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荒漠沙地基本特征(上)

内蒙古荒漠沙地基本特征(上)

一、内蒙古沙漠与沙地的基本特征(上)(论文文献综述)

黄磊[1](2018)在《内蒙古锡林河子流域浅层水文地质结构辨识及采煤疏干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国家,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推动了经济的巨大发展,同时也对地质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地下水作为地质环境变化的受体和信息的载体,对地质环境变化的程度和规模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草原露天煤矿的开采不可避免地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致使地下水位下降,降落漏斗持续扩展,从而改变地下水系统的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最终导致地表河流径流量减少,湖泊面积萎缩,草原荒漠化趋势加快等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恶化现象。内蒙古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的前沿阵地,其中锡林郭勒草原地区由于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而成为京津能源的新基地。然而,虽然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但锡林郭勒草原地区水资源却严重匮乏,地下水环境极为脆弱,尤其以锡林河子流域为典型代表。在该流域开发煤炭资源时应更为重视对地下水的影响,这就对采煤疏干胁迫下地下水系统响应机理的深层次挖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该流域水文地质资料严重缺乏,若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又会不可避免地对草原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破坏,这已经成为严重制约该流域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因此,如何突破传统水文地质调查方法的局限,探索一种非侵害性的水文地质结构高效精准辨识方法,已然成为在此类地下水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进行煤炭合理开发利用的当务之急。本文以锡林河子流域为研究对象,从大地电磁法(MT)与地面核磁共振方法(SNMR)的反演解译入手,提出对草原脆弱环境非侵害的水文地质结构MT-SNMR联合辨识新方法,并借此对锡林河子流域浅层水文地质结构进行高效精准辨识。辨识精度得到了实际钻孔资料的验证,并且辨识效率远远优于传统水文地质调查方法。MT-SNMR辨识成果可以有效弥补锡林河子流域水文地质资料的严重不足,并对同类环境相对脆弱而又严重缺乏水文地质资料的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水文地质结构MT-SNMR辨识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多目标决策理论,提出AHP-SNMR信息融合的含水层富水性评价方法。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富水性评价中水文地质资料严重缺失问题,并对该地区水资源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依托富水性分区评价,构建了锡林河子流域地下水系统不同补给源与排泄量响应模型,针对采煤疏干活动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开展模拟预测,揭示了采煤疏干对整个子流域的影响范围和程度。通过对地下水影响预测的深入研究,着重分析了肆意疏干含水层对地质环境和草原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后果,为草原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和地下水修复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采煤疏干地下水的同时也掠夺了地表水资源。为了清晰界定采煤疏干活动对地表水的影响,本文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双累积曲线法将锡林河子流域水文气象序列划分为基准期和影响期,然后利用YRWBM模型分离评估了气候变化和采煤疏干活动对地表径流量和湖泊面积变化的影响。其中,气候因素占主导地位,其次为采煤疏干活动的影响。三种方法的有效运用解决了水文气象序列基准期的界定以及影响期天然径流量的还原难题,从而为揭示采煤疏干胁迫下流域水文演变机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手段。煤炭开采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是强烈的人类活动与巨大的自然环境变化交织在一起的复杂过程。它不仅需要建立一套全面有效的研究方法和评价体系,而且需要出台一系列煤炭开采活动强烈干预下的水资源修复补偿措施和对策。多学科多层面举措对于缓解草原水资源危机,促进草原煤炭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曾群[2](2017)在《基于高中生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地理教学案例设计与开发 ——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地理教育的改革,案例教学法和综合思维都成为了地理教育的研究重点。案例教学法属于教学方法,培养综合思维属于教学目标。笔者是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教学内容为材料,探讨该章4个版本教材、10节地理课堂录像和10个地理教学设计利用案例教学法落实培养高中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情况,主要从案例的组成、呈现方式、运用方式和作用四个方面去归类、统计和分析,并且通过自行设计和开发的案例,然后归纳总结了针对培养高中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地理教学案例的一般思路。笔者通过文献阅读法,主要阅读“六个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国外地理教育动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讨论稿》等,知道了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是地理教育的主流;通过阅读三大期刊近三年(2014-2016)的论文共21篇,了解了国内关于利用案例培养综合思维的研究现状,主要分为八类,第一类,地理综合思维、地理综合分析法培养类;第二类,地理思维过程问题诊断类;第三类,案例教学类;第四类,案例设计类;第五类,案例作用类;第六类,案例开发类;第七类,案例规范和评价类;第八类,案例与教材编写整合类,从这些分类中可以得知,利用案例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是几乎没有的,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研究意义,首先,提高利用案例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教学观念;其次,为该类案例设计与开发提供借鉴;最后,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该章教学案例。通过教材分析,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分为六个知识点,“自然地理景观保持协调一致”、“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结合课堂录课观察法、数据统计法、分类讨论法和归纳法,对该章教材、课堂录像视频和教学设计中的案例从案例组成、呈现形式、运用方式和作用去分类、统计、分析和归纳,并且自己设计与开发了7个案例。最后得知,利用案例进行教学是一种趋势,是培养综合思维良好教学方法。但是,地理教学案例的组成存在服务知识点的不平衡,教师利用案例教学的理念和教学水平上存在差异,地理教学设计与开发遵循五个基本原则,真实性、科学性、问题性、情境性和综合性,案例呈现形式主要以文图结合形式,注重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案例以先案后理型为主,以先理后案型为辅,案例在运用以课堂展开环节为主,导课环节为辅。案例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为价值取向,该章案例以培养综合思维当中的要素综合为主,培养时空的综合为辅。案例设计与开发的一般思路,第一步,根据教学内容明确培养综合思维能力,第二步,分析课程标准、课本教材和学生情况,第三步,寻找生活当中的素材,第四步,根据原则编写案例,第五步,进行案例实践,第六步,进行案例反思,第七步,确定案例。案例在设计与开发时,要注意案例价值取向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遵循设计与开发原则和经过教学实践来完善案例等几点。

吴俊玲[3](2015)在《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文中认为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的旅游,已经成为保护环境最重要的旅游方式,也是我国旅游业完成可持续经济的重要形式。生态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形式,生态旅游的发展为一个城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保护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开发的关键,并为生态旅游业的开展工作提供更具潜力的依据。基于理解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并结合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学、环境承载力、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的理论,对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以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资源评价的基本对象,从创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着手,更进一步地分析了影响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因素,并且在评价的基础上对生态旅游开发给出了对策建议。本论文共包括六个章节的内容,第三、第四、第五章是论文的重点内容。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对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现状,通过这一章节综述部分的基本介绍,掌握了国内外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和研究现状;第二章节的论文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概念界定是整篇论文的基础,分别介绍了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基础知识,并描述了生态旅游相关的主要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以期做好后期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工作;第三章对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近况进行了概括总结,并阐述了内蒙古自然保护区的分类、分布,以及生态旅游的现状和生态旅游发展开发的概况;第四章主要建立了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因子的权重,解析了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第五章主要以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分析实例,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图牧吉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以期对内蒙古其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以及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并为内蒙古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发展工作作出贡献;第六章作为论文的结论部分,对前面五个部分进行了概括,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面的不足;

