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光标高科大厦建筑设计

曹光标高科大厦建筑设计

一、曹光彪高科技大楼的建筑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张景璇[1](2020)在《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伴随“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方针的提出,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发展方向转向提高物质环境品质,使得大学校园不仅可以展现高校办学水平和文化特色,还可以同时完成环境育人的实践。在经历世纪之交的大学校园建设热潮后,千校一面、文化底蕴缺失、文化氛围淡薄等校园物质环境问题逐渐浮现,形成了校园规划设计的文化困境,因此,如何进行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是当下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基于实地和文献调研,梳理了大学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建设经验及现存问题,并在建立针对性的理论模型后,提出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4个部分:首先,本文明晰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回溯其变迁的历史以及在此背景下的大学校园规划建设方式和规划形态的历史发展过程,梳理各时期中西方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模式。其次,本文选取8所大学12个校园作为实地调研对象,通过资料搜集、实地考察和随机访谈等方法,对校园规划格局、校园建筑,景观标识、校园文化氛围等进行深入考察,再结合对相关文献的研读,对当下大学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建设的经验和现存问题进行整合与归纳。接着,本文针对“文化”用于设计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确定探讨的校园文化要素,明确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物质环境间的联系方式,从而建构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理论模型。最后,在前期调研和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从文化传承、文化实践和文化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基于文化传承,提出传承地域文化景观和校园历史文化景观的策略;基于文化实践,提出契合学生活动模式场景、契合教学活动场景、策划交往活动场景、契合及策划文娱活动场景的策略;基于文化发展,提出预留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固定要素、适时维护和更新校园内半固定要素的策略。通过这些策略的综合运用,提升校园空间文化品质、彰显校园文化特色。全文约78000字,图184幅,表格29个。

周瑞洲[2](2017)在《中国与肯尼亚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研究(1963-201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肯尼亚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农业资源、农作物种质资源得天独厚,但农业科技、作物遗传育种、病虫草害防治、农场品加工生产、农业机械化方面均落后。自1963年肯尼亚独立以来,肯尼亚一直致力于解决自身的农业危机,但收效甚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农业科技、作物遗传育种、病虫草害防治、农业机械化、农村减贫方面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肯尼亚与中国同属发展中国家,肯尼亚自1963年独立后一直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在经济、文化、教育、旅游方面交流甚密。在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方面,肯尼亚一直希望通过与中国等农业科技较为发的的国家进行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以提高本国的农业科技水平。中国与肯尼亚古代便有交流,在肯尼亚马林迪市考古发现了来自中国南宋时期的瓷器。当代以来两国的合作始于上世纪60年代,是中国与非洲国别间开展国家合作较早的国家之一,但是一直以来农业科技领域的合作还交流较少。直到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农业科技、作物遗传育种、病虫草害防治、农场品加工生产、农业机械化开始迅速发展,同时改革开放的政策、对外援助方式的改变及中非合作论坛的建立为中国与肯尼亚农业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改革开放后至今的这段时期是中国与肯尼亚农业科技交流得到较为长足进步且全面发展的时期,中国与肯尼亚两国政府积极往来,领导人频繁互访,签订了有利于两国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备忘录、议定书,在政治上保证了两国开展农业科技合作;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强大,中国与农业相关的国营企业、民营公司也开始对肯尼亚的农机、作物种植等领域进行投资,促进了肯尼亚农业向机械化、集约化、农产品产业链方向发展;高校和科研机构也通过派遣农业专家、共建示范园区的方式在肯尼亚推广适应当地发展的农业高新技术。同时在这一时期,中国优秀的作物种植经验、茶树、转基因大豆与水稻的等优良农作物品种也逐步在肯尼亚的推广。在农业人才培养上,中国与肯尼亚通过技术培训班和官员研修班这一短期培训班,和在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开设了以农业为特色的孔子学院这一长期培养机制,来为肯尼亚当地的农业生产培养了储备人才。总之,中国与肯尼亚双方开展的各项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基本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但瑕不掩瑜,树立了中国与其他非洲国家开展农业科技交流“农、科、教、投资”四位一体相结合的典范,对推进中国与肯尼亚两国农业科技事业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黄雯波[3](2018)在《高校体育场馆公共服务优化研究 ——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与社会体育资源和信息服务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现代信息通信手段从技术层面倒逼了公共服务领域的一系列创新,政府部门开始积极运用技术手段来提高与优化公共服务。大型体育场馆的基本属性是公共物品。高校体育场馆的服务创新与优化程度,直接体现一所高校信息化与智慧校园水平的高低。“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满足多样化公共服务需求,积极采用新技术,促进网上网下服务衔接。但由于历史背景、管理模式等多重原因,目前国内高校体育场馆服务供给水平不高,本研究发现问题集中表现在:场馆使用效率低、缺乏专业管理人才、整体业务水平不高、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场地使用效率不均衡、租赁模式单一等。因此,当前如何运用新媒体与数字技术帮助高校体育场馆更好地资源配置,是高校体育馆的管理与服务创新的重要议题。本研究以广州大学城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场馆为例,结合研究者在体育场馆多年的一线管理工作经验,从公共物品视角出发,运用社会科学以及大数据统计的方法,研究高校师生使用体育场馆的特征、频率、高峰与低谷阶段等,对比国内外大学体育场馆公共服务经验,探究高校体育场馆与微信公众号、校园智能系统进行创新结合,实现优化配置的具体方式,其中,对高校体育场馆公共服务优化提出了如下对策建议:一是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制度建设;二是深化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三是以人为本,开设体育场馆微信服务号与体育场馆应用,以提升体育场馆公共服务效率。以期能够帮助移动媒介时代的体育场馆与健身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师生与大众,实现高校优质体育资源的最大程度优化与供给。

