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积极财政政策的过渡年?

2003:积极财政政策的过渡年?

一、2003:积极财政政策的过渡年?(论文文献综述)

岳凯[1](2020)在《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和城镇化步伐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但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公共产品包括公共基础设施的提供单纯依靠政府无偿注资是远远不够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地方政府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唯一投入主体,动员社会资本投入到公共基础设施的供给行列中来,同时起到节省财政资金、发展民营经济、提高公共产品服务效率的作用。本文主题就是剖析当前地方投融资改革模式的成效与不足,探索能在成效与风险之间建立高水平均衡的地方投融资模式。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前些年大行其道的地方投融资平台。这些平台的风光一时尽管有其主客观原因,但也给财政运行带来的巨大风险,虽然尽管随后的地方投融资模式整体上有所进步,但在风险管控上并无根本性改善。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中央政府集权式管理的统收统支模式,地方政府开始拥有较大的自主权限。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行业和领域,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主体逐步多元化。上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锐减,但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更加繁重,建设资金需求十分迫切,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作为其主要实现方式的地方投融资平台应运而生。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出台了以扩大投资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为地方投融资平台提供了做大做强的必要条件。以地方融资平台为主要特征的地方投融资体制改革,本质上的操作主体仍然为地方政府,其融资依据依然以政府信用为主。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为主要内容的地方投融资体制改革固然有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社会运行环境、稳定经济增长的效果,但是其负面效应是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与日俱增,地方政府乃至整个国家债务风险凸显。“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①。2010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和政府债务越加严重,财政投资的规模边界约束越发明显,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规范、约束势在必行。对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进一步改革的主导思路是更加突出市场机制,更多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PPP、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创新性的投融资模式快速发展。但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认为,上述投融资模式创新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公共基础设施提供与财政运行安全的均衡问题,甚至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扩大了财政收支缺口,加大了政府债务风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①。国外公共基础设施的融资实践和债务管理经验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欧美国家近年来兴起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私有化浪潮,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大量参与公共设施建设运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日本在二战之后通过国家行政手段积极吸收国内资金,集中全国之力用于基础设施和战略性产业建设,为国内经济振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西方国家在危机管理和债务管理方面也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财政投资边界在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中的约束越发明显,因此更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重新审视地方政府投融资的方式和路径,在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同时,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建设,强化社会资本在地方投融资体制改革中的作用。本文分析框架沿用了“理论阐释—现状分析—‘他山之石’—政策建议”的成熟架构。在基本理论板块,本文介绍了凯恩斯需求管理理论,阐释了经典IS-LM模型及其陷阱,揭示了财政投资政策边界约束,导出改变公共基础设施供给方式、引入民间投资的必要性;在现状分析板块,本文剖析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成长历史和现状,分析了地方政府自主发债、PPP模式、政府投资基金等新型融资方式的主要特点和典型案例,梳理了这些地方投融资模式更迭和发展的内在逻辑;在经验借鉴板块,本文归纳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公共基础设施融资和相关风险管控方面的成熟经验,作为设计我国地方投融资体制进一步改革方案时的参考对象;在政策建议板块,本文依据前述问题分析和他国经验,以及相关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能够实现提升公共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和债务风险防控的双赢目标的理想模式。本文共由八章组成。第一章,绪论。该章属于全文总括性介绍。主要内容有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归纳及评述,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创新与不足。第二章,理论基础。界定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和模式等基本概念,阐释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的理论框架、经典IS-LM模型的含义与缺陷,揭示财政投资政策的“投资陷阱”与边界约束,导出单纯财政投资政策的局限性。我们认为,财政政策处于政策边界的无效区间后,再通过增加赤字扩大政府投资已经无能为力了,只会增加越来越严重的债务负担,甚至诱发系统性风险。循着上述理论分析路径,本章实证分析验证了民间投资对政府投资的替代效应,指出今后在财政投资政策面临边界约束的情况下,要进一步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第三章,对我国地方投融资体制改革和主要模式创新的逻辑起点——地方投融资平台进行了重点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展开的固定资产投资体制改革为地方投融资模式创新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条件。第四章至第六章,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主要分析2014年以来,国家在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限制融资平台随意扩张的情况下,国家所鼓励和推进的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政府投资基金、PPP等几种新型投融资模式的特点,同时重点实证分析了近年来PPP项目和PPP投资规模对地方财政收支缺口的影响。第七章,风险分析。结合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重点分析政府投融资行为增加杠杆累积政府债务所蕴含的风险,采用KMV模型对各省市债务风险进行实证分析。第八章,政策建议。分析评述西方发达国家民间资本进入公共产品领域的历史和带来的成效,以及我国可以借鉴的国际经验。根据前述现存地方投融资模式的问题分析尤其是风险分析,以及对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我们提出了下一步化解债务风险提出政策建议,对政府投融资方向做出展望。“不日新者必日退”①。本文力求在研究观点和方法上有所创新。具体表现在:一是提出财政投资政策的边界性。以往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框架下,往往是以假定政府可以无限举借债务、扩大政府投资作为前提的,没有考虑财政投资的边界问题。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修正了凯恩斯主义框架下的IS-LM模型,明确指出财政投资政策的边界性,政府的投资能力不能无限扩大,否则将会出现过大的债务负担和财政运行风险。二是指出民间投资对政府投资的替代效应。以往关于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之间关系的研究中,一般都是从政府投资的角度出发,重点关注政府投资增长后,对民间投资是否存在“挤出效应”。但是经过历史数据研判,我们发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总体趋势是政府投资比重下降,民间投资所占比重上升(尽管近年来的增速下降了),可以理解为民间投资逐步替代了政府投资,因此是民间投资对政府投资的替代效应。这与之前的研究主要关注政府投资是否挤出民间投资的视角是不同的,在当前的历史时期,需要进一步发挥民间投资对政府投资的替代效应,提高地方政府投融资的市场程度。三是通过实证分析指出近年来的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实践可能进一步加大了财政运行风险。一方面,综合分析2015-2018年PPP项目数量、投资金额和各省市财政收支缺口的关系,得出PPP模式并没有减轻财政压力的结论,与之相反,过多过大的PPP项目可能还会加大财政收支缺口;另一方面,使用KMV模型和最新的政府债务数据,验证各省市近年来财政运行风险有所增加。

李颖超[2](2019)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机制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提高宏观经济运行质量和有力防范“市场失灵”以及及时应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各国政府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有效调控。然而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控目标、传导路径和政策效果不同,因此,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不仅有利于有效实现政策目标,而且有助于减少政策风险和实施成本。同时,政策协调机制的理论研究也是学术界关注的学术问题之一。为了探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既定政策目标下政策协调机制的最优均衡策略,首先,本文在综合借鉴其他学者的模型函数基础上,得到了实际利率与财政赤字率协调决定的扩展IS-LM模型。在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中考虑了利率对系数的影响,建立了系数随利率变化的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其次,将政府支出内生化,借鉴Wang Xin(2013)建立了内生化的政府支出函数。最终,得到了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下的实际利率与财政赤字率决定的产出函数,即IS模型;另外,利用货币数量方程的变形,将通货膨胀率表示为关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和产出增长率的函数。同时,引入由实际利率及财政赤字率决定的非线性货币供应量方程,得到了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的实际利率与财政赤字率决定的通货膨胀率函数,即LM模型。然后,经平稳化处理得出了包含内生政策变量的联立方程组模型。其中,产出函数代表财政政策的目标函数,通货膨胀率函数代表货币政策的目标函数。进一步,对模型进行识别与估计,可以得出实际利率和财政赤字率协调决定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目标函数。进而,用静态求解法对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了评价,发现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最后,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实际经济情况进行了分析,特别对经济波动较大的1988年、1998年、2008年及经济新常态下的2016年进行了政策均衡模拟分析。研究发现:当经济波动较大时,采用本文模型可以得到实现政策目标的实际利率和财政赤字率的最优政策组合,相比我国实际采取的经济政策,该政策组合能够更高效地促进经济实现政策目标。然而当经济平稳运行时,本文得出的满足均衡情况的最优政策组合相比实际采取的政策对经济影响较弱,但是此时最优政策组合仍然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方向与思路。因此,基于实际利率和财政赤字率的政策协调研究对我国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的制定可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量化参考。

