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廷杰教授谈2004年电信业

陆廷杰教授谈2004年电信业

一、吕廷杰教授畅谈2004年电信业(论文文献综述)

沈海燕[1](2019)在《中国移动无线城市“和生活”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移动逐步从语音服务向数据服务转变,它面临着如收入增长下降、行业和跨界竞争加剧以及制度约束的各种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作为信息管道的先天优势,中国移动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中国移动无线城市平台——“和生活”平台,高度符合国家信息化战略规划,它已成为中国移动的战略工作和公司转型战略落地的重要抓手。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探讨了国内外无线城市的发展历程、模式和趋势,梳理了中国移动无线城市平台发展历程和现状,以此找出“和生活”平台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以商业模式创新理论为指导,结合内部问卷调查,提出创新及改进方案,从而整合各个产业链,打造全新的生态系统,助力中国移动在万物互联时代的业务转型,也为商业模式创新理论在现实应用提供参考。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移动无线城市“和生活”平台运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客户细分粗泛、价值主张表面化、渠道通路单一、客户粘度不够、收入来源局限、核心资源未充分挖掘、关键业务同质化、制度保障缺失等。(2)中国移动无线城市“和生活”平台拥有四大创新驱动:如资源驱动、产品/服务驱动、客户驱动、财务驱动等。这四大驱动是“和生活”平台商业模式改进创新的源泉。(3)提出创新及改进建议:推进先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制度保障、创新营销、构建多边平台商业模式、推进结构调整和人才转型。(4)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设计赋予“和生活”平台全新的价值主张:对于中国移动是数据收集和变现的智能化应用聚合平台;对于大众客户是精准快速解决需求的生活服务平台。对于集团客户是精准营销、融资创业、管理决策、合作共享的综合信息化平台。

张桂娜[2](2014)在《电信行业行政监管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信经济的发展,电信业行政监管成为了新的研究课题,现阶段我国关于电信业监管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国内的研究中,从经济学和管理学视角展开的居多,从法学角度研究的比较少,这种状况不利于我国现代电信监管机制的建立、电信监管的法治化和电信业的良性发展。因此,从法学的视角,运用法学的语言和研究方法探究电信行政监管机构在电信关系中的地位作用,权力来源,职责范围和权力行使方式以及电信监管权力的制约问题就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了。当前我国电信业行政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行政权力对电信经济的不适当干预。电信行政监管法律关系是电信法学的重点研究领域,在我国建设和发展法治电信市场以及即将出台《电信法》的大背景下,认清我国电信监管权存在的问题,厘清电信行政监管权力和电信市场自身调节之间的界限,规范和约束电信监管权力的运作及行使,为我国现代法治电信行政监管提出建议,是本文的写作初衷。其中,对我国电信行政监管权改革方向的分析和总结是本文的创新点针对我国电信业政府型行政监管缺乏中立的现状,英国电信管制办公室作为单一的监管者而拥有的极高的专业独立性为我国的电信监管机构改革指明了方向。虽然现阶段我国电信政策制定机构和监管机构相分离还无法做到,但至少可以在内部各部门间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促进电信业自由竞争是电信监管的重要手段,而非唯一目的,以强有力的监管促进电信经济充满活力并寻求长久稳定发展才是监管的唯一目标;我国电信业历史遗留的指令式监管必须被法制监管所代替,这是打破我国电信业行政型垄断的必然途径,同时在电信政策的制定和贯彻落实中引入听证制度或司法监督,可以有效的促进电信监管的民主和公正;电信经济由垄断走向竞争,电信监管由政府型走向专业化监管是必然趋势,因此需要电信监管权让位于市场自身竞争机制,需要监管者重视对电信竞争机制的培育和引导。

孙科[3](2013)在《基于J2EE架构的电信用户自助服务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电信行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大电信运营商的实力正在渐渐接近,通信市场的竞争已经十分激烈。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通信服务的需求更高,也更多样化。在这样的宏观和微观环境下,了解用户对电信服务的期望与感知,找到服务差距,对于电信企业提高服务质量、获得用户满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各电信自助服务设备提供商所开发的自助服务系统大多采用传统的客户/服务器模型。这种两层体系结构的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随着业务的增加其扩展性、维护性以及系统安全性方面的问题正逐渐突出,导致系统运营成本的急剧增加。因此依托现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一个易扩展、易维护、安全性好的自助服务系统已成为当务之急。基于J2EE构建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电信自助服务系统正是一个能解决这些问题的模式。本系统采用J2EE架构。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利用Java核心技术和web技术,构建一个统一的自助服务运行支撑系统,对内整合电信各业务(含电信业务、中间业务、信息交互等)系统资源;对外通过自助终端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自助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企业形象。