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课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与发展

体育舞蹈课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与发展

一、体育舞蹈课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运用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赵洁[1](2021)在《高校形体舞蹈混合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混合教学模式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学习方式的结合,是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将传统教学的优势和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二者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目前各大高校的部分课程都在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尤其是一些公共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更为突显,分别通过微课、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等进行了教学改革,效果良好且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形体舞蹈课程作为高校公共体育的一门选项课,一直以来深受广大学生喜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形体舞蹈课程的需求。当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将直接影响她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如何让学生一直保持形体舞蹈的学习兴趣,变为其终身体育锻炼的一种方式是我们广大形体舞蹈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运用了实验法,结合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将混合教学模式(微课+传统教学模式+探究性学习)在高校形体舞蹈公体课中进行为期17周的教学实验研究。实验对象为广西师范大学形体舞蹈公体选项课班级,从中随机选取两个班(对照组)的学生进行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两个班(实验组)的学生进行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其中实验一班35人、实验二班25人,对照一班43人、对照二班26人。实验研究结果如下:1在进行实验教学效果分析时,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技术成绩的对比发现P值<0.05,验证实验结果具有显着差异,且具有意义;通过对实验组自身实验前后测技术成绩对比P值<0.05,验证实验结果具有显着差异,且有意义;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期末技术成绩的对比发现,两个班级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值分别为+2.63和+0.57,验证实验结果具有意义。2在混合教学模式的实验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课程学习能力的分析发现,教学实验后,学生在自学能力和模仿能力测试中p值<0.001<0.05,验证两组实验组学生的成绩增长存在显着性差异,且具有意义;教学实验后,学生在综合能力的测试中,选择“喜欢形体舞蹈,为了提高水平”占比为34.0%、选择“爵士舞”和“中国舞”以及“拉丁舞”的人数都较高,验证实验结果具有意义。3本教学实验的学生满意度分为学习兴趣、团结精神和自信心理。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实时反馈,实验班学生在后测的满意度中认为“混合教学模式使我们的学习内容更加具体化和系统化”占比18.0%、“学习不同的舞种对自己舞蹈的肢体感觉有所帮助”占比10.3%,验证实验结果具有意义;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和创编,实验组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实行组别讨论的方式洽使学生的交流更加融洽,对照组的学生认为有无小组学习无区别,验证实验结果具有意义;选取四位技术较差的同学进行前后测对比分析,实验组的学生差值为+19.3和+15.8,对照组的学生差值为+10和+12,因此实验组的进步程度大于对照组,验证实验结果具有意义。实验研究结论如下:1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构想成立且适用于高校形体舞蹈公体课程的教学。说明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实验组的学生进步大于对照组的学生;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自身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实验组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2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在高校形体舞蹈公体课中,对于学生课程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意义。说明实验组学生的学习能力(自学能力和模仿能力)有所提高;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所转变,在自主性学习的推动下综合能力也有显着的提高。3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在高校形体舞蹈公体课中,对于学生课程满意度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在学生满意度的实时反馈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之前有所提高;自信心理有所提高,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混合教学模式的实验过程中,发现仍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在高校形体舞蹈公体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思维,加强教师实施混合教学模式的意愿;(2)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和态度,培养学习主动性以及促进学习兴趣;(3)需要完善学校的保障和激励政策,领导及相关教育部门给予大力支持;(4)需要加强平台的信息技术化设计,给学习者和教学者提供一定的便利。

荀丽娟[2](2021)在《大理大学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高校公共体育课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其实践性强,不仅要承担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任务,还肩负着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感、意志品质、社会适应行为的责任。在全员育人理念的指导下,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共体育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需深挖公共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探寻公共体育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两门课程同向同行,更好的发挥育人作用。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三种研究方法,在认真阅读和梳理了大量有关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建设的文献后,总结现下已有的经验,以大理大学为调查个案,重点对公共体育课教师、体育学院行政管理人员进行深入访谈,同时选取不同学科类别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到有效问卷653份,通过对访谈材料、问卷数据的分析,旨在了解目前大理大学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的现状,为文章提供现实写作基础。高校公共体育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着共同的育人目标,有效的将两者结合,实现“课程育人”,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有利于更好的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文章撰写过程中以理论的概述——现状及原因的分析——对策的探析为主线,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以理论概述为主,分析了高校公共体育课及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第二章以大理大学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发展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一是分析了教师、学生对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的认知情况;二是总结了教师在公共体育课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的具体形式;三是对目前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实效进行提炼;四是结合现实生活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第三章结合大理大学目前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正确认识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的制度规范、加强对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的监督管理和评价、经常性开展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经验交流、公共体育课教师如何增强课程思政能力五个大的方面分析了大理大学如何继续有效推进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建设。

