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应该善待生物物种

人类应该善待生物物种

一、人类应善待生物物种(论文文献综述)

刘怡[1](2021)在《先秦儒家动物观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动物观是一扇窗口,通过这扇窗口,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世界。目前学术界对先秦时期动物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学史、动物文化史以及动物伦理学等方面,但有关先秦儒家动物观的内容、特征、实质等尚缺乏系统性研究。先秦儒家动物观旨在探索先秦儒家如何认识动物以及如何处理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不仅要把握人类对动物的基本认识,而且要探索动物在人类社会生活、政治、经济、道德、信仰等领域的作用和地位,考察动物与人类的互动关系。先秦儒家对动物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即动物的起源和动物的特征。先秦儒家从天地化育的宇宙论模式、动物的生殖以及化生现象等角度考察了动物的起源。动物与人类共享同样的起源方式和生殖模式,两者共存于统一的宇宙体系当中。动物与人一样,都是天地化育的产物,都是由血气构成的“血气之属”,都是有血有肉、有知觉、有情感、有语言的生命体。但动物和人类有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在动物是无仁无义、无社群组织、无劳动创造能力的生命体,只能依靠本能而生活,而人类独具有理性与道德的能力,能够建立有人伦秩序的国家与社会。先秦儒家所论人禽之辨一方面肯定了动物与人类在生物特征方面的共通之处,另一方面确立起两者在道德领域内的差异,这深刻影响到两者的地位和关系。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社会生活、道德世界和信仰世界中。在两者的生活联系方面,动物能够广泛运用于饮食、衣物饰品、商品贸易、运输畜力、礼物交换、祭祀牺牲等活动中,是保障人类社会秩序的基本物质条件。动物管理是合理使用动物的重要条件。从孔子的正名思想到《周礼》动物职官体系的设置,动物管理逐渐纳入到人类社会制度体系中,使动物管理与人类社会管理相得益彰。在具体的治理方式上,先秦儒家主张人类对动物的管理应当遵循礼制的约束和道德的要求,这与西方动物福利论可能产生某种共鸣。在动物的法律地位方面,先秦儒家并没有赋予动物独立的法律地位,但相关的法律条文规定了人类对动物的职责和义务。人兽冲突实质上是礼法分歧,是一项政治管理问题。人类也是动物的保护者。先秦儒家注重从利益需求、王道政治、礼仪规范、仁义道德等方面提出保护动物的思想。动物的合理使用、有序管理、妥善保护,是先秦儒家王道政治的重要表现,也是圣王明君实现国泰民安的展现。动物与人类在道德方面有密切关联,这主要表现在动物的道德形象、道德地位及其道德教化等方面。在道德形象方面,禽兽是无仁无义的象征,但某些动物却可以因其生活习性、情感特征而升华成为仁禽义兽,由此具有了特殊的文化寓意和道德含义。这种变化为动物敞开了道德领域的大门。在道德地位方面,先秦儒家尽物之性、仁民爱物的思想强调人们应当关爱动物,一方面扩展了道德的视野,使动物成为了儒家扩充仁心、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又确立起人与动物的道德阶梯。仁民爱物与西方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利论、敬畏生命的哲学不同,实是一种拓展式的伦理,本质上仍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先秦儒家认为圣王明君不仅应当关爱动物,而且能够以仁爱道德驯化动物。儒家的乐教理论能够实现百兽共舞、游鱼倾听的场景,不仅能有效遏制动物的残暴之心,而且能实现人类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表面上看,这是对动物兽性的遏制,实质上反映出儒家仁义道德的教化作用。动物还能够进入人类的信仰体系中,这主要集中在动物神灵、动物献祭与动物占卜等方面。动物神灵是人类神灵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儒家拒斥精怪,排除淫祀,将动物神灵集中在农业动物神与灵禽瑞兽的范围内,表达出对农业的关注和对人文道德的重视。先秦儒家坚持动物献祭的仪式,同时悬置人神关系,在献祭对象、祭品样式、献祭仪式等方面进行了变革,动物牺牲由沟通神灵的媒介演变成象征礼仪秩序的符号。动物与占卜的关系主要涉及到龟甲占卜、占梦术、占星术等。先秦儒家批判了占卜的神秘成份,但继承了占卜的思维方式,经此转化,动物由沟通人神的工具转变为天道的承载者。先秦儒家虽然深受原始巫术的影响,但更强调人文的信仰,倡导神道设教。动物在先秦儒家政治、经济、道德、宗教等领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构建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元素。先秦儒家动物观基本确定了儒家动物观的面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确定了中国古代动物观的基本状况。通过动物而思,我们不仅可以透视先秦儒家的思想体系,而且能够深入理解先秦儒家对人与动物伦理关系的思考。

张哲[2](2020)在《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研究》文中提出美国哲学家汤姆·雷根的动物权利论是从哲学角度论述动物权利问题的当代生态伦理前沿理论,回答了“人应该怎样对待动物”这一经典哲学命题。本文以雷根的动物权利思想为研究对象,为人们提供一种基于权利观点的动物伦理视野,试图较为深入和系统地探究雷根动物权利论独特的的理论价值。研究雷根的动物权利思想,不仅对我们认清动物的道德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对我们重新反思与处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文章除绪论外共分为四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和第二章,论述雷根动物权利论形成的原因。第一章通过介绍雷根生活的时代背景和雷根的生平经历,探讨雷根动物权利论产生与发展的现实基础。第二章分析雷根动物权利论形成的思想渊源,探究雷根动物权利思想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第三章和第四章,重点研究雷根动物权利论的主要内容。第三章依据雷根动物权利理论的基本思想,分析提炼雷根的动物观、权利观、动物福利观。第四章在批判间接义务观和直接义务观的基础上,阐释雷根动物权利论的两个核心观点和五大基本原则。第三部分为第五章,对人类使用动物的现实状况进行道德判断,提出尊重动物权利的具体实践诉求。第四部分为第六章和第七章,分析雷根动物权利论的理论价值。第六章把雷根的动物权利论与当代其它代表性的动物伦理思想进行综合比较研究,分析雷根动物权利思想独有的特点、内容和意义。第七章总结雷根动物权利论的理论贡献和局限,阐明雷根动物权利论对当代动物伦理理论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启示意义。文章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通过对雷根动物权利论理论基础的深入分析,文章从哲学史的角度论述西方动物伦理观、生态伦理学和素食主义思想对雷根动物权利思想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2)通过对雷根动物权利思想理论体系的探究,文章系统地提炼和阐述了雷根的动物观、权利观、动物福利观。(3)通过对雷根动物权利论与其它动物伦理思想的比较研究,文章审慎和客观地评价雷根动物权利论独有的理论特点和意义。(4)文章从生命哲学的视角研究雷根的动物权利论:一方面通过寻找生命哲学与雷根动物权利思想的共同之处来丰富雷根动物权利论的哲学基础;一方面通过在生命哲学视域中对雷根动物权利论的评判,试图提供一种更为宽广的研究路径。

夏承伯[3](2020)在《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研究既有生态危机现实促逼与发展模式反思国际背景,又有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实践的国内发展需要,还有历史唯物主义迎接时代挑战,特别是生产力理论重新认识等学科内在发展需要。学界对此研究虽有所进展,但以往所做工作很大部分集中在传统生产力理论个别问题的提出与反思,这当然十分必要。然而,对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的自觉而系统的研究尚付阙如。由此,目前化整为零的碎片化研究和分散性探讨尚待改进,而化零为整的系统化研究和整体性推进亟待改善。传统“征服论”生产力论的实质是与工业文明相匹配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现实中的表现,其存在具有现实基础、认识论基础与思想根源。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失衡、现代社会经济系统失范、人类自身生存系统失调是其面临的三大困境,对此进行深度反思与批判是生产力生态内涵揭示的前提。从马克思生态哲学维度审视,马克思具有生产力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自觉认识与利用自然并与之进行物质变换、能量转换、信息交换的生产实践过程所具有的现实综合力量,特别是其自然生产力、物质变换以及整体思维等层面使其具有表征自然生态再生产与经济社会再生产能力的丰富生态内涵,马克思生产力实质是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力量总和。马克思生产力生态内涵的挖掘研究,促使生产力发展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并发挥作为劳动者的人的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度之自觉性,促使生产力发展行进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生产力基本要素有内在本质上的生态向度。劳动者既有社会属性,又有生物属性,是其两者的对立统一。由于后者的存在,就决定了劳动者应该而且必须遵守生态法则,以效仿生态系统最优组合原则进行分工协作是其在生产力中发挥最佳功效的重要条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是其受剥削与异化的根本原因。劳动对象包括天然自然物与原料,只有在具备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前提下,劳动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若想资源能源持续利用,必须遵循不同种类的特性进行合理开发。劳动工具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志,土地为劳动者提供了劳动场所与必要空间,机器异化加重了对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双重压榨与剥削。对科学技术的负效应进行生态化规范,大力发展生态科技,用环境思想教育提升人们的全球环境意识,培育堪当生态治理大任的时代新人。生产力结构经历“两种生产”到“三种生产”再到“全面生产”认识过程,包括自然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与人口生产力等结构类型。