本文从分析目前的市场环境入手,指出寻找服务差距、提高服务质量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陈绍芸[4](2011)在《肇庆移动客户服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9年1月7日,国家发放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中国移动获得TD-SCDMA牌照,中国电信获得CDMA2000牌照,而中国联通则获得WCDMA牌照。自此,中国电信业进入3G时代,中国移动所面临的竞争形势变得复杂而严峻起来。肇庆移动作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属下的一个地市公司,是中国移动的一个缩影。本文从战略高度对肇庆移动未来所面临的经营环境进行审视,通过研究肇庆移动客户服务策略,尝试为中国移动客户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研究中所涉及的战略及其研究技术、策略与战略的关系、客户服务、客户满意度、客户忠诚度等理论知识。接着,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行业、竞争对手等方面对肇庆移动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从公司的组织架构、人力资源、品牌、客户资源、客户关系、服务渠道、网络资源等方面进行内部环境研究。然后运用战略研究中的SWOT分析方法,结合公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战略匹配。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在3G时代全业务竞争的大背景下,以客户为导向,以客户忠诚为目标,实施差异化服务,打造服务核心竞争优势,进一步强化肇庆移动的客户服务领先地位”的战略目标,并针对资源、组织、差异化服务、综合改进、客户感知提升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策略。

谢向阳[5](2011)在《中国联通长沙市分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新一轮电信行业的重组以及3G牌照的发放,中国电信运营商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新融合而成的长沙联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要迎接这种挑战,实现客户市场的“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战略目标,并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显现得越发重要。本文首先简单地介绍了通信竞争形势与公司情况,分析了长沙联通客户关系管理现状,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对客户价值进行计算,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抽样提取的客户价值数据进行归类,对归类后的客户群体进行特征分析,针对不同的客户特征提出了分类管理的模式和制订分类营销策略,最后为确保有效实施,提出了实施保障的方案。本文运用了PEST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方法、影响行为内外因素分析方法、关系营销管理、客户价值管理、差异化营销管理等理论和方法,对客户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通过对客户关键指标分析,找到不同类别客户不同的消费特征,提出分类管理和差异化营销。本文主要研究成果有三点:第一、通过对公司目前客户关系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整体解决方案和实施保障方案,具有较大的可操作性和延展性;第二、选择客户关键指标,建立匹配的数据模型对客户价值进行计算,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客户进行归类,为提出的分类管理何差异化营销提出了数据支撑和依据;第三、针对不同客户消费特征,结合公司实际现状,提出了分类管理的模式,同时提出了详实的分类营销策略,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陈超[6](2010)在《北京联通WCDMA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2008年我国电信业第三次重组的完成,以及3G牌照的发放,中国联通得到了WCDMA网牌照。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快速部署一张优质的3G网络,是对中国联通的严峻考验。本文通过北京联通WCDMA工程项目为例子,研究了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如何进行风险识别、评价和应对。本文首先在介绍了北京联通WCDMA工程项目的项目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北京联通公司的实际情况,通过组建一支由各个部门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的方式,采用头脑风暴法对该项目进行风险识别。通过对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归类,从而得出影响该项目的风险列表。本文接着结合风险清单,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主观评分法对WCDMA工程项目进行风险评价,确定了项目的技术方案,并对工程的进度风险进行了评估。本文最后,基于该项目风险评价结果,针对影响该项目较大的风险因素,采用常用的风险应对策略分别进行了风险应对说明。