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一、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论文文献综述)

查尔顿·佩特斯,余书华[1](2021)在《脱身策略》文中提出一家着名医药科技公司创始人乔丹·帕里什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然而,看似成功的人生其实早已千疮百孔。乔丹觉得自己山穷水尽,心力交瘁的他只想着早日逃离现实。乔丹的心理医生罗森给了他一个电话号码,告诉他这是一条不能回头的路。绝望的乔丹拨通了电话,随后被自称是"脱身策略公司"的人带走。这家公司专门帮助那些想要摆脱现有生活,在世界的另一处改头换面、重新生活的人。他们制造了乔丹遭遇车祸死亡的假象,乔丹的家人获得了一笔赔偿金,接受了这个事实。但是乔丹很快就后悔了,他不愿以这种狼狈的方式退出原来的生活。想念家人的他希望回归家庭,但脱身策略公司的人强行将乔丹送到日本,严格监视他的生活。乔丹无意中发现以前的同事兼好友亚历克斯与脱身策略公司有过联系。难道这一切都是圈套?

吴海燕[2](2021)在《不同视频字幕呈现方式对职校学生英语故事口头复述成绩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语口语是英语语言技能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英语学习者的学业和就业都至关重要,理应受到高度重视。然而,中等职业学校中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不尽如人意。字幕视频作为一种有效工具,能同步呈现声音和文本、强化信息获取过程中的视觉功能。自字幕视频出现以来,其潜能在教育研究领域引起了极大关注。然而,视频字幕呈现方式对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研究却寥寥无几。因此,本研究基于输入假说、信息加工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探究不同视频字幕呈现方式对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成绩的影响,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不同视频字幕呈现方式对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故事复述的流利性有何影响?2)不同视频字幕呈现方式对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故事复述的准确性有何影响?3)不同视频字幕呈现方式对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故事复述的完整性有何影响?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法。定量研究的受试为108名从南通某职业学校艺术专业四个平行班中随机选出的学生。通过对108名学生的口语前测,按成绩将其分成三个口语水平相当的小组,分别为中文字幕视频组、英文字幕视频组和中英文字幕视频组。随后进行的口语后测中,三个小组分别观看不同字幕、相同内容的视频(中文字幕视频组观看中文字幕视频、英文字幕视频组观看英文字幕视频、中英文字幕视频组观看中英文字幕视频)并完成故事复述的英语口语任务。测试所得数据使用单因素方差进行统计分析。定性研究主要以个人访谈的形式进行。从三个测试小组中分别选取2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并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和文字整理,以此了解受试对不同视频字幕呈现方式用于提升英语口语能力的态度和看法。通过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不同视频字幕呈现方式(中文字幕视频、英文字幕视频、中英文字幕视频)均有助于提升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故事复述的流利性。首先,英文字幕视频对提升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故事复述的流利性最有效。其次,中文字幕视频和中英文字幕视频在提升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故事复述的流利性方面效果相当。第二,不同视频字幕呈现方式均有助于提升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故事复述的准确性。首先,中英文字幕视频对提升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故事复述的准确性最有效。其次,相较于中文字幕视频,英文字幕视频对提升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故事复述的准确性效果更佳。第三,不同视频字幕呈现方式均有助于提升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故事复述的完整性。相较于中文字幕视频,中英文字幕视频和英文字幕视频都对提升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口语故事复述的完整性更有效,且两者效果相当。本研究对英语口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一方面,教师在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时可以灵活选用不同字幕呈现方式的视频,以帮助学生在英语故事的口头复述任务中更好地提升口语表达的流畅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学生应根据口语学习的具体目标和个体水平差异选择合适的字幕视频。与此同时,确保所选择的视频字幕方式能产生适度焦虑,以使英语口语的提升最大化。

