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世界名人的中国摄影师

走近世界名人的中国摄影师

一、走近世界名人的中国摄影家(论文文献综述)

张洁[1](2021)在《中国摄影艺术中身体的视觉呈现 ——以《大众摄影》杂志(1979-2019)为例》文中提出中国摄影艺术是中国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摄影艺术理论的建构是中国艺术理论建构的必要内容,中国人像摄影艺术中对“身体”图像呈现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史建构的重要内容。本论文以1979年《大众摄影》杂志复刊至2019年四十年以来与身体密切相关的摄影图像为研究对象,以案例研究和文献分析法,结合摄影图像本体研究和语境研究,对身体在摄影艺术中的呈现进行归纳和总结,意图结合摄影作品的时代背景、社会动因以及中国摄影艺术中的艺术观念、技术要素,审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摄影艺术发展中身体如何存在、如何以视觉艺术的方式来呈现、又表现出怎样的艺术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摄影艺术的发展中,身体作为表现的对象和表现的媒介具有怎样的视觉意义和价值?在社会发展和转型的推动下,身体作为图像本体的建构对象,如何直接受到其所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审美意识形态以及技术发展变化的导引?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本文所谓的“身体”,既不同于现实生活中人的生理的物理的“身体”,也不完全等同于社会意识形态视阈下的“身体”,更不同于哲学思辨中形而上的观念的“身体”,在绝大多数情形下,基本上指的是摄影艺术中所呈现的“身体”,或者说主要是摄影艺术中关于身体的图像。《大众摄影》的复刊以中国的社会改革开放为前提,时间上基本与改革开放同步,其摄影艺术的观念及其实践也与中国社会思潮的发展基本同步,所以“身体”在中国摄影艺术中的呈现,大致可以分为五种样态及阶段:现实主义摄影中的身体、实验性摄影中的身体、媚态摄影中的身体、观念摄影中的身体以及数字摄影中的身体。这五种样态在历史的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现实主义摄影中的身体呈现,以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为标准,结合“形神兼备”的艺术理念,刻画“社会主义新人”,呈现身体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特色;实验性摄影中的身体呈现,在现代派文艺思潮的影响下,对于身体的呈现在作品的表现形式、暗房技法、艺术观念等方面开始了新的尝试和探索;媚态摄影中的身体呈现,则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影楼、照相馆行业的发展刺激了大众对自己身体的展示和表达的欲望,促进了“媚态摄影”的发展;观念摄影中的身体呈现,得益于观念摄影的发展,使摄影艺术的创作方式、创作媒介等从传统影像中脱离出来,身体作为摄影艺术创作的媒介得以表现;随着数码摄影技术的兴起,迎来了全民摄影的时代,摄影艺术从“照相”演变为“造相”,数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摄影艺术中对身体进行多元化的表现,数字摄影时代,伴随着生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生活化的观念发展,出现了数字摄影中的身体呈现。通过对《大众摄影》复刊四十年来以上几个方面“身体”视觉的具体艺术现象和摄影图像的梳理与分析,本文试图对中国摄影艺术中身体呈现的观念、形态及其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艺术理论发展演变的梳理与总结,提供具体的案例及其借鉴。

璩瑞琪[2](2020)在《《光与影》杂志内容及价值研究》文中指出《光与影》杂志创刊于1981年12月,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江苏省内的第一本摄影刊物,也是全国第一本省级创办的专业摄影刊物。当时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刚刚结束,中华大地的思想解放与文艺思潮悄然开始,《光与影》作为这一时期交流和探讨专业摄影知识的公共平台,对中国摄影艺术的普及与图像传播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积极地推动作用。本文以摄影丛刊《光与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光与影》杂志自1981年-2000年间共93期刊载内容的梳理,从它创刊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编辑理念、内容构成等方面入手,分析探究《光与影》摄影本体语言发生的变化。从而总结《光与影》作为一本面向大众的专业摄影刊物,其推动中国二十世纪80-90年代摄影艺术发展的历史价值。最后,笔者也对《光与影》杂志的停刊原因做出了分析,以便为杂志报刊的运营提供一些值得参考的总结与启示。

