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注意的六个问题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注意的六个问题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重视的六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萧一啸[1](2011)在《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研究 ——基于武汉城市圈的分析》文中认为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十七大报告指出新型城市化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本文将中部地区的核心区域武汉城市圈作为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研究案例,着重从空间集聚、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三大方面探讨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和途径。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空间集聚能力,包括人口的空间集聚和产业的空间集聚;科技创新能力,包括人力资本存量和信息化水平;节能减排能力,包括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2)通过分析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验证传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道路,在中国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已经无法走通了,只能走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道路。中西部地区还处于较落后的地区,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建设远远不及东部地区。倘若我们继续实行东部地区的模式,按照东部地区的工业化发展路径,我们将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更高的成本才能到达工业化与环境的拐点,而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则能通过提前完成拐点并且以加速方式实现改善过程。(3)通过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理论分析,以及对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化与城市化经验教训的分析,建立了3个方面28个指标的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指标体系,通过AHP法计算了各个指标的权重,3个方面的权重分别为空间集聚指标(0.2900)、科技创新指标(0.3314)和节能减排指标(0.3786),每一层指标权重的设定都进行了检验,全部都通过了0.01的一致性检验。(4)利用Roback (1980)和David Albouy (2009)三方程城市价值模型,分析了城市适值,得到了两个结论:工资水平从理论上难以确定对该城市适值的影响是正效应还是负效应,因为适值会受到来自于劳动力成本的负效应和来自于税收的正效应;城市适值是由城市的经济实力、城市的生活成本和城市的平均工资水平共同决定的,城市竞争力和城市平均工资水平低的城市,只要生活成本也低,一样可以拥有较高的城市适值。比起那些平均工资水平高、城市经济实力强、但是生活成本较高的城市来说,更适合人们工作和居住。通过2008年中国33个主要城市的数据进行计算发现:尽管一些城市的工资和城市质量得分不是很高,但是由于城市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城市的适值反而会比较高,比如哈尔滨、乌鲁木齐、长春和海口等。相反一些城市的工资水平较高,城市质量得分也不低,但是由于生活成本较高,城市的适值就比想象中的要低,比如广州、南京和杭州等。通过将武汉和长沙城市适值的对比,得出了武汉在人口的空间集聚上存在的薄弱点主要是:城市的经济实力不高,消费水平较高而工资水平较低。(5)通过对武汉城市圈产业的区位商和武汉城市圈9城市工业VDI指数的计算,得出武汉城市圈产业的地理集中度和产业的纵向垂直集中度,其结果都明显低于中国的平均水平。武汉产业纵向集中度较高的是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行业,其它产业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产业纵向分离。这表明武汉作为“1+8”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在大部分行业中还没形成良好的产业链,产业上下游之间的联系不够。(6)根据武汉城市圈2009年的数据,计算了武汉城市圈的空间城市流强度,结果表明:武汉对武汉城市圈中其它城市的吸引力占有绝对优势,城市圈中的人才、技术、信息和资金主要流向武汉,使武汉具有强大的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但是通过对比武汉和其它城市圈中心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发现,武汉在吸引城市圈的人才技术、信息和资金的同时,又因为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更强大的城市流强度而流失,这是武汉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强,但是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不够的主要原因。(7)基于武汉市1995年至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检验了武汉市近年来服务业的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相互关系。由于数据满足I(O)过程序列平稳,对其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在0.05的置信区间上接受了LnUrba不是LnServ的因,拒绝了LnServ不是LnUrba的因的假设,结果表明,服务业发展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Granger因,城市化水平提高不是服务业发展的Granger因。武汉市在1995年至2009年期间,服务业发展带动了武汉市的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反过来武汉市的城市化不是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主要原因。计量结论解释如下:由于服务业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人口进入武汉市,是武汉市近年来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进入武汉市的就业人口大多数并没有进入服务业部门,更没有带动武汉服务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反过来带动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8)基于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指标体系,通过工业化与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模型,以2007年和2008年武汉城市圈及其9城市的28项指标数据,进行工业化与城市化和生态环境耦合模式判别,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整体工业化与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属于耦合协调区;除潜江外,其它8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属于耦合协调区;潜江工业化与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在ε取值0.01的情况下属于基本耦合协调区。

