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泉沟小流域农林牧用地优化模式设计研究

高泉沟小流域农林牧用地优化模式设计研究

一、高泉沟小流域农林牧用地优化模式设计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晖[1](2020)在《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 ——以西柳沟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水沙置换是为统筹解决内蒙古十大孔兑水土流失治理与鄂尔多斯新增工业用水需求而提出的全新思路,其基本思想是由有新增用水需求的工业企业出资,在十大孔兑修建拦沙坝,以此取得部分黄河下游节约的输沙水量作为生产用水。实施水沙置换,对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水土保持学、生态学、制度经济学和水文水资源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为基础,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提出通过生态补偿实施水沙置换的路径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验证。(1)将拦沙工程建设与水权交易相结合,从理论上构建了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模式,其关键环节是设计和实施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2)利用SWAT模型定量模拟拦沙工程对流域水沙过程的影响,并以模拟结果为基础计算拦沙工程实现的减水减沙量。(3)通过流域水沙模拟分析,采用经验公式法计算水土保持工程拦沙可置换水量。(4)采用工程费用法核算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5)针对水沙置换特点,引入水权交易机制,设计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提出相应的交易机制和保障措施。(6)以西柳沟流域为例,对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计算得出,在设定的最可能出现的25a系列黄河干支流水沙方案组合下,新建79座拦沙坝,年均可减少入黄河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为288.22万m3和138.53万t,工程平均拦沙年限为28a,年均可节约输沙水量1173.51万m3,以工程建设投资为依据核算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为22934.93万元。设定年均可交易的拦沙置换水量为1000万m3/a,交易年限为25a,采用成本定价法和影子价格法计算,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基准价格范围在0.92元/m3·a至1.52元/m3·a之间。研究表明,在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建设拦沙工程,可以减少黄河干流河道淤积,进而节约下游输沙水量,虽然在拦沙的同时也拦蓄了部分进入干流的径流量,但其节约的输沙水量远大于工程拦截的水量,可以认为是相对增加了黄河流域的可利用水资源量,这是实施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基础。实施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有利于实现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和相关利益方的共赢。

李彤[2](2018)在《晋城市长河流域生态用地整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问题频发,使得生态用地的研究成为热点。学者们期望通过对生态用地的保护缓解生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在生态用地的研究中,尤其针对整体生态环境不佳的区域,还要在划定保护空间的基础上进行生态用地整治,提高生态用地质量。本文以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长河流域为例,通过构建生态用地空间、分析研究区植被演变规律和影响植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将研究区生态用地进行分级分区管理,针对不同区域生态实际状况,提出具体整治措施,为生态用地和生态型土地整治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文章主要研究内容有:(1)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最小累积阻力面,划定不同等级的生态用地保护空间;(2)运用像元二分模型对研究区遥感图像进行时序分析,寻找植被覆盖度的动态演变规律;运用转移矩阵法对植被的退化和恢复情况进行分析;运用莫兰指数分析植被覆盖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得出植被空间集聚规律;(3)运用相关系数法对植被覆盖度与其生境本底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获得影响植被覆盖度的关键性影响因素;(4)将生态用地空间与土地利用现状图和植被覆盖度等级分布图进行叠加,划分生态用地整治空间;(5)将生态用地整治空间与植被覆盖度驱动因子分区进行叠加,提出具体整治措施。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全区生态用地划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生态核心区、生态缓冲区和生态过渡区;(2)全区低覆盖类型占比最高,高覆盖类型占比最低;1991年至2010年间,低覆盖类型面积减幅最大;1991年至2000年间,整体植被呈现退化趋势;2000年至2010年,全区整体植被退化趋势得到遏制,但恢复趋势不明显,低植被覆盖区恢复力度不足;1991年至2010年间,全局莫兰指数在增大,植被覆盖度在空间上的相关性增强,其空间聚集情况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3)依据植被覆盖度的主要驱动因子不同,分为4种类型,地形-人为型、地形主导型、人为主导型和土壤主导型,人为主导型所占比重最大。因此植被覆盖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人类活动的干扰;(4)整治主要针对生态用地空间中不适宜的土地利用类型提出搬迁和禁止或减少人类干扰等整治措施,针对植被覆盖度的提高主要从种植适生植被等方面进行恢复和保护。

孙明义[3](2018)在《晋城市长河流域农用地利用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利用问题一直是现代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当前,大多数地区采取粗放型的土地利用模式,土地资源消耗不断加快,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更适宜的农地利用模式,以此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进而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从长河流域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研究区农用地利用现状,基于态势分析法对长河流域农业产业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加权指数和法以及ArcGIS10.1平台支持下,对长河流域农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农用地利用方式空间布局进行优化,结合长河流域农业产业发展方向要求,提出新的农用地利用模式。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对长河流域农业发展条件进行分析得出,长河流域农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在发展过程中,应重点把握两个方面:一方面,注重优化农用地利用方式的空间布局;另一方面,基于因地制宜的原则,创新农用地利用模式。(2)根据对长河流域的农用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得出,长河流域农用地高适宜区、次适宜区、临界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的面积分别为:2806公顷、2283公顷、2983公顷和1324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9.86%、24.29%、31.75%和14.09%,农用地适宜性等级沿长河及其分支两岸向四周呈树枝状降低,具有良好的农业发展潜力。(3)根据适宜性评价结果,对长河流域农用地利用方式进行空间优化,耕地和园地主要分布于高适宜区和次适宜区,草地主要分布于临界适宜区,林地主要分布于不适宜区。(4)综合对长河流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农用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结果,提出农用地利用新模式。分为六种类型:粮食种植合作社模式、循环型生态农业模式、果园立体种植模式、林下经济型利用模式、林中观光型利用模式和草地种养结合利用模式。并根据各利用模式的特点和限制因素,提出相关的配置措施。

曾柯杰[4](2017)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南川区柏枝河流域乡村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目前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在乡村建设方面遇到了很多矛盾和问题。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在村镇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需要协调乡村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达到平衡稳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重庆市南川区柏枝河流域的3个乡镇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新的发展模式下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方式,以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论文从流域整体生态空间环境出发,运用生态评价与生态安全格局的相关原理与分析方法,试图对乡村规划进行研究探讨。在绪论部分,论文从国家政策要求、南川生态保护的特殊性以及柏枝河流域的生态问题现状三个层面进行背景探讨,提出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对其做了一定的概念解读,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梳理。生态安全评价与格局构建部分,通过对柏枝河流域现状生态问题的梳理与分析,梳理出发展建设过于强势,生态保护意识不足的主要矛盾,并依此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总目标,进而在人类聚居于生态安全这两个主体上提出了明确生态底线,小流域和谐发展、聚居点生态建设这三项任务,最后将这三项任务融入乡村规划的内容中,从传统的镇域、村庄两个层面扩展到生态、小流域、聚居点三个方面。通过柏枝河流域镇村生态安全进行评价,选择对柏枝河流域的镇村有代表性并且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较大的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对稳定性的阈值划分来构建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再通过对景观格局的各个要素的识别,得出优化的生态安全格局。在镇村体系优化的部分,认为好的镇村体系能够提高生态安全的阈值,通过柏枝河流域对镇村发展综合现状的分析,结合优化的生态安全格局以及现行的主要的空间优化方法,对其进行镇村优化。确定优化的镇村的空间布点,并以此为基础,形成镇村功能,镇村等级,镇村规模,镇村交通体统和生态管制等方面的镇村体系。在乡村聚居点建设部分,通过对现在建设问题的分析和对乡村聚居点形态演进的影响因素和推动力认识,在认识乡村聚居点建设与生态安全的关系后,结合乡村优化路径的三种模式,对各类型的乡村聚居点提出了空间优化措施。并以金山镇的金狮村为例,对其进行了聚居点的具体规划。

