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临床分析

一、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兰芳,曹莉莉,吴章颖[1](2021)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47例临床特点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临床特点,为AWE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7例AW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并分析其特点。结果患者就诊的平均年龄为(32.17±4.45)岁,均有剖宫产手术史。剖宫产1次者32例(68.09%),2次者15例(31.91%)。腹部手术为横形切口43例(91.49%),纵形切口4例(8.51%)。患者初次发病距离上次剖宫产手术时间为2~120个月。37例(78.72%)以经期腹壁包块疼痛为首发症状。包块位置多见于剖宫产手术横切口左右两侧。47例AWE患者均行腹壁B超检查,其中42例(89.36%)提示腹壁切口处不规则的低回声肿块,边界不清,部分包块内可见血流信号。47例AWE患者中有29例行CA125检测,均值为(23.52±12.81) U/ml。47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病灶,病灶平均直径为(2.55±0.85) cm,病变多累及筋膜层和肌层。术后随访期间有6例患者复发。结论剖宫产术后AWE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可结合病史和B超检查结果进行诊断。AWE首选手术治疗,术中彻底清除病灶是治疗的关键。临床医师在腹部手术中应防止医源性AWE的发生,术后可制定规范的管理模式并密切随访。

郭爱莲[2](2021)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WE)是具有活性的内膜组织种植于腹壁而形成的妇科疾病,目前国内外缺少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且无明确的诊疗规范及共识。本课题通过分析197例不同病灶类型AWE患者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诊治情况,特别是通过对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超声)联合血清CA125对不同病灶类型诊断效能等方面的研究,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诊治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197例AWE患者的病史特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过程、术后用药及复发情况。研究超声、血清CA125及两者联合检测对不同病灶类型的诊断效能;比较不同病灶类型的AWE临床手术结局的差异。结果:1.剖宫产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cesarean scar endometriosis,CSE)占AWE的92.89%(183/197),无手术史者占2.54%(5/197);月经周期相关的痛性结节者90.71%(166/183),无痛性结节者3.28%(6/183)。2.(1)超声对AWE病灶上界的诊断率85.23%高于下界55.11%(X2=38.125,P<0.05)。(2)腹膜型与非腹膜型患者经ROC曲线分析血清CA125截断值为31.35U/ml。(3)超声联合血清CA125诊断不同病灶类型(腹膜型)的诊断率93.75%大于单指标超声12.50%和血清CA125水平68.75%。3.腹膜型患者的病灶面积大小、血清CA125水平、术中出血量多少、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长短均大于或多于前鞘肌肉型和筋膜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多发性病灶患者中腹膜型占50%(7/14);197例AWE患者中病灶长径>4cm者占23.35%(46/197),只有3人术中加用补片修补,长径均≥4cm,病灶形态均为纵椭圆形,其中腹膜型2例,病灶面积分别为12 cm2、24cm2;前鞘肌肉型1例,病灶面积12cm2。5.138例AWE患者成功随访,其中3例复发(均为腹膜型);未用药组复发率1.64%(2/122),用药组复发率6.25%(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资料完整的138例AWE患者中,末次剖宫产孕37~40周之间分娩的患者占89.13%,术前胎膜早破者占53.62%,剖宫产术时出血量在300~1000ml占91.07%。结论:1.AWE患者多发生于剖宫产术后,无手术史患者也存在,说明AWE发生机制存在不同。2.AWE典型临床表现为与月经周期相关的痛性结节,但也存在非月经周期相关和无症状结节的情况,临床工作应注意避免这些非典型临床症状患者的延误诊断和漏诊。3.腹膜型患者的临床结局比其他类型差,血清CA125数值超过31.35 U/ml提示腹膜型病灶可能性大,超声和血清CA125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率并有助于腹膜型病灶的诊断,为临床工作提供新的诊断路径。4.术中补片修补需要个体化分析,病灶长径超过4cm可能不能简单作为补片应用的标准,是否可以参考病灶面积和形态来应用,需要今后扩大样本量进一步得到验证。5.术后用药可能不降低AWE的复发率,但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6.AWE发生与末次妊娠和剖宫产手术相关情况的关系(如孕周、胎膜早破及术时出血量等),需要今后大样本对照研究来证实。

