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临界点理论的实验研究

地震临界点理论的实验研究

一、地震临界点理论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树松,祝意青,徐云马,刘芳,赵云峰,张国庆,朱辉[1](2021)在《汶川地震前失稳过程的重力场观测证据》文中提出文中应用1996—2007年龙门山断裂带上的重力观测资料,分析了汶川地震前亚失稳阶段的重力场变化特征,根据震前失稳过程的重力场观测证据探讨应用重力场识别断层进入亚失稳阶段的证据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汶川地震前沿龙门山断裂带的时变重力场在1996—2001期间呈正常态变化,2001—2004期间出现区域性区重力异常,2004—2007期间出现较明显的反向变化,震前一年变化较弱,呈现闭锁状态。这种变化过程较好地对应了岩石变形实验中由稳态加载阶段到失稳阶段中的线性稳态、偏离线性稳态、亚失稳状态的过程。2)龙门山断裂东侧接近四川盆地上的测点时序变化平缓无序,西侧后山断裂带上的测点在2002年开始出现一致性较好的"同升同降"变化特征。汶川地震发生在后山断裂带上,震后余震的分布和该断裂带的走向一致,说明该断裂带是断层的主要失稳位置,该断层的失稳导致该区域测点的重力场变化一致,符合实验研究中断层由稳态进入亚失稳状态的物理场协同化演化的判定依据。3)重力剖面点的时空变化显示,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在龙门山断裂西侧可观测到一次断层活动协同化过程。

孙榕徽[2](2021)在《中小跨径梁桥考虑服役劣化的准隔震行为演变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小跨径梁桥数量庞大,分布广泛,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这类桥梁通常将板式橡胶支座设置在墩台垫石之上,与主梁和墩台之间无连接锚固措施,为限制支座的横向位移,通常在桥墩盖梁或桥台台帽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挡块。汶川震害表明,这种限位体系在地震激励下会发生挡块剪断、支座滑移现象,两者进行能量耗散对桥墩起到一个“隔震”作用,减小墩柱与基础的破坏程度,但因为支座没有传统隔震设计所要求的耗能和自复位功能,其在地震中的力学行为被称为“准隔震行为”。然而,准隔震行为是个矛盾体,在对桥墩隔震的同时可能导致墩、梁之间产生过大的相对位移,甚至引发落梁。另一个方面来说,我国大多数桥梁跨越峡谷、江河,甚至部分修建在沿海环境,结构常年直接暴露于恶劣的服役条件下,在环境影响下随着时间的推移,钢筋与混凝土材料劣化程度不断加剧,使得桥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发生改变,可能会放大准隔震行为中存在的设计缺陷。因此,研究准隔震行为的工作机理及其随桥梁服役性能劣化的演变规律,是中小跨径梁桥的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一环。为研究中小跨径梁桥考虑服役劣化的准隔震行为演变规律,本文考虑氯离子环境下桥梁服役期间材料劣化问题,以汶川地震中典型中小跨径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从构件-体系-时间三个层面递进,提出新型准隔震设计理念并运用于桥例中。在对比了准隔震设计与延性设计理念桥梁破坏模式差异后,以准隔震设计理念建立全桥精细化模型,探讨不同参数下准隔震行为演变规律,最后从时间层面出发,探究不同服役年限下准隔震行为时变规律并建立时变易损性模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选取汶川地震中典型中小跨径简支梁桥为工程背景,基于传统准隔震体系震害缺陷,提出新型蝶形限位体系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利用Open SEES建立简化模型分析传统与新型准隔震体系在不同频谱特性人工波下响应差异,突出新型准隔震体系横向限位作用;基于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划分桥梁构件及体系的损伤指标,对全桥进行基于模态力的Pushover分析,揭示了延性行为与准隔震行为损伤模式与破坏机理。研究表明:利用蝶形限位装置的新型准隔震体系下桥梁展现出显着的横向限位能力,但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同样增加了传递到下部结构的惯性力,加重桥墩的损伤,但与延性体系仅依靠下部结构的塑性耗能相比,利用板式橡胶支座滑移隔震的准隔震体系桥墩损伤程度优于延性体系。(2)根据场地条件选取对应地震波并建立全桥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借助能力需求比(C/D)法、一次正交回归设计法对新型准隔震体系不同参数变化下的参数敏感性及准隔震行为演变规律进行探讨,其中包络板式橡胶支座摩擦系数、新型限位装置数量及厚度、桥型布置形式的影响;最后利用IDA分析法比较传统及新型准隔震体系的抗震行为差异。研究表明:研究参数的变化会对准隔震行为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限位装置力学性能的变化桥梁构件损伤响应最为敏感,甚至改变体系的损伤模式;传统准隔震体系下体系破坏模式趋近于因墩梁横向位移过大引起的位移破坏,新型准隔震体系下趋近于因墩柱损伤引起的延性破坏,但此类破坏可通过对限位装置力学性能的合理设计解决。(3)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确定了氯盐环境下氯离子扩散规律及钢筋混凝土材料性能退化时变规律,建立浪溅区环境下桥梁劣化时变有限元模型,得到桥梁服役年限递增下准隔震行为时变演变规律,并基于IDA分析法建立时变易损性模型,得到桥梁体系及构件时变易损性曲线。研究表明:考虑下部桥墩的材料劣化在影响钢筋混凝土强度、变形能力基础上会降低桥墩整体抗震性能,但减缓了支座的损伤,且通过易损性分析表明,在新型准隔震体系下墩柱的损伤超越概率较支座而言更大,随服役年限的增长墩柱损伤被进一步放大,不利于桥梁整体抗震性能。综合而言,本文针对我国中小跨径梁桥结构的典型特点,围绕构建“准隔震设计方法”的关键理论瓶颈问题,明确了延性行为与准隔震行为下桥梁构件及体系的损伤机理与损伤模式差异,通过对关键构件的参数分析初步明确了不同工况下准隔震体系抗震行为演变规律,进而上升至时间层面,建立桥梁劣化时变模型并揭示了准隔震行为时变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时变易损性模型,对准隔震体系下桥梁时变损伤进行了评估,以期为“准隔震设计方法”构件提供初步设计思路,促进我国中小跨径梁桥防震减灾技术的进步。