潘秀雅[5](2016)在《城郊小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景观设计 ——以天水市藉河流域花牛镇苹果种植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制约着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对黄土高原区的水土流失治理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从水土保持的视角进行农业景观美化,达到水土保持治理的同时满足生态功能、经济发展及景观游憩的需求,是未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治理的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本文在水土保持治理及景观美学的研究基础上,在水土保持治理中融入生态农业景观设计的理念,提出城郊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下农业景观设计,探索了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型农业发展的新途径。通过分析天水市藉河流域花牛苹果种植园现场环境及区域农业景观结构,以良好的水土保持治理环境为依托,以果园观光旅游为特色,进行城郊水土保持农业景观规划,得出了城郊小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景观的功能分区和总体规划方案,将该农业园区分为入口管理服务区、商贸中心区、水土保持科教区、生态果园游乐体验区、登山览胜区、生态果园培育区及田园风光游览区七大区域,从总体上统筹规划农业园区功能布局及发展方向。根据研究区地形及植被现状,合理布置农业园景点。因地制宜对入口管理区、水土保持科教区等重要景观节点进行详细设计,在合理布设的前提下进行各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景观提升设计,通过微地形改造、蓄水保土及软景硬景相结合的措施,分别对坡面景观、边坡防护及流域沟道治理景观进行详细设计,并从水土保持植被措施方面进行进行水土保持林区、经果林区、田园风光区及道路植物群落优化设计,选择抗性强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土保持植物、林果植物及农作物,对坡面、地边田埂及沟道进行植物配置,经果林下间植套种蔬菜花卉,利用植物的生态性和观赏性功能,使农业园整体景观得以优化,从而进一步发展生态景观及生态旅游等功能。黄土高原区农业景观设计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通过对该区以水土保持为核心的农业景观设计,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治理永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参考方案,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集农业生产、休闲娱乐、农业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城郊农业生态园。

李伟坡[6](2016)在《湖南浏阳小溪河小流域景观特征及清洁流域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系统分析小溪河小流域景观资源和特征、森林水文特征以及流域水质,提出该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手段,为小溪河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理论支撑。运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基本理论,结合“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理论体系和湘东低山丘陵地区的自然条件,将小溪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分为生态修复区、综合治理区、河(沟)道周边整治区三个功能区进行,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小溪河小流域范围内景观丰度较小,不包含建筑资源仅分为9类景观类型。林地是主要的景观资源,面积较大,占流域景观资源的71.9%,同时,由于林地景观斑块较大,导致景观斑块密度较小,最大值的桃花村也仅有0.084块.ha-1;人为活动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导致景观异质性突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高坪社区,其景观斑块达54块、香农多样性指数为2.35、景观分离度0.8617。(2)小流域森林水文特征,森林土壤容重株树桥村的阔叶林最高,达到1,40g"cm-3,其次是高坪社区阔叶林,再者是桃花村杉木林;土壤总孔隙度是株树桥村>高坪社区>桃花村;土壤的总蓄水量是高坪社区阔叶林最高,达到3725.59t·hm-2,其次是株树桥村阔叶林和桃花村杉木林;林下植被和枯落物持水量则由于林分主要树种差异,导致地被物和枯落物持水量差异显着。(3)由于株树桥水库水保林的保育,河流上游近株树桥水库端的森林水文效应较为突出,且水质良好,水库出水口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Ⅱ级水质,但沿河向下水质受到流域内农业生产生活影响程度加大,水体污染愈加严重,其中浏阳河第一湾和桃花村中洲岛两处汇水口水质污染较为严重,污染物含量相比于株树桥水库出口水质均超标,中洲岛处NH3-N含量12.46mg·L-1,TN含量6.71 mg·L-。,TP含量1.97 mg·L-1,超过水库出水口近十倍。(4)小溪河小流域总面积为47.47 km2,水土流失面积13.27 km2,其中轻度侵蚀11.03 km2,中度侵蚀1.27 km2,强度侵蚀0.61 km2,极强度侵蚀0.31 km2,剧烈侵蚀0.05 km2,区域年土壤侵蚀总量26873.13 t.a-1,侵蚀模数1854t/(km2·a-1),大区域范围内侵蚀程度为轻度侵蚀;流域耕地农药施用强度为6.43 kg·hm-2,化肥使用强度平均为224 kg·hm-2,低于生态清洁小流域化肥施用强度的安全上限250 kg·hm-2。(5)运用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指导小流域综合治理,小溪河小流域主要措施包括疏林补植疏林地补植面积501.31 hm2、成林封禁2732.57 hm2、经果林措施设计73.88 hm2、生态拦截沟3.31 km、生态绿肥和农药推广、农村人居环境绿化、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道路整治、水岸建设6.87 km、人工湿地布设两处和河道疏浚等。(6)浏阳小溪河属湘东低山丘陵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覆盖度高,山林坡度较大,山谷平坦地多为农田,坡耕地相对较少,林地人为干扰较小,偶有地表覆盖物被严重破坏的情况,在人为活动相对较少的林地水土流失情况不严重,而繁重的农业生产生活以及畜牧养殖业对流域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清洁流域构建要因地制宜,湘东低山丘陵区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和水源保护要双管齐下,重点放在水环境治理和河道疏浚,以保障农业生产生活水质量和南方雨季行洪需求。

戴俊生[7](2015)在《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借助生态经济学、景观生态学、资源环境经济学等理论,通过国内外流域治理工程评价研究文献梳理,明确了研究的主要逻辑框架;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情况实地调研基础上,运用水资源、气候、植被条件变化等数据分析阐明流域综合治理后工程效果;基于上述研究基础,利用遥感解译、因子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等工具,开展工程的景观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评价。在现状调研中,走访和调研了工程实施的各相关利益单位及部门,对收集的各类相关资料整理分析以掌握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各类工程基本情况。工程实施后水资源及自然环境变化研究方面,从流域整体、源流区、干流区三个层面对工程实施前后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以及地下水位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并从研究区的气象要素、自然植被、典型植被变化特征等方面分析了工程实施的自然环境影响。应用景观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理论知识,研究构建了景观生态效益和环境质量两类指标体系,开展工程的生态效益评价。对项目利益相关方进行辨析后分析工程区的社会经济基本状况,并运用因子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从当地社会经济规模与产业结构两个方面研究相关指标体系,开展了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价,并提出了评价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和相关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工程实施后水资源及自然环境变化研究方面,从流域整体、源流区、干流区三个层面分析工程实施前后研究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变化状况,同时开展实施生态输水对塔里木河下游水资源及地下水位影响研究;在此基础上,借助研究区气象要素时空变化特征、植被数量及类型变化、典型植被分布及变化特征分析工程实施的自然环境影响。水资源变化方面总体来看,2002~2009年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状况与多年平均水平(1956-1998年)相比,水资源总量增长了11.68%,其中地下水资源量增长显着,为50.50%。四源流出山口年径流量呈现增长趋势;干流各控制站径流量均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自2000-2011年底实施的12次生态输水中有7次水头到达了尾闾台特玛湖,多项数据分析表明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随工程建设呈现逐年抬升的趋势。自然环境变化方面,研究区2000~2010年期间气候特征受到地貌特征的影响,基本遵循以塔里木盆地为中心,向外围逐渐发生变化的总体规律;年均气温、年降雨量、年日照时数及年均风速呈上升趋势;年均相对湿度、年蒸发量呈下降趋势。从植被数量变化看,流域内平均植被盖度呈现小幅增长,不同类型植被面积变化的差异较大;从植被类型动态变化看,工程建设期间流域内植被类型的内部变化不强烈,流域内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大于工程期间生态保护的自然效果,工程建设期间流域内草类、灌木类及无植被类型转变较为频繁;典型植被分布状况及变化方面,胡杨林面积和植被盖度均呈现增长趋势,柽柳丛面积增长但植被盖度降低,骆驼刺面积和植被盖度均呈现增长趋势,芦苇面积和植被盖度均呈现降低趋势。(2)研究构建景观生态效益和环境质量两类指标体系,开展工程的生态效益评价。景观水平上,2004~2009年期间研究区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增强、景观边缘趋于复杂化、更加不规则,各斑块类型在景观中呈多样化趋势分布,景观格局内土地利用越来越丰富,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加强、土地利用类型的丰富度增强,优势斑块程度降低,景观格局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空间连接性下降,景观要素类型在空间分布结构上不均衡。自2001年工程实施以来,研究区各地州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1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较2002年提高20.18%~41.82%,平均提高了33.69%,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各县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均有所提高,其中以和田市、和静县、博湖县、泽普县、阿合奇县等5个县变化最大,10年间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提高56.11%-176.31%,平均提高了97.82%,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由较差提高到良好。(3)通过项目利益相关方辨析,分析工程区社会经济基本状况,从当地社会经济规模与产业结构两个方面评价工程的经济效益。基于DID模型的分析表明,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工程受益县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工程受益县市与工程非受益县市相比具有显着经济正效应;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借助人均耕地面积、城镇化率、有效灌溉面积、二三产业比率和人均GDP等七个指标,对研究区21个工程受益县市和9个工程非受益县的社会经济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受益县市和非受益县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2009年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完工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幅度较大;相较而言工程受益县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快。