谭智斌[3](2021)在《牛仔舞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 ——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更替,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日益兴起。在线课程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而体育舞蹈中的牛仔舞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它基于体育舞蹈的技术发展趋势和新的体育舞蹈项目的需求。它的发展提升了学生对体育舞蹈的认知深度与广度,为改革体育舞蹈教学提供新的方法与途径。本文将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与逻辑分析法等,对牛仔舞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建设与应用进行科学研究和分析,并以广东白云学院2019-2020学年公共体育课体育舞蹈项目的8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教学实验。目的是通过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和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对80名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以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调查分析,从而探讨牛仔舞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与应用的可行性。通过本次研究得出的结论:(1)根据文中对普通高校网络技术应用情况、学生拥有电子设备的情况等已具备建设在线课程的基础条件。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需要掌握技能与理论知识,还需要锻炼身体素质,在紧张的公共体育课教学进度中,详细的、多方面的、形象的视频来呈现体育技术性动作对学生学习体育项目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进行体育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基本建设刻不容缓。(2)根据对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笔者认为他们都符合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的要求,并且调查中的大多数教师,学生和权威专家肯定与支持牛仔舞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实行。因此,认为牛仔舞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3)根据实验教学的调查发现,在学习兴趣上,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有显着提高。因此,笔者认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有明显的作用。(4)根据实验教学的调查发现,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水平上,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可以认为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明显的作用。(5)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下,实验班和对照班班进行了16周的体育舞蹈学习和训练后,实验班的技术、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均超过了对照班。因此,笔者认为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提高学生的技术和专业技能。(6)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尚未建立起详细的管理系统。因此,课堂教学机构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混乱、学生和学生无法独立学习、课堂学习和培训的综合资源不足等问题。教师应结合实际探索的基础理论和课堂教学的最终结合,并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解决问题后进行普及和市场推广,使之变得越来越完美,供大家使用。

郑海莹[4](2020)在《比赛教学法在少儿拉丁舞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以舞韵艺术教育培训学校为例》文中认为作为一种融体育和艺术于一体的身体运动,体育舞蹈对练习者的身体技能和艺术性表现有着双重要求。并且少儿拉丁舞因为在促进青少年儿童成长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魅力,现已逐渐成为我国青少年所喜爱的体育舞蹈项目之一。但是随着少儿拉丁舞的不断推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缺乏多样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少儿拉丁舞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拉丁舞课程教学活动的效率和质量,已成为少儿拉丁舞课程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教育实验法等,以舞韵艺术教育培训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学生分成实验班和对照班两个班进行教学实验,即实验班主要采用比赛教学法进行拉丁舞教学,对照班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拉丁舞教学。最后,通过对比实验前和实验后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兴趣以及技能水平,并将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试图发现或设计出更适合少儿拉丁舞课程的教学方法,为日后的少儿拉丁舞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在教学实验中,两种教学方法都有助于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相比传统教学法,比赛教学法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柔韧、力量、爆发力等基本身体素质。2.比赛教学法不但可以提高基础阶段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控能力,为学生的音乐素养的提升做好铺垫。而且还可以更系统性地提升学生的拉丁舞技术水平及表现力。3.比赛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神经兴奋度,调动起学生的注意力与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建议如下:1.鉴于比赛教学法在本次拉丁舞教学实验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在其他难美项群中进行推广。2.比赛教学法的实施要有计划、有安排地进行,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3.“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比赛方法要根据学生每个阶段技术水平的高低来设计。比赛内容要由浅入深、有重点、有目的,并和课程大纲保持一致。比赛强度也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终达到以“练”强“赛”,以“赛”带“练”的目的。

