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崇池博士,植物发育分子遗传学家

刘崇池博士,植物发育分子遗传学家

一、植物发育分子遗传学家刘重持博士(论文文献综述)

孙丹[1](2020)在《CRISPR/Cas9介导的小菜蛾对Bt Cry1Ac毒素抗性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土壤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在代谢过程中能够产生可生物降解的杀虫晶体蛋白,具有对昆虫致病性。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是一种全球性分布的农业害虫。其中,以钙粘蛋白(CAD)、碱性磷酸酶(ALP)、氨肽酶N(APN)、以及ABC转运蛋白(ABCC2,ABCC3)为代表的中肠受体基因表达量的改变或突变与昆虫对Bt Cry毒素的高水平抗性相关。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技术被应用到很多有机体中进行遗传修饰或改造。近几年来,该技术也被应用到节肢动物中,本文首先对CRISPR/Cas9在昆虫以及非昆虫节肢动物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并且阐述了CRISPR/Cas技术的应用前景。随后,运用CRISPR/Cas9技术分别敲除小菜蛾敏感种群中肠PxABCC2、PxABCC3、PxAPN1和PxAPN3a基因,建立的4个纯合突变种群ABCC2KO、ABCC3KO、APN1KO和APN3aKO均对Bt Cry1Ac原毒素产生高水平的抗性。我们的研究结果为PxABCC2、PxABCC3、PxAPN1和PxAPN3a蛋白作为小菜蛾中肠受体提供了确凿的体内功能验证,为其他受体基因的发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为新的害虫防治策略的开发提供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CRISPR/Cas系统在节肢动物中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序列(CRISPR)及CRISPR相关联的基因Cas9共同组成了一个有价值的基因编辑系统,可以对不同的生物有机体进行精确的遗传改造。在本文中,我们对CRISPR/Cas9技术在昆虫及其他非昆虫的节肢动物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纳与总结,对于该技术在节肢动物中的发展现状提供了一个综合且公正的视角。(2)小菜蛾CRISPR/Cas9基因编辑体系的构建利用Cas-Designer软件分别设计小菜蛾中肠PxABCC2及PxABCC3基因的sgRNA靶标序列,并搜索小菜蛾基因组数据库、Gen Bank数据库以及利用Cas-OFFinder软件进行脱靶效应检测。随后,对小菜蛾敏感种群(DBM1Ac-S)的卵进行显微注射,经过一系列种系转化和突变筛选策略,成功构建了小菜蛾PxABCC2及PxABCC3基因的纯合突变种群,分别命名为ABCC2KO和ABCC3KO。(3)ABCC2KO和ABCC3KO种群的毒力生物测定与染色体遗传互补分析采用叶片浸渍法,对基因敲除种群ABCC2KO和ABCC3KO的幼虫进行生物学测定分析,数据结果表明,与敏感种群(DBM1Ac-S)相比,ABCC2KO和ABCC3KO种群对Bt Cry1Ac原毒素分别产生了724和413倍的抗性。随后,通过基因编辑种群(ABCC2KO和ABCC3KO)分别与小菜蛾敏感(DBM1Ac-S)和近等基因系抗性(NIL-R)种群进行两两种群染色体遗传互补杂交,并利用诊断剂量的Cry1Ac毒素处理这四个种群及其F1代幼虫,明确基因敲除种群对Cry1Ac毒素的抗性遗传模式。(4)ABCC2KO和ABCC3KO种群中肠BBMV蛋白与Bt Cry1Ac毒素的结合分析分别提取小菜蛾敏感种群(DBM1Ac-S)、两个基因敲除种群(ABCC2KO和ABCC3KO)和近等基因系抗性种群(NIL-R)的中肠BBMV蛋白,运用Western Blot技术分析活化的Cry1Ac毒素与各种群BBMV蛋白的结合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敏感种群的BBMV蛋白可以与Cry1Ac毒素结合,抗性种群的BBMV基本不与Cry1Ac毒素结合,而基因敲除种群ABCC2KO和ABCC3KO的BBMV蛋白与Cry1Ac毒素的结合能力显着下降。这表明敲除小菜蛾PxABCC2及PxABCC3基因会导致Cry1Ac毒素的结合降低,从而使得小菜蛾对Cry1Ac毒素产生高水平抗性。(5)小菜蛾不同中肠APN基因的体外异源表达通过比较小菜蛾Bt敏抗种群四龄幼虫的中肠转录组数据,发现所有Bt抗性种群的PxAPN1和PxAPN3a基因表达量均显着降低,而PxAPN5和PxAPN6基因的表达量则显着升高。为了确定这4个APN基因在Bt毒素作用机制中的作用,分别将PxAPN1、PxAPN3a、PxAPN5和PxAPN6基因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在草地贪夜蛾细胞(Sf9)中进行融合表达,并通过Western Blot技术验证其表达情况。免疫荧光定位检测结果表明,这4个PxAPN蛋白均定位于细胞表面,但是只有PxAPN1和PxAPN3a蛋白可以结合Cry1Ac毒素,可以明确PxAPN1和PxAPN3a是Bt Cry1Ac毒素的功能受体。(6)CRISPR/Cas9介导的小菜蛾PxAPN1和PxAPN3a基因的敲除分别设计小菜蛾PxAPN1和PxAPN3a基因的特异性sgRNA序列,并与Cas9蛋白混合,利用实验室成熟的小菜蛾CRISPR/Cas9显微操控平台,对小菜蛾敏感种群(DBM1Ac-S)的卵进行显微注射。采用优化的种系转化和突变筛选策略,成功构建了PxAPN1和PxAPN3a基因的纯合突变种群,分别命名为APN1KO和APN3aKO。随后的生物学测定结果显示,APN1KO和APN3aKO种群的幼虫对Cry1Ac原毒素的抗性水平分别为463和346倍,证明了PxAPN1和PxAPN3a蛋白作为Cry1Ac毒素的功能性受体,参与了小菜蛾对Bt Cry1Ac毒素的高水平抗性。

杨波[2](2018)在《基于社会网络与内容分析的学术谱系传承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在发展的过程中,科学理论不断完善、演进,技术不断更迭。追根溯源,科学发展的本质是知识、技术、文化在一代代科学家和技术工作者之间传承发展的过程,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踩在前辈肩膀上不断前进、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从这个角度出发,当代中国科学家学术谱系的研究必要而紧迫。同时学术谱系研究突破了以往科学史研究的边界,涉及由学术谱系传承过程中数代科学家所构成的庞大的研究群体,在时段上考察历时达数十年乃至近百年的学术谱系发生发展过程。梳理学科谱系关系,厘清知识传承脉络,探究不同知识传承模式对学术产出的影响效能,对于挖掘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遗传学领域谈家桢学术谱系为研究对象,对学术谱系内学者学术产出与学术影响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引文网络与主题模型进行学者学术评价与发展策略研究。为提高研究的准确性,首先通过引入引文信息、合作信息、机构信息等多维特征信息制定了DBSCAN聚类点间距离修正策略用以解决因同名现象所带来的研究数据集噪声失真问题,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遗传学学术谱系的数据筛选工作。同时将Word2Vec算法、TF-IDF算法、Page Rank算法相结合构建出一个公平、公正、有效、迅速的学术谱系内学者学术影响力测度方法。在上述两步操作的基础上分别基于谱系内学者发表的期刊论文构建了学术谱系内的引文网络与合作网络,创新性提出了分支内引用比例和分支内合作比例等指标,将学者划分为“遗传学者”、“非遗传非变异学者”和“变异学者”,在此基础上探究不同分类学者在学术研究中的不同引用行为、不同合作行为等传承特征。最后分别从学者个人和谱系两方面出发,探究学术谱系在合作、引用等学术传承行为中的不同表现与学术谱系学术影响力的相关性。最终通过不同因素与谱系影响力相关性分析结果制定合理政策建议。研究发现随着谱系分支规模的逐渐减小,在学术谱系中分支内的合作比例逐渐降低,而非分支内合作比例则逐渐上升,谱系外的合作比例三者没有明显的区别;随着分支学者数量的增加,分支内学者引用谱系外学者文献的比例同样有所增加;随着分支内学者数量的增加,分支内引用学者与谱系外引用学者的平均PR值都具有明显提升,即随着谱系规模的扩大,谱系内人员对于知识来源权威性的门槛有所提高。最终结果表明分支内合作比例、谱系外引用比例的提升以及在学术生涯中成为“遗传学者”或“变异学者”都有助于学者个人影响力的提升。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对于学者个人而言,学术谱系是因学术关系而存在的、固有的、一经存在便将伴随学者一生的学术共同体,相对而言,学术谱系越庞大其内部知识交流与学术发展更具活力,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选择加入规模比较大的学术团队;对于学者个人而言,其与导师所形成的师生合作关系具有不确定的延续性,针对不同领域的不同研究方向,学者在“延续”与“改变”这两条道路上的选择是不尽相同的,学者只有深刻了解领域研究现状,洞悉自身学术特点才能选择一条更佳的发展道路;对于学者个人而言,职业传承在重要性上并不亚于学业传承,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通过学术引用提升自身学术水平,扩大研究视野,参与到领域研究的最前沿阵地能使学者的研究得到呈现和改进,同时通过融入到多样化的潜在学术共同体能够为学者带来更多专业合作的机会;对于谱系而言,其发展归根结底是学者的成才与成长,充分的团队交流能够不仅是在知识层面带来喷井式的爆发同时也能为谱系内学者在精神层面营造一个高昂奋进的氛围,学术的交流不应止于当下,而是应当在谱系外的更庞大的学术圈内不断延伸,学术谱系的发展壮大同时也能为学术谱系注入更多更鲜活的血液,从而形成一种不断循环的反哺效应。

