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硅基晶体BaH_2SiO_4的结构与性能

一种新型硅基晶体BaH_2SiO_4的结构与性能

一、一种新的硅基晶体BaH_2SiO_4的结构和性能(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邹颖璇[1](2020)在《低温合成新型氮氧化物荧光材料的组成及发光特性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中期,高效的蓝光LEDs的出现成为了固态照明领域的一座里程碑式的成就;而Isamu Akasaki等人因为高效蓝光LEDs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消息更是轰动一时。他们发明的蓝光LEDs使得明亮且节能高效的白色光源的获得和应用成为了可能,自此,白光二极管(WLEDs)成为了备受瞩目的最有前途的光源之一。作为下转换材料的荧光粉在决定WELDs的光学性质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荧光粉具有非常广泛的体系,其中氮(氧)化物荧光粉因其超高的热、化学稳定性,低的热猝灭和高效的发光性能等突出优点成为了最有前途的WLEDs用荧光材料。虽然氮(氧)化物荧光粉性能优异而且效率高,但是它们制备条件苛刻、合成手段复杂、生产成本高,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缺点。因此,从工业应用的角度来看,开发出一种廉价、简单、高效的合成氮(氧)化物荧光粉的方法以及相对温和的制备条件迫在眉睫。基于这一观点,本文详细研究了氮(氧)化物荧光粉在常压且较低温度下的合成条件,对几种氮(氧)化物荧光粉的发光性质也做了系统讨论。1.讨论了常压下氮化反应的低温进行,并且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备氮(氧)化物荧光粉的方法。结果表明使用稀土掺杂的Ca3(PO4)2作为前驱体是制备氮(氧)化物荧光粉的一种有效手段。2.通过Ca3(PO4)2前驱体法我们成功在1400℃制备了 CaSi2O2N2:Tb3+-Ce3+荧光粉。论证了相比于在纯N2气氛下烧结,在N2/H2混合气气氛下烧结更有利于获得高发光强度的荧光粉。此外,证实了 Ce3+→Tb3+在CaSi2O2N2基质中的能量传递是共振型、偶极-偶极相互作用机制。在紫外激发下,CaSi2O2N2:Tb3+-Ce3+荧光粉的色坐标可以在蓝光和绿光区域之间进行调控。3.系统研究了通过Ca3(PO4)2前驱体法制备的Ca2Si3O2N4:Yb2+-Dy3+荧光粉的光谱性质。4.提出了一种使用CaCN2作为钙源提供者的新方法,并且论述了Ca2AlSi3O2N5:Eu2+/Mn2+荧光粉的发光性质。有趣的是,通过荧光光谱证实了在该基质中存在两种不同的Ca2+格位。

余青青[2](2020)在《多功能硅基生物活性材料用于黑色素瘤的治疗与皮肤修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色素瘤是一种致死性强的皮肤肿瘤。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黑色素瘤的主流方法之一,然而,肿瘤容易复发,且手术导致的大块皮肤缺损很难自愈。因此,研制多功能生物活性材料,既能治疗黑色素瘤,又能快速修复受损皮肤组织非常重要。光热治疗是利用光热转换材料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来杀死肿瘤细胞,因为具有高效且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含有具有光热转换性能离子的材料具有非常好的光热性能。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离子同时能对皮肤修复产生积极的作用。硅酸盐生物材料由硅(Si)、氧(O)及其他生物活性离子组成,能通过释放生物活性硅酸根离子(Si O44-)和其他离子来促进组织的再生。因此,本论文将兼具光热性能和创面修复性能的离子引入硅酸盐材料中,制备出硅基光热材料,并将其与组织工程三维支架相结合,探究其在黑色素瘤皮肤治疗与创面修复领域的应用前景,可能对于研究疾病伴随的皮肤创伤修复与再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考虑到铜(Cu)离子的光热效应和诱导血管新生的活性,首先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铜硅钙石纳米陶瓷颗粒(CaCuSi4O10 NPs)。受中国传统小吃——芝麻棒中的芝麻与糖棒的制备方法和设计思路的启发,然后利用旋涂技术将CaCuSi4O10 NPs均匀旋涂到聚己内酯/聚乳酸静电纺丝纤维(PP)的表面,最后得到仿芝麻棒的复合纤维支架(3C-PP)。结果显示CaCuSi4O10 NPs的光热转换效率为33.8%。将其旋涂在纤维表面后,CaCuSi4O10 NPs(芝麻)均匀地、稳定地分布在纤维(糖棒)的表面,因此,3C-PP支架表现出类似芝麻棒的结构。借助芝麻给糖棒带来丰富的香味和营养的理念,CaCuSi4O10 NPs不仅赋予复合支架优良的光热性能,还能使其具有组织修复的能力。在体外、体内肿瘤细胞实验中3C-PP+光照组能有效杀死肿瘤细胞,且CaCuSi4O10 NPs的引入能加速固体肿瘤上部新生皮肤的再上皮化。此外,3C-PP支架通过释放生物活性SiO44-、Cu离子,加速糖尿病鼠创面的成血管、胶原沉积,从而加速创面的修复。因此,这种仿芝麻棒的含铜硅酸盐陶瓷复合的纤维支架为研制兼具黑色素瘤皮肤的治疗与修复的多功能生物活性材料提供一种新的思路。2.基于含铜硅基光热转换材料的双功能作用及光热可控化疗的思路,利用水热法制备硅酸铜空心微球(CSO HMSs),将其装载化疗药物后,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将载药的CSO HMSs掺入到PP纤维中,得到载药硅酸铜复合静电纺丝纤维支架(Tra-CSO-PP)。结果显示CSO HMSs具有内部空心、表面纳米针状结构,光热转换效率为48.3%,载药效率能达到26.9%。复合支架保留硅酸铜优异的光热性能,在近红外光下迅速升温,而温度的升高加快药物分子的释放速率,因此可以通过光热智能地调控药物的释放。在抗肿瘤实验中,在光热和化疗药物的协同作用下,Tra-CSO-PP+光照组的肿瘤生长受到持续抑制,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光热治疗或者化疗,且肿瘤上部新生皮肤愈合,没有出现明显的肿瘤细胞。在体外创面修复实验中,CSO HMSs能促进内皮细胞的成血管相关基因的表达和成纤维细胞在复合支架上的增殖和粘附。在体内糖尿病鼠创面的修复实验中,与不含CSO HMSs的PP支架相比,CSO HMSs复合支架释放Si O44-、Cu离子,不仅加快创面愈合速度,还促进新生皮肤处的血管新生、I型胶原和III型胶原的表达以及再上皮化,从而提高创面愈合质量。因此,这种硅酸铜复合支架在黑色素瘤的光热治疗、光热可控化疗以及修复黑色素瘤导致的皮肤缺损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3.基于锰(Mn)离子在促角质细胞迁移、光热抗肿瘤、饥饿疗法抗肿瘤的研究基础上,将Mn离子与硅酸盐相结合,利用水热法制备硅酸锰空心纳米球(MS HNPs),将其装载葡萄糖氧化酶(GOx)后,将载酶的MS HNPs掺入到海藻酸钠水凝胶中,得到硅酸锰复合水凝胶(G/MS-5SA)。结果显示MS HNPs具有空心囊泡结构,吸附的GOx含量能达到81μg/mg。MS HNPs的光热转换效率为38.5%,赋予复合水凝胶优良的光热性能。在近红外光照射下,G/MS-5SA水凝胶温度升高到42℃,加速GOx消耗葡萄糖的过程,而当温度进一步升高时,GOx的活性受到抑制。在与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的过程中,G/MS-5SA水凝胶表现出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体外、体内抗肿瘤结果显示光热和饥饿疗法的协同作用导致最高的肿瘤细胞死亡率。在体内创面修复的实验中,与单纯的海藻酸钠水凝胶相比,MS HNPs的引入能明显促进新生皮肤伤口处的上皮化过程,而G/MS-5SA水凝胶中的GOx与光热却降低了创面愈合质量。综上所述,本论文将兼具光热性能和创面修复性能的活性离子引入到硅酸盐体系中,对硅基光热转换材料进行创新,并将其与生物相容性三维支架相结合,成功构建兼具肿瘤治疗与创面修复的多功能生物活性支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硅基光热转换材料设计成空心载体结构,装载抗肿瘤元素,利用光热升温调控载物的抗肿瘤过程,实现智能化的抗肿瘤模式。利用光热治疗或者光热/化疗或者光热/饥饿治疗清除黑色素肿瘤细胞,同时释放生物活性离子促进创面的愈合。这种多功能硅基生物活性三维支架能为临床肿瘤治疗和术后伤口管理提供新的策略与研究方向。

孙伟航[3](2020)在《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人们对电池能量密度的需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开发相对于常用的石墨负极(360mAhg-1)具有更高比容量的负极材料。硅基负极因其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4000 mAh g-1)和适宜的工作电压,使其成为最具潜力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候选者。但在脱嵌锂过程中硅体积的巨大变化是硅基负极的主要挑战,这会导致颗粒粉碎,SEI膜反复形成和较差的库仑效率。目前已经证明了硅碳复合材料的策略对于改善硅的电化学性能是有效的,这使得硅碳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的实际应用中很有希望。但是目前一些硅碳复合材料的结构制备成本较高,工艺复杂,因此,寻找价格低廉的原料,开发简单易行的纳米硅和硅碳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制备具有较高的质量比容量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的硅基负极材料,推动硅基负极材料早日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极具现实意义。本文从纳米硅出发,通过简单的球磨和喷雾干燥工艺制备的硅碳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首次库伦效率以及容量保持率,具有良好的商业化前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商业购买的纳米硅为硅源,与石墨及有机添加剂通过高能球磨均匀混合并破碎,结合喷雾干燥技术制备了纳米硅@碳/石墨复合材料;为了进一步提升材料的循环性能,我们添加导电剂super p以及GD,制备了具有优良电化学性能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Si/C-GD/G。