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界线分析——从波普尔、库恩到拉卡托斯

科学界线分析——从波普尔、库恩到拉卡托斯

一、浅析科学的分界问题——从波普尔、库恩到拉卡托斯(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娇[1](2021)在《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正确认识科学本质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科学自身发展、物理教育改革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的要求下,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本质成为大势所趋。在物理教学中,传统教学通常会从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缺口入手进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反而忽视学生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本研究为了融合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建构与新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学生的前概念进行培养学生对科学本质的正确认识。本研究旨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学理层面探索科学本质的内涵及外延,厘清前概念、科学本质、科学本质教学的相关概念。基于证伪主义、库恩的科学发展观、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进行理性审视。梳理科学本质教学的内涵与价值;并基于前概念进行科学本质教学的可行性分析——分析前概念的内涵以及运用前概念进行科学本质教学的可行性;探讨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样态,对教学问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要体现进行剖析;为了教学更好地实施分析了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影响因素,明晰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都会受到教师及学生的科学本质观以及环境的影响。根据科学本质教学的理论基础建立起科学本质教学基本框架,找到更好适应于物理教学的教学原则与实践路径。通过对理论的掌握在中学进行实施调研,针对教师的访谈反证基于理论设计的教学实践路径的可行性,立足于实施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结果进行前后测数据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为一线教师提供科学本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前沿研究,促进物理教育改革的有效推动,助力一线教师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实施干预说明:在理论基础上,构建的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教学实践路径,通过实践,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教学路径具有显着性效果,对一线教育具有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实验班学生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认识水平有显着提高。1.学生的物理知识建构程度加深,能够更好地转变前概念。2.学生对科学知识本质认识更深刻,能区分开科学知识本质于知识的关联性及区别。3.在科学探究本质方面更能从多角度认识。4.在学习过程中,能确立科学事业本质对终身学习科学的重要作用,并能用科学家身份去思考、解决问题。

项晶晶[2](2020)在《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及其当代意义研究》文中认为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在西方科学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它扬弃了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主义和库恩的历史主义,代表着西方科学哲学发展的新阶段。拉卡托斯指出科学研究纲领是科学演化的基本序列,有其基本结构;在此基础上,拉卡托斯进一步阐述了科学理论评价标准、科学发展模式、科学方法论评价标准等问题。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为指导当代科学研究活动和科学理论创新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例如,在当前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存在有符号主义和联结主义等思想流派;那么,从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角度考察人工智能研究领域这两大流派是值得尝试的。一方面为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提供可能的启发;另一方面,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可以借此得到检验,发现其长处和不足之处。科学研究纲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有机整体,它由硬核、保护带、正面启示法和反面启示法构成。科学研究纲领这四个要素在科学研究活动和演化中各司其职。