张立勋[3](2015)在《我国雉鸡表型多态性与分子生态遗传学研究》文中指出生物进化包括渐进式的或不连续的方式,而同一领域地理种群的趋同进化是否以基因的趋同变异为基础?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产物,种群的特性是通过表现型来表达的。本研究以广布种——雉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学、种群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表现型——环境——基因型"之间的互作关系为核心,研究雉鸡不同地理种群的表型变异、遗传分化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探讨(1)雉鸡表型变异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2)环境因子对雉鸡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3)雉鸡不同地理种群表型变异规律和遗传分化模式。第一部分:采取传统的形态研究方法,获得我国雉鸡17个亚种41个地理种群359号个体8个表型性状指标,其中雄性258个,雌性101个。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K-S test结果发现雄性8个表型性状中体长、尾长、嘴峰、嘴裂、跗跖、中爪等6个性状均符合正态分布(P>0.05);而雌性雉鸡的8个表型性状除体长和尾长不符合正态分布外,其余6个性状均符合正态分布(P>0.05)。结合环境因子(包括3项地理因子和6项气候因子)与表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雄性表型受地理因子的限制性因素比雌性多,海拔和经度对雉鸡表型性状影响较大,随着海拔和经度的升高,雉鸡体型变大,符合贝格曼定律。跗跖随海拔升高而变短,随气温升高而变长,风速增大而变短的规律,符合阿伦定律。嘴峰、嘴裂、爪长的相关性变异符合取食压力和刨食的磨损强度。第二部分:采用DNA分子测序的方法,分别对我国雉鸡17个亚种41个地理种群401个样本的mtDNA Cyt-b、色素表达和调控相关基因MC1R和AGRP进行序列测定,获得Cyt-b基因序列859bp,45个多态位点,定义66个单倍型,;MC1R基因序列770bp,52个变异位点,定义43个单倍型;AGRP基因序列952bp,110个变异位点,定义161个单倍型。统计Cyt-b、MC1R、AGRP的遗传多样性,并与环境因子数据做相关性统计分析,发现海拔与Cyt-b的核苷酸多样性(π)呈显着性负相关(P<0.05),与温度呈极显着的正相关性(P<0.01)。说明高海拔雉鸡种群具有低的核苷酸多样性,温度越高核苷酸多样性越高。MC1R的核苷酸多样性与纬度呈极显着性负相关(P<0.05),说明纬度越高MC1R的核苷酸多样性较低。AGRP由黑色素细胞附近的真皮乳头细胞所分泌,具有阻止黑素皮质素在MC1R处的发生作用的特点,研究发现AGRP的单倍型多样性最高,核苷酸多样性与所有气候因子均有显着的相关性,其中与温度呈极显着的负相关(P<0.01);与降雨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P<0.01);与日照和风速表现出极显着的负相关,结合AGRP和MC1R的相关分析可知,纬度越高MCIR-π越低,降雨量越大和温度越高,AGRP-π越高,表现在雉鸡的羽色性状上就是纬度越高,黑色羽越淡;降雨量越高,温度越高,羽色越黑,完全符合葛洛格定律。第三部分:表型性状数据聚类分析和以Cyt-b、MC1R、AGRP单倍型分别构建雉鸡的ML系统树的拓扑结构具有相似性,预示了我国雉鸡形成四个分支(新疆组、西南组、华中组和东北组)的系统发生关系,雉鸡整体遗传分化显着(FsT = 0.157,P<0.001)。但一些地理种群间基因流水平较高(Nm>1),基因交流频繁,种群遗传结构形成一种相对连续的渐进遗传分化模式。与雉鸡的表型变异连续性相吻合,揭示其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适应广布生活的遗传学基础。第四部分:结合表现型和基因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种群遗传结构探讨雉鸡的保护生物学模式。综上所述,雉鸡作为一种广布型鸟类,生态适应能力很高,具体表现在表型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两个方面,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研究材料,同时雉鸡野生种群面临遗传结构威胁,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加以保护。