其振实密度为0.71 g cm-3,初始可逆比容量为840.3 mAh g-1,首次库伦效率为85.1%,在0.2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周的容量为774.1 mAh g-1,容量保持率为92.1%。沥青作为粘结剂提高了石墨与硅颗粒的作用力,同时沥青碳化后所形成的碳包覆层与碳网络提升了材料的导电性,同时加入的导电添加剂super p和GD及气相沉积的碳层一方面避免了硅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作为缓冲基质,吸收硅在充放电过程中因体积膨胀收缩产生的应力,提升复合材料的循环稳定性。2.以廉价的硅铝合金为硅源,通过球磨破碎和酸刻蚀制备了微米硅,将微米硅通过砂磨纳米化得到纳米硅,实现了廉价合金原料向高附加值的能源存储材料的转化,然后与石墨及有机碳源通过球磨和喷雾干燥的方式复合制备出了硅碳复合材料Si@C/G@C,提升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在此基础上优化沥青了沥青包覆量及其加入方式,当沥青包覆量为15%时,且在喷雾干燥过程二次加入沥青,筛选出最优的硅碳复合材料,其首次库伦效率为75.1%,初始可逆比容量503.3 mA hg-1,其100周容量保持率高达98.6%,复合材料振实密度为0.74 g cm-3。通过调变沥青包覆过程中的加入量和加入方式解决砂磨后纳米硅材料低首次库伦效率和容量保持率差的问题。沥青碳化形成的碳包覆层与石墨碳质网络形成的更加稳定,形成这个多级缓冲结构能够大大提升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孙立[4](2017)在《无机添加物稳固垃圾飞灰重金属实验研究》文中指出与其他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相比,焚烧法占地面积小,消毒彻底,减容效果显着,还能回收一部分热能,因此在我国发展迅速。但焚烧产生的垃圾焚烧飞灰富含大量有毒重金属,被列为危险废弃物,必须经有效处理后方可填埋。水泥固化、化学药剂稳定化及热处理是目前垃圾焚烧飞灰处理的主要方式。水泥固化技术工艺成熟、操作方便、成本低,但飞灰增容增重比大,加之飞灰中的盐分高,固化体易破裂;化学药剂稳定化技术稳定化程度高、增容增重小,但多种重金属的同步固化实现困难,药剂生产成本高;热处理技术重金属浸出浓度低,处理后的飞灰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好,但高温热处理消耗大。寻找一种重金属稳固化效果好、成本低、能耗少、可实现飞灰的资源化利用的方法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使用少量硅灰或硅胶等无定形纳米级SiO2材料进行中温热处理稳固垃圾飞灰重金属的方法,并与NaH2PO4处理法和硅灰/硅胶养护法进行对比,采用国标醋酸溶液缓冲法和欧盟去离子水法两种浸出标准,对三种处理后的飞灰固化体进行浸出实验,研究相关工艺参数对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影响规律,通过BCR连续浸提实验考察反应前后重金属形态的变化,并结合XRD、SEM、BET等测试手段观察反应前后飞灰物相、微观形貌、孔隙分布的变化,分析重金属的稳固化机理。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NaH2PO4处理垃圾飞灰可有效降低浸出液中Pb的浓度。随着NaH2PO4的添加量的增加,国标和欧标浸出液中重金属的浓度均呈下降趋势。当NaH2P04添加量达到4%后,重金属浓度下降趋势变缓。反应温度越高,国标和欧标浸出液中重金属浓度越高,当反应温度为20℃时,重金属稳固化效果最好。固化时间越长,国标和欧标浸出液中重金属浓度越低,对于NaH2P04处理后的飞灰而言,3天的固化时间已经足够。随着初始液固比的升高,国标法浸出液中Pb、Cd、Cu、Zn浓度大致呈下降趋势,而在欧标法浸出液中其浓度趋势相反。XRD分析结果显示,NaH2PO4与CaClOH等物质反应生成Ca5(PO4)3Cl和Ca5(P04)30H等物质,转变了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将重金属稳固在磷酸盐晶格中,降低了飞灰的浸出毒性。硅灰和硅胶处理垃圾飞灰,若采用空气养护,欧标法浸出液中Pb、Cd、Zn、Cu的浓度稍有下降;若采用蒸汽养护,欧标法浸出液中重金属的浓度均显着降低。当硅灰添加量为10%或JN-40硅胶添加量25%,蒸汽养护30天时,欧标法浸出液中Pb的浓度下降到0.04 mg/L和0.05 mg/L,Cd的浓度可下降到0.049 mg/L和0.045 mg/L,Cr的浓度可下降到0.58 mg/L和0.48 mg/L,Cu的浓度可下降到0.03 mg/L和0.01 mg/L,Zn的浓度可下降到0.04 mg/L和0.05 mg/L,选择合适的参数适当调节Cr的浸出浓度,硅灰/硅胶蒸汽养护样可满足欧盟填埋场标准。XRD分析结果显示,在蒸汽养护条件下,硅灰和硅胶与飞灰中的含钙物质和重金属物质反应生成CSH胶体或硅酸盐如CaSiO3、PbSiO3等;此外,飞灰中的碱性物质CaClOH与重金属物质、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Cu2(OH)2CO3、ZnCO3、Zn(OH)2等物质。在高pH值如欧盟去离子水浸出标准下,CSH胶体、硅酸盐、重金属碱类和碳酸盐比较稳定,可有效抑制重金属的浸出;而在低pH值如国标醋酸法浸出标准下,CSH胶体遭酸蚀破坏,重金属碱类和碳酸盐完全溶解,导致重金属稳固效果不佳。硅灰和硅胶中温热处理飞灰过程中,硅灰和硅胶与飞灰中的钙基物质反应生成CaSiO3、Ca2SiO4、Ca3SiO4Cl2、Ca3Fe2(SiO4)3以及氢氧硅磷灰石等硅酸盐相,转变了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将重金属稳固在硅酸盐晶格中,降低了飞灰的浸出毒性;在硅灰添加量为10%或JN-40硅胶添加量25%,热处理温度600℃条件下,热处理1h后,飞灰国标法浸出液中Pb的浓度由11.91 mg/L分别降至0.79 mg/L和0.78 mg/L,Cd的浓度由3.18 mg/L分别降至0.09 mg/L和0.10 mg/L,Zn的浓度由9.48 mg/L分别降至0.28 mg/L 和 0.74 mg/L,Cu 的浓度由 7.45 mg/L 分别降至 0.65 mg/L 和 0.69 mg/L;热处理过程中Cr的浓度有所上升但未超出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控制标准。本方法热处理温度为600℃,低于熔融、烧结处理温度,可抑制重金属挥发。热处理过程可在流化床中进行,引入焚烧炉烟气直接加热飞灰,产生的气体进入焚烧炉的尾气处理系统,节约能源,不需要额外增加设备。

谌夏[5](2015)在《用于白光LED的远程光谱转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白光LED由于能耗低、寿命长、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荧光粉组合LED芯片因为具有高发光效率和低成本而成为目前应用最广的实现白光LED的方式。在荧光粉组合LED芯片中,荧光粉吸收部分入射蓝光而激发-发射出另一长波长的光谱,实现光谱转换,通过入射光和发射光的混合形成白光。传统的荧光粉直接涂敷于LED芯片的封装方式会造成散射和再吸收,针对这一问题,本课题制备了两类远程光谱转换材料,即远程荧光粉膜和耐高温的荧光粉玻璃-陶瓷。考虑到单一荧光粉膜的显色指数等不能达到日渐增长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远程双层和三层荧光粉膜。封装测试了两类远程光谱转换材料,系统分析了实现单色蓝光LED转变为白光LED的光谱转换规律,相关的研究结果如下:①研究远程单层荧光粉膜(YAG:Ce3+黄色荧光粉膜、CaS:Eu2+红色荧光粉膜和(SrBa)2SiO4:Eu2+绿色荧光粉膜)实现白光LED的光谱转换规律时,将InGa N芯片与远程单层荧光粉膜封装,测得的发光光谱中透射光谱峰值波长为455 nm,而黄、红、绿膜的发射光谱的峰值波长分别为545 nm、650 nm和525 nm。发射光谱的峰强随着荧光粉膜浓度的增大而增强,而透射光谱和发射光谱的峰值波长和半高宽基本保持不变。另外,分别对YAG:Ce3+荧光粉膜、CaS:Eu2+荧光粉膜和(SrBa)2SiO4:Eu2+荧光粉膜建立了发光光谱的数学模型,验证得出所建立模型具有极高的准确性。②研究远程双层黄红荧光粉膜实现白光LED的光谱转换规律时,InGaN芯片封装黄红双层膜测试发现,发光光谱不仅包括峰值波长为455 nm的透射光谱,还包含峰值波长分别为545 nm的黄峰和650 nm的红峰叠加而成的发射光谱。在Y-R结构的黄红双层膜中,增大红膜浓度而固定黄膜浓度时,透射蓝峰和发射黄峰的峰强降低,发射红峰的峰强增大;增大黄膜浓度而固定红膜浓度时,透射蓝峰峰强降低,发射黄峰峰强增大而红峰峰强基本保持不变。变化浓度的R-Y结构的黄红双层膜实现白光LED的光谱转换规律与Y-R结构的相同。③对比黄红双层膜分别在Y-R结构和R-Y结构封装的实现白光LED的光谱转化规律发现,蓝峰峰强基本相同,而Y-R结构的黄峰峰强高于R-Y结构的,R-Y结构的红峰峰强高于Y-R结构的;Y-R结构的黄红双层膜的光通量全部大于R-Y结构的;两种结构的黄红双层膜的显色指数都是随着红膜浓度的增大出现先增大后减小,最大显示指数为90.9,是Y-R结构的40 wt.%黄膜和25 wt.%红膜的双层膜,相比单层40 wt.%黄膜,显色指数提高了13.9%。综合考虑应用于白光LED的光通量和显色指数等光学参数,性能较好的黄红双层膜是Y-R结构的40 wt.%黄膜和15 wt.%红膜的双层膜或者R-Y结构的40 wt.%黄膜和10 wt.%红膜的双层膜。④研究远程双层绿红荧光粉膜实现白光LED的光谱转换规律时,InGaN芯片封装绿红双层膜测试发现,发光光谱是由透射光谱和发射光谱构成,透射光谱的峰值波长为455 nm,发射光谱是由525 nm的绿峰和650 nm的红峰叠加而成。在G-R结构的绿红双层膜中,固定绿膜浓度而增大红膜浓度时,透射蓝峰和发射绿峰的峰强降低,而发射红峰的峰强增大;当固定红膜浓度而增大绿膜浓度时,透射蓝峰峰强降低,发射绿峰峰强增大而红峰峰强基本保持不变。变化浓度的R-G结构的黄红双层膜实现白光LED的光谱转换规律与G-R结构的相同。⑤对比绿红双层膜分别在G-R结构和R-G结构封装的实现白光LED的光谱转化规律发现,蓝峰峰强基本不变,而G-R结构的绿峰峰强高于R-G结构的,R-G结构的红峰峰强高于G-R结构的,这与黄红双层膜有类似的规律。同样,G-R结构的绿红双层膜的光通量所有都大于R-G结构的。随着红膜浓度的增大,G-R结构和R-G结构的显色指数出现先增大后减小,即当R-G结构的40 wt.%绿膜和15 wt.%红膜的双层膜有最大显色指数89.4,相比单层40 wt.%的绿膜时,显色指数提高了66.5%。综合考虑应用于白光LED的光通量和显色指数,性能较好的绿红双层膜是G-R结构的40 wt.%绿膜和20 wt.%红膜的双层膜或者R-G结构的绿膜浓度为40 wt.%绿膜和15 wt.%红膜的双层膜。⑥研究远程三层荧光粉膜实现白光LED的光谱转换规律时,采用G-Y-R结构封装绿黄红三层膜,测得的发光光谱中透射光谱的峰值波长为455 nm,发射光谱是由535 nm的黄绿峰和650 nm的红峰叠加而成,但黄绿峰的峰值波长会随着绿膜或黄膜浓度变化而偏移。变化红膜浓度而固定绿膜和黄膜浓度时,透射蓝峰和发射黄绿峰的峰强降低,而发射红峰的峰强增大;当变化绿膜浓度或黄膜浓度时,透射蓝峰和发射红峰的峰强降低,而发射黄绿峰的峰强增大。综合考虑应用于白光LED的光通量和显色指数,性能最优的是20 wt.%绿膜、25 wt.%黄膜和20 wt.%红膜组成的绿黄红三层膜,其光通量为27.8 lm,显色指数为91.9。⑦应用于大功率白光LED的YAG:Ce3+荧光粉玻璃-陶瓷的玻璃是起黏合剂作用,存在于荧光粉颗粒的间隙中。封装测试研究其光谱转换规律发现,其发光光谱中透射光谱的峰值波长为450 nm和发射光谱的峰值波长为545 nm。随着玻璃浓度的增加,透射光谱的峰强增大而发射光谱的峰强减小。厚度对YAG:Ce3+荧光粉玻璃-陶瓷的结构、形貌及发光性能影响很小。

