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地表风廓线与垂直湍流强度关系研究

近地表风廓线与垂直湍流强度关系研究

一、近地层风廓线与垂直湍流强度关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廉涵阳[1](2021)在《北京城区边界层结构特征及典型污染过程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明确北京城区边界层结构特征和湍流迁移在污染生消过程中的演变规律,文章基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物理观测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和近地湍流观测资料描述了北京边界层风温湿垂直梯度分布和近地湍流特征,并剖析两次典型霾过程污染特征与污染成因。得到结论如下:(1)气象要素的垂直结构中:与春夏季相比,北京冬季逆温出现频次最高(89.52%),逆温强度最大1.53 K·(100m)-1,以贴地逆温为主。由于热力对流旺盛,夏季早间近地层逆湿现象较晚间显着,春秋季的湿度则在近地层快速下降,500 m以上趋于稳定。北京以西风、东风、西北风和东北风交替盛行,冬季在1.3 km处出现风速极大值(10 m·s-1)),夏季在近地0.4 km出现低空急流,与不同季节的逆温层结分布有关。(2)近地湍流特征中:摩擦速度整体量值区间为0.10-0.54 m·s-1,呈以14:00为临界时刻的日单峰型结构,四季数值和日变化均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湍流强度均值分别为0.639、0.613和0.397,满足Iu>Iv>Iw,湍流强度的季节分布呈夏季>秋季>春季>冬季。随风速的增大,各分量湍流强度都呈指数衰减趋势。春季湍流动能1.594 m2·s-2,夏季0.619 m2·s-2,仅为春季的1/2,是夏季冠层茂盛对水平风速有削弱作用且夏季湍流能量来源主要为热力贡献,也因此夏季垂直方向的湍流动能与水平方向无限接近。(3)两次典型污染过程的成因分析表明,本地排放和区域传输来的污染在小风(风速1-2 m·s-1)、高湿(相对湿度>80%,)、贴地强逆温[平均逆温强度1 K·(100m)-1左右]和弱湍流混合(摩擦速度<0.21 m·s-1、湍流动能约0.0644 m2·s-2、湍流强度均<0.9)等不利扩散的气象条件下的累积转化是北京霾污染发生的主要原因。其次污染发生前湍流强度、摩擦速度和湍流动能提前出现大幅下降(摩擦速度降低6/7,、湍流动能突降率77%);污染结束前,湍流强度出现一个量级增幅的峰值,这些信号可作为污染阶段改变的预报指标,其中湍流强度提前响应的时长则与其峰值后持续湍强大小有关。(4)与累积型污染相比,暴发型污染过程前期污染增长较快的原因一方面是来自南方城市的湿污染传输,另一方面是不受降雪湿沉降影响。

罗铃子[2](2021)在《台风条件下的风电场流场及计算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东南沿海拥有丰富的风资源,在此区域分布着大量的风力发电机组,组成沿海陆地风电和海上风电,是我国并网容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沿海地区经常受到台风的侵袭,台风登陆过程中的突变风向、瞬变风速和极大湍流是造成风电机组损坏的重要因素,因此台风条件下的流场分析和计算模型的研究对沿海地区风电场来说尤为重要。本文研究了受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的影响,在8月7日00:00至8月10日23:00时间段内浙江某近海风电场的流场特征,重点研究了使用模型计算以获取垂直方向上的风速分布的可靠性,以便应用于台风破坏性评估、风力机组的设计等。首先使用风电场超声测风仪测得的50m、70m、100m和120m四个高度的测风数据,以10min为时距研究风向、风速、湍流强度等参数,发现台风登陆对参数的影响较大:当台风登陆后10min平均风向变化明显,10min平均风速明显下降,湍流强度在登陆后出现巨大波动,50m高度的湍流强度甚至达到了 50%以上。同时发现了本次台风作用下风电场的风力发电机组受到湍流强度的影响最大。然后利用观测数据使用对数风廓线方程和3项混合长度模型的Gryning风速廓线模型并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对四个高度的平均风速进行计算,将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风速对比时发现对数风廓线方程和3项混合长度模型的Gryning风速廓线模型的计算偏差都在1.5%以内,且使用观测数据对摩擦速度和粗糙度长度同时拟合的计算方法计算精度更高。最后,使用国际气候管理最佳路径档案中记载的路径信息和基于梯度风原理的风场模型对风电场10m高度处10min平均风速进行计算,利用指数律对50m、70m、100m、120m高度的风速进行计算并与实测值对比,验证了使用风场模型对不同高度风速模拟计算的可行性。