王重阳[3](2021)在《神经网络中的临界现象与同步行为研究》文中提出现如今,借助数学分析、统计物理(平均场理论、主方程、率方程、生成函数、随机过程等)、复杂网络等基本理论对大脑的研究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对神经科学实验研究中出现的临界、同步、去同步、混沌等非线性现象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本论文的研究工作集中于通过统计物理手段解释神经网络中出现的具有不同宏观或微观性质的神经元群体活动所展现的非线性现象的神经机制。在第二章中,我们将近似主方程方法应用于Kinouchi-Copelli神经网络模型中,基于神经元状态和时间的离散性,将神经元按照它们自身的状态和它们邻居神经元中处于不同状态的神经元数目进行分类统计。结合模型的动力学演化过程,导出了不同类的神经元数目或比例的近似主方程。我们详细分析了系统瞬时响应,系统平均响应,动态响应区间以及临界点的位置和性质,这些结果都与模拟结果符合得很好。我们还通过系统瞬时响应时间序列在临界点处具有指数为-1的幂律衰减特征,系统平均响应与外界刺激呈现指数为1/2的幂律关系,以及系统最小响应与分支概率的关系来精确确定临界点的位置。在第三章中,我们研究了由具有短时程突触可塑性的突触耦合的且同时包含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元的神经网络中神经元群体活动。通过大量数值模拟,我们发现通过改变突触效能、相对突触效能或外界刺激强度的大小,神经元群体活动出现各种具有不同宏观性质的发放斑图。我们从微观层面对这些群体活动的斑图生成动力学进行了全面的探讨,意外地发现了许多在宏观层面无法观察到的现象。爆发式群体活动中的神经级联过程具有典型的幂律分布的神经雪崩特征,且在完全周期或者局部周期(时间尺度上而言)的同步发放活动中都存在该特征。对于纯发放事件同步的神经元群体活动,类周期相可通过增大突触效能由同步混沌相经历反向倍周期分岔过程得到。我们还发现抑制性神经元在神经元群体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通过抑制部分或全部突触后神经元的活动以促进不同特性的同步发放行为的产生,增加了神经元群体活动的多样性。在第四章中,我们对同步状态和两类不同的非同步状态神经元群体活动进行了分析,并对两类去同步过程做了相变分析以确定它们的相变类型。通过对神经元群体活动的序参量以及相对应的标准差和四阶Binder累积量的统计,我们发现高发放率情形下神经元群体活动在去同步过程中具有很大的涨落,它们的四阶Binder累积量在相变点处都具有正的极小值,但是这些序参量的统计仍不足以判断它们的相变类型。在兴奋性-抑制性神经网络中,当突触抑制性作用相对于突触兴奋性作用占优时,神经元群体发放活动随突触效能或者相对突触效能变化的去同步相变过程为非连续的,同时可观察到群体活动的迟滞现象。在第五章中,我们研究了噪声对具有不同宏观或微观性质的神经元群体活动的影响。神经网络中噪声的输入能够促进具有不同性质的发放斑图的群体活动之间的转变。在恒定的噪声干扰下,神经元群体同步发放活动具有稳定的类周期性质。在兴奋性-抑制性神经网络,当突触抑制性作用相对于突触兴奋性作用占优时,噪声的输入能够引起神经元群体从非同步状态至同步状态群体发放活动的转变(噪声诱导同步过程)。随着噪声强度进一步增大,神经元群体产生高发放率情形下的非同步群体活动(噪声诱导去同步过程)。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我们证实了在兴奋性-抑制性神经网络中噪声诱导同步的相变过程为非连续的。在兴奋性神经网络和兴奋性-抑制性神经网络中神经元群体活动在噪声诱导去同步的相变过程的相变点附近具有很大的涨落且在相变点处涨落最大,但是序参量的统计仍然无法证明它们的相变类型。我们期望本论文的研究工作能够深化人们对脑皮层的神经元群体活动中各种非线性现象的神经机制的理解,从而增强人类对大脑认知行为的认识以及促进对脑疾病诊断和治疗手段的创新途径的思考。

葛家琪,柴晓明,刘金泰[4](2021)在《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稳定风险防控现状与思考——以应县木塔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应县木塔历经千百年环境劣化损伤和近代战争创伤,近年倾斜总量和倾斜趋势不断加剧。然而社会各界对木塔"是否存在失稳倒塌风险、采用何种措施防控失稳风险"等方面至今没有达成共识。通过对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稳定风险科学内涵的再理解和防控现状的分析,从应县木塔自身结构离散体模型特征出发,对其风险劣化损伤机理、稳定承载机理及性能提升措施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进行思考,提出研究方向建议:复建等比例木塔,开展传统木结构建造技艺、连接界面耦合性能和内部劣化损伤识别方法等基础研究;研究木塔静力稳定风险评估准则缺失的现实瓶颈问题,尽早制定针对木塔倾斜失稳风险现状的应急措施方案;完善木塔动力稳定风险评估准则,为消除木塔稳定风险的措施装备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基于大科学装置开展大科学研究,实现木结构古建筑安全稳定风险防控理论方法创新。同时提出,在应县木塔稳定风险防控研究与保护应用实践基础上,基于拟建的国家文化遗产科技创新中心大科学装置,针对不可移动文物安全面临的关键科学技术瓶颈问题,开展跨领域、多学科的大科学研究,必将全面推进我国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稳定风险防控理论方法的创新建立和技术装备的发展应用。

孙成功[5](2020)在《海底双层管撞击损伤的基本特征及理论》文中研究指明由于具有良好的保温能力、突出的就位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以及优异的抵抗外载荷能力,双层管在海洋石油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双层管结构设计和损伤评估一般忽略了内管与外管的接触作用,采用两个单层管的化简方法,忽略了双层管特殊结构对管道整体抗力的影响,导致双层管的设计和评价较为保守。由于外管不受内部介质输送的载荷影响,内管与海底环境相隔离,因此双层管可以适当降低安全等级并减少内外管壁厚,极大提高双层管的经济性。本文主要研究了海底双层管撞击损伤的基本特征及理论。基于海底管道单层管撞击损伤基本理论和双层管结构特征,自主设计了双层管撞击损伤试验装置,完成了对双层管撞击损伤过程的试验探究,揭示了双层管撞击损伤机理,提出了旋转约束和旋转自由支撑条件下双层管撞击损伤过程的临界点及其计算方法,并提出了双层管撞击损伤基本假设。研究了双层管撞击损伤演变及理论模型,基于不同的内管变形和支撑条件,提出了三阶段旋转约束双层管撞击损伤理论模型、二阶段旋转自由双层管撞击损伤理论模型和考虑锻造连接件影响的双层管刚性连接系统撞击损伤模型,预测了双层管在低速撞击载荷作用下的塑性大变形。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验证了双层管撞击损伤过程和临界点,探究了锻造连接件对双层管撞击损伤影响,提出了反映双层管撞击损伤机理和大变形过程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基于结构和材料特征对撞击损伤的影响研究,验证了双层管撞击损伤理论模型适用于单层管,与单层管重量(SPW)模型和单层管等效刚度(SPEQ)模型相比,双层管撞击损伤理论模型在各阶段均是最佳模型。