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公路网发展规模预测与规划理论研究

河南省公路网发展规模预测与规划理论研究

一、河南省公路网发展规模预测及规划的理论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健[1](2020)在《全国高速公路乘用车出行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速公路客运功能定位及组成结构调整变化,乘用车保有量井喷式增长,高速公路乘用车出行流量也持续快速增长,2018年乘用车出行完成旅客发送量和旅客周转量比例分别高达77%和72%。而目前国内研究多以GPS手段调查城市范围内的出行规律,高速公路乘用车出行运输统计及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研究高速公路乘用车出行特征及发展态势,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交通问题解决及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基于2018年全国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数据及补充调研数据,首先,利用大数据处理平台SQL sever及交通分配软件Trans CAD对基础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处理,分析了高速公路乘用车出行的运行特征,包括交通流特性、出行时间、出行距离、实载人数;其次,分析了乘用车出行流量的地区分布及干线分布特征,测算了典型地区流量分布集中度;提出乘用车出行需求、出行密度、运输密度指标,运用基尼系数原理,建立了高速公路乘用车流量分布均衡性模型,量化了流量分布的不均衡性,以时间、地区、收费状态三个维度,研究了我国乘用车流量分布整体均衡性及发展态势。最后,采用熵值法,聚类分析了乘用车运输发展综合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乘用车出行流量随时间变化具有显着的月变、日变、时变以及节假日等交通流特性;省域、市域路网规模的乘用车出行距离及出行时间符合对数正态函数Lognormal的定性分布特征;近年来我国乘用车流量分布的均衡性有所降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的集聚效应加强,2018年北京市在京津冀区域的流量集中度高达58.27%;中、西部地区乘用车出行内部均衡性明显优于东部地区,免费节假日期间全国流量分布不均衡性有所减缓。

李辉[2](2020)在《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农村公路路段选型及网络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公路是公路交通运输系统深入农村地区的毛细血管,连接着农村、城市、乡镇集贸市场、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矿产资源开发地等节点,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作用。而目前,我国农村公路发展相对滞后,在路网布局优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尤为突出,制约着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本文针对路网布局的不合理,提出农村公路路网布局优化的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结合农村公路的类型和功能,深入分析了农村公路的基本特征、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然后根据节点属性的差异性,进行节点梳理,形成若干种节点组合;继而针对节点组合的不同,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节点间的路段进行选型,路段选型结果为包含“概率最大”和“概率第二大”两类线型的候选集,选型内容包含路段技术等级与行政等级两方面;进而在进行路网优化时,以节点间路段选型的候选集为依据,即路段选型的结果要以候选集为基础,构建以“路网单位技术等级提升强度最大”和“路网技术等级与行政等级跳跃差值最小”为目标函数,设定“建设资金的取值”、“路段选型候选集占比率”及“建设里程的取值”为约束条件的优化模型,结合遗传算法将构成的模型进行求解;最后,以湘潭市雨湖区姜畲镇农村公路网为实例,通过相关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并结合上述优化模型,确定了该镇的农村公路路网布局优化方案。本文的研究过程为农村公路路网的布局优化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指导方法,保障农村公路的健康发展,并对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公路路网布局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现实指导意义。

李昕[3](2019)在《基于“畅安舒美”理念的长子县农村公路网规划》文中研究指明进入新时代以来,人民对出行的需求发生了质的提升,由原来的“走的到”提升到现在“走的畅安舒美”。农村公路是县、乡、村的通达纽带,具有数量多、范围广、分布散、规模小,等级低等特点,“畅安舒美”的公路网建设有助于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民出行,对于农村乃至全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对农村公路网规划研究的基础上,以长子县行政辖区内的所有县道、乡道、村道、专用公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山西省、长治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上位规划进行梳理,按照“长治市副中心的宜居小城”的发展定位,从长子县经济发展结构态势与交通出行的未来发展出发,对长子县农村公路需求、交通运输需求、交通量等进行预测;结合公路网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采用交通区位线法找出交通产生的主要区域,结合节点重要度法对农村公路网进行初始布局,从突出区位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出行品质等方面出发进行规划,并以路网总体规模及路段指标评价对路网进行优化,打造了万亩连翘等特色旅游专用公路,制定较长时期内出适合长子县发展的“畅安舒美”农村公路网规划,从而助推乡村旅游经济链的形成,推动长子县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

杨捷[4](2019)在《基于复杂网络的伏牛山区路网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交通运输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一直都是经济地理学所关注的重点课题,交通网络作为区域之间劳动力和生产要素流动的重要物质载体,它的发展状况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交通网络内在特征及规律的研究,不仅能够揭示交通网络的发展现状、发展速度、发展趋势、网络形态及空间布局等,而且对协调交通网络与社会经济、人类活动、城市规划等的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伏牛山位于河南省的西部,属于秦岭的东延支脉,是河南省“三山”地区(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河南省的区域发展与生态建设上,具有特别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其伏牛山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公路交通条件一直是制约伏牛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伏牛山区内公路网络结构特征和演化规律、探讨公路网络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情况,对伏牛山区公路网络建设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在界定相关核心概念、综述相关文献、梳理相关研究理论基础上,选取伏牛山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伏牛山区2001、2008和2017年三个时间节点的公路网络及其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研究。首先,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伏牛山区公路网络,并分析伏牛山区整体公路网络和各县公路网络的结构特征、演变规律及空间差异,测算各县公路网络的复杂程度指数;其次,运用熵权TOPSIS法计算各县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并对各县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空间差异分析;最后,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各县公路网络复杂程度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协调度以及耦合协调度指数,并进行空间格局分析。