付艳[6](2014)在《氮(氧)化硅基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米/纳米材料既遵循某些宏观世界的规律,但又在不同程度上显示出纳米材料的特征,正迅速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科学研究的焦点。Si-O-N基陶瓷是陶瓷材料中的一个重要体系,该体系中的陶瓷低维结构因其独特的性能将在构筑纳米器件和作为复合材料增强相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论文先从结构陶瓷材料入手,研究了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的微纳米材料;从陶瓷材料的新性能方面,研究了氮氧化硅微纳米材料在光学上的应用;研究了微纳米材料在能源储存和转化上的应用。采用CVD法制备出了形貌规则,螺距和线径均一并且具有超弹性的氮化硅微纳米弹簧,并对氮化硅螺旋的生长行为进行了推测。通过分析经历了不同的保温时间所得的产物,本文认为Si3N4螺旋结构的生长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固态反应物在高温下生成SiO气体;第二阶段,固态的硅粉在高温下与Fe粉颗粒等发生反应,生成化合物FeSix或FeSixOy,化合物呈液态,溶解在催化剂液滴中;第三阶段,气态的SiO进入催化剂液滴内,在球体内达到过饱和后,向外生长,形成无定形态物质,这种无定形态物质主要是SiO2、Si2N2O和Si3N4。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无定形氮化硅逐渐转变成晶态氮化硅,SiO2、Si2N2O将被氮化为氮化硅。Si3N4螺旋结构的生长过程中,先形成的、凝固缓慢的无定形态产物让重力得以将直微米线“压弯”。在过饱和驱动力、重力和气流冲力的作用下,弹簧或螺旋结构就持续长成了。研究了生长条件对弹簧的影响,并初步预测了氮化硅微纳米弹簧的生长过程。采用CVD法制备出了形貌规则,螺距和线径均一并且具有超弹性的氮化硅微纳米弹簧。首次将微米陶瓷弹簧通过金属RTO包埋切片微米-纳米表征的方法制备了透射样品,研究了氮化硅微米弹簧的横截面以及纵截面等内部结构。氮化硅弹簧是一个具有细晶粒并且非常均匀的多晶结构。通过显微拉曼光谱研究了氮化硅微纳米弹簧在拉伸过程中拉曼光谱的变化来分析弹簧具有超弹性的原因。在氮化硅在被拉伸的过程中,键长变长并且和发生扭曲和畸变,微弹簧内部结构变得更加无序,但是从拉曼峰的数量,位置和强度的变化关系和不变关系的分析发现振动仅是不可约的准分子结构的内部振动,并未改变准分子结构单元,同时该准分子结构单元的仅内部振动不会导致残余应力的集中,这是弹簧具有超弹性的原因。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出了铁掺杂氮氧化硅微米线,报道了铁作为激活离子的氮氧化硅荧光物质。制备方法(CVD法)简单,温度较低而且是在常压下进行的反应。制备的铁掺杂的氮氧化硅微米线是α-氮化硅的固溶体,保持着α-氮化硅的基本结构。微米线中含有四配位(Td)的铁离子,电子能发生1s→3d跃迁,从而吸收可见光范围内的光子。对铁掺杂的氮氧化硅微米线进行了光致发光性能的研究。随着激发功率的增大,发射光谱的强度呈现非线性的增长,说明这个材料发射出激光的可能性;荧光的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现周期振荡变化,这是因为发出的光相互干涉的结果。本文析了表面等离子体的形成对铁掺杂的氮氧化硅微米线荧光的影响,得到量子效率为73.2%和51.8%之间。初步探讨了荧光机理,并根据机理推断出改变O/N比可以改变铁掺杂的氮氧化硅微米线的发光位置,并通过实验证实了此推断。通过调节O/N比可以调节发光中心在670nm到735nm之间变化。采用模板法合成了具有介孔结构的氢氧化镍立方盒,测试了具有高比面积的氢氧化镍电极材料的超级电容器性能。立方盒结构的氢氧化镍的比表面积为214.6m2g1,介孔大小为4-20nm。高的比表面积提高了活性物质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合适的介孔结构有利于电解液离子的传输。结果表明,氢氧化镍立方盒材料具有很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性能。在1,2,5and10A g1放电电流下的比容量分别为2495,2378,2197,1993F g1。在5A g1下经过1200个充放电循环测试,比容量损失小于5%,说明氢氧化镍立方盒状结构具有很好的循环性能。

穆亚斯尔·凯合日曼[7](2014)在《热处理和Tb3+掺杂天然方钠石的光致发光特性》文中提出本研究结合新疆硅酸盐矿物资源极为丰富的地缘优势,用发光学、材料学和矿物学的研究方法,对产自新疆的天然方钠石进行热处理提高发光效率的同时,还掺杂Tb3+离子其独特的光致发光特性其应用进行系统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能谱仪(EDS)和电子探针(EPMA)、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真空紫外-紫外-可见光光谱仪(VUV-UV)、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标准色度系统等测试手段,揭示新疆方钠石的晶体结构和成分、微量元素种类、发光起因、发光中心种类和能带结构、色品等重要的性质,并进一步揭示其发光机理,得到以下成果:一、对产自新疆的天然方钠石进行热处理,研究光致发光特性。结果表明,天然方钠石在900℃下热处理后,Mn2+取代Na+的位置产生发光中心,表现出归因于Mn2+的强绿色荧光,发光强度比未热处理方钠石增强了6.5倍。而在1300℃下热处理样品中,方钠石的晶体结构发生变化,变成另外一种罕见的发光矿物NaAlSiO4(carnegieite)的同时,绿色荧光完全消失,Fe3+取代Al3+的位置产生发光中心,表现出来自Fe3+发光中心的强红色荧光。从8.5到300K,绿色荧光的荧光寿命值(2.2-2.1ms)几乎独立于测试温度,然而红色荧光的荧光寿命值(12.7-5.1ms)依赖于测试温度而明显的变短。测试温度低于77K时,绿色荧光光谱产生电子振荡结构。二、研究了Tb3+掺杂方钠石样品的晶体结构和发光特性。XRD和SEM结果表明:TbF3掺杂方钠石样品在1100℃下加热后,不改变样品的主晶相,不过失去部分NaCl成分,出现霞石(syn. NaAlSiO4)的杂相。样品的晶粒大小约为50nm左右。VUV-UV、荧光寿命与CIE研究表明:方钠石基质吸收带在150和174nm左右,222nm的激发带归属于Tb3+离子自旋允许的4f84f75d1跃迁。在VUV-UV激发下的发射光谱由Tb3+离子5D3→7FJ(J=6,5,4,3和2)和5D4→7FJ(J=6,5,4和3)跃迁发射的一系列窄带峰组成。对应于Tb3+离子5D3→7FJ(J=6,5,4)跃迁发射的荧光寿命匀为1.2ms、而5D4→7FJ(J=6,5)跃迁发射的荧光寿命分别为2.5和2.8ms。样品的色坐标为(0.287,0.301),相关色温为8796K。Tb3+在基质中的浓度猝灭点为1wt%。本研究得到的发光材料,高亮度、高效率、荧光寿命长、色纯度好、环保,因而可以满足显示显像技术,可能作为三基色材料中的绿色和红色成分。为开发和研制新型发光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谭国强[8](2014)在《新型固态化锂二次电池及相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重点综述了固态化锂电池及相关电极与电解质材料的研究进展。固态化锂二次电池具有比常规液态锂离子电池更高的比能量,且由于电池中几乎不含有液态电解质,对解决液态锂离子电池在非常规环境下可能产生的漏液、易燃、易爆等安全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固态化电解质的应用能简化电池结构,使电池的形状尺寸具有更灵活的可设计性。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日益增长的对高能量、高功率和高安全性需求的发展,固态化锂二次电池已成为国际研发的热点之一。开发新型薄膜电极和固态化电解质材料,优化电池结构设计是发展高性能固态化锂二次电池的基础。本文从开发制备新型电极和电解质材料入手,结合它们的物化特性,优化设计出新型固态化电池构造,首次制备出高安全性的固态化锂离子电池,继而研制出高比能和高安全性的固态化金属锂电池,实现了从固态化锂离子电池到固态化金属锂二次电池的技术转化;研究新材料,探索新概念,开发新体系,发展新技术,推动固态化锂二次电池的发展,实现规模化生产与应用,从而为进一步发展全固态锂二次电池奠定技术基础。本文围绕开发新型高性能固态化锂二次电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阶段性成果和进展。(1)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出新型三元电极薄膜,用作固态化锂电池正极。通过射频磁控溅射在高纯氩气或氧-氩混合气中制备了三元正极薄膜,通过控制退火温度和时间,生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结晶度和欠锂化学组分的薄膜。预沉积薄膜为无定型态,具有高的化学扩散系数,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这种薄膜电极适应于小电流微型电子设备,可应用于薄膜锂电池;高温退火薄膜具有稳定的晶体结构、欠锂化学组成、纳米粒子生长及微米厚度设计,表现出独特且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这种薄膜电极具有高的能量密度,适用于高比能锂电池正极材料,可应用到固态化锂电池。(2)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出新型玻璃态磷酸锂包覆磷酸铁锂电极,可作为固态化锂电池正极。以磷酸锂为靶,磷酸铁锂电极为基片,通过射频磁控溅射制备了磷酸锂包覆磷酸铁锂复合电极,通过调节溅射功率和沉积时间,制备了一组具有不同包覆形貌的复合电极。包覆的磷酸锂薄膜是一种良好的锂离子导体,具有玻璃态结构本质,与磷酸铁锂电极形成珊瑚状多孔交联网络结构,促进了电极的离子和电子的传输,提高了界面电荷传质效率,改善了电极的结构稳定性。这类电极具有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功率特性,可应用于锂动力电池。(3)采用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出Li-Al-Ti-P-O-N薄膜电解质,用于全固态薄膜锂电池。以NASICON结构的Li Al Ti P O化合物为靶材,通过射频磁控溅射法在高纯氮气中制备了新型的Li-Al-Ti-P-O-N薄膜,通过改变沉积温度制得了一系列的薄膜。