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科技进步效果测算的到达点

现阶段科技进步效果测算的到达点

一、现阶段科技进步作用测算的到达点(论文文献综述)

钟婉祯[1](2021)在《紧凑城市理念下沈北新区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文中指出

钟婉祯[2](2021)在《紧凑城市理念下沈北新区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赵雨晴[3](2021)在《青年行为需求下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以大连市高新园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社区是城市治理与发展的基本单元,社区生活圈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空间,在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区发挥重要的作用,社区生活圈成了整个城市运转的核心单位,为居民提供生活保障。非常态的条件下,日益成长起来的青年群体也逐渐成为了社区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正是由于本次青年群体的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突出了过去社区建设中青年群体的需求常被忽略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在互联网的大潮之中青年群体热衷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另一方面是社区建设者与管理者对于青年群体的行为特点和需求情况缺乏足够的重视,进一步导致青年群体的活动空间向虚拟化转变,社区生活的邻里交往衰退严重,缺乏便于青年群体寄托情感与交往互动的空间载体。因此要通过社区生活圈内物质空间的建设,帮助青年群体改变当前困境。在此背景下,本文从青年群体的行为需求出发,展开针对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与提升研究。首先梳理社区生活圈及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研究,进而从需求层面深入剖析了青年群体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之间的关系,归纳总结青年群体生活圈层级与设施配置类别,构成本文的理论研究基础。第二以大连市高新园区为例,将研究区域划分成5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根据在此居住生活的青年群体的设施使用特征,基于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对社区生活圈现状的设施数量、设施环境品质及设施覆盖度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将5个生活圈分成局部完善和品质提升两种类型,总结归纳研究区域内的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现状存在种类匮乏、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最后基于因地制宜配置、功能复合使用、服务模式创新与分时分段共享的优化原则,以及配置体系化、服务均等化与供求匹配化的优化目标,提出满足青年群体行为需求的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策略。本文利用文献整理、访谈法等定性研究与问卷调查、开放数据、Arc GIS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满足青年群体行为需求的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策略。一方面为解决新时代青年群体在社区生活存在的问题提供理论借鉴和支持,为有效应对社会异质化需求,实现公共资源的精准配置;另一方面为促进社区生活圈设施品质、功能完善、水平提升,从而建设宜居的城市具有较为重要的应用价值与意义,为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均衡化提供新思路。

陈浩然[4](2021)在《盘锦市大洼区村镇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村镇空间作为农村与城镇居民生活的载体,其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城乡发展应当构建新的格局。这就对如何统筹规划村镇发展布局,融合城乡人口、产业、资本、资源等要素,最终形成一个层次分明、布局紧凑的村镇体系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洼区地处盘锦市南部,毗邻盘锦港,区位条件优越,资源丰富,但仍然存在村镇体系等级缺失、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大洼区村镇建设将面临新发展、新道路。因此,本文研究大洼区村镇主体在网络中的地位、功能和结构,科学、合理地优化村镇体系,对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是通过相关理论研究梳理了理论与方法在村镇体系研究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村镇体系网络特征研究的可行性,进而形成网络特征研究思路,阐明了网络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相关指标的应用。接下来以大洼区村镇体系现状分析为基础,总结出村镇体系等级缺失、职能单一、布局分散、支撑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明确了进行村镇体系优化的必要性。其次,基于上述网络模型构建方法与网络特征评价指标的应用分析,综合考虑影响村镇网络关系的内外因素,通过GIS技术、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大洼区村镇体系网络模型,并从节点、组团和整体三个方面充分分析了村镇主体在网络系统中的重要程度、村镇组团集聚特征和村镇联系的紧密程度,得出两方面结论,其一村镇体系网络特征为中心性呈现行政层级趋向性,村镇组团遵循地理空间局部聚集的规律、具有产业集聚指向性;其二村镇体系网络存在的问题为多中心发展优势不明显、节点核心作用弱,村镇组团间协同发展关系不平衡,整体空间联系紧密性差。最后,立足于村镇体系现状问题与网络特征研究结果,以村镇主体在网络中的功能与本身属性特征为依据,结合大洼区村镇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村镇体系节点培育、组团协同和网络统筹的具体优化策略。

陈浩然[5](2021)在《盘锦市大洼区村镇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村镇空间作为农村与城镇居民生活的载体,其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城乡发展应当构建新的格局。这就对如何统筹规划村镇发展布局,融合城乡人口、产业、资本、资源等要素,最终形成一个层次分明、布局紧凑的村镇体系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洼区地处盘锦市南部,毗邻盘锦港,区位条件优越,资源丰富,但仍然存在村镇体系等级缺失、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大洼区村镇建设将面临新发展、新道路。因此,本文研究大洼区村镇主体在网络中的地位、功能和结构,科学、合理地优化村镇体系,对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是通过相关理论研究梳理了理论与方法在村镇体系研究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村镇体系网络特征研究的可行性,进而形成网络特征研究思路,阐明了网络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相关指标的应用。接下来以大洼区村镇体系现状分析为基础,总结出村镇体系等级缺失、职能单一、布局分散、支撑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明确了进行村镇体系优化的必要性。其次,基于上述网络模型构建方法与网络特征评价指标的应用分析,综合考虑影响村镇网络关系的内外因素,通过GIS技术、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大洼区村镇体系网络模型,并从节点、组团和整体三个方面充分分析了村镇主体在网络系统中的重要程度、村镇组团集聚特征和村镇联系的紧密程度,得出两方面结论,其一村镇体系网络特征为中心性呈现行政层级趋向性,村镇组团遵循地理空间局部聚集的规律、具有产业集聚指向性;其二村镇体系网络存在的问题为多中心发展优势不明显、节点核心作用弱,村镇组团间协同发展关系不平衡,整体空间联系紧密性差。最后,立足于村镇体系现状问题与网络特征研究结果,以村镇主体在网络中的功能与本身属性特征为依据,结合大洼区村镇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村镇体系节点培育、组团协同和网络统筹的具体优化策略。