对比分析了内外管结构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壁厚直接影响双层管抗力,外径通过影响临界点的方式间接影响双层管抗力。完成了新提出的结构和材料特征敏感性分析,壁厚比和屈服强度比决定了抵抗外载荷能力,外径比决定了临界点。随着撞击点和锻造连接件距离的增加,双层管刚性连接系统的抗力快速减少。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双层管撞击损伤理论模型有效预测了双层管在外力作用下的凹陷深度,反映了双层管结构在不同阶段下的力学特性,为双层管结构设计和损伤评估标准规范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王雪妮[6](2020)在《高温混凝土热损伤声电特征及破坏失稳前兆响应》文中研究指明为研究高温作用下混凝土力学性能变化及结构失稳的前兆信号特征,本文通过建立高温混凝土电信号实验系统和高温混凝土分级加载实验系统,研究了热负荷作用下混凝土试样表面电位信号变化特征,分析了热处理混凝土受载破坏过程的力学行为及表面电位、声发射变化规律,研究了混凝土损伤破坏声电信息的临界慢化特征,得到了混凝土失稳破坏的前兆信号特征。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建立的高温混凝土程控升温过程表面电位信号监测系统,测试发现在混凝土程控升温和恒温阶段会产生明显的表面电位信号,且升温阶段和恒温阶段电位信号有异;分析可知不同时刻同一观测面的表面电位信号等值线分布,加热阶段的电位增幅高于恒温阶段。(2)测试热处理混凝土受载损伤破裂过程的声电信号,对比分析不同温度作用后混凝土声电信号的变化特征,分析了高温混凝土加载条件下损伤破坏过程中力学性能-变形-声电信号变化,发现声发射信号可以很好的反映试样整体损伤状况,而电位信号和表面应变信号对试样的局部破裂反映更及时和精确,研究结果为混凝土损伤程度的判定提供参考。(3)通过临界慢化方法对不同温度作用后混凝土分级加载过程的声电信号进行分析,并对比分析混凝土声发射信号累计计数曲线前兆特征点,结果表明利用临界慢化方法处理后的前兆信息点可达峰值载荷的90%,对于混凝土损伤前兆信号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该论文有图26幅,表3个,参考文献74篇。

韩思杰[7](2020)在《深部无烟煤储层CO2-ECBM的CO2封存机制与存储潜力评价方法》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9428.7Mt,占当年全球CO2总排放量的27.8%,是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CO2的地质封存能够在短期内完成碳减排指标,被视为行之有效的减排技术手段。深部不可采煤层的CO2地质封存融温室气体减排与煤层气高效开发为一体,是CCUS(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技术的重要方向。本次研究开展了全孔径尺度煤岩孔裂隙结构定量表征,不同温度、压力和水环境下的无烟煤超临界CO2吸附实验和高压条件下中高煤阶煤超临界CH4等温吸附实验;从分子相互作用层面探讨了煤岩超临界CO2吸附行为的温度与自由相密度控制机理,建立了煤岩超临界CO2吸附模式,揭示了埋深条件下CO2超临界等容线对吸附行为的控制作用;建立了表征各封存类型的煤岩CO2理论封存量和有效封存量计算模型;最后评估了沁水盆地和郑庄区块3#煤储层CO2理论封存量和有效封存量。本次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和成果如下:(1)揭示了煤岩超临界CO2吸附过程中温度与自由相密度对多分子层吸附的控制机理。温度和自由相密度均是通过改变CO2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强弱来改变吸附行为,但作用方式不同,温度增加扩大了CO2吸附相分子间距离,造成吸附分子层数与吸附量降低;而自由相密度增加不影响吸附相分子,仅减小了最外侧吸附相分子与其相邻自由相分子之间的距离,造成吸附相分子层数和吸附量增加。(2)建立了煤岩超临界CO2吸附的微孔填充+多分子层表面覆盖的综合模式。煤岩超临界CO2吸附分子层计算结果显示,实验温度条件下吸附相CO2分子层数范围在1-2之间,在高能吸附位会形成多分子层吸附,温度增加吸附分子层减小;微孔中可完全填充的孔径上限为1.12 nm,反映了沁水盆地无烟煤超临界CO2吸附作用以微孔填充的形式存在,该孔径之上,超临界CO2以不饱和多分子层表面覆盖的形式存在,超临界CO2在煤岩中呈微孔填充+多分子层表面覆盖的吸附状态。(3)阐明了地层条件下超临界CO2等容线对煤岩超临界CO2吸附行为的影响。地层条件下煤岩超临界CO2吸附行为受超临界CO2等容线控制具有二段性特征,沁水盆地煤层的界限埋深约为920m:类气态超临界阶段,自由相密度增加导致多分子层吸附出现,但温度负效应逐渐增强;类液态超临界阶段,自由相密度几乎不增加,温度控制成为绝对主导,煤岩CO2吸附能力降低;埋深条件下煤岩CO2最大吸附能力出现在类气态超临界阶段后期。(4)探究了吸附封存、静态封存、溶解封存和矿化封存机制,建立了煤岩CO2理论封存量与有效封存量评价模型。沁水盆地1000-2000m地层条件下吸附封存量始终占主导地位(>80%),静态封存量随埋深增加而增加,2000m时接近总封存量的20%,溶解封存量始终不超过总封存量的2%,矿化封存量可忽略。在评价煤中超临界CO2吸附封存和静态封存量时应采用过剩吸附量与自由体积量之和的计算方法,减小自由相密度和吸附相密度变化带来的误差。(5)应用煤岩CO2地质封存量评价模型估算了沁水盆地和郑庄区块3#煤储层CO2理论封存量和有效封存量。沁水盆地3#煤层CO2理论封存量为9.72 Gt,有效封存量为2.53 Gt,沁水盆地深部煤层具有实施CO2-ECBM的工程潜力。郑庄区块3#煤CO2理论封存量为416.18 Mt,有效封存量为108.2 Mt,类气态超临界区的CO2封存量丰度最高,为0.6 Mt/km2。结合CO2可注性和注入后的保存条件,建议郑庄区块CO2-ECBM工程优先选区在类气态超临界区。该论文有图85幅,表25个,参考文献279篇。

陈思坚[8](2020)在《非对称十字配钢SRC柱抗震性能及损伤评估》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在型钢混凝土(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SRC)转换层结构中,为保证边转换梁具有足够的锚固长度,通常采用加焊钢牛腿或型钢翼缘开孔的构造方式。但是,这两种方法不仅施工复杂,而且因焊接质量难以保证从而影响节点的抗震性能。为解决这一技术瓶颈,本文提出一种非对称十字配钢SRC矩形截面柱,开展其低周往复荷载下的抗震性能研究及损伤评估。通过非对称配钢SRC柱的拟静力试验,并结合有限元分析,建立从材料到构件的试件损伤评估准则。具体研究内容以及结论如下:(1)设计制作了8根非对称十字配钢SRC柱试件,开展拟静力试验,考察配钢形式、剪跨比、轴压比和体积配箍率等因素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并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修正提供基础。