廖飞[3](2018)在《地方政府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 ——兼论趋同性竞争的后果》文中研究表明Nagi(2009)在解释中国持续三十年的高增长时,将增长之谜的答案集中在了高度分权结构下的地区竞争。林毅夫(2002;2005;2009)的一系列研究则强调了中国的高投资率与地方政府投资活跃的作用。那么在一个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中,是不是恰由于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成为中国增长的持久动力?地方政府投资变化又是如何在中国经济系统中传导与作用,最终反映在国民总产出、私人投资与消费等关键指标的波动中?更进一步的,如果地区与地方政府竞争是中国的增长之匙,那么为什么诸多的研究又将重复建设、区域结构趋同、产能过剩、市场分割等弊病视为中国地方政府恶性竞争的行为结果?更具体的说,地方政府的竞争是如何在一个良性的总量效应基础上,产生了这些福利损失?本文正是从这些问题出发,集中探讨地方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地方政府投资与趋同性竞争间的作用机制,在描述地方政府投资的增长效应同时,期望对地区竞争中所涌现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等现象从地方政府的视角提供行为逻辑与经济解释。本文按照“地方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和“地方政府投资与趋同性竞争”两条并行思路而展开,首先分析了地方政府投资的增长效应与传导机制过程。从实证结果看,我国中央政府投资和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均存在显着的拉动作用,但是其实际效应具有典型的时变特征。中央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步上升,而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经历一个上升过程后开始趋于稳定。相对而言,地方政府投资对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大。此外政府投资的不同构成存在着显着的效应差异。其中生产性投资对增长的刺激作用更为直接和突出。上述的结果证实了我国政府干预的实施主体确实已经从中央政府转移到了省际政府层面。接下来,本文针对私人投资、消费与地方政府投资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模拟。在地方政府投资与私人投资关系上,我们发现地方政府投资扩张能够在短时期内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入效应。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挤入将转化为挤出效应,更长期的考察实际支持了新古典经济学派的论断---政府投资长期看是中性的。此外,中央投资对私人投资并不存在显着影响。积极财政政策确实能迅速改善国民经济总产出的水平,但是,其更多的属于对私人投资的替代,而私人投资的变化却具有典型的不确定特征,政府的投资预期也不会直接的影响到私人投资者的热情。凯恩斯主义所描述的“乘数效应”确实发生了,但却仅发生在那些国有经济主导的部门,结合我国产业和部门经济的结构差异,或许,这形成了两种循环,国有经济主导的行业内部,政府投资的增加形成了强烈的产业需求,并通过产业链传导,微弱的反映在传统的竞争性领域和民营经济行业中,也一定程度促进了私人投资的上升,但是,两个循环的相对独立、有限货币供给条件下稀缺性上升导致的资金成本增加,却会在更长的时期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形成“热者更热”与“冷者愈冷”的现实。如果再考虑到地方政府的投资偏好及国有资本对传统和下游产业的介入,这种挤出将在更短时间内发生。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实际加剧了经济中国有、非国有的结构失衡。与之关联的,在研究地方政府投资对居民消费将产生何种影响时,我们导入了度量政府行为特征的控制变量。并确实得到了显着的估计结果。地方政府投资相对规模的差异,即大政府与小政府模式,以及政府投资的约束强弱,显着影响着财政政策对消费的传导与效果。总体看来,大政府模式下,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的挤入效应更为突出,这与传统的认识是一致的。地方政府的生产性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挤出效应,而非生产性支出的作用则正好相反。因此非生产性支出与转移支付的增加,确实能够对消费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经济驱动机制的改善与扭转将依赖于政府更多的民生关怀与收入分配机制的修正。在完成地方政府投资的增长效应分析后,本文将研究中心转移到了地方政府投资与地区竞争,我们在财政分权的地区竞争框架内,从产业结构趋同的经济现象出发,引出了趋同性竞争的问题,结合中国现实的制度特征与区域竞争现实,本文论证了产业结构趋同与趋同性竞争间的差异所在。并且在一个地方政府行为逻辑分析中,论证了整体上的“结构趋异”与特定产业“趋同性竞争”并存的中国区域竞争的特征。为了进一步对上述论断提供证据,本文利用相似系数实证测度了战略新兴产业与传统工业部门两种产业视角下省际经济体中的趋同性特征。结论表明,在传统工业部门,我国区域间并不存在结构趋同,甚至出现了结构趋异,但在一些战略新兴产业和具有政策优势的产业中,却出现了高度的结构趋同。也就是说,我国区域间确实存在着结构趋异与新兴产业结构趋同的并存现象。并且在不同的政府激励信号作用下,表现出经济高增长与局部产业恶性竞争的伴生形态。也正是这一中国区域经济特征,能够对我国地方政府竞争衍生的种种乱象提供更为完整的解释。最后,在区域经济中存在结构趋异与趋同性竞争伴生现象的逻辑前提下,本文还从财政分权的框架入手,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偏好特征与行为异化,具体说来,高度分权的权责不匹配框架和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需要,对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形成了双重的扭曲激励。进而使得地方政府投资行为表现出投资饥渴、追求政绩、投资短视与地方保护倾向的投资偏好。也正是在这种地方政府的投资偏好作用下,衍生了趋同性竞争的恶果。为了对趋同性的生产、发展和固化提供更为合理的解释,本文还利用古诺均衡博弈模型,在结构趋异背景下,对我国在一些新兴产业中为什么会出现区域的趋同性竞争提供了解释。结论表明,只要中央政府在新兴产业上释放较强的绩效信号,由于地方政府投资偏好的作用,重复建设与趋同性竞争就会在偏离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形成。更进一步的,由于地方政府偏好的作用,即使中央政府观察到了这一趋同性竞争,也会由于地方政府的行为激励模式,导致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与产业协调难以发挥效用。从而出现了趋同性竞争的固化。作为全文的结束,从破解趋同性竞争困局、修正地方政府激励体系的目标出发,本文给出了调整地方政府投资偏好的相关建议,加速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主体的转移、构建地方政府权责匹配的分权模式、强化地方政府预算约束与预算透明度等措施将能够从根本上修正地方政府当前扭曲的激励模式,实现地方政府投资的优化,进而解决趋同性竞争、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市场分割等一系列经济问题。

胡久凯[4](2018)在《不确定性视角下的我国财政政策冲击与宏观经济监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国以来我国财政政策长期坚持走的是一条平衡或者紧缩的道路,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政府开创性的实施了两轮积极的财政政策。反周期的积极财政政策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上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8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第二轮积极财政政策已持续了 11年。科学地总结20世纪末以来我国政府实施的两轮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历史经验,对于指导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等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政府部门运用反周期的积极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同时,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学者们在对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时普遍都忽视了其背后的政策内涵。本文首先运用符号约束的SVAR模型来对不同政策不确定性背景下的财政政策冲击进行研究,发现政策不确定性上升背景下的积极财政政策会导致我国的经济波动加剧。因此,政府部门有必要在做好宏观经济的监测和预测工作的基础上,提前对宏观调控政策进行合理规划,并加大政府信息公开的力度,从而稳定市场预期,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科学地监测和预测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对于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规划和部署至关重要。随着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仅包含少量变量的经济模型越来越不能满足政府及其它经济主体的决策需求,适用于分析大数据的计量理论和方法得到快速发展。动态因子模型作为一种适用于大数据分析的计量经济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方法,已经成为当前学术界用于经济监测的一种主流方法,并且仍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在研究了不同经济背景环境下的财政政策调控效果的基础上,本文基于动态因子模型对中国的宏观经济监测问题进行研究,具体从三个方向展开,分别是:中国的宏观经济景气监测、核心通货膨胀监测、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监测。第一,关于中国宏观经济景气监测问题的研究。本文基于经济含义与现实意义挑选出22个能够较好地反映和预测中国宏观经济的景气情况的季度和月度混频指标,并采用动态因子模型来构建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本文首先检验了能够处理高维混频数据的EM算法和第三代因子估计方法这两种动态因子模型估计方法对中国经济景气监测问题的适用性,结果发现,发现基于我国混频高维的宏观经济数据的具体特征,第三代因子估计方法更适合于经济景气监测与因子提取;接着,本文基于混频变量集合的最终数据与第三代因子估计方法构建了我国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发现测算得出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十分契合,能较好的反映我国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经济景气情况;进一步的,本文收集整理了实时数据集合并采用第三代因子估计方法基于特定时点的可得数据对经济景气进行实时监测,发现2016年以来我国经济景气指数企稳回升。第二,关于中国核心通货膨胀监测问题的研究。标题通货膨胀由于包含太多的暂时性噪音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因此有必要对扣除了暂时性价格变动后能够反映所有商品价格变化共同趋势的核心通货膨胀进行研究。本文在传统的动态因子模型分析框架下引入了时变因子载荷系数、随机扰动和异常值调整,构建了基于中国城市CPI环比指数的单变量UCSVO模型和基于八大类城市CPI指数及消费支出权重等信息的多变量MUCSVO模型,并采用吉布斯抽样方法进行估计。研究发现:UCSVO模型测算的核心通货膨胀的转折点领先于CPI同比指数约6个月,克服了同比指数的相对滞后等问题,适合于对我国通货膨胀情况进行实时监测。MUCSVO模型下的核心CPI的分类权重具有与价格粘性成正比、与波动性成反比的特征,与基于“福利损失”和“波动性”等测算方法的思想一致。它在测算出八大类CPI的趋势和总体核心通货膨胀的同时,还能准确反映出了各大类CPI变化特征的演变,可以为政府及其它经济主体在政策制定与经济决策中提供更加详实的信息。第三,关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监测问题的研究。在新的经济背景环境下,准确的衡量我国的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水平并深入研究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由65个变量构成的总经济信息集合的共同因子等作为解释变量,通过动态因子模型对由27个变量构成的宏观变量集合中的各变量进行预测,并基于预测误差构建了我国2005年9月至2016年12月的月度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指数。本文的指数构建方法克服了单个经济序列无法全面反映整个宏观经济的问题,测算得出的不确定性指数具有许多良好的统计特征,并且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十分契合。进一步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冲击会对我国的经济景气情况和就业带来显着的负向影响。

