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思维”的具体体现

“双重思维”的具体体现

一、“双思”的具体体现(论文文献综述)

刘洪彩[1](2021)在《定州与邺城北朝隋代单体思惟像序列研究——兼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造像鉴别》文中指出通过分析单体思惟像的分布、流行时间、周边扩散及称谓特点,指出定州是北朝隋代单体思惟像的主要发展地区。采用考古类型学与风格分析法,总结了思惟尊像的风格,像具背屏与基座的类型演变,思惟像组合特点,归纳了北朝隋代单体思惟像的三个发展阶段特点,揭示定州与邺城地区思惟像的发展各有侧重又彼此影响;进而结合定州与邺城白石材质的差异,鉴别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造王祖世造思惟像出自定州。

刘洪彩[2](2021)在《东魏北齐龙树思惟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造像记中的称谓,可知双树干与背屏顶端雕有龙纹的单体思惟像皆为龙树思惟像。在印度佛传图思惟像中,树下思惟像与白马舐足图分别表现了太子上求佛道中"解"与"行"的开始,东魏北齐龙树太子思惟像是其集中体现,其中的双思惟像为同一尊格的重复。龙树思惟像主要为发愿成佛,主流龙盘树干类别造像具有稳定的龙衔莲华化生天人图像特征,部分造像的背屏上方刻有双佛并坐,这是对太子思惟成佛度化的提炼与表现,与《法华经》为中心的佛教信仰密切相关。

冉令江[3](2021)在《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北朝艺术风格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简佩琦[4](2020)在《定州白石双身造像之形成、发展与式微》文中提出河北曲阳位于太行山东侧,太行山蕴藏丰富的大理石矿脉,因此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最负盛名的石雕产地,与山东嘉祥、浙江青田、福建惠安,并称为中国四大石雕之乡。其中曲阳所采的大理石,俗称"汉白玉",硬度在摩氏硬度表所列十级中仅第三级,特质为易于雕刻、洁白纯净、色润而有光泽。1953年冬与1954年春,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了2200多件造像及残件,

张保珍[5](2020)在《半跏思惟像研究 ——从印度到中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半跏思惟像是佛教美术中少有的以形式命名的造像,流行于印度贵霜后期的犍陀罗地区,十六国北朝时成为汉地佛教造像的重要类型,并远播朝鲜半岛及日本。本文以印度与中国的半跏思惟像为中心,从图像学角度对其姿体形态、服饰装具、场景标识等造型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对造像的身份尊格、图像含义、信仰形态等问题展开探讨,以揭示半跏思惟像的发生和演变历程,系统阐释半跏思惟像的本质含义。印度半跏思惟像由半跏坐姿和思惟手势结合而成,前者象征王者身份,后者表现人物悲悯、忧虑等心理状态,二者早在印度无佛像时代已经出现,到贵霜时趋于定型。根据表现形式,印度半跏思惟像分为“佛传图”、“说法图”及“尊像”三个系列。佛传图中的半跏思惟像主要表现悉达多太子身处世俗爱欲与修行觉悟之间的艰难抉择,并隐喻太子“思惟成佛”的觉悟途径。“说法图”与“三尊像”中的半跏思惟菩萨,多与交脚菩萨对称布局,二者可能是化导众生的观音和上证菩提的弥勒。“说法图”另有半跏思惟附属图像,对应天人菩萨的闻法姿态。单尊半跏思惟像形式各异,身份限于释迦与观音,抑或两者并存。中国半跏思惟像较早见于吴晋时期的南方墓葬及稍后的克孜尔石窟。十六国、北魏时期,半跏思惟像广布于中原北方地区的石窟寺及受其影响的造像碑、造像塔中,形式特征虽不相类同,但多与犍陀罗的“树下静观图”或“说法图”有关。北魏晚期,半跏思惟像在龙门石窟完成“树下思惟”图式的汉化定型,影响延续至隋代中期的莫高窟壁画。东魏、北齐时,单尊半跏思惟像在曲阳、邺城、青州形成地域风格中心,“太子思惟像”的表现程式及其象征含义得以固化。隋唐以后,佛教趋向多元化发展,半跏思惟像隐含的身份尊格与信仰观念逐渐淡化,并由此走向衰落。