马佳佳[3](2021)在《英语幽默汉译的效果再现 ——《1001愚蠢笑话大全》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报告以英国康斯特堡&罗宾逊出版社(Constable&Robinson Ltd)出版的短笑话合集《1001愚蠢笑话大全》(1001 Really Stupid Jokes)作为翻译文本。该作品出版于2013年,目前尚无中文译本。从源文本的发送者意图而言,是为了愉悦读者,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翻译难点就是如何在译文中再现幽默效果。原文中的幽默主要包括语言幽默和文化幽默。语言幽默是基于特定语言的语音特征、词法特征或句法特征构成的幽默;文化幽默与特定国家、民族和群体及其文化中的价值观、信仰和态度有关。因此,在语言层面上,幽默效果的再现从语音、词法和句法三个层面进行分析;而在文化层面上,幽默效果的再现主要从与人物事迹、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三方面相关的典故进行探讨。为了使幽默效果得以在译文中再现,译者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意译、改译等翻译方法,以及增译、减译等翻译技巧处理译文。通过本次翻译实践活动,笔者对中英双语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提高了自身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幽默翻译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希望本翻译实践报告能够为其他译者翻译此类文本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白海瑜[4](2020)在《解析萨洛扬笔下《理发师的叔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理发师的叔叔》是美籍作家萨洛扬笔下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一边理发一边听理发师讲他叔叔的故事。小说情节简单、语言简朴,但小说表现的主题却非常深刻。本文从写作特征、主题思想等方面对这篇小说做一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篇小说。

小兰安缇[5](2020)在《从前,山宝是个小男孩》文中提出一、山宝从前,有一个小男孩,突然变成了……我不听一个老掉牙的童话。这不是一个老童话。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昨天。小男孩突然变成了一个中年人——个子窜出老高,头发转眼就花白了,眼周长出了皱纹,声音也变得粗糙起来。那为什么说从前?这个小男孩变成中年人以后,忘记了自己其实是个小男孩,竟然就想以那副中年人的样子,马马虎虎活到老;所以我不得不一遍一遍提醒他,给他讲他自己从前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小男孩,名叫山宝,只

杨蕾[6](2020)在《教师在绘本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反思性学习的研究 ——以保定市S园为例》文中指出2012年,国务院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作为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的指导与规范性文件,《指南》中倡导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学习品质是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的一种所必需的非智力因素。本研究主要是关于幼儿反思性学习品质的研究。教师引导幼儿反思性学习是指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记忆、回顾、评价,并将其进行整合再加工后内化为幼儿自己所理解的信息,并可以通过语言及动作等外显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有利于幼儿进一步学习。本研究以“绘本教学中教师引导幼儿反思性学习的现状”为题,选择了保定市S幼儿园的大班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了观察法、访谈法等做质性研究。本研究选取了15节绘本教学活动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而分析绘本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反思性学习的现状。笔者将15节绘本教学案例的视频进行转录,重点观察活动进行中教师引导幼儿反思性学习的行为,并将这种行为片段作为最后要分析的语料,笔者一共截取了126个视频片段作为要分析语料,并根据类属分析的方法将教师引导幼儿反思性学习划分为反思内容、反思类型、反思形式、反思层次四个大类,每个大类下又分为几个小类。笔者对于访谈内容也进行了分析,综合分析访谈内容和视频案例,发现教师引导幼儿反思性学习中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教师对引导幼儿反思性学习的认识不足;第二,教师引导幼儿反思性学习的形式单一;第三,教师引导幼儿浅层次反思较多;第四,反思内容偏重知识技能,忽略其他方面。笔者根据具体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教育建议:第一,提高教师对引导幼儿反思性学习的认识;第二,丰富引导幼儿反思性学习的形式;第三,增加幼儿深层次反思;第四,丰富反思内容;第五,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秦雯雯[7](2020)在《幼儿园集体绘本阅读活动中师幼语言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幼儿园集体绘本阅读活动是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活动中教师通过与幼儿不断的语言互动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本文聚焦于幼儿园集体绘本阅读活动,探讨这一情境下师幼语言的特点。本研究以上海市某幼儿园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共16个班的老师和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对使用情绪绘本作为阅读材料时不同年级的师幼语言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幼儿园集体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和幼儿的语言具有以下特点:教师语言的特点:(1)教师使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的情况不受幼儿年龄影响,但是根据绘本的种类和内容,在频次、类型、丰富度上会产生差异;(2)教师的平均话语长度受幼儿年龄的影响较大,提问类型受绘本种类和内容的影响较大。幼儿语言的特点:(1)幼儿名词、动词和副词的词型受年龄影响较大,各类实词的词频、词汇丰富度不受幼儿的年龄影响;绘本内容对幼儿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使用没有影响,但会影响幼儿情绪词汇的使用;(2)幼儿的平均话语长度受幼儿年龄的影响不受绘本的影响,年龄和绘本内容对幼儿的回答类型都有显着影响,但都不会对幼儿的自创句式产生影响。教师语言对幼儿语言的影响:(1)教师对幼儿各类实词的词型、词频、词汇丰富度,以及情绪词汇的使用均有一定的影响;(2)教师的平均话语长度对幼儿的平均话语长度影响不大,但提问类型会对幼儿的回答类型产生影响。师幼互动语言的特点:(1)不同年龄段教师发起的互动以提问为主,幼儿发起的互动以发表见解为主;(2)在导入、师幼共读和活动总结环节师幼互动语言呈现不同的特点;(3)新手型教师与成熟型教师在提问和对幼儿的指导语言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综上所述,幼儿园集体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语言和幼儿语言在词汇、语句上会受幼儿年龄和绘本内容的影响。教师对幼儿在词汇和语句的使用情况都会产生影响。师幼互动语言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活动环节、不同类型教师的情况下呈现不同特点。

