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腰痛典型案例

第二部分腰痛典型案例

一、Part II Typical Cases of Lumbago(论文文献综述)

徐鹏[1](2021)在《东垣补气升阳法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金元时期着名医家李东垣提出的补气升阳治法(以下简称“东垣补气升阳法”)被称为补土派的主要治法,在其着作中详细的论述了该治法的使用对象、用药原则等信息。目前对于该治法的研究主要是以临床病例报道为主,而对于理论探讨方面尚不充分;并且在补气升阳功效方剂的具体分析和该理论指导下的现代疾病诊疗经验总结方面的研究尚存在不足。故以《李东垣医学全书》为主要研究资料,结合相关中医古籍、现代数据分析工具和导师临床病案对该治法的理论探讨、方药配伍、临床应用方面做一系统研究,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东垣补气升阳法的理论梳理、方剂用药规律探索和对导师临证经验进行的总结,明确补气升阳治法在现代临床疾病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内伤性”疾病提供中医的方向和思路。研究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查阅中国知网、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的古现代中医文献中与“补气升阳法”有关的内容,整理并总结东垣补气升阳法的理论来源、后世发展、具体内涵、作用等内容;在已有的理论研究基础上,运用数据分析法对东垣“补气升阳法相关方剂”进行分析:首先对代表李东垣学术思想的《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三本着作中所有方剂进行筛选,找出具有补气升阳功效的方剂,之后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做进一步方药分析,包括四气、五味、归经、频次、药对、药组配伍等;整理归纳法:对导师临床病案进行整理,借助典型病案对导师运用补气升阳法的经验进行分析,包括适应范围、辨证方法、用药特点等。论文全篇运用整理归纳法,有条理的整理归纳补气升阳的理论、方剂配伍、现代临床应用等内容。研究结果1.理论研究结果东垣的补气升阳法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在具体用药上受到张仲景、王叔和、钱乙、张元素等医家的影响。补气升阳法的理论内涵、临床应用在后世不断发展。在明清时期发展最为丰富,如《济阴纲目》《普济方》等综合类医书,都大量摘录了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中关于补气升阳的原文论述和方药应用;“温补学派”“火神派”等流派将东垣补气升阳法的适应症从“脾胃不足之证”扩展到脾肾,从补气升阳到专注补阳,特别是补肾阳;王清任创立补阳还五汤、黄芪桃红汤,将补气升阳扩展到补气升阳活血,明确了气和阳对血的推动作用;黄元御创立黄芽汤、参芪苓桂干姜汤等方剂,将东垣的阴阳升降理论集中到中气升降;张锡纯的“升陷系列方”进一步丰富了气陷的理论和用药思路。综合东垣补气升阳法的理论来源与后世发展,总结东垣补气升阳法的内涵主要包括“甘温补气”“风药升阳”“微泻阴火”三个方面,具有补泻同施、以补为主的特点;补气升阳的作用除补气和升阳外,通过对补气药、风药和其他药的灵活配伍,还可以起到补阴、补血、扶正祛邪的作用;具有补气升阳功效的方剂依据药物组成可分为补气升提类、补气升阳益阴和血类和补气升阳祛邪类,补气升阳方剂注重药物的药性及配伍比例,补气中包含着补阴、补血与祛邪,如东垣补中益气汤专注于补气升提、清暑益气汤气阴双补、当归补血汤气血双补、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扶正祛邪等。2.方剂分析结果对收集的139首具有补气升阳功效的方剂进行分析,其中药物频率≥20%的有黄芪、当归、升麻、柴胡、人参、炙甘草等17味药;归经以脾、肺、胃、肝、心、肾经为主;药物主要以温、寒、平性,辛、甘、苦味为主,药对有“黄芪—当归”“黄芪—柴胡”“升麻—柴胡”“人参—黄芪”等,药对的主要功效即为“补气”和“升阳”,包含“黄芪—当归—升麻—柴胡”的方剂既有补虚类方剂,又有祛邪类方剂,是东垣补气升阳法的核心药组。3。导师临证经验总结基于对东垣补气升阳法的理论和方剂分析,对导师运用补气升阳法治疗的疾病病种、辨治思路、用药经验等方面进行总结。在疾病病种方面,导师认为内伤性疾病属气虚证或因虚致实者,如眩晕、耳鸣、高脂血症、高血压、疲劳综合征等疾病,凡患者有疲劳、乏力、面色淡白或晦暗等气虚或气机阻滞引起的症状,均可用东垣补气升阳方剂进行灵活加减;在辨治思路方面,立足脏腑辨证,以方药中教授辨证论治五步法对患者的病位、病性、正邪偏胜情况进行分析。注重舌下络脉,若属内伤者舌下络脉有细长瘀青,可根据络脉的松弛情况判断气虚或气滞。结合东垣脉法,关注患者右手尺脉,符合补气升阳法的脉象,右尺脉以细脉、滑脉、涩脉为主,多为相兼脉,如脉细滑、脉细涩、脉细数。治疗时,脉细无力、脉细弱为虚,处方时重在补气升阳兼以祛实;脉弦数、脉滑数、脉濡数等为实,处方时重在祛实兼以补气升阳。常用的治法有补气升阳活血化瘀,补气升阳益肾,补气升阳固表,补气升阳疏肝,补气升阳泻火,补气升阳祛湿等;在用药经验方面,导师善用“党参-黄芪”、“黄芪-当归”、“升麻-柴胡”等药对,与平台分析的东垣补气升阳法相关方剂高频药对结果一致。在药量上,大剂量、多数量使用风药升阳散火、祛风除湿、调畅气机。除以上用药特色外,导师结合现代疾病以及现代医学上对一些慢性疾病的认识,在诊疗时坚持中西药并用、遵循中医运气学特色用药、注重指导患者间断服药、强调生活方式引导等方法帮助患者战胜疾病。通过对整个东垣补气升阳法的研究,我们在文末提出东垣对气虚的辨证要点,“补”“益”不同,补气升阳法治疗现代疾病具有显着优势三个观点,以供探讨。结论东垣补气升阳法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并在后世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东垣擅长从补气的角度进行补阴和补血,方剂虽立足于脾胃,但功效作用于五脏及全身,具有以补为主,且补中有疏、补中有泻、扶正祛邪的特点,在现代诊疗中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学习。导师运用补气升阳法基本思路为立足补气、长于升阳、重视驱邪扶正,临床诊疗时在脉法、方剂、药物等方面对东垣补气升阳法既有继承也有创新,特别是将补气升阳法与现代疾病特点相结合,为中医药治疗现代内伤性疾病提供了理论指导及用药思路。

杨钦[2](2021)在《两种正骨手法对伴有骨盆旋转LDH患者腰椎-骨盆相关参数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临床的常见病,发病率年年居高,对当今的社会生产力、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均造成了巨大影响。相较于健康正常人,LDH患者的腰椎-骨盆的力学平衡参数具有特异性,其相关参数的变化关系到腰椎-骨盆的生物力学改变,可间接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情进展、治疗以及疾病预后产生影响。临床发现部分LDH患者常伴有骨盆的旋转,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此类患者可能在腰椎-骨盆力学参数上也具有特异性。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上,中医正骨手法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为进一步探讨传统中医正骨手法对伴有骨盆旋转的LDH患者的腰椎-骨盆参数的影响,以及对其疗效的评估,本研究运用腰椎旋转复位法联合改良骨盆牵引侧推法,对伴有骨盆旋转的LDH患者进行治疗,针对此类患者的腰椎-骨盆矢状位、冠状位、水平位等平面参数的改变进行数据统计,在分析相关参数影响的同时,了解手法对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04月至2021年04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仁爱专家楼骨伤科门诊就诊的3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治疗组,分别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腰椎正侧位片(包含双侧股骨头)、骨盆平片;另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1次腰椎正侧位片(包含双侧股骨头)、骨盆平片。让患者配合完成个人信息、JOA评分和VAS评分表等信息的填写,以及临床症状、体征等病史的采集。治疗组在常规推拿手法放松基础上,先后运用腰椎旋转复位法、改良骨盆牵引侧推法对伴有骨盆旋转的LDH患者进行治疗,每周1次,3次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在本次研究中未进行相关的手法和正骨复位治疗,同时既往无推拿相关治疗史。对于采集到的X片,按照治疗组的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进行分别测量相关参数,包括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腰椎冠状面Cobb角、冠状位骨盆倾斜角、左右髋部宽度比率等,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比较研究中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年龄、性别等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研究中的治疗组的治疗前、后JOA评分和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组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的腰椎-骨盆参数差异,得出分析结果:比较治疗组的治疗前与对照组,除了PI值,其他包括SS、PT、LL、左右髂骨宽度比、冠状位骨盆倾斜角、腰椎Cobb角等腰椎-骨盆参数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组的治疗后与对照组,PT、LL、腰椎cobb角等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SS、左右髂骨宽度比、冠状位骨盆倾斜角等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组的治疗前、后的腰椎-骨盆参数,此类LDH患者治疗前、后的SS、PT、LL、左右髂骨宽度比、冠状位骨盆倾斜角等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腰椎Cobb角等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在对照组的研究对象中:PI与SS、PT存在强相关;PI与LL、左右髂骨宽度比、冠状位骨盆倾斜角、腰椎cobb角无明显相关;SS与PT存在弱相关,SS与LL、左右髂骨宽度比、冠状位骨盆倾斜角、腰椎cobb角无明显相关;PT与LL、左右髂骨宽度比、冠状位骨盆倾斜角、腰椎cobb角无明显相关;LL与冠状位骨盆倾斜角存在弱相关,LL与左右髂骨宽度比、腰椎cobb角无明显相关;左右髂骨宽度比与腰椎cobb角、冠状位骨盆倾斜角无明显相关;冠状位骨盆倾斜角与腰椎cobb角无明显相关。