蔡华[3](2021)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比较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消融术与手术切除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WE)的临床疗效,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资料和方法:收集2017年2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就诊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并接受HIFU消融术或手术切除治疗的AWE患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接受HIFU消融术的AWE患者46例,根据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灶直径、病灶体积、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孕产次、病灶数量、发病潜伏期等指标,选取同期收治并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AWE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96例AW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临床特征,对比两组术后的疼痛缓解情况、术后VAS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术后并发症、复发等指标,同时观察HIFU治疗前后病灶的变化情况,并分析HIFU术后病灶体积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1.患者的临床特征:本研究96例患者中,91例(94.79%)有伴随月经的周期性腹壁疼痛,5例(5.21%)呈无规律的持续性疼痛;82例(85.42%)为单发病灶,39例(40.63%)的病灶位于剖宫产切口右侧;74例(77.08%)病灶位于皮下脂肪层;73例(76.04%)患者有病灶包块压痛。2.基本资料:两组患者在年龄、身高、BMI、病灶直径、病灶体积、术前VAS评分、孕次、产次、病灶数量、发病潜伏期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术后疼痛缓解情况:HIFU组术后1、3、6、12个月的疼痛治愈率分别为63.04%、71.34%、80.43%、97.83%,手术组分别为78.00%、88.00%、96.00%、96.00%;两组术后1、3、6、12个月的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至术后1~4年,HIFU组疼痛复发率(4.35%)与手术组(4.00%)相当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7,P=0.932)。4.术后VAS评分:HIFU组术后1、3、6个月的VAS评分(0.44±0.26、0.37±0.22、0.25±0.20)显着低于手术组(0.83±0.28、0.56±0.35、0.47±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HIFU组VAS评分(0.14±0.08)与手术组(0.15±0.1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HIFU治疗前后病灶变化情况:消融术后AWE病灶体积与治疗前相比显着缩小,术前为(5.64±2.24)cm3,术后1、3、6、12个月分别为(2.56±1.42)cm3、(0.87±0.54)cm3、(0.25±0.16)cm3、(0.13±0.08)cm3;术后1、3、6、12个月平均体积缩小率分别为54.61%、84.57%、95.57%、97.69%;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的病灶体积组间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6.住院时间成本及住院花费:HIFU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总天数、术后住院天数均显着少于手术组,但HIFU组的平均住院费用多于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术后并发症:HIFU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4.34%),按照国际介入放射学会(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SIR)分类法,均为SIR-A级;手术组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8.00%),其中3例SIR-A级,1例SIR-B级。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0,P=0.752)。8.HIFU术后病灶体积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融率(OR=1.81,95%CI:1.09~2.64)和病灶累及层面(OR=1.60,95%CI:1.17~2.54)对HIFU术后体积变化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因素、BMI、剖宫产次数、病灶数量、发病潜伏期、术后联合用药、术前VAS评分对HIFU术后体积变化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治疗有效,消融术后病灶体积逐渐缩小,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2.HIFU治疗AWE与手术切除疗效相当,且HIFU具有无失血、术后疼痛评分低、并发症轻、术后恢复时间短的优点,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3.消融率和病灶累及层面是HIFU术后体积变化的影响因素,故术中提高消融率可能是利于术后AWE病灶缩小的关键因素。

周惠洁,林顺粦,许宝瑞[4](2020)在《米非司酮联合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评价》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分析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和复发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0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6.67%,对照组为26.67%,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手术治疗效果显着,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病情缓解,并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黄艳,彭超,宋晗,李天慈,张德玉,周应芳[5](2020)在《腹直肌内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切除二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回顾性分析2019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两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诊疗经验,并结合文献探讨腹腔镜切除腹直肌内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可行性。两例患者均为剖宫产术后发病,异位病灶均位于腹直肌内,均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术之前先行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术,之后切除腹直肌内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术后3个月及6个月随访,患者症状均完全缓解,未见病灶残留或复发。腹腔镜下切除腹直肌内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是可行的,尤其是合并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需同时治疗的患者,但其适应证和禁忌证仍须进一步探讨。

江丽,葛群[6](2020)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用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AWE)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42例可疑AWE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和总结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及诊断结果。结果 42例患者中,40例经病理确诊,超声诊断准确率95.24%。AWE声像图特征表现为腹壁皮下脂肪层、肌肉层内实性低回声、不均质且不均匀;病灶位于皮下脂肪层者23例,腹直肌者4例、腹壁皮下者9例、腹膜者4例,包块边界模糊且形态不一。结论超声检查能够有效地诊断AWE,能够为临床预防和控制该症提供依据。

