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新中国海军航空兵第一次战役

回顾新中国海军航空兵第一次战役

一、追忆新中国海军航空兵第一仗(论文文献综述)

周冉[1](2021)在《“共和国长子·新时代工业” 铸造新中国的工业摇篮与国防利刃》文中研究指明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工业发展水平关乎国防安全,关乎人民福祉,更是国家富强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工业基础极度薄弱,严重阻碍各项发展,来自东北沃土的辽宁省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新中国工业摇篮"的重要使命。

刘叶美[2](2021)在《新中国领海制度建设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爱红[3](2020)在《中国现当代“海丝文学”初论》文中指出海上丝绸之路作为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与文化遗产,为古今中外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与丰富的精神滋养。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内涵是通过海路进行的中外文化交流与互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相互碰撞、交流与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元的海丝文化,诞生了大量描写和表现中外交往的文学作品及文学现象。现代海丝文学既继承了古代海丝文学跨地域、跨民族、跨国别、跨文化交流的历史传统,又融入了强烈的现代意识。论文从跨文化视角研究海丝文学,通过系统梳理中国海丝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和跨文化旅行等理论和方法,分析现代海丝文学的重要现象和代表作家作品,力图揭示现代海丝文学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意蕴。第一章,回顾海上丝绸之路和海丝文学的历史,界定海丝文学的概念与范畴。海上丝绸之路产生于中外文明的相互吸引,在政治外交和商贸求法的推动下,它不仅成为中外物质交往的海上通道,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海上大动脉,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和历史演变决定了海丝文学的概念与范畴。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神话、诗歌、游记、小说等众多文学形态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第二章,梳理现代海丝文学的发展脉络。现代海丝文学经历了“经世致用”的晚清海丝文学、启蒙与审美兼具的民国海丝文学、歌颂与展望并存的共和国海丝文学的演变过程。晚清的海外行旅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国处于“世界之中”,开创了走向世界、探索新知的一代风尚。民国海丝文学继承晚清经世致用和启蒙任务,其创作主体又普遍有自觉的美文追求。共和国海丝文学逐渐走向个性化、个人化,对海员及海军等形象的塑造为中国文学画廊增添了新鲜的人物形象。第三章,分析现代海丝文学中的海洋题材与海港城市。现代海丝文学的海洋书写呈现出崭新的生命气质和文化精神,成为激活海上丝绸之路的现代性密钥。海上丝绸之路沿途不同区域的海洋风景,不仅使创作者迸发了表现海洋风景的激情,更起到了唤醒自我的功能,使作家的生命哲思得到进一步升华。现代海丝文学中的海港城市是中外作家重要的书写对象,上海作为现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最前沿阵地,是中国城市化、现代化最集中的体现者。在中外作家的合力书写中,上海呈现为兼具原始与现代的矛盾综合体形象。第四章,探究旅外知识分子笔下的欧美形象。欧洲和美国是现代知识分子海外书写的最主要的地区和国家,也是影响现代中国的发展历史和现代化进程的最重要的外源力量。现代海丝文学关于欧美的书写,为欧美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和欧美形象的确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涵盖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想象和思考,铭刻了旅外作家在中外文化碰撞、磨合、会通过程中的艰难心路历程。第五章,考察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使者留学生和移民形象。现代留学作家群所经历的屈辱体验激发了这一群体对留学生形象的批判与反思。从海峡两岸的留学生形象到新世纪以来移民形象的创作更迭,体现了创作主体从文化冲突的落寞与挣扎到自觉寻求文化融通的转变。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为当代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创作源泉,张炜的徐福东渡叙事体现了海丝历史题材的文学创新。现代海丝文学,一方面记录了现代中国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的不同于古人的海外行旅体验与世界想象,是现代中国认识世界、建构他者的过程,另一方面反映了自我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借助他者重构自我认知,从而获得独特的心灵体验与现代审美经验,是通过世界认识自我、重塑自我的过程。海丝文学作为他者与自我的叙说与重塑,具有异质性、跨界性、互动性的文化特点,期间伴随着自我与他者的疏离、对立与互融的过程,是中外文化的碰撞、冲突、磨合、创造的见证和结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跨文化对话。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现代海丝文学所反映出的跨文化对话是不均衡的、不对等的,尚未形成平等的对话精神和共存意识。