在伴有骨盆旋转LDH患者的治疗前组中:PI与SS、PT存在强相关;PI与LL存在弱相关,PI与左右髂骨宽度比、冠状位骨盆倾斜角、腰椎cobb角无明显相关;SS与PT弱相关,SS与LL、左右髂骨宽度比、冠状位骨盆倾斜角、腰椎cobb角无明显相关;PT与LL、左右髂骨宽度比存在弱相关,PT与冠状位骨盆倾斜角、腰椎cobb角无明显相关;LL与左右髂骨宽度比、冠状位骨盆倾斜角、腰椎cobb角无明显相关;左右髂骨宽度比与冠状位骨盆倾斜角存在弱相关,左右髂骨宽度比与腰椎cobb角无明显相关;冠状位骨盆倾斜角与腰椎Cobb角无明显相关。根据治疗前、后腰椎-骨盆参数各值的改变量与JOA评分、VAS评分改变量的相关性分析得出:SS治疗前后的改变量与PI的相关性具有显着性;JOA评分治疗前后的改变量与VAS评分的相关性具有显着性,此外,其他的腰椎-骨盆参数与JOA评分、VAS评分等治疗前后数值的改变量,两两之间的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1)相比于正常人,伴有骨盆旋转的LDH患者的PI值更小,SS、LL值也较小,推测PI、LL、SS值较小的人群更易患腰椎间盘突出症。(2)研究中LDH患者的骨盆旋转状态多表现在冠状面与矢状面,骨盆水平面的旋转较少。(3)研究中LDH患者的大多数发生了腰椎侧弯,但腰椎侧弯的发生与骨盆冠状面、矢状面、水平面的旋转不呈显着的相关性。(4)腰椎旋转复位法联合改良骨盆牵引侧推法可以改善此类LDH患者的疼痛症状和日常活动功能。(5)腰椎旋转复位法联合改良骨盆牵引侧推法可以改善LDH患者的SS、PT、LL、左右髂骨宽度比、冠状位骨盆倾斜角等参数,并且向正常人相对应的腰椎-骨盆参数靠近,意味着LDH患者的腰椎矢状位曲度及骨盆侧倾、旋转形态在治疗后可得到改善;两种手法联合对于重塑腰椎-骨盆生物力学平衡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6)手法治疗可以改善腰椎的矢状位曲度、冠状位的曲度、骨盆的冠状面、矢状面及水平面的参数,但腰椎曲度的改变与骨盆旋转状态的改变不具有显着相关性。

李欣[3](2021)在《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孕期健身产品系统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在二胎政策的实施与社会压力的影响下,我国高龄产妇的数量正在不断攀升。孕龄的增长易增加怀孕期间的风险,对孕妇的生理与心理造成不良的妊娠结局。而运动作为非药物性的生活方式干预,具有低成本、易操作等特点,逐渐成为孕期保健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基于孕妇孕期健身行为的分析研究,构建出符合孕妇身心特点的健身产品及服务系统,使产品与用户间创建友好的关系,丰富孕期健康管理的方式。在理论研究阶段,首先从目标群体出发,以孕妇妊娠期间生理与心理的变化剖析孕期的相关需求。接着对健身行为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健身产品的设计趋势,对孕妇孕期健身行为与常用的健身产品做研究分析。随后分析了用户行为特征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确定了用户行为分析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对于后续产品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在用户行为研究阶段,通过对女性孕期健身运动的行为特点进行探索,深入挖掘行为实施过程中的痛点及需求点。此阶段以用户行为分析为理论基础,通过访谈法与观察法对用户行为进行定性研究后,建立用户行为测量模型,并结合统计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模型数据进行定量实证,根据数据的统计结果最终得出三类行为族群作为研究方向,指导产品的功能设计。在设计策略的提出阶段,从产品系统角度思考,对用户研究所得到的需求进行洞察与优先级排序,从而提出孕期健身产品系统的专业性、保护性与愉悦性设计原则。基于此设计原则,从实体硬件产品与软件系统服务两个方向提出设计策略。硬件产品的设计以保障用户使用时的安全性与功能性为重点,从产品的外观造型、功能反馈与使用操作等方面提出产品的设计策略。软件系统的聚焦聚焦产品服务的专业性与用户体验的情感性,提出搭建健身生态系统、转变信息反馈的方式与搭建互动交流通道的设计策略。在设计的实践阶段,基于用户行为及需求的分析进行健身产品系统的设计。从产品定义、载体选定、概念推导、草模测试以及评估反馈的流程对产品进行设计与改进,最终得到一套完整的孕期健身产品与移动应用的设计方案。本课题从孕期女性健身运动行为特征的研究出发,设计导出的产品更贴合用户的使用需求及心理需求,更具有针对性,是孕期健康管理的全新手段,对孕妇在孕期的良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陈宝山[4](2021)在《三阳经的证治分类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目前中医界对疾病与其证候的辨治缺乏统一标准的现状,在姚荷生先生搭建的辨证论治框架下,以“六经皆有表证、里证”的思想为指导,先梳理三阳经的表证、里证的证治分类进行展示,为建立系统的“六经辨证”证治分类做一些前期工作,为辨证论治纲领的统一作出一些初步探索。方法:第一步:利用《中华医典》和近代医家的相关书籍及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查阅古今医家关于“三阳表证”、“三阳里证”的记载。太阳经查阅关键词主要为“太阳经”、“太阳病”、“太阳表实(风、寒、热、湿、燥、火)”、“太阳表虚(卫、营、气、血、津、液、精、阴、阳)”、“膀胱蓄水”、“膀胱湿热”、“膀胱虚寒”、“膀胱气陷”、“小肠实热”、“寒客小肠”、“小肠虚寒”等;阳明经查阅关键词主要为“阳明经”、“阳明病”、“阳明表实(风、寒、热、湿、燥、火)”、“阳明表虚”、“胃风”、“胃寒”、“胃气虚”、“胃阳虚”、“肠风”、“肠热”、“大肠津亏”等;少阳经查阅关键词主要为“少阳经”、“少阳病”、“少阳表(风、寒、热、湿、燥、火)”、“少阳表虚”、“三焦腑”、“焦膜”、“悬饮”、“结胸”、“胆气郁”、“胆气虚”等,并摘录相关条文。第二步:将上述所摘录的条文进行分类,首分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然后在每一经中又以表、里两纲分类,每一经的表证、里证又分别以虚、实两纲再进行分类。最后每一经的表实证再以病因(主要为外六淫)进行分类,表虚证则以“九大生理物质(卫、营、气、血、津、液、精、阴、阳)”进行分类;里实证以病因(主要为内六淫及病理产物)分类,里虚证则以“九大生理物质”进行分类,而“八纲”中的寒、热两纲则包括在病因分类当中。如下图为姚荷生先生提出的辨证论治框架,即六经结合八纲为大纲,以脏腑经络体窍结合卫、营、气、血、津、液、精、阴、阳为具体细目,汇合了病因辨证、三焦辨证内容的基本框架。也是上述条文进行分类所遵循的框架。第三步:对上述条文以病位、病因、病机为分类原则的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剔除不符合的条文。由于本论文的工作量较大,时间有限,所以目前只是针对单病位、单病因、单病机证候的撰写。第四步:系统整理出每一证候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鉴别诊断、选方用药、药后调护等。结果:共梳理出太阳经表实的主要证候有13条,太阳表燥与表火暂缺;太阳表虚的主要证候有7条。太阳经表的虚实相兼的主要证候有4条。太阳膀胱里实的主要证候有7条,膀胱燥证与火证暂缺;太阳小肠里实的主要证候有7条,小肠的风证、燥证、火证暂缺。太阳膀胱里虚的主要证候有2条;太阳小肠里虚的主要证候有1条。太阳经的表里相兼的主要证候有1条。阳明经表实的主要证候有9条,阳明表虚证暂缺。阳明胃里实的主要证候有15条,胃燥列入阳明胃津亏虚证;阳明大肠里实的主要证候有8条,大肠燥证列入大肠津亏一证。阳明胃里虚的主要证候有4条;阳明大肠里虚的主要证候有2条。阳明经里的虚实相兼主要证候有4条。阳明经的表里相兼的主要证候有1条。少阳经表实的主要证候有11条,少阳经表虚证暂缺。少阳三焦腑里实的主要证候15条,其中上焦焦膜证候5条,中焦焦膜证候5条,下焦焦膜证候3条,兼涉上、中、下三焦焦膜的证候有2条;少阳胆里实的主要证候有3条。少阳三焦腑里虚证暂缺;少阳胆里虚的主要证候2条。少阳经的表里相兼的主要证候有2条。结论:(1)姚荷生搭建的此种辨证论治的框架囊括了八种经典辨证方法: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病因辨证,具有全面性,系统性、条理性,临床各科的疾病证候基本都可以在此框架下进行分类。因此也验证了“六经钤百病”之说,如清·柯琴所认为仲景所云之六经,不只适用于伤寒病,杂病同样适用,因此伤寒杂病都可以纳入六经之统属,可谓为百病立法。对辨证论治纲领的统一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值得在理论研究与临床上学习与推广。(2)表证并非只有太阳经,三阳经皆有表证,外六淫皆可侵犯三阳经之表而各自为病,如每一经都有各自的表风证、表寒证、表热证、表湿证、表燥证、表火证等。对临床中表证的诊断及治疗具有很实用的指导意义,从而不至于表里错辨,致使杂病丛生。同时,这也是论文创新点之一。(3)少阳不仅只有半表半里证,也有其自身的表证和里证。本论文中的手少阳三焦腑里证的证治是在姚荷生先生提出的“三焦焦膜辨证”基础下进一步的补充与丰富。此处“三焦”为“脏腑三焦”,不同于温病中的对疾病病位概括的“部位三焦”。所以本论文在补充姚荷生先生提出的“三焦焦膜辨证”理论体系的同时,也丰富的“三焦辨证”的内容,为临床焦膜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极具实用价值的参考。这也是论文的创新点之二。

王畅[5](2021)在《中医暖肝治法的理论及运用研究》文中提出治法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其上承病因病机,下统方药,在理、法、方、药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独特体现。历代医家无不重视对治法的研究。采用医史文献学、考据学、归纳与总结等研究方法,构建了暖肝治法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暖肝治法的定义及适用范围,厘清其学术发展源流,系统归纳了其功效,总结其在临床中的运用。论文主体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中医“肝”相关的理论问题。具体包括(1)中医对“肝”的解剖认识概括成命名时期、功能概括时期、丰富发展时期、中西医交流互鉴四个时期。(2)“肝藏象”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3)中医文献中少见“肝阳虚”的原因。(4)关于“肝无补法”的提法有失偏颇。(5)肝为“刚脏”,是对肝脏不易见阳虚病机而易见阴虚病机的病机易趋性和病证表现的概括。(6)梳理了历代对“肝主疏泄”生理功能的认识过程。(7)对“肝藏血”生理功能的进行了阐释。(8)肝与小便的调控及生殖功能的发挥密切相关。(9)肝之所以称为“将军之官”,是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10)“罢极之本”一词主要有“耐受疲劳”和“遣散气血到周身”两种含义。(11)“肝生于左”并非指的是肝的实际解剖部位,而是对其功能特点的高度概括。第二部分提出了“暖肝”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认为暖肝法适用于治疗肝阳不足或寒凝肝脉所引起的寒性病证。暖肝法的适用范围是肝寒证,包括肝阳虚证、肝气虚证、肝血虚证、寒凝肝脉证、肝郁气滞证等诸证中有寒象者。比较了暖肝与疏肝、泻肝、补脾与补肾这几组治法,阐释了其间的区别与联系。第三部分梳理了散落在中医古籍中有关“肝寒”和“暖肝”的内容,将暖肝治法学术源流划分先秦两汉、晋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其理论特点分别概括为理论奠基、深化病机、创制新方、崇尚温补的四个阶段。第四部分归纳了暖肝治法的功效与临床运用,暖肝治法下又可以再分为八个证治原则,分别是(1)暖肝散寒,理气止痛法;(2)暖肝温阳,舒筋通脉法;(3)暖肝行血,补虚养血法;(4)暖肝通阳,行气解郁法;(5)温敛肝气,缩尿起痿法;(6)暖肝和胃,降逆止呕法;(7)暖肝通阳,化气行水法;(8)暖肝补虚,调摄冲任法。第五部分对《临证指南医案》中对暖肝法的运用进行数据发掘,数据挖掘结果与文献分析结果相互应证。

