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地区偏角法测曲线的方法

困难地区偏角法测曲线的方法

一、在困难地段用偏角法测设曲线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孙宪夫[1](2020)在《既有线提速改造线形优化及动力学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既有线在多年的运营中,线路受到列车反复加载、地质条件变化和大量养护维修作业等干扰因素的影响,线路实际线位已偏离原始设计线位。若采用原始设计线形为基准来整正,无疑会增加大机捣固作业量和难度,并且可能受到接触网、轨旁设备或桥隧限界的影响,导致部分区段不能调整到原始设计线位。因此,本文提出了适用于既有线提速改造的线路平纵断面线形优化设计方法,并分析优化约束条件和目标对拟合结果的影响。以敦煌铁路提速改造项目为例,制定了符合工程实际需求的线路精捣方案,结合动力学理论分析了线形优化效果和大机精捣作业效果。为既有线基础设施整治提供技术、理论和实践支撑。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既有线平纵断面线形优化设计理论针对测点位于直线段和圆曲线段,分别推导了基于距离残差平方和最小的正交最小二乘数学拟合模型,该模型能同时考虑测点横、纵坐标存在的误差。提出基于测点坐标斜率变化率进行线形初步分段,并结合正交最小二乘法通过反复迭代拟合实现线形的精确分段,针对测点数据不全的情况提出处理方法。实例验证该分段方法能够实现线形自动识别,并且精度很高。总结既有线平纵断面线形优化中需要考虑的约束条件,提出以调整量整体最小为优化目标的线形优化方法。(2)优化约束条件及目标对拟合效果影响研究基于本文提出的平纵断面线形优化设计理论,研究不同的优化约束条件和优化目标对平纵断面线形拟合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当曲线段存在反弯时,平面线形优化主要改善整体的绝对偏差,而对于反弯处的相对偏差改善效果不明显。当曲线段实际线位分布在原始线位一侧时,曲中附近偏差改善效果非常明显,线元分界点附近偏差改善效果不明显。(2)坡段拟合有利于改善区段的整体绝对偏差,竖曲线半径的调整有利于改善变坡点附近的相对偏差。(3)控制点在线元分界点附近相比于控制点在曲中附近时,优化得到的曲线参数较原始设计参数变化更大,整体平面偏差的优化效果也更差。(4)以偏差平方和最小和偏差绝对值之和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得到的优化结果基本一致,但前者会略有利于降低偏差的最大值。(3)敦煌铁路提速改造精捣效果分析及动力学评估研究以敦煌铁路K63+300~K69+300区段为例,采用本文提出的线形优化理论制定了符合工程实际需求的线形优化方案,并从数学特征和动力学理论角度分析了实际应用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线形优化后平面和高程偏差整体更小。平面偏差在20~80mm范围内的测点占比减少了5.6%,高程偏差在80~160mm范围内测点占比减少了31.4%。由于实设超高变大、缓和曲线长度变短导致超高时变率增大,使得缓和曲线段的车辆响应冲击变大、衰减距离变长。(2)大机精捣作业后线路实际中线逐渐向设计线位靠拢,TQI由5.0以上降低到3.4以下。从频域特征来看,波长在500m以下的平纵断面偏差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3)当车速为80km/h~160km/h时,轨向和高低不平顺的敏感波长范围为别为15m~40m和20m~60m。(4)基于动力学理论分析可得捣固后车辆各项动力学响应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杨嘉岳[2](2018)在《高速客运专线竖曲线重构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高速客运专线对线路的平顺性要求高,线路投入运营多年以后,由于轮轨之间的冲击作用,线路的平顺性难以维持在设计状态,线路空间位置发生改变,偏离设计位置,线路的平顺性降低,影响高速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安全性、旅客的舒适性。为了恢复高速客运专线的平顺性,除了需要进行平面曲线的重构,还需要进行竖曲线的重构,传统既有铁路纵断面也需要经常调整竖曲线,但相应竖曲线调整方法不再适用于高架线占很大比例的高速客运专线,因此有必要对高速客运专线竖曲线重构方法展开研究,论文研究内容为:(1)通过对既有平面曲线重构的常用方法如正矢法、偏角法和坐标法的重构原理、方法以及在竖曲线重构中的适用性进行分析,选取适用于高速客运专线竖曲线重构的基本原理与方法。(2)从高速客运专线平纵断面的线形组成、位置关系、重构背景、重构约束条件、数据构成与测量方法等方面分析平面曲线与竖曲线重构的差异性。(3)详细介绍了高速客运专线精密测量方法,对竖曲线重构所需里程与高程数据的测设方法与原理进行分析,验证了全站仪配合轨检小车系统基于轨道控制网测量里程与高程数据的精度能够满足高速客运专线竖曲线重构的精度要求。(4)对纵断面线形的分段、拟合、优化方法展开研究,分析在平面曲线重构中常用的各种分段、拟合方法在高速客运专线竖曲线重构中的适用性,并基于斜率(坡度)法与稳健正交最小二乘法通过迭代拟合思想实现纵断面线形的精确分段,在获得纵断面线形精确分段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目标函数并设置约束条件,求解使得目标函数达到最小的最优直线、竖圆曲线参数,基于优化后的纵断面线形参数,计算钢轨顶面高程调整量,轨面高程精调完成以后,需检测轨面波磨情况,对超限地段及时进行打磨作业,最终实现高速客运专线竖曲线的重构。