陈杨[5](2020)在《南昌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开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的教育改革深入,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也被推上了日程。由于对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体育的教学必将朝向一个更加综合性的方向发展,成为融体育锻炼、娱乐身心、智力提升、身心健康于一体的学科,而体育舞蹈运动项目成为首选。南昌市的体育舞蹈发展较晚,而对该地区的高校体育舞蹈发展没有过针对性,因此,本文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江西南昌市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设情况、体育舞蹈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发展现状:体育舞蹈还没完全被南昌市高校大学生完全知解;体育舞蹈师资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有待加强:专修舞蹈专业的高职称老师较少,辅修或者相近专业短期培训后入职的教多;当前南昌市高校的体育舞蹈专业课程普及程度还有待加强;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时数、舞种选择、教学模式设计上,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南昌市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场地条件教差,教学设备不齐全;南昌高校尚没有统一标准的体育舞课程教材。问题原因:由于大学生性格特点、体育舞蹈难度,以及学校宣传不足、终身体育意识不足等原因,使得体育舞蹈这一项目没有完全被大学生了解和接受;由于很多体育舞蹈教师不是体育舞蹈专业毕业,而是由体操、艺术体操或其他专业教师转行而来,加之缺乏定期的再培训,造成师资专业水平不高;由于学生的基础情况不同,课时安排有限,教学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由于学校重视程度不足,以及经费和场地限制,导致体育舞蹈教学的基础配置不完善;个人编制或翻译的指导用书,还不够规范、没有统一标准,影响教学效果。发展措施:(1)利用多元的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2)强化体育舞蹈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培训建设。(3)从实际学生需求出发,优化体育舞蹈教学内容。(4)增加重视和投入,改善教学环境。(5)调查学生需求,聘请专家,根据实际发展情况,编制统一规范的体育舞蹈教学教材。

许菲菲[6](2020)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们迈入了新的信息化时代,以此同时教育信息化一词也愈发受到关注,而教学模式的发展必然要随着社会发展而作出适应性变革。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知识讲授和知识内化的时间进行颠倒,打破传统课堂不能很好的实施因材施教和培养学习能力的壁垒。此教学模式理论研究日趋丰富,但在体育舞蹈课程的实践研究还明显落后于其他学科,因此本文运用教育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翻转课堂有关理论进行研究与分析,并以中国人民大学2019-2020学年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61名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教学实验,对比61名学生在不同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技术技能的发展,进而探讨翻转课堂在高校体育舞蹈选修课堂实施可行性和应用影响,以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贡献力量。本研究得出主要结论:(1)基于对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分析、困境分析和传统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成要素的对比分析,结合教育信息化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笔者认为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必要的。(2)基于对高校学生及资源的深入分析,笔者认为均符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必要条件,且调查对象中绝大多数教师、学生、专家对与翻转课堂持有积极肯定的意见,所以认为高校体育舞蹈课堂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3)通过教学实验发现,在学习兴趣方面,实验班相比对照班有明显增强,所以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显着作用。(4)通过教学实验发现,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实验班相比对照班有明显提升,所以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有显着作用。(5)实验班与对照班在不同教学模式下进行16周的体育舞蹈学习后,实验班的技术技能分数远高于对照班。所以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更能够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6)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教学模式,且还未成完整的体系,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课堂组织混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课前学习资源整合不足等问题。教师要在实践中探求理论与学科教学的完美融合,在改善问题后结合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普及与推广,让其日臻完善为我们所用。

王艳飞[7](2017)在《翻转课堂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微视频为主的翻转课堂悄然走进了大学课堂。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以微视频为主要教学工具,学生借助微视频进行课前自主学习,课上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颠覆了传统教学的教学流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新的教学形式与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对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也具有良好的推进作用,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更符合当今时代下的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本文以翻转课堂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展开深入的研究。首先,在中国知网上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国内和国外的翻转课堂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有效地整理。其次,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展开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选取两个班的学生展开为期九周的实验教学。最后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验证了翻转课堂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积极效果。所以,本文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实验班学生的体育舞蹈技术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体育舞蹈技术成绩,实验班学生的锻炼态度也比对照班学生锻炼态度高,说明翻转课堂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效果好,翻转课堂适用于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第二,教师课前制作的教学内容微视频,有助于学生课下学习,较快的掌握所学技能,增加了学生课上与课下练习体育舞蹈的次数。同时,在课堂上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发挥学习的能力和潜力,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第三,翻转课堂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对体育舞蹈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更大的发挥,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第四,翻转课堂下的体育舞蹈教学相对于传统课堂上的体育舞蹈教学,增加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于佳[8](2017)在《高校公共体育课设置排舞课的可行性分析》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制度改革,高校体育训练体系也在不断发生变革,排舞课作为一项刚刚兴起的体育运动,在我国高校中的应用尚不广泛,其重要价值也未得到全面释放,本文从排舞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着手,分析排舞课的发展现状,发觉排舞课的重要价值,进而分析高校公共体育课设置排舞课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设置策略。

