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

消除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

一、消匿企业与社会的紧张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张二刚,高红霞[1](2021)在《商业习惯与现代经济立法——民国上海传统行业同名字号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清时期,我国已有同名字号加记从事同一营业的习惯。1934年司法解释将此习惯视为类似商号而禁止其存在。该法虽为行政、司法等部门执行,却因与上海传统行业的字号使用习惯相抵牾而影响有限。在政府强制登记的背景下,传统行业同名字号通过具结登记得以维持,充分表现了商业习惯与现代经济立法的博弈。民国上海传统行业的同名字号现象是研究商业习惯与现代经济立法关系可分析的案例,也使我们对于传统行业步入近代以后的状况有了更具体和多视角的了解。

张登皓[2](2021)在《论慈善的伦理风险及其规避》文中指出伦理风险是慈善重要的现实议题,表现为慈善一经发生就需面临的行动情境及其选择的可能后果,关系到我们对慈善的认识、践履及评价,体现出对慈善应为与何为的辩护,直接影响到慈善的发生与发展。慈善的伦理风险反映出慈善的复杂性,具有发展性的特征。对慈善伦理风险的检视悠久。伴随时代的蜕变,慈善的伦理风险存在着新的表现形态,集中体现为因对慈善的偏差性认知而致的封闭大众慈善、消解慈善道德性的可能结果和在慈善实践过程中挤压自主性,忽视精准性、有效性以及非竞争性的尺度要求。慈善伦理风险的规避需要构建出从系统层到实践层的层级规避体系。在系统层上设立以实现慈善使命为目标引领、以慈善法与慈善伦理的协同为重要保障、以慈善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为路径安排的总体性要求。在实践趋向上,努力推动形成使命驱动的慈善形态。在实践决策上,凸显"在行动中决策"的风险逻辑。在实践范式上,推动慈善监督嵌入慈善实践全过程。在实践治理上,强化慈善法治理与自我管理的互动互生,进而为规避慈善的伦理风险提供集防范、治理与保障于一体的实践效能。

安昊嘉[3](2021)在《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及其建筑形态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一世纪以来,“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2006年起,基于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领我国乡村地区进入深入发展阶段,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再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建设重新成为国家建设的核心焦点。晋东南地区乡村地理文化环境独特,存留着大量历史悠久、古迹丰富的传统村落。在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变革中,传统村落呈现出强烈的不适应性,乡村风貌与聚落肌理受到极大的破坏。如何在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同时又能传承传统乡村的文化内核与建筑基因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论文以晋东南地区长治市与晋城市的多个典型乡村为主要分析对象,在乡村聚落层面与住宅建筑层面对晋东南地区乡村进行历时性研究,以探究该地区乡村的发展特征与演变动因。第二章结合地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进行整体分析。整合地理空间、气候条件和文化交融等演进背景分析晋东南乡村的生存与发展条件,探究晋东南地区乡村的物质和人文环境以了解其发展的基础,为后续演变路径的探究提供原型。第三章在聚落视角上,探讨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形态演变的特征。首先对聚落单元的布局演变特征、发展方向性等方面进行探究,利用调研实例论证多种不同类型的晋东南乡村的发展路径;其次对晋东南地区乡村的公共空间如入口空间、道路关系、公共建筑的发展演变路径进行探究,探究聚落层面空间组织形式的变化规律。第四章在居住建筑视角上进行实例调研。以晋东南地区传统民居为原型,对乡村院落空间进行演变研究,探索院落空间组织形式发展的特征;对乡村住宅平面形态、功能分布、立面与装饰特征、建造技术与材料等几个方面的演变路径逐层探索,解读乡村住宅发展的延续性与差异性。第五章基于前文关于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与住宅演变趋势,总结出乡村住宅形式演变发展的基本规律,从政策实施、人口比例、文化影响等几个方面探究推动晋东南地区乡村发展演变的核心动因。第六章根据目前晋东南地区乡村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村民对于乡村建设的内在需求,在传统村落保护、旧区整治和住宅营建等方面提出晋东南乡村的适应性发展目标与策略。只有完善保护政策、革新产业发展模式等乡村外部规划和传承传统文化、适应生活场景等乡村内部需求两方面形成合力,才有可能实现晋东南地区乡村的文化特征传承和聚落可持续发展。

武艳东[4](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延安市乡村小学青年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战略是如今新时代我国整体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步,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规划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根据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的内容,在乡村战略规划体系中,乡村教育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对于广大乡村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具有决定作用。而青年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新鲜血液和中坚力量,其地位在乡村教育发展改革过程中日益凸显,并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此外,我国广大青年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与其自身发展、教育质量和乡村教育的整体发展都密切相关。因此,乡村小学青年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成为迫切需要关注的焦点。首先,本研究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延安市乡村小学青年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梳理并研读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且对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及方法等都进行了大致介绍。其次,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目的性抽样选取了延安市8个区县26所乡村小学的310名青年教师的职业生存状态做了全面调研,从职业待遇、职业环境、职业压力、专业发展和职业情怀五个维度来了解青年教师的职业生存现状。总体来看,发现延安市乡村小学青年教师生存状态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职业待遇—捉襟见肘、职业环境—不尽人意、职业压力—不容乐观、专业发展—差强人意,但是职业情怀—较为理想。再次,为了全面准确地分析总结乡村小学青年教师职业生存的影响因素,本文基于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及访谈所取得的一手资料,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体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主要表现在:一是地方财政投入与保障不足和小学教师编制紧缺;二是乡村振兴对乡村青年教师提出挑战、乡村小学青年教师社会地位相对较低及社会期望不合理;三是学校管理僵化不科学和继续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四是家校合作阻碍和家庭教育缺失;五是教师职业发展动机与规划的缺失和教师专业自主性的丧失与消匿。最后,笔者在梳理乡村小学青年教师职业生存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延安市乡村小学青年教师职业生存状态改进策略。第一,政府应实施政策驱动,保障青年教师的权益;第二,社会应加大支持,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第三,学校应彰显人文关怀,增进教师专业发展;第四,家庭应建立家校合作共同体,增强教师工作满意度;第五,个人应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自我效能感。

