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天然伊利石的多光谱表征与比较

不同地区天然伊利石的多光谱表征与比较

一、不同地域天然伊利石的多光谱表征与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唐玲玲[1](2021)在《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粒表面性质参数的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带电颗粒,包括各种黏土矿物、氧化物及其水合物、土壤腐殖质、蛋白质以及微生物等。研究表明,土壤各种颗粒的平均表面电荷密度通常高达1013-1014个/cm2,该电荷密度意味着土壤颗粒表面的静电场强度高达108 V/m(水介质)或1010V/m(真空介质)。土壤颗粒的表面电荷影响着土壤中绝大多数的微观过程和宏观现象,比如:离子、质子和电子相互作用的化学过程决定了土壤的酸碱度、缓冲性能、氧化还原、吸附解吸等微观过程;土壤颗粒间的静电相互作用深刻影响着土壤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进而影响土壤水、热、气、养分状况和土壤抗侵蚀能力等。土壤表面性质参数主要有:表面电位、表面电荷密度、表面电场强度、比表面积和表面电荷数量。在这五个表面性质参数中,目前只有比表面积能够实现仪器分析。但比表面积仪器分析技术采用气体吸附法对干样进行测定,而土壤中的化学过程大多在液相条件下进行。因此比表面积仪器分析技术不能测定液相条件下膨胀性物质的内表面积,导致该技术应用价值大打折扣。另一方面,虽然Zeta电位法可用于土壤颗粒扩散层中剪切面电位的仪器测定,但由于剪切面距离土粒表面有几个水分子层厚,使得Zeta电位值往往不到表面电位真实值的20%。对于目前表面性质参数测定方法的不足,李航等人基于离子界面反应中若干新机制的发现,建立了基于土壤颗粒表面性质多参数联合分析原理的离子选择电极法,以实现上述五个表面性质参数的联合测定和仪器分析。利用该方法来实现界面性质参数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以两种具有不同界面吸附能的离子(如K+和Ca2+)为参比,在给定的反应体系中通过测定吸附平衡时这两种离子所对应的离子选择电极电位,就可以实现上述五个表面性质参数的仪器测定。但是,目前运用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表面性质联合分析时,还存在样品的前处理时间较长、离子选择电极的测定结果不太稳定等问题。因此,本文对离子选择电极的测定条件和表面性质多参数的电极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为开发“土壤表面性质多参数联合分析仪”奠定重要技术基础。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测定时间、pH和背景离子浓度都会对K+和Ca2+选择电极的测定产生影响。研究发现:(1)控制测定时间在该法的应用上很关键。如果电极测定时间太短,则溶液中的离子未能进入电极或电极内外离子浓度未能达到平衡;相反,如果电极测定时间太长,又会出现电位漂移现象。实验发现,将电极放入待测液后,使用恒温磁力搅拌器搅拌待测液2分钟,可使待测液中的离子充分进入电极,然后关掉搅拌器,静置2分钟,可使电极内外离子浓度达到平衡。(2)pH值大于8或者小于6,对离子选择电极的测定均有影响,最好将待测溶液的pH调节在6-8的范围内进行测定。(3)较高浓度Ca2+的存在会干扰K+选择电极的测定,同时较高浓度K+的存在会干扰Ca2+选择电极的测定。实验发现,在标定电极所用的标准溶液中加入与待测液中浓度相同的背景电解质,可以有效消除背景离子的干扰,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2.采用电极法测定表面性质参数大大缩短了平衡时间。蒙脱石体系离子交换的平衡时间仅为30分钟,过去采用离子平衡吸附批处理或吸附动力学方法进行表面性质分析,其测定时间通常需要10小时以上。因此,本研究大大提高了测定效率。3.样品前期处理方式对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对蒙脱石、高岭石、Ti O2和紫色土分别制成Na+饱和样和H+饱和样来进行表面性质参数的测定,通过比较发现蒙脱石、高岭石、Ti O2、紫色土的Na+饱和样测得的比表面积和表面电荷密度等表面性质参数比H+饱和样所得结果更准确。比如,蒙脱石的Na+饱和样测得比表面积为637.4±108.4 m2 g-1,H+饱和样测得比表面积为1967±93 m2 g-1,而一般蒙脱石的比表面积为600-800 m2 g-1;紫色土Na+饱和样测得的表面电荷密度为-0.1857±0.0092 C m-2,H+饱和样测得的表面电荷密度为-0.05789±0.00311 C m-2,一般土壤的表面电荷密度在0.1-0.4 C m-2范围内。4.利用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结果,采用电极法测定了中国北方五种经度地带性土壤的表面性质参数。这五种土壤为:黑土、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和灰漠土。测定结果表明:(1)表面电位、表面电荷密度和表面电场强度均表现为栗钙土>黑钙土>黑土>灰钙土>灰漠土;(2)比表面积表现为黑钙土>黑土>灰漠土>灰钙土>栗钙土;(3)表面电荷数量表现为黑钙土>黑土>栗钙土>灰漠土>灰钙土。5.从不同技术手段测定表面性质参数的结果比较,矫正系数与表面电位之间的关系,土壤组成与表面性质参数之间的关系三个方面对上述土壤矿物和土壤颗粒的表面性质参数进行了可靠性分析。证实基于表面性质多参数联合分析原理的电极法测定土壤颗粒的表面性质参数能够得到正确的结果。

卫纯纯,冷阳春,王彦惠,李东瑞,赵玉婷[2](2020)在《水相环境中U(Ⅵ)在伊利石上的吸附特征》文中研究说明以伊利石为吸附剂,通过吸附实验探究U(Ⅵ)在伊利石上的吸附特征,分别考查了接触时间、吸附剂用量、U(Ⅵ)初始浓度、pH值及温度对吸附的影响。用FT-IR和SEM对吸附前后的伊利石进行表征,研究了U(Ⅵ)在伊利石上吸附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吸附过程在10 h后达到动态平衡;在U(Ⅵ)初始浓度为50 mg/L时,吸附效果最好;最佳吸附剂用量为0.03 g;pH值对伊利石吸附铀的影响显着,最佳pH值为5~6;升高温度有利于U(Ⅵ)在伊利石上的吸附;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对U(Ⅵ)在伊利石上的吸附过程拟合效果较好,吸附过程主要为表面络合作用,属于单层吸附。

