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公园发展迅速

丰台公园发展迅速

一、丰台园区发展势头迅猛(论文文献综述)

马芳[1](2020)在《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经济效应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北振兴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3年以来,东北振兴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东北经济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然不尽人意。2016年10月18日,国务院召开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会,明确提出了组织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相关省市建立对口合作机制。对口合作实施至今已三年,两地对口合作政策执行情况如何、制定了哪些实施细则、各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哪些进展、两地对口合作对推动东北振兴效果如何、为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带来了哪些经济效应、还有哪些因素制约着对口合作的进展、如何更好地推进两地经济协同发展特别是东北振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对此开展研究,研究对全面评估对口合作政策、促进东北振兴和东部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政策实施时间较短,涉及的地域、层级、领域很广,目前对两地对口合作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很多学者仅在东北振兴或在对口帮扶的基础上对对口合作进行了定性分析。与其他研究不同,本文是在对两地大量的实地调研及向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咨询、深度访谈、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实地调研与深入访谈相结合等方法进行研究,形成了以合作现状总览、合作效应实证、制约因素分析为主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研究内容:解读东北和东部地区的对口合作政策,系统梳理对口合作政策实施以来东北地区主要领域经济发展的成果。分领域对对口合作在两地所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以农副产品加工业、汽车制造业和信息产业作为代表进一步实证分析对口合作对东北经济的促进作用。从对口合作的视角分析了东北振兴的制约因素。对两地如何进一步落实中央提出的对口合作政策,进一步深入开展对口合作进而推进东北振兴战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1.到2020年,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已基本完成预定目标。即形成了常态化的合作机制、构建了多产业合作平台、建立健全了合作相关政策,并形成了有效的保障措施。2.对口合作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拉动效应显着。东北地区在对口合作后经济总量增长趋势明显。对口合作明显促进了东北地区的机制体制改革,尤其是国企改革。对口合作对推动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效果不明显,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很大促进作用。对口合作使东北地区的营商环境得到了显着改善。对口合作对东北地区的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对科技产出的促进作用不显着。对口合作对东北地区的平台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有显着的促进作用。3.对口合作对东部地区经济拉动效应不显着。东部地区的机制体制改革也未因对口合作而出现明显的进步,其中,国企改革的效果对机制体制改革作用不显着。对口合作对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效果显着,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效果不显着。对口合作对东部地区的科技产出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作用显着,但对科技投入促进作用不显着。对口合作对东部地区平台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通过三个重点合作领域的实证分析说明对口合作对东北振兴的促进作用。对口合作对东北地区农副产品加工业、汽车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促进作用明显,这说明对口合作是一项有利于促进东北振兴的政策。5.从对口合作视角分析制约东北振兴的主要因素:两地经济基础及合作效应的差异导致东部地区合作意愿不强。机制体制方面,对口合作的实施在东北基层政府受到阻碍。东北地区营商环境仍有待改善,某些行业中仍存在着以利益输送为基础的“隐性限制”,招标内定、企业垄断、隐性门槛等状况仍然存在。东北国企运营管理能力薄弱,在企业转型升级方面,东北地区制造业存在内部结构矛盾;农业合作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面临问题;东北本地的金融业表现整体疲软,削弱了两地对口合作的效果。在科技创新方面,东北地区创新性研究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人才存在结构性问题;人才就业观念有待转变;东北科技成果本地转化能力弱。在平台建设及其他方面,东北特色小镇建设遭遇瓶颈;合作中两地间信息数据互通不畅;产业园区功能存在竞争冲突。东部地区对东北地区人才“虹吸效应”明显。6.促进对口合作经济效应的对策建议。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增强两地干部交流、转变思想意识,制定对口合作PPP项目规范,提升东北国企混改质量,大力促进东北民营经济发展。加快两地对口合作产业升级转型方面:激励两地企业“走出去”、“请进来”,政策扶持两地非公经济融资,以乡村振兴新型农业经营发展,加强两地开展文化旅游合作,以两地制造业为基础与“互联网+”相结合。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方面:健全两地人才培育与流动机制,调动两地校企合作积极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两地合作自主研发能力,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加强两地合作平台建设方面:搭建平台载体,促进两地进一步合作交流,补齐两地农村、农业对口合作平台建设短板。本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从对口合作视角系统梳理了东北振兴所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对东北振兴问题的研究文献浩如星河,但是全面而系统的阐述东北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却不多,本研究填补了这一项空白,为其他的研究者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参考材料。2.对区域经济理论的有益补充。中国区域间对口合作大都是发达地区以帮扶为主支援不发达地区的形式,很少有学者对此种区域合作进行过系统研究。尽管现阶段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但尚不是落后地区,本文对新时代下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的经济效应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开创了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研究新领域,丰富了区域经济理论。3.建立区域对口合作分析框架。本文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与人才流动、平台建设等四个方面作为对口合作分析框架,研究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现状、经济效应、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抓住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以及东北振兴的关键。4.构建效应分析计量模型。本文通过构建效应分析计量模型,将两地对口合作前后对比及东北地区在三个重点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分别对东北振兴、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在体制机制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与人才流动、平台建设及农业、汽车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等方面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对两地经济发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结论。

孟嘉慧[2](2020)在《大都市科技园区街道设计导则研究 ——以北京丰台科技园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今全球发展格局的日益变化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导致各国之间的科技水平竞争逐步白热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园作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以及生产研发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受到重视。科技园区街道作为园区公共空间的关键一环,其环境建设将直接影响到从业人员工作状态以及园区创新环境。随着科技园区以及道路空间变迁发展,许多已建成科技园街道现状空间品质无法匹配更高的使用标准,差异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存在与创新活动适配性低,无法充分展现园区内涵等一系列问题,而现有的研究成果无法很好去解决这些问题,其原因可归结为两方面:一方面在对于现有科技园公共空间的研究中,街道通常被视作为各个空间的连接部分存在,很少有对于园区内街道空间进行的系统化指引研究,缺乏整体性的引导;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科技园范围内的街道很少被作为一种单独的街道类型进行特性研究与更新方法探索,缺乏针对性的引导。科技园区街道设计导则能够基于科技园特性对街道设计搭建完善的框架并形成系统的指引,是对于园区街道空间进行有效管控与更新提质的工具,因此研究科技园街道设计导则的编制对于促进园区品质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于科技园街道特性进行了研究,梳理了科技园街道与一般街道区别,明确了街道设计中现存问题及难点,为后续针对性指引奠定基础。利用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科技园街道设计相关的理论基础,并对于一流大都市科技园区街道案例从整体氛围、肌理尺度、交通系统、街道界面、周边关联、场所营造、智慧生态几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为科技园街道设计导则指引内容提供了参考借鉴。