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系演化简析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系演化简析

一、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系统演变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左其亭[1](2022)在《人水关系学的基本原理及理论体系架构》文中提出在简述人水关系学学科体系的基础上,介绍了人水关系学的分支学科,总结提出了人水关系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人水关系交互作用原理、人水系统自适应原理、人水系统平衡转移原理、人水关系和谐演变原理;论述了人水关系学的理论体系,由理论基础和基本理论两部分组成,其中理论基础包括水文学、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经济学、社会学等理论,基本理论包括人水系统论、人水控制论、人水和谐论、人水博弈论、人水协同论、水危机冲突论、人水关系辩证论、人水关系可持续发展论等理论,并分析了基本理论的应用前景。

张翔,廖辰旸,韦芳良,刘玥,余樯,肖宜[2](2021)在《城市水系统关联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理清城市水系统中多因素间的复杂关系,对系统解决城市水问题提供帮助,基于水系统理论与城市水系统模拟相关研究,提出了城市水系统中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反馈的关联模型理论框架,建立了城市水系统演变过程中由针对经济发展的正反馈回路和针对可持续性的负反馈回路共同控制的新模式,构建了模拟城市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内在联系的城市水系统关联模型。以武汉市为例,应用建立的城市水系统关联模型,采用2001—2017年的历史统计数据,建立了武汉市城市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要素之间互馈作用的模拟模型,预测了武汉市的城市发展轨迹,并与武汉市2030年的远期规划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表明城市水系统模型能够揭示城市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多要素的耦合驱动机制,体现了节水技术与绿色发展相关政策两大因子导向下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良好预期。

邓铭江,黄强,畅建霞,黄生志,郭爱军[3](2020)在《广义生态水利的内涵及其过程与维度》文中认为总结中国工程水利、环境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发展沿革,分析国内外生态水利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及其特点,指出生态水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生态文明时代水资源利用的一种新途径和方式,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开发水利、发展经济,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阐述了广义生态水利的内涵、定义和发展模式及其过程和维度,并提出以下结论和观点:(1)生态水利将水资源和水循环调控作为重要生态要素,从流域生态系统能量交换、生物链接、结构平衡、循环转化全视角开展研究,探索既能满足人类社会需求,又能兼顾水生态系统健康和良性发展的生态水利措施和方法。(2)建立了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行调度"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特别是将生态调度纳入水利工程全"服役期",其中"后坝工时代"实施全流域大尺度生态调度,是生态保护和恢复最有效的措施。(3)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水循环调控"三个维度,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治理体系中,科学把控生态水利的空间定位,促进"三生空间"优化布局,保障"三生用水"合理配置,优化"三生关系"耦合协调,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水利事业创新发展。

张欣莹[4](2020)在《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分析及模拟调控》文中认为城市水系是城市空间的重要构成基础,承担了防洪排涝、供水水源、水体自净、生境营造、文化承载、旅游景观、水产养殖等多种功能,主导了城市的规划布局,推动和促进着城市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态环境恶化、水面率下降、水景观特色丧失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与水系的关系愈加紧张。因此,如何协调城水关系,使得两者之间能够和谐共进,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西安城市水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发展进程中的自然、人工水系演化历程进行系统梳理,构建了不同时期的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并依此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分析。通过对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识别与定量分析,明确了城市发展为主导因素。基于VAR-Km模型探索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效应,并得到了两者的适宜性评估结果。在此基础上,采用SD模型对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进行模拟预测,筛选出了城水协同发展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策略。本研究能够为城市水系的规划和治理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古代及现代的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并分析了其演变的时空特征。在系统梳理古今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历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时期城市水系特点,结合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开展了城市水系演变的时空特征分析。在时间上,选取适宜的权重计算方法,得到各时期城市水系功能指标值的变化趋势;在空间上,运用重心测度法,将指标值与空间坐标结合,得到对应的重心转移路径及速率。(2)识别了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并进行了驱动力计算及变化趋势分析,筛选出城市发展是城市水系演变的主导因素。将驱动因素分为气候水文、城市发展及突发灾害3个类型,与城市水系相结合,进行相关关系、变化趋势与周期性分析。运用Correl函数得出各因素与城市水系功能指标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进行驱动力值计算,得到驱动力的大小排序。再通过各因素在不同时期的驱动力变化特征分析,得到了城市发展是当前及未来城市水系演变的主导因素。(3)分析了现代城市水系与主导驱动因素之间的互动效应,并评估了两者之间的适宜性等级。将VAR模型与K-means法相结合,通过Grange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得到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动态关系。将算得数值进行聚类等级划分与判别,得到了城水之间的适宜性评估结果。(4)构建了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SD模型,比选出适宜的城水发展方案,并提出调控策略。依据城水发展适宜性评估结论,分析了相关指标间的因果关系,并建立了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SD模型。针对不同侧重点,设定常规发展、水系维护、实力优先及城水协同4个情景方案,通过仿真和合理性比选,确定了城水协同方案为优选方案。依据城水协同方案的仿真结果,结合西安城水发展现状及相关规划要求,提出了西安城水发展的调控策略及各子系统的调控方案。