刘晶[3](2019)在《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建构与表征实践》文中提出在“图像化”的世界,视觉修辞是政治传播的战略工具。作为跨学科的研究,本文聚焦于“政治视觉修辞”,针对政治修辞研究的“视觉缺位”和视觉修辞研究的“政治盲区”,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批判性话语分析法、幻想主题法和接受美学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展开理论框架的搭建和表征实践的分析。本文首先揭示了图像与政治的原生关系,通过爬梳修辞学、政治修辞学和视觉修辞学的经典文献,在理论发展的脉络和流变中深入把握政治视觉修辞的概念——是政治修辞与视觉修辞的视界融合,是政治主体运用图像激发受众产生特定的修辞反应,实现特定政治诉求的传播活动。本文的分析指出,政治视觉修辞具有静态的理论维度和动态的表征机制两个面向。在理论维度,政治视觉修辞的内涵是文本中隐含的意识形态观念;外延指文本的构成形式,通过五种方式传递内涵,基本特征是具有明确政治意图、象征性图像及与受众交流。基于生产者视角的费尔克拉夫三维分析和传受交互视角的接受美学思想,本文建构了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其中,文本分析是核心,探讨文本“讲什么”和“怎么讲”;话语实践探究文本“如何生产意义”;社会实践研究文本“意义生产背后的深层原因”。在动态的表征机制上,政治视觉修辞通过文本、过程和社会表征,共同缔造政治意义——文本表征是图文混合的叙事缝合;过程表征是锚定和具体化的综合;社会表征是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协同。基于生产者视角的文本表征是修辞生产的基础,基于受众心理的过程表征是修辞传播的依据,基于政治价值的社会表征是修辞作用的根源。在理论维度的政治视觉修辞分析,需要实践检验。本文以“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国际传播实践为对象,运用批判性话语分析、幻想主题法和接受美学多种方法,分析比较中外政治视觉修辞表征。发现中国政治视觉修辞运用对比、因果、递进的图形逻辑,引发观者对“真理”概念的关注与肯定;西方则通过隐喻、二元结构、互文性与连贯性方式,奠定幻想主题的深层反讽结构,反映出意识形态偏见。中外呈现三组显着差异:审美感性VS科学理性;情绪化的政治认同VS离间性的政治认同;简单归因VS复杂归因。本文认为,政治视觉修辞研究需要哲理性的反思。在本体论维度,应警惕符号淹没现实、情绪影响认知、游戏战胜意义的隐忧;在认识论维度,应重视精神表征与物质表征协调发展,展开双向度的修辞演绎,重返质询的修辞情景,多层联动奠定信任的修辞基调;在价值论维度,提倡审慎地看待政治视觉修辞的价值,重返本质的政治视觉修辞;在方法论维度,应探索符合政治视觉修辞特性的多元方法,回归人文科学的人性关照。本研究对政治视觉修辞概念的梳理和阐释,回应了政治传播视觉转向的迫切需求,藉由修辞学统合了原本孤立的政治性和视觉性,开启了政治视觉修辞研究的理论起点。本文关于政治视觉修辞理论分析框架的建构,确立了政治视觉修辞研究的基本理论面向,为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实践提供了具体的研究路径。

温京京[4](2019)在《华丽的梦境变黑白 ——杨泳梁影像艺术研究》文中指出杨泳梁作为一名年轻的当代艺术家,其作品通常被认为极具中国集锦摄影风格。本文则更侧重于将杨泳梁置于当代艺术体系下进行分析讨论,强调他作品的综合性和独特性。笔者希望杨泳梁的艺术创作能给我们的影像艺术打开一扇门,让我们看到一个全新的领域。本文以具体作品分析为切入点,结合当代艺术家类似作品的对比,解析杨泳梁影像语言中“矛盾感”的来源。探讨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发展以及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是如何在当代城市生活中被边缘化,和因此产生的强烈对比与不和谐。正文一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从杨泳梁个人成长经历和他创作媒介演变两方面探析其作品风格成因,结合数字技术发展阐述对他创作方式选择的影响。第二章着重结合作品,分析杨泳梁艺术创作中的传统性与创新性,其中传承性的部分以他标志性的数字山水作品为例;创造性的部分分析了他的装置艺术和动态影像系列。第三章结合艺术符号阐述杨泳梁作品中的隐喻性。分析他作品里批判意味较强的桃源纪系列;阐述他作品中的“龙”、“月光”和“水”意象;并着重介绍了他的第一部长片电影。第四章为整体内容做一个梳理,对他的艺术创作进行总结,阐明杨泳梁艺术创作给当下带来的启示,以及笔者对他的担忧和期待。

