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聚合物内压的群贡献法和新的溶解度参数

计算聚合物内压的群贡献法和新的溶解度参数

一、计算聚合物内压和新溶解度参数的基团贡献法(论文文献综述)

聂鑫垚[1](2020)在《高浓度SBS改性沥青制备过程中的相容体系和流变学的研究》文中认为高性能改性沥青具有优异的高低温性能以及流变性质,可用于高抗车辙性能的场景或特种路面,从技术和成本的角度考虑,高浓度SBS改性沥青是实现沥青材料高性化的可行方案之一。SBS与沥青之间在分子量、极性、密度上的差异较大,高浓度的SBS难以分散在沥青中,需要改善SBS与沥青之间的相容性,以解决加工困难、产品性质较差的问题。此外,基质沥青质量变差,也加剧了相容性的矛盾。因此,为高浓度SBS改性沥青开发绿色环保的增容体系是一个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课题。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了 SBS在沥青中的分散过程,研究了 SBS的分子结构、分子量、S/B 比对其在沥青中分散过程的影响,讨论了 SBS的浓度、性质对改性沥青物理性质和流变性质的影响,并根据SBS在沥青中的溶胀机理和聚合物共混理论,提出了在高沥青质含量、高浓度SBS条件下的增容机理,即补充芳香分提高SBS的溶胀程度或加入第三组分降低沥青相和SBS相之间的界面张力。为探索增容机理,开展了芳烃油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酯的废生物油作为第一种相容剂的研究。结果表明,芳烃油可以有效提高SBS在沥青中溶胀程度;废生物油可以明显缩小SBS在沥青中的分散粒径,这可能是由于其极性、表面性质刚好满足作为SBS相和沥青相之间相界面的条件。此外,废生物油作为相容剂制备出的改性沥青具有优异的低温延度、弹性恢复以及抗老化性,均显着高于传统的芳烃油相容剂。针对第一种相容剂加入导致的改性沥青高温性能下降,开展了采用C9石油树脂作为第二种相容剂的研究。研究了 C9石油树脂浓度对改性沥青微观形貌、物理性质以及流变性质的影响规律;采用溶解度参数的计算和分析、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荧光显微镜(FM)等手段,研究了 C9石油树脂与沥青、SBS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发现其可以在沥青相中的软沥青质(Maltene)组分与SBS中的PS相畴之间充当相界面,从而达到缩小分散粒径、强化网状结构的目的。采用废生物油/C9石油树脂制备出的高浓度SBS改性沥青的软化点、60℃零剪切黏度、5℃延度分别达到了93.5℃、67391 Pa·s、54.7cm,远高于高黏度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基于聚合物共混理论,研究了废生物油/C9石油树脂复合增容体系对制备工艺参数的影响。在本文实验条件下,该复合增容体系可将SBS在沥青中的分散时间从3h缩短到1h以内,并且可以有效改善改性沥青的物理、流变性质。提出了一种硫磺与沥青预反应、后分散SBS的预硫化工艺,解决了采用传统工艺中由于局部硫磺(交联剂)浓度过高导致生成不熔不溶物的问题。该工艺制备出的高浓度SBS改性沥青在热储存后几乎不发生离析,且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流变性质。

许杨[2](2019)在《聚氨酯渗透汽化汽油脱硫膜的制备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对环保的日益重视,相关法规对机动车染料指标中硫化物的限制日益苛刻,渗透汽化膜脱硫技术由于操作条件温和、运行成本低、辛烷值损失小等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缺少分离性能好、寿命长的膜材料及合适的膜组件,该技术的工业化受到了限制。本论文针对名为低硫汽油、高硫汽油的两种催化裂化汽油原料,选择聚氨酯为膜材料,进行制膜、改性工艺的优化,对其耐溶胀性能、寿命及稳定性等进行评价,对碟管式膜组件引入渗透汽化脱硫做了尝试性探索。用共混聚乙二醇的方式对聚氨酯膜进行改性,对制膜条件进行优化,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其微观结构,测试其机械性能,用渗透汽化评价装置评价其脱硫性能,对操作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在最优的制膜条件和操作条件下,聚氨酯膜对低硫汽油的渗透通量为1.30 kg·m-2·h-1,富集因子达到6.09;对高硫汽油的通量达到1.27 kg·m-2·h-1,富集因子达到3.15,实现通量大于1.00 kg·m-2·h-1,富集因子大于3.00的处理目标。对所制聚氨酯膜的耐溶胀性能进行测试,对其在不同汽油代表组分中的溶胀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耐溶胀性能良好,还发现原料中芳烃、烯烃含量过高会影响膜的选择性。对膜的寿命和稳定性进行测试,在为期200 h的长期运行中,膜性能稳定,达到实际应用的要求。对长期运行后的产物进行分析,发现膜可以进一步提纯噻吩和分离芳烃的可能性,并对其分离高噻吩含量原料做了初步探索,当原料中噻吩含量达到6500μg·g-1时,其通量依然大于1 kg·m-2·h-1,富集因子约为3.00,性能稳定。设计并制作了不锈钢材质的小型碟管式膜组件,初步探索了将碟管式膜组件用于渗透汽化脱硫的效果,当进料流量为120 m L·min-1,操作温度为85℃时,渗透通量为1.64kg·m-2·h-1,富集因子为3.11。提出了碟管式渗透汽化膜组件的选材、研究方向,为其发展提供参考。