进一步对于科技园街道创新环境策略展开了重点研究,阐述了创新环境与街道设计导则的关系,从园区街道的创新氛围、空间划分、街道要素三个层次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了适合科技园区导则的编制框架,按照总则、分区、要素、案例四个部分进行了系统梳理,阐述了科技园街道与一般街道设计导则在街道价值导向、策略研究、划分依据、划分方式、展示面、空间配置、空间建设几个方面的差异。最后利用总结验证法将理论联系实际,以丰台科技园街道设计导则编制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主要研究成果是对于科技园街道这一特定街道类型为研究对象的设计导则的编制框架以及内容,希望藉此论文能为对科技园道路空间设计和更新以及大都市科技园街道设计导则编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张册[3](2020)在《北京小城镇功能分类体系构建及优化策略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小城镇成为打破城乡二元割裂关系、促进城乡共生共荣的重要抓手。优化小城镇功能,差异化引导小城镇分类发展是我国小城镇当前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现有小城镇功能研究大多从单一视角出发,无法有效引导小城镇功能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北京小城镇功能发展现状,归纳总结北京小城镇的功能发展特征和现状问题,运用多种方法对城镇功能进行评估分类,推动各城镇差异化发展,进一步发挥北京各类小城镇的比较优势,激发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通过梳理北京小城镇发展历史及现状,归纳北京小城镇具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城镇发展多元化等特征。同时北京小城镇也面临城镇发展缺乏指导,城镇发展资源统筹不足,城镇基础设施水平参差不齐,城镇缺乏特色产业或特色产业发展不突出等问题。为解决城镇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推动城镇健康发展,本文从城镇功能入手对北京小城镇进行分类。在建立北京小城镇功能数据库的基础上,从小城镇“基础功能”和“特色功能”两方面搭建小城镇分类体系框架,划定小城镇特色功能类型。在分析城镇基础功能建设水平时,分别从城镇基本信息、公共绿化、公服设施、卫生环境、交通区位、行政管理等7个方面提取12个指标建立城镇基础功能分类体系。在城镇进行特色功能分类时,从城镇文化特色、城镇科技发展、区域设施服务水平、城镇生态文明、国际交往能力5个方面提出31个指标,反映城镇特色功能主导类型。最后组合分析基础功能及特色功能评估结果,确定小城镇所属的功能类型。经小城镇功能分类后得出:北京小城镇可分为6类:文化功能主导镇共19个,科技功能主导镇共9个,区域设施服务功能主导镇共16个,国际交往功能主导镇共2个,生态功能主导镇共58个,基础功能提升镇共44个。最后根据城镇类型及该类城镇发展特征有针对性的提出城镇功能优化策略,使小城镇明确自身功能发展定位,更为有效的发挥自身优势,支撑北京首都功能建设。

张颖[4](2020)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创意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得到了蓬勃发展,成为北京市提升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突破口。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于“十一五”期间就被确立为重要的战略发展目标,经过“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仍然为北京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本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自相关性进行测度,并且构建空间截面模型,对收敛性进行分析,从而系统地探析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模型,进一步探究影响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发展的因素,同时分析各影响因素在地理空间中的溢出效应。继而通过构建空间联立方程,进一步探析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增长间的交互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年收入在各区域间差距较大,呈现出中心高、四周低的现象,产业空间自相关性不够显着,大部分区域显示出低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特征。但是,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存在α收敛和绝对β收敛性,区域间表现出缓慢收敛的趋势。其中,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程度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发展表现出显着的促进作用,而金融、消费、创新、借贷及公共设施因素却显示出抑制作用,表明各区域在多种要素的分配上可能存在恶性竞争的现象,虽然区域间的人才交流有助于减弱该种负向影响,但仍不足以形成正面效应。另外,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各影响因素溢出效应显着性不高,除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程度表现为正向溢出效应,其余均为负向溢出效应,呈现出资源回流的现象,在区域间形成恶性循环。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空间滞后因子的单向影响为负,交互影响为正,并且现阶段的人力资本配置有助于削弱空间负向溢出效应,但是效果不够明显。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北京市在经济发展、金融增长、银行借贷、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等多方面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促进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高速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戴超兰[5](2019)在《基于会后利用的园林博览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河北省第四届(邯郸)园林博览会申办方案为例》文中提出园林博览会源自欧洲,由于其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从90年代进入中国之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97年中国园林博览会开始创办,1999年世界的园艺博览会首次在中国昆明举办并推动昆明乃至云南省的加速发展,随后各种类型、各种级别的园博会在中国相继举办,园博会成为了成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和促进城市发展的绝佳契机。虽然园博会的发展确实带来了不少好处,但在中国,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园博会闭幕后也面临着高投入但收入微薄、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在资源日益紧缺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当下,改善园博会会后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具有现实紧迫意义。本文主要使用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等方法,以国内外园博会如德国园林展、中国国家及江苏省园博会,以及同为城市事件的其他会展如世博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规划设计以及会后利用情况的深入分析,一是总结具有良好效益的园博会的成功经验,二是通过国家级与省级园博会的数据分析和北京丰台园博会和江苏省扬中园博会的实例分析,总结园博会效益不佳的体现及原因,从景观专业出发,探寻规划设计影响会后利用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节约资源和激发活力的规划设计策略,采用区分建设强度、控制展园规模、服务设施差异化设计、创新布局方式、创新活动运营等具体措施,实现园林博览园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邯郸园博园作为实例,根据其上位规划、现状条件等,从会后利用角度对邯郸园博园进行规划设计。

杜俏俏[6](2019)在《北京市信息服务业集聚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北京市信息服务业发展之快可谓日新月异,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逐步增强,已渐渐成为北京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与一些国际大都市相比,整个行业的发展规模与质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且其内部也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那么,北京市信息服务业的集聚水平如何,其内部有着怎样的空间分布,各个区的产业集聚水平如何,哪些因素影响着信息服务业的集聚水平。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优化信息服务业的空间结构,从而提升北京市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本文以北京市信息服务业集聚为研究对象。首先从产业增加值、就业人数以及企业经营状况三个角度介绍了北京市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并且对北京市内部各个区的信息服务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而达到多维度了解北京市信息服务业发展状况的目的。其次用区位熵指数、空间基尼系数以及θ指数对北京市信息服务业集聚水平进行了测量,又用区位熵指数进行了北京市各区信息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测算,并且对北京市信息服务业的集聚适度性做出了评价,从而对北京市信息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然后通过收集到的北京市九个区的面板数据,以区位熵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人力资源、创新能力、关联产业、城市规模、政府政策以及对外开放水平作为解释变量,对北京市信息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进行空间计量分析。通过计算北京市信息服务业集聚的Moran’I指数得出北京信息服务业集聚存在着正的空间相关性,然后建立SEM、SLM、SDM模型检验各因素对北京市信息服务业集聚的空间效应。结果显示,人力资源、创新能力、区域规模以及政府政策对北京市信息服务业集聚起到了助推作用,相关产业发展对信息服务业集聚有抑制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结合北京市信息服务业发展状况,相应的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