卫纯纯,冷阳春,李东瑞,王彦惠,赵玉婷[3](2019)在《伊利石对U(Ⅵ)的吸附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伊利石为吸附剂,采用静态实验方法探究了接触时间、吸附剂质量、U(Ⅵ)初始浓度、pH、阴阳离子及腐植酸对U(Ⅵ)在伊利石上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伊利石与U (Ⅵ)接触10 h后反应基本达到平衡,当U (Ⅵ)初始浓度为30μg/m L、溶液pH为5~6、吸附剂质量为0. 03 g时,伊利石对U(Ⅵ)的吸附效果最好。阴阳离子对伊利石吸附U(Ⅵ)影响显着,阳离子中Ca2+对吸附有超强的抑制作用,而K+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阴离子中CO23-、HCO3-对吸附的抑制作用较强。腐植酸的加入也促进了伊利石对U(Ⅵ)的吸附,且吸附效果与腐植酸浓度成正相关。对吸附前后的伊利石进行表征,探讨U(Ⅵ)在伊利石上的吸附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U(Ⅵ)在伊利石上的吸附过程,相关系数达0. 998,吸附机理主要为离子交换和表面络合作用。

赖捷[4](2018)在《U(Ⅵ)在粘土岩矿物表面中的吸附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已提出将粘土岩作为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的重要研究围岩之一,并确定将内蒙阿拉善地区作为高放废物处置库粘土岩预选场址。我国对花岗岩的吸附性能已进行大量的研究,但对粘土岩的处置研究工作却较少,且研究体系较为单一。因此,本文以内蒙阿拉善地区粘土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放射性核素U(Ⅵ)与粘土岩矿物表面的吸附机理,为粘土岩作为高放废物处置库的选址、设计与安全性能评价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如下:(1)采用多种检测方法与仪器对内蒙阿拉善粘土岩进行表征,发现粘土岩矿物含有伊利石、方解石、高岭石和绿泥石等粘土矿物成分,表面空洞多,结构松散,存在大量的羟基、羧基、羰基、Al-O和Si-O等活性官能团,比表面积为46.13 m2·g-1,粒度为652 nm。(2)采用静态实验,研究接触时间、pH值、离子浓度、固液比、核素初始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吸附实验结果表明:U(Ⅵ)在粘土岩表面上24 h可达吸附平衡,吸附最佳固液比为1:200,初始浓度为160μg·mL-1;粘土岩对U(Ⅵ)的吸附受pH影响显着,受离子种类影响较大但受离子浓度的变化影响较小,说明吸附过程既有内层络合作用也有外层络合作用,以内层络合作用为主;实验将粘土岩与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等粘土矿物的吸附性能进行对比,得知粘土岩对U(Ⅵ)的吸附能力远高于其他3种粘土矿物;U(Ⅵ)在内蒙阿拉善地区地下水环境中主要以UO2(CO3)22-、UO2(CO3)34-种态形式存在。(3)从动力学、热力学及吸附等温线模型拟合结果可知,吸附等温线的四种模型均能用于描述吸附过程,但Freundlich和Slip模型却更适合,说明吸附过程属于多层覆盖(介于双分子层和多分子层之间),吸附反应主要发生在异质吸附剂的表面;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可准确描述吸附过程,吸附以离子交换为主,反应过程可自发进行,温度升高有利于吸附反应进行。(4)借助光谱与能谱手段探讨U(Ⅵ)在粘土岩矿物表面上的吸附形态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吸附反应可在粘土岩表面上内部孔道进行,粘土岩矿物表面的羟基、羰基与Al2O3、Si O2等氧化物可形成≡Al/-OH、≡Si-OH,表面活性官能团中的-C-C-、-C-O-、-C=O-、Al-O和Si-O等主要参与吸附反应;U(Ⅵ)在粘土岩矿物表面形成多种表面络合物,如≡Al/Si O-UO2+、≡Al/SiO-CO2UO2(CO3)24-和≡Al/SiO-(UO2)2(OH)2CO3-等。