曹鑫[3](2018)在《CO2和典型驱替体系驱油过程对原油分子组成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提高采收率技术(EOR)是油气田开发的永恒主题之一,对保障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油田剩余油重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传统EOR手段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深入研究驱替规律,需要多学科共同努力,从宏观范围到微观尺度,并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从本质上解释驱替过程中原油分子组成转化的规律和现象,进一步油藏挖潜提供理论依据。由于CO2驱油过程中,CO2与原油作用的过程中,原油组分的变化十分明显,而且由此导致的有机物沉积问题一直困扰着油田的进一步开发。因此,本文通过利用模拟CO2混相驱过程,并结合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对所得到产物及剩余油进行了分子层面的表征,揭示了CO2混相驱过程中CO2萃取产出油和沉积物的分子组成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数学模型的预测CO2驱油过程中沥青质沉积的新方法。同时深入研究了三种典型化学驱前后原油分子组成变化的规律。为探究驱替过程中原油性质变化的本质,以及剩余油研究方法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主要内容包括:利用超临界萃取仪模拟CO2混相驱过程中CO2与原油之间多次接触过程中的相互作用,通过对不同操作条件下超临界CO2萃取原油得到的萃取物(即产出油)和萃余物(即沉积物)的表征,全面认识了超临界CO2产出油和沉积物的化合物组成,包括烃类及杂原子化合物。揭示了超临界CO2对原油中不同类型化合物的萃取选择性。发现超临界CO2对原油四组分(SARA)亚组分均有一定的萃取作用,并非所有沥青质均会产生沉积,而有一部分沥青质会被CO2所溶解,对这部分沥青质进行了分子表征。在实验条件下(20-30 MPa,50-70℃),压力对超临界CO2萃取的影响比温度显着。产出油中,高缩合度、强极性的化合物含量较少,烃类化合物的含量明显比杂原子化合物要多;其中N1Ox、OxSy、Ox类等杂原子化合物在沉积物中富集较多;沉积物中不仅含有沥青质,胶质等大分子杂原子化合物,还含有相当含量的长链脂肪烃(碳数≥23)。根据溶解度参数理论,利用FT-ICR MS得到的原油分子质谱数据,建立了计算了原油化合物分子的溶解度参数的新方法,并与超临界CO2溶解度参数进行了比较,可以用此预测原油中化合物分子在超临界CO2的可溶解性。选取密度关联法、蒸发焓关联法和PR-EOS关联法来计算原油化合物分子溶解度参数,其中蒸发焓关联法误差较大,PR-EOS关联法计算结果较好。发现Giddings经验关联式可用于计算超临界CO2的溶解度参数,尤其在高压(P≥20 MPa)情况下,计算值与实际值吻合非常好。在实际CO2驱替时,可以利用此计算方法,预测在地层条件下,超临界CO2与原油接触时,容易产生沉积的有机组分。在深入剖析CO2混相驱原油分子组成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了三种不同方式的化学驱替实验,即聚合物驱、三元复合(ASP)驱和泡沫驱。研究了在接近地层条件下驱替前后,原油分子组成的变化情况,着重对驱替剩余油的分子组成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发现驱替过程中产出油与剩余油在分子组成上有较大的差异,剩余油中主要富集了缩合度较高的化合物。选用不同的驱替剂会对剩余油中不同类型的化合物产生不同的影响,如ASP驱剩余油O2类(羧酸)化合物含量明显减少,而聚合物驱剩余油中碱性氮类化合物含量减少明显。不论采取何种驱替方式,沥青质这类大分子、大极性的化合物非常不易被驱替,而残留在地层中;而高碳数、长链的正构烷烃也容易在地层中残留。对剩余油分子组成的详细表征,提出一种利用FT-ICR MS进行剩余油研究的新思路,可为预测驱替剂在地层中的流动路径和波及范围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赵东方[4](2017)在《新型磷系阻燃剂的合成及其热物理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人们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火灾威胁。预防火灾发生和降低火灾损失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在易燃的高分子材料中加入阻燃剂。目前,广泛使用的卤系阻燃剂具有性价比和阻燃效率高、对高分子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电子性能影响小等优点。但其对环境和人身安全的潜在伤害正日益显现,无卤阻燃剂的开发和应用迫在眉睫。有机磷阻燃剂因其阻燃效率高、低毒、少烟、对环境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而被认为是卤系阻燃剂的较好替代品。有机磷阻燃剂的纯度和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分散性是影响阻燃高分子材料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重要因素,而溶剂选择对其纯化工艺和分散性的关键。因此,有机磷阻燃剂的固液相平衡数据及模型关联对有机磷阻燃剂的纯化工艺和后续的工业化应用意义重大。结合国内外阻燃剂研究现状和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内容,本文以三氯氧磷、新戊二醇、间苯二酚和哌嗪为原料合成了有机磷阻燃剂RCDMPP和PBNGP,并通过EA、IR、MS、1H-NMR、13C-NMR和31P-NMR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合成的这两种有机磷阻燃剂RCDMPP和PBNGP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HPLC测试了二者的纯度。本文还通过TGA分析了二者的热力学性能,并且通过DSC测试得到了有机磷阻燃剂RCDMPP的熔点和熔化焓。本文采用静态平衡法测定了有机磷阻燃剂RCDMPP和PBNGP在选定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首次给出了RCDMPP在丙酮、甲醇、氯仿、甲苯、乙腈、乙醇、乙酸乙酯、乙酸甲酯、1,2-二氯乙烷、正丙醇、正己烷和甲酸乙酯溶剂中的溶解度;及PBNGP在氯仿、丙酮、四氢呋喃、甲酸乙酯、1,2-二氯乙烷、甲苯、正丙醇、甲醇、异丙醇、乙腈、苯和乙酸甲酯溶剂中的溶解度,并分析了RCDMPP和PBNGP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及原因。本文还利用选定的固-液相平衡方程关联了RCDMPP和PBNGP在选定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通过计算得到了RCDMPP和PBNGP的活度系数。为RCDMPP和PBNGP的纯化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采用λh,Wilson,NRTL,UNIQUAC和Apelblat模型对有机磷阻燃剂RCDMPP和PBNGP在选定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拟合,得到了相应的模型参数,结果表明这五个模型都能很好的拟合有机磷阻燃剂RCDMPP和PBNGP的溶解度数据。根据Scatchard–Hildebrand方程得到了有机磷阻燃剂RCDMPP和PBNGP的溶解度参数值。本文还利用van’t Hoff方程和Gibbs–Helmholtz方程拟合计算了有机磷阻燃剂RCDMPP和PBNGP在选定溶剂中的溶解焓、溶解熵和溶解吉布斯自由能,计算结果表明RCDMPP和PBNGP在选定溶剂中的溶解过程是非自发的熵驱动过程,溶解过程伴随着吸热,且溶解焓是溶解吉布斯自由能的主要贡献者。为二者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匹配提供了基础数据。本文采用基团贡献法计算了RCDMPP、PBNGP等三十余种实验室自制的有机磷阻燃剂的溶解度参数(δ)、体积参数(r)和表面积参数(q),并将计算得到的各物质的溶解度参数与通过Scatchard-Hildebrand正规溶液理论关联得到的溶解度参数进行比较。通过基团贡献法计算,还得到了有机磷阻燃剂PBNGP的熔点和熔化焓数据及异烟酸的熔化焓,并通过对异烟酸进行TGA-DSC、Py-GC/MS等测试分析校正了早期文献中关于异烟酸熔化焓的报道数据。