路冠军[4](2014)在《生态、权力与治理 ——H旗草原生态治理实践模式变迁》文中研究说明草原生态治理成为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将1982年以来的草原生态权力分为“制度型权力、“强制式权力”、“策略型权力”。制度型权力主要表现为草畜双承包制的实施,强制型权力主要表现为围封转移战略的实施,策略型权力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生态奖补政策的推行。上述治理方式变迁反映出国家草原生态治理权力的日益集中,政策措施的实施产生了一系列意外后果,地方政府、基层社区和底层牧民这些草原生态治理的相关利益群体日益被边缘化,但是,他们作为能动的主体,仍然具体作用于草原生态治理过程,其间展现出来的一系列“生存性智慧”,需引起我们的反思和借鉴。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为:(一)草原产权制度的嵌入性启示我们必须尊重非均衡草原生态的自然特征,契合现实的制度型治理应是现代草原生态治理的根本保障。目前,“个人本位”的草原产权制度面临诸多困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集体本位”的草原产权制度应是未来发展方向。(二)围封转移战略的实质是一种运动式治理。转型期运动式治理是集权式治理逻辑的延续,体现了国家视角简单化、标准化与牧民生计持续性、草原生态复杂性之间的深刻冲突。地方政府和基层牧民之间的复杂博弈过程,使得围封转移战略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三)补偿型的生态治理反映了后禁牧时代国家生态治理权力的策略性运用,只不过是国家生态治理的战略、策略与技术发生了变化,即正在从一种身体治理走向技术性治理、从全能型控制走向选择性控制。当然,生态补偿机制也代表着“制度型生态权力”的尝试。(四)与国家将特定时间的草产量作为衡量草原恢复情况标准不同,本文认为,对国家生态权力绩效的衡量应该偏重于长时段、多主体的考察,应该将牧民这一利益相关群体纳入进来,同时,要侧重于考察生态权力的具体实践过程以及造成的政治社会影响,这些都将是影响生态治理持续性的重要因素。正是基于上述多元视角的考察,本文得出国家草原生态治理权力内卷化的结论:国家投入巨大的生态治理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反而强化了草原的一系列生态风险,未来的草原生态治理出现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五)以生态治理能力和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为目标,实现生态治理转型应是未来草原生态治理发展的方向。生态治理转型并非要求国家权力的全面退出,而是在于伴随着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具体过程,加强基础性权力的构建,使运动式治理和策略式治理逐渐转向制度性治理。同时,要增加牧民的社区认同感,强化草原生态治理的“信仰型权力”,激发地方政府和基层牧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才是草原生态治理持续推进的根本所在。

杨定海[5](2013)在《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孤悬海外的海南岛自古以来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相对缓慢,地处偏僻的传统聚落,交通艰难,交流闭塞,更易保持和延续自身缓慢的发展历程。尤其是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多地域传统聚落经受不住外界强大的冲击,面临地域特色的蜕变和消失的境遇。在海南岛仍有很多保持完好风貌的传统聚落。这些传统聚落本身携带有大量原真性的历史信息,这些历史信息不仅仅代表着海南特殊地域环境下的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特征,还承载着祖国大陆时刻传递进来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丰富信息。关于海南岛的研究虽然在近代关键的时刻屡屡掀起高潮,但仍有很多研究的角落存在空白和不足,尤其是被认为落后的生产方式下的海南岛传统聚落常被冠以“原始”、“古拙简陋”而一直不被人们所关注。适应生存,曾经延续几百年的传统聚落是地域发展、历史演化的见证和载体。历经千年发展演变,不断改进的生产方式和聚居与建筑空间形态都应该是人类探索地域生存方式的智慧结晶。地处热带岛屿的海南岛所产生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其表观虽显现的“简陋”、“古拙”,但不影响其独特的地域人居环境的特殊价值。其传统聚落表观下所隐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的人生观、世界观及其表达在聚落与建筑物质空间形态上的智慧思考方式更是理解特殊地域条件下的人居环境的宝贵资源。深入系统的探析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特色是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和内容。以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多源融汇,和而不同”的嬗变演化特征为线索,从物质载体层面,在时间、空间维度上分析传统聚落宏观空间形态特征;在地理区域维度上分析传统聚落微观空间形态特点;从文化精神层面,依托物质分析基础,在更大地域空间范围内,深入剖析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深层内涵,最终总结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特色。这其中涉及在宏观岛屿层次上纵向的分析传统聚落的分布和演变历程,从时间维度探求海南岛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嬗变机理及其特征,明确海南岛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总体特征。在微观的传统建筑层次上横向分析各个例调查,从空间维度探求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差异,丰富和深化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研究的内容可分解为以下四个主要的子命题:(1)海南岛传统聚落的发生、变迁及其生成演变的特点;(2)海南岛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宏观总体特点;(3)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特点及地区和民族微观差异;(4)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地位。围绕以上四个子命题,全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共八章内容。第一章绪论,阐述论文的选题。从选题的缘由、目的、意义、研究的现状、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技术路线、内容框架以及可能的研究创新点做全面的阐述。第二章为第一部分。从海南岛传统聚落发生、变迁及演变历程中探寻其生成及演变的动力,分析聚落生成演变的特点。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为第二部分。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分析海南岛汉、黎不同类别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的空间形态。既关注其宏观共同特点,又分析其在地区和民族间的微观差异。从聚落时空演变角度,在全岛范围内从聚落选址、形态构成、建构体系以及聚落群空间关系等方面分析了海南岛汉、黎族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特点;以汉、黎传统聚落构成的基本建构单元着手,由共性分析衍伸至个性探讨,由基本建构单元拓展分析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整体的生成机理及其原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为第三部分。从建构思想和文化脉络分析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深层内涵,并将其置于岭南地域范围内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分析其自身的典型特点和区域地位。在此基础上,从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持续发展与借鉴角度,针对大量传统聚落当代发展的需求,在传承和借鉴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基础上,提出覆盖全岛的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的策略和途径。

薛丽洋[6](2013)在《锡林河流域水体痕量元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天然水的化学成分是水在循环过程中与周围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天然水化学组成从一定程度上记录着水体形成和运移的历史。水体中的痕量元素组成在很大程度上表征着水体环境质量状况、区域环境化学特征、水体元素分布及迁移转化的规律,对其特征的研究对于正确理解流域内地表水与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河水的离子组成和来源具有重要意义。锡林郭勒草原是世界范围内温带草原最有代表性的地区。近年来,区域生态环境已出现明显退化并引起学术界和政府的广泛关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退化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直接相关。锡林河流域水文方面的研究很少,这给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带来了一定困难。本文是在2006~2008年连续3年对锡林河流域开展野外考察和取样(24个取样点,416个样品),取得第一手水化学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相关分析手段如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等,较全面地分析了锡林河流域痕量元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尝试对其形成原因做了一定的解释,阐述了锡林河流域水体之间的转化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和初步结论如下:(1)锡林河河水痕量元素平均浓度大部分在0.1~10μg·L-1之间,与松花江干流、长江干流和海水进行对比,映射出河水中痕量元素的组成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同时,结合区域地下水和大气降水痕量元素平均浓度,表明地表水同时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并主要依靠地下水补给。(2)锡林河流域痕量元素年内、年际变化较稳定。地表水和地下水大部分元素变化趋势相似,年内浓度变化表现为5月浓度较大,8月较小,主要原因是痕量元素在冬季积雪中富集,随着径流量增大,元素浓度被稀释。部分元素浓度变化有所不同,可能受到吸附作用或其他补给源的影响。年际间大部分元素在2007年间浓度略小,主要是由于07年全年干旱,降水少,降水淋滤作用减小;同时由于流域地表水主要受地下水补给,在干旱年中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补给主要来源于深层地下水,而深层地下水痕量元素浓度明显低于浅层地下水,因此,地表水和地下水在07年同时表现出浓度降低。(3)地表水痕量元素和常量元素浓度从上游到下游大部分呈上升趋势,与地下水补给和蒸发作用有关。各元素均在S7~S8处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由于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地下水从上游至下游方向,各元素均在G4出现峰值,可能与南岸不同岩性构造发生的水岩作用和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垂直于锡林河方向由南向北,元素浓度在G9处浓度变化明显,这是由于此处受到的基岩裂隙水的补给;G5、G8为深层地下水,大部分元素浓度较其他点位均低。(4)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元素的相关性和主成分的分类,对元素的变化规律有了初步的判断,从而印证第四章各元素时间分布的结果,结果表明大部分元素相关,其中TDS、HCO3-、Cl-、SO42-、Na+、Mg2+、Ca2+、Sr、B、Li之间高度相关,其变化趋势也相似。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元素变化主要受到岩石溶滤作用、土壤淋滤作用、周围采矿、人为作用以及大气降水作用的影响。(5)通过聚类分析,将24个点位分成为聚合区与发散区。S1~S12,以及G1~G3、G5、G8最先聚合,视为同一补给源,基本上受岩石风化作用和蒸发结晶作用的共同影响,外界的影响较小。与降水发生二次聚合,说明降水还受到远处其他水汽的补给。与G4、G6、G7、S13发生第三次聚合,表明此处受外界影响较大。与G9、G10离散,由于G9受到山区基岩裂隙水的补给,G10可能受到更远处水源的补给,此结果与第四章个元素空间分布结果一致。