陈思琪[8](2020)在《中国、新加坡小学品德教材呈现方式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品德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主要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品德教材作为课程教学中最直接的文本材料,是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它囊括了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等传播国家和社会意识价值的内容,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和养成良好品格打下基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教材的呈现方式是教材传递信息的直接手段,对于教材能否充分发挥其作用以帮助学生达到好的学习效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程的教学,进而影响到品德教育的发展。新加坡与我国同属儒家文化圈,有着共同的历史与文化渊源,加上中国和新加坡的品德教材都助推了品德教育,因此两国的品德教材具有一定可比性。本文选择新加坡《好品德好公民》教材和中国《道德与法治》教材,先运用文献法对教材及教材的呈现方式等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再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比较法对中国和新加坡教材文本内容作统计、归纳并据此展开分析,进而进行两国教材的比较。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并结合教材实际情况等以确定研究各维度及其中涉及的各方面,以此搭建本研究的分析框架。根据此分析框架,从形式和内容两个维度对两国教材呈现方式进行比较和分析。形式维度比较从开本与尺寸、肌理与色彩、版面编排与设计三个方面展开,内容维度包括栏目、插图、言语、知识等。研究发现两国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存有共同点:两国教材的色彩选择与版式设计都适合学生阅读;都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且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特点;都重视学生思考力且均留有一定思考空间。但同时,两国教材呈现方式也有不同之处:中国教材突出视觉的协调统一,强调知识探究,注重情境创设,呈现多样性;而新加坡教材强调视觉冲击力,侧重知识传递,偏向故事讲述,体现功能性趣味性。为了凸显教材的冲击力、功能性、故事性和趣味性,本研究对教材呈现方式提出了如下改进建议:一是调整色彩和版式设计;二是改变栏目与插图设置;三是创设连续的故事情境;四是丰富练习和活动方式。