王淞[6](2020)在《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搜集、整理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相关资料,追溯其学术思想形成的渊源,总结提炼其治疗内科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使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方法本文采用传统的文献学研究方法,以先生的手稿札记、学术着作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等资料为对象,追溯先生学术思想形成的源流,整理、分析并总结其临证经验,提炼学术思想,撰写研究论文。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生平、治学、临证等方面内容,概括其治学特色,总结了先生对感冒、咳嗽、胸痹、狂证、痴呆、恐惧、泄泻、头痛、胆痹、臌胀、内伤发热、腰痛、痿证等内科疾病的病机治法认识、遣方用药的经验、规律和特色,并提炼升华出先生“三论、两观、两发明”的内科学术思想体系:“三论”,即大气一元论、玄府细络系统论、医易相通论;“两观”,即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胃气为本的治病观;“两发明”,即风药理论的发明、“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结论通过研究得出,张志远先生治学严谨,具有独特的治学门径,德艺双馨,内科临证经验丰富,学术思想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可以概括为以“易”指导、以“气”主宰的“三论、两观、两发明”辨治体系,颇具特色。其治学方法颇具借鉴性;其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实用性和重要的临床价值。先生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中医学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徐华森[7](2020)在《针刺镇痛机制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近半个世纪有关针刺镇痛机制国内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并统计分析,总结关于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成果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并总结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频次较高病种及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针刺镇痛的研究提供文献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知识网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录入文献,用Excel数据库进行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1.针刺镇痛机制的文献研究按照系统分类主要分为神经系统与结缔组织系统;符合纳入条件的神经机制类文献876篇,结缔组织类文献363篇;其中外周神经系统128篇,涉及中枢神经系统287篇,涉及神经递质类文献461篇。2.针刺镇痛的组织形态结构:(1)针刺兴奋外周传入纤维参与镇痛,兴奋纤维越细所需刺激强度越大镇痛效果越强;针刺信号上传时通过脊髓内节段性联系影响邻近节段所支配的皮肤、内脏的活动和邻近节段的痛觉传入从而发挥镇痛作用。(2)针刺镇痛的中枢调制通路研究包括三个:一是由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核-脊髓背角构成的下行抑制通路;二是脊髓-丘脑中央下核-腹外侧眶皮层-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脊髓组成的痛觉调制负反馈通路;三是皮层丘脑环路。(3)结缔组织作为人体内庞大的液晶体系统,通过联轴效应即针刺机械刺激液晶体通过换能释放生物电,而产生压电和反压电效应,迅速改变病变部位细胞的以钙离子为主通道,使痉挛、僵硬的肌肉得以舒缓,参与针刺镇痛。3.针刺镇痛的神经递质:主要包括内源性阿片肽(内啡肽、脑啡肽、强啡肽)、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P物质、γ-氨基丁酸等,其中内啡肽、脑啡肽、5-羟色胺、P物质、乙酰胆碱针刺时脑内含量与针刺镇痛呈正相关,P物质在脊髓呈负相关;强啡肽在脊髓参与镇痛,在脑内不参与;去甲肾上腺素、γ-氨基丁酸针刺时在脑内呈负相关,在脊髓呈正相关;参与针刺镇痛的神经递质研究多是单一研究,关于各种神经递质的协同作用研究仍较少。4.针刺镇痛应用频次较高病种包括颈椎病、关节炎、腰痛、头痛、肩关节周围炎、偏头痛、痛经、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肱骨外上髁炎、牙痛、胃痛等;各痛症的针刺镇痛高频穴位处方主要为病痛部位周围的穴位为主;排名前十的针刺镇痛高频穴位依次为颈夹脊、阿是穴、风池、腰夹脊、大肠俞、后溪、阳陵泉、天柱、大椎、太阳。结论:1.针刺镇痛机制的研究以神经结构解剖为基础:从外周神经纤维-脊髓-皮层下-大脑皮层,及此通路上其相关的神经递质为主导,构成针刺镇痛的多结构层次、多递质的研究,构成针刺镇痛的以神经机制为主导的特征。但各类神经递质在针刺镇痛时的相互协同作用相关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2.针刺镇痛的非神经机制主要为结缔组织机制,通过联轴效应换能释放生物电迅速改变病变部位细胞的以钙离子为主通道,使痉挛、僵硬的肌肉得以舒缓,参与针刺镇痛。但与神经机制相比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结缔组织是作为疼痛产生和镇痛部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与神经系统的镇痛机制的关系的相关机理尚未清晰,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证实。3.针刺镇痛临床应用广泛,治疗病种包括临床常见痛症,以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及炎性痛为主。针刺镇痛高频穴位主要依不同痛症而有所差异,针刺镇痛选穴主要以近端取穴为主。

李小兰[8](2020)在《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从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的维度出发,系统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中提及病种,编制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探究其高发病种,并剖析高发病种危险因素,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得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最终结论,有望提高侗族防病抗病能力,为相关部门制定综合防治措施和健康政策提供相应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法作为本文主要的数据收集方法,以网络文献挖掘和手动查阅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全面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从中严格筛选与本研究相关度高的资料。2.统计和归纳法运用扎根理论将收集的文献资料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进行3级编码,最终找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结论。3.比较分析法运用比较分析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比较结果得出重要结论。结果1.侗族传统命名法具有本土性、古朴性、历史性等特征,侗医常按照11种疾病命名方法对传统病种进行分类。传统命名法病种以外的为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其含有部分中医学和部分西医学疾病病种。2.采用临床医学学科分类准则,将侗族传统命名法病种与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按照内科(400个、326个)、外科(199个、66个)、妇产科(91个、101个)、儿科(260个、34个)、皮肤性病科(92个、29个)、五官科(90个、73个)、男科(15个、6个)等七大类别进行分类。两种命名法相同的高发病种共5个,不同的高发病种共12个。因目前掌握资料有限,尚有167种传统病种无法准确分类。3.经分析得知,侗医两种命名法疾病谱具有差异性。侗族传统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儿科、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妇科、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呼吸系统、五官科,主流医学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儿科、五官科、妇科、泌尿系统、皮肤科。由上可知,侗族传统命名法疾病谱中的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在主流医学命名法疾病谱中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科,其余七大疾病谱虽然相同,但其排序却大相径庭。结论1.从疾病命名方式可看出侗医两种疾病命名法具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侗族传统命名法带有鲜明的侗族文化色彩,值得深入研究。深挖两种疾病命名法可知,其具有互相嵌入、相互补充等融合现象。传统命名法虽已形成自己的疾病分类方式,但疾病分类系统尚未形成统一标准。2.在侗医两大命名法病种中,外伤、心脑血管系统、妇科、消化系统中某些疾病始终都处于高频发病状态。