车将[8](2015)在《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理论体系进行了创新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价值,而且对西北生态农业具体的建设,形成了的实用性宏观生态农业模式体系,由于具体区域的具体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是建立在具体区域的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条件基础之上的,所以本研究围绕西北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采用了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在西北地区各省选取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县为例,深入的探讨了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方法,从而总结出了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建立的分类特点和规律,为西北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实用性方法。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国内外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走有西北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在西北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宏观模式体系。并以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建设,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区域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研究采取统计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与大范围考察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论证相结合,理论创新、实例分析与前人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围绕西北生态农业创新发展这一核心,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西北生态农业理论体系的建立。西北生态农业是在全球替代农业类型发展影响下,结和中国具体国情,以生态学、农学、经济学、资源环境学、工程学等学科理论与技术为指导,全面、协调、循环、持续为特征,具有区域特色,与时俱进,以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一致为目标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2)根据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总结了9个主要类型区的主要生态农业模式,为西北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思路。西北农业的地域性非常明显,自然条件的纬度、经度、垂直地带差异很大,农村社会经济基础差异明显,这种地域性差异对农业生产、农村市场和农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在西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要尊重地域性差异,从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特点、人文特色和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需求出发,构建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3)国外生态农业建设对中国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研究发现,国外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是同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联系在一起;国外生态农业理论虽然不是很成熟,实践规模也很小,但影响却非常深远,它充分体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由于西北地区的地理自然环境与国外沙、埃、澳等国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以借鉴它们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经验,并从中得到启发。西北地区受荒漠化严重,粮食安全、贫困问题,以及环境脆弱等压力的困扰,其生态农业发展的复杂性更大。所以,在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上就不能机械地照搬发达国家,应该寻求适宜西北地区的发展模式。4)依据西北的自然和经济特征划分了不同的生态区,西北地区可分为: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和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区(不包括山西和河南部分)。在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发展集水型生态农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集水型生态农业是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于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可分为高山、山地及山前坡地和平原、盆地(绿洲),在高山、山前坡地和平原区,适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是立体开发利用型模式,在盆地(绿洲)区,通过与农户的结合,发展在农户的水平上的小规模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或者商品规模化生产型生态农业。5)在西北地区县域基础上,就西北地区生态农业县域具体发展模式展开研究。通过对中国西北15个县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模型的方法来分析西北具体的建设模式,得出了六种类型,明确不同区域主攻方向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发现总结了其中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为区域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方法。6)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西北地区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气候资源,遵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原则,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中药材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了诸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并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以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布局。7)为推进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陕西省为例,探索了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发展模式。设计了关中平原、陕北黄土高原、陕南盆地的不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陕北地区处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条件贫困的双重困境中,该分区应当主要采用生态恢复和治理模式。陕南地区经济情况、区位条件相对一般、资源状况较好,适合以生态标志型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为主的开发模式。关中地区经济情况发达、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相对紧缺,适合通过加快农业及农村结构模式调整,以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等组织结构方式,构建具有农业生产、加工、示范、研发、培训、休闲观光等多功能的都市型农业经济。前述西北不同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正好可以作为产业化模式建设发展的蓝本,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地设计产业化系统发展模式。8)建立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和政策保障体系。发展西北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必须针对西北具体地情况,按照农业循环经济的要求,通过构建生态理念、生态制度、生态科技、生态主体、生态生产等多种途径,推进西北生态农业的稳定发展。

陈见影[9](2014)在《陕西渭北旱塬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我国总体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渭北旱塬位于黄土高原南部,在全国最新的水土保持区划中,划归晋陕甘高原沟壑区。渭北旱塬小流域干旱缺水,农业开垦历史悠久,环境破坏严重,灾害频发、水土流失比较强烈;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人民生活贫困。深入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对于渭北旱塬生态环境恢复、保持已取得的治理成果,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均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专门研究渭北旱塬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成果较少,尤其缺乏基于小流域客体系统要素禀赋及主体当地村民感知度研究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成果。本论文选择有代表性的陕西渭北旱塬区淳化县的秦庄沟流域,从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匹配出发,将满足当地村民生产和生活需求放在首位,注重小流域系统要素禀赋、注重当地居民参与和注重小尺度区域空间分异的新思路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可确保当地村民与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和协调,促进当地尽早摆脱贫困、满足生计需求和改善人居环境,有效解决水土保持中常常出现的措施维护难、效益难以充分发挥等问题,为黄土高原尤其是陕西渭北旱塬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通过9次野外实地调查,在采样分析、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和资料统计等大量一手资料基础上完成的。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提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首次提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的科学概念;运用问题树分析方法,分析了秦庄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综合治理历程,界定了当前秦庄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其综合治理正处于以水土保持措施为主的小流域改良阶段;论述了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匹配方式、对比了小流域综合治理不同阶段主要治理措施和实施方式的差异,并分析研究了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匹配性的表现;在匹配性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提出现阶段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目标。2.鉴于以往小流域治理研究中,资料相对缺乏,涉及治理要素相对一致,且已经形成传统治理经验模式这一现实,作者深入秦庄沟流域做了大量的野外调查,并对不同地类土壤及地表径流、井水(浅层地下水)、雨水、窖水等采样并进行分析,并通过水资源科学计算,得出了该小流域可利用和调控的水资源总量:通过调查、高分辨率数据解译、核实和校对以往的土地利用图,编制出了2011年基准年土地利用等图件,获取了准确的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规律等信息;对包括人口、交通、农业基础设施、水土保持措施、农户经济状况等进行了全面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得出该小流域客体系统要素禀赋中水资源、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是影响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因素;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了小流域素禀赋在微小尺度空间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并较详细研究分析了土地利用空间异质性的规律,找出了这些差异的原因。