苗胜豪[3](2012)在《直线电机单轨交通线路参数研究》文中提出直线电机单轨交通是比较新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形式,目前世界上只有一条直线电机单轨线路位于莫斯科。直线电机单轨交通集合了直线电机和单轨交通的优缺点,于其他的城市轨道交通有很大的区别,其线路参数的研究目前还是一片空白,需要对其线路参数展开专项研究。本文主要在莫斯科直线电机单轨交通资料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城轨轮轨交通、单轨交通、直线电机和磁悬浮线路参数的确定方法,提出直线电机单轨交通的线路参数,并做的一系列的动力学仿真分析,对提出的线路参数进行评价,进而得出线路参数的优化结果。本文在现有研究资料基础上,对直线电机单轨交通线路参数开展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具体研究:1.本文详细介绍了莫斯科的直线电机单轨交通的线路、车辆等方面的资料。2.本文借鉴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单轨交通、直线电机和磁悬浮线路参数的确定方法,提出直线电机单轨交通的线路参数。3.本文运用SIMPACK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直线电机单轨交通的动力学仿真模型,提出了在SIMPACK中建立直线电机单轨交通整车模型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4.通过对整车模型进行40km/h速度下,在不同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和竖曲线半径下的通过性仿真,得出了车体垂向和横向加速度曲线,并运用Sperling评价标准对车辆的垂向平稳性和横向平稳性给予了评价,并优化提出的线路参数。

黄毅[4](2010)在《公路切线渐变加宽的严密公式及其应用》文中认为《公路路线设计规范》[1]给出的四级公路超高、加宽缓和段的加宽过渡方式有三角形渐变与近似切线渐变两种。推导了切线渐变加宽的严密公式,并将其应用到含超高、加宽缓和段的圆曲线数字化放样中,实现了道路曲线加桩的数字化放样。

罗铁良,刘洪德,贾云生[5](2010)在《全站仪与RTK曲线测设在困难地段中应用的比较》文中提出随着测量仪器的不断更新和计算机的普及,使得测绘工作在困难地段曲线测设方法上有了多样化发展。文章论述了全站仪自由设站法测设曲线工作原理、测设程序及计算方法和RTK测设原理及测设要点,并对两种测设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

张佩竹,李家稳,孟凡铁,李连生,王景江[6](2007)在《城市轨道交通调线调坡集成技术》文中指出一、技术内容 (一)调线调坡控制位置的确定地铁限界断面控制位置是调线调坡设计工作的基础,只有正确地确定了地铁的各种限界 (包括建筑限界、设备限界、车辆限界等),才能根据现场的横断面实测情况进行地铁调线调坡设计。 1.矩形控制位置的确定矩形隧道控制位置图如图1所示。

王志毅[7](2007)在《城市道路施工曲线测设的特殊问题》文中指出对实际施工中常遇到的曲线测设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董岩,张忠阁[8](2006)在《曲线测设综合公式在长大曲线测量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

陈文贵[9](2003)在《坐标放样法测设线路横断面的技术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采用坐标放样的方式测设线路横断面的技术方法 ,并推导出了确定中线上任意位置的横断面计算公式