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研究期内,伏牛山区路网发展过程经历了由省道、县道发展到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阶段。2001-2008年,伏牛山区路网不断延伸,高速公路从无到有,省道和县道的通车里程和密集程度迅速增加并逐渐连接成网;2008-2017年,伏牛山区的高速公路快速发展,在公路网络中的骨干作用日益显现。(2)在研究期内,伏牛山区公路交通网络发展迅速,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结构从简单到复杂,网络密度由稀疏变密集,网络的效率和集聚程度不断提高。2001-2017年,路网的节点数从48个增加至210个,连边数从114条也迅速增加到590条,路网直径从17增加至27,平均度从2.375增加至2.810,平均聚类系数从0.058增加至0.102。这些参数的显着变化都说明了伏牛山区路网的规模逐渐增大,结构从简单到复杂,从稀疏到密集,网络效率与集聚程度不断提高。(3)伏牛山区县域公路交通网络复杂程度差别较大,且动态变化较快,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由西向东,从北向南逐渐减弱的态势。在伏牛山区的公路网络中,以西峡县的公路网络相对公路网复杂程度指数最大,对区域的支撑能力越强;汝阳县的公路网络复杂程度指数最小,公路网络发育水平最低。(4)伏牛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程度总体上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基本特征,在地理空间上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差异,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差异逐渐增大。栾川县、西峡县和淅川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汝阳县、鲁山县和南召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5)伏牛山区公路网络与县域经济的整体耦合程度、协调程度和耦合协调程度均处于较低水平且县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耦合程度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协调程度和耦合协调程度表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伏牛山区县域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最后,根据上述研究,围绕加强伏牛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完善高速公路交通网络,加强对伏牛山区具有连通性强、影响力和控制力高、重要程度显着的公路网络节点的保护和抗毁性工作,完善公路网格局,消除“断头路”现象,提升旅游景区和特色乡村游连接公路等级标准,优化伏牛山区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向高质量迈进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伏牛山区县域经济与公路交通协调发展相关政策建议。

韩采华[5](2019)在《铁路网趋稳规模及增长路径的理论和方法》文中指出根据“十三五规划”中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实现公共交通优先,加强轨道交通建设等要求,我国正积极探索、建设和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中坚力量,其总体规模、路网层级、节点连通和线路走向直接影响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合理性。分析和研究测度铁路网规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对于衡量铁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明确铁路合理目标规模和增长态式,确立铁路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应当承担的份额,实现铁路运输现代化智能化,促进铁路运输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基于铁路运输供需适配性,研究确立铁路网趋稳规模的定量化测算方法,对明确铁路网规模发展目标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避免铁路发展过程中资源浪费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对铁路网与经济社会间关联关系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分析研究,分析认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铁路网有趋稳规模,并分析基于目标规划的铁路网趋稳规模测算方法、铁路网趋稳态势和增长路径、基于生产函数的国家铁路网趋稳模型测算方法和新建铁路项目的评价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包括:(1)研究了基于协整理论下,铁路与各因素之间的稳态关联性。构建以区域铁路运输需求为对象,客货运量及客货运周转量为指标,铁路运输分别对区域经济GDP和区域产业结构的关系。分析了区域铁路与产业结构的内在机制和对产业结构的优化效应。并以三大产业值为指标,分析其与铁路运输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边际效益,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得到铁路运输指标与经济、产业结构之间长期、短期效应,并以格兰杰因果检验分别得到在5%、10%显着水平的格兰杰因果关系。(2)研究了基于铁路运输供需匹配适应的铁路网趋稳规模测算方法。综合利用类比、需求分析和网络分析等方法,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铁路运输的需求,构建测算铁路网趋稳规模的基础目标规划模型—基于铁路路网密度的目标规划模型和基于铁路线路里程目标规划模型。考虑到与运输需求的适配要求,引入区域铁路路网运输能力作为连接和衡量运输供给与运输需求的中间指标,并以此在基础模型上建立测算区域铁路网趋稳规模的两阶段目标规划模型。模型同时考虑:1)由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经济总量、人口总量和三产业产值的客观需求;2)铁路运输量占全社会运量的比例关系;3)铁路规模与铁路运输量的投入产出关系;4)铁路规模与国土系数和路网连通度的关系等,使铁路网规模与铁路运输供给、铁路运输供给与运输需求、铁路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配程度得以更为清楚地定量表示。目标规划模型选取和变量设定有利于明晰各层级路网的规模和不同层级路网承担的运输量要求,该模型的构建为区域路网规划和确定各层级路网的规模、运输量提供定量分析技术方法支持。(3)研究了基于铁路网趋稳目标下路网增长路径规律。针对铁路网趋稳目标,提出了基于离散数学基本思想下的区域铁路网增长路径规划方法。将趋稳阶段进行等区间划分,对每个区间取平均数,根据划分的每阶段的平均数的增长比近似代替等区间的增长比,与趋稳目标对初始状态的增长比进行比较,通过比值扩缩研究区域铁路网各阶段的增长规律路径。构建了路网增长路径的模型参数、算法步骤及流程,并以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有效性。(4)研究了基于运输供需匹配的国家铁路网趋稳规模测算方法。针对国家层面铁路网,依据主要发达国家铁路的发展历程,分析其趋稳规模的存在性。分析我国铁路的运输供给和运输需求的发展态势和适配关系,选择铁路运输供需影响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对运输需求指标进行评价和筛选。运用运输生产投入-产出原理和基本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了铁路运输供需适配的趋稳模型。铁路运输需求衡量和指标选取方面,结合我国实际铁路运输供需状况,在国民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分布和人民生活水平等四大类影响要素中,评价筛选出九个因素,建立生产函数模型,增加符合我国基本情况的因素以提高测算结果稳定性。分析不易定量指标化的国家地理位置、铁路发展历史及铁路建设政策偏好等因素,以权重形式折合成铁路依赖-偏好系数,用以修正趋稳模型测得的路网规模值。该趋稳模型和依赖-偏好修正方法为国家铁路网趋稳规模的定量分析提供测算方法参考。(5)研究了铁路新线建设评价方法。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铁路项目进行评价。从国家规划、区域条件、运输需求等角度进行定性分析,以协整理论研究经济与铁路运输需求关系的角度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将区域铁路网趋稳规模与具体铁路建设项目结合起来,说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远大战略意义。论文关于测算铁路网趋稳规模的研究,从铁路运输与经济社会的关联和铁路运输供需适应匹配出发,可以明确铁路网里程规模的发展目标。