王冠宇[6](2019)在《河北南宫后底阁出土菩萨造像老古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6年河北南宫市紫冢镇后底阁村发现白石佛教造像,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当地文物部门立即对遗址范围勘查并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一批风格鲜明、雕凿精美、时代跨度长的佛教造像,其主要是由如来像、菩萨像、弟子像组成,笔者则是对这批菩萨像在观察整理描述的基础上,进行类型学研究,分析和总结该地区菩萨像时代和地域特征。并对比曲阳,邺城,青州等地区出土菩萨像研究,认为这批菩萨像各历史时期的形制特点与周边地区出土菩萨像相似,但仍表现出该地造像的独特元素,体现出吸收融合多地区造像特点的艺术面貌。同时对之后全面研究南宫后底阁遗址菩萨像及探讨与其它地区造像间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本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选题背景,包括佛教在这一地区发展的历史背景,后底阁遗址概况及笔者前期工作。梳理前人对曲阳,邺城,青州等周边地区菩萨像研究,阐明本文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二部分,对这批菩萨像进行类型学研究,其中,材质为白石、青石、陶三种,形制主要分为背屏式、龛式以及圆雕菩萨像,题材内容结合菩萨像姿态、组合进行分析。得出了这批菩萨像中体量小、单体圆雕、粗糙简陋者数量多,表明多以平民个人供奉为主,题材上有观音、思惟、地藏、一铺多尊等。第三部分,对比周边地区造像,将这批菩萨像进行分期断代,分析时代特征的异同。并结合第二部分的研究成果,认为东魏北齐主要为背屏观音菩萨立像、单体思惟菩萨像,隋唐则流行单体圆雕立像、地藏像。东魏菩萨衣饰复杂精美,北齐时期衣纹简洁,隋唐菩萨衣纹璎珞装饰繁缛。第四部分,通过释读铭文,研究这批菩萨像中观音菩萨、思惟菩萨、地藏菩萨及其他特殊题材信仰,一方面体现当时菩萨题材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挖掘信仰背后反映时代环境下的社会状况。

李赟,何福全[7](2019)在《应用型示范高校“课程和生活”双思政融合育人应用探索——以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时代新思想的产生,社会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95后""00后"大学生道德素质和实践能力不足、对思政教育获得感的低迷日益凸显。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作为转型背景下云南首批应用型示范高校之一,在顶层设计、人才培养、实践应用过程中,充分发挥思政课的显性教育功能和其他专业课、第二课堂、社会生活实践的隐形教育功能,在大思政教育理念下,使各类教育资源形成协同育人机制,并探索应用型"课程和生活"双思政融合育人的有效路径,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为同类院校在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应用上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李拓[8](2019)在《东魏北齐双树盘枝式背屏佛造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系统性的研究了东魏北齐时期流行于河北地区的双树盘枝式背屏佛造像,全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双树盘枝式背屏佛造像的两个基本问题。首先从双树盘枝式背屏佛造像的定名问题入手,在此节中回顾了数十年来不同学者有关此种造像的命名,并综合了在各地所出土的此种造像的样式,将之命名以“双树盘枝式背屏佛造像”;随后的第二节则介绍了双树盘枝式背屏佛造像的出土分布情况。在第二章中就双树盘枝式背屏佛造像的艺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在第一节中讨论了双树盘枝式背屏佛造像的形制,并将其分类;紧随其后的第二节则探讨了双树盘枝式背屏佛造像的造像题材;在第三节中对双树盘枝式背屏佛造像中最精美样式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形制和功用。第三章则主要从图像流变角度讨论了双树盘枝式背屏佛造像的形成过程,在本章中笔者主要对北朝和南朝的四川地区所流传的相关图像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这些相关图像如何逐渐转变为双树盘枝式背屏造像。本文的第四章主要讨论了双树盘枝式背屏佛造像与当时所盛行的一些佛学流派之间的关系,即双树盘枝式背屏佛造像的产生受到了哪些佛学流派的影响,在本章的最后一节中进行了升华,分析了“双树”概念和图像在南北朝末年的神圣化倾向。