钱俏[5](2015)在《从财政政策视角看中国的通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价格水平的财政政策理论(Fiscal Theory of Price Level,简称FTPL理论)提出与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价格水平不是由货币政策决定,而是由财政政策决定的。该理论发现现实中货币供给量和价格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货币政策并不能很好地解释通货膨胀,FTPL理论首次从财政政策的视角解释通货膨胀,从政策搭配和区制划分视角对传统货币数量论进行讨论,重视价格水平决定理论。本文基于该理论对中国的通货膨胀从财政政策的角度进行剖析。首先对FTPL理论进行简单的文献回顾,从理论角度上发现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确实有通货膨胀效应,然后基于中国国情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几次通货膨胀进行回顾,发现中国的财政政策对中国的通货膨胀起到决定性作用。实证上证实中国19792012年更加接近非李嘉图区制,即财政政策对中国这段时期的价格水平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20082014年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的财政政策更加接近李嘉图区制,金融危机期间货币政策对价格水平起到决定性作用。实证方法上采用修正后的Canzoneri,Cumby and Diba方法(简称CCD)对中国的政策区制进行判断,采用HP滤波方法,得到结构性盈余和周期性盈余数据,然后采用三变量VAR计量方法对FTPL在中国适应性情况进行检验。结论上我们认为中国19792012年价格水平主要由财政政策决定,20082014年金融危机期间价格水平主要由货币政策决定。最后,我们认为当经济运行正常时宜采用积极财政政策搭配被动货币政策,但是金融危机期间应当采用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适时退出反危机工具。

童素娟[6](2014)在《养老金双轨制现状评估及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 ——基于收入再分配效应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中文摘要: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中国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实行两套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养老金双轨制在导致收入差距方面的弊端日益凸显。不仅没有缩小初次分配之间的收入差距,反而进一步拉大了收入差距,进一步对社会和谐构成了挑战。作为一项收入再分配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受不同的制度设计因素的影响。造成养老金双轨制收入再分配效应差异的最核心原因在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实行不同的统筹办法、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归根结底在于,制度的融合性、包容性不够,基本规模和覆盖范围过小,未能将机关事业单位纳入整个收入再分配体系。因此,政府在养老金双轨制改革过程更应强调,程序上的公平公正,建立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着重点放在公民基本养老保障权益,而差距部分则通过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来体现,真正发挥社会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在现实条件下,养老保险统筹收入再分配系数并非越小越好,这需要参照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依据现实的收入差距情况,用以判断和选择适度的养老保险统筹收入再分配模式和实施方案。在方案设计上,生存公平和劳动公平是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形成收入再分配的适度下限和上限标准。通过这两个标准的判定可以选择现实条件下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的最优方案。论文从收入再分配效应为切入点,在广泛借鉴专家学者前期研究和实地调查研究基础上,对目前浙江省的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情况进行了现状评估,然后从系统理论、机制设计以及发展型社会政策等理论出发深入分析了养老金双轨制和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关系以及养老金双轨制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最后提出实施制度并轨的原则和方法,以及通过养老金双轨制并轨缩小收入差距的有效措施和建议,希望为浙江乃至全国的养老金双轨制改革从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维刚[7](2012)在《基于内外均衡的人民币汇率政策研究》文中指出自2005年7月人民银行启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进入了对美元的单边升值通道。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以及国际社会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进入中国,这些资本与国内宽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最终形成了2007年国内资本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与此同时,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巨大波动,因应次贷危机的冲击,美国政府出台了大规模的救市计划,并至今先后两次推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联邦基准利率维持在0.25%的水平下。美国这种只考虑自身利益的行为造成了全球美元的泛滥和美元货币的贬值,同时为未来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埋下了祸根。美国金融危机逐渐延伸到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中国政府为防止出现经济的硬着路,出台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并将货币政策由紧缩转为宽松。适应外部均衡的调节再次导致了内部经济、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过度反弹。基于当前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如何将人民币的汇率政策与中国经济的内外均衡结合起来,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这样一个出发点,在回顾总结内外均衡政策搭配的理论和汇率决定与管理的理论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与内外均衡调节之间的作用机理及其调节效果。通过分析笔者认为,经济转轨初期的人民币汇率贬值并没有像转轨后期那样队外部均衡发挥明显的调节作用;在人民币名义汇率钉住美元时期,对外均衡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调节内部均衡的货币政策影响实际有效汇率来间接实现的;人民币进入汇改升值后,由于投机与套利资本的进入,扭曲了内外均衡的作用机制,人民币汇率政策制定既需要考虑内部经济因素,也要考虑国际协调。基于人民币汇改升值后套利资本涌入与经济过热的现实,本文从比较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与中国当前经济相似的日本泡沫经济前后的内外均衡政策与汇率波动的作用机理,并对基于巴拉萨-萨缪尔逊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和日元汇率的升值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日元、人民币升值的部分原因都是由于中日相对美国快速增长的生产率差异,这对今后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提供了指导方向。综合中日经济过热时期的原因与宏观经济走势的相似性,本文提出日本因应泡沫经济的内外均衡调节与汇率政策对指导中国处理当前局部过热(主要是房地产行业)具有借鉴意义。之后,本文对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程度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失调并不是一直保持着高估或者低估,个别时间接近均衡汇率;汇率失调与资本市场因子和产品市场因子的矛盾有关,实际汇率失调程度既取决于资本市场与产品市场两种相反预期作用的大小,也取决于资本市场价格因子和数量因子内部力量的作用结果。在研究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经济内外均衡与人民币汇率调整机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短期内,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产生影响的主要是贸易顺差、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的因素;长期来看,决定长期汇率均衡走势的是实体经济的体量因素。据此本文建议,与其重视向长期均衡汇率接近,不如放宽短期波动,稳定短期投机预期,从而实现长期均衡汇率的稳定,为将来人民币的国际化创造条件。另外,名义汇率渐进式的升值要同消除资产市场高估的政策措施相结合。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没有必要硬钉住均衡汇率进行调整,调整力度和成本不但同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以及经济可承受程度相关,更多的还同一个国家整体经济以及国家竞争力有关。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和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的上升,人民币汇率政策还应该包括对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参与与协调。本论文研究认为,由于当前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尚未完成、资本项目尚未开放,人民币汇率的协调路径应该是先区域化后国际化。在区域化的措施方面,首先应该加快推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的职能,并推动人民币作为部分大宗商品定价的尝试;其次要加快国内金融市场改革,扩大人民币的回流通道和投资通道;最后要采取稳定措施,防止人民币的过度投机。综合中国内外均衡的政策协调与人民币汇率的相互作用机制,并借鉴日本对泡沫经济所采取措施形成的教训,本文就围绕内外均衡的可持续发展和与这可持续发展相适应得人民币汇率政策提出三个建议:一是转变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实现内部均衡的同时,减轻外部失衡的压力;二是完善货币政策、深化金融市场改革;三是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王志宇[8](2012)在《中国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国外经济学关于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论证依旧是财政理论中悬而未绝的研究之一,至今没有任何一种解释能够得到世界公认。