3.对小流域主体分析,得出当地村民参与是影响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因素。对秦庄沟流域所有1897户农村居民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入户访谈、村干部访谈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座谈咨询等获得水土保持认知方面的详实资料;从工程、农业、生态、水资源利用、农业产业、人居环境和管理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方面,设定了28个有较普遍意义的具体措施,对治理前和治理后村民的期望、感知度和满意情况,利用重要性--表现分析法IPA模型,首次对秦庄沟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村民感知度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当地村民对谷坊、梯田、淤地坝、林草等传统水土保持措施感知度很高并且非常认可,反映出以前林草措施在该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设计的科学性和良好效益性;对饮水安全、淤地坝肩道路、减灾防灾、人居环境和水资源利用等关乎民生的措施,感知度与期望有显着差异。通过利用IPA方法研究村民对小流域水保治理措施感知度,不仅为水土保持措施社会效益分析提供了依据,更为渭北旱塬区村民参与式综合治理的理论模式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4.以2011年为基准年,根据匹配性研究提出的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目标,以小流域客体系统要素禀赋特征以及当地村民感知度分析结果为依据,在主要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功能和效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秦庄沟流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各种要素因子相互关系;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方法(System Dynamic Model),编写了51个模型参量方程和11状态方程,首次设计了秦庄沟流域生态、经济和社会治理SD子模型和小流域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治理SEE--SD模型(Society-Ecology-Economy System Dynamic Model);在Vensim软件支持下,运行小流域SEE-SD模型,优化调整各种参量,依据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目标和任务,提出了3个优化调整综合治理方案;并结合优选方案,提出了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生活,集中坡改梯和提高植被覆盖重效益,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生态农业促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求质量的渭北旱塬小流域综合治理策略。5.基于秦庄沟流域系统要素禀赋及其空间差异分析,利用系统动力模型模拟优化调控的结果,并参考目前渭北旱塬区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研究成果,提出了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生态农业模式、设施农业模式、优质果业模式、绿色农产品模式、杂果基地模式、满足生计需求模式、人居环境改善模式及村民参与治理模式等9种符合实际的治理模式;并在研究小流域自然和人文要素禀赋空间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不同综合治理模式的目标、适用具体区域或村组以及各种模式实施的问题和具体措施。

王立华[10](2014)在《多目标优化法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以库峪河小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库峪河小流域所处的水土保持区划类型区为重点预防保护区,自然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2.41km2,占总面积的22.8%,土壤侵蚀模数为3489t/km2·a,年流失总量8.78万吨,属中度流失区,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少量重力侵蚀。水土流失影响了当地的蓄水保土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在此次规划中采用了多目标规划法。多目标规划法是运筹学中的一个分支,它是在线性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学方法。在解决多个建设目标问题时,对不同目标根据重要程度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避免了主观因素对规划结果的影响,这样就将多个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进行求解,可以提高规划的准确度与科学性。根据治理目标,结合多目标规划法在模型中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资金投入作为目标函数,决策变量选取了水保林面积、经果林面积、景观林面积、坡改梯田面积、封育治理面积、沟头防护等10个变量,结合治理目标及模型参数建立约束方程,从而建立模型。在求解的过程中采用线性加权和法,即每一个目标函数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根据重要性的不同对每个目标函数给予不同的系数,通过系数的变化从而将多个目标问题转化为单一目标问题进行求解,进一步利用Excel中的规划求解功能求得最优解。根据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和封育治理措施安排与布设。通过不同措施的布设,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规划,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资金投入的平衡,到设计水平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29km2,治理程度由治理之前的31.03%提高到87.03%,流失程度由中度流失降为轻度流失。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到治理期末使农村农业总产值达到4083.11万元。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可达到6926.4元,比治理初期增长33.2%,人均产粮达到400kg以上。生态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分析、经济效益分析、投资回收年限、敏感性分析指标进行评价,说明该次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的可行性。通过多目标优化法在库峪河小流域中的应用,使小流域治理规划更加合理,区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

二、高泉沟小流域农林牧用地优化模式设计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泉沟小流域农林牧用地优化模式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 ——以西柳沟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存在的不足与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1.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1.2 生态环境价值理论
        2.1.3 公共产品理论
        2.1.4 经济外部性理论
        2.1.5 博弈论理论
    2.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相关理论
        2.2.1 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理论
        2.2.2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
    2.3 水权交易相关理论
        2.3.1 水权与可交易水权的法律界定
        2.3.2 水权交易基础理论
        2.3.3 水权交易定价理论
3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模式构建
    3.1 水土保持水沙置换的基本思路
        3.1.1 思路提出的背景
        3.1.2 思路的阐释
    3.2 相关实践与研究的启示和借鉴
        3.2.1 内蒙古黄河干流取水权交易的实践
        3.2.2 水权交易参与合同节水管理的研究
        3.2.3 水权交易参与流域生态补偿的研究
    3.3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模式设计
        3.3.1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可行性分析
        3.3.2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3.3.3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框架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模拟
    4.1 模型概述
        4.1.1 水文模型
        4.1.2 土壤侵蚀产沙模型
    4.2 模型选择
        4.2.1 SWAT模型结构
        4.2.2 SWAT模型原理
        4.2.3 SWAT模型适用性
    4.3 模型建立
        4.3.1 研究区域概况
        4.3.2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分析
        4.3.3 研究区域淤地坝概况
        4.3.4 拦沙工程对流域水沙影响的计算方法
        4.3.5 淤地坝模块设置
        4.3.6 模型输入
        4.3.7 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4.4 模型应用
        4.4.1 情景设置
        4.4.2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5.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计算
        5.1.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计算方法
        5.1.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计算结果
    5.2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5.2.1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
        5.2.2 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标准核算结果
    5.3 本章小结
6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研究
    6.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基础条件
        6.1.1 交易需求条件
        6.1.2 经济可行条件
        6.1.3 工程技术条件
        6.1.4 政策引导条件
    6.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机制设计
        6.2.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主要原则
        6.2.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市场要素
        6.2.3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基本策略
        6.2.4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的运作流程
    6.3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保障措施
