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痉挛指数:痉挛的综合临床评估

临床痉挛指数:痉挛的综合临床评估

一、临床痉挛指数:痉挛的综合临床评定(论文文献综述)

杨旭[1](2021)在《输合配穴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研究输合配穴针刺疗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的影响,通过对比观察输合配穴针刺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和常规针刺结合常规康复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治疗效果,探索输合配穴针刺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作用及其在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方面是否具有优势,并为中医康复技术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根据本临床试验的纳排标准,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脑病科住院的患者中,最终选择了72例符合本次研究的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患者,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输合配穴针刺法)与对照组(常规针刺法),各36例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本试验相对应的治疗方法,对临床数据的分析主要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的统计学方法,最后,对比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情况。结果:(1)在临床疗效方面(Ashworth痉挛评定):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经过临床治疗之后,治疗组临床痊愈9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8例;对照组临床痊愈6例,显效4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经统计学分析具体结果为:Z=-3.008,P=0.003,P<0.05,表明两组经治疗后结果有显着差异,治疗组在改善痉挛方面优于对照组。(2)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改良Barthel指数):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经过临床治疗之后,经统计学分析具体结果为:Z=-2.720,P=0.007,P<0.05,说明两组有显着差异,治疗组在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3)在运动功能方面(Fug-Meyer运动功能评定):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经过临床治疗之后,经统计学分析具体结果为:Z=-3.146,P=0.002,P<0.05,说明两组有显着差异,治疗组在改善运动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本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输合配穴针刺法与传统针刺法均可以降低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的肢体痉挛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情况。并且输合配穴针刺方法在试验中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的针刺方法,为临床中选用五输穴配穴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提供支持证据。

张珊珊[2](2021)在《头皮围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背景中风,又称为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肢体偏瘫为中风后常见的功能障碍,直接影响患者运动功能和活动能力,严重影响患者回归社会工作。在肢体偏瘫中,痉挛性偏瘫是最常见的,约有65%的中风患者会出现痉挛性偏瘫的症状,多数发生在发病后的第3周至3个月。痉挛是指肌肉或肌群断续或者持续不随意收缩,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运动模式异常。早期的肌张力增高有助于肌力的恢复,但若长期肌张力增高而未予重视则严重影响患者的后期康复,造成终生残疾。寻找有效缓解痉挛性偏瘫的治疗方法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也是当今医学界的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通过观察头皮围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本文中所述头皮围针法指的是杨文辉教授和江钢辉教授首创的CT/MRI定位围针。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头皮围针法对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影响,运用权威评定量表评价其疗效,为头皮围针法治疗该病提供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中心及康复护理中心病房、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患者,共纳入60例,随机分配至治疗组(头皮围针组)和对照组(传统头针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中风病常规药物基础治疗,治疗组施以头皮围针,对照组施以传统头针,皆辅以随症配穴和辨证配穴,针刺日1次,每周第7天休息,共治疗2周。两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临床痉挛指数(CS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分,并运用SPSS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评定疗效。结果:1、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两组治疗评级均较前显着降低,组间差级提示两组在改善上肢痉挛程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临床痉挛指数(CSI):两组CSI评分均较前降低,提示经治疗后痉挛程度较前改善,组间差值提示两组在改善下肢痉挛程度方面无差异。3、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两组NDS评分均较前显着降低,提示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显着,组间差值提示两组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两组ADL评分均较前显着升高,提示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显着提高,组间差值提示两组在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1、头皮围针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肢痉挛程度,能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2、头皮围针法在降低患侧上肢痉挛分级、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头针。