孙昊德[5](2018)在《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文中认为建筑摄影,作为最早的摄影题材,为建成环境中的内容,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形象”,成为一系列视觉的衍生物,使得建筑的意义得以被理解、传播和具化,进而在特定社会以及文化场域中,建构一个建筑的视觉文化体系。面对这一横亘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端和当下建筑实践和理论研究之间的议题,该研究立足于对建筑摄影本源性的思考:如何理解建筑摄影这一看似概念宽泛而具有明确范式的系统;“中国建筑摄影”如何在一个视觉文化体系中构建自己的历史框架;中国建筑的现代性与视觉如何相互作用。基于这些思考,本文首先为“建筑摄影”这一概念构建更为系统性的研究体系,即将其视作建筑学意义通过摄影的“视觉装置”,在特定场域内投射的“机制”,而不仅仅是一个图像的结果。与此同时,本文立足“中国”,这一地理边界以及传播场域内的建筑摄影活动,挖掘建筑视觉文化建构主体从西方到本土的过渡。本文以摄影制产为线索,针对制产的特征转变,梳理出相应的历史断代,并深度挖掘特定历史时期,建筑摄影的视觉特征、表达维度、图像风格,以及同建筑学发展的互动机制。中国建筑摄影近代历史阶段,滥觞于1844年摄影术传入的历史原点,呈现从西方主体的经典观看,向科学以及本土现代性视觉建构的转型。随着1927年前后,中国现代建筑学与实践体系的建立、专业传播场域的设立以及中国社会的普遍的现代化,建筑摄影的制产模式呈现了根本的转向,并以此为契机,走入了现代的历史阶段。期间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背景下,摄影制产呈现出强烈的集体组织与意志,并发展出了相应的“形象-技术-意涵”的风格表达。以“文革”的结束与改革开放为契机,建筑摄影进入了语义扩张的表现时代,并终止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集体性制产模式的逐渐消解,以及技术与传播模式的更迭。在理论研究体系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大量一手资料的挖掘、口述的历史归纳、以及多渠道图像和文献整理,建立起建筑学与摄影学的交叉研究体系,进行了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的断代与建构。同时,探索了历史进程中,中国建筑的视觉现代性议题,也为建筑摄影提出了一种研究方法的理论架构。