马锋[5](2017)在《Np(Ⅴ)、Am(Ⅲ)、Cs(Ⅰ)在钠基高岭土和钠基伊利石上的吸附行为研究》文中认为定量了解关键放射性核素的吸附行为,对于可靠评估拟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长期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237Np、241Am和137Cs三种关键放射性核素,以茂名高岭土和漳州伊利石两种国产粘土矿物为吸附剂基材,于不同实验条件下,通过批吸附实验研究了接触时间、固液比、pH值、大气CO2、胡敏酸(HA)和核素初始浓度等因素对Np(Ⅴ)、Am(Ⅲ)和Cs(Ⅰ)在钠基高岭土和钠基伊利石上的吸附行为的影响,并对部分吸附数据进行了初步的建模分析。所得结果简要如下。(1)运用SEM、N2–BET、XRD、XRF和FT–IR等技术,对钠基高岭土和钠基伊利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表征。利用电位滴定考察了钠基高岭土和钠基伊利石的表面性质。结果表明,本文所用茂名高岭土和漳州伊利石的表面酸碱化学性质与美国KGa-1高岭土、德国Zettlitz高岭土和法国Puy-en-Velay伊利石不同。(2)无大气CO2存在时:Np(Ⅴ)在钠基高岭土和钠基伊利石上的吸附受溶液pH值的显着影响,在pH 6.5-7时,Np(Ⅴ)开始显着吸附,且随pH的增大而持续增加;当固液比介于4-20 g/L时,Np(Ⅴ)吸附分配系数Kd基本保持恒定;离子强度对Np(Ⅴ)吸附无显着影响,说明Np(Ⅴ)吸附以内层表面配位为主;当Np(Ⅴ)初始浓度介于8.49×10-11–5.50×10-7 M范围时,吸附等温线呈线性,可用Freundlich型等温式较好地描述;与钠基伊利石相比,钠基高岭土对Np(Ⅴ)表现出相对较强的吸附能力。有大气CO2或HA存在时,在低pH区可提高Np(Ⅴ)吸附,但在高pH区可抑制Np(Ⅴ)吸附。(3)无大气CO2存在时,痕量Am(Ⅲ)(6.02×10-10 M)在钠基高岭土和钠基伊利石上的吸附行为极为相似。Am(Ⅲ)在两种矿物上的吸附很快,吸附动力学过程遵循准二级速率方程。当固液比较高(1–10 g/L)时,log Kd值基本保持恒定。Am(Ⅲ)吸附随pH的增大而增加,峰值吸附约出现在pH 5–6.5之间。Am(Ⅲ)吸附在酸性条件(pH=4.00)下随离子强度的增大而降低,说明吸附受控于阳离子交换;但在近中性条件(pH=6.60)下与离子强度变化几乎无关,说明此时的Am(Ⅲ)吸附以内层表面配位为主。HA在低pH区可提高Am(Ⅲ)吸附,在高pH区可降低Am(Ⅲ)吸附。痕量Am(Ⅲ)(5.38×10-11-5.44×10-9 M)在酸性至近中性pH条件下的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型等温式加以较好的描述。(4)无大气CO2存在时,痕量Cs(Ⅰ)(2.00×10-8 M)在钠基高岭土和钠基伊利石上的吸附均较快,约一周后便可达到吸附平衡。Cs(Ⅰ)在钠基高岭土上的吸附log Kd值与pH变化关系不大,但在钠基伊利石上的log Kd值随pH的增大而略微增大。痕量Cs(Ⅰ)([Cs(Ⅰ)]0<10-8 M)在两种矿物上的log Kd值基本与Cs(Ⅰ)浓度无关,高浓度Cs(Ⅰ)的log Kd值随Cs(Ⅰ)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与钠基高岭土相比,钠基伊利石对低浓度Cs(Ⅰ)([Cs(Ⅰ)]0<1.98×10-5 M)表现出更强的选择性吸附能力,但对高浓度Cs(Ⅰ)的吸附能力相对变差。Cs(Ⅰ)在两种矿物(尤其是在钠基伊利石)上的吸附等温线整体上呈非线性,表明矿物中存在不止一种吸附位,需借助多位点阳离子交换模型方可进行较好地数据拟合。(5)为了解决短寿命β放射性衰变子体233Pa对237Np液闪计数测量的干扰,基于Wallac 1414–003液体闪烁计数谱仪内植的脉冲形状分析(PSA)功能模块,建立了一种无需Np–Pa化学分离的237Np活度液闪测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当无法获得纯237Np和纯233Pa放射性标准溶液时,利用237Np/233Pa混合液(无论是否达到久期平衡)可较好地确定α/β事件甄别的最佳PSA level值。当PSA level=38时,237Np液闪计数活度测量值与2πα栅网电离室活度标定值一致性较好。该方法不仅可有效满足批吸附实验对237Np相对测量的要求,而且可同时测定溶液样品中的237Np和233Pa活度。(6)用于法国Puy-en-Velay伊利石(钠基)的2SPNE SC/CE模型并不能拟合本研究所得的漳州伊利石(钠基)的滴定数据和Np(Ⅴ)吸附数据。因此,依照2SPNE SC/CE模型框架,重新构建了Np(Ⅴ)在漳州伊利石上的吸附模型。与2SPNE SC/CE模型相比,本研究所得模型的位点容量小,对应的质子转移和配位反应的平衡常数也不相同。存在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漳州伊利石的比表面积小于Puy-en-Velay伊利石的比表面积;Puy-en-Velay伊利石较漳州伊利石具有更高比率的同晶置换(更高的Fe2O3和MgO含量)。(7)利用DLM模型和NEM模型均可较好地解释钠基高岭土的电位滴定曲线。不过,与DLM模型相比,采用含三种表面配合物产物(≡SWONpO2、≡SWONpO2OH和≡SSONpO2)的NEM模型,可更好地定量解释Np(Ⅴ)在钠基高岭土上的吸附。为了定量解释Am(Ⅲ)吸附数据,在NEM模型中除三种表面配合物(≡SSOAm2+、≡SSOAmOH+和≡SSOAm(OH)2)外,还考虑了一种阳离子交换物种(≡X3Am)。

武登[6](2016)在《内蒙某伊利石粘土矿的分级与利用》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伊利石分布广、储量大、品质优良。虽然伊利石在很多方面已有成功应用,但以伊利石为原料制备絮凝剂还未见报道。我国水资源匮乏,污水总量持续增加,污水处理刻不容缓,作为水处理关键环节絮凝沉淀所用药剂-絮凝剂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伊利石属于高铝粘土,以伊利石为原料,通过湿法沉降去杂后用于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的制备,既可以充分发挥其高铝特性,为伊利石利用开拓了新的思路;也为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找寻到了新的原料。首先对伊利石原矿进行捣浆试验,获得最佳的捣浆条件为:捣浆速度2000rpm、捣浆时间90min,分散剂用量0.9%;然后对浆液进行自然沉降分级,共分出三个粒级即-2μm、-5μm、-10μm;再分别对这三个粒级进行化学成分、粒度、XRD分析。结果表明,所有三个粒级的石英均已被有效去除,SiO2含量降低,Al2O3含量升高分级效果良好。由于沉降后-10μm粒级的产率特别高在90%以上,且沉降一次只需要19min,经过沉降后的产品Al2O3含量明显增高,所以采用分级后-10μm粒级产品作为下一步制备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的原料。分别采用直接煅烧和加碱(助熔)煅烧法对提纯后的伊利石进行活化试验,结果表明,助熔法有助于伊利石晶体结构的解体和铝的溶出,助溶效果好坏依次为:碳酸钠>氟化钠>直接煅烧。将伊利石与碳酸钠混合煅烧、并用盐酸进行酸浸试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煅烧活化温度、煅烧时间和碱矿比,以及酸浸时的固液比、盐酸浓度、酸浸时间、酸浸温度对伊利石Al浸出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影响伊利石Al浸出率的主次因素顺序为:液固比>碱矿比>HCl浓度>酸浸时间>煅烧温度>酸浸温度>煅烧时间;Al浸出率的优化条件为:煅烧温度900℃、煅烧时间2h、碱矿比4:10、酸浸温度70℃、酸浸时间1h、HCl浓度20%和液固比5:1。在最优实验条件下,酸浸反应滤液的化学成分:Al2O3,22.15(mg/10mL);Fe2O3,1.08(mg/10mL);SiO2,0.24(mg/10mL);TiO2,0.65(mg/10mL)。Al2O3的浸出率为91%。以酸浸滤液为原料,以浊度去除率为指标,制备PAFC。最佳条件为:反应pH=3.5,铝铁比5: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为3.5h。制备出的固体聚合氯化铝铁产品为棕褐色,产品中Al2O3含量为27.79%、Fe2O3含量为3.84%、盐基度为79.36%;通过IR、TG-DTG、SEM进行表征,产品羟基含量高、聚合度良好,其相关指标均达到企业指标要求。

