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义务兵家属优待社会统筹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义务兵家属优待社会统筹工作的通知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义务兵家属优待金社会统筹工作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岳宗福,李赛赛[1](2021)在《中国退役军人医疗保险的制度变迁、治理框架与未来展望》文中认为《军人退役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颁行标志着我国退役军人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正式起步,《社会保险法》的颁行加快了军人保险制度建设进程,退役军人医疗保险制度建设也开始进入发展完善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退役军人权益的维护和保障,退役军人医疗保险制度建设随之迈入新时代,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退役军人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奠定了退役军人医疗保险治理的基本框架。展望未来,在退役军人事务和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应强化退役军人医疗保险制度顶层设计,通过制定退役军人医疗保险单行法规,优化退役军人医疗保险制度体系,推进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晋江艳[2](2021)在《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说明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中国人民的社会保障实践持续了上千年,且随着社会发展,保障对象逐步扩大,保障措施日益多样,保障思想不断丰富,但严格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始终没有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9至1956年,较全国其他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基础较好,重工业相对发达,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处于战争前沿,优抚安置任务异常艰巨,促使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建立了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在内的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之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研究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丰富东北地区党史研究和完善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点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计量史学法,分六部分对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进行全面分析。作为文章的起点,第1章遵循党史研究基本思路,介绍了选题背景,说明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重点整理和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成果,认为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保障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但关于东北地区的研究尚有不足,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任何实践都不是空中楼阁。研究社会保障,首先要追根溯源,探究其实践基础。1949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开展的社会保障实践具有坚实的理论、历史和现实基础,三者缺一不可。第2章和第3章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认为这一时期东北地区党组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保障思想)为指导,受中国传统社会保障思想影响,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是东北解放区的社会保障实践基础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形势,建设国家重工业基地、开展农业合作化的经济计划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在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情况下,领导人民创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亟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具备了建立社会保障的条件。第4章和第5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始终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保障”概念,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但无论是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还是社会优抚工作都已经开展起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对系统的组织机构体系、广泛的社会动员以及以政府、社会和内部机构为主体的监督机制搭建了一个社会保障体系。第4章重点介绍了这一内容,即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在这一制度框架下,东北各地竭尽所能救济灾民、贫民和朝鲜战灾孤儿,收容改造旧社会遗留的娼妓和游民;重点在企业中建立劳动保险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福利,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以及精神病人建立民政福利;优待军烈属和革命残废军人,褒扬抚恤革命英烈,妥善安置回乡转业人员等,丰富的内容使社会保障由简单的制度构建层面跨越到充实的制度实践层面。第5章则重点介绍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在充分认识制度结构和实践内容的基础上,第6章进一步提升,重点分析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认为其对政治建设而言,通过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巩固了新生政权;对于经济建设而言,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对于军事活动而言,激发了群众参军参战的热情,为抗美援朝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对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言,构建了社保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当前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现状,以史鉴今,提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群众观点,反对官僚主义作风;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总体来说,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实践是成功的,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稳定性和和可持续性不足。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实践,本文采取在总体肯定的基础上加以批判借鉴的态度。