陈园,张晓琳,黄颖,李晓敏[4](2014)在《杀虫抗生素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杀虫抗生素作为生物源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选择性强、环保等优点,在农业害虫综合治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无公害作物首选农药之一。本文主要从生理生化、作用机制、分子遗传研究等方面,介绍几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杀虫抗生素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高亚梅[5](2013)在《勃利霉素对卵菌抑制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卵菌包含许多严重危害农作物的病原菌,例如大豆疫霉、马铃薯晚疫病菌等。大豆疫霉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是一种危害极为严重的世界性大豆病害之一。卵菌病害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杀菌剂,甲霜灵(Metalay)作为防治卵菌病害的特效药,目前抗性问题日益严重。因此,研发出更为有效的的生物源杀卵菌剂已是刻不容缓。由链霉菌产生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勃利霉素高效抑制大豆疫霉菌丝生长。勃利霉素对大豆疫霉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利用苏氨酸体外添加实验初步确定了勃利霉素对大豆疫霉抑制作用的分子靶标为大豆疫霉的苏氨酰-tRNA合成酶(ThrRS),并通过体外酶活测定、荧光光谱分析和停留光谱等全面分析了勃利霉素对大豆疫霉苏氨酰-tRNA合成酶的抑制作用机理。除此之外,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预测了勃利霉素可能对大豆疫霉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具有抑制作用。结果如下:(1)在含勃利霉素的大豆疫霉CA培养基中添加苏氨酸,可以明显缓解勃利霉素对大豆疫霉优势小种1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苏氨酸与勃利霉素对大豆疫霉菌丝生长抑制作用之间存在剂量关系,即随着苏氨酸的浓度增加,勃利霉素对大豆疫霉菌丝生长抑制作用减弱,这种现象在其它对照氨基酸中没有观察到,因此可以根据苏氨酸与勃利霉素对大豆疫霉菌丝生长抑制作用之间的剂量效应初步确定勃利霉素对大豆疫霉抑制作用的靶标为苏氨酰-tRNA合成酶。(2)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在大豆疫霉基因组内确定其细胞质苏氨酰-tRNA合成酶为勃利霉素作用靶标。利用PCR基因克隆技术获得大豆疫霉优势小种1的细胞质苏氨酰-tRNA合成酶基因,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其克隆到pET32a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实现了体外表达。利用低温诱导和镍柱纯化获得了可溶性的大豆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合成酶。(3)建立非放射性方法测定苏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苏氨酸活化反应的催化活性:通过离心去除结合到凝胶上的反应生成物ThrRS·ThrAMP复合物,反应液上清的底物苏氨酸利用氨基酸衍生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检测,由此计算苏氨酸活化反应中生成物的量来测定勃利霉素对大豆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合成酶的酶活性的抑制的IC50。勃利霉素对大豆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合成酶的酶活性的抑制常数为K(app)i为10μM,IC50为8μM,实验测定所用的酶浓度为4μM。由此可见,勃利霉素对大豆疫霉的抑制作用是由抑制大豆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合成酶催化反应引起的。(4)为进一步明确勃利霉素对大豆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合成酶的抑制作用机制,利用光谱技术研究勃利霉素与大豆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合成酶的相互作用,揭示其结合特性。结果表明勃利霉素对大豆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合成酶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其在大豆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合成酶上只有一个结合位点。两者有较强的结合亲和性,结合常数(bindingconstant) KA为2.552×105M-1。热力学常数ΔG <0,ΔH=85.024kJ mol-1,ΔS=0.372kJmol-1K-1,这说明勃利霉素与大豆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合成酶的结合反应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主要作用力是疏水作用力。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勃利霉素与大豆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合成酶的结合距离为6.39nm。因此,勃利霉素通过与大豆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合成酶形成复合体发挥其抑制作用。(5)利用圆二色光谱法研究勃利霉素与大豆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合成酶结合前后,蛋白质微环境及构型的改变。结果表明,勃利霉素与苏氨酰-tRNA合成酶结合导致α-螺旋含量升高,β-折叠含量下降,两者同时发生变化。苏氨酰-tRNA合成酶属于α+β蛋白,由此可知,勃利霉素在与苏氨酰-tRNA合成酶形成复合体的过程中,对其二级结构有较大影响,可能结合在其催化活性位点区域。为进一步确定勃利霉素在大豆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合成酶结合位点与底物结合位点的关系,利用圆二色滴定检测勃利霉素在底物存在下对大豆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合成酶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底物的结合位点与勃利霉素的结合位点并不重叠,勃利霉素是大豆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合成酶非竞争性抑制剂。(6)利用停留光谱进一步对勃利霉素与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合成酶结合的前稳态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勃利霉素与大豆疫霉苏氨酰-tRNA合成酶快速结合动力学参数kon为4.381×106M-1s-1,Kd为22.8nM,勃利霉素与马铃薯晚疫菌苏氨酰-tRNA合成酶kon为4.612×106M-1s-1,Kd为21.7nM,接近于勃利霉素对大肠杆菌快速结合动力学参数值(k6on=5×10M-1s-1,Kd<20nM)。底物存在情况下,勃利霉素与大豆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合成酶快速结合仍检测到明显的荧光猝灭作用,进一步说明底物与勃利霉素在大豆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合成酶具有不同的结合位点,勃利霉素为大豆疫霉苏氨酰-tRNA合成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7)多序列比对分析揭示,大豆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合成酶与大肠杆菌苏氨酰-tRNA合成酶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大豆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合成酶勃利霉素结合的疏水区(Ser-410,His-412, Cys-437, Pro-438, Leu-593, Phe-597)与预测的大肠杆菌苏氨酰-tRNA合成酶勃利霉素结合区是保守的。利用CASTp-pocket/cavity预测程序预测大豆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合成酶的勃利霉素可能的结合口袋表明,大豆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合成酶与大肠杆菌苏氨酰-tRNA合成酶勃利霉素口袋的氨基酸组成类似,在口袋的体积和面积上有一定差异,大豆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合成酶的勃利霉素结合口袋稍大,可能有利于勃利霉素的结合,提高了大豆疫霉对勃利霉素的敏感性。(8)作为细胞周期抑制剂,勃利霉素可能对大豆疫霉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具有抑制作用。利用序列比对分析、系统进化分析和保守区域分析等预测了与酵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dc28高度同源的大豆疫霉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psCdc2,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勃利霉素对大豆疫霉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抑制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勃利霉素对大豆疫霉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机理,并全面分析了勃利霉素与大豆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合成酶的结合特性、抑制类型和两者结合的对酶构型变化的影响,并对勃利霉素在大豆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合成酶的结合位点进行了预测。我们提出了勃利霉素可能对大豆疫霉细胞周期蛋白有抑制作用,预测了其作用靶标。研究所取得的结果为将勃利霉素开发为新型抗卵菌剂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于卵菌病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顾钱洪[6](2013)在《中国不同地理种群环棱螺遗传多样性和分类阶元的研究》文中认为环棱螺属(Bellamya)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腹足纲(Gastropoda),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田螺科(Viviparidae)。是淡水生态系统中大型底栖动物之一,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和北美湖泊,在水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由于湖泊环境的恶化,加之人类对环棱螺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对环棱螺的种质资源造成了破坏,种类不断减少。中国环棱螺属的分类主要依据螺壳形态特征,由于螺壳形态的变异性,容易导致同种异名和分类混淆。本研究从分子水平研究环棱螺遗传多样性和分类阶元,结合形态学研究探讨中国环棱螺的分类系统。通过研究环棱螺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为其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分子遗传学基础。主要获得的结果如下:1.利用线粒体基因(COI、16S rRNA)和核基因(H3、28SrRNA)序列比较分析了环棱螺属系统进化关系。以Viviparus ater和V. contectus2个种类为外群,以采集中国15种环棱螺和GenBank下载的环棱螺的相关基因为内群,基于贝叶斯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世界分布的环棱螺属聚为3大支(中国环棱螺种聚为一支,印度种聚为一支,非洲种聚为一支)。三大分支中中国环棱螺种位于进化树的基部,印度种和非洲种亲缘关系较近。非洲环棱螺种主要按湖泊形成3-4个分支。而在中国种的大分支里,既没有形成同种环棱螺聚类,也没有形成同一湖泊种聚类,种间和地理种群间均没有明显分化,种内和种间的遗传距离没有明显差异。2.采用FIASCO法成功构建了铜锈环棱螺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获得单一微卫星序列2566条(Genbank登录号:JN555759-JN556037,JX018213-JX020499)。采用Primer5.0软件共设计了391对特异性微卫星引物。选择其中100对引物合成后进行PCR扩增,筛选获得了33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在0.244-0.889之间变化,平均值0.617;每个位点有5-13个等位基因,平均值8.636;期望杂合度(HE)和观测杂合度(Ho)分别在0.347-0.950和0.071-0.913之间变化,平均值分别是0.780和0.543。3.采用7个微卫星标记研究5种环棱螺(铜锈环棱螺,梨形环棱螺,方形环棱螺,双旋环棱螺,角形环棱螺)的种群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分析:5种环棱螺均具有较高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值,表现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杂合子缺失导致了各个种群显着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HWE),平均观测杂合度均小于期望杂合度,种群内近交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了杂合体缺失。遗传分化分析:5种环棱螺各个种群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但少部分种群间的遗传距离较大。遗传变异分析(AMOVA)表明各个种类环棱螺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内,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很低,种群间存在明显的基因流。遗传结构分析:将不同地理种群按3大地理区域(长江以南,长江以北,长江流域)结构划分时,(?)MOVA结果显示,地理区域间的遗传变异所占百分比很小,种群间没有形成明显的系统地理结构。主成分判别分析结果显示,铜锈环棱螺12个种群被分成5个族群,梨形环棱螺8个种群被分成4个族群,方形环棱螺7个种群形成了3个族群,但各族群中优势种群的聚类并没有形成明显的地理格局分布。对种间的遗传变异分析(AMOVA),结果显示种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很低。5种环棱螺共34个种群形成了13个族群,各个种群在13个族群中的分布没有按种类形成明显聚类。4.利用线粒体COI基因研究3种环棱螺(铜锈环棱螺,梨形环棱螺,方形环棱螺)的种群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分析:铜锈环棱螺116条序列中共发现81个单倍型和167个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种群间单倍型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在0.8670-0.9780和0.0130-0.0449之间;梨形环棱螺77条序列中有66个单倍型和155个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种群间单倍型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在0.8890-1.0000和0.0067-0.0416之间;方形环棱螺63条序列中有51个单倍型和158个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种群间的单倍型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在0.8210-1.000和0.0313-0.0474之间。三种环棱螺种群间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均较高,表现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群体历史动态分析:将所有种群当成一个整体时,3种环棱螺中性检验的Fu’s Fs值均为显着性负值,铜锈环棱螺Fs=-23.8828(P<0.001),梨形环棱螺Fs=-24.0457(P<0.001),方形环棱螺Fs=-12.9900(P=0.0110)。3种环棱螺的线粒体COI基因的核苷酸错配分布(mismatch distribution)均为单峰,表明这3种环棱螺均经历过明显的种群扩张。按照无脊椎动物分子变异率(μ=1.22%/MY)和环棱螺以1年为代时,计算的铜锈环棱螺种群扩张时间大约在2.197百万年(Ma),梨形环棱螺0.256Ma,方形环棱螺2.217Ma,三种环棱螺的扩张时间都发生在更新世。遗传结构分析:遗传变异分析(AMOVA)结果显示3种环棱螺各个种群的遗传分化不明显,主要的遗传变异来自种群内。三大地理区域间的遗传变异所占百分比小于0,说明种群间没有形成明显的地理格局分布,从单倍型网络图也可以看出,不同地理种群的单倍型相连,没有按着采样点形成谱系分支。种间的AMOVA结果显示,种间的遗传变异只占1.05%,并且种间的遗传距离值很小(0.004-0.030),说明3种环棱螺种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也很低。5.根据螺壳的6个形态性状对中国5种环棱螺32个种群的形态变异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环棱螺同种不同地理种群间形态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并没有形成明显的形态分化。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各个种群的判别函数的判别准确率均较低,说明种群间的形态变异不大。5种环棱螺32个种群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2个种群形成了3个形态类群,铜锈环棱螺所有种群单独为一个类群,角形环棱螺和梨形环棱螺种群聚成一个类群,方形环棱螺和双旋环棱螺种群聚成一个类群。6.对采自同一湖泊的5种环棱螺齿舌结构的电镜扫描观测比较发现,5种环棱螺。具有相同的齿式:2·1·1·1·2,由4个部分组成,中央齿,侧齿,内缘齿和外缘齿。齿舌各个部分的形态差异较小,但各部分的尖齿数和排列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因此,齿舌可以作为环棱螺种类鉴定的良好材料。综合本研究结果,中国环棱螺种间和地理种群间没有形成明显的遗传分化,系统发育和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结果均不支持中国环棱螺种的分类阶元。螺壳形态在种间具有一定的形态分化,并且齿舌结构在种间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因此,螺壳的形态特征和齿舌显微结构是重要的分类依据,但分子水平研究环棱螺的分类阶元有待进一步深入。

孙明洲[7](2012)在《黑水银莲花、燕子花的遗传结构和银莲花属、鸢尾属的亲缘地理学研究》文中提出遗传结构(genetic structure),即种群中遗传变异分布的时空格局,是指遗传变异在物种中的一种非随机性分布,即遗传变异在群体内与群体间的分布样式及其在时间上的变化。由此可知,对一个物种遗传结构的分析能够为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保护等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采用DNA测序技术,分别对我国东北地区常见的双子叶植物纲毛茛科(Ranuculaceae)的银莲花属(Anemone)和单子叶植物纲鸢尾科(Iridaceae)鸢尾属(Iris)的系统发育进行了初步分析。根据谱系发育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东北地区的银莲花属和鸢尾属物种并没有形成单一的谱系,这表明,该地区的银莲花属与鸢尾属物种可能起源于不同的最近共同祖先(most recent commonancestor)。本研究所构建的鸢尾属和银莲花属的谱系发育树,为进一步探讨这两个属的系统发育、亲缘地理学关系、群体遗传和保护研究等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分别从银莲花属的黑水银莲花(A. amurensis (Korsh.)Kom.)和鸢尾属的燕子花(I. laevigata Fisch.)之中开发出了微卫星引物,并对这两个物种的遗传结构进行了初步探讨。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显示,黑水银莲花和燕子花的遗传多样性较高,且各物种中不同的微卫星引物之间并未存在明显的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其中,根据黑水银莲花微卫星引物数据的分析显示,18对引物共产生了65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3.61,其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PIC)的范围是0.00-0.71,而多态等位基因数(number of polymorphic alleles, NP)的范围是1-8。在引物通用性检测中,除引物BH86无法在银莲花属的5个近缘物种——光果银莲花(A.baicalensis var. glarata)、多倍银莲花(A. raddeana)、反萼银莲花(A. reflexa)、大花银莲花(A. silvestris)和阴地银莲花(A. umbrosa)中成功获赠、获得目的片段外,剩余的17对引物都能在银莲花属的其它一至多个近缘物种中成功扩增、获得目的片段。与上述研究类似,对燕子花(I. laevigata)微卫星引物数据的分析显示,16对引物共产生了44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75,其期望杂合度(expected heterozygosity, HE)的范围是0.00-0.83,观测杂合度(obsrvedheterozygosity, Ho)的范围是0.00-1.00。在引物通用性检测中,除引物I71、I112和I224无法在鸢尾属的8个近缘物种——中亚鸢尾(I. bloudowii)、玉蝉花(I.ensata)、喜盐鸢尾(I. halophila)、山鸢尾(I. setosa)、膜苞鸢尾(I. scariosa)、卷翘鸢尾(I. potaninii)、溪荪(I. sanguinea)和细叶鸢尾(I. tenuifolia)中获得目的片段外,剩余的13对引物都能在鸢尾属其它的一个至多个近缘物种中成功扩增、获得目的片段。本文对我国鸢尾科射干属(Belamcanda)和鸢尾属的部分物种的叶绿体基因间隔区trnL-F和rps16进行了序列分析,并构建了系统树和同源进化树,在此基础上,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地理分布范围等情况,对鸢尾科部分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存在争议类群的分类学地位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在本研究构建的同源关系树和系统树之中,射干单独发育成一支,和鸢尾属各物种之间的遗传距离比较大。综合分布范围、形态特征等,本文认为,射干属(Belamcanda)应单独存在,不建议合并到鸢尾属之中。野鸢尾和鸢尾属内各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综合分布范围、形态特征等因素,本研究建议,野鸢尾应归属到鸢尾属内,不建议作为独立的野鸢尾属(Pardanthopsis)存在。本研究还对紫苞鸢尾、单花鸢尾、窄叶单花鸢尾、玉蝉花、燕子花等鸢尾属物种的系统发育、亲缘地理学等进行了探讨。发表了鸢尾属下一个新变型:白花华夏鸢尾I. cathayensis Migo f. alba M. Z.Sun et H. X. Xiao et D. W. Zhou。