郭晓敏[5](2020)在《内蒙古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文中提出内蒙古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整体水资源短缺,在地域分布和时间分布上都呈现出显着不均。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用水需求量快速增长,更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不断引起地表河流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等严重的水资源问题,反过来严重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本文以城镇化综合发展与水资源系统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内蒙古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系统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建立了两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客观组合权重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利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分析了内蒙古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系统之间的时空耦合协调作用关系,同时对两系统之间的协调度与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拟合。结果显示,(1)2000-2018年间,内蒙古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系统耦合度经历由“低水平阶段—拮抗阶段—磨合阶段”的过度阶段,协调度呈现“中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的发展历程。(2)2018年12个盟市耦合阶段均处于拮抗阶段,2018年各盟市协调度呈现出蒙东地区(初级协调)>蒙西地区(轻度失调)>蒙中地区(严重失调)。(3)2019-2022年间,协调度经历了从“勉强协调—濒临失调—轻度失调”的阶段,表明未来几年内内蒙古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系统间的矛盾将愈演愈烈。

李彩霞[6](2020)在《湟水流域人水系统的协同演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却造成了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人与水之间的关系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人类需要加强对水的全面认识,重新衡量人与水之间的关系。社会水文学将人类社会系统和水文系统视为统一整体即人水系统,两者互相影响并发生协同演化,人水系统的协同演化是一个复杂的地理过程,并成为社会水文学研究的核心。基于此本文通过人水系统协同演化模型,揭示人类社会和水文系统之间的反馈机制和协同演化作用,模拟人水系统进化的动力学机制,观测和理解人水系统协同演化的方向,以期为流域人水关系可持续调控提供指导。本文以湟水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指标体系,以2005-2017年湟水流域行政县区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湟水流域人类社会和水文系统两个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建立信息熵模型、人水系统协同演化动力模型,探讨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协同演化方向及状态,分析湟水流域人水系统的协同演化过程,并提出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协同发展对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湟水流域2005-2017年人水系统的人类社会及水文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在时间的进程中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且人类社会子系统发展水平的上升速度比水文子系统更快,表明湟水流域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水资源环境的发展水平相较缓慢。(2)湟水流域人水系统的信息熵值大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具体来看,城中区、城东区、城西区、城北区和湟中区的系统熵值呈现速度较快的下降趋势;互助县、红古区、大通县、乐都区、民和县和平安区在2005-2009年间系统信息熵值缓慢下降,在2010-2017年间系统信息熵值开始呈现速率较大的下降趋势;天祝县、湟源县和门源县在研究期间系统信息熵值均呈下降趋势且较为平缓;刚察县、祁连县、天峻县和海晏县在2005-2009年间系统信息熵值缓慢增长,在2010-2017年间信息熵值缓慢下降。(3)湟水流域各县区人水系统的系统有序度在逐年提高,系统向有序稳定的状态发展,且区域间差异较为明显。其中,城中区、城东区、城西区、城北区和湟中区的有序度增长最快;互助县、红古区、大通县、乐都区、民和县和平安区在2005-2009年间有序度缓慢增加,在2010-2017年间有序度增高且幅度较大;天祝县、湟源县和门源县3个县区系统有序度不断增加;刚察县、祁连县、天峻县和海晏县在2005-2009年间系统有序度是负值,在2010-2017年间,有序度开始缓缓正向增高。(4)对湟水流域人水系统的协同演化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可知:城中区、城北区、城西区、城东区、湟中区、互助县和红古区的有序发展水平较高,协同演化类型为协同型;平安区、乐都区、民和县、大通县、天祝县、湟源县和门源县的有序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地位,协同演化类型为冲突型;刚察县、祁连县、天峻县和海晏县的有序发展水平较低,协同演化类型为开发型。