吕致君[3](2021)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经筋刺法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经筋刺法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4例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均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第十三病区。将入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试验实施过程中,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顺利完成试验者,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两组受试者均在常规治疗及醒脑开窍针刺法基础上,观察组结合经筋刺法治疗,即选取髋部、膝部、踝部经筋结点进行针刺同时配合阳明经筋排刺;对照组结合传统针刺法治疗。每日治疗1次,治疗周期为2周。分别于针刺治疗前、首次治疗即刻、每疗程末(针刺第7天和第14天)根据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价。评价指标:采用MAS量表对下肢肌张力进行评价,同时根据治疗前后评级改善情况,评估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选用CSI量表对下肢痉挛程度改善情况进行评价;FMA量表用以评估治疗前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MBI量表用于评价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1.治疗前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卒中类型、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一致,对治疗前患者下肢痉挛程度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MAS评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前痉挛程度具有可比性。2.临床疗效:根据患者治疗前后MAS评级变化情况,对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经筋刺法组总有效率为83.87%,传统针刺组总有效率为56.67%,由此可见,经筋刺法组的总有效率高于传统针刺组,且组间差异显着(P<0.05)。3.下肢痉挛程度变化:组内各观察时点比较: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束时CSI评分均显着下降(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式均能改善下肢痉挛状况,针刺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评分差异显着,对照组差异不明显,由此可见,在降低下肢痉挛指数方面,观察组在第1疗程末即出现显着疗效,对照组在第2疗程末出现显着疗效,说明观察组起效更快。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首次治疗即刻CSI评分未见显着差异(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CSI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在治疗第7天及第14天时,观察组评分均较对照组显着下降,组间差异显着(P<0.05),说明在针刺第1、2疗程末,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4.下肢运动功能改善:组内各观察时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时,FMA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FMA评分在治疗前、首次治疗即刻均未出现显着差异(P>0.05);针刺治疗第7天及第14天时,观察组FMA评分较对照组提升显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案在改善下肢运动功能方面均有效,且观察组的疗效更显着。5.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组内各观察时点比较:两组患者针刺治疗结束时,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提高,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针刺治疗前两组间MBI评分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针刺治疗即刻组间差异不显着;针刺第7天及第14天时,观察组MBI评分较对照组提升明显,组间差异显着(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且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经筋刺法与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传统针刺法均能改善卒中患者下肢痉挛状况,且在短期治疗内,经筋刺法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2.经筋刺法与传统针刺法均能改善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且与传统针刺法相比,经筋刺法疗效更显着;3.经筋刺法与传统针刺法均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且经筋刺法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4.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经筋刺法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疗效确切,具有可行性。

舒婷[4](2021)在《火针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瘫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火针疗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与毫针疗法相比较,为制定和优化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瘫的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本课题所纳入6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针灸中心,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毫针对照组和火针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以不同针刺方法。选穴均为“调神通络”组穴加减合并导师临床经验效穴,穴位如下:顶中线、顶斜1线、顶斜2线、顶旁线、双侧风池以及患侧肩髃、肩髎、外关、曲池、天井、臂臑、八邪,患侧上肢筋结点、压痛点,手指近节指间关节背侧面中央。治疗组操作方法:头部腧穴采用毫针针刺,得气后行针30s,行针时嘱患者尽量活动患肢至一定程度,后留针30min,其余腧穴采用火针点刺,每穴点刺1次,不留针。对照组操作方法:头部腧穴针刺方法同治疗组,其余穴位采用毫针常规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疗程:对照组周一至周六每天1次,1周为1疗程。治疗组周一至周六每隔1天治疗1次,1周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治疗后,将两组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改良Ashworth痉挛等级(MAS)与治疗前进行对比,通过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对两种治疗方案对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瘫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痉挛部位、病程相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肢FMA运动功能评分、MBI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上肢MAS痉挛等级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运动功能评分、MBI日常生活能力评分、MAS痉挛等级均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治疗后疗效对比,治疗组有效率93.33%远大于对照组有效率76.67%,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火针疗法和毫针疗法均能改善缺血性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痉挛性瘫的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在降低患者上肢肌张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方面,火针疗法优于毫针疗法。3.火针疗法临床疗效优于毫针疗法。4.火针疗法疗效显着、安全性高、刺激性强、用时短、操作简便、对患者的体位要求低,花费低,在临床值得推广。