卢珊珊[3](2021)在《退役大学生士兵安置政策优化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退役士兵安置政策保障士兵权利,介于退役士兵在部队所做贡献和退役后环境变化对生活的的影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提供资金保障服务。目前我国退役大学生士兵安置的原则来源于《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然而调理内容上,针对大学生士兵安置政策内容较短,且在实际运用中容易出现问题。为营造国家安全、军队建设和社会稳定的环境,必须优化政策。本文从需求层次理论、公共服务理论和人力资源理论的角度,总结学者研究结论并结合问卷的方式,分析大学生安置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角度查找原因,并提出在征兵政策、退役后管理、完善法律法规以及就业政策等方面的意见,目的是能够优化政策,做到让大学生退役后做到有法可依,使安置工作能够有效运行,推动安置工作的顺利开展,减轻地方政府对学生安置的压力,摆脱目前的工作困难。

武怡然[4](2020)在《我国优抚制度立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军人的优抚制度是基于军人对社会、国家和人民“特别贡献”的奖励和补偿,是一种“锦上添花”的制度设计。军人优抚权属于军人的法定基本权利,是我国宪法权利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优抚制度的法律条文中,由于大量授权性条款的存在,致使在该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大量不公现象。在权利救济方面,由于救济制度、监督机制的尚未完善,优抚对象依法维权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优抚对象合法权益的保障无法从制度和法律程序上加以落实。在就业安置方面,为“军转干部”设立的就业前培训项目,已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在退役士兵的就业安置政策中,免费培训政策的吸引力不够,升学加分政策的受众少,针对企业招录退役士兵享受的减税补贴政策,虽实施效果明显,但也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带来了阻力。本文认为,在赋予军人特殊权利以及限制军人一般权利的时,都必须以法律的形式进行明文规定,特别是对于军人基本权利方面的限制,必须由中央进行立法。针对地方政府立法的自由裁量权,应由国家根据军人优抚内容的具体特点,制定相对统一的国家标准,以法律的形式对各级人民政府在执行优抚政策时的行为能力、权利能力、和责任能力进行明确规定。在守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保障优抚制度的顺利实施及实施效果,设计健全可行的救济保障机制;建立统一监管制度;明确各个义务主体不履职时的法律责任,明确优抚工作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提升培养军人的自我维权意识和能力,建立信息的公开及沟通机制,鼓励退伍军人自发组建维权组织。在完善退伍军人就业安置工作上,对退伍军人培训工作进行改革,建立新型专属军人大学,加大对参战退伍军人的优待力度。

林高松[5](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兵役法律制度是国家的重要军事制度,是国家开展兵役工作的法律保证。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兵役制度等重大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军事管理革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研究分析兵役法律制度所包含的法理价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本文按照“理性分析、历史沿革、价值定位、内外环境、完善之道”的逻辑顺序分五章展开研究。第一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理性认识。从兵役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兵役实体法律制度、兵役程序法律制度等为研究起点,对兵役法律制度的内涵外延进行科学界定,系统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主要特征和地位作用,为论文撰写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章,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分析。按照古代、近代和新中国等三个阶段系统梳理我国兵役法律制度发展脉络,系统分析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现状,从体系构成、实质内涵和主要问题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发展的新要求,兵役法律制度体系更加科学完备、现役军人制度更加适应现代化局部战争需要、退役军人制度更加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第三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价值定位。主要从五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所蕴含的法理价值进行全面阐述,一是兵役义务与兵役权利的价值整合,二是国家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有序统一,三是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相互融合,四是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五是和平权与发展权的有序调整等,充分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公平正义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第四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内外环境。客观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既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因素,这是新时代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根基。