同时论文所搭建的路网规模测算方法体系,对于铁路运输生产投入-产出、铁路网增长发展态势和路径、铁路规划方案比选、完善铁路网布局和层级铁路网分配、引导运能配置和运输供需平衡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尹婧[6](2016)在《干线公路养护资金供需预测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干线公路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增长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公共产品,是可以为社会提供公共性服务的基础设施之一。为了顺应现当代公路养护工程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应对“十三五”时期管理中对于相关资金以及管理模式的影响,建设、养护并管理好干线公路对于我国干线公路的养护工作,干线公路养护资金分配的研究,解决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的进一步合理利用,提高干线公路养护工作的效益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及参考价值。首先,本文对干线公路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研究范围;对当前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的供给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在对影响干线公路养护资金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对本文用到的干线公路养护资金供需预测的相关方法进行了阐述。其次,本文基于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的供给来源的构成,运用回归分析的相关方法构建了干线公路养护资金供给预测的模型;在对影响干线公路养护资金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之后,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关联度分析的相关方法构建了由GM(1,1)和GM(0,4)以及BP神经网络组成的干线公路养护资金需求灰色组合预测模型。再次,以河南省干线公路养护为例,结合相关历史数据对上述构建的供给和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和求解;在此基础上对河南省未来五年的干线公路养护资金供给和需求进行了预测;根据对河南省未来五年的预测结果,找出了河南省干线公路资金供给和需求平衡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对上述实例进行分析并结合河南省乃至全国的实际情况,从提高供给,保障需求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提升干线公路养护资金供给,缩小供需偏差的政策建议。

刘敏[7](2016)在《高速公路建设对河南省城镇化结构演变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城镇化建设,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城市空间扩大了近三倍,城镇化率超过了50%,超过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虽然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化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且差异明显、城镇化发展规划的前瞻性弱等问题亟待解决。城镇化水平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综合实力。河南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积极推进城镇化不仅有利于扩大内需不足和消除市场壁垒,更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在目前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城镇化的发展能给经济发展带来更加强大的增长动力,有效的促进河南省三化协调,保障社会经济等全面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是区域发展的一种常见状态。区域差异表现为城镇化结构差异,反映为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人口规模结构差异。提高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有利于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之间差距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河南省城镇化发展在全国发展中比较缓慢,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的滞后以及城镇化结构的区域不均衡,很大程度地影响着河南省经济的发展,是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交通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我国东部沿海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其交通网络发达,高速公路修建较早且里程较长、密度较高;而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区域,其交通条件一般较为落后,高速公路拥有量相对少,因此,高速公路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高之间有着正相关的关系。高速公路分布不均衡造成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也就形成河南城镇化结构不均衡。因此,对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显得很有必要。在全省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新形势下,发挥好高速公路的先导性和基础性服务的作用,为城镇化建设协调推进做好保障。城镇化结构包括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人口规模结构,影响城镇化结构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在河南省以陆路交通为主的城镇体系中,高速公路已成为影响城镇化结构变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河南省的18个地级城市为基本的研究单元,利用空间模型对河南省城镇化结构进行定量研究。本文首先对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阐述,概括了城镇化结构的内涵、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接着从分析城镇化结构的构成入手,梳理出城镇化结构演化的历程、现状和特征,然后对城镇化结构的核心——人口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两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人口规模结构分析从农村人口迁移开始,通过计算18个地级市首位度,揭示河南城市人口规模分布构成;城镇空间结构主要用断裂点理论来分析,本文把高速公路作为主要因子之一,计算结果反映了不同规模城市的影响分界区,从而呈现出城市间静态空间分布。论文收集了河南省的相关数据,对城镇化结构和高速公路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论证,发现城镇化结构和高速公路发展具有正向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论文利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高速公路对城镇化结构的影响,并深入剖析了河南省城镇化结构的地区差异。随后,论文选取了河南省2003年以来的城镇发展和交通发展的相关数据,对河南省城镇化结构演变进行了详实描述,综合结果反映出,河南省城镇化结构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延伸,出现核心圈规模和密度越来越大、外围地区规模和密度越来越小的演变趋势,突出反映了高速公路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空间的聚散变化。最后,结合河南省地理特征和城镇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实践,提出了河南省城镇化和高速公路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不同区域通过因地制宜地建设次级高速公路,增强与相邻城市间经济融合的交通基础条件,进而促进城市一体化发展,在提升河南省城镇化整体发展水平的同时,解决城镇化地区差异、促进城镇化结构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论文以河南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陈常迪[8](2016)在《综合交通运输环境下高速公路网合理规模研究》文中提出高速公路具有速度快、运量大、安全性高等技术经济特征,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普遍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修建高速公路以来,高速公路得到了快速发展,至2015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达12.3万公里,继续排在世界第一位。