硬核由最基本的假说构成;保护带由一些辅助性假说构成;作为启示性方法,正方面启示法指导科学家创立辅助性假说,建立保护带以保护硬核,使其免受理论攻击;反面启示法作为禁令,指导科学家不能做什么。科学研究纲领这四个要素之间具有一定张力,使得科学研究纲领不可能只是一个单一的理论,而是一个理论系列。在此基础上,拉卡托斯区分出进步的研究纲领和退步的研究纲领;进步的研究纲领在理论上能做出更多可检测的推断,在经验上这种推断能够被观察实验所证实;退步的研究纲领理论落后于经验事实,对事实只具有解释力而不具有预见力。在人工智能理论研究方面,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给我们的启发是:首先,以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为切入点,考察当前人工智能理论研究领域中两大流派——符号主义和联结主义,由此,我们得到符号主义研究纲领和联结主义研究纲领。其次,分析符号主义研究纲领和联结主义研究纲领的结构,分别揭示其硬核、保护带、正面启示法和反面启示法。再次,按照拉卡托斯对进步研究纲领特征和退步研究纲领特征的界定,进一步分析符号主义和联结主义研究纲领的进步性或退步性。通过初步分析,符号主义研究纲领面临诸多困境,如还原论的哲学立场和方法,对非线性问题的处理存在较大局限;与之相应,联结主义研究纲领持整体论的哲学立场和方法,能处理非线性问题。最后,在当前符号主义和联结主义研究纲共存的人工智能理论研究中,人工智能理论研究面临困境,人工智能理论研究的突破点在哪里?是联结主义取代符号主义成为进步的研纲领?还是会出现新的研究纲领,新的研究纲领与符号主义和联结主义会是什么样的关系?对这些问题,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能够给出明确的回答吗?在本论文中,结合对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研究,我们尝试给出的答案是,联结主义和符号主义融合产生某种新的研究纲领。有理由相信,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当代意义,不仅体现在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研究领域中,它还能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提供方法论启示。当然,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本身也需要在当代的运用过程中不断的发展。

戴健舒[3](2020)在《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对当代科学活动的启示研究》文中提出科学活动发展至今,超越以往的以追寻客观真理为主要目标的单一性科学认识活动,逐渐形成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为架构的认识活动与社会活动的统一局势。动态模式下的科学认识、引领科学发现的大科学机构、科学实践活动引导的科学技术一体化共同组成科学活动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随着科学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化的深入,科学活动到目前为止在基础架构之下又产生了新的形势,形成当代科学活动的发展现状,其中包含科学认识活动的科学观替换、科学发现活动的定向性发展、科学实践活动的价值负载三个主要方面。不可避免的是即使科学活动发展到今天依然伴随着问题的产生,例如当代科学认识活动的本体论科学观的问题、定向性的科学发现活动导致的实用主义倾向问题、当代科学实践活动的价值负载引发的理论与实践的冲突问题。本文以上述问题为实践切入点,并以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为理论基点,通过对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试图在其中找到理性的方法论准则或内涵来重新审视当代科学活动的目前发展并解决相应问题。比如说我们可以以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中的“科学史的理性重建”思路为解决当代科学认识活动的问题寻找线索、理性原则为调整当代科学发现活动的问题探明方向、整体性结构的形式与内涵调适当代科学实践活动价值负载的理论与实践冲突问题,这些都是作为对当代科学活动发展的构思。

朱海乐[4](2019)在《从实践看拉卡托斯对宏观规范与微观随机的“调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是对波普尔和库恩思想的调和。其中心任务是提出既能描绘科学发展又能为科学理论发展合理性辩护的科学方法论。在传统科学哲学理论优位思想的影响下,拉卡托斯并没有意识到,库恩基于宏观历史发展,描绘了理论发展在宏观层面的规范性;波普尔基于微观检验过程,描绘了理论发展在微观层面的随机性。于是,当拉卡托斯试图用一个新的理论即科学研究纲领方法去整合范式与猜想时,科学研究纲领经常会出现错位,即以宏观层面的标准和要求解释微观层面的理论发展,而又以微观层面标准和要求说明宏观层面的理论发展。这种错位导致了拉卡托斯只能放弃在当下对科学发展提供合理性解释,而乞援于事后理性,调和工作也因此被认为是失败。但是,如果扭转“理论优位”的思维定式,从实践的角度能完善拉卡托斯的调和工作,使其不必陷入事后理性的苦恼。结合科学案例,本文将试图证明:从科学实践的角度,宏观与微观是两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的两个层面。具体而言,微观层面随机与限制并立;宏观层面规范与失范共存。在实践发展的过程中,宏观规范能为微观随机提供指引,而宏观失范时微观限制保证理论得以继续运行。这样,在实践过程中,宏观规范与微观随机就得到了调和,而不必乞援于事后理性。