韩婷婷[7](2016)在《集聚与扩散:发展方式转型下的高校空间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最近20年以来,在我国出现的许多“大学城”在集聚高校规模方面产生了一定作用。但是,随着大城市地区进入高度城镇化阶段和“城市病”的出现,对于高校向某些城市和园区集聚的方式产生了一些疑问。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学的原理,运用高等教育学的成果,讨论在进入高度城镇化阶段、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条件下,高校集聚与疏散两种布局方式的相互关系,探讨高校空间布局走向集聚为主还是集聚基础上适度分散化的问题。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中,作为缓解“城市病”问题的战略措施之一,高校空间布局有一个从以向心集聚集中为主到离心扩散为主的变化过程。本文从国外高校空间布局历史发展经验的视角,讨论了在市场经济下高校格局形成的自然历史过程;从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格局形成及改革以来变化过程的视角,讨论了高校在中心城市和园区集聚集中的利弊;从高校社会经济属性的视角,讨论了空间集聚与扩散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以典型城市和园区等案例经验的视角,讨论了高校空间布局变化的经验教训。通过这些分析论证了本文提出的核心观点。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是:集聚和疏散作为空间布局的主要形式,在高校空间微观布局中,具体表现为一城(镇)多校和一城(镇)一校。这两种布局形态在不同经济体制的国家、不同发展阶段促进了高校空间的合理布局和稳定发展。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对于高校布局更加均衡化的阶段性要求,疏散化也将成为空间发展格局变化的必要补充。即原先由计划经济体制造就的多校一城(区、园)的格局也将出现变化,形成向外围郊区新城、小城镇、甚至乡村扩散的走势。这将成为均衡公共服务优质资源、拉动全域发展素质提升、缓解“城市病”、振兴乡村地区的有效途径。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适度将高校从中心城市向外围疏散是一个必然趋势。

明星[8](2016)在《第十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中关村·保定协同创新发展论坛》文中提出保定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也是一片发展的热土。当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从"顶层设计"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保定依据自身独有优势,面临着难得机遇,承担着重大责任。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号"来到保定、一切搞定"。这是"大保定"向所有创新创业者发出的最诚挚邀请,也是承接首都功能疏解、实现协同发展的行动指南。第十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

桑硼飞[9](2016)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及经济影响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集文化、知识、创意为一体的新兴产业,正逐渐成为引领世界经济腾飞的支柱产业。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而言,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力发展对我国经济实现顺利转型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北京市作为文化之都,是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当之无愧的领头军。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的不断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式发展也备受关注,特别是集聚式发展的经济效应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影响力等命题也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但是,已有文献对此问题的分析多数仅限于定性层面的分析;也缺少文献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式发展及其经济影响力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即在此背景下,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方法,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式发展进行系统研究,仔细讨论和评价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综合竞争力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对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性建议。首先,本文结合已有的理论和观点,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及产业特点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历程进行了叙述。其次,文中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通过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形成及集聚效应理论、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影响力三个角度对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梳理,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其经济影响力提供理论依据,并据此提出了本文的实证框架。再次,本文选择北京市作为研究主体,在对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基本梳理之后,针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式发展态势及其经济影响力展开深入、系统的实证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研究中,首先利用区位熵以及Hoover系数对北京市及各区县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程度进行衡量,并将之与全国其他较发达城市进行横向对比;其次,通过建模和实证研究评价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在本文研究体系中,集聚效应的含义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式发展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外溢实现对生产技术(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本文创新性地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生产函数进行建模,并通过对生产函数进行扩展,将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程度对生产技术(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反映出来,得到广义的生产函数形式。从而通过对生产函数进行估计,来评价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研究结果中发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式发展显着促进了生产技术(生产率)的提高,同时发现了人力资本集聚和科技等软实力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2)产业集群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综合竞争力究竟如何,也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进一步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其中,结合产业竞争力理论,从需求因素、人力资本、产业特征、社会制度环境、相关产业角度构建创意指数评价体系,设置了5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与以往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文在构建创意指数评价体系时,不仅基于传统产业竞争力理论,更结合了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使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法,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将其与国内其他主要城市进行对比,确定了北京市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的绝对领军地位。最后,文中进一步分析了影响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这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和发展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推动力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多数研究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集文化、知识、创意、新兴技术一体的产业,在带动和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实证部分最后一章就此问题展开讨论。首先,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进行度量,评价其对产业链上下游以及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带动作用。研究发现: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极大程度地带动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产业渗透力方面的作用仍需提升。其次,考虑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通过为经济社会提供文化、创意、知识、信息技术等产品,实现了文化创意资本的累积,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持续的动力。文中创新性地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视作集文化、知识、创意一体的文化(创意)资本累积,与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一起作为三大经济投入要素。基于此,通过建立经济增长模型,并估计文化(创意)资本的产出弹性,评估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之一。研究结果表明,除了劳动、资本等基本投入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所形成的文化创意资本累积也显着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其产出弹性达到了15.4%,甚至超出了物质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模型估计结果同时还反映出人力资本投入、技术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性论述,并基于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启示,希望能够为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有用建议。

