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杂环酰亚胺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新型杂环酰亚胺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一、杂环酰亚胺类新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鹏飞[1](2021)在《利用氧化型C-H和C-C活化制备官能化的腈类化合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腈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氰基的重要有机化合物,在生物及医药、农药、材料和日化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此外,氰基是有机合成中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基团,它可以很容易地转化成各种有价值的官能团和杂环,如胺、醛、酰胺、羧酸或四氮唑等。传统制备腈类化合物所采用的氰化试剂主要是金属氰化物盐,如Rosenmund-von Braun反应和Sandmeyer反应使用的氰基源为氰化亚铜。当使用金属氰化物盐为氰基来源时,容易产生极易挥发、高毒性的HCN气体,在储存和运输方面带来极大的危险,同时生成的金属盐废物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这极大地限制了这些反应的广泛应用。近些年来,为了发展绿色安全的腈化反应,有机氰化试剂受到广泛关注。本论文以廉价易得、绿色无毒的α-氰基酯为氰基来源,通过在氧化性条件下,利用C-H活化和C-C活化手段构建官能化的腈类化合物。具体工作如下:(1)以氰乙酸乙酯为氰化试剂,在氧气气氛中,通过配体、铜盐、助氧化剂的协同作用,实现C-CN键的断裂及端炔的C(sp)-H活化官能化,合成了丙炔腈类化合物。在最优条件下拓展了一系列的端炔底物验证其适用性并探索反应的机理。并且在最优条件下很好地实现了对芳基卤代物、芳基硼酸和烯基卤代物的直接氰基化。(2)在配体、铜催化剂和氧化剂的条件下,在氮气气氛中,二芳基烯烃的sp2碳与α-氰基酯的α位sp3碳交叉偶联得到2,2,4,4-四取代-3-丁烯腈类新化合物。同时,α-甲基苯乙烯的sp3碳与α-氰基酯的α位sp3碳交叉偶联得到2,2,4-三取代-3-戊烯腈类新化合物。通过对两个底物的C-H键和C-H键活化偶联构建C-C键得到了含烯基、酯基和氰基的多官能团的新化合物。随后在最优条件下拓展了一系列的底物验证其适用性,并通过自由基捕获及自由基Clock实验探索反应的机理。(3)在发现苯胺和氰乙酸乙酯合成草酰苯胺乙酯的基础上,在氧气气氛中,通过配体、铜催化剂、助氧化剂的协同作用,氰乙酸乙酯酰化氧化,实现对吲哚杂环的C2位及C3位双官能化(氰基和氧代酯基)。随后在最优条件下拓展了一系列的底物验证其适用性。接着我们还探索在该反应体系下,初步发现了吡啶环导向的芳烃C-H氰基化反应,产率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是为我们探究利用氰酯实现芳烃的C-H活化官能化提供了一个新颖的思路。总的来说,我们选取α-氰基酯为氰化试剂,通过条件筛选与优化,以氧化、C-H活化及C-C活化为手段,实现了对炔烃、芳基卤代物、芳基硼酸、烯烃和杂环的官能化,发展了一系列绿色、高效的腈化反应,体现了其潜在的合成价值。

赵志国[2](2021)在《基于碘叶立德-路易斯碱卤键作用模式活化胺类、醚类以及二羰基化合物的反应研究》文中指出自从六十多年前Neiland合成出第一种稳定的碘叶立德至今,碘叶立德主要被用作产生卡宾物种的前体。此外,少量的研究表明碘叶立德也可作为亲电试剂或亲核试剂。尽管对碘叶立德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但碘叶立德新的反应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本论文系统性地发展了碘叶立德-路易斯碱卤键作用模式的系列反应,实现了三级芳胺的环化、完全脂肪胺的环化、醚的新化学转化以及二羰基化合物的环化反应。本论文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碘叶立德与三级芳胺的直接环化反应研究本论文设计并发展了基于碘叶立德-三级芳胺卤键复合物作用模式的三级芳胺直接环化反应。研究发现碘叶立德与三级芳胺之间不仅可以发生单电子转移过程而形成自由基离子对中间体,而且碘叶立德可以攫取三级芳胺上的两个氢原子,从而诱导发生环化反应。通常三级芳胺的环化需要预先氧化胺并且要借助于过渡金属的催化才能实现,本论文发展的环化反应不需要修饰胺、不需要额外的超化学计量的氧化剂/引发剂作为攫氢试剂,简单混合碘叶立德和三级芳胺即可在几分钟内完成整个环化过程进而得到吲哚啉衍生物。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碘叶立德独特的反应性质,为胺类、醚类等多种路易斯碱的化学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二部分:碘叶立德与脂肪胺的直接环化反应研究基于碘叶立德-脂肪胺卤键复合物作用模式,本论文实现了完全脂肪胺的环化反应。对于N-H没有保护的脂肪胺通常会与过渡金属催化剂配位进而使催化剂失活,此外,脂肪胺与氧化剂难以兼容,因此,通过惰性C-H键断裂过程来实现这类脂肪胺的转化是有机合成领域的难题之一,特别是涉及脂肪胺β-位C-H键的转化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研究发现碘叶立德能够活化脂肪胺并在β-位发生惰性C-H键的断裂与新化学键的重构,进而诱导发生了完全脂肪胺的环化反应,这一环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底物兼容性,一系列链状的与环状的脂肪胺都可以参与这一环化反应,得到多样化的氮杂环化合物。第三部分:碘叶立德与醚的转化反应研究本论文发展了碘叶立德-醚卤键复合物反应模式,发现碘叶立德不仅能活化胺也可以活化醚,实现了醚键的断裂重构反应。本论文研究发现加入硼酸酯或三氟化硼可以有效增强碘叶立德-醚的作用强度,能够诱导发生单电子转移过程,导致醚中C-O键断裂进而与碘叶立德发生新的C-O键重构反应。这一反应模式适用于环醚和链醚,在温和条件下即可发生C-O键的断裂重构反应,这为探索碘叶立德与其它含氧的路易斯碱的化学转化提供了新思路。第四部分:碘叶立德与二羰基化合物的环化反应研究二氢呋喃是一类重要的含氧杂环化合物,同时也是许多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核心骨架。本论文基于碘叶立德-路易斯碱卤键复合物反应模式,发现碘叶立德能活化原位生成的烯醇,发展了由二羰基化合物和碘叶立德作为反应物直接构建多取代二氢呋喃骨架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底物普适性,一系列脂肪族和芳香族二羰基化合物均可参与转化。这一方法也可以用于构筑二氢吡喃类杂环化合物,本论文发展的这一合成方法为构建含氧杂环骨架提供了新途径。

