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农业大学坚持教学、科研、推广相结合

西南农业大学坚持教学、科研、推广相结合

一、西南农业大学坚持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论文文献综述)

姜珊[1](2020)在《涉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 ——以涉农高校“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为例》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2018年4月,教育部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涉农高校作为服务“三农”发展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保障的重要场所,应为我国“三农”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由于涉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的关键之所在。因此,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相关精神,涉农高校应在继续开展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创新实践教学形式,培养学生成长为“一懂两爱”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助力。本研究以构建涉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模式,切实增强涉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为研究目标,阐述了“涉农高校”,“实践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等概念,以及涉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相关理论,并阐明了涉农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通过对问卷调查反馈数据及师生教学座谈会相关记录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总结了沈阳农业大学现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从其他涉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中汲取的有益经验,有针对性地构建涉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本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对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及创新点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二章是对涉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相关理论的概述;第三章是沈阳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第四章是对涉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的概括及有益经验的归纳总结;第五章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以及实践教学考评机制的内容整合,构建涉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

李铁绳[2](2019)在《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升与保障依赖于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活水源头。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基础,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与根本旨归。教师专业化必然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化。教师教育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论题。然而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不健全,导致教师教育转型脱离实际,进而导致基础教育需求侧与教师教育供给侧出现结构性矛盾——基础教育需求侧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教师教育供给侧则是教师培养供过于求,从而影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教育现代化进程。国内关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研究主要偏重微观分析,系统化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研究者确定了教师教育专业化这一时代论题。根据掌握的文献资料和已有研究,将研究的核心问题确定为“教师教育专业化如何演进”,并聚焦于四个主要问题: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探析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走向,本研究遵循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采用历史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变及其逻辑按照一条主线与三条辅线展开研究,一条主线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进程,系统分析了我国师范教育初创、师范教育曲折发展、师范教育重建、教师教育转型阶段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演进特征,重点厘清了每个发展阶段横断面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等方面的演进历程,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脉络与特色。三条辅线分别为:一是我国对西方教师教育制度体制的移植、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学习日本——仿照美国——以俄为师——遍采各国,将西方教师教育理念、体制与我国教师教育实际相结合,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二是社会需求对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师资数量与质量需求、教师专业标准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专业发展等需求对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诉求;三是师范生学费政策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免费——缴费——部分回归公费的变迁。同时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教师教育专业化进行了纵览与横述,以国际经验为镜鉴,启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研究最后聚焦于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析了历史逻辑的变化,呈现了理论逻辑的特质,展现了实践逻辑的复杂。在实践逻辑方面,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梳理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变迁历程,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体制从制度断裂与制度渐变两个维度进行了制度变迁分析,从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两个维度进行了路径演变分析,全方位、立体式展示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演进图景。理论逻辑方面,分析了教师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二重性,为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实践逻辑方面,基于教师教育治理的视角,从国家宏观层面、地方中观层面、学校微观层面提出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策略,分析了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改革走向。

张寒玉[3](2019)在《部属高校精准扶贫模式与实施效果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扶贫作为教育扶贫的主力军,是教育扶贫取得成功、赢得扶贫攻坚仗的关键。2012年中央颁布《关于做好新一轮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以来,教育部直属高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定点扶贫工作中精准发力,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2016年以来,教育部连续三年开展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大典型项目的评选活动,迄今共评选出30个典型扶贫项目。深入分析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典型项目、典型模式和实施效果,全面总结部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模式的特征,既有利于创新和完善高校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促进教育扶贫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也能为全国高校推进教育扶贫工作提供借鉴。教育部直属高校定点扶贫方式主要包括教育帮扶、智力帮扶、产业帮扶、医疗帮扶、文化帮扶等,在实施过程中显现出“完善帮扶机制,注重分工明确”、“加强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系统推进,扶学扶智扶志三结合”、“多元并举,找准精准扶贫发力点”、“遵循市场规律,增强贫困地区造血能力”、“促进学科转化,强化扶贫效果”、“注重因地制宜、创新扶贫模式”等基本特征。为对部属高校精准扶贫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本文选择中国药科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等四所连续三届获得教育部精准扶贫典型项目的高校作为研究重点,总结提出了“政产学研相结合”、“六位一体”、“三个三健康扶贫”、“非遗+文创产业”等各具特色的扶贫模式。基于对30个部属高校精准扶贫典型项目的内容分析,本文对部属高校精准扶贫帮扶对象的贫困动态、经济发展、文化帮扶、教育帮扶、医疗帮扶、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扶贫等方面进行了效果分析。依据当前高校扶贫的模式和实施效果情况,为持续做好部属高校精准扶贫工作,促进高校扶贫模式创新和扶贫效果提升,建议各高校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着眼长远发展,在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强化多方合作、利用校办企业、缩短扶贫距离等方面加大力度,构建部属高校扶贫聚力发展新模式。