盛政经[4](2019)在《科学幻想中的人文坚守 ——论艾萨克·阿西莫夫“基地系列”的题旨衍变与小说艺术》文中认为作为美国科幻黄金时代的代表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是科幻小说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他的创作生涯经历了美式通俗科幻自20世纪以来的迅速发展与数次风格转变:从20年代逐渐明晰科幻文类的自我定位,到40年代形成黄金时代的硬科幻风格,再到60年代受科幻新浪潮运动冲击、发生美学转向。阿西莫夫代表作品“基地系列”的创作历程贯穿整个20世纪下半叶。这一系列文本中发生的题旨衍变恰好将同一时期科幻文类的整体发展状况进行了文学化的呈现。本文重点探讨了这部系列作品的题旨衍变、文学成就和其中所展现的阿西莫夫式科幻美学观,从而进一步说明“基地系列”能够持续受到一代代读者的喜爱并不断走向经典,其关键在于作者在宏大的科学幻想中坚守着深刻的人文信念。首先,本文梳理了阿西莫夫科幻小说的创作背景,将之与美国通俗科幻文类在20世纪各个阶段的发展进行对照,分析现实世界环境和整体文类背景对阿西莫夫创作历程的影响。其次,本文通过对7部“基地系列”科幻小说文本进行题旨分析,阐释其中体现的阿西莫夫科幻美学观点从前期到后期的不断衍变与明确。在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的“基地系列”正传三部曲中,阿西莫夫通过描绘异时空的帝国衰亡史,传达了对现实世界的危机警示和对人类未来的乐观憧憬。此时他所崇尚的文明模式是以科技发展为实力,通过商业输出建立完善的统一帝国。续作于80年代的“基地系列”后传与前传则表现出明显的题旨衍变。此时的阿西莫夫不再强调伟大政权的永续领导,转而寻求人类内部的合作与团结。小说的情节主线也由此转为回溯旧日家园生活,渴望建立全新的人类共同体。最后,本文也分析了“基地系列”在角色塑造和艺术风格上所达成的文学成就。通过解读阿西莫夫所塑造的英雄群像和机器人形象,剖析了阿西莫夫式科幻美学观。由此,本文最终探讨了阿西莫夫的科幻创作从通俗文艺到自觉承载人文意蕴的经典化道路。

陈河[5](2018)在《外苏河之战》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一1993年夏天,我母亲第一次在电话里和我说想去越南寻找和探望舅舅陵墓的事。那时我已经在美国待了五年,有了绿卡,但生活一团糟,刚和前妻离了婚,因此母亲说起这件事我都没有心思和她讨论。不过挂了越洋电话之后,我开始觉得这是个事情。我知道舅舅是我母亲最挂念的一个人,虽然我从没见过他。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舅舅就是墙上

周晓瑾[6](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研究说明《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欧阳静美[7](2018)在《传播仪式观下的国家认同建构:胜利日大阅兵》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中国进入习近平主席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凝聚国民意志、强化国家认同”作为一项不可忽视的政治任务贯彻始终。阅兵仪式这样极具代表性的政治仪式即是通过军队仪式的狂欢化和全民化来加强政治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典范。本研究旨在以传播仪式观为理论视角,探析国家如何通过“胜利日大阅兵”来促进国家认同建构,其国家认同将具体落实到“抗战精神”建构层面。研究认为,关于“胜利日大阅兵”的仪式建构有两层:“胜利日大阅兵”的政治展演行为建构;“抗战精神”概念建构。本研究以传播学理论家詹姆斯·凯瑞的传播仪式观为学术取向(academic approach),将研究彻底放入仪式观领域,视仪式为剧场,剧场前台上映的“仪式展演”为社会存在的理想投影,胜利日大阅兵的符号化建构为万众瞩目的仪式剧目,剧场舞台上所出现的物化象征符号、行为象征符号、社会象征符号构成了符号的意义系统。所构筑的抗战精神概念是剧场后台精心准备的原创剧本。阅兵仪式为仪式参与者提供了共同参与的情境条件,仪式的程序引导人们进入全方位的际遇并由此展开与仪式主旨有关联的会话。在仪式过程中,人们产生共同信仰并对其激情宣誓直至仪式结束,而关于仪式的那些缅怀、感动、热烈、欢快、满足等等印象留存在人们心底。仪式会话的结果是具有社会价值的道德规范由此产生,即仪式过程中由符号系统所建构的精神概念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道德感的一部分。阅兵仪式把仪式团结、忠诚奉献、爱国拥军这一类的情感力量固定下来,使之成为国家认同的源泉。为更深一步挖掘研究主题,本研究也使用了爱弥尔·涂尔干、维克多·特纳、兰德尔·柯林斯、欧文·戈夫曼、范·热内普等人关于仪式的学术思想。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提出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指出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主题的既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找到研究的逻辑起点,阐释研究设计、理论框架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一章“仪式化的阅兵、政治认同与抗战精神”,阐释两个层面的内容:作为政治仪式的阅兵是如何发挥权力宣告与符号象征功能的;作为国家认同的思想源泉,阅兵仪式所构筑的抗战精神概念是如何促进政治认同,进而促进国家认同的。第二章“仪式的剧场:胜利日大阅兵的符号化建构”,研究仪式剧场如何对胜利日大阅兵进行符号化建构,分析了仪式剧场的前台、仪式表现、仪式后台以怎样的模式运转着,同时伴随物化象征符号、行为象征符号、社会象征符号的活动一起构筑了阅兵仪式的象征符号体系。第三章“仪式的表征:抗战精神的概念建构”,分析胜利日大阅兵仪式如何对“抗战精神”完成概念建构。此过程亦对“和平之内涵”赋予新的意义解读,包括三个递进层次:和平的含义、和平的后盾、和平的实现方式,最终确立了“国家保卫和平”这一核心主旨。第四章“仪式的想象界:活在不同的建构系统里”,分析了国庆阅兵仪式、建军九十周年阅兵仪式、胜利日大阅兵仪式各自建立了怎样不同的建构系统,这些建构系统呈现出不同的社会现实,现实就是这样被建构的产物,人们活在不同的建构系统里,就是活在不同的社会现实里。结语,世界宛如偌大的剧场,剧场前台永不停歇地上演着意味深长的剧目。只要后台一直在运转,只要仪式一直存在,那么现实一直处于建构之中。