王洁[3](2021)在《喹唑酮噻唑新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抗微生物研究》文中认为为应对微生物耐药带来的挑战,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亟需开发新药遏制微生物耐药性蔓延。喹唑酮是一类与临床抗感染药物喹诺酮仅在3-位有区别的抗菌骨架,而研究报道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与其3-位的羧基有关,从而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近年来的研究也显示出喹唑酮类化合物在治疗微生物感染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该类衍生物不仅对许多耐药菌株有优异的抗菌活性和较宽的抗菌谱,还显示出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而这些化合物通常含有唑环的存在。五元芳杂环噻唑可通过氢键、静电作用等非共价键力与微生物体内的关键代谢酶、核酸和氨基酸等重要的生物学靶标结合从而增强化合物的活性,广泛存在许多抗菌药物中,为抗感染疾病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因此,本论文基于喹唑酮的结构特征和开发趋势及本课题组对噻唑的研究,利用药物拼合设计原理将喹唑酮与噻唑杂合,构建全新结构的抗菌分子。设计合成了三个系列的喹唑酮噻唑类化合物。并运用现代波谱手段对其结构和纯度进行了证实,通过探究所有新化合物的抗微生物效果,对其构效关系进行讨论和研究,并初步探索高活性分子的成药潜力和潜在的抗菌作用机制,具体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1喹唑酮噻唑类新化合物的设计合成:(a)亚胺衍生的喹唑酮噻唑新化合物的制备:以醋酸甲脒和含有不同取代基的邻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构建喹唑酮骨架Ⅱ-2a-d,再与溴化的2-乙酰基噻唑进行取代反应得到重要中间体Ⅱ-3a-d。化合物Ⅱ-3a分别与伯胺和肼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对应的目标产物甲亚胺类衍生物Ⅱ-4a-e和腙类化合物Ⅱ5a-e。此外,将Ⅱ-3a与盐酸羟胺缩合得到肟Ⅱ-6,再与不同卤代烃反应得到目标产物Ⅱ-7a-g。(b)烯酮桥联的喹唑酮噻唑新化合物的制备:以重要中间体Ⅱ-3a为起始原料,分别与各种五元芳杂环醛、苯甲醛、苯并杂环醛和萘醛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得到一系列相应的烯酮桥联的喹唑酮噻唑类目标产物Ⅲ-1a-e、Ⅲ-2a-n、Ⅲ-3a-e和Ⅲ-4。此外,还通过Ⅱ-3a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在80℃下进行缩合反应制备脂肪族喹唑酮噻唑Ⅲ-5。根据抗菌结果,以喹唑酮上含不同取代基的中间体Ⅱ-3b-c为起始原料,与对三氟甲基苯甲醛反应得到目标产物Ⅲ-6a-b。(c)羟乙基桥联的喹唑酮噻唑新化合物的制备:以重要中间体Ⅱ-3a-e为起始原料,与不同的膦酸酯发生反应,得到膦酸酯类目标产物Ⅳ-1a-k,并将Ⅱ-3a与硼氢化钠反应,得到还原产物Ⅳ-2,该化合物再经二氯亚砜氯化得到氯化产物Ⅳ-3。2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高分辨质谱和/或X-射线单晶衍射等现代波谱手段证实了所有新制备的喹唑酮噻唑的结构,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试了化合物的纯度。3喹唑酮噻唑类新化合物的抗菌活性:(a)系列Ⅱ亚胺衍生的喹唑酮噻唑化合物中,部分目标分子能够明显的抑制细菌或真菌的生长。其中化合物Ⅱ-7d对铜绿假单胞菌(MIC=0.01 mM)显示出较好的抑制活性,优于临床药物氯霉素和诺氟沙星。(b)系列Ⅲ烯酮桥联的喹唑酮噻唑化合物中,苯基类衍生物对被测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其中含4-三氟甲基苯基的化合物Ⅲ-2j的抗菌效果最好,对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均优于诺氟沙星。(c)系列Ⅳ羟乙基桥联的喹唑酮噻唑化合物中,大部分目标化合物显示出了较差的抗菌活性,而不含膦酸酯的目标化合物Ⅳ-3能够有效的抑制大肠杆菌和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生长,MIC值均为0.003 mM,优于临床药物诺氟沙星的抗菌活性。4喹唑酮噻唑类新化合物的构效关系:(a)喹唑酮7-位上氯原子的存在和3-位上的乙酰噻唑的引入对化合物发挥生物活性都发挥着关键作用。(b)系列Ⅱ中,肟类衍生物比其它席夫碱类的抗菌效果更好。甲亚胺类衍生物中,水溶性基团有益于抗菌活性,而疏水性的脂肪链对抗菌活性是不利的。肟上饱和烷基链的存在比不饱和烷基链对化合物发挥生物活性更有利。(c)系列Ⅲ中,苯基的引入比其他芳香环的引入对抗菌效果更有利,并且苯基上取代基的存在也对抑制细菌的生长至关重要。(d)系列Ⅳ中,膦酸酯的引入尽管增大了化合物的水溶度但不利于化合物发挥抗菌活性,而氯原子的存在比羟基的存在更有利。5喹唑酮噻唑类新化合物的成药潜力:(a)系列Ⅱ中,活性分子Ⅱ-7d不仅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和药物相似性和对正常肝细胞显示出较低的细胞毒性,还能够快速杀死铜绿假单胞菌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发展缓慢。(b)系列Ⅲ中,化合物Ⅲ-2j具有低溶血的性质,且该化合物还可以通过阻碍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和诱导活性氧的产生而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此外,化合物Ⅲ-2j在与诺氟沙星联合使用时对抗革兰阴性菌表现出协同作用。(c)系列Ⅳ中,活性化合物Ⅳ-3不仅对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发展缓慢,并且满足里宾斯基五规则内,与诺氟沙星具有相同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评分,显示出良好的药物相似性和优异的药代动力学特性。6喹唑酮噻唑类新化合物的抗菌机制:(a)系列Ⅱ中,化合物Ⅱ-7d可以扰乱细菌细胞膜诱导细菌死亡,同时可以通过与DNA拓扑异构酶Ⅳ结合和嵌入DNA阻止细菌生长。(b)系列Ⅳ中,化合物Ⅲ-2j不仅能够破坏细菌的外膜和内膜导致细胞质内容物泄漏,而且通过抑制乳酸脱氢酶破坏细菌的正常代谢功能。同时,Ⅲ-2j可以插入DNA发挥强大的抗菌作用。(c)系列Ⅳ中,化合物Ⅳ-3不仅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膜、抑制细菌代谢,且能够与DNA拓扑异构酶Ⅳ结合从而阻止细菌生长。本论文将喹唑酮与噻唑杂合设计合成了三个系列的目标分子,并初步研究它们的抗菌能力、成药性和作用靶点。本论文共合成了 68个化合物,包括59个新目标化合物和9个中间体。一些目标化合物显示出强于临床药物或与之相当的抗菌能力;高活性化合物具有低毒性、耐药性发展缓慢和快速杀菌的特性,且与临床药物联用显示出协同作用;初步的抗菌机制发现高活性化合物能干扰细菌细胞膜、导致膜内蛋白泄露、抑制细菌代谢和嵌入DNA等功能。这些研究表明这些高活性化合物具有作为新抗菌药的发展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

彭亚[4](2020)在《咪唑并吡啶类杂环的C-H官能团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咪唑并吡啶类杂环在有机合成研究中引起了化学家们极大关注,这主要得益于咪唑并吡啶类杂环及其衍生物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并且在药物化学中广泛应用。目前,咪唑并吡啶的合成研究已得到极大的发展,许多合成咪唑并吡啶杂环的方法都被开发出来。然而,目前在咪唑并吡啶类杂环的C-H官能团化领域,已被开发出的关于咪唑并吡啶类杂环的C-H官能团化研究方法都需要添加化学量的氧化剂、催化剂、添加剂,反应条件苛刻,使用绿色高效的合成方法被报道的极少。该论文在无任何添加剂的条件下,以单质硫或单质硒和TMS-CN结合作为SCN或SeCN源对咪唑并吡啶类杂环进行结构修饰,得到一系列硫氰基或硒氰基取代的咪唑并吡啶类杂环化合物;并且以咪唑并吡啶类杂环作为反应底物,在光催化氧化作用下成功开环合成一系列酰亚胺类化合物。以下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一、在无催化剂及添加剂参与的条件下芳烃或杂环芳烃C-H键硫/硒氰基化反应的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C-H键官能团化构建硫/硒氰基取代的咪唑类杂环化合物的方法。该反应使用廉价低毒的单质硫/硒和TMS-CN结合作为SCN/SeCN基源,DMSO作为溶剂和氧化剂,成功实现了咪唑并吡啶类杂环、吲哚类、苯胺类化合物的硫氰基化。该方法底物范围广,具有高的区域选择性,不需要额外加入任何催化剂、氧化剂及添加剂,反应条件简单,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为绿色高效的构建硫/硒氰基取代的咪唑并吡啶类杂环提供一种新型的合成方法,丰富了咪唑并吡啶类杂环分子库,为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物质基础。二、光催化氧化咪唑并吡啶杂环开环合成酰亚胺近年来,光化学成为有机合成领域一个研究热点,主要得益于其绿色,环保,高效的特点。该方法使用经济易得的曙红Y光催化剂,DMSO作为溶剂,在空气、室温条件下,使用5 W LED蓝光灯作为光源,成功将咪唑并吡啶杂环转化为酰亚胺类化合物。该方法操作简便,无过渡金属参与,反应条件温和,底物范围广,为具有酰亚胺类的药物骨架筛选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图[42]表[9]参[71]

