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翻译

语言·文化·翻译

一、语言·文化·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苏静[1](2021)在《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在中华文明史中占据重要一页。地处西北偏僻之隅的秦人,不断奋斗东进而逐步统一中国,开启了一个伟大国家的新纪元。近几十年来在中国考古学家的努力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不断发现,特别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让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考古呈现出序列化、体系化的成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展示依然处于分散化各自为政的局面,严重影响其遗产价值的释放。本文以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为研究对象,以其整体性保护与展示方法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比类似的文化遗产概念,分析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集群特征,将其称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并基于其历史、考古研究的系列成果,运用文化遗产“关联性”概念,揭示其集群空间格局与整体关联机制。其次,在历史、艺术、科学、文化、社会价值维度,凝炼其整体价值内涵,并以此架构其价值体系。再次,针对其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运用整体系统的研究方法,基于其整体关联性和整体价值研究,在阐释整体价值目标下,初步建构其保护和展示体系。本文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结论,首先揭示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遗址片区-遗址整体”层级构成及其“功能性关联”、“文化性关联”和“历史性关联”机制。其次,凝炼出其“见证统一国家创立过程”、“形成古代国家发展完整实物链”、“反映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构建中华文明标识秦文化核心”四项整体价值内涵。再次,初步建构了以“建立遗址体系信息库和管理平台”、“构建保护规划体系”为保护程序,遗址体系的“价值体系认知方法”、“完整性认知及评估方法”、“保护区划划定方法”为保护方法,“遗址点纳入制度”、“保护总体规划制度”、“联合管理制度”等为保护制度,并以“精准补充、注重关联和勘察环景”考古研究建议、“国-省-市/县”分级保护、“特区-分区-园区”分类保护、整体立法保护为保护建议的整体性保护体系。最后,建构了以“制度之始”、“国家之成”、“民族之基”为阐释主题,以“点-面-线”多层主题叙事结构为阐释框架,并以“建立阐释与展示总体规划制度、统一视觉识别系统、融媒体平台”为整体连贯强化措施的整体性展示体系。本文研究的创新体现在运用整体系统研究方法,揭示了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针对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建立了其整体保护策略集成框架,构建了其多层级主题叙事型阐释框架,实现了秦崛起及统一历史进程的完整阐释。同时,论文所提出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文化遗址类型及地区,以期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从碎片化、分散化状态,走向整体化、系统化的成熟阶段。

王连柱[2](2021)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伴随“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愈发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欲解决好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以国外受众乐于接受的形式讲述好“中国故事”,除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外,还应加强语言本体研究、跨语言和跨文化研究。汉、印、阿、希四个民族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广泛的影响力,研究好他们的语言和文化,提出语言和文化沟通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本研究选取汉、印、阿、希四种民族语言及其及物性系统作为跨语言比较研究的对象,以期增进人们对四种语言、四个民族的认识,让民族沟通之路更为通畅。纵观语言研究史可知,史上论及及物性这一重要且复杂语言现象的学者众多,总结来看,他们对及物性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形式和意义两个层面,即(形态)句法及物性和语义及物性。最先从意义层面探讨语义及物性的学者是Halliday,其将及物性视为小句经验功能的一部分,作用是把人们对主客观世界的各种经验用“过程”“参与者”以及“环境成分”表达出来。Halliday和Fawcett的及物性系统主要是基于英语建构的,而每种语言都需要一个特定的、与该语言特征相适应的及物性系统。多位学者如Caffarel、Teruya和何伟已相继建构起针对法语、日语和汉语的及物性系统。此外,有些学者如Lavid、Matthiessen和何伟已经尝试开展及物性系统的跨语言比较或对比研究,或者类型学研究,但是这类研究的数量还比较少,覆盖的语种和语料也不够丰富,且没有将语言比较或对比与文化、思维层面的阐释相结合,追问何以呈现此样不同。在汲取前人研究经验并指出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本研究以Halliday的及物性理论以及何伟关于及物性系统建构的研究为指导,借助比较和对比等研究方法,探究汉、印、阿和希四语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共性和殊性,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对殊异背后所隐伏的深层动因进行解释,以期补益于人们对四种语言,以及它们背后的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及物性过程类型出发,本研究发现,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有五点共性特征:丰富性、层次性、张力性、隐喻性和抽象性。丰富性指四语的及物性系统均拥有丰富的过程类型和多样化的参与者角色,都能够有效表征发生在物质和社会世界、心理世界和关系世界的认知经验。层次性指四语的及物性过程类型均可按照具化程度,区分为上层、基本层和下层过程,在进行语篇分析时,人们可以选择基于上层、基本层甚至是下层及物性过程进行分析。张力性指当受到使用语境、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等主客观条件“牵制”时,小句从本应属的某种过程类型变成了另一种过程类型,或者小句的过程类型难以分辨,亦此亦彼、非此非彼。隐喻性指一种及物性过程会被隐喻化为另外一种过程,与过程相关的参与者和环境的功能角色可能会随之出现变化。抽象性指四语及物性系统内部不同层次的过程之间存在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从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出发,本研究发现,虽然四语及物性过程的语义配置结构均包含“过程”“参与者”和“环境”三种语义成分,但它们的相对序位、省略与凸显、整合程度等并不完全相同。汉语呈现出:1)“参与者”前置,“过程”通常不居于小句句首,“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略多,有一定位置自由度;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较高比例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居中,语义整合程度稍高等显着特征。印地语呈现出:1)“过程”后置,“过程”的位置固定、单一,“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少;2)“环境”前置,位置集中;3)有一定数量的“参与者”省略;4)语义成分整合类型最少,语义整合程度最低等显着特征。阿拉伯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过程”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最多,位置自由度最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没有“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最高等显着特征。希腊语呈现出:1)“过程”和“参与者”均可前置,但以“参与者”前置为主,“过程”和“参与者”的位置关系种数较多,位置自由度较高;2)“环境”分散,位置自由度较高;3)有少量“参与者”省略;4)语义整合类型较多,语义整合程度较高等显着特征。四语在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上的殊异,是由四个民族不同的认知、思维直接导致的,但殊异产生的最终根源还在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地理、自然和社会环境。汉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汉民族的农耕文化和儒道文化,及由其而生的事理逻辑思维、时间性思维、悟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顺序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非常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印地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印民族的多元文化、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论辩逻辑思维、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直觉证悟思维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背景到图形认知和较强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低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阿拉伯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阿民族的沙漠游牧文化、外来文化和宗教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非常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密切相关。希腊语所呈现出的殊异,与希民族的商贸文化、科学文化,及由其而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空间性思维、理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突显象似性认知、由图形到背景认知和较弱的认知突显调控能力、较高的去范畴化努力程度紧密相关。探究不同语言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之间的异同,并从认知、思维及文化出发,阐释殊异产生的根源,不仅有助于语言教学,而且对增进民族间的沟通与理解大有补益。

