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县防护林系统持续稳定建设的系统分析

甘南县防护林系统持续稳定建设的系统分析

一、甘南县域防护林体系持续稳定性建设的系统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延成[1](2020)在《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地处世界仅存的四大黑土带之一,耕地面积居全国之首。研究区域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核心区,总面积15.78×104km2,其中耕地8.81×104km2,包括哈尔滨(局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黑河(局部)5个地级行政区、33个市县。本区地带性土壤以黑土、黑钙土为主,宜耕性强,自然禀赋优越,但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过度索取,导致黑土理化性状和生态功能严重退化,黑土区正在由“生态功能区”转变为“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已成为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本论文采取遥感与信息化手段,借助大地域、多尺度、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及土壤侵蚀模型判别技术,并与DEM数据、土地利用、行政区划、高程分带、土壤分类矢量数据融合叠加,创建生成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地理空间数据集,揭示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土流失赋存状态、消长态势及空间分异格局,为我省实施黑土地保护,维持耕地红线,开展耕地水土保持监测提供了基础支撑。为评估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优化水土保持工程布局,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提供了科学依据。1、明确了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本底及现状分布。经遥感辨识与GIS分析,2000年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面积本底为79560.58km2,耕地水土流失面积本底为39758.59km2,占耕地总面积的50%。耕地年侵蚀总量可达到4680×104t/a,相当于年损失15600hm2耕地。2019年黑土区耕地面积现状为88050.56km2,占区域总面积的55.8%。按坡度分级划分,黑土区<0.25°的耕地占耕地面积的69.3%,>15°耕地占耕地面积的0.01%。按高程分带划分,黑土耕地主要分布于松嫩平原中部海拔100-200m之间,占耕地总面积的55.1%。按土壤类型划分,黑土区耕地的主要地带性土壤为黑土,其次为黑钙土、暗棕壤,分别占耕地面积的30.7%、18.2%、9.1%。2、揭示了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消长态势及演变特征。采用GIS叠置分析技术,经对两个时间节点遥感数据对比分析,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面积由2000年的79502.73km2增加到2019年的88050.56km2,其变化量概括为:一是其它土地类型转变为耕地21449.17km2;二是耕地转出其它土地12901.87km2。总体而言,本区耕地面积的相对变量有限增长,但耕地转入转出的绝对变量变幅较大,尤其是部分可能引发逆向效应的指标(如林地草原开垦、湿地开发)和局部地区(如黑河市)表现突出。3、明确了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土流失现状、消长态势及演变特征。采用CSLE和耕地风蚀模型,结合相关要素的数字化成果对耕地水土流失强度开展图斑尺度的解算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松嫩平原黑土耕地水力风力侵蚀总面积36676.55km2,占耕地总面积的41.7%。其中:水力侵蚀面积32651.29km2,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北部、东部漫川漫岗农业区;风力侵蚀面积4025.26km2,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西部农牧风沙区。评价时段2000年~2019年跨度内,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9758.59km2降低到2019年的36676.55km2,按各级强度级别消长态势划分,其中轻度侵蚀变化量为+7638.40km2,中度侵蚀变化量为-9241.10km2,强烈侵蚀变化量为-1701.48km2,极强烈侵蚀变化量为+32.39km2,剧烈侵蚀变化量为-3675.14km2。水土流失演变整体形势趋缓。4、开展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遥感评价。基于黑土耕地辨识与消长态势研判,耕地水土流失目前仍为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亟待开展水土保持成效评价,指导水土流失科学治理,采用遥感数据与水土保持监测成果,通过典型剖析与宏观调查开展水土保持效果评价。结果显示:2010年以来,黑土耕地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累计治理面积453.45km2。农发工程实施水土保持耕作措施2598.36km2。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的39758.59km2降低到2019年的36676.55km2,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 14485.33km2,减幅为64.5%,治理区各项工程年可拦蓄径流总量31795.26×104m3/a,保土总量达651.37×104t/a,相当于年可减少损失黑土耕地1736.98hm2。5、提出区域水土流失防治策略基于项目研究成果,针对评价时段内耕地转入转入消长变化强烈、典型黑土区水土流失敏感性和脆弱性分析,以及多年治理出现水土流失中强度面积减少、轻度面积增加的特征规律,通过对社会管理机制和政策环境的剖析,分别提出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策略,防止耕地转入转出变幅扩大;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典型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规模化治理;提高标准,多元投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等防治策略。为做好区域水土保持工作,保护黑土耕地提出了科学建议。目前,黑龙江省黑土41.7%的耕地处于水土流失胁迫之下,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黑土耕地将长期面临水土流失加剧和耕层变薄的严峻挑战,应加大对黑土保育科技支撑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快黑土区生态环境整治与水土流失治理,保护黑土地,筑牢北大仓。

温薇[2](2019)在《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生态补偿作为调整生态环境与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政策体制,是协调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已逐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型激励机制。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确立,生态补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更加凸显出举足轻重的位置,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地区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了从原来的政策推动到现在法律规制的转变,倡导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复杂关系,除实践较多的跨流域生态补偿外,跨地域、跨功能区等方式的生态补偿实践却寥寥无几,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凤毛麟角,我国有效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并未形成。黑龙江省作为林业生态大省,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但由于省内区域间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同,导致区域间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尤为突出,特别是主体功能区间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效益的不均衡。因此,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优势,建立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已然势在必行。本文以黑龙江省为样本调研区域,在已有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研究和跨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究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即跨越黑龙江省不同区域空间范围,通过科学调控、协调互补等手段,以政府、公众、企业为补偿主体,主体功能区为补偿客体,市场为导向,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企业参与机制、政府协商机制、跨区域管理优先级机制、生态合作和生态交易等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实现区域间资源均衡配置,促进环保和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收集和整理,归纳评述了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研究现状,在博弈理论、协同理论和区域协调理论等全新理论指导下,系统的采用ArcGIS空间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问卷调查等统计分析方法,以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和生态建设协调为切入点,重点从公众和社会视角开展研究,确定不同利益主体协同演进为趋向的作用机理。从博弈视角出发,侧重研究跨区域生态补偿主客体的利益关系,逻辑关系,社会、公众的支付意愿、主体功能区之间的补偿协调方案、政策执行、协调机制构建与运行等内容中寻找协调路径。同时,基于调研数据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牡丹江、双鸭山、绥化等8个不同地区进行了差异化分析,运用离差系数最小化模型、CVM调查法、探索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全面计量了功能区之间的协调度和支付意愿值,从公众角度测算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标准;围绕哈大齐工业走廊与大小兴安岭实施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的预期效果分析,梳理省域范围下不同区域之间补偿协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倡企业在发展受限时可以通过为生态服务付费,买卖碳排放权等跨区域生态补偿方式破解企业发展受限难题;最终针对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协调保障进行了探讨,提出不断优化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平台建设、加快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多元投资机制、持续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的产业政策体系、构建不同主体之间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合作机制、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评价和反馈系统等构成的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保障体系。本文旨在突破区域限制,拓宽生态补偿协调渠道,提出具有科学性和建设性的协调机制和保障体系,促使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得到推广使用,为黑龙江省的生态补偿改革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完善我国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刘宇舒[3](2018)在《生态服务测度下黑龙江省村镇空间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城镇化正经历一个严峻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城市扩张与建设的突飞猛进,在获得巨大经济成效的同时,环境与社会问题凸显,引发多个层面的思考与反省,新型城镇化等一系列发展政策与战略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城镇化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以及发展观与城镇发展模式的转变;另一方面,乡村(村镇)作为城镇化的另外一极,同样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和发展的抉择,“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美丽乡村”“乡愁”“农民工”等无不反映出“三农”问题不仅是城镇化进程中的首要难题,也是关系到国家发展根基的核心问题。