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分配是马克思批判的拉萨尔观点吗?——与胡成怀教授探讨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批判的拉萨尔观点吗?——与胡成怀教授探讨

一、按劳分配是马克思批判的拉萨尔的观点吗?——与胡承槐教授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王洋洋[1](2021)在《马克思辩证批判的正义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内外对马克思正义观的争议持续半个世纪而热度不减,主要原因在于,学界在马克思把正义作为“意识形态法权”(1)还是规范性价值观念的问题上始终难以达成共识。回到马克思自身的理论逻辑,可以发现基于唯物史观阐明的人类解放学说,弥合正义的事实性维度和规范性维度的分裂,在真实意义上提出一种辩证批判的正义观(2)。马克思从解释世界到改造世界的哲学任务根本地是回答“何为正义、如何实现正义”这一问题,并把何为正义和如何实现正义统一于阐明人类解放的价值追求和现实实践中。马克思在阐释阶级社会法权正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类解放的价值目标,唯物史观与人类解放的融合赋予了马克思正义观辩证批判性。马克思辩证批判正义观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基于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把人类解放的正义理想转变为现实运动。在阶级社会,从属于意识形态法权范畴的正义,内在地指向支配私有财产的统治阶级,最多只能在不彻底的政治革命中追求形式正义,实现人的政治解放;而共产主义,作为人类文明的真正开端,标志着人类社会由扬弃私有财产为中介的外在否定阶段进入自我否定状态,在共同占有财产的意义上实现人类社会的自我生成,这构成辩证批判正义观的核心内容。人类解放正义理想在共产主义阶段的实现表现为一种持续性的状态,它是人与社会在不断地自我否定中展开的发展的各种可能性。本文以对正义观的理论回溯为前提,系统全面地论证和阐释马克思辩证批判正义观的逻辑演进、理论内涵、理论特质和当代价值。第一,对正义观进行理论回溯,提出马克思辩证批判的正义观。追溯正义观的理论渊源,根据研究正义问题所依托的理论的不同,马克思之前的正义观可以分为自然法学派的正义和哲理法学派的正义,他们站在各自立场塑造了正义的“元价值”(1)并导致了基于“元价值”的价值强制。探究正义观的伦理基础,马克思之前的正义观或者以规范性政治哲学为追求,突出正义的价值性,或者以描述性政治哲学为依据,强调正义的事实性,割裂“价值”和“事实”的“二分法”(2)导致规范性和描述性正义观对正义价值性和事实性的割裂。马克思辩证批判正义观的提出,在消解“元价值”和超越“二分法”的基础上,立足现实社会,追求“人类解放”正义理想。第二,以马克思理论作为支撑,论证马克思辩证批判正义观的演进逻辑。马克思最初受思辨哲学影响,在吸收伊壁鸠鲁自我意识正义观、黑格尔理性主义正义观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正义观的基础上,把正义理解为对抽象意义上的人的自由的实现。当马克思以思辨哲学为指导,在现实社会遇到无法解答的困惑时,转向了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实现了哲学的实践转向并创立了唯物史观,以此为基础,马克思对正义问题的考察以现实社会作为立脚点,转向了对人类解放的研究,实现了对辩证批判正义观的证成。马克思辩证批判正义观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非正义的批判、对“社会主义思潮”的正义厘清以及对共产主义正义本质的把握,进一步在理论和实践中展开。第三,以马克思辩证批判正义观推进人类解放,需要对辩证批判正义观的基本内涵进行系统阐释。马克思辩证批判正义观的内涵是马克思对“何为正义、如何实现正义”问题的回答:就“何为正义”而言,马克思把正义理解为立足现实社会的批判正义和指向“人类社会”(3)的否定性正义,它既是正义在事实维度和价值维度的表达,也是对人类社会实然状态和应然状态的反映。就“如何实现正义”而言,马克思把正义看作走向未来社会的实践正义,实践正义实现了正义的事实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把人类解放的正义理想理解为人类社会从实然状态走向应然状态的历史过程。第四,揭示马克思辩证批判正义观的理论特质,把握马克思正义观的历史进步性。从根本上来看,辩证批判正义观是一次深入政治经济学的更彻底的社会批判,是一场以人类解放为目的的人的高度的革命,是一种人类社会从外在否定到自我否定的现实运动,这是马克思辩证批判正义观的实质。马克思辩证批判正义观的历史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其超越性和革命性,它既实现了从思辨正义到实践正义、从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以及从道德应得到生产正义的转变,同时也实现了规范性和理想性、批判性和建构性以及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第五,以马克思辩证批判正义观回应学界关于正义问题的争论,探究马克思辩证批判正义观的当代价值。本文选取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关于正义问题的争论,以马克思的视野进行了针对性回应:一是新自由主义正义观与社群主义正义观围绕无害与至善原则产生的争论,双方以资本主义二元结构为现实根基,在权利与善何者优先的问题上,割裂了实现人类解放正义理想的共产主义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二是分析马克思主义内部围绕马克思与正义问题的争论,双方在误解马克思本意的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正义悖论”(1),割裂了马克思辩证批判正义观中唯物史观与人类解放的统一。

丰靖淼[2](2020)在《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的初步形成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圣麦克斯”章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西方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关于马克思道德理论的争论,引发了学界对于马克思思想中是否存在道德维度这一问题的探讨。针对这一问题,西方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解答。但不论是“塔克-伍德”命题的支持者,还是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的辩护者的阐释之中,在道德的根本理解上,都存在着一个抽象性、永恒性、普遍适用性道德概念的设定。那么,究竟马克思对道德是如何怎样理解的,是否使用这一永恒的道德概念,就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对该问题的明晰,方可对这一争论作出清晰的回应。而研究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首先要回到唯物史观的真实语境。但以往学界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多集中于唯物史观的科学维度,相比之下对唯物史观道德维度研究则较为缺乏,因此,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下,对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起点进行考察则具有重要意义。在“圣麦克斯”一章中,马克思对施蒂纳的哲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施蒂纳的“唯一者”哲学是在批判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利己主义道德哲学,但在马克思看来,施蒂纳的哲学是他在小资产阶级立场上进行的冗长和空洞的道德说教,马克思所批判的不仅仅是道德说教的无力,更是施蒂纳作为小资产阶级的幻想和唯心主义的哲学本质。而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运用。在批判中,马克思超越了施蒂纳,也超越了德国思辨哲学的道德观念,为道德哲学思想的发展赋予了新内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不再是头脑中的幻象,也不再是割裂了本质与现象的认识,而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是马克思建立在对现实社会发展的科学性分析基础之上的道德,是在辩证的角度和伦理的考量之下展开的道德。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落脚点,具有了历史和阶级特性的道德。因此,不能够用恒定的道德原则来论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恒定性,也不能够用符合生产方式的就是正义的来为资本主义合理性进行辩护,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是历史的、具体的道德,是关于人类自由解放的道德。道德不是马克思对科学理论的背叛,相反地,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固有维度,是伴随历史唯物主义出现的道德成果。