热娜古丽·图尔迪[3](2021)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熟语的维译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第二卷)全面阐述了我国领导人、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治国理政方面所遵循的理念与方针。该书对国际社会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的政治政策有着重要意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我国重要的政治着作,该系列于2014年开始刊印,先后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并先后译为多种国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外文。这系列着作的翻译,不仅保障了干部、群众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而且利于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经济的繁荣发展。书中引用的大量形象生动的熟语成为语言的亮点之一。本文选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第二卷)汉维版本中熟语展开研究,对书中的成语、谚语、俗语、惯用语、歇后语等进行分类收集、整理,以政论文翻译理论为指导,分析了熟语的翻译方法、原则和翻译技巧,阐述了维译本中发现的不足,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学习和研究政治文献及译本,为提高政治文献的翻译质量提供理论参考。全文分为五章:绪论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讨论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第二卷)原着与译本的简介及相关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汉维熟语的概念、熟语的特点,讨论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第二卷)及其维吾尔语译本中的熟语对照。第三章基于对第一、第二卷中熟语分类分析,讨论总结了翻译原则及翻译方法。第四章根据收集整理的熟语语料,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熟语语料的翻译对比,总结不同类型的熟语翻译技巧。第五章根据对汉维实例的具体分析,总结了发现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后是结语。

张可心[4](2021)在《新冠疫情下民间志愿团体应急语言服务效率与质量研究》文中指出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中国蔓延时,中国民间团体自发成立救助小组,在支援武汉抗击疫情的过程积累了许多一手经验。在随后国外疫情暴发时,这些民间团体希望用这些经验帮助外国民众抗击疫情。其中,“武汉银杏在行动”国内救援团队成立“武汉银杏在行动·新冠疫情国际救助小组”(简称“救助小组”),在2020年3月发起应急语言服务,将武汉的一手抗疫经验总结命名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实用建议手册》,并组织志愿者们将手册翻译成英、法、德、西、意、瑞典、波斯七个语种,希望将其传递给各国有需要的专业组织,为当地开展救援行动提供经验分享与支持。然而,由于民间志愿团体的非专业性、非营利性、人员异质性等特点,同时,应急语言服务又强调针对自然灾害或公共危机事件快速提供语言产品,因此,民间志愿团体应急语言服务的质量与效率自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以该救助小组为研究对象,旨在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探究这类语言服务活动的主体对翻译项目质量和效率的影响,并尝试从翻译项目管理的角度提出提升此类翻译项目质量和效率的办法,为今后民间志愿团体开展应急语言服务提供建议支持。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访谈,旨在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民间志愿团体如何组织应急语言服务,其中包括职能分工和翻译流程;二是如何评价其应急语言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包括运营统筹、语种统筹、翻译和审校人员在翻译流程中的表现等方面。为回答以上问题,在前期准备阶段,本研究在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项目管理知识及其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笔者亲身参与该应急语言服务时获得的一手资料,对救助小组翻译项目的全过程进行演绎,设计针对运营统筹、语种统筹、翻译和审校四种职能的访谈提纲,并选择符合研究目的的访谈对象。在数据收集阶段,对运营统筹人员及德语组志愿者共计10人进行访谈。在数据分析阶段,借助质性内容分析法,对转写后的访谈进行标注、分析,并根据已有理论基础演绎建构过程组和知识领域;同时依据项目主体的行为、身份、目的分析其在本次应急语言服务的各个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该应急语言服务可以根据项目管理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划分为启动阶段、规划阶段、实施与监控阶段及收尾阶段,项目主体包括有运营统筹、语种统筹、翻译和审校人员。同时,本研究还呈现出以下与一般翻译项目管理不同的结果:(1)民间志愿团体的运营统筹具有双重身份和双重目的,他们既是该翻译项目的委托方,又是组织该翻译项目的发起人;作为委托方,他们一方面强调译文的功能性,希望分享抗疫经验,但同时又要求译员从字面上去完全忠实于原文。这种存在于翻译目的中的矛盾,加之在翻译实施过程中以非专业的姿态过多干涉语种统筹的工作,导致项目后期部分翻译志愿者对翻译质量、传播效果产生怀疑,进而影响志愿者工作的积极性。(2)语种统筹实际是每个语种组的项目经理。语种统筹是推动翻译项目的核心岗位,由不具备实际翻译经验的运营统筹任命。这一岗位优先选取时间充足、具有工作意愿且具备一定翻译能力的学生志愿者担任。然而,语种统筹的工作质量极大程度受自身工作态度、管理能力和翻译水平的影响。尤其是学生群体极少有机会接触到翻译项目管理的实际工作,因此他们的管理体现出相较于一般项目经理更加明显的“渐进优化”特点。(3)翻译和审校人员是翻译项目的基础,由运营统筹筛选,均为目前或曾在德语专业就读,或长期在德国学习、工作的志愿者担任。翻译和审校质量受自身语言水平、翻译经验和工作态度影响,具体表现为拘泥原文、缺乏读者意识;过度依赖终审、缺乏成品意识;对自身职责不明,重复工作或缺漏工作;语言水平有限;成员间缺乏沟通等。此外,本次项目中设立三级审校制度,一级、二级审校由中国志愿者担任,终审为一名对象国母语者。但是,面对数量众多、专业性极强的译文,本身缺乏翻译经验且不具备专业背景知识的母语者在短时间内进行单语审校较难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就如何提升民间志愿团体应急语言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建立健全国家语言类人才库。应在现有国家志愿者库的基础上加强对志愿者的分类分级管理,为今后应急语言服务提供更好的人才匹配。此外,应加强与相关企业和高校的合作,严格筛选志愿者入库,保证志愿者库储备人才的职业素养;同时,相关企业和高校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志愿者机构与翻译人才之间的联系,实现语言类人才库的有序扩大与更新。另一方面,建议人才入库机制能够对志愿者起到激励作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证志愿项目效果的作用。二是建立扩大应急语言资源库。利用和进一步扩大现有的翻译数据库,有利于实现术语统一和语言资源复用。为了促进翻译工具的使用和发展,志愿者团体应为志愿者提供译前培训。此外,志愿团体应与翻译公司建立联系,以获得更多专业支持。对于翻译公司来说,这也是寻找或培养潜在翻译人才的机会。对志愿者来说,译前培训有利于提升其翻译技能和实践机会,同样是志愿者激励的一种途径。三是优化翻译流程管理。通过加强机构、企业、学校的多方合作,优化、细化应急语言服务的流程管理,形成共同的翻译管理范式。在项目规划阶段,应实现职权分明、责任到人,确保志愿组织方不干涉不越权。应在翻译流程中增加完整的自我评估系统,督促志愿者在项目前、中、后期进行自查和评估,从而有利于项目经理实时监控项目进度和质量。应建立规范的项目总结和反思制度,在项目中期、收尾阶段进行书面总结,形成可分享的项目经验,从而扩大应急语言服务的社会效益。此外,翻译管理的长期优化,离不开企业和高校的支持。在今后的翻译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开展基于项目的翻译实践,教授学生完整的语言服务流程。在此基础上,应推动校企合作,让学生了解翻译市场动态和需求,掌握常用的翻译技术,进而为语言类人才库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翻译人才。

沈思芹[5](2020)在《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尚书》是最古老的儒家核心经典,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要籍,其所构建的民族话语和价值体系涵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全景,成为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媒介和载体之一。其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哲学等丰富而深邃的中国智慧,不仅有益于当今国人,也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本研究注重西方《尚书》英译的思想路径与汉学思潮的演变,因而参照有关研究,将西方汉学大致划分为:17-18世纪的汉学孕育形成时期、19世纪的西方汉学建立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汉学现代化时期以及其后汉学的现当代发展时期四个阶段,以此为《尚书》英译研究的历史语境。主要依据吉迪恩·图里等(Gideon Toury,1995;Tymoczko,1999)的描述性翻译研究理论,采用成中英先生的本体诠释学理论,并结合译者行为理论等现代翻译理论,对西方的《尚书》英译进行考察与分析。综合运用了汉学、翻译学、语言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首次对西方《尚书》英译的历史脉络进行全面、系统的描写与研究。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以1736与1738年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全志》英文版中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对西方汉学早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17-18世纪,随着西方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在中学西传的过程中,欧洲学界出现“中国热”。早期《尚书》英译显示出归化的诠释路径,体现了西方学习、借鉴东方文化的诉求与热忱。译文的三个诠释层次具有以下特点:在语言层次,译文与汉语原文语义存在较大差异,但流畅自然;在理论层次,译者主要预设了基督教神学的观念。由于传教所需,译者在原文中融入了基督教思想,加之语言层次诠释部分失真,最终导致本体真理层次的诠释不足。西方的社会变革与东学西传的历史语境,译者的宗教思想,汉学早期对汉语言文化研究不足等都对这一时期翻译形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章还对译者的文化背景和译者行为进行了研究。