论文立足于村镇空间发展的政策背景及国际经验,以生态服务测度为切入点,侧重于空间视角,建立生态服务视角下村镇空间解析框架,讨论村镇自然生态空间、农林牧生产空间、人居生活空间的生态服务属性及其构成,进而从“宏观认知-价值审视-系统优化-实现途径”的研究范式展开黑龙省村镇地域的空间研究。“宏观认知”——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现状、生态基础及绿色发展诉求,为村镇空间结构与布局优化的方向与目标提供战略指引。以国家宏观背景与政策为导向,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采用实地调研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人口与资源、产业发展、空间体系、生态格局等层面形成黑龙江省村镇发展与建设现状的宏观认识与基本理解,并指出当前村镇发展建设的困境与矛盾症结所在,进而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区域规划与建设要求、地方居民诉求提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村镇空间发展的多层次目标体系。“价值审视”——村镇空间生态服务测度模型及其解析,为村镇空间分析与比较提供量化方法及标准平台。立足于“生态服务”视角,从人类福祉与需求角度解析村镇空间,构建村镇空间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法”和“单位服务功能价值法”进行基础模型的构建及检验,从标准当量价值、当量因子、功能异质性系数、经济社会系数、资源稀缺系数多个维度进行修订,形成适应黑龙江省村镇空间地域特征的测度模型,并进行多指标、多层次的空间格局测度。据此,建立应用生态服务测度结果解析村镇空间的框架,包括面向区际平衡的村镇空间均衡性评析、面向区内协调的村镇空间耦合度评析、面向效率提升的村镇空间利用效率评析,以及面向功能优化的村镇空间主导功能判别4个层次。“系统优化”——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现实格局测度及优化格局建构,形成村镇空间结构与布局的解析与优化格局。一是,从“区际平衡”视角,针对黑龙江省村镇空间均衡性进行测度,分析各县(市)单元生态、生产、生活及其综合空间价值的差异强度、类型,主要来源(区际或区内)及其贡献率。并从省域、片区二个层次分别提出了村镇空间均衡发展的优化格局;二是,从“区内协调”视角,针对黑龙江省村镇空间协调度进行测度,结合村镇空间综合发展水平,分析各县(市)单元村镇空间(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耦合协调度水平,解析其发展滞后的关键影响所在,进而提出村镇空间协调发展的优化格局;三是,从“效率提升”的视角,针对黑龙江省村镇空间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各县(市)单元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以及综合空间利用效率水平的梯度变化,结合地理分区解释村镇空间价值的数量结构与空间结构。继而从空间发展格局、农业生产格局、生态安全格局3个层面,构建村镇空间利用效率的优化格局;四是,从“功能优化”视角,构建村镇空间功能的评价模型,结合空间效率水平、差异水平、协调度水平在省域及片区范畴的位序及优势度,确定各县(市)单元的主导功能类型及其特征,并进行功能区划,以优化村镇空间功能格局。“实现途径”——黑龙江省村镇空间优化的目标、途径及其保障体系构建。在前三部分的基础上引申讨论,着眼于评价结果所凸显的核心矛盾问题的应对,确立与之匹配的价值提升战略目标,总体策略、空间体系规划策略。进而,从数据库构建与应用、绿色资源的分析与评价、绿色专项研究的技术应用、规划编制与表达方面构建价值提升的规划技术体系,并从统筹公共政策、创新管理机制、优化评价体系、完善公众参与方面提出支撑其实施的保障体系。论文面向特殊发展时期的村镇空间发展与转型问题,明确其绿色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根本要求,其内涵包括多层次的战略意义、美好愿景、政策与技术、空间环境与形态,而广域尺度的村镇地域研究将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基于此认识,论文开展黑龙江省域范畴的村镇空间研究,以期在理论层面,完成支撑绿色村镇空间体系构建及其技术方法的拓展,提升村镇规划编制的质量与水平,实现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在实践方面,增强村镇规划建设的科学性与时效性,推动黑龙江省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试点工作的开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路昌[4](2018)在《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现阶段配置土地资源、落实土地管理制度、实现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后经历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现行规划编制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可以更好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差异化利用和区域协调化利用。近年来不论是在政策规定方面还是实践案例方面,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均取得了明显的发展,出现了如长株潭城市群土地利用规划、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京津冀协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案例,重要性日益突出。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和老工业基地,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和编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效果明显,较好地完成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建设用地指标区域分配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较低、规划实施区域协调性偏低、土地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破坏现象严重等问题,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现行规划编制思路与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2017年10月,十九大提出“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进入了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东北振兴对东北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通过规划调整推动区域土地资源实现协调、可持续利用迫在眉睫。因此,通过开展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和方法的相关理论研究和探讨,推动东北地区区域土地资源实现差异化利用和区域协调化利用,实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地区生态环境和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和谐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实施效果评价或环境影响评价、创新“多规合一”的协调机制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理论、思路和方法的研究。粮食主产区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地区,其土地利用特点、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但是现有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践案例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对粮食主产区的关注较少。鉴于此,本研究以实现土地利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三类基本需求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关基本理论基础,首先对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构建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理论框架;其次,以东北地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价结果和基于三生空间的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作为切入点构建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然后,以土地利用“本底-现状-潜力”三维分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方案作为规划的区域划分方案,依据差异化的土地发展战略确定不同类型区各项规划指标的调控策略;最后,选取松嫩平原北部农牧粮食生产区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验证构建的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和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可为国内其他粮食主产区编制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依据规划编制相关理论基础,将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理念确定为:以土地利用综合分区为基础,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为核心,针对不同类型分区制定不同的区域发展方向和土地利用发展战略,得到差异化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调整优化方案,通过对区域整体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区域整体“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2)东北地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实施至2015年的总体评价得分仅为79.52,等级为“一般”,规划整体实施效果处于一般水平,规划实施和编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包括较好地完成了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提高了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也存在着建设用地现实需求与规划控制指标矛盾突出、土地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偏低、规划对土地利用生态效益重视不足、规划的社会意识度亟待加强等问题。(3)1995~2015年间,东北地区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0.581持续下降至0.575,研究期间东北地区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恶化。东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生产用地持续增加、生态用地持续减少和生活用地持续增加,前期剧烈后期趋缓;三生用地的空间格局基本一致,各类功能用地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和不均衡性;研究期间辽宁省较为发达、吉林省和黑龙江省较为落后的区域差距格局依然存在,研究后期则有所缓和。(4)以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作为切入点构建了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共有18项指标,其中保留现行规划指标体系中的12项指标,将现行指标体系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林地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3项指标调整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森林覆盖率、土地利用开发强度,新增水域面积、生态用地比例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3项指标。新的指标体系在较好的兼顾了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以及公平和效率的同时,也清晰地反映了土地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等各个方面。(5)构建的土地利用“本底-现状-潜力”三维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清晰地反映粮食主产区土地利用的自然本底条件、开发现状和未来发展潜力特征,其中土地发展潜力相关指标的选取不应只单纯反映经济效益,应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也考虑在内,综合反映土地资源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等方面潜在的发展潜力。(6)东北地区可划分成3种类型共12个分区,各分区之间土地利用条件、开发程度、发展潜力均存在明显地域差异,由北向南基本上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经济发展区是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区,土地利用综合水平整体较高,规划指标调整战略应为适度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和林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粮食生产区是农业生产集中区域,规划指标调整战略应为少量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适度增加林地面积;林农生态区是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地区,土地利用综合水平整体较低,规划指标调整战略应为适度增加林地面积,保持耕地面积稳定,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7)在构建的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约束下,利用多目标规划法得到了松嫩平原北部农牧粮食生产区2020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其中,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87.51%、6.14%、6.35%。