不同的研究仅仅是从理论到理论,本身都缺少实证研究的支撑。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分析了主要的财政经济学理论,发现国内外学者研究不足和有待于深化之处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就业影响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缺少对财政政策的就业负面效应研究、针对于非税收的政府收入就业影响研究较少、没有对财政政策的就业时滞性形成系统性的研究。中国财政政策的效应重点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和平抑物价上,而对就业和国际收支效应的重视度明显不足。分析了政府收入中的税收收入、非税收入、非财政收入对就业的影响差别,通过消除异方差和自相关性,引入虚拟变量和对变量取半对数方法,构建了政府收入构成与就业的多元回归模型。为了验证财政收入和就业的相关性,构建了财政收入对就业回归模型。对财政收入各项构成的就业影响进行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碎石图和载荷图,使用赤池信息准则、贝叶斯信息准则、拟合优度等检测手段,得出了增值税的就业促进作用不强、但关税的就业促进作用较大的结论。对增值税和关税的就业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发现中国增值税征收对就业有较大的负向作用,并且具有失业转嫁的特性;而关税具有就业促进的属性,但中国关税政策存在就业保护不力和就业保护过度的情况,只体现了一个粗旷的思路,没有针对相关产业的前向一体化生产、后向一体化生产、同向一体化生产采取系统化的关税征收体系。分析财政支出与就业的关系,通过构建了财政支出总额与就业的回归模型,发现财政支出与就业呈现正相关关系,得出财政支出较小的时候,对就业的拉动较强,当财政支出较高的时候,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这一结论。为了确定影响就业的主要财政支出构成因素,计算财政支出各项明细与就业的相关系数,根据相关系数的大小把财政科技支出、财政教育支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财政固定资产投资支出、行政成本支出作为主要研究因素,阐述了这五种支出的就业影响机理,对就业效应单独进行了评价,分别构建了与就业人数的回归模型。为了确定主要财政支出的就业影响时滞期,通过消除财政支出结构变量的异方差及多重共线性,使用了赤池信息准则、贝叶斯信息准则、F统计值、卡方统计量,加入了虚拟变量,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和向后回归法,构建了财政支出影响就业的时滞性模型。从财政预算的编制和决算两方面阐述了对就业的影响。对现行财政体制的分税制、转移支付政策、积极财政政策进行相应的特征分析,分别探讨各自的就业效应,并且给予相应的评价。对中国现行财政政策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有针对性地对非财政教育投入、非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进行格兰杰因果性分析,利用F统计量、卡方统计量、赤池信息准则、贝叶斯信息准则等检验方法对财政支出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剔除不显着变量后,构建了财政政策对就业的回归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财政支出影响就业的时滞性模型进行了优化,得出了财政政策影响就业的系统性评价。对中国的就业供求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中国目前使用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已不能反映中国实际就业情况。通过灰色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得出今后中国的劳动力供给数量将持续增加,就业问题将持续下去。论证了需求不足理论不适宜作为解决中国失业问题的主导理论,确定了发展经济学理论和供给理论适宜作为就业的主导理论。提出了中国现实国情下财政政策影响就业的途径有:调控人力资源供给、优化产业结构、收入再分配、行政效率的高低。介绍了促进就业财政政策的国际经验,主要从教育投入多元化、税收优化、提高行政效率、绩效预算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优化财政收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扩大灵活就业需求的实践路径选择。财政政策要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必须同国际贸易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本论文课题来源于中国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自从加入WTO以后把就业问题推向市场,中国财政政策就必须要对经济波动造成的就业波动进行宏观调控,本文的理论成果将对政府制定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姚远[9](2012)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与通货膨胀的关联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与通货膨胀的关联机制研究本文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数次调整和转变。随着经济步入“后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依据不同的宏观经济波动态势和经济周期波动阶段,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出发,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和决定机制等进行分析和论述,以期为我国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政策建议。(1)我们在对货币数量论和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基本原理、配合方式、配合模式等进行规范分析。由于价格水平的不稳定主要体现为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因此我们对通货膨胀/紧缩理论、通货膨胀/紧缩的成因及其理论模型加以描述和分析,从而为全面厘清价格水平的决定机制奠定理论基础。(2)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人们重新认识和思考政策规则的重要性。这里我们主要针对货币政策的Taylor规则和通货膨胀目标制规则,财政政策的赤字规则、支出规则等进行研究。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单纯强调遵守“单一规则”的做法受到美、英等国治理通货膨胀时带来的严重后果的挑战。因此,只有将两种政策规则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实现经济的稳定与增长。(3)政策透明度是政策规则更好的实施的有力保证,因此我们从财政政策透明度和货币政策透明度两方面对透明度的提高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透明度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降低通货膨胀水平。(4)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对中国财政赤字、货币供给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我国,通货膨胀不仅是货币现象,同时也是财政现象。

刘毅[10](2012)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在宏观调控中二者的协调配合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关注的焦点。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是保证宏观经济稳定、产业结构协调、社会秩序安定的重要前提。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如何协调配合使用两大政策,使之形成最佳合力,从而充分有效地发挥其对经济积极的调控作用,是目前理论界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因此研究后金融危机时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阐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的必要性,选择方式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其次,回顾了中国所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包括1998-2010年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方式及在经济增长中作用,并指出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进一步论证两者协调配合对经济的影响作用。与此同时,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单位根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检验,对中国实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在长期和短期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与国内生产总值正相关,即两者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的结论。最后根据中国经济“稳中求进”要求,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具体建议。

二、2003:积极财政政策的过渡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积极财政政策的过渡年?(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
    1.2 研究背景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地方政府投融资概念界定
        1.3.2 关于地方政府投融资活动效率或效果
        1.3.3 关于地方政府投融资风险防范化解方面
        1.3.4 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转型
        1.3.5 关于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和改革
        1.3.6 综合述评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研究创新和不足之处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主要概念与基本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投资、融资和投融资
        2.1.2 政府投融资和地方政府投融资
        2.1.3 公共基础设施
        2.1.4 财政政策与财政投资
    2.2 相关基本理论
        2.2.1 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2.2.2 政府投资理论
        2.2.3 政府债务理论
    2.3 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的理论依据
        2.3.1 理论分析
        2.3.2 实证检验
    2.4 财政投资政策边界和投融资风险的理论分析
        2.4.1 IS-LM模型的修正
        2.4.2 财政投资政策的债务边界约束
        2.4.3 财政投资政策的预期收益边界约束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的逻辑起点——融资平台公司
    3.1 地方政府投融资的动因
    3.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性质与发展过程
        3.2.1 地方融资平台的概念以及与地方财政的关系
        3.2.2 地方融资平台的发展历程
    3.3 主要城市融资平台发展情况
        3.3.1 以内部资金循环实现整体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的上海模式
        3.3.2 以构建风险防控“三不”防火墙为主要特征的重庆模式
        3.3.3 以借贷资金“借、用、管、还”封闭性运作为主要特点的天津模式
    3.4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实践经验和债务风险
        3.4.1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实践经验
        3.4.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发展过程中蕴含的风险