早期《尚书》英译等典籍翻译为其后汉学研究提供了最初的翻译经验和资料,促进了西方汉学学科的建立。第二章,对西方汉学创建时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分别研究了英国传教士汉学家麦都思和理雅各的《尚书》英译。分析了二者翻译的主要历史语境:19世纪西方进行海外殖民扩张,随着欧洲“中国热”的消散,西方中心主义思潮盛行;一些西方国家建立汉学学科,英国汉学逐渐专业化。麦都思的主要翻译目的即为西人提供传教等在华活动所需中国语言文化知识的工具。麦氏主要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和直译的翻译方法,将《尚书》置于历史学的框架之中进行研究与翻译;理氏英译主要为了消解《尚书》历史纪年的真实性,以消除东西方历史纪年的矛盾对基督教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为西方提供获取中国知识的工具。为此,理氏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以直译为主,将《尚书》的英译纳入西方历史学、比较宗教学研究,其翻译方法具有儒家诠释学、英国经验主义与早期实证主义等特点。本章还考察、分析了麦都思、理雅各的文化背景及其对《尚书》翻译的影响等。麦氏、理氏《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主要为:在语言层次,译文在意义和形式上均比早期英译更为贴近原文,皆带有注释,理氏注释尤为丰富厚重,而麦氏注释较之理氏更为客观。译本均显示出基督教神学色彩,而理氏英译更为鲜明;在理论层次,麦氏主要预设了历史学理论,肯定了原文的历史真实性;而理氏则主要预设了历史学、比较宗教学的理论与概念。两译本皆表现出对原文的经典价值的消解,理氏甚至对原文上古历史的真实性进行质疑,因此二者皆存在对原文本体真理诠释的较大不足。本章还分析了译者的务实行为、学术思潮等对英译的重要影响,并探讨了有关典籍英译对英国汉学的真正确立与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等。第三章,以英国的欧德、瑞典的高本汉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首先考察了二者英译的历史语境:西方中心主义思潮依然盛行,科学实证主义兴起,西方汉学走向现代化,中国传统经学消解,东方文化衰落。其次考察了译者的文化背景、翻译观和翻译经验等,研究了欧德英译的历史学思想方法、高本汉英译的比较语言学与科学实证主义的思想方法,并分析了二者的翻译目的、策略等。欧德和高氏《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主要为:在语言层次,欧德的英译较为主观化,译文与原文语义差异较大,但流畅易读。高氏译文具有客观科学性,较其他译文有诸多更为准确之处,但在诠释中对历史文化语境的忽略也导致了某些误读;在理论层次,欧德英译主要预设了历史学理论,而高氏则主要预设了语言学理论;在本体真理层次,二者均表现出由于忽视原文的思想文化价值而造成本体论层次的诠释缺陷。本章还分析了两个译本的形成原因及其对西方汉学的影响、译者行为特点等。第四章,以彭马田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研究与描写了当代的西方《尚书》英译。首先分析了翻译的主要历史语境: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崛起与文化复兴,西方对东方文化价值回归的期待,当代汉学研究注重实用性等特点,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等。彭氏翻译显示了西方文学化的思想路径,意在抛开之前厚重的儒学诠释,将原文由一部政史经典打造为一本富于生活气息的古代故事集。彭氏译文的诠释特点主要为:语言层次主要采用了诗歌化的西方文学形式,生动、通俗、流畅,但语义与原文有较大差异。理论层次主要预设了西方文学理论,并否定了之前译者的基督教神学观念的预设,而代之以中国道德哲学等思想观念。译文注重当代社会和读者需求,但语义求真不足,对原文本体真理的诠释存在较大缺陷。彭氏英译形态表现出主要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译者务实行为的影响。本章还分析了彭氏文化背景、翻译方法和策略等。第五章,基于对西方《尚书》英译的历时性研究,对历史与学理、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文化价值的变化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此深化对西方《尚书》英译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认识。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为:采用了西方汉学的研究新视角;首次对《尚书》英译的历史作系统性的描写与研究;突破了单一研究方法的局限,采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使用了新文献,提出了新观点。如在《尚书》学研究领域首次使用了《中华帝国全志》英文版中的《尚书》英译资料,并使用了 19世纪的英文报刊与英文译者传记等新文献,提出了诸如早期《尚书》英译体现了西方对东方思想文化的仰慕与借鉴,理雅各的英译对《尚书》的上古历史真实性进行了消解,将翻译纳入比较宗教学研究等新观点。并给出了经典的翻译应该注重以对其本体真理进行真实、完整的诠释为目标,并结合现实之需,寻求翻译的最佳方法与合理路径等建议。

冯聪[6](2020)在《基于中英电影语料库比较的英语电影翻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源于我对于英语影片的喜爱,以及对影视翻译日益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受到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范式的影响与启发。十多年来,随着国家的开放和科技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影片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入了我国观众的视野,引进影片有配音的也有原声配字幕的,其中很多译制影视作品都引发了国内观众极大的热情。所以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找出英语电影译文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翻译策略,并找出其背后的种种影响因素以及影视翻译的共性。本研究基于语料库翻译学理论框架,建立了一个英汉平行语料库,其中包括50部奥斯卡获奖或提名电影的中文字幕及其对应的英语原文字幕作为主体文本,同时也建立了一个由215部中国现当代题材的故事片语料库,作为英语电影译文的参照文本,用来对比研究,发掘出英语电影译文语言上的特点。本研究采用语料库统计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这50部英语电影的译文字幕进行了系统的描写和研究。在语料库统计中,我们借助语料统计软件对英语电影译文和中国电影原文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从数据统计的角度来发现英语电影译文语言上的特性,及其可以改进完善之处。之后,在频值、均值、分级值、倍值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我们进一步进行定性分析,从多个角度研究电影字幕翻译策略及其成因。本论文旨在借助语料库翻译学对影视翻译从一个新的角度做出研究,弥补国内影视翻译研究在这个研究方向的空缺。本研究概述了国内外影视翻译研究和语料库翻译研究的现状,指出了国内外在这两个研究领域有待改进之处,描述了影视翻译中最主要的两种译制模式,即配音翻译与字幕翻译。本研究在主体部分展开了基于语料库的英语电影译文的定量分析研究,通过频值、均值、分级值和倍值等语料分析方法,对英语电影译文语料库和中国电影原文语料库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字和词汇的分级值,找出各个级别的特色字和特色词,发现了英语电影译文可以改进的地方。中国电影原文与英语电影译文的参照对比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在用词与句式上都非常值得英语电影翻译的借鉴。通过中国电影原文特色字、特色词、特色句的对照,我们也发现了英语电影译文里翻译得极为精彩的许多例句,可供翻译学习者和研究者参考。本研究在主体部分还展开了基于语料库的我国英语电影翻译的定性研究,借助文体学、修辞学、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对影视翻译中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的翻译策略进行对比研究,又将网络字幕与影院官方字幕进行对比研究,已发掘出其中的差异和背后成因。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有两点:首先是通过频值、均值、分级值、倍值等语料分析方法,从高频、中频、基础这三个层面对电影文本进行了分段式的定量分析,发现中国电影在词长句长、用字用词用句、句首句尾、成语和四字格词语使用等方面有许多十分鲜明的特点,值得英语电影翻译学习借鉴;其次是在频值、倍值等定量分析的基础之上,我们对英语电影在翻译的层面上进行了定性研究,发现口语小词和感叹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差异,粗俗语在汉译过程中有隐化倾向,中国电影在成语和四字格词汇使用上有明显的口语化和多样性特色,文化负载词在汉译过程中经常采用归化策略,官方译文相比网络翻译明显更为口语化,这些都非常值得英语电影翻译高度关注。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四个方面:一、在研究的领域拓展方面,本文把国内外影视翻译研究和语料库翻译研究融合在一起,展开充分的定量定性研究,这在国内目前尚处于空白。二、在研究的视角拓展方面,本文把源语的原创作品在语言风格和特色上去对比翻译文本并指导翻译活动。三、在研究的指标拓展方面,本文采用了频值、均值、分级值、倍值等语料库数值以及分级字表和词表的分段式研究方法来分析电影文本。四、在研究的语料拓展方面,本论文用一个英语电影译文语料库与三个中国电影原文语料库做比较,为准确分析评判英语电影译文的字、词、习语、短句、句首、句尾提供了很好的标杆。

沙晓凤[7](2020)在《基于梵汉对勘的《方广大庄严经》外来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梵汉对勘的基础上,对唐代地婆诃罗译本《方广大庄严经》中的外来词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论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明了选题缘由、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与内容。第二章探讨了《方》中743个外来词的借用方式。在借用方式上,有借词687个和仿译词56个。借词中音译词有273个,梵汉合璧词有414个。743个外来词的平均音节数为3.38,其中以双、三和四音节居多。音译词或依据梵语的发音简化音节,或完全依照梵语发音来造词。通过梵汉对勘,我们对音译词的“节译”与“全译”说法有了不同的认识。合璧词在“音”与“意”的组合排列上有所区别,其中“音+意”式在数量上占有较多,另外还有“意+音+意”和“音+意+音”式。仿译词通过对勘,我们找到了平行梵文本中相对应的梵语原词,通过分析梵语原词的形态结构和内部形式,我们对仿译词也有了新的认识。第三章探讨了《方》中外来词的词类和结构方式。在词类上,因为新事物的引进,以名词居多,有695个,词义所表示的类别丰富。在结构方式上,有合成词470个和单纯词273个。在合成词中,以偏正式居多,而在偏正式结构中,以“名词+名词”的组合方式在数量上占有最多,这种现象是受到梵语原典语言的影响。第四章探讨了《方》中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的留存情况,以《汉语大词典》为参照,743个外来词有181个留存,留存比例为24.4%。