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组培脱毒苗造林技术

泡桐组培脱毒苗造林技术

一、泡桐组培脱毒苗育苗造林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红岩,莫勇生,欧娜,谢唯,申乃坤[1](2020)在《绿桐增殖、生根培养及炼苗移栽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旨在建立适于绿桐(Paulownia fortunei×Paulownia tomentosa)的快速无性繁殖技术,为试管苗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实验以绿桐当年生枝条为外植体,对消毒方式、取材部位、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配比条件进行优化,筛选合适的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消毒方式为依次采用75%乙醇、等体积的10%次氯酸钠与0.1%升汞混合液、0.1%升汞消毒;当年生嫩条顶端10 cm长度的茎段为最佳外植体;外植体在MS+1.0 mg/L 6-苄氨基嘌呤(6-BA)+1.0 mg/L 2,4-对氯苯氧乙酸(2,4-D)+0.8 mg/L赤霉素(GA3)的培养基中,能诱导出长势健壮的不定芽;在MS+0.8 mg/L 6-BA+0.4 mg/L萘乙酸(NAA)的增殖培养基中,增殖系数达2.02;而生根以1/2 MS+0.6 mg/L吲哚-3-丁酸(IBA)+0.4 mg/L NAA培养基为最佳,生根率达100%;对组培苗进行炼苗后覆膜保湿,移栽存活率可达92%。本研究获得了适合绿桐快速繁殖的培养基,建立了一套绿桐快速繁殖体系。

朱慧[2](2020)在《泡桐快速繁殖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泡桐(Paulownia fortunei)为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泡桐属(Paulownia)植物,是经济价值高的速生树种,集材用、药用、观赏于一体,用途广泛。本文以泡桐幼嫩茎段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快繁技术,开展泡桐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选择和消毒、培养基和激素配比的筛选以及移栽基质的选择试验,以建立泡桐诱导效果好、成活率高的组织快繁技术体系,对泡桐优良性状的保持、组培苗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测定泡桐继代增殖和生根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变化,揭示影响泡桐继代增殖和生根的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处理上,外植体应选择较为生长旺盛的当年生幼嫩、粗壮、中下部的茎段;最佳的消毒方式为:75%酒精消毒25 s后再用0.1%升汞消毒10 min,这种处理方案泡桐诱导率可以达到86.67%,污染率为30.22%,褐化率为12.89%。2.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基质对泡桐初芽诱导的影响后发现最适合泡桐初始芽诱导的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初始芽诱导以MS+6-BA 1.5mg/L+NAA 0.2 mg/L组合效果最好,诱导率为91.17%,褐化率为8.31%。3.泡桐继代增殖培养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与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为MS+6-BA 1.5 mg/L+NAA 0.2 mg/L,增殖系数可达4.16。在继代增殖培养过程中生理活性相应发生变化,其中可溶性糖含量在增殖初期缓慢增加,在增殖后期增加速度加快;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降-升-降”的变化趋势;POD酶活性和SOD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先增加后减小,并且在培养21d时酶活性达到峰值。4.泡桐生根效果较好的培养基为1/2 MS+IBA 0.2 mg/L+NAA 0.2mg/L。泡桐在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物质含量和酶活性均随生根时间的延长发生变化,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为先减少后增加,变化趋势一致,在生根第4 d时为最低值;POD酶活性和SOD酶活性呈现先增加后缓慢降低的变化趋势,并且在生根第4 d时酶活性达到峰值。5.不同移栽基质对比试验中,移栽基质为黄心土∶椰糠∶河沙=1∶2∶2时,经过30天的培养泡桐移栽成活率最高可达98.89%,栽培30 d苗高为8.17 cm,基茎达到3.69 mm。综合分析可知,泡桐组织培养中最佳方案为:应选择泡桐较为粗壮的当年生幼嫩枝条作为外植体,取材部位为枝条中下部,在75%酒精消毒25 s后再用0.1%升汞消毒10 min可达到很好的灭菌效果;初始芽诱导效果最好的组合为MS+6-BA 1.5 mg/L+NAA 0.2 mg/L;继代增殖的最优培养基与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为MS+6-BA 1.5 mg/L+NAA 0.2 mg/L,以30 d作为一个继代周期;生根效果最佳的培养基为1/2 MS+IBA 0.2 mg/L+NAA 0.2 mg/L;最佳的移栽基质为黄心土∶椰糠∶河沙=1∶2∶2。