庞聪[5](2021)在《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的山水画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在外国列强坚船利炮的威逼之下被迫开放了我国沿海的几个通商口岸,自此我国自给自足封闭的国门被洞开,西方近现代文明不断地与旧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艺术进行着相互的碰撞,而地处我国长江下游三角洲的海上画派与珠江湾区的岭南画派就在这个历史重要节点的碰撞中应运而生。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虽然地处不同区域,但其山水画作为我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类别有着千丝万缕的共同之处,本文主要以海上画派的代表性主要人物蒲华、虚谷、吴石仙等画家与岭南画派高剑父、陈树人、关山月等画家展开了比较研究,探索、分析、论述其两者在同一画种的绘画风格及表现形式上呈现出的不同风貌。主要针对两者的人文环境、画家群体、艺术渊源、表现题材、笔墨造型、构图布局、设色赋彩以及审美境界等多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与研究,深入探究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山水画在其造型形式上的差异,并从不同的角度对两个画派山水画的不同之处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山水画在笔墨上,海上画派因多描绘江南景观题材而形成了湿润淋漓的笔墨特点,岭南画派则因追求写实性的绘画理念而形成其匠心独运的骨力凛冽的笔墨线条;在构图、造型上,海上画派多承袭了传统文人画意象艺术的形式特点,形成了抽象化的艺术形象与三远法的取景构图方式,而岭南画派则借鉴西方绘画理念中透视学、明暗光影学等,追求视觉真实性,多表现具有写实性的景物造型和构图形式;在设色赋彩上,两个画派都将清末盛行的水墨山水画转向色彩的山水画,其中海上画派沿袭传统山水画的设色方式,以三绿、花青、赭石等作为画面的色彩基调,而岭南画派运用西方绘画中复杂的色彩理念,增加了传统山水画色彩表现的多样性与表现力,力求真实的表现自然。通过对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山水画两者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与阐释,以期引起该领域的有识之士作进一步的研究。

林琳[6](2018)在《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东省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同时广东省区域发展极不均衡。十九大提出“坚定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也指出我国“不平衡”发展问题在地区间和城乡间表现最为明显。粤西是发达省份的相对欠发达地区,因此在当代背景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与广泛的代表性。粤西地理位置不利、交通不便;村落的优势人口大量流失导致了地域文化逐渐丧失和社会组织的衰落;欠发达的经济发展也是粤西地区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制约因素;乡村景观也相对缺乏特色,导致旅游业发展较差。同时,在转型背景的影响下,根植于过去地方生态和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正在走向趋同与异化。由于对传统聚落空间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缺乏正确认识,“建设性大破坏”日益严重,传统聚落的整体“空调效应”削弱,曾经统一而丰富的聚落空间形态转向机械和单调,居住景观倾向于城市化而丧失了乡村特征,缺乏交往活动场所导致村落公共空间功能及界面单一化,这些都说明了乡村聚落整体空间结构的当代发展已经脱离了生产生活实际。此外,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如何改善人居环境缺乏具体实用的策略和方法指导,如何在当代转型背景下实现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空间以及背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迫切而严峻的问题。由于当代转型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提升存在着技术缺失,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旨在改善粤西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普通乡村环境。本研究对村落进行客观的调查和理解,结合当代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其目的在于理解聚落空间本身演变的规律性特征的基础上,尤其与地方自然生态及人文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特征,探讨乡村聚落空间因地制宜的决策,从宏观到微观提出具体可操作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乡村聚落既有格局、建筑及周边乡土景观的优化,是在既有空间格局基础上的批判继承,强调与聚落空间相关的多因素协调与统一。通过对系统方法的梳理,力图协调“传承”与“变革”之间的关系,注重环境提升方法策略的一致性、相关性和整体性,并实现乡村经济、自然和社会的平衡和充分发展。论文的研究从对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特征分析入手,证明聚落空间营造特征反映了其背后特定的社会组织和地理气候特征。然后总结传统聚落空间营建中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策略。通过对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的分析,明确乡村经济结构的变迁,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交通方式的改进是影响当代聚落空间形态转变的三大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粤西地区区域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目前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构成的合理性、乡村对传统性的存留、乡村对现代性的勾连以及乡村外部支援力的增强是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进一步研究推导出基于乡村聚落人居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的合理性。接下来以建筑学科的人居环境研究为主线,基于传统的可持续经验转化,本研究将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分解为宏观区域聚落系统、中观聚落整体尺度、微观建筑单体尺度三个层级,结合大量案例与规划实践进行分析,对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提升理论进行反思和总结。最后对环境提升的方法和策略从个案提升至一般规律。研究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空间秩序与使用功能的统一,传统民居及乡村景观符合当时当地的需求,其真正价值在于蕴含于营造智慧中的通用理念和原则,对于聚落空间的设计以全局角度来进行考虑,才能保证整个乡村聚落空间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从而保证聚落的各项功能圆满完成。当代乡村地域价值传承的关键,应当是继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这与当代强调的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兼容的。传统聚落在营建、使用甚至消亡的过程中,通过综合的安排组织,使之具备低能耗、宜居并且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生态适应性机制;从生活出发,了解核心需求、面对现实状况、挖掘市场动力,给多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宽容公平的环境,为村民提供足够自由的选择,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文化适应性机制。对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的任何因循创新和功能更迭,都应当嵌入和适应原有的乡村聚落空间的环境体系。鉴于当前经济社会背景已经开始从大规模物质建设逐渐转向综合社会治理,在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具体过程中,有必要加强不同背景人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鼓励城乡各方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聚落空间的优化采取分阶段实施的措施,通过导向和示范项目引导带动,保持过程的灵活性和动态性,最终通过改善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促进粤西地区经济、生态、文化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张文靖[7](2017)在《新中国对英国在华企业的改造(1949-1956) ——以上海太古集团为案例》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国内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地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巩固了中共在经济领域的主导权。与此同时,对外资企业同样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囿于资料限制,前辈学人对此研究不够深入,导致我们无法对共产党在这一政经领域内大展宏图的改造历程做一全景式展现,更别提对一国外资、一个工厂的细致描述了。引入太古集团的改造案例,有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意义。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凭借在华特权和通商的便利,成为在华最大的投资国,上海太古公司作为在华企业的四大巨头之一,则是攫取利润的典型。本文将以太古集团为例,详细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保护新生政权、驱逐外国资本而作出的努力。并以对英国太古集团的改造为例,梳理整个英国资本退出中国大陆的全过程。论文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原由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几个相关重要概念的界定。论文正文分四个章节,介绍在1949.5-1956.9这一宏观时间段内,中共对太古等英资采取的不同处理方式。第一章主要是上海解放后到朝鲜战争爆发前(1949.5-1950.10),即对英资的处理方式主要是监督、利用;第二章主要是朝鲜战争爆发到社会主义改造初期(1950.10-1953.6),即中共对英资采取了军管、代管、征用等方式,并以对价转让方式处理了大部分英资;第三章主要是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953.6-1956.9),即迅速完成对英资处理的收尾工作,将其纳为国有。并采取了适应性措施,将企业经营纳入正轨;第四章主要是总结了对英国在华资本改造的经验,如“和平改造”、“不同政策牵引”、“典型示范”、“间接国有化”等等。总体来说,新中国成立之初对英国等外资的改造是成功的,是当时条件下的最佳选择。通过对太古集团等英国外资进行改造,驱逐了长期蛀蚀民族工商业的英帝国主义,保护了民族工商业。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主义的纯度,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但是,中共这种让“资本主义在中国绝种”的方式断绝了中外经贸联系的渠道,造成中国一定程度上的封闭式发展。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经济的短板才逐渐被弥补。