楚君[9](2016)在《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舞蹈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群体教学模式是将群体当作基础,按照不同的条件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一定数量的小组,让小组之间能够互相帮助、互相竞争、共同进步。并且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对自身的学习定下目标,完成目标,并在这个过程中对自身进行认识和评价的一种教学模式。从而能充分的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以及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综合的提升学生人际交往、团队适应等方面的能力。而体育舞蹈集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以双人或集体配合的运动形式来完成的健身娱乐性新兴运动项目。基于体育舞蹈的课程特点,在开展体育舞蹈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交流和合作作为指导思想更应当贯穿始终。因此,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应用小群体教学模式,有助于通过合作与竞争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和集体协作精神。借助于高校体育教育这一良好平台,提高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质量,丰富体育舞蹈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的增强,同时将这样的精神实质融入到日常的体育活动里,是目前理论界以及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教学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将小群体教学模式应用在高校体育舞蹈选修课教学中,在西安体育学院进行了36个学时的教学实验,收集实验前和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对其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与整理。研究结果表明:1、在高校体育舞蹈选修课教学中应用小群体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2、应用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舞蹈选修课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断增多,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3、小群体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体育舞蹈课的喜爱程度,学生对体育舞蹈课的热情增加,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体育舞蹈活动的参与度,更多的学生愿意的在课后进行体育舞蹈的练习;4、学生在小群体教学模式的学习中互帮互助,相互竞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高学生体育舞蹈课技术成绩有很大帮助;5、群体成员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同时群体间经常进行交流竞赛、人际关系互动,促使群体成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易于增强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6、相对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学生对小群体教学模式效果的认同度更高。

陈晶[10](2015)在《将BODYJAM引入高校有氧舞蹈课的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98年,莱美(lesmills)作为一种新兴的健身体系或课程传入我国深圳的。莱美以其新颖性、系统性、休闲性、娱乐性和锻炼性迅速地为人所接受并受到健身爱好者的热烈追捧,满足了人们对体育锻炼方式多元化的需求。BODYJAM是莱美(lesmills)十大健身体系中的一种,它包含各种不同的舞蹈风格与元素:拉丁、Funk、街舞、爵士、Groove等,体现有氧运动为核心的舞蹈运动项目。相较之,健美操在其多年的迅速发展后,无论是作为大学体育公共课还是专业技术课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但是目前,我们大多数健美操教学仍没有摆脱传统教学的老套路,其教学方法和内容没有太大的变化。当下高等学校健美操教学需要追求多元化才能促进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本文以将BODYJAM引入高校有氧舞蹈课的现象研究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四种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4.1.1武汉高校学生对BODYJAM有所了解的占大多数,了解途径较为单一,主要以电视或网络途径为主,总体兴趣程度水平较高,且武汉高校学生参与BODYJAM的影响因素呈现出复杂化的特征。4.1.2武汉高校教师对将BODYJAM引入高校有氧舞蹈课的现状较满意。4.1.3武汉高校有氧舞蹈课程的开设存在教学形式、课程内容和舞蹈风格、课程性质、课时安排存在一定优化空间。4.1.4武汉高校学生参与有氧舞蹈学习的动机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整体动机较为积极向上,为高校有氧舞蹈的进一步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4.1.5武汉高校有氧舞蹈教师的学历结构较为合理,师资力量可以达到教学目标和教学需求。