张楠[10](2015)在《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园区作为一种促进、规划和管理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从诞生到现在一直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载体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支撑产业园区发展的要素、主体、制度安排相互作用、不断演进,产业聚集区、高新区、科技园区、生态园区、产城融合不断推进,产业园区的内涵、功能和形式也在不断深化。正像韦伯成功地探索出影响产业聚集的一般因素一样,本文将研究重点聚焦在产业园区发展的经济原理上。本文认为,产业园区作为一种外生的制度安排存在,所遵循的经济规律就是产业聚集,而产业聚集之所以会成为一种介于企业形式和完全市场形式之间的第三种经济组织形式,应该具有提高资源整合效率、降低经济运行成本的特殊作用。本研究最终指出,产业园区在产生、发展、变革的整个过程中都在遵循着交易成本降低这一经济逻辑。同时,制度安排已经从最初的外生变量成为了促进产业聚集、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发挥企业能动性的最主要要素,对产业园区螺旋式发展和交易成本降低至关重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从交易成本理论及相关研究进展,产业园区发展中制度、创新和政府作用两个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文献研究,以具备深入研究产业园区与交易成本问题的基础。第二,通过研究认为,产业园区从产生到发展的整个过程本质就是不断降低交易成本。详细分析了不同时期,要素资源、利益主体、主体关系和体制机制的作用方式。特别是,基于产业园区是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本研究将制度要素作为重点,从制度要素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和制度要素如何影响产业园区的交易成本展开讨论,并给出了制度不变条件下和制度变迁条件下产业园区交易成本分析模型。此外,还讨论了产业园区制度与企业制度、市场制度相比在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具有的天然优势。结合当前产业园区的发展,指出了产业园区在土地利用、要素流动、体制机制等几个方面表现出的交易成本过高问题。第三,针对当前产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交易成本过高问题,以降低交易成本为方向,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先进国家和地区产业园区发展经验,进行了典型案例研究。同时以案例形式分析了北京通州、中关村丰台园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背景,分析了北京、沧州共建生物医药产业园的相关经验。最后以降低交易成本为诉求,提出了产业园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政策建议。

二、丰台园区发展势头迅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丰台园区发展势头迅猛(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经济效应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1.3 主要创新点和尚待改进之处
        1.3.1 主要创新点
        1.3.2 尚待改进之处
第2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2.1.1 对口援助的理论发展
        2.1.2 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合作的理论发展
    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2.2.1 对口援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2.2 对口合作相关研究
        2.2.3 东北振兴相关研究
第3章 东北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成效分析
    3.1 对口合作实施总方案
        3.1.1 对口合作实施方案解读
        3.1.2 分省对口合作实施方案
    3.2 体制、机制改革与合作模式创新成效分析
        3.2.1 东北地区机制体制改革成效
        3.2.2 对口合作发展模式创新
    3.3 两地区产业协同发展、转型成效分析
    3.4 对口合作区域科技创新成效分析
    3.5 对口合作平台建设成效分析
    3.6 其他领域合作成效分析
    小结
第4章 对口合作对东北振兴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4.1 对口合作推动东北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4.1.1 实证分析方法和模型选择
        4.1.2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选取
        4.1.3 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4.2 东北振兴的体制机制创新效应分析
        4.2.1 体质机制创新的路径分析
        4.2.2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4.2.3 体质机制创新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4.3 东北地区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效应分析
        4.3.1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选取
        4.3.2 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4.4 东北振兴的科技创新效应分析
        4.4.1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选取
        4.4.2 科技创新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4.5 东北与东部地区互联、互通效应分析
        4.5.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4.5.2 地区间互联、互通效应分析的实证结果分析
    小结
第5章 对口合作给东部地区带来的经济效应分析
    5.1 对口合作拉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5.1.1 经济增长效应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5.1.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与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5.2 对东部地区的体制机制创新效应分析
        5.2.1 效应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5.2.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与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5.3 对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效应分析
        5.3.1 效应分析的模型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5.3.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5.4 对东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效应分析
        5.4.1 效应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5.4.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与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5.5 地区间共建合作平台建设的效应分析
        5.5.1 效应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5.5.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与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小结
第6章 两地对口合作重点产业效应研究
    6.1 对口合作对双方农业的影响——来自农副食品加工业的证据
        6.1.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6.1.2 实证结果及东北、东部地区比较分析
    6.2 对口合作对双方制造业的影响——来自汽车制造业的证据
        6.2.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6.2.2 实证结果及东北、东部地区比较分析
    6.3 对口合作对双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来自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证据
        6.3.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6.3.2 实证结果及东北、东部地区比较分析
    小结
第7章 对口合作视角下东北振兴的制约因素分析
    7.1 地区间发展差异对合作的制约作用分析
        7.1.1 两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制约对口合作
        7.1.2 对口合作在两地的经济效应差异明显
    7.2 四大领域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7.2.1 体制机制改革的制约因素分析
        7.2.2 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制约因素分析
        7.2.3 科技创新领域的制约因素分析
        7.2.4 平台建设领域的制约因素分析
    7.3 其他方面的制约因素分析
    小结
第8章 提升东北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经济效应的对策建议
    8.1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地区间对口合作
    8.2 加快地区间对口合作产业转型升级
    8.3 推动科技创新创业促进两地间合作
    8.4 加强两地间的合作平台建设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大都市科技园区街道设计导则研究 ——以北京丰台科技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创新驱动时代下科技园街道建设的重要性
        1.1.2 课题背景——具体实践项目引伸出本课题研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概述及范围界定
        1.3.1 大都市界定
        1.3.2 科技园的概念界定
        1.3.3 街道的概念界定
        1.3.4 街道设计导则的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科技园区研究