姬志海[8](2017)在《论《望春风》的三重主题内蕴》文中提出从小说的主题内蕴上看,格非的长篇新作《望春风》至少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层面:一是对渐行渐远,趋于消匿的江南乡土中国背影连同与之血脉相连的传统道德伦理的悲情回望;二是在文本表层的温情记忆和忧伤挽歌的深层孕育着的国民性批判的巨大思考重量;三是在当下中国整体性启蒙断崖的时代背景下,透析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各具的悲剧宿命,祈求能够在贫瘠的时代荒原上,重建知识分子的现代启蒙主体性。

郑明证[9](2016)在《环境管制下的污染产业布局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的最大承接地,一些地区在受益于产业承接带来的高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极大的环境代价。为控制污染排放,中国的环境管制制度也在逐渐趋于严格和完善,而环境管制往往带来诸多方面的影响。除了被作为促成“污染天堂”的主要角色,环境管制与竞争力的关系也是当前学术界与政府当局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探讨污染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政策对地区经济与环境竞争力的影响,一方面是对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在涉及环境问题领域的理论解释力之扩展和经验验证,另一方面也是对以往产业布局的经济与环境双重效果的综合评价,从而为将来的产业布局策略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和理论支撑。论文通过文献回顾发现,现有关于环境管制、产业布局以及竞争力的理论和经验研究侧重于考察经济目标或环境目标某一方面,且并未将环境政策、产业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纳入一个研究系统,从而很难发现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论文构建了环境管制下的污染产业布局效应的新结构经济学解释框架,提出了环境管制、污染产业布局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作用方式的研究假设并进行了详细的经验检验。理论推断结果显示,新结构经济学对于涉及环境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具有较好的解释力。具备环境禀赋的欠发达地区经由污染产业布局承接部分污染产业,提高自身的污染产业浓度;不具备环境禀赋的发达地区释放部分污染产业,降低自身污染产业浓度,双方都能获益。环境管制在控制污染排放的同时,还能促成这一布局方式的实现。经验研究进一步支持了理论推断。首先,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构建含调节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探讨环境管制对EKC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存在EKC;环境管制对EKC存在显着的调节效应,较高的环境管制水平能大幅度提前EKC拐点的到来。此外,除环境管制这种制度因素外,还考察了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创新投入存在较长的滞后效应但利于减少污染排放,能在EKC上升阶段抑制排放,在EKC下降阶段加速排放下降的趋势。研究还发现,高水平环境管制下,EKC出现了在上升阶段高于、下降阶段低于低水平管制时的情形。从而推断,严格的环境管制可能迫使高排放产业在地区间发生了重新布局。然后,检验环境管制对污染产业布局的具体影响—“污染天堂”效应。借助Stock-model,检验了命令控制型环境管制、公众参与型环境管制以及整体环境管制对于地区污染产业内企业单位数的影响,并进一步区分重度污染产业和轻度污染产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污染天堂”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环境管制对产业选址的影响具有“空间和产业上的双重异质性”。此外,不同类型污染产业的选址受不同类型环境管制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最后,在计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基础上,利用修改了绩效目标的EKC检验了环境管制、污染产业布局及其交互作用最终对于GTFP的影响。存在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通过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基于松弛向量(SBM)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得到了中国29个省区的GTFP。其中,投入要素为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产出要素包括期望产出GDP和非期望产出—SO2,COD,固体废物及CO2。结果显示,同采用传统C2R方法计算的TFP相比,考虑非期望产出的GTFP得分整体偏低,并且各地区两种生产率的得分排名也发生了变化。面板数据的Tobit回归结果显示,污染产业布局(PID)和环境管制对GTFP的影响显着。PID与GTFP在统计上呈显着的U型关系:在U型曲线拐点左侧的低PID区间,GTFP随着PID降低而增加;曲线右侧的高PID区间,GTFP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环境管制对GTFP的估计系数显着为正,同时环境管制和PID的交互项系数显着为负。将这一关系以图示发现,在PID水平的某区间内出现了一个管制的“盲区”:在这个区间内,宽松环境管制下的地区GTFP反而更高。