二、体育舞蹈课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运用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育舞蹈课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运用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形体舞蹈混合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重要性
        1.1.2 完善教学模式改革的迫切性
        1.1.3 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解读及界定
        2.1.1 教学模式概念解读
        2.1.2 混合教学模式概念解读
        2.1.3 本研究关于混合教学模式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关于混合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
        2.2.2 关于现行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
        2.2.3 关于翻转课堂的相关研究
        2.2.4 关于形体舞蹈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逻辑推理法
    3.3 研究思路
4 混合教学模式的实验设计与实施
    4.1 教学实验的设计
        4.1.1 教学设计
        4.1.2 教学实验对象和地点、时间
        4.1.3 实验教学工具
        4.1.4 实验阶段步骤
        4.1.5 教学内容的设计
        4.1.6 实验控制
    4.2 教学实验的实施
        4.2.1 实验测试指标选定
        4.2.2 实验前测
        4.2.3 实验实施过程
        4.2.4 实验后测
5 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效果分析
        5.1.1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实验后测技术成绩对比
        5.1.2 实验组自身实验前后的技术成绩对比
        5.1.3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期末技术考试成绩对比
    5.2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课程学习能力分析
        5.2.1 自学能力
        5.2.2 模仿能力
        5.2.3 综合能力
    5.3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心理层面满意度分析
        5.3.1 学习兴趣
        5.3.2 团结精神
        5.3.3 自信心理
    5.4 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形体舞蹈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5.4.1 教师层面
        5.4.2 学生层面
        5.4.3 学校层面
        5.4.4 平台层面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Ⅰ 2020年形体舞蹈公共选修课本科生学生调查问卷
附件Ⅱ 课程学习能力以及学生心理层面满意度指标
附件Ⅲ 公共体育形体舞蹈在线课程混合教学模式评分细则
附件Ⅳ 教学实验部分图片
附件Ⅴ
附件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大理大学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调查法
    五、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评述
第一章 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概述
    一、相关概念阐释
        (一)公共体育
        (二)高校公共体育课
        (三)课程思政
        (四)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
    二、高校公共体育课的特点
        (一)健身性
        (二)普及性
        (三)实践性
        (四)基础性
        (五)灵活性
        (六)主体性
    三、课程思政的特点
        (一)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
        (二)协同育人的核心理念
        (三)立体多元的教育结构
        (四)显隐结合的教育方法
        (五)严谨的方向性导向
        (六)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形式
        (七)强烈的教师个人育人意识
    四、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的意义
        (一)有助于更好地落实“三全育人”工作
        (二)有助于提升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育质量
        (三)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四)有助于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
第二章 大理大学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调查及其分析
    一、调查开展情况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过程
    二、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现状
        (一)师生对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的认知
        (二)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的具体形式
        (三)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取得的实效
    三、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建设力度不够
        (二)课堂教学尚存在不足
    四、影响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的因素
        (一)制度因素
        (二)教师因素
        (三)学生因素
第三章 大理大学推进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发展的思考
    一、加强学习,正确认识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一)学习文件精神,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本质
        (二)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具有其独特性和一定优越性
        (三)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工作覆盖面广,影响重大
        (四)防止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出现片面错误做法
    二、建立健全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的制度规范
        (一)建立健全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责任人制度
        (二)建立健全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教师培训制度
        (三)建立健全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
        (四)建立健全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激励机制
    三、加强对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的监督管理和评价
        (一)公共体育课教师选聘须将思想政治工作能力作为考核要素
        (二)要按相关制度要求加强对课程思政工作的监管考核
        (三)要把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作为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四)将课程思政列为公共体育课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
        (五)树立典型,宣传表彰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的优秀教师
    四、经常性开展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经验交流
        (一)建立校内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交流平台
        (二)建立校外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交流平台
        (三)公共体育课教师有意识主动开展非正式的交流
    五、公共体育课教师增强课程思政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热爱学生的能力
        (二)扩充知识和视野,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三)参加培训研修,不断提高课程思政的能力
        (四)加强与学生交流,提高课程思政的针对性
        (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六)挖掘鲜活题材,增强课程思政工作的感染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牛仔舞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 ——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任务
    1.4 文献综述
        1.4.1 相关概念界定
        1.4.2 国内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实验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牛仔舞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必要性分析
        3.1.1 传统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开展现状分析
        3.1.2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对比传统课堂的优势分析
    3.2 牛仔舞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可行性研究分析
        3.2.1 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支持
        3.2.2 高校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
        3.2.3 高校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
        3.2.4 高校学生对学习方式的期待调查分析
        3.2.5 专家对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的态度访谈与分析
    3.3 牛仔舞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构架模块建设
        3.3.1 首页区
        3.3.2 统计区
        3.3.3 资料区
        3.3.4 作业区
        3.3.5 讨论区
        3.3.6 考核评价区
    3.4 牛仔舞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
        3.4.1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3.4.2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重难点建设
        3.4.3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计划建设
        3.4.4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评价建设
        3.4.5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建设
    3.5 牛仔舞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应用分析
        3.5.1 应用准备
        3.5.2 应用控制
        3.5.3 应用流程
    3.6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3.6.1 实验前后学生对牛仔舞认知程度对比分析
        3.6.2 实验前后学生对牛仔舞学习兴趣对比分析
        3.6.3 实验前后学生对牛仔舞自主学习能力对比分析
        3.6.4 实验后自主学习牛仔舞情况分析
        3.6.5 实验后学生学习牛仔舞效果对比分析
    3.7 实验结果讨论
        3.7.1 实验班对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
        3.7.2 实验班对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应用过程中的适应程度
        3.7.3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体育舞蹈课堂现状和学习方式调查问卷》
附录2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实验后调查问卷》
附录3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调查问卷》
附录4 专家访谈提纲