魏文刚[4](2017)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基石,只有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构建科学的历史观,才能够建立正确的国家观、阶级观、政党观和群众史观。当前由于多元文化冲击以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加上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我国大学生的历史观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产生了扭曲的历史观,从而导致产生错误的国家观、阶级观、政党观和群众史观等,甚至导致公民道德观的迷失,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不断创新高校历史观教育教学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由此,本文分别从五个部分展开论述,力图用五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完整地把握大学生马克思历史教育的实质。第一部分阐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概述。首先阐释了历史观的概念,分别从东西方的历史观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介绍了东西方历史观发展史上出现的代表性人物,从而探索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形成的思想源泉。另外,在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丰富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本质、目的及其价值。最后,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点强调开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意义以及开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方法。第二部分阐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法。当今大学生只有在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精髓基础上,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革开放浪潮下大学生有责任和义务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不动摇,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崇高追求。当今社会,大学生是最容易被新兴事物所吸引的群体,时常会受到一些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而误入歧途,这就要求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第三部分阐述大学生依据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本质,避免大学生陷入错误思维的漩涡而无法自拔。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得以更好更快发展的宝贵财富和希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关系着能否肩负起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任,关系着我党是否永葆青春与活力,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系着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因此,对大学生实施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使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第四部分阐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内容。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基本内容的教育,可以纠正大学生看待社会历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错误观点,帮助他们用辩证唯物的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重要的两大发现之一,是科学的、正确的历史观,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基本矛盾变化规律。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基本原理的教育对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学生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不仅有利于指引大学生正确看待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而且能够帮助大学生摒弃唯心主义等错误观点。第五部分阐述在大学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工作方向。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可以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实现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选择正确的教育路径才能使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得到顺利开展。如何选择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路径,怎样实现路径的创新和发展,并依此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是现今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探索出开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新领域,不断补充和完善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新内容。

齐洪洲[5](2017)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878年,清政府效仿英国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从此便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在历经清代、民国、新中国将近一百四十年的历史阶段中,中国邮票设计从最初的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尽管历经曲折,但发展却从未间断。本文以中国邮票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收集梳理其发展历史,运用设计艺术学、历史学等方法呈现其在各个发展时期的历史语境、技艺场景、设计风貌,剖析其中的视觉语言、设计思想及艺术风格,并据此勾勒清晰的设计发展脉络和流变轨迹。全文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的研究从四个层面展开:首先是历史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历程。这一层面不仅是文章的基础,也是全文的发展线索。文章在大量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以下结论:在“学西观”和“中体西用”思想的相互作用,使清代邮票的设计在照搬、模仿西方邮票设计格局的同时又体现出清代特有的艺术特色,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下的必然呈现;在国统区邮票与解放区邮票并行发展的民国历史时期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新中国的邮票设计在建国初期获得良性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致使邮票事业呈现混乱状态,邮票设计工作也在反反复复中艰难前行;经过文革后两年徘徊时期的调整,改革开放初期的邮票事业繁荣发展,邮票设计也日渐成熟,特别是设计中民族风格的体现获得了极大成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近20多年的邮票设计继续向前发展并呈现出新的面貌。文章认为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历史可划分为移植期、借鉴期、自立期、探索期、曲折期、繁荣期和多元发展期。其次是物象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在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这一层面通过图表演示与文字阐述,对中国邮票各时期实物图像的构图、边饰、表现手法及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归纳与分析,总结其艺术特征,发掘艺术规律。本研究发现:中国邮票在近一百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时期邮票呈现出不同的图像特征,均是当时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和时代精神的反映与写照;中国邮票的设计历经了从最初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的曲折过程;在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受到过许多艺术形式的影响,且这些艺术表现方式和手法被运用于邮票设计当中,而反过来有的邮票设计形式也对某些艺术形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再次是技术层面,即中国邮票在各时期的印制技术特征。设计和印刷是邮票诞生的前提条件,二者缺一不可。本研究表明:中国邮票的印制从最初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和技术人员,到目前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间一直不断向前发展,即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邮票印制水平仍得到一定的提高;中国邮票的印制在不同阶段显示出不同的印制特点,不同的设计形式产生不同的图像特征,而印刷又往往决定着设计的最终面貌,有时乃至决定着艺术风格,如解放区邮票所呈现出的强烈的木刻版画风格便是由这一时期特殊的印制条件所决定的。最后是现实层面,即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的面貌呈现。第七章紧扣现实,总结数字时代背景下中国邮票设计艺术所呈现出的多元发展新面貌,探讨数字化设计平台给邮票设计所带来的利弊关系,最后建立在各章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归纳总结和图表演示。在以上四个层面逐层阐述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的全面研究,本论文得出中国邮票设计艺术的发展历史可划分为移植期、借鉴期、自立期、探索期、曲折期、繁荣期和多元发展期;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历经了从最初模仿、借鉴西方邮票的艺术形式到逐渐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成熟艺术形态的发展过程;数字化设计平台在给邮票设计带来众多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弊端等主要结论。