努日曼古丽·玉苏普[6](2019)在《中国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正大力推行高质量发展,推进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在“一带一路”倡议逐步前行的关键时期,我国西部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参与和受益地区,需要更全面的深化开放、适应国际市场。本文针对于我国西部11个省份2002—2016年开放型经济发展及其时空演化进行了量化探索。首先是引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并测度开放型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即经济开放度;其次,依据测算出来的我国西部地区各省份的经济开放度,探讨西部各省份在2002—2018主要年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在时间、空间上的演变特点,在西部地区各省份之间以及各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之间进行对比分析;再次,对于我国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与其影响因素之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分别进行面板回归分析,从而实证检验通过影响开放型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后,根据综合分析结果概括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困境及其成因,并给出相应改进建议。本文发现:(1)在时间维度上我国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在2002-2016年时间段内总体上是缓慢上升趋势;(2)陕西、重庆、四川和新疆等区域为开放型经济在西部相对保持高和比较高水平的主要省份。甘肃、宁夏、广西、贵州等省份则居于基本在西部较低的水平线左右;(3)2015年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平均水平几乎为重叠,对外开放度的差距越来越小。表明我国开发开放政策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带来了逐年好转的趋势。(4)我国西部开放型经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电力消耗量和货物周转量该两种指标是在我国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指标。表明,在西部地区经济开放基础才是区域经济开放度当中的主要方面。(5)开放型经济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实证分析显示,西部地区经济开放度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非常显着的影响。表明更为深化的对外开放对西部经济发展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电力消耗量和周转量等指标显着性很高,开放基础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物流业作为西部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又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关键。由此可推,西部地区物流业还需要加快发展,交通便利度实际上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解决好在我国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加快西部开发开放步伐,逐步实现西部开放型经济协同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国家赋予更多优惠政策和完善配套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还需加固西部地区自身经济发展基础,大力创造与加强发挥区域经济发展核心优势,增强区域经济发展风险管理能力,全面推进国际化的特色旅游产业,实施对外开放创新驱动战略,丰富开放结构。

王欣[7](2018)在《过度劳动及其经济损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员工“过劳”问题日益凸显,甚至已成为部分员工的工作常态。相较于发达国家在“过劳”领域的研究进展,我国的涉足起步较晚,2000年以后才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并从事相关方面的研究。国内已经有学者围绕着“过劳”的前因变量展开了研究,多是从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视角进行的研究。然而,对于“过劳”所造成的后果,特别是经济损失的量化研究尚处于空白。本文基于这种情况,主要针对“过劳”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展开相关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经济模型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一般方法对该命题进行了研究;并运用了总产值法、人力资本法、意愿支付法等具体方法对“过劳”经济损失进行了实证和案例分析。立足于劳动投入的选择,劳动的投入与产出,安全、健康的成本-效益分析,生命的风险代理理论等相关理论,对该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并得到以下结论:1.工作效率随工作时间的推移呈“倒U型”曲线员工在上班后的第2个小时达到工作效率的最高点,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下降,且在下班前的倒数第二个小时内呈现出“断崖式”下滑的趋势。而在加班阶段呈现出“倒V”型趋势,在初始一个小时内达到效率最高点后迅速下滑。2.“过劳”及长时间劳动对员工生产率影响很大当身心俱疲的频率达到一月数次及以上时,其对员工生产率的影响是十分凸显的,其总贡献率占到了70%以上。而劳动时间对员工生产率的影响较为复杂,呈明显的“倒U型”趋势。每日劳动时间不足7小时以及超过11小时,员工生产率都会受到显着影响。3.生产率损失占“过劳”经济总损失的比重较大因“过劳”所造成的工资性损失为0.44万亿元。而生产率损失的范围则在0.230.62万亿元。因此,间接经济损失的范围在0.671.06万亿元,所占经济总损失的比重在51.76%62.98%之间,该比重较大。员工因“过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6254.45亿元。医疗医药费用和预防费用分别为0.30万亿元和0.31万亿元,而二者所占总损失的比重较为接近。4.“过劳”经济总损失占我国GDP的比重较高“过劳”经济总损失的范围在1.301.69万亿元之间。按照2015年我国GDP规模计算,该比重在1.89%2.45%之间。如果加上“过劳死”、“过劳抑郁”等经济损失的估计结果,该比重应该在1.97%2.58%之间。经多重验证后,尤其是与日本的研究结果比较后,该估计范围是较为合理的。5.我国的“过劳”情况与日本较为接近无论是长时间劳动的分布结构还是劳动时间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性,还是学者们对“过劳”程度的调研结果,我国与邻国日本的“过劳”情况较为接近的。因此通过与日本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后表明,本研究的估计是较为合理的。但也可以看到,我国员工在“过劳”上的极端表现,例如:“过劳死”、“过劳抑郁”的情况及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要明显好于日本。6.“过劳”及长时间劳动对经济损失的影响很大“过劳”与经济损失之间呈线性关系,而劳动时间则与经济损失之间呈“倒U型”趋势。当身心俱疲的频率达到一月数次及以上时,其对经济损失的影响是十分凸显的,当每日劳动时间不足7小时以及超过10小时,都会造成更多的经济损失。尤其是每日劳动时间超过11小时其对经济损失的危害很大。