从五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防实力同步增强,二是我国总体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局部战争威胁始终存在,三是信息化局部战争对兵员素质要求普遍提高,四是优待军人成为兵役法律制度的内在共识,军人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五是军队独生子女兵员质量不容乐观,应征青年身体素质明显下降。第五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完善之道。主要从兵役法律制度建设角度提出一系列对策措施,力求为国家兵役机关开展兵役法律制度建设提供参考。一是科学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体系,二是大力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质量,三是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落实。加快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持续为国家提供优质的兵员补充,确保国家总体安全,进而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李霞[6](2020)在《城乡统筹视域下我国军人优抚安置制度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乡统筹的军人优抚安置制度,在调动适龄青年入伍、稳定现役军人队伍及完善军人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了统筹城乡军人优抚安置项目的政策,致力于统筹城乡军人的优抚安置待遇。本文以城乡统筹为视角,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军人优抚安置的落实情况进行研究,认为当前我国城乡统筹的军人优抚安置制度亟待完善与优化。在此基础上,剖析军人优抚安置城乡统筹过程中的困境与原因,提出优化对策,对于维护军人合法权益、促进军人优抚安置统筹发展和整体社会保障的系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军人优抚安置城乡统筹的现状时发现,当前我国城乡军人优抚安置制度在政策规定、待遇标准及服务水平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城乡之分。军人优抚安置在城乡统筹过程中还面临着地方经费短缺、政策统筹层次低、政策落实不到位及政策普及程度低的困境。其原因主要是中央与地方责任失衡、政府整体投入不足、落实主体能力有待加强、政策法规刚性不足、地方政策宣传不力。进而,本文对国外军人优抚安置的经验进行了分析与借鉴,提出了城乡统筹的军人优抚安置制度的优化路径。首先,应该明确制度原则,要遵循城乡统筹、省级统筹、系统统筹及分类统筹原则。其次,应该规范制度安排,加强法制化约束、规范与完善制度规定、加强部门之间的衔接配合。再次,应强化制度落实,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改进优抚安置的责任分担方式。最后,要提供配套保障,帮扶农村困难老兵、提供覆盖城乡的优抚服务、扶持多方力量参与。整体上看,我国军人优抚安置制度实现城乡统筹任重而道远,但相信我国的政策规定、实践经验及经济环境都可以为该制度的优化与完善提供支持,军人优抚安置实现城乡统筹,未来可期。

高骥[7](2020)在《W市地方大学生应征入伍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方大学生应征入伍是顺应世界趋势的一种表现,是贯彻兵役法规的具体体现,是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本研究将特别是W市大学生应征入伍现状以基层兵役工作人员的视角加以重新审视,有利于兵役机关深入理解大学生应征入伍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此来提高大学生应征入伍的积极性,有利于征集高素质兵员,使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应征入伍。本文主要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调查大学生应征入伍发展历程、现状等情况,并以W市现状为例,分析现行大学生征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吸取国外征集高素质兵员经验,研究出我国当前大学生征兵工作对策。在增强兵役法规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强制性的基础上,着眼调动大学生参军热情,有效提升国防教育形式效果升级,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备前瞻性的激励机制,以信息化手段掌握大学生预征对象信息,加强宣传针对性和有效性,采取一年两季征兵,阳光化依法征兵、廉洁征兵,严格精准化程序按需征集大学生对岗入伍。做好大学生士兵应征入伍,征集更多的高素质大学生兵员到部队中发展,改善部队兵员结构,提升我军信息化、现代化战斗力,并确保大学生在军队有发展空间,退伍有保障制度,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搭建舞台,让他们入伍安心、服役暖心、退伍放心。

张凯哲[8](2020)在《辽宁省退役士兵就业安置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退役士兵的安置,不仅影响着军队的稳定和谐,更是关乎国防安全与社会建设的重要工作。在不同的时期,退役士兵的安置方式都应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对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进行探索,既可以解决当前退役安置工作的现实问题,也能够为退役安置政策的完善提供理论来源,同时还能够促进相关制度的完善,推动政策的有效落实。辽宁省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北部战区的中心地带,每年政府部门需要作大量的工作对退役士兵进行安置,因此,针对退役士兵的就业安置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现行的退役士兵就业安置体系,主要是依靠政府的指令与制度对安置工作进行管理,有着计划统筹安排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依靠政府指令性的安置方式所产生的问题逐渐显现,加之推动退役士兵自主就业的各项制度与配套措施存在不足,致使安置工作的开展难度越来越大。因此,调整传统安置方式、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推动退役士兵自主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对退役士兵的妥善安置,成为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界定了退役士兵与士兵安置的概念,运用公共产品服务理论、就业能力理论以及社会补偿理论,研究了辽宁省退役士兵就业安置工作的各项政策规定以及就业安置的现实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美、俄、英等军事大国退役士兵安置政策的突出特点,深入解析了辽宁省退役士兵就业安置出现的岗位安置难度大、政策落实难、创业优惠力度小以及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多方面解决辽宁省当前形式下的退役士兵的就业安置问题的对策:完善就业安置立法、提升人力资本投资、加大士兵创业扶持优惠力度等。