    3.5 政府融资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之一——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债券
    4.1 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债券进程
    4.2 地方政府债券自主发债的效果
    4.3 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存在的问题
    4.4 完善地方政府债券自主发债的政策建议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之二——PPP模式
    5.1 PPP模式的基本原理
        5.1.1 PPP模式的概念
        5.1.2 PPP模式的典型特征
        5.1.3 推广PPP模式的意义
    5.2 PPP模式发展情况
    5.3 PPP模式中的财政责任与流程
        5.3.1 PPP模式中的财政责任
        5.3.2 以财政改革为契机,重构PPP管理流程
    5.4 PPP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5.4.1 制度体系不健全,顶层设计欠缺
        5.4.2 各级政府部门的认识不到位,单纯作为新型融资模式
        5.4.3 项目操作程序不规范,定价机制不合理
        5.4.4 项目落地率低,后续融资困难
        5.4.5 风险共担机制弱化,风险收益不对等
        5.4.6 违规实施钻空子,变相积累债务风险
        5.4.7 地域发展不平衡、行业分布不均衡
    5.5 运用PPP模式是否增加财政运行风险的实证分析
        5.5.1 指标构建与模型设定
        5.5.2 数据说明
        5.5.3 面板回归
    5.6 完善PPP模式的政策建议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之三——政府投资基金
    6.1 国外政府投资基金实践和理论研究情况
    6.2 我国政府投资基金运行情况
    6.3 政府投资基金发展中存在的风险
    6.4 规范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的政策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当前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的风险分析
    7.1 地方投融资行为的风险传导机制
        7.1.1 国内风险传导机制
        7.1.2 国际风险诱导机制
    7.2 风险的逐步显现
        7.2.1 整体杠杆率维持高位
        7.2.2 与地方投融资行为相关的风险现状
    7.3 地方政府投融资风险分析——基于KMV模型
        7.3.1 模型和数据
        7.3.2 实证模型
        7.3.3 相关结论和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的政策建议
    8.1 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国际经验借鉴
        8.1.1 通过政府投融资筹集建设资金
        8.1.2 开展基础设施的私有化改制
        8.1.3 保持政府对基础设施等领域的调控作用
        8.1.4 防控地方债务引发的系统性风险
        8.1.5 国际投融资运作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8.2 推进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的政策建议
        8.2.1 加快特许经营和PPP领域立法,健全投融资法律框架
        8.2.2 健全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长效机制
        8.2.3 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政府投资项目
        8.2.4 简化投融资管理体制,营造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
        8.2.5 进一步加强债务管理,严格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8.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机制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经济政策协调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本文研究结构框架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IS-LM模型分析框架
    2.1 传统的IS-LM模型及政策分析
        2.1.1 传统IS-LM模型
        2.1.2 基于IS-LM模型的政策分析
    2.2 扩展的IS-LM模型
        2.2.1 产品市场的均衡分析
        2.2.2 货币市场的均衡分析
        2.2.3 扩展的IS-LM模型
第3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机制分析
    3.1 政府财政政策选择行为分析
        3.1.1 政政策目标
        3.1.2 财政政策工具
        3.1.3 财政政策效应
    3.2 央行货币政策选择行为分析
        3.2.1 货币政策目标
        3.2.2 货币政策工具
        3.2.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3.3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均衡分析
        3.3.1 均衡框架
        3.3.2 政策协调均衡过程分析
        3.3.3 政策协调均衡过程的最优化
第4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机制的实证分析
    4.1 扩展IS-LM模型的平稳化处理
        4.1.1 产出函数的平稳化处理
        4.1.2 消费函数的平稳化处理
        4.1.3 投资函数的平稳化处理
        4.1.4 政府支出函数的平稳化处理
        4.1.5 联立方程组模型的建立
    4.2 联立方程组模型识别及其估计
        4.2.1 联立方程组模型的识别
        4.2.2 联立方程组模型的估计
    4.3 扩展IS-LM模型估计
        4.3.1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4.3.2 模型估计
        4.3.3 模型检验与模型评价
    4.4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均衡的模拟分析
        4.4.1 1982到1990年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分析
        4.4.2 1991到2001年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分析
        4.4.3 2002到2013年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分析
        4.4.4 2014至今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分析
第5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1.1 模型的理论创新结果
        5.1.2 模型的实证应用研究结果
    5.2 政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参考文献
后记

(3)地方政府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 ——兼论趋同性竞争的后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宏观效应研究
        1.2.2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地方政府投资效应分析
        1.2.3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异化的相关研究
        1.2.4 区域竞争下的产业趋同与趋同性增长
        1.2.5 相关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与内容安排
        1.4.1 研究框架
        1.4.2 内容安排
    1.5 创新点
2 相关理论述评
    2.1 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溯源
    2.2 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的作用路径
        2.2.1 基于总供给总需求曲线的分析
        2.2.2 基于IS-LM模型的政府投资效应
        2.2.3 内生增长模型框架下的政府投资效应
    2.3 区域竞争的相关理论
        2.3.1 区域竞争的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分工
        2.3.2 内生增长模型中的规模效应与竞争理论
        2.3.3 区域间非合意竞争理论
        2.3.4 地方政府竞争
    2.5 本章小结
3 地方政府投资的增长效应测度
    3.1 相关研究进展
    3.2 方法与模型简介—状态空间与卡尔曼滤波
        3.2.1 状态空间模型
        3.2.2 卡尔曼滤波
        3.2.3 极大似然估计
    3.3 我国地方政府投资总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时变参数模型
        3.3.1 数据说明及模型设定
        3.3.2 模型估计及结果
    3.4 经济增长效应的政府投资结构差异
        3.4.1 数据处理
        3.4.2 模型设定及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地方政府投资增长效应的传导机制检验
    4.1 地方政府投资与私人投资的关系检验
        4.1.1 政府投资与私人投资的研究综述
        4.1.2 地方政府投资与私人投资关系的再检验
        4.1.3 私人投资变化的稳定性度量
    4.2 地方政府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检验
        4.2.1 政府投资与消费的相关研究综述
        4.2.2 “凯恩斯效应”检验模型的确定及估计
        4.2.3 地方政府投资对居民消费影响分析
    4.3 本章小节
5 中国区域间的结构趋同与趋同性竞争
    5.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结构趋同”问题
        5.1.1 结构趋同的相关研究
        5.1.2 中国地区竞争背景下的结构趋同
    5.2 中国区域间的“趋同性竞争”命题
        5.2.1 “趋同性竞争”的出现
        5.2.2 中国区域间“趋同性竞争”的解读
    5.3 中国区域经济的结构趋异与趋同性竞争
        5.3.1 中国省际经济体新兴产业的趋同性测度
        5.3.2 中国省际经济体产业结构趋同测度
        5.3.3 中国地区竞争中的结构差异与趋同性竞争
    5.4 本章小节
6 地方政府投资偏好与区域趋同性竞争
    6.1 分权激励扭曲下的地方政府投资偏好
        6.1.1 过度的投资扩张
        6.1.2 对政绩信号的盲目追求
        6.1.3 过度的短期利益追逐
        6.1.4 频繁使用地方贸易保护等规制工具
    6.2 基于偏好视角的趋同性竞争的一种解释
        6.2.1 趋同性竞争产生的博弈分析
        6.2.2 趋同性竞争固化的一个解释
    6.3 趋同性困局的破解---地方政府激励体系的再修正
        6.3.1 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主体的转移
        6.3.2 分权框架下的权责匹配修正
        6.3.3 强化地方政府的预算控制与预算透明化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未来展望
    7.1 全文的结论
    7.2 不足与未来展望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4)不确定性视角下的我国财政政策冲击与宏观经济监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本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财政政策及其不确定性冲击的文献综述 第二节
    经济景气监测的文献综述 第三节
    核心通货膨胀的文献综述 第四节