鲁晓军[2](2010)在《苏南城镇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基于无锡的实践和规划思考》文中指出文章分析了苏南模式持续影响下当前苏南城镇面临的发展困境,剖析了产生问题的三个原因。针对该区域城镇密集的特点,提出了区域城市化的三个思考,并结合无锡实践,探讨了关于城镇空间布局和新市镇发展的主要思路及对策。

马飚[3](2010)在《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全区厅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摘要)》文中研究表明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举办的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见事早、行动快、积极应对,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

马飚[4](2010)在《关于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若干问题——在全区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文中指出2010年3月26日自治区党委举办这次研讨班,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举办的研讨班上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见

宋海儆[5](2009)在《对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再认识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并胜利地领导了这两大革命,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随后,他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思想理论观点,使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从理论和实践上突破苏联社会主义传统模式,开启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之路。今天我们研究和探讨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不仅是为了永远铭记毛主席的伟大功绩,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总结他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教训,以更好地进行我们今天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在肯定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伟大成绩的同时,必须采取积极、理性的态度对待其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失误。要知道,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也是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失败,才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走向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最后建立了新中国。同样,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也是如此。面对这一项崭新的事业,中国共产党人更需要在探索中不断前进,而在这个摸索的过程中就难免会跌跟头,要真正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样的失败,尽管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困难,但并不能抹杀其作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实践的本质属性。所以,我们不能只从消极的方面来看待探索中的失误,不能只看到其直接破坏性的一面,也要看到其间接的受益性的一面。毛泽东在失误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一直力图将社会主义建设拉回到正确轨道上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应该说,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总结出深刻的经验教训,使错误成为正确的先导,这体现了失误的最大价值。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毛泽东一方面受“大跃进”失败的影响,认为自己不适合搞经济,在经济建设上退居二线;另一方面,受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判断失误的“左”倾错误思想影响,认为我国社会还存在着尖锐的阶级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逐渐完成了从阶级斗争二线到阶级斗争前台的角色转换。这种角色转换,虽然并没有对当时的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带来明显的冲击,却对毛泽东本人和此后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毛泽东此后就再也没能走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误区,最终发动了“文化大革命”,酿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历史上的最大悲剧。而毛泽东的最大悲剧也在于此:他“抓革命”的目的是“促生产”,希望能够“革命生产两不误”,并积极开展“三线建设”,希望找到经济建设和阶级斗争之间的平衡点。可惜的是,脱离了“三线建设”特定的可能爆发战争的情境条件,“抓革命、促生产”的美好愿望只能成为一种妄图通过振奋人的精神面貌来推动生产发展的臆想,并最终酿成破坏生产的政治灾难。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间,毛泽东扮演了多重角色:他开辟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旧中国千千万万被压迫人民迈进新中国大门的领路人;他在巩固新生政权的同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此后一切发展进步所必需的政治前提与制度基础的奠基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后,他借鉴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带领人民“走自己的路”,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者。纵观开国伟人毛泽东的多重角色,我们看到了在战争废墟上建立起的崭新政权,看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从无到有、不断完善,更看到了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生发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和昂扬斗志。尽管在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短暂的“春天”后,磨难与考验接踵而来,但毛泽东毕竟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从革命到建设的转变,开启了华夏儿女探索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纪元。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科学思想,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把始于毛泽东的伟大探索事业大踏步地推向前进。