武晓光[3](2016)在《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演变》文中提出自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调整经济结构,寻求新的经济动力源成为中国经济健康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我们发现,无论是对调整经济结构而言还是对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动力而言,分配都是一个离不开的因素,合理的分配能够成为刺激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就我国目前的要素报酬现状而言,劳动要素报酬占比从从1990年的53.49%下降到2014年的43%,与发达国家的70%左右相比显然有很大差距。按要素分配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依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从中央层面看,自中共十五大提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以后,中共十六大报告又明确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指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在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基础之上,又提出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由各自的生产要素市场决定。这一系列中央文件的出台都是从收入分配中的要素分配角度来阐释的。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研究成为了经济学界的理论热点。经济学家在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一点上,基本取得了共识,但究竟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还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是“按照生产要素对物质财富的创造所做的贡献分配”,还是“按照生产要素对社会财富(价值)的创造所做的贡献分配”等问题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本文试图通过对按要素分配理论演变的研究,给人们以新的理论视角和理论启发,这对于澄清理论上的认识误区,加深对按要素分配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会有重大帮助。同样,通过对按要素分配理论演变的研究,对于我们真正理解和落实党的按要素分配政策,对于当前要素分配问题的合理解决,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通过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各种要素分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可以使我们在研究当前经济问题时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以前经济学家所走的老路。因为,有时候,当我们观察某种事物时,向后退几步,也许可以更清楚的看到事物的整体,从而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观察的对象。从对过去人们的研究中,从对以往的学说的研究中获得一些新的理论启示。研究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演变是研究关于按要素分配理论发展的历史,主要阐述从古典经济学时期开始历经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现代经济学时期的着名经济学家及各个经济学流派对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思想和观点。在阐述每一位思想家或流派对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思想和观点时,本文旨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说明:(1)各个思想或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2)各个思想或流派在按要素分配理论上的主要观点和理论贡献;(3)各个思想或流派在按要素分配理论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总之,本文力图通过简明新颖的结构安排,梳理出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来龙去脉,以便我们更好地把握在经济发展史中按要素分配理论的过去、现在及未来。本文根据经济学史上按要素分配理论发生的思想脉络,将经济学说史中按要素分配理论史的发展演变划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古典经济学时期的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真正兴起和发展,主要阐述了自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以来到约翰·穆勒为止的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演变历程;第二章为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扬弃,主要阐述了马克思按要素分配理论的形成逻辑及理论内涵;第三章为新古典经济学时期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精致化”,主要阐述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主要代表约翰·贝茨·克拉克和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按要素分配理论;第四章介绍现代按要素分配理论和回归返璞,主要阐述马丁·威茨曼的分享经济和·托马斯皮凯蒂的按要素分配理论;通过阐述,本文认为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演变历程。虽然从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开始,按要素分配理论的发展在要素报酬真正来源上有了初步科学的解释,然而经历亚当·斯密的摇摆式研究之后,按要素分配理论逐渐走上了两股轨道,一股是从大卫李嘉图以来的约翰·穆勒、马克思等人的能够正确反映按要素分配理论实质的发展方向,一股是从让·萨伊以来的经历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一直到现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界的回避按要素分配理论实质的发展方向。之所以造成这种分歧,是否坚持劳动价值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分享经济理论的产生和2014年托马斯·皮凯蒂使按要素分配理论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转机,从对理论实质的回避逐渐开始正确认识问题所在是按要素分配理论发展的必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对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研究将会逐步回归其实质所在。关注劳动要素报酬在分配中的地位是未来按要素分配理论发展研究的真正方向。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从事学术研究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俄国着名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曾经说过,科学的发展将随着研究法的成长而前进的,科学研究的头等重要的任务乃就是制定研究法。为了做到对按要素分配理论演变的更好研究,本文采取了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文献解读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力图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架构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经济史上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文献解读和比较分析,探索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演变轨迹和发展脉络,客观地描述和评价按要素分配理论史上各个经济学家的理论传承、理论地位、理论贡献和理论启示,进而揭示按要素分配理论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特点。