谷圆圆[9](2016)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北佛教造像题记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从出土的造像来看,河北地区出土造像最多的为曲阳修德寺和邺城地区。修德寺造像出土时间较长,整理工作早已经结束,而邺城地区出土的造像只有少部分公布,其余大部分仍在整理中。可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曲阳与邺城是河北地区佛教信仰与造像活动的中心。除修德寺与邺城外,河北其他地区亦有造像出土。从现存造像来看,以北魏最早,而以东魏、北齐之际的数量最多,说明造像活动最盛在魏晋南北朝晚期。从题记内容来看,造像碑中常铭刻造像缘由和造像者姓名、籍贯、官职等,有时还刻有供养人的形象。从其造像缘由来看,民众造像,通常是为了皇帝陛下、七世先亡、见存父母、合家眷属,或自为己身等原因。民众通过造像,想要达成现在得福、一时成佛、托生西方妙洛国土等愿望。北魏时期多为单躯造像,东魏北齐时期双躯像、多躯像流行。从造像人数来看,有单人造像、几人造像、多人共同造像等,人数多者可达数百人。这些多人造像通常为一个家族或地域内的民众结社共建造像,这样多人有组织的进行造像活动,称为社邑或邑义,其中女性社邑也是民间社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社邑首领由当地威信较高者担任,可以是朝廷官员,也可以是寺庙里职位较高的僧人。佛教社邑在组织管理上,通常仿照寺庙中僧人的管理制度,首领称为都维那、维那、邑主、邑老等,普通成员则称为邑子。社邑活动的地点即题记中所提到的村落及寺院。从出土造像来看,不同时期的题材变化风格迥异,北魏时期流行弥勒像;东魏北齐则观音像盛行,还出现思惟像、释迦多宝像等新题材,双菩萨像、双思惟像等双躯造像也较受欢迎。北魏至东魏前期造像人物脸呈长方形,衣纹厚重,造像底座没有装饰;东魏后期至北齐,人物形象变得丰满圆润,衣服轻薄,造像底座多刻有浮雕,显示出造像技艺的精进。造像题材与风格的不同,为无纪年造像提供了断代标本。总之,河北地区出土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像题记,为我们研究这一地区、这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而其造像风格的演变与日臻成熟完美的雕刻技艺,也成为中国艺术史上不容忽视的浓墨重彩。