刘亚鸽[5](2019)在《波普尔证伪主义思想中的概率问题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波普尔提出证伪主义思想,在科学哲学的发展中有重要意义。现在研究较多的是归纳问题和划界问题,进而研究证伪主义和科学知识的增长。证伪主义思想在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中处于核心地位,贯穿于归纳问题、划界问题及概率问题。本文借助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思想对归纳问题、划界问题与概率理论关系进行系统阐释,进行探究。阐释了波普尔思想研究现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归纳问题与概率问题及划界问题与概率问题的异同关系,研究了证伪主义的前提和本质,探究了证伪主义思想与概率理论的联系;进而提出概率理论是关键因素,最后对证伪主义思想的哲学地位进行了再评价。综上,波普尔的试错法,是他归纳问题和划界问题的关键;证伪主义思想是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核心;无论是证伪或证实,都是在局部的情境中,是正确的。试错法与概率理论息息相关,通过对概率问题的探究,得出研究内容中因素更少适用范围更广的观点。以新的解读方式,希望对科学哲学的研究有些许帮助。

李彤宇,席建春[6](2018)在《论1980年代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科学哲学在中国的传播》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引介西方科学哲学是从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开始的,由此渐次评介西方科学哲学家思想和研究科学哲学问题。三位科学哲学家思想具有革命性和批判性,与当时中国思想解放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要求相契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探究三位科学哲学家思想在1980年代中国传播状况,对于理解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思想解放的内在关联有重要学术价值。

任芳芳[7](2017)在《科学发展的合理性 ——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述评》文中认为随着20世纪批判理性主义与科学历史主义的兴起,科学哲学有了极大的发展。其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有关科学发展的合理性问题,科学发展的合理性是西方科学哲学中被反复讨论的议题。围绕此问题,不同科学哲学流派给出了不同的答案。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是以累积实证的模式发展的;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认为,科学在不断革命的模式上发展的;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家库恩认为,科学的合理性发展是在常规科学与革命时期不断交替的模式上发展的;拉卡托斯认为科学的合理性以他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模式进行。本文主要对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展开研究。论文主体由三部分构成。第一章主要论述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产生背景:其一来源于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其二来源于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通过这两方面的研究,追溯了拉卡托斯科学哲学思想产生的背景与来源。第二章主要阐述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即硬核、保护带以及启发法三部分,并概述了科学研究纲领的更替与演进和以进步的和退化的问题转换来评价理论的发展,说明为什么进步的研究纲领会取代退化的研究纲领,这就提出了一个动态的科学发展模型。第三章主要评析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方法论,挖掘其对推动科学合理性研究的启示与意义,及缺陷与不足,以及对后继科学哲学家的影响。研究认为:第一,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其内在的逻辑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括科学研究纲领的构成、科学研究纲领的更替与演进以及科学研究纲领的评价标准等内容。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形成,既离不开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也离不开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通过对这两种科学发展模式的对比与研究,拉卡托斯从历史主义与革命主义的观点出发,最终提出了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动态发展模式。第二,拉卡托斯的主要贡献在于巧妙地结合了波普尔与库恩科学哲学发展模式的优点,并进行批判继承。即拉卡托斯继承了波普尔的理性主义,又批判了他的非历史主义;在继承库恩历史主义的同时又批判了他的非理性主义。总之,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极大地促进了科学发展的合理性,对后继的科学哲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也有其缺陷与不足,我们应辩证地看待。

