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式PCR快速检测炭疽杆菌

巢式PCR快速检测炭疽杆菌

一、巢式PCR快速检测炭疽芽孢杆菌(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青[1](2021)在《梨黑斑病病原菌致病力分化分析与链格孢病毒的鉴定》文中指出梨黑斑病是我国南方梨产区的重要病害,本研究室前期研究证实导致梨黑斑病的病原菌优势种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和链格孢(A.alternata)。本研究进一步建立该病原菌的致病力室内快速测定方法,分析优势种群致病力分化状况,并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链格孢病毒种类多样性,对新型病毒进行系统鉴定。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梨黑斑病菌致病力室内测定方法的建立。以代表菌株HB-36(A.tenuissima)、CQ-31(A.alternata)的菌丝块和分生孢子悬浮液为接种体,以离体翠冠叶片、枝条和黄冠梨果实为接种材料,比较不同接种方式的致病力测定效果。叶片接种显示,相同伤口处理下菌丝块接种的测定效果较接种分生孢子悬浮液稳定,且病斑扩展速度更快;果实接种显示,除6针处理后接种CQ-31菌株的菌丝块产生的病斑大于接种分生孢子液外,其余处理分生孢子液接种产生的病斑则均大于菌丝块;枝条接种菌丝块均未形成病斑。综合比较表明,以叶片经针刺3针处理后接种菌丝块的方法,更适用于梨黑斑病菌致病力的室内快速测定。2.梨黑斑病病原优势种群致病力的分化分析。采用建立的梨黑斑病菌致病力室内测定方法,对来源于重庆、湖北、四川、安徽、甘肃、陕西、江西、云南、山东共9个省市的146个菌株(其中细极链格孢72个、链格孢74个)进行致病力测定,并通过SAS软件对病斑平均直径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域、梨种质和组织来源的菌株之间,其致病力类型与分布比例存在差异。其中,强致病力菌株17个、中等致病力菌株110个、弱致病力菌株19个,分别占供试菌株的12%、75%、13%。3.链格孢病毒种类多样性分析与新型病毒鉴定。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来源于10个梨产区的6种链格孢的78个菌株进行宏病毒组分析,共发现24种病毒,其中属于+ss RNA病毒11种,ds RNA病毒8种,-ss RNA病毒5种。基于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d Rp)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明确了13种病毒的分类地位,分属于6个已知病毒科(Botourmiaviridae、Narnaviridae、Deltaflexiviridae、Partitiviridae、Chrysoviridae和Mymonaviridae)。从细极链格孢菌株HB-15中鉴定到2种-ss RNA病毒,分别是Alternaria sclerotimonavirus 1(ASV1)和Alternaria negative-stranded RNA virus 1(ANSRV1)。ASV1的基因组全长为9164 nt,包含5个线性排列的开放阅读框(ORFsⅠ-Ⅴ),其中ORFⅡ编码病毒的核衣壳蛋白(N),ORFⅣ编码病毒的复制酶(Rd Rp),并且经保守结构域预测,该蛋白具有一个和m RNA帽子结构相关的结构域。基于Rd Rp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其与Mymonaviridae的Sclerotimonavirus的成员聚为一支。经透射电镜观察可看到线性的病毒粒子,直径约15 nm,长度约400 nm-1500 nm。从细极链格孢菌株SC-8中发现+ss RNA病毒,暂命名为Alternaria tenuissima deltaflexivirus 1(At DFV1)。其基因组全长8434 nt,包含4个开放阅读框(ORFsⅠ-Ⅳ),其中ORFⅠ编码聚合酶(Rd Rp),且有甲基转移酶保守结构域。对Rd Rp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该病毒属于Deltaflexiviridae。通过比较脱毒与带毒菌株的菌落形态,发现无明显差异,但带毒菌株的致病力低且菌丝尖端弯曲。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球形的病毒粒子,直径约为15 nm。本研究明确了我国梨黑斑病菌两个优势种群的致病力分化状况及6种链格孢携带病毒的种类多样性,同时对发现的两种新真菌病毒系统鉴定,为梨黑斑病的研究和防控提供了相关技术方法和新的信息。

雷望楠[2](2021)在《《空气生物学》(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Aerobiology是一本论文合集,本篇英汉翻译实践基于Aerobiology一书的第八章和第九章的英汉翻译实践完成。原文本主要介绍了空气传播气溶胶的检测以及在军事上的应用,有助于专业研究者在气溶胶传播与检测方面的学习与研究。《空气生物学》属于生物医学文本,内容涉及生物、医学和化学等多个领域,专业性较强,翻译此类文本需要译者具备处理和翻译专业性文本的能力。原文中包含许多专业术语和与气溶胶检测相关的实验流程的描述。考虑到该书的目标读者为该领域的专业人士,所以译者需要保证术语的专业性、准确性以及整个实验流程的清晰、流畅的表达。基于此,译者选用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来指导本次翻译实践,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传达源文本的语义,实现译文和原文的语义对等和文本的交际功能。本报告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为翻译任务的介绍,主要介绍了任务来源、翻译内容以及任务要求。第二章是对翻译过程的介绍,包括翻译的三个阶段:译前准备阶段、正式翻译阶段和译后编辑审校阶段。第三部分是对译前准备阶段的详细介绍,包括分析生物医学文本的语言特点、阅读平行文本、制定翻译原则、选择辅助工具以及汇总术语。第四章为案例分析,根据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从词法、句法和语篇三个层次进行分析。通过语义翻译,译者总结了专业词汇和两栖词汇的翻译;而从交际翻译的视角,针对生物医学文本的句法特点和语篇特点,译者认为应打破原文的句子结构来进行翻译,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最后,第五章为报告的结论。通过对本次翻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反思,总结了自己的收获和教训,并就生物医学文本的翻译提出了一些建议。

张玲艳,宋丽丽,贾伟娟,王学理[3](2020)在《炭疽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简称炭疽杆菌,可引起人畜共患传染病炭疽(Anthrax),该菌主要感染牛、羊等家畜,感染人的概率较低。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均有炭疽病的发生,给我国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主要就炭疽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毒力因子、致病机理、检测方法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董伟[4](2020)在《我国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文中指出大豆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5000年的种植历史。而大豆种子携带的微生物会影响种子贮存、种子萌发和健康,严重的会造成病害流行,影响农业生产。因此,对大豆种传病害进行快速检测和鉴定分析意义重大。本试验利用常规种子带菌检测技术对全国20个省份的67份大豆主栽品种的种子携带真菌情况进行鉴定;利用多重RT-PCR技术对全国疑似携带病毒的大豆种子进行大豆种子花叶病毒(SMV)和菜豆荚斑驳病毒(BPMV)检测;利用常规种子带菌检测技术对东北地区3个省份的14份大豆主栽品种种子携带细菌进行鉴定;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来自东北地区3个省份的14份大豆主栽品种种子携带微生物的多样性,并将其与常规分离鉴定结果进行了联合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常规种子带菌检测技术并结合传统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对我国大豆种子携带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取得结果如下:67份大豆样品共分离到2605个菌株,检测出27属56种,分离到的属包括镰孢菌属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枝孢属Cladospo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等,占总分离菌数的70%以上。在种子不同部位分离到的真菌比例不同、优势属相似,其中种子表面分离的最多,种皮其次,种子内部最少。种子表面分离到1963株真菌,优势属为镰孢菌属、曲霉属和青霉属,其分离频率分别为20.69%、10.40%和10.29%;种皮上分离到460株,优势属为镰孢菌属、链格孢属和曲霉属,其分离频率分别为5.34%、2.00%和1.65%;种子内部分离到182株,优势属为镰孢菌属、青霉属和链格孢属,其分离频率分别为2.46%、0.96%和0.81%。20个省份大豆种子带菌情况不同,山西省供试品种大豆种子表面携带平均真菌量最多,浙江省其次,新疆省最少;安徽省供试品种大豆种皮携带平均真菌量最多,江西省其次,浙江省最少;安徽省供试品种大豆种子内部携带平均真菌量最多,山西省其次,陕西省、甘肃省、新疆省最少;总体来说安徽省供试品种大豆种子携带平均真菌量最多,其次是山西省,新疆省最少。2.