罗鸣令[7](2011)在《国有资源资产收益制度研究》文中提出政府凭借国有资源资产所有权获取国有资源资产收益的理论根源是国有资源资产作为一项生产要素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按照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国有资源资产所有者理应按照这种生产要素在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所做贡献大小来获取相关权益收益。受限于我国传统财政学理论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现阶段我国财政学界并未对政府国有资源资产收益的依据、形式、制度安排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导致我国政府现阶段获取国有资源资产收益的理论指导思想相对缺失,本属于国家所有的国有资源资产收益绝大部分以国有资源资产开发利用者利润存在并逐渐形成了部门、行业、垄断企业利益,自然资源使用租大量流失。众所周知,一般意义上的政府财政收入体系应该包括政府依据所有者权益所的自然资源使用租、依据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时的成本补偿原则所获取的税、依据政府特殊公共服务和特许权授予所获取的费、依据市场经济准则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所获取的利,而一个有效的财政收入体系实质上是要求租、税、费、利等各项财政收入的筹集必须顺应历史发展需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政府履行职能需要。从目前我国的财政收入筹集体制来看,我国政府确已实现了充分的税收收入,收取了一定规模的特殊利益成本补偿费和特许权使用者费,获得了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唯独欠缺自然资源使用租,即我们这里所说的政府国有资源资产收益。这种欠缺事实造就了我国现阶段财政收入体制的不完善状态。一方面是本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使用租大量流失,另一方面是既已存在的收益项目因为理论指导思想和制度建设的滞后严重抑制了国家财政收入体制的完善。这种两难局面充分说明现阶段我们有必要对政府国有资源资产收益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研究。本文通过对国有资源资产客观存在性、国有资源资产价值构成、政府国有资源资产收益形式等有关国有资源资产收益的基础理论问题展开研究,从理论意义上讲,有助于弥补现代财政学有关政府获取自然资源使用租或国有资源资产收益理论,也有助于实现充实现代财政学理论体系的目标;从实践意义上讲,通过政府国有资源资产收益制度设计,能有效指导政府凭借所有者权益获取自然资源使用租或政府国有资源资产所有者收益,凭借勘寻劳务权益获取勘寻劳务所有者收益,从制度建设上弥补我国现阶段财政收入体系不健全的缺憾。基于上述有关政府国有资源资产收益的研究背景、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等三个方面考虑,我们有必要对政府国有资源资产收益的依据、形式、规模及其制度安排展开深入研究。本文在内容安排上依据传统研究问题的范式,即总论与各论相结合的方式来展开。总论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国有资源资产的客观性、国有资源资产的价值构成、政府国有资源资产收益形式。在充分讨论总论内容之后,我们将以此作为宏观理论基础展开分析政府国有矿产资源资产收益、政府国有土地资源资产收益、政府国有水资源资产收益、政府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收益等四类国有资源资产收益问题。依据这个思路,本文按照以下章节展开: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涉及到选题的背景、理论与现实意义、已有的研究成果综述、本文研究目标、本文创新点与不足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国有资源资产的客观性。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国有资源资产的客观存在性。首先是分析自然资源概念,其次是依据自然资源国家占有制度理念具体分析自然资源国家占有制度的概念、理由,再次是分析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概念及我国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理由。本章将依据上述国有资源资产的客观性分析内容推导出本文所研究的国有资源资产类型。第三章:国有资源资产的价值构成。政府国有资源资产收益理论依据是资源作为资产能形成价值。本文将自然资源原始价值定性为有用性,重在强调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对生态系统的有用性。本章内容将集中分析自然资源原始价值问题,其次是分析勘寻劳务价值问题,并依托自然资源原始价值研究结论推导出国有资源资产的价值。第四章:国有资源资产的收益形式。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国有资源资产与其他生产要素一同创造了社会财富。依据生产要素在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所做的贡献,各要素所有者有权从中获取权益范围内的收益。这些收益的共同体就是国有资源资产收益。鉴于此,本章内容主要是:国有资源资产所有者收益的规定性,突出强调国有资源资产收益主客体;分析政府国有资源资产收益的依据、形式、规模决定因素;分析政府国有资源资产勘寻劳务所有者收益的依据、形式、规模决定因素。考虑到现实生活中开发利用者可能与政府角色有冲突的一面,因此我们这里需要进一步明晰政府与勘寻劳务供给者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者之间的关系。第五章:国有矿产资源资产收益制度。从本章开始,本文将进入到国有资源资产收益各论研究体系中去。本章内容主要是讨论我国政府现阶段获取了哪些理论上的国有矿产资源资产收益、应该获取哪些方面的收益、政府国有矿产资源资产收益的规模确定原则等基础理论性问题。因此,本章的主要内容有:理论分析政府国有矿产资源资产收益的对象和份额;国外实践经验借鉴;我国政府国有矿产资源资产收益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完善政府国有矿产资源资产收益制度的构想。第六章:国有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制度。这部分内容的安排与第五章无异,只要研究对象做了替换。主要内容是:理论分析政府国有土地资源资产收益的对象和份额;国外实践经验借鉴;我国政府国有土地资源资产收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完善政府国有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制度的构想。第七章:国有水资源资产收益制度。考虑到水资源存续期间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显着正外部性特征,我们在阐述国有水资源资产收益制度时拟从其使用方向来做制度设计。本章的主要内容是:理论分析政府国有水资源资产收益的对象和份额,同时限定本文所指的水资源范围;国外实践经验借鉴;我国政府国有水资源资产收益的现状及问题;完善政府国有水资源资产收益制度的构想。第八章: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收益制度。至2008年我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林权改革方案以来,我国森林资源的产权得到了进一步明确,森林资源所有者在处置使用权过程中所获取的收益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因此,本章的内容将着重讨论我国政府现阶段所获取的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收益与理论上的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收益之间的差距,并提出完善政府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收益制度的策略。本章的主要内容是:理论分析政府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收益的对象和份额;国外实践经验借鉴;林权改革后我国政府获取的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收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完善政府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收益制度的构想。鉴于政府国有资源资产收益对完善我国财政收入体系有着显着效应,财政学和经济学理论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去充实这部分理论。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了政府国有资源资产收益问题,但受到各自认识问题的立场和目的的束缚,这些观点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体系。本文按照国有资源资产收益产生的内在逻辑顺序将国有资源资产的客观性、国有资源资产的价值构成、政府国有资源资产收益形式等有关国有资源资产收益基础理论紧密联系起来,构建了分析政府国有资源资产收益的理论框架体系,这可能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由于本文的研究内容尚未涉及到政府国有资源资产收益的征收管理问题,这是本文存在的不足,这需要本人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进一步弥补。