任芳芳[8](2016)在《拉卡托斯对波普尔和库恩科学哲学理论的批判和继承》文中研究说明随着20世纪批判理性主义与历史主义的兴起,科学哲学有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以波普尔为中心的证伪主义和以库恩为代表的范式理论,正是在这两种理论的相互影响基础之上,产生了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拉卡托斯批判继承地发展了波普尔、库恩的科学哲学观点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学理论,为后面的科学哲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王岩宁[9](2013)在《波普尔与奎因的证伪观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文章以证伪问题为研究对象,对于此科学哲学领域内的基本问题,波普尔与奎因持截然相反的观点:波普尔认为理论是可以被证伪的,甚至衡量一种理论科学地位的标准即在于它的可证伪性;而奎因的整体论认为被检验的单位当是知识整体,倘以单个理论为检验单位,则其既可以被证伪,也可以免于被证伪,最终是否被证伪则要根据主体信念的选择。以此问题之交锋为契机,文章以比较研究的形式澄清了波普尔与奎因之证伪观的各自理论建构,指明了二者证伪观的交锋点,揭示了交锋背后的理论根源,并对二者证伪观的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对比研究,如二者各自证伪观的理论背景之比较、证伪观提出的理论始发点之比较、不同证伪观下科学知识之增长的比较、两证伪观的优缺点及意义之比较等。波普尔与奎因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科学”的基本特性、发展规律:波普尔和奎因都认为科学知识不过是解释世界、预测未来的假说,不存在确定性的知识。波普尔强调证伪、冲突、革命对科学知识增长的重要作用,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遵循P1→TT→EE→P2的动态增长模式;奎因反对证伪,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主要依靠信念的选择。但是,正如科学并不具备确定性一样,波普尔与奎因的理论以科学史为研究对象,其理论建构同样不具备确定性,不过是描述科学特性、科学发展规律的猜想与假说。因此,波普尔与奎因的证伪观无所谓真与假,只有解释方法、解释力度以及适用范围上的不同。在比较分析波普尔与奎因的证伪观后,本文认为,波普尔与奎因不同的证伪观不仅体现了不同的科学哲学流派之着眼问题的迁变,更体现了各自所秉承之科学方法的不同:波普尔的证伪观更近于逻辑经验主义之证实方法的延续,而奎因之整体论更明显地体现了实用主义所主张的方法;波普尔与奎因对于背景知识能否被调整的不同看法,也反映着符合论与融贯论的不同。如此,两种证伪观理论的不同建构,更是认识论不同思潮的缩影。

刘洋[10](2011)在《科学发展模式与后波普尔证伪主义研究》文中指出笔者研读波普尔经典文本以及部分相关文章后认为,许多学者对波普尔的理解仍旧不够充分,不够紧致,因此有必要对波普尔证伪主义的部分思想做一次新的解读,将尽量精致化后的理解供给学界,以求能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另一方面,笔者认识到证伪主义的价值并不只限于科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都有它影响过的深深痕迹,即使对当今我国现代化建设来说,证伪主义也是有借鉴价值的。因此,对证伪主义的学习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对证伪主义思想的忽视是不可接受的。这正是本文的出发点所在。除引言与结语外,本文主要内容共分四章。前三章是介绍性的内容,主要对科学发展模式的一些相关概念和波普尔证伪思想做一个简述,为第四章节奠定理论基础。第四章是对波普尔证伪模式涉及的几个问题所做的精致化思考,算是有创新性的内容。引言部分,简述波普尔证伪主义过去的辉煌以及现在的处境,阐明当今学界对波普尔证伪主义的轻视是不完全合理的。第一章,简述科学理论的一些相关概念(定义、性质、意义),并简单概述了历史上各派科学哲学中科学发展模式的特点。第二章,主要是从证伪思想的形成过程(“猜想”的形成,“反驳”的形成)而非结构内容入手对证伪方法论做一个介绍,并对证伪模式中其他如划界问题,科学理论增长问题等做一个简介。第三章,从共性和殊性两方面将波普尔证伪模式与其他科学哲学各派进行双向比较,在帮助我们重新审视科学哲学发展历程的同时对波普尔的证伪体系形成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第四章,本章是此篇论文的创新之处,也是重点章节。首先对已有的后波普尔证伪主义研究做一个简要介绍,之后集中讨论三个问题,分别是:证伪的不对称问题,检验模式问题及划界问题,也可称为精致化的证伪主义。结语部分,对以上的内容进行小结。

二、浅析科学的分界问题——从波普尔、库恩到拉卡托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科学的分界问题——从波普尔、库恩到拉卡托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科学自身发展要求学生认识科学本质
        1.1.2 当前物理教育改革目的在于认识科学本质
        1.1.3 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石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2.3 总结述评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前概念
        2.1.2 科学本质
        2.1.3 科学本质教学
    2.2 理论基础
        2.2.1 证伪主义
        2.2.2 库恩的科学发展观
        2.2.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章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理性审视
    3.1 科学本质教学的内涵与价值
        3.1.1 科学本质教学的内涵
        3.1.2 科学本质教学的价值
    3.2 基于前概念进行科学本质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3.2.1 前概念的内涵
        3.2.2 运用前概念进行科学本质教学的可行性
    3.3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样态
        3.3.1 教学问题方面:开放性问题与封闭性问题的合理利用
        3.3.2 教学目标方面:科学本质内容的明确
        3.3.3 教学内容方面:学生前概念与科学间的矛盾冲突的合理利用