研究发现氮参杂取代了部分氧原子,降低了反应活化能,形成了更丰富的交联网络结构,促进了锂离子的传导;高温沉积提高了薄膜的结晶度,形成晶态-非晶态混合结构,同样有利于锂离子的传导。这类薄膜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可作为全固态薄膜锂电池用新一代电解质材料,未见文献报道。(4)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出新型固态化介孔二氧化硅/离子液体复合电解质,并首次组装成固态化锂离子电池。复合电解质由多孔二氧化硅骨架原位吸附离子液体电解质组成,其中二氧化硅起支撑作用并吸附大量离子液体,离子液体被分散在孔道网络中,具有流体特征,作为锂离子的传导介质。复合电解质表现出接近液态电解质的高离子传导率和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它们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成为一种新型高性能固态化电解质材料。利用复合电解质组装形成的新型固态化锂离子电池能正常工作,表现出良好的电池性能。(5)采用原位组装技术设计制备出新型固态化金属锂二次电池,完成了从固态化锂离子电池到固态化金属锂二次电池的技术转化,实现了金属锂电极的安全利用。这种固态化锂电池具有全新电池结构设计,表现出良好的电池综合性能,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诸多优点:相比传统固态化电池体系,表现出更高的比能量和比功率;具有不漏液、耐高温、抗冲击和防止锂枝晶生长等的高安全性;原料丰富,制备简单,成本低廉,具有灵活的可设计性,易实现规模化生产;高效节能,绿色环保。这种新型固态化电池构造,为固态化锂电池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科学思路,并对固态化锂电池的发展应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高阳[9](2013)在《基于ICP工艺的硅基复杂微纳结构制备》文中研究说明半导体加工技术中的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技术(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ICP)具有控制精度高、刻蚀垂直度高、大面积刻蚀均匀性好、污染少等优点。其中,ICP-Bosch已经广泛应用于深硅刻蚀。ICP-Bosch刻蚀工艺的特别之处就是采用钝化和刻蚀交替作用,从而达到对硅基底的选择性刻蚀。本文利用ICP-Bosch工艺可以转移光刻胶结构的特性制备出硅基超疏水宽波段抗反射高深宽比微纳结构;基于ICP-Bosch刻蚀工艺的特点,利用交替加工产生的侧壁波纹结构制备出硅基仿Morpho蝶翅鳞片分层微纳结构。首先介绍了ICP-Bosch工艺刻蚀机理。基于ICP-Bosch干法刻蚀工艺良好的掩膜结构转移能力,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制备周期性高深宽比管状硅光栅,这些硅光栅拥有亚波长锥形顶部结构。该方法的创新之处是利用衍射干涉光刻工艺制备出拥有亚波长锥形轮廓中空的光刻胶光栅。用严格耦合波分析方法对衍射干涉光刻模型做了理论仿真,并在光刻机上实现衍射干涉光刻,制备出拥有锥形轮廓中空的光刻胶光栅。最后用ICP-Bosch干法刻蚀工艺把锥形轮廓的中空光刻胶光栅转移到硅基底上,加工出顶部是亚波长锥形结构高深宽比管状硅光栅。利用光学测试平台对顶部是锥形结构高深宽比管状硅光栅样品表面的反射光谱进行测量,测量出在硅片表面加工出顶部是亚波长锥形结构高深宽比管状硅光栅结构的样品表面可以在可见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将反射率降低到5%以下,实现了宽波段抗反射的性能要求。利用接触角测量仪对制备的顶部是亚波长的锥形结构高深宽比管状硅光栅结构的表面的浸润性能进行了测量,测量得到水滴在锥形结构高深宽比管状硅光栅结构的表面的平均接触角为156.2o,达到超疏水性能的要求。基于ICP-Bosch刻蚀工艺,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备硅基仿Morpho蝶翅鳞片分层微纳结构的方法。该方法巧妙的利用ICP-Bosch工艺刻蚀和钝化交替刻蚀(111)硅片在{110}晶面所产生的微纳尺度的波纹结构。针对刻蚀步骤中对侧壁波纹结构影响较大的因素:循环时间(刻蚀和钝化时间)、气体流量(SF6和C4F8)、刻蚀步骤中的线圈功率(PC)、刻蚀步骤中的射频功率(PP)做了实验研究,设计出一套可行的方案,用实验方法对(111)硅片中{110}晶面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的KOH溶液的腐蚀速度做了研究,选用电子束蒸发镀膜工艺为硅基底倾斜蒸发镀膜,在{110}晶面波纹的底部覆盖一层用于湿法腐蚀的掩膜,最后采用各向异性湿法腐蚀工艺制备出硅基分层微纳结构。对制备出的硅基分层微纳结构做了光学性能测试,实验发现,当入射光线垂直分层结构光栅线条方向入射时,测得的最大反射率在紫外波段是小于15%,在可见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为4%左右,大大低于硅光栅在这种入射角度的反射率。对分层微纳结构做了传热性能测试,实验发现,硅基分层微纳结构的最大热流密度比硅光栅的要提高11.2%,比抛光硅片要提高44.6%,说明该结构拥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王祥夫[10](2012)在《能量转换材料的光子协同增强效应与结构相调制》文中提出能量转换材料广泛应用于光学、磁学、电学等科学领域。光致发光能量转换材料的研究关系着激光晶体材料、太阳能电池、生物荧光标记、荧光显示材料、长余辉发光材料等关键技术领域,其能量转换机制及晶体场调节等对发光中心的影响是制约发光特征和效率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光致发光能量转换材料的性能,我们提出了紫外光和红外光的光子协同增强效应的物理模型,设计了相关实验,研究了该机制的可行性;为了探索内部电荷再分布对能量转换材料的合成机理和光学性质的影响,我们研究了金属离子掺杂对能量转换材料的结构相和荧光调制。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我们介绍了稀土掺杂能量转换材料的种类、特征、应用以及制备方法,光伏电池的发展状况以及从光学角度提高光伏效率的途径。2.我们提出了光子协同增强效应机制,并合成了Er3+掺杂的YbF3和NaGdF4磷光体。在紫外光和红外光的单模和双模激发下,研究分析了这两种磷光体的稳态和瞬态荧光光谱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在369nm+980nm双模共激发下,紫外光和红外光的光子协同增强效应在Er3+掺杂的YbF3中能够实现,并获得了最大为10.43%的656nm红光的绝对增强。在370nm (或442nm)+1.54μm双模共激发下,在Er3+掺杂的NaGdF4中实现了紫外光(或蓝光)和红外光的协同效应,获得了最大为42.2%的658nm红光的绝对增强。通过分析红外光的光子数的变化和红光的荧光寿命的变化,我们证明了光子协同增强效应的存在性。该工作为解决光电转换过程中红外光的子带损失和紫外光的热损失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3.我们提出了在蓝光激发下实现白光LED的设想,制备了Eu3+/Ho3+掺杂的TGNL玻璃,研究了该玻璃在蓝光激发下的瞬态和稳态荧光光谱。在458nm蓝光激发下,从Eu3+和Ho3+掺杂的TGNL玻璃的发射谱在1931-CIE(X, Y)色坐标上的染色点可以看出,荧光的颜色从绿光跨过黄光进入红光区,实现了颜色的宽范围调节。从能量传递角度,我们分析了Eu3+-Ho3+体系的能量转移对多色荧光发射的调节作用。该工作为解决目前商用YAG:Ce3+白光LED荧光粉的显色指数比较差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4.我们通过控制合成样品的形貌控制其光学性质,探索了纳米盘、微米管、纳米棒三种形貌对单一Na1.23Ca0.12Y1.28Er0.24F6磷光体的光致发光和光电性质的影响。我们用水热法合成了Na1.23Ca0.12Y1.28Er0.24F6纳米盘、微米管、纳米棒,在980nm激发下探索了不同形貌的六角相Na1.23Ca0.12Y1.28Er0.24F6的荧光发射,发现Na1.23Ca0.12Y1.28Er0.24F6纳米盘、微米管、纳米棒发射出蓝光、红黄光、红光多色荧光。同时在980nm激发下,Na1.23Ca0.12Y1.28Er0.24F6纳米盘、微米管、纳米棒也表现出新颖的内部光电效应。我们实现了通过调制Na1.23Ca0.12Y1.28Er0.24F6的形貌控制多色荧光发射和内部光电效应,并给出了相应的物理解释。5.我们从晶体内部电荷的变化调制荧光材料的结构和光谱出发,研究了电荷再分布对氟化物材料的形貌、尺寸、相结构和光学性质的调制作用。我们用水热法合成了Bi3+, Al3+, Gd3+, Yb3+掺杂的BaF2和SrF+2微纳晶体,Pr3掺杂的NaYF4:18%Yb3+/2%Er3+,Ca2+和Er3+掺杂的NaGdF4晶体,通过SEM、TEM、能谱和光谱的分析,研究了掺杂前后的形貌、尺寸、相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变化情况,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出了金属离子掺杂对BaF2和SrF2晶胞的电荷差分变化。理论结合实验提出了电荷再分配对氟化物形貌、相结构的调制原理。6.我们提出了在一层薄膜中同时实现减反和转光双效作用的设想,用PS小球模板法制备了Y3+2O3:Er多孔金字塔阵列,实现了孔径尺寸可控。我们研究了Y+2O3:Er3多孔金字塔阵列的透射谱和在1.538μm红外光激发下的荧光光谱,结果发现孔径对阵列的光透过率有调节作用,当孔径为420nm时样品达到87%~96%最佳的透光率。此外,Y2O3:Er3+多孔金字塔阵列还能够把1.538μm红外光转化为绿光、红光、红外光。通过Li+离子的掺杂,我们进一步调节了Y32O3:Er+多孔金字塔阵列的荧光发射,使红光增强了19倍,红外光增强了3倍。这种具有减反/转光双功能度的Y2O3:Er3+多孔金字塔阵列可能用作太阳能电池的光学层材料。最后,我们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并提了多频区多光子协同增强,以及协同转光/陷光双效的纳米组装体的展望。

二、一种新的硅基晶体BaH_2SiO_4的结构和性能(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的硅基晶体BaH_2SiO_4的结构和性能(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低温合成新型氮氧化物荧光材料的组成及发光特性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WLEDs概述
    1.2 氮(氧)化物荧光材料的优势
    1.3 氮(氧)化物荧光材料的研究现状
    1.4 选题依据
    1.5 研究路线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流程