胥光辉[6](2016)在《陈复礼画意摄影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陈复礼是当代着名摄影家,与台湾着名摄影家郎静山、大陆摄影家吴印咸并称为华夏影界“三老”。“画意摄影”是陈复礼摄影艺术的重要特征,因此他被世人喻为“影坛王维”。“画意摄影”指的是艺术家在摄影作品中融入绘画的创作精神和表现形式。“画意摄影”始于西方,有着一段漫长的发展史。随着摄影术进入中国,“画意摄影”也在中国生根发芽。中国摄影家对“画意摄影”并不是拿来主义,而是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并且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其摄影作品具有民族特色和中国精神。本文以陈复礼的摄影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画意摄影的艺术特征。首先,论文从陈复礼艺术生平入手,将陈复礼的摄影风格进行纵向梳理,着重分析陈复礼摄影风格的历史演变。50年代初期,陈复礼主要模仿郎静山的“集锦摄影”,50年代后期以纪实摄影为主,60年代初期,开启写实和画意相结合的新风格,80年代初期开始尝试“影画合璧”。其次,对陈复礼的“画意摄影”艺术表现技法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绘画和摄影虽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但二者都属于在二维空间的画面上形成图像并塑造三维立体空间效果的艺术,都需要借助点、线、色彩、光线和影调等进行表现,从而体现作品层次感和立体感。陈复礼的“画意摄影”,是把中国绘画理论和表现技法运用于摄影作品中,主要表现在运用影调表现层次感、以留白营造意境、用透视增强空间感、采取“五字法”的构图形式、题款印章与影像的有机结合。再次,对陈复礼的画意摄影作品的意境进行深入的探讨。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范畴,是指文艺作品借助形象所体现的意蕴和境界。摄影也是可以创作意境的。摄影的意境主要是作者借助客观景物表现出来的一种思想感情和想象空间。论文从色彩、构图、光线和影调以及线条等方面对其画意摄影意境构建进行了论述,考察陈复礼画意摄影作品的意境美:含蓄美、象征美、诗意美和崇高美。陈复礼的摄影作品主题深刻,体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浓郁的乡土情结、温暖的人文关怀和深刻的“中和”思想。总之,陈复礼作为中国当代着名摄影家,他把中国绘画理论和表现技法运用于摄影作品中,其“画意摄影”艺术在中国摄影界独树一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王强[7](2012)在《中国新诗的视觉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视觉文化转向的语境中,视觉媒介参与塑造中国新诗生态,视觉传播成为新诗传播的重要形态。中国新诗视觉传播的生动实践,为中国现代诗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关于中国新诗视觉传播的整合性、系统性的考察和研究,尚有待于深入开展。本文将通过以下四个论题深入推进中国新诗视觉传播的研究:首先,中国古典诗画传统的现代传承研究。在中国新诗视觉传播的研究中,仍需回溯和检视中国古典诗画融合的传统。中国新诗的视觉传播中潜藏着诗画传统变异性传承的隐蔽线索。诗画传统的复活和承续是现代诗人推进新诗视觉传播的主动选择。因此,诗画传统其实可以被视为一种“被发明的传统”。伴随着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中国诗和中国画都踏上了植入现代性的进程。中国诗和中国画的总体发展趋向都是致力于表现现代人特有的“情感结构”,二者再度朝着精神(意境)契合的方向迈进。诗歌和绘画的合作关系由到显明变得潜隐,形式上的直接结合(题画)已经趋于衰落。在现代,诗人和画家合力“发明”诗画传统,通过诗画并置创造一种现代诗画艺术。这种诗画艺术成为诗画传统现代传承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意象创设和情感表达诸方面,中国新诗与绘画彼此交流汇通,通过取法和借镜对方来塑造自身的风貌,“诗中有画”和“画中有诗”的艺术传统得以延续。此外,关于汉字形象与中国新诗视觉造型的议题同样涉及“传统的发明”,本文也将加以关注。其次,视觉媒介的变革与中国新诗视觉传播形态的研究。新型视觉媒介层出不穷,新诗视觉传播的形态经历了数度变迁。从静态到动态,从实景到虚拟,从单向到交互,日新月异的视觉媒介技术为诗人和艺术家打开了自由创造的天地。新诗艺术与众多类型的视觉媒介进行互动,呈现出丰富驳杂的融合方式,创造出摄影诗歌、诗歌电视(PTV)、超媒体诗歌等诸多崭新的综合艺术样式,成为“影像诗学”建构和探索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深入解析这些综合艺术的生成机制和内在理路,可以探寻出中国新诗与新型视觉媒介的合作和交锋的复杂互动。此外,这些综合艺术的“诗意图式”仍然可以辨认出传统图式嬗变的痕迹,因此,它们也可以视为诗画传统的一种变异性传承。再次,地理空间的诗性建构与影像书写,以及诗意景观的塑造研究。诗歌艺术与视觉媒介都将地理空间纳入自身观照的视镜,使得地理空间成为诗歌与视觉媒介所表现素材的重要交集。经过诗性建构的地理景观则是诗歌艺术与视觉媒介共同书写的对象。透过“诗性地理”这一表现对象,可以探究摄影、电影、电视等视觉媒介表现和处理抒情题材的修辞方式以及现实困境,从而为抒情文体尤其是新诗的视觉传播提供启示。考察新诗与视觉文化关联的另一维度是诗意景观的塑造与凝视。伴随着经典性的生成和知名度的提升,中国新诗对众多景观进行着诗意建构和颠覆性重塑。在观光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诗意景观在诗歌视觉传播中的作用将日益凸显出来。因此,对景观的诗意建构和重塑其实构成了中国新诗视觉传播的一个隐性渠道。最后,关于现代诗人形象塑造与想象的研究。当下,现代诗人正逐步将自身视觉形象的展示纳入新诗传播的策略当中,大众传媒将诗人形象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加以征用,而一些影视剧则参与到诗人形象的演绎和虚构当中。诗人形象的塑造与想象,直接关系到诗歌生态的建设和诗歌受众的培养,因此,对诗人形象的考察是中国新诗视觉传播研究的重要环节。与诗界正面形塑自身形象的取向大相径庭,基于各自考量的大众传媒刻画出面目斑驳的诗人形象,使之变为“被污染的塑像”。而虚构的影视剧则强化和放大了媒体和公众对诗人的刻板印象,使之成为影视人物画廊中的一个“俗套”。总体而言,诗人形象的塑造是一个真相与虚构共生、交锋与合谋并存的复杂的文化编码过程。

陈燕[8](2007)在《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是中国艺术产业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艺术产业得以不断扩展和延伸。演出产业,音像产业,电影产业,艺术品业等等各行业市场迅速发展。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艺术产业竞争将更加趋于激烈。我国艺术产业经营者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发达国家的艺术产业相比,我们在生产方式、经营理念、营运资本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尤其是在市场化运作方面,人家积累了上百年的历史经验,我们所经历的艺术市场实践不过十来年时间。我国艺术产业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艺术资源、低廉的人力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我国的艺术产业要虚心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手段、生产方式和市场经验。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博采众长、勇于进取,才能创造辉煌的未来。本文主要以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的发展状况为资料,从发展轨迹、产业结构、产业政策、产业地位等方面进行研究,呈现其发展的具体面貌,也希望为中国艺术产业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王子荣[9](2006)在《百花园里竞芳菲——大理州文学艺术50年巡礼》文中提出如果按照惯例把文学艺术比作花朵,那么大理地区的文学艺术正是“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作为开发较早的边疆民族地区,大理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早在遥远的秦汉时期,这里就已流传着脍炙人口的《行人歌》;特别是汉时,大理人张叔、盛览负笈蜀中,受教于大文学家司马相如门下,他们学成归来设馆教学,习染浸淫,使大理文风渐成鼎盛。南诏大理国出现以后,洱海地区的文学艺术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中更为显得耀眼。如《全唐诗》中就入选