    3.4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影响因素
        3.4.1 教师科学本质观的影响
        3.4.2 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影响
        3.4.3 环境影响
第四章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路径与实践
    4.1 教学原则与教学路径
    4.2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教学原则
        4.2.1 批判性
        4.2.2 逻辑性
        4.2.3 参与性
        4.2.4 开放性
    4.3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教学路径
        4.3.1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目的
        4.3.2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教学路径
第五章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实践研究
    5.1 研究设计
        5.1.1 研究目的
        5.1.2 研究假设
        5.1.3 研究对象及工具
        5.1.4 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5.2 研究过程
        5.2.1 教师访谈研究
        5.2.2 《基于前概念学生科学本质观》建立程度的量表编制依据
        5.2.3 量表信度及效度分析
        5.2.4 实验过程
        5.2.5 实验数据分析
        5.2.6 实验结果与反思
    5.3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教学建议
        5.3.1 重视培养对象,重建对学生前概念的认识
        5.3.2 重视教学内容,定位符合科学本质教学的内容
        5.3.3 重视教学导向,铺设学生冲突环境营造科学教学氛围
        5.3.4 重视教学反馈,促使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课堂焕发生机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1.1 总结
        6.1.2 不足
    6.2 研究展望
        6.2.1 教学路径中,未能对科学本质教学融入不同类型前概念转变的培养
        6.2.2 拓宽研究广度,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的教学路径有待完善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2 高中生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认识评价问卷
    附录3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设计
    附录4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
伊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2)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及其当代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基本思路及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上半叶科学哲学研究状况
        一、以波普尔为代表的批判理性主义
        二、以库恩为代表的历史主义
    第二节 拉卡托斯的继承、批评和创新之处
        一、拉卡托斯对波普尔和库恩的继承、批评和扬弃
        二、拉卡托斯对整体主义科学观的吸收
        三、拉卡托斯的数学哲学研究对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影响
第二章 拉卡托斯论科学研究纲领的结构和特征
    第一节 科学研究纲领的结构
        一、硬核——研究纲领的核心部分
        二、保护带——辅助性假说
        三、正面启示法——启发性的方法论规则
        四、反面启示法——禁止性的方法论规则
        五、硬核、保护带、正反面启示法和反面启示法之间的张力
    第二节 科学研究纲领的特征
        一、以科学问题为导向的方法论
        二、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第三章 拉卡托斯对科学评价和科学演化模式的考察
    第一节 科学评价的方法论与标准
        一、精致的证伪主义对比独断的证伪主义与方法论证伪主义的进步之处
        二、从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到科学理论评价标准
        三、科学理论评价的复杂性
    第二节 科学演化模式的机制
        一、进步研究纲领的特征
        二、退步研究纲领的特征
        三、进步研究纲领替代退步研究纲领的机制
第四章 拉卡托斯科学哲学视域中的人工智能研究纲领探析
    第一节 当代人工智能研究的两种研究纲领
        一、符号主义和联结主义研究纲领的暂时共存
        二、符号主义研究纲领的结构分析
        三、联结主义研究纲领的结构分析
    第二节 联结主义研究纲领与符号主义研究纲领之争
        一、符号主义研究纲领的困境
        二、联结主义研究纲领的探索与可取之处
    第三节 人工智能研究纲领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进步研究纲领:符号主义还是联结主义?