黎倩[3](2020)在《高原河谷机场低层湍流精细化观测分析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宁曹家堡机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较高,地形复杂,且机场南北两侧山脉河谷较多,机场上空风场受西北气流和地形的双重影响,湍流变化显着,风切变频发,多次导致飞机复飞和备降,给国民经济和人民航空活动安全带来威胁。本文基于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全光纤相干激光测风雷达探测数据,对西宁机场低层湍流精细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激光测风雷达实时风场数据反演了湍流耗散率、温度平流、垂直速度标准差和垂直速度偏度,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定量分析。通过分析低层水平风和垂直气流不同季节湍流日变化结构特征、不同天气情况下湍流日变化结构特征。结合在西宁机场遭遇的危及航空活动安全的“对头风”、“晴空下击暴流”和“低空急流”这三个特殊过程,开展了湍流活动精细观测分析和飞行气象服务业务应用,得到了以下结论:(1)西宁曹家堡机场主要受西北气流带来的天气系统影响,由于跑道位于东西走向的河谷,因此西宁机场全年盛行风为东南风和西北风。春、冬季出现大风的概率大。低层水平风场具有明显的山谷风特征,夏季风小,冬季风大。机场日间低层主要为冷空气活动,夜间冷暖气流交替;冷暖气流活动夏季最弱,冬季最强。四个季节湍流耗散率量级范围10-6~10-4.4m2s-3之间,湍流范围和强度是白天大于夜间,冬季最强,夏季最弱。而低层湍流高度则是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垂直气流标准差的大小反映湍流脉动动能的强弱。垂直速度的偏度表示湍流动能的输送方向以及垂直速度的动力来源。西宁机场下沉气流夜间强于日间,2.7km高度以上主要为上升气流。湍流脉动动能冬季最强,夏季最弱。湍流动能的输送方向和垂直速度的动力来源具有日变化特征。太阳辐射增强时,低层垂直速度扰动动能和湍流动能向上输送。当太阳辐射减弱时,垂直速度扰动动能和湍流动能向下输送;夜间受垂直风切变影响,垂直速度扰动动能和湍流动能向上输送。(2)大风天风向稳定,温度平流最强,大风层向下扩展时,冷平流强度和范围也在中低层增强,湍流强度在偏西风和偏东风交界处增强。大风天下沉运动最强,午后上升运动与下沉运动交替,湍流脉动动能较小。风切变导致垂直速度扰动动能和湍流动能向上输送。阴天的风向风速变化大,其湍流强度最强,低层为冷平流,中层冷暖平流交替。阴天上升运动强于下沉运动。湍流脉动动能14时前中层较强,14时后低层增强。垂直速度扰动动能和湍流动能凌晨向下输送,06时后向上输送,15时向上输送。晴天风向风速变化小,低层为冷平流,中层冷暖平流交替,风向发生变化时,湍流强度增强。晴天垂直运动最弱,湍流脉动动能较小。垂直速度扰动动能和湍流动能凌晨向下输送,05时向上输送,19时开始向下发展。(3)秋季对头风是傍晚前增强的东南气流被700h Pa北部高压脊前西北气流阻碍,在跑道北侧倾斜山脉作用下产生的。激光雷达探测图上清晰地展示:在中高空中西北风维持、傍晚低层东南风西进和机场北侧山脉沟槽的热力湍流共同作用下,跑道两端风向逐步对吹的细微演变过程,以及东西风碰头后形成的辐合线和近地层大风区的生成、加强、西进到移出跑道的全过程。探测发现16:40~16:45以及16:56~17:30出现了较强的下沉运动,垂直风切变较大,湍流时强时弱。(4)2018年4月26日13:23在跑道入口端4.05 km,高度475 m处出现了小尺度气旋环流。13:28飞机降落期间,在跑道入口端1海里处遭遇了微下击暴流,激光雷达图像上表现为范围约600 m2,由中心向外的较强辐散气流。强的冷空气下沉在近地面形成了雷暴高压,气流向外辐散,形成强湍流造成飞机紧急复飞。(5)低空急流风速最强达到20 m/s,急流轴高度在0.6~1.1 km,厚度在0.5~1.2 km。风速随高度先增大后减小,内部风场较为均匀,强度和厚度随时间减弱,急流轴高度随时间升高,在急流中心出现了强的冷暖平流,并随急流减弱而减弱,在急流顶风向随高度顺转,风速变化大,湍流较强,1:30随着冷空气的入侵,急流结构受到破坏,湍流强度达到最大。在21:00以后发现低空急流中出现湍流团,风速波动较明显,湍流团尺度先增大后减小。

明虎[4](2020)在《低能见度天气的多地基遥感设备探测及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低能见度天气会造成交通事故,危害人身健康。对低能见度天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文利用多地基遥感设备对雾、霾和沙尘暴等低能见度天气进行了长时间联合探测;通过分析各气象要素的结构特征,总结了雾和霾的概念模型和形成机制,研究了毫米波雷达探测沙尘粒子在理论和应用上的关键问题。为了得到雾、霾天气更精细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大气垂直结构,本文选择了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探测地点,利用微波辐射计、风廓线雷达、大气透射仪和地面自动站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对影响航空飞行的雾和霾进行了连续探测。首先利用泾河气象站的探空数据与微波辐射计探测的气温和相对湿度进行了对比,两种数据的相关性都大于0.8,并且差值在合理范围;对风廓线雷达探测数据进行了质量控制,有效地提高了风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然后对37场大雾过程和3场能见度在1km-1.5km霾过程进行分析得到:咸阳机场的稳定边界层高度在500m-600m,混合层高度最大达到1200m左右。雾基本上属于辐射雾,发生在21:00-10:00,此时段低空为稳定边界层,且9月和10月的雾基本为雨后雾,11月、12月和1月的雾基本为雨前雾;能见度在1km-1.5km霾多发生1月份的10:00-18:00,此时段低空出现混合层。在雾和霾期间,低空水平风速小于3m/s,都有微弱的下沉气流。雨后雾的逆温层高度约为200m,雨前雾的逆温层高度大于500m,霾的逆温层高度小于100m,霾的逆温差值远小于雾的逆温差;从地面升高到1000m时,雾的温差小于1.5℃,而霾的平均差值为4.91℃,雾比霾的大气结构更稳定。雾低空的平均相对湿度大于80%,而霾的平均相对湿度约为40%。当逆温层增厚同时低空相对湿度增大时,霾会转化成雾,当人类工业活动导致空中颗粒物增多,逆温层降低且相对湿度减小时,雾会转化成霾。为了实时定量监测沙尘暴,本研究是国内首次利用连续波毫米波雷达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尘暴和云进行长时间、连续的探测,并联合铁塔资料、激光粒子分析仪、Grimm180和地面观测资料对沙尘谱和沙尘质量浓度进行了反演。首先对功率谱进行谱平均,有效提高了信号的信噪比;然后对毫米波雷达气象方程中沙尘粒子的介电常数和复折射指数进行了理论可行性分析,利用探测的功率谱数据计算并分析了沙尘反射率因子的特征。在2018年4月1日-6月30日,3次沙尘暴发生在13:00-17:00,热力结构不稳定,风速大于8m/s;38次扬沙主要发生在10:00—22:00,风速在6m/s-8m/s;两种天气相对湿度都在15%-30%。在沙尘暴和扬沙发生期间,由于沙尘粒子悬浮空中,会增多云结核,此时段云的平均出现时间(每小时大于15min)、平均云厚度(大于1.5km)、平均反射率因子(约5d BZ)和液态水含量(约10-0.5gm3)都比其它时间段大。在沙尘暴过程中,沙尘概率密度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反射率因子取值在-25d BZ~20d BZ。在浮尘阶段有效的探测高度一般小于300m,功率谱的峰值小于0.2mw,在200m高度,沙尘质量浓度小于101μg.m-3。扬沙阶段有效的探测高度小于600m,功率谱的峰值为1mw,在200m高度时,沙尘质量浓度小于102μg.m-3。沙尘暴阶段有效的探测高度大于1000m小于2000m,功率谱的峰值功率为10mw;当高度为100m时,沙尘质量浓度在1220μg·m-3-42146μg·m-3,平均值为9287μg·m-3;当高度为1200m时,沙尘质量浓度在2μg·m-3 and 820μg·m-3,平均值为24μg·m-3。建立反射率因子Z和沙尘质量浓度M的关系为:Z=651.6M0.796。对比Grimm180探测数据本文反演的沙尘质量浓度基本正确,为实时定量监测沙尘暴提供了新的手段。