雷志坚[10](2002)在《困难地段曲线测设》文中提出论述采用偏角法进行公路曲线测设时,由于视线受阻等原因,无法用常规方法测设时的特殊测设方法,并对其测设原理进行了分析论证。

二、在困难地段用偏角法测设曲线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困难地段用偏角法测设曲线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既有线提速改造线形优化及动力学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铁路线形优化方法研究现状
        1.2.2 线路线形动力学评估研究
        1.2.3 铁路曲线整正理论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既有线平面线形优化设计理论
    2.1 线路平面线形及参数方程
        2.1.1 直线和圆曲线
        2.1.2 缓和曲线
    2.2 正交最小二乘拟合原理
        2.2.1 直线段正交最小二乘拟合
        2.2.2 圆曲线段正交最小二乘拟合
    2.3 平面线形分段方法
        2.3.1 初步分段方法
        2.3.2 迭代精确分段方法
        2.3.3 分段效果实例验证
    2.4 线路中线平面偏差计算方法
        2.4.1 平面线元分界点计算
        2.4.2 测点所在线元属性判断
        2.4.3 线路中线平面偏差计算
        2.4.4 测点中线里程计算
    2.5 平面线形优化设计方法
        2.5.1 平面线形优化约束条件
        2.5.2 平面线形优化设计模型
    2.6 本章小结
3 既有线纵断面线形优化设计理论
    3.1 线路纵断面线形及参数方程
    3.2 纵断面线形分段方法
        3.2.1 初步分段方法
        3.2.2 迭代精确分段方法
    3.3 线路中线高程偏差计算方法
        3.3.1 纵断面线元分界点计算
        3.3.2 测点所在线元属性判断
        3.3.3 线路中线纵断面偏差计算
    3.4 纵断面线形优化设计方法
        3.4.1 纵断面线形优化约束条件
        3.4.2 纵断面线形优化设计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优化约束条件及目标对拟合效果的影响
    4.1 平面曲线参数约束对拟合效果的影响
        4.1.1 曲线段实际线位分布在原始线位的两侧
        4.1.2 曲线段实际线位分布在原始线位的一侧
    4.2 竖曲线参数约束对拟合效果的影响
    4.3 控制点拨距约束对拟合效果的影响
    4.4 优化目标合理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车线动力学模型及评价指标
    5.1 车线动力学模型建立
        5.1.1 车辆模型
        5.1.2 线路条件模型
        5.1.3 轮轨接触模型
    5.2 模型可靠性验证
    5.3 车辆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
        5.3.1 安全性指标
        5.3.2 舒适性指标
    5.4 本章小结
6 敦煌铁路提速改造精捣效果分析及动力学评估
    6.1 敦煌铁路提速改造工程概况
    6.2 线形优化效果分析及动力学评估
        6.2.1 线形优化效果分析
        6.2.2 线形优化动力学评估
    6.3 大机精捣作业效果分析
        6.3.1 精捣效果的时域特征分析
        6.3.2 精捣效果的频域特征分析
    6.4 线路中线偏差波长对行车动力性能的影响
        6.4.1 平面线形偏差波长的影响
        6.4.2 纵断面线形偏差波长的影响
    6.5 既有线提速改造效果动力学评估
        6.5.1 仿真工况
        6.5.2 仿真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高速客运专线竖曲线重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意义
    1.2 曲线重构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曲线重构原理与方法
    2.1 渐伸线原理
        2.1.1 渐伸线
        2.1.2 基于渐伸线原理恢复线路线形
        2.1.3 渐伸线原理的适用范围
    2.2 绳正法重构理论
        2.2.1 绳正法重构的前提条件
        2.2.2 绳正法既有线渐伸线长度计算方法
        2.2.3 绳正法设计线渐伸线长度计算方法
        2.2.4 高速客运专线竖曲线重构中绳正法的适用性分析
    2.3 偏角法重构理论
        2.3.1 偏角法重构的限制条件
        2.3.2 偏角法既有线渐伸线长度计算方法
        2.3.3 偏角法设计线渐伸线长度计算方法
        2.3.4 高速客运专线竖曲线重构中偏角法的适用性分析
    2.4 坐标法重构理论
        2.4.1 坐标法重构的思路
        2.4.2 坐标法重构中数据测设与曲线线形的恢复
        2.4.3 高速客运专线竖曲线重构中坐标法的适用性分析
    2.5 高速客运专线竖曲线重构方法的选取
    本章小结
第3章 竖曲线重构与平面曲线重构的差异性
    3.1 高速客运专线平纵断面线形组成
    3.2 高速客运专线平纵断面线形位置关系与曲率变化规律
    3.3 高速客运专线平面曲线重构与竖曲线重构的背景
    3.4 高速客运专线平面曲线与竖曲线重构的约束条件
        3.4.1 高速客运专线平面曲线重构的约束条件
        3.4.2 高速客运专线竖曲线重构的约束条件
    3.5 高速客运专线平面曲线与竖曲线重构数据构成与测量方法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速客运专线精密测量方法
    4.1 高速客运专线精密工程测量控制网
        4.1.1 高速客运专线平面控制网
        4.1.2 高速客运专线高程控制网
    4.2 中线里程与轨道三维坐标的测量方法
        4.2.1 全站仪自由设站时棱镜中心空间位置的的获取