龚新梅[8](2007)在《新疆土地荒漠化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文中提出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在世界上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恶化和经济贫困,被列入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与发展问题之首。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人民币。因此,荒漠化的研究对于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疆位于中国西部边陲,是我国荒漠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省区,也是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百余年来由于人口增加,过度的土地开发等人类活动诱发的土地荒漠化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使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严重制约,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本文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对新疆荒漠化区域特点、动态特征、监测指标、驱动因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新疆荒漠化的防御与治理提出建议。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工作:1.在前人土地荒漠化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比、归纳的方法深入地阐述土地荒漠化定义的内涵和外延;理清各类相似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荒漠化土地的判别、荒漠化程度的划分以及驱动因子的确定奠定了理论基础和依据;2.以较长时间序列的遥感数据为基础,以RS和GIS为工具,选择了在干旱区对植被覆盖度上有较好敏感性的FVC的斜率作为荒漠化监测指标,利用19822000年期间新疆FVC斜率变化来反演新疆土地荒漠化的时空分布、面积变化,分析新疆荒漠化多年来动态变化特征;3.将土地荒漠化图与植被类型进行叠加,分析土地荒漠化与植被类型之间的关系,得出荒漠化多发生在平原低覆盖草地和山地低覆盖草地,该植被类型地表裸露相对较多,很容易受到自然或者人为的恶劣干扰,属于荒漠化多发生地区,是干旱地区植被类型中比较脆弱的环节;4.将土地荒漠化图与土壤类型进行叠加,发现荒漠化在半水成土和漠土上发育比较普遍,而盐碱土类型上出现荒漠化逆转,说明多年来新疆对于盐碱地的改良和利用取得了有效的改善;5.以19602004年的气象资料为基础,从时间序列分析的角度,利用空间插值等技术分析近几十年新疆的气候变化特征及这种变化对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影响。结果显示,近45a新疆的降水呈增加趋势,使整个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正面效应,导致植被好转,荒漠化逆向发展;气温有增暖趋势,这种趋势对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会产生负面效应,地表变干,植被衰退,荒漠化正向发展。干燥度呈下降趋势,可以认为降雨的变化幅度大于温度的变化幅度,也就是说气候的这种变动对环境的正面效益大于负面效益,荒漠化负向驱动大于正向驱动;而水分和热量的区域分配不均却是导致新疆荒漠化正向发展的因素之一;6.根据新疆生态气候特征和生物地理规律对Holdridge生命地带分类模型进行修正,分析新疆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植被变化对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影响。40多年来,新疆生命地带的类型数量并没有产生变化,只是各类型的面积和斑块数的变化,多样性有所波动,但是波动不大,也就是说生命地带多样性的震荡幅度不大,整个生态环境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稳定的生态环境状态有利于荒漠化的逆向发展;7.以新疆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条件为本底,结合多年统计资料对新疆土地荒漠化发生的机理进行研究,揭示新疆土地荒漠化发生发展的人为驱动因子。系统阐述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土地荒漠化的基本原因;8.利用Arcmap软件从中国资源环境1km-Grid-Dis(1km栅格数据库)中切出新疆数据,并应用GPS定位,在野外进行实地核对,对数据进行修正,建立拓扑关系,并对一些类型进行合并,最后形成1980s和1990s两个时相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利用该数据进行多边形叠加、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80年代到90年代新疆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对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影响,揭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土地荒漠化过程的反馈关系;9.从地貌演化的角度出发,以动力学为基础,建立量化荒漠化系统中人为作用的数学模型,对新疆南北疆土地荒漠化过程中人为作用进行量化尝试,得出荒漠化过程中北疆人文因素所占比例为66.55%,自然因素占33.45%;南疆人文因素所占比例为57.33%,自然因素所占的比例42.67%。从而得出人文因素在新疆的荒漠化过程中起的作用大于自然因素作用的结论。同时得知南疆由于自然条件比北疆恶劣,比北疆更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所以北疆的荒漠化受人为干扰要比南疆受人为干扰大;10.根据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区域特征、荒漠化现状、驱动因子等的研究,结合新疆区域特点,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及系统论的思想,提出具有新疆区域特点的荒漠化的防治对策、恢复和重建措施与优化模式。

李云卓[9](2005)在《巴丹吉林东南查格勒布剖面150kaB.P.以来的沉积序列、常量元素及其反映的季风环境演变》文中指出巴丹吉林沙漠查格勒布地层剖面150ka B. P.以来存在25个由风成砂丘砂与黄土、古土壤、湖相和冲坡积砂土砾石层构成的沉积旋回。该剖面常量化学元素分析显示,湖相、黄土和古土壤中的Al2O3、Fe2O3+FeO、CaO、MgO、K2O、Na2O和TiO2含量基本上高于风成砂丘砂,而SiO2则呈相反变化,构成了与沉积旋回相应的25个元素变化旋回。剖面中各元素的这种分布和集散规律也与元素的富集系数和淋失系数波动一致。研究表明,该地暖湿气候作用下稳定性元素Al2O3、Fe2O3+FeO、TiO2和非稳定性元素CaO、MgO、Na2O、K2O都能相对富集,这反映出该地所处的特殊的洼地地貌位置的决定性因素。常量化学元素的综合分析表明,这种元素变化旋回是由巴丹吉林沙漠晚更新世以来的干寒多风与温湿至暖湿气候变化所致,其根本原因与冰期间冰期气候波动影响下东亚冬夏季风的“拉锯式”摆动有关。 为了查明上述元素变化成因,本文还以查格勒布剖面不同时段常量元素分布的平均值与氧同位素诸阶段MIS1—MIS5进行了初步对比。结果显示:MIS1、MIS3和MIS5诸暖阶段,SiO2表现为低含量值,Al2O3、Fe2O3+FeO、CaO、MgO、K2O、Na2O、TiO2为高含量值:MIS2、MIS4冷阶段,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SiO2为高含量值,而Al2O3、Fe2O3+FeO等呈低含量值。因而认为,该剖面化学元素所揭示的150ka B. P.以来多旋回干湿冷暖气候环境及其变化,至少在较大的时间尺度上是与过去全球冷暖变化的阶段存在着成因上的联系。

丁国栋[10](2004)在《区域荒漠化评价中植被的指示性及盖度分级标准研究——以毛乌素沙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分析国内外有关荒漠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植被作为主要评价因子的观点;以我国10大沙区之一的毛乌素沙区为对象,通过研究沙地、梁地、滩地和河谷地等不同地貌类型的荒漠化发生发展过程,得到主要植物指示群落的相应演替、变化规律;通过地表风沙运动与风沙流的实地观测,考查了植被对地表的保护性,并确定出风蚀荒漠化的植被盖度分级标准。