罗文伯[6](2017)在《中国手工造纸的现代化建构研究 ——基于典型手工纸田野调查的文化思考》文中研究表明从东汉中期(约公元105年)以来,作为传统文化皇冠上的一颗明珠,中国的造纸技艺在欧亚大陆广为传播,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电子媒介的广泛运用,以及工业化大生产背景下的现代造纸,已让手工造纸走下最初的神坛,走入了一个小角落日渐式微。中国传统手工造纸技艺现状怎样,蕴含哪些文化和精神价值,该怎样适应现代社会等问题成为本研究着力探索的方向。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也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同时,在确定传统手工造纸的发展方向时,需要对现代社会机制内在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予以梳理,以至对从前现代的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的文化发展脉络有明晰的把握。进一步的,有着悠久历史积淀的中国,如今仍处在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如何从纵贯千年的手工造纸中提取出传统文化基因并加以解密和重组,把沉重历史包袱转化成厚重文化底蕴,形成适应未来世界的新思想文化,亦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论文共分为七章。第1章是绪论部分,对研究缘起及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2章是对中国手工造纸的总体概述,在这一章里,对中国手工造纸的历史源流、革新发明、传播分布、品类特点都予以了介绍和探讨,重点对手工造纸的发明人之争问题进行了与瓦特的案例对比研究,同时依据长期的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的资料积累绘制了国内现存手工造纸传承地分布图。第3章是中国手工造纸现代化的解构与要素分析,辨析现代性、后现代性和现代化的概念关系,分解论文命题的主客体及环境要素。第4、5、6三章分别选取安徽泾县宣纸、四川夹江竹纸、云南纳西族东巴纸三个有特色的代表性纸种作为案例调查研究,既是对第3章的手工造纸各抽象要素的具象化,又呈现中国传统手工造纸的详细面貌及发展困扰,为下一章的实践对策分析提供素材。第7章在之前六章的基础上进行中国手工造纸现代化建构的关键维度探析,是从产业、制度、精神三个维度对论文所要研究命题的集中作答。第8章总结论文的结论,针对不同人群给出手工造纸现代化建构的相应建议,在余论中论述传统的祛魅与超越,并给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本研究通过一系列文献阅读、调查访谈和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关于中国手工造纸的起源及现状造纸技术源自于西汉时的中国,东汉时的蔡伦是该技术的主要革新者和集大成者,参照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可以称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人。这一结论回应了长期以来学术界围绕造纸术发明人的争论。在现状方面,从总体上看,中国手工造纸在机制纸和电子媒介的双重冲击下,其影响力虽大不如前,但仍广泛分布在华夏大地上。2、关于中国手工造纸的现代化转型在手工造纸产业层面,应以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理性眼光来看待中国手工造纸的技艺改良。多渠道发展“体验式”的造纸文化旅游,充分运用手工造纸文化空间。应适应时代变化与媒介技术变革,探索手工纸与数字化出版融合路径。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拓展纸品时尚与艺术新领域。在制度层面,各个手工造纸区域可因地制宜的选择“生产型保护”或“被动型保护”的模式。在行业管理制度方面,应在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法,重视创意和研发,并加大成果转化力度。通过发现青蒿素的案例与手工造纸对比,提出“非遗”科普的概念及其两种模式。在精神层面,造纸者应是具有职业意志而自由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手工造纸从彼时的“前沿科技”位移至此时的“文化遗产”,从科技-文化轴的前端“漂移”至后端,可作为难得的标志物反衬整个民族文化的变迁。此外,体悟手工造纸行业的意境美、心境美和超然美,主张深入发掘提炼其美学价值。3、关于中国手工造纸的文化及哲学意蕴手工造纸的发明和衍变体现出不同时代的价值理性。论文指出蔡伦造纸有其历史上的偶然性,反映着皇权的统摄力,而这一偶然性在客观上促进了古代社会文化的发展,以至与之前的造纸史形成了断裂与不连续性。而反映出现代性的机器化大生产的“机制纸”的出现,则是造纸史的又一次断裂,体现的是资本主义的话语权。在后现代的消费主义社会,手工造纸更多的意味着后工业化的文化空间和文化消费情境。手工造纸技艺反映出中国传统造物思想,道法自然、曲径含蓄、万物合一。拾起以手工造纸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唤起文化记忆,有助于社会系统与生活世界的重新协调,克服“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在余论中结合媒介变迁及人生价值论提出“儒本创开”的文化观点。

许峰[7](2017)在《教育与光明:近视学生的精神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光”在人类思想史中具有善、神圣、智慧以及理性等积极向上的隐喻意义,“摆脱黑暗,追求光明”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主题。作为身体中感知“光”的器官——眼睛,以及由此产生的视觉,与其他的器官和感觉相比,具有了很强的优越性,然而近视学生由于受到诸如学校制度、集体荣誉、学生人际关系、社会观念以及竞争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光明体验渺茫。由于眼镜的存在,近视学生和家长的日常学习生活由于视觉受阻而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令其产生很重的心理负担,如恐惧、孤独、焦虑等等。家长为了解决提高学习成绩和保证身体健康之间的矛盾,探索出多种治疗方式来搭建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试图在无奈中寻找安全感。从根源来看,让近视学生获得光明体验就是让他们“站在窗口,往远处看”,探索感性的世界和未被加工过的土壤,让身体世界化,让身体经由身体的世界化获得自身的表达,实现“个别世界”向“共同世界”的开放。教育是光明的事业,教师运用教育机智,让孩子体会到关心与尊重,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发现存在的意义,才是教育之真谛。本研究通过访谈和对近视学生以及家长心理状态的描述,运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探究学生和家长关于“教育与光明”的深层认识机制。全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起源和背景。在现行教育制度下,近视学生及家长为了获取与别人相同甚至更多的机会,要付出更多的精力,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在这种状态中,个体很难体会到前途和希望,看不到光明。第二部分,光明的精神分析属性。这部分着重阐述了光的隐喻意义以及现象学意义上的“光感”。阐明了精神分析学家对于光明的不同理解,并提出教育是光明的事业的观点。第三部分,恐惧与焦虑。通过访谈,分析出近视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的心理影响。主要有对特定物的恐惧,对孤独以及丧失自尊的焦虑等。第四部分,窗与远方。此部分在批判工具理性主义对窗的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窗并不是将屋内与屋外阻隔开来,窗内和窗外依旧是同一个空间,敞开窗户,其实就是敞开心灵的观点。第五部分,心理防御与精神疗法。阐述了家长在面对孩子近视时搭建的心理防御机制以及家长为缓解孩子近视所采取的五种精神疗法。第六部分,结语。呼吁教师和家长发挥教育机智,让孩子体验光明。教育是光明的事业。通过教育,让学生体验到他们居身于其中的人际氛围以及内心深处的感性世界,让学生体验到别样的生命律动,发现自身存在的意义,教育的真正意蕴才得以显现。