随着高速公路逐渐网络化,直接刺激了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小汽车为导向的区域城市发展模式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正逐渐凸显,如高速公路拥堵、安全事故多发、能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等,而这些问题的产生源于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公路运输,特别是高速公路。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转方式、调结构进入了新阶段,以高速铁路、内河水运为代表的绿色集约交通运输方式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粗放运输方式出现了拐点。传统的高速公路合理规模预测方法欠缺考虑综合交通的影响,适用性较差。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在坚持可持续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理念下,有针对性地进行区域高速公路网合理规模的研究,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对于支持区域高速公路网发展决策、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布局方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研究了国内外高速公路发展历程、演化过程与模式、规模发展规律、网络合理规模预测模型等,了解到国内外高速公路的发展演化历程,并认识到传统预测方法往往独立于综合交通之外,所考虑的影响因素有失全面,预测结果不准确。其次,研究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高速公路网合理规模理论,探讨综合交通的发展阶段、交通一体化、高速公路的功能定位、合理规模的涵义以及影响因素等,通过与国外发达国家的综合对比分析,初步明确了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且结构不合理,高速公路已明显超前社会经济发展。然后,利用系统总量控制结构优化的思想,首先确定区域综合交通网的合理规模,进而通过多目标结构优化模型,设定不同的最优化目标函数,确定区域高速公路网合理规模。考虑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复杂性,为计算方便,对综合交通进行理想化处理,假设只有高速公路和铁路两种方式。最后,以山东省为案例研究。分析了山东省区域发展条件、山东省综合交通网发展现状,基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考虑,运用修正的连通度法和类比分析法相结合预测出山东省综合交通网合理规模,进而通过多目标结构优化模型,设定高速公路引领、铁路引领、一体化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分别计算高速公路规模,结合山东省发展实际综合确定。本文还对山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布局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在全国各省高速公路建设热情持续高涨的形势下,本文针对综合交通运输的考虑,对区域高速公路网的合理规模进行研究,其研究结论对于高速公路的盲目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有助于我国高速公路科学合理地发展,使综合交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马会[9](2016)在《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承担着国家通道运输和区域内运输的双重任务,对支撑全国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加快河南省经济社会和交通发展方式转变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综合运用管理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和综合交通规划等理论和方法,对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展开顶层设计,统筹推进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协调发展,致力于形成便捷、高效、安全、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首先,阐述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础概念、内涵、特征以及发展要求,分析了河南省综合交通网、运输通道、交通枢纽、重要节点集疏运系统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依据河南交通运输历年发展情况,提出了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分析的思路,对综合运输需求总量、结构以及客货运输的空间分布进行定量预测。其次,提出了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战略框架。结合河南省交通区位特点,确立了全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分别就综合运输通道总体布局和功能定位、综合交通枢纽空间布局、重要交通节点集疏运衔接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思路和发展策略。再次,对河南省综合交通网络进行优化研究,针对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交通方式分别提出了发展目标和规划方案;从国际、省际、城际、城乡四个层次的运输服务方面出发,研究构建河南省综合运输系统;以实现各交通方式信息共享、综合服务为目标,提出了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信息系统技术框架。最后,建立了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保障体系,通过完善管理体制、强化安全保障、注重科技创新、坚持绿色发展、实施“人才强交”战略等对策和措施,确保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顺利实施和规划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

董闻宇[10](2016)在《县域公路网合理规模测算与等级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县域公路网是服务于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基础设施,是完善整个公路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繁荣县域经济、推进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等提供了基础服务。县域公路网对于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和满足居民出行需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居民出行需求的增加,县域公路网出现规模和等级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需要根据县域的实际情况,对公路网合理规模进行测算并对其等级结构进行优化。通过对比分析类比法、连通度法、生长曲线法、国土系数法等常用公路网规模测算方法的优缺点,选取国土系数法对县域公路网合理规模进行研究,并根据县域实际情况对国土系数法进行改进。分析公路网规模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选取相关性较高的影响因素对公路网系数进行改进;考虑到各子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分别加入子区域发展潜力修正系数、子区域路网发展程度修正系数和城镇化水平修正系数,对国土系数法进行改进。在县域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过程中,将交通量作为确定各等级公路里程上、下限值的依据,结合县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交通需求特性,建立以建设资金最少和公路网整体运行效率最高为目标的近期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模型,以路网通行能力最大和路网技术等级最高为目标的远期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模型,加入适当的约束条件,借助Lingo软件平台,实现对近、远期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模型的求解。以Y县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结合Y县实际发展情况,采用改进国土系数法对Y县公路网的合理规模进行测算,得到Y县公路网的合理规模。分别构建近、远期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模型,借助Lingo软件平台,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Y县近、远期各等级公路里程优化结果。