刘靓[4](2016)在《马克思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在批判传统社会历史观基础上,马克思从实践的视角出发,将人类历史视为主体实践的结果,指出人类历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并从现实的人出发,认为正是人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生产二者实践的辩证运动不断推动着历史向前发展;进而在实践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了人与自然关系。从而确立了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为社会发展道路思想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前提。在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马克思坚持了历史进步论思想。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实践活动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进程,人类的历史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历史。因此,无论是从人的本质的发展角度、还是人的自由的发展角度,或从生产方式的演进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发展道路就是一条由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不断演进之路。同时,人类社会发展之路受内在于人类历史的客观规律支配,表现为一个统一方向基础上的多样性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从整体阐释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同时,也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进行了具体的历史考证。一方面,马克思基于大量的历史资料与当时现实的历史现象,详细剖析了西方封建社会的解体与资本主义建立的过程,同时指出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充满血腥与暴力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从整体上描述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之路的历史概况。另一方面,马克思具体分析了英国、德国、美国等国家不同的资本主义发展之路。在具体考证资本主义发展之路的基础上,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的矛盾,指出其向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马克思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带给人类的巨大代价,在晚年接触到俄国社会资料后,在世界历史的视野下,批判了俄国民粹派的农民社会主义思想,阐述了俄国这个前资本主义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发展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设想。随着历史发展,马克思社会发展道路思想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寻求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径方面,俄国走上了一条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无产阶级专政之路,第一次在民族国家层面上将社会主义从理论转化为实践。其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而面对资本主义繁荣与稳定的现实,欧洲发展出通过和平民主道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在实践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民主社会主义主张的和平改良道路与欧洲共产主义倡导的民主、自由之路。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中国认清了自己所处的历史阶段、明确了自己的历史任务、并坚持务实创新的路线,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中国的成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道路思想,并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利华[5](2012)在《马克思批判拉萨尔主义的思想逻辑及当代反思》文中研究指明拉萨尔主义是民主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批判地分析拉萨尔主义的理论实质有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民主社会主义,从而更好地坚定科学社会主义信念。而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是澄清拉萨尔主义理论实质的最重要武器。本文首先以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揭示了拉萨尔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及其发展过程,梳理出拉萨尔及其理论继承人的主要思想、立场观点,并指出了拉萨尔主义是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其次对马克思与拉萨尔的往来书信及批判文章的文本分析基础上,详细论证了马克思批判拉萨尔主义的思想逻辑。马克思在哥达代表大会召开前同拉萨尔断绝关系划清界线,对拉萨尔主义的实质进行揭露和批判,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帮助德国工人提高觉悟摆脱拉萨尔的影响,并同拉萨尔继承人进行坚决斗争。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批判了拉萨尔小资产阶级的分配观点;揭露拉萨尔主义混淆阶级阵线和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批判拉萨尔“铁的工资规律”和国家帮助工人建立合作社的理论;全面批判了拉萨尔主义鼓吹的“自由国家”的谬论。最后结合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并存于当代世界的现实,重新反思马克思批判拉萨尔主义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陈敏[6](2011)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研究(1976-1982)》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变原来重大偏离的方向回归正确轨道的历史过程。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的特殊时期。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研究,有利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总体把握。1976-1982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陷入困境后的必然选择。不转折,极“左”错误就无法彻底的纠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无法回归正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无法开辟。然而,转折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与障碍。中国共产党人迎难而上,开启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转折。