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生态环境质量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旅游生态环境质量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生态环境质量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陈铖,于开红[1](2022)在《旅游生态足迹文献综述》文中提出旅游生态足迹模型是一种能够有效测度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用于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发展的研究。在剖析国内外旅游生态足迹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总结旅游生态足迹理论的研究历程,系统阐述旅游生态足迹的内涵、计算模型及应用,并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效率、生态旅游补偿、生态旅游安全、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振兴等六个角度,总结近年来生态旅游足迹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个人期待。

卢飞,张广海,徐翠蓉[2](2022)在《国内外旅游生态效率研究进展与启示:一个文献综述》文中指出通过对国内外旅游生态效率相关文献的梳理,从内涵维度、测度方法、时空格局演化、影响因素、提升策略等方面归纳了旅游生态效率研究的主要议题。综合来看,旅游生态效率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研究对象逐步延伸,研究的本土化特征明显,研究内容转向多元主题,研究方法实证取向鲜明。结合旅游生态效率研究的趋势和热点,提出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多要素集成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构建、地理时空大数据的挖掘与应用、驱动机制的系统阐释等研究主题。

尚会娟,那守海[3](2021)在《基于综合法的森林公园旅游生态足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足迹综合法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了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研究中,是研究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方法,对于研究森林公园旅游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黑龙江省森林公园为例,基于2008-2019年黑龙江省森林公园及旅游产业相关统计年鉴数据,采用生态足迹(模型)综合法对黑龙江省森林公园旅游生态足迹、旅游生态承载力、旅游生态赤字/盈余等进行定量分析,探讨黑龙江省森林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状况,提出黑龙江省森林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启示,突破个体森林公园研究的片面性。研究结果显示:2008-2019年黑龙江省森林公园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均值为0.0441hm2/人次,相较与2008年减少幅度达到70.44%,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均值为0.3069hm2/人次,人均旅游生态盈余均值为0.2628hm2/人次,三项指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2012年开始下降速度明显减缓并逐渐趋于稳定;旅游生态足迹波动较大,但始终在50万hm2以下波动;旅游生态承载力总量整体上逐年上升,12年间增加值为56.7905万hm2,2015年以后出现大幅提升,2018年达到310.8942万hm2;旅游生态足迹指数与旅游生态压力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8546和0.1454。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森林公园旅游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森林公园处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的理想状态,但有效开发仍然不足。因此,基于上述结果,提出要加大政府支持发展森林公园旅游业力度、优化森林公园管理与保护制度、强化发展森林公园旅游新业态制度、着力提升森林公园资源利用率能力等政策启示。

刘颖明[4](2021)在《基于DPSIR模型的旅游生态安全评价 ——以广安市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大众旅游时代,同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下人们对于红色文化旅游及其周边游的需求不断增长,促进了以红色文化为主旅游地的发展,成为了旅游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之一,也丰富了旅游地旅游市场容量。但随着旅游业迅速的发展,其发展过程和结果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后果,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很早之前就被党和国家所重视,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口号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诉求越来越强烈,旅游发展乃至于经济发展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此如何保障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达成一种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以及对于旅游地旅游生态安全如何评价、今后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成为了学术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广安市作为“伟人故里”、“川东门户”、“红色旅游胜地”、“滨江之城”,其位于成渝经济圈重要战略地位,意味着其旅游市场和旅游客容量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其红色旅游资源的垄断性和唯一性,也使得其旅游发展与其他资源类型城市与众不同。为了探究其旅游生态安全评价和演变过程,现以2008—2019年为研究时段、以广安市为研究对象结合12年内广安市统计局2008—2019年统计年鉴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四川环境年鉴》(2008—2019年)、《四川统计年鉴》(2008—2019年)社会经济发展等相关数据,在基于DPSIR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符合市级领域红色旅游地的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其次结合熵权法计算出每个指标因子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出12年内广安市旅游生态安全指数并进行分析;然后结合ARCGIS技术、空间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等方法探究影响广安市旅游生态安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并结合DPSIR模型运转模式得出广安市旅游生态安全驱动机制;最后在此基础上结合2020年广安市文化旅游资源普查成果从旅游发展、旅游压力、生态环保三个方面对广安市旅游生态安全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杨宏丰[5](2021)在《基于生态足迹的中国省际旅游生态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的实施加快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步伐,国内民众已不再满足于单纯追求物质层面的改善,精神层面的更高需求促进了“大旅游时代”的到来。