梁芹[9](2020)在《论丹尼洛·契斯的“想象的现实主义”写作 ——以“短篇三部曲”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丹尼洛·契斯是前南斯拉夫一位着名的犹太裔小说家、诗人和文学翻译家。虽然其作品不多,但却在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坛中占有重要地位。当时的国际评论界一致认为他是二战之后最具世界性和创新性的南斯拉夫作家。如果说丹尼洛·契斯文学关注的中心问题——历史和真实的人,体现了其文学主题的世界性,那么颇具个人特色的文学创作形式便彰显出了作家自身在文学上的创新性。其丰富多元的文学思想、深刻的作品内涵和独特的创作风格,不仅为西方普通读者所喜爱,而且还深受约瑟夫·布罗茨基、苏珊·桑塔格、米兰·昆德拉、菲利普·罗斯、纳丁·戈迪默、萨尔曼·拉什迪等大家推崇。然而,遗憾的是,这样一位重要的作家,却似乎在我国二十世纪的东欧文学史里被遗漏了。因此,围绕着丹尼洛·契斯文学作品内容中明显呈现出来的两条线索——对形而上的痴迷和对历史进行“纪实”重建,本文选取了其最具代表性的三部短篇小说集(《栗树街的回忆》、《达维多维奇之墓》和《死亡百科全书》)为文本分析对象,企图从其备受称赞的形式层面切入,主要聚焦于作家综合运用的一系列现代叙事策略、采用“文献式”的写作形式以及语言上呈现出的“有节制的巴洛克”风格三个方面去探讨其独特的“想象的现实主义”写作。从而力求在展现其多变混杂、鲜明独特的文学风格的同时,深入挖掘其潜在的深刻叙事意图,即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作家始终坚持从现实、历史两个维度出发,观照和审视整个二十世纪的历史,以及在此种境遇下、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真实生命状态,并试图通过文学的笔触进行追寻和重构。最后,通过对丹尼洛·契斯独特的文学创作理念和文学创作风格的鉴赏,希求能为更多的读者进一步走进这位被忽视的融世界性和创新性为一体的前南斯拉夫作家提供一个有效途径。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详细阐释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简述了丹尼洛·契斯提出的“想象的现实主义”概念内涵及其产生缘由。在此基础上,第三章讨论了丹尼洛·契斯在小说文本中综合运用的一系列现代叙事策略及其背后深刻的叙事意图。第四章则是探讨了丹尼洛·契斯普遍采用的“文献式”写作方式。第五章主要从语言与身份关系角度切入,谈论了其“有节制的巴洛克”风格。第六章则是文章的结尾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和概括。

张瑶[10](2020)在《大班幼儿对园内安全和危险的认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幼儿的安全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石,而幼儿的安全认知对幼儿在园安全、健康成长也起着关键性作用。近年来,网上报道的幼儿园安全事故频繁出现;而目前幼儿家长和教师也特别担心幼儿在园的安全状况,但事实上幼儿的安全认知是如何呢?另外目前关于幼儿对幼儿园内安全认知的研究缺乏,因此研究者想了解幼儿对幼儿园内安全的认知实际情况,并看其情况是否是与家长和教师所担心的一样。本研究通过前期的访谈,向幼儿家长和教师了解到他们所认为幼儿已掌握的幼儿园内安全的认知情况,以及他们所担心幼儿在幼儿园发生的安全事故情况,然后整理出幼儿园内的安全和危险情境,共分为生活安全、学习安全、玩耍安全、自然灾害安全、生活潜在危险、学习潜在危险和活动潜在危险等7个板块;再从许多幼儿安全绘本中查找了相关板块的情境图片,并筛选出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且易于理解的图片;经过预调研进行调整,最终确定了幼儿园内的安全情境和危险情境共50个。本研究运用访谈法和观察法对贵州省黔东南州的6所幼儿园中174名大班幼儿及30名幼儿教师进行了调查;通过大班幼儿对这50个情境图片的判断、原因解释和应对措施以及对“安全”和“危险”的概念定义和情境要素的认知来考察幼儿对幼儿园内安全的认知。研究者对大班幼儿的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和编码归类,并对22410条回答进行了编码处理,得出大班幼儿对幼儿园内安全和危险相关情境的原因解释共有十三种形式,分别为:不知道、无关想象、答非所问、错误解释、依据措施解释、依据外部因素解释、依据主观因素解释、依据价值判断解释、依据后果解释、依据客观需要解释、依据作用解释、依据直观的外部特征解释、依据感受和体验解释。而大班幼儿对危险情境采取的应对措施有四种形式,分别为:无措施、措施错误、措施不完全正确、措施正确。大班幼儿对“安全”和“危险”的概念下定义的形式有八种,分别为不知道、认知错误、原词造句、具体举例、措施描述、结果描述、重要属性、正确定义。通过对大班幼儿的访谈内容进行进一步梳理和分析发现:1.大班幼儿对幼儿园内安全和危险的认知总体上良好;2.大班幼儿对幼儿园内危险的认知好于安全的认知,家长和教师不同程度地低估了幼儿的安全认知能力;3.大班幼儿对园内安全和危险情境的判断正确率好于原因解释和应对措施;4.城市大班幼儿对幼儿园内安全和危险的认知,稍好于农村大班幼儿;5.大班男孩和大班女孩对幼儿园内安全和危险的认知中没有太多差异,仅在情境的原因解释中,大班男孩的认知稍好于大班女孩。针对以上结论,并结合对幼儿园教师的访谈及幼儿园环境设施的观察,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从幼儿园环境、幼儿园安全管理、幼儿安全教育三个方面来提升幼儿的安全能力。