二、内蒙古沙漠与沙地的基本特征(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沙漠与沙地的基本特征(上)(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锡林河子流域浅层水文地质结构辨识及采煤疏干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勘察方法概况
        1.2.2 大地电磁法研究现状
        1.2.3 地面核磁共振方法研究现状
        1.2.4 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2.5 采煤疏干地下水研究现状
        1.2.6 煤炭开采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象气候
    2.3 区域地质
        2.3.1 地形地貌
        2.3.2 地层岩性
        2.3.3 地质构造
    2.4 地表水资源概况
    2.5 地下水资源概况
        2.5.1 水文地质条件
        2.5.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锡林河子流域地电结构MT辨识
    3.1 大地电磁法基本理论
        3.1.1 电磁场基本方程
        3.1.2 均匀层状模型的大地电磁场
        3.1.3 趋肤深度
    3.2 EH-4连续电导率成像系统
        3.2.1 EH-4组成及优势
        3.2.2 测点的布置
        3.2.3 平行实验
        3.2.4 资料处理
    3.3 二维NLCG反演与解译
        3.3.1 理论模型反演试验
        3.3.2 反演解译原则
        3.3.3 反演解译分析
        3.3.4 反演解译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锡林河子流域含水层结构MT-SNMR辨识
    4.1 核磁共振基本理论
    4.2 反演算法
    4.3 野外工作方法
    4.4 结果分析与解译
    4.5 综合解译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采煤疏干对地下水的影响研究
    5.1 胜利煤田露天矿水文地质条件
    5.2 基于AHP-SNMR富水性分区评价
        5.2.1 AHP法评价过程
        5.2.2 基于AHP-SNMR评价分析
    5.3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5.4 地下水运动数学模型
        5.4.1 模型建立
        5.4.2 模型求解
        5.4.3 模型识别
        5.4.4 模型检验
    5.5 地下水的影响预测及分析
        5.5.1 采煤疏干对地下水的影响预测
        5.5.2 采煤疏干地下水的影响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采煤疏干对地表水的影响程度分析
    6.1 影响过程与机理分析
    6.2 对径流量影响程度分析
        6.2.1 基准期与影响期的划分
        6.2.2 径流量影响程度定量分析
    6.3 对湖泊面积影响程度分析
        6.3.1 基准期与影响期的划分
        6.3.2 湖泊面积影响程度定量分析
    6.4 采煤疏干胁迫下水资源保护对策与建议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高中生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地理教学案例设计与开发 ——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研究意义
        2.研究内容
    (二)研究背景
        1.国际背景
        2.国内背景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一、综合思维能力培养与地理教学案例有关理论
    (一)综合思维能力培养
        1.综合思维能力的内涵
        2.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二)案例教学与地理教学案例
        1.案例教学的内涵
        2.地理教学案例的含义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的教学案例分析
    (一)高中地理四个版本教材的教学案例分析
        1.案例组成分析
        2.案例作用分析
        3.案例呈现形式分析
    (二)课堂教学视频的教学案例分析
        1.案例组成分析
        2.案例作用分析
        3.案例的运用分析
    (三)教学设计的教学案例分析
        1.案例组成分析
        2.案例作用分析
        3.案例运用方式分析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的教学案例设计与开发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教学案例设计与开发
        1.自然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教学案例设计与开发
        1.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四、结论
    (一)案例
        1.案例的组成
        2.案例的呈现方式
        3.案例的运用方式
        4.案例的作用
        5.案例设计与开发思路和注意事项
    (二)几点思考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3)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生态旅游资源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旅游
        2.1.2 自然保护区
        2.1.3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
    2.2 相关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3 环境承载力理论
        2.2.4 景观生态学理论
3 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概况
    3.1 内蒙古自然保护区分类
    3.2 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
    3.3 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现状
        3.3.1 森林景观资源
        3.3.2 草原景观资源
        3.3.3 湿地景观资源
        3.3.4 野生动植物资源
    3.4 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3.4.1 内蒙古旅游业发展较晚,但成绩比较显着
        3.4.2 内蒙古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尚未发展为成熟的旅游开发模式
    3.5 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3.5.1 保护区旅游景区建设水平低,限制其发展
        3.5.2 保护区缺乏有效的管理,景观生态遭受破坏
        3.5.3 保护区旅游开发条件薄弱
4 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
    4.1 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和内容
        4.1.1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
        4.1.2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4.1.3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4.1.4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4.2 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4.2.1 内蒙古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资源指标体系的选定
        4.2.2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子系统间的关系与指标解释
    4.3 内蒙古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确定
        4.3.1 层次分析法
        4.3.2 数据分析
        4.3.4 权重的确定
    4.4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4.4.1 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评价子系统
        4.4.2 生态旅游资源环境价值评价子系统
        4.4.3 生态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子系统
    4.5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等级
5 案例分析——以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5.1 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5.1.1 自然地理概况
        5.1.2 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位条件
        5.1.3 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5.1.4 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5.2 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5.2.1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子系统分析
        5.2.2 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综合分析
    5.3 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5.3.1 科学制定保护规划,严格保障落实工作
        5.3.2 合理布局管理机构,完善生态旅游管理体系
        5.3.3 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5.3.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能力
        5.3.5 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提高景区知名度
        5.3.6 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
6 研究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4)生态、权力与治理 ——H旗草原生态治理实践模式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相关理论综述
        1.2.2 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分析框架
        1.3.4 研究方法
    1.4 区域概况
        1.4.1 自然状况
        1.4.2 资源利用现状
        1.4.3 社会经济状况
        1.4.4 生态环境现状
        1.4.5 嘎查概况
第二章 草畜双承包:多主体博弈下的制度实践
    2.1 草畜双承包制度实施的现实背景
    2.2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承包制度实施过程
        2.2.1 牲畜作价户有户养
        2.2.2 “草原公有,承包经营”
        2.2.3 进一步落实“双权一制”
        2.2.4 以草定畜,草畜平衡
    2.3 草畜双承包制度实施导致的“后果”与“困局”
        2.3.1 加剧草原生态风险
        2.3.2 强化牧民生计风险
        2.3.3 基层社会的治理风险
    2.4 实践导向的社区应对策略
        2.4.1 发展集体社区力量
        2.4.2 流动式经营的继续
        2.4.3 牧户兼业化
    2.5 强力推动的草场确权
        2.5.1 草场确权的社会背景
        2.5.2 草场确权的意外后果
    2.6 本章小结:草原治理制度的嵌入性分析
第三章 “围封转移”:国家意志主导下的生态治理
    3.1 国家入场的话语构建
        3.1.1 “围封转移”话语的构建
        3.1.2 “围封转移”政策措施的出台
    3.2 围封转移策略的实施
        3.2.1 生态治理权力进入
        3.2.2 权力实施过程中的动员与博弈
        3.2.3 种草还是种树