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型产业,旅游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领头作用,在带动其它产业发展、增加群众就业机会以及促进各地区文化交流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值得关注的是,旅游业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增长极,更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突破口。然而,在旅游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环境问题依然严重,不仅涉及旅游业本身,与之相关的产业如交通业、餐饮住宿业等同样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环境问题。因此,在旅游资源丰度和旅游环境生态承载力有限的前提下,如何实现旅游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均衡发展变得尤为关键,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样具有重大意义。鉴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亟需对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而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就是从旅游生态效率入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借助生态足迹模型对我国30个省区的旅游生态足迹值进行有效测度,在将上述结果值作为生态要素投入的前提下构建了一个新的旅游生态效率指标体系。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同一行业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竞争关系,因此使用结合了博弈理论的DEA博弈交叉效率模型来测算中国各省区的旅游生态效率值。然后将上述效率值作为省际生态旅游空间差异分析的基础,借助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标准差椭圆两个模型进行旅游生态效率的空间关联特征和演化路径分析。最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影响旅游生态效率的关键因素,进一步通过效应分解具体研究各变量对于旅游生态效率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并基于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实证研究发现:(1)整体上看,研究期内中国各省区的旅游生态效率发展趋势良好,但个别省区之间表现出较大的差距。从三大地区的角度来看,最终形成了中部地区最优、东部地区紧跟其后、西部地区发展较差的局面。(2)按照旅游生态效率值的大小将研究区域细分为四类,研究期内位于效率最优区、弱优区和非优区的省区数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幅,而位于效率次优区的省区数量呈现出增加态势。(3)空间关联特征方面,我国省际旅游生态效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且这种正相关性随时间逐渐增强,具体表现为效率值大小相近的省区呈集聚态势。(4)标准差椭圆的特征值方面,研究期内效率重心整体表现出由西向东的移动轨迹;椭圆的分布范围先变大再缩小,最后继续呈现出扩大趋势;椭圆的旋转角变化规律则揭示出其存在的东北-西南分布格局。(5)影响因素方面,环境规制对本省旅游生态效率表现出积极且显着的影响,交通可达性和劳动力素质则表现为显着的负向作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素质对周边省区旅游生态效率均表现出显着的负向溢出效应,交通可达性和旅游资源禀赋则表现出显着的正向影响。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有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旅游资源整合效率;合理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发挥环境规制空间联动性;积极宣传绿色生态旅游,注重高质量旅游人才培养;重视地区生态旅游差异,实现旅游行业协调发展。

管羊炀[6](2021)在《旅游活动对三清山景区生态足迹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旅游业经过数十年的蓬勃发展已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繁荣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随着旅游活动的加剧及景区的过度开发,也对区域自然环境造成污染甚至生态破坏等问题,给当地未来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压力和挑战。探究旅游生态环境系统的变化,认知人类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响应关系,对于指导旅游景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生态足迹是研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状态的有效方法,其能够反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费强度以及废弃物的产生情况,并定量化评估一个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及人类需求之间的关系。因此,开展旅游活动对景区生态足迹的影响研究,分析其中关键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同时,旅游智能化发展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获取大范围连续的生态环境和旅游大数据成为可能,为景区生态足迹研究提供了关键支撑。山岳型风景区是我国风景名胜区的主体,相比于其他类型景区,其以自然景观为基础,生态环境受旅游活动干扰的消极影响尤为明显。本文以三清山这一典型山岳型风景区为案例区域,基于卫星遥感、气象观测、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等长时间序列的多源异构数据,利用3S技术和旅游生态足迹理论,开展旅游活动对三清山景区生态足迹的影响研究。以生态足迹表征景区及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关键影响因素,并进行未来趋势的预警,然后基于相关结论,从不同角度对三清山风景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3S技术与旅游生态足迹理论,提取三清山景区旅游生态环境要素和可持续发展指标,并分析其与社会经济因素的长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社会经济要素基本呈逐年上涨的状态,其中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都保持高速增长趋势,表明区域旅游业近十余年处于快速发展状态;另一方面,森林面积在2005—2019年中逐渐增多,城镇区域面积较早期年份有所增加,植被覆盖度和气候舒适度呈周期性季节变化和相对稳定的年际变化;研究区虽然一直处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盈余状态,但是人均旅游生态盈余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表明研究案例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容乐观。