病毒和细菌常规检测到的比较少:仅在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苏省、辽宁省的部分样品中检测到了SMV,并未检测到BPMV;东北三省14份大豆种子携带细菌研究发现,可分离到的细菌资源较少,其中分离频率较高的是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泛菌属Pantoea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不同来源大豆种子携带细菌种类和数量差异不大。3.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东北三省主栽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种子携带微生物差异较大,鉴定到真菌类群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占真菌群落的75%以上;细菌类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藻门Cya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占细菌群落的95%以上。共检测并鉴定出4门21纲55目110科180属真菌,主要为枝孢属Cladospo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Boeremia等;检测并鉴定出22门37纲86目171科418属细菌,主要为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鞘氨醇单孢菌属Sphingomonas和金色单胞菌属Aureimonas等。其中可观察真菌物种为1000左右,可观察细菌物种为1400左右,整体来说大豆种子携带细菌多样性高于真菌。吉林省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更为丰富、均匀,黑龙江省次之,辽宁省所含真菌和细菌物种多样性最低。4.通过常规检测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东北地区大豆主栽品种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的结果发现: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够检测到10倍于常规检测的真菌属和70倍的细菌属,而且高效迅速获得检测结果。利用常规种子带菌检测技术共鉴定出17个属真菌,6个属细菌,其中辽宁省大豆种子带真菌量最多,吉林省的种子带细菌量最多;而高通量测序技术共鉴定出180个属真菌和418个属细菌,其中吉林省大豆种子带菌量最多,黑龙江省其次,辽宁省最少。高通量测序技术不仅可以高效迅速全面的对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的多样性进行分析,而且有利于全面分析种子携带微生物的种类,为种子健康检测和农业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朱灿灿[5](2019)在《病原体核酸一体化并行检测微流控芯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环境变化、自然灾害、物种多样性、抗生素大规模使用等因素,导致各类病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不断爆发,如非洲猪瘟病毒、埃博拉病毒、禽流感病毒等。在临床医学方面,病原体感染是引发肝炎、结核、肿瘤等多种疾病的重要诱因。传统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具有检测目标单一、实验操作复杂、对环境及人员要求高等不足,难以满足病原体快速检测的需求。本论文针对多种病原体一体化快速并行检测难题,提出并建立了一种多重巢式固相PCR扩增新方法,通过构建固相PCR-Array芯片和引入巢式PCR扩增方法,提高了检测通量和多重检测的特异性、灵敏度;结合微流控芯片技术,根据检测对象不同,研究芯片上病原体核酸快速富集与纯化方法,在一块芯片上完成细菌和病毒核酸提取,多重巢式固相PCR扩增和产物检测等过程,实现了多种病原体一体化、快速、并行检测。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微流控固相PCR芯片研究及反应体系建立将微流控芯片与固相PCR技术相结合,通过探究不同固相引物浓度和紫外交联时间对固相PCR扩增效率的影响,制备了固相PCR-Array芯片,提高了检测通量。引入巢式PCR扩增方法,提出并建立了微流控芯片上多重巢式固相PCR扩增新方法,研究了不同游离上下游引物比值对巢式固相PCR扩增效率的影响。以4种病原体的质粒为测试样品,对多重巢式固相PCR-Array芯片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基因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多重巢式固相PCR-Array芯片最低检测限达10 copies/μL量级。该方法的建立为多种病原体快速并行检测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2)一体化微流控核酸分析芯片设计及实验研究本部分在已建立的多重巢式固相PCR-Array芯片检测新方法基础之上,利用微流控芯片易于集成的优势,提出并设计了基于磁珠法核酸提取原理的微流控核酸分析芯片,该芯片将细菌和病毒核酸提取、多重巢式固相PCR扩增及产物检测集成到一张芯片上。为实现检测过程的自动化,芯片内部采用U型管结构设计,使得腔体自然隔离,有利于试剂的时序性驱动。选择埃博拉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炭疽杆菌、布鲁氏菌四种具有代表性的烈性病原体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了4种病原体的阳性质控品,并对其进行了精确定量,为一体化微流控芯片上烈性病原体检测实验开展提供了样品来源。以此为实验样品,对一体化微流控核酸分析芯片提取细菌和病毒核酸的质量、灵敏度和重复性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一体化微流控核酸分析芯片提取细菌DNA的灵敏度为102 CFU/mL,提取病毒RNA的灵敏度为104copies/mL,重复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结果表明,一体化微流控核酸分析芯片可实现4种烈性病原体的快速并行检测,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优势。(3)集成化微流控HPV基因分型芯片设计及实验研究设计了基于热裂解法核酸提取原理的集成化微流控芯片,将HPV病毒DNA快速提取、巢式固相PCR扩增及产物检测集成到一张芯片上。改进芯片上气动微阀设计,使其兼具试剂混合和存储功能,大大降低了芯片的复杂程度,缩小了芯片体积。以HPV16/HPV18/HPV31/HPV33/HPV58 5种高危型HPV基因分型阳性质控品为实验样品,对集成化芯片提取HPV DNA的性能以及检测各基因分型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性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芯片最低可提取约为103 copies/mL HPV病毒;提取DNA浓度与初始HPV 阳性质控品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值为0.983,表明该芯片提取HPV病毒DNA重复性较好。开展了 20例临床女性宫颈拭子样品中HPV基因分型鉴定实验,同期采用传统检测方法在国际先进仪器设备上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集成化微流控HPV基因分型芯片检测结果与传统方法检测结果一致,准确性达100%,可在1h内可完成5种基因分型的鉴定两者相比较而言,大大降低了试剂成本和检测时间。综上所述,本文针对不同病原体检测需求,设计了不同类型的一体化微流控核酸分析芯片,芯片集成了核酸提取、扩增与检测等实验环节,可实现多种病原体的高灵敏、高特异、快速和并行检测,为病原体感染性疾病传播、诊断和控制提供了一种通量高、功能集成、成本低廉和操作简便的核酸分析平台。

杨卓[6](2019)在《同时检测7种致病菌的多重串联式PCR技术的建立及应用》文中提出奶制品因其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在全球范围内被人们所喜爱,然而它也是微生物繁殖的天堂,容易被细菌污染,从而引发诸多食品安全问题。检测奶制品中常见的食源性病菌,对于控制食源性疾病的爆发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主要是依靠培养基培养、生化血清鉴定、形态特征观察等,这些方法步骤繁琐,周期长,无法定量以及无法同时检测多种致病菌。为此,急需建立一种快速有效、通量高、且能准确定量的检测方法,以满足目前的发展趋势。本研究旨在建立一套能同时检测7种食源性致病菌,且能运用于不同实际样品的MT-PCR检测方法,同时通过人工染毒的方法模拟样品,评估该方法的实用性并运用于实际工厂采样的分析检测中。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M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选取阪崎肠杆菌的OmpA基因、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ORF2819基因、大肠埃希菌的uid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uc基因、鼠伤寒沙门氏菌STM4497基因、蜡样芽孢杆菌nheA基因、福氏志贺氏菌的RFC基因构建多重串联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同时检测7种食源性致病菌;特异性实验及标准曲线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及扩增效率。同时对该体系的关键点—第一轮循环数进行优化,并与普通荧光定量PCR结果比较发现,当第一轮循环数大于15时,扩增效果要优于普通荧光定量PCR,但考虑到循环数越多,非特异性扩增产物也随之增多,因此将最佳循环数定为15。在最佳循环数下,该方法能同时检测出10-3 ng/μ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DNA,10-4 ng/μL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其余5种菌种的检测下限均达到10-5 ng/μL。