喻楚国[5](2020)在《并四苯的衍生化及其NHC盐在碳氮键活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并四苯因其独特的平面共轭结构,具有较宽的紫外吸收范围、高的电荷迁移率及能发生单重激发态裂分(SF)的优点,同时具有溶解性差、易因氧化和二聚而分解的缺点。因其独特的光电性质,广泛应用于OFET、OPV、OLED等电子器件中。并四苯衍生物的制备具有多步合成、成本高、产率低、反应条件苛刻的特点,因此更多合成成本低、结构新颖、稳定的并四苯衍生物需要开发。本论文一方面实现了并四苯的实验室克级制备,并基于还原Knoevenagel反应,制备了一类溶解性好、稳定性高、可用作电子传输材料的并四苯衍生物;另一方面首次合成了一类以并四苯为骨架的含氮卡宾盐,并将其应用到镍催化的酰胺与烷基吡啶盐的还原偶联反应中,实现了烷基胺的脱氨酰基化。论文第一章第一节介绍了并四苯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进展,根据取代基的不同,从富电子取代基、缺电子取代基和共轭基团连接三个方面介绍,发现并四苯衍生物合成依然方法有限、成本高;第二、三节则介绍了烷基季铵盐和酰胺两类含氮化合物碳氮键活化研究进展:季铵盐和吡啶盐能有效活化烷基胺,普通季铵盐主要实现含苄基、烯丙基等活性胺的碳氮键活化,吡啶盐则能有效活化普通烷基胺碳氮键。改变酰胺氮上取代基,从而改变氮原子周围空间位阻和电子密度得到非平面扭曲酰胺,是活化酰胺碳氮键的有效途径;更多的烷基胺和酰胺的碳氮键活化官能化值得拓展。第二章介绍了一类溶解性好、稳定性高、可用作电子传输材料的并四苯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我们在完成并四苯实验室克级制备的基础上,利用还原Knoevenagel反应实现了一类戊环稠多环芳烃(CP-PAH)的制备。较于并四苯,该衍生物由于含非共平面的支链,溶解性显着提高;由于CP-PAH结构及吸电子羰基共轭,稳定性增大,光电性质测试和量子化学计算表明其HOMO能级降低约0.3 ev,能带间隙Eg减小约0.5 ev。光学研究表明在300 nm~600 nm范围有宽紫外吸收,最大荧光发射峰在600nm附近,甲苯中荧光量子产率较并四苯翻倍达到33%;SCLC测得电子迁移率μe=1.6×10-4 cm2/(Vs),表明适合作为电子传输材料。该工作是并四苯衍生化的有益补充,为探究合成电子传输材料提供了借鉴。第三章我们发展了一例镍催化酰胺与烷基吡啶盐的还原偶联反应,在该反应中我们把首次发现的并四苯骨架的卡宾盐作为配体前体。该工作通过形成吡啶吡盐实现烷基胺碳氮键的活化,将扭曲酰胺用作酰基试剂,实现了两种亲电试剂的交叉偶联。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官能团兼容性好(兼容酯基、吲哚环、磺胺),为复杂有机胺的后期修饰提供了途径。另一方面,该工作合成了一类并四苯为骨架的新结构卡宾配体前体,证明了该卡宾盐在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中具有催化活性。该工作合成并应用了新结构卡宾盐,首次实现了烷基胺的脱氨酰基化。同时,该工作也还存在一定的难题,例如反应对酰胺芳环电子密度敏感,缺电子酰胺及烷基酰胺无法兼容;新结构卡宾盐更多反应中的应用有待考察,与普通卡宾盐相比其优势还不清晰。

刘斌[6](2020)在《氮杂环卡宾催化实现的含内酰胺及内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氮杂环卡宾(N-Heterocyclic Carbene,NHC)催化作为有机小分子催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化学键的构建。由于其特殊的催化活化模式:如极性翻转等,不仅能够实现对传统功能分子的精准构筑而且还能够合成出传统途径无法合成的结构新颖的功能性分子。然而,基于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实现的新型催化活化模式或构筑的功能性分子在应用方面研究依然较少。内酯或内酰胺类化合物,特别是γ-内酯或γ-内酰胺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农药、医药及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分子中。此外,γ-内酯或γ-内酰胺类化合物也是合成复杂天然产物的重要有机合成砌块,因此开发简洁、高效的合成方法实现γ-内酯或γ-内酰胺类化合物的精准构筑具有重要意义。农药是农业安全生产的坚强保障,新型绿色农药的开发是目前农药研究领域的热点及难点,筛选出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极其重要。本论文主要描述利用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实现新的催化活化模式并一步构建手性γ-内酯或γ-内酰胺类化合物,并测试其生物活性,希望筛选出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功能性小分子。本论文研究主要分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主要综述氮杂环卡宾催化剂的发现历史及发展现状,详细阐述了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催化活化羰基类化合物的模式,按照其不同活化位点或反应模式进行分类主要分为:(1)羰基碳原子的活化;(2)羰基α-位碳原子的活化;(3)羰基β-位碳原子的活化;(4)羰基γ-位及远程碳原子的活化;(5)自由基型反应。随后我们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基于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实现的新型功能分子在农药领域的应用以及近年来抗水稻白叶枯菌和猕猴桃溃疡菌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氮杂环卡宾催化α-氯代醛β-C-H键的活化实现手性螺环γ-内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在氮杂环卡宾催化领域α-氯代醛是一类重要的反应底物,然而以往氮杂环卡宾催化α-氯代醛参与的反应都是以烯醇式中间体的形式进行即反应位点只局限于α-碳原子,其β-位碳原子参与的反应一直未见报道。由于α-氯代醛属于饱和醛类化合物,其β-sp3-C-H键具有一定的惰性,所以该位点的活化一直是氮杂环卡宾催化领域的难点。我们通过对模型反应的设计以及对反应条件的优化最终实现了α-氯代醛β-C-H键的活化形成具有高活性的Homoenolate中间体,该中间体与靛红类化合物发生[3+2]不对称环加成反应,实现了手性氧化吲哚螺环γ-内酯类化合物的一步高效构建。通过底物普适性研究我们发现该模型反应具有较好的底物普适性,其中收率最高可达99%,dr值最高可达20:1,ee值最高可达98%。通过对水稻白叶枯菌和猕猴桃溃疡菌抑制活性测试发现该类化合物对水稻白叶枯菌和猕猴桃溃疡菌无抑制活性。第三部分氮杂环卡宾催化α-氯代醛β-C-H键的活化实现手性螺环γ-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螺环γ-内酰胺特别是氧化吲哚螺环γ-内酰胺类化合物是有机合成领域一类重要的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医药分子和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分子中,此外,该类骨架也常作为重要有机合成子用于构建具有复杂结构的螺环类化合物或天然产物。我们利用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催化α-氯代醛β-C-H键的活化形成具有高亲核性的Homoenolate中间体与氧化吲哚衍生的亚胺发生[3+2]不对称环加成反应,一步构建手性氧化吲哚螺环γ-内酰胺类化合物,通过底物普适性研究我们发现该模型反应具有较好的底物普适性。通过对水稻白叶枯菌和猕猴桃溃疡菌抑制活性测试发现该类化合物对水稻白叶枯菌和猕猴桃溃疡菌无抑制活性。第四部分氮杂环卡宾催化烯醛类化合物实现手性吡咯烷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吡咯烷酮类化合物或γ-内酰胺类化合物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受到了相关人员的广泛关注,此外,该类化合物也是构建具有复杂结构的生物活性大分子的基本结构单元。我们利用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催化活化烯醛类化合物在氧化条件下形成具有高活性的a(11)β-不饱和酰基唑盐中间体并与α-氨基酸酯发生不对称[3+2]环加成反应,实现了手性吡咯烷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构建。通过对水稻白叶枯菌抑制活性测试发现该类化合物对水稻白叶枯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4-3d,4-3e,4-3g在200μg/m L时与对照药叶枯唑原药活性相当。通过对猕猴桃溃疡菌抑制活性测试发现该类化合物也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4-3g,4-3l在200μg/m L时抑制率与对照药叶枯唑原药活性相当。