(2)开展2005—2019年三清山景区旅游生态足迹的相关性与主成分分析,确定其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并通过曲线拟合模型进行人均旅游生态盈余的预警。针对2005—2019年旅游生态足迹的变化趋势,与自然以及社会经济要素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得出经济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能力、产业支撑能力、旅游吸引力等经济社会因素为主要的驱动因子;通过11类曲线拟合模型中最优的指数模型,对研究区域的未来人均旅游生态盈余进行预警,发现研究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弱,其人均旅游生态盈余不仅逐年降低,且在未来10年内将小于0.01hm2每百人,自然生态系统资源将难以满足人类旅游发展的需要。(3)基于上述分析及预警结果,结合旅游生态足迹理论,对如何有效控制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增长以及减少旅游活动对景区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游客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二是建立协调机制,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景区建设;三是坚持科学规划,打造优质生态的旅游景区。

赵晓曼[7](2021)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中国滨海旅游生态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滨海旅游业作为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已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但也应该看到,我国滨海旅游业在由速度-规模型向效率-质量型转变过程中,还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和“坏产出”低效率增长的问题,尤其是滨海旅游业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较低的投入-产出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滨海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结合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研究滨海旅游业生态效率,既是推进滨海旅游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协调度的重要依据,也是优化滨海旅游投入和产出的关键因素,更是滨海旅游业提质增效的核心驱动力。为了评价测度中国滨海旅游生态效率时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首先对生态效率以及滨海旅游业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从非期望产出的角度构建滨海旅游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沿海18个旅游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05-2018年沿海城市旅游业相关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沿海城市滨海旅游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分析与评价,最后通过滨海旅游生态效率冗余情况,分析滨海旅游生态效率损失成因并进行改进,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生态效率测度结果分析,中国东部沿海城市滨海旅游生态效率平均值为(0.727~0.894),处于中等生态效率水平,整个过程呈现出2005至2009年为平稳发展阶段,2010至2011为效率下降阶段,最后2012至2018为再回升趋势。(2)各城市滨海旅游生态效率水平差异显着,效率表现为持续成长型(大连,天津,烟台,连云港)、波动型(福州,广州,深圳,湛江,温州)、下行风险型(秦皇岛,上海,宁波,厦门)和稳定型(青岛,南通,杭州,北海,三亚)四种发展类型。滨海旅游平均生态效率值最高为天津(1.268),最低为三亚(0.277)。(3)通过对滨海旅游生态分解效率测算分析得出,分解效率均值中纯技术效率较高,规模效率次之,综合效率变化主要由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交替驱动,后期滨海旅游业技术效率与综合效率的相关性程度较强。(4)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动态分析得出,我国滨海旅游全要素生产率一直为增长的趋势,平均速度为16.7%,技术进步增速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相近。将Malmquist指数分解得出不同城市资源配置和科技创新效率有很大差异。(5)通过滨海旅游生态效率冗余率结果分析得出,投入冗余和非期望产出冗余已经成为阻碍滨海旅游生态效率进步的关键因素,但冗余率不显着。旅游发展强度较高的滨海城市后期普遍出现由于资本投入闲置和污染排放严重而导致的效率下降问题,因此对旅游地要做到开发与维护两步走,针对不同发展特点提升滨海旅游生态效率。

张铎[8](2021)在《海岛旅游发展的生态补偿研究 ——以大连市长海县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海岛旅游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海岛文化备受旅游者的喜爱,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风景独特,环境优美的海岛上进行度假放松。但是在发展海岛旅游的同时疏于对海岛生态的保护,也导致海岛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发展战略,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强调了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重要性,表明生态环境保护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此背景下,我们应加快完善海岛旅游生态补偿制度,加大生态补偿政策偿实施力度,推动海岛旅游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对于生态补偿定义以及海岛旅游生态补偿的探讨,研究和总结了国内外各领域的生态补偿实践,并从中总结出一些重要启示和先进经验。本文还分析了长海县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补偿现状,并通过与国内其它海岛县的生态补偿进展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适用于长海县旅游发展生态补偿的独特模型,并且重点对生态补偿机制中海洋生态补偿标准部分进行了调查和估算。该调查运用了条件价值评估法对海岛生态补偿标准进行评价和估算,并根据条件价值评估法和调查结果以及SPSS软件分析总结出,公众及游客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水平以及生态保护意识的强度都会对支付意愿产生影响,目前海岛旅游者的海岛生态保护意识仍然很薄弱,非常需要社会媒体和生态保护组织等加强关于海岛生态保护重要性的宣传,也需要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于公众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引导。在支付意愿层面,可以看出公众和游客对于海岛旅游生态系统服务费用的收取是愿意配合和支持的。