王亚涛[7](2016)在《神山、巫术与家屋 ——一个藏边村落的社会组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坡村,属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佛山乡,全村藏民占80%以上,是一个典型的藏族村落。本文首先对云南德钦江坡村流传较久且较有影响力的格尼山神与多吉帕姆两个山神的神话进行分析,从这两个神话中,我们发现江坡社会在神话的结构上总是力图将之打造成一个“巫术性的魔术花园”,即江坡总是通过对巫术的不断汲取与对佛教知识的不断排斥来建构自身社会,但是藏地江坡不断汲取的巫术是双重的,一重是来自本土社会的,一重是来自佛教的,本土巫术与“佛教巫术”的不断集聚,将江坡打造成一个巫术世界。通过两个山神的故事和对江坡地区神山功能体系的考察,我们还看到了神山的二重结构对江坡社会结构构建的重要性。战争性神山守护了江坡的边界,丰产性神山维持了江坡内部的丰产与繁盛,这种神山的双重结构成为江坡社会结构的最基本模型。而岗达寺作为信仰藏传佛教的江坡地方主要寺院组织,尽管在宗教层面上其对江坡人的自我救赎追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因江坡社会对寺院与佛教知识的天然排斥及江坡社会内部祭司(阿曲)群体的完整性,使其并没有被纳入到江坡社会结构的整体性论述之中。神山对江坡社会结构的维系,并不仅仅停留在神话层面上,其作为藏区稳定的象征符号体系,通过与家屋形成一种同构性,从而将江坡社会维系在一起。家屋制是江坡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态,以房名的获得和土地、舞蹈等诸财产的占有为基本特点。江坡社会神山与家屋的同构性,以达仁贡内一年三度(传统上是一年两度:“亚岁”与“根岁”,后来的大年初三是后来加上的)的共餐仪式呈现出来,这种共餐不仅是村内各家户的,而且也是各家户和格尼山神的,由此,体现江坡社会整体性的格尼神山也展现出一种家屋的样态,即在江坡社会存在的十八家屋的基础上,还存在一个更大的家屋,这个家屋就是格尼神山,也就是江坡社会整体。而“亚岁”、“根岁”仪式的年度举行,就是江坡社会不断塑造自身社会内部整体性的实践。本文正是要对以上这些内容加以展开论述,试图表明在藏边地区佛教势力比较薄弱的江坡社会,存在着“双重巫术”结构。江坡社会个案中这种“双重巫术”的呈现,在一定程度上为佛教社会中“双重宗教”融合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理解的可能。江坡社会依靠巫术功能的分工形成的战争性神山与丰产性神山这种神山的二重结构呈现出其完整的、自在的内生结构,而且格尼神山通过与家屋的同构性及其年度仪式的举行,展现出格尼神山对江坡土地的产权拥有,同时也保证了江坡社会内部的凝聚与不断更新。江坡社会自身维系与发展的活力是源于该社会内部的,并非产生自外部其他强大的力量。但是,江坡社会的秩序确是来自于吐蕃时期遗留下来的文化意义上的神山符号,江坡内部神山体系是吐蕃使其最初作为其社会最基础结构的神山体系的展演和再现。在此基础上,进而与美国学者皮德罗·卡拉斯科的《西藏的土地与政体》一书中的描述展开对话,指出藏区社会结构的构成不能忽视神山与土地制度、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在这一文化系统的层面上,藏区社会显示出更多的封建制色彩,而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以达赖喇嘛为中心的“东方专制主义”的论述上。

冉隆锋[8](2015)在《大学学术资本生成的实践逻辑研究》文中提出学术是大学的逻辑起点,学术性是大学的根本属性,人才培养(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大学最重要的学术活动。大学的学术是具有内在意义的实践活动,这种意义体现在对于学术发展的生产与再生产价值,即学术资本的生成上。特别是在知识社会来临的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时期,促进大学学术发展和高等教育功能的全面实现更离不开学术资本的生成。然而在当前大学学术生成的实践活动中,学术生成却遭遇了意义危机。不仅在学术生成的实践活动中窄化了学术的内涵,而且以“数量化”、“期刊承认”、“论文化”、“科研项目化”作为了学术的终极追求,学术的价值理性被学术的工具理性遮蔽,学术理性与学术实践出现割裂,大学学术的外部繁荣的“光环”映射出了内在价值的缺失,即学术资本生成在学术活动中被忽略,究其根源乃是大学学术的生成逻辑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当前的学术生成方式中,忽略了学术根植的土壤和环境,割裂了学术活动在大学三大功能中的整体性。作为实践活动的学术生成,需要突出学术生成的实践性特征,从实践逻辑的视角解决大学学术生成中学术资本缺席的问题。大学学术资本是学术人在大学场域中与课程资源、教学资源、文献资源、科研设备等学术资源相结合,通过知识传授、科学研究与创造、应用与社会服务而形成的能够促进学术自我扩大再生产的学术积累和学术能量。学术资本生成,即为学术资本的动态形成、生长的活动过程。大学学术资本生成是理性的活动,更是实践的活动,实践有着自身的逻辑,这种逻辑依赖于行动者的“实践感”,真正影响实践活动的是实践逻辑。大学学术资本生成的实践逻辑,即是学术场域、学术惯习、学术制度、学术资本等因素在学术人的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实践图式。学术场域是大学学术资本生成的实践空间,它由各种客观关系构成,里面充满着各种斗争。大学学术资本就在这个充满学术权力竞争和学术力量博弈的空间中生成。学术场域是大学学术资本生成与积累的依托,大学要在学术场域的不断搭建中确立自身的身份,在大学对学术场域身份的认同及学术人对学术场域身份的认同中,一方面从“回场”与“立场”中生成学术资本,依托学术资本再不断地“建场”,另一方面从“出场”与“入场”中生成和积累学术资本,进而实现学术场域的拓展。学术惯习是学术人生成学术资本的性情倾向。学术惯习是基于学术场域而生,学术场域形塑学术惯习的形成,学术惯习成为学术场域固有的必然属性在学术人身体上的产物。学术惯习在学术实践中成为学术人的一种“游戏感”,即学术实践的心理状态。学术人就在学术惯习的支配下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合乎实践理性的学术行为,依靠学术人的学术行为实现学术资本的生成,通过资本的生成再制学术惯习。学术制度是学术资本生成的制度供给。学术人的学术行为需要学术制度规范,学术场域的运行需要学术制度的保障,学术惯习的积累和生成需要学术制度的引导。学术制度所包含的规范和规则,将成为学术人群体的学术共同信念,并逐渐形成传承、探究、创造、批判和追求真理的学术价值观,学术人将在共同的学术理想信念下将这些价值观和使命内化为自身的学术行为和学术行动,学术资本生成变成了学术人的行为自觉。在学术资本生成的实践逻辑中,学术场域是从身份归属的角度确立了学术人在社会空间所占据的位置,学术惯习从精神世界的内部构建学术人的各种性情倾向,学术制度则从共有信念建构的视界规范学术人的学术行为,三者共同构成了学术资本生成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学术资本生成的实践逻辑。学术资本就在学术场域、学术惯习、学术制度、学术资本的互动中,通过学术人的学术实践,不断地积累与生成。