甘贞洁[7](2020)在《新型磷中心手性配体的开发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手性磷(膦)化合物在过去几十年里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其作为配体或催化剂被广泛地应用在金属不对称催化、有机小分子催化、及天然产物、药物和农药的合成等领域。但绝大多数手性磷有机化合物的研究集中于手性骨架(如二茂铁骨架,联萘骨架,联苯,螺环等)的设计。受限于合成上的难度,加上叔磷化合物磷中心易消旋,磷中心手性配体的发展相对比较滞后。然而,磷中心手性配体的手性位点直接与金属配位,使其手性中心更加靠近反应位点,增加了手性诱导和传递的可能性。本论文以“磷手性更接近催化中心”为出发点,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的磷中心手性配体,并将其应用在不对称的1,3-偶极环加成及有机小分子催化反应中。具体分为以下五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一章,主要综述了磷中心手性配体的合成及在不对称催化方面的应用。第二章我们将具有特殊桥环结构的1-磷杂降冰片二烯与手性的亚磺酰胺结合起来。从廉价易得的磷杂环戊二烯(phosphole)出发,通过与炔醛的Diels-Alder反应得到1-磷杂降冰片二烯,再将1-磷杂降冰片二烯与叔丁基亚磺酰胺结合起来,通过与不同的金属试剂反应,柱层析色谱分离拆分得到一系列的1-磷杂环戊二烯-叔丁基亚磺酰胺配体(Gan Phos)。该配体便于修饰,合成步骤简单,原料廉价易得,能够大量生产,具有工业化应用的潜力。第三章,鉴于手性螺环双吡咯化合物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和生物活性,且其分子量小,易于修饰和改造,是医药材料重要中间体。本章利用本课题组所设计的Gan Phos配体,通过与铜盐配位形成有机金属催化剂,实现了甲亚胺叶立德与N-苯基衣康酰亚胺环加成反应,高立体选择性的得到螺环双吡咯烷化合物。该反应具有很好的底物普适性,且具有高的对映选择性和非对映选择性。同时,我们利用中心磷原子构型不同的一对非对映异构体配体,得到了一对对映选择性翻转的双螺环吡咯类化合物。第四章,我们发展了一类Cu/Gan Phos催化的缺电子型2-芳基亚甲基苯并环己酮类化合物与甲亚胺叶立德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构筑螺环吡咯烷-苯基环己酮类化合物。这类反应的对映选择性和非对映选择性较好。值得注意的,使用我们的磷手性配体(Ganphos),烷基取代的甲亚胺叶立德也能成功地参与此类环加成反应,且收率和对映选择性较好。第五章,基于功能型六元环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我们发展了叔磷催化共轭二烯与γ-取代的联烯酸酯区域翻转的环化反应,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往的β,γ-不饱和α-酮酸酯的亲核加成反应通常发生在α位或者γ位。而我们发展了亲核加成的位点发生在β’位,最终得到了多官能团化的六元环状化合物。这极大丰富了六元环的种类。

冯文佩[8](2020)在《酰亚胺衍生物FPCTO的合成及抗菌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抗菌剂的频繁使用使菌体的耐药性不断增强,极大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农畜牧业的发展。鉴于此,开发具有抗菌活性并能够避免菌体产生耐药性的先导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杂环类化合物因其具有高活性、低毒性、易于修饰和高内吸传导性等优点,一直受到研究学者的高度重视。而在众多杂环化合物中,酰亚胺类衍生物因其表现出高效、稳定、易保存、无毒等优点而成为研究热点。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种酰亚胺衍生物,对其抗菌性能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以2-乙酰呋喃和苯甲醛为原料,KOH为催化剂,通过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合成了查尔酮衍生物FPPO。通过FT-IR、1H NMR、13C NMR和EA对FPPO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确认,同时采用UV、FS、DSC和TGA分别研究了 FPPO的光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探索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苯甲醛):n(2-乙酰呋喃)、KOH的质量分数等因素对FPPO产率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合成FPPO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向反应体系中加入6 g PEG-400时,FPPO产率可增加至88.53%,比文献报道的产率提高了 8%。(2)以FPPO、H2O2、硫脲为原料,TBAB为催化剂,采用一锅法合成了环硫化合物TFPO。采用FT-IR、1H NMR、13C NMR和EA确认了 TFPO的结构和组成,应用UV和TGA研究了 TFPO的透光性能和热稳定性。考察了时间、温度、氧化剂用量、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TFPO产率的影响规律后,采用正交优化法对合成TFPO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最终产率为85.76%。(3)以TFPO、尿素为原料,TsOH为催化剂,通过SN2反应合成了恶唑烷酮衍生物FPTO。采用FT-IR、1H NMR、13C NMR和EA对FPTO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确认,UV、FS和TGA分别研究了 FPTO的光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探讨了各因素对合成FPTO产率和胺值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产率为75.74%,胺值为3.21 mg/g。(4)以FPTO、CAC为原料,DMAP为缚酸剂,通过酰化反应合成了酰亚胺衍生物FPCTO。采用FT-IR、1H NMR、13C NMR和EA确认了 FPCTO的结构和组成,使用UV和TGA分别研究了 FPCTO的光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探索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CAC):n(FPTO)、n(DMAP):n(FPTO)等因素对FPCTO产率的影响规律后,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合成FPCTO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最终产率为86.47%。(5)选取Fgr、Clu、Fox、Cgl四种致病真菌为受试菌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FPTO、FPCTO进行抗真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FPCTO的抑真菌活性优于FPTO,当浓度为250 μg/mL时,FPCTO的抑菌率达到93%以上,抑制Clu、Cgl的活性优于多菌灵、百菌清。选取Eco、Eae、Sau、Sep四种致病细菌为受试菌种,采用滤纸片法对FPTO、FPCTO的抗细菌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FPCTO的抑细菌活性优于FPTO,当浓度为320μg/mL时,FPCTO的抑菌圈直径达到33 mm以上,对四种致病细菌均表现出极强的抑制作用和极度敏感性,抑制效果优于青霉素钠、金霉素。探讨了FPTO、FPCTO的抗菌机制,通过Material Studio软件,运用GGA/BLYP方法,在DND基组水平下优化了 FPTO、FPCTO的分子几何构型并计算了HOMO、LUMO、电荷分布等参数,进一步探讨了化合物结构与抗菌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FPTO和FPCTO都形成了电子中继系统,抗菌活性中心位于含N、O、S原子的五元杂环上,且由于立体构型、EHOMO、χ、σ等量子化学参数的影响,使FPCTO与菌种的接触更容易并能牢固地吸附在细胞膜上,有效地抑制了微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使得FPCTO的抗菌活性优于FPTO。

曹泽混[9](2020)在《膦催化联烯酰亚胺与亚胺/烯胺的[4+1]环加成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亲核性膦催化的环加成反应在碳环和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中展示出重要的研究价值,其中,由于联烯与亚胺之间的环加成反应能构筑多元杂环化合物,因此受到了许多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膦催化联烯与亚胺之间的环加成反应仅涉及两性离子中间体的研究现状,创新性的发展了经双亲电性中间体的[4+1]环加成反应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研究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了PBu3催化联烯酰亚胺与甲基酮亚胺之间的[4+1]环加成反应,采用20 mol%催化剂,在1,2-二氯乙烷溶剂中,和30 oC反应温度下,以最高78%的分离产率得到了19个全取代环戊烯酮基烯胺化合物。通过31P NMR和HRMS分析,检测到1,4-双亲电性α-烯酮基不饱和季鏻盐等四种季鏻盐中间体,因此,我们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包括PBu3与联烯酰亚胺通过亲核加成,随后脱去恶唑烷酮阴离子,产生1,4-双亲电性α-烯酮基不饱和季鏻盐中间体;然后去质子的甲基酮亚胺优先对其亲电性的sp杂化的碳发生亲核加成;再经历1,3-质子迁移、分子内的迈克尔加成反应、1,2-质子迁移和异构化等反应历程。我们进一步考察了这类新反应的克级规模合成,以0.64 g得到环戊烯酮基烯胺化合物。同时对催化产物进行合成应用,通过区域选择性加氢还原反应、与苯肼的环化反应,分别得到了环戊酮基烯胺和环戊烯并吡唑类化合物。最后,利用相似的反应策略以及基于磺酰胺作为1N,1N-双亲核性试剂的特性,我们考察了PBu3或(R)-SITCP催化联烯酰亚胺与双亲核性磺酰胺的[4+1]环加成反应,分别得到了消旋和手性γ-内酰胺化合物(93%yield;42%yield,52%ee)。第二部分,基于类似的反应策略和甲基酮亚胺与烯胺之间异构化的可能,我们介绍了PBu3催化联烯酰亚胺与烯胺之间的[4+1]环加成反应,采用20 mol%的PBu3和碳酸铯作为催化剂,在1,2-二氯乙烷溶剂中,和30或60 oC反应温度下,以41–51%的分离产率得到了11个含季碳中心的β-羰基酮亚胺骨架分子。