李星池[8](2018)在《浏阳市卓然村捞刀河畔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文中研究指明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同时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田园综合体”这一理念。浏阳市卓然村捞刀河畔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正是在此基础上,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对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并对国内外相关案例及规划发展历程进行深入分析,结合相应法律法规进行的一次尝试。通过对现场的实地调研及前期背景分析,确定设计范围并明确其设计定位,运用生态学、景观规划学等相关方法理论制定适合卓然村基底条件的发展路线,得出规划的目标、原则及规划理念,并对规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同时,挖掘农业用地、林业用地、建设用地、水域这四类用地的自身属性,探求四者之间的互动发展的空间和功能模式,最终建设成一个以“生态卓然,诗意田园”为主题,共建共享、城乡互动互融的田园综合体。浏阳市卓然村捞刀河畔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范围为卓然村村域行政线范围,占地面积658.71公顷。总体空间结构布局为“一带双核五板块”,其中“一带”是指捞刀河风光带,“双核”为生态农业产业核心区、卓然文化体验核心区,“五板块”为文化体验板块、户外体验板块、田园风光板块、现代农业产业板块、花海产业板块。功能结构规划延续了总体空间结构的布局,将整个田园综合体划分成11个不同特色的功能区。同时,规划各个分区内的特色景点和植物景观,最后对整个田园综合体内的道路交通、游览路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游览服务设施、绿地系统、环境保护、防灾避险、分期规划、投资估算等方面做出相应规划,并提出相关保障措施以确保将捞刀河畔田园综合体建设成为生态、宜居、民风淳朴的田园综合体示范点,为以后的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李璐[9](2016)在《步行网络形态“效率—选择”模型及其实证运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范围内城市在经历了小汽车主导的机动化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后,重新认识到步行这一传统出行方式的重要性,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步行化浪潮。但是同一时期,在我国的城市中,机动化主导的发展思想依然被广泛接受并实践,步行网络正在受到一种破坏性的摧毁,缺损严重。因此从人的根本需求出发对步行网络的精细化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是针对方法论的研究,探索建立针对步行网络形态的量化研究方法。目前已有的针对步行网络的量化分析方法要么是直接测算而不能反应迭代效果,要么偏重于拓扑关系而忽视了步行对非拓扑因素的敏感。因此需要建立专门针对步行网络的量化研究模型,对其进行精细化研究,发现步行网络形态与步行效率选择的关系,进而通过对步行网络的设计,完成对步行出行的支持和促进。首先根据步行特征建立分析模型。步行受到人体体能限制,更加注重出行效率和对多样化路径的选择,对应的步行对三大形态要素:实际距离、路径线性和交叉口流向特别敏感,为此为核心建立模型,以效率和选择为特征参量,明确定义并推导出具体计算公式。以Arc GIS为技术平台,建立完整的计算流程,实现数据的计算与可视化过程。然后选择案例进行模型的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部分,选取了丹麦哥本哈根、美国纽约、中国香港和中国重庆四个城市,案例在发展背景、步行网络形态、发展程度上各不相同。不同案例的选择一来可以有效验证效率-选择模型在复杂多样的步行网络形态研究中的可行性;二来通过对比不同形态案例同一特征参量,可进行精确的横向比较。更明确的体现出已经较为成熟的步行网络体系与正在发展中的步行网络间的差距。通过对比分析,揭示更深层次的步行网络形态规律,证明模型的适用性和科学性。最后,对案例中存在缺损的大坪步行单元提出修复策略,将实证研究的结论作为修复规划的科学依据,提出修复策略与方案,并通过“效率-选择”模型验证方案,结果显示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体现了“效率-选择”模型具有深入研究和科研应用价值。

朱琳[10](2014)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城市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城市土地的供给和利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分析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时是否考虑非期望产出因素,既影响关于中国城镇化过程的评价,又影响未来关于土地的使用效率评价。本文以效率的测度为切入点,希望通过基于非期望产出视角下的土地利用效率的测度,以及对其影响因素的科学评价,为政府部门采取措施缓解城市土地供需矛盾、抑制非期望产出对环境的过度污染提供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上的支撑。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土地利用效率的研究框架。针对现有文献中使用单个指标或综合指标体系衡量一国或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的缺陷,提出了将非期望产出引入全要素框架,进而研究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问题。(2)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中国城市土地的利用现状。从时间趋势和空间差异角度对中国土地利用的总体趋势进行分析,厘清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总体变化及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将建设用地作为独立要素引入C-D生产函数,检验中国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赖性;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角度,检验中国城市化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和特征。(3)构建了基于非期望产出的土地利用效率测度模型。利用环境生产技术和方向性距离函数,构建了只考虑非期望产出减少和只考虑期望产出扩张的单一经济效率模型、实现期望产出增加后再减少非期望产出的两阶段效率模型、同时实现期望产出增加和非期望产出缩减的双目标效率模型,并利用中国29个省域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4)检验了空间视角下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要素。将空间关联的思想纳入区域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利用空间统计方法描述各个省域土地利用效率空间集聚的典型事实,验证了土地利用效率空间效应的存在性。构建了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经济发展水平、土地投资强度、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技术创新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这6个因素与各省域土地利用效率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回归与分析。

