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城市的竞争力与西方城市化进程

西方城市的竞争力与西方城市化进程

一、西部城市竞争力与西部城市化进程(论文文献综述)

李中会[1](2021)在《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及城市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支撑引领城市发展的助推器,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深刻影响了社会经济领域的诸多方面。当前,受国内外社会环境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央层面启动“新基建”计划,城市轨道交通基建项目已成为地方政府重点投资领域。地方政府竞相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以图在城市竞争中占据优势。那么,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否能带来要素集聚并促进产业集聚?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如何?是否存在显着的产业与区域异质性?围绕这些问题,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1)系统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对要素集聚和产业集聚的影响机理,并探讨要素集聚在城市轨道交通影响产业集聚过程中的传导作用;(2)将城市竞争力作为研究目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和产业集聚对城市竞争力影响。因此,本文主要开展以下研究工作:第一,城市轨道交通影响要素集聚、产业集聚及城市竞争力的理论分析。基于产业集聚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对产业集聚及城市竞争力影响的研究框架,揭示城市轨道交通对产业集聚效应的作用机制,以及要素集聚的传导路径,并进一步探析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竞争力的作用机理。第二,要素集聚、产业集聚和城市竞争力指标构建与测度。首先构建以劳动力集聚、资本集聚和技术创新集聚为核心的城市要素集聚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06—2018年地级及以上城市要素集聚水平。其次,基于区位熵衡量产业集聚水平,重点测度城市制造业、建筑业、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公共性服务业等产业集聚度。最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各城市竞争力大小。第三,城市轨道交通影响要素集聚、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选取代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模的线路长度、配置车辆数、车站数等指标,基于2006—2018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别实证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对要素集聚、产业集聚的影响机理,定量解析城市轨道交通对要素集聚和产业集聚的影响效应。进一步根据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以要素集聚为中间变量,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要素集聚与产业集聚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通过要素集聚影响产业集聚的作用机制。第四,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集聚以及两者的交互关系,构建PSM-DID模型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的开通对城市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并进行了有效性检验、共同支撑假设检验、改变时间宽度来分析政策对时间变化的敏感性程度等反事实检验,证明模型选择的合理性及排除其他政策或者因素对被解释变量产生的噪声影响。最后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影响城市竞争力的产业异质性,并对区域异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归纳如下:第一,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与测度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沿海地区的主要城市和中、西部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会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和投资规模较大,其余地方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规模较为滞后。当前,我国城市要素集聚在时间上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城市要素集聚均值呈现出不断变化且递增的基本趋势。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城市产业集聚水平也呈现出相似的分布特征。第二,城市轨道交通对要素集聚影响为正向效应。其中,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有效吸引劳动力集聚、资本集聚、技术创新集聚;影响系数分别为0.1209、0.1021和0.0355,且均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显着;城市轨道交通配置车辆数有效吸引劳动力集聚、资本集聚、技术创新集聚;影响系数分别为0.1827、0.1123、0.1403,在5%或1%的显着性水平下显着;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数有效吸引劳动力集聚、资本集聚,但对技术创新集聚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第三,城市轨道交通对产业集聚影响为正向效应,但对不同产业存在异质性。其中,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对建筑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公共服务业集聚均呈现出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影响系数在1%或5%的显着性水平下显着;对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具有抑制作用。城市轨道交通配置车辆数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消费性服务业、公共性服务业集聚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影响系数在1%的显着性水平显着;对制造业集聚、建筑业集聚呈现出抑制作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数对建筑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公共性服务业集聚正向促进效应,且影响系数在1%的显着性水平下显着;对制造业集聚、城市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存在抑制作用。第四,城市轨道交通能够通过吸引要素集聚来促进产业集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能够通过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创新集聚有效吸引城市制造业集聚、城市建筑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但无法通过劳动力集聚吸引公共性服务业集聚;城市轨道交通配置车辆数能够通过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创新集聚有效吸引城市制造业、城市建筑业和服务业集聚;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数能够通过要素集聚来促进城市制造业、建筑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城市消费性服务业集聚,但无法有效促进公共性服务业集聚。第五,城市轨道交通能够提高城市竞争力,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另外,产业集聚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存在显着的产业异质性。公共服务业的集聚能够显着促进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其他产业的集聚对城市竞争力并没有显着影响。同时,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发挥的调节效应也有所差异,制造业集聚会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则会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均能够提高城市竞争力,但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回归系数较显着,均在1%的显着性水平下显着;西部地区城市轨道交通促进效应较弱且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本文研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影响产业集聚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探究城市轨道交通对要素集聚和产业集聚的影响机理,深入阐释了城市轨道交通影响要素集聚,进而要素集聚促进产业集聚的理论机制。第二,拓展了城市轨道交通影响产业集聚的研究视角。现有研究主要以城市轨道交通与劳动力集聚或资本集聚的单一视角为主,本文将城市轨道交通、要素集聚与产业集聚作为三个子系统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并构建理论模型,定性和实证解析城市轨道交通与要素集聚和产业集聚的关系,深化了对城市轨道交通对要素集聚和产业集聚作用机制的认识,为推动和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要素集聚与产业集聚三者关系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第三,丰富了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和城市竞争力的实证研究。构建PSM-DID模型,探究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剖析产业集聚的调节效应,实证解析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和两者交互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效应,丰富和拓展了交通经济、产业经济与城市竞争力的交叉研究。