丛迪迪[5](2021)在《恢刺联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恢刺联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提供有效的疗法。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64例受试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恢灸组(32例)、常规针刺组(32例)。恢灸组采用恢刺结合温针灸治疗,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毫针刺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次/日,每治疗6天休息1天,研究周期共4周。记录两组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级、上肢简化Fugl-Meyer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表面肌电图iEMG积分,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级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AS评级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灸组下降程度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上肢简化Fugl-Meyer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MBI评分均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灸组提高程度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表面肌电图iEMG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肱二头肌iEMG积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灸组下降程度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肱三头肌iEMG积分均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灸组提高程度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恢灸组总有效率为87.5%,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恢刺联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临床疗效显着,对于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更具有优势。2.恢刺联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可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3.恢刺联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可有效平衡肌群张力,缓解上肢痉挛。

张琼帅[6](2021)在《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及其抗痉挛效应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临床试验通过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评价头穴丛刺在改善患者肢体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动物实验主要以头穴丛刺对大脑中动脉闭塞后肢体痉挛大鼠模型进行干预,探析头穴丛刺对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及其受体GABAA、GABAB的表达,及对BDNF/Trkb-KCC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究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临床研究:将72例确诊为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头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单独运动疗法治疗,头针组在对照组运动疗法基础上在顶区和顶前区选取5条穴线加用丛刺治疗,每次留针6小时,两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天,共治疗4周。干预4周后,使用改良Ashworth评分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对两组患者肌张力分别进行评定,使用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分别进行评价,通过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在治疗前(-3~0天)、治疗后(第4周±3天)各评价一次。研究人员采用SPSS26.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所得结果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其中,所得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表示,各组组间进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而组内治疗前后结果对比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动物实验:将2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模型组10只和头针组10只。对照组常规喂养,不做任何处置,而对模型组和头针组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方法(MACO)进行脑缺血模型造模。头针组大鼠造模24h后对其采用头穴丛刺法在大鼠百会及左右侧各旁开2mm处针刺,快速捻转1min后留针2h,每日1次,共14d;模型组大鼠造模后正常饲养,每日给予头针组相同强度及时间的抓摸刺激;对照组每日仅给予同头针组相同强度及时间的抓摸刺激。造模24h后对各组大鼠采用Zealonga评分对其神经功能损伤情况进行评价,造模24h及干预14d后对各组大鼠分别采用Narrow ally test进行行为学评价,并采用BL-420S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检测各组大鼠肌张力。干预14d后,采用TTC染色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应用石蜡切片及免疫荧光双标测定大鼠梗死区脑皮质内GABA及其受体GABAA和GABAB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三组大鼠梗死部分脑皮质中Trkb及KCC2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三组大鼠梗死区脑皮质中BDNF含量及Trkb含量表达。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Graphpad Prism9.0对统计结果进行描述。结果1.临床研究: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头穴丛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可明显降低患者患侧上肢和下肢的痉挛程度,且疗效优于单独运用运动疗法(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Fugl-Meyer量表评分均明显提升,头针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头针组评分均值仍略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可明显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头穴丛刺联合运动疗法明显优于单独运用运动疗法(P<0.05)。2.动物实验:脑梗死模型造模成功24h后,应用Zealonga评分法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价。对照组未出现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模型组与头针组相较于对照组均表现明显神经功能损伤情况(P<0.05),而模型组与头针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24h后对大鼠进行Narrow ally test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与头针组大鼠站立向脑梗死侧转身几率明显增多(P<0.05),而模型组与头针组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治疗14天后,相较于对照组,模型组与头针组向脑梗死侧转身几率仍明显偏多(P<0.05)。与模型组相比,头穴丛刺治疗显着降低了Narrow ally test行为学评分。在大鼠造模24h及干预14d后三组进行肌张力检测结果显示:造模24h后,对照组大鼠肌张力未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头针组均出现肌张力明显增高(P<0.05);经14d治疗后,对照组及模型组肌张力较治疗前均未明显改变,头针组治疗后较其治疗前及模型组治疗后肌张力均明显减低(P<0.05)。干预14d后,对大鼠脑组织切片并进行TTC染色后观察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脑组织未出现梗死区域,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头针组可见明显梗死区域(P<0.05)。而头穴丛刺治疗后与模型组对比,头针组梗死体积显着降低(P<0.05)。干预14d后,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GABA、GABAA、GABAB中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表达明显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表达有所提高(P<0.05),但其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A表达明显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A表达有所提高(P<0.05),但其表达水平仍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B表达明显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中GABAB表达有所提高(P<0.05),但其水平同样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4d后,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皮质中KCC2及Trkb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损伤侧皮质中KCC2表达明显减低(P<0.05),而头针组大鼠经头穴丛刺治疗后KCC2表达有所提升,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损伤侧皮质中Trkb表达明显减低(P<0.05).而经头穴丛刺治疗,与模型组对比头针组Trkb表达进一步减低,头针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4d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三组大鼠梗死区脑皮质中BDNF及Trkb含量,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损伤侧皮质中BDNF表达减低,头针组大鼠经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BDNF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损伤侧皮质中Trkb表达明显减低(P<0.05),经头穴丛刺治疗,与模型组对比头针组Trkb表达进一步减低,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头穴丛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可明显减低患者患侧上肢及下肢的痉挛程度,可明显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明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具有临床有效性。2.头穴丛刺疗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可减小脑梗死体积,减低大鼠的痉挛程度,使大鼠行动能力得到提升,对损伤神经具有保护作用。3.头穴丛刺疗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可上调损伤侧皮质抑制性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含量表达,减低痉挛程度。4.头穴丛刺疗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可调节损伤侧皮质BDNF/Trkb-KCC2信号通路表达,BDNF/Trkb-KCC2信号通路可能是头穴丛刺疗法降低大鼠痉挛状态的作用机制。结合临床与基础两方面研究结果可得出结论:头穴丛刺疗法对中风后肢体痉挛具有明确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整损伤侧脑组织内神经递质有关。头穴丛刺疗法基于中医学“形神合一”理论,依据“治神调形”法则,本研究为其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提供临床及实验证据。