二、现阶段科技进步作用测算的到达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阶段科技进步作用测算的到达点(论文提纲范文)

(3)青年行为需求下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以大连市高新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居住区规划模式向社区生活圈模式转变
        1.1.2 “美好生活需要”对社区体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1.1.3 城市15 分钟社区生活圈营造浪潮
        1.1.4 当代生活模式下青年交往需求的日益增长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青年群体
        2.1.2 生活圈
        2.1.3 社区生活圈
        2.1.4 设施布局体系
        2.1.5 配建设施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心理学理论
        2.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3 环境行为学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2.3.1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3.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3.3 国内外生活圈相关实践
        2.3.4 国内外综述小结
    2.4 本章小结
3 青年群体行为与需求特征分析
    3.1 调查研究设计
        3.1.1 研究区域概况
        3.1.2 调研内容与问卷设计
        3.1.3 调研方法与调研对象
    3.2 青年群体基本特征
        3.2.1 多元的生活方式
        3.2.2 小型的家庭结构
        3.2.3 激烈的社会竞争
        3.2.4 无限的创新精神
    3.3 青年群体需求特征
        3.3.1 多样便捷需求
        3.3.2 交往共享需求
        3.3.3 品质创新需求
        3.3.4 绿色健康需求
    3.4 青年群体行为特征分析
        3.4.1 日常活动的出行频率特征分析
        3.4.2 日常活动的出行时长特征分析
        3.4.3 日常活动使用设施重要性评价分析
        3.4.4 日常活动使用设施满意度评价分析
    3.5 青年群体的社区生活圈层级
        3.5.1 社区生活圈设施配置分类及空间特性
        3.5.2 社区生活圈空间结构模式
    3.6 本章小结
4 大连高新园区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评价体系构建
    4.1 数据采集与处理
        4.1.1 数据获取与采集
        4.1.2 数据去重与分类
        4.1.3 建立Arc GIS空间数据库
    4.2 社区生活圈设施评价体系构建
        4.2.1 公平性与效率性评价原则
        4.2.2 评价模型及方法构建
        4.2.3 评价设施选取及空间服务范围
    4.3 社区生活圈边界划定方法
        4.3.1 确定居民出行中心
        4.3.2 确定社区生活圈的合理规模
        4.3.3 衔接行政管理体系
    4.4 评价标准及政策解读
        4.4.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
        4.4.2 《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报批稿)
        4.4.3 《大连市城镇体系规划(2018-2035 年)》
    4.5 本章小结
5 大连高新园区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评价与优化
    5.1 大连市高新园区社区生活圈的划定
        5.1.1 社区邻里服务中心识别
        5.1.2 社区生活圈边界初步识别
        5.1.3 社区生活圈的行政边界衔接与划定
    5.2 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现状特征
        5.2.1 设施数量特征
        5.2.2 设施覆盖程度
        5.2.3 设施服务品质
    5.3 社区生活圈类型划分及特征评价
        5.3.1 社区生活圈的类型划分方法
        5.3.2 局部完善类特征与评价
        5.3.3 品质提升类特征与评价
    5.4 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问题及原因分析
        5.4.1 设施配置不当,种类匮乏
        5.4.2 布局层级不均,结构失衡
        5.4.3 供需匹配失衡,效率低下
    5.5 局部完善类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策略
        5.5.1 填补供给缺口,分期分级建设
        5.5.2 提升层级划分,完善服务体系
    5.6 品质提升类社区生活圈布局优化策略
        5.6.1 均衡供给质量,匹配需求偏好
        5.6.2 创新多样功能,适应多元需求
    5.7 本章小结
6 基于青年群体行为需求下的社区生活圈布局优化策略
    6.1 优化原则
        6.1.1 因地制宜配置原则
        6.1.2 功能复合使用原则
        6.1.3 服务模式创新原则
        6.1.4 分时分段共享原则
    6.2 优化目标
        6.2.1 配置体系化
        6.2.2 服务均等化
        6.2.3 供求匹配化
    6.3 青年群体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策略
        6.3.1 建立青年出行圈层体系
        6.3.2 提升青年活动承载品质
        6.3.3 增强青年社区互动交往
        6.3.4 提高青年户外活动频率
    6.4 社区生活圈实施引导策略
        6.4.1 规划层面
        6.4.2 行动层面
        6.4.3 主体层面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
    7.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研问卷
附录 B 图片目录
附录 C 表格来源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盘锦市大洼区村镇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进入转型发展关键时期村镇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
        1.1.2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大洼区村镇体系发展的新机遇
        1.1.3 多学科方法相融合为村镇体系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村镇体系研究综述
        1.3.2 引力模型研究综述
        1.3.3 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综述
        1.3.4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数据来源与处理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村镇体系
        2.1.2 网络
        2.1.3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2.2 基础理论研究
        2.2.1 增长极理论