二、河南省公路网发展规模预测及规划的理论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省公路网发展规模预测及规划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全国高速公路乘用车出行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乘用车出行调查
        1.3.2 交通流特征
        1.3.3 交通均衡性
    1.4 论文主要内容
    1.5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速公路乘用车发展现状
    2.1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
    2.2 乘用车的发展历程
    2.3 高速公路乘用车运输发展
    2.4 高速公路乘用车运输影响因素
第三章 数据采集及计算方法
    3.1 数据采集
        3.1.1 联网系统数据
        3.1.2 补充抽样调研数据
        3.1.3 基础数据的质量检验
    3.2 数据处理与计算方法
        3.2.1 数据库处理
        3.2.2 路网交通分配
第四章 高速公路乘用车出行运行特征
    4.1 高速公路乘用车出行交通流特性
        4.1.1 交通流特征基本参数
        4.1.2 乘用车出行交通流特性
        4.1.3 节假日乘用车出行变化特性
    4.2 乘用车出行距离分布特性
        4.2.1 乘用车出行距离分布特性
        4.2.2 乘用车出行距离分布拟合
    4.3 乘用车出行时间特征
    4.4 乘用车出行实载人数调查及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乘用车出行流量空间分布特征
    5.1 乘用车出行流量分布
        5.1.1 各地区出行流量分布
        5.1.2 乘用车出行流量干线通道分布
        5.1.3 典型区域的出行集中度
    5.2 乘用车出行流量分布均衡性
        5.2.1 基尼系数简介及适用性分析
        5.2.2 指标选取及测算方法
        5.2.3 基尼系数计算结果
    5.3 各地区乘用车发展综合状况
        5.3.1 评价指标的选择
        5.3.2 评价方法的选择
        5.3.3 各地区乘用车出行综合状况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发展建议
    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农村公路路段选型及网络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述
        1.3.1 国外现状概述
        1.3.2 国内现状概述
    1.4 研究思路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农村公的路网络特征及发展分析
    2.1 农村公路的类型
    2.2 农村公路的功能
    2.3 农村公路网络基本特征
    2.4 农村公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5 农村公路规划布局思路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农村公路路段选型研究
    3.1 研究思路
    3.2 节点梳理
        3.2.1 节点分类与分级
        3.2.2 节点配对与筛选
    3.3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路段选型
        3.3.1 基本理论
        3.3.2 样本采集
        3.3.3 算法实现
    3.4 候选集形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路段选型候选集的农村公路路网布局优化
    4.1 优化原则
    4.2 问题概述
    4.3 目标函数
    4.4 约束条件
        4.4.1 建设资金约束
        4.4.2 路段选型候选集占比率约束
        4.4.3 建设里程约束
    4.5 优化模型
    4.6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
        4.6.1 算法简介
        4.6.2 算法求解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例分析
    5.1 实例概述
    5.2 路段选型研究
    5.3 路网布局优化
    5.4 路网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3)基于“畅安舒美”理念的长子县农村公路网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农村公路网研究背景
        1.1.1 中国农村路网规划理念变迁
        1.1.2 国外研究现状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路网规划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路网规划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现代农村公路网规划理论
    2.1 现代农村公路的基本概念
        2.1.1 “畅安舒美”内涵
        2.1.2 现代农村公路网的特点
    2.2 “畅安舒美”农村公路规划原则
    2.3 县域路网规划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子县概况及其公路网发展现状
    3.1 区位条件分析
    3.2 自然条件资源分析
        3.2.1 地形地貌
        3.2.2 自然生态资源
        3.2.3 能源资源
    3.3 城镇体系构成分析
        3.3.1 行政区划
        3.3.2 人口状况
    3.4 经济发展状况
    3.5 交通运输发展状况
        3.5.1 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现状
        3.5.2 综合交通运输现状
        3.5.3 综合交通运输现状评价
    3.6 乡村公路发展现状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子县农村公路规模预测及布局规划
    4.1 农村公路需求预测技术路线
    4.2 经济社会指标预测
        4.2.1 预测思路
        4.2.2 预测方法
    4.3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4.4 人口预测
    4.5 交通运输需求预测
        4.5.1 汽车保有量预测
        4.5.2 公路客运量预测
        4.5.3 公路货运量预测
    4.6 公路交通量预测
        4.6.1 交通中区划分
        4.6.2 交通发生量预测
        4.6.3 交通分布预测
    4.7 “畅安舒美”农村公路路网规划方案
        4.7.1 布局方案
        4.7.2 县道交通功能要求与骨架规划方案
        4.7.3 乡道交通功能要求与规划方案
        4.7.4 村道交通功能要求与规划方案
        4.7.5 专用公路规划方案
        4.7.6 农村公交及场站规划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子县农村公路规划效果评价
    5.1 技术评价
    5.2 经济效益评价
    5.3 社会评价
    5.4 环境影响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4)基于复杂网络的伏牛山区路网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2 复杂网络的基本理论
        2.2.1 复杂网络的分类
        2.2.2 复杂网络基础统计指标
    2.3 协调发展理论
    2.4 交通区位论
    2.5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2.5.1 中心地理论
        2.5.2 增长极理论
3 伏牛山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区域概况
        3.1.1 自然环境条件
        3.1.2 社会经济条件
        3.1.3 公路交通条件
    3.2 基础数据来源与处理
4 基于复杂网络的伏牛山区公路网络分析
    4.1 公路复杂网络构建与参数计算
        4.1.1 公路复杂网络构建过程
        4.1.2 公路复杂网络参数计算
    4.2 公路复杂网络整体结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4.3 公路复杂网络参数特征分析