        6.3.1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风险防范
        6.3.2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政策保障
    6.4 水土保持拦沙置换水量交易模拟
        6.4.1 交易方案
        6.4.2 交易定价
        6.4.3 交易流程
        6.4.4 效益分析
        6.4.5 综合评价
    6.5 本章小结
7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2 创新点
    7.3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2)晋城市长河流域生态用地整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资源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植被资源概况
    2.4 数据来源
3 生态用地空间的构建
    3.1 生态用地概念界定
    3.2 生态用地空间划定方法
        3.2.1 评价模型
        3.2.2 评价因子及阻力值确定
        3.2.3 源的确定
        3.2.4 生态用地空间划定原则
    3.3 结果分析
        3.3.1 分区阈值的确定
        3.3.2 生态用地空间的确定
4 植被动态变化趋势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基于像元二分模型的植被覆盖度估算
        4.1.2 基于莫兰指数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不同年份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分析
        4.2.2 1991-2010 年平均植被覆盖度的分布特征
        4.2.3 不同植被覆盖分级动态变化
        4.2.4 植被覆盖度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4.3 小结
    5 植被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5.1 分析方法
        5.2 驱动因子分析
        5.2.1 地形地貌因子
        5.2.2 土壤因子
        5.2.3 人类活动干扰因子
        5.3 结果分析
    6 整治分区及整治建议
        6.1 整治分区
        6.1.1 区划方法
        6.1.2 区划结果
        6.2 整治建议
        6.2.1 针对提高植被覆盖度主导因子的土地整治建议
        6.2.2 针对不同级别生态用地空间的植被恢复建议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7.2.1 创新之处
        7.2.2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晋城市长河流域农用地利用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内研究进展
        1.3.2 国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4.4 技术路线
2 相关基础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农用地利用
        2.1.2 农用地利用模式
    2.2 基本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地域差异理论
        2.2.3 圈层结构理论
        2.2.4 人地协调理论
3 研究区概况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条件
        3.1.3 社会经济条件
    3.2 农用地利用现状分析
        3.2.1 数量结构与分布
        3.2.2 农用地利用程度
        3.2.3 农用地利用特点
4 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分析
    4.1 农业产业发展优势
        4.1.1 自然资源禀赋优势
        4.1.2 地理区位交通优势
        4.1.3 经济基础良好优势
    4.2 农业产业发展劣势
        4.2.1 缺乏统一规划,品种结构单一
        4.2.2 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水平低
        4.2.3 农产品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
        4.2.4 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4.3 农业产业发展机会
        4.3.1 煤炭产业转移,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
        4.3.2 充足的客源和广阔的市场
        4.3.3 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大
        4.3.4 涉农政策支持优势
    4.4 农业产业发展威胁
        4.4.1 生态环境恶化的威胁
        4.4.2 其他地区竞争的威胁
        4.4.3 土地规模小
    4.5 农业产业组合战略
5 长河流域农用地利用适宜性评价
    5.1 农用地适宜性评价原则
        5.1.1 综合性原则
        5.1.2 主导性原则
        5.1.3 针对性原则
        5.1.4 比较性原则
        5.1.5 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原则
    5.2 农用地利用适宜性评价模型与方法
        5.2.1 评价单元适宜性评价综合评价模型
        5.2.2 农用地适宜性级别划分
    5.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1 适宜性评价因子选取
        5.3.2 农地利用单因子适宜性评价
        5.3.3 确定评价因子权重
    5.4 农用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5.4.1 单因子评价结果分析
        5.4.2 综合评价结果
        5.4.3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6 农用地利用模式研究
    6.1 农用地利用模式意义
    6.2 农用地利用模式原则
        6.2.1 因地制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
        6.2.2 保障供给与农民增收相结合
        6.2.3 市场主体与宏观调控相结合
        6.2.4 科技先导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6.3 长河流域农用地利用模式探析
        6.3.1 耕地利用模式
        6.3.2 园地利用模式
        6.3.3 林地利用模式
        6.3.4 草地利用模式
    6.4 长河流域农用地利用模式配置措施
        6.4.1 加强土地整治,实现规模经营
        6.4.2 推广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6.4.3 强化科技投入,注重生态效益
        6.4.4 加大投入力度,实现多元开发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生态安全视角下南川区柏枝河流域乡村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宏观政策背景
        1.1.2 南川生态保护的特殊性
        1.1.3 南川柏枝河流域生态问题初显
    1.2 研究对象及其概况
        1.2.1 研究范围
        1.2.2 山水格局
        1.2.3 交通现状
        1.2.4 社会经济
        1.2.5 生态环境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解析
        1.4.1 小流域
        1.4.2 生态安全
        1.4.3 生态安全评价
        1.4.4 生态安全格局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
        1.5.1 小流域生态安全
        1.5.2 生态安全评价
        1.5.3 乡村生态建设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柏枝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与格局构建
    2.1 柏枝河流域的生态现状
        2.1.1 生态环境脆弱
        2.1.2 人类活动干扰
        2.1.3 金佛山水利工程建设
        2.1.4 柏枝河流域生态问题聚焦
    2.2 生态安全视角的乡村规划
        2.2.1 生态安全与镇村体系规划的认识
        2.2.2 生态安全与聚居点规划的认识
        2.2.3 生态安全视角的乡村规划
    2.3 柏枝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
        2.3.1 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搭建
        2.3.2 生态安全评价
    2.4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2.4.1 源地、缓冲区识别
        2.4.2 生态廊道识别
        2.4.3 关键节点的识别与筛选
        2.4.4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2.5 本章小结
3 生态安全视角下柏枝河流域镇村体系优化
    3.1 生态安全视角下镇村体系现状及问题
        3.1.1 乡村布点不合理
        3.1.2 重点镇的规模受生态环境约束大
        3.1.3 产业与生态环境不协调
    3.2 镇村空间布点优化
        3.2.1 布局优化的动力
        3.2.2 布局优化原则
        3.2.3 空间布局优化
    3.3 镇村体系优化
        3.3.1 镇村产业优化
        3.3.2 镇村等级及其规模优化
        3.3.3 交通网络优化
        3.3.4 生态空间管制
    3.4 本章小结
4 柏枝河流域乡村聚居点生态规划
    4.1 聚居点现状问题分析
    4.2 聚居点空间优化的目标与原则
        4.2.1 优化目标
        4.2.2 优化的原则
    4.3 乡村聚居点空间优化模式
        4.3.1 核心凝聚模式——整治扩展型乡村优化
        4.3.2 整合聚变模式——异地新建型乡村优化
        4.3.3 传承更新模式——保留控制型乡村优化
    4.4 乡村聚居点生态支撑规划
        4.4.1 水系
        4.4.2 农田
        4.4.3 山体林地
    4.5 乡村聚居点生态规划——以金狮村为例
        4.5.1 金狮村现状条件
        4.5.2 整合聚变模式的空间优化
        4.5.3 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4.5.4 聚居点生态支撑设计
    4.6 本章小结
5 结语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
    5.3 研究展望
    5.4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B. 生态安全指标的隶属度判断评估表

(5)城郊小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景观设计 ——以天水市藉河流域花牛镇苹果种植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基于水土保持功能下的生态农业景观规划设计相关概念
        1.2.1 水土保持治理
        1.2.2 景观农业
        1.2.3 生态农业景观规划与设计
        1.2.4 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及其特点
    1.3 研究进展与现状
        1.3.1 国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1.3.2 国内研究进展与现状
        1.3.2.1 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发展
        1.3.2.2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农业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3.2.3 景观农业与观光农业的发展
2 研究技术途径
    2.1 研究内容
    2.2 规划设计方法
    2.3 技术路线
3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环境