王媛媛[4](2018)在《河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 ——以河北农业大学三结合基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12月24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农产品供给重点便开始由数量供给向绿色优质供给方向发展,粗放性的农业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品牌农业已逐渐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标志。多年来河北农业大学始终秉承着“非实践不能出真知,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科研、生产的三结合基地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科研人才队伍,帮助贫困山区孕育出一大批区域特色农产品。河北农业大学三结合基地农产品品牌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通过依靠高等农林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与农业科技组织部门的支持,农产品品牌建设一定可以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立足于河北农业大学三结合基地农产品发展区,以农业试验与示范理论、农产品品牌建设理论、农业标准化理论、品牌营销理论等作为研究基础,通过采用文献研究、访谈研究、问卷调查研究的方法,收集有关河北农业大学三结合基地农产品品牌建设的资料,发现目前河北农业大学三结合基地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品牌知名度低;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落后;农产品价格偏高;产品附加值低,市场销路不畅等问题。对造成上述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科研技术人员匮乏;农户分散经营;产品品牌缺乏宣传;品牌建设主体行动力滞后等相关因素。通过对国内外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过程的相关经验加以借鉴,为三结合基地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注重品牌整合传播,走可持续品牌建设之路;提升科技含量,促进标准化生产;构建合理品牌定价策略;优化产业链结构,稳定主体运行机制;提升农产品品牌文化内涵。通过上述这些对策,能够进一步完善河北农业大学三结合基地农产品品牌建设,这对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谭晓玲[5](201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工程”)是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的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实施工程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坚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普遍的认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繁荣发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可靠的保障。本论文以工程实施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过程,详细阐述工程实施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整体客观评价工程实施状况,从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实施有所启示。论文共分10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选题的研究述评,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分析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工程实施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础上,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巩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整体介绍实施工程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形成的运行机制情况。具体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课题组等四个层面阐述组织机构的建立,并从项目、基地、团队这三方面的建设揭示工程所形成的运行机制。第三章主要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进程。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党中央召开的具有标志性的相关会议,着重从实施工程的提出部署、全面展开、全面推进及深入推进四个阶段对其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第四章至第八章全面系统具体阐述实施工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实施工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五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学科建设依托机构、学科建设情况调研、学科高端学术平台、学科领航与支撑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第六章从总体部署、编写成果、出版及使用、编写特点四个方面阐述工程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形成;第七章从举办高层次报告会、开展学术研讨会、开展国情调研、进行国外考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第八章从理论读物和主流媒体平台两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宣传。第九章论述了十多年来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本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在总结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工程实施中存在的转化运用、宣传普及不够等不足及原因,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工作提供借鉴。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进一步推进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性思考,即从保持工程的常态化、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引领“四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考。

李俊峰[6](2016)在《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进行研究,旨在发展与完善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理论。结论如下。第一,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职能体系的构成与其他高校并无不同。不论任何一所高等体育院校,其职能之间的关系既是相互联系的,也是相互独立的,在一定条件下还是此消彼长的。当三者协调发展并达到一定的制约与平衡时,这种影响就是积极的;当过于强调某项职能的发展而忽略其他职能的发展时,无论是强调社会服务职能还是另外两项职能的任一种,这种影响都是消极的,而且,对于高校整体职能的发挥也是极其不利的。第二,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完全服务于国家需要的无意识阶段(1952至1976年)、改革开放背景下的自我摸索阶段c 1977至1998年)和J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积极探索阶段(1999年至今)”3个阶段。第三,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已开展的社会服务可归为4种:人才服务(成人学历教育、人才培训等)、科技服务(“校队”服务、“校校”服务等)、信息服务(学术讲座、专家咨询等)、物质文化资源服务(学校设施服务、文化建设服务等)。第四,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存在的问题:(1)社会服务观念有所偏差,存在“缺乏能力论”、“无必要论”等8种论调;(2)社会服务能力不高,表现为“体育类专业与社会联系不紧密,专业特色弱化;体育相关类专业建设水平较低,逐渐边缘化;科研总体实力不高,科研成果应用率低”;(3)社会服务机制不健全,表现为“社会服务宏观调控机制、中观协调机制、微观组织实施机制不健全”。第五,本研究通过ISM分析得出,制约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直接因素有社会服务观念有所偏差、专业设置与社会脱节等,间接制约因素有科研水平不高、办学自主权受制约等,深层制约因素有学科建设水平较低、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等。第六,为了推进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优化,本研究提出以下发展策略:(1)坚守正确的社会服务职能价值导向:(2)明确社会服务职能定位;(3)建立健全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机制。第七,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评价标准的制定要遵循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代表性原则、导向性原则等。遵循以上原则,本研究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