        2.2.2 点轴开发理论
        2.2.3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2.4 社会网络关系理论
    2.3 网络模型构建与分析研究
        2.3.1 网络特征研究思路
        2.3.2 网络模型构建研究
        2.3.3 相关指标应用分析
3 大洼区村镇体系现状分析
    3.1 发展概况
        3.1.1 区位条件
        3.1.2 历史沿革
        3.1.3 自然及资源条件
        3.1.4 社会经济
    3.2 村镇体系现状
        3.2.1 村镇等级结构现状
        3.2.2 村镇基本职能现状
        3.2.3 村镇空间布局现状
        3.2.4 道路交通现状
        3.2.5 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现状
    3.3 村镇体系现状问题
        3.3.1 村镇等级结构存在问题
        3.3.2 村镇基本职能存在问题
        3.3.3 村镇空间布局与支撑体系存在问题
    3.4 村镇体系优化的必要性
    3.5 本章小结
4 大洼区村镇体系网络模型构建与分析
    4.1 村镇体系网络模型构建
        4.1.1 村镇空间联系影响因素
        4.1.2 发展潜力评价
        4.1.3 时间距离测算
        4.1.4 联系强度测算
        4.1.5 网络模型生成
    4.2 网络节点特征分析
        4.2.1 点度中心度
        4.2.2 中间中心度
        4.2.3 村镇角色体系定位
        4.2.4 节点特征
    4.3 网络组团特征分析
        4.3.1 子群属性特征统计
        4.3.2 子群内部特征分析
        4.3.3 组团特征
    4.4 网络整体特征分析
        4.4.1 完备性
        4.4.2 边稳定性
        4.4.3 整体特征
    4.5 网络特征评价结果
        4.5.1 特征总结
        4.5.2 问题总结
    4.6 本章小结
5 大洼区村镇体系优化策略
    5.1 优化思路和目标
        5.1.1 优化思路
        5.1.2 优化目标
    5.2 村镇体系节点培育策略
        5.2.1 层次合理的村镇等级结构
        5.2.2 融合互补的村镇职能体系
        5.2.3 集聚协调的村庄空间布局
    5.3 村镇体系组团协同策略
        5.3.1 三产融合的产业体系构建
        5.3.2 分区引导的产业空间布局
    5.4 村镇体系网络统筹策略
        5.4.1 构建空间结构网络
        5.4.2 优化交通网络体系
        5.4.3 完善公共设施网络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行政村基本情况调研表
    附录 B 大洼区行政村基本情况统计表
    附录 C 大洼区村镇时间距离
    附录 D 大洼区村镇中心性可视化模型
    附录 E 大洼区村镇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盘锦市大洼区村镇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进入转型发展关键时期村镇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
        1.1.2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大洼区村镇体系发展的新机遇
        1.1.3 多学科方法相融合为村镇体系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村镇体系研究综述
        1.3.2 引力模型研究综述
        1.3.3 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综述
        1.3.4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数据来源与处理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村镇体系
        2.1.2 网络
        2.1.3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2.2 基础理论研究
        2.2.1 增长极理论
        2.2.2 点轴开发理论
        2.2.3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2.4 社会网络关系理论
    2.3 网络模型构建与分析研究
        2.3.1 网络特征研究思路
        2.3.2 网络模型构建研究
        2.3.3 相关指标应用分析
3 大洼区村镇体系现状分析
    3.1 发展概况
        3.1.1 区位条件
        3.1.2 历史沿革
        3.1.3 自然及资源条件
        3.1.4 社会经济
    3.2 村镇体系现状
        3.2.1 村镇等级结构现状
        3.2.2 村镇基本职能现状
        3.2.3 村镇空间布局现状
        3.2.4 道路交通现状
        3.2.5 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现状
    3.3 村镇体系现状问题
        3.3.1 村镇等级结构存在问题
        3.3.2 村镇基本职能存在问题
        3.3.3 村镇空间布局与支撑体系存在问题
    3.4 村镇体系优化的必要性
    3.5 本章小结
4 大洼区村镇体系网络模型构建与分析
    4.1 村镇体系网络模型构建
        4.1.1 村镇空间联系影响因素
        4.1.2 发展潜力评价
        4.1.3 时间距离测算
        4.1.4 联系强度测算
        4.1.5 网络模型生成
    4.2 网络节点特征分析
        4.2.1 点度中心度
        4.2.2 中间中心度
        4.2.3 村镇角色体系定位
        4.2.4 节点特征
    4.3 网络组团特征分析
        4.3.1 子群属性特征统计
        4.3.2 子群内部特征分析
        4.3.3 组团特征
    4.4 网络整体特征分析
        4.4.1 完备性
        4.4.2 边稳定性
        4.4.3 整体特征
    4.5 网络特征评价结果
        4.5.1 特征总结
        4.5.2 问题总结
    4.6 本章小结
5 大洼区村镇体系优化策略
    5.1 优化思路和目标
        5.1.1 优化思路
        5.1.2 优化目标
    5.2 村镇体系节点培育策略
        5.2.1 层次合理的村镇等级结构
        5.2.2 融合互补的村镇职能体系
        5.2.3 集聚协调的村庄空间布局
    5.3 村镇体系组团协同策略
        5.3.1 三产融合的产业体系构建
        5.3.2 分区引导的产业空间布局
    5.4 村镇体系网络统筹策略
        5.4.1 构建空间结构网络
        5.4.2 优化交通网络体系
        5.4.3 完善公共设施网络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行政村基本情况调研表
    附录 B 大洼区行政村基本情况统计表
    附录 C 大洼区村镇时间距离
    附录 D 大洼区村镇中心性可视化模型
    附录 E 大洼区村镇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中国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本文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2 中国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来源说明