赵楠[7](2020)在《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效率协调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工业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与此同时,城镇建设也成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并且逐渐成长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潜在力量。而水资源作为一种最基础的自然资源,不仅是人们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是产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投入要素之一,从而在生活和生产上支持城镇化建设又好又快进行。但是,东部沿海地区在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却产生了巨大的水资源危机,一方面是水资源数量的短缺问题,一方面是水资源质量的下降问题。因此,探究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中城镇化建设和水资源利用二者关系的协调化,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将现有文献资料梳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单方面研究城镇化建设和单方面探究水资源利用的观点及双向研究城镇化和水资源利用二者关系的观点;然后以城镇化理论和和水资源利用理论为指导,从概念上说明城镇化和城镇化水平的区别关系以及水资源利用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系,并从正反两方面详细阐述了城镇化和水资源利用的相互作用机理;根据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和DEA-SBM模型,分别对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与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处理,运用可视化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进一步分析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协调性问题。结果显示: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和水资源利用效率都呈逐年上升态势,但二者的协调度却处于中下水平,且协调性强度中心由北、中、南三点强向中部最强转移。因此进一步分析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协调性的主要因素,依据这些因素的逻辑关系,运用东部沿海地区2008年-2017年十年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建立混合OLS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和城镇供水量对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与水资源利用效率协调性有正向影响,人口城镇化表现为负向影响,空间城镇化和用水普及率影响关系不显着。最后,以实证得出的研究结论为指导,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东部沿海地区必须正确认识城镇化建设与水资源利用协调关系的重要性,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提高城镇人口素质,避免盲目追求人口数量;借助科技生产力,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究合理的城市发展模式,注重区域合作;加强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针对性建议。

侯洁[8](2020)在《基于生态网络的中心城市对周边辐射功能评价研究 ——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是近年来的重要研究内容和前沿领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经济日益成为一个以城市为节点的嵌套发展系统。作为节点的城市,其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间关系日趋复杂。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是研究和探索的重点。生态网络分析法是生态学中一种系统学的分析方法。本文将其引入城市群研究中,对城市群系统内部和整体的生态网络特征进行分辨和建模,并对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进行分析与评价。本文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网络分析法构建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网络模型。收集2013-2017年的数据对其进行结构分析和效用分析,探讨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网络的系统结构和功能关系。结果表明,关中平原城市群系统的系统规模和活动强度较大,发展程度和自组织性能有所改善,系统内部开销随时间增加,所受的外界环境压力逐渐增大,系统内物质能量转换效率逐渐提高。此外,西安与关中平原城市群其他城市的关系均为被掠夺,反映了西安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同时,本文还结合生态网络分析中的结构分析指标,利用传统研究方法对中心城市对周边辐射功能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一个新的综合评价指标作为最终指标来评估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对西安的最终指标进行计算,并与上海、广州、武汉、郑州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西安相对于其他中心城市的优势和劣势。最后,研究结果为促进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丛东来,于少鹏,陈曦,刘献[9](2020)在《哈尔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城镇化发展的响应关系》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水资源系统和城镇化系统的相互作用,为资源开发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响应度模型对2006—2017年哈尔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时序特征、响应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①研究期内哈尔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城镇化发展均呈阶段性增长趋势。二者均以2011年前后为时间节点,表现出前期波动、后期趋稳的阶段性特征。②城镇化系统中经济、空间和社会城镇化的上升发展较为同步。人口城镇化起伏较大,有衰退的潜在风险。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加深,管理水平提升,但资源赋存不稳定,城市用水负荷增加。③响应关系测算比较中,城镇化发展对水资源的变动具有更强的敏感性,经济集聚和空间扩张产生了明显的资源消耗效应,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对城镇化发展有制约作用。[结论]需要运用系统性思维,以水资源时空分布为基础,保持城镇化适度发展,合理抑制用水需求并提升水务管理能力,以减轻水资源约束。