王晨[7](2016)在《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文中认为合众蚕桑改良会作为近代中外蚕业改良合作中的代表性组织,其长期致力于蚕种的引进,制造以及推广,因生产原料的好坏是中国蚕业兴旺的源头所在,可以说,合众蚕桑改良会的相关活动,是近代中国蚕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在它的身上,集中了一般民众、政府、商界人士及外国人士对于中国近代蚕业发展的认识与构想。而该组织的发展与演进的曲折历程,也是一个传统国家向近代转型过渡中在某个领域、某一具体事物中的微观写照。作为中国蚕业的近代转型与发展历程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合众蚕桑会自身也随着这种趋势进行或主动或被动的调整,这无疑赋予了它鲜明的个性及时代特征,也使其成为研究“宏观”与“微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绝佳样本。在中国传统社会时期,蚕业是十分重要的副业生产项目,它的出现与发展,完美的契合了封建经济中“男耕女织”的生产分工。在明清时期,中国蚕业一度因国外需求大涨及江南整体经济环境的繁荣,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但中央政府所施行的“禁海”及“闭关锁国”政策,不但压缩了蚕业终端产品扩展其海外贸易的空间,也断绝了中外蚕业技术交流与往来的可能性。因外销不畅,蚕业出现资金缺乏,行业回报降低等现象,并且在内需增长乏力,国内消费者购买欲未有明显变化之时,此类情形进一步加剧,造成蚕业发展后续无力的局面。此时,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大格局发生剧烈变动,由此导致的市场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等现象,无疑与中国蚕业的发展方向构成鲜明矛盾。以日本为首的新型蚕业产品提供者及贸易者的崛起,对中国蚕业的传统优势地位形成巨大挑战,在与外部对手的竞争中,以往尚能以独家生产者身份加以掩饰的缺点,此时被无限放大。中国在蚕业生产技术、行业管理水平、生产者素质及发展理念等多个蚕业生产及发展要素上,全面落后于日本。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完成了对中国蚕业的赶超,其生产规模与外贸水平在跃居世界首位的同时,还在一直蚕食中国仅有的国际市场占有份额。蚕业的近代衰落,并非是个别现象,它也是中国在融入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新体系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准备不足及理念滞后,而出现的必然结果。以蚕业、棉业、茶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的衰落及以草帽辫、猪鬃业为代表的新兴行业的畸形发展,也成为近代中国的经济“新常态”。为扭转蚕业颓势,早在清末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就开始筹议蚕业的改良与转型,但受到政治气候及中外交流渠道闭塞的影响,这种改良尚未脱离“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朴素理论范畴。其具体活动的执行,不是依靠某些力图通过举办类似洋务来积攒政治资本及口碑的地方实力派官僚,就是被托付于任职于海关部门,在个人行动及资金支出方面不受官方监督的外籍职员。即便如此,相对零散与简单的早期蚕种改良活动,为后世该事业的继续发展积攒了可贵的实践经验,也使国人看到了利用外来技术、外来人员服务于中国蚕业改良的可行性。北洋政府成立后,政府对蚕业关注有所增强,但其总体的衰落趋势并未发生实质性好转。欧战爆发后,欧洲蚕业因法国、意大利等蚕业生产国的相继参战,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几近消失,中国蚕业得到了宝贵的喘息与发展时间。但在战事引起的国际蚕业贸易格局动荡中,日本及美国得利最大,前者进一步巩固了其蚕业生产第一强国地位,后者则成为世界生丝的最大进口国,这无疑为中国蚕业改良带来了新的压力。作为蚕业的主要经营者,江浙地区丝商群体为自身生存及经济利益考虑,依靠逐步健全的团体组织,向政府方面提出了改良中国蚕业的倡议,这无疑与官方发展蚕业,增加税收的想法不谋而合。战后,欧洲经济亟待振兴,但其自身生产资料与生产力的缺乏使法、意等国不得不从发展本国蚕业考虑,寻求与中国的合作,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即是这种中外双边需求互相协调下的最终产物。美国、日本则各自从扩大原料来源及掌握中国蚕业状况的角度出发,对组织成立也持支持态度。受外交及贸易关系的影响,改良会中的政商势力、中外势力、外国势力,围绕组织成立初期的经费、管理及会员范围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与博弈,最终在各方的调和与妥协下,合众蚕桑改良会确立了以官方派驻监理员、丝茧总公所及法国人员三方在名义上共同掌权的初步组织体系。而北洋政府时期外人在华的特殊地位与商人势力的膨胀,使官方代表在会中地位尴尬,长期游离于政府监督管控体系的合众蚕桑改良会虽然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购种、发种业务,但其并未对中国蚕业的转型产生关键性、实质性的帮助。南京政府成立后,在“革命”意识与理论的指导下,国家公权力逐步渗入社会的各个层面,也使旧有传统产业及社会团体组织发生了巨大变革。在蚕业方面也不例外,政府方面首先对其宏观发展规划进行了重新修订,并且以官方力量为先导,一批隶属于政府管理的蚕业组织与机构相继建立。而作为旧政府时代,江浙地区规模最大的蚕业改良组织,合众蚕桑改良会在人员、组织方面仍具有相当大的利用价值,为此,国民政府通过积极对外交涉,派遣专员办理的方式,完成对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从而将其纳入以行政权力为保证与基础的整体蚕业改良体系中。此时,受政府推动及西方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影响,中国蚕业改良体系也在理论研究及活动形式上发生着自主蜕变。以往单纯注重蚕种改良的相关组织,纷纷向育种、试验、销售、推广等方面拓展业务,这种变动在合众蚕桑改良会表现的较为明显,以设立蚕种推广所及镇江蚕种制造场为代表,会中的核心业务开始向盈利化、市场化方向发展,这不仅是政府经济支持力度降低后的现实需要,也是完成改组后,延续组织寿命,增强自身竞争性与生存能力的主动求变之策。南京政府成立后,随着国家公权力对行业深入及民族意识的高涨,合众蚕桑改良会不得不面临被官方接收与改组的命运,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有所提升,外国政府方面对政府旨在收回主权、削弱外籍人员地位的改组工作也予以积极配合。而随着外部经济形势、安全形势的急转直下,30年代中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方面陆续施行了“统制政策”,在这一轮的政治经济格局变动中,合众蚕桑改良会逐步走向式微,这也是该时期无数类似组织的最终命运,这种“官强民弱”的相对失衡现象,也与北洋时期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国家角色缺失、整体经济社会环境未发生根本转变之际,单纯依靠某个组织来拯救蚕业积贫积弱的整体局面的做法并不现实,但其长达十余年的实践活动并非毫无作用。作为以沈联芳、葛敬中、何尚平等人为代表的各界人士参与近代蚕种改良的心血结晶,合众蚕桑改良会不但为日后中国蚕业的复兴与腾飞积蓄了力量,其发展经验与教训也为中国现代农业的转型与对外合作提供了宝贵借鉴。