本文还运用生态补偿标准评价模型估算出来长海县进行海岛旅游的游客每人每次的生态补偿标准为387.87元;在年度生态补偿金额方面,评估出长海县一年的旅游生态补偿金额大概在52×107元左右,为长海县海岛旅游的生态补偿标准提供了借鉴依据,有利于日后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行和推进以及海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文章还通过对国内外各领域生态补偿机制和实践经验的研究,对完善长海县今后的海岛旅游生态补偿提出了七点想法和建议。分别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体系以及配套制度措施;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和市场的激励作用;促进生态补偿与扶贫攻坚相结合;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模式;加强生态补偿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分析;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监督和评估机制;加强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意识宣传。

李梦子[9](2021)在《基于碳排放核算的辽宁地级城市旅游生态效率测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观点认为旅游业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无烟产业”。但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学者对旅游业生态效率的深入研究,部分学者提出旅游业也具有能源密集型行业的特征。从辽宁省旅游业经济发展状况看,旅游业发展状况总体平稳,稳中求进;但从辽宁省旅游业环境效益情况来看,旅游行业整体效率较低,对旅游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对旅游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关注也较少。因此,如何提升辽宁省旅游业生态效率,以最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本文要研究和探讨的旅游业生态效率的本质问题。本文在国内外旅游业生态效率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符合旅游业发展的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自下而上”法对2015-2019年辽宁省地级城市的旅游业碳排放及能源消耗进行测算,并运用SBM-DEA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分别测算了辽宁省地级城市的静态和动态旅游生态效率。研究发现:(1)总体看,辽宁省各地级市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且各部门差异较为明显,其中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占据主要比重;(2)运用SBM-DEA模型,对辽宁地级城市旅游业生态效率进行静态分析,发现辽宁省部分地级市旅游生态效率的纯技术效率偏低,各个地市旅游生态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辽宁地级城市旅游业生态效率进行动态分析,发现辽宁省整体旅游生态效率提升明显,效率的提升主要来源于各市在技术层面的进步。(3)影响各地市旅游生态效率不高的原因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个别地市是由于规模效率较低,部分地市是由于纯技术效率较低,在旅游生态化发展的技术储备、管理水平、新技术新方法应用方面等有所不足。据此,本文从整体层面,基于规模效应和管理水平两方面提出了辽宁省旅游业整体生态效率的提升路径;并从个体层面,基于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有针对性地对各地市旅游业生态效率的提升给出发展方向和建议。

赵艾红[10](2020)在《中国旅游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大众旅游”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业发展态势迅猛,带来的经济效益显着,但随着旅游规模逐步扩大,破坏了旅游生态系统平衡,且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和利用对旅游生态系统造成诸多影响不容忽视,旅游生态系统健康成为我国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我国目前的旅游生态系统健康如何?呈现怎样的时空分布特征?动态变化速度和转移概率是怎样的?影响旅游生态系统健康的因素有哪些?这一系列问题都是促进旅游生态系统健康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本文在DPSIR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中国旅游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熵权法和线性加权法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西藏除外)的旅游生态系统健康进行测算,并运用GIS空间分析、动态度模型和马尔可夫链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最后采用面板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析,得出以下结论:(1)2004-2017年中国旅游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呈逐步上升的发展态势。整体呈东部地区旅游生态系统健康指数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的“梯度化”特征。驱动力子系统、状态子系统、影响子系统以及响应子系统的健康指数整体上均表现为逐步提升的态势,压力子系统的健康指数呈下降的趋势。研究期内中国旅游生态系统健康等级逐步提升,旅游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中间类型集中,整体表现为“中间多,两头少的纺锤体”特征,且旅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较好的省市集中在沿海地区,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2)从等级变化速度看,中国旅游生态系统健康的等级数量在2004-2017年期间随着等级的提高变化速度逐渐增大。较高等级的旅游生态系统健康类型的变化不明显,研究期内中国旅游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有逐步好转的趋势,但较为健康的省市数量依然较少。旅游生态系统健康等级转移概率显示:2004-2017年旅游生态系统健康等级类型整体发生良性转移的概率较低,在整个研究期内旅游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均未出现跳跃式的转移,且旅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越好,转移的概率越低。(3)从旅游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因素看,劳动力投入力度、科技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旅游交通水平和政府调控能力对中国整体以及三大区域的影响存在差异。旅游生态系统健康是实现旅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大众的旅游需求和旅游意愿日益加强,旅游生态系统的环境压力也进一步加大,旅游生态系统健康得到保障,才能确保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从宏观层面出发,分析我国旅游生态系统健康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能够有效掌握我国旅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使各级政府在享受旅游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关注到旅游生态系统面临的健康问题,提高对生态环保的重视度,做出有利于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正确决策,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生态环境质量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旅游生态环境质量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旅游生态足迹文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旅游生态足迹的内涵