王蕴芳[2](2021)在《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快速提升,使得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占比越来越大。由于其对第三产业产生着较大影响,使各级政府更加重视旅游业,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差异使得竞争态势逐渐加剧。作为世界上着名的城市群,长三角广阔的旅游市场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均吸引着众多游客的到访。自上世纪起,旅游竞争力开始被国外学者分析和研究,并逐步引起各个不同学科的关注和研究的兴趣,研究的地理空间尺度不断细化,涵盖了国家、区域、城市甚至更小的范围,研究的内容也逐渐从理论扩展到实证研究。我国现阶段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动力,但合作中的竞争态势也不断深化,地区间的竞争差异逐渐显现,分析长三角地区旅游竞争力的时空变化和差异,可以更全面直观的了解和把握旅游发展的情况,同时也可以为今后在竞合关系下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主要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借鉴前人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建立起本文所研究的评价体系,从三省一市的统计年鉴和官方统计局中获取所需要的数据,对长三角地区的旅游竞争力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展开测度研究,根据评价得分将长三角41个城市进行类型的划分,再运用空间统计方法计算集聚指数和空间重心转移坐标,探讨近10年来旅游竞争力的时空分异特征,阐明时空变化的差异和趋势,最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剖析其影响要素。经过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从旅游竞争力的评价结果上能够发现,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和合肥是长江三角洲旅游竞争力的中心区域,评价得分最高,而安庆市、宿迁市和舟山市则在长三角地区的旅游竞争力最弱,其竞争力的提高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长三角城市进行了类型划分,共包含四类分别是是强旅游竞争力城市、较强旅游竞争力城市、较弱旅游竞争力城市以及弱旅游竞争力城市。(2)从旅游竞争力的时序变动趋势上可以得出,长三角旅游竞争力在十年间整体上呈现出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且变化幅度非常明显。五个子要素中,旅游社会总量竞争力、旅游业绩竞争力、旅游设施竞争力和旅游环境竞争力的变化和旅游竞争力的时间变化趋势大体上保持一致,均为缓慢的波动增长,但旅游资源竞争力的增长幅度最大。通过对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系数的计算,可以发现长三角城市间以及城市与区域间的绝对差异在缓慢扩大,而相对差异在时序变动上有波动缩小的倾向。(3)从空间特征上来看,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空间等级差异明显,上海的旅游竞争力在长江三角洲始终处于核心位置。旅游竞争力和旅游环境竞争力的空间等级呈现出自东向西递减的分布特点,旅游业绩竞争力、旅游资源竞争力和旅游设施竞争力的等级情况较为相似,主要是东南地区等级高,西北地区等级低,而旅游社会总量竞争力空间等级高的区域集中在浙江省,等级低的区域集中在安徽省和苏北地区。旅游竞争力和子要素的空间集聚情况与等级分布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东部沿海区域竞争力的集聚水平高,而西北地区的集聚程度比较低。旅游竞争力及各个子要素的热点和次热点的分布都比较分散,且面积较小,温点区大多集中在长三角北部地区,而次冷点区和冷点区则主要集中在长三角东北角和西部地区。旅游竞争力的空间发展重心在苏南地区,先向西转移,再向西北转移,在方向上呈现不断收缩的特征。旅游社会总量竞争力、业绩竞争力、设施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的空间重心转移方向依次为西南地区、西部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在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上具有一定的方向扩散性。而旅游资源竞争力由于其椭圆的转角逐年减少,空间重心呈现出东北-西北的转移特征,在南北方向上不断扩散,而在东西方向上,有收缩的趋势。(4)旅游竞争力的主要影响要素是人均生产总值,这个因素与旅游竞争力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和总结提升长三角旅游竞争力的相关措施。(5)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是把旅游竞争力的各个子要素从空间等级差异、空间集聚状况和重心转移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深入展开研究。本文的指标主要是从旅游目的地的供给方面建立,今后在构建评价指标时应当加强和侧重对游客需求视角的补充。

邓紫微[3](2020)在《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文中提出武陵山片区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交接处,受各自省域发展核心区域的辐射较弱、分工协作度不高、利益兼顾不够。该区域曾是我国十四个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具有省际交界区域面积广阔、多民族交融广泛的特点,大多数地区也是革命老区。开展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城市城镇扩展的模拟与优化研究,对提升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动能力,促进以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协同、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本论文立足武陵山片区以及怀化市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计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运用ENVI5.1软件进行遥感图像处理、Arc GIS10.5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分析、MATLAB9.5软件进行经济数据分析,循序“理论基础研究——问题提出——联系特征、影响因素和机制分析——时空动态模拟验证——策略优化”的思路,对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进行研究。本文主要讨论三个核心问题。核心问题一:怀化为什么是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核心问题二:怀化城镇扩展的联系特征、影响因素、扩展机制是什么?时空动态变化格局如何发展?核心问题三:怀化如何成为武陵山片区核心增长极引领区域联动发展?本文围绕三个核心问题,一共设置八章,除去第一章理论基础研究和最后一章结论与展望,通过五个部分对上述三个核心问题进行了具体实证研究探讨。第一部分: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分析。是本文的第二章,着重回答第一个核心问题。主要通过分析武陵山片区相关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选取21个社会经济指标(2008-2018年)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武陵山片区怀化、铜仁、黔江、张家界、恩施、吉首1等六个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结果显示2018年综合实力得分依次为怀化(2.15)、恩施(0.92)、铜仁(0.88)、湘西州(0.8)、张家界(0.62)、黔江(0.27);运用断裂点模型和修正引力模型,分别以六个城市为中心计算其经济影响范围的断裂点和联系强度,结果显示怀化与其它五个城市之间的断裂点都超过了城市间的中心点,2008-2018年怀化与湘西州(351)、铜仁(266)经济联系强度均值最高,与张家界(37)、恩施(36)、黔江(10)经济联系强度较低。综合来看,怀化在城市体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经济辐射能力和经济联系强度上均处于武陵山片区的优势水平,具备发展成为该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据此,选取怀化作为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第二部分:怀化的城镇扩展联系特征分析。是本文的第三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通过整理1949-2018年的怀化城市建成区数据,对怀化中心城区不同时期的城镇格局演变进行脉络梳理和特征分析,可知怀化中心城区城镇扩展经历了缓慢发育期(1949-1969年,0.54km2-1.79km2)、快速发展期(1970-1975年,达到7km2)、稳步扩展期(1976-1999年,达到18 km2)、迅猛扩张期(2000-2018年,达到64km2),中心城区规模扩张表现出持续性和阶段性特征。最后,选取常住人口、GDP等8个指标建立怀化市内部城镇的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综合测评怀化13个县市区的发展质量,通过断裂点模型分析中心城区的辐射范围,通过修正引力模型分析中心城区(鹤城区)和市域其它12个县市区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怀化鹤城区与其它12个县市区联系相对较紧密,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做大城市规模。为探究怀化市城镇扩展影响因素、扩展机制以及未来城镇扩展方向打下实证基础。第三部分:怀化城镇扩展影响因素与机制分析。是本文的第四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从一般城镇扩展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入手,以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怀化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与探讨,深入研究怀化市的城镇扩展模式与发展机理。怀化的城镇空间扩展遵从普适的城镇空间扩展规律,然而由于所处区位的特殊性、政策导向及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其自身的特点。怀化市城镇化扩展主要受地理环境、交通基础、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社会文化、行政边界效应因素的深刻影响,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和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是深刻影响怀化城镇空间扩展的机制,并呈现以下人地关系特征:(1)怀化市中心城区以及市辖县市区的城镇建成区布局明显受到河流流向以及山脉分布的影响,但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怀化市城镇扩展不断突破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得以沿铁路和公路干线枝状延伸,并进一步增强与武陵山片区城镇之间的联系。(2)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集聚,尤其是工业园区的建设极大地促进城镇郊区土地的开发利用,国家战略与各级政策的支持、城市规划的合理引导都不断重塑和优化怀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一核两轴五级中心”的市域城镇空间体系。(3)民族融合打破了武陵山片区原有的多民族分散聚居的格局,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愿望让人口在区域内迁移,城镇空间不断向城镇外缘延伸,城镇边界不断向周边区域扩展。怀化市以其领先的城市综合实力成为人口迁移聚集地,形成区域增长极,又通过扩散效应辐射带动周边更广大地区的空间发展。(4)地理环境、交通基础、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社会文化等因素,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和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最终都表现出常住人口变化和城镇用地变化之间的相关联系。第四部分:怀化城镇扩展时空动态模拟分析。是本文的第五章,着重回答第二个核心问题。首先,确定采用城镇用地规模和常住人口规模两个核心指标表征中心城市的城镇扩展。利用马尔萨斯人口模型模拟预测出怀化2020、2025、2030年市域常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503.28万、516.76万、530.6万;运用ESTARFM遥感数据时空融合模型融合Landsat与MODIS数据,得到时间序列的Landsat8融合数据,结合地形地貌、交通路网、河流水文、社会经济等驱动因子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法提取怀化市2000、2005、2010、2015年的覆被类型信息。