魏来[10](2018)在《X公司新加坡分公司建筑服务部门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2003年到2009年大量引入移民加速了建筑业的发展,而房产政策的收紧导致建筑行业自2015年开始下滑,给排水设备行业随着建筑行业的下滑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在政府目前提高生产力,发展智慧城市等政策的支持下,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在挑战和机遇并存下,企业必须制定新的竞争战略保证其持续发展。X公司属于世界领先的水解决方案供应商,新加坡分公司属于这个国际型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在新加坡本地市场,面对不同的市场分成了不同的部门。而建筑服务部主要服务于建筑行业。随着前期策略的成功,转型为建筑用水解决方案供应商,并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优势。面对目前新的机遇和挑战,尽快制定新的战略保证其竞争地位是其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X公司的建筑服务部门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得出其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以及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再用SWOT分析得出四种战略组合。最后基于以上分析确定其战略为差异化竞争,并就战略实施给出了组织结构、自我创新和销售营销的建议。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系统演变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系统演变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人水关系学的基本原理及理论体系架构(论文提纲范文)

1 人水关系学学科体系及分支学科
    1.1 人水关系学学科体系概述
    1.2 人水关系学的分支学科
2 人水关系学的基本原理
    2.1 基本原理构架
    2.2 人水关系交互作用原理
    2.3 人水系统自适应原理
    2.4 人水系统平衡转移原理
    2.5 人水关系和谐演变原理
3 人水关系学的理论体系及应用前景
    3.1 理论基础
    3.2 基本理论及应用前景
4 结 语

(2)城市水系统关联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城市水系统关联模型理论框架
2 城市水系统关联模型构建
    2.1 水文物理过程
    2.2 社会经济取用水过程
    2.3 水生态环境过程
3 实例验证与分析
    3.1 研究区简介
    3.2 建模与验证
    3.3 目标指标的动态比较与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4 结 语

(3)广义生态水利的内涵及其过程与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 中国水利发展沿革及生态水利的提出
    2.1 水利的内涵
    2.2 水利发展沿革与生态水利的提出
        2.2.1 工程水利
        2.2.2 环境水利
        2.2.3 资源水利
        2.2.4 生态水利
3 生态水利的发展历程
    3.1 生态工程
    3.2 生态水利工程
    3.3 生态水利
4 广义生态水利的内涵及过程与维度
    4.1 广义生态水利的定义与内涵
    4.2 广义生态水利的过程与维度
        4.2.1 生态水利发展的空间格局
        (1) 集约生产空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 拓展生活空间,美化绿色宜居环境。
        (3) 保护生态空间,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4.2.2 生态水利的维度及复合结构体系
        (1) 生态环境保护维度。
        (2) 社会经济发展维度。
        (3) 水循环调控维度。
        (4) 生态水利复合系统交互耦合与优化调控。
        (5) 生态水利与流域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4.2.3 基于“全过程”的生态水利发展模式
        (1) 规划设计空间定位模式。
        (2) 建设管理自然生态模式。
        (3) 运行调度全域拓展模式。
5 结论与展望