刘周敏[8](2014)在《协同创新理念下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文中指出胡锦涛同志提出高校要积极推进协同创新,鼓励高校同科研院所、企业等开展深度合作。高校协同创新是高校与相关创新主体整合资源,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实现共同创新的过程。本研究以14所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以“教育、科研、训练”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主线,对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后,以协同创新理念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主要观点如下:1.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自实施以来,高等体育院校学科、专业得到发展,竞技水平得到提高,科研能力得到增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得到完善,培养方式得到创新;但专业重复设置、人才同质化严重、依旧没有成为竞技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2.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实质是对现有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要突出“教育与发展相统一”、“教科训三环节相协同”、“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和其他体育专门人才培养相协同”等要求。3.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的相关主体包括:综合类、师范类体育院系、其他高校、体育科研院所、体育企事业单位、国际体育教育教学机构等。政府组织、金融机构、法律机构、体育中介等组织为协同创新提供政策、资金、法律以及技术支持。高等体育院校与创新主体之间通过“战略、组织、知识协同以及资源整合”实现人才培养的深度合作。4.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原则包括“整体性”和“多样性”。优化内容包括:通过实施“专业预警与调整计划”、“学科振兴计划”等,推动“专业群建设”和“名牌专业建设”,以及通过调整本体、派生、相关专业的发展规模优化专业结构;通过区别培养“科研为主、教育为础、训练为辅”的学术型、“教育训练相结合、科研为辅”的复合型、“训练为主、教育为础、科研为辅”的应用型三类体育人才优化培养规格;通过校所协同、校企协同、校校协同为主载体,以及建立课程资源共享中心等优化课程体系;通过“双导师制”、“合作培养”、“订单式培养”等分别优化学术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三类体育人才培养方式;通过构建微观、中观、宏观协同创新中心优化培养途径等。5.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实施策略包括树立协同创新教育理念、改革机制体制、依托政府支持、建立创新平台、优化师资结构、建立评价标准等。

张志华[9](2014)在《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才的必然选择,它不但有利于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及其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推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重新审视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首先对中美高校管理组织机构、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现状调查对培养过程中涉及的人力资源、内外环境、管理体制和机制及其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为形成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为我国及高校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本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处于发展时期,目前由教育部、体育总局等共同管理,且高校内部管理介于独立和非独立之间,其管理急待进一步改革完善。2、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经酝酿初创阶段、探索发展阶段后,现已处于全面发展改革阶段并显示出不均衡发展的态势,且培养高校数量占高校总数量的比重较低、范围较广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除西藏外的较发达地区的重点高校。3、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以高水平运动队为“龙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存在问题也不少,但发展趋势良好。科学发展观是现阶段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必须遵循的理念和指导思想。4、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高校是人才培养“链”的重要关节点,也是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最好的“结合点”。高校虽然有着丰富的各种软硬件资源,非常有利于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但目前格局下还不足以独立承担起培养国家竞技体育人才的重任。5、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效益的现实需求将逐渐促成以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多元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系统。体育和教育系统的“双轨”体制是制约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双轨”体制有利有弊,目前加快包括高校在内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改革,特别是竞赛体制的改革,已成为我国竞技体育结构转型的关键。6、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应树立新的正确的竞技体育观;目前各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呈多元化、多样化态势,不同高校根据各自资源情况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典型的有“体教结合模式”、“一体化模式”、“校企结合模式”等模式。本文构建的“高校基地多元化”模式更能体现以高校为依托多元化、多样化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特点与趋势。

施瑛[10](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二、西南农业大学坚持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南农业大学坚持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论文提纲范文)