        1.4.2 街道空间以及街道设计导则研究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科技园街道特性研究
    2.1 科技园区及道路空间发展变迁
    2.2 科技园街道与一般街道的区别
        2.2.1 空间形态的区别
        2.2.2 空间需求的区别
        2.2.3 空间营造的区别
    2.3 科技园街道问题
        2.3.1 差异化需求与同质化现状的矛盾
        2.3.2 街道空间与创新活动适配性低
        2.3.3 单一的街道形象无法展现园区内涵
        2.3.4 园区发展背景下街道功能亟待完善
    2.4 科技园街道管理难点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园街道设计导则指引基础研究
    3.1 科技园街道设计理论基础
        3.1.1 产业集群理论
        3.1.2 环境心理学理论
        3.1.3 场所理论
        3.1.4 共生理论
        3.1.5 理论总结
    3.2 世界大都市一流科技园区案例分析
        3.2.1 形成开放创新的整体氛围,用空间强化文化
        3.2.2 利用宜人的空间尺度,打造理想的交往环境
        3.2.3 通过安全高效的交通组织,平衡车行与步行关系
        3.2.4 构建丰富积极的街道界面,激发园区活力
        3.2.5 将街道与周边空间紧密关联,融入环境背景
        3.2.6 进行功能复合且特质鲜明的场所营造
        3.2.7 采用智慧生态的街道设计,提升园区品质
        3.2.8 案例总结
    3.3 科技园街道功能需求分析
        3.3.1 科技园道路基本功能需求
        3.3.2 具有展示性的科技园街道
        3.3.3 满足人群使用需求的科技园街道
        3.3.4 具有多样性的科技园街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科技园街道设计导则创新策略研究
    4.1 科技园创新环境与街道设计导则
    4.2 创新氛围的策略
        4.2.1 开放边界空间
        4.2.2 创新之地营造
    4.3 空间划分的策略
        4.3.1 构建创新空间格局——层次多样
        4.3.2 丰富创新空间种类——类型复合
        4.3.3 合理分配创新空间资源——差异化供给
    4.4 街道要素的策略
        4.4.1 融入创新要素的街道设计
        4.4.2 塑造创新展示面的街道
        4.4.3 绿色可持续的街道设计
        4.4.4 适应未来发展的街道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科技园街道设计导则编制构架研究
    5.1 导则编制的意义
        5.1.1 针对园区街道设计达成共识
        5.1.2 搭建园区街道系统化的设计框架
        5.1.3 以街道提升促进园区品质提升
    5.2 导则编制的依据
        5.2.1 理论依据
        5.2.2 现实依据
    5.4 导则编制的工作特点
        5.4.1 系统化的特点
        5.4.2 动态化的特点
    5.5 导则编制的指引框架
        5.5.1 总则——价值指引
        5.5.2 分区——氛围指引
        5.5.3 要素——具体落实
        5.5.4 案例——阐明使用
    5.6 科技园街道与一般街道设计导则的差异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北京丰台科技园区街道设计导则编制
    6.1 丰台科技园现状概况
        6.1.1 园区概况
        6.1.2 街道基本情况
        6.1.3 街道优劣势总结
    6.2 园区导则编制原则
        6.2.1 整体性
        6.2.2 地域性
        6.2.3 层次性
        6.2.4 弹性限定
    6.3 园区导则编制技术路线
    6.4 园区导则总则指引
        6.4.1 秩序高效原则
        6.4.2 生态绿色原则
        6.4.3 活力创新原则
        6.4.4 智慧科技原则
    6.5 园区导则分区指引
        6.5.1 分区指引依据
        6.5.2 分区指引内容
    6.6 园区导则要素指引
        6.6.1 对于交通要素指引
        6.6.2 对于人行道要素指引
        6.6.3 对于建筑前区要素指引
        6.6.4 对于建筑立面要素指引
    6.7 园区导则使用路径
        6.7.1 分类自查,厘清问题
        6.7.2 对标总则,树立目标
        6.7.3 明确分区,统一氛围
        6.7.4 要素指引,确定行动
        6.7.5 落实管理,强化保障
    6.8 本章小结
结论
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3)北京小城镇功能分类体系构建及优化策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解决“三农问题”
        1.1.2 小城镇成为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的重要抓手
        1.1.3 小城镇功能随着城镇发展逐步多元复合化
        1.1.4 北京小城镇积极承接首都功能外溢、支撑首都功能建设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查阅法
        1.4.2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1.4.3 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
        1.4.4 熵值法
        1.4.5 GIS分析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内小城镇分类相关研究综述
    2.2 国内小城镇功能相关研究综述
    2.3 评估体系构建及指标选取相关研究综述
    2.4 国外小城镇功能研究综述
    2.5 文章小结
第3章 北京小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3.1 北京小城镇发展历程
        3.1.1 民国初期,城镇结构转变,功能需求增加
        3.1.2 解放初期,城镇建制频繁调整,功能发展停滞
        3.1.3 改革开放时期,乡镇企业发展,功能需求多元化
        3.1.4 20世纪以来,城镇产业多元发展,城镇功能全面优化
    3.2 北京小城镇发展特征
        3.2.1 小城镇在北京城镇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突显
        3.2.2 小城镇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3.2.3 资源环境条件成为制约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
        3.2.4 小城镇功能发展受北京核心区功能辐射严重
    3.3 北京小城镇功能发展困境
        3.3.1 城镇功能定位仍需进一步统筹考虑
        3.3.2 城镇基础设施水平参差不齐
        3.3.3 城镇特色产业发展有待提升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城镇功能评估分类体系构建
    4.1 评估分类目的
    4.2 分类原则
        4.2.1 .整体性原则
        4.2.2 联系性原则
        4.2.3 可行性原则
    4.3 分类评估的局限性
    4.4 总体分类评估框架构建
    4.5 基础功能评估框架搭建
        4.5.1 基础功能评估体系构建
        4.5.2 基础功能指标筛选
        4.5.3 基础功能数据库构建
        4.5.4 特色功能评估体系构建
        4.5.5 特色功能数据库
    4.6 数据处理——权重计算
        4.6.1 数据标准化处理
        4.6.2 基础功能权重计算
        4.6.3 特色功能权重计算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小城镇功能分类结果解析
    5.1 小城镇基础功能结果解析
        5.1.1 人均生活水平指数综合排序
        5.1.2 公服设施水平指数综合排序
        5.1.3 基础功能综合排序
        5.1.4 北京小城镇基础功能发展特征
    5.2 特色功能分类结果解析
        5.2.1 特色功能分类结果
        5.2.2 文化功能主导类小城镇发展特征
        5.2.3 科技功能主导类小城镇发展特征
        5.2.4 区域设施服务功能主导类小城镇发展特征
        5.2.5 国际功能主导类小城镇发展特征
        5.2.6 生态功能主导类小城镇发展特征
        5.2.7 基础功能提升镇发展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各类小城镇功能优化策略探究
    6.1 文化功能主导镇优化策略
        6.1.1 继续发展城镇基础功能
        6.1.2 充分挖掘城镇文化特色
        6.1.3 注重文化与建设相结合
        6.1.4 引导城镇文化产业发展
    6.2 科技功能主导镇优化策略
        6.2.1 推进基础功能建设
        6.2.2 大力吸引科技人才
        6.2.3 注重公共平台建设
        6.2.4 多方联合管理运作
    6.3 区域设施服务功能主导镇优化策略
        6.3.1 优化城镇基础功能
        6.3.2 完善设施服务体系
        6.3.3 拓展上下游特色产业
    6.4 国际交往功能主导镇优化策略
        6.4.1 突出交往功能,提升城镇实力
        6.4.2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镇形象
        6.4.3 创新城镇产业,提供持续动力
    6.5 生态功能主导镇优化策略
        6.5.1 构建生态基础设施体系
        6.5.2 推动城镇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6.5.3 调整优化城镇生态产业结构
    6.6 基础功能提升镇优化策略
        6.6.1 改善交通条件,完善设施建设
        6.6.2 发展城镇产业,激发经济活力
        6.6.3 绿化居住空间,美化城镇环境
        6.6.4 提高医疗水平,改善养老环境
        6.6.5 加强城镇管理,制定管理标准
    6.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未来展望
    论文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图纸目录
    附录 B:表格目录
    附录 C:北京小城镇功能分类体系评估指标实际值
    附录 D:北京小城镇功能分类体系指标筛选参考名单
    附录 E:各镇主导特色功能雷达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文化创意产业起源与发展研究
        1.2.2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1.2.3 文化创意产业影响因素研究
        1.2.4 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及对北京市的启示