    1.1 生态足迹的内涵
        1.1.1 生态足迹的概念
        1.1.2 生态足迹模型
        1.1.2. 1 生态足迹模型[4]
        1.1.2. 2 生态承载力模型[5]
        1.1.2. 3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比较
        1.1.3 生态足迹的应用
    1.2 旅游生态足迹内涵
        1.2.1 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
        1.2.2 旅游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1.2.2. 1 旅游交通生态足迹模型
        1.2.2. 2 旅游住宿生态足迹模型
        1.2.2. 3 旅游餐饮生态足迹模型
        1.2.2. 4 旅游购物生态足迹模型
        1.2.2. 5 旅游游览生态足迹模型
        1.2.2. 6 旅游娱乐生态足迹模型
2 旅游生态足迹的应用
    2.1 国外学者旅游生态足迹应用的研究
        2.1.1 基于旅游和生态联系的研究
        2.1.2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
    2.2 国内学者对旅游生态足迹应用的研究
        2.2.1 基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2.2.2 基于生态旅游效率的角度
        2.2.3 基于生态旅游补偿的角度
        2.2.4 基于生态旅游安全的角度
        2.2.5 基于农业生态旅游的角度
        2.2.6 基于生态旅游乡村振兴的角度
3 结论
    3.1 研究评述
    3.2 研究展望
        3.2.1 在旅游生态足迹数据的记录与收集方面
        3.2.2 在旅游生态足迹模型构建方面
        3.2.3 在乡村旅游生态足迹研究方面
        3.2.4 在旅游生态足迹与碳中和实证研究方面

(2)国内外旅游生态效率研究进展与启示:一个文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旅游生态效率的内涵维度
2 旅游生态效率的测度方法
    2.1 价值—影响比值法
    2.2 指标体系法
    2.3 模型法
3 旅游生态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化
4 旅游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
5 旅游生态效率的提升策略
    5.1 旅游业相关部门生态效率提升策略
    5.2 旅游目的地生态效率提升规划与措施
    5.3 缩小区域旅游生态效率的对策
6 述评与展望
    6.1 述评
    6.2 展望

(3)基于综合法的森林公园旅游生态足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生态足迹理论的研究回顾
    2.2 旅游生态足迹研究回顾
    2.3 文献评述
3 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3.1 理论分析框架
    3.2 研究方法
        3.2.1 生态足迹模型
        3.2.2 生态承载力模型
        3.2.3 生态盈余/赤字
        3.2.4 生态足迹指数
        3.2.5 生态压力指数
4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4.1 研究区域概况
    4.2 数据来源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5 经验性结果分析
    5.1 旅游生态足迹
    5.2 旅游生态承载力
    5.3 旅游生态盈余
    5.4 旅游生态足迹指数
    5.5 旅游生态压力指数
6 结论、讨论与政策启示
    6.1 结论
    6.2 讨论
    6.3 政策启示
        6.3.1 加大政府支持发展森林公园旅游业力度
        6.3.2 优化森林公园管理与保护制度
        6.3.3 强化发展森林公园旅游新业态制度
        6.3.4 着力提升森林公园资源利用率能力

(4)基于DPSIR模型的旅游生态安全评价 ——以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1.1 我国步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1.1.1.2 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新阶段
        1.1.1.3 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1.4 红色旅游发展蓬勃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1.1 文献分析法
        1.3.1.2 DPSIR模型
        1.3.1.3 熵权法
        1.3.1.4 综合指数法
        1.3.1.5 灰色关联度理论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安全
        2.1.2 .旅游生态安全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国内外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2.3.1.1 国外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2.3.1.2 国内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2.3.2 .国内外旅游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2.3.2.1 国外旅游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2.3.2.2 国内旅游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2.4 .研究述评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域
        3.1.1 .城市历史概括
        3.1.2 .城市地理区位
        3.1.3 .城市气候与旅游资源
        3.1.3.1 气候
        3.1.3.2 旅游资源
    3.2 .数据来源
第4章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1 .指标选取
        4.1.1 .指标选取原则
        4.1.2 .指标初步筛选
        4.1.3 .指标最终选取
    4.2 .指标说明
    4.3 .权重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广安市旅游生态安全演变及分析
    5.1 .广安市旅游生态安全综合测度及等级划分
        5.1.1 .广安市旅游生态安全综合指数
        5.1.2 .广安市旅游生态安全等级划分
        5.1.3 .广安市旅游生态安全总体特征
    5.2 .广安市旅游生态安全各准则层综合指数演变分析