实践表明,通过以上的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对北京联通WCDMA工程项目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北京联通WCDMA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成果将对于北京联通今后类似的大型电信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郭旭然[7](2009)在《长途交换网管扩容工程中的范围管理》文中提出网管系统属于电信运营支撑系统(OSS),OSS作为快速开通业务、及时保障业务、优化管理网络资源的重要手段,是电信网络运营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全球化竞争的电信市场和电信多元化价值链的形成促进了OSS技术的飞跃发展,电信运营支撑系统在电信集约化经营的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合理使用OSS技术,建设功能完善、互通灵活、充分共享信息的运营支撑系统,是我国每个电信运营商目前极为关注并重点发展的运营管理战略之一。由于网管项目的复杂性,许多网管系统建设都在项目的范围管理上出了问题,网管项目范围界定不清,范围变更失控导致了项目的延期、预算的超支等。因此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项目的范围管理就更显重要,利用项目范围管理中的各种工具、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项目的成功率,控制好时间、成本、质量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项目范围管理在长途交换网管扩容工程中的实践应用,总结出一些建设网管项目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探讨,为企业今后在网管项目建设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许辉阳[8](2009)在《现代服务业共性服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工业化经济为主转向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将成为我国“十一五”期间发展的重点,因此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将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目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之路上尤其是服务业的信息化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诸多挑战,如企业技术门槛过高、信息孤岛等一系列技术壁垒。为了应对这一系列挑战,本论文基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提出发展可运营共性服务的理念。共性服务是指具有鲜明行业特性的、跨领域普遍使用的可重用服务。通过实现第三方运营的共性服务产业模式,可以为现代服务业信息化改革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从而切实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目前对于共性服务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共性服务的提供模式不明确,缺乏统一的共性服务提供平台支撑服务的一站式调用;共性服务的运营模式不清晰,没有良好的运营支撑系统支撑可运营共性服务的提供与管理。这些弊端严重的影响了共性服务的普及和推广,继而制约了现代服务业信息化发展的进程。针对上述问题,在深入分析现代服务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和问题的基础之上,探讨了发展可运营共性服务的需求及突破点。为了解决共性服务提供模式不明确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了基于SOA(Service Oriented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的统一共性服务提供平台,通过提供灵活的单一和组合共性服务,从而为众多的行业用户业务创新提供有效的支撑;并且为了保障服务提供时的质量,本论文研究了服务合成优化策略和服务管理策略,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共性服务平台的业务性能和服务提供时的服务质量。为了解决共性服务运营模式不清晰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了共性服务运营支撑系统,将电信的运营支撑理念与共性服务相结合,实现可运营的共性服务模式,规范了引入共性服务后的产业价值链。同时基于电信服务的普及型和重要性,作为研究成果的补充,本论文还对电信领域内的共性服务提供模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提出了电信Mashup(聚合)业务平台,实现电信领域共性服务的统一提供和运营。本论文的内容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现代服务业基本概念,并讨论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所面临的挑战与关键问题;第二章,基于SOA的共性服务提供平台,描述了平台的体系架构以及关键功能模块;第三章,服务合成优化策略,描述了共性服务提供平台的性能瓶颈问题并提出优化的服务合成策略;第四章,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驱动的服务管理策略,主要描述了服务管理策略以及其中的动态服务替换和流程重配机制;第五章,共性服务运营支撑系统,讨论了服务流程以及系统架构;第六章,电信Mashup业务平台,探索电信领域共性服务的提供模式;第七章,总结与展望,总结本论文所有研究工作,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内容进行展望。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为:(1)针对目前直接提供服务方式的缺陷,基于共性服务的理念,参考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思想,提出基于SOA的共性服务提供平台。服务提供平台基于模块化分层的体系架构,实现单一或合成共性服务的统一提供,并通过流程实例管理及流程事务管理保障了服务流程的顺利执行。