(4)比赛教学法在少儿拉丁舞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以舞韵艺术教育培训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相关研究
        1.2.1 关于“比赛教学法”的概念内涵
        1.2.2 关于“比赛教学法”特点显现的研究
        1.2.3 关于“比赛教学法”应用程序的研究
        1.2.4 关于“比赛教学法”应用效果的研究
        1.2.5 关于“比赛教学法”在国外的应用情况研究
    1.3 研究目的意义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教学实验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思维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照组实验前和实验后各指标对比分析
        3.1.1 对照组实验前后身体素质的各指标分析
        3.1.2 对照组实验前后基本技能的各指标分析
        3.1.3 对照组实验前后学习兴趣的各指标分析
    3.2 实验组实验前和实验后各指标对比分析
        3.2.1 实验组前后身体素质的各指标分析
        3.2.2 实验组实验前后基本技能的各指标分析
        3.2.3 实验组实验前后学习兴趣的各指标分析
    3.3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指标对比分析
        3.3.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的各指标分析
        3.3.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基本技能的各指标分析
        3.3.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习兴趣的各指标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5)南昌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开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舞蹈的概念
    2.2 国际体育舞蹈发展概况
    2.3 我国高校体育舞蹈的发展历程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2.4.1 国外研究现状
        2.4.2 国内研究现状
    2.5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南昌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开展现状
        4.1.1 课程开设现状
        4.1.2 师资队伍现状
        4.1.3 教学场地现状
        4.1.4 教材使用现状
        4.1.5 参与学生现状
    4.2 南昌市高校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发展中主要问题分析
        4.2.1 学生对体育舞蹈认识不足
        4.2.2 体育舞蹈教师队伍匮乏
        4.2.3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定位不合理
        4.2.4 体育舞蹈教学设施有待完善
        4.2.5 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程教材不规范
    4.3 推进南昌市高校开展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开展研究
        4.3.1 提高学生兴趣和学习效果
        4.3.2 加强体育舞蹈教师队伍建设
        4.3.3 优化教学内容
        4.3.4 改善体育舞蹈教学环境
        4.3.5 规范体育舞蹈教材体系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6)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任务
    1.4 文献综述
        1.4.1 相关概念界定
        1.4.2 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1.4.3 国外研究现状
        1.4.4 国内研究现状
        1.4.5 翻转课堂的理论支撑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实验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逻辑分析法
        2.2.7 观察法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体育舞蹈课堂的必要性研究
        3.1.1 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开展的现状
        3.1.2 翻转课堂的内涵及与传统课堂对比的优势
    3.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体育舞蹈课堂的可行性研究
        3.2.1 高校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2.2 高校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2.3 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倾向的调查与分析
        3.2.4 教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态度调查分析
        3.2.5 专家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态度访谈分析
        3.2.6 翻转课堂与体育舞蹈课程的兼容性分析
    3.3 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舞蹈课堂实施的教学设计
        3.3.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舞蹈课堂实施的指导思想
        3.3.2 教学目标的设计
        3.3.3 教学流程的设计
        3.3.4 教学内容的设计
        3.3.5 教学评价的设计
    3.4 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3.4.1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习兴趣分析
        3.4.2 实验班与对照班自主学习能力
        3.4.3 实验班与对照班技术技能成绩分析
        3.4.4 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教学行动研究记录与反思
        3.4.5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体育舞蹈课堂后的态度分析
        3.4.6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体育舞蹈课堂的优势
        3.4.7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体育舞蹈课堂的不足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体育舞蹈课堂实验前调查问卷》
附录2 《翻转课堂教学调查问卷》
附录3 《教师问卷》
附录4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5 问卷信效度调查表