疾病谱上升较为明显的有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下降较为明显的有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3.通过深入分析侗族疾病谱规律背后原因,得出影响侗族患病最主要的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条件、侗族传统文化、社会环境、个人健康意识、自然环境等五大方面。这些因素可为后续研究者探究相关病种提供一定的思路。基于本文探究的疾病谱背后规律,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科研人员、个人健康防控等方面出发,得出疾病谱的变化规律对贵州公共卫生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刘晓玉[9](2020)在《基于案例推理的中医医案方法学研究 ——以糖尿病肾病医案研究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医案研究一直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对传承医家学术思想、指导临床实践、拓展临床思路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本研究对常用的中医医案研究方法进行方法学比较分析,并提出基于案例推理的中医医案研究思路。对案例推理模式下的中医医案研究进行研究方案设计和研究体系构建,并开展基于案例推理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医案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如何在案例推理方法的基本框架下,构建适用于中医医案的研究体系;另一方面是在研究体系构建完成后,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医案为实例,验证案例推理方法用于中医医案研究的可行性。1.研究目的1.1 面向中医医案辅助临床决策的研究需求,构建基于案例推理的中医医案研究体系,为中医医案研究提示新的思路;1.2 完成基于案例推理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医案研究,构建中医药治疗糖尿肾病的相似医案检索模型,实现相似医案检索结果输出,辅助中医药治疗糖尿肾病的临床决策。2.研究方法案例推理方法是人工智能领域较为成熟的一个分支,被广泛用于领域知识丰富但难以总结出明确规则的诸多研究领域。本研究立足中医医案研究,以案例推理方法为基本框架构建中医医案研究的方法学体系,并在案例推理的医案表征环节,采用本体的方法进行医案知识表示方法的模型构建,在相似医案检索环节,运用随机森林法进行医案重要症状特征的筛选、最近邻法进行相似医案检索,构建相似医案检索模型。3.研究结果3.1 经过比较研究和分析,选出了案例推理各个环节的不同方法,组合构建成基于案例推理的中医医案研究方法学体系;3.2 基于案例推理方法进行中医药治疗糖尿肾病医案研究,构建了医案的知识表示模型和相似医案检索模型;3.3 从文献中筛选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医案和医家临证经验相关文献320篇,进行诊疗信息提取和数据预处理后,得到一个有292条数据、60个症状属性、3个证型分类的糖尿病肾病诊疗经验数据集。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对得到的数据集进行机器学习并计算症状对证型判别的重要程度,选出了水肿、耳鸣、畏寒肢冷、舌苔厚/腻、纳差、口干咽燥、发热、倦怠乏力等对糖尿病肾病的证型判断具有重要提示作用的35个症状特征。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最近邻法,将随机森林方法挑选出的35个症状特征降维到包含20个主成分的综合指标,并根据欧氏距离公式对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相似度计算,完成相似案例检索模型的构建。经十折交叉验证,模型能对数据进行正确分类的准确率为74%。3.4基于相似医案检索模型,输入测试医案的症状数据,经相似度计算可输出数据集中与测试医案症状数据最相似的3条医案数据子集,并按照相似度从高到低进行相似度排序。将测试医案与输出的相似医案进行症状和证型、治法、选方用药的对比分析,发现由于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分型情况的复杂性,类似的症状表现会因医家临证经验的差异而被划分为不同的证型,但即使不同医家对类似症状表现的辨证分型情况存在分歧,在治疗思路和具体的选方用药上也存在相似之处和互参价值。4.研究结论基于案例推理开展中医医案研究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相似医案检索的模式可以保存较为完整的医案信息,检索结果可直接回归到原有医案的诊疗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医案研究结论可以通过带来类似医案诊疗思路和诊疗方案的结果直接支持临床决策,展示整体的医案信息给予临床思路提示,并借助医案的不断存储和实时反馈,形成医案研究的动态发展状态。研究思路从患者当下病情的症状表现出发,分析提取重要的症状特征,寻找既往医案中发生的类似情况及其治疗方案,相比基于依靠分型治疗的临床诊疗路径,能更直接有效的支持临床决策。本研究也提出案例推理方法下中医医案研究体系的构建方法,可为其它疾病的中医医案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的借鉴,从方法学角度为中医案例类资料的处理提示新的思路。

吴珉在[10](2020)在《韩国“舍岩针法”及其学术继承研究》文中指出1 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归纳分析法等研究方式,研究舍岩针法的传承发展现状,探索历代舍岩针法传承者对韩半岛针灸发展的学术影响,结合舍岩针法的临床应用实践,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2研究意义舍岩针法由朝鲜中期一位僧侣所创,其号舍岩道人,故命名为舍岩针法,是一种流传已久的韩医针法。舍岩针法近年来在韩国针灸界备受重视,临床应用广泛,但是关于舍岩针法传承者学术思想收集整理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通过系统归纳、整理舍岩针法的形成及其传承者思想,阐述舍岩针法临床应用经验、理论基础及对后世的影响,梳理舍岩针法的发展脉络,探寻其现代研究意义及学术内涵。3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文献研究的方法进行。首先,以史籍或相关文献为基础,理清舍岩针法传承发展脉络,同时,与历史背景相结合,挖掘舍岩针法传承发展过程与历史演变之间的关系。其中以朝鲜时代为主要阶段,分析舍岩道人所在朝鲜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加深对舍岩针法学术思想形成过程的理解。其次,通过研究舍岩道人、芝山先生、李在元、赵世衡、金经组、崔文台等舍岩针法传承研究医家的现存着作,及其他相关论述的文献,以治疗原理、治则、治法、针灸处方、运用法等为指标,详细分析和阐述舍岩针法的学术特色,完善对舍岩针法形成发展的学术思想探讨,再通过分析舍岩针法传承研究者对于舍岩针法发展的贡献,概括舍岩针法的传承发展脉络。理清舍岩针法的传承发展脉络,进而表明舍岩针法传承发展对于韩半岛针灸学发展的贡献价值。4研究结果(1)舍岩针法是以五行学说和脏腑辨证为基础的针法,此针法是以《难经》的五行相生相克理论为基础,且受许浚的《东医宝鉴》(脏腑辨证和五输穴为主的针灸疗法)和许任的《针灸经验方》(自经补泻和他经补泻)的针灸思想影响,在朝鲜时代中期出现的。(2)舍岩针法通过脏腑之间的五行相生相克关系治疗脏腑的虚实为其基本原理,其治疗原则以正格(具体原则为补母泻其官)和胜格(具体原则为补官泻其子)为主。(3)舍岩针法从朝鲜时代末期开始、日本殖民统治期到现在,通过芝山先生、李在元、赵世衡等传承研究者确立了其具体理论体系,并整理了临床运用方法等(正·胜格理论体系确立,通过对比脉诊研究确立诊断法,通过脏腑论研究确立辨证法)。(4)金经组、崔文台等临床医家最近提出运用舍岩针法的时候使用的新辅助诊断法(如硬结压痛点触诊等),同时对中风后遗症、火病、腰痛等各种疾病进行临床研究,而证明其疗效。(5)舍岩针法对以五行学说和脏腑辨证为基础的韩半岛固有针灸学思想的扎根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舍岩针法成为韩医的主流针法,并通过与韩医或者西医等其他各种医学理论的融合不断发展。5结论本文直接整理分析舍岩针法的形成和其传承发展相关研究,发现从舍岩针法诞生的朝鲜中期开始到现在,舍岩针法通过很多医家的研究,具有正·胜格理论体系确立、对比脉诊和脏腑论确立、提出触诊和经验穴加减等舍岩针法的新运用法、进行临床研究等的传承发展脉络。这种舍岩针法的传承发展给韩半岛针灸学带来了不少学术和临床方面影响,对于今后针灸学的世界化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对于韩半岛针灸学界来说,要不断地进行舍岩针法的传承发展研究。

二、Part II Typical Cases of Lumbago(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art II Typical Cases of Lumbago(论文提纲范文)

(1)东垣补气升阳法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李东垣研究概况
        1.1 李东垣生平
        1.2 李东垣着作研究
        1.3 理论探讨
        1.4 临床方面
        1.5 方药方面
        1.6 养生调护方面
    2 李东垣脾胃理论初探
    3 李东垣的补气升阳治法
    4 李东垣的补气升阳方药
    总结
前言
第一章 李东垣补气升阳法理论探讨
    1 补气升阳法的来源
        1.1 《内经》是东垣补气升阳思想的理论来源
        1.2 《伤寒杂病论》为东垣补气升阳法提供了实践思路
        1.3 《脉经》和《小儿药证直诀》对脾胃虚损性病机进行了系统阐释
        1.4 张元素是李东垣补气升阳思想的直接来源
        小结
    2 补气升阳法的后世发展情况
        2.1 明确提出补气升阳法
        小结
        2.2 将补气升阳法运用于临床治病中
        小结
    3 补气升阳法的内涵
        3.1 运用风药升阳,恢复脾胃升降
        3.2 运用甘温补气,培补脾胃元气
        3.3 微泻脾胃阴火,疏通清阳通道
        小结
    4 补气升阳的作用
        4.1 补脾胃之气
        4.2 补全身之气
        4.3 补气升阳和血
        4.4 补气升阳益阴
        4.5 兼治脾胃实证
        小结
    5 补气升阳经典方剂举隅
        5.1 补气升提类
        5.2 补气升阳益阴和血类
        5.3 补气升阳祛邪类
        小结
第二章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补气升阳治法用药规律分析
    1 资料收集
        1.1 补气升阳方剂的界定
        1.2 补气升阳方剂的来源
        1.3 补气升阳方剂的选取
    2 资料整理与分析
        2.1 资料整理
        2.2 数据准备