然后,构建顾及3种转换规则、5类元胞状态(城镇用地、林地、耕地、水体、未利用地)转换特征情况下的元胞自动机(Weight-CA)模型对怀化市域城镇空间扩展进行模拟,研究显示:(1)提取的覆被类型精度达分别到了91.55%、89.29%、84.73%、90.16%,该遥感数据解译方法提高了数据精度,为本文奠定了较好的研究基础。(2)2000-2015年期间怀化市域主要城镇用地集中在包括鹤城区(中心城区)、芷江县、中方县、洪江市、洪江区等五个县市区在内的市域中部地区。(3)模拟分析得出怀化市2010年和2015年城镇用地规模分别为15660 hm2、18595 hm2,与统计年鉴值相比精度达到了89.98%和89.60%。(4)对怀化市2020、2025、2030年城镇用地扩展进行了模拟,得出19618hm2、25332hm2和31105hm2的结果。最后通过图像分析出怀化市域的城镇用地扩展主要呈“十字形”分布和沿河分布的轨迹特征,怀化中心城区城镇扩展主要是呈现“据点型”-“散点组团型”-“团城型”-“枝状放射型”-“T字形”的发展过程。从实证研究角度论证了怀化的常住人口规模和城镇用地规模使其具备发展成为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的实力。第五部分: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优化策略分析。是本文的第六章和第七章,着重回答第三个核心问题。主要探讨怀化想要建设成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必须解决城镇空间格局仍需完善、产业空间结构仍需调整、开放型交通构建仍需加强、资源开发机制亟待健全、行政区划制约亟待协调等限制性因素,实施怀化主体增长极和非均衡化发展战略,提出在城镇空间、城乡融合、产业布局、交通通道功能、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优化创新策略。怀化引领武陵山片区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对接成渝城市群、大西南和粤港澳大湾区,走开放型发展道路。武陵山片区内12个城市共同建立“武陵山片区合作示范区”协调管理机构,制定区域合作原则、目标、路径。怀化具备带动武陵山片区整体发展的实力,武陵山片区要以怀化为中心,不断推动重点领域合作,实现怀化带动区域整体发展。怀化积极带动铜仁、湘西州、黔江、恩施、张家界联动发展,实现六个中心城市空间协同发展。怀化充分对接铜仁、湘西州组团式发展,形成武陵山片区“铁三角”核心发展区域;以怀化“米”字形铁路为骨架,高速公路和国省干道为脉络,充分对接重庆、贵阳、柳州、长沙、郴州、恩施等城市,形成武陵山片区“六边形”发展腹地区域,最终实现点线面网格化发展。

晏冉[4](2020)在《“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以抖音等新媒体为代表的传播媒介成为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渠道,展示着城市的文化习俗与城市独有的风景名胜,而抖音等新媒体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为城市“走红”于网络提供了便利。西安的走红缘于2018年初抖音APP上一名用户发布的“摔碗酒”视频,该视频在短期内被大量转载评论,西安也因此多次登上抖音、微博等媒体的热搜榜。西安的走红不是意外而是“蓄谋已久”,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致力于打造闻名中外的历史名城、旅游胜地,在城市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不断寻求城市形象传播的新路径,通过丰富传播内容、拓宽传播途径、重视受众需求以及官方民众共合作来进行有效的城市形象传播。本文将以“5w”模式、议程设置理论、城市品牌营销相关理论以及受众心理相关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结合实证调查分析来研究西安走红的原因以及传播“网红西安”城市形象所应用到的策略方法。包括“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的内容特点与内容构成,传播受众的分类以及根据受众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所采取的针对性传播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的三大主体:政府、企业与民众,探讨各主体的传播目的与动机。在探讨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的方式渠道时分析了应用不同媒介进行城市形象传播,以及非媒介传播渠道的参与方式,最后通过问卷调查从受众心理、态度与行为层面来呈现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的效果。同时深入探讨打造网红城市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网红城市”作为近年来城市形象传播衍生出的新概念本身具有前瞻性,而城市走红于网络所带来的巨大收益也值得探究,在对“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的研究中运用到多学科理论进行分析,具有创新性。

李雯[5](2020)在《中国区域金融竞争力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要素,金融的“活”、“稳”、“兴”、“强”决定着经济的“活”、“稳”、“兴”、“强”,凸显了金融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对金融发展的支持力度也是在逐渐加大,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如此。2012年,党的十八大指出,要通过提升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并在随后各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及。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和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提升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综上可见,无论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还是发展普惠金融,亦或是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都是对金融竞争力提升的最有力反映。而区域金融竞争力,则是金融竞争力在区域层面的表现,同时也是一个区域在与其他区域的竞争中,通过对金融资源吸纳、控制、利用、拥有以及配置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优势和综合能力。所以,一个区域金融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该区域金融资源是否得到有效配置,进而影响该区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以此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故此,客观准确地评价当前中国区域金融竞争力、精准把握我国四大经济板块区域金融竞争力的发展状况、明确各金融主体的金融竞争力存在的差异以及厘清调整方向,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经济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区域金融竞争力展开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尝试通过对区域金融竞争力的测算来准确评价我国区域金融竞争力的现状,并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来研判我国四大经济板块的区域金融竞争力演变特征以及各金融主体的竞争力差异性。同时,通过对区域金融竞争力的多维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探讨提升区域金融竞争力的有效路径。具体地,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首先,是对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的介绍,并明确抛出所要展开的研究问题。其次,是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的介绍,厘清对研究问题的具体安排。最后,是总结本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是国内外文献综述。首先,是对国外相关文献的回顾,包括对金融竞争力的界定、金融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以及金融竞争力多视角讨论与梳理。其次,是对国内相关文献的回顾,包括对金融竞争力的界定、金融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金融机构竞争力以及区域金融竞争力的回顾。最后,是对以上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评述,在总结现有研究存在不足的基础上进行完善,突出本文所阐释的对相关问题展开研究的重要性。第三章是区域金融竞争力的理论分析。首先,是对区域金融竞争力内涵的介绍,包括对区域金融的概念界定、竞争力的概念界定、区域金融竞争力的概念界定以及对区域金融竞争力特征的阐释。其次,是对区域金融竞争力相关理论的介绍,包括金融发展理论、区域金融理论、金融资源理论、金融地理学理论等区域金融相关理论的阐释,以及马克思主义竞争力理论、西方古典竞争力理论、现代竞争力理论等竞争力相关理论的阐释。最后,是对区域金融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理论阐述,包括影响因素识别和影响机理分析,具体从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实力、产业结构、开放程度、人力资本质量、科技创新以及信息化等七个方面对区域金融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第四章是中国区域金融竞争力测算部分。首先,是对区域金融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的介绍,包括对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原则、具体维度(银行、保险、证券及财务公司)指标选择以及数据样本说明的相关阐释。其次,是对区域金融竞争力测算方法选择的介绍,包括对测算方法的选择(欧式空间距离法)以及权重的确立(变异系数法)。最后,是对区域金融竞争力的结果分析,包括对区域金融竞争力整体测算的结果分析以及对分维度下银行竞争力、保险竞争力、证券竞争力以及财务公司竞争力测算的结果分析。第五章是中国区域金融竞争力比较分析部分。首先,是对区域金融竞争力的横向比较分析,包括对综合测算结果和分维度测算结果进行全国和四大经济板块(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的金融竞争力变化趋势、增长率以及动态演进的比较分析。其次,是对区域金融竞争力的纵向比较分析,包括对全国和四大经济板块(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的区域金融竞争力、银行竞争力、保险竞争力、证券竞争力以及财务公司竞争力的变化趋势和增长率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是对区域金融竞争力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结果的具体总结。第六章是中国区域金融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部分。首先,是对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以及数据来源介绍,包括对区域金融竞争力综合维度和分维度影响因素的具体模型构建、合适的变量选取以及相关数据说明。其次,是对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包括对综合测算结果的实证检验和分维度测算结果的实证检验。第七章是结论与政策建议部分。通过前文对中国区域金融竞争力的测算、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以及影响因素探讨进行结论汇总,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高质量发展下区域金融竞争力的有效提升明确努力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指标构建的创新。