刘旋[9](2021)在《四川省新津县的优抚安置工作研究(1950-1966)》文中研究说明优抚安置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工作,做好优抚安置工作不仅能巩固国防、壮大人民军队,还能促进社会稳定。四川省新津县在1950-1966年开展的优抚安置工作,是新津县先后在川西行署和四川省的领导下,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地区性优抚安置工作。在巩固政权稳定社会和恢复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下,新津县人民政府紧跟中国共产党及人民政府的优抚安置政策,成立了新津县民政科、新津县复员委员会专门负责优抚工作和安置工作。新津县民政科和复员委员会紧跟党和国家的步伐,结合国家在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展开了以围绕社会稳定和恢复经济为中心、以支援抗美援朝运动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心、以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心的优抚安置工作。从1950年到1966年,新津县的优抚安置工作主要从代耕制度、优待劳动日制度和城市就业、发放抚恤对烈军属、复员军人给予物质帮扶;精神领域,通过拥军优属、烈士褒扬赋予烈军属、复员军人光荣的社会地位,从而让干部和人民群众更加重视优抚安置工作,尊重烈军属和复员军人。从1950年到1966年,新津县人民政府和新津县民政科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政策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党、政、军、民四位一体共同推进优抚安置工作,重视国家认同及革命烈、残、复军人光荣的认同宣传,物质优待精神抚慰并举发挥川西产粮县的优势,结合党在不同时期的政治任务循序渐进不断完善优抚安置工作,稳定了新津政治局势,恢复并发展了新津的生产,改善了贫苦烈军属的困境生活,和谐发展了军民关系。但也存在早期工作人员不充足,组织不健全;部分工作人员思想不端正,不重视优抚安置工作的问题。1950-1966年新津县优抚安置工作留下的启示是:优抚安置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工作,需要政府的多样化宣传,周详得力的措施,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重视模范代表带头作用等。

覃栎斯琪[10](2020)在《机构改革背景下湖北省宜昌市退役士兵就业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政治、经济和军事体制,随着新时代的要求,发生着不断地变革。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就业问题也成为各地面临的现实压力。退役士兵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就业问题也早就受到各界关注。退役士兵的就业出现问题,对于社会稳定,军心稳定甚至国家大局稳定,都会造成一定影响。十九大以后,专门成立了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在新时代背景下,全社会对退役士兵就业问题的关注都得到了提升。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退役士兵就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探索合理地解决方法。本文认为,最新的《退役士兵安置条例》(2011年)颁布以来,虽然各地都严格按照《条例》内容执行退役士兵就业政策,但因各地实际情况不同,以及新时代背景下机构改革原因,退役士兵的就业还存在一定问题。本文选取湖北省宜昌市为观察对象,详细分析宜昌市退役士兵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明显问题。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系统分析、比较研究、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重点从理论研究、问题剖析两个方面探究退役士兵就业现状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本文揭示了宜昌市现行的退役士兵就业政策法规不够健全、就业政策的落实力度不够、退役士兵个人就业能力不足、社会对退役士兵就业状况关注度较低等诸多问题,进而深层剖析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总体来看,退役士兵各项就业政策都按规定及要求严格落实,但是横向比较,各地的退役士兵就业政策并没有因地制宜,方向性、条款性的就业政策没有细化,忽略退役士兵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社会效益力度上还有所欠缺。因此,本文认为应当充分把握机构改革时机,妥善解决退役士兵就业问题,从完善政策法规、增强政策执行力度、提升退役士兵就业能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四个方面入手,对妥善处理宜昌市退役士兵就业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帮助退役士兵实现又好又快就业。

二、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义务兵家属优待金社会统筹工作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义务兵家属优待金社会统筹工作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退役军人医疗保险的制度变迁、治理框架与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变迁:退役军人医保制度20年回顾
    (一)《军人保险制度实施方案》框架下退役军人医保制度的创建
    (二)《社会保险法》颁行与退役军人医保制度建设
    (三)退役军人医保制度建设进入新时代
二、治理框架:退役军人医保制度现状考察
    (一)退役军人医保制度基础架构
    (二)军转干部医保接续制度安排
    (三)退役士兵医保接续制度安排
    (四)残疾退役军人医保接续制度安排
三、未来展望:优化退役军人医保制度的路径思索

(2)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2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2.1.2 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2.2 中国的社会保障思想
        2.2.1 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思想
        2.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主要领导人的社会保障思想
第3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
    3.1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
        3.1.1 革命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3.1.2 抗日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3.1.3 解放区的社会保障
    3.2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
        3.2.1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3.2.2 农业合作化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的发展
        3.2.3 处于抗美援朝战争前沿
        3.2.4 苏联社会保障制度及其示范效应
第4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4.1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4.1.1 社会救济的资金来源