李芳芳[7](2021)在《《灵枢》恢刺结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与评估《灵枢》恢刺结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SPAS,Spastic Paralysis After Stroke)的疗效,并与常规针刺结合醒脑开窍针法进行对照研究,以期为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探索一种新且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符合研究标准的受试者分为恢刺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两组均予内科对症治疗和醒脑开窍针刺治疗,恢刺组采用恢刺法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法。在治疗前、后和随访时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Modified Ashworth Rating Scale)、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Simplify the 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evaluation scale)、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Modified Barthel Index)评定两组的痉挛程度,比较组内及组间差异,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年龄、病程、性别及卒中类型)均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受试者的MAS、FMA、MBI量表评分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均具有可比性。2.MAS评分结果:两组于治疗结束和随访时两个时点分别同治疗前对比,MAS评分均显着降低(P<0.01),恢刺组与对照组对SPAS均有疗效;两组在治疗结束和随访时两个时点分别与治疗前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恢刺组MA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提示恢刺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FMA、MBI评分结果:在治疗后和随访时两个时点,两组的FMA、MBI评分分别与治疗前相比显着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恢刺组在两个时点升高幅度均比对照组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整体疗效评定:总有效率恢刺组94.29%,对照组85.30%,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恢刺组较对照组有相对更高的临床愈显率。结论:1.在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灵枢》恢刺结合醒脑开窍针法与常规针刺结合醒脑开窍针法均能降低患肢肌张力,改善下肢运动功能,缓解其临床症状。2.在降低患肢肌张力,改善下肢运动功能以及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灵枢》恢刺比联合常规针刺法疗效更佳。3.《灵枢》恢刺结合醒脑开窍针法可有效促进脑卒中恢复期下肢痉挛瘫的康复。