胡宝良[8](2018)在《我和崔巍打赢了海军航空兵的首仗——中国海军航空兵第一代飞行员姜凯追忆当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4年3月18日,海军航空兵某部副大队长崔巍、中队长姜凯在浙江南田上空各击落美制蒋机F-47战斗机一架,打响了中国海军航空兵第一仗。2017年国庆节前夕,本刊特约记者在海滨城市青岛有幸地采访了海军航空兵第一代飞行员、海航作战功臣、全国优秀离休干部、北海舰队航空兵原副参谋长姜凯。今年八十六岁的姜老,身板硬朗、思维敏捷、说话铿锵有力,谈话间的昂扬斗志不禁使我联想起他当年的英勇,并让我感觉到他随时都在为重返战场而时刻准备着。

高金业[9](2016)在《北方之鹰——记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文中认为引子人类自有私欲以来,便有了战争,或同宗或异族,刀枪相向,杀戮成山。于是富饶的迦太基在罗马大军洗劫下满目疮痍,滑铁卢小镇上6万多具尸体永远留在了大雨后的沼泽里,莫斯科城飘舞的雪花见证了上百万人的惨死。正义与邪恶,顽强与懦弱,尽在刀光剑影下显现。唯有历史老人用他那睿智且一丝不苟的头脑,记下了许多的坚贞、许多的英勇、许多的同情、许多的丑陋与不平。以及,那一件件或许不为许多人所知的往事