        4.1.2 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
        4.1.3 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
        4.1.4 社会优抚的资金来源
    4.2 社会保障的组织机构
        4.2.1 政府机构
        4.2.2 社会团体
        4.2.3 企业内部机构
    4.3 社会保障制度的动员与监督
        4.3.1 社会保障中的社会动员
        4.3.2 对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
第5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5.1 社会救济
        5.1.1 灾害救济
        5.1.2 贫民救济
        5.1.3 娼妓游民收容改造
        5.1.4 朝鲜战灾孤儿救济
    5.2 社会保险
        5.2.1 养老保险
        5.2.2 医疗保险
        5.2.3 伤残保险
        5.2.4 生育保险
        5.2.5 优异贡献待遇
    5.3 社会福利
        5.3.1 民政福利
        5.3.2 职工福利
    5.4 社会优抚
        5.4.1 优待补助
        5.4.2 褒扬抚恤
        5.4.3 安置复员军人
第6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及启示
    6.1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
        6.1.1 增强了人们对新生政权的认同,提高了党的执政合法性
        6.1.2 提高了劳动者积极性,促进东北工业迅速发展
        6.1.3 激发了群众支前热情和军人士气,保障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6.1.4 构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为新中国社会保障奠定了基础
    6.2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启示
        6.2.1 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6.2.2 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作风
        6.2.3 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致谢

(3)退役大学生士兵安置政策优化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点
第一章 退役士兵安置政策体系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退役士兵安置政策的基本内涵及其内容
        一、退役士兵概念界定
        二、退役复学大学生
        三、退役就业大学生
        四、退役士兵安置
        五、退役士兵安置政策
        六、退役大学生士兵安置政策的内容
    第二节 退役士兵安置政策体系及其理想模式
        一、退役士兵安置政策主要法律法规
        二、退役士兵安置政策体系
        三、退役士兵安置政策的理想模式
    第三节 退役士兵安置政策的理论基础
        一、需求层次理论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三、人力资源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退役大学生士兵安置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原因
    第一节 退役大学生士兵安置效果调查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
        三、调查内容
        四、调查实施
        五、调查结果
    第二节 退役大学生士兵安置存在的问题
        一、适应性存在问题
        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作用不明显
        三、优惠政策利用率低
        四、就业帮扶政策与其他相关法律存在矛盾
    第三节 退役大学生士兵安置存在问题的政策原因
        一、政策没有考虑到大学生退役后的心理等方面的变化
        二、政策对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内容规定不全面
        三、政策内容模糊针对性不强
        四、政策缺少反馈机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优化退役大学生士兵安置政策的建议
    第一节 调整征兵政策以保障退役大学生士兵发展
        一、优化征兵政策以保障退役复学大学生学业发展
        二、优化征兵政策以保障退役就业大学生职业发展
    第二节 协调利益主体以完善培训体系
        一、优化政府行为协调各利益主体关系
        二、构建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教育培训体系
    第三节 完善法律制度并提供政策支持
        一、优化退役士兵安置法律规范
        二、政府为退役大学生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第四节 完善士兵利益诉求和反馈机制
        一、构建退役士兵利益诉求机制
        二、强化监督考评反馈机制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调查问卷

(4)我国优抚制度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及目的
        1.理论价值
        2.实践意义
        3.国内外研究综述
    (二)研究方法
一、优抚制度概述
    (一)优抚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1.优抚制度的内涵
        2.优抚制度的性质及特点
        3.优抚制度的价值
二、现行优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新中国成立前优抚制度立法沿革
        1.革命根据地创建时期的优抚政策
        2.抗战时期的优抚政策
        3.解放战争时期的优抚政策
    (二)新中国成立后优抚制度立法沿革
        1.初步形成时期的政策与立法情况
        2.工作停滞时期(文革期间)的政策与立法情况
        3.逐步恢复和发展时期的政策与立法情况
三、我国现行优抚制度立法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立法概况
        1.宪法方面
        2.法律方面
        3.行政法规方面
    (二)存在问题
        1.优抚制度基本理论缺陷
        2.优抚制度基本原则缺陷
        3.授权性条款偏多,由地方自主立法的内容偏多
        4.立法内容不完善
        5.救济、监督和处罚体系不完善
        6.退役军人安置工作不完善
四、完善我国优抚制度建议对策
    (一)丰富优抚制度基本理论内涵
    (二)确立“褒扬型”优抚制度立法原则
    (三)完善优抚制度内容
        1.修改、减少授权性条文,确立法律保留原则
        2.约束地方立法,严格细化执行标准