        4.2.2 轨检小车目标棱镜中心平面坐标与高程的计算
        4.2.3 轨检小车目标棱镜中心平面坐标与高程的精度
        4.2.4 线路中线与钢轨顶面三维坐标的获取
        4.2.5 线路中线与钢轨顶面三维坐标的精度
    4.3 线路中线里程的推算
        4.3.1 线路中线里程的推算原理与流程
        4.3.2 测设的线路中线坐标对应的平面线形的判断
        4.3.3 线路中线里程的推算
        4.3.4 线路中线里程的精度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速客运专线竖曲线重构方法
    5.1 重叠区域测量数据的处理
    5.2 纵断面线形的表示
        5.2.1 直线坡段的表示
        5.2.2 竖圆曲线的表示
    5.3 高速客运专线纵断面线形分段方法
        5.3.1 平面线形分段方法
        5.3.2 竖曲线粗略分段方法
        5.3.3 竖曲线精确分段方法
        5.3.4 竖曲线分段实例
    5.4 竖曲线线形拟合方法
        5.4.1 常用线形拟合方法
        5.4.2 最小二乘原理
        5.4.3 最小二乘法
    5.5 稳健正交最小二乘法
        5.5.1 稳健估计方法
        5.5.2 稳健估计权函数
        5.5.3 稳健估计的最小二乘解
        5.5.4 稳健正交最小二乘法迭代终止条件
    5.6 直线与竖圆曲线拟合的推导
        5.6.1 基于正交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坡段
        5.6.2 基于正交最小二乘法拟合竖圆曲线
        5.6.3 引入相切条件的正交最小二乘法拟合竖圆曲线
        5.6.4 基于稳健正交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坡段与竖圆曲线
    5.7 拟合直线坡段的优化
        5.7.1 直线坡段优化目标函数的选择
        5.7.2 直线坡段优化的约束条件
        5.7.3 直线坡段的优化模型
        5.7.4 直线坡段优化模型的求解
    5.8 拟合竖圆曲线的优化
        5.8.1 竖圆曲线优化目标函数的选择
        5.8.2 竖圆曲线优化的约束条件
        5.8.3 竖圆曲线优化模型
        5.8.4 竖圆曲线优化模型的求解
        5.8.5 优化实例
    5.9 轨面高程的调整
        5.9.1 直线坡段轨面高程的调整
        5.9.2 竖圆曲线地段轨面高程的调整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结论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直线电机单轨交通线路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直线电机单轨交通线路参数研究内容及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直线电机单轨交通结构特点
    2.1 莫斯科直线电机单轨交通介绍
    2.2 直线电机单轨车辆的结构特点
    2.3 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
3 直线电机单轨交通线路参数研究
    3.1 圆曲线最小半径参数研究
        3.1.1 确定线路最小半径的的基本原理
        3.1.2 确定线路平曲线最小半径的主要参数
        3.1.3 直线电机单轨最小曲线半径的取值标准
    3.2 缓和曲线参数研究
        3.2.1 缓和曲线线型研究
        3.2.2 缓和曲线长度研究
    3.3 最小夹直线长度和圆曲线长度研究
    3.4 最大坡度参数研究
    3.5 坡段连接条件参数研究
        3.5.1 最小竖曲线半径研究
        3.5.2 设置竖曲线的限制条件研究
        3.5.3 最小坡段长度研究
4 直线电机单轨交通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
    4.1 多刚体动力学理论简介
        4.1.1 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与求解一般过程
        4.1.2 SIMPACK多体系统动力学基本算法
    4.2 直线电机单轨车辆的动力学方程模型
        4.2.1 车辆系统自由度
        4.2.2 轮胎模型
        4.2.3 整车动力学模型
    4.3 在SIMPCAK中建立直线电机单轨车辆整车动力学模型
        4.3.1 建模前的结构分析
        4.3.2 整车特征参数的获取
        4.3.3 整车主要特征参数
        4.3.4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5 直线电机单轨交通车线动力学仿真
    5.1 直线电机单轨车辆动力学研究办法和评价标准
        5.1.1 一般轨道车辆动力学评价标准
        5.1.2 直线电机单轨车辆动力学评价标准
        5.1.3 直线电机单轨车辆动力学研究办法
    5.2 在SIMPACK中的动力学性能仿真
        5.2.1 直线电机单轨交通曲线参数动力学性能仿真
        5.2.2 直线电机单轨交通缓和曲线参数动力学性能仿真
        5.2.3 直线电机单轨交通竖曲线参数动力学性能仿真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全站仪与RTK曲线测设在困难地段中应用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站仪自由设站法测设曲线
    (一) 测设原理
    (二) 测设程序
    (三) 曲线上带测点坐标计算
二、RTK测设曲线
    (一) 测设原理
    (二) 测设要点
        1. 数据的导入和导出。
        2. 站点设置。
        3. 缓和曲线测设。
三、RTK测设与全站仪测设的比较与分析
    (一) RTK测量特点
    (二) 全站仪测量特点
四、结论