另外这些外来词在《汉语大词典》中留存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刘婷[8](2020)在《关联理论视角下《呼兰河传》葛译本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文中认为《呼兰河传》是中国民国时期女作家萧红的代表作,它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东北小城呼兰的社会风貌和人情百态。葛浩文是美国着名的汉学家,是目前英文世界地位最高的中国文学翻译家。葛浩文译Tales of Hulan River是《呼兰河传》的唯一英译本。文化负载词根植于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不是简单的字面信息传递,更重要的文化内涵的理解与传递。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作为翻译领域日益关注的问题,受中西文化语境差异的影响,在翻译中是个难题。本文将《呼兰河传》中文化负载词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奈达对文化的分类将文中的文化负载词分为为生态、物质、社会、宗教和语言五类。关联理论是一个关于语言交际的理论,它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交际和认知。格特将关联理论应用于翻译,认为翻译是涉及到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两次交际活动,这其中包含有两个示意和推理过程。译者是信息传递的中转者,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目标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和接受程度,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实现原文与译文的最佳关联。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也是翻译研究的原则标准。本文选取了Tales of Hulan River其中的典型翻译实例,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从关联理论的视角研究葛浩文译本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及总体规律,研究其在保留原文文化特色和文本可读性之间是如何取舍的,在原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间如何取舍以及葛浩文译本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最终能否实现最佳关联。经过统计,《呼兰河传》中共906个文化负载词,这最多的是语言文化负载词(27.37%),其次是社会文化负载词(27.04%)和物质文化负载词(25.39%),最后是宗教文化负载词(13.91%)和生态文化负载词(6.29%)。研究发现,关联理论对于《呼兰河传》的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是具有解释力和理论指导意义的。在中英文文化语境基本一致时,葛浩文采用直接翻译,即直译和音译较多。直译可以保留文化负载词的内容和语言形式,音译可以保留文化负载词的音韵美。直接翻译可以使文化信息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有利于原文作者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传达。当上下文的文化信息不足以让目标语读者通过直译或音译理解文化负载词时,葛浩文采用了直译加注和音译加注。这两种方法在可以保留文化负载词的文化特色的同时,通过相关的文化背景补充,减少目标语读者的处理努力获得最大语境效果。在中英文文化语境存在较大差异时,葛浩文采用间接翻译,即意译和文化形象替换以及增译和减译较多。间接翻译以部分文化信息缺失为代价,促进原文作者交际意图的传达,增强译文的可读性,目标读者不用付出过多的处理努力就能理解原文含义。总的来说,葛浩文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在传递原作者的交际意图的基础上尽量保留了原文文化特色,基本实现了最佳关联。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葛浩文的翻译是基于对当时的目标语读者语境的判断,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外交流的加深,葛浩文译本中的部分翻译已经不再适合如今的英文读者的文化语境,因此本论文也针对其中不合时宜的翻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袁耀辉[9](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认为《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盛蒙蒙[10](2019)在《国际体育赛事需求视域下体育翻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体育逐渐国际化,举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越来越多,语言交流与翻译工作已是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出高质量复合型体育翻译人才,满足国际体育赛事翻译需求,已成为赛事举办方关注和思考的对象。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北京、上海、南京三所城市中通过面访符合条件的体育翻译工作者中随机抽取200名体育翻译人才作为调查对象,并对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共20位课程设置专家进行问卷调查,从体育翻译人才的学历、专业、薪酬、工作经验和从事语种几个方面,对体育翻译人才基本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分析现有翻译人才的需求与供给,及其需求与供给的均衡程度,进而提出适合我国体育翻译人才发展的培养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翻译人才基本情况:体育翻译工作者学历大多是本科和硕士,博士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少,还有少数大专以下;专业来源多数是与体育翻译相关的专业,并非体育翻译本专业,还有小部分跨专业;翻译者的工作薪酬普遍处于3000至8000间,收入不理想;3-5年翻译工作经验居多,1-2年次之,外语水平大部分在CET6和TEM4;英语是翻译工作者的主要语种,小语种翻译者较少。2.国际体育赛事对体育翻译人才的需求数量大,质量要求高;职业俱乐部的翻译问题较少,趋于稳定;体育旅游、体育外交、体育贸易等体育翻译需求日益增多。3.关于体育翻译市场供给情况分析:政策供给情况良好,具体翻译人才培养的政策落实较少;资本供给不足,并发症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存在出入;技术供给匮乏,翻译水平与质量不甚理想。4.我国体育翻译人才供给与需求存在不均衡。数量上,需求量大,供给不足;质量上,需求体育翻译专业、高学历、工作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体育翻译人才,供给低学历、专业性欠缺的翻译者。5.体育翻译人才培养路径包括院校培养路径和机构短训培养路径。院校培养路径主要包括“2+2”、“3+2”本科学制型培养;机构短训培养路径包括短期应急培养和短期过渡培养。本文通过对我国体育翻译人才的相关研究,旨在为体育翻译市场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理论支撑,丰富体育翻译人才培养路径理论,对促进我国体育翻译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语言·文化·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语言·文化·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1)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1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的历史
        1.1.2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1.2 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其保存、保护、展示现状和问题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保存、保护与展示现状
        1.2.3 研究对象保护与展示存在的问题及缺失
    1.3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意义
        1.3.1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4.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考古研究
        1.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历史研究
        1.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研究
        1.4.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概念及其保护研究
        1.4.5 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体系及相关研究
        1.4.6 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1 系统科学研究方法
        1.5.2 文献梳理与实地调查法
        1.5.3 问题史学方法
        1.5.4 类比、归纳和演绎研究法
        1.5.5 研究框架
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构成研究
    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概念的提出
        2.1.1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的概念发展
        2.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概念
    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组成型遗址与关联型遗址
        2.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都邑
        2.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秦公、王、帝陵
        2.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离宫别馆与苑囿
        2.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祭祀处所
        2.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关联型遗址——道路
    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关联机制
        2.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关联机制
        2.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关联机制
        2.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
    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空间格局