        3.明确中央与地方职责
    (四)确保优抚制度实施成效
    (五)完善丰富退伍军人安置工作
        1.建立新型全日制军人大学
        2.对参战退伍军人给予特殊优待
五、结语
六、参考文献
致谢

(5)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目的和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理性认识
    第一节 兵役法律制度的科学界定
        一、相关概念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实体法律制度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程序法律制度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主要特征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制度的法律特征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时代特征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内容特征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地位与作用
        一、兵役法律制度是国家军事制度的重要内容
        二、兵役法律制度是保卫国家安全的坚实基础
        三、兵役法律制度是组织兵役工作的有效规范
第二章 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我国古代兵役法律制度
        二、我国近代兵役法律制度
        三、新中国兵役法律制度
    第二节 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现状分析
        一、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体系构成
        二、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实质内涵
        三、我国兵役法律制度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我国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客观分析
        一、我国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经验
        二、我国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优劣之处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发展的新要求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价值定位
    第一节 兵役义务与兵役权利的价值整合
        一、依法参加兵役是公民和法人的基本义务
        二、参加兵役人员依法享有各种基本权利
        三、正确处理兵役权利与兵役义务的关系
    第二节 国家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有序统一
        一、兵役必须以实现国家价值优先
        二、公民通常是实现个人价值优先
        三、兵役法律制度是国家价值与个人价值的调节器
    第三节 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相互融合
        一、国防是全体公民的国防
        二、兵役实质是少数公民参加兵役
        三、兵役法律制度是实现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统一的平衡器
    第四节 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一、公平与效率是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
        二、兵役法律制度优先考虑军事效率
        三、兵役法律制度充分体现公平原则
    第五节 和平权与发展权的有序调整
        一、追求国家和平权是兵役法律制度的基本目标
        二、保障国家发展权是兵役法律制度的价值追求
        三、统筹和平权与发展权是兵役法律制度的主要功能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内外环境
    第一节 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是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基础
        一、经济实力
        二、法治环境
        三、军事改革
    第二节 国家严峻安全形势是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国家统一困境
        二、周边事态纷争
        三、西方大国遏制
    第三节 信息化局部战争对兵员素质要求普遍提高
        一、信息化局部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样式
        二、高技术武器装备占据未来战场的主导地位
        三、高素质的兵员成为信息化战争胜负的关键
    第四节 优待军人成为兵役法律制度的内在共识
        一、尊重军人共识
        二、优待军人传统
        三、军人权益维护
    第五节 军队独生子女兵员质量不容乐观
        一、独生子女成为军队服役主体
        二、应征青年身体素质明显下降
        三、入伍后退兵比例呈逐年上升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完善之道
    第一节 科学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体系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目标任务
    第二节 大力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质量
        一、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组织领导
        二、统筹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的规划计划
        三、科学组织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的起草拟制
    第三节 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落实
        一、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兵役法律意识
        二、加强执法监督检查确保法律制度落到实处
        三、严格组织对违反兵役法律制度行为的惩治
结语:加快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建设应处理的几个关系
    一、处理好兵役法律制度与其它军事政策制度之间的关系
    二、处理好兵役法律制度与新时代强军要求的关系
    三、处理好兵役法律制度制定与实施的关系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6)城乡统筹视域下我国军人优抚安置制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考察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难点