崔瑞萍,李义连,景晨[9](2015)在《伊利石对水溶液中低浓度铀的吸附》文中指出采用静态实验方法研究了伊利石对水溶液中铀的吸附特性,通过批实验考察了反应时间、溶液初始浓度、p H值、离子强度、固液比以及温度对吸附的影响,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伊利石吸附铀前后结构的变化,探讨了伊利石对铀的吸附等温方程和热力学规律,分析其反应机制.实验结果显示,伊利石与低浓度铀溶液接触后立即反应,1 h后反应基本达到平衡;溶液p H和离子强度对伊利石吸附铀的影响显着,当p H=4—7、离子强度为0.001 mol·L-1时,吸附效果最好;在一定条件下,伊利石对水溶液中低浓度铀的吸附量与铀初始浓度呈正比,与固液比呈反比;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相关系数可达0.9966;伊利石对铀的吸附属于吸热反应,反应自发进行,高温促进伊利石的吸附行为.

刘云贵[10](2013)在《田黄的宝石学和矿物学研究》文中指出田黄石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寿山溪及其两侧水田中,是中国图章石中最为珍贵的品种。田黄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对田黄进行系统的宝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对于科学鉴定田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运用宝石显微镜、偏光显微镜、X射线粉晶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LA-ICP-MS)、电子顺磁共振(EP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田黄的矿物组成、谱学特征和颜色成因进行研究,并对田黄的红格、萝卜纹、石皮的矿物学特征和形成机理以及田黄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探讨。依据XRD测试结果,田黄可分为地开石质、珍珠陶石质和伊利石质三种类型。田黄可完全由地开石、珍珠陶石和伊利石中的一种组成,更常见以其中一种为主,另一种为副矿物组成复合型,各类型的田黄中均可见伊利石的存在。其中,地开石质田黄分有序、无序两类,伊利石质田黄主要为2M1型伊利石,并含有少量1M型伊利石。有序地开石质、无序地开石质和珍珠陶石质田黄指纹区的红外吸收光谱一致,官能团区存在明显的区别。地开石质田黄官能团区红外特征吸收峰为3621cm-1、3653cm-1、3704cm-1/3696cm-1,其中无序地开石OH3振动引起的3696cm-1吸收峰相对于有序地开石向低波数方向移动8cm-1,相对强度增强。珍珠陶石质田黄的特征吸收峰为3629cm-1、~3649cm-1、3701cm-1。复合矿物组成田黄的红外光谱表现为叠加的混合谱,尤其当珍珠陶石质田黄中存在副矿物地开石时,图谱叠加明显,推测地开石OH振动引起官能团区的红外吸收峰强于珍珠陶石。伊利石质田黄的特征吸收峰为3631cm-1。田黄的拉曼光谱与红外结果一致。地开石质田黄特征拉曼位移峰为3626cm-1、3648cm-1、3706cm-1/3698cm-1,珍珠陶石质田黄特征拉曼位移峰为3627cm-1、3646cm-1、3703cm-1,伊利石质田黄特征拉曼位移峰为3632cm-1。拉曼光谱测试能够准确反映田黄的主要矿物成分,但是其微区分析的特点并未反映出副矿物的存在,拉曼测试快速、完全无损的特点为田黄的鉴定提供了新途径。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LA-ICP-MS)测试以及全铁化学分析表明三价铁离子(Fe3+)导致田黄呈黄色。电子顺磁共振(EPR)测试表明铁在田黄中主要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认为是次生环境中的铁(氢)氧化物吸附于组成田黄的层状硅酸盐矿物颗粒表面而致色,所以田黄的黄色为次生色。部分田黄EPR谱中显示有微弱的g≈4.21共振吸收信号,为Fe3+类质同象替代晶格中A13+形成结构铁引起,结构铁含量增加,该信号增强,它是引起地开石结构无序的原因。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不同类型田黄的微形貌特征。田黄中地开石和珍珠陶石结晶较好,晶体主要为片状晶形,少部分呈半自形的假六方片状,片晶粒径为几微米到十几微米,厚度变化大,定向性差,结构致密。田黄中伊利石结晶较好,结构致密,主要为鳞片状晶体,片品的定向性很好,片晶之间近于平行排列。田黄的红格主要是因为铁矿物充填于表面裂隙而呈红色,SEM下观察红格裂面显示铁矿物大致以三种方式存在:厚膜状、短针状、薄膜或微细粒状,为次生环境中含铁溶液沿田黄裂隙进入后沉淀形成。宝石显微镜下观察显示萝卜纹与基体无明显规则的界限,并呈体状扩散,透明度较基体低,且分布有暗色杂质矿物;SEM及EDS、拉曼光谱测试表明田黄萝卜纹的矿物成分为硫磷铝锶石,在其内部包含有黄铁矿颗粒,硫磷铝锶石主要呈碎屑状集合体和纤柱状集合体分布,大部分颗粒细小,不具定向性,为热液蚀变中期的产物,认为萝卜纹是一种原生结构特征。XRD和FTIR测试表明田黄皮与基体的主要矿物成分相同,LA-ICP-MS测试显示皮中铁元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基体,本文认为皮为富水酸性环境下风化作用形成,其中以微生物风化为主,并伴随化学和物理风化的共同作用。风化作用使田黄表层矿物溶解,结构变疏松,空隙增加,环境中的Fe元素逐渐充填进入。田黄的形成经原生成矿和次生改造作用两个阶段,原生矿为火山热液充填成因,主要成矿物质均为热液蚀变较为晚期的产物,伊利石的形成较地开石和珍珠陶石早,原生矿脉经剥落埋藏及表生环境的改造作用,形成风化沉积型田黄矿床。