除此管制盲区外,无论对于低PID的地区还是高PID的地区,严格环境管制下的GTFP相较宽松管制下均更高。论文阐释并验证了环境管制下的污染产业布局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新结构经济学框架,是对这一新兴发展经济学理论应用范围的拓展。考虑环境要素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能更加全面地反映可持续发展质量,在未来的产业布局以及环境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可能更加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骆天纬[10](2016)在《区域法治发展的理论逻辑 ——以地方政府竞争为中心的分析》文中认为我国当下区域法治加快推进的现状,并不仅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直接需求,也不是已往的法治发展类型理论所描述的那种自发的、渐进式的法制变革,而是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指引下,地方政府以一种积极的态度介入其中并加以推动的时代产物。正是地方政府的这种推动力,使得我国法治发展格局呈现出一幅全新的图景——在法治中国的整体部署下,区域法治发展也应运而生。区域法治发展是地方政府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性的前提下,在推动经济与社会治理竞争的背景下展开的。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区域法治发展的推动力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之间的府际竞争。地方政府竞争理论与区域法治发展理论之间存在很多逻辑上的交集关联。从二者的产生背景来看,全球主义和区域主义的同步崛起共同推动了主权国家的市场化改革以及意识形态的松绑,从而加剧了地方政府的竞争并引导地方治理手段的变革。从二者的内在机理来看,竞争作为发现过程,激励地方政府通过试错发现更好的规则与制度;同时,政府间竞争增进区域之间的相互开放与资源流动,缓解了地区内既有制度的僵化。从实践角度来看,推进区域法治发展是地方政府的竞争机制、竞争内容以及竞争目标。地方政府出于理性人利己的竞争行为在客观上加快了区域法治发展的进程。资源竞争、制度竞争和财税竞争分别对法治环境、法律制度、法治理念存在影响。从地方社会治理竞争来看,区域法治发展可以提高地方政府将社会矛盾法治化、制度化解决的能力。在政绩竞争方面,具有政治敏锐性的地方官员,对于中央和上级政府的法治意图有着明晰的洞察和理解,进而将国家法治的部署在本辖区内进行有效且富有创造性的贯彻。上下级政府间的博弈,推进了区域先行改革,并且使地方的立法权限更加明晰。此外,削弱消极竞争的努力也往往取决于区域法治发展的成熟程度。区域法治发展关注地方治理,而在地方治理中,公众参与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是公众参与恰恰是地方治理的软肋。在当前公民社会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忽视公民参与地方治理将极大地阻碍地方治理法治化的实现。应当看到,区域法治发展一方面对民主发展存在需求,但是在另一方面,以地方政府竞争为背景的法治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主试验的开展。区域法治发展应当克服各种竞争带来的不利因素,实现区域各方主体的多元合作。在区域法治治理框架内以府际法治合作方式实现合作治理,是区域法治发展的路径选择。地方政府作为本行政区利益的代表,热衷于追求本行政区利益的最大化,从而产生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之间的矛盾。导致行政区划与跨区域合作之间紧张关系的主要原因,是政府间的不合理竞争以及府际竞争中政府行为的自利化。如何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在更广阔的大区域内实现地方之间的政府合作与协同治理,对现有的多层级的法治体制提出了挑战。区域合作的目标是实现区域内的各个行政区域的科学、协调发展,克服产业结构同质化和政府间竞争的负面因素而谋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打破行政壁垒而实现市场的自由和统一,以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区域法治发展的目标在于以下方面:一是为法治发展的中国道路探索经验;二是为区域间合作治理提供法治框架;三是以发展区域法治来推动国家法治全面均衡发展。政府间竞争主导的法治发展模式,面临三个方面的实践难题:一是短期政绩最大化与法治发展短视化的矛盾;二是权力自主性扩张与法治限权目标的矛盾;三是运动式法治发展与法理型法治发展的矛盾。推进区域法治发展,必须妥善解决以上问题。转变政府法治职能、实现央地关系法治化以及完善政府间竞争约束机制是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消匿企业与社会的紧张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消匿企业与社会的紧张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商业习惯与现代经济立法——民国上海传统行业同名字号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商号使用法律规定的出台
    (一)民国时期字号与商号关系
    (二)民国时期商号使用法律规定的出台
二、新法律与旧习惯的博弈
    (一)上海传统行业字号使用习惯
    (二)字号使用习惯与法律的抵牾
    (三)新法律的实施及其经济后果
三、战后政府强制登记下的同名字号者具结
    (一)行政、司法等部门对1934年司法解释的执行
    (二)战后上海市政府强制商业登记
    (三)传统行业同名字号者具结
四、传统行业具结背后习惯与法律的博弈
    (一)具结形式下传统行业商业习惯的保留
    (二)具结背后商业习惯与法律的博弈
五、结语