    3.2 社会经济环境
    3.3 水土流失治理现状
4 天水市花牛镇苹果种植园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景观设计
    4.1 生态农业景观设计要点
    4.2 生态农业园区总体目标与定位
        4.2.1 规划原则
        4.2.2 规划设计定位与理念
    4.3 农业生态景观结构
    4.4 生态农业园区总体布局规划
    4.5 生态农业园详细分区设计
    4.6 生态农业园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治理景观
        4.6.1 流域坡面治理景观
        4.6.2 边坡防护景观设计
        4.6.3 流域沟道治理景观设计
        4.6.3.1 沟头治理景观
        4.6.3.2 沟坡治理景观
        4.6.3.3 沟谷治理景观
    4.7 水土保持治理植物措施景观优化设计
        4.7.1 水土保持植物景观功能
        4.7.2 植被景观现状
        4.7.3 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4.7.4 不同类型植物景观设计
        4.7.4.1 水土保持林区植物群落设计
        4.7.4.2 经果林区植物群落设计
        4.7.4.3 农田景观区植物群落设计
        4.7.4.4 道路景观区植物群落设计
    4.8 水土保持治理径流调控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附录 2:设计图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天水市花牛镇苹果种植园生态农业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6)湖南浏阳小溪河小流域景观特征及清洁流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小流域治理理论基础
        1.3.1 景观生态学原理
        1.3.2 生态经济学原理
        1.3.3 水土保持原理
        1.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生态功能
        2.1.3 水资源状况
        2.1.4 土地资源状况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2.3.2 森林水文参数选取
        2.3.3 流域水质检测
        2.3.4 研究路线
3 小溪河流域景观特征分析
    3.1 景观资源
        3.1.1 景观指数
        3.1.2 景观分析结果
    3.2 森林水文特征
        3.2.1 流域森林土壤物理性质
        3.2.2 土壤蓄水效益
        3.2.3 林下植被和枯落物持水性能
    3.3 流域水质特征
    3.4 流域土壤侵蚀特征
        3.4.1 水土流失及防治
        3.4.2 面源污染特征
        3.4.3 河(沟)道
        3.4.4 人居环境
        3.4.5 流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4 小流域综合治理三道防线体系
    4.1 生态清洁小流域三道防线概念
    4.2 三道防线划分原则
    4.3 三道防线划分依据
        4.3.1 植被因子
        4.3.2 地形因子
        4.3.3 降水因子
        4.3.4 土壤因子和地质条件
        4.3.5 土地利用特征
        4.3.6 地貌
    4.4 三道防线划分
        4.4.1 基础资料的收集和处理
        4.4.2 划分指标体系建立
        4.4.3 三道防线的划分
5 小溪河流域综合治理
    5.1 措施配置
    5.2 分区治理措施
        5.2.1 生态自然修复工程
        5.2.2 综合治理工程
        5.2.3 河(沟)道周边整治工程
    5.3 治理措施汇总与工艺要求
        5.3.1 治理措施汇总
        5.3.2 施工工艺
    5.4 效益分析与评价
        5.4.1 生态效益
        5.4.2 经济效益
        5.4.3 社会效益
    5.5 小结
6 结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生态经济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数据来源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的创新点
        1.4.3 数据来源
        1.4.4 研究范围
第2章 研究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研究的理论依据
        2.1.1 生态学理论
        2.1.2 生态经济学理论
        2.1.3 资源环境价值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流域综合治理相关概念界定
        2.2.2 流域综合治理发展历程
        2.2.3 效益评价理论基础
第3章 塔里木河流域及其综合治理工程概况
    3.1 塔里木河流域概况
        3.1.1 流域自然概况
        3.1.2 社会经济状况
    3.2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工程概述
        3.2.1 项目概况
        3.2.2 灌区节水改造工程
        3.2.3 地下水开发利用工程
        3.2.4 平原水库改造工程
        3.2.5 河道治理工程
        3.2.6 生态建设工程
        3.2.7 博斯腾湖输水系统工程
        3.2.8 山区控制性水库工程
        3.2.9 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及管理工程
第4章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后的水资源变化分析
    4.1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变化
        4.1.1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量变化
        4.1.2 “四源一干”水资源量的变化
    4.2 塔里木河流域源流区水资源变化
        4.2.1 出山口实测径流及年际变化分析
        4.2.2 水量平衡分析
    4.3 塔里木河流域干流区水资源变化
        4.3.1 实测径流变化分析
        4.3.2 水量平衡分析
    4.4 下游生态输水对水资源及地下水位影响分析
        4.4.1 生态输水概况
        4.4.2 对尾闾台特玛湖水资源的影响分析
        4.4.3 塔河下游地下水位变化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程实施前后塔里木河流域气候、土地利用和植被变化分析
    5.1 流域气候变化分析
        5.1.1 流域气候特征
        5.1.2 气象要素季节性特征
        5.1.3 流域气象要素变化分析
    5.2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5.2.1 土地利用分布状况
        5.2.2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5.2.3 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
        5.2.4 重要生态功能区土地利用变化
    5.3 流域植被变化分析
        5.3.1 流域植被分布状况
        5.3.2 植被的数量变化
        5.3.3 植被类型的动态变化
        5.3.4 典型植被分布状况及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生态效益评价
    6.1 工程的景观生态效益评价
        6.1.1 景观格局指数筛选及其生态学意义
        6.1.2 流域景观格局变化
        6.1.3 重要生态功能区景观格局变化
    6.2 流域的环境质量效益评价
        6.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2.2 研究方法
        6.2.3 评价指标分级
        6.2.4 评价结果与分析
    6.3 生物多样性变化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经济社会效益评价
    7.1 工程受益者与非受益者区域经济社会状况比较分析
        7.1.1 工程的主要相关利益者辨析
        7.1.2 工程受益县市与非受益县市经济社会指标比较分析
    7.2 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价
        7.2.1 评价方法
        7.2.2 工程对受益县域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经济评价
        7.2.3 工程对受益县域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评价分析
    7.3 工程社会经济效应综合评价
        7.3.1 评价方法介绍
        7.3.2 评价步骤
        7.3.3 评价指标的选取
        7.3.4 工程社会经济评价的主成分与因子分析
    7.4 小结
第8章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评价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
    8.1 流域综合治理评价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8.1.1 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未能充分发挥治理的生态经济效益
        8.1.2 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存在不足
    8.2 流域整体水土综合管理中发现的问题
        8.2.1 流域水土资源管理、利用条块分割,缺乏统一性、协调性和全局性
        8.2.2 流域各地州水土资源管理权限不清,水土资源利用不合理
        8.2.3 流域新增灌溉面积大,用水矛盾突出
        8.2.4 流域整体生态环境仍然十分脆弱
        8.2.5 流域水利基础仍然薄弱,水资源调控能力低
    8.3 相关政策建议
        8.3.1 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后续效益巩固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8.3.2 完善塔里木河流域后续综合治理工程方案的政策建议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9.2.1 资料数据年限更新不及时
        9.2.2 水利和气候植被方面资料数据取舍和详略方面存在不足
    9.3 后续研究展望
        9.3.1 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动态跟踪研究
        9.3.2 基于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区域生态、经济功能区划和产业体系设计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8)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农业发展遇到的严峻问题
        1.1.2 西北生态环境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l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3.1 国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3.2 国内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探析
    2.1 生态农业基本概念
        2.1.1 生态农业概念的缘起
        2.1.2 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
        2.1.3 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
        2.1.4 生态农业产业化概念的源起
        2.1.5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2.2 生态农业理论
        2.2.1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2.2.2 中国生态农业基本特征
    2.3 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
        2.3.1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2.3.2 生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区别与联系