        1.4.1 本文的创新
        1.4.2 本文的难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军人社会保障
        2.1.2 军人优抚安置
        2.1.3 城乡统筹
    2.2 理论基础
        2.2.1 社会公平理论
        2.2.2 社会保障权理论
        2.2.3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
第3章 我国城乡军人优抚安置制度的统筹建设现状
    3.1 城乡军人优抚安置制度的统筹政策及落实情况
        3.1.1 国家政策
        3.1.2 地方实践
    3.2 军人优抚安置制度城乡差别的表现
        3.2.1 政策规定差别
        3.2.2 待遇标准差别
        3.2.3 服务水平差别
第4章 城乡军人优抚安置制度的统筹困境及原因分析
    4.1 城乡军人优抚安置制度的统筹困境
        4.1.1 地方经费短缺
        4.1.2 政策统筹层次低
        4.1.3 政策落实不到位
        4.1.4 政策普及程度低
    4.2 原因分析
        4.2.1 中央与地方责任分担失衡
        4.2.2 政府整体投入不足
        4.2.3 政策实施主体能力有待提高
        4.2.4 政策法规刚性不足
        4.2.5 地方政策宣传不力
第5章 典型国家军人优抚安置制度的经验借鉴
    5.1 典型国家军人优抚安置制度实践
        5.1.1 英国
        5.1.2 俄罗斯
        5.1.3 美国
        5.1.4 加拿大
    5.2 对我国统筹城乡军人优抚安置制度的启示
        5.2.1 提高军人地位
        5.2.2 法律保障待遇
        5.2.3 贡献决定待遇
        5.2.4 增强中央政府责任
        5.2.5 鼓励社会参与
第6章 城乡统筹的军人优抚安置制度的优化路径
    6.1 明确制度原则
        6.1.1 城乡统筹
        6.1.2 省级统筹
        6.1.3 系统统筹
        6.1.4 分类统筹
    6.2 规范制度安排
        6.2.1 加强法制约束
        6.2.2 完善制度规定
        6.2.3 加强职能部门间的配合衔接
    6.3 强化制度落实
        6.3.1 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6.3.2 改进优抚安置责任分担方式
    6.4 提供配套保障
        6.4.1 帮扶农村困难老兵
        6.4.2 提供覆盖城乡的优抚服务
        6.4.3 扶持多方力量参与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7)W市地方大学生应征入伍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地方大学生应征入伍概述
    2.1 地方大学生入伍定义
    2.2 地方大学生入伍发展历程
        2.2.1 暂缓征集阶段(2000 年之前)
        2.2.2 试点征集阶段(2001-2004 年)
        2.2.3 逐渐展开阶段(2005-2015 年)
        2.2.4 重点征集阶段(2016 年至今)
    2.3 地方大学生应征入伍意义
        2.3.1 地方大学生入伍是贯彻兵役法规的具体体现
        2.3.2 地方大学生入伍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2.3.3 地方大学生入伍是顺应世界趋势的一种表现
        2.3.4 地方大学生入伍是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的客观需要
3 W市地方大学生应征入伍现状
    3.1 W市基本情况简介
    3.2 W市地方大学生应征入伍基本情况
        3.2.1 W市网上应征报名情况
        3.2.2 W市入伍大学生情况
        3.2.3 W市大学生入伍动机调查
    3.3 近年W市地方大学生应征入伍做法及成效
        3.3.1 优惠政策陆续出台,军营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3.3.2 征集主体逐步转变,兵员素质结构进一步改善
    3.4 W市地方大学生应征入伍存在的问题
        3.4.1 参军顾虑较多,入伍积极性难提升
        3.4.2 内容形式略陈旧,征兵宣传难奏效
        3.4.3 兵役意识淡薄,拒服兵役现象难禁止
        3.4.4 人岗未匹配影响留队发展,政策激励难持续
4 W市地方大学生应征入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大学生缺乏相应国防观念,忧患意识淡薄
    4.2 征兵宣传缺乏感召力,强效合力未形成
    4.3 现行兵役法规制度缺乏刚性约束,兵役执法不严
    4.4 优抚安置政策缺乏长效吸引,激励措施易滞后
    4.5 征集模式缺乏精准,程序有待完善
5 优化W市地方大学生应征入伍对策建议
    5.1 借鉴吸收军事强国经验
        5.1.1 各国征集高素质人才入伍经验概况一览
        5.1.2 借鉴和启示
    5.2 深入开展国防宣传、教育
        5.2.1 以强化国防意识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提高教育重视度
        5.2.2 以针对性、有效性创新宣传形式,提升入伍感召力
    5.3 科学完善征兵运行机制
        5.3.1 着眼平时征兵准备,常态化征兵工作开展机制
        5.3.2 着眼强化法律依据,规范化修改完善兵役法规
        5.3.3 着眼兵员主体变化,精准化转变征集方式机制
        5.3.4 着眼提高兵役意识,严细化兵役执法惩处机制
        5.3.5 着眼保证兵员质量,阳光化征集标准程序制度
    5.4 全面营造良好成长与发展环境
    5.5 多措并举解决退伍就业发展问题
        5.5.1 前瞻性制定优抚政策
        5.5.2 市场化定向对口就业培训
6 展望、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辽宁省退役士兵就业安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评述
    三、研究的内容、方法、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四、创新点
        (一)创新化的退役士兵人力资本提升
        (二)专业化的退役士兵创业帮扶新模式
第二章 退役士兵就业安置的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
    一、核心概念
        (一)退役士兵
        (二)就业安置
    二、相关理论
        (一)公共产品服务理论
        (二)就业能力理论
        (三)社会补偿理论
第三章 辽宁省退役士兵就业安置的现状
    一、辽宁省退役士兵的情况调查
        (一)辽宁省退役士兵的人口情况
        (二)辽宁省退役士兵就业取向和态度
    二、辽宁省退役士兵就业安置政策的内容
        (一)退役士兵经济补助政策
        (二)退役士兵岗位安置政策
        (三)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政策
        (四)退役士兵自主创业政策
    三、辽宁省退役士兵就业安置政策的落实情况
        (一)退役士兵就业安置落实的配套措施
        (二)退役士兵就业安置政策的落实情况