马晴[8](2021)在《眼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期上肢屈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眼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期上肢屈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辽宁中医康复中心脑病康复二科中66例患者,均为中风恢复期上肢屈肌痉挛且符合试验要求,随机分组,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抗痉挛康复治疗;试验组33例,采用眼针康复疗法。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每疗程治疗2周。评价治疗前后患侧上肢痉挛程度、肘关节主动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疼痛程度以及疗法安全性,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MAS)、肘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模拟视觉评分(VAS)、Barthel指数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SPSS23.0对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比较患者一般资料,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卒中类型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视觉模拟评分(VAS)、肘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Barthel指数(BI)均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3.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MAS)、视觉模拟评分(VAS)、肘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Barthel指数(BI)均有显着差异(P﹤0.05)。4.试验组在改善改良Ashworth量表(MAS)、视觉模拟评分(VAS)、肘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Barthel指数(BI)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5.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88%、75.76%,差异显着(P﹤0.05)。结论:1.眼针康复疗法和常规康复训练对于中风恢复期上肢屈肌痉挛均有效。2.眼针康复疗法和常规康复训练均能减轻疼痛、增大肘关节主动活动度,提高日常活动能力。3.眼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期上肢屈肌痉挛疗效优于常规康复治疗。4.眼针康复疗法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

李萌[9](2021)在《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资料与方法:本研究将2019年11月~2020年8月期间在辽宁中医康复中心脑病K1科就诊的病人,参考制定完善的纳入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64例。依据随机对照试验的要求,利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选出的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28)32)和治疗组(n(28)32)。治疗组接受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康复训练,连续治疗6天为一个疗程,第7天休息。两组均予以相应的神经内科及基础疾病的常规药物治疗,连续治疗四个疗程。本次研究选择评价疗效的标准分别是改良Ashworth痉挛评价量表(MAS)、简化Fugl-Meyer量表(FMA)的下肢部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来评价患者肌张力改变程度和疗效。数据结果分析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统计学软件。结果:1.通过对治疗前后两组MAS量表的痉挛评级进行研究分析,明确得出治疗前后相比两组的MAS评级均有明显的差异(P(27)0.05),再比较治疗后两组MAS评级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5)。其中治疗组中显效的有7例,有效20例,无效5例,临床有效率为84.375%;对照组中显效的占2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临床有效率为65.625%,两组间的疗效运用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显着差异(P(27)0.05)。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降低患者下肢肌张力,且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康复训练。2.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简化Fugl-Meyer评分,可得出在应用了两种治疗方法后两组的分数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治疗前相比有显着差异(P(27)0.05),两种疗法均可提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同时比较治疗后两组用FMA量表评判得出的分数,有显着的差异(P(27)0.05)。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有显着疗效,且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3.对两组的不同阶段的MBI得分进行分析,以此来明确与治疗前相比MBI评分都有显着提高(P(27)0.05),该分析得出的结果意味着两种疗法在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有疗效;除此之外比较治疗后两组M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5)。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在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有显着疗效,且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结论:1.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和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均能有效治疗中风后下肢肌张力增高,但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2.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组在改善中风后下肢痉挛程度、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王恒一[10](2020)在《筋骨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临床疗效评价:随机对照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1.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中医微创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及安全性,为本研究临床试验部分提供可行性分析。2.观察筋骨针疗法与传统针刺疗法2种方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疗效,明确筋骨针疗法对于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1.通过计算机进行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F)、维普期刊数据库(VIP)、Pub Med以及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关于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通过阅读摘要及全文,经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文献,运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2.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符合病历筛选标准的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80例。利用计算机将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采用筋骨针疗法)和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每组40例,4周为一个疗程。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状态量表(MAS)、临床痉挛指数评定(CS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BI),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作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1.共纳入7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微创疗法组在提高总有效率,改善BI评分、FMA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2.治疗后筋骨针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5%,两组之间的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存在差异。3.组内比较,治疗4周后、随访2个月两组患者MAS、CSI、FMA、BI、C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后各时间点筋骨针组各项评分改善均优于毫针组(P<0.05)。4.筋骨针与毫针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安全性评价均为1-2级,治疗安全可靠。结论:1.中医微创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治疗效果明显且安全,但由于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未知;且大多数纳入的试验证据质量不高,证据尚不充分,需要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2.筋骨针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疗效显着。筋骨针疗法与普通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均有一定疗效,但筋骨针疗法在改善痉挛状态、运动能力、生活质量等方面优于普通针刺法。