    2.2 测算经济开放度综合评价值
3 中国西部开放型经济时空演化分析
    3.1 中国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3.2 中国西部开放型经济区域差异演化分析
4 中国西部开放型经济增长效应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1 西部开放型经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2 西部开放型经济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5 中国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困境分析
    5.1 中国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困境
    5.2 中国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困境原因分析
6 中国西部开放型经济协同发展对策建议
    6.1 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深化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6.2 加固西部经济发展基础,大力加强核心优势,增强风险管理能力
    6.3 全面推进国际化的特色旅游产业
    6.4 实施对外开放创新驱动战略,丰富开放结构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7)过度劳动及其经济损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述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我国“过劳”问题的严重性
        1.1.2 “过劳”问题研究的必然性
        1.1.3 “过劳”经济损失研究的必要性
    1.2 “过劳”的概念界定及分类
        1.2.1 概念的内涵外延
        1.2.2 易混概念的匡清
        1.2.3 “过劳”的分类特征
    1.3 “过劳”经济损失的概念及要素划分
        1.3.1 “过劳”经济损失的界定范围
        1.3.2 经济损失要素的划分形式
        1.3.3 经济损失要素的构成
    1.4 研究意义及价值
        1.4.1 理论意义及价值
        1.4.2 实践意义及价值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拟采用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性努力
        1.6.1 厘清“过劳”的内延外涵及易混概念
        1.6.2 揭示国内外“过劳”的研究路径及动态
        1.6.3 提出企业加班成本转移的新阐释视角
        1.6.4 构建“过劳”经济损失测算的理论体系
        1.6.5 测算员工工作效率及“过劳”经济损失
        1.6.6 比较分析国外相关法律法规及预防措施
第2章 “过劳”及其经济损失的文献与理论分析
    2.1 国内外“过劳”研究的发展路径及比较
        2.1.1 国外“过劳”问题研究的演化路径及动向动态
        2.1.2 中、日“过劳”研究的发展历程及特点比较
    2.2 “过劳”的不良后果及经济损失分析
        2.2.1 对个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2.2.2 对职场工作表现的影响
        2.2.3 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
        2.2.4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3 “过劳”经济损失的一般理论基础
        2.3.1 劳动投入的选择
        2.3.2 劳动投入与产出
        2.3.3 安全、健康的成本-效益分析
        2.3.4 生命的风险代理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过劳”现状的比较及形成机制分析
    3.1 中、日“过劳”现状的比较分析
        3.1.1 经济发展水平与劳动时间的关联性分析
        3.1.2 中、日劳动时间的比较分析
        3.1.3 中、日“过劳”程度的比较分析
    3.2 “过劳”形成机制的跨层次分析
        3.2.1 微观层面分析
        3.2.2 中观层面分析
        3.2.3 宏观层面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过劳”经济损失的实证分析
    4.1 “过劳”经济损失测算的方法及模型
        4.1.1 “过劳”经济损失测算的方法
        4.1.2 “过劳”经济损失测算的计量模型构建
    4.2 统计范畴与数据
        4.2.1 实际测算的范畴
        4.2.2 数据来源与抽样
        4.2.3 样本分布及描述
    4.3 工作效率随时间推进的演变规律
        4.3.1 工作效率的“倒U型”曲线
        4.3.2 工作效率的差异化分析
        4.3.3 “过劳”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4.4 我国“过劳”经济损失的估计
        4.4.1 各项人均经济损失的估计
        4.4.2 “过劳”经济总损失的估计
        4.4.3 经济总损失估计结果的验证
    4.5 “过劳”经济损失估计结果的再验证
        4.5.1 “过劳死”、“过劳抑郁”等经济损失的估算
        4.5.2 “过劳”与经济损失的关联性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过劳”经济损失测算的典型案例分析
    5.1 事故经济损失测算的一般方法
        5.1.1 安全事故经济损失测算的方法
        5.1.2 安全事故与疲劳的关联性分析
    5.2 生产安全事故经济损失测算的理论分析
        5.2.1 生产安全事故经济损失要素的划分及构成
        5.2.2 生产安全事故经济损失测算的计量模型构建
    5.3 疲劳驾驶事故经济损失测算的理论分析
        5.3.1 疲劳驾驶事故现状及成因分析
        5.3.2 疲劳驾驶事故经济损失要素的划分及构成
        5.3.3 疲劳驾驶事故经济损失测算的计量模型构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过劳”防止的国外经验及启示
    6.1 国外相关法律及经验借鉴
        6.1.1 国外关于“过劳死”的法律发起
        6.1.2 不同地区“过劳死”的法律认定
        6.1.3 国外疲劳驾驶事故的预防措施
    6.2 对我国的启示及对策建议
        6.2.1 基于个人层面
        6.2.2 基于企业层面
        6.2.3 基于国家层面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
    7.1 “过劳”研究的发展规律及分布特征方面
    7.2 “过劳”经济损失的一般理论及方法方面
    7.3 “过劳”经济损失的结果估计及验证方面
    7.4 “过劳”经济损失相关联的案例分析方面
    7.5 “过劳”的国外法律法规及预防措施方面
第8章 研究的贡献、不足与展望
    8.1 研究贡献
        8.1.1 关于企业加班成本转移路径新阐释视角的提出
        8.1.2 关于“过劳”经济损失测算理论及方法的构建
        8.1.3 关于我国“过劳”经济损失的估计与多重验证
    8.2 研究不足
        8.2.1 关于劳动强度客观测量及比较分析的缺失
        8.2.2 关于不同特征群体下经济损失测算的不充分
    8.3 研究展望
        8.3.1 关于“过劳”经济损失实际测算范畴的拓展
        8.3.2 关于投入-产出视阈下企业净收入的计量模型构建
参考文献
附录
科研成果
后记
个人简介