优化方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分别为2303.97亿元、526.84亿元、487.17亿元、3317.98亿元,优化方案全面优于现行规划方案。优化方案较好地实现了粮食生产区“优先满足保障粮食安全的基本需求,其次满足生态安全需求,协同平衡经济发展需求”的整体土地利用发展策略。本研究构建了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理论框架,并针对东北地区构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和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方案,基于不同类型分区构建土地利用情景分析框架,最终得到差异化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验证了理论框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作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补充,通过编制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区域(市、县)级别通过针对不同类型区域制定差异化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三类基本需求侧重方案,进而在地区(全国、省)级别最终实现统筹满足“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三类基本需求,是一种可行的思路。

李静[5](2014)在《基于适宜性分析的苍南县绿地生态网络规划研究》文中指出绿地生态网络为城市中的游憩绿地和生态保护绿地提供了重要的空间保障,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不但能够降低绿地斑块的破碎化程度、改进绿地布局、提高生态网络的连接,而且对城市的不断扩张也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本文以Fragstats和GIS为技术支撑,结合实地调查对研究区遥感影像进行分类解译,生成研究区景观类型图。首先对苍南县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然后对选取5类生态适宜性评价因子进行评价,并综合加权得到苍南县生态适宜性图作为消费面,进而模拟了苍南县潜在生态网络;并结合景观格局分析,对苍南县内的现状廊道和绿地斑块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对苍南县绿地生态网络总体布局提出合理规划布局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苍南县不同景观类型无论在数量、分布上都存在不均衡现象。县域北部和东北部平原地区内的建筑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最为集中,造成该区域内景观破碎化严重。而西部、南部和西北部山区,除了林地,其他几类景观类型分布较少且较分散,该区域内的绿地斑块面积较大,但分布不均,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内的绿地斑块数量缺乏,斑块之间的连接度不够。(2)从区域整体景观出发,确定了苍南县“两带、五横、八纵、多点”的绿地生态网络规划布局,并分别对其进行相关构建。其中“两带”以沿海防护林体系和山脉型廊道建设为主;“五横、八纵”从道路廊道和河流廊道进行构建;“多点”从公园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村庄绿化、生态公益林、矿山覆绿、农田林网7个方面进行构建。以此,共同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生态网络。结合景观格局分析和GIS技术,以适宜性分析为基础,对研究区进行潜在生态网络的模拟,从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为绿地生态网络规划布局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谢学军[6](2014)在《黑龙江两大平原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龙江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总产量、商品量和调出量均居全国首位。为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探索新型农业生产关系,黑龙江提出建设“黑龙江两大平原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下称试验区),2013年6月获国务院批准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规划。试验区位于黑龙江腹地,是世界仅存三大黑土资源分布区之一,包括11个市的51个县(市、区),面积28.9×104km2,占全省国土面积63%;耕地面积1.62亿亩,占全省耕地面积80%;粮食产量占全省90%,占全国商品粮的8.8%,对“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实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但试验区现实生态环境不断退化,林业资源匮乏,森林覆盖率仅为12.3%,生态防护能力弱,危及粮食增产增收潜力和地区可持续发展。林业作为陆地最大的生态调节系统,对试验区生态环境改善、保障粮食生产具有极为重要的防护作用。所以,试验区生态林业及其建设体系的研究尤为必要。本文首先在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生态林业建设对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尤其是保障“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地位切入,独占研究视角。其次,通过对试验区生态现状、生态林业资源情况实地调研、探查;对省级农、林业主管部门、两大平原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地方管理部门以及农、林科研院所走访、调研、访谈的基础上,收集摸清了试验区林业等相关资源的本底数据。在走访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现状,找到了生态及生态林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林业建设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林业资源存量不足、水土流失加剧、土壤沙化严重、林业资源质量不高;林业建设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生态效益补偿不足、林权改革尚需深化、林业产业布局不合理、林业发展政策引导缺失、林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再次,依据调研的科研数据,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了生态林业建设对农业生产的作用。研究表明:生态林业的建设能够有效调节农业生产的生态要素(如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等)、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粮食污染水平、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对生态林业建设的经济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生态林业产品(主要是林业生态效益)的供求存在矛盾,需要通过政府干预解决供求失衡的问题;在经济学假设的基础上,对生态林业建设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及参与生态林业生产的行为进了博弈分析,并最终定位了农户参与林业生产的决策均衡点。第四,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了试验区生态林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从林业科研部门、高校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基层林业科技推广部门选取专家进行咨询,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了影响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的指标体系,结合调研得到的本底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试验区生态林业的权属问题、粮食主产区的生态补偿问题、林业建设的资金投入问题以及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问题是制约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五,针对影响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的影响因素,构建了试验区生态林业“一体两翼”建设体系。“一体”即以林业产权制度为主的制度体系,建议深化农业生产经营责任制,以农业家庭承包经营为借鉴,进一步规范林地流转机制、健全相关的深化改革配套政策,结合宾县和鹤岗市的林业建设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两翼”即试验区生态林业补偿体系和试验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关于补偿体系,建议构建试验区生态林业补偿制度,通过对林业生态产品的价值补偿,激励农户、林业企业等参与林业生产;关于服务体系,从林业社会化服务机构的构成、服务的内容及对象进行了分析,分别从林业科研推广体系、森林资源保护体系、投资中介、行业协会以及林业项目建设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创造性地构建了林业科研示范区、林业专家大院、林业致富项目、农民培训和林业科技副县长“五位一体”的林业科技合作共建模式,促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构建了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体系的保障措施,分别从思想保障、组织保障、资金保障、科技保障、法制保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系统构建了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保障措施,以保证生态林业建设体系的科学有效、规范合理、易于操作。

李琦珂[7](2013)在《20世纪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结构变迁研究》文中认为拥有黝黝黑土地的松花江流域,经过一百多年的农业开发,如今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该地虽气候严寒,夏短冬长,但土壤肥沃,雨热同季,比较适合发展农业。自东北“开禁”以来,关内移民陆续进入,土地垦殖持续不断,人地关系渐趋紧张。农业开发所及之地,荒山沼泽化为肥田沃野,森林草原变成农田村舍,自然景观成为人工生态,人地系统结构变化异常显着。农业系统作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互动界面,其结构变迁与功能进化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经中原农耕文化辐射,受经济全球化影响,松花江流域的种植业对畜牧业、林业和渔猎业的“挤压”倾向日益明显,生产结构逐渐单一,农业系统功能脆弱,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20世纪以来,松花江流域种植业,大致经历由“—元”到“二元”、再到“三元”的结构变迁,农业系统呈现良性衍化态势。功能发挥偶有曲折低徊,也基本处在自组织阙值范围之内。民国时期,种植业系统开放而高效;伪满时期,种植业系统“入”不敷“出”;建国之后,系统功能发挥顾“此”而失“彼”;三中全会之后,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系统发展稳定且持续。畜牧系统的百年发展,主要特征是畜牧结构的日益趋同。20世纪初叶,因地区间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的差异,松花江流域的畜牧系统,具有发展不均衡的显着特点。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家畜多经喂猪、牛、羊,家禽常饲养鸡、鹅、鸭;松花江流域西部草原地区,历史上多为游牧民族的畜牧区,多豢养马、牛、羊及犬;生息繁衍于松花江流域东部的渔猎民族,历史上曾与鹿共舞,与犬相伴,如今已成民族文化的遥远记忆。20世纪中期以来,因文化的不断融合,技术的日新月异,松花江流域畜牧结构的区域差异性渐至消亡,畜牧生态系统因多样性的缺失而危机蛰伏。松花江流域是森林部落的故乡。莽莽林海钟灵毓秀,引俄人日寇竞垂涎。建国之前,森林资源砍伐得多,养护培育得少,形成畸轻畸重的林木利用结构。新中国成立以来,培育与砍伐并重,松花江流域林本利用结构不断优化,林业系统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以及审美价值,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利用。渔业是松花江流域的传统产业。20世纪之初,松花江流域渔业仍为自然经济,鱼类资源尚属充足,鱼种结构相对合理。随着渔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自然鱼类捕捞—度占据渔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迫于鱼类资源锐减的严峻形势,20世纪中叶养殖渔业逐渐兴起并很快后来居上,成为优势生产部门,渔业结构因此而日益优化。世纪之末,松花江流域渔业品种结构逐步向着多元化、生态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农业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发展衍化,既受内部因素相互作用的不断驱动,也受系统外部诸如文化、制度以及技术等因素的深刻影响,且时时反作用于这些外在因素,积久而成互生互克、相辅相成的作用机制。合理的经济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促进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农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技术变革能够打碎落后制度的桎梏,冲破资源瓶颈的制约,成为农业结构进化的重要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作为人地作用的手段延伸、功能拓展的重要方式,农业技术在种植结构的历史变迁中举足轻重。农机等物质装备的规模运用,化肥等生产资料的集约投入,育种对生物适应能力的能动作用,水利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润泽渲泄,都是借助农业系统某一因素(或环节)的人工调控,来提高农业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进而达到优化农业结构、完善功能机制的目的。作为日趋开放的“结构-功能”共同体,农业系统的存在以及发展,还会受到上层“人一地”系统的影响和制约,表现为人地结构对农业系统的时或促进、时或阻滞。若人地结构趋于合理,人地关系基本平衡,农业系统就会良性发展,结构渐至优化、功能发挥良好;若人地结构严重失衡,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大自然就会以灾害的方式来警告人类,实际上是为农业系统的良性回归提供反馈信息,以此督促农业系统的参与者——人类,及时进行结构调整,永葆经济、生态高效功能。