韩伶俐[8](2017)在《竹文化与江南竹子植物造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南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与丰富的竹子资源,竹子无论在江南古典园林还是现代园林绿地中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通过江南历代咏竹诗画的考证,结合江南园林竹子植物景观形式,选取30处具有代表性的江南竹景为对象,研究其竹子植物景观种类组成、竹景形式、造景手法以及竹文化与竹景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历代江南颂竹诗画人文意境的考证,竹文化的人文意境发展表现为“基础功能→审美情趣→情感寄托?意境衍生”的过程,江南文人诗画作品中的诗情画意之境是竹文化不断发展的重要依托,更是主导江南竹子植物景观营造的方向。(2)根据竹子的文化属性与形态美学特征,依据竹子地下茎类型、地上各部形态特征与色彩、竹文化等观赏特性,进行逐层分类,构建了竹子观赏性多层分类方法,为园林竹子植物造景与美学分析提供参考。(3)江南古典园林中应用的竹种较为丰富,有13属61种(包括变种、变型和栽培变种,下同),其中8属15种为异秆和异色竹子;竹子植物景观的应用形式主要有竹径、竹篱、竹园、竹与漏窗、竹与石、竹与飞禽、竹与其他植物、竹与天象等8种;竹子植物景观强调“个体美”“小而美”的美学特征,追求诗境、画境与天象之境的意境空间,凸显“显寓”的成景特征。(4)江南现代园林竹子资源应用广泛,涉及42属400余种,但常用竹种只有8属20种;竹子植物景观除传统形式外,出现了面积较大的主题竹园,满足了教学、科研、科普、游赏等现代生活多元化需求之功能。竹子植物造景常用植物、竹景立面结构、景观色彩上表现更为丰富,平面形式凸显现代化风格,形成了以“隐寓”成景为主兼顾四季景观变化的特征。

邱春晓[9](2017)在《供应链视角下农民合作社一体化运营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首次颁布以来,我国从法律层面确定了农民合作社的市场主体地位,农民合作社成为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但是,当前阶段农民合作社依然存在发展规模小、供应链一体化程度低、自盈利水平差、抵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农民合作社需要通过相互之间的强强联合,形成农产品供应链上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服务合作社横向一体化和产加销纵向一体化相结合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勇于突破传统发展框架,增强合作社风险抵御能力,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增加社员收益。基于此,对农民合作社非合作运营模式、横向一体化运营模式、纵向一体化运营模式和一体化运营模式的案例分析与对各种模式下整体利益的博弈比较研究对于降低农民合作社成员生产和运营成本,提高合作社社员收益,以及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农业产业融合视角,通过对农民合作社不同运营模式下农产品供应链整体收益的博弈比较与案例对比发现,农民合作社一体化的运营发展模式相对于其他运营模式而言能够创造更大的整体收益、更高的社员收入,并实现更大的社会福利。与此同时,本文重点针对浙江省温州梅屿蔬菜专业农民合作社一体化运营模式的发展现状指出,农民合作社在发展一体化运营模式的同时还面临自然风险防治、内部融资监管和合作文化培养的问题,并且从经济层面、政治层面和文化层面为当前我国农民合作社提升农民合作社一体化发展优化提供了合理化建议。

杨晓海[10](2017)在《基于语音端点检测的移动设备无障碍出行服务助手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目前信息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服务。视障人群由于视觉方面的缺陷,在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时存在许多障碍,无法像健全人一样正常地获取服务,只能依靠听觉和触觉反馈等获取信息,通过说话来进行交流。视障人士的出行生活需求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而增加。现在市场上的出行导航应用很少遵循"信息无障碍"开发规范,视障用户使用十分不便。所以为了满足视障人士对无障碍出行和生活服务的需求,开发一款无障碍的出行辅助助手就具有特别的意义。本文首先针对视障人群用户主要通过听觉和语音交流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语音端点检测改进算法的实时语音助手。该助手通过自动检测音频信号中的有效语音信号,通过语音识别服务将语音命令转换成文字,由关键字触发相应的任务,并经过语音合成将信息通过听觉反馈给用户。本文首次提出了将多帧频带方差比率和短时能量结合判决语音端点的算法,不需要点击按钮启动语音识别,而是自动检测有效语音的起点和终点,不仅大大减少了点击操作复杂程度,而且能提升用户的操作效率。此外在其他交互界面,增加了专为视障人士设计优化的语音反馈提示,帮助用户更直观地理解信息。其次,针对视障人群出行难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以定位、导航为基础功能的无障碍出行功能。为了方便视障用户出行以及建立自己的感知地图,用户可以对地点添加文本描述进行标记,再次到达此位置系统自动播报该描述,本文对搜索过程作了优化,对定位频率作了动态自适应调整,以增加搜索的效率。用户可以根据当前位置查询周围的地点环境。同时设计了生活场所无障碍友善度的评价系统,任何残疾人用户可以在出行时对某地点评价,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威尔逊区间法设计了权重确定和评分计算方法,也能根据名称、类别等查询相应的地点及其友善度评分,方便视障用户出行时选择更友好的场所生活,丰富完善感知地图的细节和数据。最后,本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 Android平台的基于语音端点检测改进算法的无障碍出行服务助手,与传统的一些实现方法做了对比实验和分析。