自然生产力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前提基础从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第一源泉;社会生产力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良性运行的社会生产力应该是内涵集约生产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人口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力量更应注重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相匹配及防止其失调或失衡。自觉深度挖掘马克思生产力结构的生态蕴含,为深入理解并全面协调资源能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适度生产三者关系,并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以生态安全为基础的“两型”社会,健全生态良法与环境道德双重制度保障体系,具有重要学理价值与时代意义。生产力的生态功能在于实现自然界、人与自然、人类社会物质变换的有序高效。自然界之间新陈代谢承载自然生产力功能,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发挥劳动生产力功效,社会内部物质变换迸发社会生产力效能。资本主义的资本逻辑违背物质变换规律,导致物质变换断裂,资本主义制度破坏财富源泉,既污染城市环境,又造成乡村萧条,使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基础和环境条件异化。消除物质变换裂缝需要从人地双向互动与有机废物循环利用的思维变革、机器改良与科学进步的技术革新以及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等三方面入手。发展循环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社会;重视土地修复恢复,推进生态农业创新;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探索绿色城乡模式是马克思生产力生态功能的重大价值借鉴。传统生产力标准主要以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工具为衡量标尺,单向度指向经济技术领域,缺乏生态维度。为此,生产力标准除体现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技术标准,在当代更应该深度体现经济技术运行是否符合人类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生态标准。生产力生态标准要求严格遵守生产力发展受控于生态承载力阈值,在维护生态平衡下进行资源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以期实现自然力内涵扩大利用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双赢目标。深入理解与严格践行生产力生态标准对于人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理念,具有重要评估与考量价值。反思传统生产力论时代局限,挖掘生产力生态内涵,展示生产力生态要素,优化生产力生态结构,发挥生产力生态功能,秉持生产力生态标准,坚持马克思生产力论生态意蕴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质,为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实践作出积极的理论贡献。

康玲玲[4](2020)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文中提出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传统生命教育主要从人类生命角度出发,确认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但缺乏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视野。重新确立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拓展生命教育的主旨与目标,打造关爱生命共同体的思想与行动,实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是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以及西方生态文化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智慧。目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在课程教材、高校师资思想观念和社会实践方式中普遍缺乏生命共同体意识,需要结合新时代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大学生成长的主要特点,通过将生命关怀的对象和范围拓展到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其他个体以及自然界的非人类生命,促进大学生树立尊重生命共同体的意识,践行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好人类生命与非人类生命、个体生命与他者生命的相互关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思路、目标和行动。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第一,梳理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理论资源。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为主要理论基础,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并批判性地借鉴了西方生态文化中的生命思想。第二,运用整体性思维审视当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为理论基础,分析并确立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目标、意义、原则和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旨在引导大学生关注他者生命和非人类生命在生命共同体中的价值,让和谐共生的思想观念浸润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全过程之中,有助于深化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有益于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是大学生生命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生命教育思想性和感染力的应然之举。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要把握好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体验性原则,以建立生命共同体思想、集体主义价值观以及关爱生命共同体的道德情感为主要内容,使生命教育成为引导大学生更加健康发展的积极力量。大学生生命教育要努力在核心概念、基本内容、实现手段等方面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全面对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理念,正确把握自我生命与他者生命、人类生命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相互关系,塑造尊重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生命观和价值观。第三,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以生命体验激发大学生生命责任感,以艺术熏陶提升大学生生命感受力,运用对话、交谈强化大学生对不同生命形态的关怀,并从校园生态文化、家庭生活方式、社会生态文化三个方面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文化氛围,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发挥好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协同作用。

周宇[5](2020)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环境正义研究》文中认为自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引发环境危机,人类将自己推向环境悬崖,生存环境濒临危机边缘,引发环境正义困境的问题,对经济、文化、社会等产生影响。在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开始思考环境正义的伦理诉求。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和综合研究法以正义的原则入手,针对环境正义中代内、种际、代际的角度,对环境正义出现的不正义的困境提出有效的实践路径。旨在更好的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更深刻的理解环境道德带来的现实意义,确立人类对自然的道德情感基础,从而实现环境正义提供可行路径,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铺设实践通道。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正义观念的理解,扩展至对环境正义的理论梳理,对环境正义运动的兴起、基本内涵及特征进行概述,提出环境伦理的三大准则,即公平分配准则、责任与义务对等准则、共同利益准则,并且说明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与环境正义的关系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是对环境正义现实存在的困境进行阐释。分别从代内主义、种际主义、代际主义三个方面梳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善物与恶物的不公正分配、责任与义务的不对等、动物生存环境减少、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等;第三部分是基于环境伦理的理论基础对环境正义三个维度的现实困境进行成因分析,指出由于人类中心主义及日益增长的贪婪致使环境恶物的不公正转移,动物理论在发展中存在缺陷和观念的弱化以及不可再生能源的告急,未来责任观的不明确性和代际的未知性和诱发下出现不正义的行为;第四部分是对环境正义的现实困境及产生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结合命运共同体的背景,始终贯穿环境伦理准则分别提出互利共赢的权利观,合理的分配环境善恶物,公平分担环境资源的配置等;合作互助的共同利益观,致力于维护全球化的物种与平衡,强化物种的身份认同,实现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共生共存;公正公平的未来责任观,坚持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倡导各国之间的全球治理,改善能源结构和消费观念,探索新能源,为后代人留下更多的生存可能性。让人类能够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推进环境正义下的平等、公正、合作共赢。对于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全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普世价值。