    3.3 围封转移效果分析
        3.3.1 奶牛移民区的兴衰
        3.3.2 被迫远走他乡
        3.3.3 城镇转移就业
        3.3.4 相对成功的移民搬迁
    3.4 返回家乡:多主体间利益博弈
        3.4.1 遭遇非议的监管
        3.4.2 对峙后的坚守
        3.4.3 无奈的妥协
        3.4.4 再起波澜
    3.5 路在何方
        3.5.1 地方政府的双重角色
        3.5.2 牧民行动认知
    3.6 本章小结:运动式草原生态治理的绩效反思
第四章 生态奖补:权力边界模糊与策略化治理
    4.1 草原生态奖补机制实施缘起
        4.1.1 禁牧政策实施僵局
        4.1.2 草原生态资本化运营
        4.1.3 大规模工矿开发
    4.2 草原生态奖补项目内容分析
        4.2.1 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机制
        4.2.2 牧民培训与教育补贴
        4.2.3 牲畜出栏补贴
    4.3 生态奖补机制的政治社会影响
        4.3.1 生态奖补机制的综合评价
        4.3.2 奖补机制背景下的地方政府
        4.3.3 奖补机制影响下的基层社区
        4.3.4 奖补机制渲染下的牧民心态
        4.3.5 奖补机制背景下的复杂博弈
    4.4 水权之争:奖补背后的暴力掠夺
        4.4.1 水资源短缺的现实表征
        4.4.2 竞争性用水格局的形成
        4.4.3 第三水源地工程的修建
    4.5 本章小结:草原生态治理权力的策略性运用
第五章 草原生态治理“内卷化”:权力维度的反思
    5.1 草原生态治理“内卷化”的现实呈现
    5.2 “内卷化”怪圈的权力类型学阐释
        5.2.1 草原生态治理中的权力类型
        5.2.2 三种权力类型的区别和联系
    5.3 权力运行视域下的“内卷化”怪圈
        5.3.1 非均衡的草原生态
        5.3.2 简约化的权力主体
        5.3.3 被忽视的“权力文化网络”
    5.4 本章小结:如何走出草原生态治理“内卷化”怪圈
第六章 草原生态治理转型的现实分析
    6.1 治理转型视域下的国家生态权力
        6.1.1 草原生态权力转型的逻辑
        6.1.2 草原生态权力转型的动力
    6.2 增强地方政府生态治理能力
        6.2.1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行为创新的现实分析
        6.2.2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行为创新的动机分析
        6.2.3 地方政府生态治理行为创新的策略措施
    6.3 草原生态治理的社区基础
        6.3.1 多重力量作用的草原社区
        6.3.2 社区能动作用发挥的反思
    6.4 生态治理的文化逻辑
        6.4.1 重建牧民草原生态信仰
        6.4.2 激发牧民内心文化自觉
    6.5 本章小结:走向草原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5)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由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
        1.3.1 选题意义
        1.3.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 相关研究动态
        1.4.1 国内外聚落及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研究
        1.4.2 1999-2012 年涉及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的主要博士论文
        1.4.3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研究概况
    1.5 基本概念
        1.5.1 聚落
        1.5.2 传统聚落
        1.5.3 空间形态
    1.6 研究范围的界定
        1.6.1 研究地域范围的说明
        1.6.2 研究对象范围的界定
    1.7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1.8 课题可能创新之处
    1.9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海南岛传统聚落的生成与演变
    2.1 海南岛特殊的生存环境
        2.1.1 岛屿型地理区位
        2.1.2 金字塔式地貌构造
        2.1.3 热带海洋性气候特征
    2.2 海南岛传统聚落的生成演变历程
        2.2.1 史前至秦:原始聚落的生成
        2.2.2 秦汉至隋:汉族聚落的初步进入
        2.2.3 隋唐:汉族拓展,黎族收缩,环岛聚落格局的雏形
        2.2.4 宋元:汉进黎退,圈层聚落格局的形成
        2.2.5 明清:汉外黎内聚落格局的深化稳定
        2.2.6 近代时期:汉黎聚落的融合及分异
    2.3 海南岛传统聚落的生成演变动因
        2.3.1 海南岛传统聚落生成演变的外在因素
        2.3.2 海南岛传统聚落生成演变的内在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
    3.1 海南岛传统聚落类型及演变
    3.2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选址
        3.2.1 传统聚落选址依据
        3.2.2 海南岛传统聚落选址分析
    3.3 海南岛汉族传统城镇形态构成
        3.3.1 传统城镇形态
        3.3.2 海南岛汉族传统城镇形态
        3.3.3 海南岛汉族传统城镇形态特点
    3.4 海南岛汉族传统村落形态构成
        3.4.1 村落边界
        3.4.2 村口
        3.4.3 村落核心
        3.4.4 村落防御体系
        3.4.5 村巷格局
        3.4.6 村落公共元素的布局
        3.4.7 村落形态地域分异
        3.4.8 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案例分析
    3.5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特点
        3.5.1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的意象魅力
        3.5.2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本源特征
    3.6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群体形态空间分布
        3.6.1 聚落空间层次变迁的规律
        3.6.2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群体空间分布的形态特点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南岛汉族传统建筑空间形态
    4.1 海南岛汉族传统民居基本特征
        4.1.1 海南岛汉族传统民居的渊源——历史建筑的构成
        4.1.2 海南岛汉族传统民居建筑单元基本构成
        4.1.3 海南岛汉族传统村落民居建筑构成的变异
    4.2 海南岛汉族传统宅院构成及变异
        4.2.1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基本院落构成
        4.2.2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宅院布局及演变
        4.2.3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宅院构成地域分异
        4.2.4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大型宅院
    4.3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居住建筑空间生成
        4.3.1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居住建筑空间基本生成方式
        4.3.2 海南岛汉族聚落居住建筑空间生成方式分异
    4.4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公共建筑空间分析
        4.4.1 村庙
        4.4.2 祠堂
        4.4.3 书院
        4.4.4 文庙
        4.4.5 戏台
        4.4.6 “土地公”庙
    4.5 海南岛汉族传统聚落建筑空间案例分析
        4.5.1 传统聚落建筑基本建筑单元
        4.5.2 传统聚落院落
        4.5.3 传统聚落居住建筑空间生成方式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南岛黎族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
    5.1 黎族传统建筑历史发展线索
        5.1.1 黎族在海南岛的开拓足迹
        5.1.2 黎族传统建筑历史发展线索
    5.2 黎族传统建筑的基本构成及演变
        5.2.1 黎族传统建筑的基本构成
        5.2.2 黎族传统建筑的演变
    5.3 黎族传统建筑空间形态分析
        5.3.1 纵向式船形屋空间形态
        5.3.2 横向式金字屋空间形态
        5.3.3 黎族传统建筑的支系分异
    5.4 黎族传统聚落生成
        5.4.1 黎族传统聚落的选址
        5.4.2 黎族传统聚落的规模及分布
        5.4.3 黎族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
        5.4.4 黎族传统聚落的生成
    5.5 黎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分异
        5.5.1 同一地域黎村聚落比较
        5.5.2 不同地域黎族聚落比较
    5.6 本章小结
        5.6.1 黎族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的特点
        5.6.2 船形屋演变过程中各要素的变化趋势
        5.6.3 黎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特点
第六章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营建思想及审美
    6.1 海南岛文化的特点
        6.1.1 海南岛文化历程
        6.1.2 海南岛文化的渊源
        6.1.3 海南岛文化的特点
    6.2 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营建思想及审美
        6.2.1 自然生态观——原真之美
        6.2.2 因地和顺观——和合之美
        6.2.3 承祖尊礼观——正统之美
        6.2.4 避世隐忍观——逸静之美
        6.2.5 淳朴务实观——致用之美
    6.3 汉黎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营建思想及审美的分异
        6.3.1 聚落选址
        6.3.2 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
    6.4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特征
        6.4.1 “多源融汇”: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共性
        6.4.2 “和而不同”: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个性
        6.4.3 “原真质朴”: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特性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区域比较
    7.1 与海南岛密切相关的地域渊源
        7.1.1 海南岛人口来源
        7.1.2 海南岛方言分布
        7.1.3 与海南岛密切相关的地域
    7.2 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生成环境的比较
        7.2.1 自然环境
        7.2.2 社会变迁
    7.3 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地域特征共同点
        7.3.1 共同的背景环境
        7.3.2 聚落空间形态
        7.3.3 建筑空间形态
    7.4 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地域特征的差异
        7.4.1 传统聚落选址
        7.4.2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
        7.4.3 传统建筑空间形态