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2)不同视频字幕呈现方式对职校学生英语故事口头复述成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List of Abbreviation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Overview of the study
    1.2 Need for the study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Key terms and basic concepts
        2.1.1 Modes of captioned video
        2.1.2 English oral performance
    2.2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2.2.1 Input Hypothesis
        2.2.2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2.2.3 Cognitive Load Theory
    2.3 Previous studies abroad and at home
        2.3.1 Previous studies on captioned video modes abroad
        2.3.2 Previous studies on captioned video modes at home
Chapter Three Research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Research designs
        3.2.1 Quantitative research design
        3.2.1.1 Participants
        3.2.1.2 Instruments
        3.2.1.3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3.2.2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3.2.2.1 Participants
        3.2.2.2 Instruments
        3.2.2.3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Effect of different captioned video modes o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English oral fluency in terms of story-retelling tasks
        4.1.1 Results
        4.1.2 Discussion
    4.2 Effect of different captioned video modes o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English oral accuracy in terms of story-retelling tasks
        4.2.1 Results
        4.2.2 Discussion
    4.3 Effect of different captioned video modes o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English oral completeness in terms of story-retelling tasks
        4.3.1 Results
        4.3.2 Discussio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5.3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References
Appendixes
    Appendix Ⅰ Content of the pre-test
    Appendix Ⅱ Content of the video clip
    Appendix Ⅲ Scores of the pre-test
    Appendix Ⅳ Scores of the post-test
    Appendix Ⅴ Content of the interview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Acknowledgements

(3)英语幽默汉译的效果再现 ——《1001愚蠢笑话大全》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任务描述
    1.1 任务简介
    1.2 文本分析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第2章 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1.1 翻译文本的选择
        2.1.2 翻译辅助工具的准备
    2.2 翻译计划
    2.3 翻译过程
    2.4 译后事项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语言层面幽默的翻译
        3.1.1 语音幽默
        3.1.2 语义幽默
        3.1.3 句法幽默
    3.2 文化层面幽默的翻译
        3.2.1 与人物事迹相关的幽默典故
        3.2.2 与文学作品相关的幽默典故
        3.2.3 与影视作品相关的幽默典故
第4章 实践总结
    4.1 翻译心得体会
    4.2 翻译的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原文与译文
致谢

(4)解析萨洛扬笔下《理发师的叔叔》(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发师的叔叔》故事简介
二、写作特点解析
    (一)第一人称的使用
    (二)口语化表述的使用
    (三)排比句式的使用
    (四)重复语句的使用
    (五)幽默手法的使用
三、主题思想分析
    (一)浓发与各种压力的联系
    (二)树下遐想象征广大民众的愿望
    (三)结尾小男孩的期望体现了作者的愿望

(5)从前,山宝是个小男孩(论文提纲范文)