张万春[6](2009)在《湖南省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耦合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是工业发展模式和路径的重大转换,二者耦合发展可以实现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实现工业化的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模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主旋律,这为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提供了较好的战略思路和发展模式。培育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的耦合效应,推动各种生产要素在不同的产业、区域之间进行流动、重组以及融合,努力做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使有限的社会经济资源发挥最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本文围绕如何发挥产业集群和新型工业化耦合效应,区域经济发展如何应对全球化所面临的挑战这一核心问题,在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产业集群究的概念、基本特征,以及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次,从目标耦合、结构耦合、空间耦合、创新耦合、政策法规耦合五个方面分析了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的耦合机理,并指出产业集群和新型工业化耦合发展可以加速提升区域经济的总体实力,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区域经济网络化进程,增强区域自身的生命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再次,以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耦合理论为支点,对湖南省各市、州产业集群绩效、新型工业化综合水平分别进行了评价,并对各市、州的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耦合情况进行了分析,将全省分为高水平耦合区、磨合发展区、颉颃发展区、低水平发展区和萌芽发展区五个区域,指出湖南省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耦合发展中存在着重工业和高耗能行业比重偏高、城镇化水平滞后和高新技术水平发展滞后三个方面的问题,同时还指出了在耦合发展中存在着原有工业基础参差不齐、信息化水平低且对工业化带动弱、区位和交通三方面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湖南省各市、州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耦合发展的对策以及企业与政府应该采取的保障措施。

唐旭天[7](2009)在《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跨文化管理(Cross—culture Management)是随着跨文化经营而产生的。在经济一体化、经营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背景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提高企业在跨文化环境中的管理绩效,已成为跨文化管理的关键。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跨文化交流已成趋势,企业管理面临跨文化的严峻挑战。本文提出在中国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的背景下,跨文化管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大企业、大集团的重组和兼并,凸现跨文化管理的问题。企业跨文化管理致力于有效解决跨文化冲突,消除跨文化障碍,以达到文化的理解、沟通、协调和融合。集团公司在商务谈判中,要理解对方的文化空间,从文化的角度提出一些影响谈判的因素和值得考虑的问题。集团公司在兼并重组中,带有全面性意义的工作就是文化整合,企业兼并重组成败的关键是消除文化障碍。本文第一次提出: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就是母公司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个体进行文化移植、嫁接和调适,使母子公司达到文化融合,进而建立共同文化的管理过程。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在建立跨文化管理有效模式的过程中,对文化差异处理不当就会带来文化风险,导致文化冲突,引起文化问题,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本文在分析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总结了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的基本原则、文化形态与组织结构。创造性的提出了“5I”管理模式——自主化模式(Independent model)、互渗性模式(Infiltration model)、同构体模式(Isomorphism model)、整合式模式(Integration model)和创新型模式(Innovation model)。本文提出了运用模糊数学建立模糊评价模型的方法,对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进行效用评价的思路。创造性地提出了五个评价要素:异文化的容忍度,价值观的认同度,多元文化的融合度、母子公司的默契度和共同文化的满意度。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神华集团公司在资本运营和并购过程中一个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就是集团公司文化的整合。本文首次提出了适合神华集团国际化战略实施中跨文化管理的模式,进而提出了以诚信文化、执行文化、创新文化为核心的共同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李双珠[8](2007)在《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研究 ——中小型专用设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是关于中小型专用设备制造企业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的研究。该研究从中小型专用设备制造企业开展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概念和功能、开展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的内外部条件、开展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的核心及实证案例等五个方面依次展开。其中第一方面研究了中小型专用设备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概况、探讨了中小型专用设备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中小型专用设备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特征。