崔晓琦,范大整,陈元兵,朱洪,马世友,谷梅红,孙秀春[3](2019)在《泡桐丛枝病发病的地理变异规律》文中研究表明调查了3种泡桐在不同纬度上的感病率和感病指数,以及郑州市内及周边11年以下树龄泡桐的感病规律。结果表明,泡桐丛枝病的发病状况明显与纬度高低相关,在24°N~28°N和38°N~40°N丛枝病发病较轻;白花泡桐、毛泡桐和兰考泡桐对丛枝病的抗病性不同,其中毛泡桐具有较高的抗病性;泡桐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与树龄呈正相关,树龄越大发病率和感病指数越高;幼年树因发病级别不同死亡率也不同,发病程度越重死亡率越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明显下降。

周忠诚,毛燕,鲁从平,柯尊发,侯梅[4](2016)在《鄂中低丘岗地泡桐优良无性系BH14与ZH65的筛选》文中研究指明以BH01、BH10、BH14等16个湖北省本地的泡桐无性系和C039、9501、9502等4个引进泡桐无性系为材料,用其截干带根苗造林,20052015年每年对试验林进行生长量和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并对10年生林木进行材性分析,筛选适合当地推广应用的泡桐无性系。结果表明:参试的20个泡桐无性系10年生单株材积存在极显着差异,BH14、ZH65的10年生单株材积极显着优于对照(9501)和其它无性系,其单株材积与对照相比其增益为22.03%、18.86%;同时具有材质优良、自然接干率高、抗性强等优点,适合在鄂中低丘岗地及类似地区栽培。

柴化建[5](2012)在《植原体免疫膜蛋白Imp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文中提出植原体免疫主导膜蛋白(Imp)是植原体免疫膜蛋白系统中重要的成员,在植原体传播、致病的过程中可能起着关键的作用。对植原体膜蛋白组的研究,可探寻植原体致病机理,另通过免疫获得植原体各膜蛋白特异性抗体可制备高通量蛋白质检测芯片。本实验开展了原核诱导表达Imp,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以及Imp多克隆抗体制备等一系列工作。本研究以重组克隆质粒pMD18-T-imp为模板,利用含Nde I、Xho I酶切位点的引物PCR扩增Imp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imp,转化宿主菌E.coliBL21(DE3)。PCR、双酶切及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ET-28a(+)-imp构建成功。经IPTG诱导、SDS-PAGE电泳分析,重组菌BL21(pET-28a(+)-imp)表达出大小约20kD的蛋白,与预期的携带6His Tag的目的蛋白(19.5KD)大小相符。Western blotting检测His Tag,结果显示带有6His Tag的Imp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能够成功表达。可溶性分析显示,表达的Imp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体系内以可溶蛋白和包涵体两种形式存在,主要为包涵体蛋白。重组菌BL21(pET-28a(+)-imp)培养条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参数为:温度37℃,pH7.0,装液量20%。重组菌培养8h达到稳定期。根据方差分析,一定的范围内,培养温度对重组菌生长影响最显着,各因素影响主次为:温度>装液量>pH。诱导条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诱导条件组合为:温度37℃,起始OD600≈1.5,IPTG终浓度0.1mmol/L,诱导培养6h。根据方差分析,诱导温度与诱导起始OD600值对Imp的表达量影响最显着,各因素影响主次为:诱导温度>诱导起始OD600值>诱导时间>IPTG终浓度。实验结果显示诱导物IPTG与目的蛋白表达对重组菌的生长产生影响,菌体的生长量与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呈线性相关。以优化条件发酵重组菌,融合蛋白Imp的表达量约为70mg/L。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表达的融合蛋白带有6His Tag,Ni-NTA His-Bind树脂作为亲和材料纯化融合蛋白Imp。200ml发酵菌体裂解液与1ml的树脂结合,使用8ml含40mM咪唑的洗涤缓冲液可除去绝大部分杂蛋白,4ml含300mM咪唑的洗脱缓冲液可基本洗脱目的蛋白。研究表明以包涵体为材料,变性条件下纯化获得较高浓度与纯度的Imp蛋白。纯化的可溶性蛋白透析脱咪唑,浓缩获得0.8mg/ml Imp蛋白溶液,纯度>95%。将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家兔后,成功获得了兔抗Imp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为1∶128,000,Western-blotting分析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与Imp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