周志强,张双,刘彤[8](2009)在《不同树种结构对农田防护林效益的影响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了在小黑杨、落叶松、樟子松防护林带防护范围内,玉米、大豆、向日葵的光合指标及土壤水分。结果表明:对各作物种植区土壤水分的影响,杨树林带最大,樟子松次之,落叶松最小。杨树林带胁地范围1.6H(杨树平均树高H的1.6倍)内,大豆光合指标最优,玉米最弱。1.6H外,向日葵光合指标最优,大豆最弱;落叶松林带胁地范围0.8H(落叶松平均树高H的0.8倍)内,玉米光合指标最优。0.8H外,3种作物的光合指标近似;樟子松林带胁地范围0.8H(樟子松平均树高H的0.8倍)内,3种农作物的光合指标近似。0.8H外,玉米光合指标最优,大豆最弱。对玉米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杨树林带最大,落叶松最小;对向日葵的光合的影响,杨树最大,樟子松最小;3种树种对大豆的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基本相同。

张双[9](2009)在《不同树种结构对农田防护林胁地效应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分析不同树种结构农田防护林与其所处环境、及不同农作物间相互作用,选取了具有黑龙江西部代表性,位于齐齐哈尔市甘南县的,4行小黑杨防护林带、4行落叶松防护林带、单行樟子松防护林带。在各防护林的防护范围内,以树高倍数(H)确定测点,测定玉米、大豆、向日葵三种当地主要作物的光合指标及土壤养分、水分。结果显示:在三种防护林带的防护范围内,随与林带距离的变化,土壤含水率、作物的光合指标有较明显的变化规律。常规土壤养分无明显的变化规律。说明实际农业生产中的胁地现象,主要是由防护林根系与作物争夺土壤中水分而产生的。分析了三种林带对各作物种植区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结果显示:4行杨树林带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范围可达1.6H;4行落叶松和单行樟子松林带的影响范围约为0.8H。对不同树种结构防护林对各作物种植区土壤含水率的影响趋势的分析显示:大豆种植区的土壤含水率,受杨树林带的影响范围最大,受落叶松林带的影响范围最小。玉米种植区土壤含水率,受杨树影响最大,受落叶松影响最小。向日葵种植区土壤含水率,受樟子松影响最大,受落叶松影响最小。对光合生理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4行杨树林带胁地较为严重,胁地范围可达1.6H,胁地范围内,大豆的光合指标优于向日葵,向日葵优于玉米。在杨树胁地范围以外,向日葵的光合指标略优于玉米,玉米优于大豆。4行兴安落叶松林带胁地较轻,范围约为0.8H,胁地范围内,玉米的光合指标略优于大豆和向日葵,在其胁地范围以外,三种作物的光合指标近似。单行樟子松林带胁地较轻,胁地范围约为0.8H,胁地范围内,三种农作物的光合指标近似,在樟子松胁地范围以外,玉米的光合指标优于向日葵,向日葵优于大豆。生长在各树种防护范围内的大豆、向日葵、玉米的最大净光合速率,随其与各林带间距离的增加,表现出各自的变化趋势。对各变化趋势的分析显示:玉米最大净光合速率,受杨树林带的影响最大,且受影响的范围也最大。受落叶松林带影响最小,且范围也最小。向日葵的光合受杨树林带影响最大。受樟子松林带影响最小。三种树种对大豆的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基本相同。

张福丽[10](2009)在《气象因素对黑龙江省三种病虫害的影响及预测预报》文中研究指明森林病虫害作为一类频发性生物灾害,是林业生产和生态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我国是世界上森林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经常造成危害的森林病虫有200多种。作为我国林业大省的黑龙江省,同时也是森林病虫害的重灾区。为减少森林病虫害的危害造成的损失,通过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中病虫害种群变化的规律,对病虫害未来发生和增长趋势作出科学的预测预报,从而实现对森林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流行是林木、有害生物和气象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气象因素是决定有害生物发生流行的关键因子。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可以根据气象因素对病虫害种群动态的影响,通过数学、生态学方法构建系统模型,利用这些模型进行主要病虫害的种群趋势的准确预测,并采取科学的综合治理措施。本论文根据数理统计原理,分析气象因子与病虫害种群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了相关地区的预测模型,利用气象资料和病虫害的调查数据预报未来病虫害危害程度和发生趋势。影响森林病虫害种群动态关键气象因子的确定和预测预报模型的建立,可为黑龙江省各地、县森林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提供的科学依据,及时掌握主要森林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和适时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最大限度地降低森林病虫害的损失,建立科学、有效、综合效益最佳的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研究了黑龙江省3种重要的森林病虫害(落叶松毛虫,杨干象,杨树溃疡病)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分别选用每年1~12月份的平均温度、平均湿度、极端高温、极端低温和降水量5个气象因子作为影响因子,通过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以牡丹江地区海林市、鸡西地区密山县、绥化地区庆安县和齐齐哈尔地区龙江县的气象数据和落叶松毛虫实际调查资料为依据,首次分析了落叶松毛虫预报模型。海林市逐步回归测报模型为:y=-35.374+0.286x2+0.517x72-0.694x78+0.163x80-0.154x90+1.011x73,其预报精度平均达79.73921%;密山县逐步回归测报模型为:y=-45.427+1.003x2+0.293x72+0.697x73+0.835x65+0.355x66+1.702x69,预报精度平均为88.855%,83.3%的年份精度在90%以上;庆安县逐步回归测报模型为:y=-65.303+0.925x2+0.384x65+0.316x69+0.237x72+0.047x80+0.087x59-0.008x95,预报平均精度达88.193%,精度在80%以上的年份占77.8%;龙江县逐步回归测报模型为:v=9.826+0.065x2+0.114x69+0.485x73-0.064x90-0.010x95+0.352x54,平均预报精度为78.071%。通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模型中主要气象因子对落叶松毛虫发生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式,分析结果与实际相符。研究结果表明:海林市的上年1月平均湿度(x2)、3月平均湿度(x72)、4月极端高温(x78)、4月降水量(x80)、6月降水量(x90)、3月极端高温(x73)是影响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的主要因素;密山上年1月平均湿度(x2)、3月平均湿度(x72)、3月极端高温(x73)、1月降水量(x65)、2月平均温度(x66)、2月极端低温(x69)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庆安影响落叶松毛虫发生发展的主要因子分别为:上年1月平均湿度(x2)3月平均湿度(x72)、3月极端高温(x73)、1月降水量(x65)、2月平均温度(x66)和2月极端低温(x69);而龙江县上年1月平均湿度(x2)、2月极端低温(x69)、3月极端高温(x73)、6月降水量(x90)、7月降水量(x95)和上年11月极端低温(x54)则为主要影响落叶松毛种群消长的作用因子。综合4个县市的情况,其中上年1月平均湿度(x2)、3月平均湿度(x72)、3月极端高温(x73)和2月极端低温(x69)又处在较重要的地位。2、利用齐齐哈尔地区的拜泉县、依安县、甘南县和大庆地区的肇源县杨干象调查数据,结合各县上年10月至当年9月气象因素,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拜泉县影响杨干象虫口密度的主要气象因素分别为:4月极端低温(x34)、8月降水量(x55)、4月降水量(x35)、3月降水量(x30)和上年11月极端低温(x9);甘南县影响杨干象虫口密度的主要气象因素分别为:1月平均温度(x16),3月平均温度(x26),1月降水量(x20),2月极端高温(x23)和4月极端低温(x34);在肇源县影响杨干象虫口密度的主要气象因素分别为:2月极端高温(x23)、4月极端低温(x34)、6月平均温度(x41)、6月降水量(x45)、7月平均温度(x46)、7月极端低温(x49)和8月平均湿度(x52);依安县影响杨干象虫口密度的主要因素分别为:上年12月平均湿度(x12)、1月平均温度(x16)、3月平均温度(x26)、4月极端高温(x33)、6月降水量(x45)和7月极端低温(x49)。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拜泉县、甘南县、肇源县和依安县预测的平均精度分别为:95.778%、83.7%、82.9%和97.2%,其中拜泉县100%的年份、甘南县70%的年份和肇源县62.5%的年份预测精度都达到了80%以上,而依安县的预测精度最高,100%的年份预测精度都在90%以上,达到了模型预测的基本要求。综合4县市分析情况,影响杨干象发生的主要气象因子可归结为:1月平均温度(x16)、2月极端高温(x23)、3月平均温度(x26)、4月极端低温(x34)、6月降水量(x45)和7月极端低温(x49)。除6月降水量为负相关外,其余都为正相关。对这些因子的分析与杨干象的实际发生一致。构建的模型预测精度较高,达到了预测的基本要求。3、研究了绥化北林区、肇东及大庆肇源的杨树溃疡病的发生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利用逐步回归预测法建立了杨树溃疡病测报模型。结果显示,逐步回归模型对3县市的预测精度较高,北林区87.5%的年份预测精度都在90%以上、肇东和肇源的预测精度全部达到90%以上。北林区杨树溃疡病的发生与2月降水量(x5)、5月极端低温(x10)、6月平均湿度(x13)、8月降水量(x23)有关;肇东杨溃疡病的发生与2月降水量(x5)、5月极端低温(x10)、6月平均湿度(x13)、8月降水量(x23)、7月极端低温(x19)、6月平均温度(x12)关系密切;肇源影响杨树溃疡病发生的气象因子有5月极端低温(x10)、6月平均湿度(x13)、8月降水量(x23)。综合3县杨树溃疡病测报模型研究结果,5月极端低温(x10)、6月平均湿度(x13)、8月降水量(x23)是影响该病害的主要气象因子,在进行黑龙江省其它地区杨树溃疡病的预测时应着重分析这三个气象因素对杨树溃疡病的影响效应。

二、甘南县域防护林体系持续稳定性建设的系统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南县域防护林体系持续稳定性建设的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区域生态环境与水土流失现状评述
    1.2 遥感和水土流失概念与内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际遥感发展与研究现状
        1.3.2 国内遥感发展与研究现状
    1.4 立题依据、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
2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区域概况
    2.1 地理区域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土地资源
    2.5 土壤资源
    2.6 生物资源
    2.7 水文概况
    2.8 社会经济
    2.9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情况
        2.9.1 水土流失成因与危害
        2.9.2 水土流失类型与分布
        2.9.3 水土保持现状
3 黑土耕地本底遥感调查及水土流失分析
    3.1 耕地本底值获取方法与途径
        3.1.1 基础数据
        3.1.2 本底值遥感调查的技术路线
    3.2 本底值遥感调查研究方法
    3.3 黑土耕地本底分布情况
        3.3.1 总体分布
        3.3.2 行政单元黑土耕地水土流失分布
        3.3.3 行政单元黑土耕地坡度分级分布
    3.4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分析评价
    3.5 小结
4 黑土耕地变化遥感调查及水土流失评价
    4.1 黑土耕地遥感辨识与空间提取技术
        4.1.1 基础遥感数据源