郭宇[5](2020)在《风廓线雷达探测大气边界层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廓线雷达是一种地基遥感设备,能够实时提供大气的3维风场信息、垂直气流、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等气象要素随高度的分布,具有很高的时空分辨率,目前国内对应用风廓线雷达谱产品探测边界层特性的研究并不多。本文基于风廓线雷达能够连续、高效和准确地探测无降水情况下大气边界层的特性,利用风廓线雷达和微波辐射计资料,应用传统方法及其改进方法,对大气边界层高度进行反演,并对比分析不同方法、时段的反演结果,总结了其原理差异。不仅如此,本文还利用了位于上海城郊同步观测的风廓线雷达,多要素分析并对比城郊边界层和风的相关情况,并指出原因。对基于信噪比反演高度的传统梯度法和小波法进行了改进并进行对比,改进效果良好。基于微波辐射计温度廓线的Holzworth法只适用于白天对流边界层。基于温度和水汽密度廓线的温度梯度法,反演高度日变化不大,日最小高度较大,主要依赖于临界值的选取。对上述反演结果的差异进行了原理探究,基于信噪比反演依赖于湿度梯度;Holzworth法高度依赖于地表温度;温度梯度法反演以虚位温廓线为依据。对上海城郊边界层探测发现,城区垂直运动强于郊区,该现象在夜间更为明显,由于上升气流加强的影响,城区上升运动比郊区更强。郊区风速高于城区,夜间风速强于白天;郊区的各高度最大风速及其梯度均高于城区;白天风速梯度随高度变化更小;城市冠层以上,风速及梯度迅速增大,粗糙次层以上,风速变化缓慢;受下垫面粗糙度影响,城区100m高度处风速明显小于郊区,而在冠层以上,风速较接近,相关系数达到了73%。受粒子大小及湍流影响,郊区上空总体谱宽强于城区,且随着高度增加,谱宽减小;400米处郊区白天湍流耗散率略大于城区,夜间则小于城区。白天城区边界层高度总体高于郊区,尤其以午后较为明显,达到了1.4km,夜间两站高度均下降明显,维持在300多米。

王强[6](2020)在《风电场尾流效应及其对大气环境影响的中尺度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风电产业的爆炸式发展,大规模风电场发展需要对其复杂的风资源环境、风电场的开发潜力及其对大气环境的反馈作用等进行系统评估,这将为实现我国风电产业高效可持续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提供保障。本文基于数值天气研究与预报(WRF)模式和空气质量(CMAQ)模型,建立了耦合风电场参数化模型(WFP)的WRF-WFP-CMAQ耦合模型框架,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地评估和验证,模拟了不同尺度风电场的尾流效应及其大气环境效应,为风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和实践数据。首先,基于WRF-WFP耦合模型探究了相邻风电场的尾流及功率输出干扰特性。以新疆哈密地区两相邻大型风电场为研究对象,探究场区的尾流效应及功率输出特性,定量地评估了大型风电场对其相邻风电场的流动及运行干扰特性。分析了模型对高水平网格分辨率的敏感性,实现了150 m高水平分辨率下相邻风电场的中尺度模拟。结果发现大型风电场对其下游尾流影响的范围为2030 km且其下游邻近风电场发电亏损量级约5.8%。因此,证实了风能富集区建设大规模风电场保留合理的“缓冲区”的必要性。其次,以河北张北风电基地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大型风电基地的尾流效应、功率输出特性及其对大气边界层的影响。结果发现尾流效应的强度和范围不仅与风资源特性有关,还与风电场的规模及地形特征密切相关:平坦地形下,大规模场区和小规模场区产生最大的速度亏损分别为11%和8%,且尾流在下游35 km和20 km处恢复;山地地形下,简单山地地形风电场和复杂山地地形风电场的尾流影响范围为6 km或更小。此外,风电基地对当地大气边界层的影响显着且持续,对较远下游区域的影响则微小且偶然发生。最后,基于验证良好的WRF-WFP-CMAQ耦合模型探究了全国风电场的大气环境效应。首次评估了我国风电产业10年(20092018)发展情景对气象要素和大气污染物的影响及其大气物理机理。研究发现,全国风电场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呈现较强的季度差异性。对于气象要素,冬季的影响与风电场分布密切相关且呈现局地效应,夏季的影响由中尺度大气环流变化引起且呈现南北区域效应。全国风电场并未产生额外的大气污染物,但它促使大气污染物重新分布,导致区域大气污染物发生南北区域性扩散和传输。同时,这种影响逐年增加,夏季尤为明显。近些年,京津冀地区PM2.5增幅为6.76μg/m3,长三角地区PM2.5降幅达5.25μg/m3。因此,政府需通过行政或经济方式平衡不同地区的风电发展,减缓风电产业对大气环境的不利影响,从而实现我国风电产业可持续环境友好发展。

李培荣,肖天贵,王铭杨[7](2019)在《基于风廓线雷达对成都地区典型持续性重污染天气的研究》文中指出基于风廓线雷达数据、大气污染数据及气象数据对2017年12月17日—2018年1月3日成都地区的一次持续性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研究,并对两次污染物浓度爆发式增长阶段的污染原因及污染物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在这次重污染天气过程中,风廓线雷达高精度的风场资料(包括水平风速、风向、垂直风速、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配合其他气象要素在分析两个污染阶段污染物的累积及扩散、输送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即当成都地区水平风场风速较小且风向多变时,此时受静稳型天气控制,污染物浓度会快速累积增长,而当出现较强的东北风时,可能会有沙尘污染物的输入,应注意沙尘天气的提前预警.垂直风场中垂直速度和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的变化往往影响着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由于风廓线雷达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因此,对污染天气过程的变化有一定的指示意义.②结合局地环流指数和边界层通风量,重新定义了一种适合成都地区风场特征的通风指数:有效通风量(EVI),从而表明第一阶段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成都地区由静稳型天气控制,边界层内风场对污染物的稀释扩散能力差,导致污染物累积.③通过后向轨迹模拟并结合PM2.5浓度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认为第二阶段污染主要是东北方向携带有大量沙尘污染物的气团输送到成都地区导致的,与源于西北地区沙尘天气的沙尘输送密切相关.