        2.3 数据分析
    3 基于中医传承平台(V2.5)的东垣补气升阳法相关方剂分析结果
        3.1 药物频次分布
        3.2 东垣补气升阳法相关方剂药物归经及性味分布
        3.3 基于关联规则的补气升阳法相关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4 小结与讨论
        4.1 高频药物分布
        4.2 药物性味、归经
        4.3 药对与药组
        4.4 讨论
第三章 导师应用补气升阳法临床经验探讨
    1 适应范围
    2 辨证方法
    3 临证应用
        3.1 询病史主症,辨外感内伤
        3.2 察舌苔脉象,知气血运行
        3.3 观气机升降,守病机治法
        3.4 用东垣方药,承补气升阳
    4 病案举例
        4.1 以风药升阳,治头面诸疾
        4.2 用补中化浊,复脾升胃降
        4.3 注因势利导,疏清阳通道
        4.4 重气机升降,疗全身虚损
    5 导师运用补气升阳法临证心得总结
        5.1 重用参芪,立足补气
        5.2 配以风药,长于升阳
        5.3 攻守兼施,扶正祛邪
讨论
    1 李东垣对气虚的辨证要点
        1.1 百病源于脾胃衰
        1.2 脾胃衰则伤气
        1.3 气虚则寒
        1.4 气虚则热
        1.5 气虚则泻
        1.6 气虚则滞
    2 “补、益”不同论
        2.1 《说文解字》对补、益解释含义不同
        2.2 补、益二字在中医上适应范围大小不同
        2.3 李东垣对“补”“益”的命名用意不同
        2.4 “补气升阳”“益气升阳”提出的时间不同
    3 补气升阳法治疗现代疾病具有显着优势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东垣补气升阳法相关方剂汇总
致谢
个人简历

(2)两种正骨手法对伴有骨盆旋转LDH患者腰椎-骨盆相关参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对象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剔除和脱落标准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1 信息与病史收集
    2 分组方法
    3 所需设备
    4 治疗方法
    5 统计学方法
    6 临床疗效量化评价
    7 影像资料研究
第三部分 结果
    1 一般资料比较
    2 组内疗效对比
    3 组间数据相关性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中医角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2 现代医学角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3 正常人腰椎-骨盆相关参数
    4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骨盆相关参数
    5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对腰椎-骨盆参数及疗效的影响
    6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7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以骨盆为核心论腰腿痛发病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孕期健身产品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孕产妇人群扩增和平均孕龄增长的社会背景
        1.1.2 孕产妇健康信念意识增强
        1.1.3 运动干预对孕产妇身心健康状况具有积极影响
        1.1.4 孕期运动行为存在冲突与壁垒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孕妇孕期运动研究现状
        1.2.2 健身产品研究现状
        1.2.3 用户行为研究现状
        1.2.4 总结归纳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课题研究目的
        1.3.2 课题研究意义
    1.4 课题研究方法
        1.4.1 理论研究方面
        1.4.2 调研过程方面
        1.4.3 用户行为分析方面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预期成果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预期成果
    1.6 研究框架与思路
第二章 相关概念分析及应用研究
    2.1 孕期妇女特征与变化
        2.1.1 孕妇人群特征
        2.1.2 孕妇孕期生理变化
        2.1.3 孕妇孕期心理变化
    2.2 健身与健身产品的理论研究及趋势分析
        2.2.1 健身相关概述
        2.2.2 健身产品概述
        2.2.3 健身产品设计趋势研究
    2.3 孕期健身运动及相关案例研究
        2.3.1 孕期健身运动相关概念
        2.3.2 孕妇在孕期运动的特征及变化
        2.3.3 孕期健身产品案例研究
    2.4 用户行为分析理论研究及案例应用
        2.4.1 用户行为概述
        2.4.2 用户行为分析的方式与内容
        2.4.3 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产品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孕妇孕期运动的行为调研与分析
    3.1 课题调研路线
        3.1.1 调研目标
        3.1.2 调研的对象和内容
        3.1.3 调研的对象和内容
    3.2 用户行为定性研究
        3.2.1 线上访谈与分析
        3.2.2 典型用户行为观察
        3.2.3 行为特征及问题总结
    3.3 用户行为测量模型构建
        3.3.1 测量模型建立
        3.3.2 问卷设计
    3.4 用户行为定量实证研究
        3.4.1 问卷实施
        3.4.2 孕期健身行为测量分析
        3.4.3 人口统计变量分析
        3.4.4 健身产品使用情况及消费偏好分析
    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5.1 用户画像构建
        3.5.2 用户需求与机会点总结归纳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孕期健身产品系统的设计原则与策略
    4.1 用户需求优先级分析
    4.2 孕期健身产品系统的设计原则
        4.2.1 孕期健身产品专业性原则
        4.2.2 孕期健身产品保护性原则
        4.2.3 孕期健身产品愉悦性原则
    4.3 孕期实体健身产品的设计策略
        4.3.1 特殊行为主导产品的交互,保证孕妇安全健身
        4.3.2 模块化方式平衡动态需求,引导孕妇身心平衡
        4.3.3 感官放大产品的柔性特征,引起孕妇情感共鸣
    4.4 孕期健身软件系统的设计策略
        4.4.1 打通孕期管理的数据网络,建立健身生态系统
        4.4.2 转化孕期运动的信息传递,加强产品情感连接
        4.4.3 提供友好交流的互动渠道,激发孕妇正向情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孕期健身产品系统设计实践
    5.1 孕期健身产品系统的设计实践定位
        5.1.1 设计需求导入
        5.1.2 设计流程
    5.2 孕期健身产品系统的设计初步探索
        5.2.1 设计载体探索
        5.2.2 产品系统构建
        5.2.3 方案初步构思
        5.2.4 设计语义探索
    5.3 硬件健身产品设计
        5.3.1 产品架构
        5.3.2 技术可行性分析
        5.3.3 产品方案推敲
        5.3.4 产品方案深入
    5.4 应用交互设计
        5.4.1 信息架构
        5.4.2 低保真交互原型
        5.4.3 设计规范
        5.4.4 高保真界面设计
    5.5 产品展览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图表来源
附录二:用户访谈大纲
附录三:孕妇孕期建健身行为及健身产品调查问卷
附录四: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4)三阳经的证治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中医辨证纲领的研究进展
    1.六经辨证
    2.八纲辨证
    3.脏腑辨证
    4.经络辨证
    5.三焦辨证
    6.卫气营血辨证
    7.气血津液辨证
    8.病因辨证
    9.寒温统一
    10.内伤与外感辨证纲领统一
    11.微观辨证
    12.证素辨证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表里的界定
第二部分 三阳经的证治分类
    太阳表的证治分类
        太阳经生理
        太阳表实
        1.表风
        1.1 寒风犯表证
        1.2 风淫经脉证
        2.表寒
        2.1 风寒闭表证
        2.2 风寒闭热轻证
        2.3 风寒闭热重证
        2.4 寒凝经脉证
        2.5 寒风郁阳证
        3.表热
        3.1 太阳风温证
        4.表暑
        4.1 太阳中暍证
        5.表湿
        5.1 风寒夹湿证
        5.2 风湿夹寒证
        6.表燥:(暂缺)
        7.表火:(暂缺)
        太阳表虚
        1.卫气虚
        1.1 临床表现
        1.2 病因病机
        1.3 鉴别诊断
        1.4 治则治法
        1.5 选方用药
        1.6 调护
        2.卫阳虚
        2.1 临床表现
        2.2 病因病机
        2.3 鉴别诊断
        2.4 治则治法
        2.5 选方用药
        2.6 调护
        3.营偏虚(营弱卫强)
        3.1 临床表现
        3.2 病因病机
        3.3 鉴别诊断
        3.4 治则治法
        3.5 选方用药
        3.5 调护
        4.卫偏虚(卫弱营强)
        4.1 临床表现
        4.2 病因病机