惠麦侠[8](2011)在《白菜叶缘裂刻基因的精细定位及BcCUC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叶形极大的影响着植物的光合、产量、商品性状等,而叶缘形状在很大程度决定着叶形的多样性。定位和克隆白菜叶缘发育相关基因对白菜叶形发育机理及叶形性状的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白菜‘矮抗青’自交系的叶缘裂刻变异株中选育了叶全缘(7B)和叶深裂(7H)两个重组近等基因系,观察了其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构建了7B和7H株系的cDNA表达谱;开展了叶缘裂刻基因精细定位的研究;进一步克隆了白菜叶缘裂刻调控基因BcCUC1和BcCUC3,并分析了其在拟南芥中的功能,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以白菜叶缘裂刻近等基因系7B和7H为材料,采用叶脉透明和扫描电镜技术分析其组织学特征,采用Northern杂交和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了叶缘裂刻发育相关基因和miRNA的表达,结果显示7H较7B叶缘有较深裂刻、叶面积减少;叶片一级叶脉数目减少但发育健壮;叶边界细胞小而圆、密集、处于未分化状态;基因STM,BP、JLO、CUC2、CUC3和miR319在7H中的表达被上调,同时AS1、AS2、HB8和miR164表达被下调,说明7H叶缘形状受众多基因的协同调控。2.应用cDNA-AFLP技术从mRNA表达水平研究白菜叶全缘和叶裂刻近等基因系间基因表达的差异。共获得57条差异片段,合并归属于55条非重复序列,其中在叶全缘株系中增强或特异表达的有25条,叶裂刻株系中增强或特异表达的有30条。54条差异片段可以在NCBI数据库中找到同源序列(包括EST),其中42条为已知基因,1条没有找到同源序列。按照其参与的生物学途径归类,已知基因片段参与了代谢、转录、细胞囊泡运输、蛋白质合成和降解、蛋白质储藏与运输、信号传导、光合系统、基因转座等相关过程。用AFLP转化的SCAR标记在分离群体上验证结果表明,SEL7B16-SCAR检测片段的表达模式与cDNA-AFLP结果一致。3.以裂刻性状分离的近等基因系群体为材料,采用集群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te analysis, BSA)筛选与裂刻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对裂刻基因进行定位。遗传分析表明近等基因系的裂刻性状由单显性基因控制,命名为BcLL1基因。采用BSA方法建立叶全缘和叶深裂的DNA混合池,筛选到4个与BcLL1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并成功将其转化为SCAR标记。通过对分离群体筛选,BcLL1基因被限定在一个1.8 cM的区间。通过比较作图,BcLL1基因所在区间与拟南芥(Arabidopsis) 5号染色体短臂末端的一个268 kbp、大白菜第10号染色体的一个199 kbp区间建立共线性。研究结果将有助于BcLL1的图位克隆。4.采用基因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白菜基因BcCUC1,并转化拟南芥做了初步的功能鉴定。结果表明BcCUC1属于植物特异的NAC domain超家族的CUC亚家族成员。该基因编码区CDS长930 bp,编码309个氨基酸。基因结构分析显示BcCUC1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BcCUC1的氨基酸序列和碎米芥、拟南芥、筷子芥的CUC1蛋白一致性分别为79%、80%、80%。半定量RT-PCR分析发现BcCUC1在营养生长顶端、幼叶和花器官中均有表达。过表达BcCUC1的拟南芥转基因植株子叶表面产生异位的分生组织、子叶叶缘出现深裂,原位杂交显示这些表型与BcCUC1转录本的异位累积相一致。在培养基中添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处理下,过表达BcCUC1拟南芥植株子叶上异位芽的数目急剧增加、真叶叶缘普遍产生深而多的裂刻、下胚轴部位诱导出大量的愈伤组织。这些表型的加重亦和激素诱导后BcCUC1转录本的增多一致。研究结果说明BcCUCl在植物分生组织的建成和叶缘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采用基因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白菜基因BcCUC3,并转化拟南芥做了初步的功能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白菜BcCUC3的编码区CDS长1008 bp,编码335个氨基酸,基因结构分析显示BcCUC3包含3个外显子、2个内含子,具有典型的植物NAC domain结构域。BcCUC3编码区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植物的CUC3蛋白有很高的一致性,尤其与甘蓝、萝卜、拟南芥CUC3蛋白高度一致,一致性分别达到98%,97%,83%,在不同物种CUC3的系统进化树上,BcCUC3归属于双子叶植物分支的十字花科亚组。BcCUC3在7H株系中表达远高于在7B中的表达。过表达BcCUC3的转基因拟南芥呈现叶缘出现裂刻、主枝和侧枝增加的新表型。说明该基因参与叶形和腋生花序组织的发育调控。

李慧娥[9](2010)在《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抗白粉病株系白河-35-1转录因子基因(WRKY)表达与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植物抗病反应被多种信号途径所调控,抗病基因激活表达是植物对多种病原菌产生响应至关重要的部分。WRKY转录因子是主要参与免疫反应转录调控大基因家族。世界葡萄生产中主栽品种欧洲葡萄(Vitis vinifera)大多不抗病,中国原产野生葡萄抗病性好,但其果实品质不及欧洲葡萄。为有效利用中国野生葡萄抗病相关基因改良欧洲葡萄抗病性,本研究从中国野生华东葡萄高抗白粉病株系白河-35-1中分离获得两个WRKY转录因子基因,并对其表达及功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采用RACE技术对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抗白粉病株系白河-35-1叶片文库两个推定WRKY ESTs进行全长克隆,并命名为中国野生华东葡萄高抗白粉病株系白河-35-1转录因子基因VpWRKY1和VpWRKY2。其中,VpWRKY1 mRNA全长1157bp,开放阅读框969bp,编码322个AA,GenBank登录号为:GQ884198。VpWRKY2 mRNA全长1607bp,开放阅读框为1500bp,编码499个AA,GenBank登录号为GU565706。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VpWRKY1、VpWRKY2分属于WRKY大家族第III、I类。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VpWRKY1和VpWRKY2在11个葡萄种质(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抗白粉病株系抗病株系‘白河-35-1’、‘白河-13’、‘白河-13-1’、‘广西-1’与感病株系‘白河-35-2’、‘广西-2’、‘商南-2’、‘湖南-1’,感病的欧洲葡萄品种佳利酿及其中国野葡萄华东葡萄抗白粉病株系‘白河-35-1’和感病的欧洲葡萄品种佳利酿杂交F1代抗病和感病代表植株‘6-12-6’和‘6-12-2’)叶片中受白粉菌诱导的表达。结果表明,VpWRKY1和VpWRKY2在这11个葡萄种质叶片中都受白粉菌诱导先上调表达,再回到原始水平,上调表达最大值出现在接种后12h。此外,VpWRKY1表达在白河-35-1中被抗病信号分子SA诱导,而VpWRKY2则被三种抗病信号分子SA、JA和Eth诱导。半定量PCR分析VpWRKY1和VpWRKY2在中国野葡萄华东葡萄抗白粉病株系白河-35-1组织特异性表达结果表明,VpWRKY1在根中几乎不表达,在茎中表达最强,叶片和卷须次之。VpWRKY2在茎中表达最强,叶片中表达次之,在根和卷须中表达最弱。3、采用基因枪介导的瞬时转化技术检测VpWRKY1和VpWRKY2在洋葱表皮细胞内定位。结果表明,这两个转录因子都定位在核内。此外,酵母单杂交和瞬时共表达研究结果证实,VpWRKY1在酵母菌株AH109及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抗白粉病株系白河-35-1叶片中都具有转录激活活性,而VpWRKY2仅在白河-35-1叶片中有转录激活活性。4、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沾法获得转化VpWRKY1和VpWRKY2基因拟南芥株系,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对白粉病抵抗力增强。此外,转化VpWRKY2基因拟南芥幼苗对烟草疫霉菌抵抗提高,但转化VpWRKY1基因拟南芥幼苗对烟草疫霉病抗性未发生变化。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拟南芥株系中抗病相关基因AtPR1、AtPR10、AtNPR1、AtCOR1和AtPDF1.2表达结果表明,多数抗病相关基因在转基因株系中的表达发生变化。同时,葡萄抗病相关基因VpPR1、VpPR10及VvNPR1的表达在瞬时转化VpWRKY1和VpWRKY2的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抗白粉病株系白河-35-1组培苗叶片中也显着发生变化。说明抗病基因表达可能受VpWRKY1和VpWRKY2调控。6、采用同源序列法设计引物克隆获得VpWRKY1和VpWRKY2基因启动子PvpWRKY1和PvpWRKY2。PvpWRKY1长694bp,GenBank登录号为GU565705。PvpWRKY2长643bp,GenBank登录号为HQ174899。在瞬时转化的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抗白粉病株系白河-35-1组培苗叶片中,PvpWRKY1::GUS和PvpWRKY2::GUS融合蛋白的表达被葡萄白粉菌诱导上调,属病原菌诱导型启动子。