(7)城市道路施工曲线测设的特殊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交点不能安置仪器时的主点放样方法
2 偏角法放样曲线遇障碍时的放样方法

(8)曲线测设综合公式在长大曲线测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了解曲线测设的综合公式
    (一) 综合公式及各符号的意义
    (二) 、曲线测设综合公式的变量取值
二、曲线测设综合公式在困难地段的优化
    (一) 、测设原理
    (二) 、测设曲线实例
        1、利用导线点测设曲线五大控制桩
        2、增设曲线中间控制桩
三、保证测设精度的几点措施
四、结论

(9)坐标放样法测设线路横断面的技术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线坐标计算公式
    1.1 曲线范围内的中桩坐标计算公式
        1.1.1 第一缓和曲线范围内的中桩坐标计算公式
        1.1.2 圆曲线范围内的中桩坐标计算公式
        1.1.3 第二缓和曲线范围内的中桩坐标计算公式
    1.2 直线范围内的中桩坐标计算公式
2 横断面计算公式的确定
3 横断面的测设
    3.1 坐标放样法测设线路横断面的作业流程
    3.2 建站
    3.3 确定横断面计算公式
    3.4 测设横断面
4 坐标放样法测设线路横断面在实际作业中的可行性
5 结束语

(10)困难地段曲线测设(论文提纲范文)

1 圆曲线
    1.1 测设方法
    1.2 测设原理
2 缓和曲线
    2.1 测设方法
    2.2 测设原理
3 结束语

四、在困难地段用偏角法测设曲线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既有线提速改造线形优化及动力学评估研究[D]. 孙宪夫.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2]高速客运专线竖曲线重构方法研究[D]. 杨嘉岳.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
  • [3]直线电机单轨交通线路参数研究[D]. 苗胜豪.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1)
  • [4]公路切线渐变加宽的严密公式及其应用[J]. 黄毅. 地理空间信息, 2010(03)
  • [5]全站仪与RTK曲线测设在困难地段中应用的比较[J]. 罗铁良,刘洪德,贾云生.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04)
  • [6]城市轨道交通调线调坡集成技术[A]. 张佩竹,李家稳,孟凡铁,李连生,王景江.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第二集), 2007
  • [7]城市道路施工曲线测设的特殊问题[J]. 王志毅.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7(01)
  • [8]曲线测设综合公式在长大曲线测量中的应用[J]. 董岩,张忠阁. 中国科技信息, 2006(04)
  • [9]坐标放样法测设线路横断面的技术方法[J]. 陈文贵. 甘肃科技, 2003(12)
  • [10]困难地段曲线测设[J]. 雷志坚. 山东交通科技, 2002(01)

标签:;  ;  ;  ;  

困难地区偏角法测曲线的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