论文的主要内容有:1系统地分析中小型专用设备制造企业的经营现状2探讨了中小型专用设备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3总结中小型专用设备制造类企业的经营管理特征4提出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概念5总结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的功能(提升企业的十项能力)7研究持续开展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的核心要素8提供出开展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的三个实证案例论文的主要特色有:1.论文首次提出了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概念,研究了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的功能(提升企业的十项能力)论文首次提出了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概念,并研究了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的各阶段特征和管理重点。专用设备制造企业的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是指专用设备制造类企业运用项目管理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对专用设备(包括生产线等)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是从项目信息、项目意向、项目合同、产品设计、设备制造(包括装配、调试)到交付使用、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管理。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由六个阶段构成,这六个阶段可以归纳为二个主要阶段:项目决策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管理贯穿技术创新过程的始终。在整个过程中还需要控制项目的质量、进行设备管理,也许还涉及到跨文化的问题和企业战略等等。专用设备制造企业的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是对技术创新全过程的管理,任何一个阶段、任何一个环节管理不到位,都会产生问题,甚至可能导致造成项目失败。中小型专用设备制造企业有效开展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可以提升十项能力:增强综合竞争能力、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完善信息能力、提高项目管理能力、提高研究开发能力、改善生产管理能力、改善设备及工艺装备保障能力、提高质量保证能力、促进生产协作能力及提高产品服务能力。2.研究了持续开展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的核心因素中小型专用设备制造企业开展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的核心是技术创新机制。技术创新机制,是企业开展全过程创新管理的规律。技术创新机制是关于技术创新的矛盾、是关于技术创新的规律。它包括技术创新产生的条件、运行技术创新的组织、技术创新的结构要素、技术创新的成果、技术创新的持续性。具体的还可以细分为技术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技术创新的企业文化、技术创新的企业制度、技术创新的领导、技术创新的组织、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技术创新的成果保护。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主要由企业技术创新文化和技术创新制度构成。技术创新机制的目标,是改善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获得竞争优势。中小型专用设备制造企业能否开展技术创新,关键是企业是否具有技术创新机制,其中的四个因素是关键因素。这四个关键因素是创新领导、创新成果、创新制度、创新文化。3.深刻总结了中小型专用设备制造类企业的经营管理特征中小型专用设备制造企业特征。包括研究其市场营销特征、其产品的技术特征、生产方式特征、售后服务特征及企业竞争力特征。专用设备,是为工业生产的某个工艺过程甚至某个工序要求专门设计制造的设备。它的目标顾客是企业。组织市场营销就是它的市场营销特征。专用设备制造类企业的产品是专用设备。专用设备,是为工业生产的某个工艺过程甚至某个工序要求专门设计制造的设备,是“交钥匙”工程。其技术特征是:特殊、专用、是度身定做的。专用设备制造类企业的产品基本上都是新产品就是其产品的技术特征专用设备制造类企业的产品基本上都是新产品的事实,说明这些产品是一条特定的流水线和一台(包括多台)特定的专机,意味着产品的批量小,产品的品种多。专用设备制造类企业的生产方式特征就是“多品种、小批量”。专用设备制造类企业的产品基本上都是新产品的事实,要求企业必须有售后服务。新产品的技术特征,决定着首先要求对客户的使用、维修、维护、管理该设备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能正确的使用、维修、维护、管理该设备,避免因为误操作造成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要培训,就要编写相关手册(如使用指南、维修指南、保养指南等)。有了相关手册,不仅进行课堂培训,还需要在设备安装、调试后,在生产现场进行实地培训。而且还要进行不定期跟踪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修理状况。长期持续开展售后服务是其售后服务特征企业竞争力特征中小型专用设备制造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是在“保质、保量、保时、服务”框架内进行的。“保质、保量、保时、服务”八个字,就是其竞争力特征。中小型专用设备制造企业的产品基本上都是新产品的特征,要求企业发展要求长期持续开展技术创新。中小型专用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关乎企业发展全局。它拒绝零敲碎打的方式,要求开展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4.提供了三个实证案例作者介绍了运用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的三个实证案例。作者长期从事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接触了大量的企业,了解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状况。作者从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亲身实践中挑选了三个案例:企业案例、职能部门案例和项目管理案例。介绍中小型专用设备制造类企业开展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帮助企业了解、运用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

濮洪九[9](2007)在《抓住主要矛盾 解决突出问题 不断提高煤炭经济运行质量》文中认为(2004年7月12日)一、正确分析形势,抓住煤炭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煤炭经济运行状况是煤炭供求关系的集中反映,是煤炭行业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分析经济运行状况必须揭示影响煤炭工业发展的各种矛盾及其相互关系,找出主要矛盾,探索其矛盾运动的发展规律。综观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煤炭工业发展还有差距。