刘诗航[8](2019)在《攀枝花干坝塘片区城市设计空间形态与风环境耦合性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地处中国西南川滇交界处的攀枝花市,是典型的干热河谷山地城市,其山高谷深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该市近底层风场受地理形态和城市空间形态影响较大。风环境是决定城市外部空间舒适度的重要因素,科学利用风场和微气候技术,是城市设计的一个辅助和检验,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是改善城市内部局地风环境的重要技术手段;城市设计的目标是创造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设计的起步是构建安全、健康、宜居、功能合理且有品质的城市空间。本文从城市空间形态与风环境的耦合性角度出发,探讨了攀枝花市的干坝塘片区现有城市设计方案中由城市空间形态所引发的室外空间风环境舒适性问题;通过实地环境物理检测,ArcGIS地理信息模型和CFD技术数值风洞模拟等技术手段,对该区域城市设计方案实施后的局地风环境进行模拟;从热工舒适性这个理性角度去校核;从城市风环境纬度去寻找城市设计中空间生成的逻辑及方式;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其城市肌理、路网格局、绿地和湿地系统、公共空间、建筑布局等多方面解析了该片区城市设计方案的外部空间风环境舒适性与其城市物理空间形态之间的内在的耦合关系;并以城市物理空间形态与风场的耦合性优化为出发点,合理利用城市设计语言,对该区域内地形对气流影响、能量辐射影响、绿地蒸腾作用等城市冠层内质量、能量循环系统善加引导;依据城市热工舒适性的相关指标,提出了关于现有城市设计在尽可能维持其区域发展目标及土地开发强度前提下,提高城市整体通风性能及公共空间人行范围内的局地风环境的热工舒适性的风环境优化技术手段。依据研究结果完成了干坝塘片区城市设计的优化方案,并将优化后的城市设计方案模型再次带入CFD系统中进行数值风洞模拟;在对比了优化前后的城市设计方案中各项城市整体通风性能指标及风环境舒适性指标之后,验证了优化后城市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可实施性;全流程解析了具有复杂地理环境的山地城市在进行风环境研究时,从建模到CFD数值风洞模拟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原理、相关难点及技术手段;总结了具有相似气候环境的城市在进行室外风环境优化设计时可采取的优化策略及改进措施。

施文昱[9](2019)在《杭州湾地区大气边界层风场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活动与大气边界层中进行的物理化学过程密切相关,大气边界层风场的结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气污染物的传输扩散。研究大气边界层风场特征对合理指导生活生产活动的意义重大。本文针对杭州湾的大气边界层风场,利用地面常规观测资料、风廓线雷达资料、探空资料等分析了近地层风廓线风切变系数、低空急流等边界层风场的基本特征,并统计了该地区的海陆风特征。最后选取了一个该地区较为典型的大气边界层风场个例,利用WRF-Chem数值模拟分析了海陆风过程中污染物的传输特征。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宁波站、宝山站和嵊泗站的地面常规观测资料,通过统计风玫瑰图可以发现宁波站全年以北西北风和南东南风为主,夏季受到太平洋高压的影响,1/3以上为东南风,冬季则在蒙古高压的控制下盛行西北风。宝山站全年以东东北风为主,嵊泗站则全年以南风和北西北风为主,西风尤其的少。以嵊泗站作为背景风的代表站进行对比,发现宝山站和宁波站的东西风分量都明显增加,其中宁波站以偏西风的增长为主。(2)利用宁波站和上海站的风廓线雷达资料统计了该地区边界层风廓线的特征,秋季边界层内平均风速最小,平均风速为5.91m/s。春季风速昼夜变化不明显,在高层出现较强的风切变。利用观测资料遵循幂指数风廓线形式拟合了风切变系数(幂指数),结果表明夜间的风切变系数一般都比白天大,上海站的风切变系数明显大于宁波站。(3)利用宁波站和上海站的风廓线雷达资料统计了边界层低空急流的特征。总体上夜晚边界层低空急流出现频率高于白天。杭州湾地区秋冬季夜晚边界层低空急流的发生频率和白天接近甚至更低。通过对低空急流出现时的风向分析,发现秋冬季白天边界层低空急流频率高位主要潜在原因是天气系统的影响,此外海陆风环流导致的边界层中上部西风及偏西风的增加也是原因之一。受到海风回流分支的影响,当背景风为偏西风时,边界层低空急流频繁发生在1000m高度上。(4)利用地表温度资料和海温资料拟合了海陆风发展趋势与海陆温差之间的关系,杭州湾地区海陆风发展趋势(海陆风扰动强度)和海陆温差呈正比关系,海陆温差越大,海陆风扰动强度越强,拟合方程的确定性系数R2=0.5611。海陆温差每增加5℃,海陆风发展趋势就增强0.16m/s/hr。2014到2016年间,当风向为偏西风时,日间低空急流日共319日,其中32天是海陆风天,日间低空急流日中海陆风天比例为10.03%。占比最高的是秋天,33个低空急流日中有6天是海陆风天,比例是18.18%。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秋季日间边界层低空急流的发生率。(5)利用WRF-Chem模拟了一次该地区低空急流与海陆风共同作用的边界层风场个例中的大气污染物输送过程。该过程中海风大约在10点启动,主要污染物受到海风的清除作用浓度下降。受到地面气压扰动影响,污染物会发生区域内的输送,局地流场辐合导致夜间污染物浓度出现高值。