    2.1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2.1.1 伦敦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2.1.2 纽约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2.1.3 巴黎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2.2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2.2.1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2.2.2 广州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特征
    3.1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各区分布不均衡
        3.1.1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年收入严重不平衡
        3.1.2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分布不均
    3.2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各区相互影响及平衡趋势
        3.2.1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3.2.2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收敛性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1 文化创意产业影响因素分析
    4.2 模型选择
    4.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4.4 空间权重矩阵计算
        4.4.1 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
        4.4.2 人力资本空间权重矩阵
    4.5 模型估计结果
        4.5.1 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的模型估计结果
        4.5.2 人力资本空间权重的模型估计结果
    4.6 回归结果分析
    4.7 溢出效应分析
    4.8 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增长交互影响分析
        4.8.1 空间联立方程模型设定
        4.8.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4.8.3 实证结果分析
    4.9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会后利用的园林博览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河北省第四届(邯郸)园林博览会申办方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1.1.2 事件性景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园艺园林博览会的发展及其会后利用概况
    2.1 博览会及园艺园林博览会发展简述
        2.1.1 博览会与园艺博览会历史
        2.1.2 现代博览会与园艺园林博览会体系
        2.1.3 概念界定
        2.1.4 会后利用概况
    2.2 世博会绿地后续利用规划概况——以上海世博公园为例
        2.2.1 城市事件档案
        2.2.2 世博园区整体后续利用规划
        2.2.3 “会时”与“会后”转换的世博公园
        2.2.4 世博公园后续利用小结
    2.3 国外园林展规划与会后利用概况——以德国为例
        2.3.1 发展背景
        2.3.2 发展历程
        2.3.3 规划设计特点
        2.3.4 会后利用具体措施
        2.3.5 德国园林展规划设计与会后利用经验总结
    2.4 国内园林博览会规划设计与会后利用概况
        2.4.1 中国园博会发展历程
        2.4.2 国内园博会规划设计与会后利用实例分析
        2.4.3 国内园博会规划设计与组织运营特点
        2.4.4 中国园博会会后所面临的问题
3. 案例分析
    3.1 BUGA 2011 Konlenz
        3.1.1 园林展概况
        3.1.2 会后利用管理与现状
        3.1.3 园林展的影响
    3.2 IGA 2017 Belin
        3.2.1 园林展概况
        3.2.2 规划设计
        3.2.3 会后利用管理
    3.3 河北省第二届(秦皇岛)园林博览会
        3.3.1 园博概况
        3.3.2 规划理念与策略
        3.3.3 规划设计
        3.3.4 会后利用规划
    3.4 第九届江苏省(苏州太湖)园博会
        3.4.1 园博会概况
        3.4.2 规划目标与策略
        3.4.3 规划设计
        3.4.4 会后利用管理与现状
    3.5 武汉园博园
        3.5.1 园博概况
        3.5.2 规划理念与特色
        3.5.3 会后利用管理与现状
4. 基于会后利用的园林博览园规划设计方案
    4.1 规划目标
    4.2 规划策略
        4.2.1 区分建设强度,打造核心园区和示范园区
        4.2.2 控制展园规模,制定展园设计导则
        4.2.3 服务设施差异化设计,永久建设与临时建设结合
        4.2.4 创新布局方式,形成特色鲜明的境域组团
        4.2.5 创新活动运营,加强节事活动建设
5. 毕业设计——邯郸园林博览会规划设计
    5.1 前期分析
        5.1.1 背景分析
        5.1.2 场地分析
    5.2 园博园规划设计
        5.2.1 规划目的
        5.2.2 规划策略
        5.2.3 规划结构
        5.2.4 平面图与鸟瞰图
        5.2.5 规划分区
    5.3 会后发展规划
        5.3.1 会后发展规划策略
        5.3.2 园区会后建设
        5.3.3 片区发展规划
    5.4 专项规划
        5.4.1 水系专项规划
        5.4.2 交通规划
        5.4.3 服务设施规划
        5.4.4 植物规划
6. 总结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附录A 德国历届园林展一览表
附录B 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会)一览表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件

(6)北京市信息服务业集聚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技术路线图
    1.4 可能的创新点
2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信息服务业内涵界定
        2.1.2 产业集聚的相关概念
    2.2 产业集聚形成机理理论分析
        2.2.1 产业集聚形成的外部条件
        2.2.2 产业集聚形成的内部条件
    2.3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相关理论
        2.3.1 行业集中度
        2.3.2 区位熵
        2.3.3 Hoover系数
        2.3.4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2.3.5 空间基尼系数G
        2.3.6 Ellison-Glaeser指数(E-G指数)
    2.4 产业集聚国内外研究现状
        2.4.1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相关研究
        2.4.2 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2.5 信息服务业国内外研究现状
        2.5.1 信息服务业集聚水平测度的相关研究
        2.5.2 信息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2.6 既有文献总结
        2.6.1 研究对象
        2.6.2 研究方法
3 北京市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时间纵向对比分析
        3.1.1 产业增加值不断增加
        3.1.2 就业总人数稳定增加
        3.1.3 企业经营状况良好
    3.2 北京市信息服务业内部发展状况
4 北京市信息服务业集聚水平分析
    4.1 信息服务业集聚水平测度总结
    4.2 整体水平
    4.3 区域视角
        4.3.1 城市间信息服务业集聚对比分析
        4.3.2 北京市内部各区县信息服务业集聚对比分析
    4.4 北京市信息服务业集聚适度性评价
5 北京市信息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
    5.1 研究假设的提出
        5.1.1 基于要素维度
        5.1.2 基于产业维度
        5.1.3 基于城市维度
        5.1.4 基于制度维度
        5.1.5 基于国际维度
    5.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5.3 模型设定
        5.3.1 信息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模型设定
        5.3.2 参数估计方法
    5.4 北京市信息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5.4.1 空间自相关检验
        5.4.2 空间面板模型的选择
        5.4.3 模型结果分析
6 结论及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指引信息服务业合理集聚
        6.2.2 建立信息服务业人才战略计划
        6.2.3 正确利用产业关联效应
        6.2.4 增加政府扶持力度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集聚与扩散:发展方式转型下的高校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高校空间布局研究现状
        1.2.2 国内高校空间布局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目标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可能的创新点
        1.3.3 研究思路、方法
2 高校空间布局理论基础
    2.1 城市空间布局概念与基本理论
        2.1.1 高校空间布局与城市空间布局
        2.1.2 城市空间概念
        2.1.3 城市空间布局的多核心理论
        2.1.4 城市空间布局核心-外围理论
        2.1.5 大城市地区的空间布局
    2.2 高等学校空间布局概念解析
        2.2.1 高校空间布局概念与特点
        2.2.2 高校布局结构的空间模式
        2.2.3 高校经济属性
    2.3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
        2.3.1 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2.3.2 高等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2.4 小结
3 我国发展方式与高校宏观空间演变
    3.1 经济发展战略变化历程
        3.1.1 经济均衡发展时期
        3.1.2 经济非均衡发展时期
        3.1.3 城乡一体化发展时期
    3.2 高校布局演变及特点
        3.2.1 经济均衡发展时期高校区域分布
        3.2.2 经济非均衡发展时期高校区域分布