胡小华[6](2011)在《植原体Sec分泌蛋白转运系统亚基因SecE和SecA的克隆、表达》文中研究表明植原体(phytoplasma)是一类无细胞壁,不能人工培养,存在于植物韧皮部筛管细胞中类似植物病原细菌的原核生物。是一类危害严重的植物病害,侵染性强,危害寄主广泛,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植原体没有细胞壁,Sec分泌蛋白转运系统可能直接转运菌体蛋白如毒素或溶血素等到寄主细胞质中,引起寄主植物感病。目前检测植原体的有效方法是制备植原体的单克隆抗体,因此,研究Sec蛋白对于植原体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1)应用PCR技术从表现典型萎缩症状的桑树病株叶总DNA中扩增Sec分泌蛋白转运系统亚基因,将扩增得到的目的基因片段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5种植原体的SecE基因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同时对目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理化性质、二级结构、跨膜区以及前导信号肽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桑树萎缩植原体SecE基因与洋葱黄化植原体SecE基因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和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率均为99%。SecE蛋白理化性质预测其理论等电点为9.33;二级结构主要为螺旋,其次为折叠和无规则卷曲,无转角;有3个明显的疏水区,易形成跨膜螺旋;有四个明显的抗原区域,具有良好的抗原性。(2)将桑树萎缩植原体SecE基因定向克隆至载体pET-28 a(+)的T7转录启动子下游,构建pET28a-SecE重组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溶原菌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E分析未能出现该蛋白的表达条带。合成洋葱黄化植原体SecA基因,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SecA。(3)诱导表达外源蛋白SecA,经可溶性融合蛋白、不溶性融合蛋白和总融合蛋白的表达量测定,结果表明不溶性融合蛋白表达量占总融合蛋白表达量的70%。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工程菌E.coli BL21(pET28a-SecA)发酵工艺条件。最佳培养及诱导条件:温度37℃,起始pH7.0,装液量5%(v/v),接种量3%(v/v),培养至OD600值1.0,加入IPTG至终浓度1mmol/L,诱导6h。按此优化条件,不溶性SecA蛋白表达量达83mg/L。采用Ni-NTA His?Bind亲和层析树脂吸附经变性裂解的包涵体蛋白,得到了较好的分离纯化效果。

史英姿[7](2007)在《泡桐丛枝植原体中国株系的分子鉴定及免疫膜蛋白基因表达研究》文中指出泡桐丛枝病(Paulownia witches’broom,)由泡桐丛枝植原体(Paulownia witches phytoplasma)侵染引起,该病遍布我国各泡桐栽培区,分布于陕西、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南、湖北、江苏、浙江、江西等地,严重地区发病率达80%以上,是泡桐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据1990年统计,全国丛枝病发生面积达88万公顷,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亿元。因此,对泡桐丛枝病防治的研究是泡桐生产中长期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植原体在寄主体内含量低,又无法进行分离培养,致使对该病原物的研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本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泡桐丛枝植原体进行了分子生物学检测,分离和克隆了与致病有关的免疫膜蛋白基因。研究结果如下:(1)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采自全国六个省区自然发病的泡桐丛枝病植株进行植原体16S rDNA基因片段和延伸因子(EF- Tu)tuf基因的扩增,将所得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大陆泡桐主栽区陕西、山西、甘肃、河南、河北、山东各省与已经报道的台湾省泡桐丛枝植原体基本一致,均为同一个种,没有株系的分化,全部归属于植原体16S r I-D组。16S rDNA和tuf基因的序列均已提交GenBank,序列登录号依次为DQ851169和DQ851170。(2)根据已发表的洋葱黄化植原体全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从泡桐丛枝植原体中分离并克隆了免疫抗原膜蛋白Amp基因(PaWB-amp),其长696bp,GC含量为32.5%,编码231个氨基酸。所测序列已被Genbank收录,登录号为DQ515794。对泡桐丛枝-陕西株系(PaWB-Shaanxi)、翠菊黄化(AY)和洋葱黄化(OY)植原体Amp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同源性达98.39%。利用ANTHEPROT5.0软件对PaWB-amp进行分析,可知该蛋白的分子量为24.7KDa,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二级构象中,螺旋形式占73%,折叠占11%,其余为无规则卷曲占16%,无转角形式。具有两个跨膜区,存在有多个潜在信号肽切割位点,其中末端的第219个氨基酸(甘氨酸)处为最强切割位点,在该蛋白的中部未发现潜在的信号肽切割位点。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期望以此为基础揭示植原体的致病机理。(3)分别构建了含有目的基因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0-amp、pET30-amp603和pBV221-amp603,转化表达宿主菌培养,在不同条件下诱导后,经SDS-PAGE,结果均未能出现该蛋白的表达条带。说明PaWB-amp对大肠杆菌具有毒性。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PIC9K-AMP,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该序列插入pPIC9K真核表达载体,方向正确。尽管本试验未能将泡桐丛枝植原体Amp基因表达成功,但是这为植原体的免疫主导膜蛋白具有可变性及多样性的观点提供了又一个证据。