        2.3.3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阶段性分析
    2.4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与功能优势
        2.4.1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
        2.4.2 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优势
    2.5 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理论
        2.5.1 生态农业的区域差异性
        2.5.2 区域生态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机遇
        2.5.3 区域生态农业模式构建
        2.5.4 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概述
        2.5.5 区域生态农业推进战略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对西北的借鉴
    3.1 国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3.1.1 国外生态农业的概况
        3.1.2 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3.1.3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经验的借鉴
        3.1.4 以色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3.1.5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以色列经验的借鉴
        3.1.6 国外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借鉴
        3.1.7 国外生态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建构及其对西北的借鉴
    3.2 国内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3.2.1 国内生态农业的概况
        3.2.2 国内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3.2.3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
        3.2.4 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类型
        3.2.5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3.2.6 国内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3.2.7 国内生态农业政策的借鉴
第四章 西北生态农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4.1 西北的自然与经济建设特征
        4.1.1 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
        4.1.2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4.2 西北生态农业现存主要问题
        4.2.1 自然条件
        4.2.2 社会经济条件
    4.3 西北地区生态农业模式分析
        4.3.1 国内外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概况
        4.3.2 西北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4.4 西北生态农业微观模式与技术
        4.4.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4.4.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
    4.5 西北生态农业宏观主导模式模型
        4.5.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模型
        4.5.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模型
第五章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选择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5.1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概论
        5.1.1 模式设计的基本概念
        5.1.2 模式设计基本指导思想与原则
        5.1.3 模式设计分类层次如下
        5.1.4 模式设计的因素分析
        5.1.5 模式设计程序
        5.1.6 模式设计的文字表述
    5.2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分析
        5.2.1 西北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5.2.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5.2.3 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
        5.2.4 结果
    5.3 实例:陕西省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借鉴
        5.3.1 陕西省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5.3.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5.3.3 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及其区域分布特点
        5.3.4 结果
第六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6.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6.1.1 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
        6.1.2 建设优势产业是增加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6.1.3 西北优势产业的建设对于民族和睦具有重大意义
        6.1.4 国家主体功能区政策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6.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6.2.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思想
        6.2.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原则
    6.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条件分析
        6.3.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分析
        6.3.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分析
    6.4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辨析
        6.4.1 生态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区别
        6.4.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分区设计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意义
        6.4.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
第七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案例
    7.1 案例: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探析
    7.2 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选择
        7.2.1 关中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7.2.2 陕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7.2.3 陕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第八章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与政策保障
    8.1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1.1 树立科学的生态农业理念
        8.1.2 树立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并举的经济发展观
        8.1.3 创新先进的生态农业科技
        8.1.4 构建以节水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模式
        8.1.5 健全生态农业人才、技术、资金的保障机制
    8.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8.2.1 建立生态发展观
        8.2.2 理清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基本思路
        8.2.3 加强生态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
        8.2.4 发展合理的生态农业产业
        8.2.5 完善生态农业产业化制度
        8.2.6 做强绿色龙头企业
        8.2.7 绿色产品品牌化
        8.2.8 建设生态农业基地,实现农业生态产业化标准化管理
        8.2.9 提升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水平
        8.2.10西北优势产业的选择
    8.3 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保障
        8.3.1 国家在项目建设政策上支持西北
        8.3.2 实行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
        8.3.3 加大金融信贷支持政策,建立西北开发专项资金
        8.3.4 加大优化西北投资环境,吸引外来资金和人才政策
        8.3.5 建立支持西北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的政策
        8.3.6 产业政策
        8.3.7 建立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政绩考核政策
        8.3.8 建立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政策
        8.3.9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8.3.10乡镇企业参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8.3.11重视农业立法,推进农业法律体系政策建立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结论
        9.1.1 创新设计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与西北生态农业模式的必要性
        9.1.2 西北生态农业模式
        9.1.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
        9.1.4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保障
    9.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陕西渭北旱塬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1.4 研究内容
        1.1.5 研究方法
    1.2 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理论基础
        1.2.1 理论依据
        1.2.2 小流域综合治理及模式内涵
    1.3 相关文献评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3.3 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治理模式