朱婧[5](2016)在《固体和超(亚)临界流体体系的相平衡研究》文中指出基于超(亚)临界流体溶解能力强、扩散系数大和粘度小的特性,超(亚)临界流体技术被广泛用于诸多领域。其中,超(亚)临界流体体系的相平衡数据和相平衡模型是实现超(亚)临界流体技术工业化的重要基础,而目前这一部分的研究还比较匮乏。本文分别对固体芳香烃衍生物和高分子聚合物在超(亚)临界流体中的相平衡进行了系统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可望促进超(亚)临界流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本文改进并完善了静态法实验流程,验证了动态法和静态法实验装置的可靠性,确定了实验条件;并利用动态法和静态法测定了芳香烃衍生物单质、混合物以及聚合物(多种分子量)在超(亚)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实验选用的溶剂为超临界CO2和亚临界R134a。在实验温度308 K,318 K和328 K下,测定了邻氨基苯甲酰胺、邻硝基苯甲酸及其混合物在超临界CO2和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度,在超临界CO2和亚临界R134a体系中的实验压力分别为10.0-21.0MPa和5.0-15.0 MPa;在实验温度313 K,323 K和333 K下,测定了聚乙烯醇(分子量为16000,47000,74800 g·mol-1)在超临界CO2和亚临界R134a的溶解度,在超临界CO2和亚临界R134a体系中的实验压力分别为9.0-18.0MPa和7.0-15.0MPa。本文测定的溶解度均未见报道。这些溶解度数据丰富了超(亚)临界体系数据库,为超(亚)临界流体技术工业化提供了数据支持。(2)考察了不同实验温度、实验压力、溶剂种类、聚合物分子量条件下,溶质的溶解度变化趋势;分析了溶质饱和蒸汽压、溶剂密度、官能团、偶极矩、溶解度参数等性质对溶解度的影响;以及混合物中共溶质对溶解度的影响。(3)运用Chrastil、A-L、K-J、S-S、Bartle、M-T和Gonzalez、Sovova、M-M-T、Z-J十种经验模型,对单一溶质和混合溶质在超临界CO2和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模型均获得了较高的关联精度。利用M-T模型对实验数据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验数据均具有良好的自洽一致性;利用Chrastil、K-J和Bartle模型计算了溶质在超临界CO2和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热效应。(4)针对膨胀液体模型对超(亚)临界体系溶解度数据关联精度较低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的膨胀液体模型M-δ1/vl模型,考察了膨胀液体模型中热容项对溶质溶解度的影响。选用本文的实验数据和文献中90种溶质的溶解度数据(共计2425组溶解度数据)验证新模型的关联精度,并与δ2~ρ、δ2~ρd、δ2~δ1/v1、β12~ρ2模型的关联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M-61/v1模型的关联精度最高。此外,使用t检验分析了膨胀液体模型中可调参数个数对关联精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M-δ1/v1模型较高的关联精度与其模型的表达方式以及热容项的考虑有关,与模型较多的可调参数无关。(5)本文依据超临界体系相平衡理论,研究探索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预测聚合物在超临界CO2中溶解度的方法,建立了聚合物和CO2分别在聚合物相和超临界CO2相中的能量表达式。利用DFT模型预测了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聚环氧丙烷、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环氧乙烷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并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DFT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平均AARD为6.80%)。该方法为理论预测聚合物在超临界体系中的溶解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朱正浩,许振良,魏永明,许海涛[6](2015)在《基于COSMO-SAC模型计算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文中指出基于COSMO-SAC模型计算了几类聚合物膜材料与不同溶剂间的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利用溶解度参数与相互作用参数间的关系,分别通过线性拟合和最小二乘法获得了Hildebrand溶解度参数和Hansen溶解度参数。与文献值比较,Hildebrand溶解度参数计算结果的相对偏差区间为2.44%17.31%,平均相对偏差为10.13%。当校正因子α=0.6时得到的Hansen溶解度参数相对偏差较小(6.64%),偏差区间为1.66%13.60%;而α=1时得到的Hansen溶解度参数相对偏差较大(12.62%),偏差区间为5.56%19.77%;α=0.6时得到的色散分量和偶极分量相对偏差较小,但氢键分量相对偏差较大。

邬汇鑫,龚跃武,张刚,王孝军,龙盛如,杨杰[7](2014)在《聚芳硫醚砜溶解度参数的研究及其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芳硫醚砜(PASS)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特种工程塑料,其在极性溶剂中的可溶性扩展了聚芳硫醚类树脂在溶液加工中的利用,因此研究聚芳硫醚砜的溶解度参数对探索该类树脂的溶液性质和溶液加工方法有很大意义。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分别采用浊点滴定法,基团摩尔引力常数和基团贡献法及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得到了PASS的溶解度参数,结果显示,25.1、22.0、23.3、19.823.1(J/mL)1/2。经验公式计算和计算机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所得结果与实验测定基本一致。