对于区域金融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大多数学者从经济、社会和金融三个方面来进行考虑的。但是针对这种指标体系构建并不能有效的体现出金融竞争力,确切的讲,更像是区域竞争力或地区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因此,本文在指标体系构建时,并没有将经济环境类指标纳入到体系构建当中,而是以各金融主体为切入点,从银行竞争力、保险竞争力、证券竞争力以及财务公司竞争力四个维度来构建区域金融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第二,测度方法的创新。对于区域金融竞争力测度方法的选择,大多数学者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层次分析法。虽然这些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评分来测度金融竞争力的强弱,但是并没有将指标构成过程中各地区间的空间关系考虑在内。众所周知,区域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位于不同区位特征下的金融竞争力强度也会有所不同,故在测度区域金融竞争力时,也应从多维空间视角来进行考虑。因此,本文在测度方法选择时,采用欧式空间距离法对区域金融竞争力进行测度。欧式空间距离法通过计算不同点之间的空间距离均值来衡量主变量,可以很好地从多维度立体视角来反映金融竞争力的内涵,且不存在层级子指标或维度子指标的剔除,并能够更好地保留指标的全面性和丰富性,以此来更加准确、真实和有效地测算区域金融竞争力水平。第三,研究视角的创新。对于区域金融竞争力的研究,大多数学者会将经济环境类指标作为构建区域金融竞争力的子指标。但是,本文认为经济环境类指标仅是区域金融竞争力强弱的影响因素,并不应放在指标体系构建中。故本文另辟蹊径,探寻各经济环境类指标对区域金融竞争力的影响,即进行区域金融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以期为区域金融竞争力提升的外部路径培养实现精准定位。

李婷[6](2020)在《时代背景下西安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是全面综合安排和协调对城市长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要素的实践活动,它将城市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战略与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紧密结合,是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做出的宏观安排,引领着城市未来发展的总体方向。我国的城市战略规划研究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在学术研究中多集中在战略规划理论与内容、技术流程的分析,实践案例的研究多选取以广州等沿海城市为主,对于西部地区的涉足较少。西安作为西部城市的代表,其发展历程与国内大多数城市的发展轨迹一样,用了较短时间就大大提升了自身城市化的水平。西安在2002年编制完成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后,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2017年针对战略形成新的修订,但随即国家、城市方面又有新的时代背景要求,战略规划也需随之更新。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工具,对西安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西安为例,在现今时代背景下,综合分析西安城市战略规划发展策略,以期为西部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首先对城市战略规划既有研究和相关理论、实践的分析,其次对西安历次战略规划进行剖析,对西安现状特点进行总结;随后在分析西安在区域发展背景下城市发展的核心问题,提出西安转型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接着通过对全国重点案例的研究分析,提出西安发展的总体策略;最后具体从城市定位、城市产业发展、城市空间结构、文化资源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几个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城市战略规划发展策略。本研究的主要思路为“基础原理—现状分析—问题提出—案例分析—发展策略”。采用了一般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以问题为导向,最终得出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划策略。

韩玺[7](2020)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人力资本聚集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城市不断加强基础设施水平建设、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以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人力资本聚集水平作为衡量人力资本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当前城市“筑巢引凤”理念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基于城市基础设施基础理论与人力资本聚集基础理论,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对人力资本聚集程度的影响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研究后,结合城市基础设施的基础理论与人力资本聚集的基础理论,定性分析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力资本聚集的影响关系。接着,选取2009—2018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作为样本城市,构建指标体系对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进行评价以及对人力资本聚集程度进行计算。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发现,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和人力资本聚集水平在样本年间均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在进一步对样本城市按区域不同进行划分之后发现,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和人力资本聚集水平均呈现出自东至西递减的分布情况,人力资本聚集水平与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之后,通过将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细分为基础设施总体水平和“软”、“硬”基础设施水平,并构建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考虑了变量的内生性后,将人力资本聚集程度的一阶滞后项引入模型进行动态GMM回归。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基础设施总体水平对人力资本聚集水平有着显着的促进作用。从全部城市以及中、西部城市来看,“硬”基础设施水平比“软”基础设施水平对人力资本聚集的促进作用高。在东部城市中,“硬”基础设施水平对人力资本聚集的促进作用低于“软”基础设施水平的促进作用。控制变量中,人均GDP、政府人均教育支出以及城市规模对城市人力资本聚集均产生正向影响。但人均GDP在经济水平更高的东部城市对城市人力资本聚集的影响不太显着,城市规模在西部城市中对人力资本聚集的影响不太显着。政府人均教育支出在中、西部城市对人力资本聚集的促进作用比东部城市更加明显。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以下政策建议: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依据发展实际问题因地施策;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中西部城市吸引、留住人力资本的能力;进行市场化改革,提升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效率;改变政府考核体系,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

师梦语[8](2019)在《城市软实力对住宅商品房价格的影响研究 ——基于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数据》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转变在房地产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是从“不够住”问题转变为局部供给不足与去库存问题并存的供给结构失衡问题;随着城市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软实力的竞争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激烈,并逐渐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尽管房价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显着联系,但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城市之间其房价可能存在较大差距,仅从城市经济发展层面已经不能对城市间的房价差异进行解释。因此,本文尝试从城市软实力的角度研究其对住宅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影响的区域差异性,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优化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论文在对城市软实力、住宅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明确城市软实力及住宅商品房价格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结合城市软实力内涵及研究现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频度统计和理论分析等方法,从环境质量、文化教育、公共服务、对外开放四个维度构建城市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35个城市2010年至2016年间的软实力综合得分进行计算;将城市软实力作为住宅商品房价格的解释变量初步构建回归模型,结合住房价格供需理论及特征价格模型,分别从供给端和需求选取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引入模型,构建最终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实证结果,得出如下结论:一方面,35个大中城市的软实力水平呈现出逐年提升趋势,从东部沿海至中西部内陆城市软实力水平依次减弱;另一方面,无论是35个大中城市全样本,还是东中西部各区域样本,城市软实力对住宅商品房的价格均具有显着正向作用,但与经济基本面因素相比,影响相对较小;不同区域间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别,东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影响最小。根据实证结论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对策,一方面应重视城市软实力的提升,为城市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另一方面在制定全国性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时,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同时协调城市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坚持协调发展的总基调,聚焦落后区域发展并加快城市群经济带建设,实现城市及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张绍稳[9](2019)在《云南城镇体系发展中产业与人口的空间集聚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水平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过也积累和沉淀不少的矛盾和诟病,比如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粗放型城镇发展路线、城镇产业规划不合理等。