    经济不确定性的文献综述 第三章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控效果分析——基于政策不确定性视角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符号约束SVAR模型的识别与估计 第三节
    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本章结论 第四章
    中国宏观经济景气监测问题研究——基于混频高维数据和第三代因子估计方法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的测算模型 第三节
    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本章结论 第五章
    中国核心通货膨胀测算问题研究—一基于时变因子载荷系数、随机扰动和异常值调整的UCSVO模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核心通货膨胀的测算模型 第三节
    实证分析结果 第四节
    本章结论 第六章
    中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指数测算问题研究——基于高维数据和动态因子模型的预测方法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模型设计 第三节
    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本章结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全文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各年度经济景气指数的实时估计结果 附录2:
    烟酒及用品等四类正文省略的MUCSVO模型估计结果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5)从财政政策视角看中国的通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框架
        一、本文的框架结构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财政政策决定价格文献综述
    第一节 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综述
        一、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胀风险
        二、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基本内涵
    第二节 财政政策决定价格的实证综述
        一、CCD方法检验
        二、局部制度模拟视角
        三、区制转换检验视角
第三章 中国通胀的“财政病”
    第一节 中国1978年后的通胀和宏观调控
    第二节 中国通胀的财政因素和政策演变
        一、计划调节中财政政策的探索与实践(1978-1994)
        二、市场经济体制中日趋成熟的宏观调控(1994-2008)
        三、金融危机后的宏观审慎政策(2008-2014)
第四章 中国财政政策决定通胀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本文采用的模型理论
        一、基本模型设定
        二、财政区制的划分
        三、用CCD方法判断财政政策区制
        四、用Creel法引入结构性数据判断区制
    第二节 中国财政政策的区制研究
        一、中国 1979-2012 年的财政政策区制判断
        二、金融危机下的财政政策区制判断
    第三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启示
    第一节 本文结论
    第二节 新常态下的政策搭配
        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特点
        二、继续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面临操作瓶颈
        三、新常态下财政货币政策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6)养老金双轨制现状评估及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 ——基于收入再分配效应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养老金双轨制
        1.2.2 收入再分配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框架结构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分析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
    2.1 养老金双轨制
        2.1.1 国外研究
        2.1.2 国内研究
    2.2 收入再分配
        2.2.1 国外研究
        2.2.2 国内研究
    2.3 本章小结
3. 养老金双轨制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评估
    3.1 研究方法和调研对象
        3.1.1 研究方法
        3.1.2 调研对象
    3.2 初次分配的现状评估
        3.2.1 主要特征
        3.2.2 差异分析
        (1) 地区差异
        (2) 城乡差异
        (3) 行业差异
        (4) 体制差异
    3.3 养老金双轨制的总体评估
    3.4 收入再分配效应的现状评估
        3.4.1 不同退休待遇决定公平感不同
        3.4.2 不同体制间养老金替代率差异大
        3.4.3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间存在逆向调节
    3.5 本章小结
4.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的制度改进分析
    4.1 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
        4.1.1 理论框架
        4.1.2 研究范式
    4.2 养老金双轨制的改革实践
        4.2.1 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历史沿革
        4.2.2 五省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改革
        4.2.3 浙江省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的积极探索
    4.3 制度主体的系统分析
        4.3.1 系统的要素和结构
        4.3.2 系统主体的资源竞争能力
        4.3.3 主体行为方式及共生模式
    4.4 机制设计分析
        4.4.1 机制设计者和参与者
        4.4.2 信息成本问题
        4.4.3 激励相容问题
    4.5 制度变迁分析
        4.5.1 制度变迁理论
        4.5.2 制度变迁阻力分析
        (1) 制度供需层面
        (2) 制度成本收益层面
        (3) 制度路径依赖阻力
        (4) 相关群体利益冲突
    4.6 制度改进模型构建分析
    4.7 制度改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4.8 本章小结
5.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的国际经验
    5.1 养老金双轨制的国际比较
    5.2 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改革经验
        5.2.1 英国
        5.2.2 美国
        5.2.3 法国
        5.2.4 德国
        5.2.5 韩国
        5.2.6 日本
    5.3 对我国的借鉴及启示
        5.3.1 重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5.3.2 注重人力资本投资
        5.3.3 推动社会福利重点化
        5.3.4 兼顾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益
        5.3.5 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5.4 本章小结
6.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仿真
    6.1 制度改革的方案设计
        6.1.1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方案
        6.1.2 个人养老金权益的预测仿真
        6.1.3 养老金财政支出的预测仿真
        (1) 基本假设
        (2) 基础养老金的财政支出预测仿真
        (3) 职业年金的财政支出预测仿真
        6.1.4 养老金缴费收入的预测仿真
        (1) 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缴费收入的预测仿真
        (2) 并轨后缴费收入总额的预测仿真
    6.2 制度改革的“中人”分析
        6.2.1 养老金待遇测算
        (1) 不设立中人
        (2) 设立中人
        6.2.2 缴费收入测算
        (1) 机关事业单位缴费收入
        (2) 全社会缴费收入总额
        6.2.3 财政投入测算
        (1) 不设立中人
        (2) 设立中人
    6.3 影响方案设计的因素分析
        6.3.1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
        6.3.2 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
        6.3.3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6.4 制度改进的财政压力分析
    6.5 收入再分配效应预测仿真
    6.6 本章小结
7.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7.1 基本原则和核心要求
    7.2 制度设计和具体设想
        7.2.1 制度设计
        7.2.2 具体设想
    7.3 具体措施和对策建议
        7.3.1 加强顶层设计,重视制度的稳定安全预期
        7.3.2 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7.3.3 完善养老保险管理办法,统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7.3.4 保基本多层次,建立多支柱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7.3.5 循序、渐进、有序,切忌过快过急
    7.4 本章小结
尾声:结论
参考文献
    8.1 中文文献
        8.1.1 着作
        8.1.2 期刊论文
        8.1.3 学位论文、会议论文
    8.2 外文文献
附件
    9.1 附件一
    9.2 附件二
    9.3 附件三
    9.4 附件四
    9.5 附件五
    9.6 附件六
    9.7 附件七
    9.8 附件八
作者简历

(7)基于内外均衡的人民币汇率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问题的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中国经济内外失衡问题的研究
    1.3.2 关于政策搭配的研究
    1.3.3 关于汇率政策的研究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内外均衡的理论框架与政策选择分析
2.1 对均衡问题的界定
2.2 基于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理论的诞生
    2.2.1 “米德冲突”的产生机理
    2.2.2 米德的理论贡献与局限性
2.3 政策搭配理论的斯旺模型
    2.3.1 模型框架及内容
    2.3.2 斯旺模型关于内外均衡调整的原理
    2.3.3 对斯旺模型的评价
2.4 政策搭配理论的规则——丁伯根法则
    2.4.1 丁伯根法则模型及基本原理
    2.4.2 丁伯根法则的指导意义
2.5 内外均衡理论的指导模型:蒙代尔的政策搭配说及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2.5.1 蒙代尔的“政策搭配说”
    2.5.2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2.5.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的讨论
    2.5.4 政策效力总结
    2.5.5 对蒙代尔“政策搭配说”及 M-F 模型的总结
2.6 内外均衡政策搭配理论的创新
    2.6.1 关于斯旺模型的创新
    2.6.2 关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创新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经济均衡的汇率政策理论分析