依据试件混凝土裂缝发展特性、钢筋与型钢的屈服情况划分试件损伤模式。通过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延性等指标分析了柱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非对称配钢SRC柱呈现出不对称的破坏特征和抗震性能。在相同含钢率下,具有相近的承载能力及耗能能力,表现出良好的延性。说明了这种试件仍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2)考虑型钢对混凝土的不均匀约束,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混凝土受压损伤演化特征,将非对称配钢SRC柱划分为弯曲型、弯剪型和剪切型三种损伤模式。经多参数分析,确定剪跨比与轴压比是影响试件损伤模式的主要因素。耦合考虑上述两个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非对称配钢SRC柱的损伤模式判别准则。(3)采用骨架曲线表征构件损伤、损伤指标曲线表征材料损伤,通过这两种曲线的性能临界点的阶段性对应关系,实现材料损伤信息与构件损伤信息的相互转化。即由骨架曲线上具有物理意义的性能临界点,获得损伤指标曲线上对应临界点的材料损伤值。统计各损伤性能临界点的材料损伤值,取其平均值作为损伤指标。该损伤指标不仅能够量化表征试件的损伤程度,而且反映材料损伤的本质,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非对称十字配钢SRC柱三种损伤模式下的损伤评估标准。

鲁小罗[9](2020)在《基于服役性能劣化的简支梁桥横向地震损伤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小跨径简支梁桥因构造简单、施工便捷、经济适用等优点,成为我国公路桥梁的主力。汶川震害调查表明,这类桥梁在地震中主要表现为上部梁体位移过大,并伴随着板式橡胶支座滑移、限位挡块破坏等震害,而下部结构的破坏比率很低。这种以主梁位移和支座滑动为主导的地震损伤模式与我国现行规范中的延性设计思想(以墩柱塑性铰的滞回耗能抵抗地震作用)明显相悖,导致抗震设计的失效。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桥梁在服役过程中会不断发生劣化,导致桥梁各构件的刚度、强度等力学性能发生改变,由此进一步引起桥梁地震响应和损伤模式的改变。然而,目前世界各国的桥梁抗震规范均未考虑劣化的影响,这是可能导致抗震设计失效的重要方面。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以典型多跨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考虑一般大气环境下桥梁劣化的影响,分别从构件和体系层面出发,探讨了服役年限、挡块强度和桥型参数对桥梁横向地震损伤模式的影响,从而推动中小跨径简支梁桥抗震设计思想和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汶川地震中典型简支梁桥为工程背景,基于Open SEES平台建立了全桥有限元分析模型。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了一般大气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材料劣化的时变规律。针对不同服役年限、挡块强度和桥型参数分别建立了各分析工况的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工况下桥梁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随着服役年限的增加,钢筋锈蚀率增大,其直径和强度也不断减小,而箍筋锈蚀则进一步导致核心混凝土极限强度和应变降低;桥梁的自振周期和基本振型的质量参与系数随服役年限的增长均有所增大。(2)结合能力需求比(C/D)和增量动力分析(IDA)原理,提出了基于桥梁构件地震响应需求层面的抗震分析和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桥梁构件和体系的损伤指标,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进一步从构件层面上升至体系层面,探讨了不同分析参数对桥梁地震损伤模式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桥型参数如何变化,服役劣化对支座和挡块的损伤状态影响很小,但会明显加剧墩柱的损伤程度,甚至由此改变桥梁的损伤模式;在考虑服役劣化的影响下,提高挡块强度或改变桥型参数都可能改变桥梁的损伤模式,从而增加其震后修复难度。(3)基于弹塑性静力分析(即推倒分析,Pushover)原理,提出了采用模态力加载方式的桥梁横向推倒分析流程,并根据推倒曲线的特征,定义了桥梁体系的损伤临界状态和损伤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体系抗震能力层面的地震损伤分析方法,并结合构件的推倒曲线,进一步将从体系层面的分析方法延伸至构件层面,探讨了不同分析参数对桥梁地震损伤模式的影响。研究表明:服役年限、挡块强度和桥型参数均是影响桥梁损伤模式的重要参数,挡块强度较大时,服役劣化会加剧墩柱的延性损伤,从而改变桥梁的损伤模式;桥型参数的变化可能导致桥梁的损伤模式发生改变,且不同桥型受服役劣化的影响程度不一。(4)总体来说,随着服役年限的增长,中小跨径简支梁桥的横向地震损伤逐渐向下部结构发展,在某些桥例中甚至会发生“上部结构位移损伤”向“下部结构延性损伤”的转变;而随着挡块强度的提高,中小跨径简支梁桥上部结构的“横向位移损伤”得到抑制,但若挡块强度过大,则可能引发下部结构的“延性损伤”,从而导致桥梁横向地震损伤模式的改变,尤其是在考虑服役劣化以后,挡块强度对桥梁地震损伤模式的影响更加明显。由此可见,对中小跨径简支梁桥横向抗震策略的研究和改进必须以桥梁全寿命周期为准,并且严格设计和发挥挡块的抗震作用。

李金铎[10](2020)在《硬煤掘进工作面前方异常区电磁辐射监测识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深部煤岩瓦斯的赋存条件越来越复杂,地应力和瓦斯压力不断增高,构造区、破碎带、高瓦斯区及高应力区等异常区是冲击地压和煤与瓦斯突出等动力灾害的高发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威胁日益加重。掘进工作面前方异常区探测主要采用钻孔法或地球物理探测手段,探测的准确率和及时性需要提高。掘进工作面前方异常区的实时监测与识别是急需解决的难题。因此研究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掘进工作面前方异常区监测识别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高瓦斯矿井的硬煤掘进工作面,采用实验室实验和现场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实验测试分析了应力作用下含瓦斯硬煤破裂电磁辐射规律,分析了掘进工作面前方异常区的电磁辐射响应特征,研究揭示了掘进工作面临近前方异常区时的电磁辐射前兆特征,确定了电磁辐射敏感指标的临界值,建立了适用于煤矿现场的掘进工作面前方异常区电磁辐射监测识别方法。