二、临床痉挛指数:痉挛的综合临床评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临床痉挛指数:痉挛的综合临床评定(论文提纲范文)

(1)输合配穴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中医学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文献研究
        1 中医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认识
        2.中医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
    第二章 现代医学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治疗
    第三章 小结与展望
临床研究
    第一章 临床资料和试验方法
        1 临床资料
        2 试验方法
        3 临床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
        4 数据统计
    第二章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研究结果
        2 临床研究结果
    第三章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输合配穴针刺法的理论依据
        3 疗效分析
        4 不足之处及下一步研究思路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2)头皮围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认识
        一、概述
        二、痉挛性偏瘫的发生机制及表现
        三、痉挛性偏瘫的评定
        四、西医治疗进展
    第二节 中医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认识
        一、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病因病机
        二、中医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进展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一般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标准
        六、脱落标准
        七、中止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样本量估计
        二、分组方法
        三、对照
        四、盲法
        五、治疗方案
        六、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七、统计方法
        八、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及处理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分析
        二、脱落及不良事件分析
        三、治疗前两组基线数据分析
        四、疗效指标分析
        五、临床疗效分析
    第四节 结论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第一节 治疗方法
    第二节 疗效分析
    第三节 观察量表
    第四节 治疗时点
    第五节 随访
    第六节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3)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经筋刺法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及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随机、盲法及试验设计
        2.3 治疗方案
    3 疗效评价
        3.1 评价时间
        3.2 评价量表
    4 针刺意外情况及处理
    5 统计方法
    6 技术路线
    7 数据分析
        7.1 完成情况分析
        7.2 基线数据分析
        7.3 疗效指标
    8 针刺意外情况记录及说明
讨论
    1 传统医学对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认识
    3 针刺治疗方法的理论依据
    4 评价方法的理论依据
    5 结果分析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针刺治疗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火针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瘫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及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一般资料收集
        2.2 随机分组方法
        2.3 研究路线图
    3 治疗方案
        3.1 基础治疗
        3.2 针刺处方
        3.3 穴位定位
        3.4 毫针对照组
        3.5 火针治疗组
        3.6 疗程
        3.7 异常情况处理方法
    4 观测指标及观察时点
        4.1 基线资料
        4.2 疗效评价指标
        4.3 安全性评价指标
        4.4 观察时点说明
    5 统计学分析方法
    6 研究结果
        6.1 一般资料对比
        6.2 治疗前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对比
        6.3 治疗前后两组各项指标对比
        6.4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6.5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中医对缺血性卒中上肢痉挛性瘫的认识
        1.1 缺血性卒中病因病机
        1.2 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瘫的病因病机
    2 西医对缺血性卒中恢复期痉挛性瘫的认识
        2.1 发病机制的研究
        2.2 西医治疗
    3 火针治疗缺血性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
        3.1 火针的起源及应用
        3.2 火针治疗缺血性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理论依据
    4 治疗选穴依据
    5 研究结果分析
        5.1 基础情况分析
        5.2 观察指标分析
        5.3 疗效指标分析
    6 导师对火针疗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瘫的认识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风后痉挛性瘫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恢刺联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学对中风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认识
        1.1 中风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概念
        1.2 中风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病位及病因病机
        1.3 中风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中医治疗
    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认识
        2.1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定义
        2.2 脑卒中后肌痉挛病理机制
        2.3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瘫痪的现代治疗方法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异常情况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评定标准
        2.5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基线资料分析
        3.2 观察指标分析
        3.3 总体临床疗效分析
讨论
    1 选题意义
    2 恢刺法作用机理
    3 温针灸作用机理
    4 选穴依据
    5 观察指标和结果分析
        5.1 MAS分析
        5.2 FMA、MBI分析