2.MT-PCR检测能力的评估为了评估MT-PCR的样品检测能力,采取人工染毒的方法,将7种目标菌种的十倍系列稀释液同时人为加入到无菌水、无菌婴儿配方奶粉、瞬时高压灭菌牛奶中作为待测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无菌水中该方法能够检测出101 CFU/mL的7种目标菌种;在瞬时高压灭菌牛奶中可以检测出102 CFU/mL的7种目标菌种;在无菌婴儿配方奶粉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能检测到102 CFU/g,其余菌种均能检测到103CFU/g。3.MT-PCR在运用在实际工厂检测中为了将该方法运用到实际检测中,本研究对广州某婴儿米粉工厂进行实地采样,用该方法对工厂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并与第二代测序结果及传统微生物检测分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工厂存在易被忽略的污染点,例如鼓烘中的WPS风管中的残粉,该采样点微生物丰度高,难以拆卸清洗并且长时间累积残粉,是易爆发微生物污染的区域。通过比较三种检测方法得出,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仅能初步的判断出该采样点是高风险区域,无法明确定量检测出污染的细菌数量及种类,同时耗时长;第二代高通量检测技术通量高,检测出残粉、水样中的微生物种类及丰度,但无法具体定量微生物;而多重串联实时荧光定量PCR能够准确的判断出关键污染的微生物,同时能够对这些微生物进行定量,最终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仅存在于粉尘样品37号和P号中,菌落数分别为278 CFU/g、266 CFU/g;4号生产线地漏涂抹样4-2及水样4号、1号生产线地漏涂抹样6-2及水样6号、粉尘样品P号和37号均存在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分别为1.8×105 CFU/g、2.9×105 CFU/mL、3.7×104 CFU/g、4.6×105 CFU/mL、5.2×105CFU/g、4.4×104 CFU/g;除4号、37号样品外,4-2、6-2、6、P样品均存在福氏志贺氏菌,菌落数分别为432 CFU/g、912 CFU/g、623 CFU/mL、884 CFU/g。

陆红艳[7](2019)在《五种杨树病害病原的LAMP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杨树是我国重要速生用材树种,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着。随着杨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病害发生越来越严重。杨树病害是危害杨树人工林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开展病害的快速检测预警技术研究对于病害的科学防控十分重要。就目前研究进展而言,传统检测方法既费时又费力,不利于在田间直接鉴别,难以实现及时防治的目的。因此,迫切需要研究一些新技术对杨树病害的不同病原菌进行快速检测。本文围绕杨树5种重要病害病原菌的快速、灵敏和特异性强的LAMP检测体系建立开展研究,从LAMP特异性引物设计、特异性引物筛选、反应条件优化、灵敏度检测和特异性检测五个方面着手,以期为病害的田间快速检测提供技术方案。1、本研究以5种杨树重要病害病原菌:杨树细菌性溃疡病菌(Lonsdalea quercina subsp.populi)、杨树溃疡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杨树腐烂病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杨球针壳白粉菌(Phyllactinia populi)为供试病原菌,应用Primer Explorer V5软件在线设计5种病菌的特异性LAMP引物,并对引物进行筛选。对LAMP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进行优化,建立了最优LAMP检测体系。五种病菌的反应体系均为:2×U-LAMP Mix试剂10μL,FIP、BIP、F3、B3、Bst DNA聚合酶各1μL,DNA模板2μL,加ddH2O至25μL。确定了杨树细菌性溃疡病菌(L.quercina subsp.populi)和杨树溃疡病菌(B.dothidea)最优反应条件是60℃水浴50min,80℃水浴10min;杨树腐烂病菌(C.chrysosperma)、松杨栅锈菌(M.larici-populina)、杨球针壳白粉菌(P.populi)三种病菌的最优反应条件是65℃水浴50min,80℃水浴10min。都可以根据琼脂凝胶电泳和显色指示剂进行检测。2、本试验建立的LAMP检测体系灵敏度试验表明,LAMP方法所检测5种病菌的灵敏度均很高,杨树细菌性溃疡病菌(L.quercina subsp.populi)灵敏度可达8.6×10-11ng/μL,杨树溃疡病菌(B.dothidea)灵敏度可达3.7×10-7ng/μL,杨树腐烂病菌(C.chrysosperma)灵敏度可达1.55×10-6ng/μL,松杨栅锈菌(M.larici-populina)灵敏度可达1.07×10-6ng/μL,杨球针壳白粉菌(P.populi)灵敏度可达1.67×10-6ng/μL;通过对5种供试病菌和11种参照病菌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除了供试病菌的检测结果呈阳性,其他参照病菌的检测结果均呈阴性,证明了该方法良好的特异性。综上所述,本研究针对我国杨树上5种重要病害病原菌,通过建立相应的环介导等温扩增体系,建立快速、高效、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为杨树5种病害的检测预警和科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孙晓凤[8](2019)在《小麦土传真菌病害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小麦茎基腐病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麦纹枯病、小麦根腐病及小麦茎基腐病是目前小麦上三种重要的土传真菌病害,对小麦的品质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三种病害在发病初期较难区分,常错失防治时机。本研究针对这三种病害的病原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可同时检测这三种病害的多重PCR体系,并将该体系应用于田间小麦样本,实现小麦土传真菌病害的快速检测;另一方面,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小麦茎基腐病不同发生程度麦田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解析土壤肥力状况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小麦茎基腐病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多重PCR体系的建立与应用(1)引物设计及PCR扩增根据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和麦根腐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的rDNA-ITS、镰孢菌(Fusarium spp.)EF-1α基因序列独立设计并合成3对引物:WKF-S18/WKR-S8、RBF-S2/RBR-S1及EF-SF9/EF-SR8,3对引物扩增的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174、418、600 bp。(2)多重PCR反应体系优化为了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同时获得三条清晰的目的基因片段,首先优化了PCR退火温度,其次采用L18(37)正交设计方案,优化了5个因素的配比浓度:即3对引物的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dNTPs浓度。结果表明,多重PCR体系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4.9℃,最佳反应体系为引物WKF-S18/WKR-S8 0.24μmol/L,引物RBF-S2/RBR-S1 0.48μmol/L,引物EF-SF9/EF-SR80.24μmol/L,Taq DNA聚合酶1.5 U,dNTPs 0.15 mmol/L。(3)多重PCR特异性检测以禾顶囊壳小麦变种、大丽轮枝菌等其他真菌DNA为模板,用该多重PCR引物组合进行扩增,未扩增到目的条带,说明该引物组合对三种目标菌的特异性良好。(4)多重PCR灵敏度检测分别将小麦纹枯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和小麦茎基腐病菌基因组DNA以及三者混合模板的浓度从10 ng/μL依次10倍梯度稀释至10 fg/μL,在优化的反应体系条件下进行扩增。结果表明,单一PCR检测,小麦纹枯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和小麦茎基腐病菌的灵敏度分别为10 pg、10 pg和100 pg;多重PCR同时检测3种病菌,小麦纹枯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和小麦茎基腐病菌的检测灵敏度均为100pg。(5)田间小麦样本检测及结果验证2018年3月,利用优化后的多重PCR体系对来自德州夏津、临邑县;聊城的东昌府区、东阿县;潍坊寒亭区和泰安市郊区的小麦苗期样本进行检测,并于5月份,调查这四个地区采集点的小麦样本的发病情况,以验证多重PCR检测的结果。结果表明,德州地区检测到了纹枯病菌、根腐病菌和茎基腐病菌,但茎基腐病菌为优势致病菌;聊城地区检测到了纹枯病菌和茎基腐病菌;潍坊地区检测到了纹枯病菌;泰安地区检测到了纹枯病菌和茎基腐病菌。