(4)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分析及模拟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城市水系领域文献分析
        1.2.2 城市水系演化特征及发展规律研究现状
        1.2.3 城市水系发展驱动机制及城水关系研究现状
        1.2.4 城水系统论与模拟调控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范围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2 西安城市水系概况及演变历程
    2.1 研究区域及城市水系概况
        2.1.1 研究区域概况
        2.1.2 水资源量与水质
        2.1.3 水系主体工程
        2.1.4 水系附属工程
    2.2 城市水系演变的环境基底
        2.2.1 水系发育的地形地貌
        2.2.2 水系发育的水资源禀赋
        2.2.3 历史进程中的城水关系变化
    2.3 古代城市水系演变历程
        2.3.1 自然河系变迁
        2.3.2 人工渠系建设
        2.3.3 湖泊池沼演变
    2.4 现代城市水系变化历程
        2.4.1 建国后的城市水系发展
        2.4.2 近30 年城市水系发展
        2.4.3 城市水系规划设计进展
    2.5 本章小结
3 西安城市水系功能体系及时空演化特征
    3.1 城市水系功能指标体系
        3.1.1 古代城市水系功能体系
        3.1.2 现代城市水系功能体系
    3.2 城市水系演变的时间特征
        3.2.1 研究方法引入
        3.2.2 古代城市水系时间变化特征
        3.2.3 现代城市水系时间变化特征
    3.3 城市水系演变的空间特征
        3.3.1 研究方法引入
        3.3.2 古代城市水系空间变化特征
        3.3.3 现代城市水系空间变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西安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
    4.1 驱动机制分析与因素识别
        4.1.1 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机制
        4.1.2 城市水系演变的驱动因素识别
    4.2 驱动因素相关性分析
        4.2.1 气候水文
        4.2.2 城市发展
        4.2.3 突发灾害
    4.3 驱动力定量分析
        4.3.1 驱动力计算
        4.3.2 各时期驱动力变化
        4.3.3 各因素驱动力变化
    4.4 本章小结
5 西安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的关联效应及适宜性评估
    5.1 VAR-Km模型介绍与指标选取
    5.2 关联模型建立与计算
        5.2.1 模型建立与检验
        5.2.2 Granger因果检验
        5.2.3 脉冲响应计算
        5.2.4 方差分解计算
    5.3 城水发展适宜性评估
        5.3.1 等级计算
        5.3.2 等级判别
        5.3.3 结论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SD模型的西安城市水系与城市发展模拟预测
    6.1 模型设计框架
        6.1.1 SD建模方法
        6.1.2 模型设计思路
    6.2 仿真模型设计与检验
        6.2.1 模型参数设定
        6.2.2 模型流图与方程
        6.2.3 模型检验
        6.2.4 模型运行
    6.3 调控方案优选
        6.3.1 调控方案设计
        6.3.2 方案模拟结果
        6.3.3 方案比选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西安城市水系与城市协同发展调控策略
    7.1 调控策略设计思路
    7.2 城市社会经济与发展规模调控
        7.2.1 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7.2.2 加强城水发展的空间耦合度
        7.2.3 实现水经济市场全域覆盖
    7.3 水源供给调控
        7.3.1 强化秦岭生态腹地水源涵养
        7.3.2 建立峪口水源工程
        7.3.3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7.4 生态环境调控
        7.4.1 构建水系统循环自净模式
        7.4.2 推广城区水污染实时治理模式
        7.4.3 建立适宜的自然-人工空间尺度
    7.5 景观格局调控
        7.5.1 营造适宜的水域景观
        7.5.2 适度恢复河系历史规模
        7.5.3 强化湖池历史文化展示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内蒙古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1.4.1 论文结构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标体系的建立
        2.1.1 指标选取原则
        2.1.2 指标的筛选及确定
        2.1.3 指标体系的建立
    2.2 水资源系统综合水平指标体系的建立
        2.2.1 指标选取原则
        2.2.2 指标的筛选及确定
        2.2.3 指标体系的建立
    2.3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2.3.1 变异系数法
        2.3.2 熵值法
        2.3.3 客观组合权重法
    2.4 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
    2.5 数据来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内蒙古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2 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及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内蒙古水资源现状分析
    4.1 水资源状况
        4.1.1 内蒙古水资源量
        4.1.2 各盟市水资源量
    4.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4.2.1 水资源供水现状
        4.2.2 水资源用水现状
    4.3 水资源利用效率现状
        4.3.1 水资源耗水现状
        4.3.2 水资源产出率现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镇化综合水平与水资源系统耦合协调性评价
    5.1 内蒙古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系统耦合关系分析
        5.1.1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5.1.2 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5.1.3 水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分析
        5.1.4 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
    5.2 各盟市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耦合关系分析
        5.2.1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5.2.2 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5.2.3 水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分析
        5.2.4 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
    5.3 内蒙古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系统协调度预测
    5.4 对策及建议
        5.4.1 城镇化发展方面的对策建议
        5.4.2 水资源系统方面的对策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湟水流域人水系统的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人水系统的概念和界定
        1.3.2 人水系统的演化研究进展
        1.3.3 人水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
        1.3.4 小结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条件
        2.1.3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2.2 数据来源