        4.3.1 公路网络参数的整体特征
        4.3.2 各县公路网络的参数特征
    4.4 县域公路网络复杂程度的综合评判
5 伏牛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差异
    5.1 指标选取原则和指标体系构建
        5.1.1 指标选取原则
        5.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5.2 县域经济评价
        5.2.1 数据标准化处理
        5.2.2 确定指标权重并计算综合评价指数
    5.3 测算结果与分析
6 伏牛山区公路网络与县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分析
    6.1 公路网络与县域经济的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6.1.1 公路网络与县域经济的耦合内涵
        6.1.2 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6.2 公路网络与县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分析
        6.2.1 公路网络与县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测算
        6.2.2 公路网络与县域经济的耦合评价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5)铁路网趋稳规模及增长路径的理论和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1.3.1 铁路网稳态影响关联模型
        1.3.2 铁路网趋稳模型与增长模式研究
        1.3.3 铁路项目评价方法研究
        1.3.4 对研究与实践的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铁路网与经济的互作用关系分析
    2.1 铁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1.1 铁路对经济的影响
        2.1.2 铁路网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2.1.3 铁路网对产业集聚扩散的影响
    2.2 铁路网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
        2.2.1 铁路网与经济因果关系分析
        2.2.2 铁路网对区域经济长期均衡影响
        2.2.3 铁路网对经济短期修正机制
    2.3 铁路网与产业结构协调关系
        2.3.1 铁路网与产业结构内在机制
        2.3.2 铁路网对产业结构的优化效应
    2.4 铁路网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
        2.4.1 铁路网与各产业产值相关性分析
        2.4.2 铁路网与各产业边际增长分析
        2.4.3 铁路网对各产业的影响
    2.5 铁路网的其他经济影响因素
        2.5.1 区域人口及居民收入的影响
        2.5.2 区域自然条件及资源的影响
        2.5.3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3 铁路网趋稳规模与目标规划模型
    3.1 铁路网构成与路网趋稳规模
        3.1.1 铁路网构成要素
        3.1.2 铁路网特性分析
        3.1.3 铁路网趋稳规模
    3.2 铁路网规模测算方法比较
        3.2.1 常用测算方法分析
        3.2.2 测算方法评述
    3.3 铁路网趋稳规模的基础目标规划模型研究
        3.3.1 目标规划法
        3.3.2 总体铁路网密度的目标规划模型H1
        3.3.3 考虑线路差异度的铁路线路目标规划模型H2
    3.4 基于有效运输能力的铁路网趋稳规模目标规划模型
        3.4.1 铁路路网运输能力
        3.4.2 有效运输能力与经济社会需求的目标规划模型
        3.4.3 铁路网密度与有效运输能力的目标规划模型
    3.5 案例分析
        3.5.1 测算模型选用说明
        3.5.2 约束条件与参数标定
        3.5.3 目标函数及实例模型
        3.5.4 模型求解
    3.6 本章小结
4 铁路网增长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4.1 铁路网趋稳增长路径问题提出
    4.2 铁路网增长路径测定
        4.2.1 建模假设及相关变量说明
        4.2.2 增长路径的算法步骤
        4.2.3 增长路径的求解流程
    4.3 影响铁路网增长的相关因素
        4.3.1 影响铁路网规模的因素
        4.3.2 相关因素的选择方法
        4.3.3 因素影响权重的确定
    4.4 案例分析
        4.4.1 西南区域铁路网规模趋稳目标
        4.4.2 区域铁路网发展规律
        4.4.3 铁路网增长路径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国家铁路网发展趋稳规模研究
    5.1 主要发达国家铁路发展分析
    5.2 我国铁路运输供需状况
        5.2.1 铁路运输供给状况
        5.2.2 铁路运输需求状况
        5.2.3 铁路运输的供需匹配
    5.3 铁路发展趋稳模型存在性与影响因素分析
        5.3.1 趋稳模型的存在性说明
        5.3.2 趋稳模型供需影响因素选择
        5.3.3 运输需求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5.3.4 供需变量选择与影响说明
    5.4 供需匹配的趋稳模型建立与模型修正
        5.4.1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
        5.4.2 供需匹配的趋稳模型建立
        5.4.3 趋稳模型修正
        5.4.4 我国铁路网趋稳规模预测
    5.5 本章小结
6 铁路新线建设评价方法研究
    6.1 铁路新线建设需求
    6.2 基于协整理论的新线建设评价方法
        6.2.1 一般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6.2.2 基于协整理论的评价方法
        6.2.3 新线建设评价方法的步骤和流程
    6.3 案例分析
        6.3.1 项目功能定位
        6.3.2 项目必要性分析
        6.3.3 项目建设评价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A
附表B
附表C
附表D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干线公路养护资金供需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公路养护资金供需预测研究综述
        1.2.2 国内干线公路养护资金供需预测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干线公路养护资金供需预测的基础理论
    2.1 干线公路养护相关概念界定
    2.2 干线公路养护资金供需概况
        2.2.1 干线公路养护资金供给来源面临的形势
        2.2.2 干线公路的资金管理面临的问题
    2.3 干线公路的养护资金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2.4 资金供需预测方法阐述
        2.4.1 回归分析法分析
        2.4.2 灰色系统理论分析
        2.4.3 BP神经网络理论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干线公路养护资金供需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3.1 干线公路养护资金供给构成及预测模型
        3.1.1 车购税资金预测模型
        3.1.2 燃油税资金预测模型
    3.2 干线公路养护资金需求预测模型构建
        3.2.1 数据处理
        3.2.2 GM(1,1)模型算法
        3.2.3 GM(0,4)模型算法
        3.2.4 计算权系数
        3.2.5 BP神经网络设置
        3.2.6 构建干线公路养护资金需求预测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研究
    4.1 河南省干线公路概况
    4.2 河南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供给预测
        4.2.1 车购税专项资金供给分析
        4.2.2 燃油税资金供给分析
        4.2.3 干线公路养护资金供给预测
    4.3 河南省干线公路养护资金需求预测
        4.3.1 干线公路养护资金需求分析
        4.3.2 干线公路养护资金需求预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干线公路养护资金供给提升政策建议
    5.1 推动供给侧改革优化干线公路建养结构