郭洪义[10](2016)在《晋唐间佛教石刻文字词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所谓佛教石刻是指与佛教有关的造像、造塔、造寺、造经,做其他各种功德、举办斋会、法事等各种宗教活动所留下的题记、功德铭、经幢、摩崖,以及僧侣亡化後记载其生平事迹的塔铭、碑志等所有石刻铭文的总称。佛教石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我们取狭义,特指刻有铭文的佛教石刻部分。本研究暂以佛教造像记、佛教造像碑、僧侣塔铭、僧侣碑志爲主对佛教石刻进行考察,兼顾使用部分寺院碑、“刻经”材料,佛教经幢、石经等暂不在研究范围之列,留待日後继续考察研究。晋唐之间,是中国佛教传播发展最爲迅猛、最爲兴盛乃至发展至顶峰的时期,佛教石刻的诸类别在该时期全部出现并日趋完善。佛教造像记、佛教造像碑、僧侣塔铭、碑志在该时期大量出现,且最爲繁盛。本研究选择晋唐间佛教石刻作爲考察研究的对象,在对其进行全面调查、系统搜集和科学整理的基础上,进而展开文字、词语的专题研究。目前学界对该时期佛教石刻文字、词语的研究尚不多见,值得对其进行全面系统清理和深入研究。本研究主要把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结合起来,旨在对该时期佛教石刻中出现的文字、词语进行系统清理和较爲深入的考证,重点关注该时期佛教石刻中出现的部分特色词语和较爲特殊的文字使用现象,并尝试揭示该时期佛教石刻文字、词语使用的一些主要特征和使用面貌,从而为该时期汉字发展史、汉语词汇史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全文共分“绪论”、“晋唐间佛教石刻文献整理研究”、“晋唐间佛教石刻文字研究”、“晋唐间佛教石刻词语研究”和“晋唐间佛教石刻文字词语的研究价值”五章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是对该时期佛教石刻材料进行概述,重点介绍该时期佛教造像记、佛教造像碑、塔铭各自产生发展的历史,指出佛教造像记与佛教造像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试图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之後介绍了学界对该时期佛教石刻文字词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对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主要材料来源、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进行了简要说明。第二章晋唐间佛教石刻文献整理研究。主要对该时期佛教石刻文献进行全面调查、系统搜集和科学整理。重点考察了以下内容:佛教石刻拓本缀合、佛教石刻拓本辨僞、佛教石刻拓本断代、佛教石刻拓本去重以及佛教石刻释文校补例释。第三章晋唐间佛教石刻文字研究。主要对该时期佛教石刻文字的使用状况进行专题研究,对该时期佛教石刻中出现的古文字、异体字、同形字、假借字进行了重点考察,并对40个疑难字进行了较爲深入的考辨。“佛教石刻古文字研究”部分,主要对该时期佛教石刻中遗存的部分小篆和隶古定字形进行了文字形体结构分析和形体来源考察;“佛教石刻异体字研究”部分,主要对该时期佛教石刻异体字进行了系统研究,按照简省、增繁、)混、变异、类化、改换、位移、记号化、造字思路和方法不同而成异体、符号转写而成异体、合文等十一种类型对其进行了较爲细致地描写分析和规律总结;“佛教石刻同形字个案研究”部分,主要对该时期佛教石刻中出现的部分同形字进行了个案研究,其先以“惚”和“楞”的同形字爲例进行例释,对二字诸异体的)变过程及造成同形字的原因进行了较爲详细的描写分析和深入探讨,接着对佛教石刻中出现的其他同形字进行了描写分析和类型归纳:共分爲“因简省而同形”、“因增繁而同形”、“因)变而同形”、“因)混而同形”、“因类化而同形”、“因位移而同形”六种情况,对其进行了举例分析及相关探讨;“佛教石刻假借字研究”部分,根据语料自身及文字使用的实际情况,主要对该时期佛教石刻中的“音同假借”和“音近假借”现象进行了重点考察,并指出了碑刻文献假借字研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纠正前人研究相关误识;“佛教石刻疑难字考辨”部分,主要对该时期佛教石刻中出现的40疑难字进行专门考辨,其多爲前人未识或误释之字,以例释的形式对佛教石刻疑难字进行较爲深入的考证,为疑难字考释及文字学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第四章晋唐间佛教石刻词语研究。主要对该时期佛教石刻中出现的部分特色词语进行了专题研究。按照主题义类的方式,重点对该时期佛教石刻中出现的“称谓词语”、“社团词语”、“僧官词语”、“宗教词语”、“造像发愿词语”、“疑难词语”进行了详细考察,每个义类下又主要对以下几类词语进行了重点研究:大型辞书未收的词语、大型辞书释义不够准确的词语、大型辞书漏收义项的词语、前人研究存在一定误识或争议的词语、前人考证不够全面值得深入考证的词语。通过对上述几类词语的专题研究,从而为今後大型辞书编纂及该时期佛教石刻词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研究资料。第五章晋唐间佛教石刻文字词语的研究价值。主要对该时期佛教石刻语料自身文字、词语的研究价值进行总结归纳及相关探讨。对该时期佛教石刻的文字学、词汇学和辞书学研究价值进行了重点讨论,并对该时期佛教石刻文字、词语的主要特征和使用面貌进行了初步总结和规律揭示。

二、“双思”的具体体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思”的具体体现(论文提纲范文)

(1)定州与邺城北朝隋代单体思惟像序列研究——兼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造像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一、北朝隋代单体思惟像的流行状况与称谓特点
    1. 地域分布与流行年代
    2. 北朝隋代单体思惟像的称谓特点
二、单体思惟尊像造型的演变
    1. 思惟尊像分型
    2. 思惟尊相的风格演变
    3. 思惟尊像服饰的型式
    4. 思惟尊像的演变特点
三、背屏、基座与造像组合的类型与分期
    1. 背屏的类型与分期
    2. 基座的类型与分期
    3. 造像组合的类型与分期
四、定州与邺城思惟像石材的异同
五、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思惟像的出处鉴别
结语