3.1 汇率决定理论综述
    3.1.1 铸币评价理论(Theory of Gold Parity)
    3.1.2 国际借贷理论
    3.1.3 购买力平价理论
    3.1.4 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巴拉萨-萨缪尔逊模型
    3.1.5 利率平价理论
    3.1.6 决定汇率的货币模型
    3.1.7 资产组合平衡理论
3.2 基于内外经济均衡的汇率管理理论
    3.2.1 “三元悖论”
    3.2.2 开放经济下的汇率制度选择
    3.2.3 汇率管理的目标—对实际均衡汇率的讨论与研究
3.3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基于内外均衡的人民币汇率管理政策演变及现状分析
4.1 经济转轨下的人民汇率制度与内外均衡调节回顾
    4.1.1 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内部贸易结算汇率并存的时期(1981-1985)
    4.1.2 人民币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时期(1985-1993)
    4.1.3 经济转轨时期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内外均衡的关系
4.2 钉住美元人民币汇率政策与经济协调机制分析(1994-2005)
    4.2.1 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与内部经济过热并存(1994-1997)
    4.2.2 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与通货紧缩时期(1998-2001)
    4.2.3 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压力与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2002-2005)
    4.2.4 对人民币钉住美元汇率的评价
4.3 爬行钉住的汇率机制与内部经济的脆弱均衡(2005 年至今)
    4.3.1 货币升值、流动性过剩与经济泡沫(2005-2007)
    4.3.2 扩张性财政政策冲击与宏观经济再调整(2008 年至今)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汇率政策管理与内外均衡的借鉴—日本案例
5.1 日本案例的研究动因—日元、人民币汇率升值背景分析比较
    5.1.1 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主要指标相似度分析
    5.1.2 对美贸易顺差逐年扩大
    5.1.3 汇率升值与股市、房地产市场升值同步
5.2 日元升值与泡沫经济
    5.2.1 日元升值前的宏观经济分析
    5.2.2 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
    5.2.3 针对泡沫经济所采取的措施及后果
5.3 日本泡沫经济的成因分析
    5.3.1 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
    5.3.2 国内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于金融自由化步伐,监管错位
    5.3.3 金融脆弱性和羊群行为
5.4 日元、人民币升值原因的另类角度分析—基于巴拉萨-萨缪尔逊模型的分析
    5.4.1 模型的回顾与构建
    5.4.2 对日元和人民汇率的实证检验
    5.4.3 实证结论
5.5 本章总结 第六章 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分析
6.1 研究均衡汇率的意义
6.2 均衡汇率的理论依据
6.3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6.3.1 汇率选择
    6.3.2 变量选取
    6.3.3 数据来源
6.4 因子分析
    6.4.1 数据处理
    6.4.2 主成分因子分析
    6.4.3 正交旋转
    6.4.4 均衡汇率估算
6.5 汇率失调分析
    6.5.1 失调程度估算
    6.5.2 失调原因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经济内外均衡与汇率调整机制分析
7.1 均衡汇率调整的目标
7.2 汇率调整机制分析
    7.2.1 内外均衡的重要性
    7.2.2 内外均衡对汇率的调整机制
7.3 基于内外均衡的汇率模型构建
    7.3.1 基本逻辑
    7.3.2 汇率模型
7.4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7.4.1 变量选取
    7.4.2 数据来源
7.5 实证检验与估计
    7.5.1 单位根检验
    7.5.2 Johansen 协整检验
    7.5.3 误差修正模型
7.6 汇率调整与内外部失衡的影响度分析
    7.6.1 汇率调整机制分析
    7.6.2 脉冲响应函数
    7.6.3 方差分解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于汇率平衡与稳定的国际协调分析
8.1 金融自由化与脆弱性
    8.1.1 全球跨国资本流动的加强和全球金融泡沫的形成
    8.1.2 资本冲击与货币危机理论的演变
    8.1.3 对金融脆弱性(financial fragility)理论的研究与讨论
8.2 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及其改革
    8.2.1 后布雷顿森林时代国际货币体系的无序性及其争论
    8.2.2 前景暗淡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8.3 国际货币合作的理论与实践
    8.3.1 外部性与金融合作
    8.3.2 区域金融合作理论的发展
8.4 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国际协调——人民币地区地区化与国际化
    8.4.1 东亚区域经济的融合为人民币汇率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区域基础
    8.4.2 人民币汇率国际协调的路径选择
8.5 本章总结 第九章 本文的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相关建议
9.3 进一步研究展望 附件一:人民币汇率改革大事记 附件二:人民币、日元升值前后的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对比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8)中国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内外财政收入政策的就业效应研究
        1.3.2 国内外财政支出政策的就业效应研究
        1.3.3 国内外财政预算政策的就业效应研究
        1.3.4 国内外其他相关政策的就业效应研究
        1.3.5 中国财政政策调控就业的实践研究
        1.3.6 研究现状评述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及逻辑框架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财政政策和就业的理论基础
    2.1 财政政策及财政政策效应的概念界定
        2.1.1 财政政策的概念及分类
        2.1.2 财政政策效应的概念界定
        2.1.3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含义
    2.2 基于就业的经济学和财政理论
        2.2.1 古典学派的充分就业理论
        2.2.2 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2.2.3 新古典综合派的结构性就业理论
        2.2.4 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2.2.5 供给学派的就业理论
    2.3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分析模型及量化方法
        2.3.1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分析模型
        2.3.2 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量化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财政收入政策就业效应分析
    3.1 财政收入数据分析及说明
        3.1.1 财政收入不同口径规模比较分析
        3.1.2 财政收入总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析
        3.1.3 财政收入各项明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析
    3.2 政府收入构成对就业的回归模型构建及分析
        3.2.1 政府收入构成数据选择及说明
        3.2.2 构建政府收入构成对就业的回归模型
        3.2.3 政府收入构成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
    3.3 财政收入总量与就业的回归模型分析
        3.3.1 财政收入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
        3.3.2 构建财政收入与就业的回归模型
        3.3.3 基于就业的财政收入规模定位
    3.4 财政收入构成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
        3.4.1 财政收入构成变量数据及主体税种分析
        3.4.2 构建财政收入构成对就业的主成分分析模型
        3.4.3 基于影响就业的主要财政收入变量的选取
    3.5 增值税征收规模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
        3.5.1 增值税课税方式及征收规模现状
        3.5.2 增值税对就业的影响机理分析
        3.5.3 增值税转型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3.6 关税征收规模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
        3.6.1 关税征收现状分析
        3.6.2 关税征收对就业的影响机理分析
        3.6.3 中国现行关税征收体制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财政支出政策就业效应分析
    4.1 财政支出与就业的回归模型构建及分析
        4.1.1 财政支出数据的选取和说明
        4.1.2 财政支出总额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及回归模型的构建
        4.1.3 财政支出结构变量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
        4.1.4 基于就业作用的主要财政支出变量的选取
    4.2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
        4.2.1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现状分析
        4.2.2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就业效应的机理分析
        4.2.3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就业效应的回归模型构建及分析
        4.2.4 对现行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就业效应的评价
    4.3 财政教育支出规模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
        4.3.1 财政教育支出现状分析
        4.3.2 财政教育支出就业效应的机理分析
        4.3.3 财政教育支出对就业的回归模型构建及分析
        4.3.4 对现行财政教育支出就业效应的评价
    4.4 财政科技支出规模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
        4.4.1 财政科技支出现状分析
        4.4.2 财政科技支出就业效应的机理分析
        4.4.3 财政科技支出对就业的回归模型构建及分析
        4.4.4 对现行财政科技支出就业效应的评价
    4.5 行政成本支出规模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
        4.5.1 行政成本支出占 GDP 的比例分析
        4.5.2 行政成本支出影响就业的机理分析
        4.5.3 行政成本支出对就业的回归模型构建及分析
        4.5.4 行政成本支出就业效应的评价
    4.6 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