二、不同地域天然伊利石的多光谱表征与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地域天然伊利石的多光谱表征与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粒表面性质参数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土壤胶体表面性质
        1.1.1 土壤胶体比表面
        1.1.2 土壤胶体表面电荷
        1.1.3 土壤胶体表面电位
    1.2 土壤表面性质参数的测定方法
        1.2.1 表面电位的测定方法
        1.2.2 表面电荷数量的测定方法
        1.2.3 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
        1.2.4 表面电荷密度和表面电场强度的测定方法
        1.2.5 基于表面性质多参数联合分析原理的离子选择电极法
第2章 绪论
    2.1 选题依据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条件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时间的研究
        3.2.2 pH条件对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的影响
        3.2.3 K~+和Ca~(2+)同时存在对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的影响
    3.3 小结
第4章 表面性质参数的分析方法研究
    4.1 表面性质分析的方法原理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混合电解质中离子选择电极的标定
        4.3.2 交换平衡时间
        4.3.3 蒙脱石、高岭石、TiO_2和紫色土平衡浓度和吸附量的测定结果
        4.3.4 蒙脱石、高岭石、TiO_2和紫色土的表面性质参数
        4.3.5 表面性质参数的矫正
        4.3.6 矫正后的表面性质参数及不同前处理方式对测定结果的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电极法在土壤表面性质参数测定中的应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混合电解质体系中离子选择电极的标定
        5.2.2 溶液中平衡浓度的测定结果
        5.2.3 离子平衡吸附量的测定
        5.2.4 五种土壤的表面性质参数测定
        5.2.5 矫正后的表面性质参数
    5.3 小结
第6章 电极法测定表面性质参数的可靠性分析
    6.1 不同技术手段测定表面性质参数的结果比较
    6.2 矫正系数与表面电位之间的关系
    6.3 土壤组成与表面性质参数的关系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2)水相环境中U(Ⅵ)在伊利石上的吸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1.1 主要材料
    1.2 主要仪器
    1.3 方法
    1.4 伊利石吸附前后表征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附动力学
    2.2 U(Ⅵ)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2.3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的影响
    2.4 pH值对吸附的影响
    2.5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2.6 伊利石的SEM和FT-IR分析
3 结论

(3)伊利石对U(Ⅵ)的吸附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附前后伊利石表征
    2.2 接触时间对U(Ⅵ)在伊利石上吸附行为的影响
    2.3 吸附剂质量对U(Ⅵ)在伊利石上吸附行为的影响
    2.4 U(Ⅵ)初始浓度对U(Ⅵ)在伊利石上吸附行为的影响
    2.5 溶液p H对U(Ⅵ)在伊利石上吸附行为的影响
    2.6 阴阳离子对U(Ⅵ)在伊利石上吸附行为的影响
    2.7 腐植酸对U(Ⅵ)在伊利石上吸附行为的影响
3 结论