        3.2.3 非均衡协调发展转变时期高校区域分布
        3.2.4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的的高校区域布局
        3.2.5 高校宏观空间布局特点
    3.3 我国高校布局历史演变影响因素
        3.3.1 政治因素
        3.3.2 经济因素
        3.3.3 区域城市化水平
        3.3.4 地理因素
        3.3.5 历史因素
        3.3.6 综合分析
    3.4 小结
4 高校微观空间布局形态研究
    4.1 城市布局的阶段性变化
        4.1.1 城乡发展关系的变迁
        4.1.2 城市空间布局的趋势
        4.1.3 小城镇发展转型
    4.2 高校布局微观形态
        4.2.1 集聚与分散模式
        4.2.2 城内城与城外城
        4.2.3 集聚与扩散矛盾体现
    4.3 一城(镇)多校:大学城
        4.3.1 我国大学城兴起的背景
        4.3.2 日本筑波大学城
        4.3.3 大学城的集聚效应
    4.4 一城(镇)一校:大学镇
        4.4.1 欧美大学布局的“小镇情节”
        4.4.2 英国剑桥大学镇
        4.4.3 南充市华凤大学镇
        4.4.4“大学镇”的积极意义
    4.5 高校“集聚”与“扩散”的成因探讨
        4.5.1 向心力与离心力
        4.5.2 历史影响
        4.5.3 发展客观需求
        4.5.4 外部效应
    4.6 我国高校空间布局“四阶段”理论
        4.6.1 点状分散阶段
        4.6.2 集聚扩大阶段
        4.6.3 扩散吸收阶段
        4.6.4 均衡分布阶段
    4.7 小结
5 高校空间布局案例研究
    5.1 北京市高校空间布局研究
        5.1.1 北京高校发展所处的宏观背景
        5.1.2 北京高校空间分布情况与特点
        5.1.3“一心、三区、多点”空间布局模式
        5.1.4 北京市高校空间布局经验总结
    5.2 上海市高校空间布局研究
        5.2.1 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原则
        5.2.2“2+2+X”高校布局模式
        5.2.3 上海市高校空间布局经验总结
    5.3 国外大城市高校空间布局启示
        5.3.1 高校布局融入区域发展
        5.3.2 高校扩散呈现多种形式
6 结论与建议
    6.1 简要结论
    6.2 相关建议
7 后记
8 参考文献
9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9)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及经济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总体研究
        1.3.2 关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性的研究
        1.3.3 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1.3.4 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1.3.5 文献评述
    1.4 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6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2.1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2.1.1 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
        2.1.2 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
        2.1.3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
    2.2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
        2.2.1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2.2.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理论综述
    3.1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3.1.1 经济增长理论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支撑
        3.1.2 需求消费理论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支撑
        3.1.3 产业结构理论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理论支撑
    3.2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形成及集聚效应理论
        3.2.1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形成理论
        3.2.2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理论
    3.3 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影响力相关理论
        3.3.1 文化创意产业影响经济增长方式
        3.3.2 文化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3.3.3 文化创意产业对社会就业能力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4.1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4.1.1 产业发展规模
        4.1.2 产业构成
        4.1.3 从业人员分布
        4.1.4 上市融资
        4.1.5 文化投资
        4.1.6 进出口情况
    4.2 北京市各区县文化创意产业总体发展情况
        4.2.1 各区县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占比
        4.2.2 九大行业收入排名前列的区县
        4.2.3 北京市重点区县及典型产业园发展情况介绍
    4.3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4.3.1 行业发展不均衡
        4.3.2 区县之间同质化竞争严重
        4.3.3 中小企业资金融资乏力
        4.3.4 政策措施推行力度不够
        4.3.5 文化体制改革较为落后
第5章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研究
    5.1 引言
    5.2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程度计算
        5.2.1 产业集聚程度评价指标
        5.2.2 计算结果及评价
    5.3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实证研究
        5.3.1 模型构建
        5.3.2 样本数据说明
        5.3.3 模型估计
        5.3.4 实证结果分析——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水平分析
    6.1 引言
    6.2 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6.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6.2.3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6.2.4 研究假设
    6.3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6.3.1 因子分析模型
        6.3.2 分析步骤
        6.3.3 数据来源
    6.4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6.4.1 因子分析的计算过程
        6.4.2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水平评价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内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7.1 引言
    7.2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关联度与波及度分析
        7.2.1 产业关联度
        7.2.2 产业波及度
        7.2.3 样本数据说明
        7.2.4 计算结果及分析
    7.3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证研究
        7.3.1 模型构建
        7.3.2 样本数据说明
        7.3.3 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7.3.4 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进一步考证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8.1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优势
        8.1.1 产业集聚程度高,中心城区优势突出
        8.1.2 产业集聚效应显着
        8.1.3 产业竞争力优势明显
        8.1.4 产业波及度较强,带动产业链发展
        8.1.5 产业辐射力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8.2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不足之处
        8.2.1 各区县产业集聚程度差异大,郊区县发展落后
        8.2.2 产业综合竞争力在持续发展方面需要突破和提升
        8.2.3 对产业链的前向推动作用不足
    8.3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8.3.1 进一步扶持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发挥集聚效应
        8.3.2 加大创新力度,提高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
        8.3.3 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前向推动力,促进产业链升级
        8.3.4 其他方面的发展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10)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产业园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交易成本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2.2 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园区研究综述
        1.2.3 基于创新的产业园区发展研究综述
        1.2.4 关于政府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2 交易成本理论