这一转折的过程实质上是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是重新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转折,既要弄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理,又要揭示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偏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轨道的原因所在,揭示中国共产党怎样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做的艰苦努力,以及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重大偏离向正确轨道转折过程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开辟。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揭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初步成效和出现的重大偏离及其原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论文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系统地梳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历史进程,揭示“第二次结合”中所取得的成效和出现的重大偏离,重点分析了偏离的具体表现,偏离所带来的危害,偏离的原因。其次,从纵向角度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全过程,揭示转折的艰难。论文从转折的契机、转折的开始、转折的推进、转折的实现四个阶段逐次展开。一是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契机及其障碍,包括思想障碍、组织障碍和政治障碍;二是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开始,重点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转折点;三是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推进,阐明党通过理论、政治、经济、文化四方面的拨乱反正,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四是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实现。再次,从转折过程中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转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之间的关系。阐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过程是重新认识和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在转折中,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一系列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观的新观点和新思想。接着,从横向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实现的必备条件,包括思想条件、政治条件、组织条件和社会条件,进一步论证转折的艰难。论文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精神和气魄,开展思想解放运动、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现理论的正本清源;确立正确的政治路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解放老干部、提拔年富力强干部、恢复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等,创造组织条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转折;人民群众和知识分子的强烈愿望和共同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社会条件。最后,从转折过程中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特点、基本经验及其启示。转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的特殊时期,思想激烈交锋、正确和错误理论交织、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构成这一时期的特点。转折时期给我们的基本经验和启示有:在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坚持从实际出发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解放思想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健全民主集中制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加强领袖群体建设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文从转折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论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曲折、转折、飞跃的交替中发展;系统阐述了1976-1982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全过程;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特点、基本经验及其启示,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

胡玉梅[7](2010)在《论资本主义与正义 ——评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伍德和胡萨米之争》文中指出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已经成为时代的大命题,成为社会主义的大命题。进入21世纪,我们需要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进一步处理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同时,我们可以进一步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先进的文明成果。而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伍德和胡萨米争论的焦点正是“马克思是否批判资本主义不正义”。伍德认为,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着作可以推出,正义是法权观念的抽象表现,正义依赖于特定的生产方式,合理的正义标准就是与生产方式相适应。而胡萨米认为,马克思的道德社会学是马克思正义观的理论基础,胡萨米从马克思的道德社会学推出他的正义标准,从而得出无产阶级及其代言人或后资本主义者用无产阶级的正义标准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是合法的。对此,双方展开了争论。阐述马克思关于权利与正义标准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阐述马克思是否批判资本主义不正义,这一问题是双方争论的焦点和争论的进一步深化。伍德认为,依照马克思的正义标准,马克思否认资本主义是不正义的。而胡萨米认为,马克思依据分配正义原则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正义。因此,双方的争论进入了高潮阶段。鉴于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出现大量对资本主义不满的话语,伍德认为,马克思确实谴责了资本主义,在伍德看来,马克思本人谴责资本主义的理由包含在他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起源、组织机能和未来预测的综合理论中。而胡萨米认为马克思是对资本主义作道德评价,马克思谴责资本主义是诉诸伦理道德,并且他阐述了马克思关于两个阶级的本质理论。对此,双方又进行了一翻争论。伍德和胡萨米之争具有独到之处,他们都是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方面坚实的贡献,之所以如此,这与两位学者独到的见解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是分不开的。尽管如此,伍德和胡萨米之争的不足之处仍然不容忽视。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应该实现高层次的辩证综合。