论文取得了以下成果:建立了含瓦斯煤受载破坏实验系统,测试分析了不同瓦斯压力、有效围压、加载速度条件下含瓦斯硬煤受载破坏的力学特性、瓦斯渗流特征和电磁辐射特征。研究发现含瓦斯硬煤受载破坏过程中的电磁辐射信号和瓦斯渗流存在着明显的临界慢化现象,方差和自相关系数的升高趋势反映了含瓦斯硬煤受载破坏的前兆信息。分析了硬煤掘进工作面前方异常区的电磁辐射信号,并与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浓度、瓦斯浓度临界慢化特征、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钻屑量(S)以及瑞利波超前探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电磁辐射信号与其他指标的异常存在对应关系,甚至会超前于其他指标提前对前方构造带或者瓦斯异常区做出响应。针对现场电磁辐射信号的异常进行更深入地分析,确定以电磁强度、电磁强度波动和电磁脉冲作为异常区电磁辐射监测识别的敏感指标,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识别临界值,并通过后续监测数据进行了现场验证,形成了适合试验矿井的掘进工作面前方异常区电磁辐射监测识别方法。提高了该矿掘进工作面前方异常区监测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该论文有图61幅,表11个,参考文献121篇

二、地震临界点理论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震临界点理论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汶川地震前失稳过程的重力场观测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汶川地震与资料处理
2 重力场时变分析
3 重力点时序变化情况
4 沿断裂带的重力剖面时空变化分析
5 结论

(2)中小跨径梁桥考虑服役劣化的准隔震行为演变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钢筋混凝土梁桥抗震设计方法
        1.2.2 我国中小跨径梁桥典型震害分析及抗震性能研究
        1.2.3 桥梁考虑服役劣化的分析方法及地震响应分析
    1.3 现有研究的不足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中小跨径梁桥准隔震行为与延性行为对比分析
    2.1 概述
    2.2 准隔震行为与延性行为的定义
        2.2.1 延性行为
        2.2.2 准隔震行为
    2.3 一种新型的准隔震构造与分析方法
        2.3.1 新型准隔震构造的组成
        2.3.2 蝶形限位装置的有限元分析
        2.3.3 新型准隔震构造的力学行为分析模型
    2.4 准隔震行为与延性行为对比分析
        2.4.1 桥例与简化模型
        2.4.2 损伤指标定义
        2.4.3 两种抗震行为对比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小跨径梁桥准隔震行为的参数变化规律分析
    3.1 概述
    3.2 分析条件
        3.2.1 全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2 地震动选取
        3.2.3 分析参数与工况
        3.2.4 一次回归正交设计法
    3.3 准隔震构造参数的影响规律分析
        3.3.1 支座摩擦系数的影响规律
        3.3.2 蝶形限位装置参数的影响规律
        3.3.3 基于一次回归正交设计法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3.4 桥型参数的影响规律分析
        3.4.1 上部结构位移分析
        3.4.2 关键构件抗震性能分析
    3.5 准隔震行为的IDA演变规律
        3.5.1 关键构件IDA分析
        3.5.2 不同准隔震体系IDA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小跨径梁桥准隔震行为的时间变化规律分析
    4.1 概述
    4.2 服役劣化的分析方法
        4.2.1 钢筋混凝土的劣化过程
        4.2.2 劣化对钢筋的影响与分析模型
        4.2.3 劣化对混凝土的影响与分析模型
    4.3 基于准隔震设计桥梁时变易损性方法
        4.3.1 基于IDA的地震易损性分析
        4.3.2 易损性参数的回归拟合
    4.4 准隔震行为时变规律分析
        4.4.1 两类准隔震行为时变规律分析对比
        4.4.2 桥梁新型准隔震构件时变易损性分析
        4.4.3 桥梁新型准隔震体系时变易损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本文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易损性分析所选取地震动)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3)神经网络中的临界现象与同步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神经科学简介
        1.1.1 神经科学发展历史
        1.1.2 神经系统的基本元素
        1.1.3 典型的神经元模型
        1.1.4 突触模型
    1.2 复杂网络理论
        1.2.1 复杂网络发展历史
        1.2.2 网络的表示与结构参数
        1.2.3 常见网络模型及其特性
        1.2.4 度关联性
        1.2.5 配置模型
    1.3 本章小节
第二章 神经网络中的临界现象
    2.1 心理物理学
    2.2 临界现象
    2.3 Kinouchi-Copelli模型
    2.4 无关联网络的构建
    2.5 平均场近似方法
        2.5.1 一般平均场近似方法
        2.5.2 异质平均场近似方法
    2.6 近似主方程方法
        2.6.1 异步更新情形
        2.6.2 同步更新情形
    2.7 临界点
3 的情形'>2.8 n > 3 的情形
    2.9 本章小节
第三章 神经网络中的同步现象
    3.1 神经系统中的同步现象简介
    3.2 模型和方法
        3.2.1 神经元模型
        3.2.2 突触电流
        3.2.3 数值模拟细节和统计指标
        3.2.4 抑制性神经元增益函数的推导
    3.3 宏观的神经元群体活动
        3.3.1 发放斑图的多样性
        3.3.2 周期性
    3.4 微观的斑图生成动力学