包新康[10](2010)在《我国高山鹑类分子系统发生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高山鹑类传统分类包括5属、11种、29个亚种,它们主要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及周围的山地、我国中北部地区。本研究共采集我国高山鹑类4属(雪鸡属Tetraogallus、石鸡属Alectoris、山鹑属Perdix和雉鹑属Tetraophasis)、9种23亚种(喜马拉雅雪鸡的4个亚种、藏雪鸡3个亚种,石鸡5个亚种、大石鸡2亚种,灰山鹑1个亚种、斑翅山鹑3个亚种、高原山鹑3个亚种,雉鹑、四川雉鹑)的样本以及其它雉科鸟类样本,包括从genebank上下载相关序列,研究共涉及鸡形目雉科鸟类30属67种82亚种,包括我国雉科鸟类21属55种中的20属41种,利用核基因c-mos、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Cyt b)、NADH脱氢酶第二亚基(ND2)基因、控制区(control region)多种分子标记,来分析探讨我国高山鹑类的分子系统发生及物种形成过程。对c-mos、CYT B、ND2、control region四个核苷酸序列片段单独及合并来进行系统发生分析,不同序列片段合并后的一致性检验采取incongruence-length-difference (ILD)检验,采用最大简约法MP (maximum parsimony)和贝叶斯法(Bayesian analyses)来分析建树;采用斑翅山鹑化石作内部锚定,雉科起源时间作为外部锚定,通过BEAST 1.4.8软件分析三个编码基因的合并片段(c-mos+CYT B+ND2)以及控制区序列,来估算相关类群的分歧时间。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高山鹑类cytb基因与ND2基因密码子各位点碱基含量属间一致性很高,各属的碱基替代多数是沉默的,密码子第二位点最保守,第三位点进化最快。4属中核苷酸多样性雉鹑属较低;cytb基因核苷酸替代中异义替代(nonsynonymous)比例最高的是雉鹑属(22.58%),但其ND2基因核苷酸异义替代却在4属中最低(17.14%);4属中Cytb、ND2基因转换颠换比(Ti/Tv)最高的都是雉鹑属。2、我国雉科鸟类应该划分为四个支系群:①雪鸡属、石鸡属和鹌鹑属支系,代表着典型的鹑族类;②雉属、锦鸡属、鹇属、长尾雉属、马鸡属、虹雉属和雉鹑属、角雉属、勺鸡属、血雉属以及山鹑属这一大的支系,作为雉族类群;③原鸡属、竹鸡属和鹧鸪属;④孔雀属和孔雀雉属支系。3、分类地位一直不太确定的血雉属和角雉属,其分子系统发生位置应该在雉族类群内的基部,是比较原始的雉类。系统发生不明的山鹧鸪属,其分子系统发生位于其它雉科鸟类支系之外,表明了这一类群物种的古老性。4、分子系统发生研究表明雉鹑属和虹雉属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并且这一姊妹群明确地归入雉族类群;从形态、习性及分布特征方面比较,二者一致性也较高。在青藏高原强烈隆升前,虹雉属祖先和雉鹑属祖先就已经在横断山地区分化形成;雉鹑属祖先在早更新世高原希夏邦马冰期被隔离于高原东部边缘的一些较低的山地盆地,分化形成雉鹑和四川雉鹑,目前两个种的分布区相接格局是冰期结束后的再扩散造成的。5、系统发生位置一直有争议的山鹑属应当置于雉族类群中。山鹑属内3种以及斑翅山鹑、高原山鹑种内亚种间的分子系统发生关系都表明,山鹑属的起源是在青藏高原。高原山鹑分歧形成时间为3.63-3.77百万年,在上新世中、末期广泛分布生活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山鹑属祖先物种在高原隆升过程中,存留于高原低洼盆地区域的祖先种群逐步适应高原环境的变迁,从冰期中存活下来而形成高原山鹑;被迫向北部扩散移动的种群,在中国中部因第二次大的冰期(大约2.05-1.28百万年)而迫使它们分裂成两大部分,向低的平原地区移动,西部支系演化成灰山鹑,东部支系进化为斑翅山鹑,地质环境的变化以及化石的记录都支持这一观点。6、藏雪鸡三个涉及到的亚种间无明显的系统地理结构,在高原经历中更新世末的大间冰期时,藏雪鸡的不同种群被隔离分化形成亚种,之后的各个冰期,各亚种间都有一定的再扩散和交流。喜马拉雅雪鸡的四个亚种间表现出较为明晰的系统发生关系,经历了沿塔里木盆地的西南缘山地向东扩散和亚种形成路线。从种内亚种间分子系统发生关系、喜马拉雅雪鸡与藏雪鸡分歧时间的估算以及高原及其周边地质环境演变方面可以认定,喜马拉雅雪鸡和藏雪鸡是在高原隆升前(也就是说在3.6百万年前)就已经分化形成了,在青藏高原隆升初期的多瑙河冰期(3.5-2.6百万年),淡腹组的一支由天山东部地区向东南扩散至青藏东部地区的一些高山,伴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而形成藏雪鸡;暗腹组雪鸡的一支形成喜马拉雅雪鸡后在高原隆升中期(大约0.88百万年前)开始向高原上扩散并形成各亚种。7、石鸡和大石鸡两种的分歧时间为2.76或2.82百万年,分子系统发生树表明,所涉及的5个石鸡亚种间无系统地理结构,石鸡的祖先种群在冰期被隔离在不同“避难所”,在间冰期从避难所向外扩散,后又被冰期隔离出一些小种群,经历遗传瓶颈,分化形成不同的亚种。在冰期结束后,不同的亚种间又有相互的扩散渗透,从而造成目前的混乱状态。

二、植物发育分子遗传学家刘重持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发育分子遗传学家刘重持博士(论文提纲范文)

(1)CRISPR/Cas9介导的小菜蛾对Bt Cry1Ac毒素抗性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小菜蛾研究概况
        1.1.1 小菜蛾的形态特征和进化优势
        1.1.2 小菜蛾的分布和为害状况
        1.1.3 小菜蛾抗药性研究进展
    1.2 苏云金芽胞杆菌Bt及其杀虫蛋白研究概况
        1.2.1 Bt研究概况
        1.2.2 Bt杀虫晶体蛋白的分类和结构特征
        1.2.3 Bt杀虫晶体蛋白的作用机制
    1.3 昆虫对Bt抗性的研究概况
        1.3.1 昆虫对Bt抗性现状
        1.3.2 鳞翅目昆虫对Bt的抗性机制
        1.3.3 小菜蛾对Bt抗性的研究概况
    1.4 CRISPR/Cas9技术的研究进展
        1.4.1 CRISPR/Cas9系统的由来
        1.4.2 CRISPR/Cas技术发展历程
        1.4.3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
    1.5 主要内容和意义
        1.5.1 主要内容
        1.5.2 本研究的意义
第2章 CRISPR/Cas系统在节肢动物中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2.1 基因编辑技术概述
        2.1.1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历史
        2.1.2 CRISPR/Cas9序列的组成和原理
        2.1.3 CRISPR/Cas9基因编辑后的修复方式
        2.1.4 不同基因编辑系统的比较
        2.1.5 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的应用
    2.2 CRISPR/Cas9系统在昆虫中的应用
        2.2.1 CRISPR/Cas9系统在双翅目昆虫中的应用
        2.2.2 CRISPR/Cas9系统在鳞翅目昆虫中的应用
        2.2.3 CRISPR/Cas9系统在直翅目昆虫中的应用
        2.2.4 CRISPR/Cas9系统在鞘翅目昆虫中的应用
        2.2.5 CRISPR/Cas9系统在膜翅目昆虫中的应用
    2.3 CRISPR/Cas9系统在非昆虫节肢动物中的应用
        2.3.1 CRISPR/Cas9系统在蜱螨目昆虫中的应用
        2.3.2 CRISPR/Cas9系统在十足目昆虫中的应用
        2.3.3 CRISPR/Cas9系统在端足目昆虫中的应用
        2.3.4 CRISPR/Cas9系统在枝角目昆虫中的应用
    2.4 sgRNA的设计与脱靶效应
    2.5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前景
    2.6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3章 小菜蛾CRISPR/Cas9基因编辑体系的构建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小菜蛾种群
        3.1.2 小菜蛾中肠PxABCC2与PxABCC3基因sgRNA靶标序列的设计
        3.1.3 sgRNAs靶标序列的体外合成
        3.1.4 Cas9蛋白
        3.1.5 小菜蛾卵的收集和显微注射
        3.1.6 PxABCC2与PxABCC3基因突变个体的无损检测
        3.1.7 ABCC2KO和ABCC3KO纯合突变种群的构建
    3.2 结果分析
        3.2.1 小菜蛾CRISPR/Cas9基因编辑体系的构建
        3.2.2 ABCC2KO和ABCC3KO纯合突变种群的构建
    3.3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4章 ABCC2KO和ABCC3KO种群对Cry1Ac毒素的响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小菜蛾种群
        4.1.2 Bt毒素的制备
        4.1.3 小菜蛾生物学测定分析
        4.1.4 显性度分析
        4.1.5 染色体遗传互补分析
        4.1.6 小菜蛾中肠BBMV蛋白与Cry1Ac毒素的结合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ABCC2KO和ABCC3KO种群对Cry1Ac毒素的敏感性
        4.2.2 ABCC2KO和ABCC3KO种群对Cry1Ac抗性的遗传分析
        4.2.3 基因编辑种群的BBMV蛋白与Cry1Ac毒素的结合分析
    4.3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5章 小菜蛾APNs基因的体外异源表达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草地贪夜蛾Sf9昆虫细胞继代培养
        5.1.2 小菜蛾APNs基因克隆及重组质粒构建
        5.1.3 细胞转染及免疫荧光定位
        5.1.4 APN重组蛋白与Cry1Ac毒素的体外结合分析
    5.2 结果分析
        5.2.1 PxAPNs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5.2.2 受体功能分析
    5.3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6章 小菜蛾中肠PxAPN1和PxAPN3a基因敲除及功能验证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小菜蛾种群
        6.1.2 PxAPN1和PxAPN3a基因sgRNA靶标序列的设计与体外合成
        6.1.3 Cas9蛋白的准备
        6.1.4 小菜蛾卵的收集和显微注射
        6.1.5 小菜蛾PxAPN1和PxAPN3a基因突变个体的无损检测
        6.1.6 APN1KO和APN3aKO纯合突变种群的构建
        6.1.7 APN1KO和APN3aKO种群生物学测定分析
        6.1.8 显性度和染色体遗传互补分析
    6.2 结果分析
        6.2.1 APN1KO和APN3aKO纯合突变种群的构建
        6.2.2 APN1KO和APN3aKO种群对Cry1Ac毒素的生物学测定分析
        6.2.3 APN1KO和APN3aKO种群对Cry1Ac毒素抗性的遗传分析
    6.3 本章小结与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完成的论文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
致谢