石燕萍[8](2014)在《EVM和EP(D)M溶解度参数的测定与模拟》文中提出本课题采用Small和Fedors基团贡献法计算了七种牌号的乙烯-乙酸乙烯酯橡胶(EVM)和四种牌号的乙丙橡胶(EPDM)的一维溶解度参数值(δt),并采用平衡溶胀法测定了其一维溶解度参数范围。由于一维溶解度参数具有局限性,因此通过Hansen软件模拟计算了EVM和EP(D)M的Hansen三维溶解度参数值(δd, δp, δh, δt)。另外,还研究了混合溶剂对EVM溶胀行为的影响。利用平衡溶胀实验和模拟计算得到的橡胶的三维溶解度参数值,计算了EVM和EP(D)M与每种溶剂之间的能量差(Ra)和相对能量差(RED)。同时,利用Flory理论计算EVM和EP(D)M与各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参数。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基团贡献法计算得到的EVM的一维溶解度参数值的范围在17.80-21.00(J/cm3)1/2之间,EP(D)M橡胶的溶解度参数值的范围在16.20-17.50(J/cm3)1/2之间,其中利用Small基团贡献法所计算得到的橡胶溶解度参数值比通过Fedors法计算得到的溶解度参数值略小。通过平衡溶胀实验测定七种不同牌号EVM的一维溶解度参数值的范围在17.5-22.0(J/cm3)1/2之间,且随着VA含量的增加EVM橡胶的溶解度参数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四种牌号的EP(D)M一维溶解度参数都处在17.00(J/cm3)1/2附近,说明平衡溶胀实验结果与Fedors基团贡献法计算所得值更加吻合。通过Hansen软件模拟计算得到EVM和EP(D)M的三维溶解度参数(δd, δp, δh,δt)。七种不同牌号EVM的三维溶解度参数值分别为Levapren400:(17.6,3.8,3.4,18.32),Levapren450:(17.6,3.8,3.6,18.36),Levapren500:(17.6,4.0,4.0,18.49),Levapren600:(17.7,4.5,4.5,18.81),Levapren700:(18.0,4.9,5.1,19.34),Levapren800:(18.2,5.5,6.1,19.97),Levapren900:(18.4,6.4,6.2,20.44)。结果显示,随着乙酸乙酯(VA)含量的增加,EVM的色散力、极性力和氢键溶解度参数都增加,但VA含量主要影响EVM的极性力溶解度参数和氢键溶解度参数。四种不同牌号EP(D)M的三维溶解度参数值分别为:Keltan2070P:(17.1,2.3,0,17.25),Keltan3050:(16.8,2.7,0,17.02),Keltan6750:(16.9,2.3,0,17.06),Keltan8570:(17.1,2.4,0,17.27)。结果表明,第三单体ENB含量相同的EP(D)M,乙烯含量减少,其色散力溶解度参数减小,极性力溶解度参数增大。当乙烯含量相近,含有第三单体ENB的EP(D)M色散力溶解度参数较大,极性力溶解度参数较小。研究Levapren450和Levapren800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胀行为,结果表明,混合溶剂也可以比较准确的测定橡胶的溶解度参数。采用混合溶剂测定橡胶的溶解度参数具有实验周期短、所需溶剂种类少及实验废液较易处理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混合溶剂可以代替复杂的单一溶剂。此外,利用三维溶解度参数计算了EVM和EP(D)M与溶剂之间的能量差(Ra)和相对能量差(RED)。研究分析其溶胀比q与Ra或RED之间的关系表明,EVM和EP(D)M在溶剂及混合溶剂中的溶胀比都随着Ra或RED值的增加而减小。还测定和计算了EVM在Fuel C测试油中的溶胀比,结果显示,理论计算值和实验值相吻合,因此通过利用Hansen三维溶解度参数可以预测橡胶在溶剂中的溶胀行为。另外,利用Flory公式理论计算得到EVM和EP(D)M与各溶剂间的相互作用参数χ。

石燕萍,刘广永,汲长远,邱桂学[9](2013)在《EVM橡胶溶解度参数的理论计算及实验测定》文中研究表明采用理论计算和溶胀实验,研究了Levapren400,Levapren450,Levapren500和Levapren600 4种牌号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M)的溶解度参数。结果表明,4种不同醋酸乙酯含量的EVM,具有相似的溶胀性能,其溶解度参数的实验测定值与理论计算值相符,在18.00~21.00(J/cm3)1/2之间。确定了4种牌号EVM的良溶剂有甲苯(18.16)、氯仿(18.95)、四氢呋喃(19.46)、氯苯(19.58)和二氯甲烷(19.82)。

陆向红,杨云财,计建炳[10](2011)在《溶解度参数在脂肪酸甲酯溶解性研究中的运用》文中提出采用基团贡献法计算了单个脂肪酸甲酯的溶解度参数,发现脂肪酸甲酯的溶解度参数随着碳链的增长而降低,而碳链不饱和度的增大对其影响有限。测定了几种脂肪酸甲酯的KB值,考察了生物柴油萃取废水中苯酚的萃取性能,并将其与脂肪酸甲酯的溶解度参数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利用基团贡献法计算得到的脂肪酸甲酯的Hansen溶解度参数可以很好地反映脂肪酸甲酯的溶解性能。在此基础上,比较了脂肪酸甲酯与常用有机溶剂、常见有机污染物的溶解度参数,结果发现,脂肪酸甲酯与常用有机溶剂、常见有机污染物具有相近的溶解度参数,脂肪酸甲酯可以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绿色溶剂,替代常用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与工业清洗、废弃物处理等方面。

二、计算聚合物内压和新溶解度参数的基团贡献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聚合物内压和新溶解度参数的基团贡献法(论文提纲范文)