    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环景(Setting)
        2.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环景
        2.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片区的环景
        2.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环景
    2.6 本章小结
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研究
    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认知
        3.1.1 国内外文化遗产的价值类型及定义
        3.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内涵认知逻辑
    3.2 相关价值研究综述
        3.2.1 秦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研究
        3.2.2 秦统一的历史观照
        3.2.3 相关秦文化遗址的价值研究
    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价值
        3.3.1 历史价值:秦崛起与统一的历史进程——见证了中国大一统制度、统一国家的创立过程
        3.3.2 科学、艺术价值:古代中国国家形成的完整经历——形成了古代中国国家形态发展的完整实物链
        3.3.3 文化价值: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映射——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3.3.4 社会价值: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秦文化核心
    3.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价值
        3.4.1 西垂片区的价值分析
        3.4.2 雍城片区的价值分析
        3.4.3 咸阳片区的价值分析
    3.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价值
        3.5.1 大堡子山遗址的价值分析
        3.5.2 雍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3.5.3 咸阳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3.5.4 秦始皇陵的价值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认识
    4.1 文化遗产“完整性(Integrity)”的概念发展
        4.1.1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发展脉络
        4.1.2 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衡量标准
        4.1.3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定义层面
        4.1.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完整性”讨论
    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认知
        4.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级
        4.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面
        4.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评估框架
    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评估
        4.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完整性评估
        4.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整体层级的完整性说明
    4.4 本章小结
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建构
    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存、保护和管理现状及缺失
        5.1.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存现状
        5.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护管理现状
        5.1.3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管理的缺失
    5.2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的保护经验
        5.2.1 系列遗产(Serial Properties)的保护方略
        5.2.2 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的保护方略
        5.2.3 美国国家遗产区域(National Heritage Areas)的保护方略
        5.2.4 系列遗产、文化线路与美国国家遗产区域保护管理方式的异同
    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构成逻辑
    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程序
        5.4.1 建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信息库和管理平台
        5.4.2 构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护规划体系
    5.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方法
        5.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的认知方法
        5.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和评估方法
        5.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保护区划的划定方法
    5.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制度
        5.6.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遗址点纳入制度
        5.6.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总体规划制度
        5.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联合管理制度
    5.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建议
        5.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考古研究建议
        5.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级保护建议
        5.7.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类保护建议
        5.7.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整体立法保护建议
    5.8 本章小结
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建构
    6.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概念、原则和内容
        6.1.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定义与辨析
        6.1.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原则
        6.1.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内容
    6.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方法
        6.2.1 文化遗产阐释规划的编制
        6.2.2 文化遗产主题阐释框架的构建
        6.2.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方法、方式的其他探索
    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展示利用现状及缺失
        6.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展示利用现状
        6.3.2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利用的缺失
    6.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组成内容
    6.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框架
        6.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主题
        6.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垂直建构(主题/价值—分解)
        6.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水平建构(主题—叙事线索)
        6.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遗址展示点的甄选
    6.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叙事结构
        6.6.1 整体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6.2 片区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6.3 单点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展示方式
        6.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节点展示方式
        6.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整体展示方式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论文中相关评估及综述表录
致谢

(2)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语种和语料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及物性研究综述
    2.1 引言
    2.2 及物性
        2.2.1 句法及物性
        2.2.2 语义及物性