(2)基于社会网络与内容分析的学术谱系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学术谱系研究现状
        1.2.2 科研网络研究现状
        1.2.3 主题模型研究现状
        1.2.4 姓名消歧研究现状
        1.2.5 学者学术排名研究现状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路线
        1.3.1 论文结构
        1.3.2 研究路线
        1.3.3 创新点
第2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统计分析法
        2.2.2 社会网络分析法
        2.2.3 LDA主题模型
        2.2.4 DBSCAN算法
        2.2.5 PageRank排序算法
        2.2.6 Auth2Vec算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改进姓名消歧方法的学术谱系数据获取
    3.1 基于主题模型与网络特征的学术领域学者姓名消歧方法设计
        3.1.1 姓名消歧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3.1.2 基于改进方案的姓名消歧方法设计
    3.2 以遗传学领域学者为例的姓名消歧实证研究
        3.2.1 数据获取
        3.2.2 文献相似度计算
        3.2.3 DBSCAN聚类与对比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谱系内学术传承结构分析
    4.1 基于引证行为与学术相似度的学者影响力测度
        4.1.1 基于引证行为与学术相似度的学术影响力测度方法设计
        4.1.2 基于引证行为与学术相似度的学术谱系内学者影响力测度
    4.2 基于谱系树的学术谱系学业传承结构探测
        4.2.1 谱系树基本结构概述
        4.2.2 学术谱系遗传与变异研究
        4.2.3 学术谱系内遗传与变异学者的主题分布研究
    4.3 基于合作网络与引文网络的学术谱系职业传承结构探测
        4.3.1 基于合作网络的学术谱系职业传承结构探测
        4.3.2 基于引文网络的学术谱系职业传承结构探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学术谱系发展因素分析
    5.1 学术谱系职业传承特征与学术影响力的相关性分析
        5.1.1 学者个人职业传承特征与个人学术影响力的相关性分析
        5.1.2 学术谱系职业传承特征与学术谱系学术影响力的相关性分析
    5.2 学术谱系学业传承特征与学术影响力的相关性分析
    5.3 相关性分析结果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对策建议
    研究结论
    相关建议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我国雉鸡表型多态性与分子生态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雉鸡研究综述
        1.1 雉鸡分类
        1.2 雉鸡表型的地理变异
        1.3 雉鸡地理分布
    第二节 生态遗传学
        2.1 生态遗传学
        2.2 生态遗传学研究进展
    第三节 鸟类表型多态性
        3.1 鸟类表型多态性与进化机制
        3.2 表型多态性的遗传基础
        3.3 表型进化的基因组研究
        3.4 表型变异与适应性
    第四节 研究问题与设想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材料
        1.1 表型性状研究材料
        1.2 生态遗传研究材料
        1.3 环境因子数据
    第二节 研究方法
        2.1 表型研究方法
        2.1.1 仪器与设备
        2.1.2 表型性状测量
        2.1.3 数据分析
        2.2 生态遗传研究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雉鸡表型性状与环境因子关系
        1.1 雉鸡表型性状指标正态性检验
        1.2 雉鸡表型性状差异显着性分析
        1.3 雉鸡表型性状与地理因子相关性
        1.4 雉鸡表型性状与气候因子相关分析
        1.5 雉鸡表型性状数据聚类分析
    第二节 雉鸡的种群遗传结构
        2.1 分子标记的序列变异
        2.1.1 mtDNA Cyt-b序列变异与单倍型
        2.1.2 MC1R序列变异与单倍型
        2.1.3 AGRP序列变异与单倍型
        2.2 雉鸡遗传多样性
        2.2.1 Cyt-b遗传多样性
        2.2.2 MC1R遗传多样性
        2.2.3 AGRP遗传多样性
        2.3 种群遗传分化与基因流
        2.3.1 雉鸡种群遗传分化
        2.3.2 基因流和遗传分化指数
        2.4 基于Cyt-b分子标记的系统进化
        2.5 基于MC1R分子标记的系统进化
        2.6 基于AGRP分子标记的系统发生
        2.7 雉鸡种群历史动态
        2.7.1 基于Cyt-b基因的分析结果
        2.7.2 基于MC1R基因的分析结果
        2.7.3 基于AGRP基因的分析结果
        2.7.4 雉鸡种群历史动态预测
    第三节 雉鸡种群生态遗传
        3.1 雉鸡种群环境因子
        3.2 雉鸡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因子的关系
        3.3 雉鸡遗传多样性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第四章 讨论
    1.1 雉鸡表型性状的地理变异规律
    1.2 雉鸡种群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关系
    1.3 雉鸡种群遗传结构与分子进化
    1.4 雉鸡生态遗传学机理
    1.5 雉鸡保护生物学
结论
在研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雉鸡41个地理种群的66个CYT-B单倍型
附录Ⅱ: 雉鸡41个地理种群的43个MC1R单倍型
附录Ⅲ: 雉鸡41个地理种群的161AGRP单倍型

(4)杀虫抗生素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阿维菌素 (avermectins)
2 多杀菌素 (spinosyns including spinosad and spinetoram)
3 米尔贝霉素 (milbemycins)
4 伊维菌素 (ivermectin)
5 展望
    5.1 筛选新的化合物
    5.2 改造已经杀虫抗生素的结构, 以增加用途或提高药效
    5.3 加强新制剂的开发, 以拓宽其用途