一、山宝
二、朋友
三、蓝苹果
四、飞往苹果岛
五、奸细
六、信任的魔力
尾声

(6)教师在绘本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反思性学习的研究 ——以保定市S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起源
        1.1.1 反思性学习是幼儿一种重要学习品质
        1.1.2 基于绘本教学的适宜性
        1.1.3 笔者的兴趣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幼儿反思性学习
        1.4.2 绘本教学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5.3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1.5.4 创新点及重点、难点
第二章 绘本教学中教师引导幼儿反思性学习的现状分析
    2.1 教师引导幼儿反思性学习的内容
        2.1.1 教师引导幼儿知识技能方面的反思
        2.1.2 教师引导幼儿情感价值方面的反思
        2.1.3 教师引导幼儿人格品质方面的反思
        2.1.4 教师引导幼儿任务意识方面的反思
        2.1.5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策略方面的反思
    2.2 教师引导幼儿反思性学习的类型
        2.2.1 即时反思
        2.2.2 预设性反思
    2.3 教师引导幼儿反思性学习的形式
        2.3.1 以提问方式进行反思
        2.3.2 以情境形式进行反思
    2.4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反思性学习的层次
        2.4.1 回顾反思层次
        2.4.2 理解反思层次
        2.4.3 评判反思层次
        2.4.4 总结提高层次
第三章 绘本教学中教师引导幼儿反思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教师引导幼儿反思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3.1.1 教师对引导幼儿反思性学习的认识不足
        3.1.2 教师引导幼儿反思性学习的形式单一
        3.1.3 教师引导幼儿浅层次反思较多
        3.1.4 反思内容偏重知识技能,忽视其他方面
    3.2 教师引导幼儿反思性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教师关于幼儿反思性学习的专业知识欠缺
        3.2.2 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及精力有限
        3.2.3 园所教师培训目标偏差,力度不足
        3.2.4 家长对幼儿的发展规律认识不清
第四章 教师引导幼儿反思性学习的建议
    4.1 提高教师对引导幼儿反思性学习的认识
        4.1.1 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理论学习,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4.1.2 提供教师交流平台,加强对教师引导幼儿反思性学习的深度学习
        4.1.3 主动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4.2 丰富引导幼儿反思性学习的形式
        4.2.1 提高教师提问的技能技巧
        4.2.2 丰富情境式反思的形式,增加情境反思的运用
    4.3 增加幼儿深层次反思
        4.3.1 让幼儿掌握评判主动权
        4.3.2 给予幼儿解决问题的机会,帮助幼儿总结提高
    4.4 丰富反思内容
        4.4.1 加强教师引导幼儿情感态度与人格品质的观念
        4.4.2 帮助教师明确方法策略的相关知识
    4.5 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第五章 研究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幼儿园集体绘本阅读活动中师幼语言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早期阅读
        1.2.2 幼儿园集体绘本阅读
        1.2.3 师幼语言
        1.2.4 师幼互动语言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幼儿园教师语言特点的研究
    2.2 幼儿语言特点的研究
    2.3 师幼互动语言特点的研究
        2.3.1 师幼互动的研究
        2.3.2 师幼互动语言的研究
    2.4 小结
    2.5 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2.5.1 研究目的
        2.5.2 研究内容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材料与工具
        3.2.1 绘本
        3.2.2 语料分析工具
    3.3 研究过程
    3.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教师和幼儿语言的特点
        4.1.1 教师语言的特点
        4.1.2 幼儿语言的特点
    4.2 教师语言对幼儿语言的影响
        4.2.1 教师词汇对幼儿词汇的影响
        4.2.2 教师对幼儿平均话语长度的影响
        4.2.3 教师提问对幼儿回答的影响
        4.2.4 教师提问对幼儿自创句式的影响