3 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3.2 评价指标体系与处理
        3.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3.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3.2.3 层次分析法确认指标权重
    3.3 人水系统协同演化模型
        3.3.1 AHP-PP模型
        3.3.2 人水系统演化有序度模型
        3.3.3 人水系统协同演化状态动力模型
4 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协同演化分析
    4.1 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子系统综合评价
    4.2 湟水流域人水系统演化信息熵及有序度分析
    4.3 湟水流域人水系统演化有序性区域差异分析
    4.4 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协同演化类型分析
    4.5 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协同演化综合分析
        4.5.1 协同型人水系统协同演化分析
        4.5.2 冲突型人水系统协同演化分析
        4.5.3 开发型人水系统协同演化分析
5 湟水流域人水系统协同发展对策
    5.1 加快流域生态经济发展
    5.2 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
    5.3 深化水污染防治,促进水环境质量改善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效率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水资源对城镇化的作用
        1.2.2 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变化问题
        1.2.3 城镇化与水资源的双向作用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机理分析
    2.1 概念的界定
        2.1.1 城镇化与城镇化水平概念界定
        2.1.2 水资源与水资源利用效率概念界定
        2.1.3 协调发展概念
    2.2 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效率机理分析
        2.2.1 城镇化对水资源利用作用机理
        2.2.2 水资源利用对城镇化作用机理
第三章 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平测度
    3.1 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分析
        3.1.1 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3.1.2 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3.2 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处理
        3.2.1 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2 权重分配及数据处理
    3.3 水资源利用效率模型构建与测度
        3.3.1 水资源利用效率模型构建
        3.3.2 投入、产出指标选择及数据说明
    3.4 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3.4.1 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评价
        3.4.2 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第四章 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协调性分析
    4.1 基于可视化协调度模型下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与水资源效率协调性分析
    4.2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下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与水资源效率协调性分析
    4.3 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效率协调性演化特点
        4.3.1 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效率协调性演化的绝对特点
        4.3.2 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效率协调性演化的相对特点
第五章 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水平与水资源利用效率协调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模型构建
    5.2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5.2.1 指标选取
        5.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3 实证结果检验与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基于生态网络的中心城市对周边辐射功能评价研究 ——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生态网络分析
        1.3.2 生态网络分析的其他应用
        1.3.3 城市辐射相关研究
        1.3.4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区域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综述
    2.1 生态网络分析
        2.1.1 生态网络模型
        2.1.2 生态网络分析方法与指标
    2.2 中心城市相关理论
        2.2.1 城市群的概念与特征
        2.2.2 中心城市辐射功能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网络模型研究
    3.1 关中平原城市群的网络特征辨析与构建
        3.1.1 系统边界、组分与组分间能量交换关系
        3.1.2 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网络模型构建
    3.2 数据处理
        3.2.1 数据的获取
        3.2.2 数据的范围、来源及取值
    3.3 结构分析
    3.4 效用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心城市对周边辐射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指标体系选择原则
    4.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3 指标权重确定与评价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心城市辐射功能评价分析
    5.1 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心城市辐射功能评价
        5.1.1 数据来源
        5.1.2 西安市对周边辐射功能评价及年际变化
    5.2 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心城市与我国其他中心城市比较分析
        5.2.1 研究对象的选取
        5.2.2 数据来源
        5.2.3 与其他城市群中心城市的比较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哈尔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城镇化发展的响应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
        (1) 要素指标。
        (2) 系统、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
        (3) 水资源系统与城镇化系统的响应指数和响应度模型。
        (4) 水资源子系统和城镇化子系统的相互作用。
    1.3 数据来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城镇化系统综合评价
        2.1.1 城镇化系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2.1.2 城镇化系统的时序演化特征
    2.2 水资源系统综合评价
        2.2.1 水资源系统开发利用的影响因素
        2.2.2 水资源系统的时序演化特征
    2.3 水资源系统与城镇化系统的响应关系分析
        2.3.1 水资源系统与城镇化系统响应关系的函数表达
        2.3.2 水资源系统与城镇化系统的响应关系
        2.3.3 水资源子系统和城镇化子系统的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2 建 议