张梦佳,沈学顺,何平,薛海乐,沈巍[10](2018)在《基于风廓线仪的华南地区夏季边界层湍流统计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采用双权重算法,使用2015年6—8月我国东南部业务风廓线雷达资料,通过湍流脉动垂直速度方差和偏度的计算和分析,对晴空和低云主导情况下的边界层湍流特征以及中小尺度局地环流对于边界层湍流的影响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晴天情况下垂直速度标准差和垂直速度偏度都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湍流主要由下垫面加热驱动发展;(2)在低云主导情况下,湍流明显弱于晴天对流边界层的湍流强度,边界层内湍流的发展不仅受地面加热的影响,而且在边界层上部存在明显的自上而下发展的湍流,这主要是由于边界层顶云辐射冷却造成的;(3)除了上述两种情况,边界层湍流发展同时受到局地中小尺度环流或者天气系统的影响,因而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

二、近地层风廓线与垂直湍流强度关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地层风廓线与垂直湍流强度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城区边界层结构特征及典型污染过程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边界层理论研究进展
        1.2.2 边界层观测实验的发展
        1.2.3 模型理论和应用发展
        1.2.4 边界层对空气污染的影响研究
    1.3 研究仍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资料来源与处理
    2.1 探测方案
    2.2 仪器和资料处理
        2.2.1 地面常规气象资料
        2.2.2 边界层垂直结构资料
        2.2.3 气溶胶垂直观测资料
        2.2.4 近地湍流观测资料
        2.2.5 后向轨迹模型
        2.2.6 其他数据来源
第三章 边界层气象要素结构特征
    3.1 温度的垂直结构特征
        3.1.1 温度廓线特征
        3.1.2 逆温频次分布
        3.1.3 逆温高度和强度分布
    3.2 相对湿度垂直廓线分布
    3.3 风场分布特征
        3.3.1 风速廓线图
        3.3.2 地面风向分布图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京近地层湍流特征
    4.1 大气稳定度
    4.2 湍流统计特征
        4.2.1 摩擦速度
        4.2.2 湍流强度
        4.2.3 湍流动能
    4.3 湍流通量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016-2020 年北京空气质量概况
    5.1 北京 2016-2020 年空气质量状况
    5.2 北京2020 年空气质量分析
    5.3 2020 年重霾污染过程统计筛选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2019 年冬季两次典型霾过程案例剖析
    6.1 暴发型霾过程案例剖析
        6.1.1 霾过程特征描述
        6.1.2 局地气象要素演变分析
        6.1.3 地面湍流特征分析
        6.1.4 污染成因分析小结
    6.2 累积型霾过程案例剖析
        6.2.1 霾过程特征描述
        6.2.2 局地气象要素演变
        6.2.3 地面湍流特征分析
        6.2.4 污染成因分析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台风条件下的风电场流场及计算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实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1.2.2 台风风场模型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台风的形成与结构
    2.1 引言
    2.2 台风的形成原理
    2.3 台风的结构
        2.3.1 台风结构的基本特征
        2.3.2 气压场和温度场
    2.4 台风的分类
    2.5 台风的运动类型
    2.6 台风对风电场的影响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风电场实测数据处理及分析
    3.1 引言
    3.2 台风“莫拉克”简介
    3.3 某地风电场测风数据说明
    3.4 测风塔数据质量控制
    3.5 风电场流场分析
        3.5.1 风向
        3.5.2 风速
        3.5.3 湍流强度
        3.5.4 平均摩擦速度
        3.5.5 稳定性参数
        3.5.6 大气边界层厚度
    3.6 风速廓线模型的对比研究
        3.6.1 风廓线模型
        3.6.2 风廓线模型的对比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风场模型计算研究
    4.1 引言
    4.2 IBTrACS数据处理
        4.2.1 台风移动过程数据记录
        4.2.2 台风中心压差
        4.2.3 台风移动速度
        4.2.4 最大风速半径Rmax
        4.2.5 台风与实测点的距离
    4.3 风场模型计算
    4.4 模拟结果分析
        4.4.1 模型计算结果
        4.4.2 模拟计算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3)高原河谷机场低层湍流精细化观测分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湍流理论建立
        1.2.2 湍流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二章 观测资料与研究方法
    2.1 资料介绍
    2.2 研究地区
    2.3 探测设备
    2.4 研究方法
        2.4.1 数据匹配和筛选方法
        2.4.2 湍流耗散率
        2.4.3 温度平流
        2.4.4 垂直速度的标准差与偏度
第三章 不同季节风场和湍流的日变化特征分析
    3.1 地面风场的季节特征分析
    3.2 空中水平风分析
        3.2.1 水平风定性分析
        3.2.2 温度平流定量分析
        3.2.3 湍流强度定量分析
    3.3 垂直速度的不同季节日变化特征分析
        3.3.1 垂直速度定性分析
        3.3.2 湍流脉动动能分析
        3.3.3 垂直速度扰动动能和湍流动能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天气条件下风场和湍流的日变化特征分析
    4.1 水平风分析
        4.1.1 水平风场定性分析
        4.1.2 温度平流分析
        4.1.3 湍流耗散率分析
    4.2 垂直风场分析
        4.2.1 垂直速度定性分析
        4.2.2 湍流脉动动能分析
        4.2.3 垂直速度扰动动能和湍流动能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秋季对头风湍流分析
    5.1 天气形势分析
    5.2 地面风分析
    5.3 空中风场分析
    5.4 湍流特征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初夏晴空微下击暴流分析
    6.1 天气形势分析
    6.2 地面风分析
    6.3 激光测风雷达资料分析
    6.4 风廓线雷达资料分析
    6.5 小论
第七章 冬季低空急流分析
    7.1 天气形势分析
    7.2 空中水平风分析
    7.3 物理量特征分析
    7.4 低空急流中的风速脉动性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4)低能见度天气的多地基遥感设备探测及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对雾和霾的研究
        1.2.2 国内对雾和霾的研究
        1.2.3 沙尘暴天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设备应用进展
    1.3 低能见度天气研究存在的问题
        1.3.1 雾和霾天气研究存在的问题
        1.3.2 沙尘暴天气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1 多地基遥感设备对雾和霾的探测研究
        1.4.2 多地基遥感设备对沙尘暴的探测研究
        1.4.3 本文的各章结构
第二章 多地基遥感设备介绍与资料处理
    2.1 引言
    2.2 多地基遥感设备的原理和参数
        2.2.1 微波辐射计
        2.2.2 风廓线雷达
        2.2.3 大气透射仪
        2.2.4 连续波毫米波雷达
        2.2.5 激光粒子分析仪和Grimm180 粒子仪
    2.3 多地基遥感设备的探测资料处理
        2.3.1 微波辐射计数据与探空数据的对比
        2.3.2 风廓线雷达数据的质量控制
        2.3.3 毫米波雷达的功率谱平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地基遥感设备对咸阳机场雾的探测研究
    3.1 探测地点和数据
        3.1.1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3.1.2 设备布局
        3.1.3 数据
    3.2 雾的时空演变特征
        3.2.1 天气背景
        3.2.2 地面气温和相对湿度的时间演变特征
        3.2.3 风场的时空演变特征
        3.2.4 气温的时空演变特征
        3.2.5 相对湿度的时空演变特征
    3.3 咸阳机场雾的统计特征
        3.3.1 风场的统计特征
        3.3.2 气温的统计特征
        3.3.3 相对湿度的统计特征
        3.3.4 气温和相对湿度随时间变化的统计特征
    3.4 咸阳机场雾的辐射特性
        3.4.1 雾起和雾消的时间统计
        3.4.2 稳定边界层
        3.4.3 混合层
    3.5 咸阳机场雾的概念模型和形成机制
        3.5.1 咸阳机场雾的概念模型
        3.5.2 咸阳机场雾的形成机制
    3.6 咸阳机场雾的预报模型和检测
        3.6.1 咸阳机场雾的预报模型
        3.6.2 预报模型检测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地基遥感设备对咸阳机场霾的探测研究