第3章 稀土掺杂的CaSi_2O_2N_2荧光体的制备及其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质的研究
    3.1 CaSi_2O_2N_2荧光体在常压低温条件下的制备
        3.1.1 制备过程
        3.1.2 结果与分析
    3.2 CaSi_2O_2N_2:Eu~(2+),Ce~(3+)荧光体的发光性质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CaSi_2O_2N_2:Tb~(3+),Ce~(3+)荧光体的发光性质和能量传递机理的研究
    4.1 CaSi_2O_2N_2:Tb~(3+),Ce~(3+)荧光体的制备流程
    4.2 结果与分析
        4.2.1 CaSi_2O_2N_2:Tb~(3+),Ce~(3+)荧光体的结构分析
        4.2.2 CaSi_2O_2N_2:Tb~(3+),Ce~(3+)荧光体的荧光分析
        4.2.3 Ce~(3+)→Tb~(3+)在CaSi_2O_2N_2荧光体中的能量传递
        4.2.4 烧结气氛对CaSi_2O_2N_2:Tb~(3+),Ce~(3+)荧光体的发光性能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Ca_2Si_3O_2N_4:Yb~(2+)/Dy~(3+)荧光体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的研究
    5.1 Ca_2Si_3O_2N_4:Yb~(2+)/Dy~(3+)荧光体的制备流程
    5.2 结果与分析
        5.2.1 Ca_2Si_3O_2N_4:Yb~(2+),Dy~(3+)荧光体的结构分析
        5.2.2 Ca_2Si_3O_2N_4:Yb~(2+),Dy~(3+)荧光体的荧光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Ca_2AlSi_3O_2N_5:Eu~(2+),Mn~(2+)荧光体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质的研究
    6.1 Ca_2AlSi_3O_2N_5:Eu~(2+),Mn~(2+)荧光体的制备流程
    6.2 结果与分析
        6.2.1 Ca_2AlSi_3O_2N_5:Eu~(2+),Mn~(2+)荧光体的结构分析
        6.2.2 Ca_2AlSi_3O_2N_5:Eu~(2+),Mn~(2+)荧光体的荧光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多功能硅基生物活性材料用于黑色素瘤的治疗与皮肤修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皮肤组织概况
        1.1.1 皮肤组织
        1.1.2 皮肤修复过程
        1.1.3 皮肤黑色素瘤
        1.1.4 黑色素瘤治疗与皮肤修复双重需求
    1.2 光热疗法在肿瘤治疗领域中的研究现状
        1.2.1 光热疗法作用机理
        1.2.2 无机纳米光热转换材料
        1.2.3 离子掺杂导致的光热转换
        1.2.4 光热疗法与其他疗法的协同治疗
    1.3 生物活性离子在皮肤修复领域中的研究现状
        1.3.1 SiO_4~(4-)离子
        1.3.2 Ca离子
        1.3.3 Cu离子
        1.3.4 Mn离子
    1.4 多功能三维支架在肿瘤治疗和创面修复中的研究现状
        1.4.1 三维支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4.2 三维支架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1.4.3 三维支架在肿瘤治疗兼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1.5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1.5.1 课题的提出
        1.5.2 课题的主要内容
第2章 铜硅钙石纳米颗粒复合纤维支架用于光热治疗黑色素瘤及皮肤修复的研究
    2.1 铜硅钙石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2.1.1 铜硅钙石纳米颗粒的制备
        2.1.2 铜硅钙石纳米颗粒的表征
        2.1.3 结果与讨论
    2.2 铜硅钙石纳米颗粒复合纤维支架的制备及表征
        2.2.1 铜硅钙石纳米颗粒复合纤维支架的制备
        2.2.2 铜硅钙石纳米颗粒复合纤维支架的表征
        2.2.3 结果与讨论
    2.3 3C-PP体外抗肿瘤性能
        2.3.1 肿瘤细胞定量实验
        2.3.2 肿瘤细胞定性实验
        2.3.3 结果与讨论
    2.4 3C-PP体内抗肿瘤性能
        2.4.1 体内肿瘤模型的建立
        2.4.2 体内肿瘤的光热治疗
        2.4.3 结果与讨论
    2.5 3C-PP体外创面修复性能
        2.5.1 细胞形貌
        2.5.2 细胞增殖
        2.5.3 离子释放
        2.5.4 光热对HDFs的影响
        2.5.5 结果与讨论
    2.6 3C-PP体内创面修复性能
        2.6.1 体内慢性创面模型的建立
        2.6.2 体内创面修复
        2.6.3 创面愈合速度的表征
        2.6.4 新生血管的表征
        2.6.5 胶原沉积的表征
        2.6.6 结果与讨论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硅酸铜空心微球复合纤维支架用于光热/化疗治疗黑色素瘤及皮肤修复的研究
    3.1 硅酸铜空心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3.1.1 硅酸铜空心微球的制备
        3.1.2 硅酸铜空心微球的表征
        3.1.3 结果与结论
    3.2 硅酸铜空心微球复合纤维支架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3.2.1 硅酸铜空心微球复合纤维支架的制备
        3.2.2 硅酸铜空心微球复合纤维支架的表征
        3.2.3 结果与讨论
    3.3 Tra-CSO-PP体外抗肿瘤性能
        3.3.1 肿瘤细胞实验
        3.3.2 结果与讨论
    3.4 Tra-CSO-PP体内抗肿瘤性能
        3.4.1 体内肿瘤模型的建立
        3.4.2 体内肿瘤的光热治疗
        3.4.3 结果与讨论
    3.5 Tra-CSO-PP体外创面修复性能
        3.5.1 细胞形貌
        3.5.2 细胞增殖
        3.5.3 离子释放
        3.5.4 成血管相关基因表达
        3.5.5 结果与讨论
    3.6 Tra-CSO-PP体内创面修复性能
        3.6.1 体内慢性创面模型的建立
        3.6.2 体内创面修复
        3.6.3 创面愈合速度的表征
        3.6.4 新生血管的表征
        3.6.5 胶原沉积的表征
        3.6.6 结果与讨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硅酸锰空心纳米球复合水凝胶光热/饥饿治疗黑色素瘤及皮肤修复的研究
    4.1 硅酸锰空心纳米球的制备及表征
        4.1.1 硅酸锰空心纳米球的制备
        4.1.2 硅酸锰空心纳米球的表征
        4.1.3 结果与讨论
    4.2 硅酸锰空心纳米球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表征
        4.2.1 硅酸锰空心纳米球复合水凝胶的制备
        4.2.2 硅酸锰空心纳米球复合水凝胶的表征
        4.2.3 结果与讨论
    4.3 G/MS-5SA水凝胶体外抗肿瘤性能
        4.3.1 肿瘤细胞实验
        4.3.2 结果与讨论
    4.4 G/MS-5SA水凝胶体内抗肿瘤性能
        4.4.1 体内肿瘤模型的建立
        4.4.2 体内肿瘤的光热/饥饿治疗
        4.4.3 结果与讨论
    4.5 G/MS-5SA水凝胶创面修复性能
        4.5.1 体内创面修复
        4.5.2 创面愈合速度的表征
        4.5.3 结果与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1.2.1 锂离子电池简介
        1.2.2 硅基负极材料的工作原理
    1.3 提高硅基负极电化学性能策略
        1.3.1 无粘结剂纳米硅电极结构
        1.3.2 导电聚合物粘合剂改善硅基负极粒子间电导率
        1.3.3 将硅嵌入导电网络
        1.3.3.1 硅碳复合材料
        1.3.3.2 硅与非碳复合材料
        1.3.3.3 氧化硅复合材料
    1.4 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
    2.3 材料表征
        2.3.1 扫描电镜(SEM)
        2.3.2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
        2.3.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3.4 拉曼光谱(Raman)分析
        2.3.5 差热热重分析仪(TG-DSC)
        2.3.6 比表面积(BET)分析
        2.3.7 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
    2.4 扣式电池的组装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2.4.1 扣式电池(CR2032)的组装
        2.4.2 恒流充/放电测试
        2.4.3 循环伏安(CV)
        2.4.4 电化学交流阻抗(EIS)
第三章 纳米硅碳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制备
        3.2.1 纳米硅@碳/石墨前驱体的制备
        3.2.2 添加导电添加剂复合材料的制备
        3.2.3 最外层碳包覆复合材料的制备
        3.2.4 添加GD复合材料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0 原材料的形貌表征和结构表征
        3.3.1 纳米硅@碳/石墨前驱体的形貌表征和电化学测试