(7)翻转课堂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翻转课堂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
        1.1.2 翻转课堂教学符合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新要求
        1.1.3 翻转课堂的普适性使其引入高校体育教学成为可能
    1.2 文献综述
        1.2.1 翻转课堂的概念
        1.2.2 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1.2.3 关于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
        1.2.4 关于翻转课堂在体育教学领域的研究
        1.2.5 翻转课堂的理论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任务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任务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调查法
        2.2.3 实验法
        2.2.4 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前测的结果与分析
        3.1.1 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体育舞蹈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3.1.2 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前测结果与分析
        3.1.3 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对体育舞蹈学习兴趣分析
        3.1.4 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
        3.1.5 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分析
    3.2 实验后测的结果与分析
        3.2.1 实验班对翻转课堂教学的接受程度分析
        3.2.2 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在体育舞蹈技术方面的后测结果与分析
        3.2.3 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在锻炼态度方面的后测结果与分析
        3.2.4 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对体育舞蹈学习兴趣变化分析
        3.2.5 实验班学生和对照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比分析
        3.2.6 实验班学生和对照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对比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致谢

(8)高校公共体育课设置排舞课的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排舞课的发展及现状
二、排舞课的重要价值
三、排舞课在高校体育课中的可行性分析
     (一) 与健美体操课的比较
     (二) 与体育舞蹈课的比较
四、结语

(9)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舞蹈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教学模式的概念
        2.1.2 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
        2.1.3 小群体教学模式的定义
    2.2 相关小群体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2.2.1 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2.2.2 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2.2.3 小群体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教学实验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高校体育舞蹈选修课教学中应用小群体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目标实现的影响
        4.1.1 小群体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以及教学目标
        4.1.2 高校体育舞蹈选修课教学目标
        4.1.3 在高校体育舞蹈选修课教学中应用小群体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
    4.2 高校体育舞蹈选修课中应用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4.3 高校体育舞蹈选修课中应用小群体教学模式后学生对体育舞蹈课的喜爱程度以及课后参与体育舞蹈练习情况的影响
    4.4 高校体育舞蹈选修课中应用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学生体育舞蹈课技术成绩的影响
    4.5 高校体育舞蹈选修课中应用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影响
    4.6 学生对体育舞蹈选修课教学中运用“小群体教学模式”的评价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10)将BODYJAM引入高校有氧舞蹈课的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研究内容分析
    3.1 BODYJAM概念的界定
    3.2 高校BODYJAM的认知情况分析
        3.2.1 高校学生对BODYJAM的了解情况分析
        3.2.2 高校学生对BODYJAM的了解途径分析
        3.2.3 高校学生对BODYJAM的参与兴趣情况分析
        3.2.4 高校学生参与BODYJAM的影响因素分析
        3.2.5 高校教师对将BODYJAM引入有氧舞蹈课中现状满意程度分析
    3.3 高校有氧舞蹈教学现状分析
        3.3.1 高校有氧舞蹈课程的开设情况
        3.3.2 高校学生学习有氧舞蹈的动机分析
        3.3.3 高校有氧舞蹈课师资水平情况
        3.3.4 教育培训情况分析
        3.3.5 高校学生对有氧舞蹈场地设施的满意度分析
    3.4 将BODYJAM引入高校有氧舞蹈课可行性及意义分析
        3.4.1 BODYJAM引入高校有氧舞蹈课是对有氧舞蹈教学模式的创新
        3.4.2 BODYJAM引入高校有氧舞蹈课是对教学内容的创新
        3.4.3 BODYJAM引入高校有氧舞蹈课的现实意义—实现高校有氧舞蹈课的多元化教学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1
附件 2

四、体育舞蹈课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运用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形体舞蹈混合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D]. 赵洁.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2]大理大学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研究[D]. 荀丽娟. 大理大学, 2021(10)
  • [3]牛仔舞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 ——以广东白云学院为例[D]. 谭智斌. 首都体育学院, 2021(12)
  • [4]比赛教学法在少儿拉丁舞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以舞韵艺术教育培训学校为例[D]. 郑海莹. 沈阳体育学院, 2020(12)
  • [5]南昌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开展研究[D]. 陈杨.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2)
  • [6]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D]. 许菲菲. 首都体育学院, 2020(01)
  • [7]翻转课堂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王艳飞. 河南师范大学, 2017(02)
  • [8]高校公共体育课设置排舞课的可行性分析[J]. 于佳. 山西青年, 2017(08)
  • [9]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舞蹈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楚君. 西安体育学院, 2016(01)
  • [10]将BODYJAM引入高校有氧舞蹈课的现状研究[D]. 陈晶. 武汉体育学院, 2015(12)

标签:;  ;  

体育舞蹈课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