(2)东魏北齐龙树思惟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龙树思惟像的造型与分布
二、龙树太子双思惟像
    (一)邸洛姬造龙树太子双思惟像的史料价值
    (二)太子单体思惟像的特点与溯源
三、龙树思惟像的发愿成佛与图像特征
    (一)发愿内容
    (二)龙树思惟像中的莲华化生天人与双佛并坐像
四、龙树思惟像的内涵
五、结语

(4)定州白石双身造像之形成、发展与式微(论文提纲范文)

一尊像思考:双佛(二佛并坐)
    (一)造像分析:东魏
    (二)造像分析:北齐
    (三)造像分析:隋唐
二尊像思考:双思惟像
    (一)图像溯源:单尊思惟像的发展
    (二)造像分析:定州双思惟像的发展
        1.北齐
        2.隋代
三尊像思考:双观音
    (一)造像分析:北齐
    (二)造像分析:隋代
四年代思考
    (一)东魏(复制)
    (二)北齐
        1.双佛(复制)
        2.双思惟(镜像)
        3.双观音(复制→镜像)
        4.双身造像小结(北齐)
    (三)隋代
        1.双佛(镜像)
        2.双思惟(镜像)
        3.双观音(复制)→(镜像)
        4.双身造像小结(隋代)
    (四)唐代(镜像)
结论与余绪
    (一)结论:从法华系统出发→设计当道的影响转换
        1.双身造像的发展脉络
        2.双身造像的多元设计
        3.双身造像的式微
    (二)余绪:双身设计相互影响的混搭→混乱
        1.双佛与双观音的混淆(类双观音版)
        2.双佛与双观音的混淆(类双佛版)
        3.全部混搭
    附图
        双佛图版
        双思惟图版
        双观音图版

(5)半跏思惟像研究 ——从印度到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半跏思惟像的印度起源
    第一节 佛传图中的半跏思惟像
        一、“纳亲图”中的悉达多太子
        二、“树下静观图”中的悉达多太子
        三、“决意出家图”中的悉达多太子
        四、“降魔成道图”中的魔王
        五、“涅盘图”中的世俗人物、佛弟子与天神
    第二节 “说法图”中的半跏思惟像
        一、半跏思惟像的形制特征
        二、半跏思惟像的图像含义
    第三节 尊像中的半跏思惟像
        一、“三尊像”中的半跏思惟胁侍
        二、单尊半跏思惟像
    第四节 非标准式半跏思惟像
        一、“与驭者、爱马作别图”中的太子思惟像
        二、“占梦图”和“占相图”中的摩耶夫人思惟像
        三、天神思惟像
        四、婆罗门仙人思惟像
    第五节 半跏思惟像起源问题的再探讨
第二章 半跏思惟像初传中国
    第一节 南方吴晋时期的半跏思惟像
        一、半跏思惟像的形制特征
        二、半跏思惟像的形式溯源
        三、半跏思惟像的图像志分析
        四、半跏思惟像的传入路径
    第二节 克孜尔石窟中的半跏思惟像
        一、半跏思惟像的形制特征
        二、半跏思惟像的图像含义
        三、非标准式半跏思惟像
    第三节 北方十六国时期的半跏思惟像
        一、半跏思惟像的形制特征
        二、半跏思惟像的图像含义
第三章 汉地半跏思惟像的本土化呈现
    第一节 石窟造像中的半跏思惟像
        一、云冈石窟中的半跏思惟胁侍和“白马吻足”
        二、敦煌莫高窟中半跏思惟像的时代类型
        三、麦积山石窟中交脚与半跏思惟对称构图