        5.1.1 扩大干线公路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5.1.2 改革传统的干线公路养护模式
    5.2 加大政策性资金投入
        5.2.1 增加用于干线公路养护的中央财政预算资金
        5.2.2 增加用于干线公路养护的地方政府财政资金
    5.3 探索多样化筹融资渠道
        5.3.1 争取政策性金融筹资
        5.3.2 利用PPP融资模式筹资
    5.4 加强干线公路养护资金管理
        5.4.1 严格执行干线公路建养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资金使用
        5.4.2 实行“养护承包”,节约养护成本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高速公路建设对河南省城镇化结构演变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城镇
        1.2.2 城镇化
        1.2.3 城镇化率
        1.2.4 城镇化结构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
        1.4.2 研究的局限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区域经济学理论
        2.1.2 空间经济学理论
        2.1.3 城镇空间发展相关理论
        2.1.4 交通运输与空间区位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文献综述
        2.2.2 国内文献综述
第三章 河南省城镇化结构及其演变特征分析
    3.1 河南省城镇化与城镇化结构的发展现状与特征
        3.1.1 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与特征
        3.1.2 2014年河南省城镇化结构
        3.1.3 河南城镇化结构的阶段性特征及演变趋势
    3.2 河南省城镇化结构中人口转移和分布研究
        3.2.1 河南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历程
        3.2.2 河南城镇化结构中的人口规模结构
    3.3 河南城镇化结构空间分布分析
        3.3.1 河南省城镇化结构空间布局特征
        3.3.2 河南省城镇化结构空间发展水平测算
    3.4 河南城镇化结构的演变趋势
        3.4.1 区域性中心城市个数增多
        3.4.2 地区性中心城市的引力度增强
        3.4.3 地方性中心城市发展迅速
第四章 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研究
    4.1 河南省公路交通发展概述
        4.1.1 铁路交通主导阶段
        4.1.2 公路交通主导阶段
        4.1.3 公路交通占绝对优势阶段
    4.2 河南省高速公路发展概况
        4.2.1 河南省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
        4.2.2 河南省高速公路发展特征
    4.3 河南高速公路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4.3.1 高速公路布局影响城镇建设规划
        4.3.2 高速公路建设引导城镇产业布局
        4.3.3 高速公路加快城镇化进程
        4.3.4 高速公路促进城镇乡融合
    4.4 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4.4.1 高速公路占公路总量的比重小
        4.4.2 高速公路布局与河南城镇化规划不协调
        4.4.3 高速公路分布不均衡,使用效率有待提高
        4.4.4 高速公路对区域产业的带动作用发挥不足
第五章 高速公路与河南城镇化结构关系分析
    5.1 城镇化与高速公路之间相关性分析
        5.1.1 数据来源
        5.1.2 城镇化与高速公路发展关系的普遍性分析
        5.1.3 高速公路运力与城镇化的相关性分析
    5.2 高速公路对城镇化结构演变趋势分析
        5.2.1 引力模型模型设定
        5.2.2 数据来源
        5.2.3 高速公路对城市引力度的影响
        5.2.4 中原城市群内城市引力度演化趋势
        5.2.5 省辖城市引力度演化趋势
    5.3 城镇化结构演化方向
        5.3.1 城镇化结构中人口向核心圈集聚
        5.3.2 特大城市带动城市群一体化快速发展
        5.3.3 高速公路加速推进城市群一体化进程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高速公路推动河南城镇化结构的演变
        6.1.1 高速公路促进城镇产业结构的优化
        6.1.2 高速公路改变城镇间人流物流的组织方式
        6.1.3 高速公路促进城镇要素在空间上重新配置
        6.1.4 高速公路促进产业集聚区的形成
    6.2 政策建议
        6.2.1 借助现有高速公路,有序引导人口向合理方向转移
        6.2.2 充分利用高速公路“道口经济”,合理布局城镇
        6.2.3 增强高速公路服务能力,优化产业集群和城镇化关系
        6.2.4 建设“次级高速公路”,促进城镇资源优化配置
        6.2.5 规划建设以高速公路为纽带的一体化城市经济区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中国历年城镇化率(1949-2014)
附录3 河南省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投资完成情况(2010-2013)
附录4 河南省交通部门预算收支情况(2013年)
附录5 河南省高速公路筹融资情况(2013年)
附录6 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统计情况(2013年)
附录7 河南省高速公路车流量统计(2013年)
附录8 河南省车辆保有量统计(2006-2013年)
附录9 各级公路的技术指标
附录10 各类公路的财政补助投资政策
附录11 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与高速的关系
附录12 虞城县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附件13 高速公路新郑站2008年 2012年出入口客货流量统计表
附件14 高速公路禹州站2008年 2012年出入口客货流量统计表
附件15 高速公路临颍站2008年 2012年出入口客货流量统计表
附件16 高速公路鲁山站2008年 2012年出入口客货流量统计表
附件17 高速公路遂平站2008年 2012年出入口客货流量统计表
附录18 河南省重点产业集聚区与高速公路的位置关系
附录19 河南省交通运输发展情况简表(1949-2013)

(8)综合交通运输环境下高速公路网合理规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综述
    2.2 国内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础理论研究
    3.1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础理论
        3.1.1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涵义
        3.1.2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阶段
        3.1.3 区域综合交通网合理性特征
        3.1.4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模式分析
    3.2 高速公路网合理规模基础理论
        3.2.1 高速公路的功能定位
        3.2.2 高速公路网合理规模的涵义
        3.2.3 高速公路网合理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高速公路网发展规律研究
    4.1 高速公路网的演化过程与模式
        4.1.1 双核起步开拓阶段
        4.1.2 核心边缘发展阶段
        4.1.3 干线通道构成阶段
        4.1.4 网络一体化阶段
    4.2 高速公路网规模变化规律
        4.2.1 高速公路超前社会经济发展
        4.2.2 高速公路建设的多阶段性
    4.3 传统规模预测方法的合理性分析
        4.3.1 趋势外推法
        4.3.2 节点连通度法
        4.3.3 因素分析法
        4.3.4 传统方法合理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高速公路网合理规模研究
    5.1 总体思路
    5.2 区域综合交通网规模预测模型建立
        5.2.1 修正的节点连通度法
        5.2.2 类比分析法
    5.3 区域综合交通网多目标结构优化模型建立
        5.3.1 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的选择
        5.3.2 多目标规划模型的建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案例分析