通过该平台可以加快企业的业务开发周期,并使其只需关注自己的核心业务逻辑,从而为服务信息化提供有效的技术和服务支撑(第二章)。(2)针对集中式服务提供平台性能瓶颈的问题,基于电信软交换“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思想,提出了优化的服务合成策略。共性服务提供平台采用集中式服务合成模式,在加强了平台的控制能力之余,使平台的数据处理能力成为性能的瓶颈。优化策略通过部署分布式的服务代理,将服务实体数据与传输控制信令分离,服务之间实现中间数据的传输,同时服务与平台之间实现控制信令的交互,在有限的信令冗余基础之上,有效的降低了共性服务提供平台的数据压力(第三章)。(3)针对共性服务提供时服务质量无法保障的问题,提出了QoS驱动的服务管理策略。在阐述了共性服务QoS描述模型基础之上,提出了QoS驱动的服务管理框架,从业务层的角度实现服务运行态的质量管理。该框架通过监测共性服务提供时的服务质量参数,当服务质量无法保障时共性服务提供平台通过服务冗余补偿机制实现服务的动态替换或流程重配,从而使企业使用的共性服务为真正松耦合,实现了透明化服务并有效的保障了服务体验(第四章)。(4)针对当前共性服务无法运营的问题,参考电信领域运营支撑系统的理念,提出了面向共性服务的运营支撑系统(MOSS)。在分析引入共性服务后产业链的变化基础之上,提出了MOSS的体系架构,分别从共性服务提供商管理、应用服务提供商管理等方面实现了对静态和动态业务流程的支持,并通过详尽的计费方法实现了切实可运营的共性服务,从而营造一个规范、健康并可持续发展的“共性服务提供商、应用服务提供商和最终用户”产业链模式(第五章)。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作为科技支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服务集成化技术研究”中的部分成果,已在实际商业环境中应用,并在应用示范建设中帮助中国食品产业网快速实现了从信息发布平台升级到服务提供平台的演进,从而切实有效的改善了现代服务业信息化的进程。

程京生[9](2004)在《吕廷杰教授畅谈2004年电信业》文中研究指明时间:2004年12月16日11时40分 地点: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嘉宾:吕廷杰 嘉宾背景:吕廷杰,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家管理学研究基地客座教授。曾留学日本京都大学、获博士学位,并在美国AT&T公司和贝尔实验室学习。目前主要从事通信管理、信息经济学以及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杂志上发表了几十篇论文,出版有《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

二、吕廷杰教授畅谈2004年电信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吕廷杰教授畅谈2004年电信业(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移动无线城市“和生活”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及所受限制
        1.3.1 研究方法
        1.3.2 所受限制
2.理论综述
    2.1 商业模式的相关理论
        2.1.1 商业模式的概念
        2.1.2 商业模式的作用
        2.1.3 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及参考模型
        2.1.4 商业模式式样总览
    2.2 商业模式创新
        2.2.1 商业模式创新的含义
        2.2.2 商业模式创新的要素
        2.2.3 商业模式创新的特点
    2.3 商业模式研究综述
3.无线城市商业模式研究
    3.1 无线城市的定义
    3.2 国内外无线城市发展历程和现状
        3.2.1 全球无线城市的发展历程
        3.2.2 国内无线城市的发展现状
        3.2.3 国外无线城市发展现状
    3.3 中国移动无线城市“和生活”平台的发展现状
        3.3.1 中国移动无线城市“和生活”平台发展历程
        3.3.2 中国移动无线城市“和生活”平台发展现状及分析(以福建公司为例)
    3.4 本章小结
4.中国移动无线城市“和生活”平台商业模式创新及改进
    4.1 中国移动无线城市“和生活”平台商业模式设计环境
        4.1.1 市场影响因素
        4.1.2 行业影响因素
        4.1.3 重要趋势
        4.1.4 宏观政策影响因素
    4.2 中国移动无线城市“和生活”平台商业模式创新驱动
        4.2.1 资源驱动
        4.2.2 产品/服务驱动
        4.2.3 客户驱动
        4.2.4 财务驱动
    4.3 中国移动无线城市“和生活”平台商业模式创新评估
        4.3.1 优势
        4.3.2 劣势
        4.3.3 机会
        4.3.4 威胁
    4.4 中国移动无线城市“和生活”平台公司内部问卷调查及分析
    4.5 中国移动无线城市“和生活”平台创新及改进建议
        4.5.1 推进先进基础设施建设
        4.5.2 构建制度保障
        4.5.3 创新营销构建多边平台商业模式
        4.5.4 推进结构调整和人才转型
    4.6 中国移动无线城市“和生活”平台创新设计方案
    4.7 中国移动无线城市“和生活”平台应用场景示例
    4.8 本章小结
5.论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电信行业行政监管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行政监管概述
        1.2.1 行政监管概念
        1.2.2 行政监管的起源
        1.2.3 行政监管的法律化
第二章 我国电信业行政监管
    2.1 我国电信业行政监管现状分析
    2.2 我国电信业行政监管存在的问题——行政权力异化
    2.3 我国电信行政监管权力异化的体现
        2.3.1 具体监管权方面
        2.3.2 准司法权方面
    2.4 电信行政权力异化的原因
        2.4.1 历史原因——计划经济体制烙印