李珍珍[10](2019)在《硝基咪唑烯类新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抗微生物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硝基咪唑是一类重要的富电子五元芳香氮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中,硝基咪唑结构中的咪唑环与强吸电子基团硝基共缀不仅扩大了双氮五元杂环的共轭体系,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其发生π-π堆积、疏水作用、范德华力、氢键、配位金属离子等多种非共价键超分子相互作用的能力。硝基咪唑同时作为一类重要的抗微生物药物广泛用于临床,其中的硝基取代基具有多种生物还原特性,不仅可以有效检测细胞的乏氧部位,还能被还原为硝基自由基与DNA或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发生多种作用。鉴于此,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结构硝基咪唑烯类抗微生物化合物,探索了目标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合成条件,运用现代波谱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目标分子的抗菌活性、理化性质及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运用紫外、荧光等光谱手段初步探究了高活性目标化合物的抗菌作用机制。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醇类硝基咪唑烯新化合物的合成:以2-甲基-5-硝基咪唑为起始原料,与1-氯丙烷-2-酮在碳酸钾条件下80°C加热回流制得化合物II–1。接着将化合物II–1在哌啶和冰醋酸作催化剂,甲苯作溶剂条件下与一系列芳香醛缩合得到硝基咪唑中间体II–2a–i,最后用硼氢化钠进一步还原得到硝基咪唑烯醇类化合物II–3a–i。(2)吲哚类硝基咪唑烯新化合物的合成:将2-甲基-5-硝基咪唑与1-氯丙烷-2-酮为原料合成的化合物II–1为起始原料,与不同取代的吲哚醛经过羟醛缩合反应制得中间体III–2a–c,接着用一系列合成的酰胺中间体、卤代烃在碳酸钾的乙醇溶液中回流得到吲哚类硝基咪唑烯化合物III–3a–f、III–4a–i和III–5a–c。(3)席夫碱类硝基咪唑烯新化合物的合成:以2-甲基-5-硝基咪唑与1-氯丙烷-2-酮反应合成的化合物分别与筛选的芳香醛和吲哚醛缩合得到中间产物IV–2a–b和IV–4a–c,进一步用多种取代胺在无水乙醇溶剂中经冰醋酸催化由亲核加成-消除反应制得目标产物Ⅳ–3a–f和IV–5a–i。(4)所有新合成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等波谱手段进行了确证,进一步培养了一些化合物的单晶进行结构表征。(5)研究了目标化合物的抗细菌活性。结果表明系列II中化合物Ⅱ–3i表现出了较强的抗细菌活性和较宽的抗菌谱,特别是对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MIC=0.10 umol/mL);系列III中哌啶酰胺类化合物Ⅲ–4b能有效抑制MRSA的生长(MIC=1μg/mL),强于参考药物克林沙星和诺氟沙星;系列IV中甲氧基氨类席夫碱Ⅳ–3e(MIC=1μg/mL)能够出色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的生长,优于其参考药物诺氟沙星,而甲基取代吲哚硝基咪唑类IV–5g在所有合成的化合物中能够以最高的活性抑制热带假丝酵母菌(MIC=8μg/mL)。(6)初步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在硝基咪唑烯类化合物的苯环上引入供电子取代基团对生物活性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而化合物的共轭体系越大,位阻越大,导致目标化合物不易与靶点进行有效结合来发挥抗菌作用。在对吲哚环进行修饰时,发现引入杂环酰胺的活性较好,同时在吲哚N-6位上引入吸电基团更有利于化合物抑制细菌的生长。在席夫碱类硝基咪唑结构中引入氯原子能够作为一个有利因素增强化合物抑菌活性,席夫碱片段中较大的给电子结构也有利于其抗菌活性的发展。(7)化合物Ⅱ–3i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时间-抑菌动力学实验表明,相较于参考药物诺氟沙星,化合物Ⅱ–3i可以快速抑制细菌的生长。量子化学计算也表明高活性化合物的电负性区域有利于其以氢键的形式与细菌发生相互作用。分子对接研究结果合理地证实了目标化合物可以通过氢键与相应的拓扑异构酶II结合。进一步抗菌机制探究显示了该化合物能切割铜绿假单胞菌DNA并阻碍DNA的复制,从而发挥抗菌作用。通过Ⅱ–3i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相互作用的荧光猝灭机理、结合位点数、结合常数、热力学参数等,推断出Ⅱ–3i与HSA的结合是自发进行的,主要作用类型为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8)研究了化合物Ⅲ–4b的细胞膜通透性,结果显示该化合物能够有效破坏MRSA的细胞膜。进一步与MRSA菌株中的PBP2a蛋白的分子对接证实该化合物能够以氢键的形式与PBP2a蛋白结合,从而达到抑制MRSA的功效。实时荧光PCR技术表明分子Ⅲ–4b能够有效抑制MRSA的三种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而同时紫外光谱表明了高活性分子Ⅲ–4b能够以嵌入的方式与MRSA菌株的DNA发生相互作用,有效的抑制DNA的复制,进而导致菌株的死亡。此外,该化合物能够被HSA高效储存和运输,金属离子的参与提高了这种运输能力。细胞毒性实验也表明该化合物对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具有较低的毒性,值得进一步研究。(9)紫外-可见光谱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化合物Ⅳ–3e可以通过嵌入方式与小牛胸腺DNA形成稳定的Ⅳ–3e-DNA复合物,从而影响其DNA复制。本文共合成了71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57个,包括22个硝基咪唑烯醇和硝基咪唑烯酮类化合物,20个吲哚硝基咪唑烯类化合物和15个席夫碱硝基咪唑烯类化合物。抗微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其中22个化合物活性优于临床药物甲硝唑,19个化合物活性优于临床药物克林沙星,19个化合物活性优于临床药物诺氟沙星,12个化合物活性优于临床药物氟康唑,值得深入研究。