        二、未来人工智能研究纲领走向融合的可能性分析
第五章 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评析
    第一节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意义
        一、对科学史的理性重构
        二、确立科学进步标准
    第二节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不足之处
        一、对经验基础的抛弃不符合科学发展实际
        二、理论评价标准的不当扩张
        三、理论评价标准之间的不兼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对当代科学活动的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一、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来源与主要内容
    (一)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理论来源与时代背景
        1.拉卡托斯精致证伪主义对波普尔朴素证伪主义的继承与批判
        2.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对库恩范式的继承与批判
    (二)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主要内容
        1.精致证伪主义的提出
        2.理性主义的确立
        3.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4.科学哲学思想与科学史的结合
二、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中关于科学活动的主要观点
    (一)科学活动的内涵
        1.以动态模式下的科学认识活动为主要依据
        2.以引领科学发现活动的大科学机构为主要形式
        3.以科学实践活动引导的科学技术一体化为主要特征
    (二)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中关于科学活动的主要观点
        1.科学活动存在“硬核”式的内在形式
        2.理论的发展模式存在继承性和革命性的辩证关系
        3.科学活动具备理性原则的方法论准则
        4.科学内部活动的开展建立在科学史的基础上
三、当代科学活动的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当代科学活动的发展现状
        1.多元主义取代一元论成为当代科学认识活动的主流观点
        2.科学发现活动以定向性趋势发展
        3.科学实践活动的社会化发展引发价值负载
    (二)当代科学活动的主要问题
        1.自然主义者忽略科学认识的主体性陷入科学主义的窠臼
        2.定向性的科学研究模式导致实用主义倾向
        3.不同程度的价值对立影响科学实践活动
四、基于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构思当代科学活动的发展线路
    (一)“科学史的理性重组”下的当代科学认识论建构
        1.以理性与经验协同的视角重新审视本体论科学
        2.以历史的视角打破科学客观性固化
    (二)理性原则下的科学发现活动模式调整
        1.以宽容原则应对社会定向
        2.以普适的哲学原理应对科学家集团定向
    (三)整体性结构下的科学实践活动价值负载的冲突调适
        1.以整体性形式调适当代科学实践活动价值负载的理论冲突
        2.以整体性内涵调适当代科学实践活动价值负载的实践冲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4)从实践看拉卡托斯对宏观规范与微观随机的“调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从辩护的逻辑到猜想与范式
    第一节 科学研究的静态逻辑结构
        一、发现的语境与辩护的语境
        二、着眼辩护的逻辑
        三、悬置发现的语境
    第二节 猜想中的科学进步
        一、重回发现的语境
        二、基于证伪审视猜想
        三、微观片段里追求理论逼真
    第三节 范式转换中的科学发展
        一、回到历史的情境
        二、基于范式指引解谜
        三、宏观过程中出现范式转换
第二章 试图调和猜想与范式的研究纲领
    第一节 调和工作的缘起
        一、猜想与范式之争
        二、知识增长的合理重建与及时证伪
        三、知识增长的坚韧性与非理性
    第二节“调和”工作的内容
        一、范式的结构化
        二、证伪的精致化
        三、进步纲领与退化纲领
    第三节“调和”工作的评价
        一、猜想与范式的整合
        二、修饰词式的进步标准
        三、猜想被宏观化
        四、范式被微观化
第三章 实践中宏观规范与微观随机的调和
    第一节 微观中的猜想与宏观中的范式
        一、基于实践的猜想与范式
        二、猜想在微观层面的独立性
        三、范式在宏观层面的稳定性