        7.4.4 传统建筑结构构造的比较
    7.5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发展特点
        7.5.1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继承性
        7.5.2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创新性
        7.5.3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组织秩序
        7.5.4 海南岛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对人的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
        7.5.5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中其所应用的建造技术水平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持续发展与借鉴
    8.1 海南岛传统聚落概况及发展形势
        8.1.1 海南岛传统聚落目前发展概况
        8.1.2 海南岛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的概况
        8.1.3 海南岛新农村发展的形势
    8.2 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保护与更新策略
        8.2.1 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保护与更新的价值
        8.2.2 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保护与更新的策略
        8.2.3 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保护与更新的操作方式
    8.3 十八行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与更新
        8.3.1 村落空间形态及建筑结构
        8.3.2 保护与更新途径
        8.3.3 保护与更新策略
    8.4 荣堂村特色风情村的保护与更新
        8.4.1 村落空间形态与建筑结构
        8.4.2 保护与更新途径
        8.4.3 保护与更新策略
    8.5 昌化古镇特色风情镇区的改造与更新
        8.5.1 历史聚落格局与文化特色
        8.5.2 保护与更新途径
        8.5.3 保护与更新策略
    8.6 重合文明生态村的改造与更新
        8.6.1 村落空间形态与建筑结构
        8.6.2 保护与更新途径
        8.6.3 保护与更新策略
    8.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锡林河流域水体痕量元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区域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锡林河流域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流域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地形地貌
        2.1.4 土壤特征
        2.1.5 植被特征
    2.2 水文、地质概况
        2.2.1 地质
        2.2.2 水文
    2.3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3.1.1 采样点布置
        3.1.2 采样方法
        3.1.3 样品的分析测试
    3.2 研究方法
        3.2.1 分布类型判断方法
        3.2.2 均数的计算
        3.2.3 主成分分析法
        3.2.4 聚类分析
第四章 锡林河流域水体痕量元素时空分布
    4.1 痕量元素浓度特征分析
        4.1.1 地表水中的痕量元素浓度特征
        4.1.2 地下水中痕量元素浓度特征
        4.1.3 锡林河不同水体中痕量元素浓度对比分析
    4.2 痕量元素时空分布特征
        4.2.1 地表水痕量元素的时空分布
        4.2.2 地下水痕量元素的时空分布
    4.3 常量元素浓度分布特征
        4.3.1 地表水常量元素浓度分布特征
        4.3.2 地下水常量元素浓度分布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锡林河流域痕量元素水化学成因分析
    5.1 各元素相关性分析
    5.2 锡林河流域主成分分析
    5.3 锡林河流域聚类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国有资源资产收益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
        1.3.2 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
    1.4 本文框架结构
    1.5 本文研究方法
    1.6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2 国有资源资产的客观性
    2.1 自然资源的定义与种类
    2.2 自然资源国家占有制度
        2.2.1 自然资源国家占有的定义
        2.2.2 自然资源国家占有的理由
    2.3 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
        2.3.1 资产化管理概念
        2.3.2 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理由
3 国有资源资产的价值构成
    3.1 自然资源原始价值
        3.1.1 价值的概念
        3.1.2 自然资源原始价值构件
        3.1.3 自然资源原始价值的评估
    3.2 自然资源勘寻劳务价值
    3.3 国有资源资产的价值
4 国有资源资产收益形式
    4.1 国有资源资产收益的规定性分析
        4.1.1 国有资源资产收益的定义与分类
        4.1.2 国有资源资产收益形成的路径
        4.1.3 国有资源资产收益的主客体分析
    4.2 政府国有资源资产所有者收益
        4.2.1 政府国有资源资产所有者收益的依据
        4.2.2 政府国有资源资产所有者收益的形式
        4.2.3 政府国有资源资产所有者收益的规模决定因素
    4.3 政府国有资源资产勘寻劳务所有者收益
        4.3.1 政府国有资源资产勘寻劳务所有者收益的依据
        4.3.2 政府国有资源资产勘寻劳务所有者收益的形式
        4.3.3 政府国有资源资产勘寻劳务所有者收益的规模
    4.4 政府与国有资源资产开发利用者之间的关系
5 国有矿产资源资产收益制度
    5.1 国有矿产资源资产收益的规定性分析
        5.1.1 矿产资源的概念
        5.1.2 国有矿产资源资产收益的概念
        5.1.3 国有矿产资源资产收益的价值本原
    5.2 政府国有矿产资源资产收益的形式
        5.2.1 矿产所有者收益
        5.2.2 矿产勘寻者收益
        5.2.3 政府与矿产开发利用者之间的关系
    5.3 政府国有矿产资源资产收益的国际经验借鉴
        5.3.1 国外政府国有矿产资源资产收益的形式
        5.3.2 国外政府国有矿产资源资产收益的征收形式
        5.3.3 矿产资源资产收益的国际经验借鉴
    5.4 我国政府国有矿产资源资产收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4.1 我国政府国有矿产资源资产收益的现状
        5.4.2 我国政府国有矿产资源资产收益的特征
        5.4.3 我国政府国有矿产资源资产收益实现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5.5 完善我国政府国有矿产资源资产收益制度的构想
        5.5.1 政府矿产勘寻者收益制度的构想
        5.5.2 政府矿产所有者收益制度的构想
6 国有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制度
    6.1 国有土地资源资产收益的规定性分析
        6.1.1 土地资源的定义
        6.1.2 土地资源的分类
        6.1.3 国有土地资源资产收益的定义
    6.2 政府国有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形式
    6.3 我国政府国有土地资源资产收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3.1 我国政府国有土地资源资产收益的现状
        6.3.2 我国政府国有土地资源资产收益的特征
        6.3.3 我国政府国有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实现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6.4 完善我国政府国有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制度的构想
        6.4.1 政府获取农用地收益应注意的问题
        6.4.2 政府获取建设用地收益的制度设计
        6.4.3 政府获取非利用地收益的制度设计
        6.4.4 对不同地区国有土地资源收益制度的思考
        6.4.5 我国政府国有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制度须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6.5 我国政府国有土地资源资产收益的规模确定原则
        6.5.1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原则
        6.5.2 与居民需求层次相一致原则
        6.5.3 与市场经济行为人经济承受能力相一致原则
        6.5.4 统筹协调各利益主体原则
7 国有水资源资产收益制度
    7.1 国有水资源资产收益的概念
        7.1.1 水资源的概念
        7.1.2 国有水资源资产收益的概念
    7.2 我国政府国有水资源资产收益形式
    7.3 政府国有水资源资产收益的国际经验借鉴
        7.3.1 国外政府国有水资源资产收益的形式
        7.3.2 国外政府国有水资源资产收益的经验借鉴
    7.4 我国政府国有水资源资产收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7.4.1 我国政府国有水资源资产收益的现状
        7.4.2 我国政府国有水资源资产收益的特征
        7.4.3 我国政府国有水资源资产收益实现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7.5 完善我国国有水资源资产收益制度的构想
        7.5.1 纳入到国有水资源资源收益范畴的水资源基本范围假定
        7.5.2 政府国有水资源资产收益制度设计
8 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收益制度分析
    8.1 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收益的规定性分析
        8.1.1 森林资源的定义及分类
        8.1.2 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收益的概念
        8.1.3 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收益的特殊性
    8.2 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收益形式
    8.3 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收益制度的国际经验借鉴
    8.4 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收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8.4.1 我国政府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收益的现状
        8.4.2 我国政府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收益的特征
        8.4.3 我国政府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收益实现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8.5 完善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收益制度的构想
        8.5.1 完善政府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收益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8.5.2 完善政府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收益制度的构想
参考文献
后记