赵燕明[10](2003)在《他从盐湖走来——读知名摄影家陈宜强》文中认为

二、走近世界名人的中国摄影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近世界名人的中国摄影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摄影艺术中身体的视觉呈现 ——以《大众摄影》杂志(1979-2019)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和研究内容
第一章 现实主义摄影中的“身体”
    第一节 现实主义与“形神兼备”艺术理念
        一、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确定
        二、“形神兼备”艺术理念的确立
    第二节 现实主义摄影中身体的视觉呈现
        一、均衡式的人物身体构图
        二、仰式的人物身体视角
        三、大红色的人物身体色彩
    第三节 现实主义摄影艺术中身体呈现的技术建构
        一、聚精会神的特写
        二、神采奕奕的光质
第二章 实验性摄影中的身体
    第一节 现代主义与“实验性”摄影
        一、现代主义思潮与人物摄影的“实验”
        二、“实验性”摄影中的“主体意识”
    第二节 “实验性”摄影中身体的视觉呈现
        一、裸体的视觉呈现
        二、开放式构图与“不完整”的身体
        三、黑与白的提纯与抽象
    第三节 “实验性”摄影的技术路径
        一、拼贴与叠加
        一、高调的“留白”
        三、低调的“留黑”
第三章 媚态摄影中的身体
    第一节 媚态摄影与身体的“媚态”
        一、服饰装扮下的身体“媚态”呈现
        二、道具置景下的身体“媚态”表现
    第二节 身体的“美化”
        一、柔光魅影下的身体“美容”
        二、色彩喧哗下的身体“改造”
    第三节 身体的“景观”
        一、时尚的“写真照”
        二、被消费的“女郎”
第四章 观念摄影中的身体
    第一节 “观念”的登场
        一、观念的概念:观念艺术与观念摄影
        二、“身体”与“观念摄影”
    第二节 身体作为媒介
        一、摆拍——身体的“表演”
        二、自拍——身体的“镜像”
    第三节 观念性的“身体”的视觉呈现
        一、身体的“挪用”
        二、身体的“复制”
第五章 数字摄影中的身体
    第一节 数字技术对身体的呈现
        一、“数字化的身体”
        二、“美图”下的身体呈现
    第二节 “私摄影”中身体的视觉呈现
        一、“私密化”的身体表达
        二、身体的“视觉日记”
    第三节 “照相”与“造相”
        一、从“照相”到“造相”
        二、多元化的身体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光与影》杂志内容及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来源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
第一章 《光与影》的创刊与发展
    第一节 《光与影》的创刊背景
        一、政治文化环境为摄影发展创造条件
        二、专业刊物的诞生顺应摄影发展的需求
        三、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摄影媒介的传播
    第二节 《光与影》杂志的发展历程
        一、从探索到稳定:1981年-1997年
        二、改版寻求突破:1998年-2000年
第二章 《光与影》的编辑理念及内容分析
    第一节 《光与影》的编辑理念
        一、改版前以普及摄影艺术为己任
        二、改版后注重摄影媒介的传播功能
    第二节 《光与影》内容分析
        一、《光与影》栏目设置的变化特点
        (一)、由单一模糊走向准确细化
        (二)、由编辑主导走向消费者导向
        (三)、由摄影领域走向生活文化的大视野
        二、《光与影》选题导向的变化特点
        (一)、摄影作品:从歌颂美好到批判现实
        (1)改版前“风光热潮”与“民俗热潮”
        (2)改版后“新纪实摄影热潮”
        (二)、理论评论:从摄影本体到图像传播
        (1)改版前关注摄影本体理论研究
        (2)改版后利用图像传播关注当下社会
第三章 《光与影》的历史价值
    第一节 《光与影》对国内摄影发展的贡献
        一、开创国内图像传播的探索之路
        二、引进国际摄影艺术,促进中国摄影与国际摄影的交流融合
        三、丰富了中国摄影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四、培养并推介专业摄影工作者及媒体人
    第二节 《光与影》对江苏摄影创作主题和风格的影响
        一、为江苏摄影创作主题设立典范
        二、对江苏摄影创作风格的影响深远
第四章 《光与影》的停刊原因与办刊启示
    第一节 停刊原因
        一、杂志定位模糊,固定读者群流失
        二、期刊市场化带来影响
    第二节 办刊启示
        一、办刊思想迎合时代需求
        二、刊物长久发展更要定位准确、求新变革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建构与表征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问题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核心概念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法、思路与目标
    1.6 研究难点与创新
2 政治视觉修辞的历史溯源
    2.1 早期人类社会:人是图像化的产物
    2.2 封建社会:偶像恐惧与偶像崇拜的权力纠葛
    2.3 民主社会:浸淫于图像的现代政治
    2.4 政治视觉修辞实践的未来
3 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演变
    3.1 修辞学理论的演进:从人文主义、风格主义到哲学回归
    3.2 政治修辞学的理论发展:从政治质询到政治话语实践
    3.3 视觉修辞学理论的嬗变:从图像研究走向图像批判
    3.4 政治视觉修辞概念的生成:政治性与视觉性的融合
    结语
4 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维度
    4.1 政治视觉修辞的内涵与外延
    4.2 政治视觉修辞的基本特征
    4.3 政治视觉修辞的图像构成要素
    4.4 政治视觉修辞的功能
    4.5 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分析框架
5 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机制
    5.1 政治视觉修辞的文本表征机制:图文混合的叙事缝合
    5.2 政治视觉修辞的过程表征机制:锚定和具体化的综合
    5.3 政治视觉修辞的社会表征机制: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协同
6 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分析——以YOUTUBE上的“一带一路”倡议视频为例
    6.1 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6.2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短视频表征:去意识形态化的诗意框架
    6.3 西方一带一路倡议的短视频分析:讽刺框架中的意识形态抨击
    6.4 中外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差异:崇“美”/重“真”、一元/二元认同、简单/复杂归因
    结语
7 结语:政治视觉修辞的反思与出路
    7.1 政治视觉修辞本体论的追问
    7.2 政治视觉修辞认识论的反思
    7.3 政治视觉修辞价值论的探索
    7.4 政治视觉修辞方法论的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与奖励
致谢
附图