宋会访[8](2004)在《桂花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的研究》文中指出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又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和香花经济树种。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探索桂花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体系,以桂花的胚、新梢茎段、叶片等为外植体,着重探讨组培过程中最佳培养基配方及培养程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桂花茎段和叶片以0.1%升汞为消毒试剂,最佳消毒时间分别为3min和2min。 2.桂花胚初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LMc+BA1.00mg/L+GA1.00mg/L,发芽率为100.00%,幼苗生长快。 3.利用桂花新梢茎段作为初代培养的外植体,最佳的取材时间为2月下旬,最佳培养基为LMc+KT 8.00mg/L+NAA0.10mg/L,萌芽率为70.7%。 4.继代增殖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LMc+TDZ0.50mg/L+NAA0.10 mg/L,其年增殖系数可达1.6*106。 5.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NAA2.00mg/L,生根率可达95%以上,根系粗壮,生长迅速。 6.移栽以腐殖质土为培养基质,并以基本培养基1/2LMc为营养液进行叶面喷施,移栽成活率可达80.00%以上。 7.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0.50mg/L+2,4-D0.10 mg/L,MS+BA0.50mg/L+NAA2.00 mg/L较好。暗培养比光培养更有利于愈伤的产生。

裴智能[9](2004)在《植物脱毒苗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对菊花、郁金香和康乃馨进行了脱除病毒培育无毒苗的适用技术研究。现将主要结果摘要如下:菊花脱毒苗培育试验中,以患花叶病“国庆”菊花幼嫩茎尖长0.5-0.8mm为外植体。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及分化出芽均受到BA和NAA配比的影响。在MS+BA2.0mg/1+NAA0.1mg/1培养基上培养,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达96.0%;愈伤组织分化出芽以MS+BA3.0mg/1+NAA0.1mg/1效果最佳,分化率达60.0%,每块愈伤组织平均分化出4个芽。幼苗2cm长时切割转接到1/2MS培养基上培养,10天后长出白色小根,生根率达78.0%;在含有NAA0.1-0.5mg/1培养基上生根率可达92.0%以上,在1/2MS+NAA0.1mg/1中培养的每株生根数最多。郁金香脱毒组织培养,以0.3-0.5mm茎尖为外植体。茎尖愈伤组织的诱导在MS+NAA2.0mg/1+BA1.5mg/1培养基上诱导率达94.0%;愈伤组织分化出芽在MS+NAA0.5mg/1+BA1.5mg/1培养基分化率达86.0%;用茎尖直接分化芽的试验中,在MS+NAA0.1mg/1+2,4-D0.1mg/1上茎尖成活率达90.0%,分化率达60.0%;郁金香组培苗生根培养,在1/2MS+NAA0.5mg/1培养基中生根率达80.0%,平均每苗生根5.2条。康乃馨脱毒组培试验表明,用0.3mm茎尖接种,以MS+BA0.7mg/1+NAA0.1-0.2mg/1为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效果好,诱导率为90.0%;愈伤组织分化出芽以MS+BA0.8mg/1+NAA0.2mg/1培养分化最好,分化率为74.0%,平均每块愈伤组织有芽5.9个。在1/2MS+NAA0.01mg/1+IBA0.05-1.0mg/1上诱导生根时间短,根条数适中,生根率为86.0-94.0%;在康乃馨组培试验中采取降低培养温度、增加光照强度,在培养基中加入20万单位青霉素可减轻玻璃苗现象。三种花卉的组培苗,经症状观察、汁液传染试验、内含体染色检查等病毒学试验检测,以后两种方法结果为依据,菊花脱毒苗有19株,脱毒率63.3%;郁金香、康乃馨脱毒苗均有13株,脱毒率均为65%。