(8)新疆土地荒漠化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内容结构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土壤
        2.1.5 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2.2.2 经济发展现状
        2.2.3 社会发展现状
第三章 荒漠化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
    3.1 关于荒漠化概念的问题
        3.1.1 荒漠化概念提出的背景
        3.1.2 荒漠化的概念
        3.1.3 有关荒漠化问题的争议
    3.2 相关、相似概念的比较
        3.2.1 土地的概念
        3.2.2 土地退化的概念
        3.2.3 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
        3.2.4 土壤退化
        3.2.5 沙漠化
    3.3 荒漠化研究进展
        3.3.1 荒漠化基础理论研究
        3.3.2 荒漠化驱动因子研究
        3.3.3 荒漠化监测、评价指标研究
        3.3.4 荒漠化方法、技术研究
        3.3.5 新疆荒漠化研究
第四章 1982~2000 年新疆土地荒漠化变化特征遥感监测
    4.1 反演荒漠化的植被指数选择
        4.1.1 监测指标选取原则
        4.1.2 各种植被指数比较和选择
        4.1.3 植被覆盖度指数FVC
        4.1.4 荒漠化程度等级的划分
    4.2 方法技术与理论
        4.2.1 时间序列分析与回归分析的相互关系
        4.2.2 回归分析原理
        4.2.3 具体方法步骤
    4.3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4.3.1 数据前期处理
        4.3.2 斜率为零的假设检验
    4.4 荒漠化变化特征分析
        4.4.1 荒漠化发生区域
        4.4.2 基于FVC斜率值的土地荒漠化的分类
        4.4.3 荒漠化和植被类型的叠加
        4.4.4 荒漠化和土壤类型的叠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疆土地荒漠化自然驱动因子研究
    5.1 新疆自然条件分析
        5.1.1 古地理过程的影响
        5.1.2 地形、地貌及水气条件分析
        5.1.3 土壤特性分区域分析
        5.1.3.1 准噶尔盆地北部
        5.1.3.2 准噶尔盆地南部
        5.1.3.3 塔城盆地
        5.1.3.4 伊犁河流域
        5.1.3.5 塔里木河流域
        5.1.3.6 嘎顺戈壁
    5.2 新疆气候变化分析
        5.2.1 数据资料及研究方法
        5.2.1.1 时间序列数据分布
        5.2.1.2 数据处理方法
        5.2.2 近45 年来新疆气温变化分析
        5.2.3 近45 年来新疆降水变化分析
        5.2.4 近45 年来新疆干燥度变化分析
        5.2.5 近45 年来新疆风速变化趋势分析
        5.2.6 新疆旱涝灾害情况
    5.3 Holdridge生命地带类型变化分析
        5.3.1 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
        5.3.2 Holdridge生命地带分类体系
        5.3.3 新疆四个时期生命带类型变化
        5.3.3.1 数据选取与分析
        5.3.3.2 数据处理方法与技术
        5.3.3.3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疆土地荒漠化人文因素影响研究
    6.1 荒漠化过程中人文因素研究现状
        6.1.1 人文因素在荒漠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6.1.2 人文因素对荒漠化过程的定量研究
        6.1.3 人文作用驱动分析研究
    6.2 新疆土地荒漠化人文因素分析
        6.2.1 新疆开发建设过程
        6.2.1.1 屯垦戍边与荒漠化
        6.2.1.2 战争与政治中心转移与荒漠化
        6.2.1.3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历史及特点
        6.2.1.4 新疆各产业结构布局
        6.2.2 新疆土地荒漠化人为驱动机制
        6.2.2.1 人口数量大,人口质量整体不高
        6.2.2.2 滥砍、滥牧、滥挖草药
        6.2.2.3 工矿与交通建设
        6.2.2.4 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6.3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荒漠化
        6.3.1 数据资料分析
        6.3.1.1 数据来源及信息
        6.3.1.2 数据前期处理
        6.3.2 主要研究方法、技术
        6.3.3 结果与讨论
        6.3.3.1 土地利用变化总体趋势
        6.3.3.2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转移矩阵
        6.3.3.3 新疆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
    6.4 荒漠化过程中人文因素的定量分离
        6.4.1 荒漠化过程的动力学机制
        6.4.2 荒漠化过程中人为作用定量分析的数学模型
        6.4.3 降水弹性和风速弹性的计算方法
        6.4.4 实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荒漠化恢复重建及防治对策
    7.1 荒漠化防治的基本原理
        7.1.1 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理论
        7.1.1.1 系统控制理论
        7.1.1.2 干旱生态系统的“混沌”运动
        7.1.1.3 干旱生态系统的生态圈层结构
        7.1.2 荒漠化防治的基本原则
        7.1.2.1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
        7.1.2.2 人工建设和保护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7.2 新疆退化土地恢复与重建
        7.2.1 恢复重建思路
        7.2.2 荒漠化防治规划
        7.2.3 新疆土地荒漠化防治对策
        7.2.3.1 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质量
        7.2.3.2 建立稳定的绿洲生态环境系统
        7.2.3.3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7.2.3.4 开发可替代、清洁能源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9)巴丹吉林东南查格勒布剖面150kaB.P.以来的沉积序列、常量元素及其反映的季风环境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前言
1 区域有关研究历史阐述与本文的目的
2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3 查格勒布—典型地层剖面150kaB.P.以来的地层记述
    3.1 剖面概况
    3.2 时代划分
4 查格勒布150kaB.P.以来常量元素分布及其变动规律
    4.1 常量元素概述
    4.2 常量元素分布特征与规律
5.150kaB.P.以来元素波动及其反映的季风环境演变
    5.1 元素与气候旋回
    5.2 查格勒布剖面—古季风变迁的产物
6 元素变化的成因
    6.1 查格剖面不同时段常量元素分布与氧同位素阶段的对比
    6.2 与Heinrich浮冰事件的遥相关性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区域荒漠化评价中植被的指示性及盖度分级标准研究——以毛乌素沙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植被指示性的理论基础
2 毛乌素沙区植被对荒漠化环境的指示性
    2.1 毛乌素沙区的生态地理特征
    2.2 毛乌素沙区的土地荒漠化与植被
        2.2.1 沙地活化过程与植物群落
        2.2.2 梁地侵蚀过程与植物群落
        2.2.3 滩地土壤盐碱化过程与植物群落
3 毛乌素沙区风蚀荒漠化评价中植被盖度指标分级研究
4 问题与讨论

四、内蒙古沙漠与沙地的基本特征(上)(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锡林河子流域浅层水文地质结构辨识及采煤疏干影响研究[D]. 黄磊. 长安大学, 2018(01)
  • [2]基于高中生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地理教学案例设计与开发 ——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为例[D]. 曾群.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2)
  • [3]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 吴俊玲.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8)
  • [4]生态、权力与治理 ——H旗草原生态治理实践模式变迁[D]. 路冠军.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3)
  • [5]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D]. 杨定海.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6]锡林河流域水体痕量元素研究[D]. 薛丽洋. 兰州大学, 2013(11)
  • [7]国有资源资产收益制度研究[D]. 罗鸣令.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6)
  • [8]新疆土地荒漠化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D]. 龚新梅. 新疆大学, 2007(06)
  • [9]巴丹吉林东南查格勒布剖面150kaB.P.以来的沉积序列、常量元素及其反映的季风环境演变[D]. 李云卓. 华南师范大学, 2005(04)
  • [10]区域荒漠化评价中植被的指示性及盖度分级标准研究——以毛乌素沙区为例[J]. 丁国栋. 水土保持学报, 2004(01)

标签:;  ;  ;  ;  ;  

内蒙古荒漠沙地基本特征(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