(4)U(Ⅵ)在粘土岩矿物表面中的吸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放射性废物
        1.1.1 放射性废物的来源与危害
        1.1.2 放射性废物的分类
        1.1.3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1.2 粘土岩简介
        1.2.1 粘土岩概论
        1.2.2 粘土岩的特性
    1.3 固-液界面吸附及影响因素
        1.3.1 吸附基本理论
        1.3.2 吸附作用的影响因素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粘土岩处置库的研究现状
        1.4.2 放射性核素迁移的研究现状
    1.5 论文选题与研究内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1.6 论文开展的技术路线
2 粘土岩的表征
    2.1 实验部分
        2.1.1 粘土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2.1.2 粘土岩样品的表征实验仪器
    2.2 结果与讨论
        2.2.1 X射线荧光分析(XRF)
        2.2.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2.3 红外光谱分析(FT-IR)
        2.2.4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2.2.6 比表面积测定
    2.3 本章小结
3 U(Ⅵ)在粘土岩上的吸附规律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3.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方法
        3.2.2 实验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U(Ⅵ)的标准曲线绘制
        3.3.2 接触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3.3.3 固液比对吸附的影响
        3.3.4 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3.3.5 水相pH对吸附的影响
        3.3.6 离子种类对吸附的影响
        3.3.7 离子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3.3.8 U在粘土岩地下水环境中的种态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U(Ⅵ)在粘土岩上的吸附行为研究
    4.1 U(Ⅵ)在粘土岩的吸附等温线分析
        4.1.1 吸附等温线
        4.1.2 分析与讨论
    4.2 U(Ⅵ)在粘土岩的吸附热力学分析
        4.2.1 吸附热力学参数
        4.2.2 分析与讨论
    4.3 U(Ⅵ)在粘土岩的吸附动力学分析
        4.3.1 准一级动力学模型
        4.3.2 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4.3.3 分析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U(Ⅵ)在粘土岩上的吸附机理研究
    5.1 粘土岩吸附前后的SEM分析
    5.2 粘土岩吸附前后的FT-IR分析
    5.3 粘土岩吸附前后的XPS分析
    5.4 粘土岩吸附前后的TRLFS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Np(Ⅴ)、Am(Ⅲ)、Cs(Ⅰ)在钠基高岭土和钠基伊利石上的吸附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核能利用与放射性废物
    1.2 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
        1.2.1 乏燃料与高放后处理废物
        1.2.2 高放废物的深地质处置
    1.3 粘土矿物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1.3.1 粘土与粘土矿物
        1.3.2 粘土矿物对放射性核素迁移的阻滞
    1.4 吸附的基本理论
        1.4.1 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
        1.4.2 吸附的定量描述
    1.5 本课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高岭土和伊利石的预处理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及方法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高岭土与伊利石转钠型预处理
        2.2.3 阳离子交换容量的测定
        2.2.4 电位滴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SEM、N_2–BET比表面积和CEC
        2.3.2 XRD和XRF分析
        2.3.3 FT-IR
        2.3.4 电位滴定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Np(Ⅴ)在钠基高岭土和钠基伊利石上的吸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及方法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237Np液闪计数测量方法的建立
        3.2.3 Np(Ⅴ)在水溶液中的化学形态计算
        3.2.4 吸附动力学实验与批吸附实验
        3.2.5 Np(Ⅴ)吸附模型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237)Np液闪计数测量
        3.3.2 Np(Ⅴ)在水溶液中的化学形态
        3.3.3 接触时间的影响
        3.3.4 固液比的影响
        3.3.5 体系pH值的影响
        3.3.6 离子强度的影响
        3.3.7 大气CO_2的影响
        3.3.8 胡敏酸(HA)的影响
        3.3.9 Np(Ⅴ)初始浓度的影响
        3.3.10 Np(Ⅴ)在钠基高岭土上的吸附建模
        3.3.11 Np(Ⅴ)在钠基伊利石上的吸附建模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Am(Ⅲ)在钠基高岭土和钠基伊利石上的吸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及方法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Am(Ⅲ)在水溶液中的化学形态计算
        4.2.3 吸附动力学实验与批吸附实验
        4.2.4 Am(Ⅲ)在钠基高岭土上的吸附模型计算
    4.3 结果与讨论
        4.3.1 Am(Ⅲ)在水溶液中的化学形态
        4.3.2 接触时间的影响
        4.3.3 固液比的影响
        4.3.4 体系pH值的影响
        4.3.5 离子强度的影响
        4.3.6 胡敏酸(HA)的影响
        4.3.7 Am(Ⅲ)初始浓度的影响
        4.3.8 Am(Ⅲ)在钠基高岭土上的吸附建模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Cs(Ⅰ)在钠基高岭土和钠基伊利石上的吸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及方法
        5.2.1 试剂与仪器
        5.2.2 吸附动力学实验与批吸附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接触时间的影响
        5.3.2 固液比的影响
        5.3.3 体系pH值的影响
        5.3.4 Cs(Ⅰ)初始浓度的影响
    5.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工作展望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内蒙某伊利石粘土矿的分级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伊利石粘土矿简介
        1.2.1 粘土岩
        1.2.2 伊利石粘土的基本性质
    1.3 伊利石的提纯加工及利用现状
        1.3.1 伊利石的提纯及加工
        1.3.2 伊利石的利用现状
    1.4 絮凝剂简介
        1.4.1 絮凝剂的分类和特点
        1.4.2 聚合氯化铝铁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伊利石粘土矿的分级提纯
    2.1 原矿性质
        2.1.1 矿石的外观特征
        2.1.2 化学组成
        2.1.3 原矿XRD分析
        2.1.4 红外光谱分析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2.2 提纯原理
        2.2.3 提纯方法
        2.2.4 分析与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捣浆速度对精矿产率的影响
        2.3.2 捣浆时间对精矿产率的影响
        2.3.3 分散剂用量对精矿产率的影响
    2.4 分级提纯结果的表征
        2.4.1 化学成分分析
        2.4.2 激光粒度分析
        2.4.3 XRD表征
    2.5 本章小结
3 原料中Al的浸出实验
    3.1 实验原料
    3.2 实验药品及仪器
    3.3 实验方法与检测
        3.3.1 实验方法
        3.3.2 检测方法
    3.4 助剂选择
        3.4.1 直接煅烧的助溶实验
        3.4.2 NaF的助溶实验
        3.4.3 碳酸钠的助溶实验
    3.5 酸浸反应单因素实验
        3.5.1 煅烧温度(加Na2CO3)对Al浸出率的影响
        3.5.2 煅烧时间(加Na2CO3)对Al浸出率的影响
        3.5.3 液固比对Al浸出率的影响
        3.5.4 HCl浓度对Al浸出率的影响
        3.5.5 酸浸时间对Al浸出率的影响
        3.5.6 酸浸温度对Al浸出率的影响
    3.6 正交实验
        3.6.1 正交实验设计
        3.6.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3.7 硅铝分离
    3.8 酸浸反应效果
    3.9 本章小结
4 聚合氯化铝铁的制备
    4.1 实验原料
    4.2 实验药品及仪器
    4.3 实验方法
    4.4 浊度和盐基度的测定
        4.4.1 浊度的测定
        4.4.2 盐基度的检测
    4.5 制备PAFC的影响因素
        4.5.1 反应pH对聚合氯化铝铁絮凝性能的影响
        4.5.2 Al:Fe对聚合氯化铝铁絮凝性能的影响
        4.5.3 反应温度对聚合氯化铝铁絮凝性能的影响
        4.5.4 反应时间对聚合氯化铝铁絮凝性能的影响
    4.6 自制PAFC的表征
        4.6.1 PAFC的指标检测
        4.6.2 PAFC的红外光谱分析
        4.6.3 PAFC的热稳定性分析
        4.6.4 PAFC的SEM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神山、巫术与家屋 ——一个藏边村落的社会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引出
    第二节 田野时间与阶段
    第三节 田野点一般概况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理论背景与研究现状
第一章 格尼山神与战争性巫术
    第一节 密教修行者收服格尼神山的实践
    第二节 佛教势力调伏格尼山神的不断尝试
第二章 多吉帕姆与丰产性巫术
    第一节 猫鼠大战:寺院的毁灭与三角神山的现身
    第二节 “智土”:从僧人到赐子者
    第三节 多吉帕姆作为丰产性巫术力量的来源或整体性集合
    第四节 本章的一点余论:哈亚嘎布——多吉帕姆的仆从
第三章 江坡作为“巫术性的魔术花园”:本土巫术与“佛教巫术”的产物
    第一节 双重巫术的集聚与对佛教知识的去除
    第二节 “把对反排斥在外”的机制:与杜蒙的印度社会结构之描述的简单比较
    第三节 其他的巫术仪式活动——“木果”仪式
第四章 江坡社会中的“杜梅齐尔”:神山二重结构的呈现
    第一节 格尼山神作为凶猛的战神或巫术之王
    第二节 分散的丰产性山神
    第三节 神山二重结构的神话学源头
    第四节 岗达寺与传统江坡社会的亲密与分离
第五章 江坡的神山与家屋
    第一节 江坡的家名
    第二节 江坡社会家屋制的特点
    第三节 与格尼山神共餐:神山也是个家屋
    第四节 阿曲群体:超越家屋?家屋之内?
结论:双重巫术在藏传佛教社会
    第一节 佛教社会的“双重宗教”问题
    第二节 “双重巫术”:理解“双重宗教”的一种可能
一点延伸:巫术分工、神山双重体系与藏区封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8)大学学术资本生成的实践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二)研究问题的表征与求解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的假设
        (五)研究的价值
    二、文献综述
        (一)大学学术观与大学学术发展
        (二)大学学术的生产性与大学学术生产力
        (三)学术资本概念的提出及内涵
        (四)学术资本的生成逻辑
    三、研究的思路、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学术资本”的出场:化解学术生成的“意义危机”
    一、学术生成的“意义危机”
        (一)单价知识观的线性生成逻辑窄化学术的内涵视阈
        (二)行政科层式的外生型生成逻辑异化学术的行为
        (三)新自由主义的市场化生成逻辑消解学术的价值理性
    二、“意义危机”的背后
        (一)主客观二元对立的学术思维规限
        (二)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消解
        (三)学术理性与学术实践的割裂
    三、学术生成“意义危机”问题的抉择:学术资本的入场
        (一)学术何以成为资本
        (二)学术资本生成的意义探析
第二章 学术何与资本嫁接:大学学术资本生成逻辑的话语塑形
    一、大学学术资本的话语演绎
        (一)大学学术
        (二)资本
        (三)大学学术资本
    二、大学学术资本的存在样态
        (一)“学术+价值”:学术资本的样态写实
        (二)学术资本存在的形式
    三、大学学术资本生成逻辑的意义解析
        (一)大学学术资本生成逻辑解读
        (二)实践逻辑在大学学术资本生成中的意义
        (三)学术资本在场域与惯习互构的实践逻辑中生成
第三章 学术资本生成的“在场”:大学学术场域的自我认同
    一、学术资本与学术场域的联姻
        (一)学术场域的形成
        (二)学术场域的逻辑起点
        (三)学术场域的特征
        (四)学术场域的边界
        (五)学术场域的功能
        (六)学术场域与学术资本的相互生成
    二、学术场域区隔与大学学术资本生成
        (一)大学学术场域的区隔划分
        (二)学术场域的身份认同与大学学术资本生成
    三、学术资本生成的“在场”建构
        (一)“在场”与“建场”的身份认同中生成学术资本
        (二)“出场”与“回场”的学术博弈中生成学术资本
第四章 学术资本生成的惯习潜沉:学术人的学术行为塑造
    一、学术人:学术资本生成的行动者
        (一)学术人的使命:为学术而学术
        (二)学术人的责任:学术资本的积累与生成
    二、学术惯习:学术人生成学术资本的性情倾向
        (一)学术惯习与学术人生成学术资本的认知行为
        (二)生成学术资本的学术惯习图景
    三、学术资本生成的学术惯习潜沉
        (一)学术人学术惯习的沉淀之路
        (二)学术人与学术场域的共谋中再制学术惯习
第五章 学术资本生成的制度供给:学术共有信念建构
    一、学术制度供给的构成与缺席
        (一)当下学术制度供给的源流及影响
        (二)当下学术制度供给的缺席
        (三)走向实践理性的学术制度供给
    二、学术资本生成的学术制度需求
        (一)学术行为的制度性规范
        (二)学术场域的制度性保障
        (三)学术惯习的制度性指引
    三、学术资本生成的学术制度环境营造
        (一)场域力量依托学术制度的正和博弈
        (二)共有信念自我维护系统的学术制度支持
第六章 实践与理性的张力:大学学术资本生成的图式
    一、大学学术资本生成的实践理性
    二、大学学术资本生成的实践逻辑图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科研成果一览表