姬琼[6](2020)在《论新时代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融合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必须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进入新时代,我国始终秉持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走一条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因此,科学、系统、深入地探索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我国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充分借鉴和吸收了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既实现了中国数千年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现代复兴,也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观完成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化。基于此,本文从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入手,在充分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中各个学派的哲学观念和社会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核心观念进行梳理,认识两种生态思想的本质,都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尊重客观的自然规律(只不过一个是朴素猜想,一个是科学揭示),且两种生态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实现了融合统一,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确定了发展的宏伟蓝图,形成了中国特色生态环境治理模式,有效促成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工作法治化,生产生活方式也逐步实现绿色转型。

赵慧[7](2020)在《《老子》自然观的生态伦理意蕴及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全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严峻时期,我国积极寻求新的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的理论及有益经验,来指导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以保证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传统文化中的《老子》以其独特的生态视角和伦理理念,为苦苦思索改善生态环境秩序的中西方学者和生态学家所侧目,同时为我国应对当前生态难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此,我们应积极探索《老子》中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使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挥其特有的时代价值。“道法自然”、“自然无为”、“见素抱朴”是《老子》中最为突出的有关自然观的论述,《老子》把整个世界看作是一个不断循环的生态系统,并把自然界这种天然的循环状态视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理想发展模式,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主张“道法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本在于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人类应效法“自然”对待万物的方式,尊重自然,不肆意妄为,实践“无为”。同时,为保持人性的质朴本质,减少私欲,珍爱与尊重生命,最终实现自身价值。《老子》的自然观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生态伦理学所追求的生态价值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注重生物的多样发展,一定程度上是对自然生命价值的肯定与敬畏。善待自然,既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自身道德良心的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自然和平演变的法则,也是人类持续生存发展的保证。适度消费不仅是对人类行为准则的规范,同时是为减轻环境承载力所作出的努力。因此,面对当今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老子》丰富的生态智慧对于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引导全社会培育绿色发展理念,重构人与自然关系,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理想状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曹文斌[8](2019)在《动物伦理中的权利与福利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物伦理是当今世界颇具争议的伦理学前沿学科,其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古希腊。当人们开始反思人与动物的伦理关系时,对待动物的道德问题开始纳入研究的学术视野,特别是西方近现代生态环境危机的加剧,不断敲响了人与自然应该如何相处的警钟。而人与动物的关系更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反映和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程度和方向。动物伦理这一新兴学科正是适逢这一时机,基于改善人与动物伦理关系的迫切需要应运而生。尽管动物权利和动物福利的运动大潮在20世纪汹涌而至,然而动物伦理研究的学术步伐相比它的运动要稍显滞后,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动物权利理论和动物福利理论的问题,它们都未能很好地解决人与动物的伦理关系,这也导致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哲学界聚焦动物的权利或福利问题的研究来建构学界的动物保护理论;法学界谋求动物法律地位的研究以期促进官方的动物保护制度;文学界通过大量的动物文学籍此播下民间的动物保护种子。虽然这三大领域的谋求路径不同,但是在致力于保护动物的旨归上显然一致。论文直指动物伦理中的权利与福利问题,以期有一定的创新性探索,从而为动物伦理开出一副较有可行性的诊疗良方。论文的第一部分为了突显问题意识,第1章对动物伦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较为详实的文献综述。首先,着重于动物伦理的国外研究现状,根据共同的理论特征将动物伦理的理论流派进行了四大分类。凭借动物伦理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概括出从动物伦理走向动物福利科学、从基础理论触及纵深伦理研究领域、从单一伦理学科迈入跨学科研究的三大发展趋势。此外,结合动物伦理的发展趋势来看,动物权利理论存在严重的内在矛盾,动物伦理和动物福利科学之间缺乏交流融合,动物伦理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贫乏,这些都揭示出动物伦理研究的不足之处。其次,梳理介绍了动物伦理的国内研究现状。鉴于国内动物伦理的研究还不成熟,掌握的文献材料也相当有限,故按不同的研究特征将其分成三个阶段来进行评述:第一阶段的特征是囿于生态环境伦理视野对动物伦理进行引进和介绍,第二阶段的特征是涉及动物权利与动物福利的问题开始评价和创新,第三阶段的特征是聚焦动物伦理的新兴议题进行探索和发展。论文的第二部分直奔动物权利理论的问题及论争、动物福利理论的问题及困境。在第2章,我们分析了内在价值、感觉能力、自我意识和生态神学四大动物权利理论的依据,然而这四大理论依据又因自身的缺陷,不足以支撑起动物权利理论,这正是动物权利理论的问题之一。动物权利理论还存在着平等原则及权利类型的内在矛盾,以及动物权利理论在立场上的左右分歧,这些理论问题都导致了动物权利理论的论争,哲学家、法学家、动物福利科学家们围绕动物权利的有无、内涵以及界限等问题一度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从第3章中可以看到,动物福利理论同样也面临问题,虽然同情情感、卫生保健和肉类品质这三大理论依据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可以指陈,但是由于动物福利理论缺乏哲学基础、漠视死亡问题以及排斥权利思想,这些都是短期内不容易解决的理论问题。不仅如此,动物福利在现实中也遭遇到了道德冲突、法律障碍和贸易壁垒的三大困境。论文的第三部分是论文尝试解决动物伦理中的权利与福利问题的总论,致力于探索动物伦理的未来之路。第4章是动物权利理论辩正。这需要克服以往那种人与自然相敌对的虚无主义,并对动物伦理中的道德虚无主义进行批判,才能既修正现有的动物权利理论,又能不走向完全否定动物权利的错误,提出一种可行性的最无争议的普适性的动物的基本权利,必须寻求动物权利与动物福利之间的平衡,既要考虑动物的权利,也要考虑动物的福利。因此,动物权利尽可能是最为基本的权利:即受到善待和尊重的权利,也称底线动物权利。在这种权利框架下,人类对动物负有保护它们不受肆意伤害的直接义务。第5章是动物福利理论探新。通过发现和探索动物伦理中的“是-应该”的休谟难题,运用现象学的“悬置”(epoche)方法,提出和论证动物伦理的功利原则和人道原则、动物伦理的绝对命令和动物伦理的绝对命令的行为贯彻,并以此作为动物福利理论的核心思想的“五大自由原则”的指导思想,建构动物福利理论的哲学基础,从而解决了长期没有得到哲学论证的“五大自由原则”的为什么“应该”的问题。第6章是动物科技伦理研究。一是研究动物福利中的科技手段:人造肉技术、动物实验替代方法、无痛苦屠宰技术和人与动物对话技术;二是研究动物伦理中的人工智能,通过对动物伦理中的“人-人工智能-动物”的三元伦理关系的论证,提出了人工智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胡楠[9](2018)在《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关注绿色发展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绿色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绿色发展”,为什么坚持“绿色发展”以及如何推进“绿色发展”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系统是完整的思想体系。