马镔[8](2002)在《按劳分配是马克思批判的拉萨尔的观点吗?——与胡承槐教授商榷》文中认为 《内部文稿》2001年第22期发表了胡承槐教授的《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看待分配问题的?》一文。文章认为按劳分配不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而是马克思批判的哥达纲领中拉萨尔的错误观点。这一看法及文中一些论述值得商榷。一、混淆了马克思和拉萨尔的观点。"按劳分配"的提法确是后人对马克思思想

二、按劳分配是马克思批判的拉萨尔的观点吗?——与胡承槐教授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按劳分配是马克思批判的拉萨尔的观点吗?——与胡承槐教授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辩证批判的正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正义观的理论回溯
    2.1 正义观的理论渊源
        2.1.1 自然法学派的正义
        2.1.2 哲理法学派的正义
    2.2 正义观的伦理基础
        2.2.1 规范性政治哲学
        2.2.2 描述性政治哲学
    2.3 马克思辩证批判正义观的提出
        2.3.1 消解“元价值”
        2.3.2 超越“二分法”
        2.3.3 实现“人类解放”
第3章 马克思辩证批判正义观的逻辑演进
    3.1 辩证批判正义观的起源
        3.1.1 伊壁鸠鲁自我意识正义观
        3.1.2 黑格尔理性主义正义观
        3.1.3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正义观
    3.2 辩证批判正义观的证成
        3.2.1 理论起点:从“副本”批判到“原本”批判
        3.2.2 实现路径:从异化劳动到自由自觉的活动
        3.2.3 现实走向:从异己的对象关系到全面的社会关系
    3.3 辩证批判正义观的展开
        3.3.1 对资本主义制度非正义的批判
        3.3.2 对“社会主义思潮”的正义厘清
        3.3.3 对共产主义正义本质的把握
第4章 马克思辩证批判正义观的内涵阐释
    4.1 立足现实社会的批判正义
        4.1.1 对资本剥削劳动的正义批判
        4.1.2 对国家与市民社会相分离的正义批判
        4.1.3 对人的本质异化的正义批判
    4.2 走向未来社会的实践正义
        4.2.1 物质生产的正义性:实现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4.2.2 阶级斗争的正义性: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4.2.3 劳动解放的正义性: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
    4.3 指向“人类社会”的否定性正义
        4.3.1 个体的自我否定:个人自由的实现
        4.3.2 社会的自我否定:社会平等的实现
        4.3.3 个体与社会的统一:自由人联合体
第5章 马克思辩证批判正义观的理论特质
    5.1 马克思辩证批判正义观的批判性
        5.1.1 “更彻底的社会批判”
        5.1.2 “人的高度的革命”
        5.1.3 “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
    5.2 马克思辩证批判正义观的超越性
        5.2.1 从思辨正义到实践正义
        5.2.2 从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
        5.2.3 从道德应得到生产正义
    5.3 马克思辩证批判正义观的革命性
        5.3.1 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
        5.3.2 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
        5.3.3 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第6章 马克思辩证批判正义观的当代价值
    6.1 新自由主义正义观与社群主义正义观之争:无害与至善
        6.1.1 争论的价值取向:权利与善的优先性
        6.1.2 争论的现实根基:资本主义二元对立结构
        6.1.3 共产主义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6.2 分析马克思主义内部之争:马克思与正义
        6.2.1 反对派:马克思拒斥正义
        6.2.2 赞同派:马克思赞成正义
        6.2.3 马克思辩证批判正义观是唯物史观与人类解放的统一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的初步形成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圣麦克斯”章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关于马克思道德理论的争论
    第一节 “塔克-伍德”命题对马克思非道德主义的解读
    第二节 道德论者对马克思道德判断的肯定评价
    第三节 对道德概念的抽象理解是争论问题所在
    第四节 从“圣麦克斯”章入手回应道德争论的必要性
第二章 施蒂纳的“唯一者”道德哲学
    第一节 “唯一者”的生成背景
        一 施蒂纳的小资产阶级立场
        二 黑格尔“哲学”的影子
    第二节 “唯一者”道德哲学的发展理路
        一 “唯一者”存在之基的“无”
        二 “唯一者”的人生和历史发展
    第三节 “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核心道德观
        一 “唯一者”道德的本质
        二 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的对立
第三章 “圣麦克斯”章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初步形成
    第一节 马克思对施蒂纳“唯一者”道德哲学的批判
        一 马克思批判施蒂纳的现实和理论背景
        二 批判“唯一者”的利己主义道德哲学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道德观的初步形成
        一 作为出发点的“现实的个人”
        二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道德
        三 道德的历史性
        四 道德的阶级性
        五 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对抽象道德原则的超越
        一 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对立的消失
        二 道德维度与科学维度二者的统一
第四章 对“圣麦克斯”章考察的双重价值
    第一节 “圣麦克斯”章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起点
    第二节 道德思考与伦理考量的统一:为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辩护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3)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案
第一章 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真正兴起与发展
    一、亚当?斯密之前的按要素分配理论
        (一) 政治经济学之父——威廉?配第
        (二) 重农学派的典型代表——杜尔哥
        (三) 从威廉?配第到亚当?斯密分配思想的演变
    二、在按要素分配来源上摇摆的亚当?斯密
        (一)亚当?斯密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内涵
        (二)亚当?斯密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特点
        (三)亚当?斯密在按要素分配理论史上的地位
    三、突出分配主题地位的大卫?李嘉图
        (一)大卫?李嘉图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内涵
        (二)大卫?李嘉图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特点
        (三)大卫?李嘉图在按要素分配理论史上的地位
    四、“三位一体”分配的代表让?萨伊
        (一)让?萨伊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内涵
        (二)让?萨伊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特点