(10)X公司新加坡分公司建筑服务部门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论文研究的内容
    1.3 论文研究的框架
第2章 外部环境分析
    2.1 外部环境分析
        2.1.1 政治政策环境
        2.1.2 经济金融环境
        2.1.3 社会文化环境
        2.1.4 技术环境
    2.2 行业环境分析
        2.2.1 行业概况
        2.2.2 行业企业格局
        2.2.3 市场现状及需求
        2.2.4 市场潜在需求
    2.3 竞争分析
        2.3.1 现有竞争者
        2.3.2 新进入者的威胁
        2.3.3 替代品的威胁
        2.3.4 客户的议价能力
        2.3.5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第3章 内部环境分析
    3.1 公司概况
    3.2 X公司新加坡分公司建筑服务部门经营现状
    3.3 价值链分析和对比
    3.4 VRIO模型分析
第4章 战略的规划与选择
    4.1 SWOT分析
        4.1.1 优势
        4.1.2 劣势
        4.1.3 机会
        4.1.4 威胁
        4.1.5 SWOT矩阵分析
    4.2 竞争战略选择
    4.3 竞争战略实施
第5章 战略实施的保障
    5.1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5.2 调整组织结构
    5.3 解决方案创新
        5.3.1 以需求为导向的解决方案
        5.3.2 开发新的解决方案
    5.4 加强销售和营销能力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系统演变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水关系学的基本原理及理论体系架构[J]. 左其亭. 水资源保护, 2022(01)
  • [2]城市水系统关联模型研究[J]. 张翔,廖辰旸,韦芳良,刘玥,余樯,肖宜. 水资源保护, 2021(01)
  • [3]广义生态水利的内涵及其过程与维度[J]. 邓铭江,黄强,畅建霞,黄生志,郭爱军. 水科学进展, 2020(05)
  • [4]西安城市水系演变分析及模拟调控[D]. 张欣莹.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5]内蒙古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水资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评价[D]. 郭晓敏. 内蒙古大学, 2020(10)
  • [6]湟水流域人水系统的协同演化研究[D]. 李彩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与水资源利用效率协调性研究[D]. 赵楠. 济南大学, 2020(01)
  • [8]基于生态网络的中心城市对周边辐射功能评价研究 ——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例[D]. 侯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9]哈尔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城镇化发展的响应关系[J]. 丛东来,于少鹏,陈曦,刘献. 水土保持通报, 2020(01)
  • [10]X公司新加坡分公司建筑服务部门竞争战略研究[D]. 魏来.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系演化简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