(1)高浓度SBS改性沥青制备过程中的相容体系和流变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课题背景
    1.2 沥青改性技术的发展
        1.2.1 沥青改性的意义
        1.2.2 沥青改性技术
    1.3 SBS改性沥青技术
        1.3.1 SBS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
        1.3.2 相容性和热力学相容性
        1.3.3 基质沥青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1.3.4 SBS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1.3.5 加工工艺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1.4 改性沥青制备过程中的添加剂
        1.4.1 相容剂
        1.4.2 增塑剂
        1.4.3 稳定剂
        1.4.4 抗氧化剂
    1.5 改性沥青制备过程中的流变学
        1.5.1 流变性质的评价
        1.5.2 流变性质与改性沥青微观结构的关系
    1.6 聚合物共混理论
        1.6.1 共混物的基本形态
        1.6.2 共混物的相界面
        1.6.3 影响共混物形态的因素
    1.7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内容和方法
    2.1 实验仪器
    2.2 实验原料
        2.2.1 实验试剂
        2.2.2 基质沥青
        2.2.3 SBS改性剂
        2.2.4 相容剂
    2.3 实验方法
        2.3.1 基质沥青及油品的四组分分析
        2.3.2 SBS在沥青中的溶解实验
        2.3.3 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
        2.3.4 改性沥青物理性能的评价
        2.3.5 改性沥青流变性质的表征
        2.3.6 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的表征
        2.3.7 其他分析方法
第3章 基于高浓度SBS对改性沥青影响的相容机理研究
    3.1 SBS的表征
        3.1.1 核磁共振氢谱
        3.1.2 凝胶渗透色谱
    3.2 SBS在沥青中的溶解分散过程
        3.2.1 SBS的分子结构对分散过程的影响
        3.2.2 SBS的分子量、S/B比对分散过程的影响
    3.3 SBS对改性沥青物理性能的影响
        3.3.1 SBS浓度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3.3.2 SBS性质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3.4 SBS对改性沥青流变性质的影响
        3.4.1 SBS的浓度对改性沥青流变性质的影响
        3.4.2 SBS的性质对改性沥青流变性质的影响
    3.5 高浓度SBS在沥青中的增容机理
    3.6 小结
第4章 油品对SBS改性沥青的影响研究
    4.1 油品的基本性质
        4.1.1 物理化学性质
        4.1.2 红外光谱
    4.2 油品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
    4.3 油品对SBS在沥青中溶解分散过程的影响
    4.4 油品对SBS改性沥青物理性能的影响
    4.5 油品对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质的影响
        4.5.1 温度扫描
        4.5.2 频率扫描
    4.6 小结
第5章 热塑性树脂对SBS改性沥青的影响研究
    5.1 热塑性树脂的种类对高浓度SBS改性沥青的影响
        5.1.1 热塑性树脂的表征
        5.1.2 热塑性树脂的溶解度参数
        5.1.3 树脂类型对改性沥青物理性质的影响
        5.1.4 热塑性树脂对SBS在沥青中溶解分散过程的影响
    5.2 C_9石油树脂的浓度对改性沥青的影响
        5.2.1 微观结构
        5.2.2 物理性质
        5.2.3 流变性质
    5.3 C_9石油树脂在SBS改性沥青中的作用机理
        5.3.1 频率扫描曲线
        5.3.2 热流曲线
        5.3.3 改性机理
    5.4 废生物油/C_9石油树脂制备高黏度改性沥青
        5.4.1 高黏度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
        5.4.2 C_9石油树脂的表征
        5.4.3 C_9石油树脂、废生物油浓度对高黏度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5.4.4 C_9石油树脂的性质对高黏度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5.4.5 高黏度改性沥青性能的综合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废生物油/C_9石油树脂复合增容体系的研究
    6.1 反应温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6.1.1 熔体黏度
        6.1.2 物理性质
    6.2 相容剂对剪切时间的影响
        6.2.1 物理性质
        6.2.2 流变性质
    6.3 复合相容体系对高浓度SBS改性沥青物理性质的影响
    6.4 复合相容体系对高浓度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质的影响
        6.4.1 零剪切黏度
        6.4.2 抗车辙性能
        6.4.3 流变学分析
    6.5 小结
第7章 预硫化工艺制备高浓度SBS改性沥青研究
    7.1 沥青的硫化机理
    7.2 传统硫化工艺的局限性
    7.3 预硫化工艺的工艺参数的研究
        7.3.1 预硫化温度
        7.3.2 预硫化时间
    7.4 相容剂对预硫化工艺的影响
        7.4.1 不同油对改性沥青的影响
        7.4.2 油/C_9石油树脂体系对改性沥青的影响
    7.5 硫化前后流变性质的对比
    7.6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成果与创新
    8.3 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博期间学术成果