        2.4.2 现实原因——维护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效益
        2.4.3 法律缺位原因——法律规范实施效果不佳
第三章 电信业行政监管法律关系分析
    3.1 电信行政监管权的合法来源
    3.2 电信行政监管主体资格及人员组成
    3.3 电信监管权的内容
    3.4 电信监管相对人权利的性质及地位
    3.5 政监合一与权力监督
        3.5.1 电信监管机构的内部监督和救济机制
        3.5.2 电信监管权的程序监督
        3.5.3 电信监管权的司法审查
    3.6 电信监管机构的授权立法
        3.6.1 授权立法的概念
        3.6.2 电信授权立法
        3.6.3 电信授权立法的体现
        3.6.4 电信授权立法的优越性
    3.7 电信行政监管权与市场自身调控的关系
        3.7.1 行政法是确认电信市场失灵的重要依据
        3.7.2 法律事实确认和法律价值确认
        3.7.3 具体法律规范对电信监管权的调整
第四章 电信监管体制分析及启示
    4.1 英国的电信监管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4.1.1 英国高度独立的电信监管体制
        4.1.2 英国电信监管的启示——高度独立的监管机构
    4.2 美国的电信监管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4.2.1 美国司法审查的电信监管体制
        4.2.2 美国电信监管的启示——司法对监管权的矫正
    4.3 日本的电信监管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4.3.1 日本监管下的电信业竞争
        4.3.2 日本电信监管的启示——强有力的行政改革措施
第五章 我国电信业行政监管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5.1 建立中立的电信监管主体
    5.2 鼓励竞争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5.3 法治化和司法监督是关键
    5.4 放松监管和专业化监管是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基于J2EE架构的电信用户自助服务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信用户自助服务系统研究背景及现状
        1.1.1 自助服务系统的背景
        1.1.2 自助服务系统的现状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方法
    2.1 系统研究的方法
        2.1.1 问卷调查法
        2.1.2 专家访谈法
        2.1.3 文献资料法
        2.1.4 软件工程法
    2.2 J2EE 概述
    2.3 基于 STRUTS1.X 框架的展现层
        2.3.1 Struts1.X 概述
        2.3.2 Struts1.x 特性
    2.4 基于 HIBERNATE 框架的数据持久层
        2.4.1 Hibernate 概述
        2.4.2 J2EE 体系结构
    2.5 STRUTS 概述
        2.5.1 Struts 实现 MVC 的机制
        2.5.2 Struts 的工作流程
    2.6 B/S 模式
    2.7 其它运营商自助系统的描述
第三章 电信自助服务系统分析
    3.1 用户需求分析
        3.1.1 系统可行性总体分析
        3.1.2 系统功能模块需求分析
        3.1.3 系统需求分析的目标
        3.1.4 系统数据模型
    3.2 系统架构
        3.2.1 架构分析
        3.2.2 架构设计
    3.3 自助服务系统终端分析
第四章 电信自助服务系统设计
    4.1 平台基本信息
        4.1.1 网站设计标准 Web2.0
        4.1.2 开发环境、工具及系统测试
    4.2 系统功能设计
        4.2.1 Web2.0 技术的系统功能模块描述
        4.2.2 自助服务系统设计
    4.3 数据库设计
        4.3.1 数据库结构
        4.3.2 数据表设计
第五章 电信自助服务系统的展示
    5.1 用户登录管理
    5.2 账户管理及更多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肇庆移动客户服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2 理论综述
    2.1 战略管理理论
    2.2 客户服务
    2.3 客户满意度与客户忠诚度
3 肇庆移动客户服务的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2 行业环境分析
    3.3 竞争对手分析
4 肇庆移动客户服务的内部环境分析
    4.1 肇庆移动的组织结构
    4.2 肇庆移动能力分析
5 肇庆移动的SWOT 分析及客服策略选择
    5.1 企业优劣势、机会与威胁识别
    5.2 战略匹配
    5.3 策略选择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5)中国联通长沙市分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回顾
        1.2.1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1.2.2 客户价值理论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中国联通长沙分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现状分析
    2.1 中国联通长沙分公司简介
        2.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2.1.2 中国联通长沙分公司简介
    2.2 竞争环境分析
        2.2.1 宏观环境概述
        2.2.2 行业环境概述