        (三)让?萨伊在按要素分配理论史上的地位及评价
    五、折衷主义的约翰?穆勒
        (一)约翰?穆勒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内涵
        (二)约翰?穆勒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特点
        (三)约翰?穆勒在按要素分配理论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 古典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扬弃”
    一、马克思按要素分配理论的形成逻辑
        (一)马克思按要素分配理论形成的探索期
        (二)马克思按要素分配理论形成的转变期
        (三)马克思按要素分配理论的形成关键期
        (四)马克思按要素分配理论形成的成熟期
        (五)马克思按要素分配理论形成的发展期
        (六)马克思按要素分配理论形成的启示
    二、马克思按要素分配理论的内涵及地位
        (一)马克思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意蕴
        (二)马克思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特征
        (三)马克思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地位
第三章 按要素分配理论演变的“精致化”
    一、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的代表约翰·贝茨·克拉克
        (一)克拉克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渊源
        (二)克拉克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特征
        (三)克拉克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地位
    二、供求均衡分配特色的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一)马歇尔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内涵
        (二)马歇尔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特征
        (三)马歇尔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地位及评价
第四章 按要素分配理论的回归返璞
    一、分享经济理论的代表马丁?威茨曼
        (一)威茨曼分享经济理论的理论渊源
        (二)威茨曼分享经济理论的理论内涵
        (三)威茨曼分享经济理论的理论特征
        (三)威茨曼分享经济理论的理论地位
    二、回归古典传统的大数据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
        (一)皮凯蒂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内涵
        (二)皮凯蒂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特征
        (三)皮凯蒂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地位
        (四)皮凯蒂按要素分配理论的理论评价
结论
    一、按要素分配理论演变的规律及趋势
    二、马克思的按要素分配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分配规律的真谛
    三、按要素分配理论演变的现实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4)马克思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
        国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国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社会发展道路相关概念界说
    第一节 发展、社会发展与社会发展道路的涵义
        一、发展
        二、社会发展
        三、社会发展道路
    第二节 社会发展道路思想与社会发展观的关系
        一、社会发展观与社会历史观
        二、社会发展观影响着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的性质与取向
第二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的理论前提
    第一节 马克思对先前历史观的批判
        一、马克思对先前历史观的哲学思维方式的批判
        二、马克思对先前历史观关于人的本质的批判
        三、马克思对先前历史观关于历史本质的批判
        四、马克思对先前历史观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批判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确立
        一、实践视角的确立
        二、现实的个人是考察人类社会历史的出发点
        三、社会历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四、需要和生产的辩证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五、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确立
第三章 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整体阐释
    第一节 人类社会沿着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之路而演进
        一、人类社会沿着未异化、异化和扬弃异化阶段的道路前进
        二、人类社会沿着个人的自由程度不断提升的道路前进
        三、人类社会沿着低级到高级的经济的社会形态之路演进
    第二节 人类社会发展道路受客观规律的支配
        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历史实践
        二、人类社会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三、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运动规律
    第三节 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一、原始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过程中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
        二、向资本主义社会演进过程中的不同道路
        三、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不同道路设想
第四章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历史透视
    第一节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整体考察
        一、资本主义产生于封建社会的解体
        二、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一个充满血腥暴力之路
    第二节 马克思对不同国家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具体阐释
        一、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之路
        二、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之路
        三、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之路
    第三节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未来设想
        一、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是其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
        二、无产阶级是扬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主体力量