二、曹光彪高科技大楼的建筑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曹光彪高科技大楼的建筑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 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第二章 大学校园文化的变迁与校园规划设计的发展
    2.1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变迁
        2.1.1 大学校园文化的含义
        2.1.2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2.1.3 大学校园文化的变迁
    2.2 西方大学校园文化的变迁与校园规划设计的发展
        2.2.1 早期的大学校园——封闭式方院模式
        2.2.2 近代大学校园——对称开放模式
        2.2.3 现代大学校园——现代功能化模式
        2.2.4 20 世纪60 年代后大学校园——综合交流模式
        2.2.5 当代大学校园——特色高质模式
    2.3 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的变迁与校园规划设计的发展
        2.3.1 古代大学校园——书院模式
        2.3.2 近代大学校园——中西融合模式
        2.3.3 建国至文革前大学校园——苏联模式
        2.3.4 大跃进和文革时期的大学校园——无序模式
        2.3.5 文革后至90 年代初的大学校园——兼容并蓄模式
        2.3.6 90年代初至新世纪大学校园——巨型化多元化模式
    2.4 大学校园规划建设方式的发展
        2.4.1 无规划建设
        2.4.2 静态规划建设
        2.4.3 动态规划建设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调研
    3.1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调研概述
        3.1.1 调研目的
        3.1.2 调研方法
        3.1.3 调研内容
        3.1.4 调研对象选取
    3.2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实地调研(详见附录A)
        3.2.1 清华大学调研
        3.2.2 武汉大学调研
        3.2.3 上海交通大学调研
        3.2.4 沈阳建筑大学调研
        3.2.5 烟台大学调研
        3.2.6 厦门大学调研
        3.2.7 北京大学调研
        3.2.8 四川大学调研
        3.2.9 实地调研小结
    3.3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文献调研
        3.3.1 文献调研内容
        3.3.2 文献调研总结
    3.4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调研总结分析
        3.4.1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经验总结
        3.4.2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论模型
    4.1 阿摩斯·拉普卜特的“文化”用于设计的理论模型
        4.1.1 阿摩斯·拉普卜特解决研究难点的方法
        4.1.2 “文化”的分解
        4.1.3 文化与环境的联系
        4.1.4 “文化”用于设计的理论模型
    4.2 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物质环境的联系
        4.2.1 校园文化的分解
        4.2.2 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物质环境的联系
    4.3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论模型
        4.3.1 基于校园文化传承的文化景观理论
        4.3.2 基于校园文化实践的场景构成理论
        4.3.3 基于校园文化发展的固定与半固定要素理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5.1 基于校园文化传承的规划设计策略
        5.1.1 传承地域文化景观
        5.1.2 传承校园历史文化景观
    5.2 基于校园文化实践的规划设计策略
        5.2.1 契合校园内学生生活模式场景
        5.2.2 契合校园内教学活动场景
        5.2.3 契合校园内交往活动场景
        5.2.4 契合及策划校园内文娱活动场景
    5.3 基于校园文化发展的规划设计策略
        5.3.1 预留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固定要素
        5.3.2 适时维护和更新校园内半固定要素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实践
    6.1 项目概述
    6.2 学校简介
        6.2.1 学校概况
        6.2.2 校园概况
    6.3 校园文化
        6.3.1 学校理念
        6.3.2 校园历史文化
        6.3.3 校园标识文化
        6.3.4 校园文娱活动
        6.3.5 地域文化
    6.4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校园规划设计策略应用
        6.4.1 基于校园文化传承的规划设计策略应用
        6.4.2 基于校园文化实践的规划设计策略应用
        6.4.3 基于校园文化发展的规划设计策略应用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综述
    7.2 研究成果
    7.3 研究存在的问题
    7.4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与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A: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实地调研
    1.清华大学调研
    2.武汉大学调研
    3.上海交通大学调研
    4.沈阳建筑大学调研
    5.烟台大学调研
    6.厦门大学调研
    7.北京大学调研
    8.四川大学调研
附录B: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问题提纲
    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1)
    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2)
附录C: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
    清华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1)
    清华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2)
    清华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3)
    武汉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1)
    武汉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2)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1)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2)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3)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
    厦门大学思明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1)
    厦门大学思明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2)
    北京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
附录 图片来源
作者简介