        1.3.4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
    2.4 水文
    2.5 植被
    2.6 社会经济状况
第3章 秦庄沟流域经济社会与综合治理发展历程分析
    3.1 小流域治理与经济社会相互关系
        3.1.1 小流域综合治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
        3.1.2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农业发展
        3.1.3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防灾减灾
        3.1.4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当地村民生活
    3.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研究
        3.2.1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的意义
        3.2.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的界定
        3.2.3 匹配性分析法
    3.3 小流域综合治理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界定
        3.3.1 小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基础
        3.3.2 小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界定方法
        3.3.3 小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3.3.4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界定
        3.3.5 小流域综合治理历程
        3.3.6 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阶段界定
    3.4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性表现
        3.4.1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匹配性分析
        3.4.2 小流域综合治理目标
        3.4.3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匹配表现
第4章 秦庄沟流域要素禀赋分析
    4.1 小流域要素禀赋
        4.1.1 小流域要素禀赋的定义
        4.1.2 要素禀赋的分类
        4.1.3 要素禀赋的特征
        4.1.4 要素禀赋指标体系
    4.2 生态环境要素禀赋分析
        4.2.1 土壤分析
        4.2.2 水资源禀赋
        4.2.3 水土流失
        4.2.4 生态环境要素禀赋特征
    4.3 土地利用
        4.3.1 测定方法
        4.3.2 土地利用现状
        4.3.3 土地资源数量结构
        4.3.4 土地利用禀赋特征
    4.4 经济结构禀赋
        4.4.1 人均土地面积、产业及产值
        4.4.2 坡耕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4.3 灌溉农业
    4.5 社会要素禀赋
        4.5.1 社会要素禀赋测度
        4.5.2 生活要素禀赋
        4.5.3 村容要素禀赋
        4.5.4 社会要素禀赋特征
    4.6 小流域要素禀赋优劣及缺失研究
        4.6.1 小流域要素禀赋优劣及缺失内涵
        4.6.2 秦庄沟流域要素禀赋优劣及缺失
        4.6.3 小流域综合治理框架分析
第5章 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主体感知度分析
    5.1 综合治理与主体关系分析
        5.1.1 小流域主体
        5.1.2 综合治理与主体的关系
    5.2 小流域综合治理村民感知度分析的必要性及意义
        5.2.1 小流域综合治理村民感知度分析的必要性
        5.2.2 村民感知度分析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意义
    5.3 村民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感知度研究方法
        5.3.1 感知度测评系统
        5.3.2 感知度测评系统的确定
        5.3.3 信度分析、样本数及T检验
        5.3.4 确定指标
        5.3.5 感知度调查问卷设计
        5.3.6 村民感知度测评数据获取与搜集
    5.4 村民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感知度分析
        5.4.1 信度及样本特征
        5.4.2 村民对以往小流域综合治理总体感知度
        5.4.3 小流域综合治理要素的村民感知度
        5.4.4 村民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感知度的IPA分析
        5.4.5 IPA分析法得出的结论
第6章 小流域综合治理SEE--SD模型与方案优化调控
    6.1 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
        6.1.1 系统动力学及相关概念
        6.1.2 建模原则
        6.1.3 建模步骤
    6.2 小流域综合治理运用SEE--SD模型的必要性
    6.3 小流域综合治理SEE--SD模型建模步骤
    6.4 SEE--SD模型构建
        6.4.1 SEE--SD模型逻辑结构
        6.4.2 积量流量图
    6.5 综合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SEE--SD模型
        6.5.1 SEE--SD模型
        6.5.2 生态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模拟
    6.6 小流域综合治理方案优化调控
        6.6.1 生态治理优化调控
        6.6.2 经济治理优化调控
        6.6.3 社会治理优化调控
    6.7 SEE--SD模型综合调控结果
    6.8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
第7章 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7.1 建立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分类原则及方法
    7.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分类
        7.2.1 各村的要素禀赋优劣及缺失
        7.2.2 分类的结果
    7.3 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
        7.3.1 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指导思想和原则
        7.3.2 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适宜区
        7.3.3 水土保持治理为主模式
    7.4 生态农业模式
        7.4.1 生态农业模式概述
        7.4.2 生态农业模式目标
        7.4.3 生态农业模式
    7.5 经济治理具体模式
        7.5.1 设施农业模式
        7.5.2 优质果业模式
        7.5.3 绿色农产品模式
        7.5.4 杂果基地模式
    7.6 满足生计需求模式
        7.6.1 安全饮水
        7.6.2 道路交通
        7.6.3 防灾减灾
    7.7 人居环境改善模式
        7.7.1 垃圾处理
        7.7.2 污染处理措施
    7.8 村民参与治理模式
        7.8.1 参与式
        7.8.2 村民参与治理模式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取得的新进展
    8.3 研究中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多目标优化法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以库峪河小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外小流域规划研究状况
        1.1.1 美国
        1.1.2 澳大利亚
        1.1.3 欧洲地区
        1.1.4 发展中国家
        1.1.5 值得借鉴的经验
    1.2 我国小流域治理现状
        1.2.1 治理的成果
        1.2.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二章 多目标规划法与小流域综合治理
    2.1 多目标规划法的概念与特点
    2.2 多目标规划的一般数学表达式
    2.3 多目标规划的求解途径
第三章 多目标规划在库峪河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
    3.1 库峪河小流域概况
        3.1.1 自然概况
        3.1.2 气象水文
        3.1.3 社会经济情况
        3.1.4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3.2 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
        3.2.1 决策变量的选择
        3.2.2 目标函数的确定
        3.2.3 约束条件的确定
    3.3 模型的求解
第四章 措施布局与措施设计
    4.1 措施布局
        4.1.1 布设原则
        4.1.2 布设体系
    4.2 措施设计
        4.2.1 工程措施设计
        4.2.2 林草措施设计
第五章 效益评价
    5.1 生态效益分析
    5.2 社会效益
    5.3 经济效益
        5.3.1 直接经济效益分析
        5.3.2 投资收益评价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生态效益
        6.1.2 经济效益
        6.1.3 社会效益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自我简介

四、高泉沟小流域农林牧用地优化模式设计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水沙置换的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研究 ——以西柳沟流域为例[D]. 郭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2]晋城市长河流域生态用地整治研究[D]. 李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3]晋城市长河流域农用地利用模式研究[D]. 孙明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4]生态安全视角下南川区柏枝河流域乡村规划研究[D]. 曾柯杰. 重庆大学, 2017(06)
  • [5]城郊小流域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景观设计 ——以天水市藉河流域花牛镇苹果种植园为例[D]. 潘秀雅.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6]湖南浏阳小溪河小流域景观特征及清洁流域构建研究[D]. 李伟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02)
  • [7]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生态经济效益评价[D]. 戴俊生. 新疆农业大学, 2015(03)
  • [8]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D]. 车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9]陕西渭北旱塬秦庄沟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D]. 陈见影.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1)
  • [10]多目标优化法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以库峪河小流域为例[D]. 王立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高泉沟小流域农林牧用地优化模式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