        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扬弃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路径
第五章 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探索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动因
        一、马克思探索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根本动因
        二、马克思探索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直接动因
    第二节 马克思探索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视野
        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消灭了生产的民族特殊性
        二、资本主义造就了世界性的生产、交往与生产力的共享
        三、大工业造就了世界性的个人、无产阶级与共产主义
    第三节 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早期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未来出路的思考
        二、晚期马克思关于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构想
        三、从“跨越”论到“缩短”论的转变
    第四节 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理论之比较
        一、马克思早期与晚年关于俄国农村公社认识的转变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的异同
        三、马克思恩格斯与俄国民粹派的区别
第六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第一节 前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与实践的新突破
        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理论与实践
        三、构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与实践
        四、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批判与分析
    第二节 欧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通过和平方式进入社会主义的探讨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改良之路
        三、欧洲共产主义的和平民主之路
        四、对欧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反思
    第三节 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合理选择及其意义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得失与反思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秘底分析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
        四、认识“中国道路”的视野
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5)马克思批判拉萨尔主义的思想逻辑及当代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拉萨尔主义的起源、主要内容和当代发展
    1.1 拉萨尔主义的起源
        1.1.1 拉萨尔简介
        1.1.2 拉萨尔主义的起源
    1.2 拉萨尔主义的主要内容
        1.2.1 拉萨尔的主要观点
        1.2.2 拉萨尔继承人的主要观点
        1.2.3 拉萨尔主义的当代发展: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
第二章 马克思批判拉萨尔主义的思想逻辑
    2.1 哥达代表大会前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的批判
        2.1.1 同拉萨尔断绝关系划清界线
        2.1.2 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的实质进行揭露和批判
        2.1.3 通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帮助德国工人提高觉悟摆脱拉萨尔的影响
        2.1.4 马克思同拉萨尔继承人进行斗争
    2.2 《哥达纲领批判》对拉萨尔主义的系统批判
        2.2.1 批判拉萨尔小资产阶级的分配观点
        2.2.2 批判拉萨尔主义混淆阶级阵线和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
        2.2.3 批判拉萨尔“铁的工资规律”
        2.2.4 批判拉萨尔的国家帮助工人建立合作社的理论
        2.2.5 批判拉萨尔主义“自由国家”的国家观
    2.3 1875年至1883年期间马克思继续深入批判拉萨尔主义
第三章 马克思批判拉萨尔主义的当代反思
    3.1 马克思批判拉萨尔主义的理论价值
    3.2 马克思批判拉萨尔主义的现实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研究(1976-198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转折的概述
    三、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建国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及初步成效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观点
        (一) 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
        (二) 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探讨
        (三) 经典作家的论述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起点
        (一) 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二) 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和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初步成效
        (一)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实践成果
        (二)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思想成果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轨的偏离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偏离的历史考察
        (一)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始偏离
        (二) “文化大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偏离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偏离的具体表现
        (一) 理论探索的失误与偏离
        (二) 经济建设的失误与偏离
        (三) 民主政治建设的失误与偏离
        (四) 文化建设的失误与偏离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偏离的危害
        (一) 阻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二) 阻碍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偏离的原因
        (一) 思想根源:背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二) 体制根源:传统社会主义体制
        (三) 组织根源:民主集中制的不健全