        4.1.2 解译技术路线
        4.1.3 技术实现过程
        4.1.4 解译结果与分析
    4.2 黑土耕地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界定技术
        4.2.1 基础数据
        4.2.2 技术路线
        4.2.3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系统
        4.2.4 土壤侵蚀模型
        4.2.5 数据处理与模型计算
        4.2.6 解译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
5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成效遥感评价
    5.1 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工程实施
    5.2 水土流失防治农业生态开发工程实施
    5.3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遥感评价
        5.3.1 控制水土流失效果典型评价
        5.3.2 控制水土流失效果总体评价
        5.3.3 保护黑土耕地效果评价
        5.3.4 经济效益评价
        5.3.5 社会效益评价
    5.4 小结
6 黑土耕地水土流失防治管理建议
    6.1 区域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6.1.1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水土保持区划格局
        6.1.2 水土保持区划总体防治方略
        6.1.3 水土保持区划分区防治建议
    6.2 策略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6.2.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策略,防止耕地转入转出变幅扩大
        6.2.2 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典型黑土区耕地水土流失规模化治理
        6.2.3 提高标准,多元投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6.3 技术支持层面水土流失防治建议
        6.3.1 开展科学研究
        6.3.2 组织技术示范与推广
        6.3.3 加强管理能力建设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跨区域
        2.1.2 跨区域生态补偿
        2.1.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
        2.1.4 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博弈理论
        2.2.4 协同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生态补偿制度背景分析
        3.1.1 生态补偿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3.1.2 生态补偿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
    3.2 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区划情况
        3.2.1 宏观方面
        3.2.2 微观方面
    3.3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现状分析
        3.3.1 生态补偿整体概况
        3.3.2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状况
        3.3.3 社会公众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3.4 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功能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面临的主要问题
        3.4.1 缺失市域范围下跨区(县)域补偿协调机制
        3.4.2 缺乏省域范围下跨市域生态补偿横向协调机制
        3.4.3 缺少省域范围内的跨区协作监管机构
        3.4.4 区域间利益相关者博弈关系错综复杂
        3.4.5 跨区域生态补偿法律约束缺失
        3.4.6 跨区域生态补偿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经济博弈分析
    4.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基本范畴
        4.1.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内涵
        4.1.2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维度
        4.1.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目标与内容
        4.1.4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度
    4.2 生态功能区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关系
        4.2.1 生态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之间的博弈
        4.2.2 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博弈
        4.2.3 生态功能区与地方政府的博弈
        4.2.4 生态功能区与企业的博弈
        4.2.5 生态功能区与社会公众的博弈
        4.2.6 生态功能区、政府、企业与公众的多方博弈
    4.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基本假设
    4.4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一般均衡分析
    4.5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博弈模型
        4.5.1 利益共享博弈模型
        4.5.2 智猪博弈模型
        4.5.3 跨区域静态博弈模型
    4.6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理论框架
    5.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构建原则
        5.1.1 公平与效率原则
        5.1.2 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
        5.1.3 利益共享与责任共担的原则
    5.2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机理分析
        5.2.1 政府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5.2.2 生态功能区之间的补偿协调
        5.2.3 公众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5.2.4 企业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5.2.5 生态功能区与政府、公众、企业等多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机理
    5.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设计
        5.3.1 公众参与机制
        5.3.2 企业参与机制
        5.3.3 政府协商机制
        5.3.4 政府与功能区之间的跨区管理优先级机制
        5.3.5 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生态合作机制
        5.3.6 多利益主体的生态交易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公众意愿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
    6.1 协调机制的运行目标
    6.2 公众参与的协调构成
    6.3 公众补偿的协调运行
    6.4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公众补偿额度测算
        6.4.1 公众补偿支付额度测算的流程框架
        6.4.2 基于CVM调查法的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现状分析
        6.4.3 公众补偿支付的影响因素分析
        6.4.4 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的额度测算
        6.4.5 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的差异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社会视角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
    7.1 协调机制的运行目标
    7.2 社会视角的协调构成
    7.3 社会视角的补偿协调运行
    7.4 构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实例
        7.4.1 社会视角下跨区域生态补偿实例利益主体选择
        7.4.2 政府主导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预期效果
        7.4.3 企业主导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预期效果
        7.4.4 “哈大齐—大兴安岭—小兴安岭”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启示
    7.5 本章小结
8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保障措施
    8.1 不断优化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8.1.1 搭建跨区域利益共享平台
        8.1.2 搭建政府主导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对话平台
        8.1.3 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基金监管平台
    8.2 加快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多元投资机制
        8.2.1 国家财政投资
        8.2.2 企业投资
        8.2.3 社会公众投资
    8.3 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政策体系
        8.3.1 制定跨区域生态补偿产业政策
        8.3.2 深化林权改革
        8.3.3 创新产业格局
    8.4 构建不同主体之间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合作机制
        8.4.1 搭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商合作
        8.4.2 实现生态功能区间的跨区协作
        8.4.3 建立生态功能区间的利益协调
    8.5 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评价和反馈系统
        8.5.1 静态评价
        8.5.2 动态评价
        8.5.3 反馈系统
    8.6 构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保障体系
        8.6.1 法律保障
        8.6.2 社会保障
        8.6.3 制度保障
    8.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3)生态服务测度下黑龙江省村镇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村镇与村镇空间
        1.3.2 村镇生态系统
        1.3.3 生态系统服务
        1.3.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第2章 理论方法与研究基础
    2.1 村镇空间研究理论支撑
        2.1.1 乡村振兴等相关理论
        2.1.2 空间均衡网络理论
        2.1.3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1.4 空间格局优化理论
        2.1.5 三生空间优组理论
        2.1.6 空间信息系统理论
    2.2 生态服务理论及方法
        2.2.1 生态服务的基本特征与内涵
        2.2.2 生态服务的资源禀赋与价值属性
        2.2.3 生态服务价值分类方案与测度方法
    2.3 村镇空间生态服务属性与关联影响
        2.3.1 村镇空间生态服务属性与构成
        2.3.2 村镇空间及制衡机制
        2.3.3 村镇空间整合及优化
    2.4 理论思辨与技术工具选择
        2.4.1 理论思辨与视角选取
        2.4.2 技术工具比较与选用
        2.4.3 生态服务视角下村镇空间优化思路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现状调查
    3.1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现状概况
        3.1.1 省域村镇建设基本概况
        3.1.2 省域村镇绿色发展基础
    3.2 黑龙江省村镇绿色发展诉求