        3.3.2 纳米硅@碳/石墨添加导电添加剂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和电化学测试
        3.3.3 气体包碳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形貌及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测试
        3.3.4 添加GD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物化参数和电化学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砂磨纳米硅@碳/石墨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制备
        4.2.1 纳米硅的制备
        4.2.2 沥青包覆纳米硅的制备
        4.2.3 沥青包覆硅复合微球的制备
        4.2.4 不同沥青加入方式复合微球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原材料的形貌与结构表征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4.3.2 不同沥青包覆量纳米硅的形貌表征及电化学测试
        4.3.3 硅包覆不同沥青量复合微球的形貌表征及电化学测试
        4.3.4 不同沥青加入方式复合微球的形貌表征及电化学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4)无机添加物稳固垃圾飞灰重金属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及危害
        1.1.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1.1.3 垃圾焚烧飞灰的危害
        1.1.4 垃圾焚烧飞灰处理技术
    1.2 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无机化学药剂稳定化技术研究现状
        1.2.2 热处理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系统
        2.2.1 飞灰稳固化反应实验系统
        2.2.2 重金属毒性浸出测试系统
    2.3 实验主要分析方法及仪器
        2.3.1 毒性浸出及重金属浓度测量方法
        2.3.2 BCR连续浸提法
        2.3.3 样品基本物化性质测量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NaH_2PO_4稳定垃圾飞灰重金属实验研究
    3.1 飞灰原样分析
        3.1.1 飞灰原样毒性浸出特性
        3.1.2 飞灰原样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
    3.2 工艺参数对NaH_2PO_4稳定飞灰重金属的影响研究
        3.2.1 添加量对飞灰重金属浸出特性的影响
        3.2.2 初始液固比对样品毒性浸出特性影响
        3.2.3 反应温度对样品毒性浸出特性影响
        3.2.4 固化时间对样品毒性浸出特性影响
    3.3 飞灰经NaH_2PO_4处理前后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变化
    3.4 飞灰经NaH_2PO_4处理前后晶体结构的变化
    3.5 飞灰经NaH_2PO_4处理前后微观形貌的变化
    3.6 飞灰经NaH_2PO_4处理前后孔隙结构的变化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米级SiO_2材料稳定垃圾飞灰重金属实验研究
    4.1 工艺参数对纳米级SiO_2材料稳定飞灰重金属的影响研究
        4.1.1 不同工艺参数下飞灰中重金属Pb的浸出特性
        4.1.2 不同工艺参数下飞灰中重金属Cd的浸出特性
        4.1.3 不同工艺参数下飞灰中重金属Cr的浸出特性
        4.1.4 不同工艺参数下飞灰中重金属Zn的浸出特性
        4.1.5 不同工艺参数下飞灰中重金属Cu的浸出特性
    4.2 飞灰经硅灰和硅胶处理前后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变化
    4.3 飞灰经硅灰和硅胶处理前后晶体结构的变化
    4.4 飞灰经硅灰和硅胶处理前后微观形貌的变化
    4.5 飞灰经硅灰和硅胶处理前后孔隙结构的变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硅基材料中温热处理稳定垃圾飞灰重金属实验研究
    5.1 工艺参数对中温热处理稳定飞灰重金属的影响研究
        5.1.1 不同工艺参数下飞灰中重金属Pb的浸出规律
        5.1.2 不同工艺参数下飞灰中重金属Cd的浸出规律
        5.1.3 不同工艺参数下飞灰中重金属Cr的浸出规律
        5.1.4 不同工艺参数下飞灰中重金属Zn的浸出规律
        5.1.5 不同工艺参数下飞灰中重金属Cu的浸出规律
    5.2 中温热处理对飞灰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
    5.3 中温热处理前后飞灰晶体结构的变化
    5.4 中温热处理前后飞灰微观形貌的变化
    5.5 中温热处理前后飞灰孔隙结构的变化
    5.6 三种处理方法的比较
    5.7 硅基材料中温热处理飞灰的实施步骤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进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用于白光LED的远程光谱转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LED简介
        1.1.1 LED发展历史
        1.1.2 LED的发光原理
        1.1.3 白光LED的实现途径
        1.1.4 LED的应用领域
    1.2 固体发光基础
        1.2.1 发光和发光材料
        1.2.2 稀土元素及其发光原理
        1.2.3 荧光粉的发光原理
        1.2.4 发光材料的相关参数
    1.3 远程光谱转换材料的制备方法
        1.3.1 荧光薄膜的制备方法
        1.3.2 荧光粉玻璃-陶瓷的制备方法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2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2.1 样品的制备
        2.1.1 荧光粉膜的制备
        2.1.2 荧光粉玻璃-陶瓷的制备
    2.2 样品的测试与表征
        2.2.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2.2.3 发光性能测试
        2.2.4 热淬灭分析
        2.2.5 透光率测试
        2.2.6 厚度测试
3 单色荧光粉的测试分析
    3.1 引言
    3.2 黄色荧光粉的测试分析
        3.2.1 晶体结构和形貌
        3.2.2 发光性能
        3.2.3 热淬灭
    3.3 红色荧光粉的测试分析
        3.3.1 晶体结构和形貌
        3.3.2 发光性能
        3.3.3 热淬灭
    3.4 绿色荧光粉的测试分析
        3.4.1 晶体结构和形貌
        3.4.2 发光性能
        3.4.3 热淬灭
    3.5 本章小结
4 单层荧光粉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黄色荧光粉膜的研究
        4.2.1 晶体结构
        4.2.2 光学性能
        4.2.3 输出光谱的特征参数
        4.2.4 数学模型
    4.3 红色荧光粉膜的研究
        4.3.1 晶体结构
        4.3.2 光学性能
        4.3.3 输出光谱的特征参数
        4.3.4 数学模型
    4.4 绿色荧光粉膜的研究
        4.4.1 晶体结构
        4.4.2 光学性能
        4.4.3 输出光谱的特征参数
        4.4.4 数学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双层荧光粉膜的设计与光学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黄膜和红膜双层膜
        5.2.1 黄膜/红膜结构
        5.2.2 红膜/黄膜结构
        5.2.3 两种结构的性能对比
    5.3 绿膜和红膜双层膜
        5.3.1 绿膜/红膜结构
        5.3.2 红膜/绿膜结构
        5.3.3 两种结构的性能对比
    5.4 本章小结
6 三层荧光粉膜的设计与光学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改变红膜浓度的三层荧光粉膜的光学性能
    6.3 改变黄膜浓度的三层荧光粉膜的光学性能
    6.4 改变绿膜浓度的三层荧光粉膜的光学性能
    6.5 本章小结
7 荧光粉玻璃-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7.1 引言
    7.2 玻璃浓度对性能的影响
        7.2.1 晶体结构和形貌
        7.2.2 发光性能及输出光谱的特征参数
    7.3 厚度对性能的影响
        7.3.1 晶体结构和形貌
        7.3.2 发光性能及输出光谱的特征参数
    7.4 本章小结
8 本文结论
    8.1 本文重要结论
    8.2 本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6)氮(氧)化硅基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纳米材料概述
        1.2.1 纳米材料的概念
        1.2.2 纳米材料的分类
        1.2.3 纳米材料的基本性质
        1.2.4 纳米材料的基本合成方法
        1.2.5 纳米材料的应用
    1.3 氮化硅和氮氧化硅材料
        1.3.1 氮化硅和氮氧化硅材料的基本性质
        1.3.2 氮化硅和氮氧化硅材料的应用
    1.4 微纳米陶瓷弹簧研究进展
        1.4.1 微纳米陶瓷弹簧简介
        1.4.2 螺旋结构形貌分类
    1.5 氮化硅微纳米陶瓷弹簧的超弹性研究
    1.6 氮化硅微纳米陶瓷弹簧的生长机理研究