田间实际发病情况与多重PCR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小麦苗期样本多重PCR的检测结果可以为小麦土传真菌病害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2、小麦茎基腐病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田间采集小麦茎基腐病发病严重的德州夏津新盛店麦田土壤及发病较轻的泰安郊区马庄的麦田土壤,比较二者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并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方法,对细菌16S rRNA V4区以及真菌ITS1进行双端测序,分析真菌和细菌结构以及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发病较轻的泰安郊区马庄麦田,土壤肥力较高,真菌和细菌的物种多样性均较高,且细菌优势菌群有节杆菌属(Arthr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水恒杆菌属(Mizugakiibacter)等,真菌优势菌群有青霉属(Penicillium)、木霉属(Trichoderma)、粗糙孔菌属(Trechispora)等;茎基腐病发病严重的夏津新盛店麦田,土壤肥力较低,细菌以及真菌的多样性均较低,且细菌优势菌群有类诺卡氏属(Nocardioides)、Iamia等,真菌优势菌群有镰孢属(Fusarium)、被孢霉属(Mortierella)、拟棘壳孢属(Pyrenochaetopsis)等。此结果暗示,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可能与土壤肥力水平降低、物种多样性下降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中有益菌群种类减少等相关。

王潇霖[9](2016)在《利用转基因小鼠筛选全人源炭疽致死因子中和抗体》文中研究说明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分布。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依据感染途径不同,炭疽可分为皮肤炭疽、胃肠炭疽和肺炭疽三种类型。肺炭疽致死率高达90%以上,我国将其按甲类传染病进行预防和控制。炭疽芽孢杆菌的致病因子由三种毒素蛋白和一种聚-D-谷氨酰荚膜组成,其中三种毒素蛋白是致病的主要因素,这三种蛋白是:保护性抗原(protective antigen,PA)、水肿因子(edema factor,EF)和致死因子(lethal factor,LF)。三种蛋白单独存在不具有毒性,当PA与EF结合可形成水肿毒素(edema toxin,ET),PA与LF结合可形成致死毒素(lethal toxin,LT)。由于LT在感染者损伤及死亡中发挥主要作用,因此在炭疽感染晚期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难以发挥疗效,治疗性中和抗体成为目前最有效的炭疽治疗药物。目前国外获得的炭疽毒素抗体多为炭疽PA抗体,美国FDA已批准瑞西巴库(人源PA单抗)用于吸入性炭疽的治疗。一旦炭疽芽孢杆菌被人为改构或PA中和表位发生突变,针对PA单一表位的抗体将可能失效,而针对LF的抗体将成为炭疽治疗的有效补充。目前文献中已报导的LF抗体多为鼠源抗体和嵌合抗体,由于鼠源单抗和嵌合单抗免疫原性高,易引起人抗鼠抗体(human anti-mouse antibody,HAMA)反应从而很难应用于临床。全人源单抗避免了鼠源单抗免疫原性高等缺点,具有半衰期长、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单个B细胞抗体制备技术的兴起,单细胞PCR技术被用于体外克隆和表达单个B细胞的抗体基因,单细胞PCR技术避免了多轮筛选过程,能够快速高通量获得抗体基因且保持抗体重、轻链天然配对,因此单细胞PCR技术将成为获取人源单抗的最新研究方法之一。由于LF抗原不能直接用于免疫志愿者从而获得人抗体基因,而转基因小鼠技术可以克服无疫苗免疫或病患血样等缺点,可用于直接免疫抗原,筛选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因此可利用转基因小鼠技术与单细胞PCR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快速获得全人源抗体基因。鉴于此,本课题将利用转基因小鼠技术、流式分选技术和单细胞PCR技术,筛选全人源炭疽致死因子中和抗体。首先,制备炭疽LF毒素蛋白,用于后续免疫转基因小鼠、体外细胞毒素中和试验及体内大鼠毒素攻毒研究。通过制备及纯化LF抗原,并利用小鼠巨噬细胞J774A.1对LF的生物学活性进行评价,获得了纯度高、活性好、具有天然序列的LF,为转基因小鼠的免疫和中和抗体水平检测提供了保证。在对转基因小鼠进行免疫前,首先对其体液免疫特性进行了分析。鉴于转基因小鼠与普通小鼠免疫应答存在区别,将三只转基因小鼠作为实验组,三只普通雄性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在第0、2、4周免疫LF,分别在免疫前及免疫后不同时间点对小鼠尾静脉采血,ELISA法测定血清中LF抗体滴度。结果显示,转基因小鼠抗体效价整体水平与普通C57BL/6小鼠存在差别,转基因小鼠免疫抗原后抗体效价上升速度比C57BL/6小鼠缓慢;且抗体效价低于C57BL/6小鼠。通过研究转基因小鼠的免疫特点,找到其合适的免疫方式、免疫周期对于筛选全人源单抗至关重要。将弗氏佐剂与抗原LF按比例混合并在第0、2、4周再次免疫2只转基因小鼠,在免疫前及免疫后7 d、14 d、28 d、42 d尾静脉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LF结合抗体水平,TNA法检测血清中LF中和抗体水平。由于记忆B细胞表面存在BCR受体,因此可以通过标记LF抗原特异的记忆B细胞筛选炭疽LF单克隆抗体。根据前期文献调研及实验得知,小鼠在最后一次免疫后第14天至21天记忆B细胞数量相对较多,适合进行分选。取最后一次免疫第14天的转基因小鼠脾脏,经研磨获取脾细胞悬液,对脾细胞悬液中特异的记忆B细胞进行荧光染色后,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获得288个记忆B细胞,经单细胞反转录PCR和巢式PCR扩增抗体基因,最终获得了48对重、轻链配对的抗体可变区基因,单细胞PCR的阳性率约为17%。通过重叠延伸PCR,构建由启动子、前导序列、抗体全长基因、多聚A尾(poly(A)tail)组成的线性表达框,构建48对抗体线性表达框基因转染至HEK293T细胞中进行表达。ELISA法对转染上清进行结合活性测定,获得结合单抗2株,分别为1D7和2B9。对其基因序列进行分析,2株LF单抗均为全人源单抗。构建LF单抗表达质粒,瞬时转染Expi 293F细胞,采用Protein A亲和层析柱对细胞上清进行纯化,对获得的2株抗体采用SPR技术测定其亲和力大小,1D7单抗亲和力高于2B9单抗。细胞毒性试验(TNA)测定2株单抗体外中和活性,两株LF单抗均对细胞起到了100%的保护作用;Fisher 344大鼠模型测定2株单抗体内中和活性,两株LF单抗均能延长大鼠存活时间。最后,本课题也对LF单抗与PA单抗的联合使用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2株LF单抗均能与炭疽PA单抗发挥一定的协同作用,并且2株LF单抗与无保护活性的PA单抗8A7联合使用时,无论对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还是体内大鼠攻毒试验,均可产生良好的保护效果。综上所述,本课题通过用LF抗原免疫人抗体转基因小鼠,筛选获得了抗LF的全人源单抗,同时探索了转基因小鼠的免疫特点以及单抗联合使用的效果。本课题的创新点在于利用了转基因小鼠、流式分选技术和单细胞PCR技术相结合的优势,不仅快速获得了全人源炭疽LF单克隆抗体,也为快速筛选其他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开辟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杨永利[10](2016)在《芒果露水斑病病原生物学特性、侵染特点、PCR检测体系及防治初步研究》文中认为芒果是全世界广泛栽培的第五大水果。海南因其独特的热带气候和优越的地势极适宜芒果的开花和生长,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芒果生产区。从1973年世界上芒果病害近30种,1988年国内约有20种,到2015年我国芒果病害达88种。可见,芒果病害的种类在我国呈现增长趋势。芒果露水斑病(Cladosporium claadosporioides,Csphaerospermum.是2010到2015年国内新报道的芒果病害之一。2007年,在海南省昌江县芒果园内该病首次被发现。近几年,该病害已经遍及海南三亚、乐东、昌江和东方等芒果主产区,但关于该病害的道研究极少。本试验对该病害的病原菌测定了生物学特性、调查了寄生部位、建立了 PCR快速检测体系、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并初步研究了其侵染特点、筛选了化学药剂、生防微生物和叶面肥,目的是为该病害的早期诊断、预测预报及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生物学特性:菌丝在芒果葡萄糖琼胶培养基和PDA培养基上生长最佳,最适生长温度20℃,最适pH值7~8,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菌丝对有机碳源乳糖和有机氮源氨基乙酸利用最好,菌丝致死温度为50℃、10min;产孢量以25℃、pH值6、光暗交替、麦芽糖为碳源、L-胱氨酸为氮源时最大;分生孢子萌发以25℃、pH值7、液态水、有机碳源阿拉伯糖、有机氮源L-天冬氨酸为最适条件,分生孢子致死温度 50℃、1Omin。2.寄生部位:通过对采自不同种植区、不同植物、芒果不同品种及各器官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初步确定芒果露水斑病菌寄生部位有芒果树叶、枝干、花、果及果园杂草,可侵染贵妃芒、金煌芒、台农芒、鸡蛋芒和金惠芒。3.PCR快速检测体系:通过比对分析芒果上不同病害病原菌rDNA-ITS的差异序列设计了 8对引物,经过大量筛选获得两对特异性强的引物ML-SF9/SR5和ML-SF10/SR10,可分别扩增出408bp和424bp特异性条带。将ITS1/ITS4作为外侧引物,ML-SF9/SR5或ML-SF10/SR10分别做内侧引物,组成两组巢式PCR引物对,均可以实现对田间芒果露水斑病菌的检测,检测灵敏度可达35.5x10-10ng/μL。