(2)聚氨酯渗透汽化汽油脱硫膜的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非加氢脱硫技术简介
        1.2.1 烷基化脱硫技术
        1.2.2 催化氧化脱硫技术
        1.2.3 萃取脱硫技术
        1.2.4 吸附脱硫技术
        1.2.5 生物脱硫技术
        1.2.6 膜分离脱硫技术
    1.3 渗透汽化技术概述
        1.3.1 渗透汽化技术的原理
        1.3.2 渗透汽化技术的应用
    1.4 渗透汽化脱硫膜材料的选择与改性
        1.4.1 渗透汽化过程的传质机理
        1.4.2 渗透汽化脱硫膜材料的选择
        1.4.3 渗透汽化脱硫膜材料改性
    1.5 渗透汽化脱硫膜组件
        1.5.1 板框式膜组件
        1.5.2 管式膜组件
        1.5.3 中空纤维式膜组件
        1.5.4 碟管式膜组件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聚氨酯渗透汽化膜的制备及制膜工艺优化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2 汽油原料分析
        2.2.3 聚偏氟乙烯底膜的制备
        2.2.4 聚氨酯复合渗透汽化膜的制备
        2.2.5 PU渗透汽化膜的微观结构表征
        2.2.6 PU渗透汽化膜力学性能测试
        2.2.7 PU渗透汽化膜分离性能测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汽油原料分析
        2.3.2 PU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2.3.3 PU膜的X射线衍射分析
        2.3.4 PU膜的微观形貌分析
        2.3.5 PU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2.3.6 刮膜厚度对PU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2.3.7 PEG添加量对PU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2.3.8 操作温度对PU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2.3.9 进料流量对PU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聚氨酯渗透汽化膜溶胀实验及寿命测试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PU膜的溶胀实验
        3.2.3 PU膜的长期运行实验
        3.2.4 产物组成分析
        3.2.5 PU膜处理高含噻吩原料的研究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PU膜在真实汽油中的溶胀行为
        3.3.2 溶剂种类对PU膜溶胀的影响
        3.3.3 温度对PU膜溶胀的影响
        3.3.4 溶剂浓度对PU膜溶胀的影响
        3.3.5 PU膜寿命及稳定性测试
        3.3.6 产物组成分析
        3.3.7 PU膜对高噻吩含量原料的处理效果
    3.4 小结
第四章 碟管式渗透汽化膜组件的设计与试制
    4.1 前言
    4.2 碟管式膜组件的设计
        4.2.1 膜组件材料的选择
        4.2.2 导流盘结构设计
        4.2.3 PU膜片的制作
        4.2.4 组件主体结构设计
    4.3 碟管式渗透汽化膜组件的性能测试
        4.3.1 进料流量对组件处理能力的影响
        4.3.2 操作温度对组件处理能力的影响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CO2和典型驱替体系驱油过程对原油分子组成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EOR技术的现状
        1.1.1 气驱
        1.1.2 化学驱
    1.2 CO_2驱油过程中的超临界萃取
    1.3 溶解度参数的模拟计算
        1.3.1 溶解度参数
        1.3.2 溶解度参数应用
    1.4 剩余油研究进展
    1.5 FT-ICR MS在采油方面的应用
    1.6 文献小结
第2章 CO_2驱原油组成变化的常规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案
        2.2.3 仪器条件
    2.3 超临界CO_2萃取
    2.4 SARA四组分
    2.5 模拟蒸馏分析
    2.6 CO_2驱替前后原油组成GC/MS分析
        2.6.1 产出油和沉积物中饱和分组成特征
        2.6.2 产出油和沉积物中芳香分组成特征
    2.7 小结
第3章 CO_2驱替前后原油分子组成FT-ICR MS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四组分分离
        3.2.3 FT-ICR MS分析条件
    3.3 CO_2驱替前后原油分子组成特征
        3.3.1 驱替石蜡基原油前后的组成特征
        3.3.2 超临界CO_2对环烷基原油的萃取选择性
    3.4 CO_2驱替产出油及剩余油中胶质和沥青质的分子组成特征
        3.4.1 胶质分子组成特征
        3.4.2 沥青质分子组成特征
    3.5 小结
第4章 CO_2驱油过程中有机物沉积的模拟计算
    4.1 引言
    4.2 计算模型的选择
        4.2.1 超临界流体的溶解度参数
        4.2.2 液体溶解度参数计算方法
    4.3 模型计算结果与讨论
        4.3.1 超临界CO_2溶解度参数计算结果
        4.3.2 原油中部分化合物分子溶解度参数计算结果
    4.4 小结
第5章 岩心驱替实验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岩心驱替实验
        5.2.3 油水界面张力测定方法
    5.3 注聚合物驱替实验
        5.3.1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 注ASP三元体系驱替实验
        5.4.1 实验结果及分析
    5.5 注泡沫体系驱替实验
        5.5.1 实验结果及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化学驱过程中原油分子组成特征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方案
        6.2.3 仪器条件
    6.3 驱替前后原油分子组成特征分析
        6.3.1 聚合物驱
        6.3.2 ASP驱
        6.3.3 泡沫驱
    6.4 后续开发方式的探讨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溶解度参数Matlab计算编程
附录B
附录C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新型磷系阻燃剂的合成及其热物理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阻燃剂概述
        1.1.1 阻燃剂的研究意义
        1.1.2 阻燃剂的分类
        1.1.3 阻燃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有机磷系阻燃剂概述
        1.2.1 有机磷系阻燃剂的分类与研究进展
        1.2.2 有机磷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1.3 固-液相平衡
        1.3.1 固-液相平衡的测定方法
        1.3.2 固-液相平衡的分子热力学模型
    1.4 阻燃剂的热分析
    1.5 基团贡献法的发展概述
    1.6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有机磷阻燃剂的合成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RCDMPP的合成
        2.2.3 RCDMPP的结构表征
        2.2.4 PBNGP的合成
        2.2.5 PBNGP的结构表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阻燃剂的固-液相平衡测定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3.2.3 熔点、熔融焓与熔融熵的不确定度及溶解度准确性估算
        3.2.4 RCDMPP在选定溶剂中的溶解度测定及活度系数计算
        3.2.5 PBNGP在选定溶剂中的溶解度测定及活度系数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固-液相平衡的热力学模型参数计算
    4.1 引言
    4.2 固-液相平衡数据的模型关联
        4.2.1 λh方程的关联与拟合
        4.2.2 Wilson方程的关联与拟合
        4.2.3 NRTL方程的关联与拟合
        4.2.4 UNIQUAC方程的关联与拟合
        4.2.5 Apelblat方程的关联与拟合
        4.2.6 模型的对比与分析
    4.3 Scatchard-Hildebrand溶液模型及溶解度参数估算
    4.4 阻燃剂的溶解热、溶解熵及溶解吉布斯自由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热力学参数的基团贡献法估算
    5.1 引言
    5.2 基团贡献法估算溶解度参数
    5.3 基团贡献法估算体积参数和表面积参数
    5.4 基团贡献法估算有机磷阻燃剂PBNGP的熔点和熔化焓
    5.5 基团贡献法估算异烟酸熔融焓的实验验证
        5.5.1 试剂与仪器
        5.5.2 异烟酸熔化焓的DSC测定及其热重分析(TGA)
        5.5.3 异烟酸的熔化焓的基团贡献法计算
        5.5.4 异烟酸的热裂解气质联用(Py-GC/MS)分析