针对全球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顺应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的国际形势,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应运而生。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成为我国破解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更是我国顺应人民群众期待良好环境的现实选择。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理论根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发展,文化土壤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思想的合理汲取,国外启示是对西方生态思想的科学借鉴,直接来源是对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思想的与时俱进。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为萌芽起步阶段、丰富发展阶段、成熟完善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绿色发展理念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正式提出,标志着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基本形成。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具有丰富的基本内容,包括实质与核心、基本要求、基本目标、制度保障等理论内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本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是其核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低碳经济、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推动生活方式的绿色化是其基本要求;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是其基本目标;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是推进绿色发展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补偿制度,建立完善生态政绩考核和生态责任追究制度。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上升国家战略地位高度重视、以系统思维方式整体谋划、突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充满着辩证法的哲学智慧、体现以人为本的民生情怀。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通过“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两山论”思想体现辩证思维方法、“环境治理系统观”彰显整体性思维方式、“生态红线”观念科学运用唯物辩证法对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阐释;通过“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思想体现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改善环境就是改善民生”思想彰显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其进行历史唯物主义阐释。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深化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在实践上,它为我国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实践方向,为推动全球绿色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实践路径主要有六个方面:第一,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第二,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第三,完善生态制度体系;第四,倡导绿色消费模式;第五,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第六,实施环境综合治理。

陈曦维[10](2018)在《动物保护的法伦理学研究》文中指出经济的发展使现代社会的人不再挣扎在温饱的边缘,而开始关注社会文明的程度与人类道德水平的提高。相比较于西方国家,我国的动物保护法律制度还存在大量空白,人的趋利性使人们常常不顾及动物自身的感受,为了经济的增长或自身的方便而损害动物的健康。对于是否需要专门立法来对动物进行保护,我国的民众意见不一。相比较于西方的伦理学界,我国学界对动物保护的伦理学与法学研究历史要短很多,目前大多停留在对西方学说与法制的借鉴阶段。然而,西方的动物伦理学是一种相对新兴的思想,其本身在伦理学界也未受到充分认可,这些动物保护伦理学是否有入法的正当性与必要性、是否符合我国国情本身也应当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在这方面我国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文将从法伦理学角度,主要思考这两个问题:一是我国的动物保护立法的伦理基础是什么;二是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的伦理边界在哪里。基于此,本文主要运用交叉比较研究法与文献研究法,从法伦理学的角度对动物保护伦理在我国的立法问题进行了探讨。所谓法伦理学的研究视角,即对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法律本身的道德、法与人的关系等进行追问,以对法律与道德作为社会规范应如何调整社会关系进行更好的指导。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动物保护的相关概念与分类。本文结合域外相关立法与学界讨论,对“动物”“动物保护”的概念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我们目前对动物的保护应限于脊椎动物。参考各国立法,根据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与生活方式的不同,我们又可将其分为经济动物、实验动物、伴侣动物与野生动物,便于在立法中进行分类保护。“动物保护”这一概念既包括“反虐待动物”也包括“动物福利”,而“动物福利”本身也包涵反虐待动物的理念。人们处于不同的道德立场对动物福利的理解有所不同。第二部分的研究建立在自然法学派的法律与道德相互联系这一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域外动物保护立法的过程,总结出域外的动物保护道德法律化过程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各国民间动物保护团体的积极运作促进了动物保护道德观的传播,提升其社会总体的道德水平,在推动动物保护立法中起了很大作用;二是动物保护法律的施行又反过来提升社会道德水平,维护了社会秩序,强化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意识。总之,动物保护立法是各国社会一定时期的普遍道德观的体现,目前各国动物保护法还是以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为理论基础,动物处于法律的客体地位。第三部分研究了动物的法律地位以及动物保护的立法的应有边界。虽然近百年来非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保护伦理观蓬勃发展,但相对于传统的以人类为中心的动物保护伦理观,其理论上还缺乏逻辑自洽性与价值合理性,因此不能作为立法的理论基础。动物权利论所指的权利的是道德权利,其范畴不同于传统的自然权利,因此我们不能根据动物权利论赋予其法律权利。接着,笔者运用了富勒与哈特对法律与道德的划界方法,总结得出法律所规制的道德具有以人为本的特征这一结论,论证了我们对动物的保护应从维护人的利益角度出发,而不能直接赋予动物权利。因此,法律不能直接调整动物自身的利益。对于如何衡量人的利益,笔者借用了利益衡量理论,即将利益分为核心利益与非核心利益、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基本利益与非基本利益,并在利益衡量时遵循高位阶利益吸收低位阶利益、全部受损利益吸收部分受损利益的原则。最后,笔者结合我国传统的动物保护道德观,运用法益衡量理论,探讨了人道主义的动物福利理念在我国的立法界限。第四部分介绍了我国动物保护的立法近况,并指出目前在立法上的不足之处。我国目前缺乏统一的动物保护立法体系,现行立法主要是对人的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或生态平衡利益的维护,立法目的上缺乏对动物的伦理关怀;立法内容上缺乏对动物福利的法律规制,多是对动物的管制与利用,在利用手段上几乎没有任何限制,特别是对虐待动物的行为没有法律处罚;立法层面上只针对濒危、珍贵或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动物有物种上的保护,对于其他脊椎动物缺乏保护。虽然有零散的规章制度包含一些关于动物保护的内容,但其在制定与执行层面还有许多缺陷,对动物保护的力度极其有限。此外,现行的部分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条文的规定过于抽象与原则化,补充细化的条款没有跟上,使得现行规范缺乏可操作性。最后,民间动物保护社会团体作为推动社会动物保护道德建设与立法的关键因素,却由于现行法制环境的限制、资金的缺乏等,迟迟没有发展起来,使其没有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第五部分指出了动物保护立法在我国的必要性。一是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引导人们去学会尊重与爱护动物;二是打破动物福利的贸易壁垒,使出口的肉制品与中药符合国际动物福利标准,从而提升我国形象,促进经济发展;三是维护社会秩序,特别是通过对流浪动物与宠物的管制,维护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在分析了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的应有边界、立法现状及立法必要性之后,本文的第六部分提出了对我国的动物保护立法建议。首先要明确动物保护立法的指导思想,其次要构建统一的动物保护立法体系。立法的指导思想上,首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道德文明的建设,使立法适应社会当下的道德水平,而不可操之过急;其次要明确动物保护的立法目的,即尊重和爱护动物,防止动物遭受不必要的痛苦;最后要明确动物的法律客体地位。在动物保护立法体系的建设上,笔者认为在刑法领域,我国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有关反虐待动物的条款,对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虐待行为进行刑事处罚。在行政法领域,我国应制定一部动物保护法,对动物保护的范围与内容进行一般性法律规定;在内容上要包括反虐待动物的一般性条款,与对经济动物、伴侣动物、实验动物的分类保护;在管理调配上要建立统一的管理协调部门,对现有的动物管理部门进行统筹协调;对于社会动物保护团体的建设,要在法规与政策上鼓励民间动物保护团体的创立与运作,必要时给予一定扶持,加强动物保护社会道德观的建设。由于目前的动物保护研究多集中于伦理学领域,而法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侧重于对域外动物保护法比较研究,很少考虑西方的理论背景和立法的社会基础,而过于强调环境问题的共同性。本文力图在动物保护的伦理学与法学之间建立一座桥梁,探讨动物保护的伦理如何上升到法律层面。研究表明,西方非人类中心主义动物保护伦理观不能作为立法的道德基础,目前世界各国的动物保护立法实际上还是建立在以人类为中心的伦理观与法学观之上。因此,我们对动物保护进行法律规制时,在法益衡量上应从人的角度出发,在立法目的的表述上从对动物的尊重与爱护、提高其福利的角度出发,如此才能在行为上保护动物的同时,在观念上提高人们对动物的重视与爱护,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应有之义。