(2)中国与肯尼亚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研究(1963-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五、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与肯尼亚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概述
    第一节 中肯交往历史基础
    第二节 中肯农业科技发展概况与合作条件
    第三节 中肯农业科技合作发展基本历程
第二章 中肯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主要途径
    第一节 政府间往来及合作
    第二节 中国对肯尼亚的农业投资
    第三节 高校及科研机构交流
    第四节 专家与留学生等人员往来
第三章 中肯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中国作物种植经验与良种在肯尼亚的传播
    第二节 中国农业高新科技在肯尼亚的推广应用
    第三节 短期技术培训班和官员研修班的开设
    第四节 学历农业人才培养
第四章 中肯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特点、动因与评价
    第一节 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三节 成效及影响
    第四节 有待提高领域及面临的挑战
    第五节 对于中国与肯尼亚乃至中非合作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3)高校体育场馆公共服务优化研究 ——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公共体育场馆方面的相关研究
        1.3.2 公共服务及体育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
        1.3.3 互联网+对体育公共服务影响的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体育场馆公共服务优化的理论分析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体育公共服务
        2.1.2 大型体育场馆
    2.2 理论基础:公共物品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体育场馆公共服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体育场馆公共服务现状
        3.1.1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体育场馆公共服务设施
        3.1.2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体育场馆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3.2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使用效率低,锻炼时间集中、峰值短
        3.2.2 缺乏专业管理人才,整体业务水平不高
        3.2.3 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场地使用效率不均衡
        3.2.4 场馆租赁模式单一
        3.2.5 体育场馆服务方式传统
    3.3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大众体育消费意识不强
        3.3.2 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市场化不足
        3.3.3 体育文化建设滞后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大学体育场馆公共服务的主要做法与经验借鉴
    4.1 国外大学体育场馆公共服务的主要做法
        4.1.1 美国
        4.1.2 英国
        4.1.3 德国
    4.2 国内大学体育场馆公共服务的主要做法
        4.2.1 清华大学
        4.2.2 深圳大学
        4.2.3 其他
    4.3 国内外大学体育场馆公共服务的经验借鉴
        4.3.1 合理规划综合建设
        4.3.2 高校体育场馆公共服务运营市场化
        4.3.3 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服务质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场馆公共服务优化的对策建议
    5.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制度建设
    5.2 深化改革,推动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市场化
        5.2.1 深度挖掘场馆可开发资源,错峰使用场地
        5.2.2 利用学校人才资源,提供专业指导训练
        5.2.3 部分场地出租给专业公司进行运营
        5.2.4 租赁模式多元化
        5.2.5 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举办赛事活动
    5.3 以人为本,提升体育场馆公共服务水平
        5.3.1 开设体育场馆微信服务号
        5.3.2 开发体育场馆应用
        5.3.3 营造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人文环境
        5.3.4 建立便捷的体育场馆服务反馈模式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法
        1.3.2 调查研究法
        1.3.3 比较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概述
    2.1 基本概念辨析
        2.1.1 历史观
        2.1.2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2.1.3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
    2.2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形成与发展
        2.2.1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
        2.2.2 列宁对唯物史观的坚持与发展
        2.2.3 中国共产党对唯物史观的发展与贡献
    2.3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开展与作用
        2.3.1 工人运动与唯物史观教育
        2.3.2 人才培养与唯物史观教育
        2.3.3 唯物史观教育的历史经验
第3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重要地位
    3.1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客观要求
        3.1.1 大学时代是形成科学历史观的关键时期
        3.1.2 历史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3.2 历史观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3.2.1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
        3.2.2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
    3.3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导
        3.3.1 历史观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
        3.3.2 创新历史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任务
第4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紧迫要求
    4.1 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期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解答
        4.1.1 科技革命实现了历史发展的加速度
        4.1.2 经济全球化助推了世界历史的新进程
        4.1.3 虚拟世界催生了历史活动的新空间
    4.2 时代新发展和国情新变化要求唯物史观的科学分析
        4.2.1 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新趋势
        4.2.2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的新变化
        4.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特征与趋势性变化
    4.3 思想文化多样性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辨析
        4.3.1 辨析历史终结论
        4.3.2 解析文明冲突论
        4.3.3 批判历史虚无论
第5章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5.1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基本观点教育
        5.1.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根本观点的教育
        5.1.2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教育
        5.1.3 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教育
        5.1.4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教育
        5.1.5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
    5.2 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与规律教育
        5.2.1 人类社会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
        5.2.2 人类社会是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历史进程
    5.3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教育
        5.3.1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走向灭亡的必然性
        5.3.2 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5.3.3 资本主义走向灭亡是长期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第6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原则与路径
    6.1 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指导地位
        6.1.1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不断发展的理论
        6.1.2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大学生
        6.1.3 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进行斗争
    6.2 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主渠道
        6.2.1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
        6.2.2 发挥网络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中的载体和路径作用
        6.2.3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
        6.2.4 第二课堂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
    6.3 拓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新领域
        6.3.1 营造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6.3.2 把学风建设中融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
        6.3.3 中国历史文化与当代中国国情教育
        6.3.4 发挥社会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中的作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5)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相关范畴与命题
        (一) 邮票之“设计艺术”
        (二) 邮票之“技艺场景”
        (三) 邮票之“研究范围”
    四、篇章结构与主要观点
    五、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移植期(1878-1911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舶来与肇始
        二、通信机构多样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人员单一
        二、印制借法西方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九宫图式
        二、象征设计手法
        三、直、曲装饰风格
        四、清邮“图像无人”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深层因素
    小结
第二章 借鉴期(1912-1949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扬弃与推进
        二、民国时期的中华邮政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人员多样
        二、印制工艺精良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文字加盖
        二、构图形式
        三、设计主题“通俗化”
        四、西藏特色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小结
第三章 自立期(1930-1949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分隔与交融
        二、人民邮政的开创与建立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队伍广大
        二、印制工艺朴质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构图形式
        二、独特的汉字设计形式
        三、图案象征意义鲜明
        四、人物图像丰富多彩
        五、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小结
第四章 探索期(1949-1966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承继与开创
        二、中国邮政的新纪元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群体稳定
        二、印制工艺精致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铭记与志号
        二、幅面种类增多
        三、构图形式多样
        四、常见图案的表现方式
        五、初探民族风格
        六、设计开始走出国门
        七、影响设计风貌的主要因素
    小结
第五章 曲折期(1966-1978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低迂与激昂
        二、邮政机构的波动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群体萎缩
        二、印制精益求精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志号变化频繁
        二、设计形式产生变化的纪念邮票
        三、面貌单一的“文”字邮票
        四、略有起色的编号邮票
        五、好转并反复的“纪”(J)、“特”(T)邮票
        六、徘徊中发展的“纪”(J)、“特”(T)邮票
        七、客观看待“文革”邮票设计风格
    小结
第六章 繁荣期(1979-1991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溯源与逐流
        二、邮政机构健康发展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群体扩展
        二、印制工艺精美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题材丰富
        二、品种增多
        三、新的构图形式
        四、民族风格愈加鲜明
        五、其它风格亦出精品
        六、现代设计手法初露端倪
        七、首轮十二生肖系列邮票的设计获得成功
    小结
第七章 多元发展期(1992-2015年)
    第一节 历史语境
        一、承载与传播
        二、通信网络的全球化
    第二节 技艺场景
        一、设计群体多元
        二、印制工艺精湛
    第三节 设计风貌
        一、选题侧重点有所调整
        二、铭记、志号再次改变
        三、票型种类多样
        四、民族风格依然保持
        五、其它风格崭露头角
        六、现代设计手法日益丰富
        七、先抑后扬的二、三轮十二生肖系列邮票设计
        八、数字设计平台对邮票设计的影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中国手工造纸的现代化建构研究 ——基于典型手工纸田野调查的文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及缘起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中国手工造纸的历史和技艺衍变相关研究
        1.2.2 “非遗”保护的相关研究
        1.2.3 “现代性”与技术哲学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说明、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说明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手工造纸历史及现状综述
    2.1 历史与源流
        2.1.1 纸前材料及要素汇聚
        2.1.2 手工造纸历史的断裂与延展
    2.2 发明与革新
        2.2.1 问题来龙去脉:发明人之争
        2.2.2 技术成果归属:一项对比
    2.3 传播与分布
        2.3.1 造纸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2.3.2 国内现存手工造纸主要传承地分布
    2.4 品类与特点
        2.4.1 中国手工纸的主要品类
        2.4.2 中国手工纸的主要特点
第3章 中国手工造纸现代化的解构与要素分析
    3.1 内涵解构
        3.1.1 现代性、后现代性及现代化
        3.1.2 现代性机制下的中国手工造纸
        3.1.3 中国手工造纸的现代化
    3.2 对象与主体
        3.2.1 技艺传承与变革
        3.2.2 造纸的“人”
        3.2.3 造出的“纸”
    3.3 环境要素
        3.3.1 市场环境:周期与迭代
        3.3.2 政策环境:鼓励与打压
        3.3.3 自然、人文环境:作用与反作用
第4章 中国手工造纸典型案例研究:泾县宣纸
    4.1 “红星”宣纸
        4.1.1 “红星”宣纸基础信息与生产环境
        4.1.2 组织架构及代表纸品
        4.1.3 生产原料、工艺与设备
        4.1.4 市场经营与文化事象
    4.2 双鹿纸厂
        4.2.1 纸厂基础信息与生产环境
        4.2.2 负责人及代表纸品
        4.2.3 生产原料、工艺与设备
        4.2.4 市场经营与文化事象
    4.3 对泾县宣纸的现代化发展与文化思考
        4.3.1 产业创新与技艺改良
        4.3.2 造纸工匠精神的再造
第5章 中国手工造纸典型案例研究:夹江书画纸
    5.1 “状元”书画纸
        5.1.1 “状元”纸厂基础信息与生产环境
        5.1.2 传承人及代表纸品
        5.1.3 生产原料、工艺与设备
        5.1.4 市场经营与文化事象
    5.2 许家造纸坊
        5.2.1 纸坊基础信息与生产环境
        5.2.2 历史传承及代表纸品
        5.2.3 生产原料、工艺与设备
        5.2.4 市场经营与文化事象
    5.3 对夹江书画纸的现代化发展与文化思考
        5.3.1 造纸文化空间的再生产
        5.3.2 家庭纸坊的文化传承
第6章 中国手工造纸典型案例研究:云南东巴纸
    6.1 香格里拉东巴纸
        6.1.1 基础信息与生产环境
        6.1.2 香格里拉东巴纸的历史与传承
        6.1.3 生产原料、工艺与生产工具
        6.1.4 纸品用途及关联习俗
    6.2 玉龙东巴纸
        6.2.1 基础信息与生产环境
        6.2.2 玉龙东巴纸的历史与传承
        6.2.3 生产原料、工艺与生产工具
        6.2.4 纸品用途及关联习俗
    6.3 对云南东巴纸的现代化发展与文化思考
        6.3.1 保护、发展及多样化
        6.3.2 精神生活的再次唤起
第7章 中国手工造纸现代化建构的关键维度探析
    7.1 维度划分及其由来
        7.1.1 案例归纳分析
        7.1.2 理论视角审视
    7.2 产业维度
        7.2.1 理性看待手工造纸技艺改良
        7.2.2 “体验式”的造纸文化旅游
        7.2.3 探索“纸”“数”融合出版新路径
        7.2.4 拓展纸品时尚与艺术新领域
    7.3 制度维度
        7.3.1 保护的两种模式
        7.3.2 管理的人性化与动态化
        7.3.3 研发制度的原则与设计
        7.3.4 作为“非遗”的科普
    7.4 精神维度
        7.4.1 基于个体自由的职业意志
        7.4.2 文化之根:信仰与理性的张力
        7.4.3 手工造纸美学价值的再挖掘
第8章 结论、余论及不足
    8.1 结论及建议
    8.2 余论:传统的祛魅与超越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手工纸调查表
附录二 访谈录音整理示例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7)教育与光明:近视学生的精神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关键词界定
        1.2.1 近视
        1.2.2 小学生
        1.2.3 视觉
        1.2.4 精神分析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精神分析运用于幼儿早期教育
        1.3.2 精神分析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
        1.3.3 精神分析运用于人格教育
        1.3.4 精神分析运用于“问题青年”教育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光明的精神分析属性
    2.1 光与光感
        2.1.1 物理学意义上的光及其本性
        2.1.2 西方文化史中的“光”及其隐喻
        2.1.3 视觉的中心地位
        2.1.4 光感
    2.2 精神分析学派对于光明的理解
    2.3 教育是光明的事业
3 恐惧与焦虑
    3.1 对特定物的恐惧
    3.2 对孤独以及丧失自尊的焦虑
        3.2.1 焦虑与恐惧的关系
        3.2.2 学生和家长的焦虑
        3.2.3 对课外辅导班的依恋——一场新的教育争夺战
4 窗与远方
    4.1 窗的工具理性主义
    4.2 窗的隐喻
    4.3 站在窗口,往远处看
5 心理防御与精神疗法
    5.1 家长的心理防御机制
        5.1.1 心理防御机制
        5.1.2 家长面对孩子近视时的心理防御
    5.2 家长的智慧与无奈——精神治疗方式
        5.2.1 器械疗法
        5.2.2 食物疗法
        5.2.3 药物疗法
        5.2.4 旅游疗法
        5.2.5 运动疗法
6 结语
    6.1 消极的自由
    6.2 发挥教育机智——让孩子体验光明
参考文献
附录A 教育与光明:近视学生的精神分析访谈报告(1)
附录B 教育与光明:近视学生的精神分析访谈报告(2)
附录C 教育与光明:近视学生的精神分析访谈报告(3)
附录D 教育与光明:近视学生的精神分析访谈报告(4)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8)竹文化与江南竹子植物造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古典文学中竹文化的相关研究
        1.2.1 崇竹思想
        1.2.2 以竹比拟
        1.2.3 人竹相彰
    1.3 竹子植物景观营造的相关研究
        1.3.1 古典园林中的竹子植物景观
        1.3.2 现代园林中的竹子植物景观
    1.4 研究区域范围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江南历代颂竹诗画中的竹文化人文意境研究
    2.1 颂竹诗中竹文化的人文意境发展考证
    2.2 颂竹画的人文意境发展考证
    2.3 小结
3 竹子的观赏性分类研究
    3.1 竹子的观赏性分类依据
        3.1.1 文学美
        3.1.2 形态美
        3.1.3 色彩美
    3.2 竹子的观赏性分类构建
    3.3 小结
4 江南古典园林竹景营造方法调查分析
    4.1 研究对象及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竹之诗境营造方法与应用
        4.2.2 竹之画境设计理法与运用
        4.2.3 竹之天象之境设计理法与巧用
    4.3 小结
5 江南现代园林竹子植物造景案例分析
    5.1 研究对象及方法
        5.1.1 研究对象
        5.1.2 研究方法
    5.2 结果分析
        5.2.1“人景同质,情由境生”竹之景观
        5.2.2“承袭古法,创新不止”竹之景观
        5.2.3“万株竹品,园中见园”竹之景观
    5.3 小结与讨论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图表目录
附录2 江南园林绿地常见竹种名录
附录3 江南园林绿地竹子植物造景常用植物名录
个人简介
致谢