秦海[10](2007)在《如何认识和贯彻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文中提出2005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2006年3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办发[2006]11号,以下简称《信息化战略》)。2006年5月8日,新华社全文刊发了《信息化战略》。今天,我们召开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研讨班,目的是,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11号文件精神,做好战略与规划之间的衔接,把战略落实到年度工作计划之中,深入推进信息化发展。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副省级省会城市的信息化主管同志参加了本次研讨班。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重视的六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重视的六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研究 ——基于武汉城市圈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
2 工业化与城市化特征和影响因素
    2.1 工业化特征和影响因素
    2.2 城市化特征和影响因素
    2.3 发达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模式
    2.4 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模式的探索
3 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指标体系
    3.1 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3.2 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影响因素
    3.3 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指标体系的建立
4 武汉城市圈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建设的现状与差距
    4.1 武汉城市圈基本情况分析
    4.2 武汉城市圈空间集聚分析
    4.3 武汉城市圈科技创新分析
    4.4 武汉城市圈节能减排分析
5 推进武汉城市圈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对策与建议
    5.1 发挥人口和产业空间集聚的规模效应
    5.2 科技进步是武汉城市圈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5.3 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节能减排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尚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3)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全区厅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全球产业竞争的迫切需要
    (二)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区加快工业化进程、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迫切需要
    (三)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广西工业化进程
三、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要求
    (一)正确认识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之“特”
        1.“特”在后发展地区的跨越目标上。
        2.“特”在后发展民族地区新型产业体系上。
        3.“特”在国家战略定位上。
        4.“特”在政策体系支撑上。
    (二)牢牢把握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之“新”
        1.“新”在科技含量要高。
        2.“新”在经济效益要好。
        3.“新”在资源消耗要低。
        4.“新”在环境污染要少。
        5.“新”在人力资源要得到充分利用。
四、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要求
五、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发展新兴产业与提升传统产业的关系
    (二)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三)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四)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充分就业的关系
    (五)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关系
六、加快推进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几项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千方百计扩大技改投资规模
    (三)突出抓好重点产业园区建设
    (四)推进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
    (五)大兴自主创新

(5)对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再认识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必然
    (一)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必然要求
    (三) 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的建立
二、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先导
    (一) “以苏为鉴”、开启伟大探索
    (二) 中国式工业化、现代化思想
    (三)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学说
    (四) 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思想
    (五) 社会主义阶段论
三、毛泽东在“大跃进”时期对经济建设的探索与总结
    (一) 经济建设必须搞“综合平衡”
        错误认识:“冲破平衡”、批评“反冒进”
        付诸实践:“高指标”与“浮夸风”泛滥
        深刻反思:经济建设必须搞综合平衡
    (二) 社会主义需要发展商品经济
        问题缘起:人民公社与“一平二调”
        有的放矢:澄清混乱思想
        追根溯源:下放经济核算单位
    (三) 调查研究要“下马看花”
        五风肆虐:“走马观花”的深刻教训
        痛下决心:“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身先士卒:“农业六十条”出炉的前前后后
四、毛泽东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角色转换
    (一) 经济建设“退居二线”
        宏观:从八字方针谈起
        基础:抓紧农业不放松
        挑战:来自“包产到户”
        转折:北戴河会议发动突击
    (二) 阶级斗争“走上台前”
        准备: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成熟