(9)伊利石对水溶液中低浓度铀的吸附(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材料
    1. 2 实验仪器
    1. 3 实验方法
        1. 3. 1 铀溶液的配制
        1. 3. 2 铀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
        1. 3. 3 溶液 p H 值和离子强度的影响
        1. 3. 4 不同固液比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1. 4 数据处理
    1. 5 XRD 和 FTIR 分析
2结果与讨论
    2. 1 伊利石的表征
    2. 2 反应时间对伊利石去除铀的影响
    2. 3 铀溶液初始浓度对伊利石去除铀的影响
    2. 4 p H 和离子强度对伊利石除铀的影响
    2. 5 固液比对伊利石去除铀的影响
    2. 6 温度对伊利石去除铀的影响
3结论

(10)田黄的宝石学和矿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田黄概述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测试方法
        1.5.2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田黄的成矿地质背景
    §2.1 原生成矿地质特征
        2.1.1 区域地质背景
        2.1.2 矿床地质特征
    §2.2 次生成矿环境特征
        2.2.1 田黄产地的地理概况
        2.2.2 田黄产出的水田环境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田黄的宝石学特征
    §3.1 宝石学基本特征
    §3.2 宝石显微镜下特征
    §3.3 偏光显微镜下特征
第四章 田黄的矿物组成及谱学特征
    §4.1 田黄的矿物组成
        4.1.1 地开石质田黄的X射线粉晶衍射特征
        4.1.2 珍珠陶石质田黄的X射线粉晶衍射特征
        4.1.3 伊利石质田黄的X射线粉晶衍射特征
        4.1.4 田黄比重与矿物成分的相关性
    §4.2 田黄的谱学特征
        4.2.1 红外光谱分析
        4.2.2 拉曼光谱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田黄的微形貌特征
    §5.1 地开石质田黄的微形貌特征
    §5.2 珍珠陶石质田黄的微形貌特征
    §5.3 伊利石质田黄的微形貌特征
    §5.4 红格裂而的微形貌特征
    §5.5 萝卜纹的微形貌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田黄的化学成分特征
    §6.1 铁元素含量及全铁化学分析
    §6.2 电子顺磁共振测试
    §6.3 田黄的稀土元素特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田黄形成过程讨论
    §7.1 田黄成因讨论
    §7.2 萝卜纹成因讨论
    §7.3 风化皮成因讨论
    §7.4 颜色成因讨论
第八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

四、不同地域天然伊利石的多光谱表征与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粒表面性质参数的方法研究[D]. 唐玲玲. 西南大学, 2021
  • [2]水相环境中U(Ⅵ)在伊利石上的吸附特征[J]. 卫纯纯,冷阳春,王彦惠,李东瑞,赵玉婷.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0(03)
  • [3]伊利石对U(Ⅵ)的吸附行为研究[J]. 卫纯纯,冷阳春,李东瑞,王彦惠,赵玉婷. 现代化工, 2019(S1)
  • [4]U(Ⅵ)在粘土岩矿物表面中的吸附机理研究[D]. 赖捷. 西南科技大学, 2018(10)
  • [5]Np(Ⅴ)、Am(Ⅲ)、Cs(Ⅰ)在钠基高岭土和钠基伊利石上的吸附行为研究[D]. 马锋. 兰州大学, 2017(03)
  • [6]内蒙某伊利石粘土矿的分级与利用[D]. 武登. 西安科技大学, 2016(03)
  • [7]神山、巫术与家屋 ——一个藏边村落的社会组织研究[D]. 王亚涛. 中央民族大学, 2016(12)
  • [8]大学学术资本生成的实践逻辑研究[D]. 冉隆锋. 西南大学, 2015(04)
  • [9]伊利石对水溶液中低浓度铀的吸附[J]. 崔瑞萍,李义连,景晨. 环境化学, 2015(02)
  • [10]田黄的宝石学和矿物学研究[D]. 刘云贵.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7)

标签:;  ;  ;  ;  ;  

不同地区天然伊利石的多光谱表征与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