    4.3 师幼互动语言的特点
        4.3.1 不同年龄段的师幼互动语言特点
        4.3.2 不同活动环节的师幼互动语言特点
        4.3.3 不同类型教师的师幼互动语言特点
第5章 讨论
    5.1 幼儿园集体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和幼儿语言的特点
        5.1.1 幼儿园集体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语言的特点
        5.1.2 幼儿园集体绘本阅读活动中幼儿语言的特点
    5.2 幼儿园集体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语言对幼儿语言的影响
    5.3 幼儿园集体绘本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语言的特点
        5.3.1 不同年龄段师幼互动语言的特点
        5.3.2 不同活动环节师幼互动语言的特点
        5.3.3 不同类型教师师幼互动语言的特点
第6章 结论与教育建议
    6.1 结论
    6.2 教育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8)中国、新加坡小学品德教材呈现方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品德教育是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2.品德教材是品德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
        3.呈现方式是教材传递信息的直接手段
    (二)研究意义
        1.充分挖掘品德教材德育功能
        2.帮助教师分析运用品德教材
        3.拓宽小学品德教材比较视角
    (三)研究综述
        1.教材研究
        2.教材呈现方式研究
        3.品德教材的形式与内容呈现方式研究
    (四)概念界定
        1.小学品德教材
        2.呈现方式
    (五)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4.研究思路
一、分析框架
    (一)分析维度的确定
    (二)形式层面分析维度的确定
        1.前人的维度划分
        2.本研究的分析维度
    (三)内容层面分析维度的确定
        1.前人的维度划分
        2.本研究的分析维度
二、中国、新加坡教材形式层面呈现方式比较
    (一)开本与尺寸
        1.开本
        2.尺寸
        3.比较分析
    (二)肌理与色彩
        1.肌理
        2.色彩
        3.比较分析
    (三)版面编排与设计
        1.版面编排
        2.具体设计
        3.比较分析
三、中国、新加坡教材内容层面呈现方式比较
    (一)栏目
        1.栏目类型
        2.栏目数量
        3.比较分析
    (二)插图
        1.插图类型
        2.插图数量
        3.比较分析
    (三)言语
        1.言语表述主体
        2.言语句式
        3.言语表述方式
        4.比较分析
    (四)知识
        1.知识传递方式
        2.知识呈现顺序
        3.比较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两国教材的色彩选择与版式设计适合学生阅读
        2.两国教材都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且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特点
        3.两国教材都重视学生思考力,且均留有一定思考空间
        4.中国教材突出视觉的协调统一,新加坡教材强调视觉冲击力
        5.中国教材重知识探究与情境创设,新加坡重知识传递与故事讲述
        6.中国教材呈现多样性,新加坡教材体现功能性和趣味性
    (二)建议
        1.调整色彩和版式设计,提高冲击力
        2.改变栏目与插图设置,提升功能性
        3.创设连续的故事情境,增强故事性
        4.丰富练习和活动方式,增加趣味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道德与法治》教材1-3年级各单元、课标题
附录2 新加坡《好品德好公民》教材1-3年级各主题、课标题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论丹尼洛·契斯的“想象的现实主义”写作 ——以“短篇三部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想象的现实主义”
    2.1 产生原因
        2.1.1 混杂的血统与出身
        2.1.2 “神奇的现实”
    2.2 概念内涵
    2.3 概念区分
    小结
3 现代叙事策略
    3.1 碎片化拼贴
        3.1.1 故事情节
        3.1.2 人物形象
    3.2 清单列举
    3.3 多重叙述视角
    3.4 意识流
4 “文献式”写作形式
    4.1 真材实料
        4.1.1 真实性
        4.1.2 虚假性
    4.2 虚构文献
    4.3 理想传记:《死亡百科全书》
5 “有节制的巴洛克”风格
    5.1 巴洛克风格
    5.2 “有节制的巴洛克”
        5.2.1 纪实性
        5.2.2 诗意性
6 结语
参考文献
    (1)作家作品
    (2)专着
    (3)期刊论文
致谢