(2)论慈善的伦理风险及其规避(论文提纲范文)

一、伦理风险:慈善重要的现实议题
二、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慈善伦理风险的表现形态
三、规避慈善伦理风险的可能路径

(3)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及其建筑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乡村聚落
        1.3.2 建筑形态
    1.4 研究范围界定
        1.4.1 空间范围界定
        1.4.2 时间范围界定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国内外乡村研究现状
        1.5.2 晋东南地区乡村研究现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晋东南地区乡村物质与人文环境背景研究
    2.1 自然环境背景下晋东南乡村的生存基础
        2.1.1 区位环境特征
        2.1.2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2 历史变迁背景下晋东南乡村的发展变革
        2.2.1 交通发展
        2.2.2 产业变革
    2.3 文化传承背景下晋东南地区的文化特征
        2.3.1 多元信仰的杂糅共存
        2.3.2 周密谨慎的文化内聚
        2.3.3 耕读传家的价值取向
    2.4 本章小结
3 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特征与演变
    3.1 聚落形态演变类型分析
        3.1.1 内部更替
        3.1.2 单向延伸
        3.1.3 多向扩张
        3.1.4 离散发展
    3.2 公共空间形态演变类型分析
        3.2.1 村落村口形态演变
        3.2.2 村落街巷空间演变
        3.2.3 村落公共建筑空间演变
    3.3 本章小结
4 晋东南地区乡村住宅形制特征与演变
    4.1 晋东南乡村院落空间演变特征
        4.1.1 院落用地情况演变特征
        4.1.2 庭院空间比例尺度演变
        4.1.3 庭院空间功能演变特征
        4.1.4 院落轴线秩序演变特征
        4.1.5 院落空间组织结构演变
    4.2 晋东南乡村功能空间演变特征
        4.2.1 厅堂空间
        4.2.2 卧室空间
        4.2.3 厨房空间
        4.2.4 厕所空间
        4.2.5 存储空间及其他空间
    4.3 晋东南乡村立面演变特征
        4.3.1 比例尺度
        4.3.2 门楼形态
        4.3.3 门窗形态
        4.3.4 立面材质与色彩
        4.3.5 细部装饰
    4.4 晋东南乡村结构体系与材料演变
        4.4.1 建造材料
        4.4.2 结构体系
    4.5 本章小结
5 晋东南地区乡村住宅演变规律及动因研究
    5.1 演变规律
        5.1.1 分异与融合:空间与需求的互动
        5.1.2 内涵与表征:立面装饰的发展
        5.1.3 弃置与延续:建筑形态的更新
        5.1.4 原型与变型:组织形式的转变
    5.2 演变动因
        5.2.1 乡村政策改变
        5.2.2 家庭结构改变
        5.2.3 思想观念改变
    5.3 晋东南乡村聚落与建筑演变评价
        5.3.1 积极演变
        5.3.2 消极演变
    5.4 本章小结
6 晋东南地区乡村发展策略
    6.1 晋东南地区乡村发展目标
        6.1.1 实现乡村经济与聚落环境协调发展
        6.1.2 实现乡村建设与建筑保护共同发展
        6.1.3 实现地域文化与住宅营建结合发展
    6.2 晋东南地区乡村保护策略
        6.2.1 健全保护法规体系
        6.2.2 建立多元保护模式
        6.2.3 确定村民主体地位
    6.3 晋东南地区乡村营建策略
        6.3.1 延续传统聚落营造经验
        6.3.2 创造适应发展的新原型
        6.3.3 应用当代技术发展成果
        6.3.4 建立多维乡村营建体系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乡村建筑信息调研表格
附录B 乡村聚落调研信息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乡村振兴战略下延安市乡村小学青年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有关研究
        2.国内有关研究
        3.已有研究述评
    (三)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研究目的
        2.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相关概念界定
        1.乡村小学
        2.青年教师
        3.教师职业生存状态
    (六)研究的政策与理论基础
        1.政策基础
        2.理论基础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延安市乡村小学青年教师职业生存现状调研
    (一)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1.调研目的
        2.调查设计
        3.调查实施
    (二)调查结果分析
        1.青年教师的基本情况
        2.延安市乡村小学青年教师生存状态总体状况的分析
        3.衡量教师生存状态的各维度分析
三、 乡村振兴战略下延安市乡村小学青年教师职业生存状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影响乡村青年教师权益
        1.地方财政投入与保障不足
        2.乡村教师编制紧缺
    (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乡村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
        1.乡村振兴对乡村青年教师提出挑战
        2.社会地位相对较低
        3.社会期望不合理
    (三)学校组织因素影响乡村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1.学校管理僵化不科学
        2.继续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四)家庭教育责任转移影响教师的工作满意度
        1.家校合作阻碍
        2.家庭教育缺失
    (五)个体因素影响乡村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职业发展动机与规划的缺失
        2.教师专业自主性的丧失和消匿
四、乡村振兴战略下改善乡村小学青年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的对策分析
    (一)政府之维:实施政策驱动,保障青年教师的权益
        1.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提高教师福利待遇
        2.通过健全政策体系统筹分配乡村教师编制
    (二)社会之维:加大社会支持,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
        1.通过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提升教师的专业精神
        2.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正确认识乡村教师
        3.通过改变观念形塑教师职业的合理期望
    (三)学校之维:彰显人文关怀,增进教师专业发展
        1.通过改变学校管理理念落实科学化管理
        2.通过完善培训制度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四)家庭之维:建立家校合作共同体,增强教师工作满意度
        1.通过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夯实家校合作基础
        2.通过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认知提升家长教育素养
    (五)个人之维: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自我效能感
        1.通过做好职业规划增强发展动机
        2.通过教育实践反思培养专业自主性
五、研究结论与反思
    (一)基本结论
    (二)研究创新
        1.研究视角的创新性
        2.研究内容的系统性
    (三)研究反思
        1.研究局限
        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延安市乡村小学青年教师职业生存状态问卷调查
    附录二:乡村小学青年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三:学校领导访谈提纲
    附录四:教育管理部门访谈提纲
致谢
硕士期间学习与科研成果