第四章 辽宁省退役士兵就业安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辽宁省退役士兵就业安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岗位安置难度大
        (二)安置政策难落实
        (三)就业能力提升保障不足
        (四)创业优惠支持力度小
    二、辽宁省退役士兵就业安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安置工作管理存在偏差
        (二)政府安置政策与法律针对性不强
        (三)退役安置经费投入不足
        (四)退役士兵人力资本开发不足
第五章 国外退役士兵就业安置的主要特点
    一、美国多方位的就业渠道支持
        (一)完备的管理帮扶机构
        (二)社会化的就业帮扶
    二、俄罗斯多角度的就业辅助帮扶
        (一)全方位的就业安置辅助制度
        (二)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三、英国多元化的参与主体
        (一)政府协助社会组织参与帮扶
        (二)各级企业提供针对性的就业支持
第六章 完善辽宁省退役士兵就业安置工作的对策
    一、充实退役士兵就业安置相关法律与制度
        (一)加强退役士兵就业安置的法制建设
        (二)充实退役士兵就业安置保障制度
        (三)提升政府政策优惠标准
    二、加强政府管理强化就业安置政策宣传
        (一)强化退役士兵就业安置机构职能
        (二)政府构建完备的就业政策宣传平台
    三、推动退役士兵人力资本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一)健全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二)拓宽培育渠道增设学历教育
        (三)增设人才资源储备库实现按需培养
    四、加大退役士兵自主创业的政府扶持
        (一)建立退役士兵创业创新培训基地
        (二)加大创业资金与场地扶持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辽宁省退役士兵就业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9)四川省新津县的优抚安置工作研究(1950-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选题缘由及相关研究综述
        1.1.1 选题缘由
        1.1.2 相关研究综述
        1.1.3 主要研究资料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3 主要内容及新意与不足
        1.3.1 主要内容
        1.3.2 新意和不足
    1.4 相关概念界定
2 新津县优抚安置工作的背景及过程
    2.1 新津县优抚安置工作的背景
        2.1.1 新津解放及行政建置沿革
        2.1.2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及人民政府出台优抚安置政策的原因
        2.1.3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及人民政府优抚安置政策的制定
    2.2 优抚安置实施过程
        2.2.1 第一阶段:以围绕社会稳定和恢复经济为中心
        2.2.2 第二阶段:以支援抗美援朝运动为中心
        2.2.3 以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为中心
        2.2.4 以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心
3 新津县优抚安置工作的组织机构、工作人员及经费问题
    3.1 优抚安置工作的组织机构与人员
        3.1.1 中央优抚安置组织机构
        3.1.2 四川省及新津县优抚安置工作组织机构
    3.2 优抚安置工作的经费情况
4 新津县优抚安置工作中的情况普查及宣传教育工作
    4.1 登记造册普查优抚对象情况工作
    4.2 思想宣传及政治教育工作
        4.2.1 对优抚对象、优抚干部的宣传教育
        4.2.2 对复员工作干部、复员军人及群众的宣传教育
5 新津县优抚安置工作的主要内容
    5.1 优抚工作
        5.1.1 代耕
        5.1.2 优待劳动日
        5.1.3 城市就业
        5.1.4 其他物质优待
        5.1.5 拥军优属
        5.1.6 烈士褒扬
    5.2 抚恤工作
    5.3 安置工作
6 新津县优抚安置工作的特点、成效与不足
    6.1 新津县优抚安置工作的特点
        6.1.1 党、政、军、民四位一体共同推进优抚安置工作
        6.1.2 重视国家认同及革命烈、残、复军人光荣的认同宣传
        6.1.3 物质优待精神抚慰并举发挥了川西产粮县的优势
        6.1.4 优抚安置结合党在不同时期的政治任务循序渐进不断完善
    6.2 新津县优抚安置工作的成效及不足
        6.2.1 成效
        6.2.2 不足
    6.3 新津县优抚安置工作的历史启示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机构改革背景下湖北省宜昌市退役士兵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3 宜昌市退役士兵就业现状
    3.1 退役士兵就业政策
    3.2 宜昌市退役士兵就业整体状况
    3.3 实证分析
4 宜昌市退役士兵就业存在问题及原因
    4.1 宜昌市退役士兵就业存在问题
    4.2 宜昌市退役士兵就业问题的原因
5 解决宜昌市退役士兵就业问题的建议
    5.1 国外退役士兵就业经验与启示
    5.2 解决宜昌市退役士兵就业问题的若干建议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义务兵家属优待金社会统筹工作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退役军人医疗保险的制度变迁、治理框架与未来展望[J]. 岳宗福,李赛赛. 公共治理研究, 2021(05)
  • [2]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D]. 晋江艳. 吉林大学, 2021(01)
  • [3]退役大学生士兵安置政策优化探究[D]. 卢珊珊.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我国优抚制度立法研究[D]. 武怡然.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5]新时代中国特色兵役法律制度研究[D]. 林高松. 武汉大学, 2020(04)
  • [6]城乡统筹视域下我国军人优抚安置制度优化研究[D]. 李霞. 吉林大学, 2020(08)
  • [7]W市地方大学生应征入伍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 高骥.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8]辽宁省退役士兵就业安置问题研究[D]. 张凯哲.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9]四川省新津县的优抚安置工作研究(1950-1966)[D]. 刘旋.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10]机构改革背景下湖北省宜昌市退役士兵就业问题研究[D]. 覃栎斯琪. 三峡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义务兵家属优待社会统筹工作的通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