(10)大班幼儿对园内安全和危险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幼儿园内的安全是教育的基石
        1.1.2 幼儿对安全、危险的认知是安全的支柱
        1.1.3 成人对幼儿安全认知的了解有偏差
        1.1.4 幼儿园内安全和危险的认知研究缺乏
    1.2 研究目标、内容及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意义
        1.2.3.1 理论意义
        1.2.3.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幼儿安全相关研究
        1.3.1.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1.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3 国内外相关述评研究
        1.3.2 幼儿安全认知相关研究
        1.3.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安全和危险
        1.4.2 幼儿园内的安全和危险
        1.4.3 安全认知和危险认知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2.1.1 访谈法
        2.1.2 观察法
    2.2 研究过程
        2.2.1 幼儿园内安全和危险情境的确定
        2.2.2 预研究
        2.2.3 正式研究
        2.2.3.1 访谈提纲
        2.2.3.2 观察记录表
        2.2.4 访谈内容整理后形成编码工具
3 大班幼儿对幼儿园内安全和危险的认知结果
    3.1 大班幼儿对幼儿园内安全和危险情境的判断情况
        3.1.1 大班幼儿对幼儿园内安全和危险情境的判断总体上认知比较好
        3.1.2 城市大班幼儿对50个情境的判断认知好于农村大班幼儿的判断认知
    3.2 大班幼儿对幼儿园内安全和危险情境的原因解释情况
        3.2.1 大班幼儿对幼儿园内安全和危险情境的原因解释总体上稍好
        3.2.2 城市大班幼儿对幼儿园内安全和危险情境的原因解释总体情况稍好于农村大班幼儿
        3.2.3 大班男孩对部分情境的原因解释情况好于大班女孩
    3.3 大班幼儿对幼儿园内危险情境的应对措施情况
        3.3.1 大班幼儿对幼儿园内危险情境的应对措施总体情况稍好
        3.3.2 城市大班幼儿对危险情境应对措施的总体情况稍好于农村大班幼儿
    3.4 大班幼儿对安全和危险概念、情境要素认知的情况
        3.4.1 大班幼儿对“安全”概念有所理解
        3.4.2 大班幼儿对安全地点要素认知的情况
        3.4.3 大班幼儿对安全时间要素认知的情况
        3.4.4 大班幼儿对安全人物要素认知的情况
        3.4.5 大班幼儿对“危险”概念有所理解
        3.4.6 大班幼儿对危险地点要素认知的情况
        3.4.7 大班幼儿对危险时间要素认知的情况
        3.4.8 大班幼儿对危险人物要素认知的情况
4 大班幼儿对幼儿园内安全和危险认知的情况分析
    4.1 幼儿方面
        4.1.1 幼儿的思维水平
        4.1.2 幼儿的生活经历
        4.1.3 幼儿的语言水平
        4.1.4 幼儿的性别差异
    4.2 幼儿园方面
        4.2.1 幼儿园环境设施
        4.2.2 幼儿园管理
        4.2.3 幼儿园安全教育
    4.3 家庭方面
        4.3.1 幼儿家庭安全教育缺失
        4.3.2 幼儿家长忽视了儿童的声音
5 结论
6 讨论与建议
    6.1 讨论
        6.1.1 家长和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幼儿的能力
        6.1.2 城市与农村幼儿存在差异,但农村幼儿的安全认知能力也不差
        6.1.3 幼儿教师的流动性对幼儿的安全教育有一定影响
    6.2 建议
        6.2.1 幼儿园环境设施
        6.2.2 幼儿园安全管理
        6.2.2.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6.2.2.2 注重安全培训
        6.2.2.3 安全教育系统化,建立课程体系
        6.2.2.4 以多种形式建立良好的家园关系
        6.2.3 幼儿安全教育
        6.2.3.1 幼儿园教师
        6.2.3.2 幼儿家长
        6.2.3.3 综合建议
7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附录 二
附录 三
附录 四
附录 五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论文参考文献)

  • [1]脱身策略[J]. 查尔顿·佩特斯,余书华. 译林, 2021(05)
  • [2]不同视频字幕呈现方式对职校学生英语故事口头复述成绩的影响研究[D]. 吴海燕. 扬州大学, 2021(09)
  • [3]英语幽默汉译的效果再现 ——《1001愚蠢笑话大全》翻译实践报告[D]. 马佳佳.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4]解析萨洛扬笔下《理发师的叔叔》[J]. 白海瑜. 青年文学家, 2020(26)
  • [5]从前,山宝是个小男孩[J]. 小兰安缇. 延河, 2020(06)
  • [6]教师在绘本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反思性学习的研究 ——以保定市S园为例[D]. 杨蕾. 河北大学, 2020(08)
  • [7]幼儿园集体绘本阅读活动中师幼语言的研究[D]. 秦雯雯.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中国、新加坡小学品德教材呈现方式比较研究[D]. 陈思琪.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9]论丹尼洛·契斯的“想象的现实主义”写作 ——以“短篇三部曲”为例[D]. 梁芹.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10]大班幼儿对园内安全和危险的认知研究[D]. 张瑶.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