二、人类应善待生物物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类应善待生物物种(论文提纲范文)

(1)先秦儒家动物观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概念辨析
        (一)动物
        (二)动物观
    四、研究综述
        (一)动物学史的研究
        (二)动物文化史的研究
        (三)动物伦理学的研究
        (四)总体评价
    五、研究思路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起源
    第一节 天地化育万物
    第二节 动物的生殖现象
    第三节 动物的化生现象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生物特征
        一、“血气”的解说
        二、“血气之属”的生理特征
        三、“血气之属”的心理特征
    第二节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社会特征
        一、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类道德属性之别
        二、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类社会结构之别
        三、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类劳动能力之别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的生活联系
    第一节 先秦儒家对动物的利用
        一、先秦儒家利用动物的基本情况
        二、先秦儒家利用动物的基本理由
        三、先秦儒家利用动物的主要困境
    第二节 先秦儒家对动物的管理
        一、动物职官与儒家制度规范
        二、驯养动物与儒家统治艺术
        三、人兽冲突与儒家礼法之争
        四、动物管理与儒家政治理念
    第三节 先秦儒家对动物的保护
        一、儒家动物保护的主要措施
        二、动物保护与儒家社会蓝图
        三、儒家动物保护的生态意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的道德关系
    第一节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道德形象
        一、人类的禽兽化与禽兽的仁义形象
        二、仁禽义兽与凶禽猛兽
    第二节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道德地位
        一、动物道德地位的依据
        二、儒家动物伦理的发展历程
        三、仁民爱物的等差秩序
        四、仁民爱物的伦理困境
    第三节 先秦儒家论“德化动物”
        一、恩及禽兽与德化鸟兽
        二、百兽共舞与儒家乐教
        三、万舞翼翼与墨子“非乐”
        四、沉鱼落雁与道家天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的信仰联系
    第一节 动物神灵与儒家信仰体系的建构
        一、山川精怪
        二、灵禽瑞兽
        三、农业动物神
        四、人兽变形
    第二节 动物献祭与儒家祭祀礼仪的转向
        一、动物献祭的传统
        二、动物祭品的道德化
        三、动物献祭仪式的变革
    第三节 动物占卜与儒家天命观念的转型
        一、龟甲占卜
        二、动物与占梦术
        三、动物与占星术
    第四节 动物与神道设教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先秦儒家动物观的主要内容
    二、先秦儒家动物观的主要特征
    三、先秦儒家动物观的主要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雷根动物权利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生态危机产生与环境运动发展
        二、越南战争爆发与反战运动兴起
        三、西方动物保护的发展与实践
    第二节 雷根的生平与成就
        一、雷根的童年家园
        二、雷根的教育经历
        三、雷根的学术背景
        四、雷根的社会实践
第二章 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西方动物伦理观
        一、西方动物伦理观的思想沿革
        二、西方动物伦理观的主要观点
        三、西方动物伦理观对雷根的启示
    第二节 西方生态伦理学
        一、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二、西方生态伦理学的主要流派
        三、西方生态伦理学对雷根的启示
    第三节 素食主义
        一、素食主义的历史沿革
        二、素食主义的代表观点
        三、素食主义对雷根的影响
第三章 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主要内容(上)
    第一节 雷根的动物观
        一、动物具有意识
        二、动物的意识具有复杂性
    第二节 雷根的权利观
        一、道德权利
        二、动物权利
    第三节 雷根的动物福利观
        一、利益
        二、伤害
第四章 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主要内容(下)
    第一节 雷根动物权利论的理论基础
        一、理想的道德判断
        二、伦理评价标准
        三、非后果主义理论
        四、道德主体与道德病人
        五、批判间接义务观
        六、批判直接义务观
    第二节 雷根动物权利论的核心观点
        一、生命主体标准与固有价值假定
        二、生命主体的固有价值
    第三节 雷根动物权利论的基本原则
        一、尊重原则
        二、伤害原则
        三、最小压倒原则与恶化原则
        四、自由原则
第五章 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实践诉求
    第一节 反对食用动物 提倡素食主义
        一、食用动物的道德判断
        二、做素食主义者
    第二节 抵制商业饲养 提供动物庇护
        一、农场动物的生存环境
        二、农场动物的屠宰情形
        三、建立农场动物庇护所
    第三节 谴责动物狩猎 保护野生动物
        一、狩猎动物的现实状况
        二、捕猎行为的道德判断
        三、保护野生动物
    第四节 批判动物实验 维护动物权利
        一、教育实践中的动物权利
        二、毒理试验中的动物权利
        三、科学研究中的动物权利
第六章 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动物福利思想与雷根的动物权利思想的比较
        一、动物福利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二、动物福利思想与雷根动物权利思想的联系
        三、动物福利思想与雷根动物权利思想的区别
    第二节 辛格动物解放论与雷根动物权利论的比较
        一、辛格动物解放论的主要内容
        二、辛格动物解放论与雷根动物权利论的共同点
        三、辛格动物解放论与雷根动物权利论的不同点
    第三节 沃伦和弗兰西恩的动物权利论与雷根动物权利论的比较
        一、沃伦的动物权利论与雷根的动物权利论
        二、弗兰西恩的动物权利论与雷根的动物权利论
    第四节 科亨反对动物权利的思想与雷根的回应
        一、科亨反对动物权利的主要观点
        二、科亨对雷根动物权利论的批评
        三、雷根对科亨批评的回应
第七章 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贡献、局限与启示
    第一节 雷根动物权利论的贡献
        一、提出生命主体标准与固有价值理论
        二、实现从人到动物的伦理关怀
        三、提倡素食主义的生活方式
        四、掀起动物权利运动的高潮
    第二节 雷根动物权利论的局限
        一、生命主体的模糊性
        二、道德关怀的有限性
        三、哲理论证的不充分性
        四、付诸实践的困难性
    第三节 雷根动物权利论的启示
        一、重新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
        二、给予动物自觉的道德关怀
        三、建立健全动物保护法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附录: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3)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生态危机现实困境促逼反思发展模式
        (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促进建设美丽中国
        (三)唯物史观时代使命促使重构生产力论
    二、研究述评
        (一)学术史发展述评
        (二)国外研究进展
        (三)国内研究回顾
        (四)学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生产力的生态内涵