4.芒果露水斑病菌GFP标记:将她和hygB基因插入定点突变后ITS序列中,成功构建了 pITGH质粒,采用PEG介导原生质体转化的方法,获得在菌丝、分生孢子、萌发的分生孢子中稳定发出绿色荧光的转化子。该转化子与野生菌的菌落形态、颜色及致病力无差异,生长速度略慢于野生菌。用该GFP标记菌株观察侵染过程,发现芒果露水斑病菌可以在芒果果皮上侵染和扩展,但不能在果肉中扩展。5.药剂、生防菌和叶面肥筛选:单剂抑菌效果较好的是吡唑醚菌酯、多抗霉素B、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咪酰胺、苯甲丙环唑(爱苗)、溴菌腈,EC50介于0.17~0.59μg/mL;其次是氟硅唑、丙环唑,EC50介于0.73~0.80μg/mL;较差的是肟菌·戊唑醇和戊唑醇,EC50接近于2μg/mL。从斜率值来看,病原菌对多菌灵、澳菌腈、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较强。复配的33个组合198个配比中,毒力比率大于1.0的配比有64个,大于1.2的配比有26个;其中,吡唑醚菌酯丙环唑以1:4,咪酰胺:多抗霉素B以2:3的毒力比率约为2.0,增效最明显。供试的14株生防菌中,仅芽孢杆菌5a-7、6c-5和酵母菌M2对芒果露水斑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分别为79.80%、82.70%、46.00%。供试的17种叶面肥中,尿素对芒果露水斑病菌抑制作用最强,抑菌率达72.5%,其次是硼酸、植物动力2003+、壳聚糖、绿风95、硫酸铵、硝酸铵,抑菌率在43.0%~20.7%之间。12种叶面肥与生防菌的组合中,生防芽孢杆菌5a-7、6c-5分别与尿素或硼酸组合,生防酵母菌M2与尿素组合,均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率46%~82%。

二、巢式PCR快速检测炭疽芽孢杆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巢式PCR快速检测炭疽芽孢杆菌(论文提纲范文)

(1)梨黑斑病病原菌致病力分化分析与链格孢病毒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梨黑斑病的发生、危害及防治
        1.1.1 梨黑斑病的危害
        1.1.2 梨黑斑病的发生特点
        1.1.3 梨黑斑病的防治
    1.2 梨黑斑病病原的研究
        1.2.1 链格孢属病原菌的相关研究
        1.2.2 梨的链格孢属病原菌研究进展
    1.3 果树病原真菌致病力的测定方法
        1.3.1 接种方法
        1.3.2 致病力分化分析
    1.4 真菌病毒的分类与研究进展
        1.4.1 真菌病毒的分类
        1.4.2 真菌病毒的传播途径
        1.4.3 真菌病毒与寄主的关系
        1.4.4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真菌病毒中的应用
        1.4.5 链格孢病毒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梨黑斑病病原优势种群的致病力分化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1.1 供试菌株与寄主材料
        2.1.2 培养基
        2.1.3 接种体制备
        2.1.4 致病力快速测定方法
        2.1.5 优势种代表菌株菌落形态观察及生长速率测定
        2.1.6 优势种代表菌株分生孢子形态观察
        2.1.7 致病力测定方法
        2.1.8 数据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梨黑斑病菌致病力室内快速测定方法的建立
        2.2.2 梨黑斑病病原优势种群的致病力分化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对链格孢病毒的种类多样性分析
    3.1 供试菌株
    3.2 试验方法
        3.2.1 高通量测序及分析
        3.2.2 序列比对和分析
        3.2.3 总RNA的提取
        3.2.4 总RNA的反转录
        3.2.5 PCR扩增、核酸电泳检测及测序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链格孢病毒的种类多样性分析
        3.3.2 链格孢病毒的RT-PCR检测验证
    3.4 讨论
第四章 从菌株HB-15 中鉴定出的Sclerotimonavirus病毒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4.1 试验材料
        4.1.1 供试菌株与接种材料
        4.1.2 培养基、载体及引物
    4.2 试验方法
        4.2.1 病毒基因组全长c DNA序列扩增
        4.2.2 病毒基因组c DNA序列的拼接及分析
        4.2.3 菌株分生孢子的诱导与病毒脱除
        4.2.4 菌落的形态观察和生长速率测定
        4.2.5 菌株的致病性测定
        4.2.6 菌株HB-15 中病毒粒子的提取
        4.2.7 病毒粒子的负染和透射电镜观测
        4.2.8 病毒粒子结构蛋白检测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菌株HB-15 携带的病毒种类
        4.3.2 ASV1 基因组序列分析
        4.3.3 ASV1及ANSRV1 系统发育分析
        4.3.4 ASV1及ANSRV1 对寄主生物学特性影响
        4.3.5 菌株HB-15 中的病毒粒子提取
        4.3.6 SDS-PAGE检测
    4.4 讨论
第五章 从菌株SC-8 中鉴定出的Deltaflexivirus病毒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供试菌株与材料
        5.1.2 载体与引物
    5.2 试验方法
        5.2.1 病毒基因组近全长cDNA序列扩增
        5.2.2 病毒基因组cDNA序列的拼接及分析
        5.2.3 脱毒菌株获得
        5.2.4 菌落形态观察、生长速率测定、致病性测定
        5.2.5 菌株SC-8 中病毒粒子的提取及透射电镜观测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菌株SC-8 携带的病毒种类
        5.3.2 AtDFV1 基因组序列分析
        5.3.3 AtDFV1 系统发育分析
        5.3.4 AtDFV1 对寄主生物学特性影响
        5.3.5 菌株SC-8 中的病毒粒子提取
    5.4 讨论
第六章 全文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2019年6 月从陕西杨凌采集梨黑斑病样品来源信息
    附录2 试验中所用试剂和培养基的配方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空气生物学》(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1 Task Description
    1.1 Source of the Task
    1.2 About the Selected Text
    1.3 Requirements of the Task
Chapter2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translation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3 Post-translation
Chapter3 Preparations before Translation
    3.1 Analyzing Language Features of Biomedical Texts
        3.1.1 Lexical Features of Biomedical Texts
        3.1.2 Syntactical Features of Biomedical Texts
        3.1.3 Discourse Features of Biomedical Texts
    3.2 Reading Parallel Texts
    3.3 Formulating Translation Principles
    3.4 Choosing Auxiliary Tools
    3.5 Collecting Technical Terms
Chapter4 Case Analysis
    4.1 Vocabulary Translation
        4.1.1 Translation of Technical Terms
        4.1.2 Translation of Common Words
    4.2 Sentence Translation
        4.2.1 Translation of Clauses
        4.2.2 Translation of Sentences in Passive Voice
    4.3 Discourse Translation
        4.3.1 Grammatical Coherence
        4.3.2 Semantic Coherence
Chapter5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Acknowledgements

(3)炭疽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1.2 培养特性
    1.3 抵抗力
2 毒力因子
    2.1 荚膜
    2.2 炭疽毒素
        2.2.1 PA
        2.2.2 LF
        2.2.3 EF
3 致病机理
4 检测方法
    4.1 细菌学检测
    4.2 分子生物学检测
    4.3 免疫学检测
    4.4 其他检测方法
5 小结

(4)我国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大豆种传病害研究进展