        3.2.1 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定位
        3.2.2 区域层面规划与建设要求
        3.2.3 地方层面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需求
    3.3 基于发展诉求的村镇空间调研设计
        3.3.1 调查目标与思路
        3.3.2 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3.4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特征及问题
        3.4.1 区域发展失衡
        3.4.2 空间发展无序
        3.4.3 资源利用低效
        3.4.4 生态环境恶化
        3.4.5 绿色技术缺失
        3.4.6 规划管理滞后
    3.5 村镇空间优化的目标框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生态服务测度模型及解析
    4.1 县域尺度村镇空间生态服务测度模型构建
        4.1.1 面向空间优化的生态服务指标体系构建
        4.1.2 基于当量因子法的指标项测度
        4.1.3 基于功能价值法的指标项测度
        4.1.4 生态服务测度模型构建及检验
    4.2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生态服务测度
        4.2.1 对接测度的村镇土地利用类型的重划定
        4.2.2 基于空间异质性的测度模型修订
        4.2.3 黑龙江省村镇生态服务测度及空间格局
    4.3 基于生态服务测度的村镇空间解析框架设计
        4.3.1 面向区际平衡的村镇空间均衡性评析
        4.3.2 面向区内协调的村镇空间耦合度评析
        4.3.3 面向效率提升的村镇空间利用效率评析
        4.3.4 面向功能优化的村镇空间主导功能判别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生态服务测度的黑龙江省村镇空间格局
    5.1 村镇空间格局的目标方向
        5.1.1 空间功能协调共生发展
        5.1.2 空间利用效率整体提升
        5.1.3 空间主导功能强化发展
    5.2 村镇空间均衡性格局
        5.2.1 基于基尼系数的优化思路
        5.2.2 村镇空间均衡性格局测度
        5.2.3 村镇空间均衡性格局优化
    5.3 村镇空间协调度格局
        5.3.1 基于耦合度模型的优化思路
        5.3.2 村镇空间协调度格局测度
        5.3.3 村镇空间协调度格局优化
    5.4 村镇空间利用效率格局
        5.4.1 基于价值指数的优化思路
        5.4.2 村镇空间利用效率格局测度
        5.4.3 村镇空间利用效率格局优化
    5.5 村镇空间功能格局
        5.5.1 基于多维分析的优化思路
        5.5.2 村镇空间主导功能判别及区划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省村镇空间优化路径及策略
    6.1 村镇空间优化的战略指引
        6.1.1 以村镇空间为支撑的区域协调与城乡一体化格局
        6.1.2 以生态服务价值提升为导向的三产融合发展体系
        6.1.3 以生态服务底线为保障的区域资源合理高效利用
        6.1.4 对接城镇经济网络的村镇三生空间特色功能提升
    6.2 村镇空间优化的总体策略
        6.2.1 省域四大地域片区功能的协调发展
        6.2.2 重要空间节点职能结构调整与优化
        6.2.3 区域村镇空间联系通道网络的完善
        6.2.4 各生态分区城镇化发展的有序推进
        6.2.5 核心片区空间协调与组织模式优化
    6.3 村镇空间优化的技术支撑体系
        6.3.1 村镇数据库构建与应用
        6.3.2 绿色资源的分析与评价
        6.3.3 绿色专项研究的技术应用
        6.3.4 村镇规划编制与表达
    6.4 村镇空间优化的规划设计体系
        6.4.1 省-县(市)双层村镇空间规划体系建立
        6.4.2 城乡空间规划整合与协调指引
        6.4.3 绿色导向下的村镇空间重构
    6.5 村镇空间优化的实施保障体系
        6.5.1 统筹公共政策
        6.5.2 创新管理机制
        6.5.3 优化评价体系
        6.5.4 完善公众参与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国情背景
        1.1.3 区域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动态
        1.3.2 国外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1.5.2 两维图论聚类法
        1.5.3 多目标规划法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7 创新点
        1.7.1 构建了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与方法
        1.7.2 构建了基于“三生空间”的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
        1.7.3 构建了“本底-现状-潜力”三维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评价指标体系
第2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理论基础和框架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1.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
        2.1.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
        2.1.4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2.2 理论基础
        2.2.1 土地区位理论
        2.2.2 地域分异理论
        2.2.3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2.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思路
        2.3.1 跨行政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展
        2.3.2 规划编制理念
        2.3.3 规划编制原则
        2.3.4 规划编制流程
    2.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
        2.4.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2.4.2 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2.4.3 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构建
        2.4.4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2.4.5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环境条件
        3.1.1 地形地貌
        3.1.2 气候条件
        3.1.3 水文条件
        3.1.4 土壤条件
    3.2 社会经济情况
        3.2.1 人口条件
        3.2.2 经济发展
        3.2.3 粮食生产
第4章 东北地区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4.1 数据来源与评判标准
        4.1.1 数据来源
        4.1.2 评判标准
    4.2 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选取原则
        4.2.2 指标体系确立
    4.3 规划实施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3.1 指标的标准化
        4.3.2 权重的确定
    4.4 规划实施评价结果与分析
        4.4.1 规划实施综合评价
        4.4.2 规划实施成效分析
        4.4.3 规划实施和编制存在的问题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构建
    5.1 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5.1.1 数据来源
        5.1.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5.1.3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5.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构建
        5.2.1 规划指标体系的发展
        5.2.2 现行规划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5.2.3 规划指标体系的确立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方案确定
    6.1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目的和原则
        6.1.1 分区目的
        6.1.2 分区原则
    6.2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过程
        6.2.1 分区思路
        6.2.2 指标体系构建
        6.2.3 数据来源
        6.2.4 指标数值空间分布
        6.2.5 指标权重的确定
        6.2.6 两维图论聚类分析
    6.3 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结果
        6.3.1 经济发展区
        6.3.2 粮食生产区
        6.3.3 林农生态区
    6.4 各分区土地利用战略
        6.4.1 经济发展区土地利用战略
        6.4.2 粮食生产区土地利用战略
        6.4.3 林农生态区土地利用战略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7.1 案例选择及数据来源
        7.1.1 区域位置概况
        7.1.2 自然环境条件
        7.1.3 社会经济概况
        7.1.4 数据来源
    7.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7.2.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7.2.2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7.2.3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7.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指标调整
        7.3.1 现行规划控制指标存在的问题
        7.3.2 规划控制指标调整策略
        7.3.3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预测
        7.3.4 规划控制指标预测
        7.3.5 规划控制指标调整方案确定
    7.4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7.4.1 决策变量设置
        7.4.2 多目标函数建立
        7.4.3 约束条件设置
        7.4.4 优化方案分析
    7.5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7.5.1 法律手段
        7.5.2 行政手段
        7.5.3 经济手段
        7.5.4 技术手段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5)基于适宜性分析的苍南县绿地生态网络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绿地生态网络规划
        1.1.1.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
        1.1.1.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方向——绿地生态网络规划
        1.1.2 生态适宜性分析与绿地生态网络规划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2 绿地生态网络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市域、县域
        2.1.2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县域绿地生态网络
    2.2 绿地生态网络的沿革与研究进展
        2.2.1 绿地生态网络思想的发展历程
        2.2.2 绿地生态网络的研究进展
        2.2.2.1 国外绿地生态网络研究进展
        2.2.2.2 国内绿地生态网络研究进展
    2.3 绿地生态网络的构建要素
        2.3.1 绿地生态网络的多样性
        2.3.2 绿地景观引力场
    2.4 绿地生态网络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4.1 区域整体论
        2.4.2 景观格局相关理论
        2.4.2.1 绿地斑块理论
        2.4.2.2 绿色廊道理论
        2.4.2.3 边缘效应理论
    2.5 绿地生态网络相关研究方法
        2.5.1 景观格局分析
        2.5.2 生态适宜性分析法
        2.5.3 可达性分析
    2.6 GIS 技术在绿地生态网络规划中的应用
3 适宜性分析方法介绍
    3.1 适宜性分析概念及其发展
    3.2 适宜性分析的一般程序