近年来,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消除城乡二元体系,在此背景下,合理的城镇体系构建显得尤为必要。作为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区域产业发展相对落后、资源利用率不高、职能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更加凸显,如何促进产业分工和资源优化利用,构建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构建,应以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起点,搭建人口规模与产业的桥梁,以人口、产业的城镇或城镇群的空间集聚推动城镇体系的优化调整。基于此,首先,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借鉴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引用基于该理论框架下推导出来的产业、人口聚集的相关理论,作为城镇体系规划的经济理论支撑。系统总结城镇体系产业发展与人口流动的空间集聚关系,形成以城镇群为主体,促进城镇体系的发展和区域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同时,运输成本的降低能够直接刺激人口与产业的流动和集聚,而城镇体系中合理的空间布局首先应完善区域交通网络。然后,本文基于以上理论模型,以云南为例,重点从产业和人口两个方面来测算云南省的集聚现状和趋势,为云南省城镇体系构建提供具体的数据支撑。接着运用齐普夫模型对云南省的城镇规模分布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云南省城市规模分布也呈现逐渐集聚的趋势,即人口逐渐向大城市流动。最后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人口集聚是产业集聚的原因进行实证检验,从定量角度探究云南产业与人口集聚的规律,从“因产兴城”的角度,为科学确定云南城镇体系人口规模等级,合理确定产业发展布局,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指导。最后,根据云南城镇发展的本底条件,结合断裂点划分方法,将云南省进行区域划分,划分为滇中城镇群、滇东南城镇群、滇东北城镇群、滇西城镇群、滇西南城镇群和滇西北城镇群六大城镇群。按照理论分析,培育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城镇产业一体化带动城镇化水平发展,以此促进城镇体系的发展。以这六大城镇群为载体,提出支撑城镇群发展的交通体系构建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和思路,促进产业、人口的空间集聚,带动周边城镇水平发展,优化云南省城镇空间布局,从而形成良好城镇化发展模式。

刘彩珍[10](2019)在《中国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今经济的发展中,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实现共同良性发展是一个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国内外的理论和实践均已证明,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互动关系。事实上,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为房地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房地产业发展不仅映射出城市竞争力水平,也对增强城市竞争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近年来一些城市不断高企的房价,对城市竞争力、城市经济乃至宏观经济等发挥了十分明显的“双刃剑”作用。有鉴于此,精确地量化分析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的协调状况,建立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并与城市全局性、长期性的发展战略相适应,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基于城市经济学和房地产经济学,从理论阐释和实证检验两个层面,重点探讨我国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的耦合协调关系。在构建城市竞争力和房地产业两个系统的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熵值法测算了两者的综合发展水平;并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验证两者是否存在互动关系;再建立耦合模型、利用耦合评判标准来衡量,从时间和和空间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00-2015年二者耦合度和协调发展状况。主要发现如下:(1)整体来看,2000-2015年,中国35个大中型城市,不论是城市竞争力还是房地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均在波动中上升,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较为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2007年开始两者由房地产业发展滞后转向城市竞争力水平滞后。(2)时变特征分析表明,35个大中型城市2000-2015年的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的耦合度表现出较高水平的平稳态势,二者之间关联性较强。耦合协调度始终维持在0.3-0.5之间,虽然两者耦合协同发展局面有所改善,但总体仍处于失调阶段。(3)区域特征分析表明,2000-2015年,一线城市的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发展度要明显高于二线城市;二线东、中部城市的耦合协调度高于二线西部城市,尤其是2006年以来,二线城市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总体呈现“东高西低”逐级递减的发展态势。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论文提出,在激烈的城市竞争和房地产快速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发展的互动效应,提高化解城市发展难题的能力;同时需要根据城市个性,既要做好城市综合发展规划,也要在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时期保持理性,实现房地产业的合理定位,从而制定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房地产业发展规划,促使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西部城市竞争力与西部城市化进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城市竞争力与西部城市化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及城市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内涵
        2.1.1 城市轨道交通
        2.1.2 要素集聚
        2.1.3 产业集聚
        2.1.4 城市竞争力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集聚理论
        2.2.2 竞争优势理论
        2.2.3 产业关联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城市轨道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2.3.2 要素集聚及其影响效应的相关研究
        2.3.3 产业集聚及其影响效应的相关研究
        2.3.4 交通条件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2.3.5 研究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分析
    3.1 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分析
        3.1.1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整体层面分析
        3.1.2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层面分析
    3.2 城市轨道交通影响要素集聚的机理分析
        3.2.1 城市轨道交通与劳动力集聚
        3.2.2 城市轨道交通与资本集聚
        3.2.3 城市轨道交通与技术创新集聚
    3.3 城市轨道交通影响产业集聚的机理分析
        3.3.1 城市轨道交通、劳动力集聚与产业集聚
        3.3.2 城市轨道交通、资本集聚与产业集聚
        3.3.3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创新集聚与产业集聚
    3.4 城市轨道交通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机理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要素集聚、产业集聚与城市竞争力指标构建与测度
    4.1 城市轨道交通评价指标概述
    4.2 城市要素集聚指标构建与测度
        4.2.1 城市要素集聚测度指标构建
        4.2.2 城市要素集聚测度分析
    4.3 城市产业集聚指标构建与测度
        4.3.1 城市产业集聚测度指标构建
        4.3.2 城市产业集聚测度分析
    4.4 城市竞争力指标构建与测度
        4.4.1 城市竞争力指标构建
        4.4.2 城市竞争力测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轨道交通对要素集聚的影响研究
    5.1 广义矩估计方法(GMM)
        5.1.1 GMM基本思想
        5.1.2 动态面板GMM概述
    5.2 实证模型构建
        5.2.1 静态面板数据模型构建与变量设计
        5.2.2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构建与变量设计
    5.3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5.3.1 变量选择和指标说明
        5.3.2 描述性统计
    5.4 城市轨道交通影响要素集聚的实证结果与解析
        5.4.1 城市轨道交通路线长度影响要素集聚的实证解析
        5.4.2 城市轨道交通配置车辆数影响要素集聚的实证解析
        5.4.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数影响要素集聚的实证解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轨道交通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
    6.1 实证模型构建
        6.1.1 静态面板数据模型构建与变量设计
        6.1.2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构建与变量设计
        6.1.3 中介效应模型构建与变量设计
    6.2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6.2.1 变量选择和指标说明
        6.2.2 数据来源说明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3.1 城市轨道交通影响产业集聚的实证解析