    第一节 征服论生产力生态维度的缺失
        一、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现实根据
        二、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认识根源
        三、征服论生产力存在的思想根由
    第二节 生产力应有生态内涵意蕴阐释
        一、生产力生态内涵揭示基本前提
        二、生产力生态内涵发掘基本维度
        三、生产力生态内涵阐释基本依据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内涵及其价值阐发
        一、生产力的生态整体主义之审视
        二、生产力的环境发展共赢之审度
        三、生产力的主观客观协调之审思
第二章 生产力的生态要素
    第一节 生产力要素构成分歧依据辨析
        一、基本要素论支持依据
        二、多要素论的支撑理由
        三、系统要素论内在根据
    第二节 生产力基本要素生态意蕴辨识
        一、劳动者的生态底蕴挖掘
        二、劳动对象生态意蕴揭示
        三、劳动资料生态向度阐释
    第三节 生产力要素生态蕴含辐射价值
        一、科学技术生态功能审度
        二、教育本质绿色维度审视
        三、人类生态意识深层提升
第三章 生产力的生态结构
    第一节 生产力生态结构类型演进分析
        一、两种生产的生态要义
        二、三种生产的生态旨趣
        三、全面生产的生态向度
    第二节 生产力基本构成生态蕴含解析
        一、自然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源泉
        二、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变换
        三、人口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力量
    第三节 生产力基本构成生态价值剖析
        一、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
        二、生态安全的两型社会
        三、生态惠民的民生目标
第四章 生产力的生态功能
    第一节 三重领域生产力生态功能挖掘
        一、自然生产力的生态功能
        二、劳动生产力的生态功效
        三、社会生产力的生态使命
    第二节 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现象解读
        一、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现实表现
        二、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原因剖析
        三、生产力生态功能异化破解路径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功能现实借鉴价值
        一、循环经济与资源节约
        二、土地修复与生态农业
        三、空间优化与绿色城乡
第五章 生产力的生态标准
    第一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历史参照缘由
        一、生产力技术标准的反思
        二、生产力经济标准的反省
        三、生产力生态标准的确立
    第二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时代评价尺度
        一、生产力生态标准评价依据
        二、生产力生态标准解读举要
        三、生产力生态标准评判原则
    第三节 生产力生态标准现实践行意义
        一、自觉践行生产力生态标准
        二、积极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
        三、积极推进节约型社会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与课题研究及获奖情况
致谢

(4)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学术创新
        1.4.2 不足之处
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理论资源
    2.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2.1.1 自然界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和“人的无机的身体”
        2.1.2 生态文明是“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相统一的历史必然
        2.1.3 人的生命是向着“自由自觉”类特性的全面发展
        2.1.4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2.2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之生命思想
        2.2.1 “平生”的生命意识
        2.2.2 “生生”的生命精神
        2.2.3 “天人合一”的生命追求
    2.3 西方生态文化中的生命思想
        2.3.1 维护生命主体的尊严
        2.3.2 生命的本质在于超越
        2.3.3 改善人类同其他生命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2.3.4 对西方生态文化中生命思想的批判与借鉴
3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3.1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3.1.1 生命教育发展概况
        3.1.2 大学生生命教育发展概况
    3.2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困境
        3.2.1 相关课程内容中生命共同体思想匮乏
        3.2.2 专业教师的整体生命观念欠缺
        3.2.3 社会实践途径之间缺乏相互配合
    3.3 大学生生命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3.3.1 实用主义观念严重扭曲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
        3.3.2 物质主义价值观压抑了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3.3.3 移动互联网络限制了大学生对生命共同体的现实体验
4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依据
    4.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内在逻辑
        4.1.1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得到拓展
        4.1.2 生命教育的功能得到优化
        4.1.3 生命教育的价值得以实现
        4.1.4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逻辑依据
    4.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现实依据
        4.2.1 对传统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反思
        4.2.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意义
        4.2.3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价值
5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原则和内容
    5.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主导原则
        5.1.1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性原则
        5.1.2 尊重大学生成长差异的动态性原则
        5.1.3 生命认知与生命情感相互渗透的体验性原则
    5.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基本内容
        5.2.1 培育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意识
        5.2.2 塑造基于生命共同体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5.2.3 培养关爱生命的道德情感
6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方法和路径
    6.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基本方法
        6.1.1 以生命体验方法激发大学生生命责任感
        6.1.2 以艺术熏陶方法强化大学生生命感受
        6.1.3 以对话交谈方法增加大学生生命关怀
    6.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实施路径
        6.2.1 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6.2.2 养成生态、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
        6.2.3 营造关爱生命的社会生态文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环境正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环境正义思想缘起
    第一节 正义问题的理论概述
        一、正义的概念
        二、正义之“二原则”
    第二节 环境正义思想概述
        一、环境运动的兴起
        二、环境正义的内涵与特点
        三、环境正义伦理原则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环境正义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环境正义的关系
第二章 环境正义在实践框架下的现实困境
    第一节 全球化的政治与经济危机
        一、国际之间利害资源分配不均
        二、国家中区域资源分配不均衡——以中国为例
    第二节 全球化的物种失衡与灭绝
        一、环境恶物破坏动物生存权利
        二、动物保护福利机制亟需提升
    第三节 全球化的生态风险升高
        一、资源匮乏的考验
        二、气候失律自然灾难频发
第三章 环境非正义成因分析
    第一节 代内公正的缺失
        一、责任与权利的权责不对等