(9)供应链视角下农民合作社一体化运营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3. 创新点
    (三) 文献综述
        1. 关于合作社的国内外研究
        2. 关于农产品供应链的国内外研究
        3. 文献述评
二、农产品供应链中农民合作社非合作运营模式的研究
    (一) 农民合作社非合作运营模式的理论分析
    (二) 农民合作社非合作运营模式下供应链收益的博弈分析
        1. 模型构建
        2. 合作社最优产量
        3. 企业的最优决策价格
        4. 非合作运营模式下农产品供应链系统的最优收益
    (三) 案例分析
三、农产品供应链中合作社横向一体化运营模式的研究
    (一) 农民合作社横向一体化运营模式的理论分析
    (二) 农民合作社横向一体化运营模式的博弈分析
        1. 模型构建
        2. 合作社联合社最优产量
        3. 企业的最优决策价格
        4. 横向一体化运营模式下农产品供应链系统的最优收益
    (三) 案例分析
四、农产品供应链中合作社纵向一体化运营模式的研究
    (一) 农民合作社纵向一体化运营模式的理论分析
    (二) 农民合作社纵向一体化运营模式的博弈分析
        1. 模型构建
        2. 纵向一体化运营模式下农产品供应链系统的最优收益
        3. 合作模式下各参与者的期望收益
    (三) 案例分析
五、农产品供应链中合作社一体化运营模式的研究
    (一) 农民合作社一体化运营模式的理论分析
    (二) 农民合作社一体化运营模式的博弈优势分析
        1. 模型构建
        2. 合作模式下农产品供应链系统的最优收益
        3. 合作模式下各参与者的期望收益
        4. 农民合作社一体化运营模式的发展优势分析
    (三) 农民合作社一体化运营模式下联合社的规模最优化分析
        1. 模型构建与函数分析
        2. 合作社联合社规模最优化的博弈分析
    (四) 案例分析
        1. 案例选择与简介
        2. 发展优势分析
        3. 面临的挑战
        4. 案例小结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 结论
    (二) 政策建议
    (三)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的科研项目