        4.6.1 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出现状分析
        4.6.2 预算内固定资产支出影响就业的机理分析
        4.6.3 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的回归模型构建及分析
        4.6.4 财政固定资产支出的就业效应评价
    4.7 财政支出结构变量的就业时滞性分析
        4.7.1 对财政支出结构变量进行 CPI 指数折算
        4.7.2 消除财政支出结构变量的异方差及多重共线性
        4.7.3 进行格兰杰因果性检验
        4.7.4 构建基于就业的财政支出时滞性模型
        4.7.5 财政支出就业效应的时滞性评价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预算政策及现行财政体制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5.1 财政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就业效应机理分析
        5.1.1 财政预算特征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5.1.2 财政预算执行的就业影响分析
        5.1.3 财政超收的就业影响分析
    5.2 分税体制征收的就业效应分析及评价
        5.2.1 中央和地方税种划分情况及其比重分析
        5.2.2 分税制征收对就业的影响机理分析
        5.2.3 分税制征收就业效应评价
    5.3 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5.3.1 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总体特征
        5.3.2 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就业效应的机理分析
        5.3.3 现行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就业效应的评价
    5.4 积极财政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5.4.1 积极财政政策的总体特征
        5.4.2 积极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机理分析
        5.4.3 积极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评价
    5.5 现行财政政策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5.5.1 影响就业的财政变量和非财政变量选取
        5.5.2 非财政教育投入的格兰杰因果性分析
        5.5.3 非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的格兰杰因果性分析
        5.5.4 构建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就业回归模型
        5.5.5 财政政策影响就业的系统性评价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选择
    6.1 就业供求现状分析
        6.1.1 就业率指标分析
        6.1.2 就业供给分析
        6.1.3 就业需求分析
    6.2 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理论选择及其影响途径分析
        6.2.1 确立发展经济学和供给理论为就业主导理论
        6.2.2 中国现实国情下财政政策影响就业的途径
    6.3 促进就业财政政策的国际经验
        6.3.1 教育投入多元化改善人力资本质量
        6.3.2 税收优化的国际经验
        6.3.3 提高行政效率的国际经验
        6.3.4 绩效预算的国际经验
    6.4 促进就业财政政策的实践路径选择
        6.4.1 优化财政收入的路径选择
        6.4.2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路径选择
        6.4.3 扩大灵活性就业需求的财政政策选择
    6.5 财政政策与其它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
        6.5.1 财政政策与国际贸易政策的组合运用
        6.5.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运用
        6.5.3 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组合运用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与通货膨胀的关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决定的文献综述
    1.1 货币政策决定通货膨胀的理论研究
    1.2 财政政策决定通货膨胀的理论研究
    1.3 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与通货膨胀的理论研究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结构安排和研究路线
第2章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理论基础
    2.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2.2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原理
    2.3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模式
第3章 我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实践
    3.1 我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配合运行的基本轨迹
    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评价
    3.3 我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政策建议
第4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政策规则
    4.1 货币政策规则
    4.2 财政政策规则
    4.3 财政政策规则与货币政策规则的协调配合
第5章 财政货币政策透明度与通货膨胀
    5.1 货币政策透明度与通货膨胀
    5.2 财政透明度与通货膨胀
第6章 财政赤字、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动态关系检验
    6.1 理论描述与检验方法
    6.2 实证检验
    6.3 检验结果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10)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第2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的机理
    2.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
        2.1.1 财政政和货币政策概念及目标
        2.1.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2.1.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
        2.1.4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2.1.5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方式选择
    2.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理论概述
    2.3 IS-LM 模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
        2.3.1 IS-LM 基本模型
        2.3.2 财政货币政策对 IS-LM 曲线的影响
        2.3.3 IS-LM 模型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
第3章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析
    3.1 1998-2008 年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简要回顾
        3.1.1 1998-2008 年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3.1.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回顾
        3.1.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中存在的问题
    3.2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现状
        3.2.1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3.2.2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关键点分析
        3.2.3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既有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
第4章 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4.1 稳健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影响
    4.2 财政货币政策变化对民生的影响
    4.3 实证分析原理
        4.3.1 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4.3.2 协整检验
    4.4 实证分析
    4.5 实证分析结论
第5章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建议
    5.1 继续积极实施有弹性的货币政策
    5.2 协调框架下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5.3 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机制
    5.4 构建有利于发展方式转变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财税体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原数据

四、2003:积极财政政策的过渡年?(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政府投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 岳凯.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机制的实证分析[D]. 李颖超.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3]地方政府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 ——兼论趋同性竞争的后果[D]. 廖飞. 东北财经大学, 2018(06)
  • [4]不确定性视角下的我国财政政策冲击与宏观经济监测问题研究[D]. 胡久凯. 厦门大学, 2018(07)
  • [5]从财政政策视角看中国的通胀[D]. 钱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5(12)
  • [6]养老金双轨制现状评估及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 ——基于收入再分配效应视角[D]. 童素娟. 浙江大学, 2014(05)
  • [7]基于内外均衡的人民币汇率政策研究[D]. 李维刚.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3)
  • [8]中国财政政策就业效应的机理研究[D]. 王志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12)
  • [9]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与通货膨胀的关联机制研究[D]. 姚远. 吉林大学, 2012(08)
  • [10]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问题研究[D]. 刘毅. 湖南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2003:积极财政政策的过渡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