        二、环境机制不完善,政策偏移
    第二节 种际主义理论困境
        一、精致的利己主义
        二、动物福利理论存在争议
    第三节 环境悬崖上的世界
        一、人口基数增大
        二、缺乏人类世代共同利益的观念
第四章 环境正义实现路径
    第一节 互利共赢的国际权利观
        一、反对霸权主义与单边主义
        二、公平分担环境权利与义务
    第二节 合作互助的共同利益观
        一、强化物种身份认同
        二、善待生命,倡导公益事业
    第三节 公平公正的未来责任观
        一、倡导绿色,强化循环
        二、坚持代际准则,全球治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论新时代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融合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情况
        1. 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研究
        2. 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研究
    (四) 研究方法
    (五) 创新点
一、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
    (一) 天人合一,最高价值目标的生态哲学
        1. “天道与人道合一”
        2. 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
    (二) 顺时取物,遵从自然的生态观念
        1. 遵从自然法则,降低人类行为活动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程度
        2. 节制人类欲望,尊重自然生态繁衍生息规律
    (三) 中庸致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实践
        1.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2. 注重保护自然生态资源,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
    (一) 人的生产、生活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
        1. 自然界就是人的无机身体
        2. 人类劳动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
    (二) 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人与自身的关系
        1.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2. 人类依赖自然生存
        3. “人化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三) 正确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
    (四) 人与自然的和解与人与自身的和解是一个统一的历史过程
        1. 人类与自然的和解
        2. 人类本身的和解
        3. “两个和解”是一个统一的历史过程
三、 新时代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融合的理论成果
    (一)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当代复兴
        1. 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科学的生态观给予思想启发
        2. 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3. 为推动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指引
    (二)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结合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化
        1. 确立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2.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汲取中国传统生态智慧
        3.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中国化路径
四、 新时代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融合的实践成就
    (一) 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方向
    (二) 形成中国特色生态环境治理模式
        1. 精准治污,源头防控
        2. 调整优先产业结构治污
        3. 区域协同和流域协同治污模式
    (三)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法治化
    (四) 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实现绿色转型
        1. 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
        2. 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老子》自然观的生态伦理意蕴及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重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2 《老子》自然观的概述
    2.1 “道法自然”
    2.2 “自然无为”
    2.3 “见素抱朴”
3 《老子》自然观的生态伦理意蕴
    3.1 尊重生命的生态整体观
        3.1.1 天地无私,追寻敬畏生命的价值
        3.1.2 道生万物,保护生物的多样发展
    3.2 善待自然的生态和谐观
        3.2.1 善待万物,对待自然慈爱谦让
        3.2.2 知足知止,合理利用自然
        3.2.3 为而不争,崇尚人与自然和谐
    3.3 适度消费的生态价值观
        3.3.1 见素抱朴,祛除不良诱惑的侵扰
        3.3.2 去甚去泰,倡导可持续的消费观
        3.3.3 尚俭宠啬,培养慈俭三宝的价值观
4 《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4.1 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4.2 培育绿色发展新理念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动物伦理中的权利与福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1章 动物伦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动物伦理的国外研究现状
        1.1.1 动物伦理的理论流派
        1.1.2 动物伦理的发展趋势
        1.1.3 动物伦理的研究不足
    1.2 动物伦理的国内研究现状
        1.2.1 引进和介绍阶段:囿于生态环境伦理视野
        1.2.2 评价和创新阶段:涉及权利与福利的问题
        1.2.3 探索和发展阶段:聚焦动物伦理新兴议题
第2章 动物权利理论的问题及论争
    2.1 动物权利理论的依据
        2.1.1 内在价值依据
        2.1.2 感觉能力依据
        2.1.3 自我意识依据
        2.1.4 生态神学依据
    2.2 动物权利理论的问题
        2.2.1 动物权利理论的依据不足
        2.2.2 动物权利理论的内在矛盾
        2.2.3 动物权利理论的立场分歧
    2.3 动物权利理论的论争
        2.3.1 动物权利的有无之争
        2.3.2 动物权利的内涵之争
        2.3.3 动物权利的界限之争
第3章 动物福利理论的问题及困境
    3.1 动物福利理论的依据
        3.1.1 同情情感依据
        3.1.2 卫生保健依据
        3.1.3 肉类品质依据
    3.2 动物福利理论的问题
        3.2.1 动物福利理论缺乏哲学基础
        3.2.2 动物福利理论漠视死亡问题
        3.2.3 动物福利理论排斥权利思想
    3.3 动物福利理论的困境
        3.3.1 道德冲突
        3.3.2 法律障碍
        3.3.3 贸易壁垒
第4章 动物权利理论辩正
    4.1 批判和克服动物伦理中的道德虚无主义
        4.1.1 克服人与自然相敌对的虚无主义
        4.1.2 批判和克服动物伦理中的道德虚无主义
    4.2 论证动物的基本权利
        4.2.1 权利概念的历史辨析
        4.2.2 动物权利概念的重新解读
        4.2.3 动物权利理论辩正——论证动物的基本权利
第5章 动物福利理论探新
    5.1 动物福利理论的基本原则——动物伦理的功利原则和人道原则
        5.1.1 平等原则——理想型动物伦理的应用原则
        5.1.2 功利原则——实用型动物伦理的应用原则
        5.1.3 人道原则——底线型动物伦理的应用原则
    5.2 动物福利理论的行为准则——动物伦理的绝对命令
        5.2.1 动物伦理中的“是-应该”的休谟难题
        5.2.2 动物伦理的绝对命令——禁止肆意伤害动物
    5.3 动物福利理论的实践规范:动物伦理的绝对命令的行为贯彻
        5.3.1 禁止肆意杀害动物
        5.3.2 禁止肆意虐待动物
        5.3.3 禁止肆意侵害和破坏动物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
第6章 动物科技伦理研究
    6.1 动物福利中的科技手段
        6.1.1 人造肉技术
        6.1.2 动物实验替代方法
        6.1.3 无痛苦屠宰技术
        6.1.4 人与动物对话技术
    6.2 动物伦理中的人工智能
        6.2.1 动物伦理中的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
        6.2.2 动物伦理中的“人-人工智能-动物”的三元伦理关系
        6.2.3 动物伦理中的人工智能的道德责任确证
        6.2.4 动物伦理中的人工智能的基本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9)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1.2.2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形成