        6.3.2 城市轨道交通、要素集聚影响产业集聚的实证解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7.1 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PSM-DID)
        7.1.1 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
        7.1.2 双重差分方法(DID)
    7.2 实证模型构建
    7.3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7.3.1 变量选择与指标说明
        7.3.2 数据来源说明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7.4.1 城市轨道交通开通效应的初步检验
        7.4.2 产业集聚的调节效应分析
        7.4.3 稳健性检验
        7.4.4 城市地区异质性解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致谢

(2)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今旅游业发展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1.1.2 一体化战略为长三角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1.1.3 长三角旅游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竞争力
        2.1.2 旅游竞争力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竞争优势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测度
    3.1 研究区概况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3 评价指标构建
    3.4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3.4.1 数据来源
        3.4.2 数据处理
    3.5 测度结果
第4章 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特征分析
    4.1 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时序特征
        4.1.1 旅游竞争力的总体变化趋势
        4.1.2 旅游竞争力的差异变化分析
    4.2 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空间特征
        4.2.1 空间等级特征
        4.2.2 空间集聚特征
        4.2.3 空间重心转移特征
第5章 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提高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对策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武陵山片区扶贫需要区域中心城市支撑
        1.1.2 国家战略需要区域中心城市落实
        1.1.3 “两山”理论需要区域中心城市实践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武陵山片区
        1.3.2 中心城市
        1.3.3 城镇扩展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中心城市研究动态
        1.4.2 城镇扩展研究动态
        1.4.3 国内外文献述评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分析
    2.1 武陵山片区基础概况
        2.1.1 区域条件
        2.1.2 自然条件
        2.1.3 经济社会条件
    2.2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城镇联系特征分析
        2.2.1 研究方法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3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综合质量测度
        2.2.4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经济辐射范围分析
        2.2.5 武陵山片区内部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2.3 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选择
    2.4 本章小结
3 怀化城镇扩展联系特征分析
    3.1 怀化的发展条件与基础概况
        3.1.1 区位条件
        3.1.2 自然条件
        3.1.3 历史文化
        3.1.4 经济社会条件
    3.2 怀化建市的城镇格局演变分析
        3.2.1 历史沿革
        3.2.2 中心城区城镇发展历程
    3.3 怀化各县市区的综合实力评价
        3.3.1 研究方法
        3.3.2 数据来源
        3.3.3 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分析
        3.3.4 结果分析
    3.4 怀化中心城区的经济辐射范围分析
    3.5 怀化中心城区与其它县市区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怀化城镇扩展因素与机制分析
    4.1 城镇扩展影响因素
        4.1.1 地理环境因素
        4.1.2 交通基础因素
        4.1.3 经济发展因素
        4.1.4 城市规划因素
        4.1.5 行政边界效应因素
        4.1.6 社会文化因素
    4.2 城镇空间扩展的机制分析
        4.2.1 集聚与扩散的循环促动机制
        4.2.2 空间自组织的演化机制
        4.2.3 空间他组织的重构机制
    4.3 本章小结
5 怀化城镇扩展时空动态模拟分析
    5.1 表征区域中心城市扩展的核心指标选取
        5.1.1 常住人口规模
        5.1.2 城镇用地规模
    5.2 基于马尔萨斯人口模型的怀化市域常住人口模拟分析
        5.2.1 怀化市域常住人口概况
        5.2.2 马尔萨斯人口模型选取
        5.2.3 马尔萨斯人口模型应用
    5.3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怀化市城镇扩展模拟
        5.3.1 城镇扩展模拟所需数据
        5.3.2 Weight-CA模型构建
        5.3.3 Weight-CA模型模拟精度验证
        5.3.4 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怀化建设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优化策略
    6.1 限制性因素分析
        6.1.1 城镇空间格局仍需完善
        6.1.2 产业空间结构仍需调整
        6.1.3 开放型交通构建仍需加强
        6.1.4 资源开发机制亟待健全
        6.1.5 行政区划制约亟待协调
    6.2 发展战略和定位分析
        6.2.1 发展战略
        6.2.2 发展定位
    6.3 城镇空间格局优化
        6.3.1 一核:怀化核心增长极--鹤中洪芷城镇群
        6.3.2 两带:怀黔工业廊带和焦柳铁路经济带
        6.3.3 三圈:北部增长圈、南部增长圈、西部增长圈
        6.3.4 多节点
        6.3.5 城乡融合发展
    6.4 产业发展布局优化
        6.4.1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6.4.2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6.4.3 促进现代农业提升
        6.4.4 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
        6.4.5 园区产城融合促进城镇资源集聚
    6.5 交通通道功能优化
        6.5.1 优化提升铁路网
        6.5.2 优化提升公路网
        6.5.3 优化提升航空网络
        6.5.4 优化提升内河水运网
        6.5.5 高标准提升交通枢纽
        6.5.6 构建大数据综合交通信息系统
    6.6 生态立市机制创新
        6.6.1 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6.6.2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6.6.3 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6.6.4 健全城乡环境治理制度
    6.7 本章小结
7 怀化带动武陵山片区协同跨越发展策略
    7.1 怀化引领武陵山片区对接国家战略
        7.1.1 对接成渝城市群
        7.1.2 对接大西南
        7.1.3 对接粤港澳大湾区
    7.2 怀化对武陵山片区辐射带动策略
        7.2.1 建立武陵山片区协作发展机制
        7.2.2 怀化带动武陵山片区整体发展
        7.2.3 实现空间协同网格化发展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概念阐释与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网红城市”兴起的原因及传播价值
    第一节 “网红城市”产生的媒介生态分析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便利
        二、大数据实现精准营销
        三、UGC满足用户内容需求
    第二节 “网红城市”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
        一、城市营销的再度觉醒
        二、城市文化传播备受关注
        三、城市品牌构建战略创新
    第三节 “网红城市”的传播价值
        一、城市品牌形象的高效传播
        二、加快城市经济的发展
        三、为城市旅游业带来生机
第二章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符号的建构与塑造
    第一节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的符号建构
        一、实物符号:历史名胜与网红景点
        二、感官符号:传统美食与城市民谣
        三、文化符号:华夏文明与节庆风俗
        四、影视符号:热播剧目与短视频
    第二节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符号的塑造
        一、政府:统揽全局提升城市竞争力
        二、企业:积极参与进行软文化传播
        三、公众:弥补官方话语不足成为主力
第三章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的媒介传播与受众认知
    第一节 媒介渠道传播“网红西安”城市形象
        一、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增加城市曝光度
        二、社交媒体口碑传播增强信息公信力
        三、实物传播:看得见的城市文明
    第二节 媒介传播拓升受众的形象认知
        一、“网红西安”城市形象的受众分类
        二、基于受众心理特点的传播策略
        三、基于受众态度制定传播策略
第四章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效果及问题反思
    第一节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效果
        一、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