        3.4.1 弱耦合情形下的周期性群体同步发放活动和聚类发放行为
        3.4.2 具有幂律分布神经雪崩形式的爆发式群体同步行为
        3.4.3 纯发放事件同步行为
        3.4.4 规律的同步混沌群体活动
        3.4.5 非同步群体活动
        3.4.6 相对突触效能g的影响
    3.5 强外界刺激对神经元群体活动的影响
    3.6 本章小节
第四章 神经元群体活动中去同步过程的相变分析
    4.1 神经元群体活动中的去同步现象
    4.2 模型构建
    4.3 兴奋性神经网络的宏观群体活动
    4.4 同步与非同步群体活动
    4.5 同步指标的修正
    4.6 同步状态神经元群体活动之间转变过程的相变行为
    4.7 突触抑制性引发去同步过程的非连续相变和迟滞现象
        4.7.1 兴奋性-抑制性神经网络中随突触效能A变化时的去同步过程
        4.7.2 兴奋性-抑制性神经网络中随相对突触效能g变化时的去同步过程
    4.8 高发放率神经元群体活动中去同步过程的相变行为
    4.9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噪声对神经元群体活动的影响
    5.1 神经系统中的噪声
    5.2 模型构建
    5.3 兴奋性神经网络中神经元群体活动的多样性
    5.4 噪声促进发放斑图的转化过程
    5.5 噪声诱导同步相变过程和迟滞现象
    5.6 噪声诱导去同步相变过程
    5.7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稳定风险防控现状与思考——以应县木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稳定风险
    (一)风险源类别
    (二)安全稳定风险识别
    (三)劣化损伤风险分析
    (四)安全稳定风险准则
    (五)风险评价与防控
二、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稳定风险防控现状
    (一)文物本体基本性能检测和内部损伤识别等手段方法缺失,是造成国内外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稳定理论发展缓慢现状的首个瓶颈问题
    (二)风险分析模型与评价准则依照现代工程理论方法,是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稳定风险程度“无法认知”等不正确观念形成的根源
    (三)目前文物安全稳定性能提升多采用对抗风险的加固措施,不符合我国不可移动文物“以柔克刚”的承载机理,不适用
    (四)已建风险监控系统,存在“只监测损伤,不预测风险”的现实问题
    (五)现有实验条件能力不足以支撑文物劣化损伤与承载机理研究,是造成其安全稳定风险防控套用现代工程理论方法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应县木塔安全稳定风险防控现状与思考
    (一)复建等比例木塔,开展传统木结构建造技艺、连接界面耦合性能和内部劣化损伤识别方法等基础研究
    (二)研究木塔静力稳定风险评估准则缺失的现实瓶颈问题,尽早制定针对木塔倾斜失稳风险现状的应急措施方案
    (三)完善木塔动力稳定风险评估准则,为消除木塔稳定风险的措施装备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四)基于大科学装置开展大科学研究,实现木结构古建筑安全稳定风险防控理论方法创新
四、结语

(5)海底双层管撞击损伤的基本特征及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符号说明
引言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论文研究意义
    0.4 论文研究内容
    0.5 论文结构
第1章 海底管道单层管撞击损伤的基本理论及双层管结构特征
    1.1 海底管道单层管撞击损伤的基本理论
    1.2 双层管结构特征
    1.3 本章小结
第2章 双层管撞击损伤及机理的试验研究
    2.1 双层管撞击损伤试验装置概述
        2.1.1 箱体结构及尺寸
        2.1.2 钢板结构及尺寸
        2.1.3 支架结构及尺寸
        2.1.4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2.1.5 试验试件设计及加工
        2.1.6 试验装置组装及校准
    2.2 双层管撞击损伤试验方案设计
    2.3 双层管撞击损伤试验研究结果
    2.4 双层管撞击损伤机理研究
        2.4.1 旋转约束双层管撞击损伤机理
        2.4.2 旋转自由双层管撞击损伤机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层管撞击损伤演变及理论模型
    3.1 双层管撞击损伤基本假设
    3.2 双层管撞击损伤理论模型构建
    3.3 双层管撞击损伤理论环向变形
    3.4 双层管撞击损伤理论轴向变形
        3.4.1 旋转自由支撑条件下的轴向变形
        3.4.2 旋转约束支撑条件下的轴向变形
    3.5 旋转约束双层管撞击损伤理论模型
        3.5.1 第一阶段理论模型
        3.5.2 第二阶段理论模型
        3.5.3 第三阶段理论模型
    3.6 旋转自由双层管撞击损伤理论模型
        3.6.1 第一阶段理论模型
        3.6.2 第二阶段理论模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层管刚性连接系统撞击损伤有限元模拟
    4.1 双层管撞击损伤有限元模拟
        4.1.1 双层管撞击损伤有限元模型及验证
        4.1.2 双层管撞击损伤机理有限元模拟
        4.1.3 双层管撞击损伤理论模型有限元模拟
    4.2 双层管刚性连接系统锻造连接件的影响
    4.3 双层管刚性连接系统撞击损伤基本假设
    4.4 双层管刚性连接系统撞击损伤模型
    4.5 双层管刚性连接系统有限元模拟
        4.5.1 撞击损伤模型有限元模拟
        4.5.2 锻造连接件形状有限元模拟
        4.5.3 锻造连接件材料有限元模拟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构和材料特征对撞击损伤的影响研究
    5.1 单层管结构的影响研究
        5.1.1 旋转约束双层管撞击损伤理论模型的影响
        5.1.2 旋转自由双层管撞击损伤理论模型的影响
        5.1.3 双层管刚性连接系统撞击损伤模型的影响
    5.2 双层管简化结构的影响研究
    5.3 结构特征对双层管撞击损伤的影响研究
        5.3.1 外管外径的影响
        5.3.2 外管壁厚的影响
        5.3.3 内管外径的影响
        5.3.4 内管壁厚的影响