(4)华丽的梦境变黑白 ——杨泳梁影像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杨泳梁影像艺术风格成因探析
    第一节 杨泳梁个人成长经历
    第二节 杨泳梁创作媒介的演变
第二章 试析杨泳梁影像语言中的传承与创新
    第一节 源头活水——杨泳梁影像语言中的传承性
        一、宋元山水的数字仿制——从《蜃市山水》到《人造仙境》
        二、“高贵的单纯”与'渺小'的静谧”——《希腊》和《一碗台北》
    第二节 形式和媒介的新探索——杨泳梁影像语言中的创造性
        一、若城市烧成灰——《烟灰景观》
        二、可触碰的记忆形式——《内向者》和《恍然》
        三、时间维度可视化的探索——杨泳梁的动态影像系列
        四、“卧游”的虚拟现实新尝试——《不朽之境》
    第三节 “新瓶装旧酒”——试析“太古蜃市”个展系列作品
第三章 视觉的罗生门——试析杨泳梁影像语言中的隐喻性
    第一节 都市后现代启示录——桃花源还是失乐园?
    第二节 坠落神坛的悲凉——杨泳梁作品中的“龙”符号
    第三节 心潮无序,朔望有时——杨泳梁作品中的“月光”和“水”
    第四节 地狱天堂,皆在人间——从《天空之城》到《陌入止境》
第四章 杨泳梁艺术创作的总结和延伸
    第一节 关于“摄影师的艺术”和“艺术家的摄影”
    第二节 杨泳梁艺术创作的启示
    第三节 对杨泳梁艺术创作的担忧与期待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概述
        1.1.1 信息时代的建筑摄影“困局”
        1.1.2 建筑摄影的“中国性”
        1.1.3 本土建筑学研究中系统性的建筑摄影历史理论研究亟待填补
    1.2 研究对象
        1.2.1 研究的议题——建筑的视觉性
        1.2.2 研究的跨度——近现代
        1.2.3 研究的场域——以“中国”为地理空间和传播上的限定
    1.3 研究综述
        1.3.1 以建筑学切入的研究
        1.3.2 以摄影和图像学切入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建筑摄影的制产、表达与意义
    2.1 本章引论
    2.2 以摄影制产为线索
        2.2.1 意图:提供建成环境的可读
        2.2.2 技术:前置的建筑摄影方法
        2.2.3 媒介:摄影视觉的观看结构
    2.3 以建筑摄影表达维度为切入
        2.3.1 建筑表现
        2.3.2 科学采集
        2.3.3 建筑纪实
    2.4 建筑的视觉性意义
        2.4.1 空间和形象的视觉重构
        2.4.2 建筑信息的文本化
        2.4.3 建筑文化价值的形成
上篇:近代中国建筑摄影的启蒙与探索
    第3章 建筑临摹:场景的祛魅与返魅(1844-1900)
        3.1 本章引论
        3.2 建筑摄影的启蒙与影像殖民
        3.2.1 成为科学性与客观性坐标系的建筑摄影
        3.2.2 建筑摄影与欧洲城市场景
        3.2.3 中国场景的初始建构与形象的“攫取”
        3.3 建筑摄影制产主体的雏形
        3.3.1 固定的耕耘:中国早期照相业的形成
        3.3.2 流动的纪实:独立及业余摄影师的实践
        3.4 :中国场景再现的多元维度
        3.4.1 菲利斯·比托:中国建筑场景的双向性格
        3.4.2 约翰·汤姆森:社会调查视角下的时代图景
        3.4.3 涌现的工业场景建筑摄影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筑写真:建筑学的装置和观念(1900-1927)
        4.1 本章引论
        4.2 本土摄影理论的滥觞与场景的“真”与“意”
        4.2.1 中国本土摄影理论萌芽与建筑摄影
        4.2.2 城市场景的新视觉
        4.3 成为建筑学装置的建筑摄影
        4.3.1 小川一真:建筑科考摄影与制图的“一致性”
        4.3.2 恩斯特·鲍希曼:中国传统建筑“基因”与画意表现
        4.3.3 奥斯瓦尔·喜仁龙:北京城墙研究与类型学摄影
        4.4 科学考察中的建筑摄影制产
        4.4.1 威廉·埃德加·吉尔:场景的嬗变与清末的新政建筑
        4.4.2 爱德华·沙畹:人文科考的类型采集
        4.5 本章小结
下篇:现代中国建筑摄影的成熟与更迭
    第5章 建筑媒介: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斡旋(1927-1949)
        5.1 本章引论
        5.2 建筑摄影的现代性制产
        5.2.1 现代建筑纸媒与建筑摄影,以《中国建筑》和《建筑月刊》为例