郑建伟[10](2001)在《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蛋白质电泳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泡桐是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大力发展泡桐对于改善生态环境,缓解我国目前木材短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然而,由于丛枝病的发生给泡桐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泡桐的积极性。本文分别对毛泡桐、白花泡桐、南方泡桐的同品种、同方位的病株病叶、病株健叶和健株健叶叶片的蛋白质进行了单向和双向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研究。单向电泳结果表明,泡桐的病、健叶蛋白质的变化较大。三种泡桐各有其特有的发生变化的蛋白质。毛泡桐发生在迁移率为0.22、0.50、0.78的带处;白花泡桐发生在迁移率为0.52、0.64的带处;南方泡桐发生在迁移率为0.37、0.59的带处。三种泡桐的九个蛋白质样品在相对迁移率为0.72和0.92的带处表现为共同的规律性。双向电泳结果表明,三种泡桐的病株健叶和健株健叶内比病叶叶片的多一种MW为24KD、pI6.8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在泡桐叶片中存在与否可能与丛枝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二、泡桐组培脱毒苗育苗造林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泡桐组培脱毒苗育苗造林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绿桐增殖、生根培养及炼苗移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外植体消毒
        1.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用量对腋芽萌发的影响
        1.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用量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
        1.2.4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用量对不定芽生根的影响
        1.2.5 组培苗室外移栽
2 结果与分析
    2.1 消毒方法对绿桐外植体污染及腋芽萌发的影响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2.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桐不定芽增殖的影响
    2.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桐不定芽生根的影响
    2.5 炼苗及移栽方式对绿桐无菌苗成活的影响
3 讨论
    3.1 消毒方式对绿桐外植体消毒效果影响
    3.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绿桐组织培养中的作用
    3.3 绿桐组培苗移栽
4 结论

(2)泡桐快速繁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泡桐树种概况及其研究进展
        1.1.1 泡桐生物学特性
        1.1.2 泡桐的应用价值
        1.1.3 泡桐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1.2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况
        1.2.1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2.2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1.2.3 植物组织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2.4 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
    1.3 植物离体再生过程中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1.4 泡桐组织培养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地点
    2.3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2.3.1 仪器设备
        2.3.2 主要药品及试剂
    2.4 研究技术路线
    2.5 主要研究内容
    2.6 主要研究方法
        2.6.1 培养基配置
        2.6.2 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
        2.6.3 初始芽诱导培养
        2.6.4 继代增殖培养
        2.6.5 生根培养
        2.6.6 移栽
    2.7 培养条件
    2.8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外植体选择与处理
        3.1.1 不同消毒时间处理对外植体诱导的影响
        3.1.2 不同取材类型与取材部位对外植体诱导的影响
    3.2 初始芽诱导培养
    3.3 继代增殖培养
        3.3.1 不同培养基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继代增殖的影响
        3.3.2 泡桐继代芽增殖阶段生理生化指标变化
    3.4 泡桐生根培养
        3.4.1 不同培养基配比对泡桐生根的影响
        3.4.2 不同培养基配比对泡桐生根过程生理活性的影响
    3.5 移栽
第四章 讨论
    4.1 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
    4.2 培养基种类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
    4.3 移栽基质对成活率的影响
    4.4 组织培养中植物生理活性的变化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3)泡桐丛枝病发病的地理变异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方法
    1.1 调查地概况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1.3 病害分级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地泡桐发病情况
    2.2 泡桐丛枝病的地理分布
    2.3 不同树龄的发病率调查
    2.4 不同发病级别死亡率调查
3 结论与讨论

(4)鄂中低丘岗地泡桐优良无性系BH14与ZH65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1.2造林试验材料与方法
        1.2.1试验材料
        1.2.2造林试验方法
        1.2.3数据调查
        1.2.4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生长量差异分析
    2.2材性分析
    2.3抗性分析
    2.4自然接干性能分析
3结论与讨论