蒋梦雨[7](2020)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及预后分析》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WE)是介于皮肤与壁层腹膜之间任何部位的一种特殊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多数都有既往的妇科或产科腹部手术史,最常见的是剖宫产手术史。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数量的增加,剖宫产后的AWE患者有显着上升的趋势。手术完整去掉异位内膜组织是最见效的手段,若肿块体积大,位置深,清除组织较多导致腹部组织缺失较多时,往往需要采用特殊材料进行修补加固,以防止腹壁切口疝的发生。该病即使手术切除病灶后仍有复发的可能,对于发病年龄、潜伏期、病灶大小、剖宫产次数、病灶数目是否与复发有关、术后是否需要联合药物治疗预防复发等,目前国内外尚无共识。且其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手术技巧及治疗效果缺乏大数据临床研究结果。本文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房收治的231例AWE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总结,包括临床表现、病变分型、诊断、影像学方法、治疗手段及效果等,探讨AWE的诊疗要领、手术技巧和复发高危因素,为将来能够有效治疗该疾病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整理从2012年1月到2018年6月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疗的AWE患者共231例。根据病灶下界累及部位给AWE进行病变分型,包括皮下脂肪型、前鞘肌肉型和腹膜型。若术中探查其为多发病灶(病灶≥2个),则归为病灶累及部位最深的病变分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手术),观察组[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常规病理报告全部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腹壁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随访时间至2019年6月。2.统计学方法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连续变量,秩和检验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资料,方差分析统计符合正态分布的多样本定量资料,多样本间的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多样本定量资料符合非正态分布的用Kruskal-Wallis检验,多样本定性资料用独立的多组无序多分类资料分析,两分类变量间的关联分析用Pearsonχ2检验,χ2连续校正分析方法用于两独立样本的定性资料,数据均用SPSS 22.0软件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31例AWE患者中229例(99.13%,229/231)有剖宫产病史。患病年龄22~47岁,平均年龄为(32.54±4.69)岁;潜伏期是3~156个月,中位数24个月;病灶直径1~8cm,平均病灶直径(3.31±1.44)cm。2.231例AWE患者中208例(90.04%)表现为与经期相关的腹壁不适感,其中表现为伴随经期疼痛感的患者180例(占86.54%),疼痛无规律的患者28例(占13.46%);183例(79.22%)腹壁可扪及包块。3.三种病变类型中前鞘肌肉型最为常见,占比71.6%(164/229),特点为腹壁扪到逐渐变大的包块,并伴有和经期有关的腹部钝痛感;皮下脂肪型特点为腹部扪到逐渐变大的肿物;腹膜型特点为与月经相关腹壁瘢痕处不适,早期包块触摸不清,只有病灶较大时才能够扪及包块。4.术前全部患者给与腹壁浅表部位超声辅助检查,确诊率达99.13%,与术中探查分型总体符合率达97.38%(223/229)。6例患者进行了腹部MRI平扫检查,确诊率达100%。5.23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36例因缺损较大使用网片修补,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共有效随访患者216例,8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时间为术后6个月至2年,总体复发率是3.70%(8/216);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复发率进行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5%vs.3.53%,P>0.05),两组病灶直径、剖宫产次数、病灶数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发组平均年龄、平均潜伏期均小于未复发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绝大多数有剖宫产史,好发于育龄期女性,潜伏期长短不一,中位数24个月。2.不同的临床分型有不同的临床特点,超声可帮助术前确诊及临床分型,MRI检查有利于清楚病灶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有利于术前评估及特殊材料的准备。3.手术完整清除病灶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不同病灶大小有不同的手术技巧。4.术后使用Gn RH-a不能降低复发率,发病年龄早及潜伏期短是复发的高危因素。

何玉春[8](2020)在《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不良反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聚焦超声消融(focused ultrasound ablation,FUA)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不良反应,探讨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0年11月至2019年4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接受FUA治疗的7614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各种不良反应,其中子宫肌瘤患者488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2278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255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32例、胎盘植入患者47例、宫角妊娠患者16例。根据国际放射介入学会不良反应分级法评价不良反应。结果:1.所有患者均在镇静镇痛下完成治疗。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疼痛:治疗区痛5261例(69.10%)、骶尾部痛3816例(50.12%)、皮肤烫痛2777例(36.47%)、放射痛805例(10.57%)、腹股沟痛501例(6.58%)、臀部皱褶处疼痛251例(3.30%)、其他部位疼痛234例(3.07%),疼痛评分均低于4分。2.FUA术后观察到的不良反应事件共3320例。观察到A级不良反应3069例(40.31%),B级213例(2.80%),C级16例(0.21%),D级22例(0.29%),没有D级以上严重并发症发生。3.我们将C级以上的不良反应定义为严重不良反应。2011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1%,2012年为0.78%,2013年为0.40%,2014年为0.54%,2015年为0.75%,2016年为0.40%,2017年为0.59%,2018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至0.09%,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呈下降趋势。4.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FUA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以安全地用于子宫良性疾病的治疗。2.随着技术发展及医师经验的积累,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进一步降低;该技术在妇科良性疾病治疗应用方面可进一步趋于成熟。