        5.5.5 讨论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5)固体和超(亚)临界流体体系的相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超(亚)临界流体技术概况
        1.1.1 超(亚)临界流体
        1.1.1.1 超临界流体
        1.1.1.2 亚临界流体
        1.1.2 超(亚)临界流体技术的应用
        1.1.2.1 超(亚)临界流体萃取
        1.1.2.2 超(亚)临界流体聚合物加工
        1.1.2.3 超(亚)临界流体干燥清洁
        1.1.2.4 超(亚)临界流体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
        1.1.2.5 超(亚)临界流体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1.2 超(亚)临界体系的相平衡研究
        1.2.1 超(亚)临界体系相平衡的实验研究
        1.2.1.1 动态法
        1.2.1.2 静态法
        1.2.2 超(亚)临界体系相平衡的理论研究
        1.2.2.1 状态方程
        1.2.2.2 经验模型
        1.2.2.3 膨胀液体模型
        1.2.2.4 分子连接性模型
        1.2.2.5 密度泛函理论
    1.3 超(亚)临界流体技术的发展方向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实验研究
    2.1 实验流程及设备
        2.1.1 动态法
        2.1.2 静态法
    2.2 实验分析方法
        2.2.1 称重法
        2.2.2 紫外分光光度法
        2.2.3 气相色谱法
    2.3 实验操作步骤
        2.3.1 动态法实验操作步骤
        2.3.2 静态法实验操作步骤
        2.3.3 实验注意事项
    2.4 实验装置可靠性验证
        2.4.1 动态法
        2.4.1.1 实验装置可靠性验证
        2.4.1.2 平衡时间的确定
        2.4.1.3 CO_2流速的确定
        2.4.2 静态法
        2.4.2.1 平衡时间的确定
        2.4.2.2 R134a流速的确定
        2.4.2.3 实验数据的重复性
    2.5 实验物系及实验条件
        2.5.1 实验物系
        2.5.1.1 溶剂
        2.5.1.2 溶质
        2.5.2 实验条件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溶解度的计算
    3.2 芳香烃衍生物单质及其混合物在超(亚)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研究
        3.2.1 邻氨基苯甲酰胺和邻硝基苯甲酸及其混合物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研究
        3.2.1.1 邻氨基苯甲酰胺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
        3.2.1.2 邻硝基苯甲酸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
        3.2.1.3 邻氨基苯甲酰胺和邻硝基苯甲酸混合物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
        3.2.2 邻氨基苯甲酰胺和邻硝基苯甲酸及其混合物在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度研究
        3.2.2.1 邻氨基苯甲酰胺在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度
        3.2.2.2 邻硝基苯甲酸在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度
        3.2.2.3 邻氨基苯甲酰胺和邻硝基苯甲酸混合物在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度
        3.2.3 超临界CO_2和亚临界R134a对芳香烃衍生物溶解能力的比较
    3.3 聚合物在超(亚)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研究
        3.3.1 聚乙烯醇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研究
        3.3.1.1 聚乙烯醇(M_n=16000g·mol~(-1))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
        3.3.1.2 聚乙烯醇(M_n=47000 g·mol~(-1))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
        3.3.1.3 聚乙烯醇(M_n=74800 g·mol~(-1))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
        3.3.1.4 结果讨论与分析
        3.3.2 聚乙烯醇在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度研究
        3.3.2.1 聚乙烯醇(M_n=16000 g·mol~(-1))在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度
        3.3.2.2 聚乙烯醇(M_n=47000 g·mol~(-1))在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度
        3.3.2.3 聚乙烯醇(M_n=74800 g·mol~(-1))在亚临界R134a中的溶解度
        3.3.3 超临界CO_2和亚临界R134a对聚合物溶解能力的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固体溶质和超(亚)临界流体相平衡的模型研究
    4.1 经验模型简介
        4.1.1 二元体系经验模型简介
        4.1.1.1 Chrastil模型
        4.1.1.2 修正的Adachi-Lu(A-L)模型
        4.1.1.3 Kumar-Johnston(K-J)模型
        4.1.1.4 Sung-Shim(S-S)模型
        4.1.1.5 Bartle模型
        4.1.1.6 Mendez Santiago-Teja(M-T)模型
        4.1.2 三元体系经验模型简介
        4.1.2.1 Gonzalez模型
        4.1.2.2 Sovova模型
        4.1.2.3 改进的M-T(M-M-T)模型
        4.1.2.4 Z-J模型
    4.2 实验数据的经验模型关联研究
        4.2.1 单一溶质在二元体系中溶解度数据的关联
        4.2.1.1 邻氨基苯甲酰胺在超临界CO_2和亚临界R134a中溶解度数据的关联
        4.2.1.2 邻硝基苯甲酸在超临界CO_2和亚临界R134a中溶解度数据的关联
        4.2.1.3 聚乙烯醇在超临界CO_2和亚临界R134a中溶解度数据的关联
        4.2.1.4 结果讨论与分析
        4.2.2 混合溶质在三元体系中溶解度数据的关联
        4.2.2.1 邻氨基苯甲酰胺和邻硝基苯甲酸混合物在超临界CO_2中溶解度数据的关联
        4.2.2.2 邻氨基苯甲酰胺和邻硝基苯甲酸混合物在亚临界R134a中溶解度数据关联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膨胀液体改进模型对超临界体系相平衡的研究
    5.1 膨胀液体模型简介
    5.2 溶解度参数计算模型
        5.2.1 溶解度参数计算模型简介
        5.2.2 溶解度参数计算模型的选择
        5.2.2.1 CO_2溶解度参数计算模型的选择
        5.2.2.2 R134a溶解度参数计算模型的选择
    5.3 膨胀液体模型关联溶解度数据
        5.3.1 膨胀液体模型关联溶质在二元体系中的溶解度数据
        5.3.1.1 邻氨基苯甲酰胺在超临界CO_2和亚临界R134a二元体系中溶解度数据关联
        5.3.1.2 邻硝基苯甲酸在超临界CO_2和亚临界R134a二元体系中溶解度数据的关联
        5.3.2 膨胀液体模型关联溶质在三元体系中的溶解度数据
        5.3.2.1 邻氨基苯甲酰胺在超临界CO_2和亚临界R134a三元体系中溶解度数据关联
        5.3.2.2 邻硝基苯甲酸在超临界CO_2和亚临界R134a三元体系中溶解度数据关联
        5.3.3 膨胀液体模型关联文献数据
    5.4 膨胀液体模型的改进
    5.5 M-δ_1/v_1模型关联精度的验证
        5.5.1 M-δ_1/v_1l模型关联实验数据
        5.5.2 M-δ_1/v_1模型关联文献数据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密度泛函理论预测聚合物-SCCO_2体系相平衡
    6.1 密度泛函理论
        6.1.1 理想项Helmholtz自由能
        6.1.2 硬球项Helmholtz自由能
        6.1.3 吸引项Helmholtz自由能
        6.1.4 成链项Helmholtz自由能
    6.2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聚合物在超临界CO_2中的相平衡
        6.2.1 相平衡理论
        6.2.2 密度泛函理论预测聚合物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
    6.3 结果与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6)基于COSMO-SAC模型计算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论文提纲范文)