(5)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的山水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山水画的概述
    第一节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山水画的时代背景
        一、海上画派山水画的人文环境
        二、岭南画派山水画的人文环境
    第二节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山水画的群体构成
        一、海上画派山水画的群体构成
        二、岭南画派山水画的群体构成
    第三节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山水画的艺术渊源
        一、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山水画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继承
        二、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山水画对近现代外国美术的吸收
第二章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山水画的题材比较
    第一节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山水画的表现题材
        一、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山水画题材的差异性
        二、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山水画题材的一致性
    第二节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山水画题材的象征性寓意表现
        一、海上画派抒发自我性情的山水画题材
        二、岭南画派蕴含民族救亡的山水画题材
第三章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山水画的笔墨与造型比较
    第一节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山水画的笔墨比较
        一、海上画派山水画湿润淋漓的笔墨特点
        二、岭南画派山水画骨力凛冽的笔墨特点
    第二节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山水画的造型比较
        一、海上画派山水画造型的抽象画法
        二、岭南画派山水画造型的写实画法
第四章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山水画的构图布局与设色赋彩比较
    第一节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山水画的构图布局比较
        一、海上画派山水画的三远法构图
        二、岭南画派山水画的透视法构图
    第二节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山水画的设色赋彩比较
        一、海上画派山水画沿袭传统的固色赋彩
        二、岭南画派山水画侧重明暗冷暖的西式设色
第五章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山水画的绘画思想比较
    第一节 海上画派和岭南画派山水画的创作方向比较
        一、海上画派山水画的市场化倾向
        二、岭南画派山水画的革命性宣传目的
    第二节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山水画的绘画理念比较
        一、海上画派山水画对传统写意境界的传承
        二、岭南画派山水画对写实求真的追求
    第三节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山水画的审美意境比较
        一、海上画派山水画天真意趣的审美意境
        二、岭南画派山水画残破悲寂的审美意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6)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达省份相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发展需要指引
        1.1.2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面临抉择
        1.1.3 建设性大破坏背景下需要乡村适宜发展的途径
        1.1.4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发展的特殊性
    1.2 研究对象、尺度及视角选择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尺度
        1.2.3 研究视角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3 总结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基础调查研究概况
        1.6.1 主要研究地域范围
        1.6.2 聚落样本选择原则
        1.6.3 聚落样本调查概况
        1.6.4 其他资料来源
第二章 粤西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2.1 聚落形成的背景
        2.1.1 自然背景
        2.1.2 社会背景
    2.2 乡村聚落整体空间形态构成
        2.2.1 聚落选址分布及外环境特征
        2.2.2 村域环境要素构成
        2.2.3 聚落空间肌理构成
    2.3 以渐进演化形成的乡村聚落地域化特征
        2.3.1 民系与聚落
        2.3.2 聚落空间特征与社会组织
    2.4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营建的可持续理念
        2.4.1 适应气候融合环境
        2.4.2 强调功能整体统筹
        2.4.3 就地取材节约能源
        2.4.4 兼容并蓄开放多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环境问题认知与解读
    3.1 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及阶段特征
        3.1.1 自然经济时期(1949 年以前)
        3.1.2 土地改革与人民公社化时期(1949-1978)
        3.1.3 农村经济加速发展时期(1978-1993)
        3.1.4 农村经济放缓及调整期(1993-2003)
        3.1.5 农村经济发展新时期(2003 至今)
        3.1.6 阶段总结
    3.2 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当代主要因素