二、杂环酰亚胺类新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环酰亚胺类新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氧化型C-H和C-C活化制备官能化的腈类化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氰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1.2.1 金属氰化试剂
        1.2.2 有机氰化试剂
        1.2.3 组合氰化试剂
    1.3 通过C-H键活化合成腈类化合物反应的研究进展
        1.3.1 炔烃及烯烃C-H键活化合成腈类化合物
        1.3.2 杂环及芳环C-H键活化合成腈类化合物
        1.3.3 通过C-H键活化构建C-C键合成腈类化合物
    1.4 羰基α位C-C键活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1.5 课题研究的立意和内容
        1.5.1 课题研究的立意
        1.5.2 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端炔的C-H氰基化反应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2.2 反应条件的探索与优化
        2.2.3 反应底物扩展研究
    2.3 产物表征和机理研究
        2.3.1 产物表征手段
        2.3.2 产物表征数据
        2.3.3 反应的机理研究
    2.4 本章结论
第三章 氰酯的α位C-H烯基化及烯丙基化反应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芳基及杂环烯烃底物的合成
        3.2.2 α-氰基酯底物的合成
        3.2.3 氰酯的α位C-H烯基化反应条件探索与优化
        3.2.4 反应底物扩展研究
        3.2.5 氰酯的α位C-H烯丙基化反应条件探索与优化
        3.2.6 反应底物扩展研究
    3.3 产物表征和机理研究
        3.3.1 产物表征手段
        3.3.2 产物表征数据
        3.3.3 反应的机理研究
    3.4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吲哚C-H双官能化反应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合成草酰苯胺乙酯的实验探索与条件优化
        4.2.2 反应底物扩展研究
        4.2.3 吲哚双官能化反应实验探索与条件优化
        4.2.4 反应底物扩展研究
        4.2.5 芳烃C-H氰基化反应实验探索与条件优化
    4.3 产物表征和机理研究
        4.3.1 产物表征手段
        4.3.2 产物表征数据
    4.4 本章结论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基于碘叶立德-路易斯碱卤键作用模式活化胺类、醚类以及二羰基化合物的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碘叶立德的合成
    1.3 碘叶立德的应用
    1.4 碘叶立德-路易斯碱复合物的相关理论研究
    1.5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碘叶立德与三级芳胺的直接环化反应研究
    2.1 反应设计
    2.2 结果与讨论
    2.3 结论
    2.4 实验部分
    2.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碘叶立德与脂肪胺的直接环化反应研究
    3.1 反应设计
    3.2 结果与讨论
    3.3 结论
    3.4 实验部分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碘叶立德与醚的转化反应研究
    4.1 反应设计
    4.2 结果与讨论
    4.3 结论
    4.4 实验部分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碘叶立德与二羰基化合物的环化反应研究
    5.1 反应设计
    5.2 结果与讨论
    5.3 结论
    5.4 实验部分
    5.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果总结
    6.2 未来发展趋势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产物NMR谱图
附件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喹唑酮噻唑新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抗微生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喹唑酮化合物抗微生物研究新进展及论文选题
    1.1 引言
    1.2 喹唑酮衍生物抗菌研究
        1.2.1 五元芳杂环修饰的喹唑酮抗菌衍生物
        1.2.2 席夫碱衍生的喹唑酮抗菌衍生物
        1.2.3 熔融的喹唑酮抗菌衍生物
        1.2.4 其它的喹唑酮抗菌衍生物
    1.3 喹唑酮衍生物抗结核杆菌研究
    1.4 喹唑酮衍生物抗病毒研究
    1.5 喹唑酮衍生物抗寄生虫研究
    1.6 本章小结
    1.7 论文选题思想
第二章 亚胺衍生的喹唑酮噻唑新化合物的抗菌作用研究
    2.1 引言
    2.2 设计思想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3.2 目标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
        2.3.3 生物活性实验步骤
        2.3.4 杀菌动力学实验步骤
        2.3.5 耐药性实验步骤
        2.3.6 细胞毒性实验步骤
        2.3.7 ADME实验步骤
        2.3.8 细胞膜通透性实验步骤
        2.3.9 分子对接步骤
        2.3.10 与DNA相互作用实验步骤
    2.4 结果与讨论
        2.4.0 合成
        2.4.1 单晶分析
        2.4.2 抗菌活性研究
        2.4.3 杀菌动力学
        2.4.4 细菌耐药性
        2.4.5 细胞毒性
        2.4.6 ADME预测
        2.4.7 细胞膜通透性
        2.4.8 分子对接
        2.4.9 与DNA的相互作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烯酮桥联的喹唑酮噻唑新化合物的抗菌作用研究
    3.1 引言
    3.2 设计思想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3.2 目标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
        3.3.3 抗菌活性步骤
        3.3.4 溶血研究
        3.3.5 活性氧测定
        3.3.6 抗生物膜研究
        3.3.7 耐药性研究
        3.3.8 细菌细胞膜
        3.3.9 细胞代谢
        3.3.10 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3.3.11 药物联用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合成
        3.4.2 单晶分析
        3.4.3 抗菌活性和溶血研究
        3.4.4 细胞内活性氧
        3.4.5 抗生物膜研究
        3.4.6 细菌耐药性
        3.4.7 细菌细胞膜
        3.4.8 细菌代谢研究
        3.4.9 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3.4.10 药物联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羟乙基桥联的喹唑酮噻唑新化合物的抗菌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设计思想
    4.3 实验部分
        4.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3.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4.3.3 性质实验步骤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合成
        4.4.2 抗菌活性研究
        4.4.3 耐药性
        4.4.4 ADME预测
        4.4.5 细胞膜通透性
        4.4.6 细胞代谢
        4.4.7 分子对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工作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代表性化合物的谱图
基金支持
致谢
作者简介
研究成果

(4)咪唑并吡啶类杂环的C-H官能团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硫氰基取代的咪唑并吡啶杂环综述
        1.1.1 基于单质硫和含N杂环构建C-S键的综述
        1.1.2 合成硫氰基取代化合物的综述
        1.1.3 单质硫促进的反应
    1.2 酰亚胺的合成综述
        1.2.1 可见光催化氧化的反应综述
        1.2.2 合成酰亚胺的反应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基于C-H键官能团化构建硫氰基取代的咪唑并吡啶杂环
    2.1 前言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2.2.2 咪唑并[1,5-a]杂环底物范围研究
        2.2.3 吲哚作为底物的适用性研究
        2.2.4 富电子芳烃作为底物的适用性研究
        2.2.5 硒氰基化反应的底物适用性研究
        2.2.6 机理研究
    2.3 本章小结
3 光催化氧化咪唑并吡啶杂环开环合成酰亚胺
    3.1 前言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3.2.2 咪唑环上含有不同取代基的底物范围研究
        3.2.3 喹啉环含有不同取代基时底物适用性研究
        3.2.4 机理研究
    3.3 本章小结
4 实验部分
    4.1 概述
    4.2 仪器设备及药品
    4.3 无任何催化剂参与的硫氰基杂环的合成
        4.3.1 底物的合成
        4.3.2 反应机理的探究
        4.3.3 模型反应实验的操作
        4.3.4 化合物谱图数据
    4.4 光催化氧化咪唑并吡啶杂环开环合成酰亚胺的实验
        4.4.1 底物的合成
        4.4.2 反应机理的探究
        4.4.3 模型反应实验操作
        4.4.4 化合物谱图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部分代表性产物核磁图谱
后记或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5)并四苯的衍生化及其NHC盐在碳氮键活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并四苯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
        1.1.1 富电子并四苯衍生物
        1.1.2 缺电子并四苯衍生物
        1.1.3 共轭连接的并四苯衍生物
    1.2 烷基季铵盐的碳氮键活化
        1.2.1 苄基季铵盐的转化反应
        1.2.2 烯/炔丙基季铵盐的转化反应
        1.2.3 烷基吡啶季铵盐的转化反应
    1.3 酰胺的碳氮键活化官能化
        1.3.1 酰胺的酯化反应
        1.3.2 酰胺的胺交换反应
        1.3.3 酰胺的偶联反应
        1.3.4 酰胺的脱羰官能化
    1.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乙基并四苯二酮的还原Knoevenagel反应
    2.1 引言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乙基并四苯二酮的修饰
        2.2.2 紫外可见光谱
        2.2.3 荧光光谱
        2.2.4 微分脉冲伏安法(DPV)测电化学性质
        2.2.5 热稳定性测试
        2.2.6 测试电荷迁移率
        2.2.7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前沿分子轨道分布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试剂
        2.3.2 乙基并四苯二酮的制备
        2.3.3 还原Knoevenagel反应的一般步骤
    2.4 本章总结
    2.5 支持信息
        2.5.1 HRMS Data
        2.5.2 Fluorescence Data
        2.5.3 Electrochemistry Data
        2.5.4 Charge Carrier Transport Properties Data
        2.5.5 Optimized Structures and Molecular Orbitals of 2b, 2c, and 2c”
        2.5.6 Cartesian Coordinates for Computational Calculation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并四苯卡宾盐应用于烷基胺的脱氨酰基化
    3.1 引言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酰胺与烷基吡啶盐的还原偶联反应
        3.2.2 烷基胺脱氨酰基化底物范围考察
        3.2.3 烷基胺脱氨酰基化应用于复杂天然产物修饰
        3.2.4 反应机理探究
    3.3 实验部分
        3.3.1 仪器设备与实验试剂
        3.3.2 吡啶盐与酰胺的制备
        3.3.3 并四苯骨架卡宾盐的合成
        3.3.4 烷基胺脱氨酰基化的一般步骤
    3.4 本章总结
    3.5 化合物谱图数据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全文工作总结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氮杂环卡宾催化实现的含内酰胺及内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汇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氮杂环卡宾研究现状
        1.2.1 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对羰基碳原子的催化活化
        1.2.2 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对羰基α-位碳原子的催化活化
        1.2.3 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对羰基β-位碳原子的催化活化
        1.2.4 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对羰基γ-位碳原子及远程碳原子的催化活化
        1.2.5 基于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实现的自由基型反应
    1.3 基于氮杂环卡宾催化剂构建的功能性分子在农药领域的研究进展
    1.4 抗水稻白叶枯菌及猕猴桃溃疡菌研究进展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氮杂环卡宾催化α-氯代醛β-C-H键活化实现手性螺环γ-内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立题思想及依据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模型反应条件优化
        2.3.2 底物普适性研究及反应机理探讨
        2.3.3 部分目标化合物抗植物细菌活性测试
    2.4 本章小结
    2.5 实验部分
        2.5.1 催化剂的合成
        2.5.2 α-氯代醛的合成
        2.5.3 靛红衍生物的合成
        2.5.4 模型反应操作步骤
        2.5.5 生物活性测试方法
        2.5.6 目标化合物绝对构型的确定
        2.5.7 目标化合物实验数据
第三章 氮杂环卡宾催化α-氯代醛β-C-H键活化实现手性螺环γ-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立题思想及依据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模型反应条件优化
        3.3.2 底物普适性研究及反应机理
        3.3.3 部分目标化合物抗植物细菌活性测试
    3.4 小结
    3.5 实验部分
        3.5.1 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3.5.2 模型反应操作步骤
        3.5.3 目标化合物绝对构型的确定
        3.5.4 目标化合物实验数据
第四章 氮杂环卡宾催化烯醛类化合物实现手性吡咯烷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4.1 引言
    4.2 立题思想及依据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模型反应条件优化
        4.3.2 底物普适性研究及反应机理
        4.3.3 部分目标化合物抗植物细菌活性测试
    4.4 小结
    4.5 实验部分
        4.5.1 烯醛类化合物的合成
        4.5.2 模型反应操作步骤
        4.5.3 目标化合物绝对构型的确定
        4.5.4 目标化合物实验数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F-1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F-2 部分目标化合物的核磁谱图和HPLC谱图