        四、龙门石窟中的“树下思惟”图式
        五、其他石窟中的半跏思惟像
    第二节 造像碑中的半跏思惟像
        一、半跏思惟像的形制特征
        二、半跏思惟像的图像含义与信仰形态
        三、对南朝造像碑相关图像的探讨
    第三节 造像塔中的半跏思惟像
        一、半跏思惟像的生成与演变
        二、半跏思惟像的组合形式与图像含义
    第四节 单体半跏思惟像
        一、太平真君三年半跏思惟像的意义
        二、太和时期金铜观音像与“树下思惟”
        三、河南“三尊像”中的半跏思惟菩萨
        四、曲阳造像中的“太子思惟”
        五、邺城造像中的“白马吻足”
        六、青州造像中的南朝因素
        七、其他单体造像的相关问题
    第五节 北朝墓葬美术中的半跏人物形象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6)河北南宫后底阁出土菩萨造像老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缘由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意义
第二章 南宫后底阁遗址菩萨像分类研究
    2.1 材质与体量
    2.2 形制特征分析
        2.2.1 、背屏式菩萨像
        2.2.2 、龛式菩萨像
        2.2.3 、圆雕菩萨像
    2.3 菩萨像题材内容分析
        2.3.1 、菩萨像姿态
        2.3.2 、菩萨像组合
        2.3.3 、菩萨像题材
第三章 菩萨像时代与样式
    3.1 东魏中后期
        3.1.1 、菩萨样式特征
        3.1.2 、与周边地区东魏菩萨像对比研究
    3.2 北齐至隋
        3.2.1 、菩萨样式特征
        3.2.2 、与周边地区北齐至隋菩萨像对比研究
    3.3 唐代
        3.3.1 、菩萨样式特征
        3.3.2 、与周边地区唐代菩萨像对比研究
第四章 菩萨像题材与信仰
    4.1 观音菩萨
        4.1.1 、观音与双观音菩萨题材
        4.1.2 、题记中反映观音菩萨信仰分析
    4.2 思惟菩萨
        4.2.1 、思惟与双思惟菩萨题材
        4.2.2 、题记中反映思惟菩萨信仰分析
    4.3 地藏菩萨
        4.3.1 、地藏菩萨题材
        4.3.2 、题记中反映地藏菩萨信仰分析
    4.4 其他特殊题材与信仰
        4.4.1 、“龙吐莲花”式背屏题材
        4.4.2 、“龙树背龛式”题材
        4.4.3 、龛式题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应用型示范高校“课程和生活”双思政融合育人应用探索——以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程和生活”双思政育人的理论内涵
二、应用型示范高校“课程和生活”双思政融合育人的障碍
三、应用型示范高校“课程和生活”双思政融合育人路径探索
    1. 构建应用型“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创新课堂教学主渠道
    2. 构建“互联网+思政教育教学”应用新模式,实现“三为”理念
    3. 构建应用型生活思政育人新理念,教育空间向学生实际生活拓深
    4.“课程和生活”双思政融合育人作为应用型示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落脚点