    1.1 大豆种传病害研究进展
        1.1.1 真菌性种传病害
        1.1.2 细菌性种传病害
        1.1.3 病毒性种传病害
    1.2 常规种子带菌检测技术
        1.2.1 肉眼检验法
        1.2.2 分离培养检验法
        1.2.3 分子生物学技术
    1.3 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现状
        1.3.1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现状
        1.3.2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环境微生物中的应用
        1.3.3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病原生物中的应用
    1.4 大豆种传病害的防治
        1.4.1 田间防治
        1.4.2 种子处理
    1.5 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我国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大豆种子携带真菌检测
        2.1.3 大豆种子携带病毒检测
        2.1.4 大豆种子携带细菌检测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大豆种子携带真菌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2.2.2 我国各地不同大豆品种的带菌率统计
        2.2.3 大豆种子表面携带真菌多样性
        2.2.4 大豆种皮携带真菌多样性
        2.2.5 大豆种子内部携带真菌多样性
        2.2.6 大豆种子携带病毒的鉴定
        2.2.7 大豆种子携带细菌的鉴定
    2.3 小结
第三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东北地区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大豆种子
        3.1.2 试验方法
        3.1.3 分析流程
        3.1.4 测序数据处理
        3.1.5 OTU聚类和物种注释
        3.1.6 样品多样性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测序数据预处理
        3.2.2 OTU分析
        3.2.3 物种分布情况
        3.2.4 样品复杂度分析
        3.2.5 多样品比较分析
        3.2.6 组间群落结构差异显着性检验
        3.2.7 组间差异物种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我国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
    4.2 东北地区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
    4.3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5)病原体核酸一体化并行检测微流控芯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1.2 病原体检测技术
        1.2.1 传统病原体检测方法
        1.2.2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1.2.3 病原体检测方法发展趋势
    1.3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病原体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3.1 微流控芯片的概念及特点
        1.3.2 微流控芯片用于病原体基因检测
    1.4 本论文拟开展的工作
第2章 微流控固相PCR芯片研究及反应体系的建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2.2.2 微流控固相PCR-Array芯片设计与制备
        2.2.3 探针固定条件
        2.2.4 多重巢式固相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固相PCR-Array芯片制备
        2.3.2 多重巢式固相PCR扩增方法的建立
        2.3.3 多重巢式固相PCR扩增体系优化
        2.3.4 多重巢式固相PCR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一体化微流控核酸分析芯片设计及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3.2.2 一体化微流控核酸分析芯片设计与制作
        3.2.3 一体化微流控核酸分析芯片核酸提取性能评价
        3.2.4 一体化微流控核酸分析芯片检测四种烈性病原体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一体化微流控核酸分析芯片设计
        3.3.2 一体化微流控核酸分析芯片核酸提取效率评价
        3.3.3 一体化微流控核酸分析芯片检测四种烈性病原体阳性质控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流控HPV基因分型芯片设计及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和试剂
        4.2.2 微流控HPV基因分型芯片设计与制作
        4.2.3 微流控HPV基因分型芯片检测HPV实验过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微流控HPV基因分型芯片设计及核酸提取性能评价
        4.3.2 微流控HPV基因分型芯片特异性和灵敏度评价
        4.3.3 临床样品HPV基因分型检测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工作总结
    5.2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6)同时检测7种致病菌的多重串联式PCR技术的建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常见的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及其危害
        1.1.1 阪崎肠杆菌
        1.1.2 沙门氏菌
        1.1.3 大肠埃希菌
        1.1.4 志贺氏菌
        1.1.5 蜡样芽孢杆菌
        1.1.6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1.1.7 金黄色葡萄球菌
    1.2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传统检测方法
        1.2.2 免疫学方法
        1.2.3 分子生物学方法
    1.3 多重串联式实时荧光定量PCR
    1.4 研究背景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目的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多重串联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2.1.4 实验菌株
    2.2 实验方法
        2.2.1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2.2.2 外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2.3 内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2.4 第一轮多重PCR的构建
        2.2.5 第二轮qPCR的构建
        2.2.6 第一轮循环数的优化
        2.2.7 MT-PCR特异性检验
        2.2.8 MT-PCR标准曲线的制作及灵敏度检验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内外引物目的片段的扩增检验
        2.3.2 MT-PCR的构建
        2.3.3 MT-PCR的优化
        2.3.4 MT-PCR标准曲线的制作
        2.3.5 MT-PCR的特异性检验
        2.3.6 MT-PCR的灵敏度检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T-PCR方法检测能力的评估
    3.1 材料与设备
        3.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人工染毒
        3.2.2 样品基因组DNA的提取
        3.2.3 MT-PCR检验
    3.3 结果与分析
        3.3.1 MT-PCR在人工染毒的婴儿配方奶粉中的检测能力
        3.3.2 MT-PCR在人工染毒的UHT牛奶中的检测能力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T-PCR运用在工厂检测中
    4.1 材料与设备
        4.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样品的采集
        4.2.2 样品地点
        4.2.3 样品处理
        4.2.4 MT-PCR检测分析
        4.2.5 16 S高通量测序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样品处理
        4.3.2 MT-PCR检验