(7)新型磷中心手性配体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手性的意义
    1.2 手性配体
    1.3 磷中心手性配体的研究进展
    1.4 小结和立题思想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新型磷中心手性1-磷杂降冰片二烯-亚磺酰胺配体的设计与合成
    2.1 引言
    2.2 课题的提出
    2.3 新型磷中心手性1-磷杂降冰片二烯-亚磺酰胺配体的设计合成
        2.3.1 磷中心手性1-磷杂降冰片二烯-亚磺酰胺配体的设计
        2.3.2 磷中心手性1-磷杂降冰片二烯-亚磺酰胺配体的合成
    2.4 本章小结
    2.5 实验部分
        2.5.1 实验主要仪器和溶剂处理
        2.5.2 化合的合成与表征
    2.6 配体绝对构型的确定
    2.7 配体3e氧化物和3e’的单晶数据
        2.7.1 配体3e氧化物的单晶数据
        2.7.2 配体3e’的单晶数据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磷中心手性配体(GanPhos)诱导铜催化的甲亚胺叶立德与N-苯基衣康酰亚胺1,3-偶极环加成反应
    3.1 引言
    3.2 课题引出
    3.3 金属-Gan Phos催化尝试
    3.4 反应条件优化
        3.4.1 金属的筛选
        3.4.2 碱的筛选
        3.4.3 溶剂的筛选
        3.4.4 温度和催化剂量的筛选
        3.4.5 配体的筛选
    3.5 反应适用性的研究
        3.5.1 螺环双吡咯烷7’的适用范围研究
        3.5.2 螺环双吡咯烷7的适用范围研究
    3.6 克级制备及产物转化
    3.7 反应机理的探究
    3.8 本章小结
    3.9 实验部分
        3.9.1 实验主要仪器和溶剂处理
        3.9.2 化合的合成与表征
    3.10 单晶绝对构型确定
    3.11 单晶数据
    参考文献
第四章 Cu/Gan Phos催化甲亚胺叶立德与2-芳基亚甲基苯并环己酮1,3-偶极环加成反
    4.1 引言
    4.2 课题引出
    4.3 反应条件优化
        4.3.1 溶剂的筛选
        4.3.2 碱的筛选
        4.3.3 金属的筛选
        4.3.4 配体的筛选
        4.3.5 催化剂的量和温度筛选
    4.4 反应适用性的研究
        4.4.1 2-芳基亚甲基苯并环己酮的适用范围研究
        4.4.2 甲亚胺叶立德的适用范围研究
    4.5 反应机理的探索
    4.6 本章小结
    4.7 实验部分
        4.7.1 实验主要仪器和溶剂处理
        4.7.2 化合的合成与表征
    4.8 化合物12oa绝对构型的确定
    4.9 化合物12oa的单晶数据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磷催化共轭二烯与γ-取代的联烯酸酯的环化反应
    5.1 引言
    5.2 课题引出
    5.3 反应条件优化
    5.4 反应适用性的研究
        5.4.1 化合物15的适用范围研究
    5.5 反应机理的探索
    5.6 本章小结
    5.7 实验部分
    5.8 15w单晶结构的确定
    5.9 15w单晶数据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
附录 部分代表性化合物的核磁图谱
文章发表情况
致谢

(8)酰亚胺衍生物FPCTO的合成及抗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抗菌剂的分类及研究进展
        1.2.1 天然抗菌剂
        1.2.2 无机抗菌剂
        1.2.3 有机抗菌剂
    1.3 酰亚胺类衍生物的概述
        1.3.1 酰亚胺类衍生物的合成
        1.3.2 酰亚胺类衍生物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5 课题的技术路线及预期结果
        1.5.1 技术路线
        1.5.2 预期结果
2 查尔酮衍生物FPPO的合成
    2.1 试剂及仪器
        2.1.1 试剂
        2.1.2 仪器
    2.2 FPPO的研究方法
        2.2.1 FPPO的合成原理
        2.2.2 FPPO的合成过程
        2.2.3 FPPO产率的测定
        2.2.4 FPPO的表征和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催化剂种类对FPPO产率的影响
        2.3.2 反应温度对FFPO产率的影响
        2.3.3 反应时间对FPPO产率的影响
        2.3.4 n(苯甲醛):n(2-乙酰呋喃)对FPPO产率的影响
        2.3.5 n(KOH):n(2-乙酰呋喃)对FPPO产率的影响
        2.3.6 KOH质量分数对FPPO产率的影响
    2.4 FPPO合成工艺参数的优化
        2.4.1 设计与结果
        2.4.2 结果与分析
        2.4.3 相转移催化剂对FPPO产率的影响
    2.5 FPPO的结构及性能分析
        2.5.1 FPPO的红外光谱分析
        2.5.2 FPPO的~1H NMR和~(13)C NMR分析
        2.5.3 FPPO的元素分析
        2.5.4 FPPO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
        2.5.5 FPPO的热稳定性分析
    2.6 小结
3 环硫化合物TFPO的合成
    3.1 试剂及仪器
        3.1.1 试剂
        3.1.2 仪器
    3.2 TFPO的研究方法
        3.2.1 TFPO的合成原理
        3.2.2 TFPO的合成过程
        3.2.3 TFPO产率的测定
        3.2.4 TFPO的表征和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环氧化时间对TFPO产率的影响
        3.3.2 环氧化温度对TFPO产率的影响
        3.3.3 n(H_2O_2):n(FPPO)对TFPO产率的影响
        3.3.4 NaOH浓度对TFPO产率的影响
        3.3.5 硫化时间对TFPO产率的影响
        3.3.6 硫化温度对TFPO产率的影响
        3.3.7 n(硫脲):n(FPPO)对TFPO产率的影响
        3.3.8 TBAB用量对TFPO产率影响
    3.4 合成TFPO工艺参数的优化
        3.4.1 正交设计
        3.4.2 结果与分析
    3.5 TFPO的结构及性能分析
        3.5.1 TFPO的红外光谱分析
        3.5.2 TFPO的~1H NMR和~(13)C NMR分析
        3.5.3 TFPO的元素分析
        3.5.4 TFPO的热稳定性分析
        3.5.5 TFPO的透光性能分析
    3.6 小结
4 恶唑烷酮衍生物FPTO的合成
    4.1 试剂及仪器
        4.1.1 试剂
        4.1.2 仪器
    4.2 FPTO的研究方法
        4.2.1 FPTO的合成原理
        4.2.2 FPTO的合成过程
        4.2.3 FPTO产率的测定方法
        4.2.4 FPTO胺值的测定方法
        4.2.5 FPTO的表征和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反应温度对FPTO产率和胺值的影响
        4.3.2 n(尿素):n(TFPO)对FPTO产率和胺值的影响
        4.3.3 n(TsOH):n(TFPO)对FPTO产率和胺值的影响
        4.3.4 反应时间对FPTO产率和胺值的影响
    4.4 FPTO合成工艺参数的优化
        4.4.1 设计与结果
        4.4.2 结果与分析
    4.5 FPTO的结构及性能分析
        4.5.1 FPTO的红外光谱分析
        4.5.2 FPTO的~1H NMR和~(13)C NMR分析
        4.5.3 FPTO的元素分析
        4.5.4 FPTO的荧光发射光谱
        4.5.5 FPTO的透光性能分析
        4.5.6 FPTO的热稳定性分析
    4.6 小结
5 酰亚胺衍生物FPCTO的合成
    5.1 试剂及仪器
        5.1.1 试剂
        5.1.2 仪器
    5.2 FPCTO的研究方法
        5.2.1 FPCTO的合成原理
        5.2.2 FPCTO的合成过程
        5.2.3 FPCTO产率的测定方法
        5.2.4 FPCTO的表征和测试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缚酸剂种类对FPCTO产率的影响
        5.3.2 n(CAC):n(FPTO)对FPCTO产率的影响
        5.3.3 n(DMAP):n(FPTO)对FPCTO产率的影响
        5.3.4 反应温度对FPCTO产率的影响
        5.3.5 反应时间对FPCTO产率的影响
    5.4 FPCTO合成工艺参数的优化
        5.4.1 设计与结果
        5.4.2 结果与分析
    5.5 FPCTO的结构及性能分析
        5.5.1 FPCTO的红外光谱分析
        5.5.2 FPCTO的~1H NMR和~(13)C NMR分析
        5.5.3 FPCTO的元素分析
        5.5.4 FPCTO的紫外光谱分析
        5.5.5 FPCTO的热稳定性分析
    5.6 小结
6 抗菌性能研究
    6.1 试剂及仪器
        6.1.1 试剂
        6.1.2 仪器
    6.2 抗菌性能研究方法
        6.2.1 抑制真菌实验方法
        6.2.2 抑制细菌实验方法
        6.2.3 抗菌机制探讨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对真菌的抑制效果
        6.3.2 对细菌的抑制效果
        6.3.3 化合物的几何构型与抗菌关系分析
    6.4 小结
7 总结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膦催化联烯酰亚胺与亚胺/烯胺的[4+1]环加成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叔膦催化联烯的环加成反应简介
    1.2 叔膦亲核加成到联烯而产生两性离子中间体的环加成反应模式
        1.2.1 膦催化联烯酯的[3+2]环加成反应
        1.2.2 膦催化α取代的联烯酯的[4+2]环加成反应
        1.2.3 膦催化γ取代的联烯酯的[4+2]环加成反应
        1.2.4 膦催化α取代的联烯酮的[4+2]环加成反应
    1.3 叔膦亲核加成到联烯而生成双亲电性中间体的环加成反应模式
        1.3.1 膦催化β'位醋酸根取代的联烯酯的[4+n]环加成反应
        1.3.2 膦催化δ位醋酸根取代的联烯酯的[3+n]、[4+2]环加成反应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立题思想
第2章 膦催化联烯酰亚胺与亚胺的[4+1]环加成反应
    2.1 背景介绍
    2.2 反应条件的优化
    2.3 反应底物普适性的考察
    2.4 反应机理的研究
    2.5 合成应用
    2.6 实验部分
        2.6.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6.2 相关化合物的合成
        2.6.3 模型反应的操作步骤
        2.6.4 合成应用的操作步骤
        2.6.5 部分化合物的表征数据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膦催化联烯酰亚胺与烯胺的[4+1]环加成反应
    3.1 背景介绍
    3.2 膦催化联烯酰亚胺与β-甲基烯胺的条件优化
    3.3 手性膦催化剂催化联烯酰亚胺与β-甲基烯胺的不对称催化合成工作
    3.4 反应底物普适性的考察
    3.5 实验部分
        3.5.1 相关化合物的合成
        3.5.2 模型反应的操作步骤
        3.5.3 部分化合物的表征数据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附录A 部分化合物的NMR谱图
附录B 部分产物的单晶结构和HPLC谱图