    4.1 数据
    4.2 霾天气要素的时空演变特征
        4.2.1 天气背景
        4.2.2 地面气温和相对湿度
        4.2.3 风的时空演变特征
        4.2.4 气温的时空演变特征
        4.2.5 相对湿度的时空演变特征
    4.3 霾气象要素的统计特征
        4.3.1 风的统计特征
        4.3.2 垂直温差和相对湿度的统计特征
    4.4 霾的概念模型和形成机制
        4.4.1 咸阳机场霾的概念模型
        4.4.2 咸阳机场霾的形成机制
    4.5 咸阳机场雾和霾特征的讨论
        4.5.1 雾和霾概念模型的对比
        4.5.2 雾和霾的相互转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毫米波雷达对塔克拉玛干沙漠沙尘暴和云的探测研究
    5.1 试验地点和数据
        5.1.1 塔克拉玛干沙漠
        5.1.2 数据
    5.2 毫米波雷达探测沙尘暴功率谱的特征
        5.2.1 沙尘暴、扬沙和浮尘的功率谱分析
        5.2.2 沙尘暴、晴空和降雨的功率谱对比
    5.3 毫米波雷达气象方程计算沙尘粒子反射率因子的探究
        5.3.1 毫米波雷达气象方程
        5.3.2 信噪比
        5.3.3 沙尘粒子的复折射指数
        5.3.4 沙尘暴和云的反射率因子
        5.3.5 沙尘反射率因子的特征
    5.4 塔克拉玛干沙漠云的特征
        5.4.1 云层高度和云中液态水含量的计算
        5.4.2 塔克拉玛干沙漠云的基本特征
        5.4.3 三类云的平均垂直特征
        5.4.4 塔克拉玛干沙漠云的日变化特征
    5.5 扬沙、沙尘暴和云相互作用的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地基遥感设备对沙尘暴的定量探测试验
    6.1 试验与数据
        6.1.1 试验介绍
        6.1.2 数据
    6.2 沙尘质量浓度的计算
        6.2.1 沙尘概率密度分布函数
        6.2.2 沙尘谱的计算
        6.2.3 沙尘质量浓度的计算
    6.3 结果分析
        6.3.1 天气分析
        6.3.2 地面观测资料分析
        6.3.3 沙尘谱
        6.3.4 沙尘质量浓度
        6.3.5 Grimm180 探测数据
        6.3.6 Z-M关系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1.1 雾、霾、沙尘暴和扬沙的对比
        7.1.2 浮尘、扬沙和沙尘暴的定量特征
    7.2 研究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7.3.1 存在的不足
        7.3.2 未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5)风廓线雷达探测大气边界层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论文研究工作介绍
第二章 风廓线雷达简介
    2.1 风廓线雷达概述
        2.1.1 风廓线雷达基本探测原理
        2.1.2 风廓线雷达回波信号机制和特点
        2.1.3 风廓线雷达工作方式
        2.1.4 风廓线雷达分类
        2.1.5 风廓线雷达资料特点
        2.1.6 风廓线雷达应用需求
    2.2 风廓线雷达信号与数据处理流程
        2.2.1 信号处理
        2.2.2 数据处理
        2.2.3 质量控制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风廓线雷达反演大气边界层高度及对比分析
    3.1 大气边界层高度简介及反演意义
    3.2 反演方法与改进
        3.2.1 风廓线雷达方法介绍
        3.2.2 微波辐射计方法介绍
    3.3 资料介绍与选取
    3.4 结果分析与对比
        3.4.1 基于风廓线雷达的边界层高度反演比较
        3.4.2 基于微波辐射计的边界层高度反演比较
        3.4.3 基于风廓线雷达和微波辐射计的结果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风廓线雷达对城郊边界层和风的探测及对比分析
    4.1 城市边界层和风的探测及意义
    4.2 资料来源
    4.3 结果分析与对比
        4.3.1 垂直速度
        4.3.2 水平风
        4.3.3 湍流
        4.3.4 边界层高度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风电场尾流效应及其对大气环境影响的中尺度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术语表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风电场与大气边界层的相互作用及研究方法
    1.3 风电场数值研究的模拟策略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风电场的尾流及运行特性研究
        1.4.2 风电场的气候及环境效应研究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风电场数值模拟方法
    2.1 大气湍流
        2.1.1 大气湍流概述
        2.1.2 大气湍流控制方程
        2.1.3 大气湍流运动及湍流通量
    2.2 大气边界层
        2.2.1 大气边界层特征
        2.2.2 近地层规律
    2.3 中尺度数值模拟方法
        2.3.1 WRF模式
        2.3.2 CMAQ模型
        2.3.3 风电场参数化模型
    2.4 风电场参数化模型的评估与验证
        2.4.1 风电基地及资料
        2.4.2 数值试验方法
        2.4.3 评价指标
        2.4.4 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相邻风电场尾流及运行干扰效应
    3.1 引言
    3.2 风电场及资料
        3.2.1 风电场简介
        3.2.2 测风数据分析
    3.3 数值模式及试验设计
        3.3.1 模式方案配置
        3.3.2 数值试验设计
    3.4 模型验证及其对水平网格分辨率敏感性
        3.4.1 风速的验证分析
        3.4.2 风向的验证分析
    3.5 整场尾流效应及功率输出
        3.5.1 整场尾流效应
        3.5.2 整场功率输出
    3.6 相邻风电场的作用及评估
        3.6.1 尾流干扰效应
        3.6.2 功率输出干扰效应
        3.6.3 相邻风电场干扰效应的评估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型风电基地尾流效应及功率输出
    4.1 引言
    4.2 风电场及数据资料
        4.2.1 风电场简介
        4.2.2 模拟时段风资源特性
    4.3 数值模式及试验
        4.3.1 数值模式
        4.3.2 配置方案及数值试验
        4.3.3 风电场参数化及评估方法
    4.4 水平网格分辨率敏感性及模型验证
        4.4.1 风速对比验证分析
        4.4.2 风向对比验证分析
    4.5 风电场的尾流效应
        4.5.1 不同风况下风电场的尾流效应
        4.5.2 不同地形下风电场的尾流效应
    4.6 风电场的功率输出特性
        4.6.1 不同风况下风电场的功率输出特性
        4.6.2 运行状况欠佳风电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型风电基地对大气边界层影响
    5.1 引言
    5.2 大型风电基地及资料
        5.2.1 河北张北风电基地
        5.2.2 测风数据资料
    5.3 数值模式及试验设计
    5.4 模型验证及显着性检验
    5.5 不同季度下大气边界层的影响
        5.5.1 轮毂高度风速的影响
        5.5.2 地表温度的影响
        5.5.3 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影响
    5.6 大气边界层影响的昼夜差异性
    5.7 风电基地对大气边界层影响的评估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国风电场的大气环境效应研究
    6.1 引言
    6.2 中国风电发展数据库及观测资料
        6.2.1 中国风电场数据库
        6.2.2 观测资料及主要城市圈
    6.3 数值模式及试验设计
        6.3.1 WRF-CMAQ数值模式框架
        6.3.2 模式配置方案
        6.3.3 数值试验设计
    6.4 数值方法验证及显着性检验分析
        6.4.1 WRF模式验证分析
        6.4.2 CMAQ模型验证分析
        6.4.3 显着性检验分析
    6.5 气象要素的季度平均影响
        6.5.1 气象要素的季度平均影响规律
        6.5.2 气象要素影响的大气物理机理
    6.6 大气污染物的季度平均影响
        6.6.1 大气污染物的季度平均影响规律
        6.6.2 大气污染物影响的大气物理机理
    6.7 全国风电场对大气环境的长期影响规律
        6.7.1 主要城市圈的大气环境效应
        6.7.2 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效应的条件分析
    6.8 全国风电场发展的影响与讨论
    6.9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归纳
    7.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基于风廓线雷达对成都地区典型持续性重污染天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Introduction)
2 资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2.1 资料来源
    2.2 HYSPLIT 模型
    2.3 罗氏法
3 结果与分析(Results and analysis)
    3.1 持续性重污染过程
    3.2 风廓线雷达资料在污染中的应用
        3.2.1 风廓线雷达资料在成都地区的可靠性验证
        3.2.2 水平风场特征
        3.2.3 逆温层和混合层高度特征
        3.2.4 垂直风场特征
    3.3 污染发生原因及来源分析
        3.3.1 局地环流指数
        3.3.2 有效通风量
        3.3.3 污染来源分析
4 结论(Conclusions)