(5)植原体免疫膜蛋白Imp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文献综述
    一、植原体及其生物学特性
    二、植原体的危害与检测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三、植原体相关蛋白的研究现状
    四、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在蛋白研究上的应用
1 引言
    1.1 本研究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质粒、菌种和实验动物
        2.1.2 主要生化试剂和试剂盒
        2.1.3 主要溶液和试剂的配制
        2.1.4 主要使用的仪器
    2.2 方法
        2.2.1 植原体免疫主导膜蛋白 Imp 表达载体的构建
        2.2.2 重组菌诱导表达鉴定及目的蛋白可溶性分析
        2.2.3 Imp 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条件优化
        2.2.4 Ni-NTA 树脂亲和层析纯化 Imp 蛋白
        2.2.5 Imp 融合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3.1.1 植原体膜蛋白基因 imp 的 PCR 扩增
        3.1.2 重组表达载体 pET-28a(+)-imp 的构建和鉴定
    3.2 重组菌诱导表达鉴定及目的蛋白可溶性分析
        3.2.1 目的蛋白理化特性分析
        3.2.2 诱导表达 SDS-PAGE 电泳鉴定
        3.2.3 Western blotting 鉴定结果
        3.2.4 目的蛋白可溶性分析
    3.3 Imp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条件优化
        3.3.1 重组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3.3.2 重组菌培养条件优化
        3.3.3 目的蛋白诱导表达条件优化
        3.3.4 融合蛋白表达量分析
    3.4 Ni-NTA 树脂亲和层析纯化 Imp 蛋白
        3.4.1 可溶性蛋白的纯化
        3.4.2 包涵体蛋白的纯化
        3.4.3 Imp 浓缩浓度及纯度测定
    3.5 Imp 融合蛋白多克隆抗体鉴定
        3.5.1 ELISA 法分析多克隆抗体效价
        3.5.2 Imp 的多克隆抗体 Western Blotting 检测
4 讨论
    4.1 表达载体的构建
    4.2 表达条件的优化
    4.3 融合蛋白亲和层析纯化
    4.4 多克隆抗体制备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参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6)植原体Sec分泌蛋白转运系统亚基因SecE和SecA的克隆、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植原体的研究现状
        1.1.1 菌原体的分类研究与植原体的发现
        1.1.2 植原体的分类
        1.1.3 植原体的生物学特性
        1.1.4 植原体的危害
        1.1.5 植原体的致病机制和传播途径
        1.1.6 植原体在寄主体内的分布和含量变化
        1.1.7 植原体的检测方法
        1.1.8 植原体的防治
    1.2 植原体相关膜蛋白的研究
        1.2.1 免疫膜蛋白
        1.2.2 Sec 蛋白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桑树萎缩植原体SecE 基因的序列分析与结构预测
    2.1 实验材料
        2.1.1 带病样叶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主要溶液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桑树总DNA 的提取
        2.2.2 SecE 基因PCR 扩增
        2.2.3 琼脂糖凝胶电泳
        2.2.4 目的片段克隆
        2.2.6 重组质粒鉴定
    2.3 结果
        2.3.1 SecE 基因PCR 扩增结果
        2.3.2 重组质粒PCR 和双酶切鉴定结果
        2.3.3 目的片段的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
        2.3.4 SecE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4 讨论
        2.4.1 Sec 分泌蛋白转运系统亚基基因扩增
        2.4.2 pMD19-T 载体的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ecE 基因的体外表达和SecA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3.1 实验材料
        3.1.1 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1.4 实验溶液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构建pET28-SecE 表达载体
        3.2.2 重组质粒pET28a-SecA 的构建
        3.2.3 转化子的快速鉴定
        3.2.4 重组质粒鉴定
        3.2.5 SDS-PAGE 蛋白电泳
        3.2.6 SecE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3.3 结果
        3.3.1 转化子快速鉴定结果
        3.3.2 重组质粒鉴定结果
        3.3.3 重组质粒测序结果
        3.3.4 SecE 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3.4 讨论
第四章 SecA 工程菌发酵条件优化及亲和层析纯化初探
    4.1 实验材料
        4.1.1 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1.4 实验溶液配制
    4.2 实验方法
        4.2.1 SecA 基因的诱导表达
        4.2.2 工程菌E.coli BL21(pET28a-SecA)培养条件优化
        4.2.3 工程菌E.coli BL21(pET-28a-SecA)诱导条件优化
        4.2.4 细菌裂解获得可溶蛋白
        4.2.5 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
        4.2.6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4.2.7 融合蛋白浓度的确定
    4.3 结果
        4.3.1 SecA 的表达鉴定
        4.3.2 工程菌E.coli BL21(pET28a-SecA)培养条件优化结果
        4.3.3 工程菌E.coli BL21(pET28a-SecA)诱导条件优化结果
        4.3.4 亲和层析纯化SecA 蛋白结果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7)泡桐丛枝植原体中国株系的分子鉴定及免疫膜蛋白基因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泡桐丛枝病的研究现状
        1.1.1 发生和危害
        1.1.2 症状
        1.1.3 病原学研究
        1.1.4 传播途径
        1.1.5 检测技术
        1.1.6 病害发生规律、发病机理及发病因素
        1.1.7 防治技术
    1.2 泡桐丛枝植原体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1.2.1 保守序列
        1.2.2 免疫膜蛋白基因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泡桐丛枝植原体16S RDNA 和延伸因子(EF-TU)TUF 基因的序列分析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材料
        2.1.2 仪器
        2.1.3 菌种、质粒和试剂
        2.1.4 溶液配置
    2.2 试验方法
        2.2.1 泡桐总DNA 的提取
        2.2.2 PCR 扩增
        2.2.3 目的片段的克隆
        2.2.4 重组质粒的鉴定
        2.2.5 目的片段的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DNA 的提取
        2.3.2 PCR 扩增结果
        2.3.3 目的片段的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泡桐丛枝植原体免疫膜蛋白(AMP)基因的序列分析与结构预测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材料
        3.1.2 菌种、质粒和试剂
    3.2 试验方法
        3.2.1 泡桐总DNA 的提取
        3.2.2 PaWB-Shaanxi 免疫膜蛋白(Amp)基因的分离
        3.2.3 目的片段的克隆
        3.2.4 重组质粒的鉴定
        3.2.5 目的片段的序列测定、同源性分析及结构预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PCR 扩增及重组质粒鉴定结果
        3.3.2 目的片段的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
        3.3.3 PaWB-Shaanxi 免疫膜蛋白(Amp)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泡桐丛枝植原体AMP 基因的体外表达
    4.1 试验材料
        4.1.1 供试材料
        4.1.2 菌种与载体试剂
        4.1.3 SDS-PAGE 所需溶液配制
    4.2 试验方法
        4.2.1 PaWB-amp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原核表达
        4.2.2 PaWB-amp 部分基因的原核表达
        4.2.3 pPIC9K-AMP 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4.3 结果与分析
        4.3.1 PaWB-amp 基因的扩增及重组质粒鉴定结果
        4.3.2 PaWB-amp 部分基因的扩增及重组质粒鉴定结果
        4.3.3 PaWB-amp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4.3.4 pPIC9K-AMP 重组质粒的鉴定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设想
    5.1 主要结论
    5.2 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8)桂花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
1 前言
    1.1 文献综述
        1.1.1 植物组织培养概述
        1.1.2 植物组织培养应用的几个方面
        1.1.3 木本植物组织培养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材料消毒
        2.1.3 培养基
        2.1.4 培养条件
        2.1.5 技术路线
    2.2 实验方法
        2.2.1 材料消毒
        2.2.2 初代培养
        2.2.3 继代增殖培养
        2.2.4 试管苗生根培养
        2.2.5 炼苗移栽
        2.2.6 愈伤组织诱导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消毒时间对叶片和茎段消毒的影响
    3.2 不同激素与培养基对初代培养的影响
        3.2.1 不同激素与培养基对胚初代培养的影响
        3.2.1.1 BA与NAA不同浓度组合对胚初代培养的影响
        3.2.1.2 不同培养基对胚初代培养的影响
        3.2.1.3 GA不同浓度对胚初代培养的影响
        3.2.2 不同取材时间与激素对桂花新梢初代培养的影响
        3.2.2.1 不同取材时间对桂花新梢初代培养的影响
        3.2.2.2 KT不同浓度对桂花新梢初代培养的影响
        3.2.2.3 TDZ不同浓度对桂花新梢初代培养的影响
    3.3 不同激素种类对桂花继代增殖培养的影响
        3.3.1 BA不同浓度对桂花继代增殖培养的影响
        3.3.2 KT不同浓度对桂花继代增殖培养的影响
        3.3.3 TDZ不同浓度对桂花继代增殖培养的影响
    3.4 不同培养基对试管苗生根培养的影响
    3.5 炼苗及不同基质对试管苗移栽的影响
    3.6 不同激素及光培养与暗培养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6.1 不同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6.2 光培养与暗培养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 问题与讨论
    4.1 外植体的消毒与处理
    4.2 胚培养
    4.3 KT与TDZ对腋芽萌发的影响
    4.4 生根及炼苗移栽
    4.5 愈伤组织的诱导
参考文献
图版与说明
致谢