        4.3.3 16 S高通量测序结果
        4.3.4 16 S高通量测序与MT-PCR的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五种杨树病害病原的LAMP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杨树主要病害介绍
    1.2 林木主要真菌细菌病害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2.1 传统检测方法
        1.2.2 免疫学检测方法
        1.2.3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1.3 杨树主要病害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4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1.4.1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原理
        1.4.2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特点
        1.4.3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病原菌
        2.1.2 供试培养基
        2.1.3 供试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供试菌株总DNA的提取方法
        2.2.1.1 杨树细菌性溃疡病菌(L.quercina subsp.populi)总DNA的提取
        2.2.1.2 杨树溃疡病菌(B.dothidea)总DNA的提取
        2.2.1.3 杨树腐烂病菌(C.chrysosperma)总DNA的提取
        2.2.1.4 杨树松杨栅锈菌(M.larici-populina)总DNA的提取
        2.2.1.5 杨球针壳白粉菌(P.populi)总DNA的提取
        2.2.2 LAMP特异性引物设计
        2.2.2.1 特异性引物筛选
        2.2.2.2 LAMP反应体系
        2.2.3 反应条件优化
        2.2.4 特异性检测
        2.2.5 灵敏度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LAMP特异性引物筛选结果
        3.1.1 LAMP特异性引物筛选
        3.1.2 LAMP反应条件优化结果
    3.2 LAMP特异性检测结果
    3.3 LAMP灵敏度检测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8 致谢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小麦土传真菌病害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小麦茎基腐病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小麦土传真菌病害概述
        1.1.1 小麦纹枯病
        1.1.2 小麦根腐病
        1.1.3 小麦茎基腐病
    1.2 植物病原真菌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2.1 DNA探针技术
        1.2.2 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检测技术
    1.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1.3.1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1.3.2 土传病害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关系
        1.3.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1.3.4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多重PCR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小麦茎基腐病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2.2.1 供试土样
        2.2.2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2.2.3 高通量测序
        2.2.4 分析软件及数据库
        2.2.5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多重PCR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3.1.1 单一PCR扩增
        3.1.2 多重PCR退火温度优化
        3.1.3 正交设计优化多重PCR反应体系
        3.1.4 统计分析
        3.1.5 多重PCR反应特异性检测
        3.1.6 单一PCR和多重PCR检测的灵敏度
        3.1.7 田间小麦样本的快速检测及结果验证
    3.2 小麦茎基腐病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3.2.1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3.2.2 细菌多样性分析
        3.2.3 真菌多样性分析
4 讨论
    4.1 多重PCR体系的优化与应用
    4.2 多重PCR与单一PCR灵敏度比较
    4.3 小麦茎基腐病发生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4.4 小麦茎基腐病发生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9)利用转基因小鼠筛选全人源炭疽致死因子中和抗体(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全人源炭疽致死因子单抗的筛选与鉴定
    第一节 炭疽毒素致死因子的制备与检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炭疽毒素LF的诱导表达及抽提
        1.2.2 炭疽毒素LF的纯化及纯度分析
        1.2.3 炭疽毒素LF的细胞毒性试验
        2. 结果
        2.1 LF纯化效果
        2.2 LF的细胞毒性分析
        3. 讨论
    第二节 转基因小鼠的免疫及体液免疫特性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转基因小鼠的免疫及血液采集
        1.2.2 血清中LF结合抗体的ELISA检测
        1.2.3 TNA法检测小鼠血清LF中和抗体水平
        2. 结果
        2.1 转基因小鼠体液免疫特性分析
        2.2 血清中LF结合抗体水平检测
        2.3 小鼠血清LF中和抗体水平
        3. 讨论
    第三节 流式分选记忆B细胞获取LF单抗基因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转基因小鼠脾细胞的分离
        1.2.2 抗原特异的记忆B细胞表面抗原的染色
        1.2.3 流式细胞仪分选单个抗原特异的记忆B细胞
        1.2.4 单细胞反转录PCR扩增抗体基因
        1.2.5 单细胞巢式PCR扩增抗体基因
        2. 结果
        2.1 转基因小鼠脾细胞的分离
        2.2 流式分选单个记忆B细胞
        2.3 LF单抗重、轻链基因的获取
        2.4 抗体基因序列分析
        3. 讨论
    第四节 全人源LF单克隆抗体的筛选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单抗基因线性表达框的构建
        1.2.2 单抗基因线性表达框的表达
        1.2.3 ELISA法筛选LF结合单抗
        1.2.4 LF中和单抗的TNA筛选
        2. 结果
        2.1 单抗基因线性表达框构建与表达
        2.1.1 线性表达框各基因片段的扩增
        2.1.2 重叠延伸PCR构建单抗线性表达框
        2.2 单抗基因的表达与LF单抗的鉴定
        2.2.1 结合单抗的筛选
        2.2.2 中和单抗的筛选
        2.2.3 LF单抗基因序列比对
        3. 讨论
第二章 全人源炭疽LF中和单抗的功能研究
    第一节 全人源LF单克隆抗体的中和活性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LF中和单抗表达质粒的构建、表达及纯化
        1.2.2 SPR法测定LF单抗亲和力
        1.2.3 TNA法测定LF中和单抗体外中和活性
        1.2.4 大鼠攻毒实验测定LF中和单抗体内中和活性:
        2. 结果
        2.1 获取LF中和单抗
        2.1.1 LF单抗全长基因克隆至pc DNA3.4 表达质粒
        2.1.2 LF单抗的表达和纯化
        2.2 LF中和单抗的亲和力测定
        2.3 LF中和单抗的体外中和活性测定
        2.4 LF中和单抗的体内中和活性测定
        3. 讨论
    第二节 全人源LF单抗与PA单抗的协同作用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LF中和单抗体外协同作用的TNA测定
        1.2.2 LF单抗和PA单抗体内协同试验
        1.2.3 单抗协同作用评价
        2 结果
        2.1 LF单抗与炭疽PA单抗 2A6的协同作用分析
        2.2 LF单抗与炭疽PA单抗 8A7的协同作用分析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溶液配制