    2.3 中国联通长沙分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现状
        2.3.1 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2.3.2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组织架构现状
        2.3.3 客户服务渠道现状
    2.4 中国联通长沙分公司客户关系管理存在的问题
        2.4.1 数据管理系统需要整合
        2.4.2 人力资源配置有待优化
        2.4.3 内部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第3章 中国联通长沙分公司客户价值分析
    3.1 客户的识别
    3.2 客户生命周期价值
        3.2.1 客户生命周期
        3.2.2 客户生命周期价值分析
    3.3 客户价值模型
        3.3.1 客户价值模型
        3.3.2 客户价值分析
    3.4 客户价值的计算
        3.4.1 数据的准备
        3.4.2 数据的处理
        3.4.3 数据的结果
第4章 中国联通长沙分公司客户关系管理改进方案
    4.1 客户的分类管理
        4.1.1 普通客户管理
        4.1.2 银质客户管理
        4.1.3 金质客户管理
        4.1.4 钻石客户管理
    4.2 客户的分类营销策略
        4.2.1 普通客户营销策略
        4.2.2 银质客户营销策略
        4.2.3 金质客户营销策略
        4.2.4 钻石客户营销策略
第5章 中国联通长沙分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的实施保障
    5.1 完善支撑系统
        5.1.1 完善CRM系统构造
        5.1.2 建立基础数据仓库
    5.2 优化内部流程
    5.3 加强组织建设
    5.4 重塑先进文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北京联通WCDMA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情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本论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第二章 项目风险管理综述及理论研究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
        2.1.1 国外的研究现状研究
        2.1.2 国内的研究现状研究
    2.2 项目风险的定义和特点研究
    2.3 项目的风险管理及过程研究
    2.4 项目风险识别评估应对理论研究
第三章 北京联通WCDMA工程项目背景分析
    3.1 3G网络技术演进对项目的影响研究
    3.2 项目特点及必要性研究
    3.3 项目实施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第四章 北京联通WCDMA工程项目的风险识别
    4.1 项目风险识别基本方法研究
    4.2 头脑风暴法在项目风险识别中的应用
    4.3 项目的风险列表及研究
第五章 北京联通WCDMA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
    5.1 项目风险评估基本方法研究
    5.2 层次分析法在项目技术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5.3 主观评分法在项目进度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第六章 北京联通WCDMA工程项目的风险应对
    6.1 项目风险应对基本方法研究
    6.2 项目风险应对策略研究
    6.3 项目风险具体应对措施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长途交换网管扩容工程中的范围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
    1.2 论文研究意义
        1.2.1 IT项目管理失败原因分析
        1.2.2 论文研究意义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项目范围管理概述
    2.1 项目范围管理简介
        2.1.1 项目范围管理的定义
        2.1.2 项目范围管理主要内容
    2.2 确定项目范围
        2.2.1 制定项目范围计划
        2.2.2 编写项目范围说明书
        2.2.3 项目工作分解
        2.2.4 项目工作分解的方式和方法
    2.3 范围核实
        2.3.1 范围核实重要性
        2.3.2 项目范围核实重点工作
    2.4 范围变更控制
        2.4.1 范围变更控制的概念
        2.4.2 范围变更控制重要性
    2.5 小结
第三章 利用范围管理指导网管系统建设
    3.1 OSS发展现状
        3.1.1 OSS技术发展
        3.1.2 通信行业OSS发展面临的问题
        3.1.3 建立OSS范围总体框架体系的重要性
    3.2 利用范围管理指导长途交换网管扩容项目
        3.2.1 长途交换网管扩容建设思路
        3.2.2 长途交换网管扩容建设前需要明确的问题
        3.2.3 长途交换网管系统扩容建设面临的困难
    3.3 网管扩容项目规划阶段范围管理主要工作
        3.3.1 启动、规划阶段明确项目范围
        3.3.2 制作长途交换网管扩容项目WBS
    3.4 小结
第四章 长途交换网管扩容项目需求分析探讨
    4.1 概述
        4.1.1 需求分析概念
        4.1.2 项目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4.2 需求层次分析
        4.2.1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4.2.2 项目的需求层次
    4.3 网管扩容项目中需求分析方法探讨