刘晓萌[9](2020)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自上世纪70年代末腹腔镜技术进入我国,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逐步发展,目前腹腔镜手术已成为我国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首选手术方式。如异位妊娠、卵巢囊肿或良性肿瘤扭转、子宫肌瘤切除等均可首先考虑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已在处理各种妇科疾病中变得日臻成熟。多项研究发现,接受腹腔镜手术的病人具有应激反应小、术后并发症较少、疼痛较轻、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等优点。甚至对于部分恶性肿瘤,有学者认为也可以首选腹腔镜手术。但是腹腔镜手术因为受到技术及器械的限制,手术医生可能无法对盆腹腔病灶进行触诊、分离、压迫止血等,同时腹腔镜手术有时无法完全达到开腹手术的全部范围,其手术适应证和禁忌症基于临床研究的大数据仍在不断的调整和修改,故腹腔镜手术目前仍需要以开腹手术做为备选手术方案,适时中转开腹,可以避免手术并发症及严重不良后果的发生。中转开腹并非手术失败,只有适时把握中转开腹时机,才能将未预计的风险减少到最低,并最大限度保证病人的术中安全及远期预后。故加强术前评估、明确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并由此降低中转开腹率,避免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避免手术时间的延长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每一位妇科医师应树立正确的微创手术观念,对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应有正确的认识。研究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中转开腹的常见原因,探讨与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有关的风险因素,以加强术前风险分层及充分评估,避免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以及因中转开腹引起的医疗纠纷;探讨避免中转开腹的措施,为选择适当术式、制定全面的手术策略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7月1日间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行腹腔镜妇科手术的1770例患者的病历,回顾性分析完成腹腔镜手术组与中转开腹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包括年龄、体重、身高、术前诊断、内科合并症、既往手术史、手术指征、术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中转开腹原因等,探讨影响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研究结果:177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中有23例转为开腹手术,完成腹腔镜手术组共计1747例,中转开腹率为1.3%。中转开腹组共23例,术前诊断依次为:盆腔包块6例、附件区良性肿瘤及囊肿6例、子宫肌瘤6例、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子宫内膜癌1例。中转开腹组有9例为Ⅳ级腹腔镜手术(39.1%)。完成腹腔镜手术组的中位手术时间为85分钟,明显小于中转开腹组(p<0.001)。完成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中位住院时间为8天,与中转开腹组患者相比明显减少(p<0.001)。中转开腹组中主要术式为子宫切除术占78.3%(18/23)。对于术前诊断为良性疾病的患者来说,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风险因素最常见的是各种疾病引起的盆腔严重粘连(60.9%),其次是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需扩大手术范围(34.8%)、解剖原因导致术野暴露困难(17.4%)、需同时行肠道手术(13.0%)、术中止血困难(4.3%)和患者生育要求(4.3%)。所有中转开腹的患者均无Ⅳ级以上并发症发生。结论:严重的盆腹腔粘连、盆腔恶性肿瘤是本组病例中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主要风险因素。术前评估应结合病史、仔细全面的盆腔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手术者经验,由此做出适当的术式选择。

赵亚健[10](2020)在《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文中指出目的对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AWE)患者应用超声诊断的方法及价值展开观察与探究。方法选取20例于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来我院接受诊治的剖宫产后AWE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其进行检查,分析患者的超声图像表现及诊断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本组20例患者中,其声像图显示腹部切口的瘢痕处,可探及到不均匀的、低回声肿块,肿块均分布在腹壁切口的皮下组织中,边界不清且形态不规则,没有明显的包膜回声,在部分低回声肿块中,存在小无回声区。CDFI(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有的肿块内部没有明显的血流信号,有的肿块中存在短线状或星点状的血流信号,多普勒频谱显示为低速、高阻型的动脉血流。经超声随访,发现肿块在经前与经期会增大,经期结束后则会缩小。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0%。结论超声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具有便捷、无痛苦、安全、可重复性等明显优势,通过对剖宫产后AWE患者展开超声检查,可对其病情变化展开动态观察,有效提高临床确诊率,并为疾病的治疗与早期控制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二、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47例临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资料收集
2 结果
    2.1 47例AWE患者的一般情况
    2.2 47例AWE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情况
    2.3 47例AWE患者辅助检查结果
    2.4 47例AWE患者治疗情况
    2.5 47例AWE患者的随访及复发情况
3 讨论