        5.2.2 建筑摄影在商业照相馆的成熟:“定妆照”与工程纪实
        5.2.3 大众阅读中的建筑形象
        5.3 中国建筑的民族性建构
        5.3.1 梁思成:中国建筑“词汇”与“文法”的可读性
        5.3.2 孙明经与庄学本: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科考与建筑摄影
        5.3.3 郎静山:中国建筑场景的画意表达
        5.4 建筑摄影的“新视觉”
        5.4.1 中国建筑现代性争辩中的建筑摄影
        5.4.2 黑白影社与金石声:上海的现代都市场景
        5.4.3 霓虹、夜景与现代
        5.4.4 室内建筑摄影与日常的现代性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建筑纪实:技术理性与集体叙事(1949-1976)
        6.1 本章引论
        6.2 建筑摄影的集体性制产
        6.2.1 建筑设计的集体转向与建筑摄影
        6.2.2 建筑摄影的专业化传播场域
        6.2.3 建筑摄影读者的强化
        6.3 科学采集与功能性建筑表达
        6.3.1 首都建设前期的街景拍摄调查
        6.3.2 图纸化的摄影表达与工程纪实
        6.4 建筑摄影的集体叙事
        6.4.1 ―建筑设计十年”,建筑形象制产的巅峰
        6.4.2 集体创作的高潮——人民大会堂的建设纪实
        6.4.3 工业的跃进与技术“革命”的崇拜
        6.4.4 现代城市的影像纪实与记忆锚点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建筑表现:建筑语义的扩张(1976-1990)
        7.1 本章引论
        7.2 建筑摄影制产的市场化转向
        7.2.1 建筑设计的企业化改制与建筑摄影
        7.2.2 当代建筑纸媒与建筑摄影的多元化探索
        7.3 建筑表现与彩色建筑摄影
        7.3.1 建筑表现:新语境的催化剂
        7.3.2 建筑摄影媒体的色彩革命
        7.4 建筑摄影语义的扩张
        7.4.1 建筑摄影与建筑批评
        7.4.2 建筑摄影与当代设计思潮
        7.4.3 建筑摄影与怀古主义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研究结论
        8.1.1 提出一种建筑摄影的理论研究体系
        8.1.2 中国建筑摄影近现代历史的断代
        8.1.3 中国建筑的视觉现代性的建构
    8.2 问题与不足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建筑摄影师访谈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陈复礼画意摄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1章 陈复礼及其摄影艺术风格演变
1.1 二十世纪初我国摄影发展背景
1.2 陈复礼的艺术生平
    1.2.1 童年时期的艺术熏陶
    1.2.2 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
    1.2.3 不断攀登艺术高峰
1.3 陈复礼摄影艺术风格演变
    1.3.1 50 年代初期:模仿“集锦摄影”
    1.3.2 50 年代后期:以纪实为主
    1.3.3 60 年代初期:写实和画意相结合
    1.3.4 80 年代初期:尝试“影画合璧” 第2章 陈复礼画意摄影的艺术表现技法
2.1 摄影与绘画的关系
    2.1.1 摄影与绘画的相似之处
    2.1.2 摄影与绘画的不同之处
2.2 西洋画与中国画的区别
2.3 画意摄影的历史发展
2.4 陈复礼画意摄影的技法表现
    2.4.1 运用影调表现层次感
    2.4.2“留白”营造意境
    2.4.3 透视增强空间感
    2.4.4 采取“五字法”的构图形式
    2.4.5 题款印章与影像有机结合
2.5 陈复礼画意摄影的形成原因 第3章 陈复礼画意摄影的意境表达
3.1 意境的形成和发展
3.2 意境在摄影艺术中的表现
3.3 陈复礼画意摄影意境的构建
    3.3.1 色彩—和谐统一
    3.3.2 光线—自然平顺
    3.3.3 线条—形式多样
3.4 陈复礼画意摄影的意境美
    3.4.1 含蓄美
    3.4.2 象征美
    3.4.3 诗意美
    3.4.4 崇高美
3.5 陈复礼画意摄影主题深层意义揭示
    3.5.1 强烈的爱国精神
    3.5.2 浓郁的乡土情结
    3.5.3 温暖的人文关怀
    3.5.4 深刻的“中和”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致谢