(9)植物脱毒苗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应用植物组培技术培育无毒苗的研究概况
    1 植物脱毒组织培养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经济意义
        1.1 为植物病毒、植物菌原体和类细菌病害提供了有效的防治技术
        1.2 脱毒苗可恢复种性,提高产量和商品价值
        1.3 脱毒苗具有一定抗再度感染特性
    2 植物脱毒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2.1 植物脱毒机理(原理)的研究有很大进展
        2.2 植物脱毒培养操作方法有很大发展
        2.2.1 茎尖培养脱毒
        2.2.2 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脱毒
        2.2.3 茎尖培养再二次培养脱毒
        2.2.4 茎尖微体嫁接脱毒
        2.2.5 愈伤组织培养脱毒
        2.3 植物脱毒苗检测方法由简单向高精方向发展
        2.3.1 症状和内含体观察法
        2.3.2 指示植物鉴定法(传染试验)
        2.3.3 抗血清鉴定法
        2.3.4 电子显微镜检查法
        2.3.5 分光光度法
        2.3.6 组织化学检测法
        2.3.7 荧光染色检测法
        2.3.8 PCR检测法
        2.4 研究的植物和病害种类广泛,成效显着
        2.5 进行了植物脱毒苗适应性的研究
        2.5.1 脱毒苗生长适应性
        2.5.2 脱毒苗抗再度感染的能力
        2.5.3 主要遗传性状的稳定适应力
        2.5.4 脱毒苗生产性能和商品价值分析
    3 我国植物脱毒组织培养研究概况
        3.1 马铃薯等农作物脱毒组培
        3.2 菊花等花卉脱毒组培
        3.3 枣树等果树脱毒组培
    4 今后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4.1 植物脱毒机理应获取科学证据,从而提高脱毒效果
        4.2 明确植物脱毒组培适应范围
        4.3 脱毒组培苗无性系遗传基因单一,可能带来不良后果
        4.4 脱毒苗防治再感染问题
        4.5 植物脱毒培养基的筛选
第二部分 论文正文
    植物脱毒苗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外植体
        1.1.2 培养基成份
        1.2 方法
        1.2.1 菊花脱毒组织培养
        1.2.2 郁金香脱毒组织培养
        1.2.3 康乃馨脱毒组织培养
        1.3 接种处理与统计分析
        1.4 脱毒苗的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菊花脱毒苗组织培养结果
        2.1.1 消毒剂对霉菌毒性的测定
        2.1.2 外植体大小与愈伤组织诱导的关系
        2.1.3 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1.4 激素不同配比对愈伤组织分化芽的影响
        2.1.5 菊花脱毒幼苗生根培养与移栽
        2.1.6 菊花脱毒组培苗的检测
        2.2 郁金香脱毒苗组织培养结果
        2.2.1 BA浓度相同,NAA浓度不同对郁金香茎尖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
        2.2.2 NAA浓度相同,BA浓度不同对郁金香愈伤组织分化出芽的影响
        2.2.3 NAA浓度相同,2,4-D浓度不同对郁金香茎尖直接诱导芽的影响
        2.2.4 郁金香脱毒苗生根培养与移栽
        2.2.5 郁金香脱毒组培苗的检测
        2.3 康乃馨脱毒苗组织培养结果
        2.3.1 康乃馨茎尖大小与外植体成活率的关系
        2.3.2 激素不同配比对康乃馨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3.3 激素不同配比对康乃馨茎尖愈伤组织分化出芽的影响
        2.3.4 激素对康乃馨茎尖培养苗增殖的影响
        2.3.5 康乃馨脱毒幼苗生根培养
        2.3.6 防止康乃馨苗玻璃化试验
        2.3.7 康乃馨脱毒苗移栽
        2.3.8 康乃馨脱毒组培苗的检测
    3 结论与讨论
        3.1 菊花脱除花叶病毒组织培养
        3.2 郁金香脱除杂色病毒组织培养
        3.3 康乃馨脱除斑驳病毒组织培养
        3.4 讨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致谢