        5.3 iEMG分析
    6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6)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及其抗痉挛效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综述一.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研究概况
综述二.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及效应机制研究概述
第一章 试验研究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案
    3.研究结果
    4.讨论
    5.小结
第二章 实验一头穴丛刺对中风后肢体痉挛模型大鼠GABA受体机制研究。
    1.实验材料
    2.试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5.小结
第三章 实验二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对BDNF/Trk B-KCC2 信号通路的影响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5.小结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7)《灵枢》恢刺结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选题背景
    2 意义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治疗方法
    4 观察指标
    5 研究结果
讨论
    1 传统医学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认识
    3 干预手段选择依据
    4 研究结果分析
    5 试验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中西医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眼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期上肢屈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试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祖国医学治疗中风后痉挛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9)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试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10)筋骨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临床疗效评价: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中医微创针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Meta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检索方法
        2.2 文献管理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3 文献选择标准
        3.1 纳入研究类型
        3.2 研究对象
        3.3 干预措施
        3.4 结局指标
        3.5 排除标准
    4 文献筛选、数据录入及质量评价
    5 偏倚风险评价
    6 结果
        6.1 文献检索结果
        6.2 发表时间分析
        6.3 纳入研究对象分析
        6.4 基线情况分析
        6.5 结局指标分析
        6.6 安全性评价分析
        6.7 证据质量结果
    7 Meta分析结果
        7.1 总有效率Meta分析
        7.2 MAS评级
        7.3 BI评分
        7.4 FMA评分
        7.5 疗效的发表偏倚评价
        7.6 其他
    8 讨论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方案
        1.2 诊断标准
        1.3 试验病例标准
        1.4 研究对象
        1.5 治疗方法
        1.6 观察项目及方法
        1.7 疗效判定标准
        1.8 针刺治疗中意外事件的处理
        1.9 安全性评价
        1.10 统计方法
        1.11 技术路线图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资料分析
        2.2 临床疗效
        2.3 安全性评价
        2.4 依从性评价
    3 小结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中风病及偏枯的认识
        1.1 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
        1.2 中医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认识
        1.3 导师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认识
    3 选穴依据
    4 筋骨针疗法治疗痉挛性瘫痪的优势
    5 关于临床研究评定量表选择的讨论
    6 疗效结果分析
    7 安全性分析
    8 依从性分析
    9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附录二 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定
    附录三 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
    附录四 修订的Barthe I指数评定
    附录五 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1995)
综述 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临床痉挛指数:痉挛的综合临床评定(论文参考文献)

  • [1]输合配穴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杨旭.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头皮围针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D]. 张珊珊.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3]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经筋刺法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D]. 吕致君.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火针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上肢痉挛性瘫临床研究[D]. 舒婷.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恢刺联合温针灸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观察[D]. 丛迪迪.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头穴丛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及其抗痉挛效应机理研究[D]. 张琼帅.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灵枢》恢刺结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临床研究[D]. 李芳芳.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眼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期上肢屈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评价[D]. 马晴.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9]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萌.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10]筋骨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临床疗效评价:随机对照研究[D]. 王恒一.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标签:;  ;  ;  

临床痉挛指数:痉挛的综合临床评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