个人简历
致谢

(10)芒果露水斑病病原生物学特性、侵染特点、PCR检测体系及防治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我国芒果产业的经济重要性
        1.1 种植区和种植面积
        1.2 主栽种概况
        1.3 海南芒果上主要的病害
    2 芒果露水斑病研究进展
        2.1 分布与为害
        2.2 症状特点
        2.3 病原菌
        2.3.1 发病规律
        2.3.2 防治技术
    3 枝孢属(Cladosporium)的研究概况
        3.1 枝孢属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3.2 化学防治枝孢属病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
    4 PCR检测技术在植物病原真菌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
        4.1 检测植物病原菌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4.2 PCR技术在芒果病害检测中的应用
    5 植物病原菌侵染过程研究方法
    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6.1 目的意义
        6.2 研究内容
    7 技术路线
研究内容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设备
        1.2 试剂
        1.3 供试质粒
        1.4 供试菌株
        1.5 供试培养基
        1.6 供试杀菌剂
        1.7 供试外源营养
        1.8 供试生防菌
    2 方法
        2.1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2.1.1 不同的培养基对菌丝生长、产孢量的影响
        2.1.2 不同的温度对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2.1.3 不同的pH对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2.1.4 不同的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2.1.5 不同的碳氮源对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2.1.6 不同的湿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2.1.7 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测定
        2.2 芒果露水斑病菌寄生部位确定
        2.2.1 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和形态学鉴定
        2.2.2 真菌rDNA-ITS鉴定
        2.2.3 不同部位芒果露水斑病菌ITS序列聚类分析
        2.3 芒果露水斑病菌的快速检测PCR体系建立
        2.3.1 引物设计与筛选
        2.3.2 引物灵敏度测定
        2.3.3 芒果样品检测
        2.4 GFP标记芒果露水斑病菌及其侵染观察
        2.4.1 芒果露水斑病菌GFP标记载体构建
        2.4.2 转化芒果露水斑病菌
        2.4.3 GFP转化子在芒果果面上的致病性及侵染观察
        2.5 芒果露水斑病药剂、生防菌和外源营养筛选
        2.5.1 芒果露水斑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及复配剂筛选
        2.5.2 生防菌对芒果露水斑病菌的抑制作用
        2.5.3 外源营养对芒果露水斑病菌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2.5.4 生防菌与外源营养组合对芒果露水斑病菌抑制作用
    3 结果与分析
        3.1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3.1.1 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产孢量的影响
        3.1.2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3.1.3 不同pH对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3.1.4 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3.1.5 不同碳氮源对菌丝生长、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3.1.6 不同湿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3.1.7 菌丝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测定
        3.2 芒果露水斑病菌寄生部位确定
        3.2.1 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和形态学鉴定
        3.2.2 真菌rDNA-ITS鉴定
        3.2.3 不同部位芒果露水斑病菌ITS序列聚类分析
        3.3 芒果露水斑病菌快速检测PCR体系建立
        3.3.1 引物设计与筛选
        3.3.2 引物灵敏度测定
        3.3.3 芒果样品的检测
        3.4 GFP标记芒果露水斑病菌及其侵染过程观察
        3.4.1 芒果露水斑病菌GFP标记载体构建
        3.4.2 转化芒果露水斑病菌
        3.4.3 GFP转化子在芒果果面上的致病性测定及侵染过程观察
        3.5 芒果露水斑病药剂、生防菌和外源营养筛选
        3.5.1 芒果露水斑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及复配剂筛选
        3.5.2 生防菌对芒果露水斑病菌的抑制作用
        3.5.3 外源营养对芒果露水斑病菌生长及产孢的影响
        3.5.4 生防菌与外源营养组合对芒果露水斑病菌的抑制作用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芒果露水斑病菌生物学特性
        4.1.2 芒果露水斑病菌寄生部位确定
        4.1.3 露水斑病菌快速检测PCR体系建立
        4.1.4 GFP标记芒果露水斑病及其侵染过程观察
        4.1.5 芒果露水斑病药剂、生防菌和外源营养筛选
        4.2 主要结论
        4.2.1 明确了芒果露水斑病菌生物学特性
        4.2.2 明确了芒果露水斑病菌寄生部位
        4.2.3 建立了芒果露水斑病菌快速检测PCR体系
        4.2.4 GFP标记芒果露水斑病及其侵染过程观察
        4.2.5 芒果露水斑病药剂、生防菌和外源营养筛选
本研究创新点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附录一 部分试验结果图片
附录二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和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四、巢式PCR快速检测炭疽芽孢杆菌(论文参考文献)

  • [1]梨黑斑病病原菌致病力分化分析与链格孢病毒的鉴定[D]. 王文青.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空气生物学》(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 雷望楠. 河北大学, 2021
  • [3]炭疽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J]. 张玲艳,宋丽丽,贾伟娟,王学理.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0(15)
  • [4]我国大豆种子携带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 董伟.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5]病原体核酸一体化并行检测微流控芯片研究[D]. 朱灿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6]同时检测7种致病菌的多重串联式PCR技术的建立及应用[D]. 杨卓. 暨南大学, 2019(02)
  • [7]五种杨树病害病原的LAMP检测技术研究[D]. 陆红艳.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7)
  • [8]小麦土传真菌病害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小麦茎基腐病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 孙晓凤.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9]利用转基因小鼠筛选全人源炭疽致死因子中和抗体[D]. 王潇霖.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6(02)
  • [10]芒果露水斑病病原生物学特性、侵染特点、PCR检测体系及防治初步研究[D]. 杨永利. 海南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巢式PCR快速检测炭疽杆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