    第二节 宏观规范与微观随机
        一、微观层面的随机与限制
        二、宏观层面的规范与失范
    第三节 实践过程中宏观与微观的调和
        一、宏观规范对微观随机的指引
        二、宏观失范时微观限制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波普尔证伪主义思想中的概率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波普尔证伪主义思想中的概率问题起源
    2.1 归纳问题
        2.1.1 归纳问题的思想渊源
        2.1.2 波普尔对归纳问题的推进
        2.1.3 波普尔对归纳问题的解决
    2.2 归纳中的概率问题
        2.2.1 概率问题的阐释
        2.2.2 概率问题的研究
        2.2.3 概率陈述的推进
    2.3 归纳与概率问题的初探
第3章 波普尔证伪主义思想中的概率问题研究
    3.1 划界问题的历史渊源
        3.1.1 科学与形而上学的思想起源
        3.1.2 划界问题的研究
    3.2 科学语言与概率问题研究
        3.2.1 卡尔纳普对划界问题的研究
        3.2.2 概率问题与划界的融合
    3.3 划界与概率问题的探究
        3.3.1 波普尔对划界问题的推进
        3.3.2 波普尔借助概率理论对划界问题的解决
第4章 波普尔证伪主义思想及概率问题再评价
    4.1 归纳的评价
    4.2 划界的评价
    4.3 概率问题的评价
        4.3.1 率理论的优势
        4.3.2 概率问题的前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论1980年代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科学哲学在中国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一、波普尔科学哲学的传播
二、库恩科学哲学的传播
三、拉卡托斯科学哲学的传播
四、结语

(7)科学发展的合理性 ——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框架
第1章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产生背景
    1.1 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
    1.2 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
第2章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概述
    2.1 科学研究纲领的构成
        2.1.1 硬核
        2.1.2 保护带
        2.1.3 启发法
    2.2 科学研究纲领的更替与演进
        2.2.1 进步的研究纲领
        2.2.2 退化的研究纲领
        2.2.3 进步的研究纲领与退化的研究纲领的交替
    2.3 科学研究纲领理论的评价标准
        2.3.1 评价标准的选择
        2.3.2 评价标准的内容
        2.3.3 评价标准的特点
第3章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意义与启示
    3.1 对波普尔与库恩科学发展模式的扬弃
        3.1.1 从“朴素证伪主义”到“精致证伪主义”
        3.1.2 从“范式”到“研究纲领
    3.2 推进了对科学合理性的研究
        3.2.1 科学方法论指导科学史的理性重建
        3.2.2 科学史是检验科学方法论的标准
    3.3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局限性
        3.3.1 评价标准的宽泛性
        3.3.2 时间上的模糊性
    3.4 对后继科学哲学家的影响
        3.4.1 劳丹对拉卡托斯科学哲学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3.4.2 夏佩尔对拉卡托斯科学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拉卡托斯对波普尔和库恩科学哲学理论的批判和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朴素证伪主义”到“精致证伪主义”
二、从“范式”到“研究纲领”
三、小结

(9)波普尔与奎因的证伪观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问题的提出
    研究现状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创新与不足
1 证伪观产生的背景——追求确定性知识的终结
    1.1 “确定性”的概念界定
    1.2 思辨哲学内涵着对确定性知识的追求
        1.2.1 古希腊哲学内涵着对确定性知识的追求
        1.2.2 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内涵着对确定性知识的追求
        1.2.3 先验论哲学内涵着对确定性知识的追求
    1.3 对确定性知识之追求的批判