(8)浏阳市卓然村捞刀河畔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目的及意义
        1.2.1 目的
        1.2.2 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
        1.3.2 国内外田园综合体的发展历程
        1.3.3 相关评述与展望
    1.4 规划程序与程序框架
        1.4.1 规划内容
        1.4.2 规划程序
        1.4.3 技术路线
2 相关规划理论与方法
    2.1 “新乡土主义”思想
    2.2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2.3 生态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新田园主义
3 国内外优秀案例
    3.1 无锡阳山田园东方
    3.2 安徽肥西官亭林海
    3.3 浙江安吉田园鲁家
    3.4 法国普罗旺斯乡村度假地
    3.5 美国FRESNO农业旅游区
    3.6 经验总结
4 浏阳市卓然村现状分析
    4.1 规划背景
        4.1.1 政策背景
        4.1.2 历史沿革
    4.2 项目现状条件分析
        4.2.1 区位关系
        4.2.2 气候及地形地貌
        4.2.3 人口及经济发展现状
        4.2.4 交通及产业现状
        4.2.5 水系及绿化景观现状
        4.2.6 村庄建筑肌理
        4.2.7 特色资源
        4.2.8 市政基础及配套设施
    4.3 土地利用现状
        4.3.1 用地现状
        4.3.2 现状问题
5 浏阳市卓然村“捞刀河畔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
    5.1 上位规划分析解读
    5.2 规划依据
    5.3 规划原则
    5.4 规划目标、定性、定位
    5.5 旅游市场及SWOT分析
    5.6 规划范围、期限
        5.6.1 规划范围
        5.6.2 规划期限
    5.7 规划理念
        5.7.1 规划理念
        5.7.2 规划理念的延伸
    5.8 规划策略
    5.9 人口规模与用地选择
        5.9.1 人口规模预测
        5.9.2 游人规模预测
        5.9.3 用地发展方向
    5.10 土地利用规划
    5.11 捞刀河畔田园综合体环境容量测算
        5.11.1 生态容量测算
        5.11.2 景观资源容量测算
        5.11.3 游客心理容量测算
        5.11.4 捞刀河畔田园综合体环境容量测算
    5.12 总体布局结构规划
        5.12.1 用地建设范围
        5.12.2 规划结构
        5.12.3 产业结构布局
    5.13 功能空间结构划分
        5.13.1 综合管理区
        5.13.2 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区
        5.13.3 现代畜牧种养示范区
        5.13.4 生态涵养区
        5.13.5 花海产业区
        5.13.6 养生文化区
        5.13.7 新型田园社区
        5.13.8 户外体验区
        5.13.9 森林花谷浴场
        5.13.10 卓然文化体验区
        5.13.11 捞刀河风光带
    5.14 功能空间分区规划设计
        5.14.1 综合管理区分区规划
        5.14.2 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区分区规划
        5.14.3 养生文化区分区规划
        5.14.4 卓然文化体验区分区规划
        5.14.5 户外体验区分区规划
        5.14.6 新型田园社区分区规划
        5.14.7 现代畜牧种养示范区分区规划
        5.14.8 森林花谷浴场分区规划
        5.14.9 花海产业区分区规划
        5.14.10 捞刀河风光带分区规划
        5.14.11 生态涵养区分区规划
    5.15 道路及交通规划
        5.15.1 道路及交通现状
        5.15.2 道路平面规划
        5.15.3 道路断面规划
        5.15.4 道路红线规划
        5.15.5 停车场规划
        5.15.6 码头及游船航道规划
    5.16 风景游赏规划
        5.16.1 游览方式
        5.16.2 主题游览路线规划
        5.16.3 电瓶车规划游览路线
    5.17 游览服务设施规划
    5.18 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5.18.1 给水工程规划
        5.18.2 排水工程规划
        5.18.3 电力工程规划
        5.18.4 电信工程规划
        5.18.5 环卫系统规划
    5.19 防灾安全规划
        5.19.1 地质灾害防灾规划
        5.19.2 病虫害防治规划
        5.19.3 消防规划
        5.19.4 防震规划
        5.19.5 防洪排涝规划
    5.20 生态环境保护与绿地规划
    5.21 产业发展规划
    5.22 分期规划
        5.22.1 一期规划
        5.22.2 二期规划
    5.23 投资估算
    5.24 保障措施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规划附图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附件