        3.2.1 经济结构的变迁
        3.2.2 生活模式的转变
        3.2.3 交通组织的完善
    3.4 粤西区域现实问题
        3.4.1 地理位置无优势、交通不太便利
        3.4.2 经济发展缓慢、资金有限
        3.4.3 地处边缘,民系错综复杂,弱势文化遗存面临丧失
        3.4.4 乡村景观相对缺乏特色、旅游性弱
    3.5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整体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
        3.5.1 乡村既有资源
        3.5.2 乡村传统性的存留及自觉再造
        3.5.3 乡村与现代性的勾连及融合
        3.5.4 乡村外部支援力度的增强
    3.6 解决思路:基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粤西区域城乡系统的整体提升
    4.1 区域城乡整体发展演进模式分析
        4.1.1 “城——镇——村”的区域聚落系统历史溯源
        4.1.2 村镇聚合——自下而上推进城乡转型
        4.1.3 城镇辐射——自上而下推进城乡转型
        4.1.4 城中村——乡村性在城市的延续
    4.2 从极化到扁平化——未来城乡空间格局新趋势
    4.3 城镇化背景下聚落空心化与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4.4 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4.4.1 梳理村镇空间体系,明确乡村合理定位
        4.4.2 确保对乡村资源的良性利用
        4.4.3 探索多样性的乡村发展路径
    4.5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目标
        4.5.1 综合发展治理
        4.5.2 保持“山水—田园—村落”的地域化生态格局
        4.5.3 以农村居民点社区为核心,恢复社区活力
    4.6 实现多重目标的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整治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的环境提升
    5.1 传统聚落整体空间形态结构特征解读
        5.1.1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同质化特征
        5.1.2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异质化倾向
    5.2 聚落形态结构转变模式分类分析
        5.2.1 突变式模式
        5.2.2 多核心分散扩张式模式
        5.2.3 衰退式模式
        5.2.4 异址新旧村独立并行式模式
        5.2.5 模式总结与对比
    5.3 聚落尺度下的量化模拟分析
        5.3.1 量化分析工具介绍
        5.3.2 聚落组成模式的气候适应性
        5.3.3 聚落整体形态比较
        5.3.4 新旧组团形态对比
        5.3.5 量化模拟分析总结
    5.4 聚落空间特征分析与优化策略
        5.4.1 演化过程:传统自组织动态过程转向他组织规划模式
        5.4.2 聚落空间组织逻辑:逐渐失去对传统格局的遵循
        5.4.3 优化策略
    5.5 聚落空间环境提升模式
        5.5.1 聚落改建模式
        5.5.2 聚落扩展模式
        5.5.3 聚落重建模式
    5.6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
        5.6.1 传统街巷空间结构及功能
        5.6.2 当代街巷空间环境提升面临的问题
        5.6.3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5.7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
        5.7.1 村域边界结构及功能
        5.7.2 当代村域边界空间环境面临的问题
        5.7.3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建筑空间环境提升
    6.1 居住建筑的原型、现型与转型
        6.1.1 宅院的基本原型——三间两廊
        6.1.2 传统民居模块组合平面拓展模式
        6.1.3 当代民居增殖与异化模式
        6.1.4 两种模式的对比分析
    6.2 乡村聚落其他功能类型建筑
        6.2.1 公共建筑
        6.2.2 防御建筑
        6.2.3 生产建筑
    6.3 各类建筑的存续
    6.4 乡村建筑风貌特征
        6.4.1 建造材料特征
        6.4.2 装饰细节特征
    6.5 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候适应性量化分析
        6.5.1 屋顶日照强度模拟
        6.5.2 外墙遮阳效果模拟
    6.6 建筑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6.6.1 主要原则
        6.6.2 传统建筑修缮及更新改造实践
        6.6.3 村镇公共建筑新建
        6.6.4 当代住宅建筑改造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空间环境提升路径措施总结
    7.1 乡村地域性的消解
    7.2 乡村地域价值再认识
        7.2.1 绝对价值:先天的原生态价值
        7.2.2 相对价值:当代城镇体系中的交互性价值
    7.2 乡村地域价值的当代传承
        7.2.1 关键:传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
        7.2.2 传统聚落生态价值传承
        7.2.3 传统聚落文化价值传承
    7.3 功能与空间整合的实施路径
        7.3.1 功能与空间秩序
        7.3.2 区域宏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7.3.3 聚落中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7.3.4 聚落微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7.4 乡村聚落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7.4.1 促进基于新乡村共同体社区的形成
        7.4.2 分阶段实施,以点带面促进聚落整体提升
        7.4.3 过程保留弹性、动态完善
    7.5 本章小结
结语
    主要结论
    研究的创新点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致谢