    2.1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2.1.1 全球性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2.1.2 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
    2.2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2.2.1 破解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2.2.2 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
        2.2.3 顺应人民群众期待良好环境的现实选择
    2.3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2.3.1 理论根基: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发展
        2.3.2 文化土壤: 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思想的合理汲取
        2.3.3 国外启示: 西方生态思想的科学借鉴
        2.3.4 直接来源: 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思想的与时俱进
    2.4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及相关概念界定
        2.4.1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形成过程
        2.4.2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相关概念界定
        2.4.3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内涵阐释
第3章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基本内容
    3.1 绿色发展的实质与核心
        3.1.1 绿色发展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1.2 绿色发展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
    3.2 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
        3.2.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2.2 发展循环低碳经济
        3.2.3 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
        3.2.4 推动生活方式的绿色化
    3.3 绿色发展的基本目标
        3.3.1 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3.3.2 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
    3.4 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
        3.4.1 推进绿色发展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
        3.4.2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补偿制度
        3.4.3 建立完善生态政绩考核和生态责任追究制度
第4章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基本特征和哲学意蕴
    4.1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基本特征
        4.1.1 上升国家战略地位高度重视
        4.1.2 以系统思维方式整体谋划
        4.1.3 突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1.4 充满着辩证法的哲学智慧
        4.1.5 体现以人为本的民生情怀
    4.2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阐释
        4.2.1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
        4.2.2 “两山论”思想体现辩证思维方法
        4.2.3 “环境治理系统观”彰显整体性思维方式
        4.2.4 “生态红线”观念体现对唯物辩证法的科学运用
    4.3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
        4.3.1 “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思想体现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
        4.3.2 “环境就是民生”思想彰显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第5章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重要意义及实践路径
    5.1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重要意义
        5.1.1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理论意义
        5.1.2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实践意义
    5.2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实践路径
        5.2.1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5.2.2 形成绿色生产方式
        5.2.3 完善生态制度体系
        5.2.4 倡导绿色消费模式
        5.2.5 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5.2.6 实施环境综合治理
第6章 结论
    6.1 对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理论阐释
    6.2 对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重要意义和实践路径的研究阐释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10)动物保护的法伦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导论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0.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动物保护的相关概念及分类
    1.1 动物的概念及分类
    1.2 动物保护的相关概念
        1.2.1 反虐待动物的概念
        1.2.2 动物福利的概念
2.域外动物道德法律化
    2.1 动物道德法律化的含义
    2.2 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
    2.3 西方动物保护的伦理基础
        2.3.1 人类中心主义
        2.3.2 非人类中心主义
    2.4 域外动物保护的立法过程
        2.4.1 西方的动物保护立法过程
        2.4.2 亚洲的动物保护立法过程
    2.5 本章小结
3.动物保护的立法原理
    3.1 动物的法律地位
        3.1.1 能否赋予动物权利
        3.1.2 动物的法律客体地位
    3.2 我国的动物保护传统道德观
        3.2.1 对待动物生命的道德观
        3.2.2 对动物的适度利用
    3.3 我国动物保护的立法边界
        3.3.1 道德与法律的界限
        3.3.2 我国动物保护的法律边界
    3.4 本章小结
4.我国动物保护的立法现状
    4.1 我国动物保护的立法概况
    4.2 我国动物保护立法存在的问题
        4.2.1 缺乏统一完整的动物保护立法体系
        4.2.2 缺乏对动物保护的伦理关怀
        4.2.3 部分法律条文缺乏可操作性
        4.2.4 动物保护民间组织的发展困境
5.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的必要性
    5.1 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需要
    5.2 促进国际贸易的需要
    5.3 维护公共安全的需要
6.对我国动物保护的立法建议
    6.1 明确动物保护立法的指导思想
        6.1.1 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6.1.2 明确立法目的
        6.1.3 明确动物的法律客体地位
    6.2 建立完善的动物保护法律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四、人类应善待生物物种(论文参考文献)

  • [1]先秦儒家动物观探究[D]. 刘怡. 西北大学, 2021(12)
  • [2]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研究[D]. 张哲. 湖北大学, 2020(02)
  • [3]马克思生产力论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夏承伯.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D]. 康玲玲.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5]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环境正义研究[D]. 周宇.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论新时代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融合实践[D]. 姬琼. 延安大学, 2020(11)
  • [7]《老子》自然观的生态伦理意蕴及当代价值[D]. 赵慧.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8)
  • [8]动物伦理中的权利与福利问题研究[D]. 曹文斌. 湘潭大学, 2019(12)
  • [9]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研究[D]. 胡楠. 东北大学, 2018(12)
  • [10]动物保护的法伦理学研究[D]. 陈曦维. 西南财经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人类应该善待生物物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