        4.3.1 网管需求不明确的原因分析
        4.3.2 明确定义网管需求的方法
        4.3.3 获得网管需求的沟通方法
    4.4 网管扩容项目需求分析经验总结
    4.5 小结
第五章 长途交换网管扩容工程范围变更管理
    5.1 概述
        5.1.1 引起范围变更原因分析
        5.1.2 一般项目范围变更控制方法
    5.2 控制长途交换网管扩容项目范围
        5.2.1 项目启动阶段控制项目定义范围
        5.2.2 控制网管扩容项目范围的主导部门
    5.3 网管扩容项目中控制范围变更的方法探讨
        5.3.1 项目范围变更控制要素分析
        5.3.2 网管项目范围变更标准的评判方法
        5.3.3 网管项目范围变更控制流程
    5.4 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现代服务业共性服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现代服务业概述
        1.1.1 当前服务业发展现状
        1.1.2 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
    1.2 发展现代服务业所面临的挑战与需求
        1.2.1 发展面临的挑战
        1.2.2 可运营共性服务的需求
    1.3 论文的结构及主要研究工作
        1.3.1 论文结构
        1.3.2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SOA的共性服务提供平台
    2.1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
        2.1.1 SOA概述
        2.1.2 SOA解析
        2.1.3 SOA优势
    2.2 基于SOA的共性服务提供平台
        2.2.1 服务提供平台体系架构
        2.2.2 创新功能模块
        2.2.3 服务调用流程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服务合成优化策略
    3.1 服务合成策略
        3.1.1 服务合成基本概念
        3.1.2 服务编制与服务编排
    3.2 服务合成优化策略
        3.2.1 优化原理
        3.2.2 合成协议关键字段分析
        3.2.3 架构设计与服务流程
    3.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QOS驱动的服务管理策略
    4.1 服务管理概述
        4.1.1 服务管理研究现状
        4.1.2 服务质量描述
    4.2 QoS驱动的服务管理框架
        4.2.1 服务管理框架体系结构
        4.2.2 服务重配机制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共性服务运营支撑系统
    5.1 运营支撑系统概述
        5.1.1 运营支撑系统基本概念
        5.1.2 SOA化的运营支撑系统
        5.1.3 NGOSS—下一代运营软件和系统
    5.2 共性服务运营支撑系统(MOSS)设计与实现
        5.2.1 产业链分析
        5.2.2 MOSS业务流程分析
        5.2.3 系统体系架构
        5.2.4 关键子系统功能设计
    5.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电信MASHUP(聚合)业务平台研究
    6.1 研究背景
        6.1.1 电信领域的共性服务需求
        6.1.2 Mashup概念解析
        6.1.3 业内研究现状
    6.2 电信Mashup业务平台
        6.2.1 总体体系架构
        6.2.2 关键功能模块分析
        6.2.3 业务调用流程
    6.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缩略语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吕廷杰教授畅谈2004年电信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移动无线城市“和生活”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 沈海燕. 厦门大学, 2019(12)
  • [2]电信行业行政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 张桂娜. 北京邮电大学, 2014(04)
  • [3]基于J2EE架构的电信用户自助服务系统的分析和设计[D]. 孙科.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5)
  • [4]肇庆移动客户服务策略研究[D]. 陈绍芸.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5]中国联通长沙市分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研究[D]. 谢向阳. 湖南大学, 2011(07)
  • [6]北京联通WCDMA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D]. 陈超.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2)
  • [7]长途交换网管扩容工程中的范围管理[D]. 郭旭然.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8]现代服务业共性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 许辉阳.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9]吕廷杰教授畅谈2004年电信业[J]. 程京生. 当代通信, 2004(24)

标签:;  ;  ;  ;  ;  

陆廷杰教授谈2004年电信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