(10)基于语音端点检测的移动设备无障碍出行服务助手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内容
    1.3 论文组织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系统的相关技术综述
    2.1 Android操作系统的无障碍辅助
        2.1.1 Android操作系统
        2.1.2 Android操作系统的无障碍辅助功能
    2.2 自动语音识别技术
        2.2.1 自动语音识别发展和现状
        2.2.2 阿里云的智能语音交互服务
    2.3 语音端点检测相关算法
    2.4 基于位置服务技术
        2.4.1 基于位置服务发展和现状
        2.4.2 地图服务
    2.5 基于限制区域的路径搜索优化算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实时语音交互技术的语音助手设计
    3.1 传统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
        3.1.1 短时能量和短时过零率
        3.1.2 双门限语音端点检测过程及局限
    3.2 针对移动端的语音端点检测法改进
        3.2.1 频带方差比率与短时能量结合的检测算法
        3.2.2 其他基于移动端的语音端点检测优化
    3.3 实验对比分析
    3.4 语音助手实时交互逻辑设计
        3.4.1 基于语音识别的语音交互设计
        3.4.2 对话任务引擎和语音引擎的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感知地图的无障碍出行服务系统设计
    4.1 基于感知地图的标记地点提醒
        4.1.1 视障人群出行存在的问题
        4.1.2 基于感知地图的标记地点提醒的设计
        4.1.3 标记地点的搜索范围优化
        4.1.4 标记地点的查找频率自适应
    4.2 地图定位服务与无障碍生活服务评价系统
        4.2.1 定位及附近地点服务
        4.2.2 无障碍友善度评价系统
    4.3 无障碍友善度评价结果的计算
        4.3.1 传统的权重确定方法
        4.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确定
        4.3.3 多用户评分的平均分优化
    4.4 实验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移动无障碍出行服务助手的实现
    5.1 项目整体架构
    5.2 实时语音助手模块的实现
        5.2.1 语音端点检测
        5.2.2 语音识别
        5.2.3 语音合成服务
    5.3 无障碍出行服务模块的实现
        5.3.1 无障碍出行语音导航
        5.3.2 基于感知地图的标记地点提醒
        5.3.3 无障碍定位及附近地点查询
        5.3.4 无障碍友善度点评系统
    5.4 系统无障碍测试和运行效果
        5.4.1 系统无障碍性能测试
        5.4.2 系统运行效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曹光彪高科技大楼的建筑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张景璇. 东南大学, 2020(01)
  • [2]中国与肯尼亚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研究(1963-2016)[D]. 周瑞洲.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3]高校体育场馆公共服务优化研究 ——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D]. 黄雯波.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4]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研究[D]. 魏文刚. 辽宁大学, 2017(02)
  • [5]中国邮票设计艺术发展研究[D]. 齐洪洲.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6]中国手工造纸的现代化建构研究 ——基于典型手工纸田野调查的文化思考[D]. 罗文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2)
  • [7]教育与光明:近视学生的精神分析[D]. 许峰. 宁波大学, 2017(03)
  • [8]竹文化与江南竹子植物造景研究[D]. 韩伶俐. 浙江农林大学, 2017(04)
  • [9]供应链视角下农民合作社一体化运营模式的研究[D]. 邱春晓. 温州大学, 2017(03)
  • [10]基于语音端点检测的移动设备无障碍出行服务助手的研究与实现[D]. 杨晓海. 浙江大学, 2017(11)

标签:;  ;  ;  ;  ;  

曹光标高科大厦建筑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