(8)攀枝花干坝塘片区城市设计空间形态与风环境耦合性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现场环境物理实测
        1.5.2 三维数字地理信息模型及城市建模
        1.5.3 CFD技术数值风洞实验
        1.5.4 气候适应性城市设计优化
    1.6 研究框架
2 攀枝花基础资料整理及干坝塘片区环境物理实测
    2.1 攀枝花城市概况
        2.1.1 攀枝花城市概况及城市总体规划解读
        2.1.2 攀枝花城市地理环境特征
    2.2 攀枝花气候环境特征
        2.2.1 攀枝花城市气候特征
        2.2.2 攀枝花城市整体风环境特征
    2.3 干坝塘片区地理环境及城市形态分析
        2.3.1 干坝塘片区地理环境分析
        2.3.2 干坝塘片区城市形态分析
    2.4 干坝塘分区规划及发展目标解读
        2.4.1 规划结构
        2.4.2 用地布局
    2.5 干坝塘片区城市设计方案概述
    2.6 干坝塘片区实地调研
        2.6.1 干坝塘片区场地现状调研
        2.6.2 干坝塘片区环境物理实测
    2.7 干坝塘建成区结合核心区城市设计方案空间形态指标测算
        2.7.1 城市地表粗糙度
        2.7.2 建筑密度、容积率
        2.7.3 围合度、错落度
        2.7.4 平均高度、最高高度
    2.8 干坝塘片区现存气候问题总结与应对策略分析
        2.8.1 城市干岛效应应对策略
        2.8.2 城市热岛效应应对策略
    2.9 本章小结
3 攀枝花干坝塘片区数值风洞模拟
    3.1 城市风环境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3.1.1 大气边界层内风场和对数风廓线
        3.1.2 城市空间形态
        3.1.3 宏观、中观、微观尺度在本文中的范围界定
        3.1.4 狭管效应
    3.2 干坝塘片区三维地理信息数字建模
        3.2.1 场地建模区域确定
        3.2.2 数字化高程模型建立
    3.3 CFD技术数值风洞模拟研究基本理论与方法
        3.3.1 计算区块划分
        3.3.2 模拟区域边界条件及算式设置
        3.3.3 计算网络及风环境数据监测面设置
        3.3.4 湍流模型及其他算式设置
    3.4 模拟结果整理与分析
        3.4.1 干坝塘片区总体风环境模拟结果与分析
        3.4.2 干坝塘片区分区风环境模拟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干坝塘片区城市设计的空间形态与风环境耦合关系
    4.1 城市空间形态与风环境耦合性分析与评价的方法及相关规范研究
        4.1.1 室外风环境舒适度评价的相关政策与标准
        4.1.2 城市空间形态与风环境耦合性相关评估指标研究
        4.1.3 干坝塘片区整体风环境评价
    4.2 宏观层面
        4.2.1 干坝塘片区多尺度通风廊道结构、分布及通风效率分析
        4.2.2 干坝塘片区城市路网格局与风环境耦合性分析
        4.2.3 干坝塘片区绿地系统与风环境耦合性分析
        4.2.4 干坝塘片区城市肌理与风环境耦合性分析
    4.3 中观层面
        4.3.1 干坝塘公共开敞空间与风环境耦合性评价
        4.3.2 干坝塘绿地公园对局地微气候调节作用分析
        4.3.3 干坝塘城市湿地对局地微气候调节作用分析
        4.3.4 干坝塘片区街区空间形态与风环境耦合性分析
    4.4 微观层面
        4.4.1 干坝塘片区内单体建筑空间形态与风环境耦合性研究总结
        4.4.2 低层中、低密度建筑群单元布局方式与风环境耦合性分析
        4.4.3 低层高密度建筑群单元布局方式与风环境耦合性分析
        4.4.4 多层中密度建筑群单元布局方式与风环境耦合性分析
        4.4.5 大体量多层公共建筑外部空间与风环境耦合性分析
        4.4.6 高层建筑单元布局方式与风环境耦合性分析
        4.4.7 高层与低层混合建筑群单元布局方式与风环境耦合性分析
        4.4.8 干坝塘片区单一地块内建筑群体组合模式与风环境耦合关系总结
    4.5 本章小结
5 干坝塘片区城市设计优化策略及方案
    5.1 宏观优化策略
        5.1.1 与山水格局相契合的城市通风廊道营造
        5.1.2 网络化城市绿地和湿地体系构建
        5.1.3 街道走向控制与街区形态优化策略
    5.2 中观优化策略
        5.2.1 与城市风环境相适应的建筑群聚集肌理
        5.2.2 公共开敞空间与风环境耦合性优化
        5.2.3 滨水空间布局、形态的选择与控制
        5.2.4 绿地公园布局与规模优化策略
    5.3 微观优化策略
        5.3.1 低层建筑群单元布局方式与围合度设计
        5.3.2 多层建筑群单元布局方式与围合度设计
        5.3.3 大体量多层公共建筑外部空间设计
        5.3.4 高层建筑单元布局方式与围合度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干坝塘片区原城市设计方案与优化方案对比分析
    6.1 原城市设计方案与优化方案风速分布特征对比及分析
        6.1.1 基于静风区面积比的对比分析
        6.1.2 基于弱风区面积比的对比分析
        6.1.3 基于舒适风速区面积比的对比分析
        6.1.4 基于强风区面积比的对比分析
    6.2 原城市设计方案与优化方案重要节点平均风速及风速离散度对比分析
        6.2.1 干坝塘城市设计方案中不同边界内平均风速及风速离散度的计算方法
        6.2.2 干坝塘城市设计方案整体平均风速及风速离散度对比分析
        6.2.3 干坝塘城市设计方案道路系统平均风速及风速离散度对比分析
        6.2.4 干坝塘城市设计方案绿地系统平均风速及风速离散度对比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研究价值
    7.3 存在的不足
附录
    附录一 图录
    附录二 表录
    附录三 干坝塘片区实地环境物理测试数据汇总
    附录四 干坝塘片区公共空间风环境评价指标测算
    附录五 干坝塘片区优化方案公共空间风环境评价指标测算
参考文献
致谢