    2.3 及物性系统
        2.3.1 悉尼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2 加的夫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3 融合模式下的及物性系统
        2.3.4 其他及物性系统
    2.4 及物性系统的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2.4.1 双语比较或对比
        2.4.2 多语比较或对比及类型学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
    3.1 引言
    3.2 理论基础
        3.2.1 及物性理论及及物性、及物性系统的层次归属
        3.2.2 及物性和及物性系统的概念
        3.2.3 及物性系统的建构
    3.3 研究设计
        3.3.1 总体设计
        3.3.2 语料的处理与使用
        3.3.3 语言与认知、思维和文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共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4.1 引言
    4.2 丰富性
        4.2.1 及物性系统丰富性的世界经验基础
        4.2.2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2.3 及物性过程的丰富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3 层次性
        4.3.1 及物性系统层次性的生物学基础
        4.3.2 及物性系统的层次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3.3 及物性过程的层次性与语篇分析: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4 张力性
        4.4.1 何谓张力性
        4.4.2 及物性系统的张力性:一种跨语言共性
        4.4.3 一种认知经验与多种经验过程: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4.4 一种经验过程与多种认知经验: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5 隐喻性
        4.5.1 隐喻性的思维基础
        4.5.2 及物性隐喻:从“一致式”到“隐喻式”
        4.5.3 及物性隐喻的跨语言普遍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语篇为例
    4.6 抽象性
        4.6.1 何谓抽象性
        4.6.2 及物性系统的相对抽象性:以汉、印、阿、希四语的小句为例
        4.6.3 不同层次及物性过程的相对抽象性
    4.7 小结
第五章 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5.1 引言
    5.2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5.2.1 关于序位和语气
        5.2.2 汉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3 印地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4 阿拉伯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5 希腊语陈述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2.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陈述语气小句视角
    5.3 “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5.3.1 关于感叹语气
        5.3.2 汉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3 印地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4 阿拉伯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5 希腊语感叹语气小句中“过程”与“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3.6 “过程”与“参与者”序位的跨语言比较:感叹语气小句视角
    5.4 “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1 关于“环境”
        5.4.2 汉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3 印地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4 阿拉伯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5 希腊语小句中“环境”与“过程”和“参与者”的相对序位
        5.4.6 “环境”序位的跨语言比较
    5.5 “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与凸显
        5.5.1 关于省略
        5.5.2 汉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3 印地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4 阿拉伯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5 希腊语语篇中“参与者”或“过程”的省略
        5.5.6 “参与者”或“过程”省略的跨语言比较
    5.6 “参与者”“过程”等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5.6.1 关于语义成分的分立与整合
        5.6.2 汉、印、阿、希语中“复合参与者”现象
        5.6.3 汉、阿、希语中“过程”和“参与者”的重合
        5.6.4 阿、希语中“参与者”同“过程”的并合
        5.6.5 语义成分分立与整合的跨语言比较
    5.7 小结
第六章 从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及民族文化看殊性:以汉、印、阿、希四语为例
    6.1 引言
    6.2 民族认知、民族思维和民族文化
    6.3 从民族认知看殊性
        6.3.1顺序象似性(自然顺序)和突显象似性(规约顺序)
        6.3.2 由背景到图形和由图形到背景
        6.3.3 认知突显与不突显
        6.3.4 范畴化与去范畴化
    6.4 从民族思维看殊性
        6.4.1 事理逻辑(类比)思维(汉)、形式逻辑(演绎)思维(希、阿)和论辩逻辑(演绎+类比)思维(印)
        6.4.2 时间性思维(汉)、空间性思维(希、阿)和带有随意性的时间性思维(印)
        6.4.3 悟性(直觉)思维(汉)、理性(逻辑)思维(希、阿)和直觉证悟思维(印)
        6.4.4 整体性/综合性思维(汉)、分析性思维(希、阿)和整体—分析中介型思维(印)
    6.5 从民族文化看殊性
        6.5.1 农耕文化(汉)、商贸文化(希)、沙漠游牧文化和外来文化(阿)及多元文化(印)
        6.5.2 儒道文化(汉)、科学文化(希)和宗教文化(阿、印)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发现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
    7.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术语缩略表
    附录2 参与者角色术语缩写表
    附录3 英汉姓名对照表
    附录4 英汉术语对照表
    附录5 语言标注指南
    附录6 汉语文本语料
    附录7 印地语文本语料
    附录8 阿拉伯语文本语料
    附录9 希腊语文本语料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熟语的维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三)语料来源
第一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翻译研究概述
    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简介
    二 译本简介
        (一)外语译本
        (二)少数民族语言译本
    三 研究现状
第二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熟语的翻译研究
    一 汉维熟语的界定
        (一)汉语熟语
        (三)维吾尔语熟语
        (四)熟语的特点
    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熟语的翻译
        (一)成语
        (二)惯用语
        (三)歇后语
        (四)谚语
        (五)俗语
    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及其维吾尔语译本中熟语的对照分析
        (一)书面色彩浓厚的熟语
        (二)口语色彩浓厚的熟语
第三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熟语翻译原则与方法
    一 翻译原则
        (一)忠实性原则
        (二)通顺性原则
        (三)一致性原则
    二 熟语的翻译方法
        (一)成语的翻译方法
        (二)惯用语的翻译方法
        (三)谚语的翻译方法
        (四)俗语的翻译方法
第四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熟语翻译技巧
    一 加词法
    二 减词法
    三 引申法
    四 替代法
    五 词序调整法
第五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维吾尔文译本的商榷
    一 译本的优点
    二 译本发现的问题
        (一)一词多译
        (三)漏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熟语汉维翻译对应表
附录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熟语汉维翻译对应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新冠疫情下民间志愿团体应急语言服务效率与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Einleitung
    1.1 Hintergrund des Forschungsprojektes
    1.2 Forschungsstand
    1.3 Fragestellung und Zielsetzung
    1.4 Forschungsmethode
    1.5 Aufbau der Arbeit
2 Forschungsgegenstand:Ubersetzungsprojekt
    2.1 Uberblick uber das,,Relief Team"
        2.1.1 Initiierung und Motivation
        2.1.2 Ergebnis und Zielgruppe
        2.1.3 Arbeitsteilungen des,,Relief Teams"
        2.1.4 Ablauf des ganzen Ubersetzungsprojekts