彭克慧[10](2015)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海洋战略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海洋战略的形成与演进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简单历史事件,更不是理论家们单纯的“闭门造车”或“头脑风暴”,它历经了长久现实的风云变幻,既秉承了中华民族的民族传统和特性,又结合了世界情势和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它由最初的、零散的、细碎的、粗浅的感性认知逐渐累积成、沉淀成系统的、深刻的、完善的理性认知,并由原本应对现实困难的自发行为逐渐进展为破解现实难题的主动自觉。本文试图从这样一个时间跨度较大、具体事件琐碎、理论概括雷同中梳理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海洋战略的发展脉络,这对于帮助人们突破有关海洋战略及中国海洋战略的思维误区、改变学界相关研究“人云亦云”的同义反复、明晰未来中国构建海洋战略的发展方向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众所周知,海洋和水是地球人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态,人类社会从形成之日起就坦然承受着大自然及海洋的馈赠。可自从地理大发现以后,人类就再也没有停止过对海洋及海洋资源的征服、利用、侵害和掠夺,特别是在工业化全球化引发资源匮乏而带来的生存危机感倍增之时,这些行为甚至变本加厉、几乎达到了疯狂的程度。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资本逻辑,正是资本主义世界大工业和具有强劲吸引力的海外市场之间的双向互动,即不断增长商品生产需要通过更加迅速更加广阔的商品交换来实现其价值增殖,而地理大发现、全球化趋势和科技革命恰好成为不断促进越来越便捷、越来越优惠、越来越繁盛的海上贸易的持续推动力。诚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不能扭转这一世界潮流,但理性的政府起码能够做到不被这可怕的洪流冲垮,并尽可能地维护本民族本区域的各项海洋权益。随着国内外情势的不断变化,新中国的海洋战略也历经了海防战略时期、沿海开发战略时期和海洋安全战略时期,并进入到了海洋强国战略时期。中国共产党从1949年到1976年间的海洋战略以海防为重点,其基本举措就是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实行军民联合海防、收回海关、成立国家海洋局、恢复和发展海洋经济、开启海洋科教事业。这为中国此后的海洋战略拟制确定了一些基本准则,即海权独立的根本原则、实行经济与军事两条腿走路的基本方针、始终关注沿海与内地的协调发展、坚持以全国上下一盘棋来谋局。从1977年到1997年间的国家海洋战略以沿海经济发展为重点,其具体举措上较之以前有了很大改变,如确立“近海防御”思想、建设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提出“一国两制”并完成港澳回归、系统开放沿海城市、海洋经济稳中有进、海洋科考跨步发展。而这一时期海洋战略也在导向不变的前提下为此后国家海洋战略的拟制增添了一些基本准则,即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本原则、指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从1998年到2007年间的国家海洋战略以海洋安全为重点,其基本举措较之以前又有了丰富和发展,主要有建设过硬的“海上精兵”、出台《反分裂国家法》、发挥沿海地区的辐射作用、全面开发海洋、坚决执行《海关法》、科学管理海洋事务。并且这一时期的海洋战略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即从战略高度来看待海洋、逐步形成了新的安全观、将“和谐”理念推向世界。大视野下必有大动作,中国2008年以后的海洋战略便以海洋强国建设为重点了,其基本举措主要包括逐步推进“远海防卫”方针;通过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继续推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亚丁湾索马里护航来全方位维护国家海洋权益;通过保障传统海洋经济产业优势、形成区域化海洋经济规模、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全面实施“科技兴海”来推进海洋经济转型;通过成立海警局、设立三沙市、完善海洋法规来使海洋管理制度化。并且这一时期的海洋战略将为中国未来海洋战略的拟制预留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其基本准则主要包括准确定位了中国的区域特征、强化了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在民族复兴的艰难梦旅上继续前行。

二、追忆新中国海军航空兵第一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追忆新中国海军航空兵第一仗(论文提纲范文)

(1)“共和国长子·新时代工业” 铸造新中国的工业摇篮与国防利刃(论文提纲范文)

新中国工业从这里起航
留住老工业区的文脉
沈飞集团:中国歼击机摇篮
由陆基向海基跨越
鞍钢:全国支援“一五”计划头号工程
抚顺市雷锋纪念馆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大连造船厂)
沈阳新松机器人集团