(9)步行网络形态“效率—选择”模型及其实证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范围内城市的步行化运动
        1.1.2 中国的步行网络现状缺损严重
        1.1.3 步行网络分析需要高精度的量化分析方法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方法意义
    1.3 研究问题
        1.3.1 主要研究问题
        1.3.2 背景研究问题
        1.3.3 子研究问题
    1.4 研究对象界定
        1.4.1 步行网络定义
        1.4.2 步行网络的构成
        1.4.3 研究范围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2 研究基础
    2.1 步行及相关研究
        2.1.1 步行的重要性
        2.1.2 步行化
    2.2 步行网络量化研究
        2.2.1 可步行性
        2.2.2 步行网络几何形态定量计算
        2.2.3 拓扑形态计算
3 建立“效率-选择”模型
    3.1 步行的行为特征
        3.1.1 步行的基本特征
        3.1.2 步行出行距离
        3.1.3 步行出行类型
    3.2 步行与步行网络形态的关系
    3.3 建立模型
        3.3.1 基本概念
        3.3.2 效率-选择模型
        3.3.3 效率
        3.3.4 选择
        3.3.5 与其他模型比较
4 步行网络形态“效率-选择”模型实证研究
    4.1 案例选择
        4.1.2 丹麦哥本哈根老城步行单元区
        4.1.3 纽约曼哈顿中城步行单元区
        4.1.4 香港中环步行单元区
        4.1.5 重庆大坪步行单元区
        4.1.6 城市案例比较
    4.2 基于GIS的步行网络形态“效率-选择”实证分析方法
        4.2.1 GIS平台分析技术路线
5 步行网络形态“效率-选择”实证分析
    5.1 丹麦哥本哈根
        5.1.1 哥本哈根步行单元区效率
        5.1.2 哥本哈根步行单元区选择
    5.2 纽约中城
        5.2.1 纽约中城步行单元区效率
        5.2.2 纽约中城步行单元区选择
    5.3 香港中环
        5.3.1 香港中环步行单元区效率
        5.3.2 香港中环步行单元区选择
    5.4 重庆大坪
        5.4.1 重庆大坪步行单元区效率
        5.4.2 重庆大坪步行单元区选择
        5.4.3 重庆大坪步行单元区效率-选择与其他关联因素的关系
    5.5 比对分析
        5.5.1 效率对比
        5.5.2 选择对比
6 步行网络形态“效率-选择”优化策略——以重庆大坪步行单元区为例
    6.1 修复策略
        6.1.1 步行网络的问题
        6.1.2 步行网络缺损原因
        6.1.3 步行网络修复策略
    6.2 修复方案
        6.2.1 连通内向网络
        6.2.2 适度开放封闭社区步行道
        6.2.3 增加过街设施
        6.2.4 打通断头路
    6.3 模型验证
7 结语
    7.1 结论
    7.2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7.3 论文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10)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土地利用理论研究
        1.2.2 土地利用效率研究
        1.2.3 基于非期望的效率模型研究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和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图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1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的总体趋势
        2.1.1 城市土地利用的时序变化
        2.1.2 城市建设用地的区域差异
    2.2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经济增长
        2.2.1 C-D 生产函数模型
        2.2.2 建设用地产出弹性及贡献率
    2.3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化发展
        2.3.1 建设用地与城市化水平
        2.3.2 城市化发展与环境污染
第三章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土地利用效率测算
    3.1 非期望产出的效率测算基础
        3.1.1 环境生产技术
        3.1.2 方向性距离函数
    3.2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土地利用效率模型
        3.2.1 土地利用单一效率模型
        3.2.2 土地利用两阶段效率模型
        3.2.3 土地利用双目标效率模型
    3.3 基于非期望产出模型的用地效率测算
        3.3.1 数据来源与说明
        3.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基于空间效应的用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4.1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相关性检验
        4.1.1 全域空间相关性检验与分析
        4.1.2 空间关联局域指标 LISA 分析
    4.2 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构建
        4.2.1 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必要性
        4.2.2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构建
    4.3 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4.3.1 变量选择和数据说明
        4.3.2 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与启示
        5.1.1 主要研究结论
        5.1.2 政策启示
    5.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现阶段科技进步作用测算的到达点(论文参考文献)

  • [1]紧凑城市理念下沈北新区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 钟婉祯.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2]紧凑城市理念下沈北新区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 钟婉祯.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3]青年行为需求下社区生活圈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以大连市高新园区为例[D]. 赵雨晴.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盘锦市大洼区村镇体系优化研究[D]. 陈浩然.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5]盘锦市大洼区村镇体系优化研究[D]. 陈浩然.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6]中国西部开放型经济发展演化研究[D]. 努日曼古丽·玉苏普.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6)
  • [7]过度劳动及其经济损失研究[D]. 王欣.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1)
  • [8]浏阳市卓然村捞刀河畔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D]. 李星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01)
  • [9]步行网络形态“效率—选择”模型及其实证运用[D]. 李璐. 重庆大学, 2016(03)
  • [10]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D]. 朱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现阶段科技进步效果测算的到达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