(7)中国新诗的视觉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发明的传统:中国诗画传统的现代传承
    第一节 古典意境的终结与诗画传统的新变
    第二节 现代诗画艺术的古典“胎记”
    第三节 中国新诗与绘画的潜隐互动
    附录 汉字形象与中国新诗的视觉造型
第二章 抒情的光影:“影像诗学”的实验与探索
    第一节 新诗与摄影的“狭路相逢”
    第二节 新诗与电视的“亲密接触”
    第三节 “数码诗人”的网络游戏
第三章 诗意的空间:中国新诗与视觉媒介的视域交集
    第一节 “诗性地理”的审美建构
    第二节 “诗性地理”的影像书写
    第三节 中国诗歌与诗意景观的建构和重塑
第四章 诗人的浮沉:影像时代诗人形象的塑造与想象
    第一节 中国新诗的“边缘化”与诗人形象的建构
    第二节 视觉转向与现代诗人形象的塑造
    第三节 影视剧中诗人形象的想象与重建
结语 从边缘出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8)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基础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角度
    1.4 研究意义
第2章 历史:发展轨迹
    2.1 中国现当代艺术产业的发展
    2.2 世纪之交中国艺术产业现状
第3章 系统:产业结构
    3.1 演出产业
    3.2 音像产业
    3.3 影视产业
    3.4 艺术品业
    3.5 其他艺术服务业
第4章 管理:产业政策
    4.1 文艺体制改革
    4.2 艺术产业的政策演变
    4.3 世纪之交的中国主要艺术行业的产业政策
第5章 空间:产业地位
    5.1 艺术产业在国家产业中的地位
    5.2 艺术产业对国家艺术事业的作用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走近世界名人的中国摄影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摄影艺术中身体的视觉呈现 ——以《大众摄影》杂志(1979-2019)为例[D]. 张洁. 上海大学, 2021
  • [2]《光与影》杂志内容及价值研究[D]. 璩瑞琪.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6)
  • [3]政治视觉修辞的理论建构与表征实践[D]. 刘晶. 华中科技大学, 2019(12)
  • [4]华丽的梦境变黑白 ——杨泳梁影像艺术研究[D]. 温京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5]中国近现代建筑摄影历史研究1844-1990[D]. 孙昊德. 清华大学, 2018(04)
  • [6]陈复礼画意摄影艺术研究[D]. 胥光辉.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6(05)
  • [7]中国新诗的视觉传播研究[D]. 王强. 苏州大学, 2012(09)
  • [8]世纪之交的中国艺术产业 ——关于历史、系统、管理、空间的研究[D]. 陈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1)
  • [9]百花园里竞芳菲——大理州文学艺术50年巡礼[J]. 王子荣. 大理文化, 2006(06)
  • [10]他从盐湖走来——读知名摄影家陈宜强[J]. 赵燕明. 柴达木开发研究, 2003(02)

标签:;  ;  ;  ;  ;  

走近世界名人的中国摄影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