(8)东魏北齐双树盘枝式背屏佛造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现状
第一章:双树盘枝式背屏佛造像的命名和分布
    第一节:“双树盘枝式背屏佛造像”的命名问题
    第二节:双树盘枝式背屏佛造像的分布
第二章:双树盘枝式背屏佛造像的艺术研究
    第一节:双树盘枝式背屏佛造像的分类
    第二节:双树盘枝式背屏佛造像的题材
    第三节:ⅡAb型造像相关研究
        1.ⅡAb型造像的艺术特征
        2.ⅡAb型造像的性质用途
    第四节:Ⅰ型造像中的“龙树”问题
第三章:双树盘枝式背屏佛造像的流变
    第一节:北朝“双树下坐佛”源流
    第二节:四川地区所见“双树下坐佛”
    第三节:“双树盘枝式背屏佛造像”定式的形成
        1.双树盘枝式背屏佛造像定式的形成
        2.南北朝时期地区之间的佛教交流
第四章:双树盘枝式背屏佛造像与南北朝佛学
    第一节:邺城和曲阳的佛教
    第二节:双树盘枝式背屏佛造像与佛学诸流派
        1.涅盘学
        2.净土信仰
        3.禅学
    第三节:浅谈“双树”概念和图像的神圣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北佛教造像题记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主要内容、拟创新点与进度安排
第一章 河北佛教造像题记的基本概况
    第一节 曲阳修德寺出土造像
    第二节 零散出土及收藏于各地文管所的造像题记
    第三节 河北出土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像题记的类别
第二章 河北出土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像题材与风格
    第一节 造像题材之演变
    第二节 造像风格之演变
第三章 从造像题记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信仰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社邑
    第二节 社邑中的僧官与世俗官员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性社邑
第四章 造像题记中所见村落与寺院
    第一节 造像题记中所见村落
    第二节 造像题记中所载寺院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10)晋唐间佛教石刻文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佛教石刻概述
        一、佛教造像记产生发展的历史概述
        二、佛教造像碑产生发展的历史概述
        三、僧侣塔铭产生发展的历史概述
    第二节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选题的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的材料、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材料及相关说明
        二、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晋唐间佛教石刻文献整理研究
    第一节 晋唐间佛教石刻拓本整理研究
        一 晋唐间佛教石刻拓本缀合
        (一)晋唐间佛教造像记拓本缀合
        (二)晋唐间僧侣塔铭拓本缀合
        二 晋唐间佛教石刻拓本辨僞
        (一)佛教造像记拓本辨僞
        (二)佛教僧侣塔铭拓本辨僞
        三 晋唐间佛教石刻拓本断代
        四 晋唐间佛教石刻拓本去重
    第二节 晋唐间佛教石刻释文校补例释
        一、文字正误
        二、缺文补释
        三、未识字考辨
        四、文字脱漏
        五、标点正误
第三章 晋唐间佛教石刻文字研究
    第一节 佛教石刻古文字研究
        一、佛教石刻古文字形体结构分析
        二、佛教石刻隶古字形体来源分析
    第二节 佛教石刻异体字研究
        一、简省
        二、增繁
        三、讹混
        四、变异
        五、类化
        六、改换
        七、位移
        八、记号化
        九、造字思路和方法不同而成异体
        十、符号转写而成异体
        十一、合文
    第三节 佛教石刻同形字个案研究
        一、“惚”的同形字及各异体关系的历时考察
        二、“楞”的同形字及异体关系的)变考察
        三、其他同形字散释
    第四节 佛教石刻假借字研究
        一、佛教石刻假借字研究
        二、碑刻假借字研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五节 佛教石刻疑难字考辨
第四章 晋唐间佛教石刻词语研究
    第一节 佛教石刻称谓词语研究
        一、佛教僧侣称谓词语
        二、亲属称谓词语
        三、世俗社会称谓词语
    第二节 佛教石刻社团词语研究
    第三节 佛教石刻僧官词语研究
        一、高层僧官
        二、基层僧官
    第四节 佛教石刻宗教词语研究
        一、描述佛教的词语
        二、佛教描绘世俗社会的词语
        三、佛教描绘世俗衆生的词语
        四、佛教描绘佛界的词语
    第五节 佛教石刻造像发愿词语研究
        一、与施舍相关的词语
        二、与施舍物相关的词语
        三、与佛像相关的词语
        四、与发愿相关的词语
        五、与现实处境相关的词语
    第六节 佛教石刻疑难词语考辨
第五章 晋唐间佛教石刻文字词语的研究价值
    第一节 晋唐间佛教石刻的文字学研究价值
    第二节 晋唐间佛教石刻的词汇学研究价值
    第三节 晋唐间佛教石刻的辞书学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附録
    1.附録一《西晋至南北朝佛教石刻目録》(部分,前50页)
    2.附録二《西晋至南北朝佛教石刻异体字表》(部分,前116页)
後记

四、“双思”的具体体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定州与邺城北朝隋代单体思惟像序列研究——兼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造像鉴别[J]. 刘洪彩.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21(06)
  • [2]东魏北齐龙树思惟像研究[J]. 刘洪彩. 中国美术研究, 2021(02)
  • [3]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北朝艺术风格演变研究[D]. 冉令江. 东南大学, 2021
  • [4]定州白石双身造像之形成、发展与式微[J]. 简佩琦. 形象史学, 2020(01)
  • [5]半跏思惟像研究 ——从印度到中国[D]. 张保珍.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6]河北南宫后底阁出土菩萨造像老古学研究[D]. 王冠宇. 西北大学, 2019(12)
  • [7]应用型示范高校“课程和生活”双思政融合育人应用探索——以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为例[J]. 李赟,何福全.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10)
  • [8]东魏北齐双树盘枝式背屏佛造像研究[D]. 李拓.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9]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北佛教造像题记整理与研究[D]. 谷圆圆. 河北大学, 2016(03)
  • [10]晋唐间佛教石刻文字词语研究[D]. 郭洪义. 西南大学, 2016(07)

标签:;  ;  ;  ;  ;  

“双重思维”的具体体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