        5.3.5 内外管径厚比的影响
    5.4 新结构和材料特征对双层管撞击损伤的影响研究
        5.4.1 屈服强度比的影响
        5.4.2 壁厚比的影响
        5.4.3 外径比的影响
        5.4.4 新结构和材料特征敏感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6)高温混凝土热损伤声电特征及破坏失稳前兆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高温作用下混凝土损伤电信号特征
    2.1 高温作用下混凝土电位信号实验系统
    2.2 高温混凝土表面电位信号特征
    2.3 高温混凝土表面电位异常成因理论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高温作用混凝土分级加载破坏过程力学性能及声电信号特征
    3.1 实验系统及方案
    3.2 高温混凝土受载力学性能及声电信号实验结果
    3.3 高温混凝土受载破坏声电信号与应变场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高温作用后混凝土受压破坏过程声电信号前兆信息研究
    4.1 临界慢化理论
    4.2 临界慢化窗口长度和滞后步长
    4.3 高温作用后混凝土受载破坏声电信号临界慢化特征研究
    4.4 高温作用后混凝土受载破坏前兆响应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深部无烟煤储层CO2-ECBM的CO2封存机制与存储潜力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研究方案
    1.4 工作量与研究成果
2 沁水盆地地质背景
    2.1 地质概况
    2.2 煤层特征
    2.3 煤层气地质
    2.4 小结
3 实验样品、方法与结果
    3.1 煤样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小结
4 超临界气体吸附的影响因素与超临界CO_2吸附分子层数分布特征
    4.1 超临界气体吸附模型
    4.2 超临界CO_2吸附量的影响因素
    4.3 超临界CO_2吸附热的影响因素
    4.4 超临界CH_4吸附能力的影响因素
    4.5 吸附相密度与吸附分子层
    4.6 小结
5 煤岩超临界CO_2吸附行为及其控制机理
    5.1 超临界CO_2吸附状态的温度和自由相密度影响
    5.2 超临界CO_2吸附行为与模式
    5.3 埋深条件下CO_2吸附行为的超临界等容线约束
    5.4 煤岩超临界CO_2/CH_4吸附差异及其竞争吸附机理
    5.5 小结
6 煤中非吸附的CO_2封存机制与封存量比较
    6.1 CO_2溶解封存机制与模型
    6.2 CO_2矿化封存机制与模型
    6.3 CO_2静态封存机制与模型
    6.4 封存量计算模型优化与比较
    6.5 深部煤层CO_2地质封存的可行性
    6.6 小结
7 煤层CO_2地质封存量评价方法与实例分析
    7.1 煤中CO_2地质封存量计算方法
    7.2 沁水盆地与郑庄区块3#煤层CO_2封存潜力评价参数
    7.3 沁水盆地与郑庄区块3#煤层CO_2封存潜力评估
    7.4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非对称十字配钢SRC柱抗震性能及损伤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关于SRC柱抗震性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对称配钢SRC柱抗震性能
        1.2.2 非对称配钢SRC柱抗震性能
        1.2.3 小结
    1.3 关于SRC柱损伤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对称配钢SRC柱损伤模式
        1.3.2 非对称配钢SRC柱损伤模式
        1.3.3 小结
    1.4 关于地震损伤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材料层次的损伤模型研究
        1.4.2 构件层次的损伤模型研究
        1.4.3 小结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非对十字称配钢SRC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2.1 试验概况
        2.1.1 设计参数选取
        2.1.2 试件制作
    2.2 试验材料特性
        2.2.1 钢材
        2.2.2 混凝土
    2.3 试验装置及量测内容
        2.3.1 试件加载装置
        2.3.2 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
        2.3.3 加载制度
    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2.4.1 试验现象及损伤模式
        2.4.2 滞回曲线
        2.4.3 骨架曲线
        2.4.4 耗能能力
        2.4.5 刚度退化
        2.4.6 延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非对称十字配钢SRC柱损伤模式判别
    3.1 建立有限元模型
        3.1.1 材料本构模型
        3.1.2 单元类型与网格划分
        3.1.3 荷载施加及边界条件
        3.1.4 三维模型的建立
    3.2 有限元结果验证
        3.2.1 试件荷载-位移曲线
        3.2.2 试件破坏形态对比
    3.3 有限元试件模型参数
    3.4 损伤模式分类
        3.4.1 弯曲型损伤模式
        3.4.2 弯剪型损伤模式
        3.4.3 剪切型损伤模式
    3.5 损伤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3.5.1 剪跨比
        3.5.2 轴压比
        3.5.3 配钢形式
        3.5.4 体积配箍率
    3.6 损伤模式的判定准则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混凝土受压损伤的非对称十字配钢SRC柱评估准则
    4.1 混凝土及型钢材料损伤信息
        4.1.1 混凝土材料损伤信息
        4.1.2 型钢材料损伤信息
    4.2 弯曲型损伤的评估准则
        4.2.1 损伤性能阶段的划分
        4.2.2 损伤指标的选取
        4.2.3 损伤性能等级的判定标准
    4.3 弯剪型损伤的评估准则
        4.3.1 损伤性能阶段的划分