    1.7 氮氧化硅基荧光的研究进展
        1.7.1 氮氧化物荧光简介
        1.7.2 氮氧化物荧光分类
        1.7.3 氮氧化物荧光的制备方法
        1.7.4 氮氧化物荧光的发光机理
        1.7.5 铁掺杂的氮氧化硅微米线
    1.8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
        2.1.3 材料的合成设备
    2.2 材料的表征
        2.2.1 粉末 X 射线衍射分析(XRD)
        2.2.2 表面形貌观察
        2.2.3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2.2.4 BET 比表面积测试
        2.2.5 X 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
        2.2.6 透射电镜(TEM)
        2.2.7 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
        2.2.8 电化学性能测试体系
        2.2.9 恒流充放电测试
        2.2.10 倍率放电性能测试
        2.2.11 循环伏安测试
        2.2.12 电化学阻抗谱的测定
    参考文献
第3章 氮化硅微纳米弹簧生长机理的研究
    3.1 引言
    3.2 陶瓷弹簧的生长机理
    3.3 氮化硅微米弹簧生长条件的探索
        3.3.1 热力学基础
        3.3.2 实验条件的影响
    3.4 氮化硅微米弹簧生长过程的研究
        3.4.1 氮化硅弹簧形貌
        3.4.2 氮化硅弹簧产物的 XRD 结果分析
        3.4.3 氮化硅弹簧生长过程探索
        3.4.4 氮化硅微米弹簧生长过程预测
        3.4.5 氮化硅初始形态的确定
    3.5 氮化硅弹簧的生长机理
        3.5.1 基于气液界面形核的 VLS 机制
        3.5.2 氮化硅陶瓷弹簧的生长模型
        3.5.3 氮化硅陶瓷弹簧的生长模型的比较
        3.5.4 氮化硅陶瓷弹簧生长机理的验证
        3.5.5 不同形貌的氮化硅弹簧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氮化硅微米弹簧的超弹性机理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的合成
    4.3 氮化硅微米弹簧的结果分析
        4.3.1 螺旋结构的最佳形态
        4.3.2 氮化硅弹簧产物的 XRD 结果分析
        4.3.3 产物的 TEM 结果分析
    4.4 氮化硅弹簧弹性机理的研究
        4.4.1 实验弹簧的选取
        4.4.2 氮化硅弹簧的显微拉曼光谱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铁掺杂的氮氧化硅微米线的制备以及发光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样品制备
    5.3 铁掺杂的氮氧化硅微米线的结果分析
        5.3.1 铁掺杂的氮氧化硅微米线 SEM 结果分析
        5.3.2 铁掺杂的氮氧化硅微米线 XRD 结果分析
        5.3.3 铁掺杂的氮氧化硅微米线的 XAFS 分析
        5.3.4 铁掺杂的氮氧化硅微米线的室温磁性的分析
        5.3.5 铁掺杂的氮氧化硅微米线发光性能分析
        5.3.6 铁掺杂的氮氧化硅微米线发光的谐调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非晶介孔氢氧化镍立方盒和它的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样品制备
        6.2.1 CuO_2模板的制备
        6.2.2 氢氧化镍纳米立方盒的制备
    6.3 氢氧化镍立方盒的结果分析
        6.3.1 CuO_2模板形貌
        6.3.2 氢氧化镍立方盒的 SEM 结果分析
        6.3.3 氢氧化镍立方盒的 TEM 结果分析
        6.3.4 氢氧化镍立方盒的 XRD 结果分析
        6.3.5 氢氧化镍立方盒的 XPS 结果分析
        6.3.6 氢氧化镍立方盒的 BET 结果分析
        6.3.7 氢氧化镍立方盒的电极的循环伏安结果分析
        6.3.8 氢氧化镍立方盒的电极的充放电循环测试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7)热处理和Tb3+掺杂天然方钠石的光致发光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发光概述
        1.1.1 发光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1.1.2 发光材料的分类及一般规律
        1.1.3 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
        1.1.4 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其制备方法
        1.1.5 影响发光的主要因素
        1.1.6 发光材料的应用
    1.2 发光材料的结构与成分分析
        1.2.1 X 射线衍射(XRD)分析
        1.2.2 电子探针显微镜(EPMA)分析
        1.2.3 电子探针能谱(EDS)分析
        1.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1.3 色纯度分析
2 矿物的发光特性
    2.1 矿物的发光及其分类
        2.1.1 矿物的发光
        2.1.2 矿物的分类
    2.2 非金属矿物的发光特点及分类
        2.2.1 非金属矿物及发光特点
        2.2.2 非金属矿物的分类
    2.3 硅酸盐材料的发光特性及其分类
        2.3.1 硅酸盐材料的发光特性
        2.3.2 硅酸盐材料的分类
    2.4 矿物中杂质的性质
    2.5 矿物材料热工处理与制品固化
        2.5.1 矿物热工处理和煅烧改性
        2.5.2 矿物材料的固化
        2.5.3 矿物材料的后处理加工
3 稀土离子和过渡金属离子的发光原理
    3.1 稀土离子发光原理
        3.1.1 稀土元素的发光
        3.1.2 稀土元素的电子层结构和价态
        3.1.3 稀土元素的光谱项和能级
        3.1.4 稀土元素的能级跃迁
        3.1.5 Tb~(3+)的发光特性及浓度猝灭
    3.2 过渡金属离子发光原理
        3.2.1 过渡金属离子及电子组态
        3.2.2 d~5电子组态
4 天然和热处理方钠石的成分分析和性能表征
    4.1 方钠石简介
        4.1.1 方钠石物理化学性质
        4.1.2 方钠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4.2 样品制备
    4.3 样品的成分和性能表征
        4.3.1 样品的 XRD 分析
        4.3.2 样品的 EDS 和 EPMA 分析
        4.3.3 天然方钠石微量元素测定
    4.4 小结
5 热处理方钠石的绿色和红色发光特性
    5.1 引言
    5.2 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样品发射光谱特性
        5.3.2 样品的激发光谱特性
        5.3.3 低温下样品的发射光谱特性
        5.3.4 荧光寿命和色纯度分析
        5.3.5 热处理温度对天然方钠石发光特性的影响
    5.4 小结
6 VUV-UV 激发下 Tb~(3+)掺杂天然方钠石的光致发光特性
    6.1 引言
    6.2 实验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样品的 XRD 分析
        6.3.2 样品形貌分析
        6.3.3 VUV-UV 激发光谱及其 VUV-UV 激发下的发射光谱
        6.3.4 TbF_3掺杂浓度对样品发光特性的影响
        6.3.5 荧光寿命及色纯度分析
    6.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已发表论文
后记

(8)新型固态化锂二次电池及相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固态化锂电池
        1.2.1 锂电池发展历史及工作原理
        1.2.2 固态化锂电池发展概况
    1.3 固态化电解质材料
        1.3.1 固态化聚合物电解质
        1.3.2 无机复合聚合物固态电解质
        1.3.3 无机固体电解质
        1.3.4 其它固态化电解质体系
    1.4 薄膜正极材料
        1.4.1 锂过渡金属氧化物
        1.4.2 钒的氧化物
        1.4.3 过渡金属硫化物
        1.4.4 其它锂金属化合物
    1.5 薄膜负极材料
        1.5.1 金属及合金
        1.5.2 碳材料
        1.5.3 氧化物
        1.5.4 氮化物
        1.5.5 其它化合物
    1.6 膜的制备方法
        1.6.1 溶胶-凝胶法
        1.6.2 磁控溅射沉积法
    1.7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磁控溅射制备新型欠锂LI-CO-NI-MN-O薄膜电极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示意图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2.3.1.1 实验原料
        2.3.1.2 实验仪器
        2.3.2 LiCo_(1/3)Ni_(1/3)Mn_(1/3)O_2的合成
        2.3.3 LiCo_(1/3)Ni_(1/3)Mn_(1/3)O_2靶的制备
        2.3.4 Li Co Ni Mn O 薄膜的制备
        2.3.5 电池组装
        2.3.6 材料表征
        2.3.7 电池性能测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磁控溅射成膜机理分析
        2.4.2 结构与形貌分析
        2.4.3 化学结构与组成分析
        2.4.4 电化学性能分析