(5)勃利霉素对卵菌抑制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植物卵菌病害及防治
    1.2 微生物代谢产物与生物农药
    1.3 勃利霉素及作用机理研究
        1.3.1 勃利霉素及其生物活性
        1.3.2 勃利霉素作用机理研究
        1.3.3 氨酰 tRNA 合成酶及其功能
    1.4 卵菌基因组学研究
        1.4.1 卵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1.4.2 生物信息学在卵菌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1.5 生物大分子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1.5.1 光谱分析技术
        1.5.2 圆二色及停留光谱技术
    1.6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6.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2 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与仪器
        2.1.1 主要试剂及生产厂家
        2.1.2 菌种与质粒
        2.1.3 主要培养基及溶液
        2.1.4 仪器
    2.2 borrelidin 对大豆疫霉生长抑制作用靶标的确定
        2.2.1 borrelidin 对大豆疫霉生长抑制作用
        2.2.2 体外苏氨酸添加实验确定勃利霉素作用靶标
    2.3 大豆疫霉苏氨酰 tRNA 合成酶的克隆及勃利霉素对其活性抑制作用研究
        2.3.1 大豆疫霉基因组内苏氨酰-tRNA 合成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3.2 大豆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 合成酶的基因克隆与重组蛋白体外表达
        2.3.3 勃利霉素对苏氨酰-tRNA 合成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2.4 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 合成酶与勃利霉素相互作用的光谱分析
        2.4.1 勃利霉素与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 合成酶荧光光谱检测
        2.4.2 勃利霉素与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 合成酶紫外光谱检测
        2.4.3 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 合成酶与勃利霉素结合的圆二色光谱
    2.5 勃利霉素与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 合成酶结合的前稳态动力学特征分析
    2.6 勃利霉素在大豆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 合成酶结合位点的预测分析
    2.7 大豆疫霉基因组内勃利霉素潜在作用靶标 CDK 生物信息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勃利霉素对大豆疫霉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3.2 体外苏氨酸添加实验确定勃利霉素作用靶标
    3.3 大豆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 合成酶的基因克隆
    3.4 勃利霉素对大豆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 合成酶氨基酸活化反应的抑制作用
    3.5 疫霉苏氨酰-tRNA 合成酶与勃利霉素结合特性
        3.5.1 勃利霉素对疫霉苏氨酰-tRNA 合成酶的荧光猝灭
        3.5.2 勃利霉素与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 合成酶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目
        3.5.3 勃利霉素与疫霉苏氨酰-tRNA 合成酶结合的热力学参数及作用力类型
        3.5.4 勃利霉素与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 合成酶之间的能量转移
        3.5.5 勃利霉素结合对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 合成酶二级结构的影响
    3.6 勃利霉素与疫霉细胞质苏氨酰-tRNA 合成酶结合的前稳态动力学特征
    3.7 勃利霉素在大豆疫霉苏氨酰-tRNA 合成酶结合位点及结合口袋的预测分析
    3.8 大豆疫霉基因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CDK
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附表
附录 B:附图
附录 C:缩略词简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中国不同地理种群环棱螺遗传多样性和分类阶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环棱螺的研究现状
    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4 微卫星标记技术在淡水腹足类种群遗传学研究的应用
    5 线粒体基因在软体动物种群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5.1 物种亲缘关系
        5.2 种群起源、分化与扩散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环棱螺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DNA提取
        1.3 目的基因引物设计
        1.4 目的片段的扩增及确认
        1.5 序列比对
        1.6 序列的核苷酸组成分析
        1.7 系统发育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四种基因片段序列特征分析
        2.2 遗传分化
        2.3 系统发育分析
        2.3.1 线粒体COI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2.3.2 线粒体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2.3.3 核基因H3系统发育分析
        2.3.4 核基因28S rRNA系统发育分析
        2.3.5 COI、16S rRNA、H3和28S rRNA序列联合的系统发育分析
    3 讨论
        3.1 四种基因序列变异比较研究
        3.2 环棱螺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第三章 我国环棱螺微卫星文库的构建
    1 实验材料及来源
        1.1 样品采集
        1.2 主要仪器设备
        1.3 主要试剂
        1.4 实验方法及步骤
        1.4.1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1.4.2 酶切环棱螺基因组DNA
        1.4.3 连接反应
        1.4.4 PCR预扩增
        1.4.5 PCR预扩增产物与生物素探针杂交
        1.4.6 磁珠杂交
        1.4.7 目的片段的洗脱和回收
        1.4.8 目的DNA片段的扩增
        1.4.9 扩增产物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
        1.4.10 转化,克隆目的基因
        1.4.11 含微卫星DNA序列的重组子的筛选
        1.4.12 测序结果分析
        1.4.13 微卫星引物设计
        1.4.14 多态性微卫星位点的筛选
        1.4.1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1.4.16 银染
        1.4.17 数据统计及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因组DNA的质量检测结果
        2.2 基因组DNA的酶切
        2.3 PCR预扩增与目的片段的收集
        2.4 微卫星阳性克隆的检测及筛选
        2.5 微卫星引物的设计及PCR扩增
        2.6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7 微卫星位点的多态性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环棱螺微卫星标记的遗传结构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1.3 基因组DNA的提取
        1.4 微卫星DNA的扩增
        1.5 微卫星DNA的电泳扫描检测及基因分型
        1.6 数据分析
        1.6.1 遗传多样性
        1.6.2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1.6.3 地理隔离和基因流
    2 结果与分析
        2.1 铜锈环棱螺种群遗结构分析
        2.1.1 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
        2.1.2 种群间遗传分化
        2.1.3 地理隔离和基因流
        2.1.4 种群遗传结构
        2.2 梨形环棱螺种群遗结构分析
        2.2.1 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
        2.2.2 种群间遗传分化
        2.2.3 地理隔离和基因流
        2.2.4 种群遗传结构
        2.3 方形环棱螺种群遗结构分析
        2.3.1 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
        2.3.2 种群间遗传分化
        2.3.3 地理隔离和基因流
        2.3.4 种群遗传结构
        2.4 双旋环棱螺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2.4.1 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
        2.4.2 种群间遗传分化和基因流
        2.5 角形环棱螺种群遗结构分析
        2.5.1 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
        2.5.2 种群间遗传分化和基因流
        2.6 五种环棱螺共34个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
        2.6.1 环棱螺的种间遗传变异分析
        2.6.2 34个种群的主成分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
    3 讨论
        3.1 遗传多样性分析
        3.2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第五章 环棱螺COI基因的遗传结构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本采集
        1.2 基因组DNA提取
        1.3 线粒体基因COI的扩增
        1.4 线粒体COI基因的测序
        1.5 数据分析
        1.5.1 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
        1.5.2 谱系生物地理学(phylogeography)分析
        1.5.3 群体演化历史分析(Demographic history)
    2 结果与分析
        2.1 铜锈环棱螺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2.1.1 遗传变异和多样性
        2.1.2 群体历史动态分析
        2.1.3 COI基因单倍型的网状图
        2.1.4 种群遗传结构
        2.2 梨形环棱螺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2.2.1 遗传变异和多样性
        2.2.2 群体历史动态分析
        2.2.3 COI基因单倍型的网状图
        2.2.4 种群遗传结构
        2.3 方形环棱螺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2.3.1 遗传变异和多样性
        2.3.2 群体历史动态分析
        2.3.3 COI基因单倍型的网状图
        2.3.4 种群遗传结构
        2.4 三种环棱螺遗传分化分析
    3 讨论
        3.1 三种环棱螺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2 群体的历史动态分析
        3.3 三种环棱螺的遗传分化与遗传结构
第六章 中国环棱螺形态和齿舌超显微结构的比较
    第一节 环棱螺螺壳形态度量的比较研究
        1 材料方法
        1.1 材料
        1.2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铜锈环棱螺10个种群的形态度量学分析
        2.1.1 主成分分析
        2.1.2 聚类分析
        2.1.3 判别分析
        2.2 梨形环棱螺7个种群的形态度量学分析
        2.2.1 主成分分析
        2.2.2 聚类分析
        2.2.3 判别分析
        2.3 方形环棱螺7个种群的形态度量学分析
        2.3.1 主成分分析
        2.3.2 聚类分析
        2.3.3 判别分析
        2.4 角形环棱4个种群的形态度量学分析
        2.4.1 主成分分析
        2.4.2 聚类分析
        2.4.3 判别分析
        2.5 双旋环棱螺4个种群的形态度量学分析
        2.5.1 主成分分析
        2.5.2 聚类分析
        2.5.3 判别分析
        2.6 五种环棱螺32个种群的形态比较研究
        2.6.1 聚类分析
        2.6.2 主成分分析
        3 讨论
    第二节 环棱螺齿舌超显微结构异同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采集
        1.2 齿舌的提取
        2 结果与分析
        2.1 六种环棱螺齿舌的形态描述
        2.2 五种环棱螺齿舌的比较
        3 讨论
第七章 中国环棱螺分类阶元的探讨
    1 环棱螺的世界分布
    2 环棱螺在中国分布
    3 中国环棱螺分类阶元的探讨
        3.1 从形态度量学探讨5种环棱螺的分类
        3.2 从分子系统发育探讨中国环棱螺的分类
        3.3 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探讨中国环棱螺的分类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黑水银莲花、燕子花的遗传结构和银莲花属、鸢尾属的亲缘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经典植物分类学和植物系统学
    1.2 系统发育研究的发展
    1.3 分子标记与分子系统学
    1.4 分子标记的发展与应用
        1.4.1 第一代分子标记
        1.4.2 第二代分子标记
        1.4.3 第三代分子标记
        1.4.4 分子标记和分子系统学
    1.5 分子标记技术的展望
    1.6 分子系统学数据的分析方法
    1.7 遗传结构与群体遗传学
    1.8 银莲花属(Anemone L.)的研究进展
        1.8.1 银莲花属的系统学研究
        1.8.2 黑水银莲花(A. amurensis (Korsh.) Kom.)的分类学地位与形态特征
    1.9 鸢尾属(Iris L.)的研究进展
        1.9.1 鸢尾属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
        1.9.2 鸢尾属植物的研究历史
        1.9.3 鸢尾属下分类系统的建立与发展
        1.9.4 中国鸢尾属植物的研究
    1.10 燕子花(I. laevigata Fisch.)的分类学地位、形态特征和相关研究
    1.11 立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第二章 黑水银莲花(A. amurensis (Korsh.) Kom.)的遗传结构研究
    2.1 实验材料
    2.2 试剂与仪器设备
        2.2.1 试剂
        2.2.2 仪器设备
    2.3 黑水银莲花(A. amurensis)的微卫星引物开发
        2.3.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2.3.2 总 DNA 浓度的测定
        2.3.3 PCR 扩增
        2.3.4 基因组 DNA 酶切、连接与 PCR 扩增
        2.3.5 杂交和富集
        2.3.6 杂交产物扩增与克隆
        2.3.7 引物设计与筛选
    2.4 银莲花属(Anemone)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2.4.1 叶绿体基因组的特性
        2.4.2 基因组提取 PCR 扩增
        2.4.3 PCR 扩增
        2.4.4 PCR 产物直接测序和克隆测序
        2.4.5 数据分析
    2.5 结果与讨论
        2.5.1 银莲花属(Anemone)的系统发育和演化关系
        2.5.2 黑水银莲花(A. amurensis)的微卫星 DNA 标记
第三章 燕子花(I. laevigata)的遗传结构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基于 trnL-F 和 rps16 序列的部分鸢尾科植物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4.1 rps16 和 trnL-F 的基因序列特性
    4.2 实验材料
    4.3 实验方法
        4.3.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4.3.2 PCR 扩增
        4.3.3 序列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rps16 和 trnL-F 片段的序列变异
        4.4.2 所选取序列的特性
        4.4.3 部分鸢尾科植物的亲缘演化关系
第五章 本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5.1 创新点
    5.2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5.2.1 存在的问题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鸢尾属一新变型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白菜叶缘裂刻基因的精细定位及BcCUC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叶缘发育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1.1.1 植物叶缘性状的分类及其生物学功能
        1.1.2 植物叶的起始与叶缘发育
        1.1.3 植物叶缘发育相关的基因
        1.1.4 激素与植物叶缘发育
        1.1.5 miR164和miR319与植物叶缘发育
    1.2 植物CUC亚家族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1.2.1 CUC转录因子的结构与功能机制
        1.2.2 CUC基因参与植物边界形成
        1.2.3 CUC参与SAM起始和子叶的分离
        1.2.4 CUC基因参与叶缘裂刻和复叶发育
        1.2.5 CUC参与侧枝和花发育
    1.3 植物叶缘裂刻基因QTL定位和克隆研究进展
        1.3.1 叶缘裂刻性状的遗传分析研究
        1.3.2 叶缘裂刻基因的QTL定位及图位克隆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白菜叶缘裂刻近等基因系的选育、形态观察及叶缘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近等基因系选育
        2.2.2 表型特征观察
        2.2.3 叶脉透明及观察
        2.2.4 扫描电镜观察(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2.2.5 叶缘裂刻相关基因的半定量RT-PCR检测
        2.2.6 Northern杂交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白菜叶缘裂刻近等基因系的选育
        2.3.2 白菜叶缘裂刻近等基因系7B和7H的叶表型比较
        2.3.3 白菜叶缘裂刻近等基因系7B和7H叶脉模式比较
        2.3.4 白菜叶缘裂刻近等基因系7B和7H叶缘细胞特征
        2.3.5 白菜近等基因系7B和7H中叶缘发育相关基因及miRNA的表达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白菜叶缘裂刻近等基因系的cDNA-AFLP分析及SCAR标记的转化
    3.1 材料
    3.2 方法
        3.2.1 总RNA的提取和双链cDNA合成
        3.2.2 cDNA-AFLP分析
        3.2.3 差异表达片段回收、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3.2.4 差异片段转化为SCAR标记
    3.3 结果
        3.3.1 DLL7H的cDNA-AFLP分析
        3.3.2 差异片段的序列分析及测定
        3.3.3 差异片段功能分析
        3.3.4 AFLP差异来源分析与SCAR标记的转化
    3.4 讨论
        3.4.1 cDNA-AFLP在基因差异表达中的可靠性
        3.4.2 差异表达基因与叶缘裂刻发生的可能关系
        3.4.3 近等基因系对研究叶缘裂刻基因表达差异的影响
第四章 白菜叶缘裂刻性状基因BcLL1的定位
    4.1 材料
    4.2 方法
        4.2.1 表型观测
        4.2.2 基因型分子检测
        4.2.3 遗传作图
    4.3 结果
        4.3.1 叶缘裂刻性状的遗传分析
        4.3.2 SRAP,ISSR and cDNA-AFLP-derived标记的SCAR转化
        4.3.3 BcLL1基因的定位
        4.3.4 BcLL1区域和拟南芥、大白菜相应区域的共线性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白菜BcCUC1基因的克隆及其诱导拟南芥子叶上形成SAM的功能
    5.1 材料
        5.1.1 植物材料
        5.1.2 菌株与质粒
        5.1.3 酶和生化试剂
    5.2 方法
        5.2.1 基因组DNA提取
        5.2.2 总RNA提取及cDNA第一链的合成
        5.2.3 基因组DNA和cDNA克隆
        5.2.4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农杆菌转化
        5.2.5 农杆菌介导拟南芥的转化及阳性植株筛选
        5.2.6 转基因拟南芥的功能验证
        5.2.7 RNA原位杂交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白菜BcCUC1基因的克隆及基因结构分析
        5.3.2 白菜BcCUC1基因的进化分析
        5.3.3 白菜BcCUC1基因的表达模式
        5.3.4 白菜BcCUC1基因在拟南芥中功能研究
        5.3.5 BcCUC1、AtSTM在过表达BcCUC1拟南芥胚发育期的表达
        5.3.6 过表达BcCUC1拟南芥植株对激素敏感性
    5.4 讨论
第六章 白菜BcCUC3基因克隆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
    6.1 材料
    6.2 方法
        6.2.1 基因组DNA和总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6.2.2 白菜CUC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6.2.3 BcCUC3基因在白菜叶全缘和叶缘裂刻近等基因系中的表达分析
        6.2.4 植物表达载体pCAM-BcCUC3的构建
        6.2.5 农杆菌介导法对拟南芥的转化及抗性苗筛选
        6.2.6 转基因拟南芥的鉴定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白菜BcCUC3的gDNA和cDNA的克隆及基因结构分析
        6.3.2 白菜BcCUC3和其它属种同源基因的一致性比较和进化分析
        6.3.3 BcCUC3在7B和7H幼嫩叶片中的表达分析
        6.3.4 植物表达载体pCAM-BcCUC3的构建
        6.3.5 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检测与表型分析
    6.4 讨论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
致谢
个人简介