        4.3.2 损伤指标的选取
        4.3.3 损伤性能等级的判定标准
    4.4 剪切型损伤的评估准则
        4.4.1 损伤性能阶段的划分
        4.4.2 损伤指标的选取
        4.4.3 损伤性能等级的判定标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9)基于服役性能劣化的简支梁桥横向地震损伤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小跨径梁桥抗震研究现状
        1.2.2 桥梁服役性能劣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1.5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服役性能劣化的桥梁分析模型及动力特性研究
    2.1 概述
    2.2 典型桥例与建模
        2.2.1 基准桥例概况
        2.2.2 有限元分析模型
    2.3 桥梁服役性能劣化时变规律研究
        2.3.1 桥梁服役性能劣化机理
        2.3.2 钢筋锈蚀时变规律
        2.3.3 混凝土劣化时变规律
    2.4 基于服役性能劣化的全桥分析工况
        2.4.1 服役年限参数分析
        2.4.2 挡块强度参数分析
        2.4.3 桥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2.5 桥梁动力特性对比分析
        2.5.1 结构自由振动方程求解
        2.5.2 桥梁结构自振特性对比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构件地震需求层面的桥梁损伤模式研究
    3.1 概述
    3.2 桥梁构件地震需求分析与评估方法
        3.2.1 C/D分析原理
        3.2.2 IDA分析原理
        3.2.3 地震动的选择
        3.2.4 地震动调幅和分析结果处理方法
    3.3 桥梁损伤分析方法
        3.3.1 构件损伤指标
        3.3.2 体系损伤指标
    3.4 服役劣化对桥梁地震损伤模式的影响
        3.4.1 关键构件损伤过程分析
        3.4.2 桥梁损伤模式分析
    3.5 服役状态下挡块强度对桥梁地震损伤模式的影响
        3.5.1 关键构件损伤过程分析
        3.5.2 桥梁损伤模式分析
    3.6 服役状态下桥型参数对桥梁地震损伤模式的影响
        3.6.1 关键构件损伤过程分析
        3.6.2 桥梁损伤模式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体系抗震能力层面的桥梁损伤模式研究
    4.1 概述
    4.2 桥梁体系抗震能力分析方法
        4.2.1 Pushover分析原理
        4.2.2 基于模态力加载方式的推倒曲线构建方法
    4.3 桥梁损伤分析方法
        4.3.1 体系损伤临界状态
        4.3.2 构件损伤分析方法
    4.4 服役劣化对桥梁损伤模式的影响
        4.4.1 桥梁体系损伤模式分析
        4.4.2 桥梁构件损伤模式分析
    4.5 服役状态下挡块强度对桥梁损伤模式的影响
        4.5.1 桥梁体系损伤模式分析
        4.5.2 桥梁构件损伤模式分析
    4.6 服役状态下桥型参数对桥梁损伤模式的影响
        4.6.1 桥梁体系损伤模式分析
        4.6.2 桥梁构件损伤模式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与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10)硬煤掘进工作面前方异常区电磁辐射监测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掘进工作面异常区域勘探及监测手段研究现状
    1.3 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2 含瓦斯硬煤受载破坏的响应特征
    2.1 含瓦斯煤受载破坏试验系统和试样
    2.2 试验内容和试验步骤
    2.3 实验结果
    2.4 含瓦斯煤受载破坏异常信号研究
    2.5 本章小结
3 掘进工作面前方异常区电磁辐射特征
    3.1 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3.2 现场概况
    3.3 掘进工作面瓦斯与电磁辐射规律
    3.4 本章小结
4 掘进工作面前方异常区监测识别方法
    4.1 模糊统计法
    4.2 临界值和动态趋势法
    4.3 波动指标法
    4.4 综合监测指标临界值的确定
    4.5 综合监测识别方法
    4.6 掘进工作面电磁辐射监测识别方法的验证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地震临界点理论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汶川地震前失稳过程的重力场观测证据[J]. 郭树松,祝意青,徐云马,刘芳,赵云峰,张国庆,朱辉. 地震地质, 2021(06)
  • [2]中小跨径梁桥考虑服役劣化的准隔震行为演变规律研究[D]. 孙榕徽.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3]神经网络中的临界现象与同步行为研究[D]. 王重阳. 兰州大学, 2021
  • [4]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稳定风险防控现状与思考——以应县木塔为例[J]. 葛家琪,柴晓明,刘金泰. 中国文化遗产, 2021(01)
  • [5]海底双层管撞击损伤的基本特征及理论[D]. 孙成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6]高温混凝土热损伤声电特征及破坏失稳前兆响应[D]. 王雪妮.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7]深部无烟煤储层CO2-ECBM的CO2封存机制与存储潜力评价方法[D]. 韩思杰.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8]非对称十字配钢SRC柱抗震性能及损伤评估[D]. 陈思坚. 福建工程学院, 2020(02)
  • [9]基于服役性能劣化的简支梁桥横向地震损伤模式研究[D]. 鲁小罗. 重庆交通大学, 2020
  • [10]硬煤掘进工作面前方异常区电磁辐射监测识别研究[D]. 李金铎.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标签:;  ;  ;  ;  ;  

地震临界点理论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