        诱因:“包产到户”与中苏论战
        序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三) 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的平衡点:“三线建设”
五、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经验
    (一) 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
    (二) 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
    (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修正谬误
    (四) 发扬党内民主,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湖南省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耦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数据来源
2 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耦合的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耦合机理研究
    2.3 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耦合发展的效用
3 湖南省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耦合评价
    3.1 发展概况
    3.2 产业集群绩效综合评价
    3.3 新型工业化水平综合评价
    3.4 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耦合评价
4 湖南省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耦合发展的对策措施
    4.1 发展对策
    4.2 保障措施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论文图表清单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7)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国外跨文化管理研究综述
    1.2 国外跨文化企业管理的分析模式
    1.3 国内跨文化管理研究现状
        1.3.1 中国现阶段文化分解的新"维"度
        1.3.2 跨文化管理的共同管理模式
    1.4 问题的提出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
    1.6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 论文研究的方法
    1.8 论文的创新点
    1.9 本章小结
2 跨文化管理的相关概念
    2.1 文化的一般概念
    2.2 文化的特征
    2.3 文化的分类
    2.4 文化的系统
    2.5 跨文化的界定
        2.5.1 跨文化的内涵
        2.5.2 跨文化企业管理的定义
        2.5.3 企业跨文化管理面临的挑战
    2.6 跨文化的基本概念
    2.7 跨文化企业管理比较研究
    2.8 本章小结
3 集团公司的跨文化管理的相关问题
    3.1 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的内涵
    3.2 跨文化对集团公司管理的影响
    3.3 集团公司在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问题
        3.3.1 不同文化的沟通风格
        3.3.2 谈判过程中的文化差异
        3.3.3 不同文化情境中的谈判技巧
    3.4 集团公司在兼并重组中的跨文化整合
        3.4.1 对企业并购联盟的文化价值判断
        3.4.2 在兼并重组中可能引发的文化冲突分析
        3.4.3 在兼并重组后可供选择的文化整合模式
    3.5 集团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文化支撑
        3.5.1 实施"走出去"战略势在必行
        3.5.2 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理性分析
        3.5.3 实施"走出去"战略需要进行跨文化管理
        3.5.4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模式选择
    3.6 本章小结
4 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的文化差异分析
    4.1 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风险
    4.2 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
    4.3 文化差异造成的跨文化问题
    4.4 文化差异造成的不良后果
    4.5 分清文化类型是克服文化差异的前提
        4.5.1 自立型文化
        4.5.2 主导型文化
        4.5.3 整合型文化
    4.6 本章小结
5 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的模式研究
    5.1 跨文化管理的五条原则
    5.2 跨文化企业融合同化的五个阶段
    5.3 跨文化企业组织结构的五个特征
    5.4 跨文化企业管理的"5I"模式
        5.4.1 自主化模式(Independent model)——跨文化管理的初始状态
        5.4.2 互渗性模式(Infiltration model)——跨文化管理的交汇时期
        5.4.3 同构体模式(Isomorphism model)——跨文化管理的相交共处
        5.4.4 整合式模式(Integration model)——跨文化管理的融合阶段
        5.4.5 创新型模式(Innovation model)——跨文化管理的高级模式
    5.5 跨文化企业共同文化的聚合能力
    5.6 本章小结
6 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的战略选择
    6.1 母子公司的基本关系
    6.2 母子公司的管理关系
    6.3 海外子公司的文化类型
    6.4 文化差异战略的选择
    6.5 本章小结
7 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效用评价
    7.1 企业跨文化管理的评价要素
        7.1.1 异文化的容忍度
        7.1.2 价值观的认同度
        7.1.3 多元文化的融合度
        7.1.4 母子公司的默契度
        7.1.5 共同文化的满意度
    7.2 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效用评价模型
        7.2.1 选定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效用评价要素集和评判集
        7.2.2 确定模糊评判矩阵R
        7.2.3 求出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综合评判结果B
        7.2.4 求出跨文化管理效用最终得分值
    7.3 权数的确定方法
        7.3.1 专家估测法
        7.3.2 层次分析法
    7.4 选择最佳的跨文化企业
        7.4.1 对指标层的关键指标进行首次评价
        7.4.2 确定指标层的最优指标集
        7.4.3 构建评价矩阵