        4.3 鉴别诊断
        4.4 治则治法
        4.5 选方用药
        4.6 调护
        5.卫气、阳两虚
        5.1 临床表现
        5.2 病因病机
        5.3 鉴别诊断
        5.4 治则治法
        5.5 选方用药
        5.6 调护
        6.营卫两虚
        6.1 临床表现
        6.2 病因病机
        6.3 鉴别诊断
        6.4 治则治法
        6.5 选方用药
        6.6 调护
        7.表津不足
        7.1 临床表现
        7.2 病因病机
        7.3 鉴别诊断
        7.4 治则治法
        7.5 选方用药
        7.6 调护
        太阳表的虚实相兼
        1.风湿犯表,卫气不足
        1.1 风邪偏重
        1.2 湿邪偏重
        1.3 风湿俱重
        2.寒风未净,营气不足
        2.1 临床表现
        2.2 病因病机
        2.3 鉴别诊断
        2.4 治则治法
        2.5 选方用药
        2.6 调护
    太阳里的证治分类
        太阳里实
        1.膀胱
        膀胱生理
        膀胱的证治
        1.1 热结膀胱证(热为重,瘀为轻)
        1.2 风热下迫膀胱证
        1.3 膀胱湿热证
        1.4 水蓄膀胱证
        1.5 膀胱蓄热证
        1.6 膀胱气滞证
        1.7 冷结膀胱证
        1.8 膀胱燥证(暂缺)
        1.9 膀胱火证(暂缺)
        2.小肠
        小肠的生理
        小肠的证治
        2.1 小肠实热证
        2.2 小肠湿热证
        2.3 寒客小肠证
        2.4 小肠寒湿证
        2.5 气滞小肠证
        2.6 小肠宿食停滞证
        2.7 小肠湿毒瘀血证
        2.8 小肠风证(暂缺)
        2.9 小肠燥证(暂缺)
        2.10 小肠火证(暂缺)
        太阳里虚
        1.膀胱
        膀胱的证治
        1.1 膀胱虚寒证
        1.2 膀胱气陷证
        2.小肠
        小肠的证治
        2.1 小肠虚寒证
    太阳的表里相兼
        1 表有风寒,里有蓄水证
        1.1 临床表现
        1.2 病因病机
        1.3 鉴别诊断
        1.4 治则治法
        1.5 选方用药
        1.6 调护
    阳明表的证治分类
        阳明经生理
        阳明表实
        1.表风
        1.1 寒风犯表证
        2.表寒
        2.1 风寒闭表证
        3.表热
        3.1 阳明风热证
        3.2 热郁胸膈证
        4.表湿
        4.1 阳明风湿证
        4.2 阳明寒湿证
        4.3 阳明风湿热证
        5.表燥
        5.1 阳明风燥证
        6.表火
        6.1 阳明风火证
        阳明表虚(暂缺)
    阳明里的证治分类
        阳明里实
        1.胃
        胃的生理
        胃的证治
        1.1 阳明胃风证
        1.2 阳明中寒证
        1.3 阳明中寒夹饮证
        1.4 阳明胃热证
        1.5 阳明中暍证(阳暑)
        1.6 阳明寒湿证
        1.7 阳明湿热证(湿热并重)
        1.8 阳明湿热证(湿热俱轻,热胜于湿)
        1.9 阳明胃火证
        1.10 阳明蓄水证
        1.11 阳明痰阻证
        1.12 阳明蓄血证
        1.13 阳明气滞证
        1.14 阳明食滞证
        1.15 阳明胃燥(列入阳明胃津虚证)
        2.大肠
        大肠生理
        大肠的证治
        2.1 阳明肠风证
        2.2 阳明肠寒证
        2.3 阳明大肠寒积证
        2.4 阳明大肠热结证
        2.5 阳明大肠湿热证
        2.6 阳明大肠寒湿证
        阳明里虚
        1.胃
        胃的证治
        1.1 阳明胃气虚证
        1.2 阳明胃阳虚证
        1.3 阳明胃津虚证(阳明胃燥证)
        1.4 阳明胃阴虚证
        2.大肠
        大肠的证治
        2.1 阳明大肠津亏证(阳明肠燥证)
        2.2 阳明大肠阳虚失固证
        虚实相兼
        1 阳明胃风证
        1.1 临床表现
        1.2 病因病机
        1.3 鉴别诊断
        1.4 治则治法
        1.5 选方用药
        1.6 调护
        2.阳明中虚寒客证
        2.1 临床表现
        2.2 病因病机
        2.3 鉴别诊断
        2.4 治则治法
        2.5 选方用药
        2.6 调护
        3.阳明胃热伤气津证(以热盛为主)
        3.1 临床表现
        3.2 病因病机
        3.3 鉴别诊断
        3.4 治则治法
        3.5 选方用药
        3.6 调护
        4.阳明胃热伤气津证(以气津伤为主)
        4.1 临床表现
        4.2 病因病机
        4.3 鉴别诊断
        4.4 治则治法
        4.5 选方用药
        4.6 调护
    阳明的表里相兼
        1.阳明表里俱热证
        1.1 临床表现
        1.2 病因病机
        1.3 鉴别诊断
        1.4 治则治法
        1.5 选方用药
        1.6 调护
    少阳表的证治分类
        少阳经生理
        少阳表实
        1.表风
        1.1 少阳寒风证
        2.表寒
        2.1 少阳伤寒证
        3.表热
        3.1 少阳风热证
        4.表湿
        4.1 少阳风湿证
        4.2 少阳风湿热证
        4.3 水郁肤腠证
        4.4 少阳风饮证
        5.表燥
        5.1 少阳燥热证
        6.表火
        6.1 少阳风火证
        7.表气郁
        7.1 气郁腠理证
        8.表痰结
        8.1 痰结腠理证
        少阳表虚(暂缺)
    少阳里的证治分类
        少阳里实
        1.三焦腑
        三焦腑(焦膜)的生理
        上焦焦膜的证治
        1.1 上焦焦膜蓄水证(悬饮证)
        1.2 上焦焦膜气郁证
        1.3 上焦焦膜痰阻证(痰结胸)
        1.4 上焦焦膜饮停气滞证
        1.5 上焦焦膜血结证(血结胸)
        中焦焦膜的证治
        1.6 中焦焦膜蓄水证
        1.7 中焦水饮郁火证
        1.8 中焦焦膜痰热互结证(小结胸证)
        1.9 中焦焦膜相火内炽证(火痞)
        1.10 中焦焦膜气郁证(气臌)
        下焦焦膜的证治
        1.11 下焦焦膜蓄水证
        1.12 下焦焦膜蓄血证(瘀重热轻)
        1.13 下焦焦膜血水互结证
        上、中、下三焦兼涉的证治
        1.14 三焦焦膜水火交结证(大结胸证)
        1.15 三焦焦膜寒痰闭阻证(寒实结胸证)
        2.胆
        胆的生理
        胆的证治
        2.1 胆气郁滞证
        2.2 胆郁痰扰证
        2.3 胆热证
        少阳里虚
        1 三焦腑
        三焦腑的证治(暂缺)
        2 胆
        胆的证治
        2.1 胆气虚证
        2.2 胆气虚寒证
    少阳的表里相兼
        1 表有风寒,里有水饮郁火证(偏表)
        1.1 临床表现
        1.2 病因病机
        1.3 鉴别诊断
        1.4 治则治法
        1.5 选方用药
        1.6 调护
        2 表有风寒,里有热结证(偏里)
        2.1 临床表现
        2.2 病因病机
        2.3 鉴别诊断
        2.4 治则治法
        2.5 选方用药
        2.6 调护
结果
结论
不足与展望
    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5)中医暖肝治法的理论及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中医“肝”相关理论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中医对“肝”的解剖认识
    第二节 “肝藏象”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
    第三节 “肝阳虚”源流及文献中少见“肝阳虚”的原因探讨
    第四节 “肝无补法”之说的探讨
    第五节 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考释
    第六节 “肝主疏泄”生理功能的再认识
    第七节 “肝藏血”生理功能阐释
    第八节 肝与小便及生殖功能的关系
    第九节 肝为“将军之官”的理论内涵
    第十节 肝为“罢极之本”的理论内涵
    第十一节 关于“肝生于左”的考释
第二章 暖肝治法的理论内涵
    第一节 暖肝治法的定义与适用范围
    第二节 暖肝治法的相关概念解析
    第三节 暖肝与疏肝、泻肝、补肾、补脾的区别与联系
        1. 暖肝与疏肝
        2. 暖肝与泻肝
        3. 暖肝与补肾
        4. 暖肝与补脾
第三章 暖肝治法的学术源流
    第一节 先秦两汉——理论奠基
    第二节 晋唐时期——深化病机
    第三节 宋元时期——创制新方
    第四节 明清时期——重视温补
第四章 暖肝治法的功效与运用
    第一节 暖肝散寒,理气止痛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二节 暖肝温阳,舒筋通脉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三节 暖肝行血,补虚养血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四节 暖肝通阳,行气解郁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五节 温敛肝气,缩尿起痿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六节 暖肝和胃,降逆止呕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七节 暖肝温阳,化气行水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八节 暖肝补虚,调补冲任