        (四) 社会历史根源:封建余毒的影响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艰难转折的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契机与障碍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契机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障碍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开始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起步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转折点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推进
        (一) 在理论的拨乱反正中反思社会主义
        (二)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重新认识社会主义
        (三) 在民主政治建设中重新认识社会主义
        (四) 在文化建设中重新认识社会主义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实现
        (一)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
        (二) 全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中的创新
    一、在转折中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新性体现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依据
    二、在转折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一) 突破发展阶段的局限,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二) 突破抽象的社会主义优越性,确立生产力标准
        (三) 突破发展动力的局限,提出社会主义改革论
        (四) 突破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局限,提出对外开放的思想
        (五) 突破计划和市场对立的局限,提出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思想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实现的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实现的思想条件
        (一) 开展思想解放运动,为转折实现提供思想动力
        (二) 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转折实现提供认识基础
        (三) 澄清理论误区,为转折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实现的政治条件
        (一) 确立正确的政治路线,为转折实现指明方向
        (二) 推进民主政治,为转折实现提供政治保障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实现的组织条件
        (一) 解放大批老干部,为转折实现准备坚实基础
        (二) 大胆提拔年富力强的干部,为转折实现注入新生力量
        (三) 健全民主集中制,为转折实现提供制度保障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实现的社会条件
        (一) 人民群众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社会力量
        (二) 知识分子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重要力量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转折的特点和基本经验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转折的特点
        (一) 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激烈交锋
        (二) 理论纠偏、继承和创新的融合发展
        (三) 健康力量与“左”的力量的激烈斗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基本经验
        (一) 在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 在坚持从实际出发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 在解放思想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四) 在健全民主集中制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五) 在加强领袖群体建设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论资本主义与正义 ——评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伍德和胡萨米之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伍德和胡萨米之争的缘起
    第一节 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
    第二节 伍德和胡萨米之争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马克思的正义标准
    第一节 争论之一:伍德论马克思的正义标准
    第二节 胡萨米论马克思的正义标准
    第三节 伍德、胡萨米关于马克思的正义标准的争论焦点
第三章 争论之二:马克思是否批判资本主义不正义
    第一节 伍德论马克思否认资本主义是不正义的
    第二节 胡萨米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的不正义
    第三节 伍德、胡萨米关于马克思是否批判资本主义不正义的争论焦点
第四章 争论之三:马克思缘何谴责资本主义
    第一节 伍德论马克思谴责资本主义
    第二节 胡萨米论马克思谴责资本主义
    第三节 伍德、胡萨米关于马克思缘何谴责资本主义的争论焦点
第五章 关于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伍德和胡萨米之争的评价
    第一节 伍德和胡萨米之争的独到之处
    第二节 伍德和胡萨米之争的不足之处
    第三节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性的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按劳分配是马克思批判的拉萨尔的观点吗?——与胡承槐教授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辩证批判的正义观研究[D]. 王洋洋. 吉林大学, 2021(01)
  • [2]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的初步形成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圣麦克斯”章的考察[D]. 丰靖淼. 郑州大学, 2020(02)
  • [3]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演变[D]. 武晓光.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8)
  • [4]马克思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研究[D]. 刘靓.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5]马克思批判拉萨尔主义的思想逻辑及当代反思[D]. 张利华. 东北石油大学, 2012(07)
  •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研究(1976-1982)[D]. 陈敏.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7]论资本主义与正义 ——评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伍德和胡萨米之争[D]. 胡玉梅.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1)
  • [8]按劳分配是马克思批判的拉萨尔的观点吗?——与胡承槐教授商榷[J]. 马镔. 内部文稿, 2002(01)

标签:;  ;  ;  ;  ;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批判的拉萨尔观点吗?——与胡成怀教授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