(9)杭州湾地区大气边界层风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大气边界层的研究意义
    1.2 大气边界层风场的特性
    1.3 主要研究方法与进展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资料与研究方法
    2.1 风场观测数据
    2.2 低空急流与海陆风辨识方法
    2.3 数值模拟工具
第三章 杭州湾边界层风场特征的观测分析
    3.1 地面风场统计态特征
    3.2 边界层风廓线特征
    3.3 低空急流特征
    3.4 海陆风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边界层风场对大气污染物输送影响的个例模拟研究
    4.1 个例选取和模式设置
    4.2 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风廓线仪的华南地区夏季边界层湍流统计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晴天对流边界层
    3.2 低云主导情况下的边界层
    3.3 中小尺度局地环流影响
    3.4 多个例平均结果
        3.4.1 晴天对流边界层
        3.4.2 低云主导情况下的边界层
4 结论

四、近地层风廓线与垂直湍流强度关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城区边界层结构特征及典型污染过程成因分析[D]. 廉涵阳. 西北大学, 2021(12)
  • [2]台风条件下的风电场流场及计算模型研究[D]. 罗铃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高原河谷机场低层湍流精细化观测分析及应用研究[D]. 黎倩.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20
  • [4]低能见度天气的多地基遥感设备探测及关键问题研究[D]. 明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5]风廓线雷达探测大气边界层特性研究[D]. 郭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6]风电场尾流效应及其对大气环境影响的中尺度数值模拟研究[D]. 王强. 浙江大学, 2020(07)
  • [7]基于风廓线雷达对成都地区典型持续性重污染天气的研究[J]. 李培荣,肖天贵,王铭杨. 环境科学学报, 2019(12)
  • [8]攀枝花干坝塘片区城市设计空间形态与风环境耦合性优化设计研究[D]. 刘诗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杭州湾地区大气边界层风场特征研究[D]. 施文昱. 南京大学, 2019(07)
  • [10]基于风廓线仪的华南地区夏季边界层湍流统计特征研究[J]. 张梦佳,沈学顺,何平,薛海乐,沈巍. 热带气象学报, 2018(04)

标签:;  ;  ;  ;  ;  

近地表风廓线与垂直湍流强度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