(1)涉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 ——以涉农高校“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涉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概述
    2.1 涉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相关概念
        2.1.1 涉农高校
        2.1.2 实践教学
        2.1.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2.2 涉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特点
        2.2.1 与其他类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同
        2.2.2 与专业课实践教学不同
        2.2.3 与国家农业政策息息相关
    2.3 涉农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立论依据
        2.3.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
        2.3.2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化规律
        2.3.3 教育学相关理论
    2.4 涉农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2.4.1 马克思主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在要求
        2.4.2 时代发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实要求
        2.4.3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客观要求
        2.4.4 落实新时代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迫切要求
第三章 沈阳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问卷调查设计
        3.1.1 调查对象及基本情况
        3.1.2 调查内容
        3.1.3 调查方式
    3.2 现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的成绩
        3.2.1 学校整体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3.2.2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不断丰富
    3.3 现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3.3.1 实践教学的农林特色有待凸显
        3.3.2 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3.3.3 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有待健全
第四章 涉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及经验
    4.1 涉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模式
        4.1.1 东北林业大学:“三三”式实践教学模式
        4.1.2 山东农业大学:“五四三二一”实践教学模式
        4.1.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题返乡调研式”实践教学模式
        4.1.4 华中农业大学: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实践教学模式
    4.2 涉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经验
        4.2.1 注重发挥农林特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提升作用
        4.2.2 注重发挥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内在作用
        4.2.3 注重发挥保障机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4.2.4 注重发挥管理体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保障作用
        4.2.5 注重发挥评价制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动力作用
第五章 构建涉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
    5.1 涉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内容
        5.1.1 探索与创建课内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
        5.1.2 探索与创建校园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
        5.1.3 探索与创建社会实践教学内容与形式
        5.1.4 完善涉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评机制
    5.2 涉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保障措施
        5.2.1 加强学校党委对实践教学的领导
        5.2.2 加大学校对实践教学的保障力度
        5.2.3 突出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2)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一) 研究缘起
        (二) 问题提出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二)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
        (三)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分期
    三、文献综述
        (一) 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
        (二) 教师教育机构转型与认证研究
        (三) 教师教育专业设置与认证研究
        (四)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与设置研究
        (五) 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师范教育初创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萌芽
        一、师范教育思想的萌芽
        二、师范教育的初步实践
        三、师范教育理论的移植与探索
    第二节 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创立
        一、钦定:自上而下颁布
        二、奏定:自上而下推行
        三、独立设置的师范教育体系形成
        四、师范教育公费制度与自费制度并存
        五、管理师范教育的教育行政体制建立
    第三节 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一、中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二、高等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三、实业师范教育机构的创立与发展
    第四节 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
        一、初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二、女子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三、优级师范学堂课程设置
        四、优级师范选科学堂课程设置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员任用检定制度与培训制度
        一、教师任用制度和检定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六节 初创时期师范教育的特色与不足
        一、嫁接的师范教育思想
        二、封闭的师范教育体制
        三、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总体不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师范教育曲折发展
    第一节 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变迁
        一、封闭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发展(1912-1922年)
        二、开放师范教育制度的曲折发展(1922-1927年)
        三、上下结合的独立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1927-1949年)
    第二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1912-1922年)
        二、多元开放的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22-1927年)
        三、独立师范教育机构的复兴(1927-1949年)
        四、女子师范教育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五、实业教员养成所的建立
    第三节 民国时期师范教育课程的演进
        一、封闭的师范教育课程(1912-1922年)
        二、开放的师范教育课程(1922-1927年)
        三、多元的师范教育课程(1927-1949年)
        四、女子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五、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四节 教师检定制度与教师培训制度
        一、教师检定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师范教育实践
        一、根据地师范教育的创建与发展
        二、解放区师范教育的发展
    第六节 师范教育逐步走向专业化