    6.1 山东省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6.1.1 区位条件
        6.1.2 自然条件
        6.1.3 城镇空间总体格局
        6.1.4 人口分布
        6.1.5 交通区位线分析
    6.2 山东省综合交通网现状
        6.2.1 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6.2.2 高速公路网发展规律分析
    6.3 山东省综合交通网合理规模确定
        6.3.1 修正的节点连通度法
        6.3.2 类比分析法
        6.3.3 规模确定
    6.4 山东省综合交通网结构优化
        6.4.1 不同情景设置
        6.4.2 模型参数确定
        6.4.3 结构优化结果
    6.5 山东省高速公路规划发展建议
        6.5.1 强化顶层规划设计
        6.5.2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方案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总结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理论
        一、交通区位理论
        二、交通规划技术经济理论
        三、交通规划制度理论
    第三节 国内外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需求
    第一节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内涵与外延
        一、交通运输基础概念释义
        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内涵与特征
        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要求
    第二节 河南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现状与不足
        一、综合交通网规模与结构
        二、运输结构分析
        三、综合运输通道布局
        四、综合交通枢纽
        五、重要交通节点集疏运系统
    第三节 河南省交通区位需求
        一、经济引力模型
        二、交通区位分析
    第四节 运输需求预测分析
        一、需求预测方法
        二、需求总量预测
        三、需求结构分析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三章 河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战略框架
    第一节 战略构想
        一、战略定位
        二、发展目标
    第二节 综合运输通道总体布局
        一、国家级综合交通运输通道
        二、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通道
        三、地区性综合交通运输通道
        四、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功能定位
    第三节 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一、枢纽空间布局
        二、枢纽分级与定位
        三、枢纽站分类建设
    第四节 重要交通节点集疏运衔接
        一、集疏运衔接策略
        二、机场集疏运衔接
        三、内河港口集疏运衔接
第四章 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构建
    第一节 综合交通网络优化方案
        一、铁路网优化方案
        二、公路网优化方案
        三、航空网优化方案
        四、内河航道网优化方案
        五、管道网优化方案
    第二节 国际运输系统构建方案
        一、国际客运系统
        二、国际货运系统
    第三节 省际运输系统构建方案
        一、省际客运系统
        二、省际货运系统
    第四节 城际运输系统构建方案
        一、城际客运系统
        二、城际货运系统
    第五节 城乡运输体系构建
        一、城乡客运体系
        二、城乡货运体系
    第六节 邮政业运输系统构建方案
        一、提升普遍服务能力
        二、构建快递服务系统
    第七节 交通运输信息系统建设
        一、信息系统框架
        二 、信息系统建设重点
        三、完善保障体系
第五章 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施策略
    第一节 完善管理体制
    第二节 强化安全保障
    第三节 注重科技创新
    第四节 坚持绿色发展
    第五节 构建人才高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县域公路网合理规模测算与等级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县域公路网规模合理性内涵及影响因素
    2.1 县域公路网界定
    2.2 县域公路网发展规律
    2.3 县域公路网规模合理性内涵
    2.4 县域公路网发展规模影响因素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县域公路网合理规模测算
    3.1 县域公路网合理规模测算思路
    3.2 县域公路网规模测算方法
        3.2.1 常用方法对比分析
        3.2.2 改进国土系数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县域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
    4.1 县域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思路
    4.2 各等级公路里程上、下限值的确定
    4.3 县域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4.3.1 近期县域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模型
        4.3.2 远期县域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模型
        4.3.3 县域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模型求解
    4.4 县域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流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例分析
    5.1 Y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5.2 Y县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5.3 Y县社会经济和交通需求预测
    5.4 Y县公路网合理规模测算
    5.5 Y县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河南省公路网发展规模预测及规划的理论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国高速公路乘用车出行特征研究[D]. 马健. 长安大学, 2020(06)
  • [2]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农村公路路段选型及网络优化研究[D]. 李辉.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3]基于“畅安舒美”理念的长子县农村公路网规划[D]. 李昕. 太原科技大学, 2019(04)
  • [4]基于复杂网络的伏牛山区路网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杨捷. 河南大学, 2019(01)
  • [5]铁路网趋稳规模及增长路径的理论和方法[D]. 韩采华.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6]干线公路养护资金供需预测模型研究[D]. 尹婧.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3)
  • [7]高速公路建设对河南省城镇化结构演变的影响研究[D]. 刘敏.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3)
  • [8]综合交通运输环境下高速公路网合理规模研究[D]. 陈常迪. 山东大学, 2016(01)
  • [9]河南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研究[D]. 马会.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8)
  • [10]县域公路网合理规模测算与等级结构优化研究[D]. 董闻宇. 吉林大学, 2016(09)

标签:;  ;  ;  ;  ;  

河南省公路网发展规模预测与规划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