        7.4.4 确定指标层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7.4.5 对准则层进行综合评价并构建准则层的评价矩阵
        7.4.6 确定准则层的权重系数并对目标层进行综合评价
    7.5 本章小结
8 集团公司的跨文化管理的实证分析
    8.1 神华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的背景分析
    8.2 神华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的模式选择
    8.3 神华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中共同文化的建设
        8.3.1 跨文化管理中共同文化建设的要点分析
        8.3.2 跨文化管理中共同文化的建设
    8.4 神华集团公司共同文化聚合能力的评价
    8.5 神华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效用评价
    8.6 神华集团最佳跨文化企业的选择
        8.6.1 用五项关键指标对五个候选企业进行首次评价
        8.6.2 对准则层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8.6.3 对目标层进行整体综合评价
    8.7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查新结论

(8)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研究 ——中小型专用设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1.3 研究的目的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价值
    1.5 研究特色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技术创新的概念
        2.1.1 技术创新的由来
        2.1.2 技术创新概念
        2.1.3 中小型专业设备制造类企业的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概念
        2.1.4 产品的生命周期模型
        2.1.5 阶梯型新技术开发周期
        2.1.6 制造业整个产业链的价值曲线
    2.2 技术创新的七种动力模型
        2.2.1 技术推进模型
        2.2.2 市场拉动模型
        2.2.3 技术规范-技术轨道模型
        2.2.4 N-R关系模型
        2.2.5 技术推-市场拉交互模型
        2.2.6 链环模型
        2.2.7 综合模型
    2.3 技术创新管理的要素
        2.3.1 技术创新成功的内外部因素
        2.3.2 技术创新管理过程的重要因素
    2.4 技术管理运动
        2.4.1 运动简介
        2.4.2 技术管理运动的核心
    2.5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2.5.1 国外的研究
        2.5.2 国内的研究
    2.6 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
    2.7 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
    2.8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研究
        2.8.1 中小企业生存之道
        2.8.2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2.8.2.1 日本的研究
        2.8.2.2 国内研究
    2.9 装备类企业的发展
        2.9.1 重构生产组织
        2.9.2 装备工业的技术进步
        2.9.3 用信息化改造装备业,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
    2.10 综述小结
        2.10.1 研究现状评价
        2.10.2 论文主要研究空间
第3章 中小型专用设备制造企业概况
    3.1 定义与分类
        3.1.1 定义
        3.1.2 分类
    3.2 企业总数与在全国的分布状况
        3.2.1 企业总数
        3.2.2 企业分布
    3.3 中小型专用设备制造类企业经营概况
        3.3.1 偿债能力较低
        3.3.2 盈利能力在下降
        3.3.3 资产周转低于工业平均且差距在拉大
        3.3.4 更新改造投资与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不足
        3.3.5 人员就业比例在下降
    3.4 中小型专用设备制造类企业的竞争力状况
        3.4.1 能源消耗低于工业平均水平
        3.4.2 人均劳动生产率低于平均水平
        3.4.3 市场竞争力不强
        3.4.4 企业长期竞争力培养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开展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的动因研究
    4.1 中小型专用设备制造类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4.1.1 经营观念陈旧
        4.1.2 缺乏目标市场信息
        4.1.3 目标市场定位模糊
        4.1.4 产品的售后服务观念落后
        4.1.5 缺乏产品的售后服务
        4.1.6 生产与技术落后
        4.1.7 质量管理流于形式
        4.1.8 供应链管理薄弱(生产协作与外购)
        4.1.9 竞争力不足
    4.2 企业的发展瓶颈
    4.3 中小型专用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现状研究
        4.3.1 技术创新观念落后
        4.3.2 没有技术创新组织
        4.3.3 技术创新机制不健全
        4.3.4 缺乏技术创新信息
        4.3.5 缺乏技术创新人才
        4.3.6 技术创新装备落后
    4.4 企业发展要求持续开展技术创新
        4.4.1 市场营销要求技术创新开拓市场
        4.4.2 竞争要求企业开展售后服务工作
        4.4.3 客户要求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产品)
        4.4.4 综合竞争要求企业持续开展技术创新
    4.5 开展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的可能性研究
        4.5.1 中小型专用设备制造企业特征研究
        4.5.1.1 市场营销特征
        4.5.1.2 产品的技术特征
        4.5.1.3 产品生产方式特征
        4.5.1.4 产品的售后服务特征
        4.5.1.5 竞争力特征
        4.5.2 开展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的方式
        4.5.2.1 拒绝零敲碎打的方式
        4.5.2.2 要求开展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研究
    5.1 专用设备制造企业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
        5.1.1 专用设备制造企业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概念
        5.1.2 专用设备制造类企业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六阶段内容分析