(7)新中国对英国在华企业的改造(1949-1956) ——以上海太古集团为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由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评述
    三、本文几个重要概念界定
第一章: 监督、利用(1949.5-1950.10)
    一、新政权初期太古集团等英资现状考察
    二、彻查资本,派驻军事专员监督
第二章: 军管、代管、征用(1950.10-1953.6)
    一、强逼挤压,依法清估
    二、“三反”催化,配套清理地面房产
第三章: 谈判、转让、签约(1953.6-1956.9)
    一、辗转反侧,谈判转让细节
    二、企业改造,各方步入正轨
第四章: 对太古集团等英国资本改造的经验
    一、和平改造与过渡
    二、不同阶段采用不同手段
    三、典型示范
    四、间接国有化
参考文献
    (一) 专着、资料汇编类
    (二) 文章类
    (三) 报刊类
    (四) 档案
致谢

(9)环境管制下的污染产业布局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产业布局面临的经济与环境矛盾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结构安排
    1.6 本文创新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理论研究
        2.1.1 外部性、产权和环境管制
        2.1.2 一般产业布局理论
        2.1.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2.2 经验研究
        2.2.1 环境管制对产业布局、竞争力及经济与环境的影响
        2.2.2 产业布局对经济与环境的影响
        2.2.3 环境管制和产业布局的交互作用及对经济与环境的影响
    2.3 现有理论解释力的不足
    2.4 污染产业布局的新结构经济学解释
        2.4.1 新结构经济学
        2.4.2 新结构经济学框架下的污染产业布局
        2.4.3 要素禀赋和产业选择
        2.4.4 理论推断及数字依据
    2.5 小结
第3章 污染产业布局现状及经验界定
    3.1 污染产业的界定
    3.2 污染产业分布变化的现状分析
        3.2.1 行业统计变更
        3.2.2 污染产业比重和区位商
        3.2.3 污染产业转移
    3.3 污染产业布局的界定
    3.4 小结
第4章 环境管制对经济与环境关系的影响
    4.1 环境目标的选择
    4.2 环境与经济的相关假设
    4.3 基于EKC的经验检验
        4.3.1 模型、变量与数据
        4.3.2 经验估计
        4.3.3 结果分析
        4.3.4 显着性检验
    4.4 小结
第5章 环境管制对污染产业布局的影响
    5.1 环境管制下的产业选址
    5.2“污染天堂”效应的检验
        5.2.1 污染产业选址的Stock-model
        5.2.2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5.2.3 估计方法
    5.3 检验结果
    5.4 小结
第6章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对布局与管制的响应
    6.1 产业布局和环境管制对生产率影响的不确定性
    6.2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
        6.2.1 SBM非期望产出模型
        6.2.2 投入要素与产出要素
        6.2.3 GTFP估算结果与分析
    6.3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布局与管制响应
        6.3.1 经验框架的构建
        6.3.2 计量模型和数据—基于修改的EKC
        6.3.3 估计结果
        6.3.4 结果分析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分省污染产业浓度计算结果
附录B 污染天堂效应检验结果(一)
附录C 污染天堂效应检验结果(二)
附录D 分省TFP和GTFP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区域法治发展的理论逻辑 ——以地方政府竞争为中心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进路和基本观点
第一章 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法治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地方政府竞争的生成逻辑
        一、市场经济发展与“用脚投票”的产生
        二、经济上的分权化改革:地方政府竞争初步形成
        三、政治上的绩效考核制度:地方政府竞争的激励机制
    第二节 区域法治发展的逻辑机理
        一、区域法治发展的背景条件
        二、区域法治发展的社会基础
        三、区域法治发展的理论辨析
    第三节 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法治发展的内在关联
        一、产生背景相同:以全球化和区域化并行发展为背景
        二、内在机理相通:竞争是塑造法治环境的生成机制
        三、实践关联紧密:作为政府竞争手段、内容和目标的区域法治发展
第二章 地方政府竞争中区域法治发展的动力来源
    第一节 区域法治发展的动力理论概述
        一、区域法治发展的动力理论回眸
        二、区域法治发展的动力理论评析
        三、以地方政府竞争理论分析区域法治发展的合理性
    第二节 地方政府竞争何以推动区域法治发展
        一、地方经济竞争与区域法治发展
        二、地方治理竞争与区域法治发展
        三、政府政绩竞争与区域法治发展
        四、上下级政府博弈与区域法治发展
        五、消极竞争的治理与区域法治发展
    第三节 地方政府竞争推动区域法治发展的基本现实
        一、政府间竞争与区域法治发展的目标制定
        二、政府间竞争与区域法治发展的推进程序
        三、政府间竞争与区域法治发展的推动力量
        四、政府间竞争与区域法治发展的评价标准
    第四节 政府竞争推动力的负面效应
第三章 地方政府竞争中区域法治发展的民主基础
    第一节 民主参与与区域法治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一、地方治理中民主的成长逻辑
        二、区域法治治理下的民主参与
    第二节 地方政府竞争对民主参与的需求
        一、经济竞争的民主参与:利益协商的共赢机制
        二、社会治理竞争的民主参与:社会矛盾化解的高效机制
        三、政绩考核竞争的民主参与:政绩标准的重塑机制
    第三节 地方政府竞争对民主参与的制约
        一、地方权力有限性与民主改革突破性的矛盾
        二、地方竞争风险性与民主过程试错性的矛盾
        三、政府利益独立性与公众利益多元性的矛盾
    第四节 地方政府竞争中公众参与区域法治发展的路径
        一、完善回应机制
        二、重塑政府格局
        三、培育社会力量
第四章 地方政府竞争中区域合作的法治机制
    第一节 竞争推动合作:区域合作法治机制形成的原因
        一、消除政府间竞争的负面效应
        二、克服竞争导致的政府职能转变难题
        三、在竞争中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四、治理不良竞争带来的的环境问题
    第二节 区域合作法治机制的实证考察
        一、区域政府间行政协议
        二、区域间立法协作
        三、区域合作组织
    第三节 地方政府竞争中区域合作法治机制的困境
        一、各方利益冲突:利益的单边化与利益的多边化
        二、政府角色冲突:行政区划中的政府与区域合作中的政府
        三、合作思维冲突:法治抑或人治
    第四节 区域合作法治化的可能路径
        一、明确区域间合作的基本原则
        二、明确区域间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
        三、探索区域间的争议解决方式
第五章 地方政府竞争中区域法治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区域法治发展的应然趋势
        一、为法治发展的中国道路探索经验
        二、为区域间合作治理提供法治框架
        三、推动国家法治全面均衡发展
    第二节 政府竞争背景下区域法治发展的实践难题
        一、短期政绩最大化与法治发展短视化
        二、权力自主性扩张与法治的限权目标
        三、运动式“法治”发展与符合法理的法治发展
    第三节 政府竞争中区域法治发展模式的反思
        一、对地方政府法治职能的反思
        二、对央地关系法治化的反思
        三、对政府竞争约束机制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消匿企业与社会的紧张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商业习惯与现代经济立法——民国上海传统行业同名字号现象研究[J]. 张二刚,高红霞.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21(04)
  • [2]论慈善的伦理风险及其规避[J]. 张登皓. 浙江学刊, 2021(04)
  • [3]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及其建筑形态演变研究[D]. 安昊嘉.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乡村振兴战略下延安市乡村小学青年教师职业生存状态研究[D]. 武艳东. 延安大学, 2021(11)
  • [5]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的山水画比较研究[D]. 庞聪.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6]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D]. 林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7]新中国对英国在华企业的改造(1949-1956) ——以上海太古集团为案例[D]. 张文靖.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7)
  • [8]论《望春风》的三重主题内蕴[J]. 姬志海. 名作欣赏, 2017(07)
  • [9]环境管制下的污染产业布局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D]. 郑明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6(06)
  • [10]区域法治发展的理论逻辑 ——以地方政府竞争为中心的分析[D]. 骆天纬.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消除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