    2.1 交易成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2.1.1 科斯关于交易成本的观点
        2.1.2 威廉姆森关于交易成本的观点
        2.1.3 哈特关于交易成本的观点
        2.1.4 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关于交易成本的观点
        2.1.5 阿罗和张五常关于交易成本的观点
    2.2 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
        2.2.1 人力资源要素对交易成本的影响
        2.2.2 特定制度要素对交易成本的影响
        2.2.3 社会环境要素对交易成本的影响
        2.2.4 技术创新要素对交易成本的影响
3 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产业园区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3.1.1 产业园区的概念和内涵
        3.1.2 产业园区的分类
        3.1.3 产业园区的特点
    3.2 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的基本状况
        3.2.1 我国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与方向
        3.2.2 我国产业园区的数量分布
        3.2.3 我国产业园区的发展成就
    3.3 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3.3.1 我国产业园区发展的主要经验
        3.3.2 我国产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3.3 我国产业园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和问题
    3.4 我国产业园区的土地利用问题分析——基于北京市通州区和丰台园数据
        3.4.1 北京市产业园区的发展情况
        3.4.2 北京市产业园区的土地利用概况和特点
        3.4.3 北京市通州区产业园区的土地利用问题分析
        3.4.4 中关村丰台园的土地利用问题分析——以万达项目为例
        3.4.5 北京市产业园区土地利用中交易成本过高问题的分析
4 产业园区的交易成本与产业园区发展
    4.1 产业园区交易成本的含义、内容和特征
        4.1.1 产业园区交易成本的含义
        4.1.2 产业园区交易成本的内容
        4.1.3 产业园区交易成本的特征
    4.2 产业园区的利益主体构成与利益关系演化
        4.2.1 产业园区的利益主体构成
        4.2.2 产业园区利益主体的关系演化
    4.3 交易成本变化对产业园区发展的影响
        4.3.1 产业园区的交易环节与交易功能
        4.3.2 产业园区的交易方式
        4.3.3 交易成本降低与产业园区发展的关系
    4.4 产业园区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
        4.4.1 产业聚集的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园区交易成本降低
        4.4.2 区域因素和聚集因素与产业园区交易成本降低
        4.4.3 影响产业园区交易成本降低的决定因素
    4.5 产业园区的制度演化与交易成本降低
        4.5.1 产业园区制度演化中的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
        4.5.2 产业园区制度演化中的路径依赖
        4.5.3 产业园区制度演化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与交易成本降低
    4.6 产业园区交易成本降低的制度优势
        4.6.1 最优生产组织规模的确定与交易成本降低
        4.6.2 市场制度和企业制度的相对稳定性与交易成本降低
        4.6.3 产业集群发展与交易成本降低
        4.6.4 制度不变条件下产业园区的发展与交易成本降低
        4.6.5 制度变迁与产业园区交易成本降低的动态过程
5 产业园区发展与交易成本降低的案例研究
    5.1 台湾新竹工业园发展与交易成本降低的案例研究
        5.1.1 新竹工业园发展的基本情况
        5.1.2 新竹工业园发展的制度特点
        5.1.3 新竹工业园发展的主要指标分析
        5.1.4 新竹工业园创新发展与交易成本降低的分析
    5.2 美国尔湾市产城融合发展与交易成本降低的案例研究
        5.2.1 尔湾市产城融合发展的历程
        5.2.2 尔湾市产城融合发展的经验启示
        5.2.3 尔湾市产城融合发展与交易成本降低的分析
    5.3 德国鲁尔工业区发展与交易成本降低的案例研究
        5.3.1 鲁尔工业区发展的基本情况
        5.3.2 鲁尔工业区的运行模式
        5.3.3 鲁尔工业区发展的制度分析
        5.3.4 鲁尔工业区转型升级发展与交易成本降低的分析
    5.4 印度班加罗尔产业园发展与交易成本降低的案例研究
        5.4.1 班加罗尔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5.4.2 班加罗尔产业园的运行特点
        5.4.3 班加罗尔产业园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5.4.4 班加罗尔产业园发展与交易成本降低的分析
    5.5 美国硅谷发展模式与交易成本降低的案例研究
        5.5.1 硅谷发展的基本情况
        5.5.2 硅谷发展模式的特点
        5.5.3 硅谷发展模式与交易成本降低的分析
    5.6 沧州生物医药园共建园区与交易成本降低的案例研究
        5.6.1 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基本情况
        5.6.2 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合作共建的主要做法
        5.6.3 合作共建园区模式与交易成本降低的分析
    5.7 中关村示范区发展与交易成本降低的案例研究
        5.7.1 中关村制度结构变迁的过程
        5.7.2 中关村制度结构变迁的动力和方式
        5.7.3 中关村制度变迁与交易成本降低的分析
6 降低产业园区交易成本的对策建议
    6.1 建立产业园区“三规融合”机制超前控制交易成本
        6.1.1 建立空间规划、产业规划、城市规划统一的“三规融合”机制
        6.1.2 建立产业规划对园区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引导机制
    6.2 创新产业园区土地出让机制,控制交易成本攀升
        6.2.1 重点解决土地出让模式不合理导致的交易成本攀升
        6.2.2 探索“先资格预审后挂牌”的土地出让模式
        6.2.3 探索出让年期弹性化和租售并举的土地供应方式
    6.3 健全产业园区土地管理机制促进交易成本降低
        6.3.1 建立项目准入退出机制和审核监督机制
        6.3.2 建立针对产业园区低效用地的盘活机制
        6.3.3 健全园区的土地利用动态管理机制
        6.3.4 建立园区的大数据精细化管理机制
    6.4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是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途径
        6.4.1 破除政府信用融资模式存在的弊端
        6.4.2 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模式的国际借鉴
        6.4.3 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途径
        6.4.4 借助社会资本进行融资的路径方法
    6.5 产城融合是产业园区交易成本降低的发展趋势
        6.5.1 把握产城融合发展的目标内涵
        6.5.2 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方面
    6.6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有助于加速产业园区交易成本降低
        6.6.1 建立权责统一的园区管理体制
        6.6.2 简政放权,降低协调管理复杂度
        6.6.3 转变政府职能,搭建专业服务平台
    6.7 优化财税体制对产业园区的支持模式
        6.7.1 构建在政府引导下社会资本参与的投融资体系
        6.7.2 以补贴交易成本的方式替代单纯税收返还机制
        6.7.3 以补贴市场的方式降低非货币的交易成本
    6.8 建立跨区域协同发展机制是规模化降低产业园区交易成本的方向
        6.8.1 建立共建、共管、共享的产业园区合作新机制
        6.8.2 对京津冀产业园区共建共管共享的对策建议
        6.8.3 探索跨区域合作机制的意义和作用
    6.9 优化产业园区的高端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支持机制
        6.9.1 优化高端人才引进和发展机制
        6.9.2 完善科技研发创新支持机制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四、丰台园区发展势头迅猛(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经济效应实证研究[D]. 马芳. 辽宁大学, 2020(07)
  • [2]大都市科技园区街道设计导则研究 ——以北京丰台科技园区为例[D]. 孟嘉慧.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3]北京小城镇功能分类体系构建及优化策略探究[D]. 张册.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7)
  • [4]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颖.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5]基于会后利用的园林博览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河北省第四届(邯郸)园林博览会申办方案为例[D]. 戴超兰.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北京市信息服务业集聚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杜俏俏.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7]集聚与扩散:发展方式转型下的高校空间布局研究[D]. 韩婷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03)
  • [8]第十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中关村·保定协同创新发展论坛[J]. 明星. 中关村, 2016(06)
  • [9]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及经济影响力研究[D]. 桑硼飞.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10]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产业园区发展研究[D]. 张楠. 武汉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丰台公园发展迅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