        一、启蒙到专业
        二、探索与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师范教育重建
    第一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制度的探索与发展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制度的建立(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制度的衰落(1966-1978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制度的重建(1978-1999年)
    第二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
        一、独立封闭师范教育机构的重建与发展(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机构严重削弱(1966-1976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多元师范教育机构的发展(1976-1999年)
    第三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专业设置演变
        一、建国初期师范专业设置
        二、改革开放期间师范教育专业设置
    第四节 新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的变迁
        一、建国初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49-1966年)
        二、文革期间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66-1976年)
        三、改革开放时期师范教育课程设置(1976-1999年)
        四、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职后教师培训制度
        一、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二、教师培训制度
    第六节 师范教育在繁荣中式微
        一、师范教育的发展特色
        二、师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师教育转型
    第一节 教师教育转型政策演进
        一、综合化
        二、开放化
        三、高端化
        四、一体化
    第二节 教师教育转型实践
        一、综合化:师范院校向综合化发展
        二、开放化:综合性院校参与教师教育
        三、高端化:教师教育院校和培养层次升级
        四、一体化: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逐渐融合
    第三节 师范专业设置与认证
        一、师范专业设置
        二、师范专业认证
    第四节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建立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特点
    第五节 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一、教师资格认定制度
        二、教师职后培训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逻辑
    第一节 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历史逻辑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制度变迁分析
        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路径演化
    第二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理论逻辑
        一、教师教育基本规律
        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
        三、教师教育的二重性
    第三节 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践逻辑
        一、国家宏观层面:建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制度体系
        二、地方中观层面: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
        三、学校微观层面:践行教师教育专业化制度
        四、完善教师教育治理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部属高校精准扶贫模式与实施效果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贫困及扶贫
        1.2.2 精准扶贫及定点扶贫
        1.2.3 部属高校
        1.2.4 模式
        1.2.5 实施效果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设计
第2章 部属高校精准扶贫工作概况
    2.1 部属高校精准定点扶贫的发展沿革
    2.2 部属高校精准定点扶贫的政策支持
    2.3 部属高校精准扶贫典型项目
    2.4 部属高校精准扶贫主要帮扶方式
        2.4.1 教育帮扶
        2.4.2 智力帮扶
        2.4.3 产业帮扶
        2.4.4 医疗帮扶
        2.4.5 文化帮扶
    2.5 部属高校精准扶贫典型项目评选的意义
第3章 部属高校精准扶贫典型模式分析
    3.1 案例部属高校精准扶贫典型模式
        3.1.1 中国药科大学“政产学研结合”扶贫模式
        3.1.2 浙江大学“六位一体”扶贫模式
        3.1.3 华中科技大学“三个三”扶贫模式
        3.1.4 湖南大学“非遗+文创产业”扶贫模式
    3.2 案例部属高校精准扶贫典型模式的主要特征
        3.2.1 完善帮扶机制,注重分工明确
        3.2.2 强化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
        3.2.3 系统推进,“扶学、扶智、扶志”三结合
        3.2.4 多元并举,找准精准扶贫发力点
        3.2.5 遵循市场规律,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
        3.2.6 促进学科转化,强化扶贫效果
        3.2.7 注重因地制宜,创新扶贫模式
第4章 部属高校精准扶贫实施效果分析
    4.1 贫困动态变化分析
    4.2 经济发展成效分析
    4.3 文化帮扶成效分析
    4.4 教育帮扶成效分析
    4.5 医疗帮扶成效分析
    4.6 产业就业成效分析
    4.7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分析
    4.8 生态扶贫成效分析
第5章 推进部属高校精准扶贫深入发展的建议
    5.1 着眼长远发展,完善高校精准扶贫的体制机制
    5.2 抓住核心环节,激发高校精准扶贫的内生动力
    5.3 强化多方合作,构建高校扶贫聚力发展模式
    5.4 利用校办企业,增强高校精准扶贫的实效
    5.5 缩短扶贫距离,提高高校精准扶贫准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河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 ——以河北农业大学三结合基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三结合基地
        2.1.2 农产品品牌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业试验与示范理论
        2.2.2 农产品品牌建设理论
        2.2.3 农业标准化理论
        2.2.4 农业产业链理论
        2.2.5 品牌营销理论
3 河北农业大学三结合基地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河北农业大学三结合基地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
    3.2 三结合基地农产品品牌现状调查设计
        3.2.1 调查对象选择
        3.2.2 调查内容设计
    3.3 河北农业大学三结合基地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问题
        3.3.1 品牌知名度低
        3.3.2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落后
        3.3.3 农产品价格偏高
        3.3.4 产品附加值低,市场销路不畅
    3.4 河北农业大学三结合基地农产品品牌建设问题的影响因素
        3.4.1 科研技术人员匮乏
        3.4.2 农户分散经营
        3.4.3 产品品牌缺乏宣传
        3.4.4 品牌建设主体行动力滞后
4 农产品品牌建设相关经验及启示
    4.1 发达国家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过程相关经验
        4.1.1 美国
        4.1.2 日本
        4.1.3 法国
    4.2 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过程及相关启示
        4.2.1 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历史延革
        4.2.2 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经验总结
    4.3 案例分析—以北京市“平谷仙桃”品牌发展为例
        4.3.1 品牌开发背景
        4.3.2 品牌创立的过程
        4.3.3 品牌推广的过程
        4.3.4 所取得的成效
        4.3.5 相关启示
5 河北农业大学三结合基地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5.1 注重品牌整合传播
        5.1.1 龙头企业带动,夯实品牌建设基础
        5.1.2 积极利用高校进行招商引资
    5.2 提升科技含量,促进标准化生产
        5.2.1 发挥科研人员的力量
        5.2.2 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
    5.3 构建合理品牌定价策略
    5.4 优化产业链结构,稳定主体运行机制
        5.4.1 构建全产业链模式
        5.4.2 发挥主体作用
    5.5 提升农产品品牌文化内涵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作者简历
致谢
附件