        5.2.1 .驱动力综合指数演变
        5.2.2 .压力综合指数演变
        5.2.3 .状态综合指数演变
        5.2.4 .影响综合指数演变
        5.2.5 .响应综合指数演变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广安市旅游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发展建议
    6.1 .广安市旅游生态安全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度分析
        6.1.1 .灰色关联度研究方法
        6.1.2 .指标因素关联度计算及影响因子确认
        6.1.2.1 从整体关联度方面分析
        6.1.2.2 从关联度强度排名方面分析
        6.1.2.3 从主要影响因素方面
    6.2 .广安市旅游生态安全驱动机制分析及发展建议
        6.2.1 .广安市旅游生态安全准则层灰色关联度分析
        6.2.2 .广安市旅游生态安全驱动机制
        6.2.3 .广安市旅游生态安全未来发展建议
        6.2.3.1 在旅游发展方面
        6.2.3.2 在旅游压力方面
        6.2.3.3 在生态环保方面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不足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及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基于生态足迹的中国省际旅游生态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旅游生态效率概念与相关理论研究
        二、旅游生态效率测算方法的研究
        三、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四、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旅游业发展及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旅游生态效率的相关理论
        一、旅游生态效率的定义
        二、旅游生态效率的目标
    第三节 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一、空间相关
        二、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
第三章 旅游生态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第一节 理论模型与方法
        一、旅游生态足迹模型
        二、DEA博弈交叉效率模型
        三、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
        四、标准差椭圆
    第二节 指标确定与数据来源
        一、生态足迹六大账户
        二、旅游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三、数据来源
第四章 中国省际旅游生态效率实证研究
    第一节 中国省际旅游生态足迹测度结果分析
    第二节 基于生态足迹的中国省际旅游生态效率测度结果分析
        一、中国省际旅游生态效率时序特征评价
        二、中国省际旅游生态效率空间分布特征评价
    第三节 中国省际旅游生态效率空间差异
        一、旅游生态效率空间关联性分析
        二、旅游生态效率空间演化分析
第五章 中国省际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空间计量分析
    第一节 空间计量模型简介
        一、空间滞后模型(SLM)
        二、空间误差模型(SEM)
        三、空间杜宾模型(SDM)
    第二节 空间计量模型的估计步骤
    第三节 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及数据说明
    第四节 空间计量测度结果分析
        一、空间计量模型的检验与选择
        二、旅游生态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
        三、影响因素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分析
        四、稳健性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有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旅游资源整合效率
        二、合理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发挥环境规制空间联动性
        三、积极宣传绿色生态旅游,注重高质量旅游人才培养
        四、重视地区生态旅游差异,实现我国旅游业协调发展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6)旅游活动对三清山景区生态足迹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旅游活动生态环境影响
        1.2.2 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2 旅游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
    2.1 生态足迹理论
        2.1.1 生态足迹
        2.1.2 生态承载力
        2.1.3 生态盈余与生态赤字
    2.2 旅游生态足迹理论
        2.2.1 旅游生态足迹
        2.2.2 旅游生态承载力
        2.2.3 旅游生态盈余与旅游生态赤字
    2.3 驱动力分析与趋势预警模型
        2.3.1 相关性分析方法
        2.3.2 主成分分析方法
        2.3.3 曲线拟合方法
3 三清山景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三清山旅游景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气候水文
        3.1.3 地质地貌
        3.1.4 自然资源
        3.1.5 旅游发展
    3.2 数据来源介绍
        3.2.1 遥感数据
        3.2.2 气象数据
        3.2.3 统计数据
    3.3 数据处理方法
        3.3.1 遥感空间观测数据处理
        3.3.2 土地利用分类
        3.3.3 植被覆盖度计算
        3.3.4 气候舒适度计算
4 三清山景区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力变化分析
    4.1 三清山景区2005—2019 年发展状况分析
        4.1.1 经济发展水平
        4.1.2 游客接待能力
        4.1.3 固定资产投资能力
        4.1.4 产业支撑能力
        4.1.5 旅游吸引力
    4.2 三清山区域生态环境要素时空变化分析
        4.2.1 土地利用覆盖度
        4.2.2 植被覆盖度
        4.2.3 气候舒适度
    4.3 三清山景区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变化分析
    4.4 三清山景区旅游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变化分析
5 旅游活动对三清山景区生态环境影响及预警分析
    5.1 三清山景区旅游生态足迹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5.2 三清山景区旅游生态足迹驱动力的主成分分析
    5.3 三清山景区旅游生态承载力趋势预警分析
6 三清山景区可持续发展建议