(10)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蛋白质电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1、 文献综述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泡桐叶片蛋白质的单向凝胶电泳
    3.2、 不同泡桐叶片蛋白质的双向凝胶电泳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四、泡桐组培脱毒苗育苗造林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绿桐增殖、生根培养及炼苗移栽研究[J]. 张红岩,莫勇生,欧娜,谢唯,申乃坤.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0(04)
  • [2]泡桐快速繁殖技术研究[D]. 朱慧. 广西大学, 2020(07)
  • [3]泡桐丛枝病发病的地理变异规律[J]. 崔晓琦,范大整,陈元兵,朱洪,马世友,谷梅红,孙秀春. 植物检疫, 2019(04)
  • [4]鄂中低丘岗地泡桐优良无性系BH14与ZH65的筛选[J]. 周忠诚,毛燕,鲁从平,柯尊发,侯梅. 西部林业科学, 2016(05)
  • [5]植原体免疫膜蛋白Imp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D]. 柴化建. 安徽农业大学, 2012(01)
  • [6]植原体Sec分泌蛋白转运系统亚基因SecE和SecA的克隆、表达[D]. 胡小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7]泡桐丛枝植原体中国株系的分子鉴定及免疫膜蛋白基因表达研究[D]. 史英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8]桂花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的研究[D]. 宋会访. 华中农业大学, 2004(01)
  • [9]植物脱毒苗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D]. 裴智能. 中南林学院, 2004(04)
  • [10]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蛋白质电泳分析[D]. 郑建伟. 河南农业大学, 2001(01)

标签:;  ;  ;  ;  ;  

泡桐组培脱毒苗造林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