(9)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抗白粉病株系白河-35-1转录因子基因(WRKY)表达与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葡萄白粉病及抗病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1.1.1 葡萄白粉病
        1.1.2 葡萄抗病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1.2 转录因子与植物抗病性
    1.3 WRKY 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1.3.1 WRKY 类转录因子的概念、结构与分类
        1.3.2 WRKY 起源与进化
        1.3.3 WRKY 转录因子参与抵抗生物胁迫
        1.3.4 WRKY 转录因子参与抵抗非生物胁迫
        1.3.5 WRKY 转录因子参与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1.3.6 WRKY 调控网络
        1.3.7 功能冗余的WRKY
    1.4 葡萄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抗白粉病株系白河-35-1 两个WRKY 基因全长的分离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田间人工接种葡萄白粉菌
        2.2.2 RNA 提取及纯化
        2.2.3 cDNA 第一链合成
        2.2.4 RACE 克隆测序
    2.3 结果与分析
        2.3.1 VpWRKY1 和VpWRKY2 序列分析
        2.3.2 进化关系及同源性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VpWRKY1 和VpWRKY2 表达模式分析
    3.1 材料
    3.2 方法
        3.2.1 田间处理及采样
        3.2.2 半定量RT-PCR 及定量RT-PCR(qRT-PCR)检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VpWRKY1 和VpWRKY2 在接种白粉菌前后的半定量表达分析
        3.3.2 VpWRKY1 和VpWRKY2 在11 个葡萄种质中的存在检测及EST 序列对比.
        3.3.3 VpWRKY1 和VpWRKY2 在11 个葡萄种质叶片接种白粉菌前后表达分析..
        3.3.4 VpWRKY1 和VpWRKY2 在白河-35-1 叶片受信号分子处理前后表达分析..
        3.3.5 VpWRKY1 和VpWRKY2 在白河-35-1 中表达的组织特异性
    3.4 讨论
第四章 VpWRKY1 和VpWRKY2 转录因子基本特征分析
    4.1 材料
    4.2 方法
        4.2.1 转录激活活性验证
        4.2.2 VpWRKY1 和VpWRKY2 亚细胞定位
    4.3 结果与分析
        4.3.1 VpWRKY1 和VpWRKY2 转录激活活性分析
        4.3.2 VpWRKY1 和VpWRKY2 核定位功能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VpWRKY1、VpWRKY2 转基因拟南芥抗病功能分析
    5.1 材料
    5.2 方法
        5.2.1 拟南芥转基因及阳性植株筛选
        5.2.2 VpWRKY1、VpWRKY2 在转基因拟南芥株系中的表达检测
        5.2.3 转基因拟南芥抗病性鉴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拟南芥转化与阳性植株获得
        5.3.2 VpWRKY1、VpWRKY2 在PCR 阳性植株中的表达分析
        5.3.3 VpWRKY1、VpWRKY2 转基因拟南芥的抗病性分析
    5.4 讨论
第六章 VpWRKY1、VpWRKY2 对葡萄及拟南芥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6.1 材料
    6.2 方法
        6.2.1 VpWRKY1、VpWRKY2 在同源系统中的瞬时过表达及干扰
        6.2.2 葡萄及拟南芥抗病相关基因在转基因叶片中的表达检测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拟南芥抗病相关基因在转基因株系中的表达分析
        6.3.2 拟南芥抗病相关基因启动子区W-box 元件分析
        6.3.3 VpWRKY1、VpWRKY2 在瞬时转化同源系统中调控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
    6.4 讨论
第七章 VpWRKY1、VpWRKY2 启动子活性分析
    7.1 材料
    7.2 方法
        7.2.1 启动子克隆及载体构建
        7.2.2 瞬时转化及GUS 活性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启动子克隆与序列分析
        7.3.2 启动子活性分析
    7.4 讨论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10)我国高山鹑类分子系统发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分子系统发生与分子系统地理学
        1.1.1 鸟类系统分类学发展过程
        1.1.2 分子系统学技术
        1.1.3 线粒体DNA分子标记
        1.1.4 系统发生推断方法
        1.1.5 系统地理学
    1.2 青藏高原隆升
    1.3 高原第四纪冰期
    1.4 鸡形目鸟类系统发生的研究现状
        1.4.1 科的系统关系
        1.4.2 松鸡科系统发生关系的研究
        1.4.3 雉科内的系统发生研究
        1.4.3.1 雉类和鹑类的多源性
        1.4.3.2 雄科内其它类群的系统发生探讨
        1.4.4 鸡形目鸟类部分类群的起源时间
        1.4.5 我国鸡形目鸟类资源与系统发生研究前景
    1.5 我国高山鹑类系统分类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分子标记
    2.2 实验材料
    2.4 仪器、设备与实验药品
    2.5 DNA的提取、扩增和测序
        2.5.1 DNA提取方法
        2.5.2 PCR扩增
        2.5.3 测序
    2.6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
    3.1 遗传结构与序列变异比较
    3.2 基于核基因c-mos的系统发生
    3.3 基于细胞色素b基因的系统发生
    3.4 基于ND2基因序列的系统发生
    3.5 基于control region序列的系统发生
    3.6 Cytb+ND2基因合并序列的系统发生
    3.7 cmos+Cytb+ND2基因合并序列的系统发生
    3.8 全部序列合并(cmos+ND2+Cytb+Dloop)的系统发生
    3.9 分歧时间的估算
第四章 讨论
    4.1 我国鸡形目雉科鸟类属间分子系统发生
        4.1.1 传统的雉族类和鹑族类的划分
        4.1.2 血雉属(Ithaginis)和角雉属(Tragopan)的系统发生位置
        4.1.3 山鹧鸪属(Arborophila)的分子系统发生
        4.1.4 我国鸡形目雉科鸟类的分子系统发生类群
    4.2 我国高山鹑类的系统发生
        4.2.1 雉鹑属(Tetraophasis)鸟类分子系统发生与物种形成
        4.2.2 山鹑属鸟类分子系统发生与物种形成
        4.2.3 我国雪鸡属鸟类分子系统发生
        4.2.4 我国石鸡属鸟类分子系统发生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植物发育分子遗传学家刘重持博士(论文参考文献)

  • [1]CRISPR/Cas9介导的小菜蛾对Bt Cry1Ac毒素抗性的分子机制研究[D]. 孙丹. 湖南大学, 2020(02)
  • [2]基于社会网络与内容分析的学术谱系传承与发展研究[D]. 杨波. 北京工业大学, 2018(05)
  • [3]我国雉鸡表型多态性与分子生态遗传学研究[D]. 张立勋. 兰州大学, 2015(07)
  • [4]杀虫抗生素的研究进展[J]. 陈园,张晓琳,黄颖,李晓敏.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4(11)
  • [5]勃利霉素对卵菌抑制作用机理研究[D]. 高亚梅. 东北农业大学, 2013(08)
  • [6]中国不同地理种群环棱螺遗传多样性和分类阶元的研究[D]. 顾钱洪. 华中农业大学, 2013(02)
  • [7]黑水银莲花、燕子花的遗传结构和银莲花属、鸢尾属的亲缘地理学研究[D]. 孙明洲.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8]白菜叶缘裂刻基因的精细定位及BcCUC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D]. 惠麦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7)
  • [9]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抗白粉病株系白河-35-1转录因子基因(WRKY)表达与功能研究[D]. 李慧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07)
  • [10]我国高山鹑类分子系统发生研究[D]. 包新康. 兰州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刘崇池博士,植物发育分子遗传学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