    6.1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游客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6.2 建立协调机制,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景区建设
    6.3 坚持科学规划,打造优质生态的旅游景区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及展望
        7.2.1 不足之处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非期望产出的中国滨海旅游生态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 可能的创新点
2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生态效率研究综述
        2.1.2 旅游生态效率研究综述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效率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生态旅游理论
3 中国滨海旅游生态效率评价
    3.1 中国滨海旅游生态效率研究方法
        3.1.1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
        3.1.2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
    3.2 中国滨海旅游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3.2.1 评价指标体系
        3.2.2 数据来源
    3.3 研究区域概况
        3.3.1 中国滨海旅游业经济发展状况
        3.3.2 滨海旅游研究区域现状
    3.4 中国沿海城市滨海旅游生态效率测算结果
        3.4.1 中国滨海旅游生态效率时序演变分析
        3.4.2 中国滨海旅游分解效率测度及分析
        3.4.3 中国滨海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数分析
4 中国沿海城市滨海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4.1 中国沿海城市滨海旅游生态效率冗余率分析
    4.2 中国沿海城市滨海旅游生态效率损失成因及改进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建议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海岛旅游发展的生态补偿研究 ——以大连市长海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
        1.1.2 海岛旅游热度日渐增高
        1.1.3 海岛旅游发展对生态保护的疏忽
        1.1.4 生态补偿机制对于海岛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1.1.5 关于海岛旅游开发生态补偿的研究尚不成熟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条件价值评估法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2 研究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生态补偿的概念
        2.1.1 生态补偿的定义
        2.1.2 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定义
    2.2 海岛生态补偿相关理论
        2.2.1 生态环境价值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公共物品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科斯产权理论
        2.2.6 利益相关者理论
3 我国海岛旅游的生态环境影响及生态补偿现状
    3.1 我国海岛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概况
    3.2 我国海岛旅游发展生态现状及影响
        3.2.1 海岛旅游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情况
        3.2.2 海岛旅游开发获得的生态效益
    3.3 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的生态补偿现状
        3.3.1 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的生态补偿现状
        3.3.2 我国海岛旅游发展的生态补偿参考案例
4 长海县旅游发展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4.1 研究区域概况
    4.2 长海县旅游发展环境资源条件
        4.2.1 地理位置优越
        4.2.2 生态环境优美
        4.2.3 旅游资源多样
    4.3 长海县旅游生态补偿现状与问题
        4.3.1 长海县生态补偿的意义及必要性
        4.3.2 长海县生态补偿的现状问题
        4.3.3 长海县与国内其他海岛县生态补偿差距对比
    4.4 长海县旅游发展生态补偿机制模型的构建
        4.4.1 长海县生态补偿的主客体
        4.4.2 长海县生态补偿的原则与标准
        4.4.3 长海县生态补偿的方式
        4.4.4 长海县生态补偿的途径
5 长海县海岛旅游发展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5.1 海岛旅游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5.2 海岛旅游发展生态补偿标准研究方法
    5.3 海岛生态补偿标准计算
        5.3.1 海岛生态系统服务产品支付意愿调查
        5.3.2 生态补偿标准评价模型
        5.3.3 生态补偿标准评估结果
        5.3.4 结论与讨论
6 完善长海县旅游发展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体系以及配套制度措施
    6.2 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和市场的激励作用
    6.3 促进生态补偿与扶贫攻坚相结合
    6.4 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模式
    6.5 加强生态补偿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分析
    6.6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监督和评估机制
    6.7 加强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意识宣传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贡献和创新之处
    7.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海洋生态系统服务支付意愿调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基于碳排放核算的辽宁地级城市旅游生态效率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旅游碳排放研究综述
        (二)旅游业碳排放量测算方法研究综述
        (三)旅游生态效率研究综述
        (四)研究述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低碳旅游
        (二)旅游碳排放
        (三)旅游生态效率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低碳经济理论
        (二)旅游系统理论
        (三)生态效率理论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旅游碳排放及其测度方法