(3)中国现当代“海丝文学”初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三、研究意义及思路、方法
        (一) 现代海丝文学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二)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概念与范畴: 海上丝绸之路与海丝文学
    第一节 发生学意义上的海上丝绸之路
        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生
        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第二节 海丝文学的概念与内涵
        一、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
        二、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航线、港口及影响
        三、海丝文学概念与范畴
    第三节 海丝文学的古代演变
        一、秦汉时期的海丝文学
        二、隋唐时期的海丝文学
        三、宋元时期的海丝文学
        四、明清时期的海丝文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海丝文学的现代演进
    第一节 “经世致用”: 晚清时期的海丝文学
        一、知识分子海外行旅与文化想象
        二、外交官、使臣的海外考察与文化选择
        三、康梁海外游历与文化反思
        四、晚清海丝文学的价值与局限
    第二节 启蒙与审美:民国时期的海丝文学
        一、海外游历与海丝文学的政治诉求
        二、文化行旅与海丝文学的审美追求
        三、流寓体验与海丝文学的家国情怀
        四、走向世界的文化心态
    第三节 歌颂与展望:共和国时期的海丝文学
        一、蓝色行走与海员书写
        二、蓝色守卫与海军形象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洋、海港与海丝文学
    第一节 海洋风景的发现
        一、海上行旅与风景的发现
        二、海洋风景与自我的发现
        三、海洋风景与个性的表达
    第二节 海港城市与国家想象
        一、旅外知识分子的上海还乡叙事
        二、旅华作家笔下的上海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旅外体验与海丝文学
    第一节 旅欧体验与欧洲形象
        一、欧洲之行与梁启超的“中西化合”
        二、旅欧体验与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三、邹韬奋笔下的欧美书写
        四、储安平、萧乾笔下的欧洲形象
    第二节 旅美体验与美国形象
        一、进步与堕落:胡适、吴宓日记中的美国形象
        二、中西合璧:林语堂与《唐人街》中的美国形象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留学生、移民与海丝文学
    第一节 海外寻梦与留学生、移民形象
        一、屈辱与批判:留学体验与留学生形象
        二、落寞与抗争:海峡两岸的留学生形象
        三、越界与融通:移民形象与移民史的书写
    第二节 徐福东渡移民史的当代重构
        一、文学版的“徐福文化集成”
        二、“徐福东渡”的叙事艺术
        三、徐福形象的文化意蕴
    本章小结
余论
    一、西镜东像:异国形象与本土镜像
    二、跨文化互动与文化磨合
    三、文化自觉与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科学幻想中的人文坚守 ——论艾萨克·阿西莫夫“基地系列”的题旨衍变与小说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阿西莫夫与“基地系列”的创作背景
    2.1 塑造了阿西莫夫的20世纪科幻小说
        2.1.1 从通俗杂志中崛起的美式科幻
        2.1.2 科幻黄金时代的作家群体
        2.1.3 硬科幻与科幻新浪潮的碰撞
    2.2 阿西莫夫与成为经典的“基地系列”
        2.2.1 从科幻迷到职业作家
        2.2.2 以写作助阵的异乡人
        2.2.3 永不落幕的基地故事
第3章 “基地系列”的题旨衍变
    3.1 未来的狂想:正传三部曲的创作初衷
        3.1.1 谢顿计划:复兴帝国的愿景
        3.1.2 百科全书:科技知识的力量
        3.1.3 第一基地:商业输出的路径
    3.2 永恒的回归:续作前、后传的题旨衍变
        3.2.1 第二基地:精神反叛的欲望
        3.2.2 盖娅星系:新共同体的畅想
        3.2.3 起源地球:家园生活的回望
第4章 “基地系列”的小说艺术
    4.1 传统形象的角色改造
        4.1.1 英雄群像的演绎:科学家与先知
        4.1.2 人造他者的超越:从机仆到导师
    4.2 由通俗向深刻的艺术风格
        4.2.1 太空歌剧到银河史诗的距离
        4.2.2 科学幻想到人文关怀的回归
结语:“基地系列”的科幻美学启示
参考文献

(5)外苏河之战(论文提纲范文)