    5.2 专用设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各阶段的管理重点分析
    5.3 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的特征研究
        5.3.1 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与传统的技术管理比较分析
        5.3.2 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的比较优势
        5.3.3 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的创新特征
    5.4 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的价值
        5.4.1 增强综合竞争能力
        5.4.2 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5.4.3 增强企业信息能力
        5.4.4 提高项目管理能力
        5.4.5 提高研究开发能力
        5.4.6 提高生产管理能力
        5.4.7 改善设备及工艺装备保障能力
        5.4.8 提高质量保证能力
        5.4.9 促进生产协作能力
        5.4.10 完善售后服务能力
    5.5 不同创业阶段企业技术创新管理重点不同
        5.5.1 老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重点
        5.5.2 新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重点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开展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的内外部环境研究
    6.1 开展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的外部环境研究
        6.1.1 市场与分工
        6.1.2 国家支持与鼓励
        6.1.3 知识产权保护
        6.1.4 其它配套措施
    6.2 建立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体系的内部条件
        6.2.1 具备技术创新需求的企业家(领导支持)
        6.2.2 技术创新的企业文化
        6.2.3 技术创新项目的资金保证
        6.2.4 基本的技术创新人力资源
        6.2.5 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意识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持续开展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的核心因素研究
    7.1 技术创新机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7.2 技术创新机制是企业持续开展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的核心
    7.3 技术创新机制内涵分析
        7.3.1 技术创新机制的框架
        7.3.2 中小型装备类企业全过程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是技术创新机制
        7.3.3 技术创新机制的目标
    7.4 中小型装备类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四个关键因素
        7.4.1 组织领导
        7.4.2 成果激励
        7.4.3 制度建设
        7.4.4 重塑文化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实证研究
    8.1 上海金通电子有限公司成套设备部实践案例
        8.1.1 企业简介
        8.1.2 首项自动焊接机业务
        8.1.3 全过程技术创新的效果
        8.1.4 金通电子成套部全过程技术创新的实证总结
    8.2 上海摩根美超技术陶瓷公司的设备技术创新管理
        8.2.1 企业简介
        8.2.2 设备概况
        8.2.3 设备技术创新管理设想
        8.2.4 实施结果
        8.2.5 上海摩根美超技术陶瓷有限公司设备技术创新管理的实证总结
    8.3 项目管理案例:上海泽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8.3.1 公司简介
        8.3.2 首项业务
        8.3.3 首项业务展开的步骤与设想
        8.3.4 项目管理与项目实施
        8.3.5 上海泽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结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9.1 论文的主要成果
    9.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重视的六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研究 ——基于武汉城市圈的分析[D]. 萧一啸.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9)
  • [2]苏南城镇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基于无锡的实践和规划思考[A]. 鲁晓军. 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10
  • [3]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全区厅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摘要)[J]. 马飚. 当代广西, 2010(09)
  • [4]关于走广西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若干问题——在全区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J]. 马飚. 广西经济, 2010(04)
  • [5]对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再认识与思考[D]. 宋海儆.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 [6]湖南省产业集群与新型工业化耦合发展研究[D]. 张万春. 湖南师范大学, 2009(11)
  • [7]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D]. 唐旭天.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9(06)
  • [8]全过程技术创新管理研究 ——中小型专用设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管理[D]. 李双珠. 同济大学, 2007(06)
  • [9]抓住主要矛盾 解决突出问题 不断提高煤炭经济运行质量[A]. 濮洪九. 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文集, 2007
  • [10]如何认识和贯彻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J]. 秦海. 中国信息界, 2007(01)

标签:;  ;  ;  ;  ;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注意的六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