        1.3.1 休谟对达致确定性知识之途径的批判
        1.3.2 哥德尔的不完全定理对确定性知识的反驳
        1.3.3 量子力学对确定性知识的反驳
        1.3.4 普利高津对确定性知识的反驳
        1.3.5 波普尔对确定性知识的反驳
    小结
2 波普尔判决性实验的证伪观
    2.1 波普尔证伪观的提出始于对逻辑经验主义之证实原则的批判
    2.2 波普尔的证伪是对单个理论的检验
        2.2.1 证伪的逻辑构造:演绎逻辑模式
        2.2.2 证伪对分界问题的解决
        2.2.3 证伪以单个理论为检验单位
    2.3 波普尔证伪观下科学知识的增长
        2.3.1 科学知识的发现路径:从理论到观察的探照灯论模式
        2.3.2 科学知识的检验方法:证伪法
        2.3.3 科学知识的增长模式:P_1→TT→EE→P_2
    小结
3 奎因以知识整体为检验单位的证伪观
    3.1 整体论的提出始于对逻辑经验主义之还原论教条的批判
    3.2 奎因的证伪是对知识整体的检验
        3.2.1 整体论的理论内涵——接受检验的单位是知识整体
        3.2.2 迪昂—奎因论点:判决性试验无法证伪单个理论
        3.2.3 整体论对面临被证伪理论的解救
    3.3 整体论证伪观下科学知识的增长
        3.3.1 非确定性知识:科学知识是假说
        3.3.2 根据信念的选择,假说的证伪性
        3.3.3 整体论下科学知识增长的发生
    小结
4 波普尔与奎因证伪观之具体问题的比较
    4.1 对科学知识属性认识的比较
    4.2 证伪观提出的理论始发点之比较:对逻辑经验主义的批判
    4.3 对判决性实验不同观点的比较
        4.3.1 波普尔与奎因在判决性实验上的理论冲突简述
        4.3.2 交锋点:判决性试验对单个理论的证伪
        4.3.3 交锋点背后的理论根源:对背景知识的不同认识
    4.4 不同证伪观下科学知识之增长的比较
    4.5 两证伪观的优缺点比较
    4.6 两证伪观的意义比较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科学发展模式与后波普尔证伪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科学理论与科学理论发展模式
    1.1 科学理论
    1.2 科学理论的发展模式
2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体系
    2.1 猜想
    2.2 反驳
    2.3 三个标准:证伪度、确认度、逼真度
    2.4 小结——从方法论到其他科学哲学问题
3 证伪主义与其他派系的殊同关系
    3.1 波普尔与逻辑实证主义
    3.2 波普尔与库恩历史主义
    3.3 波普尔与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3.4 波普尔与费耶阿本德
    3.5 波普尔与夏皮尔
4 后波普尔证伪主义研究
    4.1 后波普尔可检验性研究
    4.2 何为原则上可证伪
    4.3 受检理论如何导出待检蕴涵
    4.4 科学划界还是科学定理划界
    4.5 几个结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四、浅析科学的分界问题——从波普尔、库恩到拉卡托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本质教学实践研究[D]. 王亚娇. 伊犁师范大学, 2021(12)
  • [2]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 项晶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3]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对当代科学活动的启示研究[D]. 戴健舒. 渤海大学, 2020(05)
  • [4]从实践看拉卡托斯对宏观规范与微观随机的“调和”[D]. 朱海乐. 贵州大学, 2019(10)
  • [5]波普尔证伪主义思想中的概率问题探究[D]. 刘亚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6]论1980年代波普尔、库恩、拉卡托斯科学哲学在中国的传播[J]. 李彤宇,席建春.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8(04)
  • [7]科学发展的合理性 ——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述评[D]. 任芳芳.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8]拉卡托斯对波普尔和库恩科学哲学理论的批判和继承[J]. 任芳芳. 读天下, 2016(19)
  • [9]波普尔与奎因的证伪观比较研究[D]. 王岩宁.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2)
  • [10]科学发展模式与后波普尔证伪主义研究[D]. 刘洋.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科学界线分析——从波普尔、库恩到拉卡托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