(2)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AWE的一般临床资料特征
    2 超声、血清CA125 及两者联合在AWE不同病灶类型的诊断效能
        2.1 超声对AWE不同病灶类型的诊断效能
        2.2 血清CA125 对AWE不同病灶类型的诊断效能
        2.3 超声联合血清CA125 在诊断不同病灶类型(腹膜型和非腹膜型)AWE的效能
    3 AWE不同病灶类型的临床手术结局情况
    4 AWE患者的术后用药与复发情况
    5 AWE患者末次剖宫产情况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1.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概述
    2.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
    3.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
    4.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
    5.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
    6.HIFU的工作原理
    7.HIFU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性
    8.HIFU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安全性
    9.HIFU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常见并发症
1 资料来源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及相关定义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研究内容
2 方法
    2.1 仪器设备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术后随访
    2.5 质量控制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患者的临床特征
    3.2 HIFU组及手术组基本资料比较
    3.3 HIFU组及手术组术后疼痛缓解情况比较
    3.4 HIFU组治疗前后病灶变化情况
    3.5 HIFU组及手术组治疗相关参数比较
    3.6 HIFU组及手术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3.7 HIFU组术后病灶体积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米非司酮联合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对比
    2.2 两组复发率对比
3 讨论

(6)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用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
    二、纳入与排除标准
    三、超声检查
    四、病理学诊断
    五、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诊断准确率
    二、肿块位置和形态
    三、声像图特征和血流显像情况
讨论

(7)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索引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8)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不良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般资料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腹腔镜手术设备与器械
        2.2.2 患者术前准备
        2.2.3 麻醉方法
        2.2.4 手术方法
        2.2.5 腹腔镜手术分级
        2.2.6 术后并发症分级
    2.3 统计学分析方法
结果
    3.1 腹腔镜手术指征及中转开腹
    3.2 术前诊断及中转开腹术式
    3.3 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风险因素
    3.4 腹腔镜分级手术与中转开腹
    3.5 中转开腹患者的术后转归及结局
讨论
    4.1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
    4.2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及术前评估
        4.2.1 妇科急腹症
        4.2.2 妇科良性肿瘤
        4.2.3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孕症
        4.2.4 妇科恶性肿瘤
    4.3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禁忌症
    4.4 中转开腹的原因及风险因素
        4.4.1 妇科手术中转开腹率及其影响因素
        4.4.2 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与预防
    4.5 中转开腹的时机
    4.6 妇科腹腔镜手术医师培训的重要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超声诊断仪器及方法:
2 结果
    2.1 肿块的位置、大小及超声表现:
    2.2 CDFI(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2.3 术中病理结果及超声随访:
3 讨论
    3.1 剖宫产后AWE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
    3.2 剖宫产后AWE的超声鉴别与诊断:
    3.3 剖宫产后AWE与其他容易混淆的疾病的鉴别:

四、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47例临床特点分析[J]. 马兰芳,曹莉莉,吴章颖.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1(10)
  • [2]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D]. 郭爱莲. 青岛大学, 2021
  • [3]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D]. 蔡华. 西安医学院, 2021
  • [4]米非司酮联合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评价[J]. 周惠洁,林顺粦,许宝瑞. 北方药学, 2020(12)
  • [5]腹直肌内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切除二例[J]. 黄艳,彭超,宋晗,李天慈,张德玉,周应芳.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20(10)
  • [6]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应用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J]. 江丽,葛群.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05)
  • [7]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及预后分析[D]. 蒋梦雨. 郑州大学, 2020(02)
  • [8]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不良反应分析[D]. 何玉春.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9]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风险因素分析[D]. 刘晓萌. 山东大学, 2020(09)
  • [10]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J]. 赵亚健. 中国医药指南, 2020(13)

标签:;  ;  ;  ;  ;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