1模型和计算方法
    1.1COSMO-SAC模型
    1.2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
    1.3溶解度参数的计算
    1.4计算方法
2结果与讨论
    2.1聚合物的σ-profile
    2.2溶剂和非溶剂与聚合物间的相互作用参数
    2.3聚合物的Hildebrand溶解度参数
    2.4聚合物的Hansen溶解度参数
3结论

(7)聚芳硫醚砜溶解度参数的研究及其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试剂及实验器材
    1.2 实验操作
        1.2.1 溶液浊点测试
        1.2.2 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
2 结果与讨论
    2.1 浊点滴定法测定聚芳硫醚砜溶解度参数
    2.2 基团摩尔引力常数计算聚芳硫醚砜溶解度参数
    2.3 基团贡献法计算聚芳硫醚砜溶解度参数
    2.4 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聚芳硫醚砜溶解度参数
3 结论

(8)EVM和EP(D)M溶解度参数的测定与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溶解度参数理论
        1.1.1 溶解度参数的提出与发展
        1.1.2 溶解度参数的计算方法
        1.1.3 溶解度参数的测定方法
        1.1.4 Hansen 三维溶解度参数软件
        1.1.5 溶解度参数的应用
    1.2 乙烯-乙酸乙烯酯橡胶(EVM)概况
        1.2.1 EVM 橡胶的结构
        1.2.2 EVM 橡胶的性能
        1.2.3 EVM 橡胶的配合及加工
        1.2.4 EVM 橡胶的应用
    1.3 乙丙橡胶 EPDM 概况
        1.3.1 EPDM 橡胶的结构
        1.3.2 EPDM 橡胶的性能
        1.3.3 EPDM 橡胶的配合及加工
        1.3.4 EPDM 橡胶的应用
    1.4 选题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4.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EVM 和 EP(D)M 溶解度参数的理论计算
    2.1 基团贡献法的计算
        2.1.1 原材料
        2.1.2 分析与计算
    2.2 结果与讨论
        2.2.1 EVM 溶解度参数的计算
        2.2.2 EP(D)M 溶解度参数的计算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EVM 溶解度参数的测定及 HSP 的应用
    3.1 实验部分
        3.1.1 原材料
        3.1.2 基本配方
        3.1.3 仪器与设备
        3.1.4 试样的制备
        3.1.5 分析与测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EVM 硫化胶的交联密度
        3.2.2 EVM 硫化胶一维溶解度参数的测定
        3.2.3 EVM 硫化胶三维溶解度参数的测定
        3.2.4 EVM 硫化胶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胀
        3.2.5 EVM 硫化胶 Hansen 三维溶解度参数的应用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EP(D)M 溶解度参数的测定及 HSP 的应用
    4.1 实验部分
        4.1.1 原材料
        4.1.2 基本配方
        4.1.3 试样的制备
        4.1.4 分析与测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EP(D)M 硫化胶的交联密度
        4.2.2 EP(D)M 硫化胶一维溶解度参数的测定
        4.2.3 EP(D)M 硫化胶三维溶解度参数的测定
        4.2.4 EP(D)M 硫化胶 Hansen 三维溶解度参数的应用
    4.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EVM橡胶溶解度参数的理论计算及实验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1.1 原材料
    1.2 仪器与设备
    1.3 实验步骤
2 结果与讨论
    2.1 EVM的溶解度参数
        2.1.1 Small基团贡献法
        2.1.2 Fedors法[3]
    2.2 溶胀法测量EVM溶解度参数
        2.2.1 Levapren400溶胀比实验
        2.2.2 Levapren450溶胀比实验
        2.2.3 Levapren500溶胀比实验
        2.2.4 Levapren600溶胀比实验
        2.2.5 不同VA含量的EVM的溶胀比
3 结论

(10)溶解度参数在脂肪酸甲酯溶解性研究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脂肪酸甲酯溶解度参数的计算
    1.1 脂肪酸甲酯的Hildebrand 溶解度参数
    1.2 脂肪酸甲酯的Hansen溶解度参数
    1.3 植物油甲酯的溶解度参数
2 脂肪酸甲酯贝壳松脂丁醇值 (KB) 的测量
3 生物柴油萃取废水中的苯酚
4 结果与讨论
    4.1 单个脂肪酸甲酯的溶解度参数
    4.2 脂肪酸甲酯溶解度参数与KB值的关系
    4.3 生物柴油萃取废水中苯酚的萃取系数与溶解度参数的关系
    4.4 植物油甲酯的溶解度参数
5 结论

四、计算聚合物内压和新溶解度参数的基团贡献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浓度SBS改性沥青制备过程中的相容体系和流变学的研究[D]. 聂鑫垚.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2]聚氨酯渗透汽化汽油脱硫膜的制备及应用[D]. 许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
  • [3]CO2和典型驱替体系驱油过程对原油分子组成影响的研究[D]. 曹鑫.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4]新型磷系阻燃剂的合成及其热物理性质研究[D]. 赵东方.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6)
  • [5]固体和超(亚)临界流体体系的相平衡研究[D]. 朱婧. 北京化工大学, 2016(02)
  • [6]基于COSMO-SAC模型计算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J]. 朱正浩,许振良,魏永明,许海涛. 功能高分子学报, 2015(03)
  • [7]聚芳硫醚砜溶解度参数的研究及其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J]. 邬汇鑫,龚跃武,张刚,王孝军,龙盛如,杨杰. 塑料工业, 2014(06)
  • [8]EVM和EP(D)M溶解度参数的测定与模拟[D]. 石燕萍. 青岛科技大学, 2014(04)
  • [9]EVM橡胶溶解度参数的理论计算及实验测定[J]. 石燕萍,刘广永,汲长远,邱桂学. 特种橡胶制品, 2013(05)
  • [10]溶解度参数在脂肪酸甲酯溶解性研究中的运用[J]. 陆向红,杨云财,计建炳. 中国粮油学报, 2011(06)

标签:;  ;  ;  ;  ;  

计算聚合物内压的群贡献法和新的溶解度参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