(5)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六、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
        (一) 抵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渗透
        (二)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二、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中之重
        (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二)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石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二) 实施工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一) 实践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二) 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五、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一)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根本所在
        (二) 实施工程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
第二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一、组织机构
        (一)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
        (二) 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
        (三) 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
        (四) 课题组
    二、运行机制
        (一) 项目建设
        (二) 基地建设
        (三) 团队建设
第三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历史考察
    一、工程的提出和部署
        (一) 实施工程的提出
        (二) 实施工程的全面部署
    二、工程的全面展开
        (一) 工程多项具体工作先后启动
        (二) 深化对工程的认识
        (三) 工程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工程的全面推进
        (一) 工程实施四年的工作总结和随后五年工作设想
        (二) 工程成果丰硕
        (三) 工程实施八年的工作总结和继续推进
    四、十八大以来工程深入推进
        (一) 深入实施工程的战略部署
        (二) 深入实施工程的重要举措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和研究
        (一) 经典着作编译
        (二) 经典着作基本观点研究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步设立和逐步完善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简介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布局
        (四) 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一) 建设概况
        (二)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调研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年度报告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端学术平台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
        (二)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
        (三)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
        (四) 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
        (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中心
        (六)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刊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和支撑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
        (二)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
第六章 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一、总体部署
        (一) 工程教材编写总要求
        (二) 成立教材编写课题组
        (三) 工程教材编写规划
    二、工程教材编写成果
        (一) 基础理论教材
        (二) 重点学科教材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四) 其他重点教材
    三、工程教材出版及使用
        (一) 统一规范工程教材编辑出版
        (二) 重点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出版和使用
    四、工程教材编写特点
        (一) 教材编写按照意识形态强弱先后顺序进行
        (二) 工程教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
    一、学术交流
        (一) 举办高层次报告会
        (二) 开展学术研讨会
    二、人才培养
        (一) 开展国情调研
        (二) 进行国外考察
        (三)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
        (四) “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
        (五)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
        (七) 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第八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宣传普及
    一、理论读物
        (一) 学习读本
        (二) 编写通俗理论读物
    二、主流媒体平台宣传
        (一) 报刊
        (二) 电视
        (三) 网络
        (四) 微式宣传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
    一、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
        (一) 工程实施取得突出成绩,达到预期效果
        (二) 工程实施十多年的基本经验
    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一) 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二) 工程实施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结束语 进一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
    一、保持工程的常态化,重点推进工程成果的学习转化运用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大众化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
        (三) 加快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发展
        (四) 加强高端人才与教学一线教师深度培养
    二、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一) 扩大宣传范围
        (二) 丰富宣传形式
        (三) 加强理论宣传力度
    三、引领“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工程工作合力
        (一) “四大平台”建设
        (二) 充分发挥工程在思想理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
        (一) 健全学科体系
        (二) 完善教材体系
        (三) 构建人才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12年——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教师名单及课题立项表
附录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教师卷)(学生卷)(宣传部门卷)(共同卷)
附录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分析表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6)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加强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是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的需要
        1.1.2 加强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是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
        1.1.3 加强社会服务职能研究是高等体育院校自我发展与完善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高等体育院校
        1.3.2 职能
        1.3.3 大学社会服务职能
        1.3.4 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
    1.4 研究现状
        1.4.1 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相关研究
        1.4.2 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研究
        1.4.3 研究评述
    1.5 研究理论基础
        1.5.1 三螺旋理论(Triple Helix Mocdel,TH模型)
        1.5.2 高等教育政治论哲学
        1.5.3 教育外部关系规律
    1.6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思路
2 理论探析: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职能体系
    2.1 高等学校职能体系的不同观点
        2.1.1 国外观点
        2.1.2 国内观点
    2.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职能体系构成要素及其分析
    2.3 小结
3 历史考察: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演变及其启示
    3.1 国外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演变
        3.1.1 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萌芽(中世纪至19世纪中后期)
        3.1.2 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3.1.3 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新发展(20世纪初至今)
    3.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演变
        3.2.1 萌芽期:完全服务于国家需要的无意识阶段(1952年至1976年)
        3.2.2 幼苗期:改革开放背景下的自我摸索阶段,1977年至1998年)
        3.2.3 成长期: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积极探索阶段(1999年至今)
    3.3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演变的启示
        3.3.1 社会发展是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发展的根本动因
        3.3.2 体育改革是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发展的直接动因
        3.3.3 高等教育改革是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发展的前提
    3.4 小结
4 现实考量(一):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内容与形式
    4.1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内容
    4.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主要形式
        4.2.1 人才服务的主要形式
        4.2.2 科技服务的主要形式
        4.2.3 信息服务的主要形式
        4.2.4 物质文化资源服务的主要形式
    4.3 个案分析:“校校”服务
        4.3.1 实施方案
        4.3.2 对“校校”服务的探讨
    4.4 他山之石: 国外高校社会服务形式的启示与借鉴
        4.4.1 美国高校社会服务形式
        4.4.2 日本高校社会服务形式
        4.4.3 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形式的启示与借鉴
    4.5 小结
5 现实考量(二):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存在的问题
    5.1 社会服务职能观念
    5.2 社会服务能力
        5.2.1 体育类专业与社会联系不紧密,专业特色弱化
        5.2.2 体育相关类专业建设水平较低,逐渐边缘化
        5.2.3 科研总体实力不高,科研成果应用率低
    5.3 社会服务机制
        5.3.1 社会服务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
        5.3.2 社会服务中观协调机制缺位
        5.3.3 社会服务微观组织实施机制不完善
    5.4 小结
6 原因探寻: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的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制约因素分析
    6.1 解释结构模型(ISM)简介
    6.2 ISM的具体实施
        6.2.1 成立ISM小组
        6.2.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制约因素的确定
        6.2.3 构建邻接矩阵
        6.2.4 计算可达矩阵
        6.2.5 对要素等级进行划分
        6.2.6 建立ISM模型
    6.3 ISM模型解析
    6.4 小结
7 发展之策(一):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优化
    7.1 坚守正确的社会服务职能价值导向
        7.1.1 立足体育,有所为有所不为
        7.1.2 坚持非营利性,促进教学、训练、科研水平的提高
        7.1.3 凸显学术性,守望大学精神
    7.2 明确社会服务职能定位
        7.2.1 社会服务领域定位
        7.2.2 社会服务区域定位
        7.2.3 社会服务的内容与形式定位
    7.3 建立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机制
        7.3.1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宏观调控机制
        7.3.2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中观协调机制
        7.3.3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微观组织实施机制
    7.4 小结
8 发展之策(二):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评价
    8.1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评价主体
    8.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评价标准的制定原则
        8.2.1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
        8.2.2 代表性原则
        8.2.3 导向性原则
    8.3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评价指标的确定与分析
        8.3.1 评价指标确定的步骤与方法
        8.3.2 一级指标的确定与分析
        8.3.3 二级指标的确定与分析
        8.3.4 三级指标的确定与分析
        8.3.5 评价指标的确定及其指标说明
    8.4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2、学术史回顾
    3、研究空间及概念界定
    4、本文主要研究路径及章节
第一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初创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蚕桑业及其困境
        1. 整体经济形势的萧条
        2. 蚕桑业生产技术水平的盛极而衰
        3. 日本蚕业的崛起及与其对中国相关行业的冲击
    第二节 晚清民末蚕桑改良事业的初步开展
        1. 清末民初振兴蚕业的论争与实践
        2. 清末民初蚕桑改良的进步与局限
    第三节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筹组及其成立
        1. 外籍人员对于中国蚕丝业的担忧与扶植构想
        2.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正式成立
        3. 中心组织形式及主要负责人的确立
        4. 地方性组织网络的建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内部权力纷争
    第一节 欧战后各国在“华丝振兴”问题上的不同面相
        1. 美国、法国对华丝的扶植
        2. 日本独霸中国生丝厚利的企图
    第二节 国际关系变动下的合众蚕桑改良会
        1. “有碍主权”问题
        2. 日本参会问题
        3. 经费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
    第一节 新政府对蚕业发展的全面介入
        1. 制定宏观发展规划
        2. 建立健全相关组织
    第二节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
        1. “费由我出,政则他人”:外人掌控下的合众蚕桑改良会
        2. 新政府社团改组政策的初步实施
        3. 围绕“交权”及“改组”的中外博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核心业务革新
    第一节 中国蚕桑改良系统与机制的西化倾向
        1. 对蚕业问题认识的趋新与深化
        2. 新型蚕业改良活动的开展
    第二节 合众蚕桑会蚕业改良思路与方式的嬗变
        1. 由“购买”到“制种”
        2. 由“分发”到“指导”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蚕业教育活动
    第一节 合众蚕桑改良会介入蚕业教育的形式演进
        1. 合众蚕桑改良会自立教育机构早期设想及探索
        2. 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
    第二节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镇江女子蚕业学校的创办与发展
        1. 中国女子蚕业教育的兴起
        2. 合众蚕桑改良会镇江女子蚕业学校的筹组与发展
        3. 职业去向与生源:镇江女子蚕业学校与蚕业近代化的双向互动
        4. 镇江女子蚕业蚕校的突破与独特性
        5. 合众蚕桑改良会科研事业的后续进行
    本章小结
结语 蚕桑改良组织的近代命运与传统农、蚕业的转型困境
附录(一)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章程暨监理员规程》
附录(二)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办事细则》
资料来源及参考文献
后记