(10)硝基咪唑烯类新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抗微生物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硝基咪唑类化合物抗微生物研究新进展及论文选题
    1.1 引言
    1.2 硝基咪唑类抗细菌化合物
        1.2.1 羟乙基取代的硝基咪唑类抗细菌化合物
        1.2.2 胺乙基取代的硝基咪唑类抗细菌化合物
        1.2.3 烯基共缀的硝基咪唑类抗细菌化合物
        1.2.4 其它新结构的硝基咪唑类抗细菌化合物
    1.3 硝基咪唑类抗真菌化合物
        1.3.1 N-取代硝基咪唑类抗真菌化合物
        1.3.2 硝基苯并咪唑类抗真菌化合物
    1.4 硝基咪唑类抗结核化合物
        1.4.1 硝基咪唑恶唑烷类抗结核化合物
        1.4.2 硝基咪唑恶嗪类抗结核化合物
    1.5 本章小结
    1.6 论文选题思想
第二章 醇类硝基咪唑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抗微生物作用研究
    2.1 引言
    2.2 设计思想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3.2 实验步骤
        2.3.3 抗细菌和抗真菌实验
        2.3.4 时间-抑菌动力学实验
        2.3.5 量子化学计算
        2.3.6 紫外吸收光谱实验
        2.3.7 荧光发射光谱实验
        2.3.8 DNA切割实验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化合物的合成
        2.4.2 生物活性探研究
        2.4.2.1 抗细菌活性研究
        2.4.2.2 抗真菌活性研究
        2.4.3 时间-抑菌动力学
        2.4.4 分子对接模拟
        2.4.5 化合物Ⅱ–3i与铜绿假单胞菌DNA的相互作用
        2.4.5.1 化合物Ⅱ–3i与DNA相互作用的紫外吸收光谱
        2.4.5.2 化合物Ⅱ–3i和中性红竞争的紫外吸收光谱
        2.4.6 化合物Ⅱ–3i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切割作用
        2.4.7 量子化学研究
        2.4.8 化合物Ⅱ–3i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研究
        2.4.8.1 荧光猝灭机制
        2.4.8.2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
        2.4.8.3 结合方式和热力学参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吲哚类硝基咪唑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抗微生物作用研究
    3.1 引言
    3.2 设计思想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3.2 实验步骤
        3.3.3 细胞膜通透性实验
        3.3.4 RNA制备与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
        3.3.5 细胞毒性实验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化合物的合成
        3.4.2 X-射线衍射分析
        3.4.3 生物活性研究
        3.4.4 化合物Ⅲ–4b与MRSA DNA相互作用探究
        3.4.4.1 NR与DNA相互作用吸收光谱
        3.4.5 细胞膜通透性
        3.4.6 分子对接模拟
        3.4.7 MRSA RNA的制备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
        3.4.8 化合物III-4b与HSA相互作用探究
        3.4.8.1 常见金属离子影响
        3.4.9 细胞毒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席夫碱类硝基咪唑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微生物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设计思想
    4.3 实验部分
        4.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3.2 实验步骤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化合物的合成
        4.4.2 X-射线衍射分析
        4.4.3 生物活性探究
        4.4.3.1 抗细菌活性研究
        4.4.3.2 抗真菌活性研究
        4.4.4 化合物Ⅳ–3–5 的Clog P值和抗菌活性分析
        4.4.5 化合物Ⅳ–3e与小牛胸腺DNA相互作用探究
        4.4.5.1 NR与DNA相互作用吸收光谱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代表性化合物谱图
基金支持
致谢
作者简介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四、杂环酰亚胺类新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氧化型C-H和C-C活化制备官能化的腈类化合物[D]. 朱鹏飞. 江南大学, 2021(01)
  • [2]基于碘叶立德-路易斯碱卤键作用模式活化胺类、醚类以及二羰基化合物的反应研究[D]. 赵志国. 山东大学, 2021(11)
  • [3]喹唑酮噻唑新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抗微生物研究[D]. 王洁. 西南大学, 2021
  • [4]咪唑并吡啶类杂环的C-H官能团化研究[D]. 彭亚.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3)
  • [5]并四苯的衍生化及其NHC盐在碳氮键活化中的应用研究[D]. 喻楚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氮杂环卡宾催化实现的含内酰胺及内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刘斌. 贵州大学, 2020(04)
  • [7]新型磷中心手性配体的开发与应用[D]. 甘贞洁. 郑州大学, 2020(02)
  • [8]酰亚胺衍生物FPCTO的合成及抗菌性能研究[D]. 冯文佩.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9]膦催化联烯酰亚胺与亚胺/烯胺的[4+1]环加成反应研究[D]. 曹泽混.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10]硝基咪唑烯类新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抗微生物作用研究[D]. 李珍珍. 西南大学, 2019

标签:;  ;  ;  ;  ;  

新型杂环酰亚胺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