    2.2 Deutsche Ubersetzungsgruppe als Fallbeispiel
3 Theoretische Grundlage
    3.1 Projektmanagement und Ubersetzungsmanagement
        3.1.1 Definition, Aufbau und Wissensgebiete des Projektmanagements
        3.1.2 Projektmanagement im Bereich Ubersetzung
    3.2 Sprachlicher Notdienst
        3.2.1 Sprachlicher Dienst und Notdienst
        3.2.2 Abgrenzung des sprachlichen Diensts und des Ubersetzens
4 Forschungsmethodik
    4.1 Vorbereitung
        4.1.1 Aufzeichnung des WeChat-Verlaufs
        4.1.2 Erstellung der Leitfaden
        4.1.3 Auswahl der Samples
    4.2 Datenerhebung
        4.2.1 Interviewform
        4.2.2 Interviewdurchfuhrung
    4.3 Datenauswertung
        4.3.1 Transkription
        4.3.2 Inhaltsanalyse
        4.3.3 Entwicklung der Forschungsergebnisse
5 Darstellung der Forschungsergebnisse
    5.1 Projektkoordinierende Personen
        5.1.1 Doppelrolle und Doppelmotivation
        5.1.2 Probleme von ProjektkoordinatorInnen
    5.2 Sprachkoordinierende Personen
        5.2.1 Uberblick der Rolle, Motivation der ProjektmanagerInnen
        5.2.2 Probleme von Projektmanagerlnnen
    5.3 Ubersetzende und uberprufende Personen
        5.3.1 Rolle, Motivation und Handlungen der Ubersetzerlnnen
        5.3.2 Rolle, Motivation und Handlungen der ersten und zweiten Revision
        5.3.3 Rolle, Motivation und Handlungen der dritten Revision
    5.4 Zwischenfazit
6 Schlusswort
    6.1 Zusammenfassung der Ergebnisse
    6.2 Ausblick auf zukunftige Entwicklung sprachlicher Notdienste der zivilenFreiwilligengruppen
        6.2.1 Verbesserung der nationalen Freiwilligendatenbank
        6.2.2 Aufbau der Datenbank der sprachlichen Ressourcen
        6.2.3 Optimierung des Ubersetzungsmanagements
    6.3 Limitation und Reflexion
Literaturverzeichnis
Anhang
    Anhang A Interviewleitfaden 1
    Anhang B Interviewleitfaden 2
    Anhang C Interviewleitfaden 3
    Anhang D Interviewleitfaden 4
    Anhang E Transkript Befragte 1
    Anhang F Transkript Befragte 2
    Anhang G Transkript Befragter 3
    Anhang H Transkript Befragte 4
    Anhang I Transkript Befragter 5
    Anhang J Transkript Befragte 6
    Anhang K Transkript Befragter 7
    Anhang L Transkript Befragte 8
    Anhang M Transkript Befragte 9
    Anhang N Transkript Befragte 10

(5)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耶稣会士的《尚书》翻译
    第一节 文化接触、文化概念的趋同性和文化传播的媒介
        一、17-18世纪东西方的文化接触
        二、东西方文化的趋同性
        三、东西方文化传播的媒介
    第二节 东西方互相认识和探索的主要媒介:东方的经典与西方的《圣经》
        一、西学东渐的主要媒介:西方的《圣经》
        二、中学西传的主要媒介:东方的经典
    第三节 耶稣会士的《尚书》翻译
        一、最早的拉丁文译本
        二、三种法文译本
        三、德文、俄文及英文译本
    第四节 17-18世纪的西方《尚书》英译
        一、《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四、《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五、《尚书》英译形态的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第五节 17-18世纪的《尚书》翻译与西方汉学的孕育
        一、加深了西方对东方文化的认知
        二、奠定了中国典籍英译的基础
        三、促进了西方汉学的形成
    小结
第二章 西方汉学的建立:新教传教士的《尚书》英译
    第一节 东方文化的认识价值实践
        一、西方汉学的建立
        二、英国汉学的专业化
    第二节 麦都思的《尚书》英译
        一、麦都思《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麦都思《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麦都思《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三节 理雅各的《尚书》英译
        一、理雅各《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理雅各《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理雅各《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四节 19世纪西方《尚书》英译的特点与成因
        一、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二、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形态的成因
        三、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的译者行为特点
    第五节 19世纪的《尚书》英译与西方汉学的建立
        一、麦都思首开《尚书》英文全译之先河
        二、理雅各《尚书》等英译为英国汉学奠定了基础
    小结
第三章 汉学的现代化:西方《尚书》译解体系的解析和建构
    第一节 东方文化衰落的诸多因素与《尚书》英译
        一、西方中心主义与日本脱亚入欧
        二、中国国内传统经学研究式微
    第二节 欧德的《尚书》英译
        一、欧德《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欧德《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欧德《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三节 高本汉的《尚书》英译
        一、高本汉《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高本汉《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高本汉《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四节 20世纪西方《尚书》英译的特点与成因
        一、欧德、高本汉《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二、欧德、高本汉《尚书》英译的形态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第五节 20世纪的《尚书》英译与西方汉学的现代化
        一、参与促进了西方汉学的现代化
        二、为汉学现代化发展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和资料
    小结
第四章 当代汉学的复兴:《尚书》英译与东方文化价值的再认识和再实践
    第一节 西方呼唤东方文化价值的回归与《尚书》英译
        一、西方早期对中国文化的仰慕与借鉴
        二、西方对东方文化的再认识与《尚书》英译
    第二节 彭马田的《尚书》英译
        一、彭马田的文化背景
        二、彭马田《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彭马田《尚书》英译的方法与策略
        四、彭马田《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五、彭马田《尚书》英译的形态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第三节 当代西方《尚书》英译的学术价值与汉学研究的大趋势
        一、当代汉学研究及其发展大趋势
        二、彭马田《尚书》英译的学术价值与当代汉学的发展
    小结
第五章 西方《尚书》英译研究的思考: 历史与学理、研究方法与文化价值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与学术研究的学理逻辑
        一、西方社会发展之需与《尚书》英译
        二、社会学术思潮与《尚书》英译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变化与研究对象文化价值的变化
        一、17-18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二、19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三、20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四、当代《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基于中英电影语料库比较的英语电影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问题
    1.5 论文的主体与框架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影视翻译研究
        2.1.1 国内影视翻译研究
        2.1.2 国外影视翻译研究
    2.2 语料库翻译学研究
        2.2.1 翻译语言特征研究
        2.2.2 翻译规范研究
    2.3 配音与字幕翻译的特点
        2.3.1 配音翻译
        2.3.2 字幕翻译
第三章 英语电影译文语料库定量分析
    3.1 语料分析方法概述
    3.2 英语电影译文用字特色
        3.2.1 高频特色字
