗人译诗的风格差异
        三、非诗人译诗的翻译比较
    第三节 蒙田作品翻译与诗论生成的关系
        一、蒙田思想的影响痕迹
        二、蒙田随笔的文体痕迹
        三、文本选取的情感倾向
第四章 梁宗岱诗论及生成机制与中国现代诗学关系探析
    第一节 梁宗岱诗论生成机制与中国现代诗学的发生学研究
        一、梁宗岱诗论生成机制的概况
        二、中国现代诗学的发生之研究状态
        三、梁宗岱诗论的生成机制对中国现代诗学研究的启示
    第二节 梁宗岱诗论及生成机制对中国现代诗学建构的意义
        一、梁宗岱诗论及生成机制的双向建构模式
        二、梁宗岱诗论及生成对现代诗学建构的意义
        三、梁宗岱的诗学批评态度对中国现代诗学的建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阶段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四、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月末沙龙“读诗会”活动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战火中的文学声音:战争时代的“诗朗诵”与“朗诵诗”[J]. 梅家玲. 文学, 2019(01)
  • [2]2016年中国新诗纪事[J]. 李润霞,薛媛元.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20(01)
  • [3]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杨安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9)
  • [4]梁宗岱和朱光潜诗歌功能理论比较[D]. 王宁. 东南大学, 2019(06)
  • [5]2012年新诗纪事[J]. 李润霞,薛媛元.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8(01)
  • [6]2014年新诗纪事[J]. 李润霞,薛媛元.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7(01)
  • [7]2013年新诗纪事[J]. 李润霞,薛媛元.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7(01)
  • [8]梁宗岱诗论的生成机制研究[D]. 张立华. 东南大学, 2017(04)
  • [9]2011年新诗纪事[J]. 李润霞,薛媛元.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4(01)
  • [10]王光明诗歌批评的几点启示[A]. 罗小凤. 诗歌批评与细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2

标签:;  ;  ;  ;  ;  

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月末沙龙“诗歌读书会”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