        1. 功效阐释
        2. 代表方药
        3. 主治病证举要
        4. 证治验案举隅
第五章 《临证指南医案》运用暖肝法的数据挖掘
    第一节 暖肝治法相关医案的频数统计
    第二节 暖肝治法相关药物的频数统计
    第三节 暖肝药物关联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一节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第二节 暖肝治法的代表药物整理
    第三节 暖肝治法的代表方剂整理
    第四节 小茴香历代本草文献整理
    第五节 缩泉丸用茴香考
        1《魏氏家藏方》中有关“缩泉丸”的原始记载
        2 后世传抄过程中将两首“缩泉丸”混淆
        3 现代《方剂学》教材因袭讹误
        4 缩泉丸配伍茴香的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介

(6)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生平着作
    1 生平概述
    2 着作介绍
第二部分 治学特色
    1 博览广读、取采众长的治学方法
    2 实事求是、躬行践履的治学理念
    3 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 内观自省、倾囊相授的大医胸怀
    5 修身齐德、淡泊名利的处世智慧
第三部分 内科临证经验
    1 肺系病证
        1.1 感冒
        1.1.1 风寒、风热之辨
        1.1.2 治疗法则
        1.1.3 分型证治
        1.1.4 经验用药
        1.1.5 注意事项
        1.1.6 小结
        1.2 咳嗽
        1.2.1 病因病机
        1.2.2 治疗法则
        1.2.3 分型证治
        1.2.4 特色用药
        1.2.5 小结
    2 心系病证
        2.1 胸痹
        2.1.1 病因病机
        2.1.2 治疗法则
        2.1.3 分型证治
        2.1.4 小结
        2.2 狂证
        2.2.1 病因病机
        2.2.2 治疗法则
        2.2.3 分型证治
        2.2.4 小结
        2.3 痴呆
        2.3.1 病因病机
        2.3.2 治疗法则
        2.3.3 分型证治
        2.3.4 小结
        2.4 恐惧
        2.4.1 病因病机
        2.4.2 治疗法则
        2.4.3 分型证治
        2.4.4 小结
    3 脾胃病证
        3.1 泄泻
        3.1.1 病因病机
        3.1.2 治疗法则
        3.1.3 分型证治
        3.1.4 临证要点
        3.1.5 小结
    4 肝胆病证
        4.1 臌胀
        4.1.1 病因病机
        4.1.2 治疗法则
        4.1.3 分型证治
        4.1.4 软化肝脾验方
        4.1.5 小结
        4.2 胆痹
        4.2.1 病因病机
        4.2.2 施治法则
        4.2.3 分型证治
        4.2.4 小结
        4.3 内伤头痛
        4.3.1 病因病机
        4.3.2 施治法则
        4.3.3 分型证治
        4.3.4 用药特色
        4.3.5 小结
    5 肾系疾病
        5.1 水肿
        5.1.1 病因病机
        5.1.2 治疗法则
        5.1.3 分型证治
        5.1.4 专药专方
        5.1.5 小结
    6 气血津液疾病
        6.1 内伤发热
        6.1.1 分辨外感内伤
        6.1.2 把握时间规律
        6.1.3 分型证治
        6.1.4 小结
    7 肢体经络病证
        7.1 腰痛
        7.1.1 病因病机
        7.1.2 治疗法则
        7.1.3 分型证治
        7.1.4 小结
        7.2 痿证
        7.2.1 病因病机
        7.2.2 治疗法则
        7.2.3 分型证治
        7.2.4 小结
第四部分 内科学术思想
    1 大气一元论
        1.1 大气一元论的理论渊源
        1.2 大气的形成及生理特点
        1.3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病机发挥
        1.4 调治人身大气为病之用药法则
        1.4.1 斡旋气机,调治气病
        1.4.2 治气当求脏腑之本
        1.4.3 祛除浊毒,以复气利
        1.5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治验举隅
        1.5.1 调胸中大气治胸痹
        1.5.2 调腑中大气治胃肠病
        1.5.3 调经络大气治肢肩背腰痹痛
        1.5.4 调补一身之气改善虚损
        1.5.5 调大气治精神行为病
    2 玄府细络系统论
        2.1 玄府细络系统概述
        2.2 玄府细络系统的微观实质
        2.3 玄府细络系统的生理特点与功能
        2.3.1 玄府细络分布广泛,结构微小
        2.3.2 玄府细络可宣通渗灌气血津液
        2.3.3 玄府细络可通达神机
        2.4 玄府细络系统病理与临床表现
        2.5 玄府细络系统病变的治疗和研究
    3 医易相通论
        3.1 医易相通理论探流
        3.2 易为指导,突出变字
        3.2.1 辨证恒动思维
        3.2.2 方剂灵活化裁
        3.2.3 剂型丰富发展
        3.3 两点论思维方法的实践
        3.3.1 判定病性,一分为二
        3.3.2 处方用药,阴阳兼顾
        3.3.3 亢害承制,确立治法
        3.3.4 病情顽固,杂合以治
    4 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
        4.1 中医时间医学概述
        4.1.1 中医时间医学源流
        4.1.2 人体生理与四时、昼夜关系
        4.1.3 症候变化与四时、昼夜关系
        4.2 中医时间医学指导实践
        4.2.1 明辨病位
        4.2.2 治病于未发
        4.2.3 应时组方选药
        4.2.4 应时服药
        4.2.5 预测病势
    5 胃气为本的治病观
        5.1 “胃气为本观”概说
        5.2 重视胃气与胃津
        5.2.1 胃气是宗气之源
        5.2.2 胃气是生存之本
        5.2.3 胃气为脉之本
        5.2.4 胃津是津液之源
        5.2.5 胃气以通降为和
        5.3 重视胃与他脏联系
        5.4 治胃之法
        5.4.1 慢性胃病重滋养
        5.4.2 他脏之病从胃治
        5.4.3 阴虚津亏滋胃津
        5.4.4 处方用药护胃气
    6 风药理论的发明
        6.1 风药概说
        6.2 风药性能
        6.2.1 风药多味辛
        6.2.2 风药以泻为主
        6.2.3 风药性走
        6.3 风药作用及其配伍方法
        6.3.1 风药治风
        6.3.2 风药治血
        6.3.3 风药治湿
        6.3.4 风药助火
        6.3.5 风药升阳
        6.3.6 风药止痒
        6.3.7 风药通滞
        6.3.8 风药开玄
    7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
        7.1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概说
        7.2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实践探索
        7.2.1 量从症变
        7.2.2 量从人变
        7.2.3 减量间服
        7.2.4 遵古不泥
        7.2.5 精准靶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7)针刺镇痛机制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针刺镇痛机制的文献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文献的选择
        1.2 纳入标准
        1.3 剔除标准
        1.4 检索结果
    2 数据统计
    3 理论探讨
        3.1 神经机制
        3.2 参与针刺镇痛的主要神经递质
        3.3 结缔组织机制
第二章 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文献研究
    1 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概况
    2 针刺治疗痛症的临床应用病种及分类
        2.1 神经病理性疼痛
        2.2 炎症性疼痛
    3 针刺镇痛常用穴位及其规律
        3.1 筛选条件
        3.2 筛选结果
        3.3 各痛症常用针刺镇痛穴位统计
        3.4 各痛症常用针刺镇痛穴位频次规律
    4 影响针刺镇痛的主要因素
        4.1 针刺深度
        4.2 针刺方向与角度
        4.3 刺激强度
        4.4 安慰剂效应
第三章 痛症临床案例治疗分析
第四章 讨论
    1 针刺镇痛机制研究探讨
    2 针刺镇痛临床应用的优势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8)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及思路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侗族传统医学文献概述
    第一节 专着类
    第二节 学术论文类
    第三节 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病种概述