(8)协同创新理念下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核心概念
        1.4.1 高等体育院校
        1.4.2 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1.4.3 协同创新
2 研究综述
    2.1 关于协同创新
        2.1.1 国内协同创新
        2.1.2 国外协同创新
    2.2 关于高等体育院校
        2.2.1 高等体育院校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转型
        2.2.2 高等体育院校学科、专业、课程、教材
        2.2.3 高等体育院校教师、学生等主体
    2.3 关于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2.3.1 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3.2 国内外体育人才培养的比较
        2.3.3 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
        2.3.4 非竞技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2.4 文献解析
        2.4.1 高校协同创新的研究热点并未形成,相关研究不够深入全面
        2.4.2 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视角狭小,研究对象以竞技体育人才为主
        2.4.3 高等体育院校研究成果虽多,但高等体育院校协同创新的研究偏少
        2.4.4 高等体育院校出现意义上的协同创新,但深度广度不够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逻辑分析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教育、科研、训练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最初设想
        4.1.1 教育、科研、训练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选定
        4.1.2 教育、科研、训练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
        4.1.3 教育、科研、训练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4.2 教育、科研、训练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4.2.1 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情况
        4.2.2 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就与困境
    4.3 教育、科研、训练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的理论思考
        4.3.1 协同创新的必要性
        4.3.2 协同创新的思路
        4.3.3 协同创新的要求
        4.3.4 协同创新的利益相关体
        4.3.5 协同创新的辅助机构
        4.3.6 协同创新的“协同”
        4.3.7 协同创新的“创新”
        4.3.8 协同创新的内容
    4.4 协同创新理念下教育、科研、训练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4.4.1 优化的指导思想
        4.4.2 优化原则
        4.4.3 优化专业布局
        4.4.4 优化培养目标
        4.4.5 优化课程体系
        4.4.6 优化培养方式
    4.5 教育、科研、训练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实施策略
        4.5.1 树立协同创新教育理念
        4.5.2 改革机制体制
        4.5.3 依托政府支持
        4.5.4 建立创新平台
        4.5.5 优化师资结构
        4.5.6 制定评价标准
5 结论与研究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附录B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理论基础
        1.3.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1.3.2 科学发展观
        1.3.3 需求层次理论
        1.3.4 资源基础与依赖理论
    1.4 研究步骤与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概念方面的研究
        2.1.1 高校竞技体育
        2.1.2 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
    2.2 有关国内高校竞技体育及其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
        2.2.1 有关国内高校竞技体育方面的研究
        2.2.2 有关国内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方面的研究
        2.2.3 有关国内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
    2.3 有关国外高校竞技体育及其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
        2.3.1 有关国外高校竞技体育方面的研究
        2.3.2 有关国外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地调查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访谈法
        3.2.5 质的研究方法
        3.2.6 个案调查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中美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管理组织机构
        4.1.1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管理组织机构
        4.1.2 美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管理组织机构
        4.1.3 中美两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组织对比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4.2 国内外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发展回顾及启示
        4.2.1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发展历史沿革
        4.2.2 国外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回顾
        4.2.3 国外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4.3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调查现状
        4.3.1 我国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布局现状
        4.3.2 我国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资源、条件与环境
        4.3.3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4.3.4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经验、问题及发展趋势
    4.4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典型案例
        4.4.1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案例——体教结合模式
        4.4.2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案例——一条龙模式
        4.4.3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案例——校企结合模式
        4.4.4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案例——“三结合”模式
    4.5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理论构建与操作思路
        4.5.1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与要素
        4.5.2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理论模型构建与操作思路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1.3 研究范围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1.4.2 期刊文章研究
        1.4.3 其他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1.8 研究价值
    1.9 研究成果
    1.10 研究创新之处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1.11 文章结构
    1.12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2.1 学院派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2.2.2 包豪斯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3.1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1.2 教学体系
        4.1.2.1 教学思想
        4.1.2.2 教学计划
        4.1.2.3 师资情况
        4.1.2.4 学生情况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2.2 教学体系
        4.2.2.1 教学思想
        4.2.2.2 教学计划
        4.2.2.3 教材建设
        4.2.2.4 教学方法
        4.2.2.5 教学条件
        4.2.2.6 师资情况
        4.2.2.7 学生情况
        4.2.3 学术科学研究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4.2.3.2 教授演讲
        4.2.3.3 对外交流
        4.2.4 建筑工程实践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3.2 教学体系
        4.3.2.1 教学思想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4.3.2.3 教学方法
        4.3.2.4 师资情况
        4.3.2.5 学生情况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3.3.1 举办展览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4.3.4 建筑工程实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1.2 教学体系
        5.1.2.1 教学思想
        5.1.2.2 教学计划
        5.1.2.3 教材建设
        5.1.2.4 教学方法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5.1.2.6 师资情况
        5.1.2.7 学生情况
        5.1.3 学术科学研究
        5.1.3.1 论文着作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5.1.3.3 访问交流
        5.1.4 建筑工程实践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2.2 教学体系
        5.2.2.1 教学思想
        5.2.2.2 教学计划
        5.2.2.3 教材建设
        5.2.2.4 教学方法
        5.2.2.5 师资情况
        5.2.2.6 学生情况
        5.2.3 学术科学研究
        5.2.3.1 科研机构
        5.2.3.2 展览会
        5.2.3.3 调查测绘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5.2.3.6 科学报告会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5.2.3.8 设计竞赛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5.2.4 建筑工程实践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5.3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1)师资的开放性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三、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附 4.1 金振声访谈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附 4.3 何镜堂访谈
        附 4.4 蔡德道访谈
        附 4.5 邓其生访谈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西南农业大学坚持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论文参考文献)

  • [1]涉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 ——以涉农高校“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为例[D]. 姜珊. 沈阳农业大学, 2020(12)
  • [2]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演进及其逻辑研究[D]. 李铁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3]部属高校精准扶贫模式与实施效果探究[D]. 张寒玉. 湖南大学, 2019(06)
  • [4]河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 ——以河北农业大学三结合基地为例[D]. 王媛媛.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3)
  • [5]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D]. 谭晓玲. 武汉大学, 2017(06)
  • [6]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D]. 李俊峰.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4)
  • [7]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D]. 王晨.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8]协同创新理念下高等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 刘周敏.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5)
  • [9]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志华.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4)
  • [10]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西南农业大学坚持教学、科研、推广相结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