    一、碳排放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一)碳排放及其一般测算方法
        (二)碳排放在国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三)碳排放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
    二、旅游业碳排放系统构成分析
        (一)旅游业碳排放现状分析
        (二)旅游业碳排放量测算影响因素分析
        (三)旅游业碳排放系统的边界界定
    三、旅游业碳排放与能源消耗测算模型
        (一)旅游交通碳排放及能源消耗模型
        (二)旅游住宿碳排放及能源消耗模型
        (三)旅游活动碳排放及能源消耗模型
        (四)旅游餐饮碳排放及能源消耗模型
        (五)旅游业碳排放及能源消耗模型
第四章 辽宁地级城市旅游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耗测算分析
    一、辽宁省旅游业碳排放现状
    二、辽宁地级城市旅游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耗测算数据收集
        (一)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
        (二)参照数据的收集整理
    三、辽宁地级城市旅游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耗测算与分析
        (一)辽宁地级城市旅游交通碳排放量及能源消耗测算与分析
        (二)辽宁地级城市旅游住宿碳排放量及能源消耗测算与分析
        (三)辽宁地级城市旅游活动碳排放量及能源消耗测算与分析
        (四)辽宁地级城市旅游餐饮碳排放量及能源消耗测算与分析
        (五)辽宁省旅游业碳排放量及能源消耗测算与分析
    四、测算结果总结
第五章 基于旅游碳排放的辽宁地级城市旅游生态效率测度与评价
    一、基于旅游碳排放的辽宁地级城市旅游生态效率测度模型
        (一)旅游生态效率测算方法
        (二)指标模型
        (三)研究对象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一)国内外旅游业生态效率指标分析
        (二)指标选取原则
        (三)指标构建与数据来源
    三、基于旅游碳排放的辽宁地级城市旅游生态效率测算与分析
        (一)辽宁地级城市静态旅游生态效率测算与比较
        (二)辽宁地级城市动态旅游生态效率测算与比较
        (三)测度结果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二、提升辽宁省旅游生态效率的对策建议
        (一)基于整体层面,辽宁省旅游业生态效率的提升路径
        (二)基于个体层面,辽宁省旅游业生态效率的提升路径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中国旅游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
        1.3.2 旅游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
        1.3.3 研究述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方法
    2.1 旅游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2.1.1 旅游生态系统的涵义
        2.1.2 旅游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
        2.1.3 系统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4 技术路线图
第3章 中国旅游生态系统健康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3.1 旅游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3.1.3 相关评价指标的说明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3.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3.3 旅游生态系统健康的综合评价结果
    3.4 中国旅游生态系统健康的时间变化分析
        3.4.1 旅游生态系统健康的等级划分
        3.4.2 旅游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3.4.3 各子系统健康指数时间变化特征
        3.4.4 三大区域旅游生态系统健康时间变化特征
    3.5 中国旅游生态系统健康的空间变化分析
        3.5.1 旅游生态系统健康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
        3.5.2 旅游生态系统健康类型的变化速度
        3.5.3 旅游生态系统健康类型的转移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旅游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4.2 中国整体旅游生态系统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4.3 东部地区旅游生态系统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4.4 中部地区旅游生态系统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4.5 西部地区旅游生态系统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相关建议
    5.3 创新之处
    5.4 研究不足和展望
        5.4.1 研究不足
        5.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旅游生态环境质量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旅游生态足迹文献综述[J]. 陈铖,于开红.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2(01)
  • [2]国内外旅游生态效率研究进展与启示:一个文献综述[J]. 卢飞,张广海,徐翠蓉.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2
  • [3]基于综合法的森林公园旅游生态足迹研究[J]. 尚会娟,那守海. 林业经济, 2021(04)
  • [4]基于DPSIR模型的旅游生态安全评价 ——以广安市为例[D]. 刘颖明.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5]基于生态足迹的中国省际旅游生态效率研究[D]. 杨宏丰.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6]旅游活动对三清山景区生态足迹的影响分析[D]. 管羊炀.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7]基于非期望产出的中国滨海旅游生态效率研究[D]. 赵晓曼.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8]海岛旅游发展的生态补偿研究 ——以大连市长海县为例[D]. 张铎.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9]基于碳排放核算的辽宁地级城市旅游生态效率测度研究[D]. 李梦子.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10]中国旅游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赵艾红. 新疆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旅游生态环境质量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