    3.3 适宜性分析在绿地生态网络规划中的作用
    3.4 运用适宜性分析方法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研究
        3.4.1 基础资料的收集及适宜性评价因子选择
        3.4.1.1 基础资料的收集
        3.4.1.2 适宜性评价因子选择
        3.4.2 选择适宜性评价方法
        3.4.2.1 层次分析法
        3.4.2.2 经验指数法
        3.4.2.3 FR 模型法
        3.4.3 确定权重
        3.4.4 多因子综合叠加分析
        3.4.5 基于 GIS 最短路径法构建生态网络
4 研究区概况与景观格局分析
    4.1 研究区域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地形地貌
        4.1.3 气候特征
        4.1.4 水文特征
        4.1.5 海洋资源
        4.1.6 森林植被
    4.2 数据来源与景观分类信息提取
        4.2.1 数据来源
        4.2.2 遥感影像预处理
        4.2.3 景观分类信息
    4.3 构建研究区 GIS 数据库
    4.4 建立研究区数字高程模型(DEM)
    4.5 研究区景观格局现状分析
        4.5.1 景观格局指数选择
        4.5.2 景观斑块特征分析
        4.5.2.1 景观斑块面积特征
        4.5.2.2 景观斑块个数特征
        4.5.2.3 景观斑块周长特征
        4.5.3 景观分离度分析
        4.5.4 廊道密度分析
5 基于适宜性分析的苍南县绿地生态网络研究分析
    5.1 构建苍南县绿地生态网络适宜性分析模型
        5.1.1 生态适宜性影响因子选取
        5.1.2 生态适宜性影响因子分析与评价
        5.1.2.1 高程
        5.1.2.2 坡度
        5.1.2.3 坡向
        5.1.2.4 起伏度
        5.1.2.5 景观分类因子
        5.1.3 加权赋值
        5.1.4 多因子加权叠加分析
    5.2 苍南县潜在绿地生态网络模拟
        5.2.1 提取生态源地
        5.2.2 建立景观生态累积耗费距离模型
        5.2.3 模拟潜在生态网络
6 苍南县绿地生态网络构建
    6.1 苍南县绿地生态网络规划总体布局
    6.2 苍南县绿地生态网络构建优化
        6.2.1 两带
        6.2.1.1 沿海防护林体系
        6.2.1.2 山脉型廊道
        6.2.2 五横、八纵
        6.2.2.1 道路廊道
        6.2.2.2 河流廊道
        6.2.3 多点
        6.2.3.1 公园绿地
        6.2.3.2 附属绿地
        6.2.3.3 其他绿地
        6.2.3.4 村庄绿化
        6.2.3.5 生态公益林建设
        6.2.3.6 矿山覆绿
        6.2.3.7 农田林网建设
7 结语
    7.1 全文总结
        7.1.1 研究成果
        7.1.2 主要创新点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一 苍南县生态源地一览表
附表二 潜在廊道成本距离表
附表三 苍南县建成区公园绿地现状表
附表四 苍南县公园绿地建设一览表
个人简介
致谢

(6)黑龙江两大平原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English Catalog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1.3.4 技术路线
2 研究范畴与理论基础
    2.1 研究范畴概况
        2.1.1 行政区划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资源
        2.1.5 社会经济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林业理论
        2.2.2 区域经济学理论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4 耦合理论
        2.2.5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试验区生态及林业概况、存在的问题
    3.1 试验区生态环境现状
        3.1.1 耕地质量下降
        3.1.2 土地沙化盐渍化严重
        3.1.3 水资源污染加剧
        3.1.4 森林资源少生态功能弱
    3.2 试验区生态林业概况
        3.2.1 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形式
        3.2.2 试验区生态林业资源存量
    3.3 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3.3.1 林业建设水平不高
        3.3.2 林业建体系不完善
    3.4 本章小结
4 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的生态及经济学机理分析
    4.1 试验区生态林业的生态作用分析
        4.1.1 调节生态要素
        4.1.2 提高农作物产量
        4.1.3 降低粮食污染水平
        4.1.4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4.2 试验区生态林业的经济作用分析
    4.3 试验区生态林业经济学机理分析
        4.3.1 生态林业经济学分析的前提假设
        4.3.2 生态林业产品的供需关系分析
        4.3.3 生态林业参与者的利益诉求
        4.3.4 生态林业参与者的经济博弈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指标的选取
        5.1.1 选取的原则
        5.1.2 指标设计与选取的方法
        5.1.3 指标的确定
        5.1.4 数据的搜集
    5.2 模型的选取
        5.2.1 模型的确定
        5.2.2 数据的处里
    5.3 模型的构建与检验
        5.3.1 模型的构建
        5.3.2 模型的检验与修正
    5.4 实证结果及分析
        5.4.1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确定
        5.4.2 变量的解释程度分析
        5.4.3 影响因素的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体系总体设计框架
    6.1 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
        6.1.1 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体系的目标
        6.1.2 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体系的原则
    6.2 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体系的任务、重点与内容
        6.2.1 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的任务
        6.2.2 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的重点
        6.2.3 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的内容
        6.2.4 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的技术模式
    6.3 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体系的构成及其耦合机制
        6.3.1 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体系的构成
        6.3.2 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体系的耦合机制
    6.4 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体系的效果评价与监督保证
        6.4.1 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体系的效果评价
        6.4.2 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体系的监督保证
    6.5 本章小结
7 试验区生态林业制度体系构建
    7.1 试验区生态林业产权制度体系建设
        7.1.1 深化农业生产经营制度
        7.1.2 规范试验区林地流转制度
        7.1.3 健全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政策
    7.2 试验区生态林业补偿制度体系建设
        7.2.1 补偿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7.2.2 补偿的范围及对象
        7.2.3 补偿的标准及构成
        7.2.4 补偿的来源及管理
        7.2.5 补偿资金的绩效评价
    7.3 本章小结
8 试验区生态林业服务体系构建
    8.1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成
        8.1.1 林业社会化服务的含义
        8.1.2 林业社会化服务的主体
        8.1.3 林业社会化服务的内容
    8.2 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服务体系的构建
        8.2.1 林业科研和科技推广体系
        8.2.2 森林资源保护体系
        8.2.3 林业投资中介服务机构
        8.2.4 林业行业协会
        8.2.5 林业项目建设
        8.2.6 林业科技合作共建模式
    8.3 本章小结
9 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体系的保障措施
    9.1 思想保障
        9.1.1 加强生态防护意识宣传
        9.1.2 增加林业防护功能诠释
        9.1.3 贯彻可持续发展思维
    9.2 经济保障
        9.2.1 广开林业投融资渠道
        9.2.2 增加公共财政投入
        9.2.3 引进国外资金
    9.3 组织保障
        9.3.1 人才引进与培养
        9.3.2 改变传统人才观
        9.3.3 加强继续教育
    9.4 科技保障
        9.4.1 鼓励科技创新
        9.4.2 培养科技人才
        9.4.3 完善推广体系
    9.5 法制保障
        9.5.1 加强相关林业立法
        9.5.2 严格执行林业法规
        9.5.3 完善林业法规执行监督体系
    9.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课题
致谢

(7)20世纪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结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的理论背景
    四、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五、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结构变迁的历史背景和阶段性特征
    第一节 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一、放垦政策
        二、人口发展
        三、农业开发
        四、灾害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预警
    第二节 农业生产结构演替的阶段性特征
        一、清末东部渔猎、中部农耕、西部游牧的土地利用格局
        二、土地利用渐趋农耕化(民国前期)
        三、农耕化程度不断加深(伪满统治时期)
        四、农耕化程度继续加深(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五、开始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第三节 农林牧渔产值结构变迁与从业人口变迁
        一、产值结构变化
        二、从业人口结构变化
第二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种植结构变迁
    第一节 粮食作物内部结构演变
        一、粮食作物生产
        二、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发展的阶段性
    第二节 经济作物内部结构演变
        一、经济作物生产
        二、经济作物内部结构发展的阶段性
    第三节 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之间的比例消长
        一、“自给自足”经济逐渐解体(晚清至1931年)
        二、经济作物生产受到抑制(伪满统治时期)
        三、“以粮为纲”相对单一的种植结构(建国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三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畜牧结构变迁
    第一节 役使畜内部结构变迁
        一、役使畜生产
        二、役使畜内部结构发展的阶段性
    第二节 经济畜内部结构变迁
        一、经济畜生产
        二、经济畜(禽)内部结构发展的阶段性
    第三节 役使畜与经济畜(禽)的比例消长
        一、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晚清至1931年)
        二、畜禽养殖结构起伏波动(伪满统治时期)
        三、从役使畜为主转向经济畜为主(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四、经济畜养殖渐趋活跃(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第四节 畜禽产品结构变迁