        二、“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效果分析
    第二节 构建西安“网红城市”形象存在的问题
        一、传播内容泛娱乐化消解城市历史底蕴
        二、游客数量激增带来环境问题
        三、网红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四、恶性事件影响城市媒介形象
    第三节 “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提升策略
        一、运用“旅游+”理念打破“门票经济”
        二、媒体曝光收费乱象营造城市温馨氛围
        三、重视绿化环境提升整体城市形象
        四、“网红营销”挖掘西安发展潜能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中国区域金融竞争力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金融竞争力的界定
        2.1.2 金融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2.1.3 金融竞争力多角度研究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金融竞争力的界定
        2.2.2 金融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2.2.3 金融机构竞争力
        2.2.4 区域金融竞争力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区域金融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3.1 区域金融竞争力的内涵
        3.1.1 区域金融与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3.1.2 区域金融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3.1.3 区域金融竞争力的特征
    3.2 区域金融竞争力相关理论
        3.2.1 区域金融相关理论
        3.2.2 竞争力相关理论
    3.3 区域金融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3.3.1 影响因素识别
        3.3.2 影响因素机理分析
第4章 中国区域金融竞争力测算
    4.1 区域金融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及原则
        4.1.2 指标体系构建选择
        4.1.3 数据来源与说明
    4.2 区域金融竞争力测算方法选择
        4.2.1 测算方法的选择
        4.2.2 权重的确立
    4.3 区域金融竞争力测算结果分析
        4.3.1 区域金融竞争力整体测算结果
        4.3.2 银行竞争力维度测算结果
        4.3.3 保险竞争力维度测算结果
        4.3.4 证券竞争力维度测算结果
        4.3.5 财务公司竞争力维度测算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区域金融竞争力比较分析
    5.1 中国区域金融竞争力横向比较分析
        5.1.1 综合测算结果比较
        5.1.2 分维度测算结果比较
    5.2 中国区域金融竞争力纵向比较分析
        5.2.1 全国测算结果比较
        5.2.2 东部经济板块测算结果比较
        5.2.3 中部经济板块测算结果比较
        5.2.4 西部经济板块测算结果比较
        5.2.5 东北经济板块测算结果比较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区域金融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6.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6.1.1 模型构建
        6.1.2 变量选取
        6.1.3 数据来源
    6.2 实证检验
        6.2.1 综合测算结果实证检验
        6.2.2 分维度测算结果实证检验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做好区域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
        7.2.2 提升区域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需要的匹配度
        7.2.3 实现区域金融发展各主体的精准定位
        7.2.4 加强区域金融发展的软硬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时代背景下西安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分析
        1.3.1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概念
        1.3.2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区别
        1.3.3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内涵及特点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生态城市理论
        2.1.3 全球化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3 西安市历次总体规划战略剖析
    3.1 西安市历次总体规划战略分析
        3.1.1 1953—1972年阶段城市发展规划
        3.1.2 1980-2000年阶段城市发展规划
        3.1.3 1995-2010年阶段城市发展规划
        3.1.4 2008-2020年阶段城市发展规划
    3.2 历次时代背景对战略规划的影响
    3.3 西安城市发展特征
        3.3.1 西安职能与定位特征
        3.3.2 西安城市产业发展特征
        3.3.3 西安城市空间发展
        3.3.4 西安文化发展特征
        3.3.5 西安生态环境发展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西安的时代背景及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4.1 西安城市发展的时代背景分析
        4.1.1 时代背景概况
        4.1.2 时代背景对西安城市规划的要求
    4.2 西安市城市发展现况及存在问题
        4.2.1 城乡整体发展欠缺,带动性弱
        4.2.2 城市产业结构合理,总量偏低
        4.2.3 城市空间发展单一,亟待疏解
        4.2.4 城市资源环境禀赋,缺乏统筹
        4.2.5 问题总览
    4.3 西安城市发展趋势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相关案例研究
    5.1 我国大城市转型发展的经验借鉴
        5.1.1 广州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5.1.2 杭州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5.1.3 武汉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5.1.4 案例分析与总结
    5.2 西安城市转型发展总体策略
        5.2.1 区域发展中西安的核心作用凸显
        5.2.2 西安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
        5.2.3 城市文化资源持续发展
        5.2.4 城市生态环境平衡发展
    5.3 本章小结
6 时代背景下西安城市战略规划发展策略
    6.1 西安城市战略规划发展定位
        6.1.1 城市发展理念分析
        6.1.2 城市战略规划发展定位的提出
    6.2 西安城市战略规划之产业发展策略
        6.2.1 西安城市产业发展策略
        6.2.2 城市产业发展模式优化
    6.3 西安城市战略规划之空间结构发展策略
        6.3.1 西安城市战略规划空间发展方向
        6.3.2 西安城市战略规划空间格局发展策略
    6.4 西安城市战略规划之文化发展策略
        6.4.1 西安城市发展文化路径选择
        6.4.2 西安城市发展文化发展策略
    6.5 西安城市战略规划之生态环境发展策略
        6.5.1 西安城市发展生态环境发展原则
        6.5.2 西安城市生态环境发展规划策略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本文遗留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7)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人力资本聚集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城市基础设施的文献综述
        1.3.2 人力资本聚集的文献综述
        1.3.3 现有文献的综合论述与分析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城市基础设施
        2.1.2 人力资本
        2.1.3 人力资本聚集
    2.2 基础理论
        2.2.1 城市基础设施基础理论
        2.2.2 人力资本聚集基础理论
第3章 城市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聚集的现状分析与比较
    3.1 城市基础设施的指标选取与测算、评价
        3.1.1 城市基础设施的指标选取
        3.1.2 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的测算与评价
        3.1.3 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的静态分析
        3.1.4 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的动态分析
    3.2 城市人力资本聚集的测算与评价
        3.2.1 城市人力资本聚集的静态分析
        3.2.2 城市人力资本聚集的动态分析
    3.3 城市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聚集的比较分析
第4章 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与人力资本聚集的实证分析
    4.1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4.1.1 变量选取
        4.1.2 数据说明
    4.2 模型的构建与数据检验
        4.2.1 模型构建
        4.2.2 数据平稳性检验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4.3.1 全部城市的分析
        4.3.2 分地区城市的分析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结论
    5.2 政策与建议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城市软实力对住宅商品房价格的影响研究 ——基于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1.1.2 城市软实力竞争日益激烈
        1.1.3 住宅商品房价格的区域差异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城市软实力概述
        2.1.1 城市软实力内涵
        2.1.2 城市软、硬实力的关系
        2.1.3 城市软实力的构成要素
    2.2 住房价格理论
        2.2.1 住房价格形成机制
        2.2.2 均衡价格理论
        2.2.3 特征价格理论
    2.3 城市经济差异理论
        2.3.1 城市经济差异内涵
        2.3.2 城市经济差异的基本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住宅商品房市场发展现状