(6)《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方法
        (二)核心概念界定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一、创刊及发展
        二、功能地位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一、报道统计概述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一、政治品质
        二、劳动品质
        三、道德品质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数量变化
        二、英模形象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四、社会效应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数量变化
        二、英模形象
        三、变化原因分析
        四、社会效应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报道数量变化
        二、形象分析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四、社会效应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传播仪式观下的国家认同建构:胜利日大阅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传播仪式观研究
        (二)国家认同研究
        (三)阅兵仪式研究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仪式化的阅兵、政治认同与抗战精神
    一、作为政治仪式的阅兵:权力宣告与象征符号
        (一)中国古代阅兵与王道霸权
        (二)仪式的神圣物与政治策略
    二、作为国家认同的源泉:政治认同与抗战精神
        (一)政治认同构成国家认同的秩序基础
        (二)抗战精神构成国家认同的民族属性
第二章 仪式的剧场:胜利日大阅兵的符号化建构
    一、剧场前台:器物与符号
        (一)天安门:中央权力的交接点
        (二)国旗与军旗:民族情感的召集标记
        (三)大国利器:仪式团结的武器符号
    二、表现仪式:角色行动与固定程式
        (一)升旗仪式
        (二)部队受阅
    三、社会的投影:制度与秩序的再确认
第三章 仪式的表征:抗战精神的概念建构
    一、仪式的行为:重新解释何谓和平
        (一)身体政治:从国贫民弱到兵强马壮
        (二)听觉隐喻:由战斗旋律到大国豪情
    二、仪式的过渡:描绘和平的后盾形象
        (一)直播仪式“在场”与社会身份分离
        (二)解码符号与共享情感
        (三)情感聚合与价值确认
    三、仪式的功能:建构关于和平的现实
        (一)在历史现实建构和平
        (二)在当代现实建构和平
        (三)在未来现实建构和平
第四章 仪式的想象界:活在不同的建构系统里
    一、国庆阅兵仪式的建构系统:煌煌国威
        (一)国庆阅兵主题之变迁
        (二)“大国威仪”意义体系之确立
    二、建军90周年阅兵仪式的建构系统:大国强军
        (一)实战阅兵:军改成就的仪式表演
        (二)大国强军:强军梦价值观的政治宣讲
    三、胜利日大阅兵的建构系统:和平崛起
        (一)历史话语权的掌控:认领功绩与贡献
        (二)战争遗产新解读:和平的仪式基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10)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海洋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方法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基本理论的陈述
        (一) 关于“海洋战略”的界定
        (二) 关于“海洋权益”的界定
        (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海权相关问题的论述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基本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论文基本框架
第一章 1949年至1976年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战略:以海防为战略重点
    一、以海防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背景成因
        (一) 美苏争霸是主要外因
        (二) 台湾问题是最大内因
    二、以海防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历史意义
        (一) 确立海权独立的根本原则
        (二) 实行经济与军事两条腿走路的基本方针
        (三) 始终关注沿海与内地的协调发展
        (四) 坚持以全国上下一盘棋来谋局
    三、以海防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基本举措
        (一) 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
        (二) 收回海关
        (三) 实行军民联合海防
        (四) 恢复、发展海洋经济
        (五) 开启海洋科教事业
        (六) 成立国家海洋局
第二章 1977年至1997年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战略:以沿海经济发展为战略重点
    一、以沿海经济发展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背景成因
        (一)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二)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最大内政
    二、以沿海经济发展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历史意义
        (一) 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 确立了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本原则
        (三) 指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四) 充分发挥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优势
    三、以沿海经济发展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基本举措
        (一) 确立“近海防御”思想
        (二) 建设一支强大的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的海军
        (三) 提出“一国两制”并完成港澳回归
        (四) 系统开放沿海城市
        (五) 海洋经济稳中有进
        (六) 海洋科考跨步发展
第三章 1998年至2007年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战略:以海洋安全为战略重点
    一、以海洋安全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背景成因
        (一) 东南亚金融风暴让世界转向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型
    二、以海洋安全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历史意义
        (一) 从战略高度来看待海洋
        (二) 逐步形成了新的安全观
        (三) 将“和谐”理念推向世界
    三、以海洋安全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基本举措
        (一) 建设过硬的“海上精兵”
        (二) 出台《反分裂国家法》
        (三) 发挥沿海地区的辐射作用
        (四) 坚决执行《海关法》
        (五) 全面开发海洋
        (六) 科学管理海洋事务
第四章 200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海洋战略:以海洋强国建设为战略重点
    一、以海洋强国建设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背景成因
        (一) “亚洲世纪”的到来既是压力又是助力
        (二) 在稳定成就基础上的深化改革成为最大内力
    二、以海洋强国建设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历史意义
        (一) 准确定位了中国的区域特征
        (二) 强化了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
        (三) 在民族复兴的艰难梦旅中继续前行
    三、以海洋强国建设为重点的海洋战略的基本举措
        (一) 逐步推进“远海防卫”方针
        (二) 全方位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三) 推动海洋经济转型
        (四) 海洋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总结:新中国海洋战略的中国特色
    一、承前启后,一脉相继
    二、整体布局,重点突出
    三、民生为基,持续发展
    四、内外互动,自主自强
参考资料
在校期间所获奖励
读博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后记

四、追忆新中国海军航空兵第一仗(论文参考文献)

  • [1]“共和国长子·新时代工业” 铸造新中国的工业摇篮与国防利刃[J]. 周冉. 国家人文历史, 2021(16)
  • [2]新中国领海制度建设演进研究[D]. 刘叶美. 鲁东大学, 2021
  • [3]中国现当代“海丝文学”初论[D]. 王爱红.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4]科学幻想中的人文坚守 ——论艾萨克·阿西莫夫“基地系列”的题旨衍变与小说艺术[D]. 盛政经. 浙江大学, 2019(01)
  • [5]外苏河之战[J]. 陈河.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8(06)
  • [6]《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7]传播仪式观下的国家认同建构:胜利日大阅兵[D]. 欧阳静美. 西南大学, 2018(01)
  • [8]我和崔巍打赢了海军航空兵的首仗——中国海军航空兵第一代飞行员姜凯追忆当年[J]. 胡宝良. 航空世界, 2018(Z1)
  • [9]北方之鹰——记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J]. 高金业. 时代文学, 2016(02)
  • [10]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海洋战略思想研究[D]. 彭克慧. 武汉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回顾新中国海军航空兵第一次战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