        一、肉类
        二、蛋类
        三、奶类
        四、皮毛
第四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林业结构变迁
    第一节 森林生态与资源状况
        一、森林生长的自然环境
        二、19世纪末期森林资源分布状况
    第二节 20世纪林木利用和森林培育
        一、林木利用
        二、森林培育与防护
        三、林木利用与森林培育的此消彼长
        四、林分结构的变迁
    第三节 林业资源利用结构变迁—以森林覆盖面积和林木蓄积量为指标
    第四节 技术、制度对林业资源利用结构的诱致性变迁
        一、经营制度及管护政策
        二、伐木工具与育林技术
第五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渔业结构变迁
    第一节 渔业水面资源
        一、江河
        二、湖泡、水库与池塘
    第二节 渔业生产结构变迁与鱼类资源结构变迁
        一、捕捞渔业与养殖渔业的此消彼长
        二、鱼种资源结构变化
    第三节 制度、技术对渔业结构的诱致性变迁
        一、水产经营制度的诱致性变迁
        二、捕捞技术进步的诱致性变迁
第六章 20世纪松花江流域农业结构变迁效益分析
    第一节 农业结构变迁的经济效益分析
        一、种植业系统经济效益显着增加
        二、畜牧业系统经济效益增加能力有限
        三、林业系统经济效益增长潜能下降
        四、渔业系统经济效益增速有所减缓
    第二节 农业结构变迁的生态效应分析
        一、种植业系统生态不断恶化
        二、畜牧业系统生态日渐式微
        三、林业系统生态状况堪忧
        四、渔业系统生态频临险境
    第三节 农业子系统耦合与边缘效应发挥
        一、系统耦合的生态前提和社会背景
        二、边缘效应发挥和溢出效益实现
第七章 松花江流域农业结构变迁动因分析
    第一节 气候变迁与环境适应
        一、地理环境影响
        二、气候变迁诱致
    第二节 政策激励与制度诱致
        一、农业政策影响
        二、农地制度诱致
    第三节 移民垦殖与人口增长
        一、移民垦殖影响
        二、人口增长压力
    第四节 技术装备与物资投入
        一、对种植结构变迁的诱致
        二、对畜牧结构变迁的影响
    第五节 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
        一、文化濡染
        二、宗教影响
    第六节 交通条件与市场贸易
        一、交通促进
        二、市场拉动
参考文献
附录 松花江流域行政沿革表(1900—2000年)
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8)不同树种结构对农田防护林效益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护林对各种植区土壤水分的影响
        2.1.1 杨树对各种植区土壤水分的影响
        2.1.2 樟子松对各种植区土壤水分的影响
        2.1.3 落叶松对各种植区土壤水分的影响
    2.2 防护林带对各作物光合速率的影响
        2.2.1 杨树林带对各作物光合速率的影响
        2.2.2 落叶松林带对各作物光合速率的影响
        2.2.3 樟子松林带对各作物光合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9)不同树种结构对农田防护林胁地效应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农田防护林
        1.2.1 国内外农田防护林研究概况
        1.2.2 “三北”农田防护林建设的现状
        1.2.3 研究地区农田防护林建设现状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2.1.2 气候特点
        2.1.3 植被特征
        2.1.4 土壤状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防护林带的选择
        2.2.2 调查项目及测定方法
3 不同树种结构农田防护林对农作物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3.1 杨树防护林带防护范围内农作物的光合生理指标
        3.1.1 杨树防护林带防护范围内大豆的光合生理指标
        3.1.2 杨树防护林带防护范围内玉米的光合生理指标
        3.1.3 杨树防护林带防护范围内向日葵的光合生理指标
    3.2 樟子松防护林带防护范围内农作物的光合生理指标
        3.2.1 樟子松防护林带防护范围内大豆的光合生理指标
        3.2.2 樟子松防护林带防护范围内玉米的光合生理指标
        3.2.3 樟子松防护林带防护范围内向日葵的光合生理指标
    3.3 落叶松防护林带防护范围内农作物的光合生理指标
        3.3.1 落叶松防护林带防护范围内大豆的光合生理指标
        3.3.2 落叶松防护林带防护范围内玉米的光合生理指标
        3.3.3 落叶松防护林带防护范围内向日葵的光合生理指标
    3.4 同树种结构农田防护林对不同农作物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3.4.1 杨树防护林带对不同农作物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3.4.2 落叶松防护林带对不同农作物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3.4.3 樟子松防护林带对不同农作物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3.5 不同树种结构农田防护林对同种农作物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3.5.1 不同防护林带对玉米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3.5.2 不同树种结构防护林对向日葵光合作用的影响
        3.5.3 不同树种结构防护林对大豆光合作用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不同树种结构防护林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1 杨树防护林防护范围内土壤养分指标
        4.1.1 杨树防护林防护范围内大豆种植区土壤养分指标
        4.1.2 杨树防护林防护范围内玉米种植区土壤养分指标
        4.1.3 杨树防护林防护范围内向日葵种植区土壤养分指标
    4.2 樟子松防护林防护范围内土壤养分指标
        4.2.1 樟子松防护林防护范围内大豆种植区土壤养分指标
        4.2.2 樟子松防护林防护范围内玉米种植区土壤养分指标
        4.2.3 樟子松防护林防护范围内向日葵种植区土壤养分指标
    4.3 落叶松防护林防护范围内土壤养分指标
        4.3.1 落叶松防护林防护范围内大豆种植区土壤养分指标
        4.3.2 落叶松防护林防护范围内玉米种植区土壤养分指标
        4.3.3 落叶松防护林防护范围内向日葵种植区土壤养分指标
    4.4 本章小结
5 不同树种结构防护林带对不同作物种植区内土壤水分的影响
    5.1 杨树防护林带对不同作物种植区土壤水分的影响
    5.2 樟子松防护林防护范围内土壤含水率
    5.3 落叶松防护林防护范围内土壤含水率
    5.4 不同树种结构防护林对大豆种植区土壤水分的影响
    5.5 不同树种结构防护林对玉米种植区土壤水分的影响
    5.6 不同树种结构防护林对向日葵种植区土壤水分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气象因素对黑龙江省三种病虫害的影响及预测预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我国森林病虫害发生及危害概况
        1.2.1 黑龙江省森林病虫害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影响森林病虫害发生发展因素
    1.4 气象条件对森林病虫害种群动态的影响
        1.4.1 温度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1.4.2 湿度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1.5 国内外病虫害气象研究进展
    1.6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概况
        1.6.1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的意义和目的及特点
        1.6.2 国外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简史
        1.6.3 国内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简史
        1.6.4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
    1.7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内容
        1.7.1 黑龙江省自然地理条件
        1.7.2 黑龙江省森林概况
2 研究方法及内容
    2.1 相关分析
        2.1.1 偏相关分析
    2.2 回归分析
        2.2.1 多元线性回归
        2.2.2 逐步回归
    2.3 通径分析
        2.3.1 通径分析的基本原理
    2.4 构建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的意义
    2.5 研究思路与方法
    2.6 本章小结
3 影响落叶松毛虫种群变动的气象因素分析
    3.1 松毛虫简介
        3.1.1 松毛虫分布和寄主及危害
        3.1.2 我国落叶松毛虫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
        3.1.3 落叶松毛虫预测预报现状
        3.1.4 落叶松毛虫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3.1.5 松毛虫的种群动态与温湿度的关系
    3.2 材料
    3.3 技术方法
    3.4 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
        3.4.1 海林市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3.4.2 密山县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3.4.3 庆安县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3.4.4 龙江县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4 影响杨干象种群变动的气象因素分析
    4.1 杨干象简介
        4.1.1 杨干象分布和寄主及危害
        4.1.2 杨干象生物学特性及适生范围
    4.2 技术方法
    4.3 拜泉县气象因素与杨干象虫口密度的关系
        4.3.1 多元线性回归
    4.4 甘南县气象因素与杨干象虫口密度的关系
        4.4.1 多元线性回归
    4.5 肇源县气象因素与杨干象虫口密度的关系
        4.5.1 多元线性回归
    4.6 依安县气象因素与杨干象虫口密度的关系
        4.6.1 多元线性回归
    4.7 本章小结
5 杨树溃疡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5.1 杨树溃疡病简介
        5.1.1 杨树溃疡病的发生与危害
        5.1.2 杨树溃疡病发生规律
    5.2 技术方法
    5.3 绥化北林区气象因素与杨树溃疡病的关系
        5.3.1 逐步回归
    5.4 肇东县气象因素与杨树溃疡病的关系
        5.4.1 逐步回归
    5.5 肇源县气象因素与杨树溃疡病的关系
        5.5.1 逐步回归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甘南县域防护林体系持续稳定性建设的系统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遥感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耕地辨识与水土流失评价[D]. 张延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2]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D]. 温薇.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3]生态服务测度下黑龙江省村镇空间优化研究[D]. 刘宇舒.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4]东北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研究[D]. 路昌. 东北大学, 2018(12)
  • [5]基于适宜性分析的苍南县绿地生态网络规划研究[D]. 李静. 浙江农林大学, 2014(03)
  • [6]黑龙江两大平原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生态林业建设体系研究[D]. 谢学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 [7]20世纪松花江流域农业生产结构变迁研究[D]. 李琦珂.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5)
  • [8]不同树种结构对农田防护林效益的影响机制[J]. 周志强,张双,刘彤.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10)
  • [9]不同树种结构对农田防护林胁地效应的影响研究[D]. 张双. 东北林业大学, 2009(10)
  • [10]气象因素对黑龙江省三种病虫害的影响及预测预报[D]. 张福丽. 东北林业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甘南县防护林系统持续稳定建设的系统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