        2.4.4.1 LiCo_(1/3)Ni_(1/3)Mn_(1/3)O_2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2.4.4.2 预沉积薄膜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2.4.4.3 退火薄膜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2.4.4.4 界面电荷传质机理分析
        2.4.4.5 制备条件对薄膜电化学性能影响分析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磁控溅射制备新型无定型磷酸锂包覆 LIFEPO_4电极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示意图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3.3.1.1 实验原料
        3.3.1.2 实验仪器
        3.3.2 LiFePO_4电极的制备
        3.3.3 Li_3PO_4靶的制备
        3.3.4 磷酸锂包覆 LiFePO_4电极的制备
        3.3.5 电池组装
        3.3.6 材料表征
        3.3.7 电池性能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形貌与结构分析
        3.4.2 谱学分析
        3.4.3 电化学性能分析
        3.4.3.1 容量性能与电化学阻抗分析
        3.4.3.2 循环伏安法与倍率性能分析
        3.4.3.3 电极结构稳定性分析
        3.4.3.4 电荷传输机理分析
        3.4.3.5 制备条件对电极电化学性能影响分析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磁控溅射制备新型无定型LI-AL-TI-P-O-N薄膜电解质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示意图
    4.3 实验部分
        4.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4.3.1.1 实验原料
        4.3.1.2 实验仪器
        4.3.2 靶材制备
        4.3.3 薄膜制备
        4.3.4 性能表征
        4.3.5 电化学性能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结构与形貌分析
        4.4.2 红外光谱分析
        4.4.3 XPS 能谱分析
        4.4.4 离子传导性能分析
        4.4.5 电化学稳定性分析
        4.4.6 机理分析
        4.4.7 制备条件对薄膜性能影响分析
    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溶胶-凝胶法原位合成新型固态化二氧化硅/离子液体复合电解质及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示意图
    5.3 实验部分
        5.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5.3.1.1 实验原料
        5.3.1.2 实验仪器
        5.3.2 复合电解质的制备
        5.3.3 性能表征
        5.3.4 电化学性能测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形貌与结构分析
        5.4.2 化学组成分析
        5.4.3 热力学分析
        5.4.4 离子传导性能分析
        5.4.5 电化学稳定性分析
        5.4.6 固态化电池性能分析
        5.4.7 机理分析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新型固态化 LI/复合电解质/LIFEPO_4电池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示意图
    6.3 实验部分
        6.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6.3.1.1 实验原料
        6.3.1.2 实验仪器
        6.3.2 TNCE 膜的制备
        6.3.3 性能表征
        6.3.4 电化学性能测试
    6.4 结果与讨论
        6.4.1 电池结构分析
        6.4.2 TNCE 组分分析
        6.4.3 TNCE 热学性能分析
        6.4.4 TNCE 电化学性能分析
        6.4.5 固态化电池性能分析
    6.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9)基于ICP工艺的硅基复杂微纳结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和意义
    1.2 复杂微纳结构制备现状综述
    1.3 硅基微纳加工主要方法概述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基于 ICP 的超疏水宽波段抗反射硅基微纳结构制备
    2.1 引言
    2.2 ICP 刻蚀机理研究
    2.3 硅基超疏水宽波段抗反射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案设计
    2.4 锥形轮廓光刻胶掩膜的制备
    2.5 基于 BOSCH 工艺的微纳结构制备
    2.6 微纳结构性能测试
    2.7 本章小结
3 基于 ICP 的硅基分层微纳结构的制备
    3.1 引言
    3.2 分层微纳结构的制备方案设计
    3.3 ICP-BOSCH 主要参数对侧壁波纹的影响研究
    3.4 倾斜镀膜工艺研究
    3.5 硅的各向异性湿法腐蚀研究
    3.6 分层微纳结构性能测试
    3.7 本章小结
4 总结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10)能量转换材料的光子协同增强效应与结构相调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能量转换材料及其应用
    1.2 稀土掺杂能量转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1.3 光学途径增强光伏效率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稀土离子掺杂氟化物的光子协同增强效应
    2.1 光子协同增强效应
    2.2 基于 Yb~(3+)-Er~(3+)离子对的紫外光和红外光的光子协同增强效应
        2.2.1 样品制备
        2.2.2 结果分析
    2.3 基于 Er3+离子的蓝光和红外光的光子协同增强效应
        2.3.1 样品制备
        2.3.2 结果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蓝光激发下 Eu~(3+)-Ho~(3+)共掺杂 TGNL 玻璃的多色荧光发射
    3.1 样品制备
    3.2 光谱和色彩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六角相 Na_(1.23)Ca_(0.12)Y_(1.28)Er_(0.24)F_6纳米晶体形貌调控及其荧光光电效应
    4.1 样品制备及其形貌调控
        4.1.1 原料
        4.1.2 合成与表征方法
    4.2 形貌调制的多色荧光
    4.3 形貌调制的内部光电效应
    4.4 小结
第五章 内部电荷再分配导致的氟化物微纳晶体的相结构及其荧光调制
    5.1 样品制备与表征方法
        5.1.1 原料
        5.1.2 合成与表征方法
    5.2 内部电荷再分配导致的结构变化与光谱调节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减反/转光双效 Y_2O_3:Er_~(3+)多孔金字塔阵列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
    6.1 样品制备与表征方法
    6.2 光谱分析与孔径变化对光谱的调制
    6.3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展望
        7.2.1 多频区多光子协同增强现象
        7.2.2 协同转光/陷光增透双效的纳米组装技术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四、一种新的硅基晶体BaH_2SiO_4的结构和性能(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低温合成新型氮氧化物荧光材料的组成及发光特性调控研究[D]. 邹颖璇. 南昌大学, 2020
  • [2]多功能硅基生物活性材料用于黑色素瘤的治疗与皮肤修复的研究[D]. 余青青.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2020
  • [3]锂离子电池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孙伟航.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4]无机添加物稳固垃圾飞灰重金属实验研究[D]. 孙立. 东南大学, 2017(04)
  • [5]用于白光LED的远程光谱转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谌夏. 重庆大学, 2015(07)
  • [6]氮(氧)化硅基微纳米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 付艳. 北京理工大学, 2014(04)
  • [7]热处理和Tb3+掺杂天然方钠石的光致发光特性[D]. 穆亚斯尔·凯合日曼. 新疆师范大学, 2014(12)
  • [8]新型固态化锂二次电池及相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谭国强. 北京理工大学, 2014(06)
  • [9]基于ICP工艺的硅基复杂微纳结构制备[D]. 高阳.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10]能量转换材料的光子协同增强效应与结构相调制[D]. 王祥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06)

标签:;  ;  ;  ;  ;  

一种新型硅基晶体BaH_2SiO_4的结构与性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