第二章 侗族传统医学病种分类研究
    第一节 传统命名法病种
        一、传统命名法病种命名理据
        二、传统命名法病种汇总
        三、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方法
        四、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
    第二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
        一、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的搜集整理方向
        二、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汇总
        三、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分类
    第三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与传统命名法病种的比较
        一、命名文化背景的不同
        二、命名思维方式的不同
        三、相同的疾病命名内涵
        四、相同的疾病命名特点
    第四节 特殊病种
第三章 侗族传统医学之疾病谱研究
    第一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与方法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方法
    第二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写说明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第三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分析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呈现的规律
        二、侗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分析
        三、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规律的宏观病因学分析
        四、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利用挖掘
第四章 侗族传统高发病种研究
    第一节 蛇叹肿毒
        一、蛇叹肿毒概述
        二、蛇叹肿毒的治疗方法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蛇咬伤的比较
        四、蛇叹肿毒危险因素
    第二节 小儿疳积
        一、小儿疳积概述
        二、小儿疳积的治疗方法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小儿疳积的比较
        四、小儿疳积现状
        五、小儿疳积危险因素
    第三节 肚腹痛
        一、肚腹痛概述
        二、肚腹痛的治疗方法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肚腹痛的比较
        四、肚腹痛治疗研究现状
        五、肚腹痛危险因素
    第四节 心头痛
        一、心头痛概述
        二、心头痛治疗方法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心头痛的比较
        四、心头痛治疗研究现状
        五、心头痛危险因素
    第五节 月家红崩山
        一、月家红崩山概述
        二、月家红崩山治疗方法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月家红崩山的比较
        四、月家红崩山治疗现状
        五、月家红崩山危险因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研究不足
    四、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基于案例推理的中医医案方法学研究 ——以糖尿病肾病医案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医案研究概述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案例推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1.案例推理概述
    2.案例推理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3.案例推理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中医医案研究的方法学比较
    1.中医医案特点
        1.1 中医医案知识特点
        1.2 中医医案数据特点
    2.常用中医医案研究方法比较分析
    3.基于案例推理的中医医案研究思路
第二章 基于案例推理的中医医案方法学体系构建研究
    1.研究方案的提出
    2.方法学体系的构建
        2.1 基于案例特点的中医医案收集
        2.2 基于本体的中医医案知识表示方式
        2.3 基于随机森林和最近邻法的相似医案检索
        2.4 基于临证思维模式的医案重用与修正
        2.5 基于信息交叉验证的医案研究有效性评价
        2.6 基于动态反馈的医案保存
第三章 基于案例推理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医案研究
    1.医案收集
    2.糖尿病肾病医案的本体构建
    3.相似医案检索
        3.1 数据预处理
        3.2 实验方案
        3.3 模型实现
        3.4 实验结果
        3.5 结果分析与讨论
    4.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医案实体信息表
附录2 症状名称规范表
个人简历

(10)韩国“舍岩针法”及其学术继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韩国舍岩针法现代研究
        1.1 文献研究
        1.2 临床研究
    2 中国舍岩针法现代研究
        2.1 文献研究
        2.2 临床研究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舍岩针法源流考
    1 研究范围及方法
        1.1 研究范围
        1.2 研究方法
    2 舍岩针法的起源及发展
        2.1 朝鲜时代以前韩半岛针灸学史
        2.2 朝鲜时代针灸学的形成和发展
        2.3 朝鲜针灸思想对于舍岩针法的影响
第二章 舍岩针法指导思想
    1 朝鲜针灸学的形成
    2 中医针灸学思想的影响
        2.1 脏腑辨证
        2.2 五行学说
        2.3 自经补泻与他经补泻
    3 中医“子母补泻法”与“舍岩针法”的异同
    小结
第三章 舍岩针法特点
    1 诊断方法
    2 舍岩针法的原理
    3 舍岩针法的治疗原则
    4 适应病症
    5 针刺部位
        5.1 五输穴
        5.2 巨刺法
    6 影响舍岩针法的相关因素
        6.1 针具和实施时间
        6.2 补泻手法
    7 注意事项
第四章 舍岩针法传承发展的不同时期及其特点
    1 萌芽时期
    2 奠基时期
    3 发展时期
    4 鼎盛时期
第五章 舍岩针法传承发展脉络
    1 萌芽时期(朝鲜时代末期)
        1.1 芝山
    2 奠基时期(日本殖民统治时期)
        2.1 《经络学总论》
        2.2 《察病要诀》
        2.3 《靑囊诀》
        2.4 《汉方医药》
    3 发展时期(公元1960~2000年)
        3.1 诊断法确立-使用对比脉诊
        3.2 依据“脏腑论”解释舍岩针法
    4 鼎盛时期(2000年至今)
        4.1 提出辅助诊断法及新运用法
        4.2 通过临床研究证明舍岩针法的疗效
    5 各个时代舍岩针法研究特点的总结
        5.1 萌芽时期:舍岩针法理论体系的确立和完成
        5.2 奠基时期:舍岩针法面世
        5.3 发展时期:诊断法与辨证法确立
        5.4 鼎盛时期:提出新诊断法和新运用法,同时通过研究证明疗效
    小结
第六章 舍岩针法对于韩半岛针灸界的影响
    1 对以前以“治标”和“治病位”为主的朝鲜针灸的新突破
    2 提出有效运用针法所需的学术依据和运用方法
    3 由于定型针灸处方带来的其传承和临床运用的方便
    4 通过立足于脏腑的五行属性的治疗,可取得广泛的治疗效果
    5 舍岩针法安全性高的特点使其更易与各种医学思想和领域结合
    6 针灸学进入全球化的便利性
    小结
讨论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之处
    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Part II Typical Cases of Lumbago(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垣补气升阳法及其临床应用研究[D]. 徐鹏.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两种正骨手法对伴有骨盆旋转LDH患者腰椎-骨盆相关参数的影响[D]. 杨钦.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孕期健身产品系统设计研究[D]. 李欣. 江南大学, 2021(01)
  • [4]三阳经的证治分类研究[D]. 陈宝山.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中医暖肝治法的理论及运用研究[D]. 王畅.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D]. 王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针刺镇痛机制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D]. 徐华森.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D]. 李小兰. 遵义医科大学, 2020(01)
  • [9]基于案例推理的中医医案方法学研究 ——以糖尿病肾病医案研究为例[D]. 刘晓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韩国“舍岩针法”及其学术继承研究[D]. 吴珉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第二部分腰痛典型案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