    3.1 住宅商品房市场发展历程
    3.2 住宅商品房市场发展现状
        3.2.1 房价波动情况
        3.2.2 房地产业投资情况
    3.3 本章小结
4 城市软实力的综合评价
    4.1 城市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4.1.2 指标选取的步骤
        4.1.3 城市软实力评价指标选取
    4.2 城市软实力评价方法
        4.2.1 评价方法的选择
        4.2.2 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的步骤
    4.3 数据收集与计算
        4.3.1 数据收集
        4.3.2 数据计算
    4.4 城市软实力综合评价
        4.4.1 时序层面城市软实力评价
        4.4.2 区域层面城市软实力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城市软实力对住宅商品房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城市软实力与住宅商品房价格的相关性分析
        5.1.1 相关性计算模型
        5.1.2 相关性分析
    5.2 回归模型的构建
        5.2.1 回归模型选择
        5.2.2 回归模型设定
        5.2.3 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5.3 回归模型计算及结果分析
        5.3.1 数据平稳性检验
        5.3.2 模型形式选择
        5.3.3 实证结果分析
        5.3.4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建议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相关建议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云南城镇体系发展中产业与人口的空间集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
        1.2.1 相关概念
        1.2.2 国内外城镇体系规划的相关研究
        1.2.3 中心地理论国内外研究
        1.2.4 城镇群相关研究
    1.3 论文研究的结构、方法和创新点
        1.3.1 论文研究的结构
        1.3.2 论文研究的方法
        1.3.3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城镇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础
    2.1 理论背景
    2.2 中心地的新经济地理模型
        2.2.1 模型
        2.2.2 城镇体系层级原理
        2.2.3 结论
    2.3 城镇体系发展中产业与人口的空间集聚
        2.3.1 产业发展对城镇体系的促进作用
        2.3.2 人口发展对城镇体系的促进作用
        2.3.3 运输成本引起的产业与人口的空间变动机理
        2.3.4 新型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2.3.5 点、轴、面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云南省城镇体系集聚发展的实证研究
    3.1 产业集聚分析
        3.1.1 产业绝对地理集中指数和相对地理集中指数
        3.1.2 云南省产业集聚测量
    3.2 人口集聚分析
        3.2.1 云南省人口的总体集中指数
        3.2.2 人口集聚评价
        3.2.3 各区县人口集聚测量方法
        3.2.4 云南省人口集聚空间格局
    3.3 云南省城市人口规模分布的实证分析
        3.3.1 基于齐普夫回归的城市人口规模分析
        3.3.2 回归结果分析与结论
    3.4 产业集聚引起人口集聚的实证研究
        3.4.1 产业集聚引起人口集聚的理论梳理
        3.4.2 计量模型和数据说明
        3.4.3 产业集聚引起人口集聚的计量检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南省城镇空间布局和发展现状分析
    4.1 云南城镇空间分布特征
        4.1.1 大多集中在坝区,山区分布较少
        4.1.2 用地紧张多数山地平坝较少、城镇规模较小
        4.1.3 沿江、沿河城镇联系不强,分布不均
        4.1.4 城镇密度东高西低、地区发展不平衡
    4.2 云南各州市中心城市竞争力分析
        4.2.1 竞争力计算方法
        4.2.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4.2.3 结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云南省城镇体系重新构建
    5.1 断裂点划分方法
    5.2 云南省城镇群划分
    5.3 云南省城镇群空间结构解析
    5.4 云南省城镇群动态发展的阶段分析
    5.5 云南省城镇群发展现状评价分析
    5.6 云南城镇群空间发展机遇与制约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优化云南城镇体系发展引导各城镇群定位与产业选择
    6.1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6.1.1 加强云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6.1.2 以提升城镇综合竞争力的视角,编制综合交通基础设施规划
    6.2 充分培育城镇群的产业功能
        6.2.1 进一步强化城镇群的人口集聚,发挥规模经济、聚集经济效益
        6.2.2 以滇中城市群区为引领,推进云南省产业转型,推动城镇体系的发展
    6.3 促进滇中城镇群集聚发展
        6.3.1 发展定位
        6.3.2 交通体系构建
        6.3.3 产业发展方向选择
    6.4 引导其他地区均衡发展
        6.4.1 滇东南城镇群
        6.4.2 滇东北城镇群
        6.4.3 滇西城镇群
        6.4.4 滇西南城镇群
        6.4.5 滇西北城镇群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10)中国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城市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1.2.2 房地产业的概念界定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研究不足之处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城市竞争力相关理论
        2.1.2 房地产业发展相关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城市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2.2.2 房地产业发展的研究综述
        2.2.3 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发展的研究综述
        2.2.4 文献述评
第三章 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发展的互动机理
    3.1 城市竞争力对房地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3.1.1 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需求
        3.1.2 城市竞争力与住房消费结构
        3.1.3 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供给
    3.2 房地产业发展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3.2.1 房地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
        3.2.2 房地产业发展与城市升级
        3.2.3 房地产业过热发展与城市竞争力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耦合关系的实证检验
    4.1 研究设计
        4.1.1 耦合协调模型
        4.1.2 功效函数
        4.1.3 系统综合序参量函数
        4.1.4 指标体系的权重的确定
        4.1.5 耦合函数
        4.1.6 系统协调度耦合函数
    4.2 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4.2.2 城市竞争力和房地产业指标体系
        4.2.3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4.3 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综合评价
    4.4 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耦合关系的必要性检验
        4.4.1 面板单位根检验
        4.4.2 面板协整检验
        4.4.3 格兰杰因果检验
第五章 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动态耦合的时空演变特征
    5.1 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的时变特征
    5.2 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的区域差异
        5.2.1 从一、二线城市视角的区域差异分析
        5.2.2 从二线东、中、西部城市视角的区域差异分析
        5.2.3 地区差异形成原因的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西部城市竞争力与西部城市化进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及城市竞争力研究[D]. 李中会.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2]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蕴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城镇扩展模拟与优化 ——以湖南怀化市为例[D]. 邓紫微.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4]“网红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 晏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中国区域金融竞争力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李雯. 辽宁大学, 2020(08)
  • [6]时代背景下西安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 李婷. 长安大学, 2020(07)
  • [7]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人力资本聚集的影响研究[D]. 韩玺.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8]城市软实力对住宅商品房价格的影响研究 ——基于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数据[D]. 师梦语. 重庆大学, 2019(01)
  • [9]云南城镇体系发展中产业与人口的空间集聚研究[D]. 张绍稳. 云南大学, 2019(09)
  • [10]中国城市竞争力与房地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刘彩珍.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西方城市的竞争力与西方城市化进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