        3.2.2 中频特色字
        3.2.3 基础特色字
        3.2.4 中国电影特色字的参照
    3.3 英语电影译文用词特色
        3.3.1 高频特色词
        3.3.2 中频特色词
        3.3.3 基础特色词
        3.3.4 中国电影特色词的参照
    3.4 英语电影译文句子特色
        3.4.1 一字特色句
        3.4.2 二字特色句
        3.4.3 三字特色句
        3.4.4 句子首尾特色
        3.4.5 中国电影特色句的参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语电影翻译语料库定性研究
    4.1 基于语言层面的研究
        4.1.1 口语小词的比较与处理
        4.1.2 感叹词的比较与处理
        4.1.3 粗俗语诅咒语的比较与处理
    4.2 基于文化层面的研究
        4.2.1 尊称敬辞的比较与使用
        4.2.2 比喻词语的比较与处理
        4.2.3 习语的比较与处理
    4.3 基于官方译本的研究
        4.3.1 多译本语言的比较与处理
        4.3.2 多译本文化因子的比较与处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之处
    5.3 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后记
参考文献
参考工具书
附录一:影视剧字频表
附录二:影视剧词频表
附录三:影视剧句频表
附录四:中国影视剧独特成语表
附录六:中国影视剧独特四字格词表
附录七:中国影视剧特色四字格词表

(7)基于梵汉对勘的《方广大庄严经》外来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3 《方广大庄严经》与平行梵文本lalitavistara?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几个问题的说明
        1.5.1 外来词借用方式的分类
        1.5.2 仿译词与意译词
        1.5.3 语料库及体例的说明
第二章 《方》中外来词的借用方式
    2.1 音译词
        2.1.1 音节
        2.1.2 同词异形
        2.1.3 基於梵汉对勘的节译与全译
    2.2 梵汉合璧词
        2.2.1 音+意
        2.2.2 意+音
        2.2.3 意+音+意
        2.2.4 音+意+音
    2.3 仿译词
    小结
第三章 《方》中外来词的词类与结构方式
    3.1 词类
        3.1.1 数词
        3.1.2 量词
        3.1.3 动词
        3.1.4 名词
    3.2 结构方式
        3.2.1 单纯词
        3.2.2 合成词
    小结
第四章 《方》中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的留存情况
    4.1 留存词最早用例时代
    4.2 留存词的特点
    4.3 《方》中外来词在《大词典》留存词语举例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关联理论视角下《呼兰河传》葛译本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1.2 Research Questions
    1.3 Research Method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ies on Relevance Theory in Translation
    2.2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2.3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ales of HulanRiver by Goldblatt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Key Concepts of Relevance Theory
        3.1.1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3.1.2 Context
        3.1.3 Principles of Relevance and Optimal Relevance
    3.2 Relevance-theoretic Account of Translation
        3.2.1 Translation as a Dual 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
        3.2.2 Translation as a Process of Pursuing Optimal Relevance
        3.2.3 Translation as an Inter-lingual Interpreting Process
Chapter Four A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inTales of Hulan River
    4.1 Culture-loaded Words
        4.1.1 Definition
        4.1.2 Categories
    4.2 Categories of Culture-loaded Words in Tales of Hulan River
    4.3 Translation Methods for Culture-loaded Words in Tales of Hulan River
        4.3.1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Literal Translation Plus Annotation
        4.3.2 Transliteration and Transliteration Plus Annotation
        4.3.3 Liberal Translation
        4.3.4 Cultural Substitution
        4.3.5 Amplification and Omission
    4.4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Works Cited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Ⅰ Major Ecological Culture-loaded Words
Appendix Ⅱ Major Material Culture-loaded Words
Appendix Ⅲ Major Social Culture-loaded Words
Appendix Ⅳ Major Religious Culture-loaded Words
Appendix Ⅴ Major Linguistic Culture-loaded Words
个人简介

(9)《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国际体育赛事需求视域下体育翻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研究现状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实地考察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逻辑分析法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翻译人才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1.1 体育翻译人才学历的调查与分析
        3.1.2 体育翻译人才专业的调查与分析
        3.1.3 体育翻译人才薪酬的调查与分析
        3.1.4 体育翻译人才工作经验的调查与分析
        3.1.5 体育翻译人才从事语种的调查与分析
    3.2 体育翻译人才的需求分析
        3.2.1 国际体育赛事体育翻译人才的需求分析
        3.2.2 职业俱乐部体育翻译人才的需求分析
        3.2.3 其他领域体育翻译人才的需求分析
    3.3 体育翻译人才的供给分析
        3.3.1 体育翻译人才的政策供给分析
        3.3.2 体育翻译人才的资本供给分析
        3.3.3 体育翻译人才的劳动力供给分析
        3.3.4 体育翻译人才的技术供给分析
    3.4 体育翻译人才供需的均衡程度对比分析
        3.4.1 体育翻译人才供需数量上的对比分析
        3.4.2 体育翻译人才供需质量上的对比分析
第4章 体育翻译人才的培养路径分析
    4.1 体育翻译人才院校培养路径
        4.1.1 “2+2”培养路径
        4.1.2 “3+2”培养路径
    4.2 体育翻译人才机构短训培养路径
        4.2.1 短期应急培养路径
        4.2.2 短期过渡培养路径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第6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A 《国际体育赛事需求视域下体育翻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附件B 《国际体育赛事需求视域下体育翻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附件C 《国际体育赛事需求视域下体育翻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附件D 《国际体育赛事需求视域下体育翻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致谢

四、语言·文化·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 [1]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D]. 苏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及物性系统及其体现形式的跨语言比较研究 ——以汉语、印地语、阿拉伯语和希腊语为例[D]. 王连柱.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熟语的维译研究[D]. 热娜古丽·图尔迪.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4]新冠疫情下民间志愿团体应急语言服务效率与质量研究[D]. 张可心.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2)
  • [5]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D]. 沈思芹. 扬州大学, 2020(01)
  • [6]基于中英电影语料库比较的英语电影翻译研究[D]. 冯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基于梵汉对勘的《方广大庄严经》外来词研究[D]. 沙晓凤.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关联理论视角下《呼兰河传》葛译本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D]. 刘婷. 长江大学, 2020(02)
  • [9]《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10]国际体育赛事需求视域下体育翻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D]. 盛蒙蒙. 湖南科技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语言·文化·翻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